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8841
  • 清雅
    2020/4/4 10:16:20
    一般般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的评价顺序,背景设定、电影制作、人物、故事线。 背景设定:7分 核心设定是RST(rising spirit technologies)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是为美军士兵,提供重生; 其核心科技有: 换血纳米分子血液:这个技术非常假,如果身体只是换了这种纳米血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的评价顺序,背景设定、电影制作、人物、故事线。 背景设定:7分 核心设定是RST(rising spirit technologies)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是为美军士兵,提供重生; 其核心科技有: 换血纳米分子血液:这个技术非常假,如果身体只是换了这种纳米血液,不可能有这么强的能...  (展开)
    【详细】
    12470269
  • 曾念群
    2019/5/19 9:49:10
    《欢迎来到北方2》:续篇难续美誉

    谈及法式喜剧片,自然绕不开杰拉尔·乌里执导、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主演的《虎口脱险》,这部战争喜剧电影垄断法国本土观影人次纪录长达42年之久,直到杰拉尔·乌里去世后两年的2008年,终于被丹尼·伯恩执导并主演的《欢迎来到北方》超越。后者在法国卷起一股观影新浪潮,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为此走进影院,并成功吸粉法国总统萨科齐。

    时隔十年,丹尼·伯恩集结原

    谈及法式喜剧片,自然绕不开杰拉尔·乌里执导、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主演的《虎口脱险》,这部战争喜剧电影垄断法国本土观影人次纪录长达42年之久,直到杰拉尔·乌里去世后两年的2008年,终于被丹尼·伯恩执导并主演的《欢迎来到北方》超越。后者在法国卷起一股观影新浪潮,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为此走进影院,并成功吸粉法国总统萨科齐。

    时隔十年,丹尼·伯恩集结原班人马拍摄续篇《欢迎来到北方2》,影片延续了第一部方言口音、地域风俗等碰撞与尬聊带来的戏剧冲突与喜感,并得以在中国发行引进。然而问题也在于此。第一部虽说好评如潮,但对非法语地区的观影壁垒却难以破除。让不懂法语的中国观众通过配音或字幕去理解法国北部方言的微妙之处,这就好比让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国观众通过音译或字幕去领会赵本山小品或东北二来转。

    《欢迎来到北方》的北部小镇贝格斯位于敦刻尔克之南,英吉利海峡和比利时居间位置。片中的法国北方佬所操持的皮卡第方言,实际上是某种拉丁语、法语和佛兰德语的混血。法语素来以严谨和优雅著称于世,堪称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贝格斯的混血语种在传统法国人眼里尚且充盈着偏见以及不可理喻,何况是我们这些非法地区的中国老外。

    《欢迎来到北方》讲诉的是一位一心想去南部工作的法国人弄巧成拙被发配北方,从不情愿到发现北方小镇点滴美好的故事。续篇主人公的运行轨迹颠倒过来,讲的是一位极力隐藏出身和口音的北方佬如何迷失巴黎,最终找回初心的故事。巴黎远在贝格斯南方,且是法国文化中心,片中的北方佬收起口音的尾巴大隐于市,更名《欢迎来南方》似乎更合适些。

    虽说导演和部分演员继续,两片却是调性迥异的独立篇章。第一部的主人公是位邮局长官,对北方纵有诸多误解、偏见、不适或说惶恐,但所遇美好而温暖,人物不分主次大小,个个都是暖心小可爱。片中一方风物也很人文。镜头扫过的贝格斯小镇恬静而浪漫,尤其钟楼世袭传统演奏,不说非遗价值也极具旅行打卡意义。影片除了对贝格斯北方佬的各种猎奇,大多篇幅都在消除世俗的羁绊和误解,最终达成南北偏见的握手言和,这大概也是它成为法国本土爆款的原因。

    第二部的主人公变身叱咤风云的设计师,场景也从北方旮旯转战集艺术之都巴黎,人物舞台似乎升级了,导演的视界和镜头语言却变窄了。主场景除了主人公巴黎豪宅,几乎就剩下他北方老家的破棚屋,第一部里擅长的人文镜像的挖掘,在续篇里完全绝迹。更遗憾的是,故事始终充斥着唯利是图的铜臭味,南北各色人等为一己私利,皆满口谎言,甚至六亲不认。而且地域之间的鄙视链显著,最后强行和谐,却也人物尽毁。

    引进的配音版采用中国东北风情来对位法国南北差异带来的戏剧冲突,不失为译制片里的一手妙招,但坐在电影院里看一票法国人操持东北方言,满嘴“蒙圈了”“这旮沓”“唉呀妈呀” “埋汰”“瞎掰”……好生怪诞,至少有二三十分钟以上的适应期。加上前半部的剧情比较撒狗血,车祸失忆的桥段也比较烂俗,让这部续篇难续美誉。

    想当初第一部时虽说未能引进,字幕组也只能领会片中方言玄机的一二,但故事的戏剧性冲突满满当当,小人物的可爱,一方风物的引人入胜,依旧让这部高墙壁垒的电影圈粉无数。以菲利普局长陪着安东尼下属挨家挨户送邮件喝得酩酊大醉的段落为例,我们无需知道个中台词的奥妙,仅从两人那颇具《虎口脱险》遗风的演绎上,就可领略法式幽默的饕餮,顺带见识法国贝格斯北方佬们绝世而独立的待客之道。

    【详细】
    101891452
  • 就这吧
    2015/10/10 14:46:50
    为狐狸正名——论影视作品中狐狸形象的更迭
          在寓言童话故事中,狐狸被赋予了奸诈狡猾的含义。从希腊的古代寓言到中国的《封神演义》狐狸一直被妖化丑化。这种描述是在人们对动物的主观臆断之后得到的文字上的夸大。近些年来,特别是“阿狸”这只萌萌的红色小狐狸的出现,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狐狸所拥有的特质:聪明、机灵、斗得了强权,玩得过恶霸。在《兔子镇的火狐狸》这部3D动画片中,导演有意
          在寓言童话故事中,狐狸被赋予了奸诈狡猾的含义。从希腊的古代寓言到中国的《封神演义》狐狸一直被妖化丑化。这种描述是在人们对动物的主观臆断之后得到的文字上的夸大。近些年来,特别是“阿狸”这只萌萌的红色小狐狸的出现,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狐狸所拥有的特质:聪明、机灵、斗得了强权,玩得过恶霸。在《兔子镇的火狐狸》这部3D动画片中,导演有意树立一只冲破传统形象定位的火狐狸——叮咚来重塑影视作品中的狐狸形象。
         小狐狸叮咚是狐狸镇上不受欢迎的发明家,因为虽然他的生活小发明妙趣横生,崇尚武力的狐狸们一点都不喜欢。一天,叮咚接受了一项神秘任务,去传说中邪恶的兔子镇盗取几百年前狐狸和兔子签订的拥有强大力量的契约,消灭死敌兔子们。辗转来到兔子镇,叮咚在兔子镇看到兔子们善良令人泪奔。狐狸叮咚在兔子镇找到了发明的意义,懂得了和平友爱的真谛,并深深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小镇。
         大电影《兔子镇的火狐狸》作为《小狐狸发明记》的前传。在走《喜洋洋与灰太狼》大电影路线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作为一部被《功夫熊猫》导演约翰·斯蒂文森在一次国际动漫交流会上赞誉的影片(“小狐狸的动画形象非常可爱,制作水平很优秀,效果可与梦工厂媲美!”)着实有其不凡之处。
    【详细】
    7622608
  • Aoteman
    2022/12/12 20:32:36
    前两集观感
    14818196
  • 云烟
    2012/7/3 17:26:37
    很牛的西部片,意外之喜。
           今天中午,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看完了这不影片,我对电影一直不狂热,很少有电影能让我再看一遍的欲望,恰恰是它!
        它是我心中理想的西部片,西部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是帅哥美女的耍帅,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饱满的人物。它的旷古辽阔,大漠孤烟,这是一种大美,震撼心灵的大美,西
           今天中午,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看完了这不影片,我对电影一直不狂热,很少有电影能让我再看一遍的欲望,恰恰是它!
        它是我心中理想的西部片,西部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是帅哥美女的耍帅,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饱满的人物。它的旷古辽阔,大漠孤烟,这是一种大美,震撼心灵的大美,西部片应该师承由古至今的死因四线的美,在这个土地上生长的人们又令人渴望的情感。
        这部片子满足了我对于西部片的想象!很好!
    【详细】
    5489286
  • 兔牙小姐
    2021/2/5 19:05:32
    这个理工男可以爱啊!!!!!!

    【多图预警】

    作为资深理工男家属,一直致力于将其改造成多细胞生物,如今抗战8年,依旧走在游击阶段。有人说你可以曲线救国啊,但对手线条直如钢筋,想带着他拐个小弯抄个近道,大概如同第八大数学难题一般(前七大请理工男作答谢谢。)

    如果我去回应知乎上的“和理工

    【多图预警】

    作为资深理工男家属,一直致力于将其改造成多细胞生物,如今抗战8年,依旧走在游击阶段。有人说你可以曲线救国啊,但对手线条直如钢筋,想带着他拐个小弯抄个近道,大概如同第八大数学难题一般(前七大请理工男作答谢谢。)

    如果我去回应知乎上的“和理工男恋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概会痛说革命家史三天三夜,最后声泪俱下地总结:认栽吧。

    李峥嵘老师曾指出过和理工男和谐共处的5项原则:

    1. 不要指望他搞点文科生认为浪漫的事。他认为有用比虚词重要。

    2. 不要奢望他甜言蜜语。他认为行动代表一切。

    3. 不要企望他能听懂委婉的示爱。有什么直说。

    4. 不要抱怨他袖手旁观。没有明确指令,他不会来干扰你的独立自强。

    5. 最后最重要的一条,不要逼问他爱不爱你、到底有多爱你。爱,这种不能量化的东西会导致他大脑短路。

    没有浪漫,不善言辞,目中无(爱)人,那些爱着这样理工男的女孩们,现在,艾情带你们翻身了。

    《我的时代,你的时代》里的吴白,简直颠覆了理工男的传统形象!太可了!!

    我粗略总结了吴白十大优点,建议带着各家家属好好追剧,看不懂的,请将十大优点一一解释给他听,需要注意的是切记5项原则第3条:直!说!

    祝大家好运,比心。

    1. 接你(不给你机会抱怨为什么永远不来接我,无论远近)

    全国机器人格斗总决赛,吴白刚进比赛现场就听说艾情还没到,立马冲回瓢泼大雨中迎接她,并且,带伞。

    131921230
  • 钟离别殇
    2022/9/12 10:12:21
    在看中(10/14)

    提前声明,本人给分极不严谨,基本上想一出是一出,并且总体还算宽松,因此不合你意的,我也没办法,你也别想方设法私信我骂我啥的了,idc.

    状元:5/10

    能看出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可惜导演的水平是在是不怎么样,换一个导演可能能把这个题材拍得更合理,更深刻。目前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个转折莫名

    提前声明,本人给分极不严谨,基本上想一出是一出,并且总体还算宽松,因此不合你意的,我也没办法,你也别想方设法私信我骂我啥的了,idc.

    状元:5/10

    能看出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可惜导演的水平是在是不怎么样,换一个导演可能能把这个题材拍得更合理,更深刻。目前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个转折莫名其妙的闹剧罢了。有人说魔幻现实,我只能说这玩意既不够魔幻也不够现实。但是演员的表现还算亮眼,演技是在线的。可惜演员的表演和整部片子的氛围割裂开了。这也是导演水平不足的锅吧。另外结局是什么玩意,完全是恶心人好吗,男主又玩起了吉他然后放弃学业?还是放纵一把继续走火入魔?你这是高考吗,逗呢?最后那些学生和教导主任的人设也有够割裂的。这么一搞,直接把整个片子本来就没有多少的立意一下子拉低了。就冲这个结局我都不能给到合格。

    心理诊疗:3/10

    看完只剩下了满头问号。我是点开了什么深夜情景尬剧吗?讲故事的手段令人无语,结尾一开始医生杀人的反转还稍微令人眼前一亮,但怎么突然就变成走近科学了?结尾的相声还能更尬一些吗?真以为自己是拍什么网络博主的搞笑整活视频呢?还有总是莫名其妙打破第四面墙又是干嘛?看得我无语死了。这就是一部低成本垃圾剧本的无厘头低级搞笑短片罢了,然而即使作为搞笑片也不合格,全片唯一逗到我的地方就是那个室友说笑话说死自己了。另外这个吸血鬼的妆造实在不敢恭维。(回头看看这个算好的了,毕竟不带脑子的话可以当成小成本搞笑片看吧。)

    下乡的塔可夫斯基:6/10

    成长之前三部里最好的,但也就一般般的水平。导演把视角聚焦到乡土,想要传达将艺术回归乡土的概念。但在我看来,让黄土坡的百姓们去接触什么艺术完全是无稽的。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如果你都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就高谈阔论什么艺术、精神完全是本末倒置的。是,影视作品确实不能忽视乡土的作用,但就算是这样,也不意味着就要把这些搞出来的东西一股脑甩给乡土大众。说白了,这些影视作品还是拍给乡土之外的人,去了解、去认同、去投身乡土和建设之中。你连乡土都没建设好,就别总想着跳跃到艺术普及上了。艺术永远是有门槛的,我活都活得很勉强,你跟谁扯艺术呢?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真的不太喜欢导演的概念。回到作品本身,且不提戴眼镜的那位主角和乡土氛围的隔阂有多大,整部片子的叙事都算不上高明,碰瓷塔可夫斯基那更是天方夜谭。结尾的处理就见仁见智了,我反正是无感。另外放映的片子能不能换一个好一点的BGM?给我听的都跳戏了。另一个主角还挺可爱的,但是台词功底也不算很强。

    危险之吻:3/10

    又是一部看了直呼什么玩意儿的烂东西。逻辑勉强算自洽吧。用了一些抽帧的拍摄手法还算比较有趣。以上就是这片子全部值得称赞的地方了。此外全是槽点,看的人大呼无语。且不提男主也真是心大,都怀疑得了狂犬病了还跟儿戏一样,就说这剧情发展,从恐婚到接受,居然只需要小小一部VCR推波助澜?你逗我玩呢?而且这VCR真的不算拍得有多好。拍摄手法也是,一股劣质的感觉,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婚礼随便拿摄像机拍的,手摇镜头也太多了吧,剪辑也是没啥逻辑,简直是意识流剪辑手法。还有,导演你都选择恐婚这个时下热门的主题了,能不能拍出稍微有那么一点深度的东西来?你看看你这拍的,说白了不就是无脑甜剧吗?真的有什么深度的思考吗?这恐婚说白了就是个噱头,片子里基本一点现实的事情都没有考虑到。

    你看起来很吓人:4/10

    笑死,这部直接不演了,我就是买人设磕cp发糖的无脑青春恋爱片怎么了!剧情无比简单,俩恐怖密室NPC认识到相爱的过程。整个过程波澜不惊,顺利到不可思议,换句话说就是一点铺垫都没有,就像是导演打一开始就跟你强调:我就是来着卖cp的!一开始选择了恐怖密室NPC这个人群入手我还以为会有什么有趣的展开呢,结果这纯粹这个身份和人设基本是完全割裂的,你把剧本结构里的角色换成任何一个身份都都行。就这种平庸的剧本也能算什么惊喜扭蛋?也确实,扭蛋也是常常扭到一些丑到我都看不下去的东西。唯一的优点,就是平庸,不带脑子的话倒是能磕磕男女主的颜,但这糖也还是硬了。另外,别告诉我爱情之上这个主题都是这种纯恋爱发糖的玩意...

    你好,机器人:2/10

    这集更是个勾八。不是真的有女生会觉得模仿大猩猩、鸵鸟等故意犯蠢扮丑的男生很有趣吗...我怎么只觉得他就是智力有缺陷。另外这张全蛋的台词功底也太差了吧...拜托以后你别来接戏演了,老老实实拍你的视频吧,这剧我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因为糟糕的台词和演技而尴尬。此外,剧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居然能做到把爱情描绘得即极端又扁平。要是没有结尾这个反转,这片子可能一文不值吧。但即使有反转,依旧离谱。这治疗方式也太反人类了吧,又是喷火又是拿酒瓶砸又是用水淹,这要是普通人都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吧。更别提主旨了,这片子有主旨?本来失爱症、治疗机器人这些设定可以搞一个很庞大、很深远的立意的,结果就这。总之就是一个莫名其妙的降智玩意...

    新生:8/10

    到目前为止,最有质感、最有深度、最令我内心受到震动的一部短片。说实话,放在爱情之上这个主题里太屈才了,这个故事的内核可不仅仅是爱情那么简单,况且其他三部又都是一言难尽的垃圾。这部短片的剧本真的很出彩,人物之间并没有过多的台词,但是却能寥寥数语将复杂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立体。男主是一个不重视生命,自私自利,控制欲强的人,但同时他也会照顾妻子,替她顶罪,女主是一个体贴、善良、尊重生命的人,但同时,她也有固执、软弱的一面。男女主之间,既有明显的矛盾,又能够互相照顾,互相体谅。这才是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最能切实体会到的复杂的爱情。但这部电影远不止探讨了爱情,它更多的是在探讨对生命和信仰的尊重敬畏,此外,除了男女性别矛盾,还有种族矛盾、生命与制度的矛盾等等。正是因为这些更深层的探讨,才使得这不短片更有韵味。此外,这部短片的拍摄节奏相对缓慢、沉重,滤镜调色也很契合氛围,风声起风声合的结构也很严谨。可以看出,导演确实是很有天赋很有想法的,但相对而言,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还想对较呆板、稚嫩。相信导演经过历练后,一定能带来更好的作品。此外,男主的演技和台词真的不算好,尤其是和女主一对比,两人的戏份割裂感太强了,完全看不出两人的夫妻感,甚至两人都不像一个片场里的,这真的使观影体验大打折扣。但除此之外,这不短片真的很令我惊喜了。

    决战狮虎山:4/10

    青春之下的第一部,真的是很“青春”了。全片内充斥着日式热血风格、动漫拼贴风格和叙事风格,透露出一股很浓的日式中二范儿。可以预想到,这样一部题材的短片注定不会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更不用提喜爱了。对于这部分观众而言,本片将是极大的折磨。不过对于个人而言,我是亲身经历过那股中二劲儿的,并且直至高中才消退。因此短片的剪辑和叙事风格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其中对于成长中情绪的刻意煽情,以及结尾的超长空气吉他对决我也是有些难以耐受。能看出制作的用心,但编剧水平确实算不上优秀,在我看来,这完全可以更深入挖掘关于童真与成熟的矛盾与妥协的话题,传达更深刻的内涵。此外,两位主演的演技确实也是很一般般。所以虽然我并不厌恶这部短片,但也不能算是喜爱了。

    一夜:6/10

    属于是对大师拍摄风格的模仿,但完全没有模仿到点子上去,全程手持拍摄并不是是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望周知。本片很多地方的手持镜头就无法与人物环境契合而显得多余又破坏观感。剧本没什么好说的,想要在一夜之间展现青春期叛逆期孩子的成长本来就难,更何况这一夜只有短短20分钟。这直接导致很多角色的行为缺乏足够的逻辑,很多应该有的铺垫被一掠而过,因此角色形象并不能很稳固地搭建好,特别是男主的形象尤为突出。故事说实话,有些地方还算有趣,但有些地方又很脱离整体,显得突兀而不合理。演员们演技倒是都还算不错。结尾的处理算是一个亮点。总体而言,中规中矩,希望导演再接再厉。

    期末:4/10

    不知道怎么展开故事,就用自己和自己对话这种经典戏码好了!只能说不愧是万金油的编导方式,不管啥情节都能强行让主角一波回忆杀+表现观念对峙。但是,这个剧本的bug未免有点多到离谱了。首先,一个老师明确告诉你可以帮助你,还给你介绍了兼职业务,说明已经知道你有经济困难了,你还这么倔强干什么?要是其他角色就算了,关键你可是高材生啊,学计算机啊,你算不出来自己瞎筹钱和告诉学校老师帮你度过难关这两个选择哪一种风险更高吗?拜托,别再拿什么好面子当说辞了,你老母亲都快去世了!老老实实告诉学校让司法介入取缔非法高利贷不好吗?还有,你居然能带着手机、数据线等一系列道具进入考场,还能在监考老师面前从考试用电脑登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及时修改头像,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好吗!更何况就算你改成功了,机器刷出来也很有可能不是你刚改的头像,真就是因为是主角所以就很幸运是吗?再者,你们学校好歹是个很不错的学校吧,这种学校的门禁管理系统再怎么说也不可能随便放几个一看就是小混混的人进来你们学校的吧?还有在考试时在考场外面监控这就离谱,真当学校是和社会地盘了是吧?除此这外,这样的逻辑bug简直不胜枚举。除了逻辑问题,这短片的剪辑风格我个人也没有很喜欢,片尾莫名其妙的自我感动也让我尴尬。但短片也是有一些优点的,比如导演的很多镜头语言还是蛮有趣的。演员演技还算不错,选取的题材立意也还可以。(虽然有点不那么青春)

    【详细】
    146434236
  • 鸢茵茵
    2018/11/16 18:03:59
    给青春加一点色彩--成长痛后就是辉煌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个剧本真的有些可爱,从倒霉组合的各种遭遇可以看到当今韩国偶像的艰难处境。女主的超能力很弱,但推动剧情的发展。因为只有她参与了,未来才会发生。 男一是音乐天才,创作,性格也很随意,似乎有意图来推翻韩国整个偶像制度。有才任性,大智若愚,有关键时刻反转的魅力。 ...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个剧本真的有些可爱,从倒霉组合的各种遭遇可以看到当今韩国偶像的艰难处境。女主的超能力很弱,但推动剧情的发展。因为只有她参与了,未来才会发生。 男一是音乐天才,创作,性格也很随意,似乎有意图来推翻韩国整个偶像制度。有才任性,大智若愚,有关键时刻反转的魅力。 ...  (展开)
    【详细】
    9765253
  • 随便看看
    2020/3/3 10:23:55
    为吓人而无脑吓人,尬不尬?

    鬼片起着一看就能猜到电影内容具体是啥的电影名子,巧的是主角都有着多年的精神病还不去住4院,非要只身一人前往传闻闹鬼的某地方,鬼片在全程没有鬼的情况下却用着恐怖的bgm,就问你尴尬不尴尬??反正我是笑了,以及画面中突然出现的某某像鬼的东西来达到吓到大多数人的效果。bgm和恐怖镜头虽然能制造恐怖氛围,但对观众来说那是被动的,鬼片绝对不能这样。而是细节,不放bgm或偶尔,bgm类型的选择也很重要,

    鬼片起着一看就能猜到电影内容具体是啥的电影名子,巧的是主角都有着多年的精神病还不去住4院,非要只身一人前往传闻闹鬼的某地方,鬼片在全程没有鬼的情况下却用着恐怖的bgm,就问你尴尬不尴尬??反正我是笑了,以及画面中突然出现的某某像鬼的东西来达到吓到大多数人的效果。bgm和恐怖镜头虽然能制造恐怖氛围,但对观众来说那是被动的,鬼片绝对不能这样。而是细节,不放bgm或偶尔,bgm类型的选择也很重要,不能无脑选恐怖的,有些场景和剧情放致郁的bgm就非常完美,做到不靠bgm吓人,恐怖的地方哪怕只是能让人细思恐极的一段对话,人物的表情、动作、呼吸声的细微改变、埋下的前后呼应的伏笔等,要让观众细思恐极,主动去联想到恐怖,这才是鬼片,鬼片不应该是为吓人而无脑吓人的。这样的话,哪怕结局还是主角精神病联想出的一切,至少过程不会差

    【详细】
    12336365
  • Thule
    2019/12/19 1:56:18
    原力的衰落时刻

    20世纪,张大千在临摹敦煌壁画时,为了看到更加古老的画面,不惜揭开了表层壁画,但他所见的唐朝绝笔,也在几十年后迅速老去,成为一块块土墙上昏黄的污班。

    迪士尼开掘星球大战的剩余价值,也不过是在做相同的事。

    星球大战诞生以来,衍生出无数的电影、电视剧、图书、文学作品……织造成一张巨大的符号网络,卢卡斯歌颂反叛精神的愿望终于成长为一个旧共和国般的庞然大物。

    20世纪,张大千在临摹敦煌壁画时,为了看到更加古老的画面,不惜揭开了表层壁画,但他所见的唐朝绝笔,也在几十年后迅速老去,成为一块块土墙上昏黄的污班。

    迪士尼开掘星球大战的剩余价值,也不过是在做相同的事。

    星球大战诞生以来,衍生出无数的电影、电视剧、图书、文学作品……织造成一张巨大的符号网络,卢卡斯歌颂反叛精神的愿望终于成长为一个旧共和国般的庞然大物。《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写了个挺有意思的故事:一些星战骨灰粉深入偏远的那瓦霍人保留地,甚至都找不到一个对星球大战一无所知的人。

    但星战已经很老了,它的第一批粉丝已经不再年轻。那些曾经因C3PO放声欢笑,被帝国进行曲所震撼的孩子们都已经渐渐远离了影院。曾经吸引无数粉丝买单的星战旧元素成为了征服新观众路上的阻碍,势必要光荣地退出历史舞台。迪士尼如果想要将星战变成一个在新时代依旧昌盛不衰的摇钱树,就势必要进行残酷的新陈代谢。有的老影迷在看了星战9之后不禁担忧:这样频繁地消费情怀,总要坐吃山空。其实精打细算的米奇早就多想一着:情怀就是用来消费的。下一部电影上映时,老粉丝还会不会走进影院?它不在乎。

    既然这场葬礼要极尽哀荣,那就干脆一点吧。兰多来了,卢克来了,帕尔帕庭来了,汉索罗来了,莱娅公主虽然离开人世,也要用原来的拍摄素材把她剪回来,原来的绝地大师们,就算是不露脸,也要在大决战的画外音里一人一句亮亮嗓子,想起了春晚上的京剧演出。致敬上叠着致敬,彩蛋里包裹着彩蛋。信息爆炸的年代,大量寻找“梗”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娱乐模式。今天的星战系列,无论是思想性还是科学性都已经很难达到“科幻作品”的合格线,抚今追昔的感慨无法弥补想象力的枯竭,让满怀期待的老粉丝都品出尴尬:“这就是我们曾经为之疯狂、为之迷恋的星球大战?”

    现在到了天行者家族退场的时刻了:卢克化作了原力,莱娅公主的子嗣本也紧随其后,他甚至在星战9里死了两遍,真是何苦来哉!星战9片名“天行者崛起”,但牺牲一切的天行者家族究竟为这个银河系留下了什么?蕾伊继承的,仅仅是一个姓氏而已吗?

    从前我相信银河中善恶分明,因我相信,绝地武士必不贪得。欧比旺向年轻的卢克展示光剑时说:“这是一种更高雅的武器,属于那一个更文明的时代。”绝地武士谨慎而虔诚地维护着银河的平衡,更多运用智慧而非暴力。我想绝地之所以优雅,是因为他们从不炫耀驾驭原力的本领。

    但现在原力被降格了,变得和漫威的“超能力”,迪士尼的“魔法”无甚区别。

    原力的深刻意味消失了。在旧作品中,原力的深刻意味来自于宗教性和历史性:对原力的认识繁荣了银河系文明,同时文明也被原力所影响、塑造。原力与我们(现代地球)所认识的物理规律并行不悖,甚至对普遍的物质运动规律具备一定的总括性。从这个层面说,原力更类似于一种东方哲学概念,不会极精确,但温柔敦厚,广泛包容。在维护银河系和平的年代,绝地武士团也将这种普遍温和的力量带入了旧共和国的国家哲学中。这就让原力超越了作为应用的,“术”的科幻概念,而成为规律性的,“道”的存在。

    在星战9中,凯洛伦和蕾伊之间的原力感应不仅可以超时空传递声音、影像,甚至可以传递物体,但这些原力的使用时机都很糟,都是在故事讲无可讲的时候。观众体会不到原力的神奇,也破坏了原力的庄严。剧作的拙劣伤害了原力的幻想魅力。原力从宇宙规律的一部分,成为了超越宇宙规律的异在,当用“这是原力”来试图抹平一切剧作中的缺漏时,原力就开始变得不合理了。因为这时的原力不再是一个可以被客观探讨的科幻假说,而是导演的传声筒和遥控器。代表自然规律的原力变得人为做作,伟大的绝地武士丧失他的风度、人格和智慧,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了。

    我们都还记得恩多战役结束后,卢克在火葬达斯维达之后,见到父亲与尤达大师,欧比旺师傅灵魂显形的一幕。在那一刻,原力与卢克的生命体验高度统一,天行者家族的小历史与旧共和国——银河帝国的波澜壮阔大历史互相映照,卢克的个人冒险经历也具有了历史意义,超越了当下自我行动所能给予的能量。绝地武士甚至西斯武士的生命都被安置在一种对应关系中。见到父亲原力幻影的卢克,内心应该是惊异又澎湃的,他面对的是如莎士比亚所言:“漫长时光的激流险滩。”星战让并不悠久的美国社会体验到了历史感所带来的美,传承与归宿的轮回。它让被平凡庸常生活所累的人们仰望星空时,能够从遥远的天穹中汲取一些思索: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遥远的银河。

    星战的魅力在于,人们对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种生活,有着瑰丽的期许与无限的渴望。那是超越了现实世界的一种力量。如果真的有原力,那么就应该是对“另一种生活”的思考。这种思考永远折磨着、鞭策着也安慰着人类,使人们做出种种由思考到实践的行动,这些行动塑造了我们彼此。而我所看到的星战9,并没有憧憬幻想人类的另一种道路。

    原力的设定被修改了。从原来少数人通过舍命修炼才能感知到的宇宙智慧变为了“人人皆可有之”的市民阶级安慰剂。原力不再作为一种宇宙循环之“道”,而作为一种可以被人操纵玩弄的“术”而存在。这种廉价的、排斥思辨的安慰是好莱坞极为擅长的。美其名曰造梦,其实与麻醉剂无异。艾布拉姆斯和他的团队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个社会与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机器所告诉他们的东西——沉醉于你们的情怀,并准备为此掏钱吧——他们转身将这些东西交给观众。用取自观众生命经验的感动来扼杀观众当下最需要的思考,这种隐秘的思想暴力比帕尔帕庭和他的最终秩序舰队更加冷酷。

    更让人扼腕的是,义军与绝地的正义都来得那么理所应当,那么理直气壮,不假思索的认定自己就是全宇宙的希望,绝对真理。这种不自觉的傲慢曾经在历史上带来无数悲剧,真能够带来宇宙的平衡吗?已经不能细想了。但失去了想象与思辨,科幻作品的魂魄也就消散了大半。

    电影中义军胜利了,人们蜂拥而至,全银河系一朝红旗漫卷,但现实中,卢卡斯曾寄托希望的义军被终结了,他们走向了黑暗面,尽管那黑暗看上去无比光明。

    我们的爱恨,也会如塔图因上,双日照耀下卢克家的小屋一样,在黄沙中渐渐走入遗忘。

    这就是原力的衰落时刻。

    【详细】
    121072572
  • 科比
    2019/10/17 23:30:11
    1

    今天再次回味了一下。

    从小就听过一句顺口溜,自从有了蛋(陕O),交警往边站,自从有了油(陕U),交警算个球。这两个车牌之前在陕西可以说横冲直撞也没人管。

    董雷的嗅觉很强烈,这个杀人犯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黄新这种人是找死,骗骗女孩就行了,还有女孩养他,给他钱花,跟着亡命徒混,脑子有问题。

    石头挺聪明,但是忘记了他们是干啥的,黄新这种人加入组织风险

    今天再次回味了一下。

    从小就听过一句顺口溜,自从有了蛋(陕O),交警往边站,自从有了油(陕U),交警算个球。这两个车牌之前在陕西可以说横冲直撞也没人管。

    董雷的嗅觉很强烈,这个杀人犯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黄新这种人是找死,骗骗女孩就行了,还有女孩养他,给他钱花,跟着亡命徒混,脑子有问题。

    石头挺聪明,但是忘记了他们是干啥的,黄新这种人加入组织风险太大了,警察能追到他们也是从黄新这条线突破的。

    董雷最后说的那句话很准,要了解一个人太难了。

    之前看过一部电影还是电视剧,主角最后在内蒙把同伙灌醉,掀开衣服,最后同伙被冻死了,我一直把这个情节错记在这部剧里。

    这部剧不愧是纪实的。就像那个上海老板说的,陕西人,土土的,20多年前的西安就是那副景象,剧中石头还唱过一段秦腔,『祖籍在那韩城县』,恰好,我在韩城长大,剧中太真实了,跟我小时候印象中的陕西太相似,尤其是衣着还有整个冬天空气的颜色,看画面都能感受到那个味道。

    【详细】
    1058145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