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01050
  • 糖椰子树
    2023/2/23 0:04:55
    一篇回避性人格视角的剧评

    因为好喜欢杨阳导演,所以追了这个剧,到现在豆瓣还没出分,但从短评看起来,这有可能是我追过的分最低的剧。忍着升高的血压刷着豆瓣短评,就没刷到几个好评的,一开始会有点蒙:到底谁疯了?直到有一集偶然看到一条弹幕,他说男主是回避型人格,这是个我在10年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见过的词。继续思考下去,我突然意识到,影视作品所能获取的评价,好像不是我此前想当然的以为的,取决于作品本身

    因为好喜欢杨阳导演,所以追了这个剧,到现在豆瓣还没出分,但从短评看起来,这有可能是我追过的分最低的剧。忍着升高的血压刷着豆瓣短评,就没刷到几个好评的,一开始会有点蒙:到底谁疯了?直到有一集偶然看到一条弹幕,他说男主是回避型人格,这是个我在10年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见过的词。继续思考下去,我突然意识到,影视作品所能获取的评价,好像不是我此前想当然的以为的,取决于作品本身的优劣,那太理性了,再理性的观众都无法做到完全不带私货,这个私货,即这份作品所触发的观众在相关情境下的私人过往体验。我在2012年的时候看过一部台剧,叫《我可能不会爱你》,剧里的男主和女主是从中学起的好友,男主一直不敢告白,所以十几年间二人各自恋爱,始终保持着朋友身份。这个剧当时很火,从文本到拍摄到演员都很好,到现在还保持着豆瓣8.9分的好成绩,我当时把它安利给一个朋友,没想到她看完破口大骂,因为她刚结束了一段失败的恋情,因为她不是女主,她是那个男主优柔寡断无数次试错的那个错。也就是说,如果作品里面呈现了一个场景,勾起了一部分观众并不快乐的回忆,而作者有没有站队在他们这一侧,那完了,哪怕他拍得再好都难以避免被骂,作品没有权力要求观众理性。但我还是觉得遗憾,《听说你喜欢我》这部剧,虽然不是什么上品,老梗烂梗有挺多,但对主角人物,尤其是男主的刻画上,是非常完整和细致的,二人关系的一波三折,到目前也是非常合理的(当然我也承认,因为有点太合理了,而有点闹心)。男主的一整个行为模式,都是严格按照一个回避型人格来写的,彭冠英也演得非常棒,这一点上编剧真的牛逼,当初我尝试过自己写小说,在给我的人物立人设的时候费了很多脑细胞,我无法做到这么好。除了以上的遗憾,我也同样为男主遗憾,也为现实中的“宁至谦”们遗憾。这些天,因为在知乎里搜过“回避型”这个关键词,于是收到了很多相关推送,无意间看到了很多“回避型人格”受害者的控诉,以下算剧评,也不算剧评,我仅是作为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替“宁至谦”做一些翻译。先简单得介(拷)绍(贝)一下“回避型依恋”这个概念。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并在Mary Ainsworth的研究中实现重大进展。依恋理论描述了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关系中的不同表现,包括“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恐惧型”。除“安全型”外,其他三种都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回避型依恋”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私人空间的需求很高,关系的拉近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被控制的恐惧感。他们在关系中也随时处于防御状态,准备着关闭自己的“情感阀门”,从关系中撤离。2)回避型依恋的人常常压抑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需要,说自己“对谈恋爱不感兴趣”或是“谈恋爱好麻烦啊”,并且看似很独立,所以对他们来说,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是很困难的。即便在谈恋爱时遇到极端的应激事件,回避型依恋者也会竭力装作漠不关心。比如面对伴侣提出分手的威胁,他们可能也会无所谓地耸耸肩说:“随便你啊,不行就分呗。”3)回避型依恋的群体会将情绪的表达视为软弱,他们习惯独自消化自己的情绪,更不能容忍在他人面前表达出自己的脆弱。他们会因为觉察到自己的脆弱而嫌弃自己甚至惩罚自己,同时也会看不起那些在他们看来“情感脆弱”的人。4)回避型依恋的人习惯于独自处理任何问题,并很难再对其他人产生信任感。由于过于独立,以至于会看不起任何依赖他人的行为。以上是回避型依恋者的表现,或者说给他者带来的感受。以宁至谦为例,对照剧情:1)和萧二哥倾诉被照顾得越好越感到压力;多次拒绝妻子的陪伴和提出的沟通需求;下班之后留在车里……(底层心理是坚信只有保持独立才是安全的,失去独立则意味着危险)2)明明急盼着和妻子团聚,却在被误解后不能做出有效解释;离婚前夕无法张开嘴……(底层心理是害怕因为怕被别人拒绝,所以自己先拒绝自己)3)对做过的暖的事情进行遮掩或否认,如果无法否认,就用一张破嘴迅速消解;对求婚被同事围观感到尴尬以至于气愤;(底层心理是害怕被翻译成与情感相关的东西,拥有太多的情感意味着软弱,软弱意味着危险)而该依恋类型的成因,经过心理学家研究和统计,通常是经历过儿时的情感忽视,这种情感忽视往往是创伤性的。当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时,在孩子情绪脆弱时,家长往往会忽略他们的情绪需求,这会使得孩子对表达自己的情感失去信心甚至感到羞耻,因为很有可能得不到任何回应。一个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母亲或其他重要养育人和他分开时不会有明显的情绪,不像有的孩子会哭闹不停,对于省心和焦虑也不会有太多的表达,等到母亲回到身边时,他也不会自发地寻求亲近。对照宁至谦:单亲家庭,拥有被父亲抛弃的记忆并始终不能释怀(原台词是:“当年我爸和我妈离婚的时候,我以为我爸会争夺我的抚养权,结果他根本不想要我,他就像嫌弃一件旧家具一样嫌弃我”),母亲忙于工作疏于照料(原台词来自于母亲:“妈妈一直忙于工作,对你的爱很少,很多爱你都没能得到,妈妈想让你学会爱别人,这样你才能得到真正的爱,知道了吗”)。男主这里回答的是“知道了”,但是他显然不知道,除非他对“依恋类型”理论有充分的了解以及自我诊断(即使作为我个人,哪怕有这个自觉,也依然常常无法对自己的心理惯性进行有效控制)。于是后面展现的宁至谦的别别扭扭,都是他无意识的与此惯性的对抗。作为深度回避者,我个人的恋爱经历不多,且大多是以我的脱逃结束,最大的原因在于,但凡我对对方的爱不够强烈,都无法最终阻止我的回避。也因此,我能够确定,让宁至谦一点点到最终成功对抗回避的,只有足够深,足够稳固,足够成熟的爱。足够的爱和被爱,会驱散回避者原始的恐惧。说到底,无论是依恋的“焦虑型”或是“恐惧型”,它们其实是毛刺,而非内在的东西,内在的是爱,也或者是不爱。我不愿意让这部剧作因为没有被理解而不能受到公正的评级,也不愿意让“宁至谦”们,因为没有被理解而一直受到咒骂。这是写下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初衷。

    写完以后,发现并没有给宁医生翻译啥,不知道翻译啥,os是“这都这样了还用翻译啊”。另外一部分,是想反驳对女主恋爱脑的批评,每次看到弹幕或者评论里这么说,那个火噌噌得就往上冒,这个改日再写。注:本文中引述的部分心理学科普知识摘自“简单心理”、“咸鱼讲谈社”知乎账号文章

    【详细】
    15002260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