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刻

  • 主演:
  • 地区: 中国大陆
  • 年代: 0

这一刻影评

144744203
  • wildeye
    2021/4/8 23:03:32
    当年无缘看到的优秀作品,试着探寻一下那位女演员

    优秀作品,80年代初还在坚持认真制作这种风格的武打片,难能可贵了。剧情简单流畅,动作设计用心,演员卖力,看这种怀旧片就是要这个B-再-级的风格,这样才能唤起当年昏天黑地地看功夫片录像带的感觉,开始觉得倪匡这部编剧完全是对付,后来剧情还恢复水准了,有点小心思了。其实不管什么朝代故事,看着肌肉男呼喝着搏杀,荷尔蒙上脑,就开心无比。

    优秀作品,80年代初还在坚持认真制作这种风格的武打片,难能可贵了。剧情简单流畅,动作设计用心,演员卖力,看这种怀旧片就是要这个B-再-级的风格,这样才能唤起当年昏天黑地地看功夫片录像带的感觉,开始觉得倪匡这部编剧完全是对付,后来剧情还恢复水准了,有点小心思了。其实不管什么朝代故事,看着肌肉男呼喝着搏杀,荷尔蒙上脑,就开心无比。

    女演员太惊艳了,容颜俏丽,眉目情挑,艳压全片,看到被辣手摧花刀插娇躯后看片的欲望大减啊。她的妆容风格跳脱出80年代,完全能穿越到当代,第一眼看到就觉得那个风姿带着浓浓的东北妹子特色。看到很多观众各个平台上也都在赞叹,但也都无法获知这个演员是谁。查遍国内影视网站,看各种演职员表,海报上都没有信息,只是王道,刘忠良那几位。

    我看的是个德版的,应该是DVD版本,有英文片名,在IMDB上能查到唯一一位女演员Actress的信息就是这位:

    13378607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2022/12/15 3:55:01
    水到渠未成,柳暗花将明——《阿凡达:水之道》详细观感及猜想

    14823193
  • 润物
    2018/7/24 3:02:01
    平淡无奇

    银河映像出品,杜琪峰导演,韦家辉游乃海编剧,这一系列熟悉的味道似乎预示着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将会像我们熟悉的银河作品一样,在与众不同中带有着标准的杜氏风格,可从结果来看,杜琪峰的个人风格确实依旧还在,但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此片应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实话讲,故事本身并没有特别动人之处,即便在叙述的过程中采取了倒叙插叙的手法,也难以掩盖剧情的平淡无奇,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毫无转折与波澜,

    银河映像出品,杜琪峰导演,韦家辉游乃海编剧,这一系列熟悉的味道似乎预示着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将会像我们熟悉的银河作品一样,在与众不同中带有着标准的杜氏风格,可从结果来看,杜琪峰的个人风格确实依旧还在,但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此片应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实话讲,故事本身并没有特别动人之处,即便在叙述的过程中采取了倒叙插叙的手法,也难以掩盖剧情的平淡无奇,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毫无转折与波澜,不像韦游二人的水准。

    当然,杜琪峰自己也说过不定期会拍一些让身边人能够“吃饱饭”的片子,就像《单身男女》那类,但这部其实更像是他的一种个人独白,一种小情绪或小概念的表达,话说回来,虽然在剧情上亮点不多,但郑秀文在这部片子中的表演让人过目不忘,感情拿捏十分到位,必须赞一个。

    另外,电影的片名确实有些让人莫名其妙,有点故弄玄虚。

    【详细】
    9537387
  • 任性
    2017/5/30 19:38:28
    作为一部搞笑爱情片还是很成功的
    今天看了电影《傲娇与偏见》,全程爆笑,笑的喷饭。片中大部分搞笑,笑点很多,结尾感人又不俗套。各位演员的表演很棒而且不尴尬。 明快的节奏,现代的主题,温暖浪漫的男主,开朗乐观的女主。男主计划表白女神,无奈被女主破坏,从此他们开始走进彼此的生活。女主年轻时爱过一...  (展开)
    今天看了电影《傲娇与偏见》,全程爆笑,笑的喷饭。片中大部分搞笑,笑点很多,结尾感人又不俗套。各位演员的表演很棒而且不尴尬。 明快的节奏,现代的主题,温暖浪漫的男主,开朗乐观的女主。男主计划表白女神,无奈被女主破坏,从此他们开始走进彼此的生活。女主年轻时爱过一...  (展开)
    【详细】
    8571215
  • 豆友47918222
    2011/2/8 23:11:21
    不行不行~~~
    不好玩~~剧情太假,笑点太低~~~
    不好玩~~真的不好玩~~
    黄笑话一点都不像是笑点的样子。。。。。
    不好玩~~剧情太假,笑点太低~~~
    不好玩~~真的不好玩~~
    黄笑话一点都不像是笑点的样子。。。。。
    【详细】
    461656
  • 萨罗迈拉
    2019/11/3 3:27:48
    我该如何向你解释风暴
    我有一个陈旧的名字。那个名字很长。为了念完这个名字,需要某个人的一生。——《沉默的未来》

    我有一个陈旧的名字。那个名字很长。为了念完这个名字,需要某个人的一生。——《沉默的未来》

    【详细】
    1062597
  • 蛮蛮
    2021/6/7 17:48:33
    俄罗斯就是维京人。
    5星,真实历史题材,俄罗斯就是维京人后裔,“罗斯”在维京语里就是“船手”的意思。中世纪早期一批维京人沿大河向内陆迁徙,或航海绕道地中海来到了黑海附近。一个维京部落“瓦格良”部在黑海沿岸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到本片主角时已经发展成了东欧第一大国,并正式皈依基督教。...  (展开)
    5星,真实历史题材,俄罗斯就是维京人后裔,“罗斯”在维京语里就是“船手”的意思。中世纪早期一批维京人沿大河向内陆迁徙,或航海绕道地中海来到了黑海附近。一个维京部落“瓦格良”部在黑海沿岸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到本片主角时已经发展成了东欧第一大国,并正式皈依基督教。...  (展开)
    【详细】
    13594215
  • momo
    2019/7/8 11:04:21
    君子之风—王宽(人物篇一)

    君子遵循礼法,恪守原则

    君子遵循礼法,恪守原则

    10294198
  • ZeonGin Sou
    2012/2/24 23:20:32
    你是高墙,我是鸡蛋
    在此,先引用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的演讲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
                             &nb
    在此,先引用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的演讲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
                                           ——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演讲
                                                                    [日]村上春树 林少华译
     
    [按:此文是依据村上春树在日本《文艺春秋》杂志(四月号)发表的日语原文翻译的]
     
        我作为一个小说家,换句话说,作为以巧妙说谎为职业的人来到这里、来到耶路撒冷市。
     
      当然,说谎的不都是小说家。诸位知道,政治家屡屡说谎,外交官和军人说谎,二手车推销员和肉铺和建筑业者也说谎。但小说家说谎和他们说谎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家说谎不受道义上的谴责。莫如说谎说得越大越高明,小说家越能得到人们的赞赏和好评。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小说家能够通过巧妙说谎、通过栩栩如生的虚构而将真相拽到另一场所投以另一光照。以其固有的形式捕捉真相并予以准确描述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惟其如此,我们才要把真相引诱出来移去虚构地带,通过将其置换为虚构形式来抓住真相的尾巴。但为此必须首先在自己心底明确真相的所在,这是巧妙说谎所需要的重要资格。
     
      可是今天我不准备说谎,打算尽可能说实话。一年之中我也有几天不说谎,今天恰好是其中的一天。
    实话实说好了。关于此次来以色列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不少人劝我最好拒绝。甚至警告说如果前来,将开展不买我的书的运动。无须说,理由在于加沙地区的激战。迄今为止,已不止一千人在被封锁的城区丧生,据联合国报告,大多数是儿童、老人等手无寸铁的平民。
     
      接到获奖通知以来,我本人也一再自问:这种时候来以色列接受文学奖果真是妥当的行为吗?不会给人以支持作为纷争当事者一方、拥有占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并积极行使的国家及其方针的印象吗?那当然不是我所希望的。我不认可任何战争,不支持任何国家。同时,自不待言,我的书在书店被人拒买也不是我所希求的。
     
      然而,经过深思熟虑,我重新坚定了来这里的决心。原因之一,就在于有那么多人劝我最好别来。或许我有一种大部分小说家都有的“犟脾气”——别人叫我“别去那里”、“别干那个”、尤其那样警告我的时候,我就偏偏想去或想干,此乃小说家的nature(天性)。为什么呢?因为小说家属于这样一种人:无论刮怎样的逆风,也只能相信自己实际目睹、自己实际手摸的东西。
     
      正因如此,我才出现在这里。较之不来,选择了来;较之什么也不看,选择了看点儿什么;较之什么也不说,选择了向诸位说点儿什么。
     
      有一句话(message)请允许我说出来,一句个人性质的话。这句话在我写小说时总在我脑袋里挥之不去。它并非写在纸上贴在墙壁,而是刻于我的脑壁。那是这样一句话: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是的,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正确不正确是由别人决定的,或是由时间和历史决定的。假如小说家站在高墙一边写作——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那个作家又有多大价值呢?
     
      那么,这一隐喻到底意味什么呢?在某种情况下它是简单明了的。轰炸机、坦克、火箭、白燐弹、机关枪是坚硬的高墙。被其摧毁、烧毁、击穿的非武装平民是鸡蛋。这是这一隐喻的一个含义。
     
      但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更深的含义。请这样设想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我是,你们也是。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System)。体制本应是保护我们的,而它有时候却自行其是地杀害我们和让我们杀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统性地(Systematiclly)。
     
      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将光线投在上面。经常投以光线,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体制纠缠和贬损。这正是故事的职责,对此我深信不疑。不断试图通过写生与死的故事、写爱的故事来让人哭泣、让人惧怕、让人欢笑,以此证明每个灵魂的无可替代性——这就是小说家的工作。我们为此而日复一日地认真编造故事。
     
      我的父亲去年夏天去世了,活了九十岁。他是个退休教师,也是个兼职佛教僧侣。在研究生院就读期间被征召入伍,参加了中国大陆的战斗。我小的时候,他每天早上都在饭前向佛坛献上长长的深深的祈祷。一次我问父亲为什么祈祷,他回答为了在战场死去的人,为了在那里——无论友方敌方——失去性命的人。每次看见父亲祈祷的身姿,我都觉得那里似乎漂浮着死亡的阴影。
     
      父亲去世了,其记忆——还没等我搞清是怎样的记忆——也彻底消失了。但是,那里漂浮的死亡气息仍留在我的记忆中。那是我从父亲身上继承的少数然而宝贵的事项之一。
     
      我在这里想向诸位传达的只有一点:我们都是超越国籍、种族和宗教的一个一个的人,都是面对体制这堵高墙的一个一个的蛋。看上去我们毫无获胜的希望。墙是那么高那么硬,那么冰冷。假如我们有类似获胜希望那样的东西,那只能来自我们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灵魂的无可替代性并将其温煦聚拢在一起。

            请这样想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以拿在手中的活的灵魂,体制则没有。不能让体制利用我们,不能让体制自行其是。不是体制创造了我们,而是我们创造了体制。
     
      我想对诸位说的仅此一点。
     
      荣获耶路撒冷奖,我很感谢。感谢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看我书的人。我要向耶路撒冷的每一位读者致以谢意。毕竟是因了你们的力量我才出现在这里的。但愿我们能够共同拥有什么——非常有意义的什么。我很高兴得以来此向诸位讲话。

    ———————————————————————————————

        今天《潜罪犯》总算出了完整的BD版,给我感触很深。作为中国的鸡蛋,一直在体制大山下挣扎。过去,有《三傻大闹宝莱坞》控诉教育制度、有《V字仇杀队》咆哮体制,而今天,吼出政府之悲哀的竟是来自香港的《潜罪犯》。

        电视剧《潜行狙击》我没有看过,但肯定无非是警方与恶间的PK。而《潜罪犯》的视点则放在恶之根源的挖掘上,即教授语:“他只能用犯法去拿回自己要的东西”。

         假如人人有饭开,生活富足,谁会真的冒着生命危险去犯法?——除了如教授般的无私System改革者。有人说社会理想、世界大同,俨如拉风哥一般满脑子光明,那么结局里的种种大字报该用什么来解释?

        拉风哥在整片都是充当着建制的打手,所维护的法纪也是人之法,不让别人走的也是“犯法”之路。其中,没有犯罪。他的一头热,在理无法理解,但可以作为邱礼涛的艺术标签。他=虚伪的正义。

       有人说这部电影没有结尾。但实际上,这一段子留白才是暗涌。廖启智饰演的角色,是为了权才与教授勾结的。教授清楚明白,才因此找方法去牵制他。他是唯一能HOLD住全场的人。可悲的是,盲目的拉风将其干掉,自己也被建制、法所杀死。而暗黑之源:腐败,仍在背后张牙舞爪。

        真正的恶并没有死,而且还将立在警方的巅峰。
        
       正如我们的现实生活,一个接一个的教授都在所谓的正义中灰飞烟灭,而恶却仍在滋生,恶还在把握着权力,恶还在披着人皮呼吁收空气税、拖着长刀捅死一个接一个的张妙。

        但我们却都迎来不了一个勇敢的教授。

        因为正义在国人脑子里一热,比什么都可怕。


    ——————————————————————————


    PS:看到有人说教授什么都没干,光是想着破坏。但实际上,真的如此?附文。



        教授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开始,他一直在奠基,包括把拉风哥收入帐内,他的终极目标就是“进入建制、然后拆散建制”。而首先就是要控制警方——让廖启智成为“警队一哥”。

        教授真的光是想破坏?

        不,在过去,他就已经与警方连成一线,让毒品不能再为祸香港。他让制毒集团、警队、贩毒集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原本,贩毒集团是由制毒集团制造并供应毒品的,但教授让警方给制度集团提供“收缴回来的毒品”,使得制毒集团(惠英红为首)不再制毒并让缅甸方不种鸦片仍能保障生计。同时,还可以让警方通过“缉毒”来逮捕真正的罪恶——即贩毒集团。这是教授利用铁三角间的“毒品流通”来遏制毒品在香港的发展。是一种良性循环。同时,他还利用这种循环,让廖启智不断升官,最终达到控制警队的目的。

        接下来,才是“拆除建制”——而廖启智本身是有异心的,因此教授才用“廖启智与惠英红交换毒品的片子”来牵制住他,同时能控制警队。

        可悲的是,这一切都被自以为正义的拉风哥给破坏了——俨如惠英红老爹的“无知”,破坏了整个循环。

        教授希望拉风哥可以加入拆除建制的行动,让法律变得真正合理。因为他知道,廖启智的正义是假的——只为获取利益,但拉风哥的正义却是杠杠的。正如教授一开始所言: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都是正义的,只是一个人守法(甚至盲目),另一个人却是违法。

       所以最后教授之死,让真正的恶登上了权力之巅峰,说明世界之黑暗仍在蔓延,映射了如今的社会,光明尚未到来。

        补充一个朋友对教授的“循环”的解释:教授领导下,警察缉毒,没收充公的毒品再卖给毒贩,毒贩就不必再生产新毒品也能有饭吃。警察在毒品下一次流通交易的时候再抓捕坏人,没收毒品。循环往复。整个流程除了坏人,大家都得了好处。经济学在此都失效了,我们不面临权衡取舍,我们鱼与熊掌兼得。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什么是循环经济呢?这就是循环经济。
    【详细】
    53185224
  • 小熊熊熊啊
    2018/5/22 16:43:16
    路过未来,就是没有未来

    这一次,李睿珺太想讲现实了,以至于失去了对人物的塑造力,主角和人物关系有些难让人喜欢上,但是也正如导演所愿,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出身就注定了的无力感。

    我的感觉是,导演要集中全部气力去突出社会问题,反而弱化了人物感情。其实我很想看到女主对父母、对妹妹、对朋友、对工友、对网友、对潜在恋人、对售楼男子,都表现出多一点点的温度和情绪。是想说,她因为身体原因或生存压力,已经自顾不暇了吗,KT

    这一次,李睿珺太想讲现实了,以至于失去了对人物的塑造力,主角和人物关系有些难让人喜欢上,但是也正如导演所愿,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出身就注定了的无力感。

    我的感觉是,导演要集中全部气力去突出社会问题,反而弱化了人物感情。其实我很想看到女主对父母、对妹妹、对朋友、对工友、对网友、对潜在恋人、对售楼男子,都表现出多一点点的温度和情绪。是想说,她因为身体原因或生存压力,已经自顾不暇了吗,KTV里的崩溃来的太靠后了一点,仅那一哭很难成为“扎心”的高潮点。

    之前的我,可能也会站在创作者的一边,说,为什么说扎心,为什么不能克制、平淡的表达呢?如果这就是导演的风格的话。

    可是现在我觉得,如果他不止满足于自我表达,而是要面对市场、面对不再对年轻导演多一分善意和宽容的观众时,就要拿出足够吸引人的作品来。而这个时代,要让人记住,要么刺激感官,要么一剑戳心。你到底是虐肉还是虐心。

    可能,李导还是善良的,也有可能,太大牌的演员限制了他。

    9386606
  • 爱伦陶德
    2022/11/19 9:20:51
    您好,再见。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导演的梦想终归是实现了

    严重剧透,你也没哈好怕的,因为看了三分钟观众就肯定能猜到他们的结局了。

    先说科技狂魔卖房总,一个以乔布斯为榜样的创业男,自己的产品起名“小明一号”听起来就很聪明不是么?介绍会说什么让安装了芯片的设备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滑了个大稽,这些产品不说都自带人工智能吧,厂家生产出来就已经给预设了主要功能。要这个大聪明芯片的意义何在?而且

    严重剧透,你也没哈好怕的,因为看了三分钟观众就肯定能猜到他们的结局了。

    先说科技狂魔卖房总,一个以乔布斯为榜样的创业男,自己的产品起名“小明一号”听起来就很聪明不是么?介绍会说什么让安装了芯片的设备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滑了个大稽,这些产品不说都自带人工智能吧,厂家生产出来就已经给预设了主要功能。要这个大聪明芯片的意义何在?而且芯片属于硬件和还要适配所有厂家,这已经不是照葫芦画瓢了,是葫芦照着他脑袋生长。

    果不其然!陷入资金断链了,剧中理由是借给别人的钱很多,别人在他的帮助下一个个的都成功发家了,结果没有一个还钱的。想找同学借钱,还放不下老班长的身段。能亲自给清洁工过生日的老板,这时候却不考虑自己员工要停薪无法养家糊口了?矛盾不?

    这还不是最矛盾的地方。这个科技狂魔最后打算卖房筹集资金,在老婆的真情流露下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乔布斯要气死……气活了好不好!说是即便卖房后公司活了,也是心里的一道坎儿,永远是个loser。哈哈哈,我承认是强行吐槽了,不过这段儿真是没感情的表演。

    更没感情的是,公司保洁阿姨按照段子精神出资拆迁款1000w救活了公司,作为老板在听到消息后非常的镇定,只是抱了抱阿姨。是个人就得哭出来好吗?甚至鞠躬,下跪都合情合理的。保洁可是,救了你的梦想啊!梦想啊!这个电影不是梦想最大嘛

    第二条线,北漂音乐地铁表演艺术家,是个帅哥,但后面还有个更帅的!小县城出身,父母安排稳定工作不稀罕,为了音乐坚定北漂,与父母大吵,北京租房房东是漂亮妹子家里三套房,还暗恋小哥。地铁卖唱,酒吧卖唱贫贱不能移,被骗子偏光积蓄。爸爸从县城跑来砸烂小哥吉他,要求一起回家。

    标签太单薄了!我认为还需要加上:小哥自己写的歌曲被朋友偷走,然后朋友已经名利双收。前女友嫌弃自己穷和偷歌朋友跑了。房东女孩的音乐梦被唤醒,两人组合演唱,小哥负责rap。房东爸爸不同意女儿和小哥在一起,硬拆组合。女孩突然开始咳血,原来是曾经因为病情放弃了音乐梦想。在小哥的鼓舞下为音乐窒息!两人稍有名气,女孩挂了,小哥为了她一夜成为深情歌王。从此扬名立万!

    啊,这都2022年了,还能看着这样的剧情,每一秒都能猜到下十秒的剧情,导演您“费心了”

    第三条线,快递小哥和售楼妹的故事。这一条是唯一符合正常人价值观的剧情线。小哥送快递是阳光快乐大男孩!女孩是善解人意俏皮姑娘。俩人终于凑齐郊区房子首付,要在魔都安家!佩服!开场的快递哥耳罩时有时无的bug就不说了,女孩子最让人震惊的话就是发现快递哥定位在宾馆。于是闺蜜大喊“以他的颜值,在宾馆还能发生什么事?”于是鼓动售楼妹去捉奸。我的天,当观众瞎,好吧。结果捉到了男方老妈,原来是男友接老妈来北京看自己新买的房子。问题是房子首付都没交钱呢,就让老妈来。这是什么逻辑?最后还是去女方的楼盘样板间结合售楼处的同事一起“欺骗”老妈,算是善意谎言了。简直是骗的老妈团团转,还给男主老妈弄了个绝症晚期,男主犹豫是首付钱续命还是买房。为了不让男主形象崩塌,老妈替男主做了决定。安心过两人小日子吧,老妈该走就走了。

    唉。一言难尽。

    看到最后,科技狂魔只是得到了保洁出资,但这项目明显要黄啊。最后还不是花光钱倒闭?

    地铁卖唱哥,感动了父亲不带他回家从事稳定体面的工作。继续街头卖唱。这个爹怎么考虑的?短痛不如长痛?

    快递哥售楼妹,继续首付买房。老妈就让她没有遗憾吧。这其实更有现实意义,你愿意倾尽所有甚至降低生活层级去给亲人“续命”么?

    导演给出了一个答案。也是此电影唯一的亮点。

    最后的最后,这个电影通篇讲述“追梦人”,观众发现原来导演才是那个真正的追梦人,她成功了!拍了一部电影,还上映了,还获奖了,还成为by节,首映了!可喜可贺!

    【详细】
    147731819
  • 背篼比你美
    2022/2/17 15:41:51
    美食与故事的羁绊 平凡的生活开出的花

    每一种食材、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段故事,既是美食与故事之间的深深羁绊,亦是情感与时间的沉淀,更是人情味的传承。看着平凡的生活开出一朵朵有滋有味的花,年味儿不减,人间味更浓了。人们常常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可是,我想说,年一直在那里,只是我们好像把一些“在一起”的仪式感被快节奏打乱了,回归最真实的生活、去为家人做一段饭吧!时间继续流转,愿每个人都能新年胜旧年

    每一种食材、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段故事,既是美食与故事之间的深深羁绊,亦是情感与时间的沉淀,更是人情味的传承。看着平凡的生活开出一朵朵有滋有味的花,年味儿不减,人间味更浓了。人们常常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可是,我想说,年一直在那里,只是我们好像把一些“在一起”的仪式感被快节奏打乱了,回归最真实的生活、去为家人做一段饭吧!时间继续流转,愿每个人都能新年胜旧年

    【详细】
    14225185
  • 人间洗具
    2019/8/16 21:33:33
    Good music doesn't make good movie
    本来对这个阵容很期待的,结果评分低还是有原因的。Good music doesn't make good movie。一个是没有分清主次,主线到底是靠文抄公成为巨星的苏文,还是爱情线?(虽然电影可能是想说要做真实的自己之类的,但是对事业线表现得不到位,降低了说服力。男主说自己有钱有名了,但...
    本来对这个阵容很期待的,结果评分低还是有原因的。Good music doesn't make good movie。一个是没有分清主次,主线到底是靠文抄公成为巨星的苏文,还是爱情线?(虽然电影可能是想说要做真实的自己之类的,但是对事业线表现得不到位,降低了说服力。男主说自己有钱有名了,但...  (展开)
    【详细】
    10414231
  • 吃瓜仁波切
    2013/6/26 10:27:24
    及格的微电影
    合格的广告微电影,道具出现得过于频繁,其实效果就起到了副作用……中近特景别、浅景深、冷暖颜色、舒缓青春的配乐的运用完全符合了小清新视觉的标准,但导演的镜头过于标准有点刻板,比较稚嫩……几年前见过付辛博,怎么感觉和台湾艺人在一起就没有了范儿,那么土渣渣呢,另外大A家的那位艺人,怎么和90后的柯一比衬就成了大叔呢,柯好青春洋溢啊,瘦的不行,脸小真好啊……
    合格的广告微电影,道具出现得过于频繁,其实效果就起到了副作用……中近特景别、浅景深、冷暖颜色、舒缓青春的配乐的运用完全符合了小清新视觉的标准,但导演的镜头过于标准有点刻板,比较稚嫩……几年前见过付辛博,怎么感觉和台湾艺人在一起就没有了范儿,那么土渣渣呢,另外大A家的那位艺人,怎么和90后的柯一比衬就成了大叔呢,柯好青春洋溢啊,瘦的不行,脸小真好啊……
    【详细】
    6134176
  • 榴涟
    2009/8/24 15:45:34
    从《五毒》与《残缺》看张彻表现的思想人生

    本性并不喜武打片,确切地说,不喜现在的武打片,以李连杰为代表的,以至于好莱坞演绎的那些所谓功夫(如果能勉强算武打片的话)。这些片子,往往有太多的设计,太多的手法,太多的镜头切换,打得支离破碎,故事疲惫无味,只剩下声影的喧闹。不过,对于老电影尤其是香港的老电影,倒一直情有独钟,手法虽略显幼稚,但故事却很吸引人,演员也朴素真挚得很。也许正是这种喜好让我有缘遭遇张彻。言

    本性并不喜武打片,确切地说,不喜现在的武打片,以李连杰为代表的,以至于好莱坞演绎的那些所谓功夫(如果能勉强算武打片的话)。这些片子,往往有太多的设计,太多的手法,太多的镜头切换,打得支离破碎,故事疲惫无味,只剩下声影的喧闹。不过,对于老电影尤其是香港的老电影,倒一直情有独钟,手法虽略显幼稚,但故事却很吸引人,演员也朴素真挚得很。也许正是这种喜好让我有缘遭遇张彻。言归正传。先自我批判,没看全过张彻的一部片子,其实没啥发言的资格。我看的都是剪辑介绍,北京台每周日晚上武侠片的介绍,一般一部片子也基本能让你看懂。本来喜欢成龙早年的诙谐,后来无意中遇到了张彻的片子——《残缺》与《五毒》,看傻了。原来武侠还可以这样表现观念,表现思想,表现人生。如果说武侠片只剩一场喧闹,那只能说是导演的无能。先说《残缺》。当看完这部片子时,倍感震撼,不禁上网搜寻一切有关于此的内容与介绍。片子是讲几个各有残疾的人,联手制服了恶霸杜天道。

    毫无疑问,片中被杜天道伤害致残的四个人展现出无比强大的联合的力量,充分体现了残与不残的辩证,也体现了身体之残与心灵之残的对立。其实,杜天道与杜常如何不是受害者?他们也有悲惨的身世——开篇杜常被断双臂既做了必要的介绍,把人物心灵的扭曲给了合理的交代,为下面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又引人思考——伤害者与被害者的角色就这样转换着,当我们是强者的时候,又如何不记得自己身处弱势的困境?杜天道的悲剧不仅是杜常断臂,更是他自己不能走出自己心灵的阴影,不能渡得天道。如此辩证的道理,在一部剧情引人入胜的武侠片中就这样被清晰又不着痕迹地表现了,编剧与导演真乃高人。再说《五毒》。北京台武侠回顾有个片头好像就用了《五毒》的开头。《五毒》开头很精彩,蜈蚣蛇蝎壁虎蟾蜍,每个人的功夫设计很有特点,既像真功夫,又的确像要表现的毒物。而每个人带着脸谱面具,既给人些恐怖感觉,又遮掩了演员的本来面目,为小六后面寻师兄埋下伏笔。五毒的故事也比较有意思,掌门人担心门派功夫阴险,弟子会作恶太多,让一个功夫不精的徒弟寻找一位正直的师兄,联手清理门户。这里又蕴含了善与恶的较量,而且不是绝对谁赢谁输,虽然最后结局一定是除恶扬善,但过程扑朔迷离。恶人也有种种,心狠手辣的,狂妄自大的,还有深藏不露的,面目并不单一。而善人也不是绝对事事行善,也有自己的私心。将善与恶埋在这样一个具有传奇的武侠故事中,确实是比较有意思的设计,而联手这一概念再次出现,也许是倪匡和张彻骨子里事事无绝对的辩证思维的体现。顺便再多说一句。美国把《五毒》评为世纪怪诞电影第11,其实还是没有看懂华人影片。设计的巧妙与吸引人的悬念、各类独招的大胆创意,并非“怪诞”一词所能匹配。而影片更深一层的意境,就更不是简单词汇所能表现的了。当然,换个角度来看,即便仅从一个侧面评说《五毒》,所做出的评价已是如此斐然,就更不必细言其他了。

    【详细】
    22671235
  • 木小贝
    2017/12/19 12:33:27
    比起第一季,《一起同过窗》第二季里的人物有哪些成长和变化?

    2017年12月31号凌晨更新

    2017就剩最后一天了,看完了同窗第二季。他们每个人之间的感情似乎有了进展,但更像兜兜转转绕了一圈。而且第二季又埋了好多新的坑,肖白会有下文吧,可能会在一起也可能会彻底说明白,但我始终觉得路桥川还是喜欢钟白,绕过一圈,他们会发现,他们不仅是对方的成长见证者,也注定会是对方放不下的那个人;洛雪和十三也会有进展了吧,毕竟十三这两天终于发现了所有人都知道

    2017年12月31号凌晨更新

    2017就剩最后一天了,看完了同窗第二季。他们每个人之间的感情似乎有了进展,但更像兜兜转转绕了一圈。而且第二季又埋了好多新的坑,肖白会有下文吧,可能会在一起也可能会彻底说明白,但我始终觉得路桥川还是喜欢钟白,绕过一圈,他们会发现,他们不仅是对方的成长见证者,也注定会是对方放不下的那个人;洛雪和十三也会有进展了吧,毕竟十三这两天终于发现了所有人都知道的肖海洋、钟白和殊词的关系哈哈哈三儿是要笑死人了;许连翘和任逸帆一定有后文,但是许连翘和肖海洋的坑还没填呢;殊词有了新的感情线但应该不会长久,新男友都不在主要列表里;最最最期待的皓哥感情线终于要出来了,被桥川那句是男是女笑喷,到底是什么样的女生才能配上我们又帅又美,把一切看得通透的皓哥呀……

    8997516
  • 李翼
    2021/10/7 22:58:10
    如果讓《土豪520》變成《跑調天“王”Florence Foster Jenkins》

    如果讓《土豪520》變成《跑調天“王”Florence Foster Jenkins》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

    如果讓《土豪520》變成《跑調天“王”Florence Foster Jenkins》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九個月的評述鏈接

    土豪是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辭彙,比起暴發戶一詞來,可能還要複雜得多,因為這不僅和新生的財富有關,還和審美觀念,階級地位緊密聯繫,我很懷疑誰會自認是土豪,而且跟“鬥地主”一樣,隨著時間的改變,詞的意思本身也在微妙的改變中,而且似乎沒有個人或集體,會樂意去給這一類辭彙,下清晰的定義。

    2015年,林愛華自編自導的《土豪520》,另外一個編劇應該是曾經寫過《天下無賊》的王剛。而這個土豪故事,也不免讓人想起馮小剛早年有個專案叫《跪族》,如果沒記錯的話,那不應該只是個廣告式的短片,而是個電影長片專案。

    但一個曾經以階級鬥爭為最大關鍵詞的地方,如今這個詞,卻顯得極為敏感,最多是熟悉開玩笑時偶爾提下,別的時候與場合,最好別提。

    《土豪520》投資應該不會太小,但正片呈現出來的感覺,卻是和那部《整容日記》差不太多。故事都並不複雜,初衷也都很“接地氣”,但影片本身都很難歸類,或者說類型太多太雜,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很難把自己的感情與判斷,投入到其中“任何”一個角色中去……其實這兩部電影裏的角色,明明都很“簡單”,甚至不像《投名狀》裏的龐青雲一樣,是那種像千層餅一樣,被層層疊疊起來的“複雜”。

    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吳鎮宇扮演的土豪,一個賣帕瓦羅蒂皮革的傢伙,喜歡唱男高音。在這不得不提一下,雖然馮小剛電影裏除了葛優之外,也用過港星,比如正是同樣由王剛編劇的那部《天下無賊》,劉德華,以及臺灣的劉若英戲份其實是最多的,但劉德華演的是一個底層的賊,江湖地位看起來跟葛優的角色比,都有一定距離。

    不管劉戴個假髮,演得“像不像”,至少他這個角色不會對內地的“階級觀眾”產生“壓迫感”,但吳鎮宇所演的土豪,有可能會。因為這邊雖然不方便提階級,但彼此心裏的階級意識是非常強的,神經是極為敏感的,特別是當女主角還是由一個內地演員(在《十二生肖》裏義正辭嚴到讓人心煩的地步)來擔綱的時候……《整容日記》雖然是一部大女主走向的電影,但鄭中基所演的老闆角色,跟吳鎮宇,幾乎就是一個範本出來的,同樣極容易招恨。

    當然如果女主角是內地演員,但演的卻是個香港女生,也就是相當於是地域上的“反串”,可能效果會好一點,但這也非常有賴於演員本身的演技,特別是親和力。

    接下來說角色本身。這片裏似乎有一個元素是時隱時現的,那就是知識產權,吳土豪之所以能成土豪,其實靠的是帕瓦羅蒂,至少一部分,一大部分是靠的這個“知名度”和“競爭力”。但他所生產的皮衣,當然跟那位世界第一男高音,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好比國產品牌“喬丹”,其實跟美國的飛人喬丹,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到後來美國那邊發起訴訟,這邊的國產品牌會說那個“飛人”的人像,手裏其實拍的不是籃球,而是乒乓球拍……

    甚至於最終是美方敗訴了。而吳土豪這邊的情況,應該也差不多,區別只在於帕老師還沒來得及打訴訟,就掛了。說到這,不得不提一個細節,雖然在影片中吳鎮宇的角色,只是表現了他對於唱男高音的執著,而沒有太過表現對於帕瓦羅蒂的崇拜,但問題是,他至少應該是關心他的吧?可為什麼,他竟然後來連帕瓦羅蒂去世了,都不知道?這算是一個喜劇點嗎?還是連最基本的人設都不管不顧了?

    當然我曾經看到過一種言論,是說,發展中國家,或者是剛剛開始發達國家,不應該太過“重視”知識產權,否則會影響本國核心,重點企業的成長……這個理論,可能跟那部《我不是藥神》講的是一樣的,到底是知識產權重要,還是眼下的人命更重要?“同志,你能保證一輩子不得病嗎?”,這樣的發問,正好比問別人:同志,你能保證一輩子都不抄襲,不融梗嗎?

    現實當然歸現實,電影回歸電影。再講女主角,她也是因為一起“知識產權”問題,而成為女主角,或者說跟吳土豪有了關聯的,因為後者公司最新一組皮衣設計,抄襲了女主的創意,於是她對此表示極為憤慨。但鑒於連喬丹,帕瓦羅蒂都無法搞掂中國的知識產權官司,她這個小女生,就更沒可能了,即使她是一部荒誕愛情喜劇中的女主角,也沒戲!

    於是接下來吳土豪開始“反攻”,倒不是反過來告女主角誹謗,敲詐什麼的,而是把她招聘了進來,而且待遇非常突出,不用有多少社會經驗的人,也能輕鬆看出來,這個土豪對女主,不懷好意,或者至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女主就接受了,甚至有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感覺。

    這也就意味著,本來雙方都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問題,男主角有一個“原罪”,又因為女主角再添一個“新過”,但接下來知識產權的問題,就被忘了,成了一個霸道總裁加遺願清單的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純粹編劇技巧的問題。吳土豪借用帕瓦羅蒂的名字悶聲發大財,而且他喜歡唱美聲,為此不惜“收買”聽眾,同時女主角因為一起知識產權的問題而跟吳土豪有了關聯,但很快,女主角因為現實或“戲劇”的原因,放棄了反抗,而投身吳土豪的旗下,不管是在金錢,還是感情的層面……

    既然整體是這麼一個結構,那為什麼不捋清楚一條情節線?而不是貌似跟知識產權有關,接著又以金錢,死亡或愛情的名義,把知識產權丟到了爪哇國去。

    具體我是這麼設想的:吳土豪崇拜老帕,一開始就用他的名號,同時非常喜歡唱美聲,當一個人的財富達到某一高度後,就希望自己在文化領域,也得到同樣的尊重,而美聲當然是非常有文化內涵的,於是吳土豪接下來的目標,不是開發新的皮衣,也不是去國外時裝展開發佈會,而是像國內的宋祖英等歌唱藝術家一樣,能到維也納金色大廳開個人演唱會。

    而且他不想只唱那些歐洲的經典音樂,而是也要唱一些中國最新的原創美聲音樂。於是他從一個音樂學院的教授那邊重金買了幾首歌,據說是專門為他的聲線與發音,量“聲”定制。

    但沒想到這個教授賣給他的歌,版權其實是在女主角的手上,也就是說她是原創。而那個教授很快因為什麼事,跑路到國外,找不到了。於是男女主角之間的知識產權之爭,是因為美聲,而不是皮衣。而且就事論事,男女主角在這一起知識產權糾紛上,都是受害者,這一點應該強調,而不是說土豪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恰恰是幫女主“宣傳”了作品。

    於是為了解決這一糾紛,吳土豪想出一個辦法,重金聘請女主角為這一次國外演出的藝術指導,可能她之前有過相關的經驗。起先女主角當然不願意,只想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解決這起糾紛,但後來因為主客觀的原因,她只能接受重金聘請。這樣一來,跟之前女主角那樣的選擇,多多少少還是有區別的,而且這樣的“妥協”,更在可接受範圍內。

    而這麼一弄,其實就有點變成2016年梅裏爾斯特麗普主演的《跑調天後 Florence Foster Jenkins》的感覺。一個不知自己唱的真實水準,卻又無比自信的主角,而吳土豪與之相比,更多一層的自信,自然是來自財產本身。

    另一方面,這沒准也會讓人想起2003年的《炮製女朋友》,但從角色與演員的設置上,已經不是一個香港形象設計師“拯救”內地“土包子”的模式了。

    接下來女主角為了自己的原因,比如有一筆錢急用,於是硬著頭皮指導吳土豪登上歐洲音樂的聖堂。但很快,她也意識到再怎麼指導,吳土豪都不可能達到最基本的水準,雖然他早就已經邀請了社交圈裏的各路頭面人物,企業界,時尚界,文藝界等等的精英,包機前去捧場……

    吳土豪在某種程度上,有一點像梅姨演的角色,但在精神判斷層面,可能沒有後者那麼嚴重。但他也認定自己能創造奇跡,就像當年在做皮衣時所創造的“奇跡”一樣,當然也類似於現實中王健林那種揚言把迪士尼樂園“拉下馬”那樣的自信……

    當然在音樂,藝術領域,吳土豪的自信,更類似於芙蓉姐姐那一路,完全沉溺於自戀中。

    女主角越來越受不了了,就算是還不了錢,也不想再賺吳土豪的那份糟心錢,她希望把他罵醒,但問題是,你很難罵醒一個“裝睡”的人。

    但接下來可能有一個神奇的戲劇轉折,吳土豪遇到了一個事故,嗓子,以及頭部受到了傷害,演出可能要延期,甚至是取消。但沒想到,很快手術後痊癒的他,聲線與音感,竟然有質的提升,完全達到了專業的水準。

    但水準雖然上去了,可吳土豪自己卻有了改變,他意識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他明白了他所邀請的絕大多數,有頭有臉的人物,只是口頭不說,心裏都在等著看他的好戲。而唯一例外的,可能也就是女主角了。

    於是,雖然他的演唱水準此時已經配得上那個音樂的聖堂,但最終他放棄了。更希望為他的原罪,做出一些懺悔,包括實際的舉動,比如捐一大筆錢給帕瓦羅蒂的相關基金會什麼的。

    然後他也意識到,真正讓他看清楚自己的,是女主角,而此時她因為已經沒有了音樂指導的“工作”,於是離開了。接著吳土豪創造一個新的情境,以全新的姿態,和身份,來到女主角的身邊,希望她有可能接受,一個全新的他。

    【详细】
    139094274
  • 电影人
    2016/3/4 16:35:48
    是恐怖片?还是抗战片?或是二者的杂交品种?
    看这部电影,我的情绪真是经历了几次起伏。
    首先,当我看到这个电影海报时,感觉这是一个讲述湘西赶尸故事的电影,可能是鬼片。
    可是,电影放到中途,赶尸画面没多少,日本鬼子却出来了。说真的,我当时感到很不爽,感到被欺骗。这哪里是鬼片?这就是抗战片呀!这就好像是我去餐馆点菜,点了一盘红烧牛肉,结果端上来的却是土豆烧牛肉。这当然会让人不爽。
    但是,我不是那种一有情绪就大吵大闹立马崩溃的人,
    看这部电影,我的情绪真是经历了几次起伏。
    首先,当我看到这个电影海报时,感觉这是一个讲述湘西赶尸故事的电影,可能是鬼片。
    可是,电影放到中途,赶尸画面没多少,日本鬼子却出来了。说真的,我当时感到很不爽,感到被欺骗。这哪里是鬼片?这就是抗战片呀!这就好像是我去餐馆点菜,点了一盘红烧牛肉,结果端上来的却是土豆烧牛肉。这当然会让人不爽。
    但是,我不是那种一有情绪就大吵大闹立马崩溃的人,我继续看电影。我感觉,电影拍摄还不算糟糕,镜头画面还算用心,演员的表演也是合格的,故事讲述也还完整……反正还能吸引我看完了电影。
    回过头来想想,作为一部电影来说,这应该算是一部合格的电影。
    其中有几个地方,我觉得还可圈可点。
    比如开局二十分钟,惊悚悬疑的气氛营造得不错,故事娓娓道来。还是不错的。
    还有徐少强在女孩背上画画那段,穿插了蛇、蝎等毒虫的画面,这种蒙太奇的运用,产生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味,是有趣的。影片有几个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是有想法的。
    还有鬼子小队长的梦境那一段,有两三次剧情的转折,惊悚感很强,有冲击力。
    再有,湘西的风光不错。这种在大山里拍摄出来的影像有一种特别的质感。看着舒服。
    再回过头来说点菜,虽然我点了红烧牛肉却得到土豆烧牛肉,但是吃完土豆烧牛肉之后,也觉得还算是一盘合格的菜。
    这部电影也许不能算是纯粹的恐怖片,而是抗战片和恐怖片的杂交品种。我觉得,这一点倒是可取的。因为现在已经有抗战爱情片、抗战喜剧片、抗战武打片,那么,出现以抗战为背景的恐怖片有什么不可以呢?或者是说,包含恐怖元素的抗战片也无可厚非。
    最后,我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恐怖指数1星,但作为一部电影的合格指数可以给4星。
    【详细】
    7798734
  • Mr.Toro
    2021/3/13 10:08:38
    超爽反转体验!从《看不见的客人》到《夜守》的悬疑冒险

    夜半十一点,去一个荒废的豪华别墅应聘,给到的工作要求,不是不让人进来,而是不让这座空无一人的房子里的人出去……对,就是这么诡异的剧情,打开了电影《夜守》的奇妙冒险之旅。

    夜半十一点,去一个荒废的豪华别墅应聘,给到的工作要求,不是不让人进来,而是不让这座空无一人的房子里的人出去……对,就是这么诡异的剧情,打开了电影《夜守》的奇妙冒险之旅。

    13316278
  • 白茯苓
    2021/8/8 20:46:20
    没有贩卖焦虑,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而已

    1、说贩卖焦虑的人,要么就是太小,要么就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要么就是缩起来假装看不见听不见感受不到。现实比电视上演的残酷多了。敢反应并不是什么坏事。

    2、产后抑郁症真的是这样的表现吗?我不太清楚。另外,在姣蕊提出离婚之前并没有觉得她老公做得有多少过分啊?那样就要离婚,那普通人的婚姻离一千次都不够。还有,刚出月

    1、说贩卖焦虑的人,要么就是太小,要么就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要么就是缩起来假装看不见听不见感受不到。现实比电视上演的残酷多了。敢反应并不是什么坏事。

    2、产后抑郁症真的是这样的表现吗?我不太清楚。另外,在姣蕊提出离婚之前并没有觉得她老公做得有多少过分啊?那样就要离婚,那普通人的婚姻离一千次都不够。还有,刚出月子的身体就能正常生活、上班,已经比有些人真的是要好太多了。

    所以总体说来,姣蕊迅速提离婚这个部分非常说不过去,不符合一个高学历、理智、在公司独当一面的高知女的做法,搞得两败俱伤。并且作伪证黑她老公家暴的事,这个做法反正我是很不齿。

    后来看了她一边背后跟刘涛抢职位,一边又使唤刘涛给她做伪证,就觉得这个人人品真的有问题。如果现实中,我是绝对不会跟这样的人做朋友的。

    3、刘涛闺蜜,那个轻松快活保持年轻的全职妈妈,她是怎么做到的?靠什么?命吗?这点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出来。凡事得一个逻辑,一个不赚钱只围着孩子转的妈妈,能保持状态如此之好,只靠心态?

    4、莫铭姣蕊的孩子,最后还是莫铭那个工作帮了他——月子中心,可以带着孩子上班。这样的设定巧妙地回避了现实的问题。现实中有几个爸爸妈妈在月子中心工作,下面员工上赶子帮着带的?现实中双职工的,要么老人,要么纯阿姨(这是个大雷),要么牺牲一个人的工作。且即使是老人+阿姨的豪华配置,还要看老人给不给力。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真不是一点两点能说得清楚的。

    5、乔律师一本正经的那段“你是不是只想跟我做情人,只想跟我激情四射,不想看到我状态不好的样子”,看了真是爆笑。一个还算精英的中年男性,光鲜的外表下也有脆弱的一面——中间男人的尴尬??不禁想起来《如懿传》里那个极致的利己主义者乾隆,年轻时威风八面,但人到中年不但得喝鹿血,还要把“脆弱的一面”归咎在如懿的身上……看来古今中外,从草民到帝王,都是一个样儿。

    【详细】
    13739954
  • shady
    2019/2/27 22:15:03
    为政变而来的夜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人觉得挺好看的,5.7的分有点低。 对一这部电影,你不能光看不足之处,要看看好的地方。 从化妆来说,夜鬼(也就当是行尸吧),单个夜鬼来说,比釜山行的走心, 群体夜鬼的话,就没那么好了,随便一看呗。 电影加上了野心势力斗争戏份,比一般光是讲尸变的电影,多了些主线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人觉得挺好看的,5.7的分有点低。 对一这部电影,你不能光看不足之处,要看看好的地方。 从化妆来说,夜鬼(也就当是行尸吧),单个夜鬼来说,比釜山行的走心, 群体夜鬼的话,就没那么好了,随便一看呗。 电影加上了野心势力斗争戏份,比一般光是讲尸变的电影,多了些主线剧...  (展开)
    【详细】
    10009256
  • 豆友228081765
    2021/2/15 18:21:44
    看不够的宇宙

    宇宙探索类的科教片一直是这些年来的心头好,从太阳系到银河系,从仙女座到本星系团,我们对宇宙的何去何从的了解,就是对我们自己何去何从的了解。火星,作为与地球最像的一颗行星,影片将我们对她了解的过程化作一天,向我们介绍了火星上的各种奇观,及其形成的过程。包括,奥林匹斯山,水手谷,两极的干冰冰盖,曾经存在的大河流等。我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包括,地球上收集到来自火星的陨石,机遇号,好奇号等等。人类探寻

    宇宙探索类的科教片一直是这些年来的心头好,从太阳系到银河系,从仙女座到本星系团,我们对宇宙的何去何从的了解,就是对我们自己何去何从的了解。火星,作为与地球最像的一颗行星,影片将我们对她了解的过程化作一天,向我们介绍了火星上的各种奇观,及其形成的过程。包括,奥林匹斯山,水手谷,两极的干冰冰盖,曾经存在的大河流等。我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包括,地球上收集到来自火星的陨石,机遇号,好奇号等等。人类探寻火星的目的,更加现实,为了了解地球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准备。影片将火星大气的散失的原因归咎于火星磁场的散失导致太阳风将火星的大气带走了,但我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火星没有像月亮一样的卫星。正因为地球有月球陪伴,所以地月之间可以产生强大的潮汐力,这使得地球内部的流体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流动状态,这样地球才可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磁场。

    【详细】
    13228367
  • 夜行
    2015/11/28 9:37:40
    谁能告诉我这个跟“江湖论剑实录”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片子本身没什么,朋友抢到周日的票打算去看,前天看豆瓣还煞有介事的7分多的样子,我以为会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片子。可是今天早上一打开豆瓣降到5.9,搞毛线啊这分数怎么跳的这么快。然后就发现这片子的水军真是厉害。查一下最新短评,差评居多,很多都提到水军。但是看长评,刷到最前头的几篇都是四分,内容都很专业的样子,一副我是业内人士我是看点映的我觉得这片子不错的姿势。而且底下的评论全是一句话赞美,最高的长评刷
    这片子本身没什么,朋友抢到周日的票打算去看,前天看豆瓣还煞有介事的7分多的样子,我以为会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片子。可是今天早上一打开豆瓣降到5.9,搞毛线啊这分数怎么跳的这么快。然后就发现这片子的水军真是厉害。查一下最新短评,差评居多,很多都提到水军。但是看长评,刷到最前头的几篇都是四分,内容都很专业的样子,一副我是业内人士我是看点映的我觉得这片子不错的姿势。而且底下的评论全是一句话赞美,最高的长评刷到了500多有用。但是漏洞在哪呢。打开那些评论者的个人主页,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大多是想看两个电影,看过10-20部左右,其余什么都没有。这没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想看的电影,出乎意料的,都是只有两个,一个是这个片子,以及一个叫做“江湖论剑实录”的片子。
    那么问题来了,本着科学的角度,哪个能特喵的站出来告诉我这个“江湖论剑实录”是什么鬼,他和本片有个关系,非常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希望5毛的筒子们稍微解释一些。
    另外这片子我不打算看了,因为deadline快到了实在是不想狗带了。

    真心希望发行方不要来豆瓣这种地方搞了,学学人间富春山居图都比这个好。因为豆瓣网站仅能代表一小部分观影群体,大部分观众都不混这里的。所以您们真没必要。so
    Just leave us alone and
    go fuck yourself
    【详细】
    767357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