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65004
  • 愛碧
    2007/11/13 13:11:19
    变形吧!金刚

    据说有一个电影的类别叫纯男性电影,而《变形金刚》就是其中一部。为什么是纯男性电影呢?看豆瓣就知道了,512条影评,99%是男生写的,95%给了四星或以上的评价。事实上,针对电影本身的评论并不多,大部分都在追忆他们心目中的经典,电影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男生们童年梦想得以成真的象征。

    对此我倒没有成见。毕竟每个人心中都可能藏着一些经典,而由于其纯阳性的特征——机械、战争、力量等

    据说有一个电影的类别叫纯男性电影,而《变形金刚》就是其中一部。为什么是纯男性电影呢?看豆瓣就知道了,512条影评,99%是男生写的,95%给了四星或以上的评价。事实上,针对电影本身的评论并不多,大部分都在追忆他们心目中的经典,电影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男生们童年梦想得以成真的象征。

    对此我倒没有成见。毕竟每个人心中都可能藏着一些经典,而由于其纯阳性的特征——机械、战争、力量等等,“变形金刚”便成为了男生们的集体梦想。不过我有些怀疑,假如他们再看回小时候的动画片,会不会觉得索然无味?那时我们爱上某样东西也许是因为单纯,或者只因为“不知道有更好的”。看多了现在制作精良的3D动画,对那些古老的手工制品,说不定会适应不良呢。

    为了保持经典形象,还是不要随便碰触,让它们永远成为回忆比较好。

    对于动画版《变形金刚》的情节,我大致还是有些了解的,毕竟当年它的名气实在太大(虽然有段时期我把它和另一部日本动画片搞混了)。比如柯柏文(即汽车人首领擎天柱)、麦加登(狂派首领,国内什么叫法我就搞不清了,霸天虎么?那威震天又是谁?)、博派、狂派,说起来我都有印象。其实我一直最感兴趣的是它们的译名,我在广东看的听的都是香港那边的译法,Optimus Prime译成柯柏文,显然主要根据音译,而且居然有名有姓,姓柯(O)名柏文(Prime,其实发音不太像)——颇有断节取音之嫌,不过中国味甚浓,小孩子叫起来好记也受用就是了。Megatron的发音倒是挺接近的,至于Autobot = 博派、Decepticon = 狂派,似乎是各取最后一个音节为名,总而言之,好处是简单易记——当然对了解名字背后的涵义、乃至人物的特性则没什么帮助。

    相对地,国内的配音人员则习惯沿用意译,例如Autobot是汽车人,还算带谱,问题是正派队员好像不全是汽车人啊?“擎天柱”我就不大懂了,Optimus的词根和Prime这个单词都有“最好”的意思,这个名字应该理解为“宇宙最强”吧?(虽然很累赘。)“擎天柱”是怎么创造出来的,难道是形容他变成人形后很高大,犹如一柱擎天?“霸天虎/威震天”更是,呃,义在言外了。看上去这种译法的准则是任意发挥、自由创作。不过说到底,名字也只是一种记号,能被人接受就成。

    译名基本统一的是大黄蜂、爵士、声波这几个;最有意思是Starscream,香港人很理所当然地翻译成“星星叫”(真是直接又方便),国语有些版本似乎也沿用此名,但我刚刚发现正式的叫法是“红蜘蛛”,Starscream是蜘蛛的一个品种吗——如黑寡妇之类的?不然他长得可不像蜘蛛呵?

    ——男生们恐怕气得要吐血了。所以我才说这是纯男性的电影,女生是会联想到奇怪的方向去的。

    单就电影而言,我只给三星。三星的意思是,还能吸引我看完,不至于中途退场;但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挑毛病。

    当然特技很炫,简直是太炫了,令我眼花缭乱,完全没有真实感。所有的变形动作在0.1秒内完成,其间只见到无数细小的部件飞速移动,却无法看清其变形组合的具体过程——要知道这才是戏玉啊!即使是女生,也会想了解汽车的车头如何变成人头,车厢变胸膛,车门、车轮舒展成四肢,等等;而非随随便便装点声音和视效,就给唬弄过去啊!那些零件都那么小,虽然我不懂机械,不过要砌出像“擎天柱”般的大块头,主部件也得够巨型吧?一堆鸡零狗碎的东西怎么能支撑起来?而且稍微scan一下就能变成构造、大小完全两样的东西(收音机变手机),那不是机械,根本就是魔法嘛。

    剧情。没什么好说的,典型的美国式爱国主义加英雄主义加外星恐怖主义,再加点美女的养眼镜头做调料。外星机器人来到地球大演正义邪恶之战,正义不敌邪恶,结果邪恶却给渺小如尘的人类灭了。巨型金刚跑不过高中学生。超级金属不怕导弹怕高温。变形金刚可耻地退化为配角,衬托了一把美国大兵的爱国精神和人道主义。最后调侃了一把自由之邦,说政府对人民没有秘密云云。Over。

    能源方块。动画里是变形金刚的食粮,如同手机需要充电、汽车需要电池。机器人之间的战争是生存之战,不过借用了人家的土地(如同美国热衷于在自己国外打仗)。在电影里则变成了某种力量(变形能源)的象征,狂派抢夺它是为了统治星球——为了剧情的集中,这样改编亦无不可。问题是这种能量似乎只对狂派有用,一旦释放出来,被“电”到的机械/电子产品全部感染上躁狂症!狂派招收喽罗比黑社会还快!那博派要它来干什么?直接砸烂不都干净了!

    变形金刚实力大比拼。狂派明显优于博派,飞天遁地,武器犀利;相反博派只长于肉搏,攻击力远远不如。街道战那一场似乎借鉴了“街霸”的动作设计,筋斗翻得漂亮,可我老担心哪颗螺丝会松掉,哗啦一下就散架了。柯柏文手把手居然打不过麦加登!太失败了,好歹让人家施展一下阴谋诡计才取胜,以显示博派的正直和狂派的狡诈嘛。

    值得一提是柯柏文首领的博大胸怀,当手下气愤人类抓走了大黄蜂,怒斥其不义时,柯柏文沉重叹息:“我们不也一样吗?” 表现出强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充分显示其悲天悯人的星际主义和人文关怀,简直该颁发一项星际和平奖,以资勉励。

    ……好了,各位男同学,你们继续吐血吧。

    【详细】
    12382181
  • 小树
    2021/12/26 22:57:24
    走好每一步

    2021年12月26日,CBD万达影城,参加际洲先生的包场。全场有150来人。夏伯渝、夏登平、柯庆峰诸先生到场交流。气氛很好。

    影片技巧有限,但是抓人、有力量。力量来自两点:山与人。

    生活在城市太久了,山成了一个概念,人不自觉地傲慢起来。

    通过有

    2021年12月26日,CBD万达影城,参加际洲先生的包场。全场有150来人。夏伯渝、夏登平、柯庆峰诸先生到场交流。气氛很好。

    影片技巧有限,但是抓人、有力量。力量来自两点:山与人。

    生活在城市太久了,山成了一个概念,人不自觉地傲慢起来。

    通过有限的镜头,感到了山的气息。那冷、那硬、那复杂的纹理,真令人着迷。

    需要定期看山。人被还原为原人,赤条条。生命稀薄,如同被风卷走的雪雾。

    夏先生是个宝贵的人。或许强健的体魄能让人乐观。即便残疾,乐观依然饱满。

    观众问:登山时想什么?答:走好这一步。

    真正朴实,真正智慧。想到写作,想到人生,也是如此。

    【详细】
    14093440
  • 张京徽
    2017/4/27 13:05:30
    《人民的名义》失败者群像
  • 最美的时光
    2017/10/23 12:58:54
    没有喜剧效果的喜剧
    这几年喜剧电影越来越不喜剧了,就像被消费过度的快餐,曾几何时,看到范伟就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各类小品,然而,我最终还是失望了。之前范伟的几部电影我都快看吐了,除了猥琐加色情感情泛滥的感觉,再找不到第二种情绪,本来这个演员表放在那儿,想着再抱点希望,等公映后,终于那一点点肥皂泡般的希望,澎的一下,无影无踪。我终于可以不用再对范伟抱什么喜剧效果的希望了。
    再说这个大鹏,本来对这人不熟悉也不认识
    这几年喜剧电影越来越不喜剧了,就像被消费过度的快餐,曾几何时,看到范伟就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各类小品,然而,我最终还是失望了。之前范伟的几部电影我都快看吐了,除了猥琐加色情感情泛滥的感觉,再找不到第二种情绪,本来这个演员表放在那儿,想着再抱点希望,等公映后,终于那一点点肥皂泡般的希望,澎的一下,无影无踪。我终于可以不用再对范伟抱什么喜剧效果的希望了。
    再说这个大鹏,本来对这人不熟悉也不认识,即使所谓的煎饼侠当时那么的红火。据说是真正的屌丝逆袭,可是真正草根上来的人,哪一个不是起码有一方面的才华,我看来看去,没看出这个大鹏有什么才华,中国的喜剧电影真的堪忧了,好象很久都没有看到一部捧腹大笑的喜剧电影了
    【详细】
    8881307
  • 无聊
    2017/7/11 9:18:19
    月满轩尼诗
    阿来妈:以前阿来他爸跟我喝茶都光顾希尔顿,我们的喜酒也设在希尔顿,我跟他说,人家是不会因为希尔顿的名气多送贺礼的,可他就是不听。
    阿来:爸,你结婚时是不是在希尔顿设宴?
    阿来爸:那地方叫“希顿”,从希尔顿往前走,中环街市附近吧。

    这香水什么牌子?昏了也会给熏醒,醒来闻了再昏倒。

    叉烧包里肥肉放多啦?吃得你油腔滑调的。

    谁说扔掉?那是物归原主。我
    阿来妈:以前阿来他爸跟我喝茶都光顾希尔顿,我们的喜酒也设在希尔顿,我跟他说,人家是不会因为希尔顿的名气多送贺礼的,可他就是不听。
    阿来:爸,你结婚时是不是在希尔顿设宴?
    阿来爸:那地方叫“希顿”,从希尔顿往前走,中环街市附近吧。

    这香水什么牌子?昏了也会给熏醒,醒来闻了再昏倒。

    叉烧包里肥肉放多啦?吃得你油腔滑调的。

    谁说扔掉?那是物归原主。我扔进垃圾桶,收垃圾的把它丢进垃圾车,垃圾车开去焚化场,焚化炉一把火生起,你老爸立刻就收到,高兴还来不及呢。

    爱莲:一杯奶茶多少钱?
    服务生:十二块,单饮双倍算,不吃不喝三倍算。
    阿来:不吃不喝三倍算?开玩笑吧?
    服务生:不吃不喝很影响我们的声誉,要是每人都这样,很快网上就会流传…我们这儿的食物有问题,对不对?

    医生:六十三岁的人了,不能不定期检查
    阿来:她…六十三岁了?
    医生:她真的是你妈?
    阿来:可是她…她从来不肯透露她的年龄
    医生:那你多大了?
    阿来:我?我…四十一岁
    医生:你也四十一了,她能不老吗?
    【详细】
    8658496
  • 咸浣熊
    2021/1/4 2:22:27
    笔记

    园子温的(属于普通人和庸才的)摄影机不要停和抛掉面具上街去。也是他作品里除了曝光我最喜欢的一部。

    这次终于关注了下结构了。前面都是散点透视,处处是伏笔和引线:幽灵、群演、人群、面孔、椭圆形上咕噜咕噜的人生。在最后一幕之前的平静叙述中,通过类似“所有的幻想都需要一个朋友”织成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的、看不见的丝线。

    园子温的(属于普通人和庸才的)摄影机不要停和抛掉面具上街去。也是他作品里除了曝光我最喜欢的一部。

    这次终于关注了下结构了。前面都是散点透视,处处是伏笔和引线:幽灵、群演、人群、面孔、椭圆形上咕噜咕噜的人生。在最后一幕之前的平静叙述中,通过类似“所有的幻想都需要一个朋友”织成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的、看不见的丝线。然后将伏笔和引线在最后一幕集中在戏中戏里全部引爆,让几乎每一处伏笔都有回响,第一个女主角、台词、薄雾......在这条街上,看不见的丝线无所遁形,人和人(配角和配角,庸才和庸才)相互连接、对话起来,开始戴着镣铐起舞。群众的声音汇合在一起淹没女明星的嘶吼,让真实的面孔淹没虚伪的面具。非常激动人心的。

    最后那段风格化的大暴走只能说是绝对园子温的,可是即使没有,当观众们将视线从明星身上移开,开始举起手机拍摄群演并以他们为焦点时,参与的胜利就已经颠覆了导演和明星中心。

    另一方面,片子里的男人也是典型的园子温式。让软弱压抑的男人退场(最后暴走反而有点破坏了),并让主动且精神上强有力的女性走出影子的处理很妙。从“你意识到世界会停止吗”那段开始就是第一位女主角方子主导,片子实际上将所有拥有流畅巧妙节奏感的部分都交给了女性。

    惊喜是这片子磕死我了。没想到一开始边看选角边自言自语“如果是我我会选”的两位女性竟然可以搞CP。嚎叫的疯女人安子,沉默的疯女人桐子,竟然还有这么一段爱情加革命(?)的戏码并作为颠覆者完成私奔。磕死我了,谢谢你,园子温,虽然你是我走在街上碰见最想在脸上揍一拳的导演,这对也给得特别尤其无敌好。

    回到我最喜欢的一句经由桐子也只能经由她说出的台词:我只是人群中的一副面孔,但我很感激你能认出我来。

    这不仅是让人看到这个沉默的疯女人有一种“韧”的内在,更重要的是,在最后一幕中,戏中戏第一场开始录制,就在摄影机视角里,女明星的红裙子后面,导演和所有观众都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桐子的脸。

    比起更容易被关注到的、作为混乱触媒的安子(她时常从外部发起攻击),桐子则用她的被看和在场,用她在摄影机里一闪而过的面孔为那句台词作出完美的呼应和互文,在整个文本里进行了一次沉默的内爆。

    【详细】
    131101088
  • 已注消
    2019/11/19 13:51:36
    这个真的不太可

    一开始是冲着男主去的

    当时看《绝世千金》感觉很不错

    但是我只能说他的现代装真的没有古装好看

    隔壁《明月照我心》王爷造型就好很多

    这部剧的演技。。。。

    不说了

    整部剧除了别扭的男女主

    其他配角的人设都还不错

    然后剧情也有很多bug

    太多了就不赘述了

    总而言之

    不是

    一开始是冲着男主去的

    当时看《绝世千金》感觉很不错

    但是我只能说他的现代装真的没有古装好看

    隔壁《明月照我心》王爷造型就好很多

    这部剧的演技。。。。

    不说了

    整部剧除了别扭的男女主

    其他配角的人设都还不错

    然后剧情也有很多bug

    太多了就不赘述了

    总而言之

    不是一部合格的下饭电视剧

    【详细】
    12039214
  • Wilson
    2020/5/5 21:02:27
    至所有该剧男主的忠粉们!

    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对剧情有争议是好事,只要不是为捧谁踩谁刻意而为就行。我发了条对该剧的评论,回复有支持也有反对这很正常。但有些小朋友一看就是男主所谓的忠粉,只要是男主的剧不管是否有瑕疵一律说不得!谁有疑问提出就群而攻之甚至恶言相向,操字滚字满口!呵呵,这已经成为豆辦评论里一种不良的风气。难道编导的剧设就一定合理?偶像的演技就一定优秀?偶像们靠忠粉成就出的光环总有暗淡的一天,只有不断上升的

    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对剧情有争议是好事,只要不是为捧谁踩谁刻意而为就行。我发了条对该剧的评论,回复有支持也有反对这很正常。但有些小朋友一看就是男主所谓的忠粉,只要是男主的剧不管是否有瑕疵一律说不得!谁有疑问提出就群而攻之甚至恶言相向,操字滚字满口!呵呵,这已经成为豆辦评论里一种不良的风气。难道编导的剧设就一定合理?偶像的演技就一定优秀?偶像们靠忠粉成就出的光环总有暗淡的一天,只有不断上升的演技才是维持光环的保证。忠粉们为保持偶像形象,杜绝一切不利言论的行为可赞但其实也是害了偶像们。在影视长河中沉下去的人形花瓶偶像这些年难道还少吗?目前国内外一线的影视大腕哪个不是凭自身的演技而获得观众的肯定与支持?你可能会为一位老戏骨精湛的演技而追戏一生但又有多少人会为那些靠颜值起家的偶像忠粉一世呢?颜值会随着岁月而衰退只有演技才是一个影视艺人不变的永恒!

    在此我还要敬告各位给我留言的朋友们!欢迎合理碰撞但请勿再有辱人言论,需知今你辱我他日也会被别人辱之!辱我者如辱自家双亲,最后被辱的还是自己!

    5.8更《剧外观后感》

    现在是剧内没剧外好看!剧内才多少演员,顶天把所有打酱油的路人全算上也就百人吧。剧外可是几百上千各年龄层的剧友、粉友、路人在剧评区唱大戏呢。剧内演历史谍剧,剧外演现代战争剧。剧内男主枪弹横飞,剧外各路人马口水狂喷。剧内男主武器手枪加弹指神通,剧外忠粉兵器各腔国骂加狮子吼功。剧内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剧外粉中有敌,敌中有粉。剧内男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剧外忠粉为主家影剧前程狂吠喷人。我认为剧外绝对比剧内精彩多了!天天有奇葩,日日有爽文是剧外的特色。剧内特色也就剩男主颜值了。所以我决定继续把热闹看下去太有意思了!另外我觉得"豆瓣”为了适应剧外的情节应该更名为"斗瓣”那就更符合剧外的剧情了呵呵呵!

    【详细】
    12569793
  • 寂静岭
    2013/11/30 0:04:51
    所谓“正道”和注定牺牲
    张家辉饰演的张子伟是一个注定要牺牲的人,前半段是被牺牲,后半段是主动牺牲。

    张子伟13岁没有父亲开始,刘青云饰演的马昊天和古天乐饰演的苏建秋就成为了他生命中除了他妈妈最重要的人。他既没有昊天聪明成熟有主见,也没有建秋身手利落有个性,他中规中矩、不上不下,他是老好人,他最理性,他是兄弟三人感情维系的粘合剂,没有他,也看到了,电影中间他消失的五年,昊天和建秋基本形同陌路,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张家辉饰演的张子伟是一个注定要牺牲的人,前半段是被牺牲,后半段是主动牺牲。

    张子伟13岁没有父亲开始,刘青云饰演的马昊天和古天乐饰演的苏建秋就成为了他生命中除了他妈妈最重要的人。他既没有昊天聪明成熟有主见,也没有建秋身手利落有个性,他中规中矩、不上不下,他是老好人,他最理性,他是兄弟三人感情维系的粘合剂,没有他,也看到了,电影中间他消失的五年,昊天和建秋基本形同陌路,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不过不得不否认,就算大毒枭八面佛的事情出来前,没有他,以这俩人的性格,友谊果断不会持续如此之久。
    正是因为张子伟的这一特性,他既没有像昊天早早成为督察,肩上责任过重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而失去妻子成为孤家寡人;也没有像建秋那样警校还未毕业就被选中做了卧底,每日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惶惶不可终日,老婆从怀孕到预产期临近只回家三次,一次是醉酒,两次是受伤。他的工作稳定,时间充足,娶妻生子,享受天伦之乐,偶尔加班、些许危险带来的小小刺激,也让自己的人生没有平静到索然无味。
    除了张子伟小时候父亲过世这个外,这应该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所拥有生活一致。他死而复活回来后曾质问昊天:“为什么我没有被选中活下来?为什么我不可以选择?”(大意,凭回忆)是啊,为什么呢,张子伟?因为, 13岁开始,就没有了父亲的疼爱也就是没有了靠山,为了维系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兄弟的关系,需要事事忍让,一边听从大哥昊天的吩咐,一边稳住建秋的火爆脾气。家庭工作都OK,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于是,紧要关头,大哥昊天想起的是建秋一遍一遍的“我要回去”,“我老婆马上就要生了”,而张子伟,但是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被牺牲的就只能是你了。
    试想过自己从小到大,有多少事情是自己选择,自己做主的呢?出生自己做不了主就算了,连一开始的意识,所谓的懂事都是别人或者说是这个社会强加给你的。不停地有人告诉你,这个是阿拉伯数字1,那个是白色的墙壁,这是个非洲大象,那是个红烧鲤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获取的,是人类智慧几千年的结晶,现在一股脑的抛给你,你总会长大的,总会需要进入社会的,所以你没有选择,你必须要适应它,从你懂事起,就是在为这事Stand by。“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了孩子们过早丧失了自己选择的权利,自己钻研的能力。所能做的就是沿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一直走,沿着就早设定好的路线一直走,认字、数数、唐诗、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好的单位、结婚生子、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一抹黑,走到底。
    那么,这一条主干道走不下去了怎么办呢?成绩不好,或是单位不好,或是婚姻不圆满,或是出现了等等其他意外,怎么办?主流价值观不认可啊!被周遭人眼光可以杀死啊!所以,成绩不好,小学生都有选择跳楼;单位不好收入不高,成人烧杀抢掠,贩毒、贩卖军火以求致富捷径。这些小路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可依然生生不息,成人世界各种条条框框的出现便是为了维护这些所谓的社会秩序,警察便是这一产物之一。鲁迅不是曾说嘛,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贩毒之路也就是这么来的。因此,干掉一两个贩毒的头目是根本不可能堵上这条路的。
    这三个兄弟特别是建秋很明白这个道理,那他们还报着必死的决心去澳门一搏,最后还真死了俩?原因是什么?报仇?张子伟完好无损回来了,兄弟间隙已经解除了,昊天的感情挽回了,所以报仇也不是了。想想一个是劫囚犯,一个是逃犯,一个是毒犯,这身份如果不拿下这个他们前后加起来十多年都没有干掉的大毒枭八面佛,恐怕返回这个社会以后生活会很艰难吧,如果不做出点事,活着抬不起头,这种日子,过去五年三个人应该都受够了。至于张子伟,他之前因公殉职,家人应该是有荣誉的,不拿下八面佛这厮,他此番活着回来,五年间发生的事情说不定还会让这个原本的烈士家庭蒙羞。另一方面,他在泰国妻子也已经死了,对这个女人也许还报着些许愧疚之心也了无牵挂了。所以他最好是死,他也可以去死了,他还没有了一只手,牺牲自己或许可以让更多人幸福。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主流价值观的实践者了,不用选择,曾经身为一个扫毒组“差人”,舍命在所不辞。
    想起了《金枝欲孽》里,玉莹原本是可以逃出紫禁城的,但是考虑到她侯佳一族的声誉,她深爱的额娘,她便义无反顾地走了回去,选择了牺牲自己。

    希望以后,中国社会能够更包容一些,不要牺牲了别人,又牺牲了自己。

    注:纯粹个人有感而发,全凭记忆,细节差漏很可能,并且也许导演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详细】
    64391849
  • Starboy、=)
    2020/10/20 10:37:28
    快烂掉的苹果

    我粗略浏览了一下另一篇影评,对于六分我实在不敢苟同。那么简要地说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对这种电影下一个定位。不是所有低成本的国产电影都是烂,而这部低成本电影是彻彻底底的没有演员、没有制作、小到不能再小的国产。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它剧情的推进是很不错的,刚刚我

    我粗略浏览了一下另一篇影评,对于六分我实在不敢苟同。那么简要地说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对这种电影下一个定位。不是所有低成本的国产电影都是烂,而这部低成本电影是彻彻底底的没有演员、没有制作、小到不能再小的国产。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它剧情的推进是很不错的,刚刚我粗略浏览了一下电影的评价,有个豆友说是抄的——那么这部电影很可能抄在在节奏与场景。首先场景布局与设计,以及剧情的缓慢推进,我觉得算得上一般甚至不错;其次它对于角色的塑造,尤其是龙一样的怪兽??的塑造,我觉得对于这种层级的电影可以称得上难能可贵;再者,结尾的怪兽大战,也是算得上别出心裁了。

    但是问题依然足够明显:

    1.人物刻画极为生硬且不合理,包括怪兽的塑造都是不够完整且有缺失的。胡子茬大叔追求女主刘芸就很不符合现实逻辑,男主刘建与男二张苟(什么破名字)的战力过于悬殊;

    2.男孩小宇的出现虽然构建了男女主的冲突线,也与大怪兽构成了母性主题,但他的出场与个人剧情不仅仅不符合现实,更显得很突然(我甚至一度认为这孩子是不是爹妈拉关系塞进来的);

    3.制作和场景设计……很遗憾这极度拉低电影的观感;

    4.剧情推进与时间分布还是略有不合理的地方;

    ……但我不得不承认,如果制作够成熟经费足够,这个题材还是给了导演和编剧足够的发挥空间,他们用心打磨应该是可以把这部电影拍好的。

    【详细】
    12925783
  • 二月的兔子
    2016/6/6 13:05:20
    能上映,你们已经成功了,成功获得我们我们被qj的补贴……
    汽车人总动员成功了,票房几乎没有,但国家对动画的补贴已经让那部闹剧盈利了,你们能上映说明你们也已经赢了……我们抵制你们这部烂片也没用吧,毕竟你们盈利的补贴就是我们纳税人的钱……或者是来路不明的洗钱?呵呵……被强迫支持,真tm恶心……
    格瓦拉上那群打五星的,都是观影轨迹中一辈子只看过这一部的……一群不要碧莲的人渣……豆瓣这边目测还好……看到一个举报一个……<图片1><图片2&
    汽车人总动员成功了,票房几乎没有,但国家对动画的补贴已经让那部闹剧盈利了,你们能上映说明你们也已经赢了……我们抵制你们这部烂片也没用吧,毕竟你们盈利的补贴就是我们纳税人的钱……或者是来路不明的洗钱?呵呵……被强迫支持,真tm恶心……
    格瓦拉上那群打五星的,都是观影轨迹中一辈子只看过这一部的……一群不要碧莲的人渣……豆瓣这边目测还好……看到一个举报一个……<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
    【详细】
    7925258
  • 王先森
    2017/8/18 0:41:03
    看完杀破狼3,今年我心目中的国产第一动作电影要易位了

    看完杀破狼3,今年我心目中的国产第一动作电影要换了,之前是战狼。战狼输在太红,而且吴京在电影中自带超级英雄光环,被很多网友称之为意淫,我并不介意吴京的主角光环,但杀破狼中古天乐没有,所以杀破狼更合逻辑。这是我今年第二部想走进电影院二刷的电影,不为别的,就想全心全意的看古天乐的脸。

    古天乐是真的帅啊,随便拍了几个画面,感觉每一张都呼之欲出的帅。

    看完杀破狼3,今年我心目中的国产第一动作电影要换了,之前是战狼。战狼输在太红,而且吴京在电影中自带超级英雄光环,被很多网友称之为意淫,我并不介意吴京的主角光环,但杀破狼中古天乐没有,所以杀破狼更合逻辑。这是我今年第二部想走进电影院二刷的电影,不为别的,就想全心全意的看古天乐的脸。

    古天乐是真的帅啊,随便拍了几个画面,感觉每一张都呼之欲出的帅。

    8758349
  • 零叶成风
    2021/4/26 17:54:55
    用血浆和特效堆叠出来的“恐怖”电影

    一星给最后上班摸鱼存活的哥们以及辛苦表演牛仔裤的老铁。

    第一次给一星电影写影评,但是看完整个内容实在让我太...无法接受了,一部恐怖电影怎么可以失败成这样。

    首先,剧情逻辑上的极大失败。我第一次见一个电影的剧情如此糟糕,包括人们对于突发情况的应激反应,看到被各种肢解的同事的血腥场面,你

    一星给最后上班摸鱼存活的哥们以及辛苦表演牛仔裤的老铁。

    第一次给一星电影写影评,但是看完整个内容实在让我太...无法接受了,一部恐怖电影怎么可以失败成这样。

    首先,剧情逻辑上的极大失败。我第一次见一个电影的剧情如此糟糕,包括人们对于突发情况的应激反应,看到被各种肢解的同事的血腥场面,你不说尖叫失控,你好歹给点反应和震惊啊,真就大眼瞪小眼,同事身体都被大卸八块了,脸上就大写的“吃鲸”二字啊!还有二号遇难者hunter,从被牛仔裤控制撞上挂钩血溅三尺之后,也没同事去找他了,第三位遇难者好歹还被发现了,hunter你是被雪藏啊喂!就整个电影下来,人们给我的感觉就毫无代入感,一点没感觉到危机和恐怖,那牛仔裤都已经蹬鼻子上脸见人就啃了,这群人还跟个没事人一样该工作工作,看到被肢解的同事本来很难过的女主给店长一句“这个月工作服装给你免单”就哄得喜笑颜开了就?

    还有整个店就算被封闭,我能理解,毕竟新品上市怕被店员拍照上传到网上透露新品内容,但是你特么连个911都打不通?女主说的“万一这个楼有连环杀人犯呢”,那等死呗,报警不积极,脑袋有问题,正常逻辑你好歹也是掏出手机做一下报警的样子然后发现没有信号吧!你同事都被肢解了啊!店长让你别报警,也报不了警,你就连try都不try了啊!

    对了,还有牛仔裤的杀人手法,到底是把它当做生物(变异狼狗啥的)还是当做其他什么的啊,第一个人被活活腰斩,第二个人被牛仔裤指路到墙上挂钩上,第三个就更厉害了,被拉链和裤口肢解了,到后面怎么感觉怎么像生化危机里的丧尸犬,啃个精光呗,那这裤子它到底是个啥??

    还有那个印度老妹,我都猜到你怎么死了,活活笨死的,都那个情况了店长会只要摄像机就留你一条小命?至于印度老妹和女主的讨论方法,从他们被锁在门外我就知道卡机分离的套路了...就整篇剧情就很扯,观众难道都没看过恐怖片吗?!

    然后为什么说是血浆堆出来的恐怖电影呢,因为恐怖氛围一点没感觉到,全程就看牛仔裤一口一个小朋友,然后小朋友就像爆浆珍珠奶茶一样一口炸的一面墙一地都是血浆,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剧组不差血浆的钱,给我使劲霍霍,只要牛仔裤和人碰面了,啥也别说,血浆五升先安排上!

    还有这个牛仔裤,怎么喜欢听非洲宝莱坞的音乐啊!这是什么奇怪的设定啊,一听音乐牛仔裤就开始摇摆?这是什么神奇的咒语啊!那你们只要一直放着音乐不就能一把火把牛仔裤全烧了吗?火克一切妖魔鬼怪啊!我当时看的人都傻了,这牛仔裤跳舞跳的还有模有样的,有一说一我跳的还没它一半好。就算你这个裤子融合了印度女孩的灵魂,我怎么看那个印度女孩也不像会跳这种舞的样子啊!

    虽然说CCC雇佣童工天理不容,但是小姑娘你特么是被自己的衣服绞进搅拌机里的啊,又不是黑心老板节约成本把你们给扔进去的,龟龟你这个脾气倒是不小啊,见人就咬,逢人就啃,人家都答应帮你伸张正义了你还搁着大杀四方诺克萨斯断头台的,啊就那个一一一一一一刀斩,这电影的三观就这么离谱吗?我本来还以为女主发扬正道的光可以感化牛仔裤大军,好家伙女主直接被拥挤的人潮推倒在地(可见防止踩踏事件发生有多么重要)然后女主就在血泊中狗带了?牛仔裤大军还搁那飞扬跋扈呢?既然道理一开始讲不通那你从头杀到尾啊,还搁那讲道理感化呢,咱们直接跳过印度语交流环节好不啦?就上来啃,上来咬,直接干到8点等商店开门,再把顾客吃个遍(编剧可能想的是黑心品牌顾客也有罪,所以就让顾客也都狗带),然后牛仔裤称霸地球算了(编剧:哎嘿,刚开始我还真打算这么写的!)

    吐槽的点太多了啊!本来是冲着封面和名字去的,好家伙,杀人牛仔裤,又是哪家的魅惑女郎,夺命美人这么有个性,牛仔裤作为象征,谁知道还真就TM是朴实无华的牛仔裤杀人,我真的惊了,虽然我给这个电影只打一星,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抽时间浪费一下,就去看一下,这个电影的槽点,实在是,多的吐槽不过来了233333

    【详细】
    135051794
  • Kill tcyxzmy
    2017/2/1 12:11:33
    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原载《当代电影》2006 年第5 期

    提要:格里菲斯对于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近来愈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报纸杂志广泛搜索历史资料,追溯到1920年代上半期的历史语境,认为对于“萌芽时代”的中国电影,格里菲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他的影片所表现的思想和艺术,中国人真正接受了电影,并视之为教育工具。格里菲斯不仅被当作电影艺术的楷模,也是为新兴的电影话语所打造的偶像,与好莱坞文化一起,被融汇到中国自身的社会改良方案中。本文揭示了《

    提要:格里菲斯对于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近来愈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报纸杂志广泛搜索历史资料,追溯到1920年代上半期的历史语境,认为对于“萌芽时代”的中国电影,格里菲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他的影片所表现的思想和艺术,中国人真正接受了电影,并视之为教育工具。格里菲斯不仅被当作电影艺术的楷模,也是为新兴的电影话语所打造的偶像,与好莱坞文化一起,被融汇到中国自身的社会改良方案中。本文揭示了《赖婚》、《重见光明》等影片的成功,在启动电影广告、报纸影评等方面产生了历史性效应。在流通与诠解中,格里菲斯像一个炫目的影像舞台,衍生出本土的电影话语,交织着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思想潮流,其中文字和文学传统的中介作用,如万花筒般千姿百态。

      关键词:格里菲斯 中国电影影响研究 形象中介

      一、格里菲斯的历史与记忆

      在1920 年代上半期的中国影坛,格里菲斯(David Wark Griffith,1875—1948)可说是光焰万丈。报纸常用“万人空巷,风靡一时”来形容其影片上映的盛况,甚至说“皆以竞映葛雷非斯之影片为荣耀”,明明是广告的夸张,却造就了格里菲斯的中国传奇。曾几何时,像在好莱坞一样,他的名字在中国也沉入遗忘之河,成为历史往迹。正如安德森对于新旧大陆的地名研究所示,集体记忆与民族“想象共同体”相纠缠,或如福柯所说印刷物中历史记录的“见与不见”,受到社会权力机制的操纵。在20世纪中国,有关格里菲斯的集体记忆历经沧桑,与“革命”的意识形态相颠簸。在60年代的正统电影史中,他的名字是同美国影响一起被铲除的。陈立(1910—1988)于1971 年出版了《电影》(Dianying Electric Shadow)一书,被英语世界视作有关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之作,但他对于格氏在中国的情况不甚了了,提到那部善意表现华人的影片《残花泪》(Broken Blossoms)时,不无困惑地说他不清楚该片是否在中国放映过。(1)

      1993年毕克伟(Paul G. Pickowicz)教授发表《情节剧再现与中国“五四”电影传统》一文,论述好莱坞与“五四”的密切关系,已是打破禁忌之作,石破天惊地提出20年代“鸳鸯蝴蝶派”的电影比“五四”文学要“现代”得多。(2) 该文提及格里菲斯在当时中国的盛况,当然对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情节剧”(melodrama),格氏也是主要打造者。在1996年郦苏元、胡菊彬的《中国无声电影》一书中,这一盛况得到了更为肯定的反映。(3) 特别近数年来,随着早期电影记忆不断出土,对于格氏愈加重视,资料挖掘也越趋细致,但不无遗憾的是,一般所依据的材料不外乎郑君里1936年《现代中国电影史略》中的一段话。(4)其中对于格里菲斯在华上映的影片开列了一份可观而不全的清单,主要问题是说《赖婚》(Way Down East)在1924年春到中国,则弄错了时间。事实上是在1922年5月先在上海献映,后至天津和北京。虽然只差两年,但格里菲斯在中国走红,恰恰是在这两年。根据《申报》的电影广告,自1922至1924年间在上海各影院共上映了10部格氏影片,其中最突出的是《赖婚》,前后映过5次;《重见光明》(TheBirth of a Nation)、《欧战风流史》(The Girl Who Stayed atHome)、《乱世孤雏》(Orphans of the Storm)、《孝女沉舟》(The Love Flower)各演过两次;《党同伐异》(Intolerance)是旧片重映;《最大之问题》(The Greatest Question)和《恐怖的一夜》(An Exciting Night)各演了三四天;而《残花泪》只映了3 天就被因故腰斩了。(5)

      如郑君里所说,中国“爱情片”受格里菲斯的影响,这并无疑问,但我觉得格氏对于中国早期电影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1923年6 月《申报》首次刊出格里菲斯的照片,介绍他“为现今美国电影界最著名之导演家,亦发迹利用电影之鼻祖。当葛雷非斯研究活动电影时,公众以影戏为一种殿末之际余兴,以是屡排在杂玩歌剧之后”。(6) 这一看法至今不变。电影史家对于格氏的作品见仁见智,但对于他使电影从“余兴”转变为“艺术”这一点上,众口一词。其实电影观念在中国也有这一“转变”过程,格里菲斯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20 年代初中国电影工业兴起及在实践中形成“导演制”,这跟观念上一致认识到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密不可分;而在新兴的电影批评中,格氏的作品成为衡量电影艺术的标尺。再回过去看1910年代,当西式电影院取代了茶园与“五分钱影院”,电影进入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一次大战之后好莱坞迅速占据垄断地位,中国电影市场也目睹了西方早期电影的发展,从滑稽短片、侦探连续片到长故事片,也终于带来了格里菲斯崭新的电影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电影,等于瞎子摸象,其经历可谓艰苦卓绝。

      对于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关系,本文不局限于“影响”或“接受”的层面,而在一个更为广阔复杂的历史语境里讨论其意义。所谓“语境”意味着回到历史,但归根到底免不了一种记忆的“重构”,对于早期电影史来说,不得不偏重史料的发掘和细读,但另一方面影像离不开文字,也离不开书写传统,或许正是无声电影的主要特征。于是因文生象,缘影求文,本文从文字、文学乃至文化的角度来看格里菲斯及其影片,或许能为早期电影史研究提供某种参考。

      二、回顾1910 年代:周瘦鹃的《影戏话》

      《申报?自由谈》自1919 年6 月起连载周瘦鹃(1894— 1968)的《影戏话》,至次年1 月刊出14 篇,大约是中国人最早谈论西方电影的文献,其独特的“文人”视角,不仅见证而且积极回应了世界电影那个从“余兴”到“艺术”的转变过程。约1914 年起周瘦鹃便经常光顾维多利亚(Victorian Theater)、奥林匹克(Olympic Theater)、爱普庐(Apollo Theater)等外商开办的影戏院,不仅嗜影成迷,还不断将自己喜好的影片写成“影戏小说”,在《礼拜六》、《游戏世界》等杂志上发表。《影戏话》历述他所看过的影片,按照侦探、滑稽、言情等类型逐一道来。作为以“哀情”小说成名的“礼拜六”作家,周氏最欣赏具有文学性的影片,对于那些以机关布景取胜或专搞笑噱的影片不以为然,且对于影戏院成为青年男女“情欲之夜市”也抱有顾虑,但他持开放态度,充分评估了那类影片的娱乐性。

      经过数年的观察,他看到了世界上电影发展的趋势,于是加以鼓吹。《影戏话》一开头说:

      影戏西名曰Cinematograph,欧美诸邦,盛行于十九世纪,至今日而益发达。凡通都大邑,无不广设影戏院,千余所至数十所不等。盖开通民智,不仅在小说,而影戏实一主要之锁钥也。(7)

      既提倡电影的教育功能,就自然产生发展本土电影的要求,相比之下,周氏感慨地说:“开通如上海,亦未尝见一中国人之影戏片与中国人之影戏院,……欲求民智之开豁,不亦难乎,吾观于欧美影戏之发达,不禁感慨系之。”(8)

      将近1919年底,周瘦鹃在维多利亚影院看了格里菲斯的《世界之心》(Hearts of the World)和《党同伐异》(他译作《难堪》),欣喜不已,连续三篇《影戏话》都谈格里菲斯,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说《世界之心》:“情节布景,并叹观止。因深佩美国人魄力之伟,思想之高,即此一片已足窥见其国中文化美术之发达矣。”(9)又特别介绍了《党同伐异》的内容及其谴责政治与文化暴力的主题,热情称颂格氏的创作动机,即出乎对于人类的历史与命运的普世关怀。这么强调“思想之高”,对于他自己半年前提出的以电影“开通民智”的主张,无疑是一种有力的申述。此时格里菲斯使他惊喜,满足了他对电影的期待。周氏又特意指出:“其所制片,妙在有一宗旨,期以极深刻之印象,镌入人心,不若侦探长片之以情节炫人,有非如却伯林、罗克之专以博人笑噱也。”虽然他非常赞赏卓别林和罗克,也专门介绍过他们,但在格里菲斯面前不惜把他们比下去,却表达了他对电影的新认识:电影不仅是娱乐,在表现思想方面具有潜力。

      周氏进一步介绍说:“格氏杰作凡三:一曰《难堪》,一曰《世界之心》,一曰《国之产生》。其在各国影戏界中,已占最高位置。”又加以形容:“美国格立司氏,为影戏界制片健将,他人均不之及,如神狮登高长啸,百兽皆为折伏。”(10) 如此高度赞赏格里菲斯,固然转达了来自世界影坛的信息,也是基于他个人这些年的观影经验。他对格氏的“宗旨”的解说,所谓“期以极深刻之印象,镌入人心”,尽管笼统,却抓住了格氏影片生动刻画人物心理的特质,当然也蕴含着对于电影是一种“艺术”的认识,事实上是跟格氏的一系列电影技术的创新分不开的。

      1910年代中期西式电影院不断增长,原先放映电影的茶园也随之消失。淘汰过程中有官方的干预,如1909年12月《申报》有一幅“禁止影戏”的图画,老城区内某茶肆开演影戏,因“男女混杂”,“大伤风化”等原因,遭到当局禁止。(11)另外《申报》在1912 年4 月刊有王钝根《影戏园》的短文,把影戏院描写成秽气刺鼻,万声嘈杂,混乱不堪。等他看完影戏跑出来,“回忆所遭,不啻游地狱归也。”(12)实际上文中讲的“污泥沟之西”的那个“破屋数椽”的“影戏园”,实即是称作“幻仙”的“五分钱影院”。从王氏所表达的厌恶之情来看,这类早期影戏院作为“余兴”的观念走到了尽头。

      一次大战前后,上海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的倾销地,西式影院居主流,这对于本土电影制作造成的冲击,其程度超出一般想象。电影史家十分重视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与亚细亚公司合作拍摄的《难夫难妻》,认为获得成功,并对于此后张、郑分手猜测纷纭,成了一个谜。确实作为故事片,在类型上在当时盛行喜剧短片、侦探系列片的影坛已属领先,在中国电影史上应有其位置。但揆之实际,正如《难夫难妻》的广告强调它是“改良新剧”之一,严格地说差不多是舞台纪录片,首映于新新舞台,作为余兴节目来放映。我们不知道亚细亚是否同维多利亚等影戏院接洽过,如果有的话,结果应当是否定的。从那时英文报纸所登的电影广告来看,1914年间所放映的影片,除了其他类型之外,如《三剑客》、《安东尼与克莱欧佩特拉》、《旁贝城的末日》等长故事片已经出现。尤其像表现拿破仑英雄传奇的How Heroes Are Made, 是一部法国大片。广告这么写道:“该片全长五卷八百尺,煌煌巨制,展现拿破仑赫赫战功,由欧洲最佳技师在阳光灿烂之意大利摄制而成。”(13)周瘦鹃看了之后,激动不已,即把它转译成“影戏小说”,题为《何等英雄》,发表于《游戏杂志》。

      如果说难以打进主流的西式影戏院的话,显然是技术上不过关。(14)周瘦鹃的《影戏话》老实不客气地道及这一点:“五年前,海上有亚细亚影戏公司者,鸠集新剧人员,映演《黑籍冤魂》,及短篇趣剧多种,剧中妇女,仍以旦角乔装为之,装模作样,丑态百出,情节布景,亦无足观,不一年而消灭,持较百代、林发诸大公司之影片,正如小巫之见大巫耳。”(15) 《黑籍冤魂》由张石川导演,出品于1916年,拍摄方法与《难夫难妻》差不多。周氏这样的评论有点势利眼,却反映了他的先进视野,在当时难为可贵。

      在此后的五六年里,直至1921年《阎瑞生》、《红粉骷髅》及《海誓》三部长片的问世,中国电影处于沉默状态,那些先驱者包括郑正秋(1888—1935)、但杜宇(1897—1972)、管海峰等,逐渐认识到电影是一种复杂的体系,只能无师自通,通过观看外国电影来“偷”学门道,而世界电影的突飞猛进,更使人眼花缭乱,其探索之途也显得更为艰难。此时无论在理论或实践方面,传统的“影戏”观本身、新剧与电影之间都经历着交锋、互动与融合。

      《影戏话》中还有一些材料可照亮这一时段的某些盲点,本文难以细述。在他对于格里菲斯的接受中,已经蕴含着电影从余兴到艺术的认识。尽管出自一种文人的视角,代表了那些先驱者的认识。作为一个中国观众对于世界影坛的不算太晚的回馈,《影戏话》的可贵之处在于那种世界视野,成为本土电影发展的动力。事实上在20年代初本土电影出现时,周氏热心为之推介,在他主持的《申报》副刊及在《半月》杂志上开辟“影戏场”专栏,在推动早期电影批评方面,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三、商业与政治:格里菲斯与广告战

      1922 年5 月20 日《赖婚》的广告出现在《申报》第一版上,从此开始了格里菲斯的中国传奇,也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好运。电影广告已有了七八年历史,从来和戏剧广告挤在一起。《阎瑞生》首映时,做的广告算得上风光,但绝不能跟这回相比。(16)片商似乎看准了格里菲斯的中国市场,在广告上不惜工本,富于挑战的是出自中国人经营的上海大戏院。广告冠之以:“空前绝后世界第一佳片”,更详加介绍该影片原为文学名著,其歌剧在美国屡演不衰,接着说:

      至一九二十年世界著名制造电影剧大王葛莱福氏特编为影戏,用广流传。其摄演时间费十足月之功夫,用费达美金八十万有奇,片长一万二千尺,分作十一大本,工程之大,实为影戏界之创闻。片成第一次演于纽约第四十四马路大戏院,名流闺淑,争往参观。普通座位每位售至美金十元,而观者均叹观止,且连演十四月之久,无夕不满其座。后英法各大城市各戏院相继映演,每演有万人空巷之慨。世界影片之受人欢迎者,当以此为最。……

      这段广告六百余字,从悲剧情节、拍摄优美一直到“弱女子”(尚未提丽琳?甘熙[丽莲?吉许]之名)超绝之表演,美轮美奂,无以复加。所谓“空前绝后”在英语里相当于sensational,或thrill之类的词语,常出现在外商影戏院的广告里。上海大戏院的业主为粤商曾焕堂,此人非等闲之辈。1917年5月上海大戏院开张时,在英文报纸上登的广告规格和花样也前所未有,后来维多利亚、爱普庐等影院也纷纷仿效。

      外商不甘示弱,到次年卡尔登影戏院落成,号称设备是世界一流。到六月公映了《重见光明》,这是一部老片子,但公认其对于电影艺术贡献甚巨。卡尔登也大打广告战,在中西各报都做了预告。在《申报》虽然没有登头版,但也占整个影戏版三分之一强,破费应当不小。它看上去大气得多,不像《赖婚》的广告文字,排得密密麻麻的读来费劲。右上角有一幅图,是三K党战马高昂,标题是“惊天动地之美国历史影片”。说明文字也有数百字,字体大小不等。特别用粗体标出:“演员:一万八千人;战马:三千匹;布景:五千幕。”

      相对于《赖婚》的爱情片类型,《重见光明》的广告以“历史”作号召,声势浩大,更用好莱坞做大旗,显出外商的强势地位。粗体字还说卡尔登与美国数家电影公司签了合同,凡那些公司“所出之名贵影片,皆由本院独家开映”。还列了一串大牌导演明星的名字:格里菲斯、卓别林(Charles Chaplin, 1889—1977)、陶葛拉斯?范朋(道格拉斯?范朋克,1883—1939)及其妻子曼丽?毕克福(玛丽?璧克馥, 1892—1979),在曼丽的名字之后打了一个括号,特地写上“美国电影界最富最美丽之女伶”。这个名单里当然少不了由于《赖婚》而一夜成名的丽琳?甘熙。

      《赖婚》和《重见光明》都引起轰动,票房十分成功。这场广告战对于本土和好莱坞之间的竞争模式来说颇具寓言性。从当时实际来说,自三部中国长片出世之后,影情高涨。电影广告破天荒上了头版,意味着电影在中国登堂入室,身份一下子尊贵起来。事实上中国电影在此后这两三年里也卯足了劲,乘势进取,一日千里。新的电影公司,新的影片,新的影院,如雨后春笋,形成与好莱坞之间的竞争与消费模式。在半殖民上海政治上处于弱势的条件下,本土电影一方面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利用本土资源,竭力开拓空间,至1924年底《孤儿救祖记》问世,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初盛景观”。(17)

      本土电影迅速进入竞争体制,像好莱坞一样,明星等电影公司都有出租业务,而成功的标志之一是纷纷进入外商影院。1925年初《电影杂志》的一位作者欣喜地说:“年纪老大而无大进步之商务书馆影片部之《松柏缘》,及长城公司之处女作《弃妇》,居然能得各大戏院之赏识,先后开映于卡尔登及维多利亚,外国戏院开映中国影片,以兹为盛。是亦自制之影片之进步有以致之,亟可喜也。”(18)但有的不以此为然,犀利地说:“国人托庇于租界,仰鼻息于外人管理之下,内心已有所愧,若犹引以为荣,求外人一言之助,真不知自处于何等地位也。”(19) 其实两位作者都出自爱国立场,只是观察角度不同。对于本土片来说,进入大戏院不仅体面,还因为票价高,分润也多。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明星公司拍摄的《孤儿救祖记》,正因为连映于各影院,包括爱普庐、恩派亚、卡德等外商影院,获得巨大的资金增值。对于郑正秋等人来说,这是打破好莱坞垄断、收回“利权”的问题。在1925年元旦,乘《孤儿救祖记》大获成功之际,明星公司在《申报》的贺岁广告中堂皇宣言:

      年来美国电影几将光被全球,回顾我国,未免暗淡无华。同人不敏,爰创明星,经之营之,瞬将两载,“编”、“演”、“摄”、“洗”、“印”、“接”、“写”、“剪”,已能全不假手于外人。而《孤儿救祖记》一片,竟承“江苏省教育会”特予表扬,又承各报,奖誉有加,开演以来,评无虚日,虽本公司之荣,亦中国电影界之好现象也。惟同人未敢一得自封,发扬我国艺术,挽回我国利权,此责此志,愿与同业共勉之。

      胡菊彬在《影像国族》(Projecting a Nation)一书中把1920 年代称作中国电影的“商业民族主义”时期,(20)颇能概括当时的特征。的确像明星自称电影制作的“独立”性,对于民族电影来说固然至关重要,但所谓“全不假手于外人”,也不无反讽的意味。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本土电影不免文化杂交的特质。如Andrew Higson在一篇讨论“民族电影”概念的文章中指出,在欧洲各国好莱坞已渗透到大众想象与民族文化中,因此在声称“民族电影“时,应注意到其定义的具体内涵。(21)尤其在20年代初中国电影起步时出现追求“欧化”的倾向,甚至像《电影杂志》的主编李怀麟认为,电复印件来就来自欧美,因此“当然要让为欧美,我国不过是步武后尘,处模仿者的地位罢了。”(22)最明显的莫过于一连几部片子,包括《孤儿救祖记》在内,都“模仿”《赖婚》中台维追爱娜的情节。

      某种意义上中国电影“民族主义”源起于这时期的“商业”广告,诉诸文字的魔力。如上面用引号特意标出的“编”、“演”、“摄”等八个字,极有表现力。每个字代表一个独立的制作部门,意味着本土电影从观念到实践的成熟。当本土电影兴起时,好莱坞文化也翩然而至,迅速成为都市的日常消费。在报纸和杂志上,对于好莱坞所发生的一切都津津乐道,包括介绍如何花样百出地做电影广告。然而中国人青出于蓝,在电影广告中大打爱国牌,不消说中国人开的影院,如1923 年3 月14日的《申报》电影版上,几乎用半版篇幅大字标出:“华商沪江影戏院”,映演《新南京》等国片。更有意思的是那些外商影院,如1923 年1 月31日属雷玛斯的新爱伦影戏院,在开映商务印书馆的《孝妇羹》时,广告特意标出:“破天荒”、“中国自制影片”。在上映中国影片时,也以国片作为招徕。

      外商这么做,当然是商业手段。在上海影院中,新海伦档次较低,像这样的广告诉诸本土观众的爱国之情,其中却蕴含着一种基本的电影批评和消费模式,在当时已经形成,那就是一般电影观众一边热衷于西片,一边对国片充满期待,尽管说比不上西片,但总会说在中国电影的“萌芽时代”,能拍到这样已经不错。正如《申报》上有人写道:“观客心理,皆受‘中国自制片’之吸引,颇表欢迎,不愿下苛烈之批评,以阻制片者之兴味,使幼稚之中国影片,复堕于沦落之地也。”(23) 也有人说像商务拍摄的“初期的作品”,“如果没有‘自制品’三个字,恐怕一定是无人光顾”。(24 )

      在这样竞争与消费的吊诡模式中,中国电影的最大焦虑、最成功之处,在于能保持观众对国片的期待,而首要条件是提高电影的地位,使之成为都市文化的中心,使观众不断扩大,也只有这样本土电影才有生机,连那些《难夫难妻》、《红粉骷髅》等影片都可以从库里请出来,在各影院轮流放映,实现资本的回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正需要一个有关电影自身的寓言,于是格里菲斯应运而至,而中国电影瓜熟蒂落,反过来借了格氏的东风。

      四、格里菲斯与电影公共话语

      1922—1924年,电影为印刷资本主义启动了新的活塞,一时间报纸专栏和杂志,包括专业性质的如《影戏杂志》、《电影杂志》等纷纷见世,还有大量的消闲刊物如《游戏杂志》、《礼拜六》等,它们早就在鼓吹电影。这些报纸杂志为不同的读者开辟了不同的公共空间,但在很大程度上互通声气,形成了电影话语,而格里菲斯是共同打造的奇观,犹如一个话语坐标的中枢,其纵横脉络错综着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又交织着种族与性别、影像与文学等议题。

      《申报》的电影版面尽管相当有限,但在这两三年里,由于电影突然变成时尚,却出色担任了启蒙的任务,迫不及待地要给中国人补课。除了配合影院做宣传之外,主要是介绍好莱坞的电影文化,连载《美国电影新讯》、《影戏事业之述评》、《影戏发明史》等,甚至对于《影戏与犯法》、《影戏界天才与技能》之类的论文也加以介绍。更大量的是有关好莱坞导演、演员的生平履历,配上他她们的照片,从艺术特色到奇闻轶事,从个人品格到服饰、化装、旅游的癖好。这无疑在构筑好莱坞的神话,使之成为都市梦想的一部分。

      格里菲斯的影片在上海映演的数量之多,其声誉之隆,好莱坞中无人可比。但他的名字并非绝对卖座,如他的后期作品《恐怖的一夜》只上映了3天,也没有评论,简直毫无反响。的确,格氏在中国所引起的迷狂,多半与《赖婚》连在一起。这期间在《申报》的电影栏中,关于格里菲斯的介绍,配有照片的,前后有两次,当然另有他的电影理论等。而有关女主角丽琳?甘熙(Lillian Gish, 1893-1993)的照片前后出现5次,连男主角李嘉?白率尔姆斯(Richard Barthelmess, 1895-1963)也有4次之多。

      格里菲斯的中国传奇,固然是他本人在好莱坞的激烈竞争中胜出,另一方面——从消费角度看——也是过剩,即在格氏身上生产精神上的剩余价值。在中国场景里,他甚至被称作“圣”者,头上平添一轮光环,虽然与他一同胜出的是甘熙和白率尔姆斯。在这三位一体中,他的光芒不免为身旁的甘熙所掩盖。

      称格里菲斯为“圣”者的是程步高(1906 —1966)。他的《葛礼斐斯成功史》连载于1924年的《电影杂志》上,开场白说:

      葛礼斐斯有世界第一电影导演家的尊称,而在导演界中,又为老前辈,堪与之敌者,只有今日的名导演殷葛兰姆氏(Rex Ingram)。而在电影史上,又是一位重要人物。盖因格氏出世,电影渐由幼稚时代而入于成人时代,竟进而为美国的第五种大实业,又进而为世人的普遍嗜好,更进而为高深的艺术,想发明者爱迭生氏,亦所不料。自《赖婚》一片到上海后,格氏之名遂大嘈于沪滨,而其导演的手腕,遂为大多数所崇拜。(25)

      文中提到格氏的竞争对手殷葛兰姆,饶有兴味。在好莱坞导演中,殷氏也是一把好手,专拍历史加恋爱的巨资大片,他的《卢宫秘史》、《儿女英雄》等片先后在上海放映,好评如潮。然而在格氏面前终逊一筹,以至《电影杂志》为他做了一次专评,抱歉地说因为“偏爱”格里菲斯而冷落了他。但中国的影评家也自有理由,有的认为凡能在殷氏影片中找到的,在格氏那里应有尽有,但格氏的风格更为明快紧凑,更使人回肠荡气。这或许跟格氏擅长表现善恶分明的主题有关,在思想性方面更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葛礼斐斯成功史》细述了传主的思想和艺术,但超出了电影之外,读上去像一部“成长小说”。文中叙述格氏如何起于微末,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天才洋溢,也奖掖后进,循循善诱。这跟当时宣扬好莱坞文化的目的一样,不仅要树立电影的崇高地位,更在于传播普世的价值,有益于社会改良和青年的成长。

      正如程步高所说,“其导演的手腕,遂为大多数所崇拜”,这一时期在理论方面,电影是一种高尚而复杂的艺术,已经成为共识。对于什么是电影,几乎人人都有一套见解,即使没有提及格里菲斯,凡谈到先进的摄影技术或表现技巧时,也有他的影子在。的确,在与好莱坞之间强弱悬殊的竞争条件下,中国人表现了一种艺术的热诚。如1925 年《影戏世界》的《发刊词》所表达的,影戏是“世界语言”,并宣称一种含有人类“大同”理想的“世界主义”。格里菲斯的持续影响,从田汉(1898—1968)在1926年的演讲可见一斑。他说:“近来影戏的大进步,就是格里菲斯的发明,用文学的方法或手腕,来制电影。”他更举例讲解了“特写”、“淡入淡出”等五种手法。(26)这个例子或许印证了美国学者汉森(Miriam Hansen)所说的“白话现代主义”,意谓好莱坞的经典叙事通用于全球,给上海无声电影带来了解放的动力。值得赞赏的是她强调在“白话现代主义”接受过程中民族和文化的“感知”或“集体感官机制”的层面,(27)这或许是我们早期电影研究中需要加强的环节。但我觉得如果深入探究具体的“感知”方式,可发现这种“白话现代主义”常常是变形的,甚或是个幻象。

      用“白话”来翻译vernacular一词就是一种问题多多的变形,对“白话”不妨作一种误读的话,我们会有趣地发现,在1920年代的上海对于格里菲斯的接受中,“文言”及与之密切关联的传统经典扮演了生动的角色。像田汉那样的“五四”作家,在解释格氏的“两面的描写”即类似“蒙太奇”手法时,把《红楼梦》里一边是黛玉焚稿,另一边是宝玉成婚的描写用来作例子。另一个相似的例子是《申报》上《赖婚》的广告:“看此剧如看中国小说红楼梦,越看越有味。”这出现在影片上映的最后两天,片商似乎找到一种更能吸引观众的修辞,很可能来自观众的反馈。在这里“如看”是一种暗示,并非把《赖婚》比作《红楼梦》。事实上在对格里菲斯的“剩余价值”的生产中,首先经过感知层面的一番融化,并通过翻译的表述,而文字、文学乃至文化的刻印处处在是。这样生产出来的格里菲斯不至于面目全非,却会附带一些别的东西,其实无非是“中国制造”的印记。20年代的影坛几乎是“鸳蝴派”的天下,单看影片译名就可见文言的势力,也透露出该派的文化趣味与意向。如The Love Flower(爱之花)被译成《孝女沉舟》,爱的信物被转换成一曲家庭伦理的颂歌。另如TheGirl Who Stayed at Home,直译为《居家的姑娘》,然而被译为《欧战风流史》。历史加恋爱是一种吸引观众的配方,因为前面已映过《赖婚》和《重见光明》,现在通过片名把格氏类型化,借以包装观众的记忆。这部片子在北京映演时,则译成《闺里月》,更有京派特色,出自唐诗“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隐隐以战乱的背景作衬托,其中未始没有现实的关照。

      《申报》上最早的影评也跟格里菲斯大有关系,卡尔登影戏院在放映《重见光明》时,玩了个花样,即征求观众的影评,结果第一名评论在报上刊出。写影评一般通过回忆,当诉诸文字时,如果出现误读的话,就引起感知系统如何运作的问题。这种普通观众的评论属于一种公共论坛,也成为报纸与影院之间不同空间的纽带。于是会令人联想到现代文学研究中常见到“国族想象”一词,究其根源与安德森的论述“想象共同体”一书有关。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深植于地域、语言与历史记忆之中,而现代报纸和小说的流行,更促进了对于国体的想象建构。(28)我觉得好奇的是,“想象共同体”是否能和电影分开?即如20年代初的上海,电影成为文化现代性的重要标帜,在与好莱坞的竞争中以“挽回利权”为号召,发展本土电影的集体诉求与新的国族想象连结在一起。在影院与报纸的不同的公共空间怎样互通有无?在上海的半殖民的特殊环境里,电影所引起的国族想象又怎样卷入五放杂处的复杂性?格里菲斯的影片提供了生动的例子。

      这篇得奖评论说:“最后结局,朋恩与爱理斯,菲力与茂兰,皆成眷属,作者颂之曰:Peace and union, one andinseparable, now and forever.”意谓‘南北本一家,合众共和寿绵绵。’观之吾国南北二局,骚扰终年,和议无成,不知何年何日有‘重见光明’之一日耳。”(29)在这里“重见光明”被巧妙挪用,发生在新大陆的历史被搬到中国的场景,虽然渴望中的“光明”是将来时态。这种由观看电影而产生的“想象共同体”,在感知的层面上展开,极其生动。另外是那句英语句子引自影片结束时的字幕解说,原文开始是Freedom,是“自由”之意,但作者把它写成Peace,由是在翻译中“自由”就没有了。应当说作者的记忆有误,在文字表述时被那种南北统一的强烈愿望所主宰,才造成误读。

      一般认为《重见光明》由于歌颂三K 党,有种族歧视的缺陷,由此格氏备遭批评。然而中国观众爱国心切,对这一点更是误读,并没有理会影片中对黑人的歧视表现,看到南北战争所引起的联想是当时的民国军阀割据以及中国要受外国列强“共管”的威胁,因此看到白人组织三K党振臂一呼,大为振奋。如另一篇影评说:“黑人之凌虐白人,无以复加,但白人蓄意报复,暗养精锐,遂组织三K党,党员达数千人,于是力斥黑兵,风声所至,民气大震,乃恢复国有之自由,观乎吾国,外侮频仍,共管之说,日有所闻,而吾国国民尚如酣梦未醒,故此片可作当头棒喝。”(3 0 )

      卡尔登在《重见光明》之前,就已经放映过格里菲斯的《残花泪》一片,也涉及种族问题。《残花泪》讲一个中国青年与美国少女之间的恋爱故事,其中的英国人却野蛮不堪。少女被其父虐待致死,中国少年遂开枪打死其父。在当时美国电影中,中国人通常被描绘成裹小脚、抽鸦片,龌龊邋遢,丑陋不堪,一向引起中国观众的愤怒。格氏在1919年摄制此片时,已经吸取了教训,塑造了一个正直、富于同情心的中国人。报纸上《残花泪》的广告说片中的“中国人,性极仁慈”,借此作为卖点。《申报》也刊出一篇短评,最后议论道:“尝见外洋舶来之影片,凡描演我国人民处,泰半排在盗薮恶党之列,而此《残花泪》一片,独能演出高尚纯洁之恋爱,诚不胜荣幸之事耳。”(31) 那时的影评还不署名,但这种本土观众的意见,不仅对于格里菲斯在中国的形象大有帮助,而片中扮演中国少年的男演员白率尔姆斯也深得中国观众的欢心。

      《残花泪》预定连映一星期,然而到第4天广告宣布停演,只是说:“昨据该院办事员云,现因特别原因,故不再续演。”所谓“特别原因”,据后来透露,是因为片中描绘的英国人穷凶极恶,上海的工部局禁演。后来运到香港,也为香港当局禁止放映。(32) 这大约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官方检查而删除的例子。其实片中中国少年与美国少女之间“高尚纯洁之恋爱”,照学者Gina Marchetti的研究,(33)在深层心理上正表现了“黄人”与白人之间的性关系方面的禁忌,格里菲斯当然也不敢逾越。但对2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看到的虽是表面也已经得到极大的满足。

      数月之后,《申报》刊出芮恺之一文,使我们知道《残花泪》在第一天开映时,他看到中国少年开枪打死那个恶父时,处于强烈的民族情绪,感到痛快,觉得“大可为吾国扬眉”。又说到在当天夜场放映时,这一幕被剪去,情节因此不连贯,使观众莫名其妙。到第4 天就停止放映了。“据闻系外人干涉,因其中所描写恶父为英人,盖玷辱国体,凡为国民者,皆欲加以攻击,此亦与吾国人有同样之心也。但愿以后映演关于华人之影片,能表同样之厌恶心,不复加以讪笑,则幸甚矣。”(3 4 ) 这段话很有意思,放映中止大约是由于英国观众看了觉得“玷辱国体”,他说爱国心人皆有之,只是希望以己度人,尊重别的民族,不要在电影里丑化华人。

      总之,对于中国电影的兴起,格里菲斯厥功甚伟。在确立电影艺术的现代性方面,他使中国影坛产生了定力,带来了竞争的动力。同样使中国人倾倒的是他的人格魅力,由是被打造为一个文化偶像。他本身像一个炫目的语言指符的影像舞台,随着各种背景——商业的、政治的、文化的变换,衍生出本土的电影话语,其中文字和文学传统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如万花筒般千姿百态,既表现出世界主义的热情,又激发起民族主义的意识。至于格氏对于中国电影的具体影响,学者已经做了不少研究,(35)虽然我觉得不仅是在“爱情片”方面,像《重见光明》等影片深具历史维度,或许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具有某种长远的影响。

      Griffith 的中文译名极不一致。本文行文使用“格里菲斯”,凡引文中出现的译名均依照原貌。本文是作者在2 0 0 6 年6 月份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的“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会议发言论文,会后适当做了一些补充校改。

      注释:

      (1)Jay Leyda(陈立), Dianying Electr ic Shadow (Cambridge and Mas s The MIT

      Press , 1971), 32.

      (2)Paul G. Pickowicz, “Melodramatic Repr es entation and the May Four th Tradition

      of Chines e Cinema”in Ellen Widmer and David Der-wei Wang, eds., 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 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and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 s, 1993).

      (3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8 页。

      (4 )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年版,第1398 页。

      (5 )具体放映记录《最大之问题》,1922 年2 月19 — 23 日,上海大戏院;《赖婚》,1922 年5 月22 — 29 日,上海;《赖婚》,1922 年10 月6 — 23 日,上海;《残花泪》,1923 年2 月9 — 21 日,卡尔顿影戏院;《重见光明》,1923 年6 月25 — 31 日,卡尔顿;《欧战风流史》,1923 年8 月15 — 19 日,申江大戏院;《乱世孤雏》,1923 年10 月1 — 7 日,卡尔顿影戏院;《党同伐异》(即《专制毒》),1923 年10 月18 — 2 1日,上海;《党同伐异》,1923 年11 月2 — 8 日,申江;《赖婚》,1923 年11 月9 — 18日,申江;《孝女沉舟》,1923 年12 月26 — 29 日,卡尔登;《赖婚》,1924 年2 月10— 17 日,申江;《赖婚》,1924 年2 月18 — 24 日,沪江影戏院;《乱世孤雏》(1921),1924 年4 月1 — 7 日,上海;《恐怖的一夜》,1924 年4 月28 — 30 日,卡尔登;《重见光明》,1924 年5 月5 — 11 日,上海;《欧战风流史》,1924 年6 月25 — 27 日,沪江;《孝女沉舟》,1924 年7 月31 — 8 月3 日,上海。

      (6 )《申报》1923 年6 月2 日,第17 版。

      (7 )《申报》1919 年6 月20 日,第15 版。

      (8 )《影戏话》(2 ),《申报》1919 年6 月27 日,第14 版。

      (9 )《影戏话》(11 ),《申报》1919 年11 月18 日,第14 版。

      (10 )《影戏话》(14 ),《申报》1920 年2 月12 日,第13 版。

      (1 1 )《申报图画?本埠新闻》(宣统元年十一月廿五日)。

      (12 )钝根《影戏园》,《申报》1912 年4 月29 日。

      (13)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 September 8, 1919), p. 4.

      (14 )参见杜云之《中国电影史》第1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年版,第11 页。

      (15 )《影戏话》(1 ),《申报》1919 年6 月20 日,第15 版。

      (16)约在1922 年底《申报》上的电影广告逐渐与戏剧、医药广告分离开来,参见李道新等《影像与影响——“〈申报〉与中国电影”研究之一》,《当代电影》2005年第2 期,第6 9 页。(17)这里用陆弘石的说法,参见《中国电影史1905 — 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版,第15 页。

      (18 )青民《上海影话》,《电影杂志》第1 卷第10 号(1925 年2 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中国早期电影画刊》(二),第3 8 5 页。

      (19)同(18),第583 页。

      (20)Jubin Hu, Projecting a Nation Chinese National Cinema before 1949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17-26.

      (21)Andrew Higson,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inema” ,Screen 30. 4 (Autumn

      1989), 39.

      (22 )李怀麟《编辑室灯下》,《电影杂志》第1 卷第10 号,第1 页,见《中国早

      期电影画刊》(二),第4 6 7 页

      (23 )中义《中国自制影片谈》,《申报?本埠增刊》1924 年7 月25 日。

      (24 )楼一叶《中国影戏谈》,《最小》,第53 号(1923 年6 月13 日)。

      (25 )《电影杂志》第1 卷第1 — 9 号(1924 年5 月— 1925 年1 月)。

      (26 )李涛《听田汉君演讲后》,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第498 —499 页。

      (27)[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当代电影》2004 年第1 期,第44 — 51 页。另参见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1 期,第29 — 34 页。

      (28)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f the Origin and Spr 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New York Verso, 1991.

      (29 )杨次咸《观〈重见光明〉感言》,《申报》1923 年7 月5 日,第18 版。

      (30 )志中《观映〈重见光明〉后之忆述》,《申报》1923 年7 月3 日,第17 版。

      (31 )《观卡尔登之〈残花泪〉记》,《申报》1923 年2 月21 日,第21 版。

      (32 )三三《与乃神谈葛礼菲士之七片》谈到《残花泪》:“此片于去冬映于卡尔登,不数日即被工部局禁演,嗣至香港,亦为港政府干涉,未得开演。”《电影杂志》第1 卷第1 号(1924 年5 月),第4 页。见《中国早期电影画刊》(一),第3 2 0 页。

      (33) Gina Marchetti, “Romance and the Yellow Peril” Race, Sex, and Discur sive Strategies in Hollywood Fiction (Berkeley Univers ity of California Pres s,1993), p.10.

      (34 )恺之《电影杂谈》(二),《申报》1923 年5 月19 日,第18 版。

      (35 )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年版,第379 — 390 页。书中对于格里菲斯情节剧与中国早期爱情片的悲情叙事作了专章讨论。

      ——原载《当代电影》2006 年第5 期。

    【详细】
    832817004
  • MICA
    2019/11/16 12:00:03
    漂洋过海去瞅一眼海敏
    去年的《人生的果实》巡礼还历历在目,今年6月再次因为一部日本纪录片而决定又一次赴日,说是影评,更像是游记。虽说是不完整的架构和断断续续唠唠叨叨的文字,但也是我的切身体会,记录下来,算是不断提高输出能力的一次锻炼吧,也是记录人生各种美好的一篇回忆。 不知何时起...  (展开)
    去年的《人生的果实》巡礼还历历在目,今年6月再次因为一部日本纪录片而决定又一次赴日,说是影评,更像是游记。虽说是不完整的架构和断断续续唠唠叨叨的文字,但也是我的切身体会,记录下来,算是不断提高输出能力的一次锻炼吧,也是记录人生各种美好的一篇回忆。 不知何时起...  (展开)
    【详细】
    12031215
  • gmy
    2020/8/20 5:55:34
    为王一博老师点赞
    这部剧的主题相对风趣幽默,在王一博老师和其所有演员的表演下,又展示了青春少年的热血 团结 成长。王一博老师在这部剧中演绎的蔚逸晨风趣 搞笑 勇敢 坚毅 善良,完美的展示出人物特点。与《陈情令》中,王一博老师所饰蓝忘机一角相比,突出看到了王一博老师在演绎上的成长(更...  (展开)
    这部剧的主题相对风趣幽默,在王一博老师和其所有演员的表演下,又展示了青春少年的热血 团结 成长。王一博老师在这部剧中演绎的蔚逸晨风趣 搞笑 勇敢 坚毅 善良,完美的展示出人物特点。与《陈情令》中,王一博老师所饰蓝忘机一角相比,突出看到了王一博老师在演绎上的成长(更...  (展开)
    【详细】
    12813218
  • 木雕禅师
    2014/1/2 18:56:50
    《拯救大明星》:萌囧小精灵的“回到未来”之旅
    《拯救大明星》:萌囧小精灵的“回到未来”之旅
    即将在1月25日上映的好莱坞3D动画电影《拯救大明星》,秉承了欧美动画一贯的优良水准。故事讲述了非常马大哈的小精灵囧事不断,圣诞科技大赛上连年搞砸实验,在遭遇大反派袭击的灭顶之灾面前,小精灵誓要挽救一切。该片有迪斯尼、梦工厂以及皮克斯电影的中常见的优点,最棒的地方乃新鲜的角色突破、密集的爆米花笑料,以及类似《回到未来》但又适合儿童理解的时光穿越设
    《拯救大明星》:萌囧小精灵的“回到未来”之旅
    即将在1月25日上映的好莱坞3D动画电影《拯救大明星》,秉承了欧美动画一贯的优良水准。故事讲述了非常马大哈的小精灵囧事不断,圣诞科技大赛上连年搞砸实验,在遭遇大反派袭击的灭顶之灾面前,小精灵誓要挽救一切。该片有迪斯尼、梦工厂以及皮克斯电影的中常见的优点,最棒的地方乃新鲜的角色突破、密集的爆米花笑料,以及类似《回到未来》但又适合儿童理解的时光穿越设计,是一部想象力十足,适合全家欢的奇幻爆笑动画电影。

    作为动画影片,最吸引观众的地方莫过于堪称经典的角色设计,《拯救大明星》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到了完美。抛开可爱的卡通形象不谈,单就角色人性化的性格而言,已经为影片剧情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小精灵“伯纳德”被塑造成了一个充满了好奇心、做事马虎囧态百出、矮挫矮挫的小胖子。虽然自己是个粪便清理员(通俗点说就是掏大粪的),但天真可爱、充满了好奇心,也心怀大梦想,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影响他对冒险的渴望。编剧并不害怕在影片中暴露伯纳德的某些缺点,比如神经大条,贪睡等等,但正是这些描写,破除了偶像化的神性,增强了亲切的人性,使得小精灵“伯纳德”成为一个血肉丰满的圆形人物。

    在遭遇圣诞老人被绑架的灭顶之灾前,伯纳德在众多小精灵貌似帮助实为添乱的状态下,一次次“回到未来”机智勇敢又囧况百出的抗争命运,并收获甜心女特工雪妮的亲睐。另外,还有很多或友善或讨厌、或热心或冷淡的“小精灵”,反派班尼与母亲、众多愚蠢手下、睿智圣诞老人、萌萌的麋鹿……许多性格鲜明的角色,演绎观众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人物、实物,非常好玩。即便是《拯救大明星》中的大反派,精巧的设计也不再能用黑白分明的孩子似的逻辑给他贴上好人或坏人的标签,而只有善良与一时贪念的区别,这也是好莱坞许多动画佳作一直以来的优点。

    其实《拯救大明星》叙述的无非是老掉牙的“代沟”问题,只不过是将俗透了的题材套上好莱坞经典的叙事理论,再以动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拯救大明星》拿脚趾头想都知道是大团圆的完美结局,只不过制作者使出浑身解数注入了创新和变化的元素,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去看电影之前就已经预知了自己将享受什么样的感情经历和视觉冲击,但还是抵挡不住该类影片的诱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拯救大明星》同样极力地宣扬美国式的价值观念,但它故事性和趣味性是第一位的,道理只是隐含在故事之中,没有中国动画最后“我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样十足的说教意味。

    影片中动听俏皮的音乐曲风伴随着主人公的一次次时光穿梭与冒险,追求的正是暴力元素的消解烘托主人公的心态,使得敌我对立的元素、两情相悦的元素以及自我成长的元素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动画电影的视觉语言当中,更能符合影片的类型定位和受众的心理需求,又给我们奉献了一场场视听盛宴。《海底总动员》的确感动了观众。

    纵观《拯救大明星》的剧本创作,从角色塑造到剧情设计以至于戏剧氛围的渲染,在保持动画电影的类型特质的基础之上,能够以开放的姿态吸收如科幻、歌舞、冒险类型电影元素,使之成为丰富动画电影的艺术手段。在心甘情愿为它喝彩时,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国人动画水准还是离得比较远。也许同行都可以看看这部欢愉轻松、动画并不复杂的《拯救大明星》,为正在发展当中的中国动画电影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详细】
    64901383
  • 林然77
    2013/7/24 2:42:09
    如能拥有,必一生相守
    有爱情的故事,必定有人愿意听,如果这个爱情让你流泪,那么它必定很凄美,很凄美。
        《美人无泪》中皇太极对他的兰儿的爱,让我的眼泪怎么也至不住。
        爱一个人是什么?
        皇太极的回答是:
        为了得到她,杀了她爱的人,让爱不能离去,只能依靠自己;为了不让她孤独,朝政不理,只为陪她;为让她开心,给她一切至好;为救她的性命,不惜割伤自己;为了等她醒来,
    有爱情的故事,必定有人愿意听,如果这个爱情让你流泪,那么它必定很凄美,很凄美。
        《美人无泪》中皇太极对他的兰儿的爱,让我的眼泪怎么也至不住。
        爱一个人是什么?
        皇太极的回答是:
        为了得到她,杀了她爱的人,让爱不能离去,只能依靠自己;为了不让她孤独,朝政不理,只为陪她;为让她开心,给她一切至好;为救她的性命,不惜割伤自己;为了等她醒来,日日相守;她若离去,我必不长存。
        兰儿好傻,如若至爱一个人,怎舍得离他一分一秒,怎舍得伤他一分一毫,在这白驹过隙的尘世里,怎么会和他阴阳永相隔。我想,兰儿的死,也是因为她早已深深爱了这样一个对她那么好的坏男人,所以她才无法原谅他和自己。
        也许,兰儿爱卓林更深一点,或许她只是累了,她觉得自己已罪不可赦。
        
        兰儿这一生,冷风苦雨,大半生不得平静和幸福,卓林的爱是她的明星,皇太极的爱是她的空气。没有了明星,漫夜暗淡,没有了空气,无法呼吸。
        
        兰儿虽害过人,可从没杀过人,玉儿的额吉,她的死,何尝不是她一生所犯罪过的恶果。
        兰儿的一生只杀过一个人,那就是她深爱的男人最深爱的女人。——她自己。
        
      两个场景,一段爱情:
      御书房
        皇:这是什么点心啊?
        兰:这个是汉人的汤圆。
        皇:尝尝,什么味道的?
        兰:尝了不就知道了。
        皇:酸的。
        兰:酸的?不会吧,难道是坏了?不酸啊!
        皇:……(笑)
        兰:笑什么?
        皇:汤圆没有环,
         只是做汤圆的人,心里发酸了,所以汤圆才会变酸。
         你终于肯为我吃醋了。
        兰:我才没有呢?
        皇:对我来说,
         一个女人为一个男人生孩子,并不算什么,
         只有为他吃醋,人和心都在一起,
         才真是他的女人。
        兰:我一直都是皇上的女人。
      
      兰儿房
      
        皇:人家一番诚意,你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兰:我就是不想吃她送来的东西。
        皇:这东西不吃可惜了,来,给朕吃!
        嗯,太好吃了!
         朕现在吃过了,就是朕的东西,吃朕的东西不委屈吧?
        兰:皇上……
        皇:哎,血燕对孕妇有好处的,就当不是你吃,
         而是给肚子里面的小阿哥吃,好吗?
         来把它吃了!
        兰:……(开始吃血燕)
        皇:呵…呵…
    【详细】
    61791211
  • sydhmt
    2022/3/13 12:56:56
    宝贝老板

    父母有了二胎后 作为哥哥对新来的弟弟产生的危机感 还处于童年阶段的哥哥认为弟弟抢走了属于自己专属的来自父母的宠爱 弟弟也觉得这个哥哥对自己“不友好” 影片用了天马行空的构思以哥哥的视角展开了小孩子奇思妙想的精神世界 像海盗奇旅冒险等 通过和“新成员”弟弟的接触合作 逐渐变得彼此相爱 和睦共处 同时又映射了现在有些年轻父母所谓爱犬人士对宠物狗的关爱 缺乏对照顾小孩子更多的关注 缺乏和孩子的

    父母有了二胎后 作为哥哥对新来的弟弟产生的危机感 还处于童年阶段的哥哥认为弟弟抢走了属于自己专属的来自父母的宠爱 弟弟也觉得这个哥哥对自己“不友好” 影片用了天马行空的构思以哥哥的视角展开了小孩子奇思妙想的精神世界 像海盗奇旅冒险等 通过和“新成员”弟弟的接触合作 逐渐变得彼此相爱 和睦共处 同时又映射了现在有些年轻父母所谓爱犬人士对宠物狗的关爱 缺乏对照顾小孩子更多的关注 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去处理哥哥姐姐对接受新弟弟妹妹的调节过程 用喜剧动漫的方式来反映当下现实问题和生活映射 最后亲情永远是最珍贵的宝藏——“如果没有足够的爱让我们分享,我愿意给你我全部的爱。”

    【详细】
    14271292
  • MTD
    2022/1/3 23:12:05
    不用《十年》,一年就已经没有拥抱的理由

    如果《爱情神话》是给80前的温柔虚晃,《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像是给85后的荒诞现实。巧的是两个结尾都走向了大团圆,但私以为,不在一起,可能更好。像豆友写的一句短评:这结局,一点也配不上当初的相遇。

    本来作为《三十而已》的CP衍生,又是跨年电影,十一月标记它的时候觉得应该是部甜到发齁的爆米花电影。事实也差不多,很

    如果《爱情神话》是给80前的温柔虚晃,《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像是给85后的荒诞现实。巧的是两个结尾都走向了大团圆,但私以为,不在一起,可能更好。像豆友写的一句短评:这结局,一点也配不上当初的相遇。

    本来作为《三十而已》的CP衍生,又是跨年电影,十一月标记它的时候觉得应该是部甜到发齁的爆米花电影。事实也差不多,很多剧情都经不起推敲,虽然几经周转,还是走向了团圆结局,但我也真的觉得不是适合跨年情侣看的电影,因为很多细节真实的映射着85后的恋爱。

    85后的早恋就已经伴随着手机,从前车马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从这一代人身上彻底翻篇儿,用年来计算爱情已经是高估了,从2000年开始“速食爱情”被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体提及,能撑足三个月已经算是一段挺正式的恋爱了。难得的是,电影挺真实的呈现了,年轻人的恋爱就是从第一次约炮开始,忙不迭的火速同居,再被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打散,最终分开,然后得到一个前任墓志铭。“好的前任就该像死了一般,永远不再联系。”

    让我对这个电影改观的两句台词,并非结尾处“以年为单位的爱情愿白头偕老”,也不是“陪你跨年的人陪你的是今天明年每一年”。是姗姗分手时说的两句话“在一起一年,其实我们一点也不了解对方”,以及“我需要的时候你在,这才是我要的安全感”。我才觉得电影特别契合85后的性格,自我也孤独。我们多半是独生子女,多半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从大学毕业开始,独自打拼,成长的岁月里甚少出现分享、理解和倾听。所以在亲密关系里,当昏头的爱情冲动褪去,很多人都会像江宇一般觉得累,因为早就习惯了一个人自我中心,突然加进一个人,起初可能还有新鲜劲儿,久了真的会累,不是他的不对,也不是男人的不对,是我们确实更习惯一个人生活。把同居活成合租,把情侣变成室友,是现在的生活里再正常不过的流程,我们从小就没有和同龄人朝夕相处的习性,断不会在成年后突然开窍,相互适应。所以我暗暗揣测,开放二胎后的这一波年轻人,离婚率应该比85后的我们,低的多才对。但说回来,除了自我,却又孤独。“我需要的时候你在”,哪怕是什么都不做,人在就是陪伴本身。切实的感受有人能分担生活,也是莫大的希冀。就像矛盾的一体两面,因为没有过能分享生活的亲密关系,才格外显得难能可贵。而一旦有过,就不想放手,连浓度稍低一点,都会敏感地影响心中猜忌。电影原片名叫《一年之痒》,其实倒更为合衬,一年是恰恰好,开始疲于惦念对方,想念自我中心的时候。

    陈奕迅那首《十年》,其实一年就够了,一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一年之后,再也没有拥抱的理由,这才是这个世代的真实写照。

    当然,我不耽以最美好的心愿揣测爱情,要是几多年后,还能像电影里,一年又一年的重逢,那便是真好。

    【详细】
    141161261
  • 安亦alone
    2022/5/13 0:01:01
    请降低期待,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犯罪剧!

    尽管故事的整个线索非常符合迈克尔·曼双男主的叙事套路,但是整个第一季看完,观众印象深刻的,甚至对他产生同情的,是有着黑帮身份的佐藤。本应是作为事件第一人的明调记者杰克和东京的反黑警探片桐,因为太过直白的故事情节,变得像一个无聊的边缘人。

    故事的明线是从在东京奋斗的美国青年杰克在东京明调新闻做记者时

    尽管故事的整个线索非常符合迈克尔·曼双男主的叙事套路,但是整个第一季看完,观众印象深刻的,甚至对他产生同情的,是有着黑帮身份的佐藤。本应是作为事件第一人的明调记者杰克和东京的反黑警探片桐,因为太过直白的故事情节,变得像一个无聊的边缘人。

    故事的明线是从在东京奋斗的美国青年杰克在东京明调新闻做记者时,与反黑警探片桐一起追查搜集黑帮犯罪证据的故事,暗线则是黑帮扩张带来的帮派之间的冲突与争斗。

    佐藤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作为其中一个帮派的成员,虽然身处其中,却并没有彻头彻尾地做坏事,他的行为总是和他的身份有着较大的反差,甚至连收保护费都显得很有礼貌。但是他也在一点一点地成长,他不忍心杀掉背叛帮派的大哥,却为了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愿意自断小指。他的软弱和坚强是相对立的,他认真做饭的样子,让观众暂时忘掉了他的真实身份,甚至怀疑他的设定是不是在粉饰什么?

    佐藤性格的复杂性,是这个角色成功塑造的前提。同时,这与饰演佐藤的演员笠松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演技,才将佐藤这个有着多面性格的人物,演绎地生动形象。

    故事中杰克和片桐的家庭是充满着爱与温馨的,而佐藤的家庭,是父子不和,母亲对他充满了怨恨。当带着小弟去医院包扎的时候,旁边小男孩的好奇引发了他的注意,他默默地放下了袖子,遮住自己的文身。在路上看到行动缓慢的行人,他愿意停车去等,当身后的司机鸣笛催促,他走下车去,本想显露凶狠的一面,以自己黑帮分子的身份去向对方示威时,又看到了坐在后排座位的母子,一言不发转身回去了。

    他是一个有良知的黑帮分子,他把懦弱的小弟送回了家。这个曾经很像佐藤的软弱少年,就像和过去的自己做了一场告别,让佐藤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以前他想做个好人,但是他没得选择。既然走上了这条道,就注定要经历这样的一生,痛苦也好,失去也好,他没得选,就像大哥让他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去做生意一样,前途充满了未知,却也满是命运的安排——他被人刺倒在繁忙的涉谷全向交叉路口。

    迈克尔·曼擅长拍摄纪实风格的枪战,但是在这一季中,并无太多的发挥,不知道是否为了配合这些穿上西装做生意的讲究极道文化的黑帮人物。

    总之,这部剧的人物中,佐藤是一个成功的角色,人物成长弧线完美,甚至有一些挽歌式的悲哀。

    【详细】
    143941106
  • 满囤儿
    2016/9/27 10:39:32
    真相追久了就不重要了,若还追,会送命哦~~~
    文/满囤儿


            没有想到,“遗忘是最好的药”这么一句非常文艺逼格的鸡汤,竟然会被人当做靶子。《长江图》的执行导演祝捷就用9月27日登陆腾讯视频的《格式化少女》向这句话提出了质疑。在这部内容上高概念画面上风格化的作品中,众多角色在追逐着好几个真相。观众也在被引导着去探寻好几个真相。然而,
    文/满囤儿


            没有想到,“遗忘是最好的药”这么一句非常文艺逼格的鸡汤,竟然会被人当做靶子。《长江图》的执行导演祝捷就用9月27日登陆腾讯视频的《格式化少女》向这句话提出了质疑。在这部内容上高概念画面上风格化的作品中,众多角色在追逐着好几个真相。观众也在被引导着去探寻好几个真相。然而,这些真相追着追着,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那个对真相最执着的,更是会因此而面临送命的危险。《格式化少女》里的真相是要人命的,你还敢看吗?

    8103438
  • 我是小狗
    2014/10/16 17:46:38
    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
    我有个朋友,是魁拔粉。
    每次讨论,我当然不敢吐槽画风、分镜、脚本、对白以及BGM之类的,否则必然招致“爱国无罪”、“崇日可耻”、“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之类的回应。

    所以:
    问:魁拔是一部好动画?
    答:那绝对是当然的!
    但是:
    用天神的话说,
    动机和结果没有关系。

    第一次看魁拔的时候,那神乎其神的的世界,令人唏嘘的设定,都深深地出卖了编
    我有个朋友,是魁拔粉。
    每次讨论,我当然不敢吐槽画风、分镜、脚本、对白以及BGM之类的,否则必然招致“爱国无罪”、“崇日可耻”、“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之类的回应。

    所以:
    问:魁拔是一部好动画?
    答:那绝对是当然的!
    但是:
    用天神的话说,
    动机和结果没有关系。

    第一次看魁拔的时候,那神乎其神的的世界,令人唏嘘的设定,都深深地出卖了编剧,史诗一样的故事即将展开了哦,芭蕉桑(芭蕉桑是什么鬼),妥妥的!
    “神圣沙国、神圣雪国、神圣商国、神圣树国、神圣风国、神圣翼国、神圣龙国、神圣兽国、神圣虫国、神圣海国、神圣夜国、鬼方。”
    看得人血脉都贲张了哦!
    可是当看完的时候好像只有神圣兽国的牛头马面比较让人过目不忘,神圣树国的树先生呢?
    蛮吉作为人柱力暴走一次也是蛮拼的,就算你开了一个好头吧。

    然后大概因为第一部“即使不赔,也没有赚得盆满钵盈”(其实亏得很惨,导演泪目中),导演也有些彷徨,只有豆瓣上的好评才有自己棒棒哒的错觉。
    也正是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变得像唐僧肉一样抢手,各路妖魔鬼怪纷纷上阵,开赛车的,写少女杂志的,做演员的,拍广告的,拍三级的,读研究生的,演小品的,卖钢丝绳的,演电视剧的,玩摇滚的,唱歌的,都能当一把导演,反正“赚傻逼的钱,让傻逼骂去呗”,毕竟不是每个不要脸的都肯拿出节操来卖,也并不是每个不要脸的拿出来卖的节操都有人买。

    于是我们等来了的魁拔二,这一次导演开始耍起赖来了。
    很多年以后我大概会记起很多天以前我看《魁拔二》的那个午后:
    这货不是天神!这货不是天神!啊!这货果然就是天神啊!
    这玩意儿不是杀手锏!这玩意儿不是杀手锏!啊!这玩意儿果然是杀手锏啊!
    这么厉害的光势不会交给一个小屁孩儿吧!嗯当然不会!啊!居然交出去了!
    光势一发动你们这些地界生物就颤抖吧!蛮小满和雪伦都要牺牲了!伟大的妖侠永垂不朽!啊!居然平安无事……

    导演最开始的设定,520集,每年52集应该是个比较远大的抱负(内心:远大你个大头鬼,你以为你是喜羊羊啊喂?),不过导演又是很务实的,五部电影的计划也进行了大半,可是那庞大的世界观到底在哪里啊,导演?(导演:叫我女王大人!)明明就是为了圈钱匆匆拍了80分钟的电影进入战圈厮杀吧?(万达:我看好魁拔。)为什么大家好像得了一种看了魁拔就不能吐槽魁拔的病啊?(乌索普桑:……)

    如果导演当初愿意先拍电视动画推广市场,发展一下目标观众群,魁拔的世界一定是丰满而瑰丽的吧,而不是像如今这样一年一集推进薄弱的剧情,怕是富坚义博也要自愧弗如了。
    世界这么乱,为什么一定要说自己纯洁的像朴心女神一样呢?

    你的对手是,神圣宇宙M78星云吐槽星球的吐槽星人蛮不讲理。
    哦吼。
    【详细】
    71441208
  • yulinling315
    2021/10/5 1:05:07
    观后感

    难以置信它完结了。每一部我都看过,中间有的部分感觉一般,但最后一部很出色。有点儿不想说再见。很高兴大脑组合终于在一起了,女儿也出镜了;遗憾梅和克森在一起;Yoyo和大块头在没在一起交代的也不是很清楚;好在Quake有新男友了。不太明白为什么整个team都不能再一起了,单独互相拜访一下也可以吧,虽然可能很难。除此以外别的bug也不有,比如感觉Quake的男友

    难以置信它完结了。每一部我都看过,中间有的部分感觉一般,但最后一部很出色。有点儿不想说再见。很高兴大脑组合终于在一起了,女儿也出镜了;遗憾梅和克森在一起;Yoyo和大块头在没在一起交代的也不是很清楚;好在Quake有新男友了。不太明白为什么整个team都不能再一起了,单独互相拜访一下也可以吧,虽然可能很难。除此以外别的bug也不有,比如感觉Quake的男友是为了解决她的感情问题而出现的,没有他好像也没啥。But after all, I’m okay with the ending. It could have been better, but I can’t ask for more. 整个漫威宇宙都在迈向新纪元,要和过去说拜拜了,神盾局也难逃。By the way, I really like May I guess she is the type of person I wanted to be. Not being strong like her physically but having a determined heart and taking it into action are the characters I value the most.

    【详细】
    13904562
  • 微微醺然
    2019/5/15 18:24:05
    小剧场——碎裂即永恒

    ☆全员迪化,biu~ ≧?≦某天,骨王参与完一系列“深谋远虑”“精妙绝伦”的征服计划首策,自觉至尊风范大有长进,待仔细回忆了一遍《管理者一千零一个御下方法》之后,他低咳一声,略带威严地看向王座前花枝招展的大管家:“雅儿贝德,‘碎裂即永恒’——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尊贵的莫莫伽……不,伟大的安兹大人!”听到骨王发问,雅儿贝德瞬间颜艺满级,浑身颤抖,“大坟墓里有谁的智慧能与您相比?请您务必不

    ☆全员迪化,biu~ ≧?≦某天,骨王参与完一系列“深谋远虑”“精妙绝伦”的征服计划首策,自觉至尊风范大有长进,待仔细回忆了一遍《管理者一千零一个御下方法》之后,他低咳一声,略带威严地看向王座前花枝招展的大管家:“雅儿贝德,‘碎裂即永恒’——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尊贵的莫莫伽……不,伟大的安兹大人!”听到骨王发问,雅儿贝德瞬间颜艺满级,浑身颤抖,“大坟墓里有谁的智慧能与您相比?请您务必不要吝啬您性感的头脑、迷人的声音,来向您愚钝的属下阐释您的真知,吾必将悉心聆听、孜孜揣摩,以期能触及您思想高深之万一!”“咳咳咳……”赤红的眸光从最高级别的不死族尊者眼窝射出,一波强制冷静的幽蓝闪过,骨王更加威严地点点头:“嗯,很好。”他开始用缓慢而不失力度的语调满足她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当事物突然中止且无可再续时,它便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这就是‘碎裂即永恒’——”“就像安兹大人和其他至尊们!”雅儿贝德接过骨王未尽的低语,在其鼓励的眼神中兴奋得满脸通红,“安兹大人决定留在这里,但安兹大人也很怀念其他的至尊。如果安兹大人笃信‘碎裂即永恒’而非‘碎裂即消亡’,那么其他至尊在消失的那一刻,就已经永远存在于安兹大人的心里了。安兹大人——”骨王被这惊魂一吼震断了飘渺的思绪,回神对上雅儿贝德欲语还羞七分崇拜三分魅情的眸光,一个哆嗦,又触发了幽蓝:“咳咳……雅儿贝德,你说的很好,但这只是其一。所谓‘碎裂即永恒’,不止是对其他的至尊们,也包括你们——我最信任的部下,以及大坟墓现在乃至将来各族的居住者们。”(骨王内心独白: 希望大家全都听从指挥,好好相处。╮(╯▽╰)╭)雅儿贝德吸了口气,深深叹服道:“安兹大人的智慧,当真无人能及!您所指的对大坟墓护卫者们的‘碎裂即永恒’,是由夏提雅那件事得来的警示吧!(骨王: ??哪一件?)原来您那么早就想到了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互相珍惜,即使处在最糟糕的境况也不能放弃希望,应当群策群力、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并没有!)”“咳咳……算……算是吧。”“至于最后一层——请允许我再次称赞您,安兹大人!称赞您如汪洋大海般深不可测的思想和智慧——对大坟墓居住者们的‘碎裂即永恒’,不仅是勉励他们尽忠职守不负您的恩泽,亦是彰显您无上尊者的仁慈之心,更是造就大坟墓内亲如一家的氛围、互利共生的环境的至理名言!(……)安兹大人,您对征服世界后的安排部署竟已详尽至此,实在令人钦佩!请原谅属下远不及您的蠢顿思索,到现在方才领略一二!”“嗯,还好,还好……”“还有,安兹大人,您在一开始就想到了我所会做的种种拙劣对答了,是吧?但您却丝毫不以为意,仍然极尽耐心地一步步引导、启发,直至我勉强拼凑出能与您无可挑剔的思想些微相近的答案——真不愧是无上至尊们的统领!您高瞻远瞩的谋略、虚怀若谷的胸怀再一次折服了我,我必将誓死尽忠,并永远以爱您和为您献上我全部身心的爱为最高尊荣!”说着雅儿贝德跪倒在地,身心皆伏——“伟大的安兹·乌尔·恭大人!”“……额,你理解就好,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了吧?”(鬼知道这下该怎么做!!!)雅儿贝德眨着星星眼,摩拳擦掌道:“是!安兹大人!谨遵您的意愿!”(总感觉她理解了不得了的东西……)骨王表情不动,威严挥袖让雅儿贝德站起,然后继续端坐在王座上。(好累哦,这次管理算是勉强成功了……吧?下次换个方法好了。╭( ̄▽ ̄)╮)门外,刚刚与骨王共同制定了远期征服计划而尚未走远的小迪,此刻若有所思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程亮的银光,恍如思考的火花迸裂,于无声处惊雷。他隔着大门,右手置于胸前躬身行礼,手指微屈,似要将心脏献给王座上的主人,又似乎在渴望着什么……虔诚的话语又一次在大坟墓内响起,亘古不变的咏唱者随手召唤出奇异而强大的魔法,仰望他的仆人们齐声开口,骄傲、坚定的语调里潜藏着一丝满足的喟叹——“吾乃侍奉无上至尊之人!”(完)

    【详细】
    101821594
  • 吃主儿
    2018/2/11 16:13:02
    金钱世界:让你成为世界首富,可能也过不好人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金钱这个东西很有趣。 它像一个过滤器,让明明身处同一时空的人却像生活在不同世界。 这大概就是电影《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的中文名字是《金钱世界》的原因吧。 首先,处在金钱这个过滤器两端的世界拥有截然相反的运行规则。简单点讲,普通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金钱这个东西很有趣。 它像一个过滤器,让明明身处同一时空的人却像生活在不同世界。 这大概就是电影《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的中文名字是《金钱世界》的原因吧。 首先,处在金钱这个过滤器两端的世界拥有截然相反的运行规则。简单点讲,普通人的价值判断源自金钱...  (展开)
    【详细】
    9144269
  • 一点都不酷
    2012/10/1 20:26:49
    从“白痴”。。。到新郎官儿=。=
           先用一句话证明俺看过:“什么情况?”
        话说俺一看到批评剧情弱智的就想呵呵,这片拿剧情说事儿?就跟指着一个大老爷们说他胸部不够丰满一样。俺看到滴,是制作有新意,画面效果都很好,俊男美女团还养眼。反正俺是看到帅哥美女就高兴,彭于晏、Angelababy、外国小美女还
           先用一句话证明俺看过:“什么情况?”
        话说俺一看到批评剧情弱智的就想呵呵,这片拿剧情说事儿?就跟指着一个大老爷们说他胸部不够丰满一样。俺看到滴,是制作有新意,画面效果都很好,俊男美女团还养眼。反正俺是看到帅哥美女就高兴,彭于晏、Angelababy、外国小美女还有昨天【好声音好广告】里帅到爆棚了的吴彦祖(虽然要在下部戏份才多),阵容分就不是1星啊。亲们知道大东北的电影院特色么=。=就是但凡有笑点了放映厅内就会充斥着东北老娘们们如山涧清泉的银铃般的笑声...今天也是各种奇葩,效果不错哈。
        总体来说:1喜剧够轻松;2制作有创意效果8错;3演员阵容蛮强大缺点就是:1尼玛这点剧情有必要拍成两部么,银两滴木有,钱包很吃痛啊2作为无限下线小城市有没有不是3D的不喜欢带眼镜额。。。
        最后补上,祝祖祖Daniel昨天生日快乐=。=下部你就是反派大boss了吧~加油哦~
          (PS:彭于晏Eddie在这部里面太悲催了点吧,人见人虐,运气无限差。。。)
    【详细】
    5602582
  • 病猫
    2010/6/13 10:38:47
    都是罗宾汉惹得祸
    一星给预告片,一星给我那一去不返的25块钱。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11日下午,我们一行四人去了万达想看看除了波斯王子和驯龙高手以外还有什么可看的,结果发现了罗宾汉啊,便欣然规往。
    两个半小时以后,我们就像法国人一样,彻底被罗宾汉打败了。
    觉得不爽,想回头再看个能刺激人肾上腺素的片子。
    恰巧,北纬31度那天刚上。
    恰,巧,随后就有一场。
    恰....巧
    一星给预告片,一星给我那一去不返的25块钱。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11日下午,我们一行四人去了万达想看看除了波斯王子和驯龙高手以外还有什么可看的,结果发现了罗宾汉啊,便欣然规往。
    两个半小时以后,我们就像法国人一样,彻底被罗宾汉打败了。
    觉得不爽,想回头再看个能刺激人肾上腺素的片子。
    恰巧,北纬31度那天刚上。
    恰,巧,随后就有一场。
    恰....巧....我一个死党决心陪我看。

    影片刚放的时候,是一段文字介绍什么的,我后面一个女的说:不是喜剧啊...

    其实早先几天看波斯王子的时候,前面有很多预告片,31度就是其中一个。
    要说么,这片子就像一位身材不错的女人,预告片就是她的背影。
    我看到了她曼妙的背影,就加快脚步追上去想一睹芳容。
    结论是:这女人唯一值得看的就只有背影了。
    没错,整部电影九十分钟,除了预告片浓缩的那一分钟以外,其余的时间根本就什么内容都没有。

    片子的逻辑很扯。
    那个一直抗摄影机的导演在前一个小时里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一度我都忘了还有这么个人。
    再后来,用低劣的雪花来制造恐怖,画虎不成反类犬。
    导演的意思是,我要给你一种你什么也看不到还能让你特别害怕的气氛。
    结果是我真TM什么也没看到怎么能害怕你大爷的。
    我记得那个叫海伦的女生说过一句话,类似于小学课文时的中心句:
    “导演,我们什么也没拍到,这不是白来了么?”
    我RI,我们什么也没看到,这不是白来了么!!!看你这个电影和看那个预告片有区别么?
    这种新潮的恐怖感真是太恐怖了,我都受不鸟了。

    阿甘,阿甘,你大爷的我真是没记性,当年看了你一部天黑请闭眼,我就吐了一宿,我真是太贱了!!!

    我冷静一下。

    我觉得任何一个电影呢,都有它要传达的信息。
    那么这部片子也不例外。
    首先,他们是去搞野人。
    结果他们低估野人了。
    他们以为野人都是S B。
    其实他们错了。
    它们其实不是一般的野人,是寂寞的公野人。
    它们生活在无人区里,终日见不到母野人,有一天呢它们发现来了八个人,它们兽性大发。
    首先,它们在他们营地附近搞一些代表了它们发情的符号。
    然后它们找到一个"长发MM",刚想爽之,结果发现是个外国爷们!
    恼羞成怒的它们哀号着跑了。
    后来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位落单的MM。
    拖到山洞里爽到了死...
    再后来,它们抓走了夏老师,刚拖进山洞发现也是个男的,气坏了,就扯下他一支手臂放走了他。夏老师被搞得精神恍惚,结果刚出山洞他好像咒怨的样子把手风琴男吓到失禁,被枪给崩了。
    牌技不佳的周导游也被它们抓到了,这一次它们可管不了那么多了,男的也上,被挂到树上爽到了死。
    它们在小河边找到了一个男人,同样手法伺候之。
    手风琴男比较诡异,他好像不是被野人抓走的,他是被L4D里的smooker抓到了,属于意外。
    后来野人还是来了,抓走了导演,其实是抓错了,途中发现NND还是个男的,腻了,就给放了。
    最后海伦和导演,顿悟到这些野人男女通吃!觉得自己迟早也会被QJ致死,还是自行了断了吧,说的什么野人孩子那通纯是找借口。
    我分析的太有道理了。

    都是罗宾汉惹得祸,不怪阿甘!


    【详细】
    33291451
  • Calvin
    2017/9/10 21:58:30
    世界怎么可能那么美好,只是你选择忽略那些恶

    就像大多数人总是只能看到一个国家好的一面一样,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平常人看不到的恶。

    当你看新闻又说国家富强了,国家科技发展了。可是暗地里却有很多你看不到的恶,有些是和每个人相关的,有些是和一部分人相关的,但这些恶都需要你自己主动去了解和发现才能有所知晓。

    有关部分又宣传给人民做了好事,实事。同时,又有另外的有关部门做了你不知道的恶,比如损害了人民的财产,侵犯了人民的

    就像大多数人总是只能看到一个国家好的一面一样,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平常人看不到的恶。

    当你看新闻又说国家富强了,国家科技发展了。可是暗地里却有很多你看不到的恶,有些是和每个人相关的,有些是和一部分人相关的,但这些恶都需要你自己主动去了解和发现才能有所知晓。

    有关部分又宣传给人民做了好事,实事。同时,又有另外的有关部门做了你不知道的恶,比如损害了人民的财产,侵犯了人民的权利等。只是这些事情影响范围小,整个信息流动不到你的视野或者世界中。

    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的传播是即使而又广泛的。而随着政府权力的介入,这个信息大网逐渐变得小了,信息流动范围也小了,流动速度也慢了。

    在这个全球的大网中,部分国家和地区张开一张网,把他们的公民笼罩在这个网中不能外视。刚开始人民会有一些反抗的声音在,但渐渐在人民已经习惯了这张地区之网。

    就像很多人选择性的忽视很多恶一样,他们或许知道权利机构做的一些坏事,只是选择视而不见,选择相信美好的东西。

    看这部剧比较让人激动的是最后的部分,斯诺登被美国通缉,部分国家为他辟护,为了世界大众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而发声,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这个世界不总是美好的,总有一部分像斯诺登这样的人在努力唤醒人民心中对基本人权的捍卫。世界怎么可能总是美好,但也请不要选择忽视那些恶。

    【详细】
    880759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