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48916
  • 夭海棠
    2021/11/15 2:42:46
    作为话语实践的“日常对话”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藏着深刻的公共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中阐述了生活政治的概念。他认为,生活政治相对于解放政治更具有私人性。不同于解放政治的宏观叙事,生活政治把关注点放至身份认同、自我、性/别等议题上,通过对个人问题的追寻,思考体系、制度、权力等宏观政治中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生活政治具有私人意味,而解放政治因批判对象和叙事方式的不同,具有“他者”的属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纪录片呈私人化趋势,折射出一种“他者”政治到“我者”政治的转变。以“他者”政治为创作动机的纪录片,主题一般为反思、对抗限制人类自由和公平的社会制度,在这些纪录片中,创作者以一种肩负道义和道德使命的姿态在影片中传递政治诉求,其地位常常处在被摄者之上。而“我者”政治诉求下的纪录片,不需要“他者”施以帮助,它的表达者即是发声群体本身,其创作诉求实质是生活政治。“我者”政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情况,较之“他者”政治而言更为私人,在主题选择上往往规避宏大叙事,而转向个人的身份认同、如何取得安全感等议题。私纪录片的出现,指向“我者”的政治关照方式,也为我们打开一扇重新审视个体生存方式的窗口。

    《日常对话》在私元素方面的呈现真诚且生动,在话语层面便已展现出强烈的私人意味。碎片化的影像、私人化内容、私人化表述,不仅在创作层面满足了作者的倾诉欲与展现欲,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观众对于“同性恋”、“性侵”等主题的心理距离。而它的形式,与立场、姿态、视角、诉求也息息相关。福柯认为,政治宏观层面上的理性原则(自由、民主)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全面的合理化。由此出发,他批评大叙事在实践中的危害,指出在每一种情况下,总体性的思考都对研究构成障碍。

    福柯对权力的宏观叙事视角的解构告诉我们,在权力问题上,比起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对权力合法性的计较,更重要的问题是洞悉权力的多元异质性及其微观结构。多元性决定了人类不平等的非单一根源,人类的不公正另有其不同的权力来源与形式。在反抗权力的斗争中,没有“大拒绝”(Great refusal)的焦点或“一招制胜”的法宝,有的只是抗拒的多元性和针对性。

    在影片从未被细致处理、意料之外的转折与沉默中,不时迸发出言语之外的“真实”,也反映出部分来自于父亲,却不仅限于父亲的父权压迫。被采访时,普通人面对镜头时的不安、局促、躲避和紧张,被导演一一记录下来,观众能看见当导演的舅舅、姨妈被问及是否知道母亲是同性恋时的反应:或假装镇定、或顾左右而言他。当母亲最初被问及她的困境,影片中似乎没有一个人能找到一种语言来描述、分析、拆解困境,牵涉其中的个体处于一种异常且不可破的尴尬、失语状态中,这使得母亲与导演的困境失去了被言说的可能。

    超出语言学范畴的、更加广泛地指称意识形态的话语,是人们决定自己怎么说、说什么的潜在机制。话语强调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支配着人们的特定实践,也构成了一般文化实践的基础,生产出了有关真理的知识,而这中间体现了权力机制的运行。话语能够对话语中的主体及其陈述活动实施支配,而这种支配包含三个方面:①话语赋予陈述的权利,也就是“谁有权利说话”,②话语限制了言说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应当说什么”,③话语把主体建构成能言说的主体,主体性是由话语所建构的,“我是谁”的问题要由话语回答。简而言之,话语生产了立场,并且邀请人进入这些立场,关于主体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话语机制中形成的。

    而话语生产出来的客体,就是知识,而现实就是由知识构成的。这并不是说现实就在话语之中,而是说,我们只能通过知识来建构我们关于现实的认识。世界不是产生于话语,但世界观是。话语机制将我们确认为常识的真理生产出来,主体在对知识的学习中,明确了何为真何为假,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则不行,这其实就是在被话语机制所规制。

    这因此引出了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泛化的权力,对人主体性的规范被福柯理解为流淌在整个话语机制中的权力,简而言之,个体被整体的文化体制所规制,这就是福柯的权力。而权力是生产性的,是在整个话语机制的运转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充分融入我们日常中的。福柯告诉我们知识与规范的真理性起码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们是“被建构”出来,而非具有绝对的确定性,它们不同于康德说的那种道德律令。

    在规范化的言说之外,是一些模糊而未被归类的例外,它们或许潜在地占有与明面上的话语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排除在“日常对话”之外。在《日常对话》中,导演通过对母亲的女友们的采访,从侧面得到了未曾在女儿面前展示过的,拥有同性恋身份的母亲的另一个形象:细心、多情、温柔、在女友面前说出不曾生育、女儿是领养来的谎言,以此与过去不幸的婚姻划清界限,获取心理层面的补足和身份认同。这样的母亲形象显然有悖于传统意义上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定义。在传统价值体系中,“母亲”这一词应该是慈爱、圣洁的,而正是由于阿女的“不同”,不仅让导演感到意外,同时也冲击了观众的认知。个性化的行为与概念化的定义发生碰撞,才得以使“私”的程度变得更加深刻,人物得以鲜活饱满,而不是作为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存在于影片中。

    《日常对话》通过导演自述加之采访片段,从侧面拼凑出了母亲阿女的一生。从儿时回忆到第一段婚姻,遭遇家暴、携女出逃,再到一段段丰富的同性情感经历,影像内容总带着一种口述历史的意味。为普通人“写史”,是相当具有私人性质的行为,选用普通人或边缘人士来作为主角,本身带有一种“去中心化”的实践性格。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藏着深刻的公共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中阐述了生活政治的概念。他认为,生活政治相对于解放政治更具有私人性。不同于解放政治的宏观叙事,生活政治把关注点放至身份认同、自我、性/别等议题上,通过对个人问题的追寻,思考体系、制度、权力等宏观政治中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生活政治具有私人意味,而解放政治因批判对象和叙事方式的不同,具有“他者”的属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纪录片呈私人化趋势,折射出一种“他者”政治到“我者”政治的转变。以“他者”政治为创作动机的纪录片,主题一般为反思、对抗限制人类自由和公平的社会制度,在这些纪录片中,创作者以一种肩负道义和道德使命的姿态在影片中传递政治诉求,其地位常常处在被摄者之上。而“我者”政治诉求下的纪录片,不需要“他者”施以帮助,它的表达者即是发声群体本身,其创作诉求实质是生活政治。“我者”政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情况,较之“他者”政治而言更为私人,在主题选择上往往规避宏大叙事,而转向个人的身份认同、如何取得安全感等议题。私纪录片的出现,指向“我者”的政治关照方式,也为我们打开一扇重新审视个体生存方式的窗口。

    《日常对话》在私元素方面的呈现真诚且生动,在话语层面便已展现出强烈的私人意味。碎片化的影像、私人化内容、私人化表述,不仅在创作层面满足了作者的倾诉欲与展现欲,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观众对于“同性恋”、“性侵”等主题的心理距离。而它的形式,与立场、姿态、视角、诉求也息息相关。福柯认为,政治宏观层面上的理性原则(自由、民主)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全面的合理化。由此出发,他批评大叙事在实践中的危害,指出在每一种情况下,总体性的思考都对研究构成障碍。

    福柯对权力的宏观叙事视角的解构告诉我们,在权力问题上,比起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对权力合法性的计较,更重要的问题是洞悉权力的多元异质性及其微观结构。多元性决定了人类不平等的非单一根源,人类的不公正另有其不同的权力来源与形式。在反抗权力的斗争中,没有“大拒绝”(Great refusal)的焦点或“一招制胜”的法宝,有的只是抗拒的多元性和针对性。

    在影片从未被细致处理、意料之外的转折与沉默中,不时迸发出言语之外的“真实”,也反映出部分来自于父亲,却不仅限于父亲的父权压迫。被采访时,普通人面对镜头时的不安、局促、躲避和紧张,被导演一一记录下来,观众能看见当导演的舅舅、姨妈被问及是否知道母亲是同性恋时的反应:或假装镇定、或顾左右而言他。当母亲最初被问及她的困境,影片中似乎没有一个人能找到一种语言来描述、分析、拆解困境,牵涉其中的个体处于一种异常且不可破的尴尬、失语状态中,这使得母亲与导演的困境失去了被言说的可能。

    超出语言学范畴的、更加广泛地指称意识形态的话语,是人们决定自己怎么说、说什么的潜在机制。话语强调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支配着人们的特定实践,也构成了一般文化实践的基础,生产出了有关真理的知识,而这中间体现了权力机制的运行。话语能够对话语中的主体及其陈述活动实施支配,而这种支配包含三个方面:①话语赋予陈述的权利,也就是“谁有权利说话”,②话语限制了言说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应当说什么”,③话语把主体建构成能言说的主体,主体性是由话语所建构的,“我是谁”的问题要由话语回答。简而言之,话语生产了立场,并且邀请人进入这些立场,关于主体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话语机制中形成的。

    而话语生产出来的客体,就是知识,而现实就是由知识构成的。这并不是说现实就在话语之中,而是说,我们只能通过知识来建构我们关于现实的认识。世界不是产生于话语,但世界观是。话语机制将我们确认为常识的真理生产出来,主体在对知识的学习中,明确了何为真何为假,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则不行,这其实就是在被话语机制所规制。

    这因此引出了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泛化的权力,对人主体性的规范被福柯理解为流淌在整个话语机制中的权力,简而言之,个体被整体的文化体制所规制,这就是福柯的权力。而权力是生产性的,是在整个话语机制的运转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充分融入我们日常中的。福柯告诉我们知识与规范的真理性起码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们是“被建构”出来,而非具有绝对的确定性,它们不同于康德说的那种道德律令。

    在规范化的言说之外,是一些模糊而未被归类的例外,它们或许潜在地占有与明面上的话语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排除在“日常对话”之外。在《日常对话》中,导演通过对母亲的女友们的采访,从侧面得到了未曾在女儿面前展示过的,拥有同性恋身份的母亲的另一个形象:细心、多情、温柔、在女友面前说出不曾生育、女儿是领养来的谎言,以此与过去不幸的婚姻划清界限,获取心理层面的补足和身份认同。这样的母亲形象显然有悖于传统意义上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定义。在传统价值体系中,“母亲”这一词应该是慈爱、圣洁的,而正是由于阿女的“不同”,不仅让导演感到意外,同时也冲击了观众的认知。个性化的行为与概念化的定义发生碰撞,才得以使“私”的程度变得更加深刻,人物得以鲜活饱满,而不是作为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存在于影片中。

    《日常对话》通过导演自述加之采访片段,从侧面拼凑出了母亲阿女的一生。从儿时回忆到第一段婚姻,遭遇家暴、携女出逃,再到一段段丰富的同性情感经历,影像内容总带着一种口述历史的意味。为普通人“写史”,是相当具有私人性质的行为,选用普通人或边缘人士来作为主角,本身带有一种“去中心化”的实践性格。

    【详细】
    139935543
  • 江湖宵小
    2020/7/6 5:58:07
    片言

    1. 关于体操运动低龄化的讨论。万事皆政治。网飞的(冷战视角?)政治叙事:来自东欧的冠军缔造了美国体操训练营,将低龄选拔的一套变成世界规则。体操这个运动本身对女性低幼的要求,魔鬼训练高压控制,不受制约的权力滋生了性侵的温床。

    2. 前几天读到界面的

    1. 关于体操运动低龄化的讨论。万事皆政治。网飞的(冷战视角?)政治叙事:来自东欧的冠军缔造了美国体操训练营,将低龄选拔的一套变成世界规则。体操这个运动本身对女性低幼的要求,魔鬼训练高压控制,不受制约的权力滋生了性侵的温床。

    2. 前几天读到界面的天才花滑少女和她的虎妈。花样滑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女性成年后“不再轻盈”,很多动作可能没办法做出。文中疯狂的冰迷母亲从胎教、婴幼儿时期就铆足劲把女儿培养成专业运动员。和朋友讨论了鸡娃的问题。五岁的孩子是否有能力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不爱什么?而职业运动员百分之百投入的要求,“不成功便成仁",在和平年代感觉很反人性了。很迷思的地方,卓越和反人性到底是什么关系。影片有提到说其他运动,运动员作为成年人可以做出自我选择。不过全环境,全社会的反人性,e.g., 996福报叙事(此处应有扩展阅读:人物《互联网大厂的女人们》),作为成年人身处其中,自愿还是非自愿呢?

    3. 受害者互相支持,战胜了坏人。这在简中世界或许还是一个有可能发生的美好故事。而联合起来制衡、矫正一个系统,确实是振奋人心的“美国梦”了。苟晶事件可见一斑:受害者没有达成联盟的可能;而吃瓜群众居然指责一个受害者抢夺了另一个受害者的正义,因为前者“没资格”吸引这么多舆论。

    4. 上文“美国梦”打引号,以免丧事喜报。众所周知变革不是一蹴而就,该案处于metoo运动的历史进程。性侵跨度之长,体操协会包庇隐瞒,足证结构性压迫中正义多么迟到了。

    5. “I'm here today with all these other women, not victims but survivals...” 前国家体操运动员在庭审中如是说。这一段毫无疑问是本片高潮部分了。庭审中,为自己做辩护律师,第一位发表公开声明的受害者,做总结陈词说,“司法体系的两个主要目的,追求正义,以及保护无辜者。”这一段非常清晰地表达出在性侵受害者眼中,所谓正义伸张,不完全是恶有恶报,更是给她们机会光明正大站出来,自我疗愈的一个过程。性侵的伤害——尤其本案大多是少女,本片强调这可能是她们很多人的第一次性经历——往往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才能愈合。也许她们认为,公开身份参与庭审,她们才真正从这伤害中“幸存”。

    6. 实际上从今天的上帝视角来看,受害时尚年幼懵懂,很多人甚至在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性侵;500名受害者公开站出来,指控同一加害者;她们很多人在体操运动中取得了非常杰出的成绩——由此可见这个案子的受害人们非常符合“完美受害者”标准了。但是倒回到刚刚披露时的舆论,不堪入目。异化受害者和慕强似乎是人类争取生存的本能心理。这一点实在令人悲观。

    【详细】
  • 127081582
  • ??
    2018/5/3 14:57:00
    青春之火 蓝天之约

    小时候看火力少年王,应该是在小学三四年级,那时候特别想买一个奥迪的悠悠球,那时候喜欢米莉和李非之间的小情愫,小浪漫。

    一部并没有很完美的电视剧,以悠悠球为中心,讲述了一群少年少女们的故事。

    现在重看一遍,却又发现喜欢上男二麦军。他会因为喜欢米莉给他开后门;会因为米莉和李非走得近而吃醋;会照顾关心指导每一位江海队的队员;在队友丁伟陷害李非时,把丁伟喊出来,说自己想让李非

    小时候看火力少年王,应该是在小学三四年级,那时候特别想买一个奥迪的悠悠球,那时候喜欢米莉和李非之间的小情愫,小浪漫。

    一部并没有很完美的电视剧,以悠悠球为中心,讲述了一群少年少女们的故事。

    现在重看一遍,却又发现喜欢上男二麦军。他会因为喜欢米莉给他开后门;会因为米莉和李非走得近而吃醋;会照顾关心指导每一位江海队的队员;在队友丁伟陷害李非时,把丁伟喊出来,说自己想让李非心服口服的走;会在教练说要把丁伟开除的时候,把过错全都揽到自己身上,让出队长一职;会在得知米莉喜欢李非后依旧默默地关心米莉。

    编剧把这种男女之间的小暧昧处理的非常好,没有表白,没有早恋,然而眼神对话却能让我们明白一切。

    当时看的时候只迷米莉和李非,现在暗搓搓的发现好多cp,比如丁伟和麦军,比如毛大宇和王晓花。 虽然王晓花表面“嫌弃”毛大宇, 但是看到周艳艳还会吃吃醋。

    这部充满了青春主旋律的电视剧,有队友间的争吵,有纯粹干净的暧昧的小情愫,有为喜欢的事物努力奋斗的正能量。

    06年的电视剧,画质渣到不能放大看,可这就是我的童年啊。

    唱响青春之火蓝天之约的童年。

    【详细】
    9341523
  • Star
    2023/2/19 0:50:54
    真的挺喜欢剧里的男孩子叫姐姐

    每次听到剧里的男孩子叫姐姐,都会有一种心灵上的安慰吧,也有可能是现在自己到了“姐姐”的年龄,忽然发现,弟弟叫姐姐竟然也可以如此好听呢

    好听归好听,但是剧里的一些剧情,着实老套,比如:康子由和聂允泽在人行道里解开误会告白的桥段,旁边的红灯肯定在女主讲完就会变绿,果不其然,说完就变绿了:再比如,千语的“弟弟”,最

    每次听到剧里的男孩子叫姐姐,都会有一种心灵上的安慰吧,也有可能是现在自己到了“姐姐”的年龄,忽然发现,弟弟叫姐姐竟然也可以如此好听呢

    好听归好听,但是剧里的一些剧情,着实老套,比如:康子由和聂允泽在人行道里解开误会告白的桥段,旁边的红灯肯定在女主讲完就会变绿,果不其然,说完就变绿了:再比如,千语的“弟弟”,最后结局估计是个隐形富二代,果不其然,结局真的是个富二代……

    虽然剧情确实有些老套,但是弟弟叫姐姐真的很好听呀~那就努力做个优秀漂亮有魅力的姐姐吧!

    【详细】
    1499430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