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21363
  • 栽桃儿公主
    2019/6/27 6:57:13
    众生皆苦,拥有人兽两性的转化者..double kill(有剧透)

    剧作本身给4分,鉴于近几年国内少有这种高质的都市轻喜剧 第五颗星就算做是给主创的鸡腿啦!

    剧的主体“人群”叫做 转化者,即同时拥有人类基因和动物基因的外怪生物——拥有人类的外表,同时也具有其动物纲目的特性。嗯...听着是挺占便宜的,但 人与兽,何相异,何相似

    一只水熊虫刘国栋,拥有让人类疯

    剧作本身给4分,鉴于近几年国内少有这种高质的都市轻喜剧 第五颗星就算做是给主创的鸡腿啦!

    剧的主体“人群”叫做 转化者,即同时拥有人类基因和动物基因的外怪生物——拥有人类的外表,同时也具有其动物纲目的特性。嗯...听着是挺占便宜的,但 人与兽,何相异,何相似

    一只水熊虫刘国栋,拥有让人类疯狂的长生不老体质,现实中却在滑稽百出地”找死“。动物特性带给了他长生的体质,作为人他得到了爱——可惜了,长生+爱换来的是绝望的孤独。你看他上窜下跳的寻死,喝煤气接高压电一遍遍的跳楼,其实就是想有个选择——死了之后,可以忘掉过往的爱人和亲朋,忘掉“自己总是那个被留下”的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可惜他拥有的人性与兽性却在他身上割开了一条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幸而结局完美,他找到了另外一只比他年轻200岁的雌性水熊虫——不过仔细一想,待到刘国栋“千年”之后,这位孙姐姐...会不会重蹈覆辙呢?所以啊,这个故事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写法:他刘国栋,忘了千年的寿命,忘了“不能忘记”,以“天”为寿,自此,寻欢作乐游戏人间...

    同样为人性所困的是吴爱爱,一个雌雄同体的黄鳝精。她偏偏在22岁——从女性永久变为男性的年纪遇到了至爱郝运。幸运的是,吴爱爱还有选择,虽然会有隐患,但她至少可以为了爱情,成功与自己的动物本性做了抗争。

    人性万千,同理兽性。有义无反顾地对抗兽性的,就有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兽性的。利用女孩子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猥亵女孩的泰迪精,算是剧里最恶心的一个妖怪了。更加讽刺的是,这只泰迪的人类身份是学校教授——这并非没有根据,泰迪的智商位列狗类第二。他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兽欲“,还能用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行为.....不过幸好他的归宿很好:关到性犯罪者的监牢里,他~又~可以~尽情~“使用”~他的两项“优势”~了。

    蚯蚓许智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她企图利用蚯蚓的动物特性,让自己的人类生活更加完满。她想要同时拥有梦想和家庭,就用自杀将自己一分为二,培养出了两个身体“去分别实现愿望。可一个人“贪念“在一个个体身上无法调和,那么把它平分到两个人身上,就没有矛盾了吗?假如自此以后,两个人从此相忘于江湖,那么自然没有矛盾。可是在许智看来,另一个自己并不是独立的,她只是用来完成自己的“贪念”而存在的个体——矛盾不仅没有被化解,反而愈演愈烈。于是许智走上了老路,期盼用之前“成功”过的方式,分裂出第三个人,来分担“两个人”的欲念。 她算得上是一个勇敢的反叛者,可惜人性的贪念狰狞,任她决绝,却无法完成一段自始即为错误的自救。

    此剧里大多数的悲剧源于人性与兽性的矛盾和冲突,但也有人困囿于同时存在于两界的困境里。

    等级和臣服,虚荣与谎言,就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任何一个社群当中的梦魇。周黑丫想要突破这一切。他有着自己的梦想,想要长大后当一名动物管理局探员。然而这个理想却被迫面对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并不是源于他自身的能力,而是来源于社群的鄙视链和歧视:一个从乡下来的驴精,不能胜任这种 象征着地位和力量的工作。之后我们看到了,周黑丫阴差阳错地利用了黑豹精这个假身份,如鱼得水地进入了动管局。他用谎言弥补了他身上唯一的缺陷,却始终无法消除内心的自卑。回忆中他初入动管局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在社长介绍他是黑豹精时,不安和自卑让他一直慌乱地垂着头,可当他抬起头,也就是他坚定了自己以后的路:自此以后,要努力再努力,哪怕必须虚荣地披着一层外衣,也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内心的矛盾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然而谎言的代价该来还是会来。周黑丫老乡的到来,引爆了潜藏在谎言之下的危机。幸而他始终是那个没有忘记梦想也有着能力的驴精,一条歪歪扭扭的路终于还是被他痛下决心地截断了。周黑丫很幸运,他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人的命运隐藏在一切轰轰烈烈之下,却也同样不凡,那就是周黑丫的梦中情人兼前上司,松鼠精刘小红。身为松鼠精却能够当上刑事组探长(吴爱爱这种有背景的女性才是治安组探长),这种设定有点像疯狂动物成里的兔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刘小红的奋斗史一定很艰辛,两次救周黑丫与水火之中,也证明她是一个身手不凡的小松鼠。可就是这样的女性,为了家庭退居二线。甚至在丈夫失踪后,去了户籍管理中心,只是为了能够在渺茫中,寻找一丝关于丈夫的踪迹(来自官方微博)。如果有第二季的话,期望这个坚强的女性,能够有一个最完满的结局(第一季最后虽然似乎和黑丫在一起了(此处有我的尖叫1000分贝啊啊啊),但是总感觉她的丈夫是一个定时炸弹)。

    故事一路分析下来,悲剧色彩浓重。幸好喜剧的外衣做得贴身而华丽,让人哭哭笑笑,流连忘返。

    这样的好剧,期待第二季!(如果...有的话)

    【详细】
    102682284
  • Célès
    2011/5/3 22:26:22
    对照记:《侬本多情》VS张氏小说(剧本篇)ZT
    《侬本多情》的结构最主要是根据张爱玲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展开的,当时张爱玲22岁,讲述孤身在香港求学的上海女孩蒋薇龙,无奈投靠姑母唐瑛,后被花花公子乔其乔所迷惑,甘愿嫁他为妻,还充当着高级交际花,“给乔其乔弄钱,给姑母弄人”。

    小说写于1943年,却没有什么战争的背景,这与电视剧很不同。电视剧在薇龙(莫笑侬)进唐府之前,先加了一个原小说没有的序曲(占了9集电视
    《侬本多情》的结构最主要是根据张爱玲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展开的,当时张爱玲22岁,讲述孤身在香港求学的上海女孩蒋薇龙,无奈投靠姑母唐瑛,后被花花公子乔其乔所迷惑,甘愿嫁他为妻,还充当着高级交际花,“给乔其乔弄钱,给姑母弄人”。

    小说写于1943年,却没有什么战争的背景,这与电视剧很不同。电视剧在薇龙(莫笑侬)进唐府之前,先加了一个原小说没有的序曲(占了9集电视剧中的将近1集),突出处理了战争的迫近和剧中各主人公对国家存亡的态度;相对应的,电视剧也没有同小说一样,在薇龙(莫笑侬)嫁给乔其乔(james)不久后便结束了,而是大大展开了两人婚后的争斗,直写到,敌人攻破了香港,笑侬和james在战火中共同结束。这样的处理显然又糅合了张的另外一部小说《倾城之恋》——离婚的年轻少妇白流苏不为娘家所容,幸遇到富有商人范柳原被她吸引,遂展开种种手腕,以期风流倜傥的范柳原能娶她为妻,最后是战争成全了白流苏,被攻破的香港城下,两个死里逃生的人终于走在了一起。

    外部结构看,《倾城之恋》与《侬本多情》的联系,没有《第一炉香》明显,但从气质上却比蒋薇龙的故事更契合。《第一炉香》里,蒋薇龙并非面对无可选择的处境,她要留在唐府寄居,多半是受虚荣心驱使,被那满柜子的衣服蒙了眼睛;日后与乔其乔的恋爱不顺利,她也有退路可走,想过要回到内地父母身边,不再受人欺负,不过最终还是舍不得走;性格上,薇龙相当温和绵软,虽也有心计,但完全不是乔其乔的对手,才一两个回合,就拜倒在公子哥脚下,弄到明知对方是绣花枕头、明知婚后还要靠自己抛头露面、卖笑交际才能养家,明知乔其乔风流本性不改,到底还是要嫁给他才甘心,所以《第一炉香》是个闲散的、一边倒的故事,没有电光火石,只有小女生的哀叹和无奈。白流苏就比蒋薇龙厉害得多,和范柳原过招,一来二去地基本打个平手,后来没结婚的状况下,就同居做了范的情妇,实在是她底牌太弱:离了婚,岁数也不小了,娘家是一天也呆不下去的,她也只能忍住半口气,再图发展;若给她一个薇龙的背景,委屈先走半步,她定是不肯的,所以《倾城之恋》,有了好看高妙的男女感情推手——看白流苏、范柳原两个,如何步步算计、事事留心,断不肯多流露一分情感,给别人半点资本,好在双方的感情上占了上风。

    你来我往的过招,也是《侬本多情》的基调,不过还要复杂激烈得多。《倾城之恋》是聪明人之间的游戏,即便悲剧结局,也是好说好散,失败的一方绝不等伤心被人看清,已着手物色新的目标了;毕竟白流苏和范柳原都不小了。《侬本多情》是薇龙年纪大小的人物,自认成熟地大打感情战争,结果惊天动地、电闪雷鸣,直闹出离婚、人命、徇情来,其感情炽烈、撕扯的程度和相互致死伤害的悲剧结局,都让人联想起《乱世佳人》来。其实编剧对于这部名著的引用一点也不隐讳,第一集中就趁笑侬几个看电影的机会,把《乱世佳人》隆重推出,后来又在笑侬的衣服、帽子,特别是那无论薇龙还是白流苏都绝对比不了的坚硬性格和旺盛生命力上,不断向郝斯嘉致敬。

    就情节来说,《第一炉香》和《倾城之恋》都不是曲折的作品,尤其是《第一炉香》,更像初试锋芒的小品,全靠后来的编剧人把它大大丰富了。先说序曲部分,它除了给笑侬一个比薇龙更决绝地进唐家的背景,也把原故事的场面扩大了,引入了一批笑侬的同学,很自然地把张爱玲的另一本小说《心经》带入剧中——《心经》一直是张氏小说中最特别的一本,其超前的意识和文笔的老辣,很难使人相信,它也是张第一批发表作品中的一篇。

    这部小说大胆又技巧地描写了小寒的恋父情结,以及他父亲为了逃避这份情感,找与小寒有几分想象的、小寒的同学绫卿做情妇的故事——《侬本多情》轻而易举地嫁接了这个故事:只需让小寒(秦小曼)、绫卿(邹素卿)和波兰姐妹(何琪美)成了薇龙的中学同学,把原《第一炉香》里的卢兆麟(纪晓男)也放入他们当中,一切便大功告成了——小寒与父亲的纠缠,很自然地成为剧中冲突的一条副线,更重要的是,《心经》与《第一炉香》的交叉落在了小寒父亲身上,他先是与《第一炉香》里薇龙的姑母唐瑛相恋,后又按照《心经》的情节,纠缠女儿的同学绫卿(邹素卿),正是由于这两段恋情的冲突,导致了整剧矛盾的大爆发。

    纵观全剧,是以《第一炉香》的故事为构架,添入了《倾城之恋》的战争背景和男女情斗气氛,但又大大地发展了它们——笑侬与james你来我往的具体情节,全部是编剧者重新构思,它们相当精彩、炽烈,在氛围上已不是张氏小说的风格,而偏向了《乱世佳人》的浓烈;编剧者利用《第一炉香》里薇龙被乔其乔和姑母合计的情节,将它改写成,莫笑侬误以为james肯和自己结婚,是与姑母做了交易的结果,遂对人生彻底绝望,将自己的后半生致力于报复和毁灭上。〈心经〉之于《侬本多情》的作用,是提供了副情节和角色,使其大为丰满和富于戏剧性,《心经》与《第一炉香》的交叉点,并编剧者巧妙地利用为全剧最重要矛盾的爆发点;这之后,剧本再次靠向《倾城之恋》,借助战争的炮火硝烟,把男女主人公的命运迅速推往绝境,得以很快收尾。

    20年后看《侬本多情》,竟是如此难得,它既不是某部张氏小说照猫画虎地硬搬,也不是几部作品漫无边际地戏说,它有精心地策划、巧妙的勾连,甚至还在几部散开的作品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统一的要义。徐元梦是剧中一直的正面人物,他朴素、憨直、关心国家、有些木讷;他奔赴国内当救护队,在后方也不忘学习消防,听说小曼的爸爸逃税,便毅然决然地辞职而去,编导者似乎一直在通过他,对照芸芸众生在国家危亡中的自私与可笑——莫笑侬,徐元梦却说,你们男的就知道赚钱、女的就只是找老公,有没有人在关心国家的命运?

    张爱玲大概是把风花雪月式的爱情倒转,让我们看到那背后的现实、计较、争斗、无奈的第一人,不过《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心经》都是比较小儿女,而非她苍凉品格的作品,特别是《倾城之恋》,竟还有了张氏作品中难得的好结局。而《侬本多情》却连这样一个“慈悲”也不曾保留,它是把张氏三部轻讽的作品改造成了浓重的性格冲突和命运悲剧,有着《乱世佳人》与《呼啸山庄》般的狂野和悲凉。在一柱名小说的基础上,再造出了自己的格局和气氛,不是不高明的。
    【详细】
    49332571
  • balance
    2017/8/6 19:32:13
    处处找不到真相

    每个人生活的苦楚都不足为外人道说,可是《真相禁区》中区鉴跟南方这两口子之间互相猜忌跟不信任的状态,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当然由此引发出的商战阴谋则显然带有明显的戏剧夸张元素。而看过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影片中讲述的重点围绕其实是“复仇”二字,也因为这两个字给电影营造了浓重的悬疑氛围,引人入胜,不能自拔。

    《真相禁区》处处找不到真相,处处仿佛都是禁区,稍微触碰,就有可能灰飞烟灭

    每个人生活的苦楚都不足为外人道说,可是《真相禁区》中区鉴跟南方这两口子之间互相猜忌跟不信任的状态,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当然由此引发出的商战阴谋则显然带有明显的戏剧夸张元素。而看过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影片中讲述的重点围绕其实是“复仇”二字,也因为这两个字给电影营造了浓重的悬疑氛围,引人入胜,不能自拔。

    《真相禁区》处处找不到真相,处处仿佛都是禁区,稍微触碰,就有可能灰飞烟灭

    【详细】
  • 8729201
  • 小云吞
    2021/12/20 0:50:31
    这三星给的是航天题材,导演他不配

    首先声明,我是来骂导演跟编剧的,这部剧应该改名叫方啸天的开挂人生,第一集讲了龙傲天式的方啸天出场,人物角色可以张狂,可以孤傲,毕竟年轻人谁不都是老天第一老子第二的,并且还是个天才,有傲气很正常,但是被你拍成啥了?看着跟个蠢逼一样,大呼小叫,乌拉乌拉的,一边说着航天是严谨的一边张狂到没边了,院长还一脸欣慰的拍手叫好,好家伙这就相当于头上拉了一泡尿,院长还很开心的说,

    首先声明,我是来骂导演跟编剧的,这部剧应该改名叫方啸天的开挂人生,第一集讲了龙傲天式的方啸天出场,人物角色可以张狂,可以孤傲,毕竟年轻人谁不都是老天第一老子第二的,并且还是个天才,有傲气很正常,但是被你拍成啥了?看着跟个蠢逼一样,大呼小叫,乌拉乌拉的,一边说着航天是严谨的一边张狂到没边了,院长还一脸欣慰的拍手叫好,好家伙这就相当于头上拉了一泡尿,院长还很开心的说,你小子真他妈尿的好,你不觉得这人设跟你拍的牛蹄不对马嘴吗?狂来源于自信,熬的是内在,而不是像撞车那段胡搅蛮缠,强行制造剧情冲突,最后后面装逼打脸女主爱上狂小子的玛丽苏剧情。

    第二集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中国电视剧的特色“谈恋爱”还挺会配对,一人一个真棒,尤其是新人培训会,女主那嫌弃的的脸色就差怼龙傲天脸上了,生怕周围人不知道我很讨厌主角,这种拍摄手法真的太低级了,偶像剧看多了吧?国人的特色就是“内敛”,一个有学历有教养,工作了一年的并且还是文静的女孩子(这个是女主的人设没问题吧)!表现出一脸嫌弃的样子,恨不得告诉别人我兜兜里有糖快来看啊。这段完全可以拍成大家做好的成品状态,老师开始介绍培训,用镜头切换来显示人物角色,干净利落。被你们拍成了大型相亲市场。

    第一个女孩子:我坐那啊!男配赶紧让,第二个女的还没到,男配主动舔(说实话这里完全可以拍成小胖男配伸手打下招呼,既显示了他们见过一面的关系,也表达了小胖的主动性,女配就会下意识主动过来做他旁边,而不是他妈的跟个添狗一样)这还是培训新人会议吗?这他妈是各自的老婆大人来视察吧。

    看到这后面就没看了,实在受不了这么好的航天题材被这样侮辱,后面的剧情就是拿着航天的题材开着挂装着逼谈着恋爱了。毕竟女性市场占百分之66么。

    这俩天看的另一部剧,“对手”,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的新题材,看看人家拍的,要剧情有剧情,要细节有细节,尤其郭京飞夫妇的人物性格刻画,内心,入木三分。大量的谈话中不经意的套话细节,道具细节,还有新人进国安没有老套的龙傲天情节。就像航天一样,你他妈在牛逼在天才的航天新人,这难道不应该比国安更复杂吗,尤其这是要上天的机器啊,新人一来就龙傲天,航天老人都是混日子吗难道!真的浪费

    【详细】
    140781010
  • savy
    2022/4/9 15:47:50
    观影感悟

    昨天晚上花四个小时看完了您推荐给我的《地中海的辉煌--罗马帝国的兴衰》

    家里一直有一部《罗马帝国衰亡史》,但是太大部头太枯燥,实在是没法看完,看过一些西方历史的书,但是也走马观花,好多年前看美剧《罗马》(强烈推荐)甚为惊叹,于是查询过剧中历史人物的一些资料,了解过一点断断续续的历

    昨天晚上花四个小时看完了您推荐给我的《地中海的辉煌--罗马帝国的兴衰》

    家里一直有一部《罗马帝国衰亡史》,但是太大部头太枯燥,实在是没法看完,看过一些西方历史的书,但是也走马观花,好多年前看美剧《罗马》(强烈推荐)甚为惊叹,于是查询过剧中历史人物的一些资料,了解过一点断断续续的历史,但都不全面。

    赵林教授的纪录片简洁而明快的叙述表达,让我重温了一遍古罗马的历史,从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到帝国时期,再到蛮族的入侵,东西罗马的分裂,再到帝国的彻底灭亡,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三次布匿战争的惨烈、凯撒征服高卢和征服埃及的辉煌战绩,前三巨头、后三巨头的斗争,五贤帝的文治武功,这些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些知识点,如SPQR、法西斯的来历,3月,7月,8月命名的来历,更重要的是整个西方狼性文化和扩张文化的起源、共和民主制度的起源,英雄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起源,都来自于古罗马文明这个西方文明的母体。整个纪录片就像是一堂历史课,历史简述和原因分析,一路看来,畅快淋漓。尤其是摄影实在是太好太好了,罗马虽然去过一次,但是那个时候对罗马以及罗马帝国的历史了解太少,走马观花,现在好想再去一次!

    说一下该片的两集精华(或者说对我影响大的地方)

    1、 第七集讲罗马的英雄主义和享乐主义,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文明的兴起依赖于自然条件,任何帝国的兴起则必然依赖武力扩张,在这一节里,我们看到整个西方英雄主义的起源来源于古罗马的狼性文化,来源于对军功的崇拜和依赖、对外扩张征服荣耀传统,来源于对武力强者和政治强人的崇拜,沿袭至今。享乐主义原本来源于中亚文明中君主国家君主对财富集中之后的特权生活,传至罗马之后变成了平民的和贵族的生活方式,导致了罗马的腐化堕落,也间接造成了基督教这个纠正体系的兴起。

    2、 第十集讲罗马帝国的辉煌、统一和一体化,是整个西方代代政治家的梦想,是后世整个欧洲大陆分分合合,大战频仍的原因之一。讲了罗马帝国衰亡的三个原因:东西之争,凡圣博弈,南北抗衡三个矛盾所带来的文化原因、政教冲突原因和种族冲突原因,这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观点。

    我感觉不足或者不过瘾的地方

    1、 本片对于罗马的共和制度,法律等方面介绍的比较详细。但是对罗马帝国的治理结构、建筑和艺术的成就和特点介绍的不够深入,专业。

    2、 对罗马帝国的灭亡归咎于享乐主义和三矛盾,但事实上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的原因、经济的原因、后期制度的原因,尤其是经济原因的分析应该是不够。

    其他联想与感悟;

    1、 东西方相比,西方的罗马文明后续虽然有衣钵传承,但是仍然没有一脉连续,这跟他的核心文化内涵如英雄主义、共和制度、民主自由等思想是相关,崇尚武力和扩张的文明通过法律和宗教来规范和管理社会内部,这个和东方的中国在百家争鸣结束之后,通过家国天下的思想、宗族伦理规范的道德体系、中央集权的政治治理体系来统治和管理社会内部,有非常大的不同。个人与集体,民主与专制,宗教伦理与家国伦理,东西方各走一端,到现在仍然是对比和对立,孰优孰劣其实仍然没有定论。个人主义、民主主义、宗教伦理的思想根源,虽然是罗马灭亡、西方中世纪的分崩离析的原因之一,但是带来了西方近现代的繁荣和复兴;集体主义,专制主义和家国伦理虽然带来了东方中国文明的一脉相承的连续,但是也带来近代的没落。未来仍然会是此消彼长的趋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历史仍然会重演。但是不走极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也是应该和必须的,此中找到平衡和共存是世界的和平之路。

    2、 历史从来都是成功者的记述,帝国的扩张和征战记录的只是荣耀与辉煌,一个先进的文明的扩张,在历史的长河中,好像是给其他文明和其他地区的人民带来的福利和发展。但其实在这里边,也有多少民族和种族痛苦的呻吟,罗马队北方日耳曼蛮族的征服是血腥的,对北非迦太基和埃及文明的毁灭是残暴的(几千年的迦太基文明和埃及文明也因此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东方希腊、小亚细亚的征服是掠夺性的,这些充满的军功辉煌的征战中有多少血腥和惨绝人寰的屠杀、屠城、种族毁灭、文明消亡,应该是数不胜数。所以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要被欺凌甚至消灭,弱肉强食这是西方历史和人类发展的不变定律。现在我们国家提出和平发展,和平崛起,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们试图去打破这一规律,是不是会成功。无论是国家和个人还是要靠自己自立自强为先啊!

    3、 内部强调民主自由、强调法律秩序,外部强调征战与扩张,强调弱肉强食,强调不是我类必消灭之,这些仍然是西方的文化本色,即使它穿着宗教扩张外衣、戴着自由民主的光环。以武力扩张为基调、以狼性文化,和英雄主义为基调建立起来的文明,建立起自身帝国的辉煌(必然依靠对外和弱小的掠夺和压迫)是整个西方统治者的不变终极理想,后世的英国,美国莫不如此。而内圣外王、太平天下则是整个东方统治者的不变终极理想。其中民族性文化性差别大了。了解这些之后,或许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中美关系,了解东西方博弈,了解这一代领导人的治国思想,哪怕是对疫情的处理政策,会觉得我们的政策是对的。

    【详细】
    143332352
  • 3000
    2022/11/25 10:18:27
    Europe population In the Year 1990

    Europe population In the Year 1990:Soviet Union:288,600,000Germany:79,648,000UK:57,209,100France:56,985,000Italy:56,747,000Spain:38,390,174Poland:38,131,000Yugoslavia:23,539,117Romani

    Europe population In the Year 1990:Soviet Union:288,600,000Germany:79,648,000UK:57,209,100France:56,985,000Italy:56,747,000Spain:38,390,174Poland:38,131,000Yugoslavia:23,539,117Romania:23,181,218Czechoslovakia:15,593,698Netherlands:15,100,990Hungry:10,373,1221990Total:786,993,110

    【详细】
    14781301
  • 荞麦花开
    2015/8/31 23:20:45
    载浮载沉泛中流——电视剧《手机》中费墨
    载浮载沉泛中流——电视剧《手机》中费墨
    文/荞麦花开

    在我看来,电视剧《手机》(2010)剧本扎实精良,演员表演个个到位,主题内蕴深刻耐嚼,三观绝不庸俗媚俗,颇具现实人文深度,可以说是近十年来都市时装题材剧之最佳。尤为难得的是,国内不少剧集虎头蛇尾,还别说那些公认的烂剧,即以公认好口碑的历史剧《走向共和》而言,也是尾程乏力,慈禧死后全剧水准大幅度往下掉;但《手机》却是难得的“如
    载浮载沉泛中流——电视剧《手机》中费墨
    文/荞麦花开

    在我看来,电视剧《手机》(2010)剧本扎实精良,演员表演个个到位,主题内蕴深刻耐嚼,三观绝不庸俗媚俗,颇具现实人文深度,可以说是近十年来都市时装题材剧之最佳。尤为难得的是,国内不少剧集虎头蛇尾,还别说那些公认的烂剧,即以公认好口碑的历史剧《走向共和》而言,也是尾程乏力,慈禧死后全剧水准大幅度往下掉;但《手机》却是难得的“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全剧如小火慢炖,上好的食材在中后段滋味儿慢慢渗出涌出,醇香浓厚劲道十足耐人品嚼回味无穷啊。
    在我看过的影视剧中,《手机》剧集版是极少数的胜过先拍的电影版甚至是原著的。电影版的讽刺幽默其实嫌表面化,一众人物的设定颇有漫画化之嫌;但电视剧版的人物塑造,真的是人各其面而深度不凡,两大主角里,王志文的严守一与葛优版相比,少了面上的贫嘴,有的是骨子里的戏谑,特别是把严守一那点成天靠说话逗乐别人却其实特别需要有人逗乐自己的疲惫感、以及那点“不给人添堵”故而又要掩饰这点疲惫感的感觉拿捏得火候刚刚、味道恰好;陈道明的费墨也不是原著和电影版里设定的简单的道貌岸然的斯文败类,这是一个多棱深刻的人物:一个“老要癫狂”的萌宝,一个看透世事的智者,一个老派传统的文士,一个惧内不举的男人,一个坚守中有妥协、妥协中有坚守的商业转型时代的知识分子,具有一定典型性。
    好演员常有,好剧本不常有;好演员好剧本难得都撞上了,未见得有好的配合好的发挥。《手机》是难得的“三好”剧集:好剧本,好演员,好发挥。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命皇子百官推举新太子一集,百官皆保“八贤王”,唯有四阿哥十三阿哥仍旧保举废太子胤礽,焦晃饰演的康熙老皇帝对胤禛胤祥道:“朕对你们,有三个评价——”,说着伸出大拇指,“好!好!好!”那么我对《手机》全剧及王陈等演员剧中表演,也“僭妄”地伸一伸大拇指:“好!好!好!”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立此存照”,《手机》电视剧拍摄于2009年,播出于2010年——我们须记得,智能手机如苹果、三星等的流行大致是从2011年开始,嗣后微博兴起,微信再兴起,手机的使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形态,乃至整个社会人群的社交心理,都悄然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传统意义上主要功能为发短信、打电话的“老式”手机,不声不响间已被时代淘汰,灰溜溜退缩于世界一隅。电视剧《手机》里讲的故事,与电影版一样,仍然是手持主要功能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旧式手机的都市和乡村人们的故事。自那以后,手机上的微博江湖、微信世界开始兴起,微信陌陌等各种“社交神器”慢慢泛滥铺天盖地,编剧们要面对的、观众们要接受的,已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2010年的电视剧《手机》,可以说是在传统手机行将式微的最后一年,为传统的手机时代、传统的人际关系,认真用心地拍下的一帧帧精良珍贵的“留此存照”。成功三才要素“天时、地利、人和”,首要是天时,《手机》剧集在天时行将逝去的当口儿,抓住了天时,不由人慨叹冥冥之中定数终有,世间欲成一精品机缘何其难哉——“天不丧斯文”,幸甚!
    《手机》剧第一主角无疑是王志文所演严守一,全剧的主线是从农村里走到大都市(北京)的严守一“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步步迷失在婚姻和工作(社会)中,全凭“一灵不灭”,最后在艰难的挣扎和抉择中“豁然”明白,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找到了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这是《手机》剧的核心主题。直面真实的自己,就是剧里多次出于各角色之口的“有一说一”。所以我觉着对于这部剧集来说,更合适的剧名其实应该是《有一说一》,备选呢,可以是探讨人与人之间沟通特别是夫妻爱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说话》(没错儿,也是书里费墨教授出的那本书的书名~)。《手机》原著和电影着重揭露和抨击的是人和这个社会一起堕落,奶奶过世后,世界再无净土;《手机》剧着重要表达的却是一种不乏温暖的情怀——这个社会对人的异化,让原本纯善的人堕身其中,不得不被裹卷迷失,但最终,创作者让观众相信,人内心的精神力量是足够强大的,人选择了勇敢面对自己,“主持自己”,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安宁,找回我们回望里的精神故乡。陈凯歌电影《道士下山》(2015)情怀与此颇有共通处:一个不谙世事的小道士,因为闹粮荒离开道观下了山,一脚踏入了光怪陆离的万丈红尘之中,他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一切,才发现这个世界与他的想象有多么不同,他终于明白了临下山前师傅说过的一句话:“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小道士就是严守一,道观就是严家庄,万丈红尘就是都市世界,师父就是奶奶,小道士最后明白的“不改初衷真英雄”就是严守一最后安放自己的爱沙尼亚。
    然而我们须知,在剧里,“爱沙尼亚”是费墨说给守一知道的。爱沙尼亚首先是费墨寄托在遥远异邦的一个精神港湾。那么本篇文字要涉及的核心主题——也是《手机》全剧隐伏的一个“副主题”——费墨的挣扎与浮沉,也就在势不得不表了。

    吟诗
    “一时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在严家庄外的山坡上,费墨抱着手,望着远处的山峦,感慨悠远。可他身边并不是无人,有人,人是刘丹。刘丹同学跟这位她欣赏崇拜的老师之间的距离,那就是二三十年年龄差距的人生沉淀,就是哪怕到了剧末她作为老师的准儿媳妇儿上桌吃饭还在兴致勃勃地问老师“火了什么感觉”。——哪怕在即便因为酸醋熏昏了头脑看法不免有失客观的老婆李燕儿看来,这位女研究生都的确是真懂老废物的所谓学识啊价值啊什么的,费墨还是免不了轻叹口气:四海无人,对,夕,阳。
        刘丹认为费老师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她笃信这点。她用八零后大学生特有的执着、热情和商业头脑,撺掇着师娘,硬是鼓捣着把师父赚上了贼船。照这个意义上讲,刘丹同学也许就属于费墨教授微微不屑如严守一般的知己“之上”的虚位苦待的知音了。可什么是知音?知音不仅仅是听得出曲调之精密高妙,更得是听得到曲传之心声情怀。知音不仅仅是知音,更得是知心。如果不嫌得了便宜卖乖,我们可以替费墨教授“切”一声:你哪儿是懂得我的学术价值,你只是懂得我学术的使用价值。而已。
        所以费墨教授改陈寅恪先生原诗一字,他认为自己只是“一时”负气,终成今日。然而他没有赤裸裸面对的血淋淋事实是,他根本改动不了这个字。长期与严守一“狼狈”不离的总策划,“有一说一”节目的灵魂人物,就是因为名不响号不亮,才被无知宵小次次误伤。——虽然,难得的厚道的“知己”严守一,每次总是曲尽心力善为周全。真正有功底的教授写的有价值有深度的书,非得睁只眼闭只眼用招录出版社社长女儿为研究生的利益交换方式,非得让虽是尽人皆知的著名主持人却是只堪知己不堪知音不懂我学术的严守一来做序,才出版得了卖得出去,也还是因为写书人名不响号不亮。——虽然,难得的厚道的“知己”严守一,心知肚明费老未必认可肯定不认可自己写序,故而仍是知情识趣地做到了三推五却。……这些事儿,在费墨与严守一的日常相处中,在费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里,一定还有触发。甚至越是严守一妥帖的厚道,或者越是会触发他心中的隐痛和不平。这隐痛和不平真不是钻石卡金卡的事儿,不是一台两台破电脑的事儿,不是谁谁写序棒槌不棒槌的事儿,他不平的是明明金光满怀却周遭漆黑,不平的是本该山鸣谷应却万马齐喑。——《水浒传》里阮小七面对吴用挺起脊梁,举起右臂横掌切颈:这一腔热血,只卖与识货的!——这一刻,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论秤分金银的快活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我不甘心的只是无人知道没人赏识。
        名之外,自然也还有利。费墨应该也是贾政式的不善理家厌烦俗务的人。这“是”我们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书卷在前,万事抛之脑后。钱对他没吸引力,但前提是老婆不饿着孩子能上学。这已经不是文人的尊严了,这首先是男人的尊严。李燕儿深深知道这是老费的命门。每次但凡老费跟她犟嘴,抓住这个命门一顶,老费立时软了。这么副枷锁往肩上一架,费墨再怎么要挺住腰,也扛不住要折腰。他在严家庄外念叨出“一时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之后,紧跟着再来了句长吁:“哎!真羡慕陶渊明啊!”是啊,陶渊明感叹“室无莱妇”,还是挺脊傲对五斗米,毅然转身向饥寒去了。费墨同样感叹着室无莱妇,却只有用“摊都摊上了有啥办法”的眼神恨恨地再看这“非莱之妇”两眼,然后轻叹一声,默默走开,无可奈何。……这样的一分钱难死英雄汉的瞬间,在他和她漫长的半世相随中,一定还有很多。在孩子出生、上学、长大的过程中。在与亲朋好友、同事邻里的交往中。在需要阿堵物的每个瞬间中。陈一平空有的是一身屠龙之技,无物可售,最后只有售自己的灵魂,售自己的下水。费墨的技,好在还不是屠龙那么九天在上,还有可售,还有“慧眼”识我如刘丹,撺掇着鼓捣着策划着,卖了个好价。
        我们可敬可爱又可惜的费墨教授啊,深刻有,犀利无。他看人看事很准,几次在严守一快要稳不住的山雨欲来之前夜给他打打预防针,奶奶嘱咐白石头那句“多听费教授的话”再对也没有了(岔开一句,“唯贤知贤”啊)。费墨一针见血地给严守一指出,“我不担心伍月,我只担心你。”还真是。伍月的犀利、狠和果敢,还无须看她前边儿录下人视频后边儿录下人语音,我不喜欢这个女人首先是她打电话给严守一约费墨新书那篇序时直说的那句话,“废话,费墨这书要不是你写序,谁买谁看。”(女人太过直接犀利,索然无趣。)这样的能跟社会真实刺刀见血的女人,即便她内心有再多脆弱苦痛,还是能够全身自保的。严守一呢,他懂得看得也许比伍月更多更深,但他的软肋和命门在于兰花指段总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是个厚道人”。他对于周围的一切人事都太过迁就。最后,迁就不了的只有自己。(岔开一句,严守一曾给沈雪讲过一个狼和羊的故事。伍月就类似“披着羊皮的狼”,严守一则近于“披着狼皮的羊”。严守一后来对伍月的失去感觉敬而远之不能不说是他从她身上嗅到了非同类的气味。)费教授看这些人和事,眼光深邃精准,如同他在“大家讲给大家听”讲台上从历史的缝隙里一一剔出各种真相的深刻。可费墨并不是一个犀利的人,或者说不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人真正的犀利和勇气,不是置身事外评点青史,不是侧身一旁道人冷暖。一定是拔出刀来,反转着对着自己的胸口,看下不下得去手。费墨深刻到能几乎是提前几步预知预见很多的人和事,但他唯独不够犀利直视自己一生负气于被宵小无视,唯独没有勇气直面自己一生负气于时不时要受钱这王八蛋的憋屈。他欠自己一句对着严家庄外清远起伏的山岚的轻叹: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附:陈寅恪先生诗《忆故居》
    忆故居
    序:寒家有先人之敝庐二:一曰靖庐,在南昌之西门,门悬先祖所撰联,曰“天恩与松菊,人境托蓬瀛”;一曰松门别墅,在庐山之牯岭,前有巨石,先君题“虎守松门”四大字。今卧病成都,慨然东望,暮景苍茫,回忆平生故居,赋此一诗,庶亲朋好友之者,得知予此时情绪也。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不行
    陈道明不少角色有一共性——“寡人有疾”:《黑洞》之聂明宇,不行;《江山风雨情》之天启帝,腰肾之疾;《我心飞翔》之旭,不行;《中国式离婚》之宋建平,冷淡,看医——这里到《手机》之费墨,又是“旧疾复发”:不行,喝药……剧第1集费墨与老婆李燕儿在一起的第一个镜头,便是二人在家吃饭,饭桌上李燕儿慢慢叨叨到给丈夫熬中药,让老费不再是个“老废物”。
    为弄清楚这些角色特性是不是陈道明加入的“自我”,我特为找来了以上几部作品的原著来看,发现这次倒是我想“多”了,《黑洞》原著中写聂明宇丧失男性能力是因为对越作战时枪伤,天启帝的“腰肾之疾”是史上有载的,《中离》和《手机》原著里都写到男主角的“不行”。——闲言少叙,单说这个“老废物”。
    老婆李燕儿一直在纠结,丈夫费墨是不行,还是不愿,或者说只是跟我不行。其实她压根没懂她这老废物。费老跟刘丹说得明白,到我这岁数,心理上的需求远大于生理上(8集)。刘丹点头:你要的是知音。然后特自信地说:老师,我觉得能做您的知音。费老师看着刘丹同学,呵呵了,如父亲慈爱看着娇憨顽皮女儿。
    所以李燕儿根本就不明白,刘丹或许明白那么一两成,费老即便是对着刘丹横陈玉体峰峦起伏,他也不会摩拳擦掌吞口垂涎“吼吼”扑上,仍然只会是“呵呵”一笑,好整以暇抱膝而对。——对于一个寂寞好似云上雪的中年男人,风流不过指间沙,他的别有幽怀绝非肉体。换言之,能让学术遗世独立的费老(“遗世独立”云云当然只是剧中人设,能当得起这个的二十世纪也不过王、陈、钱等寥寥几位学术巨子)勃起的,绝不是罩杯,而是知音。
    诚然,严守一充其量只是费墨的知己(17集,费墨“其辞若有憾”地对刘丹道:“守一从生活层面上,还是懂我的。”),达不到知我心音的“知音”至境。可自以为能做老师知音的刘丹呢?费老师没好意思对刘丹同学说:你其实懂的最多也是我这副下水能卖多少钱,你比蔡导儿们强的是知道我这副披挂其实能卖钱,说穿了你懂的也只是我的使用价值,我的价值——学术精神与内在真谛,你能懂么?
    所以其实让费墨勃起的药绝对稀罕,世间少有。所以费墨在给大家发他出的书的时候戏谑一笑“拿去垫床腿儿”,大家自然讪笑一声数声不等,陪个人场。与其让人嘲笑还不如我先自嘲。必须要等到有妹纸冷不吭说声:“费先生,您这书第三章第二小节我认为尤其是深得宗白华美学神髓……”费墨遮莫第一次眼前一亮,抬抬眼镜,尘封委顿几十年的下面,有反应了?
    为什么费墨对李燕儿不举?费墨要举要插要深入的,是懂我灵魂深处熠熠闪光的那点东西的,那点东西才是我的专制伟哥啊别无灵丹啊。刘丹已经伪知音退而其次了,严守一至少还能懂“费老是座高山”,可李燕儿说啥:“我看我们家老费不如你,守一,天下做学问写文章的多了去了,可有几个能像你这么会说话?”——在伧妇眼里,学问是个啥?李燕儿有这话,好比人家勃起如高山,你这一瓢冰水也给浇下去弄枯萎了;李燕儿有这话,就是给你们家老费灌一太平洋中药,那也是老废物。
    费墨最后“行了”,李燕儿惊喜以为是李神医的中药缓缓发功,终于起效了?但实则我们挖掘,老费最后在“大家说给大家听”讲台上抖起了雄风,这股子雄风才扇起了他床上那点子雄风,要不怎么说事业是男人最好的壮阳药呢。那么费墨的事业是啥,其实不是钱,是一种满足感,是大家都陶醉在我的学问和才华里。尽管,虽然,这些人大多不能真懂我学问的妙处,“好比鸦片瘾发只找到一包香烟的心理。”(《围城》写董斜川客气淡漠接受大家对他诗作的赞辞。)
    类似《手机》剧里费墨,电影《万箭穿心》(2012)里,母老虎老婆(颜丙燕饰)粗暴拉过文弱丈夫压在自己身上,可丈夫老是掉链子;但这文弱丈夫车间主任享受到车间小女工仰慕崇拜的目光,两口酒下肚,神采飞扬了,于是乎宾馆里,他第一次发现他行了,而且那么行。慨叹,女人,要让你的男人行,首先要让他放光。
    同是陈道明演的《中国式离婚》中中年男人宋建平,对着老婆林小枫也是“不行”,但这个不行我倾向于认为是“跟这个女人不行”,君不见,转个背,喝醉了酒的宋建平搂着丰腴优美的女邻居兼女同事肖莉,酒后现真形,那是一顿贴面狂吻啊。如果从透射的深度来说,《手机》中费墨的不行,着实比《中离》深入得多了——它是以背后文人内心的高傲之摧折与落寞,意象上隐喻男人下面的消极旷工。从男人的消极冷淡到文人的心灰意懒,让观众可以咂摸到一些社会文化心理的意味。
    抑有更深一层:老费火了之后就“行了”。上文已说:“事业是男人最好的壮阳药。那么费墨的事业是啥,其实不是钱,是一种满足感,是大家都陶醉在我的学问和才华里。”这其实只是一种“鸦片瘾发找到一包香烟的心理”。极端一点说,哪怕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大街上人手一本,全中国可有十个人真懂陈先生内蕴其中的精深学术?换句话说,火,还是不火,对于费墨教授“知音难觅”这个问题,没什么两样。那么费墨为什么还是勃起了呢?乖乖,我费墨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原来以为非其不可的春药,有了替代品,这替代品居然让我大大起效了!这个替代品是啥?——那或许就是费墨教授没有检查到的潜意识(剧里李燕儿对着丈夫嚷嚷了句妙语:“我希望费教授也抽空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潜意识!”):费墨教授从“学术理性”上是拒斥学术大众化的。这是他的显意识。但一个人在潜意识里,必然不甘于受冷落(即以王国维钱锺书辈,也是甚为看重生前身后名的,何况费墨区区一小学者?),所以长期冷于书斋的费教授“不行”;一朝火了,名利双收了,这些哪怕是“俗世”里的成就,成功刺激费教授雄飞焕发,“行了”。往深了探,费墨自己以为他气节为重,他厌恶名利,但是他有木有检查过他的潜意识——内心深处来讲,他费墨跟俗世里那些好名好利的庸俗人没有什么不同,胯下的勃起,这纯生理上的反应,就是他潜意识里名利意识勃起的最真实生动的反映。

    细节
    《手机》剧中演伍月的北京人艺女演员于明加评价剧中饰演费墨的陈道明:他对人物的研究无人能及。下面让我们通过陈道明在表演里的一系列堪称360度全方位深入人物的细节,为这个评价提供坚实支撑。
    1.开篇
    同事小马拍马屁,没拍响,倒是惹出费老一轱辘话:“马儿啊,我知道你是想拍我的马屁。这拍马屁的学问可大了去了。第一下不重要,第二下,第三下,第四下拍得既不疼又解痒……”他正在闭目垂首大打手势沉浸自我十足享受侃侃而谈,马儿赶紧的,打住他:“费老,先录节目,先录节目。”——我们须知兼职节目策划的费老的本职身份是大学教授,那么费教授的习惯必是“好为人师”,对着年轻人话匣子打开了那是收也收不住。陈道明全剧第一个镜头,便已可观。
    2.民俗
    费老每天坐守一开的车,但人家的车他却喧宾夺主,车载音响随时放的却是他费老喜欢听的河南坠子,《罗成算卦》碟随时揣在挎包。守一免不了吐槽,于是乎费老顺理成章再给上上课:“守一呀,你别忘了,你就是河南人。河南人不听河南坠子,你这是不是有些忘本啊。”我在品赏陈道明在《梦断青楼》中演出的专文《从春天到冬天》里,提到陈道明对民俗唱腔的喜好:《桃花满天红》有秦腔“人面桃花”,《梦断青楼》有“一字调”,《刺陵》有陕北民调“兰花花”——到《手机》这,有了河南坠子。细翻原著,没有费墨喜欢乡土音乐的叙述,我倾向于认为这是陈道明的手笔。
    3.学舌
    被兰花指段总“公报私仇”,不满费墨对他的诗歌创作发表不恭意见,借机毙掉费墨提出的选题,于是乎费墨学段总的兰花指娘娘腔:把我当个屁放了吧,真的。——这句台词是陈道明自己所加无疑,早在1990年代剧集《绍兴师爷》里,陈道明所演方师爷就对王爷说:王爷,您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
    4.鼓掌
    陈道明表演上的恐怖之处在于令人发指的细节:譬如35集,有一说一节目女主持人选秀决赛最后一轮环节,最后费墨评委被邀请作总结点评,面对台上辛迪明显远逊伍月的表现,他毫不迟疑地仗义执言,公开点评伍月精彩之处——那么重点来了,让我们回忆先前,伍月结束表现后,镜头拉到评审席,请看是谁引领鼓掌?——没错,就是费教授。细心点的观众联系前后一下就回味到了:这是铺垫啊!
    5.衣装
    作为中国中年演技派男星的两大代表,陈道明和王志文表演风格不同。王的表演风格比较平实质朴,他主要是从人物的表情神态、台词节奏本身着手,去贴近人物的情态人物的内心。陈比较“操心”一点,除了演技最基本的“眼神/面部表情、台词、肢体语言”三大项外,还一向较注意人物的衣装、道具、特色肢体语言的设计。
    先看衣装。《手机》原著写道:“费墨是个胖子,是个矮胖子,是个大学教授,北京人,脸上架一深度眼镜,无论春夏秋冬,都爱穿对襟褂子,冬天脖子里爱搭一条围巾,说话文白相间。”电影版张国立演的费墨完全符合这副尊范。陈道明是个自我表达意识强烈的演员,他对所演角色的构思设计,每每不甘于限定在原著者、编剧或导演划定的圈圈,特别是对于所演人物的衣装等道具,更是喜欢“陈氏私家”自我定制。媒体报道,陈道明表示:他饰演的费墨将颠覆知识分子的形象,“知识分子有不同的性格,可是我们一提这个人特有文化,这个人学问特别大,立刻就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基本上就是老成持重、哼哼哈哈,我要颠覆这个。”我们看剧中费老出场时的装束:白色休闲皮鞋白色休闲裤(裤脚略喇叭),浅色条纹长袖衬衣,内穿打底T恤长衫,衣料材质是上好的棉麻,这一身打扮文艺清新又不失稳重,配以时尚的板材黑框金丝腿眼镜,费墨“文化人”的味道妥妥地出来了——重点是这个文化人是“美学”教授,故而衣装透散出一种既精致又洒脱的味道,显示衣装主人确实内蕴不凡,审美上佳。后边戏他换了几套装束,总的风格是简约清新,黑白配或灰白配,也有酱色长袖衬衣。陈道明酷爱服装设计(他女儿在国外就学的服装设计,不知受爸爸影响没;或者是,爸爸受女儿影响?^_^),《黑洞》里最集中突出体现他对于用服装折射人物角色性格特质的用心。再如同去沸腾鱼乡吃饭,都是穿衬衣,王志文的严守一穿的是普通的长袖条纹衬衣,袖子撸着;陈道明的费墨则穿了件白色修身剪裁衬衣,可以说美学教授的精致无处不在,质料看上去比严守一的高档。王志文这人比较潇洒,内心比较不care,不怎么讲究穿衣打扮,他在不少都市时装剧里穿着都是很普通寻常的衣裤,即如这里裤子也是一般的西裤;而费墨果断又是时尚休闲剪裁修身黑色窄腿长裤。(题外话:老陈处处究心,演戏力求360度从各个角度切入角色,这个性格在生活中想必也是,猜想操心的事儿必然也多,可能不如老王那么潇洒自在。)
    6.动作
    陈道明好给人物加各种特色小动作,用这些细节丰满角色形象。《手机》剧中费老身上的特色动作有俩:一是抖腿,二是挠头。抖腿:老费一紧张就抖腿。15集,李燕儿叫来刘丹“对质”换手机、藏“艳照”事件,老费端坐,脸上神色俨然而俩腿却抖个不停。李燕儿一声断喝:“腿别抖!”挠头:费墨一紧张或者一急速思考就挠头。第1集费墨和严守一被老总叫去,告知自己快退了,新老总段大可即将上任,人事变革急速搅动着身在场中的费老的心绪脑海,他埋下了头急速挠着;3集,严守一费墨都带了夫人出席晚宴,费墨发现墙上贴出了上次来这吃饭老板跟严守一的合影,要命的是景深里竟是自己解衣给女学生刘丹披挂——这能落在母老虎眼里吗?!于是他语无伦次着急忙慌把李燕儿撺掇到席上,落座前是一下下紧张急速的挠头啊。
    7.家具
    特色道具:藤编家具。“有一说一”新老总段大可见面会,段总不合坐了费老的私家藤椅,费墨一脸官司,严守一小心圆场,对段总讪笑道:“您现在坐的这把椅子,是费教授从家里自个儿带来的。”——可见费老钟爱藤编家具。让我们把目光移向费老的家:从卧室的藤编床、床头柜,到客厅的藤编沙发、藤编立柜。——费老家清一色藤编家具,这个味儿跟费墨讲美学、讲传统的文人学者味儿是贴合的——原著里只提到台里会议间有湖南藤椅,费老腰椎不好,特意弄的。但这根藤到电视剧里藤牵蔓引到费墨全家了,陈道明的用心不可不赞。摸下巴一想,陈老师可算是家装设计爱好者?——在《手机》里他设计在家里,全套的藤编床、床柜、沙发……给不愿置身外部世界的费老一个熨帖的身心港湾;在《黑洞》里他设计在办公室密室,一墙壁的奖状、军用水壶、行军床……带他回到军旅岁月,那过去的彩色世界。
    8.挎包
    值得一提的是服装的“周边”道具——挎包,也颇值得探析。全剧里我们发现费老走哪都斜挎一大包,煞是喜感。为嘛?第3集有交待。在席间逮住熊猫出版社社长老贺,费墨就兜售起了他那本书。但见他一拉挎包拉链,掏出书稿:“这书稿儿啊,我带着呢。”——我们终于明白了,费墨同志甭管走哪,都满不在乎斜挎着那大包,也甭管这包跟他一身的“美学”搭不搭调,原来是为了这个啊。“行头诚可贵,出书价更高。若为知我故,何物不可抛!”“噗嗤”一笑,笑过后我不禁心头泛苦眼角泛酸——世界之大,求一个识货的,原来这么难。由此更体味到陈道明表演上的可怖——就为了这么一次掏出书稿来,他在全剧里都给费墨上了这挎包。换个平常点不用心思的演员,可能就这集里需要从里掏本书才挎个包,其他集里就没想过。那这味道就全淡了。全没了。那就纯是对付应付了——非得要全剧里啥场合费教授都挎着包,我们才透过他戏谑的也许有些可笑的外在言行,看到他封闭自我之内那熊熊升腾之火——何其渴求知己知音的那一颗赤诚之心!原来,满脸我不在乎的人,他其实那么在乎。所以当费墨彬彬有礼尤其温文尔雅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当然在听者观众耳里眼里不免是文人特有的酸味对编辑小姐伍月道:“书给我保存好噢。如果看不懂或者是觉得不好看,还给我。”——“还给我”,这是我看剧第一次心里一紧开始难过的时候。一本破稿子,值个毛线啊。“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然而,可是,用生命甚至是灵魂写书的人,对自己的书的感情,你们不懂。(我们须记得,全剧里费墨换了多套装束,可都没落下那包!必须记得——这是费教授的苦心!这更是陈老师的良苦用心!让我们怀着敬意多发几张不同集里“费墨挎包”截图:)
    9.觉遁
    陈道明表演上有个彪悍之处,一是费墨每次上桌,都是咔咔一顿狂吃大嚼——这是他厌恶人际交往的“饭遁”;二是“觉遁”:4集,段总给大家讲话,又臭又长,费老差点迷糊过去。10集、31集,在家跟老婆看饭后黄金档,木有共同爱好啊,家庭妇女爱看的鸡毛蒜皮娱乐节目啊,咱费老怎会看得上,于是乎身子歪在一侧,那瞌睡打得头都要掉下去了。——陈道明真是一个闲镜头都不白给。
        ——陈道明在演出里还有“孩遁”,譬如陈一平宋建平都有悍妻河东狮故而只有在孩子那儿找点乐子不妨称为“孩遁”——《冬至》中陈一平的“史努比!”,给女儿洗脚梳头;《中国式离婚》里宋建平跟儿子当当玩被子里“挖地雷”……陈先生生活中现在是“球遁”,当初演戏也是为了躲避上山下乡,也曾经“戏遁”过,演戏,本身就是陈道明人生第一“遁”!
    10.结尾
    《长征》全剧里蒋最后一个镜头是陈道明表演里特有的“不言”处理:蒋默然退处斗室,旋开台灯,铺开纸张,濡墨执笔,又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地写了起来。这段《蒋介石日记》,也许异日公诸于众,将让世人看到,他蒋中正是如何的“屡败屡战”,重又以手中笔,吹起了进剿红军新征程的号角……《手机》剧最末陈道明的处理,与《长征》剧末骨子里类似:费墨也是独处书斋,一灯如豆,他默然无言,摸出手机给远在爱沙尼亚的守一发了四个字的短信:想念守一。——费墨默然无言的短信,就是蒋公默然无言手执毛笔写下的检讨日记。甚至两剧结尾镜头处理都类似:《长征》剧镜头渐渐拉远,《手机》剧光影渐渐暗淡。蒋中正,费墨,陈道明,“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知己
    香港著名作词人黄伟文在他作给陈奕迅的词《最佳损友》里,写出了挚友之间出现裂痕之后的种种切肤真实。“命运决定了以后再没法聚头,但说过去却那样厚……不知你是我敌友,已没法望透,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但是命运入面每个邂逅,一起走到了某个路口,是敌与是友各自也没有自由,位置变了各有队友”这些句子老令我想到《手机》剧中的严守一和费墨。真是好词。据说黄伟文这是在写他自己跟杨千嬅之间的“友情之殇”。如同传言林夕为了纪念他与黄耀明的一段经历而作《约定》,果然最好的词都是出自词人心底的故事。就个人观感而言,《手机》全剧最耐品嚼的,除了严守一与于文娟、伍月和沈雪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便是严守一和费墨这一好友关系。如同严与三个女人的关系最后皆有变一样,严费关系也是在潜流涌动似不可察中平静展开,到了14集,终于“咔嚓”一声轻响,冰块出现裂缝了。
    赞助商请严费二人吃饭,席间大谈红学,在“麝月洗澡”这一回书里到底宝玉在不在场这一学术问题上挠起了费老的痒处;正当费老扶扶眼镜准备大发兴致之际,毫无眼力见儿根本是存心气咱费老嘛的赞助商居然一脸憨厚摸出台笔记本电脑只递给严守一老师。清高任性的费老拂袖而去。如果我们只是看这一幕,不免觉得费老似乎有点太过任性不会做人。但如果结合前边儿几个情节来看,会发现严费二人在一起的场合,费老被“不懂事”的群众误伤实在非止一次,譬如第3集,费老跟严守一从沸腾鱼乡吃饭出来,老板给严守一打对折的钻石卡,经严守一提醒,给费墨打八折的金卡,费墨彬彬有礼矜持拒受:“五行里头,金木水火土我就犯金。”类似的新伤旧伤积聚一多,难保哪天憋不住来个总爆发。哪怕守一每次都是多么知情识趣做小伏低小心伺候厚道圆场。这种圆场从某种意义上反而在心理上加深了费老所受刺激。所以这一次费老够任性的“拂袖而去”有种算总账的意味。
    要算的总账还不止此——其实全剧第1集就埋下了伏线:“有一说一”来了新领导,那恶心作派一看就是要毁了节目的节奏。可以说从段总来了“有一说一”开始,作为节目总策划的费老就有了欲去还留的心思。到了14、15集,段大可开始推行唯收视率的一套,一切只为庸俗化吸人眼球,费墨和严守一(主要是费老)原来为“有一说一”打造并一直坚守的文化品格被弃如敝履——这一下,费老心里对段大可一直积蓄压抑的情绪也来个总爆发了。导火线,恰就是上述不懂事的赞助商要赞助的这期节目——费老原题目是《私人笔记》,段总改为《私人日记》。其实二人都是借题发挥:段总随意就要找茬儿,随时要费老好看;费老本来就一肚皮不痛快,这次他其实不妨委曲求全,但他还真不想了,于是乎正好借着这茬儿,君子不合则去。(14集这里费墨在车里义正辞严对严守一说,段大可改“私人笔记”为“私人日记”是“文化绑架”。我感觉这词儿不是编剧的,更像是陈道明的。陈道明好用“绑架”一词。很多年前就在受访中多次言及自己上戏有时候是迫于“情感绑架”、“金钱绑架”。)
    这其中耐人寻味的是严守一。23集里,守一返乡对着奶奶倾吐满腹苦水:“奶,我想让你高兴,让老师高兴,让同学高兴,后来我就想让文娟高兴,让我们公司领导高兴,不认识我的人都能高兴。……可是我自己亲近的人,见着我就越来越烦我。那个白石头,他去哪儿了呢……”抱定“与人为善”宗旨的白石头,夹在段总与费老之间,两头都要赔小心,也真难为他了。但这次,费老拂袖而去,白石头圆不了场了。面对一桌凉了下来的席面儿,严守一沉吟半晌,耳边是蔡导儿的挑唆撺掇,他缓缓点了下头,好吧,这期节目还是做。
    这是严守一第一次对不管不顾的费老的不管不顾。或许费老会惊诧:守一这次竟然没有追上来拉住我?剧后边(34集),段总与选秀赞助商战得远“密室会议”,战得远忧心问:“严守一靠得住吗?”段总捋着兰花指信心满满地说:“靠得住。别看费墨天天跟严守一在一块儿,未必有我了解他。一,严守一他是农民出身,小富即安,没有革命精神。二,严守一他答应我了,严守一是个非常厚道的人,这一点我相信他。”段总可谓目光如炬,好的领导就应该这样嘛,不必懂业务,必须要懂人(这是高级黑么^_^),他点出的严守一的两个特点确乎是费老不具备的——严守一愿意对身边每个人厚道,费老充其量对对他厚道的人厚道;严守一是小农出身,没有费老那种学术啊气节啊什么的坚持和追求,生活或云生存本身相对于其他东西的重要性他比一般人要清楚得多。日常中,费老对严守一的某些圆滑(其实是厚道)不一定看得过,其实严守一内心深处对费老的某些清高任性必也在许与未许之间,只不过以他的厚道,不肯哪怕稍稍露出一点。这一次,在老板和老友之间,严守一选择了面包;而且对老友拂袖而去这种存在以私害公嫌疑的挟私货行为,他内心深处难免不会飘过一丝不快。陈道明和王志文真是演费墨和严守一最合适的人选——掉个个儿,陈道明未必能像王志文那样把严守一的厚道演得那么妥帖,把严内心深处的那一缕不快掩饰得那么严实;王志文也未必能有陈道明的费墨拂袖而去那一袖子拂出来的冷风酸气。大抵王志文少年看老,演内心宽厚之人先天所长;陈道明老来弥“童”,骨子里总有一股得理不让人的斜眼冷视,演泛酸的文人天下一绝。演员虽难说“本色表演”,但基于性格气质底色的选角,的确能收事半功倍之神效。有个花絮:《手机》剧宣传活动上,王志文称,合作此剧前,他很欣赏“道明兄”演的《围城》,就期待着有机会一起演戏。而陈道明则笑称:“志文是上海人,如果《围城》由他来演一定能把上海的味道演得更具特色。”——陈道明念“志文”时的感觉,很有费老念“守一”的味道,那是一个年长一点的朋友念到好友时的友爱。陈道明生于1955年,王志文生于1966年,陈比王大11岁,原著里并没写费墨和严守一的年龄,电视剧里演出来的设定,费墨有20来岁的儿子,严守一开始时尚未有子,则费比严应该也是要大个十来岁吧?这么一琢磨,陈道明和王志文出演电视剧版《手机》中费墨和严守一,还真有那么点天作地设的意思。一人不可易。彼此不可易。
    刘震云曾在《手机》剧的宣传活动里一语中的点出全剧最精华的看点:“《手机》只是电视剧的名字,不足以涵盖剧中丰富的内容,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看点就是情感的流动和转变。”除去自卖自夸之嫌,不得不承认对作品最了解的还是创作者自己。严费二人之间友情这一“情感的流动和转变”,始于费老拂袖离席而后摸着下巴的回味:守一这次竟然没有追上来拉住我?(其实老费的作派太清高自傲,节目组不见得人人待见,譬如一脸小阴的蔡导儿就几次“点醒”严老师:你才是有一说一的主事人。后边儿费老“偷偷”去“大家讲给大家听”录节目小马也一鼻孔冷气对严守一道:这就是叛徒!)
    费墨学问高,气量难免窄点。或者往深了说,他因为学问高,自以为不妨气量窄一点。时下所谓“任性”。严守一相反,这是个自觉的人。他清楚自己没学问,所以不可无气量。于是乎自觉地处处捧着费老捋着费老时不时刺起来的毛。但这次费老不懂老北京人处事所谓“给人面子首先人要给我面子”的内蕴精髓,不顾严守一其实“屈尊”捋他费墨的毛并不是如日本忠畜太太对丈夫应尽的基本义务,气性大发了,拂袖而去,未免就太那啥一点了。加上一部下颔山羊胡的阴险蔡导儿一挑唆,严老师终于第一次摸摸下巴没有亦步亦趋费总策划,好吧,这期节目咱们还是做。韩愈:文不平则鸣。自古一腔牢骚出文章啊。费墨生平第N次在酒桌上被那些傻逼二百五暴发户势利眼无视——而且是对比着严守一的专属待遇被无视,他老人家还没习惯;却是生平第一次刺溜起来根根尖刺而严守一竟然木有一如既往过来“懂事”;再加之长久以来受尽段大可唯商业化唯收视率的气(以上三点原因严守一也看得真切,14集,严守一睡前给妻子文娟透露得真切:“当然也不完全是因为电脑了,这事儿让他觉得丢面子,自尊心受伤害了。怎么说呢,恐怕也不是光是丢面子了。总之是乱七八糟事儿堆一块儿了。赶上了心里边儿不痛快。”)——于是费老一腔牢骚在深夜里伴随着毛主席《满江红》词作铿锵喷薄而出。——这是费教授独家吐槽。
    费老晚上一个人在书房激情朗诵太祖豪放词《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手势身段铿锵如做大戏,满腔槽点如机关枪冲天炮奔泻喷薄而出,刺破长夜,“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段戏实乃《手机》全剧神来一笔啊。可叹文人只能发发牢骚,可幸文人还能发发牢骚。陈寅恪当年在中山大学教历史,听闻学校组织人准备批他的学术(当然是大气候),负气道:“马上搬出中大,辞去教职。”费墨听闻节目组不从他命,坚决要退出。李燕儿不解,一个破节目,他们要做就让做呗,跟你退出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君子之道,不可语妇人:道尊于势,君子重去就!所以费墨吟陈寅恪诗句!陈先生原诗:“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费墨改一字:“一时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如果你们没有“礼贤”应有的一套仪轨,则陈寅恪先生费墨教授,宁愿负气,不合则去!
    往深里探,这其实也可算是费墨发了发陈道明心底的牢骚。陈道明的戏我最爱俩字:傲骨。或云“对抗”。《黑洞》聂明宇的对抗是我就是死也只能是死在我自己手里(矿泉水);《冬至》陈一平的对抗是默无声息地在漫长寒夜里蜷缩在银行柜台下彻夜无眠默默抽烟,掐掉烟头就是掐掉你们这些藐视我的蠢货;《手机》费墨的对抗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我有我朗诵,啊懂?《黑洞》聂明宇对现实世界的对抗是密室手风琴,琴声就是他离开黑白今天回到彩色昨天的通道,琴声就是他对抗这个他充满怨恨毫无留恋的今天的坚盾。《冬至》陈一平对外部世界的对抗是一方日记无限空间是两耳魔笛深邃宇宙。《手机》费墨对浊世的对抗就是诗朗诵。
    剧中费墨这段“诗朗诵”,我私心揣测,极有可能出自陈道明本人。据媒体报道,陈道明表示,他既没看过《手机》的原著,也没看过电影版,完全是按照电视剧本和自己的理解来演绎一个全新的费墨。对于陈道明的“不尊重原著”,该剧身兼编剧和艺术总监二职的刘震云表示欣赏:“他对费墨有完整的想法。对一个人物,他会放在整个剧的人物关系里去思考,这是他的思维习惯,我非常赞赏。好多编剧、导演对他这种工作方法非常发怵,会觉得他干扰太多,指手画脚太多。”刘震云坦言,要拍摄电视版《手机》时,他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电影版和小说都已经出了,再拍电视版似乎意义不大:“后来剧本初稿我看了,特别好,其实我这个创作指导名不副实,应该给陈道明,因为从策划到拍摄,他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提升了这部剧的内涵。”(新浪娱乐讯2010年4月23日《电视剧版<手机>陈道明刻骨王志文正经》)所以,费墨朗诵《满江红》,很有可能出自陈道明的构思。这推测有以下两点支撑:一是从表演外在形态上,演员陈道明偏爱、也擅长诗朗诵这类大段台词表现形式。陈道明的当众大段台词戏特别精彩,台词的节奏、轻重、抑扬、铿锵,配以恰到好处的身姿、手势,真令观者不尽赏心悦目。《康熙王朝》康熙正大光明殿怒斥群臣,《我的1919》顾维钧巴黎和会演讲,真是撼人心魄的无敌演出啊。此外,陈道明热爱诗朗诵这一表现形式。在参加历次公益活动中,如2008年为雪灾出席春晚群体诗朗诵,央视抗震救灾群体诗朗诵《我们与你同在》,特别是抗震救灾活动单人诗朗诵《废墟上的敬礼》,陈道明都有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诗朗诵这一形式特别有利于发挥演员陈道明这一个体特有的良好的节奏感和铿锵感。二是从文化传统内涵上,中国古贤早有借“诗朗诵”佯狂抒愤或讽谏的传统。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中国传统文史兴趣浓厚的陈道明有可能对这一文化传统深致意焉。事实上,“诗朗诵”也确实构成陈道明表演世界里一道亮彩。《手机》里费墨诗朗诵“要扫除一切害人虫”是费墨向这个处处跟他过不去的傻逼世界吹响的战斗号角;《卧薪尝胆》中勾践诗朗诵“羞愧啊罪人!”是勾践以疏放佯狂的形态向夫差灌的迷魂汤向夫差暗里射出的窝心箭。前者诙谐滑稽,后者浓烈奔放,艺术含量极高!
    孔子说弟子里颜回最佳,理由六字“不贰过,不迁怒”。可见迁怒于人,君子难免。费老离开“有一说一”,如上所析,几种不痛快赶上一块儿了,但未始没有一点半点“迁怒”严守一的意思。这个迁怒有一个“前因”:费墨内心里其实是不大看得起他这位“好基友”严守一的。好比《围城》里赵辛楣和方鸿渐,外人看去俩人好得穿一条裤子都嫌肥,实则书中数处表现了赵辛楣对方鸿渐不假掩饰的鄙薄。咱们先从《手机》原著说起。原著里有一个地方我看了心里难受。老严对儿子严守一说为啥跟最好的老牛掰了,不是因为合伙做生意老牛做花账:“花账我能忍。腊月二十三,算了一天帐,到了黄昏,我拿钱往外走,出了门,突然想起过了年啥时去发葱,又回到院里,听到老牛在屋里对他老婆说,老严是个傻逼。”“不为钱,就为这一句话。”接着潸然泪下:“一辈子没说得来的,就一个说得来的,还说我是傻逼!”指指自己胸口:“爹这一辈子,这儿有些发闷。”——那么剧里,“狼狈为奸”的费老跟严守一,费老内心深处着实有些瞧不上严守一,这个瞧不上,首先当然是所谓恃才傲物,瞧不上严守一提笔就忘字,更因为时时刻刻被一帮无知愚民只知道严守一不知道他费墨而刺激得扭曲得更瞧不上。譬如打折卡给严守一钻石卡只给我金卡,譬如明明我才是写书的严守一哪会写书可出版社还是主动只向严守一抛出邀约,再譬如哪怕笔记本电脑这么个破玩意儿也只想到送他严守一没想到过我费墨?所以其实费墨在跟老婆李燕儿义正辞严正气凛然辩白自己跟刘丹绝对没事儿时嘴里不把门儿溜出来的一句真相遮莫会让门外听到的守一彻底寒了心:“怎么可能啊?严守一都不出这样的事儿,我堂堂一个知识分子,我能出这种事儿,丢这种脸吗?”——还好,剧组仁慈,没让严守一这时候凑巧溜到门边。(不过话又说回来,费墨跟陈道明本人一样,属于眼睛长在脑门上那种人,他看不起你是不屑于掩饰的,会直接端着你的脸凑着你的鼻子直接告诉你“我瞧不上你”的,不大可能只是背后嚼舌头,剧中费老也对严守一直言过,你算不上知音,你只能说是个知己,你离懂我,懂我的学术,懂我真正的价值,还差。严守一也是心知肚明费老确实是尊人物,以他的腹笥,确有资格说这个话,故而也是一脸圆乎乎的讪笑:“费老,您说得对……”说到底,他要为这个跟费老生分,那一开始二人就没朋友做。)
    因为“君子重去就”,复因为对严守一这点腹诽,老费高卧南山,安石不出。他这点内心小九九,憨厚“狡猾”的严守一洞若观火。这个厚道人揣着明白当糊涂,一次次讪笑着求恳费老重出山。真是难得。看剧时印证自我,我多半做不到。费老对此同样洞若观火,却偏生是要拿捏着一次次傲娇。譬如费老激情朗诵的第二天清晨,一大早费老就在楼下例行晨练,抻抻胳膊压压腿儿,练得不亦乐乎;守一讪笑着走来:“我看,这期节目咱不录了吧,您大人不计小人过。费老的心胸,一定比大海还宽广。”费老澄清,他计的不是小人(赞助商)过,“我计的是大人(段大可)的过啊。”(这种字眼儿上的精巧机警,很有陈道明向来的个人风格。)再如“有一说一”第一次开没有费老参加的会,严守一提出,费老不在,正好大家讨论下费老对于我们的意义,“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费老这座大山的上边儿。我们看到的风景,都是因为费老这座大山的高度,给我们带来的。……没有费老,我们就是无源的河流,无根的草木。”并私下叮嘱蔡导儿,费老人暂时不在,字幕照上,还是总策划;工资照发,我替他领;即便节目要换人,也是换我不是换费老。——所以,我不能完全同意稍后费老在饭桌上听了刘丹放给他听的白天守一说话录音之后对守一的“苛评”:“他心里也明白,他白天说的话,我晚上就能知道。这是他跟我演戏呢。刘丹啊,别小看严守一,严守一的狡猾劲儿也是出类拔萃的,否则的话一个农民背景的人,混到今天这个位置上容易吗?”严守一即便对费墨不免做戏的成分,但厚道的底色是无可怀疑的。老婆李燕儿看得真切:“你别老说人家守一。我觉得严守一这人真不错!”其实,费老对这一点,似乎也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嘴硬傲娇而已。他对着刘丹若有所思地解释“严守一这话不是白说了吗?他能猜着我会告诉您”的疑问:“没有白说的事儿,只有白话儿。……做人要直做事要曲,曲而不断这是真理。”再如费老又一次晨练守一再去劝驾(16集):“费老……您,气消了吧?‘有一说一’确实是非常需要您。”——就这么着一次次,面儿上看去似乎是,费老是非常有耐心消磨着严守一的耐心,可严守一的耐心好像永远没个底儿。直到第17集。
    17集,外行领导段总再次祭出瞎指挥利剑:改版“有一说一”。这次改版从主持人着装改起,照严守一们看来是节目人文关怀品格的失去、彻底堕落为纯娱乐化节目。严守一独自走到天台上,迎着风,面无表情,心事深重。严守一是第一次真正遇到危机了。山雨欲来,感受到的不只是严守一,还有费墨。听闻刘丹转述段总新政,费老略带感慨道:“原来以为段大可嚷嚷改版,只是改标题,现在是从头到尾彻底改啦。”仰天轻叹加以定性:“这就是电视文化的沦陷。”刘丹:“看来您退出是对的。”费墨:“从知识分子角度的坚持上来讲是对的,可是对于守一那儿来讲,似乎有些不妥呀。”语罢凝思。于是第二天,在“有一说一”会议室,守一惊喜地看到费老的回归。
    剧看到这里我真的是生起感动。费墨对于“有一说一”是个半超脱的人物——他在这里只是兼差,本职饭碗有,大学教授。所以他可以合则留不合则去。对于他而言,道尊于势,君子重去就,“从知识分子角度的坚持上”,应该退出。“气节”这个东西在他心上是如是之重,但他竟然可以为了朋友——哪怕严守一这个他其实内心一直不甚看得上眼时不时还会流露鄙薄的朋友,把气节暂时放放,矮下身段,重回段大可的地界。只是为了帮朋友渡过难关。诚如他“回归”后对守一直言:“我可不是为了深度和高度回来的,我是为了朋友,有一说一散啦,我没事儿,我还有个大学的退路,我教课去,你呢?你干什么呀。所以,为此老夫为朋友尚可一战。”——有费老这段话,他在前边儿的几段傲娇或者说“作态”就显得那么可爱,那么无所谓。他当得起朋友对他任性的包容。因为他也可以伏下高傲身段,“为朋友一战”。晚间他对老婆李燕儿也倾吐心声:“最难办的就是守一,段大可我才不在乎他呢,娱乐的奴隶他是。”豆瓣有位网友评本剧里严费关系:“两个男人,摒除事业工作那些污浊的东西,会有双肩扛下来的友情。”令人感动。以下旁涉两个电影片段:
    《杀破狼》中甄子丹饰演的马军,警司训斥他,“我们手上没有王宝的证据,我不能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他回道,“现在我的兄弟死了,我也不能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然后挨个解下警官证、配枪,以示此行与“警察”二字再无关涉,此后是江湖规矩,恩仇分明。他孤身一人,一包一棍,挨个血战冷血杀手吴京、黑帮大佬王宝(洪金宝饰),“我只是想帮兄弟们拿回尊严”。
    《中国合伙人》片末,成东青在纽约的大楼顶端,对着外国佬们侃侃而谈,面带微笑的说,“我要用我的方式帮我的朋友赢回尊严”……男人之间的交情是什么,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四个字“两肋插刀”。这四个字说来爽快,谁都没见到;如今见到了,叉着腰就如插着刀(^_^),也就是这么侃侃而谈,好似“肯爱千金轻一笑”,哪怕曾经的观点有多么分歧多么对立,哪怕是对这份着实不易打下来的教育基业如何慎之又慎,哪怕都可以“处心积虑”稀释股权或者发动群众来“斗”这个朋友,哪怕打几年持久战都耐得住,哪怕或许是自己都不明白也不承认的孟晓骏的酒后责诘“你就是想压倒我”,哪怕朋友扬长而去自己独自一人向隅痛泣……,这么多难都让他难了,就见不得一个,朋友吃了瘪,就为了把这个瘪吐回去,“啪”的一下,身段轻松自如的,全副身家性命押上去了。
    但是我不得不甚为遗憾地指出,剧里并未着墨表现费墨重回节目后,是怎样在段大可新划定的圈圈内,委曲求全地放弃他曾经坚守的节目文化品格,拉低“有一说一”的人文品位,去追逐收视率、娱乐化节目。——缺了这个,费墨为了朋友的回归就显得重量不够,说服力不够。也许费墨这条线不是主线,创作者们容或晃神儿、虑不及此?——我们只是看到22集,刘丹第一次游说老师去“大家讲给大家听”试讲节目;费老当然是膝跳反射般严词拒绝——那可是咱有一说一的对头啊!23集,刘丹迂回战术,联合师娘一块儿撺掇老师上船,费老还是不假思索:“我要真是上了这个栏目,我跟守一都没法儿交代。”——但禁不住刘丹“您这是为了全国人民的需要,为了向全国人民传播您的思想”的话,费老内心遮莫也信了?于是他备起课来,给老婆试讲起来,终于站到“大家讲给大家听”讲台上,手比口述起来。
    厚道的守一知道费老背着他给“大家讲给大家听”录节目后,为费老上遮下掩,对愤慨不平的蔡导儿小马们、对气急败坏的段总,都一脸惯常的笑:这事儿我知道,费老提前跟我说过。但他毕竟是人,内心岂能全免人被伤害了的痛感。(后边戏25集,守一对沈雪说的这话让我感觉,这个厚道人是真被伤着了:“我觉着如果我和费老之间会出现问题的话,首先应该是我,但是没想到,居然是他。”叹,不要惹石头人下泪,不要惹老实人生气,不要惹厚道人伤心。因为不容易,所以伤得重。)守一在“朋友关系可靠吗”这期节目里似有意似无意地问嘉宾刘震云“您觉着,您自己没变,但是您的朋友变了,您会怎么办?”在后场倚门而听的费墨,听到这些话,不出声地,口口长吁。这里必须提到陈道明的一个表演细节,我觉得特别好。我们知道陈道明在中国演员里特别擅长通过道具和动作的小细节传达人物特有情态。本剧里费墨的特色动作是抖腿。每当思虑或内心纠结沉重时,不自禁就会抖腿。这里背靠门框的费墨听着守一这些虽然温淡却又似意有所指的话,字字揪心,无声长吁的他,面无表情,手里无意识地拿着取下来的眼镜,搁在嘴边,一下一下的抖动——这个我倾向于认为陈道明是把费墨的抖腿“转移”到了抖镜腿儿了!镜腿儿的一下下抖动就是“背叛”了朋友的费墨那沉重内心的一下下震颤。
    守一的厚道真是令人感动。后边儿费老终于主动跟守一坦陈自己在给“大家讲给大家听”录节目,没想到守一竟是特别理解地反过来安慰内心沉重的费老:我真的特别理解你,真的。费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抄了你的后路。守一仍是特别理解地真诚道:江湖就是这样,不是你也会是别人。
    有过裂痕之后的朋友关系,愈加温厚坚实。费老问守一为什么不早给他说选秀有黑幕,守一:“一个人的麻烦,总好过两个人麻烦。”守一最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说出事实真相选秀内幕,费老问要不要自己陪他去,守一仍道:“真的不用。扯进去一个,总比扯进去两个好。”(联想到剧前边儿文海问姐姐为什么不拆穿严守一撒谎,于文娟:“不拆穿,我不痛快,拆穿,我和他都不痛快。一个人不痛快,总好过两个人不痛快。”——《手机》编剧,一个字:牛!)
    在江湖中载浮载沉的费墨对着好友守一倾吐心声:“原来以为自己好歹是个知识分子,坚持文化不能太娱乐,现在结果呢,我走得比你还离谱。唉!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点儿钱弄的吧。”费教授对自我的“后知后觉”的认识可谓到点。守一身上有成名后的世故与他本性的诚实的矛盾,费墨身上也有学者的矜持与世俗的需求间的矛盾。多少次费墨义正辞严对老婆道:“咱不能为了一台电脑,失去气节!”但老婆一用养房的压力和儿子的学费一顶,老费命门立中,一下无言了。更何况自命学者风骨的费墨还有虚伪的一面。媒体报道,在费墨这个知识分子身上,陈道明注重表现虚伪的性格。陈道明解析角色:“我觉得费墨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体,他想有风骨,但又注重钱和名。现今的社会,很多知识分子在撒谎,这撒谎的源泉是利益的驱使。”知识分子爱贪小便宜,剧里至少有三个细节:7集,与刘丹去酒吧,最后费墨问服务员要发票,当服务员问开个人还是开公司,费墨毫无迟疑:“开公司。”——这么点钱,剧里写得明白,180元,合着都得混入“有一说一”的公账?14集,他上句还在说“我是怕影响咱们这个节目的纯粹性。这电脑跟有一说一有什么关系呀?”一听蔡导儿说赞助商人人给台电脑,立马就满面春风换词儿“哎哟这是个好事儿,那这事儿我不坚持。”17集,离开有一说一的费墨听老婆说在严守一那照旧领了工资,本来还坚持气节,一听老婆念叨儿子学费怎么办,费老略一停顿,面无表情口气已松:“反正是你领的,跟我没关系。”而且费老也绝非他口上说的那种“想做陶渊明”,陶渊明不受五斗米,不接受檀道济之馈赠,费老可是心知肚明熊猫出版社社长出自己这本书是为了让其女儿考上他费墨教授的研究生——这是一笔心照不宣的交易。(其实费墨跟陈道明本人最像,有清高,有坚持,也有为五斗米折腰,也有为金钱和资本站台。这,是中国时下知识分子的共性。)所以,剧到后面,在江湖越陷越深的不仅仅是被推上舞台扮大花脸的严守一,也有为了名利走向前台搔首弄姿的费墨,他对着知己感慨几多:“我走得比你还离谱。”
    从这个角度理解费墨和严守一的朋友关系、知己关系,当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费墨原来事事自命比严守一高,可路越往后走下去,他除了发现“我走得比你还离谱”,竟然瞪大眼发现严守一竟然走得毫不离谱——他在选秀最后一刻举起了5号的牌,选择了对段总等人说“不”,也选择了主持自己直面自己,这个出乎意料就是费墨对李燕儿说的,我原以为守一不免世故,没成想他终究是个凡人;就是费墨对守一说的,我原以为你是个凡人,没想到你想做英雄。守一说,奶奶的离世让他突然明白应该怎样安放自己的心,应该如何做人。守一的最后抉择,守一的这句话,遮莫也给了身陷名利、浮沉江湖的费老深深一震——守一都能找回迷失的自我,我还要继续陷进去么?有观众说刘震云借费墨讽刺易中天等学术超男,我只同意一半,因为还有个跟守一回严家庄奔奶奶丧独自一人走到村口大槐树下蹲下身深深埋下头去的费墨,还有个在最后关头清楚拒绝段总挽留的费墨,还有个“想念守一”的费墨——他想念的是知己,是那个远走爱沙尼亚寻求精神家园的守一,有此一念,费墨离他心中的爱沙尼亚,也已不远。

    荞麦花开写于成都
    2015年8月31日
    【详细】
    758721557
  • 林下之风
    2014/7/7 17:20:00
    时势造英雄之二 指南
    朝鲜神铳手 时势造英雄
    第二篇 指南

    峭壁之下,是淙淙河水川流不息,峭壁之上,是一对,不,应该说是两位弃了长袍,仅露出中衣的逃亡书生,只是举枪之人此时还不知道,他瞄准的其实是一男一女。就是因为这样,男方在生死关头,才会挺身而出,挡在女方前面。这至少说明:狙击手并非讲义气的人,他有自己的道义,而眼前的人若是不死,日后一定不会放过他,因为这是没有信义之人,既然拿了物件,还要害人性
    朝鲜神铳手 时势造英雄
    第二篇 指南

    峭壁之下,是淙淙河水川流不息,峭壁之上,是一对,不,应该说是两位弃了长袍,仅露出中衣的逃亡书生,只是举枪之人此时还不知道,他瞄准的其实是一男一女。就是因为这样,男方在生死关头,才会挺身而出,挡在女方前面。这至少说明:狙击手并非讲义气的人,他有自己的道义,而眼前的人若是不死,日后一定不会放过他,因为这是没有信义之人,既然拿了物件,还要害人性命,这样的人还能留在世上吗?还不知道,生死得看天意,也得看运气。

    在灭杀的枪口之下,会有生还的可能吗?

    没有。除非有奇迹发生。对于朴奫刚和郑粹仁来说,他们的奇迹就是此时朴大人及时带人赶到。若非如此,他俩就会做了枪下亡魂而不自知,死都死不明白,而在场的人们都还不知道当下他们救下的人,日后将会给朝鲜带来怎样的改变。就在眼下,他们只当是大人及时赶到,救下了公子和他的朋友,对方也是个读书人,虽然个子娇小,身材略显单薄,但也是位面容清秀的儒生。而对于那位跳崖入水逃生的狙击手来说,就从那一刻起,他已经起了杀心,对于一个拿命与人博弈的人来说,知晓伤情是后患,非除掉来人不可。因此,即便安东金氏的大家长不下令,蒙面的狙击手崔元信也会杀了围捕他的人,理由非常简单,对于刀口舔血的人不能给围捕之人留活口,这是道上的规矩。

    因此,武将朴震汉是在爱女心切,赶去救助,又被通知更改路线的当下,为保护儿子朴奫刚藏身洞穴不被发现,这才挺身而出,为的是引开狙击手,他分明知道自己出去,极有可能是一人丧命,但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还是毫不犹豫地打昏了儿子,孤身一人前往搏命,力战两名枪手。最终在身受枪伤,无法医治,从背后挨了一下子,跟着回转身来,挨了狙击手崔元信的几下子,这才中弹倒地,在倒地之后还未气绝,因此见到了崔元信在他眼前取下面巾的情景,其实这是一名为财害人的枪手能够对截杀自己的对手所能有的最后的礼仪:

    他对临死的武将展示自己的真实面貌,是为要对方死个明白,不作枉死之鬼。

    追捕者朴震汉与狙击者崔元信的对峙戏份异常精彩,由于两位演员都是资深艺人,演技累积到这个年纪,都已经上了台阶,因此除了动作戏份之外,看的仍是内心戏,扮演朴震汉的是资深演员崔宰诚,这是一位曾经在李准基旧作【狗与狼的时间】里出现过的老演员,由于有过合作,对于对手戏演技节奏的把握,自然高于旁人,此外,他曾经演出过多部与时局有关的时代剧,尤其擅长刻划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剧形象,也曾获得过业界多项演技类奖项的肯定,因此极适合演出讲述开化时代人物命运的作品。至于狙击者崔元信的扮演者刘五性,则根本不用多做介绍,这是一位老熟人,只要看到他熟悉的面孔,就知道剧情一定会有起伏,此前SBS古装穿越戏【信义】当中疯狂想要穿越时空的高丽末时代权臣奇辙这样痴狂又拉风的角色,已经让华语网络观众对他的笑容和声音非常了解,看到他不用问,就俩字:好戏,如果还想说,可以加上:野性,热血这样的词儿。由于刘演员私底下话不多,只是沉默看世情,经常成为被揶揄的对象,这不,年初KBS演技大赏颁奖时,他就被上得台来的前辈大姐李美淑好好消遣了一番:

    -呀,这不是刘五性先生吗?您也来了啊~

    -呀,要不说是你,我还真认不出来了。

    -哇,真是的,多久不见,变得越来越帅了啊!

    台上台下哄然大笑,刘演员被大姐弄了个大红脸,难为情地摸摸脸,也只得跟着众人一起笑。虽然很不好意思,但还是笑着,他那天是拿奖来了,拿的还是KBS的演技赏,即便是短剧,即便是古装短剧,也被他演绎得有纹有路,让观众看得有滋有味,可不就该拿奖么。由于与KBS的良好合作关系,这次参与史剧班子这样的作品,属于既有演技实力,又有角色经验的老人,自是当仁不让,要多拼掉一点戏份。因此,在第三集里,关注李准基演员的观众会惊讶地发现,戏份的安排似乎有目的有意识地在向老演员这里进行倾斜,这也难怪,老演员们的戏份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日后朴大人之子朴奫刚人生轨迹的改变。在第三集最初剧情里,留下了几个有可能在日后作为铺垫的细节:

    @跟随朴大人的副将当中,有一人极为可疑,已经被怀疑为有可能是内奸。那就是崔哲浩演员扮演的文副将,由于他的安排,给。来,我们将镜头拉近看看,他是不是也很面熟?没有错,崔哲浩演员也是一位有古装戏演出经验的演员,此前曾在李炳勋导演的史剧名作【同伊】当中扮演过大反派吴大人的侄儿吴润,此前演技水准和台词功力一直受到肯定,但因为在演出期间爆出与女性争执甚至动人伤人,此后又拒认打人却被监控录像证实对公众说谎一事,造成形象插水,声誉受到影响,因此在剧集拍摄过程中向公众道歉并退出剧组,自我反省。可是,戏好还是好,这样的演员不可能长期沉寂,在反省之后,仍会有好机会对他招手,前提是演员是公众人物,必须自律自重,这才能保持长久的艺术生命。

    @京畿地区包袱商团的活动是被崔元信与崔慧媛父女二人独霸,这是看似父慈女孝,实则关系有些异样一对关系有些奇特的父女。父亲对女儿采取的是尊重和放手的态度,对女儿坚持的事情,多半不肯多言,顶多只是看看,笑笑,再叮嘱几句,似是有所亏欠,才会如此纵容,可是父亲看似平静的眼睛后面还有一双眼睛;而女儿则是一贯地聪明,体态端雅,姿容俏丽,倨傲而自制,对于不满意之事绝不姑息,自尊心强烈,不肯让人多说半句,可是在她傲慢的却又得当的言行之下有一股无法言喻的霸气。

    若是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崔慧媛这姑娘凭的是女王范儿管事,可是在从前那样的旧时代,却没有这种说法,崔慧媛这样美丽聪明又霸气的女子多半不受异性青睐,因她是商家女,又出身中人或是贱民阶层,眼界高,见过最高水准的两班家子弟,于是在婚嫁方面往往不肯低就,大都会孤身一人直到终老,若是嫁得了人也多半是在中年之后,要么就是年轻时为感情挫折买单,敢爱敢恨留下一子半女或是年老后靠养子养女生活,对这样的女子多半是:华盖命硬会伤人伤己或是女生男相这样的评价。就在三年之前,在所有麻烦都没有真正开始之前,崔慧媛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她仅是郑粹仁的朋友,是能为她提供各种帮助的好朋友,无论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只要郑粹仁开口,她就会尽力而为。

    在变装又学成的朴奫刚尚未出现在郑粹仁与崔慧媛二人友好平和的世界里之前,郑家的大小姐郑粹仁与商家女崔慧媛是至交好友,好到割头换颈的地步,崔慧媛甚至乐于把最重要的东西交给郑粹仁,那是一把袖珍小手枪,因为体积较小便于携带,适合女性使用。她赠予此物,是为给郑小姐当做防身武器,保她出入平安,却不曾想她的礼物成为朴奫刚与郑粹仁相互认知的出发点,若非郑粹仁在情急之下触动扳机,对准男方的刀剑开枪,也就不可能有朴奫刚对于新式武器如此震撼的认知,真正为他日后练习射击,成为大时代的英豪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那么,提到那么多细节,又有狙击手惯犯家的情况,又有朴大人周围的情况,难道本周剧情就如此单薄,单薄到只是在叙述外围事件,叙述之后武将就被杀害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在那样的多事之秋,任何一个人的消失都不是在孤立进行的事件,而是多个利益集团,多种原因,多重目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就譬如武将朴震汉被害一事,其实他的死牵连着当时朝鲜王者高宗李?的开化之策,而在短时间内,主张开化的书生陆续被害,当然不仅是因为狙击手太过厉害,也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王权无力掌控局面所致。朴奫刚的父亲朴震汉为之效命的是一位无力左右政局的王:高宗李?。他并非没有决心之辈,也非不想振作,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朝鲜李氏王朝五百年基业,发展到他这里,确实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时候。最麻烦的是,他的妻比他更为坚决,更加果断,应对政局更有办法,也更加清醒明智,在很大程度上,王者要靠的不是自己的智慧或是勇气,而是妻子为他出谋划策的这份能力,这就应了朝鲜李氏王朝所忌讳的另一个问题:

    女强男弱

    按照迷信的说法,若是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则国家真是已经走到末世。在宫室之内,一共发生了两段有意义的对话,一段是高宗与安东金氏的当权者金炳济的君臣对话,分明是君臣对谈,可是臣下却无臣下之仪态,言谈之中处处逼迫君主做出决定,还在使用宫内礼仪用语,对王者步步紧逼,非要他立即下令,将已死之人朴震汉诬为大逆罪人,理由是有手下跑去义禁府自白,说自己是受到朴震汉指使,这才将狙击手之事加给王者生父大院君。在偏殿之内,金炳济对高宗李?大喊:

    -此事可不能过夜啊,殿下必须早作决断啊~

    或者,安东金氏的当家人金佐英是在害人之后又踏上一只脚,明知死者已矣,不能开口为自己辩解,也不可能去驳斥不实传言,可是还是要栽赃给他,这种办法在旧时叫做:死无对证。为的是让他全家都不得安宁,男丁全部死绝,女眷被罚为官婢,家门从此败落。如此一来,朴大人家的遭遇就成为所有同情开化,甚至支持开化的武将的榜样,若有人乐于为王上效命,则下场会有朴震汉父子一样,被王上斥为大逆罪人,敕令斩首。可是,王者李?不是个傻瓜,他当然知道这是安东金氏众人搞的鬼,于是想要使出拖字诀,将此事延后再办,为的还是保护忠臣的后人。

    另一段对话则发生在此事之后,宫内王与后二人议事,李?的正妃闵氏力劝国王李?要顺应时势,此时的閔茲暎尚不满三十岁,春秋正盛,按照现代观点来看,是一位美丽的已婚妇人,因此不能选择中年女性,必须挑选面貌端正的二十五岁年上女性扮演,根据曾经见过本人,并与之交谈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叙述:

    皇后的面容端庄,面色较为苍白,声音亲切温柔,又透出一股高贵冷傲的气息,身量比一般朝鲜女性略高一些,也许是由于一直生育,体态显得较为孱弱。

    因此此时观众所见是一位面貌美丽端正,言行举止高贵大方,为人却冰冷清醒的宫女子伫立眼前,而此时闵妃对高宗所说的,则是王者身边忠君的臣下应该呈上的谏言:

    -您就随了他们的愿吧~

    -那些人想要做什么,您就允诺吧~

    -中殿!

    -若非如此,他们分明就会以悖伦为凭,行反正之所为。

    -殿下,那些人他们可是在过去百年间支配朝鲜的人群,对王的控制非比寻常,他们可随己意随自己之意愿拥立君主或是废位。那么多臣下也都与那些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啊。请您,暂时对其示弱罢,来日方长啊(时间还有的是)~

    这里要解释的不仅是关于李朝时代的宫廷用语,还有闵妃在言谈之中提到的几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正祖大王生母惠庆宫洪氏所著的【恨中录】中,收录了多种不同的宫廷用语,有优雅从容的问安话语也有极为愤怒时的斥责之言,流传后世都成为文艺创作的绝佳素材,经常被史剧编剧所采用,本剧中出现的宫廷用语就有其中的一两句话。

    @闵妃向高忠李?提到了关于王权安危的重要问题,提出若是不在判定朴震汉一家大逆之罪的问题上让步,就会造成王位倾覆的可能性。因此提到了几个十分重要的词:悖伦、反正、废位。悖伦是说王者不能对意图谋害自己生父的人手软,若非如此就是违背伦理道德,违背了孝道,因此就给了安东金氏众人以反正的大义名分。那么,什么是反正?

    朝鲜李氏王朝是一个充满了阴谋和篡位血统的家族,在五百多年间曾经发生过数百次次大大小小成功或不成功的篡位之争,其中共有四位君主篡位成功,一是太祖之子李芳远,一是世宗之子李瑈,一是成宗之子李怿,最后一位则是旁系王子也是宣祖之孙李倧,前三位君主都是王的正妻所出的嫡出王子,在自身或是臣下的策动之下篡位,而最后一位则是高举反正旗号,将当时君主废位并剥夺王权,流放后赐死。李倧篡位之后,史称仁祖大王。臣下打着以废除君主,强化国政为名的旗号进行的篡位之所为,就是反正。而此时闵妃则是在规劝高宗,若不妥协,不处置朴震汉一家人,就会给安东金氏以反正的口实,王权就会被倾覆。废除被反正的王者,就称为废位。

    @在言谈之中,闵妃还特意提到了另一个事实:

    -殿下,那些人他们可是在过去百年间支配朝鲜的人群,对王的控制非比寻常~【意译】

    注意此时闵妃所着衣装,她是在以臣下之名向王者谏言,说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朝鲜的江山不是王的江山,朝鲜的王权并非由国王掌控,控制王者,掌控王权者另有人在,朝鲜的江山是士大夫的江山。

    自正祖死后的百多年间,朝鲜的国政与权力都由一批士大夫贵族所掌控,这样的阶层当中有自己的伦理和道义,但对王室任用的勤王之人不是采取打击利用去除的办法,就是采用下毒,行刺等各种暗杀办法。此次斗争以高宗李?失败告终,必须认输,对保守派采取妥协的办法,方能保住王权和政局稳定,以册安全。正是由于高宗的退让,这才让武将之子朴奫刚的平静生活起了波澜,摧毁了他赖以生存的世界:

    父亲被害,死后还被诬为大逆罪人,手足被罚为官婢,家被查抄,家门凋零。

    在这一切的灾难背后,都是由于高宗的软弱和妥协,造成了朴氏家门的不幸。而在这些不幸发生之后,也彻底埋葬了他对幸福的憧憬,就在离开郑粹仁之前,他还含泪对她说:

    -想要和姑娘每天都在一起,想要和姑娘幸福的生活,这是我此生拥有第一个的梦想啊!

    -现在就只能成为梦了~

    若是受到冤屈,究竟要如何打算,若是被诬赖到无法自处,又要如何应对,还是闵妃说得好:

    -请您,暂时对其示弱罢,来日方长啊(时间还有的是)~

    实际上,机智可爱的闺秀郑粹仁对自己所爱的人所采取的的劝诫办法也是一样,不知不觉间,宫女子与寻常闺秀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护希望守护的人。不同的是,出身译官家门的郑粹仁还为所爱的人送上了指南针,作为礼物,为的是以物明志:指南针既是对于朴奫刚的祝福,也是对于他的指引,既是在以指明方向诉衷情,也是在以物件传达不变的心意。她知道的是,所爱的人收下礼物泛舟而去,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眼前,所爱之人被击中落水不死还被开化派的进步学者搭救,也是拜此物所赐,获救的理由非常有趣,那是因为另一位开化时期的传奇人物金玉均看到获救之人身上的物件,对他很是喜爱,还给他一句:

    -求生之人,天恒佑之啊~

    三年后,当早已剪短头发,身穿洋服的朴奫刚出现在济物浦渡口,对作乱的杂役一击即中,当崔元信见到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倭国来人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当伫立渡口的郑粹仁望着肖似所爱之人的持铳者瞠目结舌,关于开化时代的传奇其实才刚刚开始。预知下情如何,下周同一时间请继续关注下篇。
    【详细】
    67305999
  • 所有团的团长
    2012/11/29 16:21:17
    一九四二的记忆
           和电影没什么关系。只是说姥姥的一九四二的。所以,不是影评。抱歉占了个格子发在了这里。

           姥姥是当年跟随家人从河南逃荒逃到山西的。结果到了山西发现也活不下去.其父母决定死也要死在在河南,于是又往回走。还没走出山西,就支不住
           和电影没什么关系。只是说姥姥的一九四二的。所以,不是影评。抱歉占了个格子发在了这里。

           姥姥是当年跟随家人从河南逃荒逃到山西的。结果到了山西发现也活不下去.其父母决定死也要死在在河南,于是又往回走。还没走出山西,就支不住了。姥姥和姥姥的妹妹先后被送了人。其后便是几十年的亲情分割。文章是母亲四年前写的。看到《1942》上映,决定发出来。这是真实历史中的一个片段,来源于姥姥的回忆。无关电影。
     
                     姐妹情深 六十五年的牵挂

    2008年4 月19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四。
     
        早已和父母计划好了,这天要去建宁寻找失散多年的姨妈———我母亲的亲妹妹。说是寻找,其实已有一个不太确定的目标,由于天气预报说有雨,且天气也一直阴沉,因此就没有出发。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后,看没下起雨来,母亲已是急不可奈,因为为了这一天,她已足足等了六十五年,于是我们一行七人就出发了。但没想到,车还没开出母亲住的家属区,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雨,冥冥之中,似乎老天爷也想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母亲年事已高,今年七十有四且行动不便,但六十五年前的一切却仍然历历在目,向我们说起时,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而我也惊叹时间的巧合,六十五年前,也是春天,也是农历的三月中旬......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3年的春天,农历三月十六日,我的外公外婆怀抱出生尚不足百天的姨妈,领着我8岁的母亲和我当时只有3岁的舅舅,从河南的武陟出发,踏上了逃荒之旅。一家五口,全部的生活家当就是一条破被子和一个花生饼。之所以北上,是想去山西壶关要回从前做小买卖时别人的欠款。兵慌马乱,民不聊生,逃荒的人成群结队,头顶上日本人的子弹飞来飞去,饿了就乞讨,冷了就五口人卷缩到一起取暖。从河南逃荒去往山西的路上,不知多少大姑娘小伙子走着走着倒在路边就死去了,更不用说年龄大一些的人。那种情形,那种年景,谁也顾不了谁,实在乞讨不上饭吃的,就只能就吃路边的死人。连续的奔波,外婆已饿得头晕目眩,怀中的姨妈一点奶水也没有。逃荒路上的人们还得躲避日本人的杀戮,遇打仗就藏匿到山旮旯里不敢出声,饿得死去活来的姨妈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但即便是这样,外婆仍得捂着她的嘴,过一会给她放开让她喘口气,怕万一她哭出声音来被日本人发现了就都没命了。
        好不容易走到了壶关,一看,欠债人也穷得过不下去了。钱没要到,外婆外公想,就是死,也得死在河南家里。于是无奈的外公外婆只好往回返。还没走出山西,眼瞅着一家五口就都要饿死在路上了,外公外婆想:与其让8岁的女儿跟着他们饿死,还不如送与他人,也许还能活命。走投无路的外公外婆只好狠下心来将我的母亲卖给别人——8岁的母亲给她的亲人换来了一斗玉米。外公外婆告诉母亲说,会用这一斗玉米作为周转,捣成面做成窝头到附近的集市上去卖,然后再继续买玉米、做窝窝头,这样周转开后也许就能养家糊口,还能再把母亲赎回来。临走时外婆一直安慰母亲说,不要哭,我不走远,就在这附近做点小买卖,卖窝头和黄馍,等到能生活了就来领你。
        也许冥冥之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外婆离开之前一再叮嘱母亲:记住咱家是河南武陟木兰店东石寺村。8岁的母亲从广袤的中原徒步走到太行山上的高平、壶关,哀鸿遍野,耳闻目睹的全是灾民、战争和死亡。死人堆里走过来的她格外懂事,知道自己的亲人是迫不得已,也明白跟着自己的爹娘将是生死未卜,只是不知道她的亲人将走向何方。母亲看到外婆怀中奄奄一息的妹妹,捡起卖自己时地上掉下的三四粒生玉米在口中嚼成糊状,连同唾液,口对口地吐到姨妈的嘴中,这,就是我的母亲和她的亲人的诀别。外公外婆拿着卖我母亲得来的那一斗玉米,也拿到了满心的悲伤和痛苦,然而灾难仍没有放过这对可怜的夫妇。刚走到建宁的村口,玉米就被土匪抢了,还把外公的衣服剥了个精光,是外婆跪到地上一再给他们磕头说好话,土匪才给了外公一件外衣系到腰间算是遮羞,伤心欲绝的外公外婆此时已是万念俱灰,只想着死也死到自己的家乡,于是一路乞讨着往回返,山西之行的要帐之路成了亲人的生离死别之旅……
        母亲一直期待她的家人都能活下去,但是二十年后才知道,我的外婆外公走了还不到100米远的距离,看着自己怀中刚够了百天的小女儿,已是奄奄一息,便随便敲开路边一户人家的大门,把女儿送给了人家,然后匆匆走开,只怕人家不要的话,自己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骨肉饿死在自己的怀中。等感觉那户人家关了大门,外婆才又重新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死死地记住:这是个丁字街,我的小女儿在这个大门里。解放后,外公外婆曾先后三次徒步重上太行山去寻找自己的亲生骨肉,找到丁字街,却再没能找到用围裙抱走自己那只有100天大的女儿的那户人家。外婆不敢去认领,只是想知道她是否还活着。找到我的母亲后,她还一再叮嘱我母亲和我濮阳的姨妈:如果我有生之年找不见,你们也一定要去找找,告诉她她的生日和时辰,仅此而已,我生她但没办法养活她,只要她还活着,只要她过得好就行。
        民国33年,公元1943年,28岁的外婆将两个女儿送了人,二十年后————我的母亲28岁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1964年,新乡到长治北通了火车,我的裹足的外婆,悄悄爬到煤车上,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山西,然后又徒步走到撇下自己亲生骨肉的地方-----高平建宁,却仍没有找到她朝思暮想的女儿,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自己送人的那个大女儿被送到了围城,至于那个小的,没有任何人知道。于是三寸小脚的外婆又翻山越岭,徒步 30多公里从建宁走到城关的围城,到那再打听,才知我的母亲15岁就被嫁到了再顺着铁路往北走15华里叫寺庄的村里。于是外婆又徒步从围城到寺庄,许是外婆的执着感动了苍天,进到寺庄村里询问的第一个人就知道母亲,而且当时她们竟然就站在母亲的家门口。激动的外婆没作任何考虑就进到了母亲的家里,但此时此刻,受尽磨难的母亲,没有养父母和公公婆婆的同意,在见到自己魂牵梦绕的亲生母亲后,居然不知所措,不敢上前相认。
        母亲在15岁未结婚前,常常向她的继母请示去赶集,谁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去赶集,她衣不蔽体,身上也没有一分钱,谁也不清楚她小小年纪为什么那么爱赶集。到了集市上,她从没买过任何东西,她只是找人,看有没有卖窝头的人,看那是不是自己的爹娘,自己用8岁的年龄换来的那一斗玉米是不是救了自己的父母和弟妹的命,她想让她的亲人知道,不管吃了多少苦,她还活着,她想知道自己的父母弟妹怎么样了,想知道自己的爹娘挣够了赎回自己的钱了没有。而每次都是抱着希望去,带着失望回,她总也见不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他们究竟去了哪里?他们还活着呢吗?他们还好吗?而直到二十年后,母亲才知道,她那只有100天的妹妹,就在同一天,就在离送下自己不到100米的地方,就在一刻钟之内,不得已也送了人,自己可能已和她在一块土地上生活了整整20年,却一无所知。
        母亲不识字,也不会骑自行车,家庭的重负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她从没中断过寻找自己的亲妹妹,只要有人说是建宁的,她就向人家说起这段往事,并委托别人帮忙寻找和打听,而却总是杳无音信。有时有一点线索,却又总被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否定,就这样断断续续,总没有个结果,母亲甚至产生一些想像和幻觉,只要有人说是建宁的,年龄感觉和自己的妹妹差不多,就在想,这是不是就是我的妹妹呀!但是一次次的失望也让母亲渐觉希望渺茫,于是将这个心愿慢慢地尘封了起来,后来我们姐妹几个参加工作后都也先后打听和寻找过,但都是无功而返。我们得到的信息是,逃荒到建宁的河南人已都找到了亲人,没听说哪一个还没找到,寻亲的事就这样被轻轻地搁置了,每个人都理直气壮地忙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个人又都在自己的心底里默默地祝福:但愿她活着,但愿她过得还好。而母亲为了不给子女们找麻烦,把这个心愿打成结,深深地放到了心底,再也不见她轻易提起。而最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期间,我的外公外婆和舅舅都先后辞世。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行动愈来愈不方便。
        去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普通的饭局里,一个建宁的女人说道:“其实我的母亲是河南人,但至今也没找到亲生父母。曾有寺庄的一个照相的去找过多次,由于我的爷爷奶奶的阻拦,就没敢见面。我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实际年龄,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知道自己有那么高的时候(她用手势比画大约有8岁小孩的身高)邻居悄悄告诉她:‘你不是建宁人,你是河南人。你现在的父母对你很好,他们养活你很不容易,你可不能去认你的亲生父母而忘了你的养父母’。而我的爷爷奶奶膝下并无其他子女,对我母亲确实很好,于是我母亲没想、也不敢且也没那个能力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个想法也就打成了结,沉到心的最底层,直到我的爷爷奶奶先后过世,我母亲才又重新产生了这个念头,但又无从找起。曾有许多来相认的,感觉都不像,来往也是断断续续,可以说,我母亲一直没找到她的根在何处。”而坐在对面的女人就是我的二姐,她听得目瞪口呆,脱口而出说:寺庄那个去找寻过多次的人就是我的父亲!
        一切仿佛如梦境,消息迅速在全家传开,二姐专程跑到建宁,想去确认一下。说起经历来非常像,一看长相却与我母亲及小姨妈都不太相似,再说年龄就感觉更不相符,起码相差三岁,于是此事便又是轰轰烈烈提起,又轻轻地放下了,我们亦已不再抱什么希望。半个月前,我的小姨妈从濮阳来我家小住,姐妹俩又说起那个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女人--母亲的亲妹妹、姨妈的亲姐姐,思念亲人的感情的闸门又一次被打开,这次无论如何姐妹俩也要去看看,究竟她是不是亲秭妹!作为子女,这次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于是就择日而行。
        65年前,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满目疮痍。而今天,淅淅沥沥的春雨将我们的心情也打得异常的悲伤,整整65年,重新回到了这个生离死别的地方,母亲努力去记忆深处找寻那往日的影像,老街还在;窄窄的、曾经住过一晚的那个院落仍依稀可辨。但最主要的,母亲还是寻找那个外婆交待过的丁字街,那个把妹妹送与别人的地方,已不复存在。人非物不是,能机器1942年左右事情的,起码也得在80岁以上,找到的寥寥几人,亦不知我们所云。于是直奔那曾经定下的目的地,进得人家的大门,母亲便泪眼婆娑,三人相见,比比耳朵,比比个头,比比手,似曾相识,此时此刻,真希望有人能作证:这就是我的妹妹,这就是我的姐姐,这就是你们孩子们互相的姨妈,希望奇迹就发生在现在,希望奇迹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时间就在这里定格,感情就在这里交融…… 对医学,我们不懂,天真地想着科学这么发达,应该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论,一问,不行,只能做亲子鉴定,姐妹之间无法鉴定!但愿不如所料,却每每恰如所料,所有人都非常失望。
        农历的三月二十,65年前,也是这一天--农历的三月二十,我的外公外婆将她的两个女儿无奈地送与了他人。而今天,一位老人,在子女的陪同下,来与她心目中的亲姐姐和亲妹妹团聚,不同的经历,共同的心愿使她们的心很近很近。不是似曾相识,却胜过旧友重逢,此情此景,谁都不忍心去探究:究竟是不是所要找的人?而我只想说,我们愿意做你的亲外甥亲外甥女,但我实在想知道,你究竟是不是那个奄奄一息被送了人的姨妈?
                                                                                                      2008年4月25日
    【详细】
    5674565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