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芳心影评

72181284
  • ayun
    2022/9/29 17:39:44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新闻报道就是民主社会中一股为正义而战的力量”。非常艰难,非常非常了不起。 我是因为一个细节mark的这部纪录片:她们记者四处奔走,用手机拍摄,会因为没电只能几个人几部手机凑在一起轮着拍。主编问“没有充电宝吗”,回答是“我家都还没通电,有充电宝也没用。” 看完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新闻报道就是民主社会中一股为正义而战的力量”。非常艰难,非常非常了不起。 我是因为一个细节mark的这部纪录片:她们记者四处奔走,用手机拍摄,会因为没电只能几个人几部手机凑在一起轮着拍。主编问“没有充电宝吗”,回答是“我家都还没通电,有充电宝也没用。” 看完纪...  (展开)
    【详细】
    14695255
  • shatsu
    2018/12/27 20:47:26
    我们的青春,一镜到底

    假如你辛苦排练很久的节目最后被取消,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你会怎么办?

    会不会依旧想要完成表演,即使观众席空无一人?

    shatsu向两个人问了这个问题,回答说毫无意义的,是我妈妈。而青春期的妹妹却说,这不是很棒吗?

    仅仅从这两个回答里,就能稍微感受到青春的态度吧。

    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今年最特别的青春片,它有着很好听的片名:《冰淇淋与雨声》。

    假如你辛苦排练很久的节目最后被取消,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你会怎么办?

    会不会依旧想要完成表演,即使观众席空无一人?

    shatsu向两个人问了这个问题,回答说毫无意义的,是我妈妈。而青春期的妹妹却说,这不是很棒吗?

    仅仅从这两个回答里,就能稍微感受到青春的态度吧。

    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今年最特别的青春片,它有着很好听的片名:《冰淇淋与雨声》。

    故事发生在2017年3月,小镇里即将上演一出舞台剧。

    出演的是通过试镜选出的6名少年少女们,但在开演前一周,这场舞台剧被迫中止了。

    他们即将登上舞台的梦想就此失去......

    以初次排练为开始,电影全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表现了一个月内发生的青春群像物语。

    最特别之一:华丽的形式

    全片74分钟一镜到底,没有cut、没有剪辑,光这一点就是最大的噱头。

    一镜到底,需要导演对镜头的调度流程和演员走位精心设计,拍摄前要经过多次彩排、练习,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对演员的演技也是严格的考验。错一点就要从头再来,如果多次NG,不止精力在燃烧、经费也在燃烧啊。

    敢挑战一镜到底的导演,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勇士。《冰淇淋与雨声》(下面简称冰雨hhhhhhh)的导演松居大悟却否认了这是炫技,而是一种“只能这样拍才行”的执念。

    电影要拍的是被中止的舞台剧,而舞台剧从拉开帷幕到结束之间是不会停止的,还有比一镜到底更合适的拍法吗?

    技术性的东西普通观众可能不太敏感(shatsu看了十几分钟才觉得有点不对劲),真正让它特别的,是观感。将舞台剧的台词和真实对话无缝衔接,用画幅的宽度改变提醒观众:哪些是戏、哪些是真。一开始,我们还能从剧中排练的指示明确划清界限,随着剧情发展,一个击掌、一个抬头演员就能在入戏和出戏之间跳转,观众也渐渐搞不清“戏中戏”里的现实与虚构。

    不仅是迷失在虚实之中,一个长镜头展示一个月时间的流逝,字幕的提示、演员情绪的转换,连时间的概念也一并模糊起来。

    本片的音乐制作更是将电影的复杂程度加上一层,直接由RAP组合MOROHA在镜头里、在演员们的旁边现场献唱,有时甚至会有眼神互动,宛如LIVE现场。就像戏剧中的歌队(一般是合唱团),通过唱词给剧中的场面增加动力,为剧情设定整体情绪,仿佛在提醒观众:这是一场戏。

    这一点,正是导演松居大悟的本意。身兼电影导演与戏剧导演的松居大悟想要拍的,是一部介于舞台剧与电影分界线上的作品。

    最特别之二:这个导演很热血

    作为“冰雨”的导演和编剧,1985年出生的松居大悟给电影带上了属于他个人最大的标签“年轻”。

    制作这部电影的契机很苦涩,和剧中人物一样,现实生活中松居负责的某部舞台剧被中止了。他将感受到的不甘心、难过和气氛诉说给了MOROHA的成员Afro。听完这些抱怨后,Afro问他:“你现在的心情,过了半年、开始新的工作之后就会忘记了。这样真的好吗?”

    如果不为现在的心情做些什么,以后一定会后悔。

    仿佛如雷灌顶一般,松居决定立刻以”舞台剧被中止“为主题制作一部电影。

    “冰雨”中,松居大悟也本色出演了舞台剧导演这一角色。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大家被负责人告知因为惨淡的预售情况,舞台剧被迫中止的消息后,一个一个失望的离开练习室。女主角拉住了导演,哭着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导演只是不耐烦地表示自己也没办法,转过头就走了。

    这里的松居导演,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那个没办法为自己作品争取机会,只好选择妥协的“大人”。他是戏剧届、电影界的希望之星,也是没有那么多人脉资本的新人,远称不上有话语权。三十几岁的年纪又必须考虑到现实,不得不放弃一些事情。所以他将反抗的重任交给六位主人公,给不甘心的自己一个交代,创造出最后的《冰淇淋与雨声》。

    最特别之三:目光如炬的少年少女

    选角阶段仅仅只花了四五天就募集到了约400人,最后8名青少年脱颖而出。甄选条件不看演艺经历,只相信眼睛里的光束。

    电影中他们都用本名出演角色,又用本名出演戏中戏的角色,人戏不分,最大程度在镜头里展现自我。

    饰演女主角好友的田中怜子完全没有演戏的经验,因为一腔热情,从大阪坐车来到东京参加甄选。为梦想背井离乡的经历激发了电影主题曲「遠郷タワー」的创作,也是电影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

    在所有角色当中,女主角的戏份最重,几乎没有离开镜头的机会,可以说观众就是从她的视角进入电影的。你可能会不记得其他人的名字,但一定忘不了女主角森田想。她没有特别漂亮的脸孔,却有作为主演的压倒性魅力,从头到尾保持充沛的情感。

    排练时与导演对演技的理解产生矛盾后,森田想走到窗边叹气的侧脸,有种苍井优的感觉。这是电影中为排练精疲力尽的森田想。

    她独自练习台词,然后出其不意地直视镜头、直视屏幕前的观众,带着冷笑。这是舞台剧中漠视人生的森田想。

    和伙伴们一起闯进剧场被抓个正着的时候,她带着哭腔大说出舞台剧里的台词:

    “我们都是个性不一的小宇宙啊”

    这是电影中的森田想,还是舞台剧中的森田想,又或者是同样渴求一个机会的、现实生活中的森田想?

    这群少年少女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为这部电影注入了青春最鲜活的力量。

    无法停止的青春

    电影临近尾声,舞台上的六个人站成一排,观众席空无一人。那一刻他们是什么心情?作为观众的我们又是什么心情?

    松居导演说,世上绝对存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感情。“冰雨”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生命体,让青春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于是见证一切的你哭了。

    像MOROHA唱出的歌词一样:

    时间啊 时间可以解决一切失恋、屈辱、后悔 全都会在时间中得到解决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憎恨、疼痛、苦楚甚至连有过的梦想、嫉妒过的对象、无法转交的思绪时间都会一一解决 将它化为乌有这样就好了 这样就放下了但是我 果然还是不想这样 还是不愿这样因为那些东西都是属于我的因为再坏再不堪也是我的一部分

    人为什么无法忘怀青春的记忆,无法忘记年少时燃烧生命一般的热情,因为那才是最初原原本本的自己。

    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

    ----------------------------------------------

    首发自公众号 shatsu东京时间

    【详细】
  • 98533471
  • 柳色
    2022/8/9 14:40:15
    被藏在心灵深处的花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至高的地位、万人尊崇的眼神、无上的神力、卓著的功勋,与此同时,他必须全心全意的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这片天地、为天下的太平奔波劳碌、依照既定的法则去处理层出不穷的公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是否姑且算是等价交换;但是如果被拿走的还有每个人都应...  (展开)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至高的地位、万人尊崇的眼神、无上的神力、卓著的功勋,与此同时,他必须全心全意的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这片天地、为天下的太平奔波劳碌、依照既定的法则去处理层出不穷的公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是否姑且算是等价交换;但是如果被拿走的还有每个人都应...  (展开)
    【详细】
    14565214
  • 小兜兜
    2016/1/1 22:35:43
    民族主义是一碗可怕的毒药
    一直想写点关于倭寇的东西,可又总拖拉着没有动笔,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转发著名编剧王海林写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微博,转发评论中纷纷陷入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高潮当中,一种在前两年打砸日货高潮当中的深深忧虑再次产生,决定借着写这部电视剧剧评的说一说倭寇和民族主义。
    倭寇始于唐末,历经宋元都没有形成规模,反而在明朝强盛起来,直到嘉靖时期达到顶峰,形成滔天之势。这就让人很奇怪,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极其
    一直想写点关于倭寇的东西,可又总拖拉着没有动笔,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转发著名编剧王海林写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微博,转发评论中纷纷陷入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高潮当中,一种在前两年打砸日货高潮当中的深深忧虑再次产生,决定借着写这部电视剧剧评的说一说倭寇和民族主义。
    倭寇始于唐末,历经宋元都没有形成规模,反而在明朝强盛起来,直到嘉靖时期达到顶峰,形成滔天之势。这就让人很奇怪,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极其强盛繁荣,沿海之利多不胜数,按理说日本人要抢掠也得这个时候来抢,可宋元时期的倭寇恰恰是小打小闹,始终不能成气候,而实行海禁,沿海片帆不能入海的时候倭寇反而强盛起来,有钱的时候不大规模来抢,沿海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就靠抢贫困的老百姓又能抢到多少东西呢?显然这不合逻辑,更何况当时的倭寇经常进入到宁波、徽州南京等内陆城市去打,这更不符合日本浪人的打法。而且倭寇人数多时十五六万,先不说在冷兵器时代,隔着长长的日本海峡哪来的这么多人,而倭寇所过之处基本不抢东西,不骚扰老百姓,明朝大军一到,倭寇迅速做鸟兽散,大军一过,十几二十万的倭寇又迅速聚集到一起,这怎么看怎么像是美国打伊拉克时美军一到,萨达姆的几十万大军突然蒸发了,等美军走了,萨达姆的军队摇身一变又重新出现。嘉靖一朝,前线捷报屡有“斩获真倭首级若干颗,从贼若干颗”的文字,那从贼是什么呢?
    《明史》称:“大抵真倭十之三,从者十之七。”当时被倭寇掳走内陆人也向官府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船上大概两百个倭寇,有福建、温州、台湾、宁波人,也有几个安徽人。其中福建人最多,占十之六七。梳着髻的日本酋只有十几个。”两百个倭寇中,只有十几个真倭,明史说的“十之三”看来还夸大了。万历年间编写的《虔台倭纂》的官员谢杰甚至发出绝望的惊呼:“海滨人人皆贼,诛之不可胜诛!是则闽浙及广之所同也。”海滨人人皆贼,就已明确的说明倭寇基本上就是海滨的百姓,就是大明朝的子民百姓。
    洪武三十年所颁的《大明律》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正德年间因少数葡萄牙走私贩和中国海商勾结日本倭寇在浙江沿海进行的走私贸易,让明政府感觉贸易会带来“南方之祸”,实行更为严厉的海禁,到嘉靖时连捕鱼都不允许,“片板不许下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地区的土地都是碱的,根本种不了,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沿海有句话叫做:“海者,田也。”一纸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东海沿海数百万渔民从此绝了生路,就在此时,倭寇来了。
    倭寇打跑了官军的卫所,使部分区域处于无政府状态,海禁瞬间不顶用了。于是一些中国商人、海盗和更多的渔民就与倭寇勾结,但他们为的就是捕鱼和进行海上贸易,而不是为了抢劫杀人,毕竟没有人想抢自己家乡,杀自己的父老乡亲。倭寇来了海禁就开了,我们能捕鱼填饱肚子,还能做海上贸易赚大钱,可谁也不愿自己家乡父老遭殃;可如果官军政府来了就又要海禁,我们就赚不了大钱,吃不饱肚子。在这种选泽很快就有答案了,周边地区都有样学样,暗中沟通支持,到最后渔民自己假扮倭寇,捣毁当地的府衙,导致整个东南警报频传。
    也因为是为了填饱肚子,这些渔民。海商没有自己的纲领和口号,即便规模最大的时候也没有像陈胜、黄巢、方腊等农民起义一样树起一面大旗,因为他们加入倭寇大军的诉求不是推翻政府,仅仅是要吃饱肚子这么简单。
    也许有人会拿抗日战争中数量不亚于日军的伪军来反驳,认为渔民跟从甚至假扮倭寇不能改变这场战争的本质,但抗日战争的本质是日本政府主导的对中国的烧杀抢掠,中国人民对日军更是深恶痛绝的,可是倭寇并不是这样的。参加过抗倭战争的明人万表记录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铜钱用以铸火铣,用铅制子弹,用硝造火药,用铁制刀枪……大船护送,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 “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有献红被玉带者……(与)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矜上挟下,顺逆不分,良恶莫辨。”看看沿海渔民对待倭寇,就如同亲人子弟兵一般,这也充分说明倭寇的主体并不是日本浪人,而是沿海渔民,后来的大海盗头子汪直更成了倭寇的总头子,即便日本浪人也听从汪直的指挥和安排,日本大名的武器物资进口都要从汪直手里要,日本浪人充其量是一个雇佣兵的角色。大走私集团雇佣了一些失去领地的浪人而已。
    我们再来看当年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他真的是毫无争议的抗倭民族英雄,还是按照建国后对镇压农民起义领头人的评价: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呢?。
    这个问题真的太大,我不敢下结论,戚继光抗倭胜利了,在戚继光之前也有过很多次胜利,但是每次胜利之后官军撤走不了多久,倭寇又会闹起来,就和抗倭名将谭纶用 “老鼠洞”比喻的, “禁海越严,则获利越厚,而趋之者愈众。比如发现家里有老鼠,一定要留一个洞,若是都堵上,连好的地方都能被老鼠穿破。”
    可是这一次老鼠洞是真的堵上了,但是堵上老鼠洞的并不是电视剧所演的那样戚家军军纪严明,戚继光的破釜沉舟,而是嘉靖皇帝驾崩了,朝廷里的很多有识之士和新皇帝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史称“隆庆开关”。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沿海人民富裕了,不但不闹了,反而还会保卫自己的乡土不被真正的日本倭寇侵犯,在没有近代舰船,中国人口又占绝对优势的冷兵器时代,仅靠大刀长矛,又没有本地人的支持,日本人根本闹不起来。但隆庆开关毕竟不是宋元时的全面开放,紧紧是给禁海政策开了一个口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清朝延续明朝的禁海政策却没有闹什么倭寇,因为即便清朝禁海最严的乾隆末期,也开着广州十三行等若干牙行的口子。
    倭寇的事情说明当时海洋贸易依然控制在中国人的手里,却脱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成为寄生在国家肌体上的官僚集团已经对中国地区国际贸易关系造成了极大危害,引起了广大民间力量的坚决反抗,所以,以中国人为主力的倭寇横行,是中国民间力量对这种畸形贸易关系的反抗。隆庆虽然有限的开关了,但和后来的广州十三行一样属于官办贸易,渔民虽然有了一条生路,但是能获得的利益有限,而明政府却通过有限开通的月港获得了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渔民和商人依旧离心离德,大规模的倭寇没有了,但是小规模的摩擦不断,明王朝最终灭亡在这样无休无止的内耗当中,原本担心产生祸乱而对民间进行围堵的政策最后反而成了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得不值得深思。
    到了今天,戚继光是无可争议的民族英雄,谁敢反对迅速会给爱国主义扣上一顶大帽子,或者弄出一个“反爱国主义”名字,一番嘲弄揶揄一番,好像有了“民族主义”这个大旗一切都顺理成章了,那么多奏章,那么多名臣都很清楚倭寇的主体是什么,但是没人会公开承认,朝廷面对如雪片的奏章,更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却从来不说这是官逼民反,即便有了那么多明确的证据,朝廷依旧咬定了渔民是被日本浪人挟裹的,有了日本浪人这个明确的目标,一切都在大义上变得正确了,于是横店影视城成了中国杀鬼子最多的地方,电视里天天手撕鬼子,炮轰鬼子,哪怕一个弱女子被鬼子被侮辱后都能纵身一跃,杀死十几个鬼子,于是心满意足,可是这样的爱国主义我怎么看怎么是中国人在虐日本鬼子,受害者分明是日本鬼子啊!就像隆庆开关一样,虽然暂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制止住了大的祸乱,却依旧是对以往的小修小补,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充其量是一碗慢慢毒杀自己的毒药而已。
    戚继光虽然抗倭“胜利”,在历史上留下巨大的一笔,但是纵观他的一生,却十分悲情。而严嵩无论在普遍认知还是这部电视剧中,依旧是阻碍时代进步的大贪官大奸贼,抗倭的艰难自然顺理成章的归咎到了严嵩身上,所以严嵩倒台了,抗倭事业顺利开展了,这很符合中国普遍的历史观:每一段王朝的兴衰,总有一些悲剧的英雄,和造成这种悲剧的奸臣,最后亡国的责任十分明确的由奸臣承担,却从来不去考虑奸臣是不是真的是奸臣,即便他真的是奸臣,亡国的原因又和奸臣有几分关系?后来不是不知道前朝灭亡和奸臣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恰恰是自己的王朝滋养了大量的奸臣,但是后来的王朝从来不去思考这些,而是把亡国的责任继续丢给奸臣,就和大明满朝上下都知道倭寇并不主要是倭寇,但却又众口一词的说他们就是倭寇。
    我在汪海林编剧的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归纳为这部剧的主题:国事无党。我觉得归纳的很好,剧本创作中,就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当时朝内,各方势力暗潮涌动,政治斗争瞬息万变,各阵营、各派系的斗争,如果去一一展现,就是我本人最厌恶的宫廷阴谋剧,展现阴暗和无价值的官场斗争,如果有了“国事无党”这个主题,抛开政治分歧,抛开利益之争,在外敌入侵的背景下,写超越派系超越利益的政治人格,不写风向写风骨,不写如何做人而写如何成为人,去弘扬一种更有价值的历史形态,写昂扬和牺牲,完成戚继光——这个我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的自满自足。

    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但我们却总要把他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明朝党争那么严重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因为这是个阴暗面就变成国事无党,让历史在每个人的笔下都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表达,如果这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娱乐剧尚无话说,可要上升到一部弘扬爱国主义影片的时候,这是完全在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毒害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要一丝不苟的全景式的展现:对的错的,好的坏的,阴暗的光明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伟光正,这样塑造出来的英雄只会随着历史背景的深挖而遭到人们的质疑,乃至反感,最后变成完全失去公信力,再也没有人相信这种宣传,即便宣传的有很大比例是对的,也没有人再去相信,我们已经有过太多这样的例子,譬如雷锋。
    说了不少,很多东西想深入下去,但是篇幅有限,不能深入,因此很杂,乱七八糟。虽然由很多批评之声,但我却对这部电视剧并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电视剧我并没怎看,我写这部剧评本身就是借助电视剧来评说电视剧之外的东西,和这部电视剧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纯粹为了评而评!
    【详细】
    77154197
  • 大富大贵江湖骗子
    2022/1/26 2:54:03
    刻在骨子里的身份

    《Lost Daughter》是一部一个人安安静静看的电影,手持镜头大量人物特写拍摄,跟着镜头一起进入主人公的思绪。类似大量主人公意识流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有《Call me by your name》,在适合大众观看的处理上,CMBYN更友好,不过也折损了主人公细腻的思绪。

    《Lost Daughter》里主人

    《Lost Daughter》是一部一个人安安静静看的电影,手持镜头大量人物特写拍摄,跟着镜头一起进入主人公的思绪。类似大量主人公意识流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有《Call me by your name》,在适合大众观看的处理上,CMBYN更友好,不过也折损了主人公细腻的思绪。

    《Lost Daughter》里主人公的生活如度假的海滨小城一样光鲜。“居住在剑桥,Leda,大学教授”昭示社会上流的身份。就是40岁独自旅行的中年女人,如同被大家族打扰的沙滩时光、年轻人恐吓及从天而降的松果一样突兀。无理由偷偷藏起的娃娃及略显“变态”“神经质”的处理,也看出女人内心d无处安放的波澜。

    困扰折磨是什么呢?按照原著里的表达,年轻的时候因为事业离开了女儿三年,即便功成名就,后来回到了女儿们身边,也难以消解当时的遗憾。——这是一个母亲内心的自我检讨,没有设置外部的批判与压力。

    电影在Bianka与Martha的处理上更加暧昧隐晦,我们知道的事情只有Bianka 26岁,丰满,招男孩子喜欢;Martha 23岁,对自己的胸部感到自卑。鉴于Leda在娃娃店惊慌失措的表现,观众甚至有理由质疑:除了年龄之外,Bianka,Martha的其他信息是否是真实的?这位母亲是否真的回到了女儿身边。

    个人理解电影这样的处理增加了可看性与剧情的悬疑效果,吸引观众跟着镜头继续去搞明白主人公的人生里发生了什么——毕竟谁要看一个抛弃小孩、出轨中年女人的海边度假忏悔录呢?

    但原著的设定或许更能凸显出主题——即便一个女人功成名就,多年以后已经与小孩和解过着幸福的生活,仍然会因为追求自己的人生而离开了女儿3年而感到忏悔,仍然会因为女儿小时候粗暴扔掉了女儿的娃娃而内心不安,哪怕也许那个时候她自己也还年轻。

    刻在骨子里的“母职惩罚”

    做母亲就像开了一家无限责任公司。首先要保障小孩长大,然后是健康成长,要求再高一些德智体美劳,不要做一个坏人;然后是上名校,在社会的高起点。如果小孩还有残疾,那么可能剩下的人生,都是为了小孩而活着了。

    在电影里,远足的父亲可以把三个小孩留在家里自己潇洒毫无愧疚。在现实生活中,甚至会有把小孩从楼上扔下的父亲。父亲在小孩成长中缺失的案例不胜枚举,甚至可以说,一直存在在小孩成长中的父亲,甚至能够成为社会的一种标志物。反过来对母亲的要求上,如刘学州母亲的抛弃行为几乎是道德底线,更普遍的是,让每个女性必须学会“家庭与工作”的平衡。

    近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母职”事实上是一个与主流职业、职场并不兼容的职位。在家庭内部,不管是谁(大多数情况为女性),选择“母职”就意味着放弃了主流叙事下的个人成长、事业之类的人生命题。谁从事“母职”谁牺牲。日本是最早推出男性育儿假的国家之一,但日本公会的调查显示,尽管超过半数的男性愿意休育儿假,男性育儿假的休假率仅为13.4%。原因不仅有收入减少、职位被顶替的担忧,也担心难以重新适应工作环境,被公司冷处理。

    写到这里,我真的会很感激我母亲的勇敢,当年愿意把我生下来。换做是我,到今天也没有勇气说能有勇气担起这么大的责任。

    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责任不仅是社会与家庭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自己加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即便今天我健康成长到了30岁,不错的学校毕业,工作稳定,不是一个坏人。我的母亲也依然会因为没能给我买房、小时候没有特别陪我而愧疚。在电影中,让Leda久久难忘的是对Bianka的愧疚,由于是从Leda的角度出发,回忆中我们看到的Bianka的画面也是最多的。

    这种外部要求与母性本能的双重责任交加,共同构成了女性头上的责任与压力。也给母亲构成了实际上的“二选一”难题。在过往的叙事与故事中,我们总能看到勇敢承担养育责任、忍辱负重的母亲,并给予艺术化的拔高表达。而如果有人选择了另一条路,其实也无可厚非。但从实际情况下,选择走了另一条路的人,也难以逃脱Leda的命运。

    不仅是选择“不走寻常路”的母亲,整个社会的主旋律叙事下,违背主流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承担同样的压力,并把压力转化为对自我的折磨。近一点的刘学州,LGBTQ人群,抑郁症患者,又有哪一个不是这样呢?

    被遗弃的那个“我”

    人在每个阶段多少都会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当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现在过的是怎样的人生?课本里弗罗斯特的作品《未选择的路》就有过这个沉思。诗人的答案大抵是对自己人生满意的,“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正如Leda不会知道如果当年没有离开女儿们,如今的她在哪是什么样子;你我也不会知道,在人生的一些岔路口,如果走了另一条路,是会更开心,还是更沮丧。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的一生,看似有很多选择,但其实最终选择的结果就是注定的。Leda不走寻常路的迹象在电影缓慢的叙述中一一铺陈,孩子哭闹时坚持做自己的翻译,zw,背自己的单词。到最后丈夫不举后出轨。即便丈夫没有这一遭,整体是个合格的老公,以Leda的个性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意外。只不过这样处理,电影就少了戏剧性。

    不过不管是如何做的选择,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放下了其他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相加,就叫做选择的代价。人很少去算选择的代价,过于沉重,不敢细算。

    电影中,Leda放不下的是“失去的那三年”;对应到观影人的经历中,又有多少是放得下的,多少是放不下的?世界的残酷在于,放下是需要机缘的。最近热播的《开端》里,王兴德夫妇炸了二十多次桥,不就是放不下吗?

    成年人需要学会接受的一件事是:接受有些问题没有解。

    反射式故事讲述

    从剧本的设置上,沙滩上带小孩的一家人、出轨的Nina成为剧本推进的触发点。主人公观察、撞见海滩上失踪的女孩、偷情勾起自己的回忆。总体来说工整顺畅,但说不上高明。

    个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编剧在Leda的人物塑造上,把她像一颗石头,狠狠地扔到海面,溅观众一脸水花。用强烈的事件冲突,来体现这个女人的性格。老年版的Leda,从一开始的不让座,到找女儿,再到电影院与年轻人的冲突。年轻版的Leda,则是以令人窒息的育儿场景、餐厅楼梯上的性爱、流淌在唇齿间的诗句、Bianka对珍视的娃娃乱涂乱画完成。

    电影中的Leda,就像她摔碎的那个娃娃一样,被扒得体无完肤,身上被画下乱七八糟的笔画,最后摔得粉身碎骨,让你看个通透。所谓的治愈之旅,或许理应如她藏起来的那个娃娃一样,从藏在柜子里,再到被挤出肮脏的海水与吓人的蜈蚣,最后被清洗干净,暴晒后换上新衣服焕然一新。

    不过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完美与圆满,第二个娃娃与诚实交付后是一根刺与“变态”。

    这就是生活啊。

    【详细】
    141674769
  • 荆轲
    2016/8/30 10:53:02
    农村北漂男笑创成功路
    有关农村人进城打工、奋斗成名的剧集如过江之鲫,但鲜有《傻根进城》这样妙趣横生的作品。这部励志轻喜剧《傻根进城》在爱奇艺全网独播以来备受关注。包贝尔主演的李大根那笑中带泪的励志故事,直击观众的内心。他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真诚”两字的含义,引领大家对于工作与梦想、爱情与友情的纯净思考。
    剧集讲述质朴又踏实的农村小伙李大根为谋生来到北京,笨嘴拙舌的他却阴差阳错成了一位靠嘴皮子吃饭
    有关农村人进城打工、奋斗成名的剧集如过江之鲫,但鲜有《傻根进城》这样妙趣横生的作品。这部励志轻喜剧《傻根进城》在爱奇艺全网独播以来备受关注。包贝尔主演的李大根那笑中带泪的励志故事,直击观众的内心。他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真诚”两字的含义,引领大家对于工作与梦想、爱情与友情的纯净思考。
    剧集讲述质朴又踏实的农村小伙李大根为谋生来到北京,笨嘴拙舌的他却阴差阳错成了一位靠嘴皮子吃饭的推销员,前前后后干了一大堆令人啼笑皆非的傻事。他因傻而招祸不断,却也因傻而得福不浅,历经种种坎坷、辛酸、歧视和挑战,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纵观剧中李大根的北京生涯,真是怎一个“傻”字了得。因在夜总会管闲事,制止富二代调戏卖烟女郎,丢掉保安工作;见不得宠物医院黑心骗人,出手治好宠物狗,被老板炒鱿鱼;来到新梦想公司后,更是凡事较真,屡屡开罪上司,数次弄砸生意,险些被开除。但如果仔细分析李大根所作所为,会发觉他一点也不傻。那句如同“这不是骗人吗?”的话语,如同挂在其嘴边的口头禅,表明天真而问温纯的他容不得欺骗。他工作上固执地认死理、不懂变通取巧,体现扎扎实实的做事态度,让自己的钱赚得干干净净;交友上对人真诚、待人厚道,显现老老实实的做人态度。他用自己的“傻”,诠释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原则。
    常言说,天公疼憨人、傻人有傻福。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的傻人肯吃亏,肯帮人,肯做好事,因此好运常经常会降临他们,倘若你只是抱着利已之心,那么你可能只会得一时之利,而不会得一世之利。剧中的李大根与刘明伦,都是怀揣梦想在城市拼搏的农村人,他们没有知识,没有人脉,更没有在大城市生存的技能。两个的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李大根本本分分地做事,用以傻卖傻开启自己的奋斗,最后赢得光荣与梦想;而刘明伦却投机取巧来骗人,用弄巧成拙的骗术来发财致富,终致一无所有。前者的大智慧与后者的小聪明高下可判。
    剧集故事情节生动、喜剧色彩鲜明,全方位的贴近现实,真正接地气回归质朴,大量的使用来源于生活的幽默细节,唤起了观众心底的真爱,看的同时可以联想到身边的人和事。严格说来,该剧是以喜剧化的形式表现小人物在都市奋斗的酸甜苦辣与曲折经历。故事为梦想为顽强拼搏的绝非李大根一人而已。在人设上,有着一种强烈的差异化组合。李大根是北漂赚钱的穷矮丑,高博是生活优渥的高富帅,余超群则是大学刚毕业毫无工作经验的职场菜鸟。三个年轻男人带着各自的想法走进新梦想公司,因缘际会成为同事,又随着剧情发展成为患难兄弟三人帮,在相互扶助中各自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们不但都事业有成,且都收获了爱情。淳朴的李大根成为成功人士,同白富美老板夏天在爱情上瓜熟蒂落。酷爱梦想的余超群,工作干得风生水起,用真情真意赢得美女同事董娇娇的芳心。聪明叛逆的高博修补了与老爸的情感裂痕,战胜困难重振家族生意,且与心爱女子曼丽情人终成眷属。综合来看,人们能通过《傻根进城》这部戏去感悟奋斗和梦想的真正意义。李大根身上所具有忠诚、善良、宽容、坚韧,叫人看到一个农村北漂追梦人,所具有的满满正能量。
    【详细】
    80651274
  • 潇湘风筝
    2006/12/18 13:57:54
    好听点叫改编,说白了就是没创意
       凌晨,终于看完了《喜玛拉雅王子》,与其说是看完了,不如说最后三十分钟是睡过来的。
        又是一部改编自《哈姆莱特》的电影,只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藏族文化色彩。只觉得电影里的雪域风景的确另人向往:崇崇山峦上的皑皑白雪倒映在湛蓝的湖水中,天是那么的开阔,草原给人以想奔驰的自由。
       
       凌晨,终于看完了《喜玛拉雅王子》,与其说是看完了,不如说最后三十分钟是睡过来的。
        又是一部改编自《哈姆莱特》的电影,只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藏族文化色彩。只觉得电影里的雪域风景的确另人向往:崇崇山峦上的皑皑白雪倒映在湛蓝的湖水中,天是那么的开阔,草原给人以想奔驰的自由。
        除了这些,大概就只有生硬、书面的对话在一群藏族人的嘴边跳跃了吧!史诗般的语言,和生活并不相称,再加上配音与口型的不对应简直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就故事情节的改编而言,虽与莎士比亚原著相比差之甚远,但比《夜宴》来说恐怕要好一点。
        冯小刚的转型巨片《夜宴》不过如此,耗资巨大,就思想主题来说,竟不如一群藏民弄出来的小电影。《夜宴》中拍摄手法,整体画面感,以及体现的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汉文化)更加突出。
        但是这两部电影,终究是改编自《哈姆莱特》,只是蒙上了不同的文化面纱罢了。
    【详细】
    1101523
  • JESling
    2019/12/31 0:22:31
    看到第十二集后的一点感想,和剧情没有太大关系

    把锦衣之下最新的一集包括预告和花絮都看完了,我终于深深领悟到一个道理,就是一部剧,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就像我之前看小说,以前我觉得小说好看要题材符合我的口味,要男女主人设好,要剧情高能无bug,后来我发现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文笔,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只要写得好,其实什么我都爱看。

    电视剧也是这样,我特别喜欢看烂片解说,不夸张的说,我看过的烂

    把锦衣之下最新的一集包括预告和花絮都看完了,我终于深深领悟到一个道理,就是一部剧,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就像我之前看小说,以前我觉得小说好看要题材符合我的口味,要男女主人设好,要剧情高能无bug,后来我发现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文笔,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只要写得好,其实什么我都爱看。

    电视剧也是这样,我特别喜欢看烂片解说,不夸张的说,我看过的烂片解说可能比我看过的正常电影还多,以前那些博主吐槽烂片都喜欢说,比如剧情狗血没有逻辑啊,镜头穿帮啊,服化道辣眼睛啊,但是看了锦衣之下以后我发现了,这些都!不!重!要!

    最最重要的,其实是演员本身,只要演员演得好,不管这个剧情多傻逼,角色多智障,不管这个特效多差劲,服化道多辣眼睛,都没有关系,都无所谓。

    当然我不是说锦衣之下除了演员就没有优点,至少目前看来剧情还是可以的,我只是为了突出重点。

    锦衣之下的男女主角选得太好了,让我拍案叫绝的那种好!谭松韵,太灵了!我看过她演的好多剧,我太喜欢她了!她演的角色,就是真的会让你觉得怎么会这么可爱!好多偶像剧里的女主都很傻白甜,可我看了就觉得像智障,可是谭松韵不管演什么,我都觉得可爱,不管犯什么错,我都可以理解,命给她都可以。有时候我会疑问小说女主天天惹祸天天不相信男主,男主为什么还喜欢她,看到她我就特别能理解小说男主角的心理,假如这个女主是谭松韵,那我也愿意!

    我没看过小说原著啊,但是剧里袁今夏难道有时候不智障吗?验尸的时候明明是自己验错了,却追着男主质问他为什么不相信自己,还要和他打赌,明明是自己偷听他和师傅谈话,却怪他告诉师傅。明明是自己粗心丢了令牌,却觉得男主不分青红皂白冤枉自己。可是谭松韵演的袁今夏,身上保有少女的热忱与坚毅,机灵又善良,完全不会让人讨厌。

    还有男主任嘉伦,我以前真的没发现他演得这么好,包括在一开始看的时候,我也是把更多的视线放在了谭松韵身上。但是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说了一句“他完全没有那种很出戏的装逼的感觉”,我才突然感觉到他的实力,因为99%的偶像剧劝退我的理由就是男主总是太装逼。我非常理解广大男演员要表现出霸道、冷酷的感觉,但是各位同志,霸道冷酷也不是一直邪魅一笑,或者一直面无表情啊!人都是多面的,任嘉伦就做得很好,对待犯人时,他足够凶狠,面对陛下时,他也能心平气和地谈笑,面对女主时,他表面上冷酷毒舌,但是背后有很多小表情,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很自然,完全没有刻意的感觉,就像真正的另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他自己的情绪和经历,而不是冷冰冰的只能隔着屏幕看到的虚假的人。

    锦衣之下说老实话服化道也不怎么样,特效简直一毛不能再多了,不知道第几集有一个水下的戏,沙雕得我差点想点叉退出,但是在男女主的强力加持之下,我都忍了。

    不禁想到几年前看的太子妃升职记,当时的心情跟现在应该也差不多,明明是考试周,却总是忍不住想追剧,明明剧情沙雕,服化道简陋至极,可是就是有一种看得停不下来的魔力,当时对张天爱和盛一伦迷得不要不要的。这部剧堪称小成本网剧走红的传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女主张天爱,也从一个网剧女主一夜爆红,最终走向大银幕。

    其实大家早就应该能看出来,一部剧能不能火,和是不是大制作是不是大牌演员是不是制作精良,不能说没有关系,但绝对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演员才是整部剧的灵魂!

    p个s:我本人对剧情的忍耐度比较高,所以剧情和人设方面的缺陷可以因为演员的出色表现一笔勾销,我之前就说过我觉得张艺谋的长城很好看,因为够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千万不要和我杠。

    ————

    1月3日 补充:给锦衣之下服化道正个名,我觉得服装其实挺好看的,特别是男主的,化妆我不懂就不点评,但楼下有小伙伴说头套可以,布景有些地方确实是简陋,但很多道具也是用心了的,比如小阁老那把扇子。特效就不说了,没的洗。

    【详细】
    121341655
  • 2018/8/27 21:15:11
    更年期——开启女性的第二春

    生活

    吵杂,燥热,繁琐,干涸,伴随着所有让人讨厌的,难受的感觉倾巢而出。45岁的女主人公比一般人更早的迈入了一个尴尬的时期——更年期。

    病者的婆婆,青春期的女儿,久未归家的丈夫,噪杂的缝纫小作坊,所有的一切都在诉说着无奈和无处安放的情绪。和大多数家庭妇女一样,主人公过着看似忙碌却苍白和不知所谓的生活。没有激情,没有想法,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机械般的生活。每次看到主人公

    生活

    吵杂,燥热,繁琐,干涸,伴随着所有让人讨厌的,难受的感觉倾巢而出。45岁的女主人公比一般人更早的迈入了一个尴尬的时期——更年期。

    病者的婆婆,青春期的女儿,久未归家的丈夫,噪杂的缝纫小作坊,所有的一切都在诉说着无奈和无处安放的情绪。和大多数家庭妇女一样,主人公过着看似忙碌却苍白和不知所谓的生活。没有激情,没有想法,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机械般的生活。每次看到主人公流汗都感觉是像陷入沼泽一样的粘腻,像电影里面永远粘不起来的墙纸。

    微醺

    突如其来的失业和医院里面遇到的说不出话的男人像是一记重击和一味药引。舞蹈教学DVD则像是魔鬼的诱惑一样,不断的骚动着人心,痒痒的,热热的,有点迷幻,有些安慰。

    主人公开始了梳妆,打扮,穿起高跟鞋,踮起脚,仿佛娇艳的玫瑰就要盛开一样。扭动着,抚慰着,试探着,触摸着火热的胸膛,划过肌肉的纹理,感受到男性的荷尔蒙扑面而来。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带着糜烂,放肆的味道。

    春天

    打开门就是春天了,打开门就是火热。那就算便装也要在感受一次的男人味道,那已经破碎的婚姻,那春天的气息在开门的那一刻就要袭来了……

    整个电影用了大量的象征意味的道具:电视,墙纸,门,水滴…….导演野心极大,想要刻画很多,陈湘琪的表演也有相当的水准,不失为一个好电影。

    【详细】
    9619590
  • eaictse
    2022/12/18 18:32:14
    生小孩的父母也是自私的
    14831166
  • 韩影书
    2018/5/26 12:48:08
    《LIVE》剧终评:愿你的生活没有恐怖直播
    补看《LIVE》时,21岁的济南空姐在河南郑州被性侵杀害的新闻穿屏而来,有那么一瞬,我想,如果这只是一集剧情多好,这位无辜的姑娘只是一个剧中小小的角色该多庆幸——洗掉戏妆,告诉哭红双眼的爸爸:「我回来了」。 现实非剧,剧藏现实。《LIVE》中,警察们忙活最多的,正是女...  (展开)
    补看《LIVE》时,21岁的济南空姐在河南郑州被性侵杀害的新闻穿屏而来,有那么一瞬,我想,如果这只是一集剧情多好,这位无辜的姑娘只是一个剧中小小的角色该多庆幸——洗掉戏妆,告诉哭红双眼的爸爸:「我回来了」。 现实非剧,剧藏现实。《LIVE》中,警察们忙活最多的,正是女...  (展开)
    【详细】
    9394220
  • 几几磨磨
    2016/7/15 0:35:55
    神,魔鬼与自由
    神创造亚当,与亚当立约,赋予其管理人间的权力。亚当违背与上帝的约定,犯错导致后代人类自此生而具有原罪,神故收回了人管理世界的权力。人不再是主宰,神代替人管理人间。
    在生而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异能行者的世界里,SHIELD以维护世界秩序之名赋予自己以神的权力,意图管理与主宰异能行者。但SHIELD并不是真正的神,神是创造出人类的天父,神管理人的基础是爱。异能行者生而具有的异能并不是原罪,SHIEL
    神创造亚当,与亚当立约,赋予其管理人间的权力。亚当违背与上帝的约定,犯错导致后代人类自此生而具有原罪,神故收回了人管理世界的权力。人不再是主宰,神代替人管理人间。
    在生而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异能行者的世界里,SHIELD以维护世界秩序之名赋予自己以神的权力,意图管理与主宰异能行者。但SHIELD并不是真正的神,神是创造出人类的天父,神管理人的基础是爱。异能行者生而具有的异能并不是原罪,SHIELD也并没有创造异能行者的能力,对他们的追踪与管理显然也并不出于爱,SHIELD与他们甚至都不属于同一个种族。跨种族的管理和主宰一般被称作入侵或征服。这一点上,SHIELD与Hydra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没有自然主宰异能行者去留命运的权力。
    Hydra对于异能行者惨无人道的活体研究完全是魔鬼行径无疑,但SHIELD也并不高尚。Hydra的实验,残忍不加掩饰。但SHIELD也从没放弃过研究机会,只是实验方式稍微仁慈及人性化。然而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强行剥夺了异能行者的自由权,这对美国这个标榜世界自由之都的国家来说是多大的讽刺。对于异能行者来说,SHIELD和Hydra都是魔鬼,都是要来夺走他们安定自由生活的魔鬼,都要不顾一切自卫、反击。所以当贾盈做出杀死前来和谈的岗次的选择时,也是能够理解的。没有人希望被夺走自由,更不希望被当作实验白鼠,特别是在经历被Hydra千刀万剐活体解剖之后的贾盈,对于前来打扰自己族人祥和生活并有着主宰念头的SHIELD本能地恨之入骨。与魔鬼战斗,捍卫自由,必然方法用尽。岗次的死,也就是必然了。
    自由是神赐予人的禀赋之一,即使亚当犯错,神仍不夺去人的自由。所有标榜为了国家安全、世界和平而使用暴力手段,单方面强行剥夺善良人自由的行为都是可耻的,都与魔鬼无异。
    【详细】
    7991754
  • 曾于里
    2017/9/9 9:24:47
    《那年花开月正圆》:“大女主戏”的得与失
    孙俪、陈晓、何润东、胡杏儿等主演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下文简称《那年花开》)正在热播,其收视成绩喜人,口碑也相当不错。一段时间以来,“大女主戏”成为了影视公司热捧的类型剧。《那年花开》之前,赵丽颖、林更新、窦骁等主演的《楚乔传》,也是“大女主戏”,虽...  (展开)
    孙俪、陈晓、何润东、胡杏儿等主演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下文简称《那年花开》)正在热播,其收视成绩喜人,口碑也相当不错。一段时间以来,“大女主戏”成为了影视公司热捧的类型剧。《那年花开》之前,赵丽颖、林更新、窦骁等主演的《楚乔传》,也是“大女主戏”,虽...  (展开)
    【详细】
    8803214
  • 黄晓华
    2021/10/30 19:18:05
    被童年治愈的一生
    画风唯美,画面的细节也很赞,第一次看猪迪克,值得带着小朋友去影院观赏,每个人看完应该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关于童年、关于告别、关于友情、关于亲情,童年的印迹会永远镌刻在我们的生命里,小朋友时而哈哈大笑,影片的最后又很催泪,珍惜孩子的童年,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珍...  (展开)
    画风唯美,画面的细节也很赞,第一次看猪迪克,值得带着小朋友去影院观赏,每个人看完应该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关于童年、关于告别、关于友情、关于亲情,童年的印迹会永远镌刻在我们的生命里,小朋友时而哈哈大笑,影片的最后又很催泪,珍惜孩子的童年,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珍...  (展开)
    【详细】
    13962214
  • 火漆软糖2
    2020/3/15 0:23:37
    【让美去发怒】文末摘抄了剧中名言
    里美、小爱她们都是会为自己心爱之事辩护的人,即使没有必要,但是我们可以做到。 假如我们去尝试辩护,并且足够幸运的话,爱会在以后到来。 尽可说《关注者》思想老生常谈,但她却拥有普通剧所没有的魅力。 她尽力营造出一个有美学轮廓的世界,代入到琐碎的社会日常中,借给观...  (展开)
    里美、小爱她们都是会为自己心爱之事辩护的人,即使没有必要,但是我们可以做到。 假如我们去尝试辩护,并且足够幸运的话,爱会在以后到来。 尽可说《关注者》思想老生常谈,但她却拥有普通剧所没有的魅力。 她尽力营造出一个有美学轮廓的世界,代入到琐碎的社会日常中,借给观...  (展开)
    【详细】
    1238621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