754
孙璞

    孙璞

  • 美国
  • 别名:木心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水瓶座
  • 人气:0°
  • 介绍: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详细资料

  • 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人物经历

1927年2月14日出生于浙江乌镇东栅。 

1946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继续探讨中西绘画。

194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51年秋,迁居上海市高桥镇。进入上海私立四维中学(现上海市育民中学),担任教导处职员。 

1952年,担任上海私立四维中学音乐课和美术课教师。 

1956年7月,木心一位已毕业的学生,在新单位被人举报“收听敌台”。被抓后交代出他在高桥的群居情况,木心是“群主”,受到牵连,被当地公安部门审查,拘留在上海市第二看守所。[5-6] 

1956年12月,无罪获释。  

1957年,进入上海美术模型厂,从事展览会设计工作。  

1971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狱中,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 

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美化生活》期刊主编。 

1977年—1979年,遭遇软禁,被限制人身自由。

自1982年起,长居美国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常见于《侨报》的文学副刊。

1983年,“林肯中心”举行木心水墨画展。

1984年,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收藏仪式。同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特设“作家专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宾逊》。

1986年,《散文一集》由台北洪范书店出版,是木心第一本出版的著作。 

1994年,悄悄回到故乡乌镇,孙家的祖屋不复当年模样。失望伤感的木心写下《乌镇》一文:“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1998年12月,《乌镇》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

1999年,陈向宏回到乌镇,筹备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乌镇的一位老百姓给了他一张《中国时报》,他看到了木心说“不会再来”,决心邀请木心回到故乡。

2001年《上海文学》发表木心《上海赋·只认衣衫不认人》。

2002年,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 

2006年,《哥伦比亚的倒影》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木心著作首次在大陆出版 。同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 此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多部著作。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因病逝世,享年84岁。 

木心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 

与陈丹青

真正将木心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画家陈丹青。陈丹青是木心的学生。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陈丹青听了五年,记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 

陈丹青一直觉得,木心的作品好,要介绍给国人。陈丹青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2006年,木心著作《哥伦比亚的倒影》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配有《关于木心》小册子一本。 

主要作品

木心共出版了二十五本著作。 

理想国出版16册木心全集

画作展览

《塔中之塔》

木心将2008年的画作展览命名“塔中之塔”,一个是生活中囚禁他的“雷峰塔”,一个是他内心营造的“象牙塔”。正如巫鸿所说,木心先生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对现实的反抗,而是精神的升华。从技法上看我们很难将之称其为国画,因为木心很少单纯地使用笔墨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多种绘制技巧融为一体,以创造出他想象中的风景,而这风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顿。与这批风景一同展出的还有木心写于狱中的诗文杂记,这里面完全没有对时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间的对话。

所有绘画,全部是中国水墨,对象一律是自然山水。无论在文章中还是在访谈中,木心毫不掩饰对中国山水和中国水墨的喜爱,尽管他早年在上海美专和杭州艺专是学西画出身。初看他的水墨绘画,令人耳目一新。这不是流俗的套话,他采用的是宣纸、毛笔、墨色,但基本上全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触,构图的视角则完全是西画的方式。他的画风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以具象为审物表意的主要依托。 

木心先生与建筑大师贝聿铭

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是在桐乡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该馆致力于纪念和展示画家、作家木心先生(1927-2011)的毕生心血与美学遗产。这不仅是一座收藏过去时的美术馆,而且是向未来开放的精神指向和学术空间。美术馆坐落于木心的故乡乌镇,为木心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文献。 

纪录片

曾三次获奥斯卡纪录影片提名的导演FranciscoBello与TimSternberg在2010年12月前往中国数次访问木心,制作了纪录片《木心:来自地下的笔记》(NotesfromtheUnderground),见证了最后期的木心。  

人物评价

什么是一个木心绘画风景的新元素?是一种情绪和风格,类似于北欧版画那灯火辉煌的空间,是一种辉煌的文艺复兴式作品。(美国艺术批评家HiltonKramer评) 

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画家陈丹青评) 

木心先生是一位全方位的艺术家,他的小说很早就碰触西方现代小说常探讨的议题,包括辜负、遗憾、忏悔及追忆,也讨论人如何站在现代荒原中,仍能保持文明人的尊严。(台湾作家骆以军评) 

木心的做法打破了文化伤感的怀旧和臆想,超越了文学的自我沉沦和哀叹。(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志强评) 

木心不擅长诗歌,也不擅长小说,最擅长的还是随感,但他个人过多地跳出来议论时,让人有点厌恶。一位作家在表达过程中太注重自我,好像要将每个词汇、每句话,都变成一串项链,挂在自己脖子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评) 

读过木心的书,有些见识,才子气、文人气重,文学味淡。文学史讲座特别是日本文学,也有知识的错误。(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梁艳萍评) 

木心是以小聪明充大智者的行家。木心有一项小聪明劲儿十足的绝招,就是厚着脸皮,颇费心机地,安排自己侧身于伟大人物或人群之列。(第一财经评)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