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月冲天影评

14573470
  • 说故事的虎牙君
    2022/10/29 0:00:37
    万里送啤酒,礼轻人意重——《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背后的真实故事

    这部影片的神奇之处在于,电影中很多看似夸张虚构的情节,居然都是真事,或者说,是Chickie(全名John "Chickie" Donohue,下简称唐纳修)老爷子记忆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这部影片的神奇之处在于,电影中很多看似夸张虚构的情节,居然都是真事,或者说,是Chickie(全名John "Chickie" Donohue,下简称唐纳修)老爷子记忆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14727295
  • 非洲二师兄
    2022/2/20 4:20:02
    如果与原著对比,确实让人有些失望

    因为真的变成了旅行节目了,没有书中那样的背景,只觉得女主角是个普通的旅行主播而已,其实书中的她有自己的很多苦恼和期待,是因为发生了好几个人生转折(好吧多多少少也算是大坎儿了),最终才开始代人旅行业务的而且第二段应该是整个故事的戏剧冲突才对,可是剧中改了故事线,走的还是喜剧的路子我觉得前面可以铺垫一下女主的故事,把她在电视台做「小旅行」这个节目的一些片段放出来,这样

    因为真的变成了旅行节目了,没有书中那样的背景,只觉得女主角是个普通的旅行主播而已,其实书中的她有自己的很多苦恼和期待,是因为发生了好几个人生转折(好吧多多少少也算是大坎儿了),最终才开始代人旅行业务的而且第二段应该是整个故事的戏剧冲突才对,可是剧中改了故事线,走的还是喜剧的路子我觉得前面可以铺垫一下女主的故事,把她在电视台做「小旅行」这个节目的一些片段放出来,这样的话,她替别人旅行时,有时候外人帮她拿着摄像机拍她时,等于是她可以找回主持人的感觉,事实上,在片中玉肌温泉老板帮她拿着手机拍她时,女主脸上微妙的表情似乎在说,"真像是以前做节目的时候"其实代替别人旅行,做视频自拍,女主并不讨厌,甚至说得上是喜欢,但是那种久违的能像以前一样做节目的感觉,更像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主持人,估计她心里也会很开心吧,所以我一直都这样觉得,帮别人拍照和录视频的人,就像是给别人做饭的人一样,是特别帅气的人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有爱情萌芽桥段呢,女主本身就是个独立自主大大咧咧的人设,要是多了爱情反而显得突兀了只不过看完书也好剧也好,真的很想独自去旅行啊还有,饰演真理子那个演员就像是老年版的满岛光,同时我学会了"满身疮痍"(遍体鳞伤)这个词

    【详细】
    14230551
  • 蛮蛮
    2020/6/16 17:28:28
    草草收场

    2星,剧本不给力,剧情俗套。原本这是个娱乐要素很多的影片。公路旅行,三大美女,身材劲爆,衣装火辣,重金属摇滚,后面反转,虐杀邪教。 但可惜剧情力度不够,又没有什么情感演绎,前面拖沓,后面出场人物刚露面马上就死,动作戏谈不上,血腥度也不够,全片没有高潮点,让人看的不过瘾。草草收场,就这。

    2星,剧本不给力,剧情俗套。原本这是个娱乐要素很多的影片。公路旅行,三大美女,身材劲爆,衣装火辣,重金属摇滚,后面反转,虐杀邪教。 但可惜剧情力度不够,又没有什么情感演绎,前面拖沓,后面出场人物刚露面马上就死,动作戏谈不上,血腥度也不够,全片没有高潮点,让人看的不过瘾。草草收场,就这。

    【详细】
    12665171
  • 电影头条
    2019/7/15 10:30:38
    变性复仇撕逼,这剧尺度太大…

    最近,剧主沦陷了。

    阅剧无数的剧主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会陷入一部剧无法自拔。

    你问我这部剧什么路数?

    一个字:

    野到什么程度?

    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这部剧做不到!

    其实,早在3月,它就已经震撼了全人类。

    起因是一份流传到十万八

    最近,剧主沦陷了。

    阅剧无数的剧主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会陷入一部剧无法自拔。

    你问我这部剧什么路数?

    一个字:

    野到什么程度?

    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这部剧做不到!

    其实,早在3月,它就已经震撼了全人类。

    起因是一份流传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内容简介。

    爱上继母?决定变性?亲爸爱上他?

    10310463
  • 会办事的冲虚
    2022/10/8 18:34:48
    一盘大棋到底大在哪
    中国没有骗术片的土壤,尤其网大受众,看不懂很正常。 首先,老段是因为非法集资进的监狱,但国宝毕竟丢了,所以他当年就和负责办案的刘警官达成一致,对外说玉麒麟有一对,公麒母麟,只有凑够一对才真正值钱,要是市场上真有人在配对玉麒麟,就能顺藤摸瓜找到丢失的国宝,也就...  (展开)
    中国没有骗术片的土壤,尤其网大受众,看不懂很正常。 首先,老段是因为非法集资进的监狱,但国宝毕竟丢了,所以他当年就和负责办案的刘警官达成一致,对外说玉麒麟有一对,公麒母麟,只有凑够一对才真正值钱,要是市场上真有人在配对玉麒麟,就能顺藤摸瓜找到丢失的国宝,也就...  (展开)
    【详细】
    14693215
  • 蜗牛
    2012/7/30 11:14:56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练习
    这是一部如何在生活中修行的电影。

    修行不是远离社会入深山寺庙念咒持经,修行是珍惜当下,活在现在。
    丹最终在精神导师苏格拉底的引导下,放下对金牌的追求,放下可能摔下来的担忧与恐惧,放下教练对自己不认可的沮丧,享受在吊环上的每一刻,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丹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动作,重新开启了自己的运动生涯。


    当你达到目标时快乐还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快乐?所谓的目标
    这是一部如何在生活中修行的电影。

    修行不是远离社会入深山寺庙念咒持经,修行是珍惜当下,活在现在。
    丹最终在精神导师苏格拉底的引导下,放下对金牌的追求,放下可能摔下来的担忧与恐惧,放下教练对自己不认可的沮丧,享受在吊环上的每一刻,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丹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动作,重新开启了自己的运动生涯。


    当你达到目标时快乐还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快乐?所谓的目标只是过程中的一个点而已,生活是无数个当下的点的连贯,享受每一个现在,享受过程。丹所追求的金牌在最后也有可能是脚下的一块石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登山的过程很快乐。你可能取得成功,成功也许很快就被别人取代,你可能获得不菲的物质,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失去它,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生命无常,接受改变,消摒除一切恐惧和担心的杂念,活在此时此刻。

    怎样才能获得重生?打碎原有的自己,不沉迷于过去,方能涅槃。丹让那个以前的自己堕楼身亡,才开始活得谦卑,才开始接受导师的引导,才开始享受在吊环上完成每一个动作。

    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创造的世界,当你想解决问题时,到处都能遇到帮手,当你想要进步时,处处都能遇到老师。丹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老师,一步一步将他引向内观,从内在获得力量。他把所有的老师幻化为加油站的苏格拉底,这个幻象在他完成转变后,骤然消失地无影无踪。
    【详细】
    5526591
  • 柳三行
    2019/3/12 1:56:34
    喜欢是持续的还是短暂的?
    “喜欢”“孤独”,恰巧是我很喜欢探索的主题,现在很少有电影能超出我的预期,本片确实做到了。巧妙的剧情和台词,看似松散却环环相扣,种种场景和道具的暗示,酝酿着影片内在情绪。几处转场的炫技,虽然也不是那么炫。对于一些较艺术化的场景下,使用艺术化的台词和表演,仍...  (展开)
    “喜欢”“孤独”,恰巧是我很喜欢探索的主题,现在很少有电影能超出我的预期,本片确实做到了。巧妙的剧情和台词,看似松散却环环相扣,种种场景和道具的暗示,酝酿着影片内在情绪。几处转场的炫技,虽然也不是那么炫。对于一些较艺术化的场景下,使用艺术化的台词和表演,仍...  (展开)
    【详细】
    10037214
  • Liliakircheis
    2012/2/6 21:51:54
    于麻麻,你是连抄也抄不来
      于麻麻就算你抄金枝欲孽,抄甄嬛传也只是抄个表皮抄不到精髓。
     你以为后宫女人整天斗来斗去就是亮点大家就爱看了吗?
     
      金枝欲孽里哪一个是真正的坏人,哪一个是真正的好人,哪一个人背后没有苦涩心酸与无奈。侯佳玉莹同孙白飏的爱你看见没,董佳尔淳同姐姐的情你理解没,安茜与孔武的擦肩而过的遗憾你又能体会得了多少。整来整去的
      于麻麻就算你抄金枝欲孽,抄甄嬛传也只是抄个表皮抄不到精髓。
     你以为后宫女人整天斗来斗去就是亮点大家就爱看了吗?
     
      金枝欲孽里哪一个是真正的坏人,哪一个是真正的好人,哪一个人背后没有苦涩心酸与无奈。侯佳玉莹同孙白飏的爱你看见没,董佳尔淳同姐姐的情你理解没,安茜与孔武的擦肩而过的遗憾你又能体会得了多少。整来整去的戏拍多了都一个样,可是那些情那些意那些两难,那些辛酸,才是金枝欲孽让大家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那些虚假背后存留的真如同寒冷夜的微茫火光,让人渴望,让人追寻,让人想要保护,让人知道绝望的背后仍有希望,灰暗的后宫依旧有真善美。

      甄嬛传里的安陵容够坏了吧,但她曾经善良过,她的沦陷是出生与在宫中的境遇一点点造成的,她何曾不想得到爱与关心。甄嬛够狠了吧,可是她最初的最初只是为了追求真爱。那句,这几年的情爱时光终究是错付了,听的我感慨万千。她起初的步步为营是相信皇上的情,之后的落井下石凶狠毒辣是回应了十七对她的爱。后宫有几个人真的是为了得宠而争宠,只是不争真的可以吗?

      而你的宫2,虽然我就看了2集还是快进的,但也能看出,怜儿只是个没头没脑一善到底的圣母形象,玉漱一看就知道是个心术不正只想高攀的傻丫头,袭香就和甄嬛传里的炮灰夏冬春差不多,自恃家室甚高不懂收敛。至于你的云嫔,又骄横又霸道,却没有如妃的智商也没有年妃那样的家室,不知道何德何能雍正能看得上。这些个低智商的,随便扔一个去金枝欲孽或是甄嬛传里,估计第二天就被拉进冷宫了。
       
       你的宫2就是一群脸谱形象,然后在那里闹来闹去,扮2罢了。争了半天,就为了个鼻孔四,也不知道有什么好争的。
     
       宫2里的鼻孔四且不说外貌,这个罗卜青菜各有所爱,就那念白,那演技,那眼神,那表情,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找了两个面瘫的。何四爷,你长相演技不比吴四爷,气场又敌不过陈四爷,为什么也有勇气来扎个堆演个四爷呢。当然和淳十七相比,你还稍微顺眼那么一点点。

       至于不符历史各种乱扯胡诌就不说了,有时我在想雍正登位后都45岁了,还是个勤政的皇帝。哪有什么心情想你洛晴川,和你怜儿谈情说爱。况且你两人也不是美得惊为天人,让人一见难忘。

        其实大家都冤枉于麻麻了,于麻麻说,我没抄。他是真的没抄,因为他抄得不过是表面,画虎画皮难画心。
    【详细】
    52951138
  • 朝暮雪
    2022/6/29 0:43:15
    (8):第6集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U4y1X7AQ

    深海邀请一群明星唱《Imag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U4y1X7AQ

    深海邀请一群明星唱《Imagine》,他们都是现实中的真实明星,比如帕顿·奥斯瓦尔特,他还曾为深海的鳍配音。

    14482410
  • 蚱蜢
    2018/4/30 22:53:25
    “信徒”、“基督”、“问题少年”:影片《门徒》中韦尼阿明的多重身份解读

    (原文刊发于《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4期,作者张猛)

    俄罗斯电影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Кирилл Серебрянников, 1969- )首先是一名舞台剧导演,“果戈理-中心”的艺术总监。这些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的电影作品剥离了具体的现实时空,获得了强烈的舞台效果。无论是2012年的电影《背叛》(Измена)还是2006年的《扮演受害者》(Изобража

    (原文刊发于《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4期,作者张猛)

    俄罗斯电影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Кирилл Серебрянников, 1969- )首先是一名舞台剧导演,“果戈理-中心”的艺术总监。这些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的电影作品剥离了具体的现实时空,获得了强烈的舞台效果。无论是2012年的电影《背叛》(Измена)还是2006年的《扮演受害者》(Изображая жертву),这种“抽离感”都非常明显。而2016年的影片《门徒》(Ученик)中的舞台剧痕迹则更加明显。这部电影改编自德国剧作家马里乌斯·冯·迈恩堡的剧本《受难者》,在拍摄成电影之前,谢列布连尼科夫已经多次把该剧作搬上“果戈理-中心”的舞台。影片最大的特色也恰恰不是电影镜头构成的故事本身,而是几乎可以凸出于屏幕之外的人物台词,是男主人公背诵《何西阿书》、《希伯来书》、《哥林多前书》时不容分辩的语气,以及他“引用”的典籍出处在银幕上浮现时的肃穆感。上述做法使影片的情节进展退到了次要位置,教室、办公室、游泳馆等场景的意义逐渐为舞台剧的语言效果、对话特征所取代。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剧情展开的确较少依赖拍摄技法,电影语言的丰富性几乎没有被反映出来,很多镜头是从男主角背后跟拍,拍摄方式偏向于纪实片的手法。电影的整个剧情较为简单: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的少年韦尼阿明有一天接触了《圣经》,其中的经文使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狂热,以至于他到处使用圣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评判他人:他认为男女生在游泳池暴露身体,尤其是女生穿着比基尼泳装,是“对神的玷污”,因此他多次逃课,并穿着衣服跳入水中以示抗议;在生物课上,他反对女教师使用胡萝卜和安全套讲授生理卫生知识,认为这是在诱导男女产生“淫邪”之心,当众脱光自己的衣服;他给班级里跛足的同学格利沙 “治疗”身体上的缺陷,并授意他谋害“犹太人”生物老师,在格利沙拒绝之后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信徒”……他身边的人因为他丧失理性的做法饱受折磨,尤其是生物老师叶莲娜·利沃夫娜,为了帮助这个孩子从狂热中走出来,她自己本人陷入了对《圣经》的研究之中,而最终她却因为“作风问题”被校长开除……整部电影浸润在冷色调之中,尤其是接近尾声时,出离愤怒的叶莲娜·利沃夫娜将自己的鞋子钉在了教室的地板上以宣示“主权”,这一画面令人十分震惊,其实这也符合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一贯的风格:在影片《背叛》中,他就曾将长镜头和令人窒息的“沉默”画面运用到了极致,遭遇爱人出轨的两个人愤怒与绝望的心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相比《背叛》,影片《门徒》更多地聚焦于主人公本人内在的心理冲突。一个具有青春逆反心理的少年凭借《圣经》典籍实现对“自我”的塑造,化身为坚定的信徒甚至是“上帝”本人,对世界作出“审判”,进行“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博弈,这更像是一个现代寓言故事。对于韦尼阿明的定位,远远不能够用“刻板”或者“狂热”这样的词汇,剧评人安德烈·阿尔汗格尔斯基甚至认为,“如果说用理想主义标准对待生活,尤任(韦尼阿明的姓)恰恰比大部分人更加真诚,更加坦率。他有坚定的原则、信仰、观念、热情、为理想牺牲的准备。但荒诞性恰恰在于,尤任用‘崇高原则’评判一切,而我们并非生活在崇高的世界,而只是在一个普通的世界里生活。”[1]将一个具有“弥赛亚”意识(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伪“弥赛亚”意识)的少年放置于普遍信仰崩塌的现代社会,其中的荒诞意味不言而喻。韦尼阿明既作为一个宗教“信仰者”,同时在社会中,他又是一个中学生、一个离异家庭中的独子,很多时候,审判他人、驱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欲望又使他具有了“上帝”的视角。我们试着借助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探讨,借助对韦尼阿明“身份认同”的分析,从主人公身份扮演的角度剖析文本,考察韦尼阿明作为“信徒”、“基督”和“问题少年”时的不同表现,以挖掘电影文本的深层主题。

    执着的“信徒”与作为工具的《圣经》

    在改编为电影之前,该剧作的俄文译名为《(М)ученик》,这恰恰是“мученик”(“受难者、殉道者”)与“ученик”(“弟子;学生”)两个词的组合。前一个词更多具有宗教意义,而后一个则与韦尼阿明的社会地位相吻合。事实上,如图1所示,仔细揣摩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可以发现其中的“门徒”具有多重意蕴:首先,信奉《圣经》的韦尼阿明是耶稣基督的“门徒”,他与耶稣的关系是复杂的,其中既有顺向的师承,也有两者身份的部分重合;其次,韦尼阿明将自己装扮为“先知”,使得格利沙成为他的“门徒”,自然,最终格利沙没有按照他的指令谋杀叶莲娜·利沃夫娜,可以算作他对这位先知的“背叛”;最后,叶莲娜·利沃夫娜及其她所代表的“科学”也代表着一种“师承关系”,韦尼阿明与格利沙分别成为她的“门徒”,只不过韦尼阿明是作为“叛道者”出现。《圣经》中对于“门徒”的描述有很多,譬如《路加福音》中有这样的句子,“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33)表面上看,韦尼阿明的确可以算作一个虔诚的信徒,他熟读《圣经》甚至可以背诵其中的文字,为了维护宗教的神圣,他以各种形式与自己的母亲、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甚至与当地的神父发生冲突,在影片后半部分他还亲手制作了十字架,扛在自己背上,这些表现都可以看做他捍卫信仰的决心。但与此同时,这样一个“信徒”在“传道”时表现出的执着和冷漠态度又令人十分抵触,《圣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信众的指路明灯,而更像是他表达个人意见的工具。宗教典籍的神圣意义在他强烈的权力欲望作用下被消解掉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内容空洞的教条。

    在影片中,韦尼阿明经常依赖基督教典籍中的句子,为自己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开脱。他没有向母亲打招呼,领自己的朋友格利沙到家中吃饭。母亲责备他“先斩后奏”,晚饭她只准备了两条鱼,一点土豆,他却脱口而出:“上帝拿两条鱼喂了五千人呢!”接着他引用《马太福音》中的话,“上帝说,爱自己的父母多过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母亲只是淡淡地说:“我用不着你爱我多过爱上帝,我只希望你能够尊重我就行了……我强烈请求你下一次带朋友回家时,提前告诉我。”韦尼阿明并不在乎母亲的反应,他继续引经据典,并要求格利沙饭前向上帝祷告。而格利沙无法做到忽视眼前的生活,他草草感谢了主,紧接着便感谢韦尼阿明的母亲提供饭菜。当宗教的信条和具体的生活场景发生了抵牾时,韦尼阿明其实是无力的,他无法找到应对的策略。他再清楚不过,眼前的饭菜是母亲打三份工挣的,这种落差让他十分懊恼,最终悻悻离席。韦尼阿明归根结底是一个信仰上的教条主义者,事实上,正如休斯顿·史密斯对这个问题进行的解释所述,“有限数量的斗篷和大衣如何分配给数不清的有需要的人呢?……耶稣并没有提供一定的规则来避免困难的选择。他所争辩的是对伦理问题所应该采取的立场。”[2](353)而这种深度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拿来主义者”韦尼阿明的能力,或许也不是他真正的兴趣所在。

    既然韦尼阿明勇敢地跳出来做基督教的卫道士,他就不可避免地要站立在“科学主义”和“无神论”的对立面,向学校的现代教育发难。生物课兼心理教师叶莲娜·利沃夫娜是现代科学与思想观念的代表,课堂上她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方法都显示出她思想先进的一面,而海滩上她与体育老师赤身裸体晒日光浴,也从侧面反映出她的前卫。但韦尼阿明的叛逆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从她一开始笑着与韦尼阿明开玩笑,到后来她努力站在韦尼阿明的立场感动他,最终到她绝望而愤怒地将鞋子钉在地板上以宣示主权,她的信心一点点被击垮。在生理课上,不赞同“进化论”的韦尼阿明穿上猩猩的衣服装扮猴子,当老师示范避免怀孕的安全措施时,他又赤裸全身以示抗议。这些画面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在世界各地制造恐怖袭击的伊斯兰教极端恐怖分子,他们甘愿为某种神圣的使命而殉道,恰似韦尼阿明摆脱了青春期的羞涩心理,作出一些极端的过激行为以“警醒世人”。

    宗教与科学之间的争端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进化论”方面,韦尼阿明所说的“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万物,第七天休息”与叶莲娜·利沃夫娜坚持的“大爆炸”与“物种进化论”,正是这一争端针锋相对的具体示例。著名的分析哲学家彼得·凡·英瓦根在论及达尔文的“进化论”时,建议用“弱的达尔文主义”将之取代,即将表述“对这一切多样性、复杂性、明显的目的论特征之唯一的解释是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发生”替换为“在对这一切多样性、复杂性、明显的目的论的解释中,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发生至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也许是全部的解释,也许不是。”[3](77-78)不难看出,英瓦根的这一做法使得原本“唯一正确的”“进化论”论证更加严密,而与之相反,韦尼阿明所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因为坚持只有“创世纪”是终极真理,在叶莲娜·利沃夫娜的质问下就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当老师反驳了校长的观点,同时反问韦尼阿明:“尤任,如果你是对的,那么我问你,上帝在造人之前干嘛了,睡觉了吗?那又是谁创造了上帝,圣经上有没有写?”穿着大猩猩服装的韦尼阿明抓耳挠腮,上蹿下跳,却根本无言以对。

    从生活阅历上来看,“为神着魔”的少年韦尼阿明会令人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中的人物拉斯科尔尼科夫,那个贫困的大学生沉迷于尼采的“权力意志”说,成为这种思想的忠实信徒,并且在践行理论的驱动下杀害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拉斯科尔尼科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斯基创作谱系中最重要的“地下人”形象的代表。他生活在废弃的阁楼顶上,“来自社会底层,拥有理智却没有权力,拥有欲望但缺乏实现欲望的途经。”[4](190)尼采的论述为他贫困的生活仿佛打开了一扇天窗,让他看到突破阶层固化现实的一条途径。因此,“杀人”成为拉斯科尔尼科夫“殉道”的关键步骤,而对于同样杀了人的韦尼阿明来说,却远远不是这样。韦尼阿明认为生物老师是他信仰的阻挠者,他希望借格利沙之手,“做一点什么事情”,让叶莲娜·利沃夫娜“无法张口说出话来”。他之所以提出杀人,动机极其粗暴、教条化:“她恨我们,因为她是犹太人。”“犹太人”在他的理解中,就是耶稣门徒中的背叛者,理应被驱逐;并且,他仅凭生物老师的父称是“利沃夫娜”,就断定她是个犹太人。当格利沙没有执行他的计划时,他大骂格利沙是“叛徒”,一怒之下用石头砸死了格利沙。作出这些极端的行为时,韦尼阿明并没有一个基督徒最基本的忏悔意识,他忘掉了《圣经》“十诫”中的第六条:不可杀人。同样,在他诬陷叶莲娜·利沃夫娜对他进行性骚扰时,让人不禁想到他授意格利沙杀人时所引用的《提多书》:“他们歪曲真理,为了得到钱财,将不该引导的引导人。”可见撒谎骗人的并不是叶莲娜·利沃夫娜,而是他自己,从而大大增强了韦尼阿明言行不一的讽刺性。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目的完全不是为了“利己”,他“在否定善的道路上迷误了,但他是为了善而否定善。”[5](4)而韦尼阿明的动机远远没有那么纯粹。他使用《圣经》作为工具,打着“摒除异端”的旗号,其实是出于个人私心的报复。有评论者认为,在被校长口头开除后,“老师拒绝离开——她用钉子将运动鞋钉在地板上,仿佛是以这种姿势,回应那个反感她的学生钉在学校墙上的、两米长的十字架。至此一切才得以揭晓,剧本的题目《殉道者》仅仅是在指她。”[6]相比之下,韦尼阿明作为一个狂热的信徒,不过是熟读《圣经》文本的教条主义者。

    伪“基督”、 “神迹”与极权主义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异端”,韦尼阿明对于周围人的反应不是没有察觉的。在学校里制造了沸沸扬扬的闹剧之后,一天夜里他醒来发现客厅里缚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形象——也可能十字架上的是他的父亲——他迷茫地坐在十字架旁边,向“耶稣”问询:“我的父亲,能不能赐予我力量?此刻我非常需要。因为,我奉你的名,给人带去痛苦。他们会感觉恐惧,我自己也能感觉到。妈妈会哭泣……”这是整部电影中韦尼阿明唯一一一次对个人行为的检视。在其他所有的场景中他总是盛气凌人、据理力争,作为至高权威的代表“布道”。当他在历史课上宣读论文,向台下的同学和老师引据《马太福音》的论点时,他倚靠在黑板上,用粉笔在自己的头顶画了一个圆圈,而这正是“神”的象征。这个中学生已经把自己等同于“基督”,至少他认为自己是基督在人间的合法代表,有权对世人进行审判。这是他作为“神”的权力,也是义务。

    韦尼阿明毫不怀疑自己的宗教权威,所以在格利沙请求做他的“门徒”时,他带着虚荣心接纳了后者,并许诺可以治好韦尼阿明的腿,“我说让你的腿变好,它就应该变好。”他让格利沙躺下,抚摸着他的病腿(在这之前他弄错了哪条腿需要治疗),煞有介事地进行祷告——应当指出,他请求“神迹”的仪式充满了暴力,像巫师一样大声喊叫。“神迹”是宗教信仰具有超能力的重要体现,旧约中的“赏善罚恶”、新约中耶稣为信众治病或解除危难,都可以作为耶稣基督施行“神迹”的体现。许多学者都曾对“神迹”的权威性提出过怀疑,譬如斯宾诺莎就认为,神迹在本质上并没有与自然的运作相违逆,因此人们不能通过它达到认识上帝的目的。[7](92-93)然而毫无疑问,让信众亲眼看到神迹,必然会促进宗教的传播,深化信众对上帝的认知。也有学者认为,“在基督教神迹与基督教的扩张之间存在着某种互动的关系:基督教借助神迹而得以传播,神迹则因基督教的扩散而对社会产生日渐重要的影响。”[8](91)韦尼阿明歇斯底里的仪式没能够让格利沙的腿变得正常,这势必削弱了他本人的权威。虽然格利沙依然崇拜韦尼阿明,但他向韦尼阿明投射的更多的是对他本人的爱慕。韦尼阿明自然可以为自己辩解,认为“神迹”之所以没有出现,是由于格利沙不够虔诚。然而他的神情中明显表现出失落和沮丧:他大概没有料到,自己的信仰没有给他增加更多权威,反倒使他名誉扫地。

    不过韦尼阿明的斗志并没有被这些挫折打击,他在对待周围人的时候依然保持激进的态度。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他感兴趣的是基督教中描述“暴力”的成分,那些关于“惩罚”的经文与他内心的“恐怖主义”欲望恰好暗合。在神父建议他成为一名教士时,两个人因为基督教信徒的信仰是否足够“彻底”而发生了争执。韦尼阿明号称愿意为信仰而死,并谴责神父贪生怕死,认为正是他们这样的人败坏了东正教的声誉。其中他援引的《马太福音》中的经文,“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根据《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中的解释,“动刀兵在这里并不是指军事冲突”,而是为了建立与基督教神的关系,“波及最亲密的家庭关系的尖锐的社会分裂。”其中的“刀”在《路加福音》第十二章中也改用“分争”来代替[9](160)。而韦尼阿明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经文,自认为可以凭借这一条向神父叫嚣。这种对《圣经》的曲解、滥用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如俄罗斯《生意人报》上的评论所言,韦尼阿明的行为表明他更像是一个“笃信宗教的恐怖主义者”,恐吓周围的人“完全按照圣经上的字面意思行事”[1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并没有完全像自己同“天父”忏悔的那样以“仁爱”对人,而是借助宗教的名义包装自己的权力欲望,他遵从的不是“信望爱”,而是某种观念上的“极权主义”。

    2008年,德国上映了一部探讨极权主义的电影《浪潮》,发生背景也是在中学校园里:中学老师文格尔在给学生讲授“独裁统治”的课程时,为了增强教育效果,想出了“独裁”的实验。他们建立了一个叫做“浪潮”的组织,在为期一个周的实验中,学生们必须对他言听计从,而他自己则处于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这些学生一开始抱着玩乐的心态,后来竟然迷恋上了该团体,被纳粹的“集体”、“纪律性”等信念彻底洗脑。《信徒》影片中的韦尼阿明自认为得到了“圣谕”,可以像内心构想的决绝的“上帝”那样,审判他的“子民”,讨伐“背叛者”。影片中他所引用的经文,相当一部分都与“杀戮”、“惩罚”有关。譬如,他告诉母亲,游泳课亵渎了《圣经》,没有听从主的旨意时,竟然引用《约翰福音》,宣称“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约翰福音》12:48)格利沙受到同学欺负,韦尼阿明断定这些人一定要遭报应,“现在斧头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路加福音》3:9)原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被他极端绝对化,就连对养育他的母亲,他也毫无体恤之情,认为母亲与父亲的离异是由于母亲在身体上的背叛,上帝必会审判她,“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马太福音》13:41)在韦尼阿明的内心,燃烧着熊熊的“复仇”的火焰,他渴望能像“上帝”一样,对周围的人实施审判和惩罚。

    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分析了人渴望制造暴动的心理:“恐怖主义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它变成了一种哲学,表达失落、厌恶、盲目仇恨,这是一种政治的表现。暴民所需要的也就是走向历史,哪怕付出的代价是毁灭。”[11](11)在历史课上,老师打断韦尼阿明的话开始讲“斯大林的独裁政策”,实际上这是对韦尼阿明“权力欲望”的一种平行叙事。韦尼阿明披上了宗教的外衣,但传达的思想与斯大林所代表的“独裁政治”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与基督教教义上倡导的“爱你们的仇敌”(《马太福音》5:44)不同,他尤其喜欢将“异端”区分出来并予以贬低、排斥甚至打压。对于自己的朋友格利沙,他称呼其为“残疾”,并认定是他的父母做坏事遭了报应,才导致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叶莲娜·利沃夫娜更是被他称为“犹太人”,并成为他想要除掉的对象。为了彰显自己作为“领导者”的地位,他收格利沙为门徒;而当格利沙没能按照他的指示迫害叶莲娜·利沃夫娜时,他大骂他为“犹大”,并拿出《圣经》,让格利沙朗读其中的片段,趁机举起石头,砸向了自己“门徒”的后脑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段经文确实是关于“流血”的:“按着律法差不多洁净流血不得赦免”(《希伯来书》9:22)至此,韦尼阿明和今天伊斯兰世界的“恐怖分子”已经没有多少区别。

    “问题少年”和他身后的社会

    作为“信徒”和伪“基督”的韦尼阿明之所以会在“布道”活动中屡遭挫折,很大原因是他与背后世界在观念上的冲突。宗教的神圣性在技术文明日新月异的映衬下,有些相形见绌;当地的神父所理解的基督教的意义更多表现在“心理疏导”层面,信众来到他的面前忏悔,与主对话,以实现心灵的净化;韦尼阿明的母亲、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十分严肃地将韦尼阿明的警告记在心上,就像学校的保安和行政人员面对韦尼阿明钉在墙上的十字架,虽然他们面对十字架在胸口画了十字,但他们的茫然情绪表明,所有人内心未必真正肃然起敬,不过是履行一种仪式罢了。

    在普通人的认知中,韦尼阿明不过是一个“问题少年”:他父母离异,处于青春期,在学校里特立独行,甚至因此得到女孩子的青睐。然而忽略他“惊世骇俗”的言行,如果我们追踪韦尼阿明的日常生活,将能够发现在今日俄罗斯(抑或是今日世界)青少年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许多问题:母亲一开始怀疑韦尼阿明“吸毒”,可见这在中学生中并不算十分罕见;韦尼阿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单亲家庭的种种问题;同班同学特卡秋娃主动引诱韦尼阿明与他发生性关系,这恰恰反映出青春期的普遍问题,也证明了叶莲娜·利沃夫娜开设生理卫生课的必要性;叶莲娜·利沃夫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冲突、与校方领导之间的冲突,暴露出校方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学校管理层知识结构的窘状、教育“去行政化”的艰难……正因为影片反映出的诸多社会问题,俄罗斯《新报》记者叶莲娜·季亚科娃撰文称,“从马里乌斯·冯·迈恩堡的剧本中产生了非常俄罗斯的、非常现代的、在诊断上一针见血的历史。”[12]

    首先,在单亲家庭成长的韦尼阿明对于缺场的“父亲”保持着持续的想象。在男孩子的青春期,“父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譬如开场母亲和他谈青春期男孩的生理常识,让韦尼阿明十分窘迫,设若这时与他沟通的是父亲,效果可能会好很多。从母子对话中可以得知,韦尼阿明的父母离婚与父亲的家庭暴力、母亲的出轨有关系,但韦尼阿明并不认同母亲的说法,他始终在维护父亲的权威,并认为母亲犯了“奸淫罪”,上帝会审判她。“笃信宗教”是在精神层面寻找“父亲”的过程,宗教心理学上提出一种“上帝是父亲形象的投射理论”,这种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进,认为“上帝的形象类似于父母的形象。”[13](267)韦尼阿明半夜醒来,看到客厅里的十字架和绑缚在上面的“基督”形象,很可能来自于他的父亲,而他发出的哀求,也不仅是对天国的“父”,还折射出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父亲庇护的茫然心境。“寻找父亲”是人类心理结构层面亘古常新的话题,鲁伊基·肇嘉把这种寻找与子辈渴望成长的欲望联系在了一起:“他在寻找他的父亲,就像他曾经从外部了解过他一样。他想结识在他内心中生活的‘父亲’:他想成为一个成年人。”[14](360)另一个将“天国的父”与“生身父亲”糅合的情节出现在影片接近末尾的地方:母亲发现韦尼阿明在用木板制作十字架,走上前询问他,同时回忆了当年韦尼阿明的父亲为儿子死去的家兔做十字架的往事。韦尼阿明告诉母亲,“我要去找我的父亲了,他召我去”,母亲立刻陷入了绝望之中,她劝说儿子“他玩你两下,就把你扔了,你得不到他的半点眷顾”。表面上看母子俩谈的是两个对象,然而实际上这两个“父亲”却在很多方面出现了重合。整个场景选用与地面垂直的俯视角拍摄,这种用来表现“巨大空间”和“宏大场面”的拍摄方式,使得观众仿佛作为“上帝”来观看韦尼阿明制作十字架的场景,画面中的两个人都成了无足轻重的点,只有平放的十字架位于冷峻色调画面的正中,似乎在对心理上疏远的一对母子进行审判,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观感[15](66)。

    其次,影片多次涉及青春期的“身体敏感”问题。镜头十分敏锐地捕捉到现代社会中个人的身体状态,特卡秋娃穿比基尼站在韦尼阿明面前,处于青春期的他在生理上根本无法阻挡这种诱惑,在泳池旁边读《圣经》时,他忍不住偷偷瞟从身边经过的女生的身体。但他所信奉的宗教“禁欲主义”又让他的内心备受煎熬,他努力抗拒特卡秋娃的身体,同时也对格利沙展现在自己面前的身体十分鄙薄。俄国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考察宗教的“禁欲”时,从“欲望”与“罪恶”的关系入手,肯定了“禁欲”的积极意义。他认为,“禁欲生活与对罪的意识以及同恶的斗争相关。罪产生痛苦。通过禁欲生活的方法人给自己制造自愿的痛苦,以便找到摆脱从外部打击人的,不自愿的痛苦的途径。人们企图通过禁欲生活克服恶。整个精神生活都与恶和痛苦问题相关。”[16](104)然而,韦尼阿明的“反抗”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他面临的是青春期每个人需要面临的正常生理蜕变,并不是《圣经》中讲到的种种与肉体欲望相关的败德行为。况且,他生活的时代的影像,也让原本看似崇高的行为削弱了震撼效果:体育课上男女生在做运动,露出青春活泼的身体。随即镜头转到海边,叶莲娜·利沃夫娜和男朋友在石头上晒日光浴,一对赤身裸体的男女从他们身后走过。镜头缓缓移动,将石头上站立或平躺的各种裸体呈现在银幕上,同时传出韦尼阿明读《马太福音》(6:25-34)的声音:“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按照《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的讲解,这里强调的是“处于第一位的不是衣食住行,而是对神的信仰”[9](115),告诫世人不应该把对物质生活的忧虑看做最重要的。但导演对这段经文的再现似乎并非如此:此处身体和感官上的享受超越了一切,人们赤身裸体躺在太阳底下,不是在感念上帝,而是在享受自然生命的愉悦。

    最后,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行政管理层的言行,也暴露出许多基础教育方面的弊病,反映了俄罗斯社会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譬如面对生理卫生课上韦尼阿明的捣乱,校长的回应折射出管理层的蛮横和无知。她以专横的态度评价叶莲娜·利沃夫娜的授课,在“蝙蝠是鸟类还是哺乳动物”这样的常识性问题上犯下可笑的错误。在学校召开的座谈会上,校长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领导才能,她坐在与普京照片正对的地方发号施令,似乎是导演刻意的安排。影片中还插入了一段校长办公室里“女人们的恸哭”:办公桌上摆放着红酒、柠檬、巧克力,校长与教导主任喝着酒,听一个行政人员唱伤心情歌,几个女人都泪流满面。这种场面完全打破了观众对“办公室”的期待视野,学校的领导人完全与家庭主妇没有任何差别。导演有意制造了这种“身份错乱”、“场景错乱”的效果,譬如校长和教导主任在学生离开后,用叶莲娜·利沃夫娜带来的胡萝卜与安全套互相调侃;影片接近末尾时,校长等人在会议上公然嘲笑叶莲娜·利沃夫娜是“犹太人”。这些场景背后都隐含了许多与国家、社会相关的问题,因篇幅和本文论述主题的限制,不一一赘述。

    结语

    不同于一般成长题材的电影,《门徒》展现出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少年非常极端的生活状态:他成长于父亲缺场的家庭,借助对基督教的信仰为自己建立起极权主义帝国,对家人和同学、朋友、教师施行“审判”的权力。他标榜自己是纯正的宗教信徒,熟读甚至背诵《圣经》中的经文,并在日常生活中援引它们,其实不过是把《圣经》作为工具,以佐证和强化自己作为“审判者”的合法地位;韦尼阿明坚信只有自己信奉的才是唯一的“神”,而他作为基督在人间的代言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基督”,同样可以施行“神迹”,拯救世人。然而,他所宣扬的是 “流血”和“杀戮”的拯救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更像一个裁决别人的极权主义暴君;尽管在精神层面,韦尼阿明将自己摆在了类似于“基督”的位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不过是一个处在叛逆期的单身家庭的男孩,他对异性身体的排斥、对老师和母亲的反抗心理也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同时,从他与家庭和学校的“抗争”,也暴露出俄罗斯现实社会的一些弊病。

    据《门徒》导演谢列布连尼科夫介绍,这部电影的投资不足100万欧元,然而2016年影片在1500部世界电影中脱颖而出,获得戛纳电影节展映的机会,并夺得“一种关注”单元弗朗索瓦·加莱奖,这不能不归功于影片本身的独特魅力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具有多重身份的韦尼阿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影片导演所表现出的“一种关注”,既是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更是对当下这个普遍信仰缺失、宗教信条歧义丛生、因观念不合而引发战争的社会病态的“一种关注”。

    参考文献

    [1]Архангельский А. Вне загона[N], Коммерсант. 23 июля 2014.

    [2][美]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M],梁恒豪译,海南出版社,2001。

    [3] [美]斯图尔特:《科学与宗教:当前争论》[M],朱东华、斯图尔特主编,王旭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美]乔治·斯坦纳:《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M],严忠志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什克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C]。《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赫尔曼·海塞等著,斯人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ХитровA. Активист, дарвинист и конформисты[N], Газета ру. 16 июня,2014。

    [7][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

    [8]林中泽:新约圣经中的奇迹及其历史影响[J]//世界历史,2006年第6期。

    [9]法兰士:《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M],沈允译,校园书房出版社。

    [10]Должанский Р. (М)учитель, воспитай (м)ученика[N], Коммерсант. 23 июня 2016.

    [11][德]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2] Дьякова Е. Крест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й сборки[N], Новая газета,23 иння 2016.

    [13][英]阿盖尔:《宗教心理学导论》[M],陈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意]鲁伊基·肇嘉:《父性:历史、心理与文化的视野》[M],张敏、王锦霞、米卫文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5]刘金河:选准摄像机的拍摄角度[J]//电影评介,2007年第6期。

    [16][俄]别尔嘉耶夫:《精神与实在》[M],张源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详细】
    933314772
  • 影视口碑榜
    2021/9/24 17:36:45
    又一部主旋律大片,又是杜江,硬汉形象为何如此深入人心?

    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的开幕式红毯上,《惊天救援》剧组,杜江、佟丽娅、俞灏明、韩东君、王戈等众主演纷纷亮相。该片讲述了救援队员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求,挺身而出赴汤蹈火的故事,是一部

    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的开幕式红毯上,《惊天救援》剧组,杜江、佟丽娅、俞灏明、韩东君、王戈等众主演纷纷亮相。该片讲述了救援队员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求,挺身而出赴汤蹈火的故事,是一部致敬消防救援人员的新时代主旋律大片。

    13885401
  • 惊讶
    2019/10/25 8:03:31
    邓伦 海棠经雨胭脂透情节设计感

    1.什么成人礼花魁大赛这个环节还是很有设计感的,名利场感,争名的、谋利的、感情纠葛、身世之谜各种矛盾纷纷呈现。不过,抛开这些,在我看来在坐的都是女儿奴。

    2.开场很高能,阴谋是故事推动的主线,这样出现的爱情会很虐心。

    3.邓伦角色并不单薄,每个环节中会呈现不同的人物特点,需要在故事推进中慢慢了解。当你以为他是纨绔子弟是,他会很替父亲挡枪;当你以为他不务正业时,他却又一

    1.什么成人礼花魁大赛这个环节还是很有设计感的,名利场感,争名的、谋利的、感情纠葛、身世之谜各种矛盾纷纷呈现。不过,抛开这些,在我看来在坐的都是女儿奴。

    2.开场很高能,阴谋是故事推动的主线,这样出现的爱情会很虐心。

    3.邓伦角色并不单薄,每个环节中会呈现不同的人物特点,需要在故事推进中慢慢了解。当你以为他是纨绔子弟是,他会很替父亲挡枪;当你以为他不务正业时,他却又一本正经了。

    【详细】
    10596209
  • 豆瓣派之托尼
    2015/4/7 15:28:33
    在修好U盘之前,还是先把故事修好吧!
    导演似乎要学宁浩,多点开花、最后合拢,形成一个闭环:U盘的最先内容来自男一号、中间穿插了车祸、再加上对高官SM的偷摄、最后又物归原主。只是导演能力有限,整个故事笑点设计的虽多,但炸响的少。
    而那个长得既像郑爽、又像高圆圆的女主角,情商上嫌弃男主角,自己的智商不也令人着急吗?跟着一个扮关公的中年秃顶男人跑生意。这就是她认准的美好前途?她的存在感,只是为了把故事展开而已。
    那个被踹、被撞、
    导演似乎要学宁浩,多点开花、最后合拢,形成一个闭环:U盘的最先内容来自男一号、中间穿插了车祸、再加上对高官SM的偷摄、最后又物归原主。只是导演能力有限,整个故事笑点设计的虽多,但炸响的少。
    而那个长得既像郑爽、又像高圆圆的女主角,情商上嫌弃男主角,自己的智商不也令人着急吗?跟着一个扮关公的中年秃顶男人跑生意。这就是她认准的美好前途?她的存在感,只是为了把故事展开而已。
    那个被踹、被撞、倒霉到家的男一号呢,无非就是屌丝的代言人,吼出一番呐喊,为的是把宅男们吸引到电影院发出点赞的共鸣!
    可惜了里面老戏骨唐爱国的表演......
    【详细】
    7436273
  • BACKSIGN
    2021/6/16 18:07:49
    爱是感同身受的勇气,触手可及

    这是一部带来感动又能给人勇气的电影,看完只感觉一身轻松,之前一直为工作为感情而感到迷茫,突然觉得自己和亲人身体健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当意外真的来临时,只要爱还在,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共同面对的。

    在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刻,如何优雅的跨越,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缺乏清晰的概念,而只是把生命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电

    这是一部带来感动又能给人勇气的电影,看完只感觉一身轻松,之前一直为工作为感情而感到迷茫,突然觉得自己和亲人身体健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当意外真的来临时,只要爱还在,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共同面对的。

    在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刻,如何优雅的跨越,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缺乏清晰的概念,而只是把生命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电影用生命倒计时的方法来展现整个电影,这种结构能让观众更专注在他们在最后时光里亲人和爱人的陪伴,以及这期间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让人感觉更有力量,只要有爱在,原来死亡也并不是这么的可怕。

    许烈英

    但愿有白头偕老,但愿如此

    这个故事最让我触动的,是当丈夫说病情的时候,许烈英完全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担心丈夫带着孩子会太辛苦,还安慰丈夫说,人总归会有走的那一天,只是有的人早一点有的人晚一点。从病房到生日会,她心里一直都是家人、老公和孩子。丈夫不善于表达,还喜欢和妻子吵架,而她却可以用心感受,虽然躺在病床上,看起来依旧是那么的美丽和坚强。

    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身患癌症还要坚持生下这个孩子,然后留给丈夫在悲痛中把孩子抚养大,但看到许烈英临产前说“我要带他来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我突然明白了她的坚持,对她来说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惊喜,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除了母爱,还能感受到很多很多的美好,她也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孩子留下十八岁的寄语,中间我和她一起哭了好多次。她表达的是妈妈虽然不在了,但是爱一直在,我相信这个孩子也一定会和母亲一样,带着乐观和坚强,积极努力的热爱生活,这是才是爱的延续。

    王思蓉

    我为什么会生病,都是因为妈妈你没有在家好好待我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在病重最脆弱的时候,王思蓉才会哭闹并责怪父母,由于他们的疏忽才导致自己生病的。然后镜头一转,是王思蓉母亲默默抹泪的画面,“双十一,孩子重要,生意也重要,没有生意怎么来钱治病呢”,她知道自己之前缺乏陪伴,孩子这样不过是贪恋母亲的温情在撒娇罢了。

    在面对生命的抉择的时候,旁边的人都说要怎样怎样,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以后的日子都是自己过,后果要自己承担。得知女儿的想法后贲晓慧很支持女儿的决定,这里让我非常感动,医生也积极和王思蓉沟通解决办法,而不是强制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其实现在很多父母因为缺乏和孩子的沟通,他们总是想否定,又不相信孩子做的一切,但是在这个故事中,母亲表达的方式虽然有些朴素甚至是笨拙,却有尊重和无限的爱。

    电影并不避讳将手术室的部分过程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各种冷冰的手术工具和令人颤栗的手术过程,仿佛那一刀下去就切在了自己腿上。一边是大汗淋漓的医生,一边是焦急等待的家属,让人直面这种紧张感,身临其境。

    不管结局是怎样,都是绚烂的一生,她们并没有消失,不过感受了爱的璀璨,变成一朵生命之花。

    电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人间世》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电影拍摄医疗题材,却不过度渲染医生的妙手回春,让观众能更好的聚焦在人物本身,有更多的亲情和爱,也只有爱才会让人在面对死亡时不是充满恐惧,更多从容。有时候会思考活着的意义,但是此刻明白,生命中这些闪着光的人,就是我们活下去的勇气。

    【详细】
    136141645
  • Shashibo
    2018/2/22 0:05:58
    《逐梦演艺圈》为什么永远成为不了《房间》
    看到好多人把国内和国际这两部烂片界的中流砥柱进行对比。 但是很遗憾,《逐梦》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房间》。 我认为这两部电影,或者说《房间》和绝大部分烂片的本质区别在于,《房间》的烂是穷尽全力而力所不及,最后导致电影的形式大于电影的内容——本来就是...  (展开)
    看到好多人把国内和国际这两部烂片界的中流砥柱进行对比。 但是很遗憾,《逐梦》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房间》。 我认为这两部电影,或者说《房间》和绝大部分烂片的本质区别在于,《房间》的烂是穷尽全力而力所不及,最后导致电影的形式大于电影的内容——本来就是...  (展开)
    【详细】
    9171215
  • 诗水蛇山神庙
    2022/10/31 6:59:34
    目前挺不错的

    影视作品没必要跟原著一模一样 ,只要不像国产狗血剧都是恋爱脑就行 风希跟云露的配音都是一个调调 阴阳怪气 而且有点娘,国产动漫好多配角都是这个调调听着怪不舒服的,把角色声音提升一下别都是一个调调 这点我觉得日漫做的很好

    下一季应该是虚天鼎副本了 那些元婴老鬼个个都是人精 可别改的太降智了 让配角都出彩点

    蛮期待下一季的!

    影视作品没必要跟原著一模一样 ,只要不像国产狗血剧都是恋爱脑就行 风希跟云露的配音都是一个调调 阴阳怪气 而且有点娘,国产动漫好多配角都是这个调调听着怪不舒服的,把角色声音提升一下别都是一个调调 这点我觉得日漫做的很好

    下一季应该是虚天鼎副本了 那些元婴老鬼个个都是人精 可别改的太降智了 让配角都出彩点

    蛮期待下一季的!

    【详细】
  • 14731229
  • Florian
    2018/3/14 22:26:44
    精心雕琢的偏不如毫不费力的气人不气人
    细火慢炖的温情喜剧 还带点小讽刺。如今我眼里的喜剧已经不是能让人捧腹大笑满场包袱乱抖的那种了,而是摇了摇头却满含笑意。居然是《触不可及》的导演 在烛火中的后半段 真是既温暖又有情意了。/ “我想给自己留点退路”“那位退路是谁 我认识么”/ 想起偎研吾的那句话,大概...  (展开)
    细火慢炖的温情喜剧 还带点小讽刺。如今我眼里的喜剧已经不是能让人捧腹大笑满场包袱乱抖的那种了,而是摇了摇头却满含笑意。居然是《触不可及》的导演 在烛火中的后半段 真是既温暖又有情意了。/ “我想给自己留点退路”“那位退路是谁 我认识么”/ 想起偎研吾的那句话,大概...  (展开)
    【详细】
    9224218
  • 电影派
    2021/8/9 10:03:33
    国产忘年恋,魔爪已伸向孩子!

    谈到忘年恋

    国产剧导演从来不让人失望。

    变着花样,轮番上演各种辣眼情节。

    有毫无cp

    谈到忘年恋

    国产剧导演从来不让人失望。

    变着花样,轮番上演各种辣眼情节。

    有毫无cp感,男主老婆都能生出女主一般大的叔侄恋

    13745450
  • 言炎
    2017/11/10 9:36:51
    侦探片的传世经典
    东方快车谋杀案》根据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巨著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30年代,围绕发生在法国豪华列车—“东方快车”上的一起谋杀案展开,来自比利时的大侦探波洛在杀机四伏的列车上拨开重重迷雾,最终在12个嫌疑人中锁定真凶。 惊世骇俗,颠覆套路的反转结局...  (展开)
    东方快车谋杀案》根据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巨著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30年代,围绕发生在法国豪华列车—“东方快车”上的一起谋杀案展开,来自比利时的大侦探波洛在杀机四伏的列车上拨开重重迷雾,最终在12个嫌疑人中锁定真凶。 惊世骇俗,颠覆套路的反转结局...  (展开)
    【详细】
    8914217
  • 亢蒙
    2008/11/12 1:00:16
    轻松的武侠

    这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它首先凭借轻松幽默的氛围吸引了我。方世玉和母亲的联袂搞笑表演,让我认识了李连杰。这部电影的武打设计很不错,当时赵文卓还是一个饰演反派的演员。他在里面和李连杰的几段过招都非常精彩,让人最难忘的还是最后他和方世玉在斩首台底部的腿功比拼。电影里最经典的对话莫过于雷老虎的“以德服人”了,每次听到雷老虎粗哑的嗓子喊出“我是以德服人”的话时,总是会想起那段看电影哈哈大笑的轻

    这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它首先凭借轻松幽默的氛围吸引了我。方世玉和母亲的联袂搞笑表演,让我认识了李连杰。这部电影的武打设计很不错,当时赵文卓还是一个饰演反派的演员。他在里面和李连杰的几段过招都非常精彩,让人最难忘的还是最后他和方世玉在斩首台底部的腿功比拼。电影里最经典的对话莫过于雷老虎的“以德服人”了,每次听到雷老虎粗哑的嗓子喊出“我是以德服人”的话时,总是会想起那段看电影哈哈大笑的轻松岁月。

    【详细】
    155321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