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魅影影评

100334409
  • Hey man
    2019/2/9 20:18:15
    一场全民政治狂欢

    电影只集中说了政客们在脱欧这件事上的较量,至于为什么脱,而且将决定权交给所有英国人,脱了以后如何,基本上没怎么交代,毕竟电影时长仅仅90分钟。

    也许电影制作时剧组已经很明确目的,就是将脱欧的政治较量完全表现出来,所以他们不止放弃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在脱与留之间定夺,也不想花精力解释脱欧与否对政客们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能让他们吵个热火朝天,投入大堆人力物力宣传自己政治观点,甚至闹出人命

    电影只集中说了政客们在脱欧这件事上的较量,至于为什么脱,而且将决定权交给所有英国人,脱了以后如何,基本上没怎么交代,毕竟电影时长仅仅90分钟。

    也许电影制作时剧组已经很明确目的,就是将脱欧的政治较量完全表现出来,所以他们不止放弃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在脱与留之间定夺,也不想花精力解释脱欧与否对政客们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能让他们吵个热火朝天,投入大堆人力物力宣传自己政治观点,甚至闹出人命。所以电影虽然拍的不错,只是有点没头没尾的感觉,没有说明各色人物的“动机”,只有谢了顶的卷福在最后的听证会以竭嘶底里的发言说明他推动脱欧的原因,其他人呢?不知道。可能对英国人来说发起公投的前因后果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剧组就懒得费这个时间再做说明。

    电影像纪录片一样以几乎不带任何立场来还原公投前的这段日子各色势力之间的角力,这场政治游戏没有正派和反派,留欧派和脱欧派差别只有给的镜头多和少而已,镜头下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还有一场全民政治狂欢留下的一地鸡毛。

    公投的结果全世界都知道,脱欧究竟是愚蠢还是明智,两年过去还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比起公投,这更像一场全民参与的政治闹剧,所谓的公投不过是民众发泄心中不满的缺口,留欧派列举了种种数据,搬出一大堆理论和专业术语说明脱欧是一场灾难,而民众根本不关心这些。就像留欧派领袖跟选民开会时,留欧派的一大通理论没人听得进去,那个情绪失控的妇女只是咆哮的“我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我受够了自己的一无是处”,既然现实太过操蛋,那就闹吧,闹个天翻地覆,反正我受够了。这种情绪被脱欧派很好的利用了,他们甚至用不存在的事实刺激、引导摇摆不定的选民相信日子过得差,都是欧盟的锅,那些土耳其人、希腊人和难民抢了我们的工作,侵占我们社会资源,我们纳的税全用在海峡对面的懒汉身上,只要脱欧了一切都会回到从前一样美好。

    脱欧派就像一群高明的公众号写手,不管自己说的是真是假,标题起的够醒目,内容能击中大众痛点就不怕火不起来,反正认同的人多了,事实是如何没人关心,假的也可以当真。在留欧派们还在查资料,统计数据时, 脱欧派领袖卡明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激起民众的不满,他非常明白民众想看的比什么是正确的更有用。

    渴望脱欧的民众们想法很简单,他们不在乎脱欧后有什么灾难,反正自己活得憋屈,大不了大家一起憋屈罢。他们存粹是抱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心态投脱欧的一票,脱欧后会天翻地覆?脱欧派的“take back control”能不能实现?大概只有留欧派会关心,反正连议员都给暗杀了,一切都乱套了,后面的烂摊子谁爱收拾谁去,反正我等群众只管用脚投票。

    难怪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后他吹着口哨溜达回首相府,也许他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期待这群嚷嚷着脱欧的人怎么收拾烂摊子呢。

    全民公投已经过了两年了,当年政治狂欢留下的一地鸡毛还没收拾妥当,英国跟欧盟谈脱欧谈的大家都难受,所谓的“take back control”还是一句空话,甚至有人呼吁发起第二次公投,电影重现两年前的那场狂欢,提醒大家现在这副烂摊子正是他们用选票齐心合力弄出来的。

    【详细】
    99551318
  • 山莨菪碱
    2014/1/20 19:21:13
    这部电影之未解疑惑
    1、布娃娃到底是代表什么?是谁乱放的?谁在半夜敲门?
    2、那两对小情侣到底是死了还是活人,如果说女主的梦境是真实发生的,那小情侣应该是死了,为什么后来又活在了医院里?还有什么护士长、医生之类的,到底是女主根据他们想象的还是怎么回事?
    3、出车祸那里,电视就直接报道是男主救了女主,护士也说这样的男朋友不错,女主还在昏迷中,他们出事的时候也没有其他人,为什么会知道是男主把安全帽让给女主带的
    1、布娃娃到底是代表什么?是谁乱放的?谁在半夜敲门?
    2、那两对小情侣到底是死了还是活人,如果说女主的梦境是真实发生的,那小情侣应该是死了,为什么后来又活在了医院里?还有什么护士长、医生之类的,到底是女主根据他们想象的还是怎么回事?
    3、出车祸那里,电视就直接报道是男主救了女主,护士也说这样的男朋友不错,女主还在昏迷中,他们出事的时候也没有其他人,为什么会知道是男主把安全帽让给女主带的呢,而不是一开始就是女主带着呢?
    4、后来露营的那群人到底是什么回事,为什么没有交代?他们也是住在那个旅馆?为什么他们后来又住在帐篷?为什么没有交代一眨眼女主就没有看到那个叫团团的小女孩了?
    5、浩浩和他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板娘欲言又止,后来也没有交代了。
    6、老板说女主和他们是一类人,但是女主不是还没有死么,为什么和他们会是一类人?
    7、水桶里的头发,假发和浩浩妈妈的头发很湿有什么关系?头发哪里来的?
    8、楼上到底住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剁骨头的声音?
    9、等等等??

    在写影评前想打2星的,写完才发现原来这么烂,算了,还是1星了!
    【详细】
    6519494
  • 2022/8/12 18:10:09
    革命烈士宁死不屈,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1月27日大屠杀惨案这一特殊时段,紧扣渣滓洞集中营最后58天的营救与抗争、努力与失败、阴谋与罪行等监狱内外故事,讴歌了革命烈士宁死不屈,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提现了战士们坚强不屈,不畏困难,知难而上的高尚情操从故事来看,这是一个历...  (展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1月27日大屠杀惨案这一特殊时段,紧扣渣滓洞集中营最后58天的营救与抗争、努力与失败、阴谋与罪行等监狱内外故事,讴歌了革命烈士宁死不屈,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提现了战士们坚强不屈,不畏困难,知难而上的高尚情操从故事来看,这是一个历...  (展开)
    【详细】
    14582221
  • 清欢
    2018/4/2 13:58:56
    努力会变好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很喜欢的主题和表现手法,虽然女主的人设不讨喜,但那就是生活中我们自己也讨厌的那个自己啊。 提前被各种剧评剧透了男主的渣,所以糖都甜的不彻底。 但日剧就是很厉害啊,连渣也渣的云淡风轻,一本正经,所以感情戏真的就是一支烘托主题的旁支吧,蛮好接受的。 日剧真的很神奇...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很喜欢的主题和表现手法,虽然女主的人设不讨喜,但那就是生活中我们自己也讨厌的那个自己啊。 提前被各种剧评剧透了男主的渣,所以糖都甜的不彻底。 但日剧就是很厉害啊,连渣也渣的云淡风轻,一本正经,所以感情戏真的就是一支烘托主题的旁支吧,蛮好接受的。 日剧真的很神奇...  (展开)
    【详细】
    9267254
  • 遗失的美好
    2020/3/29 23:30:31
    现实主义

    该剧追求诗化的现实主义,力求形式上侧重轻灵、轻逸,在诗意中不失剧作本身内在的严肃、庄重与大气。通过启功先生的人生经历, 将逐渐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前尘往事,以艺术的样貌凝固、传播开来,以启功先生的人生故事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境遇。主创团队以竹喻人,以“竹笋”成长为“高竹”来喻其历经黑暗与挣扎却能“坚”、“净”自守的品格与人生,提炼出“竹笋精神”概括启功先生的人生轨迹——耐得住寂寞

    该剧追求诗化的现实主义,力求形式上侧重轻灵、轻逸,在诗意中不失剧作本身内在的严肃、庄重与大气。通过启功先生的人生经历, 将逐渐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前尘往事,以艺术的样貌凝固、传播开来,以启功先生的人生故事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境遇。主创团队以竹喻人,以“竹笋”成长为“高竹”来喻其历经黑暗与挣扎却能“坚”、“净”自守的品格与人生,提炼出“竹笋精神”概括启功先生的人生轨迹——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折腾,破土而出,甘愿奉献。话剧《启功》将启功先生一生浓缩在九十分钟内,先生学养深厚,诗、书、画享誉当代中国,但最令他引以为傲的身份却是——教师。着重表现了启功先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自身的教育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奉献,解析了他一生坚守的内在原因与动力。

    【详细】
    12451334
  • 知道得太多了
    2011/12/17 11:42:25
    《龙门飞甲》:电影是门残酷的艺术
    凌晨三点发的这篇,因为这篇很私人,也害怕有人说在卖弄背后的故事。这个世界很残忍,成功者才有资格诉说背后的点滴,而我只是想记录,为了我一年多的关注,为了我搜集的东西,为了我写的任何,为了给我自己一个交代。

    所以,就当是我的自言自语吧,我在这也发一次。

    ————————————

    电影是门残酷的艺术,江湖是个很残酷的地方。
    要用很残酷的艺术形式拍出一个很残
    凌晨三点发的这篇,因为这篇很私人,也害怕有人说在卖弄背后的故事。这个世界很残忍,成功者才有资格诉说背后的点滴,而我只是想记录,为了我一年多的关注,为了我搜集的东西,为了我写的任何,为了给我自己一个交代。

    所以,就当是我的自言自语吧,我在这也发一次。

    ————————————

    电影是门残酷的艺术,江湖是个很残酷的地方。
    要用很残酷的艺术形式拍出一个很残酷的世界,其实是一件很刺激的事。

    我们看龙门的3D效果很赞,很多人把龙门和变形金刚3比,甚至和阿凡达比。但没人会去想,一部变形金刚的成本能拍好几部龙门飞甲。也不会知道,徐克曾经激动地和特效公司的人吵架,怪他们太贵了;不听于冬说起,也不会知道徐克自降了一半薪酬。也没人会知道徐老怪的苦中作乐,他曾经在那个有点脏有点破的工作车上,问李宇春:“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进度慢吗?”他指着挂在监视器上的两张图——一个骆驼的脸,一个鼓风机说,“就是因为骆驼和风鼓!所以我要他们贴出来,示众!”隔了一个礼拜,李宇春再看到那监视器时,图还是那两张图,只是上面写着“不关它们的事儿”!

    我们看电影,觉得里面的演员很赞。有人喜欢看李宇春的顾少棠,武戏身姿太漂亮,但不会知道她为此撞过马,也从马上摔下过,被冻哭过,也曾晕倒过;有人很迷恋陈坤的那个在大船上直冲而下的高傲的雨化田,但不会知道他其实有恐高症,也不会知道他在训练的时候吊威亚吊到吐;有人觉得周迅的凌雁秋沉稳大气,但没人知道她曾经为了武戏的几个表情都要NG40多次,这让一个专业的演员几近崩溃……

    有人喜欢电影里陈坤被李宇春、桂纶镁扇耳光的戏,但不知道这场戏拍了将近10条,导演们嫌李宇春打得太轻太温柔,陈坤又表示小镁打得他眼泪都要出来了。但他还是敬业地坚持让她们真打,并告诉李宇春“你要有持续打我的心。”,但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这是李宇春第一次打人耳光。地球人可能都知道,李宇春在戏里有很多第一次,但不是任何人都知道,徐克用“风平浪静”形容她,她要演出顾少棠这种外放性格的人有多难,感情戏也好,扇耳光也好,舞大刀也好,无关经验,而在于一个“敢”与“不敢”。

    而演员们的,导演们的事儿,你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
    但以下的事,除了那些当事人们,我想可能就我知道。

    你好,龙门飞甲,我从2010年5月开始关注你,至今认识已经有一年七个月了,我为你自行在脑内写了无数剧本,我为你写过很多剧情分析,我为你收集了无数你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资料,我想,你可能,并不知道。

    如果不是都变态如我这样的好奇心。
    不会有人知道,曾经剧组里,有个微不足道的场记掉了钱包,那几千块钱对他很是重要;也不会有人知道,曾经剧组里有个发通告单的女孩,她抱怨老爷没日没夜的工作不管大家的死活,但她仍然不愿意放弃一个电影梦;还有那么一个女孩,在龙门拍摄期间,她遭遇了人生最惨痛的一段回忆,她失去了至亲的人,原谅我不能说得更明白;还有那么一群工作人员,他们每天以文艺青年自称,苦中作乐……

    有一些群演在三渡,在白洋淀,在天漠,留下憨笑的影像,记录他们这段跑龙套的岁月,他们大多数都是怀揣着电影梦的电影学院学子和那些北漂一族,他们知道龙门是大制作,仅此而已,在他们追随电影梦的这条路上,龙门不会是机会,只会如他们的留影一样,是一道风景,如此而已。而曾经也有一个稍微小点儿剧组,他们每次都会龙门剧组相邻,每次都会被龙门抢掉场地,他们只能抱怨,顺便羡慕龙门剧组有房车,有wifi。

    比起电影里精致的场景和特效,这些事情似乎显得更加有烟火味儿也更近一些。而在龙门那4个月的拍摄期间,这些事情在反复上演,这些电影里的边缘事儿,连当事人都不能一一记起,何况是我这样一个只是有一颗好奇心的旁观者,这其实也只是我这样一个人的好奇之旅,没有笔录,完全靠大脑的感官刺激记下了这些支离破碎的事情。也只能回想起这么一些,不是不遗憾,总会有残缺。这是我能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

    这些艰难的,快乐的,有趣的幕后故事,这些导演的难处,演员的吃苦,剧组的艰辛,其实是每部电影的必经之路,仿佛到了每部电影里,都可以是说上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而因为电影是门残酷的艺术,所以和其他电影的残酷比起来,在龙门飞甲这样的大制作里,导演的资金紧缺,演员们的吃苦受累,剧组工作人员的压力,看起来也就微不足道了一些。毕竟,大制作电影一出街,那种轰动的效应,那接踵而来的关注,以及那如雪花般飘散的票房,或许可以抚慰一切。

    是不是正是如此,所以有人说,电影越发像场买卖。可是,电影难道不是买卖?做着拍商业电影的事,难道不想有着卖出去的结果?

    这几天大多数的人去看龙门飞甲,变态如我这样的探究者,谁又在乎这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普通观众:看了就看了,好看or不好看?更喜欢哪个演员的表演?谁的造型好看?被哪段戏给触动到?
    深层次点:电影表达了什么内涵?电影的情怀在?还是买卖在?
    专业点:这是真3D!IMAX 3D如何?景深纵横感如何?CG特效如何?建模可好?固定镜头和长镜头怎样?构图如何?
    发烧友一点:武打场面如何?大场面如何?武打节奏如何?

    所以说
    电影是门残酷的艺术,只尊重也只承认结果。——这句话陆川说的,我不认同他本人,但认同这句话。

    所以,既然电影是门残酷的艺术,围绕电影的每个环节都不那么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个残酷的电影艺术结果来尊重来承认自己?

    这门残酷的艺术,其实就像龙门飞甲的台词里说的那样:只谈买卖,不谈感情

    看电影买回来的是情怀、内涵,是感情
    做电影卖出去的也是情怀、内涵,是感情

    但在买卖的时候,偏偏不能谈更多的周边感情,博取一回“同情分”
    卖出一份感情,自然就能收获一份感情,收获一份感情,自然收获一份尊重和承认

    电影买卖成功了,才能挺直腰板说说“想当年”的“苦与乐”,否则一切都只会化为讽刺。
    我笃定龙门飞甲的成功,所以我敢在这个凌晨,写下上面那些“你不知道的事”,不是诉苦,不是煽情,只是一种记录,一种回首往事如释重负的骄傲与轻松。记录与我同在一年七个月的《龙门飞甲》,只是作为一个好奇的旁观者。
    【详细】
    52162661
  • vivienne???
    2021/3/21 21:58:40
    直接看不下去了,看不完的电影之一!
    开始的剧情倒还是很不错的,女主的可恶让人恨得牙痒痒,然后就特别希望黑帮儿子能好好惩罚这个女主,结果呢?看到黑帮杀不死女主和女主女朋友,然后反杀黑帮老大,我就直接不看了!太特么的浪费时间,太特么的搞笑了,跟个喜剧片一样,关键还不是那种真的喜剧片,看得窝火,烂...  (展开)
    开始的剧情倒还是很不错的,女主的可恶让人恨得牙痒痒,然后就特别希望黑帮儿子能好好惩罚这个女主,结果呢?看到黑帮杀不死女主和女主女朋友,然后反杀黑帮老大,我就直接不看了!太特么的浪费时间,太特么的搞笑了,跟个喜剧片一样,关键还不是那种真的喜剧片,看得窝火,烂...  (展开)
    【详细】
    13335214
  • Heidi_海弟
    2007/7/22 10:33:41
    恋人飞走了
    飘荡的气球带你飞走了
    起伏连绵的大山 就像我的心电图
    山的那边 是天上 还是人间呢
    飘荡的气球带你飞走了
    起伏连绵的大山 就像我的心电图
    山的那边 是天上 还是人间呢
    【详细】
    118354
  • 土豆不会说话
    2017/2/16 12:25:42
    闪亮的星
    #宇宙之星# 比想象好看很多
    阴间使者少女饭 重生为人
    不惜沦为万人唾弃的私生 拯救爱豆于水火
    手臂上的七颗星 逐一消失 结果是
    宇宙免于死亡 新歌传唱 红红火火
    于饭 这些足矣
    但还是忍不住有小小的贪心
    “我会永远守护你 撒浪嗨!”
    陪伴你 喜欢你 不忍心离开你
    去想去的地方 做喜欢的事情
    给我七年的时间 换他一生安宁

    #宇宙之星# 比想象好看很多
    阴间使者少女饭 重生为人
    不惜沦为万人唾弃的私生 拯救爱豆于水火
    手臂上的七颗星 逐一消失 结果是
    宇宙免于死亡 新歌传唱 红红火火
    于饭 这些足矣
    但还是忍不住有小小的贪心
    “我会永远守护你 撒浪嗨!”
    陪伴你 喜欢你 不忍心离开你
    去想去的地方 做喜欢的事情
    给我七年的时间 换他一生安宁


    所有的相遇都是命数
    一切都有因果
    世事轮回 命运逆转
    兜兜转转 是孽是缘 终将给出答案
    神也好 鬼也罢
    谁还没个私心
    谁还没有“出错”的时候


    于是
    就像活着的时候憧憬的那般
    长大后的我和你结婚 生子
    过着平凡又快乐的日子
    一起送别了老去的狗
    一起玩着“木槿花开”的游戏


    前世有太多牵挂 人生有太多巧合
    每一段经历仿佛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如果没有母亲弥留之际的告白
    如果没有消防员下跪寻求原谅
    如果没有医生真诚的感恩
    如果没有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私心
    如果没有当年那场意外的车祸
    如果没有那通相约见面的电话
    如果没有年少时那封梦呓般的信
    ………
    还有那一念之差未完成的工作
    一个鲜活的生命成为筹码


    我有七颗星星
    一颗一颗 慢慢地 在消失
    同时我收获了
    喜欢一个人的心情
    原谅一个人的勇气
    珍惜一个人的努力
    没有遗憾的告别…


    最后 特别想说
    追星的意义 不在于我能和你白头到老
    而是看着你好 我就心满意足
    我喜欢的是喜欢你的我自己
    【详细】
    8363752
  • Rohya
    2022/10/19 22:40:54
    3
    =========================================================================== 朝鲜精神科医师刘世丰 ?? ??? ?? ??? (2022) . 金旻载真的很适合演喜剧角色 和相貌有关 估计也和经纪公司的定位有关 在土豆汤中的表现已经能够让人对这位年轻...
    =========================================================================== 朝鲜精神科医师刘世丰 ?? ??? ?? ??? (2022) . 金旻载真的很适合演喜剧角色 和相貌有关 估计也和经纪公司的定位有关 在土豆汤中的表现已经能够让人对这位年轻...  (展开)
    【详细】
    14715252
  • 别梦瑶
    2019/4/19 12:16:01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间有什么?

    “在一个奴隶制存在并得到维护的国家里,一个正直公民的唯一出路就是监狱。”——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绝大多数人一直觉得关在监狱的人才是有罪的,很少有人会认知到,真正有罪的是监狱之外的人,因为囚犯的罪已经被法律审判了,而监狱之外人群罪行的审判尚在来世。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来世,那么这份审判也因为占着群体的压倒性人数,从而被赦免为无罪。你们知道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罪

    “在一个奴隶制存在并得到维护的国家里,一个正直公民的唯一出路就是监狱。”——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绝大多数人一直觉得关在监狱的人才是有罪的,很少有人会认知到,真正有罪的是监狱之外的人,因为囚犯的罪已经被法律审判了,而监狱之外人群罪行的审判尚在来世。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来世,那么这份审判也因为占着群体的压倒性人数,从而被赦免为无罪。你们知道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罪的,决堤时没有一滴水是无罪的,一场命案的发生没有一个人可以称自己是无罪的。

    News哥说我们都是好人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呢?

    其实我当时第一感觉是认为,编剧应该把这句话话改成“我们其实都不是坏人,可为什么结果会变成这样呢?”。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有一句话回答了这个世界99%的疑问:我知道结果,却不知道原因。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是如果世界上还有人在找寻原因,那么事情就还有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很久不看新闻了,尤其是这个词变装成了“热搜”。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王宝强的离婚案,鹿晗的女友关晓彤,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陈羽凡吸毒,每一个走上热搜的新闻里,我记住了事件的名字,却并未有多少注意力去关注事件的发生、高潮、谢幕,就像路边开过的花,我走了千次,它花开花谢里,似乎连记忆中的影像都让我带着质疑——银杏树真的会开花?

    今天突然想认真的写一篇文章关于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并不是它有多好,只是觉得:如果我们都开始寻找原因,一切即便是以龟速在变化也终归是可以改变些什么。比如原本打在无辜者身上的一滴水也开始学会温柔。

    这部剧只有十集却有无数议题,触及到我思绪的变得千头万绪,借《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作为讨论的开始吧:就像一段长跑,你们跑过了我,可是邪恶比你们更快。虽然今天你们判了我死刑,但是我的审判已经结束,而你们的才刚刚开始。

    李晓明在有成剧院开枪射杀,被逮捕后只说了一句话“这辈子我要做一件大事”。一件事,一句话,十万火力。故事的开幕点爆了烟火,烟火好看,炮火很响,而我看到的最经典评价是今年的金马奖非它莫属。这句话没有错,可为何如此像个无赖。

    很早以前我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杀人犯从北追到南,在逮捕后记者的镜头前面微笑着说“这辈子只在电视前面看过,没想到自己还会有上电视的机会”。评论区七嘴八舌,有调凯,有愤怒,有跟风,还有颟顸无知。

    不记得是高中时代还是大学,有一则关于叙利亚战争的新闻报道: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扛着枪,走在示威人群中会发生什么事,不过是单纯的觉得好玩。我相信很多人是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看战地记者在战争核心区拍摄的图片。为了照顾广大人群脆弱的心理,血腥与暴力往往都被烟雾多遮掩。

    这两则新闻,一个是有意为之,一个是无意为之,除了都挑战了人性的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这里面都有人群。《乌合之众》有一句:人群是没有头脑的,他们依靠脊髓在行动。一个人不敢做的事,但因为一群人而使得力量变大,从而失去胆怯,开始为所欲为。

    为什么我们会需要法律?因为它是民主的象征?那奴隶社会、君主制社会、封建社会都有法律。最大的自由是自律。可是除了极少数人有足够的自律,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到。因此,法律不过是帮助大家自律而已。

    这便是整部电视剧我所想说的:你希望你吃的绿色食品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你希望你穿的衣服是真正天然原材料,你希望你装的防盗门是真正的安全无害,你希望这个世界所有的监狱都能关住坏人。

    读书群的伙伴说“就像无名河边上放生的鲤鱼,前面放生后面在捞”。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人究竟得做了多少亏心事,需要做这种事储蓄功德!事情的重复在于,一个人不仅需要如此荒唐的行为拯救虚无缥缈的福祉,也需要以荒唐的心里暗示获得人身安全。为什么一个人需要费尽心机的赚钱去买一套顶级公寓,安保措施达到十级以上?为什么一个家庭要花十倍的钱去私立学校?为什么一个人沾惹罪恶后从出生到死亡都是罪恶污染源?由这个问题开始的贫富差距、社会安全、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复杂到整个大英博物馆都难以容纳下其文献、研究、报告、分析、数据、解读。

    你以为你花千金就可以建立逃避恶的封闭屋,它其实就是一场雾霾,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应该都知道从新中国建国至今,我们国家的法律条文增长速度与GDP比翼齐飞。我们也应该知道文化教育水平从全民平均的小学水平,飞跃到接近大学水平。我们更应该知道比起上一代人的生活水平,我们至少没被在类似于“三年自然灾害”谎言中弥难。

    作为“七岁智商”的群体,我们深信只要去好的学校,有好的工作,就可以安稳、幸福然后在以平安为表面下享受着过完一生。我们谩骂法律保护有钱人的利益,然后转过身谋取一切福利让自己变成有钱人。在成为有钱人之后,我们才发现真正掌管安全无害的是有权人,所以我们在卖官鬻爵的勾当中让自己穿上权利的衣服。让我觉得在这个看不见终端的链条中最不可思议的一点是:踩着别人善良登上高峰的人,明明一生与庄稼汉同样奔劳却为何会觉得对方卑下。难道真的因为拿着屠龙刀的就长得比拿着杀猪刀的帅?

    安全是自己给的不是法律给的;幸福是自己与自己的和解不是咨询师颁发的结业证书;理想的环境确实是争取得到的,但是它必须首先是理想不是幻想。钱和权,可以做很多事。比如你被银行前台营业厅的客服指责了一句,你可以立马让她卷铺盖回家。再比如,在昏庸和谄媚的法官面前,你可以免掉牢狱之灾。这些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如登天难事,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是谁想过,你今天比上一代人生活的环境更安定,你付出的劳动才是上一代人所说出来的那一点点苦而已。可是你觉得你过的好吗?安全吗?俗气一点:幸福吗?在法律保护了你的肖像权、财产权,选取权,被选举权之后呢?你觉得你内心获得安全了吗?你觉得你与十年前没有更完善的法律时,生活的更有安全感了吗?

    为什么我们都知道鸟儿站在细枝上不是因为它相信脚下的树枝而是相信它自己的翅膀,却从来不知道自己才具有真正保护自己的力量,法律不过是那根树枝而已。我们没有翅膀所以不能飞翔,因此很多人会说,因为我们面对事实的无能为力所以只能求助其他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惩罚罪恶,所以只能以恶治恶。

    如果解决一件事你采取了最容易的方式也将埋下最容易引爆的灾难。群众的愤怒是最大的力量却也是燃料最快的武器。距离江歌案审判结束不过半年,媒体便抛出江歌母亲利用群众同情心继续装受害人等话题。我们明知道祥林搜是个悲惨的人,但是听了十遍后便觉得好笑。你以为你拿起的是道德的武器,其实不过是一张刻着惩恶扬善的求签桶。

    法律只负责审判,它并不负责杜绝;道德可以负担一切美德但它负担不了公正。王赦说“我知道他杀了人,我知道他该死,但是为什么你们要这么着急。我们作为被告人的律师不知道,媒体知道。”

    谁会知道自己在无形中杀了善良,这种比海洋之心,UFO还罕见的东西又何曾出现在我生逢不幸的时候?愿意坐下来听完整个新闻的人必定曾被不幸对待过,而被善良解救过。我想身在民主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因为它努力的维护着尽可能多的人身上的利益,也给予身处最底层民众尽可能多的机会去挣扎。

    我们对世界的不满并不会改变世界对待我们的方式,思想是根植在人生存环境当中,我不相信一个电视剧会改变一个人的决定,就像我不相信一个人没有被恶意的对待而做出了泯灭人性的行为。那么你知道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都不会改变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

    恰好是我不知道这件事的原因,所以我想知道原因,在我正常行驶轨道上的一点点改变,角度似乎改变了,或许将来我不过是兜兜转转又回到冷漠的态度,但至少我曾在黎明前挣扎过。说这是五十步笑百步,荒唐,地图上中国与美国不过十厘米,你走五百步能到吗?

    你是行恶的人,我在无意中种下了恶的果,我们都是有罪的,但我们中间差的不只是五百步,因为我还有人性的挣扎。《我们与恶的距离》并不是宣判了谁的罪,就像法律它并不能审判所有人的罪,它只是说了一个重复的话:无论是谁,犯了错都有坦诚错误的权利。道德审判的是人性,但你必须知道它来源于人性。我们只有七岁的智商时却没有七岁的善良,你觉得只有酷责才能制止悲剧,但是随处可拾的例子告诉你,酷责并未制止恶,再严酷的刑罚也阻止不了罪恶发生的脚步。真正阻止恶发生的,始终是那一点点的同理心,也就是人同此心,事同此理。

    王赦说“媚,我真的很羡慕你,你有爱你的爸爸、妈妈,你生来就不需要懂得苦难。”(原文有所偏差,其意思一致)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能理解美媚所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啊,可为什么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种十恶不赦的人,我也只是想保护我的孩子”。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间有什么?有你,我,他还有它,一个人不仅有人性还有兽性。我们不需要宽容任何人,但是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兽性,这份克制里需要我们去明白一个人的难处,去体谅一个人的不幸,去知道一件事发生的推力,从而改变自己的例行轨道,避开下一次的种恶之旅。世界本就不缺恶意,何苦为难善良。

    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如此迫切的想要推这部剧,我想或许这样那个濒临绝境的人会获得最后一根稻草,而有一天我的小孩路过马路时,对方会留存一丝善念。毕竟,如果悲剧发生时,始终是:我们无法挽救的不只是生命还有人性。那法律的意义在哪里?道德的意义又在哪里?活着的保障又将何去何从?

    【详细】
    101224123
  • 墨里柯????
    2022/1/2 9:42:50
    伴随镜头体验罗伯特的自我找寻之路

    我承认,选择观看这部电影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海报里的男主长相太复合我的审美,再加之很久没有看过一部让我拍手叫好的同影了。尤其是整个2021让我为之动容的同时又燃起内心的希望的同影少之又少 (有答案的男子是我的2021最爱了吧)。我想每个同路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观影的需求吧。我的观影过程一气呵成,电影接下来的每一秒我都无比期待,剧情也几乎完美呈现出来了。两条线穿插进行,一条破案一条找寻自我,彼此

    我承认,选择观看这部电影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海报里的男主长相太复合我的审美,再加之很久没有看过一部让我拍手叫好的同影了。尤其是整个2021让我为之动容的同时又燃起内心的希望的同影少之又少 (有答案的男子是我的2021最爱了吧)。我想每个同路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观影的需求吧。我的观影过程一气呵成,电影接下来的每一秒我都无比期待,剧情也几乎完美呈现出来了。两条线穿插进行,一条破案一条找寻自我,彼此互相纠缠的发展,最后水到渠成的表达出了男主的改变。

    14111395
  • 夏多先生
    2022/5/21 13:23:18
    虚假的蝙蝠侠和真正的蝙蝠侠

    14410172
  • 琥珀川
    2011/3/13 21:08:31
    真情遗世独立
    ————————————————————更新的分割线—————————————————

    闲得荒的我来林更新了。
    虽然我不是编剧sama,从一个言情剧本的角度来审视,《鬼丈夫》也是挺成功的。

    首先,剧情。
    《鬼丈夫》本身虽然是一个简单的1V1爱情故事,但有一个最大的传奇性——
    与牌位成亲,嫁给鬼丈夫。

    事实上,民间曾有过许多这样的传说。————————————————————更新的分割线—————————————————

    闲得荒的我来林更新了。
    虽然我不是编剧sama,从一个言情剧本的角度来审视,《鬼丈夫》也是挺成功的。

    首先,剧情。
    《鬼丈夫》本身虽然是一个简单的1V1爱情故事,但有一个最大的传奇性——
    与牌位成亲,嫁给鬼丈夫。

    事实上,民间曾有过许多这样的传说。
    年轻的白富美、大家闺秀抱着牌位成亲,成为鬼新娘。
    听起来有些毛骨悚然。

    要把一个可怕的鬼故事化为凄美而纯洁的爱情故事,可能并不难。
    聊斋志异里很多嘛。
    问题是,人们对于“单纯”的爱情故事接受度没那么高。

    所以,为了描述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层出不穷的戏剧冲突变得很迫切。

    《鬼丈夫》里的戏剧冲突是这样安排的:

    男女主的父母在途中一见如故,半路结交为好友,并指腹为婚(一个小戏剧性);
    女主生于一片梅林中,天生自带bgm鸳鸯锦—哦不是,自带胎记梅花烙(一个小戏剧性);
    (这个戏剧性不仅与上一个故事呼应,也成为男女主第一次相认的契机,又含着一个隐藏戏剧性。)
    两家人遇贼寇,男主父亲失手杀死女主父亲(第一个大戏剧性);
    偏偏男主父亲是个儒雅正直的人,偏偏女主妈是个刚烈倔强带有偏执性格的人,于是两家人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小戏剧性);
    女主长大,跟表哥去雾山村围观庆典,看到人们射杀白狐忍不住出手相救,造成混乱,并因此与男主互相一见钟情,男主拉女主的手免于堕水,胎记暴露,被男主认出(第二个大戏剧性);
    以上,完成了铺垫。
    接下来,赶集日的白狐绣屏和上元灯节的互相表白,两分钟带你看完故事核心:男女相爱,简单爱情。
    THE END。

    哦还没有。
    男主提亲,新仇旧恨,天下大乱,女主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宝宝要跟你再见(第三个大戏剧性);
    男主和好基友攻克女主表哥和丫鬟,成功策反女主,女主跟妈决裂,投奔男主途中跌落山崖(一个小戏剧性);
    在死亡面前再偏执的老妈也投降了,叮!男女主会师,解锁成亲。
    THE END。

    哦还没有。
    此时早先埋伏好的【您的好友纵火犯】上线,由暗线变明线,火烧柯家庄,男主毁容(第四个大戏剧性);
    女主哭坟,撞碑,抱牌位成亲(全剧最大的戏剧性解锁完成);
    婚后男主全家倾情演绎寒松园的闹鬼传说,男主情不自禁,被女主当成鬼魂,鬼丈夫上线点题(小戏剧性);
    男主暴露,以老柯身份跟女主陌陌(没有啦),两人的接触导致女主情感混乱,完形崩溃了,投湖自尽(小戏剧性);
    在又一次死亡面前,女主妈又一次投降,真相大白(第六个大戏剧性);
    女主以四海八荒第一真情感动男主,happily ever after。
    THE END。

    再说,情理。
    See,一个接一个的小冲突和大戏剧性连成一个串串,让一个白开水的爱情故事变成一杯不断冒着泡泡的夏天橙子味儿冰汽水,引人入胜,一点也不枯燥,勾得你牵肠挂肚、迫切地期待后文。

    更可贵的是,这些戏剧冲突,并不是为了冲突而冲突。每一个戏剧性,都是一些常见的偶然性,加上人性的合理推动来完成的。

    比如女主跟妈决裂,坠落山崖。为了完成这个梗,之前提到过男女主所在村庄之间的山路已经塌方,男主是冒险来见女主的。既表明了男主的深情,也提前做了铺垫。加上傻丫鬟说的“小姐一边哭一边抹泪,很容易看不清路,发生危险”,于是女主坠崖变得十分合情合理。

    从最开始,男主就不是个完美的人,表现出遇事很容易激动的热血(二笔)青年个性(其实当初射中女主的人,是男主的基友万里,如果男主是万里这种个性,事情走向绝对两样)。所以,也是男主这种个性,推动了故事往激烈方向发展。一提亲就吵架,一毁容就自杀,一爱就往死里爱,一躲就往死里躲。

    女主嘛大家闺秀,从小老妈管得严,身边只有一个在灯会上跟傻丫鬟呼呼吹灯玩儿的注孤生的傻表哥,一上来就被有诚意的文艺俊秀老司机拼命撩,一时之间意乱情迷走入死巷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男主毁容了,未必会这么坚贞。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抱牌位成亲感天动地也感动自己,婚后闲着无聊(不用上班啊也不用做家务),每天郁郁寡欢,结果发现有个鬼丈夫聊以寄托,于是就把整个心思扑在老柯身上。真相大白后,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爆炸性温暖战胜了yong颜的吸引力,就连我都觉得老柯帅呆了,何况是女主?(何况老柯还能生育2333333)

    相认这种梗,比起非常bitch的不断擦身而过,两个人情不自禁地互相吸引,“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种剧情四不四也有诚意多了。

    其实男女主的感情,虽然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然后深不见底,但如果顺顺利利成亲了,也许就过上了白米饭粘子和苍蝇血的婚后生活,倒是一场变故,让两人的感情牢牢地捆在了一起,成就了一场轰轰烈烈。

    第三,细节。
    值得称道的细节挺多的。
    比如梅花胎记,白狐绣屏,坠崖的原因,等等。
    男主引纵火犯(我忘记她名字了…)入柯家,最后引火上身,有一种宿命感。
    还有美翻天的过场。琼瑶剧做得很好的过场不多,印象中只有梅花烙和鬼丈夫专门拍了过场,都是剧情中所没有的美好场景,在悲剧中更增加了惆怅感。比如白吟霜和皓祯泛舟湖上,还有,没毁容的起轩在樱吹雪时撩乐梅,都像是两情相许大团圆的番外吧。

    (鬼丈夫的过场我也就看了5w遍吧,哔哩哔哩上有个up主做了个琼瑶过场剪辑,给这个过场单独剪了个10次联播,让人看得没脾气)

    说了这么多废话(真闲的),其实演员的表演还是《鬼丈夫》成功的王炸。
    如果没有男主那几次苏破天际的迷之微笑,你以为我们会鬼迷心窍地、花痴地、迫不及待地坚持看完后面那个根本没有露脸的,鬼一样的瘸子的爱情故事吗?
    (其实男主不笑、一激动就一脸苦相的时候,真的很找打。)

    在第一次见面时,女主说了一句跟雾山村的妖艳贱货们一点都不一样的话,被男主热辣辣的眼神盯着看,是多么自然啊,这样无礼的、来自美男的眼神,请给我一动车皮!我出十块!

    但是,女主的妈、纵火犯等几个演员,舞台剧式夸张的演出,还是有点出戏唷,希望下次改进。
    还有,男主当着全家人的面,跟父母辈、祖母辈大谈“天地化为零”,真的雷得人倒地不起。
    万里同学的表演很自然,要点名表扬,让我们向他看齐——

    音乐也是此剧的功臣。
    最可怕的一次,是男主摘下面具,如遭雷劈(exo me?)的bgm响起,充分表达出男主的美貌对女主的冲击,奠定她的一往情深深不见底,同时也让男主的美貌更震撼了十分。
    每次要搞事情了,如遭雷劈的bgm都会加强心理预期。
    幽幽的悲情bgm,总能在合适的时机出现,“伤情着我”。
    欢快的bgm也能很好地调节气氛,让人忍不住想转圈圈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以上为更新————————————————————


    好像在梅花三弄中,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最不喜欢看鬼丈夫。
    那时和两个姐姐一起,收看不甚清楚的电视。
    深深地记得我们仨脸上,那种从心而发的花痴の笑。
    那是被起轩和乐梅感染的。

    说到演技,很多演技王让我无感,但是这两位,在这部戏里,真想大吼一句:你们确定自己是在演戏吗?确定不是真的在痴情共赴、生死相许吗?

    随便举个栗子吧,上元灯节,当乐梅不经意地一回头,起轩就在她身后,两个人脸上那种表情,那种反应!每一个恋爱过的人都能深深体会吧!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女人,乐梅的一颦一笑,每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每一次迈步,每一次奔跑,都是那么美!大方而不失娇柔,热烈却又持重,真正的人间绝色……

    起轩,不用说了,一直是我梦想中的完美情人啊~~~曾经那比春风更美的笑,秒杀我们多少次啊~~~~~

    现在的电视剧,尤其是言情,大多只看见狗血,真正散发着浓浓情意、深深感染到观众的片子,有几部呢?鬼丈夫,从头到尾,都是真情啊。
    【详细】
  • 48323455
  • Elvis
    2018/7/21 7:29:16
    十年
    2008年7月,美国加州 2008年的夏天,在洛杉矶附近一个叫Oceanside的小镇参加夏令营。当时对同夏令营一个叫Teresa的西班牙女生一见钟情,尬聊的时候她推荐了她前两天刚看完的一部音乐剧改编的电影。15岁的少年,大概也只有被荷尔蒙冲昏大脑,才会在和小伙伴去看Dark Knight的时...
    2008年7月,美国加州 2008年的夏天,在洛杉矶附近一个叫Oceanside的小镇参加夏令营。当时对同夏令营一个叫Teresa的西班牙女生一见钟情,尬聊的时候她推荐了她前两天刚看完的一部音乐剧改编的电影。15岁的少年,大概也只有被荷尔蒙冲昏大脑,才会在和小伙伴去看Dark Knight的时...  (展开)
    【详细】
    9531233
  • 灰狼
    2022/3/7 13:19:23
    移民+疫情+癌症题材,为何做成了夹生饭?

    1990年出生的阮凤仪,以长片处女作《美国女孩》拿了很多奖,被诸多影评人视为年度最佳。

    影片备受瞩目,除了这位海归学院派女导演所带来的细腻影像感之外,更重要的是所切合的社会议题。一方面,2003年的非典与今日的疫情环境实现了某种时间和记忆的交织;另一方面,片中主角从美国返回台湾的过程呈现了人们熟悉的文化冲突。除此之外,围绕“

    1990年出生的阮凤仪,以长片处女作《美国女孩》拿了很多奖,被诸多影评人视为年度最佳。

    影片备受瞩目,除了这位海归学院派女导演所带来的细腻影像感之外,更重要的是所切合的社会议题。一方面,2003年的非典与今日的疫情环境实现了某种时间和记忆的交织;另一方面,片中主角从美国返回台湾的过程呈现了人们熟悉的文化冲突。除此之外,围绕“乳腺癌”这一疾病隐喻(甚至不仅是隐喻)所展开的潜在话题或许更具普遍性。

    按理说,以海归学院派的背景、女导演自身的细腻程度、林嘉欣的加盟、林书宇的监制,再加上三重议题的叠合,《美国女孩》本应是个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立足不败之地的项目。但影片给观众的实际感受,却是聚焦凌乱、完全摸不到主旨,除了跟着导演的情感线路前行,别无他法。

    将一手好牌打坏的原因,或许是阮凤仪忽略了一个核心的机制:图形与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影片的几重议题皆是“背景”,而中间的人物则是“图形”,电影的核心应该是以图形(人物)为媒介不断深入并显现更深度的社会文化背景,为此甚至需要将人物“隐没”。

    图形/背景原则适合过往的任何移民题材(无论《喜宴》《面子》或《别告诉她》),并且都是这类题材的成败关键;同样,这也适用于任何疾病、社会事件的议题。除此之外,图形/背景还是世纪之交台湾电影最宝贵的遗产,这在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的电影中呈现的格外明显,这几位导演关注的不是人物本身,而是人物身后的更深度的背景。

    《美国女孩》中的争执中可以隐约觉察到一丝背景的印记,但通常是台词说出来的,比如说庄凯勋扮演的爸爸说“这个景气留在这边是等死”,指向的无疑就是朱天文所说的“世纪末华丽”之后全台湾的普遍精神绝望,对此《一一》《千禧曼波》《不散》都能轻松以影像还原。但《美国女孩》志不在此,2003年的台湾对阮凤仪来说似乎只是一个时空标记,书店与网咖背景中的蔡依林和周杰伦的背景歌曲对挖掘背景本身来说几乎不起作用。

    阮凤仪的策略是只重“图形”而不在意“背景”,这直接导致失去了文化冲突这一问题的有效支撑。和之前的短片《姐妹》不同,《姐妹》中的妈妈带一对姐妹移居洛杉矶,陌生的城市和华人教会自然构成了一个“背景”,因此能够产生最现实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但《美国女孩》表述的是“逆向文化冲击”(reverse culture shock),这两种冲击虽然都是主观的,但区别在于前者自带显性的背景,后者则需要人为建构背景。

    梁芳仪这位姐姐的角色自然是以导演本人为原型,她身上的逆向文化冲击若要体现出来,需要一整套背景建构,除了学校之外还有传统文化、亲戚关系、邻里社群等诸众,以及无言的地域景观。比如说,爸爸的那位隐匿的“大姐”就很有可能成为盘活背景的存在,楼顶的那位喂鸟的邻居也没有得到挖掘,如此,影片得到的就是一个孤零零的“家庭图形”——文化冲突不见了,或者不显灵了,它纯粹沦为主人公内心的独白意识建构,并且进一步展现为纯粹的家庭矛盾。

    整个家庭景观由此显得过于自我封闭,呈现为父亲去大陆做生意、母亲患癌受洗、女儿盼望回归美国的纯生活/心理争斗,将一切问题还原为琐碎的争吵:妻子埋怨丈夫只知道飞来飞去,买不起房子;女儿埋怨母亲,这个生病导致全家鸡飞狗跳,并且断送了自己的美国梦;丈夫埋怨生活,自己任劳任怨牺牲自己,但也成不了理想的提款机。

    似乎唯有学校,构成了仅有的背景因素,但这种背景过于直白,近乎于对那时台湾古板的教育和校规的痛斥,胖教师的体罚和那篇控诉母亲的演讲稿,构成了全片精神之浓缩,似乎就落了下乘。这自然而然会通向影片最后有点不负责任的解决方式:女儿趴在妈妈腿上,妈妈摸着女儿的头说:“妈妈也很爱你”——这是爱能解决一切的庸俗解围之神的回归。

    正因如此,影片中的非典背景和故事没有擦生出如何实际关系,而那位妈妈的乳腺癌问题也仅仅是驱动因子,影片既没有揭示出疫情对人造成了何种影响,也未能面对疾病之于人的绝对影响。关于后一点,造就了《瀑布》中贾静雯融入度极高的表演,但却让演技明显更高一筹的林嘉欣手足无措,这一差别来自于导演对剧作母题的理解,和演员无关。

    林嘉欣的劲,显然不知道该往哪使,这一状况让她在影片后半段处在无所适从的状态之中,她与女儿的争吵、打骂似乎是为了制造矛盾升温而制造的矛盾,就如结尾是为了和解而制造的和解。当然,你不能说这其中没有铺垫,但因为导演固着地将图形视为第一要义,背景就无从倚靠也无法发挥作用。

    看重图形,一方面体现在技法层面,阮凤仪给人物过多的近景和特写,造成了角色的精神封闭,自然也就隔绝了画面意义上的背景;另一方面,导演将力道过度聚焦在人物尤其是梁方仪身上,以至于背景就在意识中隐没了,在单纯的“图形游戏”中,一切只能展现为“争执”——她与母亲的争执、与父亲的争执、与妹妹的争执,这些都无疑是吵架的重复形式。

    就我个人来看,影片当中似乎只有两个段落镜头值得称道:一处是梁方仪出门倒垃圾,小区楼下一群人横向排列,各自双手提着垃圾袋等着垃圾车到来;另一处是母亲和妹妹在阳台上给外公外婆烧纸钱,当妈妈说受洗之后不能烧的时候,小女儿说了一句“那样他们不是会很穷吗?”。这两处,都属于“无意义的镜头”,但从深度上构成了图形/背景的可能或潜在冲突,如果影片能够在剧作主题上深度加工,将类似的情境与相关议题,那么《美国女孩》将会是另一个样子。

    这种以“剧情或人物动作的无意义”呈现的段落,恰恰在于让人物隐没并让潜在的背景呈现出来,林嘉欣在晒床单时候突然哭了,也可以视为这一类——这场戏似乎对应着德西卡《风烛泪》中女仆洗着盘子哭泣的一幕。从细微技法上而言,阮凤仪或许能理解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动情细节”,但她没搞懂新现实主义的精髓也是图形/背景的隐现游戏,如果德西卡不够明显,那么罗西里尼的《火山边缘之恋》《游览意大利》则再明确不过了。

    阮凤仪在访谈中谈到她的美学来源是达内兄弟、法哈蒂、小津、是枝裕和、侯孝贤、杨德昌、李安、安德里亚·阿诺德等等,但问题在于她学到的可能是上述人的形式精简风格,但没有领会本质上的图形/背景之整体建构。当然,这一切或许也和影片本身的素材有关——《美国女孩》讲述的是阮凤仪自己13-14岁时候的故事,她呈现了对自己的大胆解剖乃至是忏悔(且看起来并无保留),这赋予了影片明确的“真诚感”,这种真诚除了能在部分时刻抓住观众外,也成全了女主角方郁婷的精彩表演,她的光彩实际上盖过了林嘉欣,出演影片时未满16岁的她甚至可以算是近五年来台湾影坛的最大发现。

    但换个角度来说,方郁婷光彩的代价是其他人的黯淡,连林嘉欣都无从幸免,因为图形游戏本身就是一个零和游戏,有赢便有亏。这种单一倾注也指向了导演的“自我”,因为方郁婷扮演的正是她本人,《美国女孩》便是一种主观记忆中的生活事件,缺乏客观视角,自然也缺乏背景。无论是因为源于记忆重现还是着力于忏悔,这部影片都成为一种封闭自我的产物,丧失了背景生产的力量。

    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是过多的自我感觉——部分是自恋、部分是自怨自艾、部分是自我忏悔——的综合造物。除了阮凤仪之外,本片监制林书宇也有这个毛病,从《九降风》以来,他的影片陷入一种过度自我感的牢笼,以至于走不出图形游戏的世界,质量每况愈下,甚至连最初的真诚感都沦丧了。

    我不希望阮凤仪成为第二个林书宇(当然《美国女孩》似乎也没有达到《九降风》的水准),唯一的忠告是,若不能理解从新现实主义到台湾新电影的“图形/背景”这一剧作整体原则,那么《美国女孩》之后的道路着实堪忧,因为自我的真诚感无法维系一切,更打不过时间。

    【虹膜】

    【详细】
    142603489
  • 好瘦一只瓜
    2017/10/19 15:49:55
    贴一下作业,写得不好,纯记录

    在这部影片中,无论是张sir、文仔妈妈、还是文仔和JOJO,都具有一定意义的存在价值和分析空间,接下来将结合影片中的具体细节对这四个人物的人物性格、在影片中的心理变化进行详细分析。影片中的文仔在以为自己杀了人后,极度恐惧,甚至为逃避警察抓捕以跳楼相逼;不慎从高空坠落入院后,一名警察讽刺其家庭环境不正常,无人管教,侮辱其母亲,文仔暴怒之下夺过警察的配枪将警察杀害。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文仔的性格敏感

    在这部影片中,无论是张sir、文仔妈妈、还是文仔和JOJO,都具有一定意义的存在价值和分析空间,接下来将结合影片中的具体细节对这四个人物的人物性格、在影片中的心理变化进行详细分析。影片中的文仔在以为自己杀了人后,极度恐惧,甚至为逃避警察抓捕以跳楼相逼;不慎从高空坠落入院后,一名警察讽刺其家庭环境不正常,无人管教,侮辱其母亲,文仔暴怒之下夺过警察的配枪将警察杀害。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文仔的性格敏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心理素质差等问题。影片在开头曾由文仔妈妈交代,文仔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将这一背景,与文仔在影片中的行为表现相结合研究,便可对文仔的扭曲的性格的成因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巴巴拉·卡申研究了1970年至1980年这十年间出版的研究单身女性家长的家庭的社会心理学文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比起其他具有同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们,单身女性家长的家庭的儿童更具有感情调适的能力;除非本人因家庭情况而遭欺辱,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高度的自尊心,智力也比较发达;但在青少年时期,犯罪率也较高。[1](j.罗斯·艾什尓曼著:《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542页)单亲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毕竟是一个脆弱的、不稳定的社会组织。其结构的不完整,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许多研究指出,单亲家庭子女从事偏差行为的情形比一般双亲家庭为高。Lamb认为,离婚家庭的儿童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失调现象,单母家庭男孩表现出特别强的攻击性,而女孩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2](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2006.09.04)文仔妈妈作为一位单身母亲,其后期因丧子精神崩溃而对张sir展开一系列报复的行为,也可在这个故事的个中细节及故事背景中究其成因。影片开始不久有一个片段,文仔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儿子在家却并没有开灯,立刻因为自己怕黑把所有灯打开,看到儿子与人打架后,对儿子是气愤地责怪和打骂。可以看出文仔妈妈看似坚强,实则内心是孤独而柔弱的。在离异家庭中,单亲母亲经历着重大生活变故,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自我效能感低,情绪极度不稳定,容易受到激惹。环境与情绪导向不良不然降低和破坏家庭正常教育职能,母亲对儿童的支持性行为较少,消极的控制较多,对儿童不良行为的感知和归因也较为消极,亲子冲突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幼儿而言,父母的离异与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化也使幼儿脆弱而敏感。[3](郑名:《离异家庭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研究》2006.03.30)由此,文仔与母亲这一单亲家庭的家庭背景在一开始就成为促使后来文仔的失控以及文仔妈妈精神崩溃的巨大成因。在文仔杀死侮辱其母亲的警察后,文仔妈妈任由文仔挟持为人质,与文仔一同躲藏于天台时,文仔妈妈还在安慰文仔,称为其录下了当天的球赛,并要为文仔顶罪。当张sir来到天台要求逮捕文仔时,文仔妈妈的反应是苦苦哀求,说不可以失去儿子。这一片段可以看出,文仔妈妈对文仔是溺爱的,并以文仔为自己的全部精神支柱。文仔被张sir击毙后,文仔妈妈的精神世界轰然倒塌,她每日熨烫儿子的球衣,幻想儿子依然在世,到足球场看与儿子同龄的孩子比赛,与儿子的照片睡在一起。张sir结婚这一情节是整部影片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在张sir结婚当天,文仔妈妈开始了其的疯狂报复。而在影片后期,张sir为对文仔妈妈的报复进行反击而搬离原住所,文仔妈妈发现后的状态是迷茫、不知所措的,可窥得她在失去儿子后,取而代之支撑她生活的是对张sir的仇恨,这种病态的情感入驻她的精神世界后,对张sir的报复就是她每天生活的意义。她思维缜密,在人前沉着冷静,请张sir和JOJO于文仔生忌当天到她家吃饭,但任张sir如何企图激怒她,她都不露破绽,赢得了JOJO和警方的信任。张sir的反击是影片中第二个重要节点,可简略为三步:搬家、毁坏文仔生活痕迹、烧毁文仔人形立牌。它严重激化了文仔妈妈的精神问题。当她看到儿子墓碑前的花被打烂,愤而追到张sir的家,却发现人去楼空后,将自己装扮成了儿子的模样与镜子中的自己对话。再度回到家发现儿子的生活痕迹被破坏,文仔妈妈情绪开始失控,后来被张sir引到足球场,眼看着文仔的人形立牌被烧毁,被迫接受儿子离世的事实,至此所有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张sir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遭遇可以说是无辜甚至是倒霉透顶的,失去亲人和朋友的打击曾让他一度歇斯底里,文仔妈妈一连串的报复所带来的压迫和恐惧对张sir的心理一定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样是失去亲人,张sir却没有选择杀人以补偿自己,而是选择理智化解。不可谓不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JOJO的角色设置明看稍显多余,但张sir之所以能够保持理智进行有力反击,少不了这一略带喜剧色彩的角色的陪伴,她不知者无畏的盲目的乐观精神,是张sir后期最需要感受的。这部影片中没有绝对可恨可憎的人物。即使文仔妈妈这一角色后期残忍而冷酷,了解造成其性格及心理变化的成因后,似乎也不是那么无法理解,甚至是带着浓重的悲剧色彩的。此外,影片影射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即单亲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母亲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家庭生活,在养育中更多地体现出宽容、接纳、合作。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母亲的教育观念,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提高亲子相互作用的质量。

    【详细】
    88742202
  • 许若嫣的收藏馆
    2020/4/23 16:09:12
    爱情剧中的悬疑情节是最大惊喜,两男CP是意外惊喜
    不管是原著小说的名字还是电视剧名,乍一看,我还以为是普普通通的爱情剧。 结果看了才知道,剧中除了爱情,还有满满的悬疑破案的情节,而且案件新奇、逻辑在线,专业水准丝毫不差。 这真的是一部被剧名耽误的好剧,不过呢,这部剧是先甜后虐,这倒是让我有点遗憾。叶小棠付出...  (展开)
    不管是原著小说的名字还是电视剧名,乍一看,我还以为是普普通通的爱情剧。 结果看了才知道,剧中除了爱情,还有满满的悬疑破案的情节,而且案件新奇、逻辑在线,专业水准丝毫不差。 这真的是一部被剧名耽误的好剧,不过呢,这部剧是先甜后虐,这倒是让我有点遗憾。叶小棠付出...  (展开)
    【详细】
    12534215
  • 雨落电影
    2020/5/29 23:41:33
    甜宠古装国产剧,这颜值,画风甜到齁死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雨落电影。

    最近被她刷频了。

    赵露思,一个个性外表下的宝藏女孩,如今22岁崭露头角的她,因为《传闻中的陈芊芊》被熟知,一骑红衣绝尘,花垣城调侃帅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雨落电影。

    最近被她刷频了。

    赵露思,一个个性外表下的宝藏女孩,如今22岁崭露头角的她,因为《传闻中的陈芊芊》被熟知,一骑红衣绝尘,花垣城调侃帅哥。

    12629445
  • 初夏的樱花
    2018/9/2 16:42:20
    惊涛颶浪—爱情与现实的结合
    这是一部值得让你走进影院的电影,影片对爱情、灾难、人性的刻画深刻震撼。导演用穿插和回忆双线发展,是此电影的一大亮点。主角的命运和情节的跌宕起伏牵动着观众的心,故事结尾让人惊讶,真人真事改编,让人触动心灵,让人泪奔,爱情本来是美好的,但是在面对现实,是那样渺...  (展开)
    这是一部值得让你走进影院的电影,影片对爱情、灾难、人性的刻画深刻震撼。导演用穿插和回忆双线发展,是此电影的一大亮点。主角的命运和情节的跌宕起伏牵动着观众的心,故事结尾让人惊讶,真人真事改编,让人触动心灵,让人泪奔,爱情本来是美好的,但是在面对现实,是那样渺...  (展开)
    【详细】
    9630214
  • 希声
    2020/7/27 22:44:23
    香港武侠、动作电影的“柔”与“刚----从《大醉侠》与《独臂刀》谈起

    文转自:香港武侠、动作电影的“柔”与“刚----从《大醉侠》与《独臂刀》谈起--李骏----电影文学 侵删

    文转自:香港武侠、动作电影的“柔”与“刚----从《大醉侠》与《独臂刀》谈起--李骏----电影文学 侵删

    【详细】
    1275786
  • 已注销
    2019/3/14 4:50:16
    我们国家需要多一些这样的剧
    讲真,好些年没看到这么像样的片子了。不注水,原音,无滤镜,没有面具式化妆,女演员们都能分清谁是谁;男的都不娘;没有没完没了的爱情戏,真正地在破案;无须1.5倍速度看片,更不能拖,一拖你就不知道你在看啥了,因为剧情已经飞速进展了。 没有什么脑洞大开,全剧非常写实...  (展开)
    讲真,好些年没看到这么像样的片子了。不注水,原音,无滤镜,没有面具式化妆,女演员们都能分清谁是谁;男的都不娘;没有没完没了的爱情戏,真正地在破案;无须1.5倍速度看片,更不能拖,一拖你就不知道你在看啥了,因为剧情已经飞速进展了。 没有什么脑洞大开,全剧非常写实...  (展开)
    【详细】
    10041216
  • 毒舌影评
    2013/8/20 23:24:36
    《摩登年代》:残酷现实,梦幻励志!
    《摩登年代》:残酷现实,梦幻励志!

    文/列文

    徐铮主演的这部喜剧片取了个跟卓别林经典电影类似的名字,一方面无疑有着强烈的致敬意味,另一方面说明两部影片有许多相似元素——底层小人物在冷酷的物质时代中苦中作乐的艰难求存,以及主人公同孤女相濡以沫的感人亲情。只不过本片用魔术元素进行了一番包装,让影片在残酷现实中具备了一些梦幻励志的色彩罢了。

    徐铮和卓别林在影片开
    《摩登年代》:残酷现实,梦幻励志!

    文/列文

    徐铮主演的这部喜剧片取了个跟卓别林经典电影类似的名字,一方面无疑有着强烈的致敬意味,另一方面说明两部影片有许多相似元素——底层小人物在冷酷的物质时代中苦中作乐的艰难求存,以及主人公同孤女相濡以沫的感人亲情。只不过本片用魔术元素进行了一番包装,让影片在残酷现实中具备了一些梦幻励志的色彩罢了。

    徐铮和卓别林在影片开始时都是一个潦倒不堪的人,只是徐铮扮演的欧大卫有魔术一技傍身,还可以借此坑蒙拐骗、游戏人间。但是一个自称他女儿的小女孩“丢丢”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她不顾一切地对欧大卫死缠烂打,就是要认他当爸爸,一来二去这两人居然产生了某种“父女关系”式的纽带,欧大卫心里也逐渐从厌烦到喜欢上了这个古灵精怪、乐观开朗的小家伙,甚至人生观都发生了转变,不再把魔术当成行骗的工具,而是要靠自己的创意和本事,真正在观众面前表演一次魔术奇观……

    不难看出,《摩登年代》所采用的“欢喜冤家”的角色关系、日久情深的“父女情”以及“屌丝逆袭”的励志路数,无一不是国产喜剧片常用的商业套路。剧情风格也必然是前半部分嬉闹搞笑,后半部分励志煽情。而本片有所不同的是,对支撑整部影片的“父女关系”营造得格外成功,徐铮扮演的欧大卫和张子枫扮演丢丢在一起搭配格外有火花,奉献了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桥段。比如说两人开的车因为倒后镜坏了被警察拦了下来,欧大卫百般解释根本没用,而丢丢突然开始哭闹,表面上埋怨欧大卫上当受骗、热心慈善导致倾家荡产,实际上是他夸成了个境遇悲惨的大善人,欧大卫也无比煽情地加上一句“女儿别哭,爸爸待会儿去卖血”。父女俩渲染出来的“惨不忍睹”的生活窘状搞得警察不仅不好意思罚款,还当场捐助了他们300块钱。还有父女俩为了筹措购买魔术装置的经费,挨个找欧大卫的前女友们要钱,丢丢的大嗓门也成为逼前女友们就范的一大利器。

    既然片名叫《摩登年代》,影片除了在搞笑与温情方面有所作为之外,也必须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与社会的残酷现实,才能不辱没了与之名字类似的影史经典。影片对现实阴暗面的表现也让人倍感真实,搅起观众五味杂陈的感受。片中演出公司的老板其实并不在乎什么魔术,只想借着魔术表演去赚大老板的钱。而大老板看上了演出公司漂亮的艺术总监之后,就把“潜规则”作为投钱的前提条件,而演出公司老板就软硬兼施地逼其就范,徐铮去劝阻反而被暴打。影片在这些情节中,都将现实的不堪、人心的险恶、人性的阴暗、坏人的伪善与狠毒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影片具备了让人思索与感慨的某种深度。而最后徐铮上演的“屌丝逆袭”的大结局,也是残酷感多于梦幻感。演出公司的老板因为欧大卫搞砸了他的生意,于是在欧大卫给小朋友们表演魔术时,将他锁在水箱里让他表演“水箱逃脱”,而对于欧大卫这种三流魔术师来说,这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于是观众只能一次次揪心地看着欧大卫在水箱中痛苦地挣扎,听着演出公司老板口中“现实是残酷的”将欧大卫说过的“现实是有梦的”击了个粉碎。即便结尾欧大卫奇迹般地上演魔术逆转——当舞台大幕拉开时,他站在观众前而将演出公司老板锁在水箱中,这更像是影片为了大团圆而大团圆所营造的超级梦幻罢了。

    《摩登年代》最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奉献出喜剧片中不常见的好表演。徐铮将欧大卫一开始的顽劣不羁,受打击的崩溃抓狂,以及后来的奋发励志、真情流露,多层次的角色心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把角色的草根感觉诠释得十分鲜活。而张子枫则证明了自己绝不是在《唐山大地震》昙花一现的童星,本片中她小女孩丢丢那种外表包裹在一层“小大人”的坚硬外壳,但内心还是柔弱小女孩的感觉诠释得格外生动,既笑点频现又惹人怜爱。不过最赞的还得说是张颂文扮演的演出公司老板,那种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忽软忽硬的势力小人形象简直太到位了,甚至每一个表情神态以及说话的语气都让人印象深刻,堪称2013年迄今为止华语片最经典反派形象!
    【详细】
    62381634
  • 小夕在流浪
    2017/2/10 10:41:18
    关于各种槽点+发现

    1.第一次看颜丙燕的戏,是这里面最惊艳的角色了,一年产出国产剧那么多,不是全是没意思的演员,比如某大秘密,某糖糖,某抠图宝宝。只是很多情况下,本子配不上好演员。韩丙燕演得这个角色,有涵养有风度,美丽大方,试想这么一个角色给配个职场剧剧情,才不枉负这一身演技,一脸风韵,可惜啊可惜。2.第二强烈的观感是发现冯雷~~这个角色和吴秀波的角色撞的是叫一塌糊涂,我也第一次知道吴秀波的痞“帅”其实不是他的

    1.第一次看颜丙燕的戏,是这里面最惊艳的角色了,一年产出国产剧那么多,不是全是没意思的演员,比如某大秘密,某糖糖,某抠图宝宝。只是很多情况下,本子配不上好演员。韩丙燕演得这个角色,有涵养有风度,美丽大方,试想这么一个角色给配个职场剧剧情,才不枉负这一身演技,一脸风韵,可惜啊可惜。2.第二强烈的观感是发现冯雷~~这个角色和吴秀波的角色撞的是叫一塌糊涂,我也第一次知道吴秀波的痞“帅”其实不是他的专属。这演员我不认识,但是演起来和波叔真的是一模一样,带一点地道的京痞味儿,油嘴滑舌,歪头晃恼,抖抖索索没个正形,能说一箩筐的俏皮话儿,但是不讨人厌。跑腿快,嘴巴甜,面子笑。随便搜了下,冯雷和波叔是一起摆过摊的关系,其实这就对了,生活成就演员。差不多的年纪,张嘉译演起来不是外表正义凛然就是佝偻背儿的老实人,没一点儿油腔调,嬉皮笑脸的样子也带着点朴实的味儿。3.这剧其实人物的塑造有点意思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带粉丝滤镜了,韩二凌和张百川这对,尽管可能是个人都觉得韩二凌这人脑残,但是人两个在一起就有点意思啊,一物降一物的配对,再加上韩二凌这人“作”的尺度吧别人可能接受不了,但是如果真喜欢她这种暴脾气的人可能还真就可以接受,尺度上也算是小作怡情了。姥姥姥爷这对,基本拉着看还是挺逗趣的,相处模式也是对着杠但是又互相包容。婚姻里的配不配都是小事,想改变别人也是妄想,就看你能不能接受/容忍。当然不接受也可以散伙嘛。4.说编剧没生活体验,其实我倒觉得这不是问题的关键。相反我觉得编剧挺来源于生活的。编剧的问题在于怎么把剧里的逻辑理顺且自然。陈珂和韩清这对,讲真就是所谓的“X年之痒”的典型,压垮婚姻的不是韩珂是不是真出轨,而是韩珂是不是真的动过出轨的想法和念头。编剧愣是没理顺,把矛盾点全立在是不是真出轨上,还捎带了一个永远拎不清,既想做小三又迈不开步子的女三号,死磕着就是不说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一拖拖了整套剧。5.导演的审美无法让人相信这剧是13年而不是03年拍的,全剧韩二凌的发型衣服都让我看到崩溃。头发一定要染色,裤子一定要破洞,口红一定要艳丽,眼影一定要烟熏。。简直坑死马丽颜值。6.发现了还没拿金像奖的出道春夏,然,没红=不好看,简直贵圈真理。春夏在这里面连眉毛都没画,眼睛可大,但一瞪眼全是眼白,整张脸写满了“我过得很惨”,也算是个人特色了吧。恭喜她终于发掘了这份个人特色,一飞冲天。现在确实好看多了。

    【详细】
    83491010
  • 转眼归程
    2015/2/28 19:57:31
    《意外的恋爱时光》《回到爱开始的地方》《起风了》
    《意外的恋爱时光》《回到爱开始的地方》感情和理智吵架,理智貌似总被置于烂俗之地。大家都没错,激情让人忘记什么是重要的也没错。症结在于两个人在一起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压抑了甚至不是自己了,那说明对方根本不懂你,不懂你的处事方式,不送你的需求和目标,什么都不懂,又不花精力去懂,如何谈得上是爱呢,不沟通又如何去经历,连理智都谈不上。尤其对于能独立的女性,物质上的满足远远不够,注重的是感觉。能做到心有灵
    《意外的恋爱时光》《回到爱开始的地方》感情和理智吵架,理智貌似总被置于烂俗之地。大家都没错,激情让人忘记什么是重要的也没错。症结在于两个人在一起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压抑了甚至不是自己了,那说明对方根本不懂你,不懂你的处事方式,不送你的需求和目标,什么都不懂,又不花精力去懂,如何谈得上是爱呢,不沟通又如何去经历,连理智都谈不上。尤其对于能独立的女性,物质上的满足远远不够,注重的是感觉。能做到心有灵犀的,《起风了》的小两口,不管现实条件怎么变化,结局如何,感情都能永固
    【详细】
    7391235
  • 红雪
    2014/10/18 16:47:23
    一口气看完,不写个剧评对不起自己
    今秋去了趟上海,喜欢上了上海话。《红色》的前面几集我刚好在上海看的,看剧的时候特别喜欢男女主角用软绵绵的声音说“好的呀,好伐”,不知道这个上海普通话标不标准。

    看了一些剧评,大家说的此剧用了拍电影的手法拍的电视剧,什么高速摄像机、什么镜头……看的我是一脸的不明觉厉。对我来说剧情好就够了哇。这部真的是国产剧良心,不知道编剧为了写这个神作烧死了多少脑细胞。前半部分是亲情友情爱情各种美好,
    今秋去了趟上海,喜欢上了上海话。《红色》的前面几集我刚好在上海看的,看剧的时候特别喜欢男女主角用软绵绵的声音说“好的呀,好伐”,不知道这个上海普通话标不标准。

    看了一些剧评,大家说的此剧用了拍电影的手法拍的电视剧,什么高速摄像机、什么镜头……看的我是一脸的不明觉厉。对我来说剧情好就够了哇。这部真的是国产剧良心,不知道编剧为了写这个神作烧死了多少脑细胞。前半部分是亲情友情爱情各种美好,后半部分各种燃,最后十集剧情井喷式爆发热血与泪水齐飞。真真觉得国内剧情类做到这样已经是极致了。

    另外,人物设定是很加分的:男主角徐天是一枚身怀绝技但是一心想隐居于市井安安心心过小日子的上海小男人,工作是一个菜场的会计,三十多岁没成婚每天单位家里两点一线,偶尔晚上不回家还要和家里妈妈打好招呼,囧。大概好多人都是冲着男主的人设去的,说实话我也很喜欢。徐天全身从头发到脚趾尖都仿佛在说我很胆小我很软萌别吓唬我,但是到了真章的时候智商爆表眼神很沉静很自信,做菜修楼梯讲价暗杀黑枪无所不能。有一个细节,每次徐天对别人自我介绍的时候都要强调“我是XX菜场的会计。”菜场会计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职业,他每天都挂在嘴边生怕别人不晓得。奇怪的是,既然徐天只想安安稳稳过普通人生活,十年前为什么要去日本学习情报学这么高精尖的专业?或许是他的共产党父亲希望他去,也或许他文文弱弱的外表下原本就躁动着不安分的血液。但是现在,虽然外面战火纷飞,他只想过普通人的日子,能每天看着母亲和爱人的笑脸就足够了。女主角田丹看上去温柔乖巧,其实锋芒利刃,特别擅长制造意外杀人——难得一次电视剧里的女主角智商也这么高,当初她在父母墓前发誓要为他们报仇我以为只是说说而已,后面的一次次死神附体真是震掉下巴。这剧里的各路形形色色的角色特点都很鲜明,侠义单纯的热血小巡警铁林,风月场上饱经风霜的歌女柳如丝,从底层混混一路踏着尸体爬上位的黑帮老大金哥,上海市井小弄堂里的剃头匠、小裁缝,兼黑警与汉奸一体的总巡捕,阴险毒辣的日本特务……人物太多我没法一个个写。

        为了融进这些人物,剧情方面真是搅成一团,矛盾冲突异常激烈,看似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实则张力十足。刚入坑的时候我还拉长了脖子准备当谍战剧看,越看越觉得好像哪里不对,这编剧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男主角既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国民党;共产党从头到尾就打了两次酱油;军统虽然怒刷存在感但是实在太逗比;日本特务在里面频繁出现是因为特务头子是男主角昔日的情报课老师不停地找男主麻烦。其余的旧上海黑帮斗殴上位占了大量篇幅,推理案件的部分也不少。开始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运走一船文件和药品也是为了帮朋友。最神烦的是从头到尾男主角就帮共产党运了一次文件运了一次药品。杀特务杀汉奸都是女主角做的,男主角作为一个默默付出型男人拼命替女主角背黑锅。后十集把反派耍的疲于奔命竟然也是徐天一个人完成的,一点都没求助于党组织,这剧情当谍战剧看简直神烦啊。看到后面逐渐悟了,这就是爱情剧啊,之前谍战抗日神马的是我想太多了。当成爱情剧看之后整个人都舒服了。

    1937年的初冬,一次偶遇,徐天对田丹一见钟情。他三十多岁未成婚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他太聪明看的太通透,世俗女子根本入不了眼。所以软萌的男主是第一次谈恋爱哇,他甚至不敢直视心中女神的眼睛,看一眼小鹿乱撞。自从田丹租住了徐天家的阁楼之后,他小心翼翼,接送上下班,修鞋做菜又撑伞,知道女主的身份之后偷偷地填坑抹痕迹上刀山下油锅(非夸张)。不敢表白害怕失去,宁愿时光就这样静止,他只要默默守护着她就好……住口!前面那段话不是我的风格,其实我想说徐天我恨不得踹飞你。田丹在你楼上住了一年啊,一年了感情毫无进展啊,不表白也不求婚,好不容易决定表白了却要用写信的方式,写信就写信吧情书也很浪漫啊,可是情书好不容易寄出去又反悔了,围追堵截从邮箱一路追到邮局再堵到巡捕房我真是醉了。没错当时确实遇到了危险你害怕连累女主,但是你怎么知道女主害怕被连累啊!或许她喜欢被你连累愿意与你一同共历风雨啊!麻烦的是女主和男主是一个类型的,男主角不说她更不说。情侣间要多交流好伐。最后竟然是反一号推了一把,生死边缘俩人总算互诉心事,这两位感情是不是太细腻敏感了喂。
    相比之下男二号铁林和女二号柳如丝简直比他俩痛快一百倍,都是线条明快的人,直来直去,柳小姐看中了铁林二话不说各种小手段风情万种妖娆无比,霸气御姐风奋起直追加上适当表现出女人脆弱的一面,没谈过恋爱的铁林三招两式就被拿下了(这剧里男女角色经常拿错剧本)。其实柳如丝和铁林根本就是天生一对呀。柳如丝好有眼光,这么单纯又热血侠义的男人上哪去找哇。还有弄堂里追求徐天好多年的小翠。其实我想说小翠你不错但是跟徐天真的不配啊,隔壁那个小裁缝很喜欢你啊。果然后来放弃徐天和小裁缝很快就天雷地火了。

    军统的方长青两口子我也很喜欢,老夫老妻了各种默契偶尔还有小浪漫。方太太是多么渴望过正常人的生活啊,每次来了任务都眼泪汪汪因为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有可能意味着牺牲,方长青平时看上去有点怕老婆还被老婆揪耳朵哇,但是遇到原则性问题的时候真是执着的不得了,虽然技术差了点但是真真是条汉子啊。说到这必须吐槽一下这剧里的军统。真是太逗比了。方长青夫妇第一次执行任务开了无数枪摆了半天帅爆的造型结果没成功,后来还是靠着田丹完成了几次任务。最后杀汉奸王擎汉的时候子弹居然卡弹啊尼玛,不带这样的。他们那个联络人更是无语,下了火车一脸贼眉鼠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间谍。刚出门就被日本特务跟上,武力值也逊爆了。

    说是爱情剧没错吧。最后男主角爆发也是为了女主角呀。倒数第二集徐天那封充满爱意的小情书弄得我泪崩,差点就要相信爱情了。前面为了母亲和爱人的安全他一直不敢跟反一号正面交锋,一旦家人被安全送走了,徐天终于展开拳脚了,瞬间把反派们碾成渣。最后激战的场景设定的非常好,是徐天的家里。门口挤了一沓日本特务,徐天弄个衣柜挡着大门进一个开枪蹦一个。很贴切啊其实这故事就是徐天的保卫战。一直以来他不停地退让,又朝自己开枪又切手指又受刑都不敢彻底撕破脸,只想守护住这个家维持昔日的生活希望岁月静好。这剧很真实,普通人要决一死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这口气徐天攒了四十集最后终于爆发——欺负我没关系动我家人跟你没完。

    写了一堆只想说这是一部很好的剧,剧本过硬,拍摄技术也不短板,镜头画面各种美哭,作为一个自从看了美剧就斜眼瞧国产剧的人在这里道歉,并且希望国产剧能再接再厉,这样的好剧能大火。
    【详细】
    71532711
  • 夜咄
    2022/10/6 20:34:51
    ? 今夜,即使这份恋情从世界上消失(今夜、世界からこの恋が消えても)

    正统纯爱,救赎故事,没有邪气,有点《四谎》即视感。剧情节奏和感情渲染很好,所以哭得出来。虽然设定是有点太粗糙了,生硬、充满巧合,特别是透的处理铺垫还是太短,但是不原谅就看不下去,所以撇开不提了。叙事上最外层是一个大倒叙,包住首尾,对剧情节奏有很大加分,尤其是把“恢复”这个最狗血的事件摆到开头,相比到结尾再提出而言让人更好接受;用“绘画的肌肉记忆”作为核心问

    正统纯爱,救赎故事,没有邪气,有点《四谎》即视感。剧情节奏和感情渲染很好,所以哭得出来。虽然设定是有点太粗糙了,生硬、充满巧合,特别是透的处理铺垫还是太短,但是不原谅就看不下去,所以撇开不提了。叙事上最外层是一个大倒叙,包住首尾,对剧情节奏有很大加分,尤其是把“恢复”这个最狗血的事件摆到开头,相比到结尾再提出而言让人更好接受;用“绘画的肌肉记忆”作为核心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比较好的设计,此处核心问题具体指的是,作品的立意、精神主旨可以被看作是在“提出问题并解决它”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真织以这种状态真正找到生命具有存续性的意义”,也就是如何解决她反复诉之于口的“绝望”,尽管电影中对绝望的具体表现并不明显。而对这一绝望,透的陪伴是短期解决,绘画是长期解决,构成了完整的标答。不过真织能被两个人爱与付出至此,真的在透和泉身上看见人性的光辉了…印象比较深的pick台词是透的:“我们一起欺骗明天的你吧。”

    道枝骏佑的脸…我叹为观止,已经是国宝级别,投胎几万次才能生成这样啊。几段手机拍摄视角的镜头好看到我目眩了。其实本来会觉得michi表情演技有点僵(有一部分是角色本身就是有点僵的类型),但是影片后期有两处爆发(姐姐获奖后回家、天桥托付泉)的演绎还挺亮眼。

    说实话来之前想了很久到底要不要看,就是因为剧情一眼就望得到头了,但看了之后觉得还是值得看的。设定是老套的,但是电影设计与那种哀而不伤的氛围感把分加回来了,纯看分镜也是好的。

    【详细】
    1468970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