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7493
  • □冰靈VS火峰
    2015/10/30 15:14:49
    个人感觉
    不管是对白晶晶孙悟空的一片痴情感动了至尊宝,还是与白晶晶共同对付春三十娘患难出真情使至尊宝动了真心,总之这时他真的爱上了白晶晶,他不再因为白晶晶是妖怪而嫌弃她。众生皆苦,如果你像上帝一样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变坏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无奈与心酸,你对她也只会有悲悯之情,又怎么恨得起来呢?更何况至尊宝面对的是一个宁死也要保护他的女人,他又怎会再计较她的妖怪身份呢?他开始担心白晶晶的性命,他这时不是仅仅想和白晶
    不管是对白晶晶孙悟空的一片痴情感动了至尊宝,还是与白晶晶共同对付春三十娘患难出真情使至尊宝动了真心,总之这时他真的爱上了白晶晶,他不再因为白晶晶是妖怪而嫌弃她。众生皆苦,如果你像上帝一样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变坏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无奈与心酸,你对她也只会有悲悯之情,又怎么恨得起来呢?更何况至尊宝面对的是一个宁死也要保护他的女人,他又怎会再计较她的妖怪身份呢?他开始担心白晶晶的性命,他这时不是仅仅想和白晶晶做爱,还想和她恋爱,而且很想作为至尊宝被白晶晶爱上,而不是永远被白晶晶当作孙悟空来爱,于是他冒着被白晶晶杀死的危险告诉她自己根本就不是孙悟空,他说他怕死,但是他不想白晶晶看着他的时候,心里面却想着另外一个人
    【详细】
    7643304
  • 8SUI
    2021/12/27 15:54:38
    以形成症状来解决衝突也是最便利的方法,最符合快乐原则的要求。用精神官能症来解决衝突乃是一种最无害、最能为社会所容许的方法。

    电影审查员伊妮的视角,从伊妮在地下道追寻一头红色头髮、疑似是儿时失踪妹妹妮娜的女人身影,不时在午夜梦迴之际看见妹妹在茫雾瀰漫的森林裡、和自己玩著当时“召唤影子”游戏;到认定电影导演弗雷德里克.诺斯的御用女演员爱丽丝.李即是失踪十馀年的妮娜,而诺斯的制片人道格的一句话“《不要去教堂》是爱丽丝的最后一部电影”,更让伊妮深信诺斯“绑架”了妹妹。

    电影审查员伊妮的视角,从伊妮在地下道追寻一头红色头髮、疑似是儿时失踪妹妹妮娜的女人身影,不时在午夜梦迴之际看见妹妹在茫雾瀰漫的森林裡、和自己玩著当时“召唤影子”游戏;到认定电影导演弗雷德里克.诺斯的御用女演员爱丽丝.李即是失踪十馀年的妮娜,而诺斯的制片人道格的一句话“《不要去教堂》是爱丽丝的最后一部电影”,更让伊妮深信诺斯“绑架”了妹妹。

    直到伊妮最终在片场发狂地砍杀了饰演兽人的演员查尔斯前,前述伊妮所经历的一切,不外乎都可以被我们归类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的症状裡:从伊妮的记忆片段和《不要去教堂》的内容推测,当年伊妮和妮娜在森林裡玩耍时,妮娜似乎进入了一栋木屋中、并且从此消失,也可能是妮娜遭到不知名的人士绑架到木屋内。

    然而,不论当年情况为何,伊妮对于妮娜的消失始终抱著严重的愧疚感,而失去妮娜的这几十年内,时常不请自来的、妮娜失踪前与伊妮的游戏时刻,以及伊妮不断在日常生活裡重複著“寻找妮娜”,也印证了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说的创伤固著(fixations to traumas),患者不断重複创伤当下的情境,彷彿尚有未处理好的紧急工作(Freud, 2018: 315)。

    不过,以上我们特别将创伤事件徘徊的片段划分在“伊妮砍死查尔斯前”;也就是说,在伊妮挥起斧头前,她所看到的一切,仍然可以合理地被归类在创伤所造成的后遗症裡。但是随著伊妮看见查尔斯抓著爱丽丝的头髮、将爱丽丝拖到自己面前,而此处的爱丽丝已经是伊妮所深信的“被诺斯绑架的妹妹妮娜”,伊妮的视界与真实的世界混为一体,伊妮再也无法分辨眼前的女子究竟是妮娜、演员爱丽丝,或是仅是自己的幻想。于此同时,伊妮进入了思觉失调的状态。

    当创伤成为偏执

    查尔斯倒下后,其位在胸上的伤口浮现了一张脸,复述著查尔斯死前以兽人的身份对著伊妮的角色所说的话:“我就是恐怖本身!”然而,胸口上出现第二张人脸如此不合常理的情境,并未将伊妮带回现实世界裡,反而激起了伊妮的愤怒。看见了导演与其他剧组人员惊恐的表情,她对著诺斯嘶吼道:“这是你的问题,这全是你的错!”接著将诺斯的脑袋砍下。

    可是,当伊妮追逐仓皇逃到森林裡的爱丽丝,不断地解释自己所做一切是为了保护“妮娜”时,伊妮眼前所认定的“妮娜”不但没有表达感激之情,甚至愤恨地说道“查尔斯是我的朋友!”、“我已经有一位姊姊了,而那个姊姊不是你!”与此同时,我们才能真正确认,为何我们必须将“杀死查尔斯”作为伊妮视界改变的分水岭。

    从伊妮在地下道追随红髮女人的那一刻起,伊妮的视界裡——包含最后雨过天晴、伊妮带著妮娜返回家中的片段——全是由偏执(paranoid)所组成的与引起的:伊妮之所以坚持妮娜尚未死亡,也不愿相信妮娜当年进入木屋后便已经葬身该处,部份原因来自于父亲对自己所施加的压力。在闪回的画面中,我们看见妮娜消失当天,父亲责备著伊妮将妮娜抛下,自顾地逃出了森林,而多年后伊妮笃定地向父母述说爱丽丝.李是妮娜的猜想时,父亲动怒地回道:“我们已经尽所能地为你做到这裡了,可是你依旧我行我素,就跟你和她溜走的那天一样!”

    “血腥狂欢”的合理化

    当我们注意到父亲过去至今不曾停止将焦急、愤怒与失望等感受施加到伊妮身上,也就是透过情绪转移让伊妮接收到“都是我的错”的讯息,进而让伊妮成为负起妮娜之死责任的对象后,我们便不得不将所有男性的行为一併进行讨论与处理。

    最初伊妮和男同事在放映室裡讨论该剪掉片中的哪些血腥段落时,伊妮认为挖眼睛(eye gouging)的部分过于写实,必须将之删除。然而,男同事竟然理所当然地说道:“少将它视为‘挖眼睛’,多将它视为一种神圣的传统的一部分吧。就像是《李尔王》(King Lear)的格罗斯特公爵(Gloucester),或是《安达鲁之犬》(Un Chien Andalou, 1929)”;除此之外,某次电影审查局的员工一齐讨论是否发行《食人族大屠杀》(Cannibal Carnage)时,仅有伊妮和在场唯一女同事安妮否决了这项决议。然碍于局内性别比例极度失衡的状况,伊妮和安妮的反对与警告显得微不足道且一无是处。

    另一次伊妮和安妮在放映室裡观看《极端尾声》(Extreme Coda)中男人粗暴强姦女人的戏码后,当伊妮以“男性机能不足的报复宣洩”(Male inadequacy revenge catharsis.)回覆安妮提出的疑问:“这些(男)导演是怎麽回事?”,我们便能察觉到《撕裂异弑界》中所存在的问题,小至电影中男人明显违反女人意愿、将之压在桌上进行强暴,男人出于有趣/创伤/性慾等各式各样的理由将女人的身体大卸八块,或是实行伊妮坚持剪掉的“挖眼睛”;大至新闻上複制了与恐怖电影《癫狂》(Deranged)如出一辙的杀人手法,却不断宣称自己没有看过电影、同时将作案过程忘得一乾二淨的“失忆杀人魔”。

    又或是在伊妮夜访时企图借酒性侵之的道格,任何牵涉到男性暴力的场景,男性皆能找到一个特定对象作为发洩的出口,并且对这个对象挑三拣四,使他们以“阳具失能”的藉口全身而退。杀人魔在吃掉了妻子的脸后,可以将责任推卸予“失忆”,而男同事以“人在压力极大、脑部受创或是大脑无法接受事实时,会重构记忆”解释杀人魔失忆的情况——这样的描述,不免让人想起佛洛伊德认爲在创伤性精神官能症中的情形:

    以形成症状来解决衝突也是最便利的方法,最符合快乐原则的要求。用精神官能症来解决衝突乃是一种最无害、最能为社会所容许的方法。

    至于男性导演们拍出这些暴力的电影,为的是抒发对于男性失能焦虑感;而此“焦虑”(Angst),似乎是源自于“阉割焦虑”,也就是男性害怕赋予自身阳性特质(maculinity)和威权的唯一工具——也就是阳具——被切除,因此透过性暴力、虐杀以压制女性,并展现、炫耀自己凌驾于女性之上的权力。

    反抗男性霸权:“这全是你的错!”

    同时间无法忽视的是,惨死于失忆杀人魔之下的是他手无寸铁的妻子和孩子,暴力电影中被男性导演和男性演员剥削、佔便宜的是女性;或许男性针对女性而发洩的暴力行为,并非这部电影意图抨击的部分,然而,我们和片中人物无意间为男性行为所找的藉口,似乎都和据理力争地想保留挖眼睛段落的行为一样荒谬:挖眼睛并非某种病态的、残虐人体的行为,而是种“伟大”、“神圣”的传统,甚至是仪式,因为在许多的艺术作品中都曾有过挖眼睛的段落,从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安德烈卢布列夫》(Andrei Rublev, 1966)、路易斯.布纽尔(Luis Bu?uel)《安达鲁之犬》、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李尔王》,乃至于古希腊悲剧《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都继承了这样的“仪式”。

    一旦当我们认同了男同事的说法,将挖眼睛行为如此的血腥狂欢——就如法国的帕平姊妹(Christine and Léa Papin)杀害女僱主与其女儿的行为被精神分析学家拉冈(Jacques Lacan)称为“血腥狂欢”(orgy of blood, Lacan, 1933)——视为视觉艺术传统的一部分,我们等同于漠视了此传统所出现的脉络,且无疑是为一种简化问题的方式。

    于此,我们不得不对应到失忆杀人魔遭到逮捕时,报纸上耸动的标题:“电影审查的错?”日日堵在公司门口、试图採访伊妮对于成为“刽子手”的想法为何,以及不断打威胁和辱骂电话骚扰伊妮的无名大众,很显然地,对于失忆杀人魔的事件,民众仅针对“不够严格的电影审查”和“通过《癫狂》的伊妮及男同事”进行围剿,丝毫不探究其他可能造成杀人魔的原因;而来到男同事身上,男同事同样轻而易举地将杀人魔的遗忘归咎到创伤遭遇、大脑的防卫机制。

    就此两面向而言,大众将这些多半由男性所造成的社会事件归咎于电影审查员,而电影审查员,特别是“男性”,又将之推卸给其他原因。自始至终,身为少数的女性审查员,如伊妮和安妮,只能成为在团体决议中沉默、不存在的部分,或是被制片人“物色”成为恐怖片的女主角。

    基于佛洛伊德所宣称的存在于原始人类男性中的伊底帕斯情结、阉割情结和由前二者所衍生出的焦虑,男性以腥羶色作为创作的题材与灵感,同样可以如“挖眼传统”被合理化为一种伟大的传统,一种“认同”男性“因为某些原因”,而被社会、甚至是女性的精神分析学家,尤其是继承佛洛伊德说法的精神分析学者,默许男性透过一些极端的行为进行“发洩”与“报复”的传统。

    虽然我们在开头将以“杀死查尔斯”作为区分此前伊妮深受创伤鬼影(trauma spectre)纠缠,以及此后现实与幻想融为一体的两种视界;但是综观下来,杀死查尔斯并不足以成为改变伊妮视界的唯一原因。

    如同我们先是提起了伊妮父亲对于妮娜失踪的责怪,同时引入了片中男性的行为,伊妮在整部片中的视界都是由男性所造成的,她的创伤、愤恨、恐惧与焦虑,皆来自于男性对于他们本身该承担的责任的推卸,以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基于其阳性观点而为男性所带来的社会好处:一切都是身为女性的伊妮“我”的错。于是,当伊妮对诺斯大吼“这全是你的错!”,似乎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女性对于男性叙事霸权的反抗了。

    【详细】
  • 140954216
  • 胡哥
    2022/3/6 20:27:24
    不错啊

    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

    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熟悉的旋律,也不是翻拍炒剩饭,比张艺谋两父女的狙击手好看多了,

    【详细】
    14259176
  • 一猫摸鱼
    2015/4/3 1:15:28
    无关柴米的爱情
    我不懂谈电影,我只懂谈感想。

    我并不是第一次写观影感想。在许多许多年前,我还给另一部电影写过观影感想。那篇观影感想被我删除了,原因是里头提到的那个女孩子离开了我、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也许与所有沉浸于失恋痛苦中的人一样,当时我以为自己不会在爱了。

    听说那个女孩子在与我分手之后半年便结婚了。我不敢去求证分手后的那半年里,不,应该说是在我们那段感情的尾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宁
    我不懂谈电影,我只懂谈感想。

    我并不是第一次写观影感想。在许多许多年前,我还给另一部电影写过观影感想。那篇观影感想被我删除了,原因是里头提到的那个女孩子离开了我、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也许与所有沉浸于失恋痛苦中的人一样,当时我以为自己不会在爱了。

    听说那个女孩子在与我分手之后半年便结婚了。我不敢去求证分手后的那半年里,不,应该说是在我们那段感情的尾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宁可去相信她的离开,是因为我当时渴求的爱对她过于沉重,同时我没有能力给予她所需要的爱。那一年,我还在读大三,才失母爱。

    回想起那段故事,又沉淀了一下与孙老师相知相爱的近五年,我觉着就与那位女孩的分开并不遗憾。且不论因为与她分开才有了与孙老师的邂逅,就分开这件事情而言,那位女孩与我的分开算是最美的。因爱意情感的纠葛而分开固然让人慨叹,但那些因柴米油盐而割裂的感情,更让人感到不忿与无力罢。

    与孙老师相识于研究生的时候,那着实是段几乎无忧无虑的日子,然后经历了毕业、就业、无业、自由职业。以前的同事听见我在写故事,都说拿孙老师与我的故事照搬上来就够了。当然,我不会这么做,至少目前不会。但孙老师与我着实一同经历了许多不多人会经历的事情。迫使我们几乎分开的并不是情感纠葛,即使那段日子我们一直在为情感纠葛而争吵,但真正的矛盾却是诸如柴米油盐的生活牵绊。面对那些生活牵绊,我的乏力让我一度借着出差回不来的名义躲在外地的酒店里,哪怕经常要与孙老师在电话里争执到深夜、工作效率及精神状况极差,我都不敢去直面她的悲伤。

    我们熬过来了。付出了代价。而今时不时还会因那时产生的后遗症而神伤。但我觉得我们不再仅仅是爱人,同时还是生活里的战友。我们已经不可能也不会分开了。

    帮助我们熬过来的,是初心。

    初心并不是没有动摇过。在我困惑的时候,我会央她给我唱《两只小毛驴》。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她每次唱着“我有两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的时候,我对她的爱意会汹涌而出,就会极想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去抱紧她。这份初心经过生活的磨砺和发酵,升华成了面对困难与波折时的勇气,以及面对柴米油盐时的一份坚定。

    至少在我看过的爱情电影里,角色们都是幸运的,他们不需要面对柴米油盐。正如这部电影里,叶雯雯是店长、陈震轩不是顶级也是高级设计师,文艺与李想都是显而易见的家境显赫,顾小蕾与凌霄的工作都很体面且工作中的竞争不算残酷,田海心对她的工作游刃有余而曹大鹏哪怕对鸭子极度痴迷却也体现着他一门专精的巨大价值。他们只需要面对爱与不爱、想与不想,要不是“以为不是你结果还是你”,便是“以为不是你怎么会是你”,又或是“我认定是你果然就是你”,兜兜转转总能圆满。

    但生活不是这样的。至少我对生活的理解,完全不是这样的。

    很多年来,我都是不看爱情电影的。似乎大部分的这类电影都只谈爱与不爱、不谈柴米油盐。爱与不爱、想与不想,只是一种分歧,但柴米油盐是爱情的终身死敌。

    就像我自己脑补的,叶雯雯迟早要面对陈震轩亡妻在他及孩子心中留下的痕迹,她会困惑自己接受陈震轩到底是不是因为一时的感动以及一时的母爱泛滥。是的,陈震轩爱她,很厚重的爱,但他也不敢承认,因为一旦承认便似乎是对亡妻的否认。那句“遇见你是最美的事情”(非原句),只是一时冲动写下的话语。陈震轩是挣扎的,爱得是偷偷摸摸的。冲动过后,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叶雯雯会发现的。

    文艺因李想而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快乐,但快乐并不如苦闷那么显眼那么恒久。李想在校园里或是成就斐然,但且不说国外和国内的氛围,单说社会与校园对一个人价值的认可根本不是一回事。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他们迟早还要面对对自我价值的困惑。挣扎、否定,将任性和他人的包容当做发扬个人风格、不谈责任的借口,是文艺青年的通病。这种病的结果,往往是经过系列合理化之后看似洒脱的离开。

    顾小蕾终于收获了她一直期盼的婚姻,可她并不见得了解感情的本质。凌霄最终向她求婚,并不是因为在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忽然的想通了,而是因为爱她、害怕失去她而满足她。许多女人向男人索求安全感,她们往往以为男人怎么做了便能获得,但这种获得只是假象。安全感源自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与自信,这种肯定与自信,顾小蕾没有。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因为爱她,凌霄还要付出更多、更多,哪怕觉得到了自己的极限,也仍要付出更多、更多。

    相比之下,田海心与曹大鹏踏实多了,他们遇见的正是柴米油盐的日子过起来后出现的问题。曹大鹏与田海心离婚来源于他对她的爱、对她一时嘴硬的深信不疑,以为那就是她想要的,但他反应过来了。田海心放弃了事业投奔于家庭是因为她终于找到了在生活中某个时期自己所需要担任的某个角色,这种角色的变化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要经历数次。他们沉淀下来的,是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而需要的智慧。收获的,是守护他们初心的壁垒。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只谈爱与不爱、不谈柴米油盐,很浅。那不是我们生活的模样,更不是生活的升华。

    从看电影的角度来说,不谈柴米油盐、只谈爱与不爱,很美。或者生活已经多多少少让人不堪了,又何必在电影中继续提醒着大家生活的瞬息万变、举步维艰呢?

    最后,冲着孙老师一句“这是近年来看过BUG最少的爱情电影”——是啊,在飞机上顾小蕾身边的座位神奇的空置着是因为她同时买了凌霄的飞机票,四星吧。何况,这部电影再怎么浅,或浓或淡的,是想给人一份暖意。


    2015-4-3 1:10 初稿
    睡觉了,想得起来又有空的话再修改吧。
    【详细】
    74322345
  • 亨利
    2019/4/18 23:47:02
    原来世界并不好

    就算是在美国,在2016年,同志平权依然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那些开放的城市,像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都市对LGBT更加友善,可是南部中部以及一些其它地区仍旧无法接受这个群体。虽然同性婚姻法在最高法院通过了,但是有的州不愿意执行。上一届总统支持LGBT群体,这一届总统则不然。日本人不支持也不反对LGBT文化。日本有同志街区,但是也只是整个日本少有的世外桃源。日本有同人动漫影视文化,但是人们更愿

    就算是在美国,在2016年,同志平权依然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那些开放的城市,像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都市对LGBT更加友善,可是南部中部以及一些其它地区仍旧无法接受这个群体。虽然同性婚姻法在最高法院通过了,但是有的州不愿意执行。上一届总统支持LGBT群体,这一届总统则不然。日本人不支持也不反对LGBT文化。日本有同志街区,但是也只是整个日本少有的世外桃源。日本有同人动漫影视文化,但是人们更愿意把这当做是另一个次元的事情,而非真实的。但是日本有人在为LGBT进步努力,有出柜的政治家,也有出租朋友协助出柜的商人。日本人本来就活的很压抑,结果在这一个问题上也是一样让人感到沉重。巴西的LGBT现状两极分化,是整个南美洲LGBT文化最繁荣的,同时也是LGBT暴力袭击事件发生率最高的。牙买加状况也很糟糕。出柜即等于被社会抛弃。

    我在中国,我不想成为这个社会的弃儿,请不要让我成为弃儿。我们有强大的政府,也许比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的政府都要强大。我不是害怕它强大,可是要是有一天它强大到想抛弃我就抛弃我,想让我不能说话我就不能说话,谁来为我声张?

    也许事情已经发生了,也许还没有。

    【详细】
    10122506
  • GilF
    2020/8/29 10:05:42
    Neil最后的任务轨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大量剧透!!!今天二刷结束后对最后的temporal pincer movement的分析尝试。 首先这次的任务目标并不是阻止爆炸,而是要在倒计时结束且Sator还未自杀前,取出会引起世界时间逆转的算法。一旦算法取出了,就算Kat虐杀Sator或者倒计时结束炸弹爆炸,也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大量剧透!!!今天二刷结束后对最后的temporal pincer movement的分析尝试。 首先这次的任务目标并不是阻止爆炸,而是要在倒计时结束且Sator还未自杀前,取出会引起世界时间逆转的算法。一旦算法取出了,就算Kat虐杀Sator或者倒计时结束炸弹爆炸,也不会导致世界末日。红队和...  (展开)
    【详细】
    12834271
  • Elbereth
    2020/8/13 22:13:39
    面對將要發生的一切,永遠銘記出發時的渴望。
    *不算劇評,單純個人體驗的記錄* 一句話形容看到現在的體驗,想引用我最欣賞的球員之一羅本在2017年寫給年輕的自己的信裡,一直非常喜歡的一句話: For everything that’s about to happen, never forget that hunger. 剛看完第六集"All or Nothing"。其實在看到3-4集左右內心
    *不算劇評,單純個人體驗的記錄* 一句話形容看到現在的體驗,想引用我最欣賞的球員之一羅本在2017年寫給年輕的自己的信裡,一直非常喜歡的一句話: For everything that’s about to happen, never forget that hunger. 剛看完第六集"All or Nothing"。其實在看到3-4集左右內心...  (展开)
    【详细】
    1279426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