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91962
  • 顾曼达
    2014/3/20 10:45:50
    诗人导演的“革命的乐观主义”

    孙瑜说,《大路》是他受高尔基《论革命的浪漫主义》启发的结果。高尔基要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要看到明天制度的伟大,明天新人的可爱,要看到明天的光辉和灿烂。读了这篇文章,他蓦地想起那些拉着沉重的铁滚把乱石碾成平坦大道的筑路工人,想起他们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品格和勇敢前行的精神。于是,他决计去拍一部歌颂筑路工人的作品。30年代的片子还处在冲撞、试验和探索阶段,因此《大路》并没有受到中国电影主流话语的

    孙瑜说,《大路》是他受高尔基《论革命的浪漫主义》启发的结果。高尔基要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要看到明天制度的伟大,明天新人的可爱,要看到明天的光辉和灿烂。读了这篇文章,他蓦地想起那些拉着沉重的铁滚把乱石碾成平坦大道的筑路工人,想起他们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品格和勇敢前行的精神。于是,他决计去拍一部歌颂筑路工人的作品。30年代的片子还处在冲撞、试验和探索阶段,因此《大路》并没有受到中国电影主流话语的约束,而是自在地表达着。整部电影没有什么核心情节,用很大的篇幅展现了修路工人的生活,一边表现他们的力与美,一边表现他们与两个女子纯洁的情谊。虽然劳作辛苦,但他们依旧是昂扬向上的,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这种表达缺乏戏剧性,但像诗像散文。叙事虽然散,但依旧有一个潜在的结构,融入了民族国家的建构。劳动人民团结起来,冒着危险修路,和勾结“敌人”的胡老爷战斗,并且战胜了胡老爷。路修完了,可以运兵了,但修路的工人倒在了敌人的飞机扫射下。这时候极其浪漫的超现实的一幕出现了,所有人死而复生,重新站起来,一齐向前走。这个镜头和开头金哥父母带着金哥跟着人群一齐向前前后呼应起来,大敌当前,退后只有死路一条,唯有向前,至少能使下一代受惠。

    【详细】
    6596520
  • DONT_BOTHER
    2018/1/26 22:22:05
    "It's beautiful here but lonely"

    为何你总是皱着眉头,眼含悲伤,因为这里很美,但很孤独。

    John因为父亲的中风,不得不呆在家里经营农场,就算这是他擅长而愿意做的事情,却因为这样的强加而不甘。

    要忍受父亲的唠叨和常规的工作,John唯一的排解方式便是每晚喝得酩酊大醉,暂时忘却自己眼前的处境。偶尔与陌生人发泄性欲。

    John是麻木的。看他永远皱着眉头。反应慢半拍。叛逆地抵制着父亲的命令。是否

    为何你总是皱着眉头,眼含悲伤,因为这里很美,但很孤独。

    John因为父亲的中风,不得不呆在家里经营农场,就算这是他擅长而愿意做的事情,却因为这样的强加而不甘。

    要忍受父亲的唠叨和常规的工作,John唯一的排解方式便是每晚喝得酩酊大醉,暂时忘却自己眼前的处境。偶尔与陌生人发泄性欲。

    John是麻木的。看他永远皱着眉头。反应慢半拍。叛逆地抵制着父亲的命令。是否生活就这样一望就能看到尽头?John似乎连这些都不愿意想。

    直到他的出现,一切都改变了。

    他教会John温柔,冰冷的心慢慢融化。学会去爱,学会亲吻,学会抚摸。学会袒露内心。去体谅父亲,关心奶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自怨自艾。

    有他一起,farming也变得有乐趣起来。

    遇到他John学会了笑,笑的多了起来。

    因为爱,跑大老远去找他。“你回来吧,因为我想跟你在一起。”

    放几张图。

    9104605
  • 小闹闹
    2013/2/23 11:30:28
    可以没车、没房,但是不能不孝敬老人!
    我也是个80后,觉得这部剧挺精彩也够热闹,刚在 739影视 看完了全集,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本来就还没弄明白婚姻生活的80后,身后还守候着各自的“父母大人”以及“父母大人的父母大人”。一次次的尴尬,一次次的矛盾,一次次的忍受,我们的男女主人公终于还是摇摇晃晃地一起走下去了!
    看的时候,真是不明白这些老人家怎么都这么的极品?!虽然也知道拍电视剧肯定要艺术加工,肯定要多抓生活典型,可是这也太典型
    我也是个80后,觉得这部剧挺精彩也够热闹,刚在 739影视 看完了全集,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本来就还没弄明白婚姻生活的80后,身后还守候着各自的“父母大人”以及“父母大人的父母大人”。一次次的尴尬,一次次的矛盾,一次次的忍受,我们的男女主人公终于还是摇摇晃晃地一起走下去了!
    看的时候,真是不明白这些老人家怎么都这么的极品?!虽然也知道拍电视剧肯定要艺术加工,肯定要多抓生活典型,可是这也太典型了吧?!谁要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起碰到这些极品老人家,恐怕真是要得“恐老症”了!
    剧情虽然有些夸张,不过正说明生活就是一出出戏,不管怎么选择都逃不过!虽然每人剧本不同,但是都需要用一颗真心,精彩的出演!
    总的来说,这部剧还是很有意思和看点的。80后独生子女所面临的事业、爱情和婚姻等一系列问题,都在这部剧中尽情的展现出来。虽然这些问题在剧中被无情的夸大了,我只好认为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加工。作为80后的我还是挺认同剧中的一些理念的,一个人可以没车、没房,但是不能不孝敬老人!而且现实中的老人还是很和蔼可亲的,就算生活中都会有些小矛盾,多些理解与忍耐就可以了!
    【详细】
    5788482
  • 暴躁的小姐姐
    2019/3/19 0:12:09
    《悲伤》观后感

    总得来说,虽然剧情很老套,还有三观不是很正,但是演员演技到位 要传递的感情传达的很好,还有音乐很好听。对于我自己的观后感:1.觉得男二是全剧最惨的人,被劈腿,人财两空两次2.让我第一次感动流泪的地方,是男主跑出婚纱店哭的那段,感动的原因不在于爱情,而在于男主忍痛割舍的勇气,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要选择放下那件在他心目中占有很重要位置的事情的时候,心是要有很大的承受能力的,那种心如刀割的感觉,真

    总得来说,虽然剧情很老套,还有三观不是很正,但是演员演技到位 要传递的感情传达的很好,还有音乐很好听。对于我自己的观后感:1.觉得男二是全剧最惨的人,被劈腿,人财两空两次2.让我第一次感动流泪的地方,是男主跑出婚纱店哭的那段,感动的原因不在于爱情,而在于男主忍痛割舍的勇气,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要选择放下那件在他心目中占有很重要位置的事情的时候,心是要有很大的承受能力的,那种心如刀割的感觉,真的会让人特别难受,而且男主表演的很到位,能让人感受的到3.让我第二次流泪的地方,女主追着亲人的车一直哭着跑的片段(可能由于个人家庭原因 所以才眼泪哗哗流吧)4.我认为其实很多事情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而且很多时候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着为对方好,因为虽然你这样想,但是对方真的需要,或者想这样吗?有些事情,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共同面对,如果男主女主当时都说出来了,一起度过剩下的时光,开开心心地把握每一秒,这样不是更好吗?

    5.我认为后面的结局不应该是殉情的,感觉教坏那些刚刚情窦初开的年轻人,感觉没有必要。后面做了一下反思,其实宋媛媛的自杀也讲的过去,毕竟在她后面的人生中,生活里还有精神世界里都只有男主了,男主不在了,她也没有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但是我不支持这种行为,我觉得即使剩下了自己一个人,也要活的好好的,照顾好自己,尝试各种新奇的事物,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后面这些不愉快的也会淡忘,好事情肯定都会接踵而来,做人还是主要看心态的

    【详细】
    10052641
  • 阁楼上的猫语
    2021/9/12 19:56:27
    这个徐磊到底什么背景,B站第一季导演也换成她了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友情建议,第二季直接弃番吧,爽文变耽美,气死人了。。。。。。。。。。。。。。。。。。。。。。。。。。。。。。。。。。。。 。。。。。。。。. 。。。。。。。。。。。。。。。。..。。。。.。。。。。。。。。。。。。。。。。。。。。。。。。。。。。。。。。。。。。...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友情建议,第二季直接弃番吧,爽文变耽美,气死人了。。。。。。。。。。。。。。。。。。。。。。。。。。。。。。。。。。。。 。。。。。。。。. 。。。。。。。。。。。。。。。。..。。。。.。。。。。。。。。。。。。。。。。。。。。。。。。。。。。。。。。。。。。...  (展开)
    【详细】
    13860255
  • momo
    2017/5/30 10:16:30
    这部剧包含了很多元素,大人物、小人物的状态表现的都很丰满
    一直很喜欢看这种类型的剧,是从一开始就能继续往下的电视剧。栾学堂是幸运的,小时候救了大小姐,因为善举被姚父看中,给了他一个好出路。有人相助是他的幸运,除此之外,他足够努力,足够机灵,虽然善良但不死板,颇得众人赏识,也帮助过很多人度过危机。姚珍珍应该算是栾学堂的青梅竹马加初恋了吧,一个出身好有涵养性格又极具魅力的女人,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而姚珍珍的所有心思却都是放在栾学堂身上的,无论什么原因,他都不
    一直很喜欢看这种类型的剧,是从一开始就能继续往下的电视剧。栾学堂是幸运的,小时候救了大小姐,因为善举被姚父看中,给了他一个好出路。有人相助是他的幸运,除此之外,他足够努力,足够机灵,虽然善良但不死板,颇得众人赏识,也帮助过很多人度过危机。姚珍珍应该算是栾学堂的青梅竹马加初恋了吧,一个出身好有涵养性格又极具魅力的女人,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而姚珍珍的所有心思却都是放在栾学堂身上的,无论什么原因,他都不会不喜欢珍珍。然而最后因为珍珍家世和雅丽的不幸,他娶了雅丽,他与雅丽之间更多地是恩情吧,最后可能会转化成亲情,不过他对雅丽从来没有爱情。所以也不知哪个女人是幸福的。
    【详细】
    8571282
  • dreamSusan
    2012/3/1 15:27:00
    Annie的百年孤独
    相信当年选《百年孤独》作为Annie和Henry之间的联系总是有原因的。是邓特希选的么?只知道那本写了字的书现在是在他手里的。《百年孤独》这本小说真的很难看得下去,晦涩,虚幻,但总归窥探出些许选中它的端倪。
    《百年孤独》小说里的那个小镇几乎是于世隔绝的。就像Annie:当周遭的世界都已经顺利行进到了下一个时代,Annie却还停留在那个曾经,10年前的曾经。就像那个小镇,固执的坚持着他们孤独,
    相信当年选《百年孤独》作为Annie和Henry之间的联系总是有原因的。是邓特希选的么?只知道那本写了字的书现在是在他手里的。《百年孤独》这本小说真的很难看得下去,晦涩,虚幻,但总归窥探出些许选中它的端倪。
    《百年孤独》小说里的那个小镇几乎是于世隔绝的。就像Annie:当周遭的世界都已经顺利行进到了下一个时代,Annie却还停留在那个曾经,10年前的曾经。就像那个小镇,固执的坚持着他们孤独,和守望。不论外界的变换是好是坏,我就是我,就是这样。当外界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进入了我的世界,我却也还是埋头做着自己的坚持。
    书中的所有人似乎都缺乏爱人的能力,就像Henry。不知是因为Suki抑或是他的本性,他都只是把自己封锁在一个混蛋的躯壳里,是一种保护,一种回避,一种冷漠。一直冷着,也就不觉得温度骤降的颤抖了,所以他一直冷着,不让自己有受到伤害的可能,也不给自己伤害别人的机会。可是这样的冷漠,对于Annie,却是10年的等待。
    小镇里的人们都是有交流障碍的。他们几乎不会说话,更不要说倾诉。Annie和Henry哪个不是这样的?交流的障碍让他们不懂得提出需求,不懂得说出情感,不懂得说出困惑,甚至都不会抱怨。双方都太习惯了彼此很大空间的生活,骨子里的与世绝缘使得彼此无法交融,很难想象这样的两个人结局会不像书中所有的爱情那样以悲剧结束。据说原来的设想是不会让Annie原谅Henry,可就算如现在这样,以喜剧结尾,讽刺的是,书中唯一以喜剧结尾的一段爱情,他们的结晶竟然是一个长了猪尾巴的小孩。
    《百年孤独》,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孤独,没有任何缝隙让一点温度进入的孤独。Annie的孤独,或许是Henry永远都不会理解的,也不会进入的。因为有保护壳的哪何止Henry一个?而相对于Henry,Annie绝不会更轻易地卸下它,因为10年的执着已经不允许她轻易卸下了,就像是毒瘾,让人厌恶,却也使人癫狂,嫌弃的同时却也沉溺于自虐般折磨带来的刺激。Annie和Henry都有着爱情洁癖,太遵从着自己的心,就像那句很俗的话“我爱你,与你无关”
    【详细】
    5326876
  • 芥末蘸酱
    2015/10/23 9:27:17
    专访李睿珺:我很难成为阿巴斯 可他也做不了李睿珺

    在这个略感秋凉的十月份,中国的艺术电影突然迎来了春天。多部高质量的艺术电影爆发式地接连公映,让人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中国电影的盛世真的已经到来了!不过相比起引发影迷狂欢的《心迷宫》,或者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李睿珺导演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都要低调得多。

    没有“平顶山科恩”或者“科长”这样的头衔,也没有二人处女作便一飞冲

    在这个略感秋凉的十月份,中国的艺术电影突然迎来了春天。多部高质量的艺术电影爆发式地接连公映,让人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中国电影的盛世真的已经到来了!不过相比起引发影迷狂欢的《心迷宫》,或者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李睿珺导演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都要低调得多。

    没有“平顶山科恩”或者“科长”这样的头衔,也没有二人处女作便一飞冲天的喷涌,来自于甘肃农村的李睿珺走的是一种更加稳扎稳打的路线,刚刚32岁的他如今已经是四部长片的导演,尽管他拍片的速度并不快,但贵在扎实,每一部作品都收获了不错的评价。从《夏至》的初试啼声,到《老驴头》的崭露头角,再到名字同样不那么容易记住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时,李睿珺在中国独立电影界已经打响了自己的招牌。终于,《水草丰茂》在参加无数电影节和影展之后,李睿珺导演能够第一次走入院线,接受市场的考验。

    平日里的李睿珺,低调得让人看不出这是一个特别文艺范儿的导演,甚至还闹出过被影院工作人员拉去帮忙检票的尴尬。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平和地娓娓道来,一如他的电影风格般稳重,不过“我成不了阿巴斯、小津,他们也做不了我”这样的豪情壮志也可以看出这个文艺导演身上蕴藏的能量。这次专访长达一个小时,记者试图全面的还原李睿珺导演和他的这部“西部少年派”。聊电影:生活本来就很魔幻记者:开始的时候有个老师在讲课,教授的是现代化教育,关于爱国情绪的培养,说祖国是母亲,最后那个老喇嘛,他又说母亲是大自然。设置这种冲突,您是怎么考虑的?您是不是其实更偏向于后者,对前者有一种否定?李睿珺:也不完全是否定,这两者其实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你很难说谁对谁错,没办法简单的只去谈一个问题,它一定会牵扯很多东西。很难说是因为某一个原因诱发。好比你心脏不舒服,医生会告诉你原因一二三,可能不只是一个诱因。除非出车祸,就是一辆车撞到的,不是两辆三辆。所以很难就抛开其它单独去谈。当然我会很高兴有人能解读出来,有的人看不出来也无所谓,观众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理解到什么程度。

    记者:所以您就把两方面都摆在那里,就是让观众自己理解。李睿珺:对,其实我不想给观众一个固定的模式。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没有什么对和错。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很开放的,如果我闭合在某一点上,对于观众来说就是一种强迫。我觉得就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都不一样,那他们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

    记者:但整体看您还是有些偏向于老喇嘛的立场。李睿珺:的确会有一点。我觉得在发展过程中,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现代化的进程,我们不能一直往一个方向跑,都没有时间进行思考,都不知道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然任何发展都是矛盾的,那就意味着会有一些东西会被抛弃。我们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停下来发展的脚步,但发展势必就会造成这些问题。所以它就是一个相对辩证的理论关系。从我的角度来说,有一些东西能够被保留下来,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记者:最后那一场戏,一瞬间就起来那么多工厂,这种很魔幻的拍法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吗?李睿珺:对呀,这部《水草丰茂》中有很多魔幻的地方。其实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本来很魔幻,可能你出差几个月,回来发现房子没了,突然起了一片楼,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记者:片中用到了白马这个意象,很多导演在拍孩子题材的电影里会用白马的意象。李睿珺:其实是因为情节的需要,剧情到那儿白马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并不是刻意去设计的。其实我的电影里面一直都有动物,《老驴头》里的驴、《白鹤》里的仙鹤,再到《水草丰茂》里的骆驼和马,这都是电影里需要的,我不会硬生生塞一匹没有关系的马进来。

    记者:但夜里白马出现的那场戏,就挺魔幻的。李睿珺:对,那场戏它有几层意思。首先白马是爷爷,回来安抚孩子的情绪,告诉他们要一直走下去。包括我们用了铃铛的声音,片子中有几种不同铃铛的声音你可以去辨别,马的铃铛的声音是比较独特的,空明的,声音小的,相对还比较安静的。比如哥哥在那个废墟里面的时候,听见那叮铃叮铃声就是马的铃铛发出声音,观众如果没注意到的话,就会觉得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记者:那个气球是想表达什么呢?李睿珺:那是个气象探空气球。因为西部有些地域非常大,不可能派人过去实地勘察,就会放气球,它会把数据发回去。完成任务后,气球它就会自然地落下去。这其实就是营造了一种超现实感,当然也有现实方面的考量,代表新事物的到来,科技的诞生,当然你也可以跳出局限去想更远的东西,就是魔幻的那一层。

    记者:两个人骑骆驼的那个长镜头,让人感觉很像是骑在骆驼上拍的。李睿珺:没有没有。我们本来想用斯坦尼康的,但由于定器材定的有些晚,没能赶得上那个镜头。最后摄影师就用肩扛的方法拍的,就故意处理地看上去和骆驼的起伏相似。拍电影的时候肯定得有取舍,很难满足所有的观众。我们会在客观的条件上,去实现我们认为的最好方式。

    记者:片中很多的调度,都可以看出来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尤其是最后那场采石场的戏,调度非常强。想问一下最后一场戏筹备的时间和难度。李睿珺:那场戏拍了一天。我们很早就开始筹备,踩完点之后去布景,把所有的道具都准备好以后就开始试戏。然后正式开拍,我印象中那个镜头拍了六七条吧。有的时候可能因为演员的问题,或者斯坦尼康的问题,因为地不平摄影师可能崴了脚,又或者骆驼的屁股正好把演员挡住了,总之片场会有各种小意外。聊演员:弟弟演完电影后生活一如往常记者:那两个小演员,尤其弟弟的表演特别好,据说您专门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训练他们?李睿珺:弟弟他本身就是那个村子的人,他之前也演了我的上一部电影《白鹤》。所以他是有一些表演经验的。当然每一个角色的表演方式是不同的,那他就需要转换。我的方式是先选合适的孩子,选到之后会去读剧本,反复给他讲戏,让他对故事有个整体上的概念,反过来他会对我有反馈,我就看他能不能记住。之后就是背台词、排练,我们像排话剧一样去排练,再然后就去训练骑骆驼等等。

    记者:已经有人认为弟弟应该是今年的最佳男演员。李睿珺:他表演的那么好,当然应该是。曾经有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白鹤》里的老爷爷不是在澳大利亚得了最佳男演员嘛,回来的时候正好过年,大家就一起吃饭。小男孩就问“我为什么没有得奖?是不是你们把我的奖杯拿走了?”那时候他还很小嘛,不能理解。我就说,爷爷年纪大了,可能再演几年就演不了了。你还小啊,还有很多机会。

    记者:那弟弟跟老喇嘛两个人在演了电影之后,生活上有没有什么改变?李睿珺:他们还住在村子里面,跟往常一样生活。

    记者:没有其它电影找他们拍戏吗?李睿珺:没有,可能因为村子里的信息也比较闭塞,他们也没把这当大事,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孩子们也都很低调,在学校里面不会拿这个事情去炫耀。他们特别懂事,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说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怕他会耽误学习,所以在休息之余会帮他补习,布置些作业然后辅导功课。到最后一共耽误了20多天课,但回学校考试的时候他还前进了好几个名次。他是一个学习非常用心的孩子。

    记者:小演员在影片中说话挺急促的,是当地的说话方式就那样,还是故意设计的?李睿珺:可能跟弟弟他自己说话的状态有关系。而且我们当地人说方言的时候都会比较快。我当时就觉得应该以一个真实的状态去呈现。可能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的人,会觉得有一点快。下次我会尝试让他们慢一点。

    记者:弟弟前后对待财富的态度并不是太统一,马就那样放走了,钱也就扔到地上,并不在意这些;但他会嫉妒父母给哥哥买东西。李睿珺:首先这个跟他们的信仰有关系,他们信仰藏传佛教,放生是为了积德,是寻求心理上的安慰。然后其实白马就象征着是爷爷嘛,当然要让它回归自由。然后他又是一个孩子,他又会对一件衣服斤斤计较,这就是孩子,喜怒无常。他们可能为了一件小事打得头破血流,或许过一会又如胶似漆了。孩子有时候完全没有任何逻辑的,他们不会思考这些复杂的东西。解析主题:很多东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有一种感觉,关于中国西部的电影可以拿来跟美国的西部片做对比。但美国西部片通常都比较浪漫,中国的会贫瘠些。李睿珺:可能的确会比较现实主义吧。但中国也有拍得很浪漫的西部电影,比如何平拍的《双旗镇刀客》,也是在这里拍的,包括后来的《天地英雄》,都有很多浪漫的成分在里面。可能因为大家看到的西部电影,跟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其实也还有别的很多片子,包括像高群书的《西风烈》、宁浩的《无人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导演的拍法不一样,决定了它的处理方式会不一样。就好比做饭,拿到的材料不一样,处理材料的方法肯定也不一样,不会说按照一套方法去处理所有的食材的。

    记者:《水草丰茂》比《白鹤》的命题更加宏大,您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可以把握更深远的命题了?李睿珺:我想要拍这个故事,写了剧本之后就拍了,也没有刻意的要往哪个方向走。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其实所有事都是人做出来的,只要努力,肯下工夫,我觉得都能做得成。电影也是这样,本身电影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事情,所以说我们总要去尝试,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记者:电影也不全是无中生有,它还是扎根于现实的。李睿珺:当然,电影首先离不开人,只要有人,它就会跟现实有关系。除非是外太空的星系,它跟人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那个只能靠幻想,幻想也许有人爱看,也许有人会觉得太虚假了,跟生活没关系。

    记者:在那个洞穴里面有玄奘取经的壁画,应该是有所表达的吧?李睿珺:那里用了白马驮经的典故。这个地方有很多寺庙,是唐僧路过时,要安放舍利而兴建的。所以说这片土地上,佛教文化曾经非常的兴盛,包括莫高窟的东西是从这过去的,电影中出现那些一点都不奇怪。而且后来我们也看到了现实版的白马驮经,是在沙漠里面他俩出现的幻觉,也算对马的一个交待。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好像没发生什么太大的改变,但是又留下了很多遗迹。我们可以去想象过去这片土地发生过什么,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没变。比方说马,过去有,现在依旧还有,作为运输工具,它依旧在这片土地上穿梭,但是有很多东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所以贴在墙上的人民公社报纸也是一样的道理?李睿珺:那个是我们就是选到了这样景。我想表达的是一种文明覆盖了另外的文明,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报纸脱落的地方,下面还有壁画呢。那些报纸全都真实存在,就是那个年代贴上去的,还真不是我们做的,就是碰巧发现了。原来还苦恼怎么体现文化交替,正好这洞窟里面有很多,朋友去那玩的时候发现了这些,就拍了照片给我看,我自己跑到那里一看,非常真实,就用到电影里了。谈特效:写剧本时不考虑资金 钱多实现得就好记者:一开始的壁画特效,是不是已经暗藏了故事的结局?李睿珺:其实它就是一个民族的背影,这么从斑驳的历史中走来的一个民族。

    记者:很少有独立电影会使用像片头的那种特效,那一段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李睿珺: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的剧本里面并没有这一场段。后来跟方总讨论的时候,我们觉得前面缺点什么东西。那时候已经剪完片了,我们就想看看后期能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补救。讨论之后,最后觉得用这样的方式比较好,因为电影中就已经有很多斑驳的壁画。用壁画开篇跟影片的主题比较贴合。

    记者:说到特效就少不了那场草地的戏。李睿珺:草地的那场戏是本来剧本里面就有的。弟弟他其实是走入了自己的回忆,那是一段很超现实的情节,为了表现现实跟过去的一种对比的关系。

    记者:感觉《水草丰茂》的资金投入比你之前的作品都大许多,所以在创作上可以自由一些?李睿珺:对,是这样的。我写剧本时候并没有考虑资金问题。如果资金丰富,就能实现得比较好,如果资金紧张,可能会打一些折扣。但电影总归还是要拍的,就是剧本的呈现程度上会有不同。论大师:我很难成为小津安二郎 可他也做不了李睿珺记者:很多人都说您有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影子,而这一部您又合作了伊朗的配乐大师亚丹尼安,他是阿巴斯的御用,《水草丰茂》或多或少有些阿巴斯的气质。您觉得自己受这些大师的影响有多少?李睿珺:你提到的这些名字,像小津、侯孝贤、阿巴斯,我确实都很喜欢。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那已经是60年前的电影了,我们却依然会发现,它的故事现在正在身边发生,依旧适用于当代中国。因为中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一样,所以会有一种穿越感。不过任何国家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早有的晚。电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展现的情感是普世的。我觉得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可能《东京物语》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在看电影之前都没去过日本,但是也会看得特别感动。我的确特别喜欢这几个导演,但是我并不觉得他们影响了我的创作。

    记者:《水草丰茂》里的室内戏,很多镜头的确很像小津安二郎的视角。李睿珺:我倒是没考虑过是按照小津安二郎还是按照谁的方式去拍,因为我拍的是我写的故事,跟他们没有关系。当然在这个时代,我很难成为小津安二郎,也很难成为侯孝贤、阿巴斯,但是他们也不一定能成为李睿珺,对吧。我觉得每个人其实做好自己就好了。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在片场,有时候我可能会改进度,脑子里想象的,包括设计的景、拍摄角度,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得有调整。拍电影就是这样,它会跟实景有很大关系。我每次都是先写完剧本,再去想所有的镜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之后就是去选景。选完景之后,会发现其实想象中的东西,跟选完的景是有差别的。所以我每次选完景之后,回来会去调整剧本,根据景去调整,让剧情跟景更自然的融合。即便调整完了,可能到现场还要再去调整,甚至可能是跟之前完全不一样的方式。但是我通篇会有一个大局上的考量,因为我的镜头语言毕竟是有统一性的。不能一会是这样,一会又那样,那不行。

    记者:您的电影以长镜头为主,以及一些定格镜头和横移镜头。还有挺多的俯拍,但不是上帝视角,感觉像幽灵在那里观察。李睿珺:《水草丰茂》中,在路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移动镜头就会相应多一些。而《白鹤》本身固定的戏比较多,我会根据不同的戏去处理镜头的形式。所有电影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我永远不会做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你刚刚说的俯拍,我有过考量,一个是场地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视角,也许是奶奶的,也许是母亲的,因为奶奶跟母亲都曾出现过。有时候我们会感知到一些东西,但或许它可能并不真的存在。

    记者:感觉比较玄妙。李睿珺:对对对,就是那种很玄的感觉。自我定位:无所谓别人如何议论自己 不可能封住所有人的嘴记者:有很多专注于拍西部故事的导演,比如像贾樟柯他是汾阳人,他的电影或多或少的会有关于山西的情节。那像您拍到现在也都是聚焦张掖这片土地,所以您以后都会一直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吗?李睿珺:我也有一些计划不是关于张掖的。有些故事未必就适合在张掖拍,我个人还是比较灵活的。我会根据题材来处理这些问题,就是量体裁衣吧。

    记者:回到贾樟柯,他在国际上拿了很多奖,但国内有很多人质疑他,说他拍的电影是电影节定制电影,对此您怎么看?李睿珺:这种声音从来就没有断过。不光是贾樟柯,从张艺谋早期就一直存在。

    记者:您也是走电影节路线的。李睿珺:当然也会有人议论我,我无所谓。你不能封住所有人的嘴,他们说什么是他们的事,我继续做我自己的事情,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行,不需要去向别人证明什么。

    记者:您觉得在中国拍现实题材的电影,这种事是否难以避免?李睿珺:现在市场上的主流电影都跟现实没太大关系,我做一个这样的文艺片,难免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对于一部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我觉得这个是正常的。

    记者:像您之前参加过的青年影展,现在走出来很多导演。像郝杰就比较顺利,他的新片会有明星加盟。郝杰走的就是独立导演出身,慢慢地走上商业的道路,那您对此怎么看?李睿珺:这种事情很正常啊。如果拍一个层次感特别强的戏,非职业演员是演不了的,必须得用职业演员,而像《水草丰茂》,非职业演员演起来效果就会更好。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得去考虑电影题材本身。我永远是去找和题材气质相符合的演员,而不会考虑他是不是明星,那都不重要。

    记者:像郝杰的作品口碑一直都还不错,但青年影展也有出来一些导演,像胡笳这样,他去拍了《奔跑吧!兄弟》大电影。李睿珺:啊,那个我还真不了解。

    记者:您怎么看待独立导演去拍这样的电影?李睿珺:其实也没有什么,每个人都有的想法。有的人喜欢吃川菜,有人喜欢吃粤菜,自己想明白就好。他们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他们自己觉得不是被别人逼迫着做的,我觉得就没有问题。

    记者:像《少年班》的新人导演肖洋也是剪辑出身,他也说自己穷的时候剪过婚庆片,拍一些小广告。那在您看来新导演成名之前,是不是必须得经历这些阶段?李睿珺:除非是富二代,不然人总要过生活。其实做那些也没什么,不过因为身份是导演嘛,人们就会更多的关注,好像有多传奇、多伟大,其实那就是正常的生活。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特别自然的一个事情。如果当时没别的工作,有这么一个活儿能够维持生活,靠自己的能力赚取报酬,也不有丢人啊。议市场:观众看电影就像找小姐记者:您之前说过会去电影院看《分手大师》这样的电影,去观察这些电影的受众,去研究他们为什么会看这种电影。但你做了这些研究之后,拍出来的电影还是对于普通观众有一定距离,会把他们拒之门外。这两者看上去挺矛盾的。李睿珺:没有,我从来没有拒绝过普通观众,那只是观众认为我拒绝了他。大家可能都已经习惯了某种类型的电影,而我却拍了一部《水草丰茂》,观众也许会觉得我是在拒绝他们。就好比一个地方全是吃川菜的,我突然开了一家粤菜馆,当地人可能就会觉得我在拒绝他。不,我只是在丰富他们的口味而已,希望观众有更多的选择。

    记者:您曾说过现在中国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就像找小姐,是花钱找乐子的。李睿珺:对,观众会觉得进影院看电影就是放松的嘛,花了钱看到想看的电影,享受到服务,很正常。

    记者:但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烂片,观众都去骂他们,票房却特别好,他们花钱并没有找到乐子。李睿珺:他们去骂电影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找乐子的方式,找乐子不一定非得逗他们开心。观众只是用了另一种的方式去宣泄情绪,其实就是在找乐子,是一样的。电影对于这些人来说,就是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跟唱KTV是一样的,也不管看的是好片烂片。放眼未来:也许去拍科幻片记者:传言您要拍关于农二代的题材。李睿珺:是是是,我之前的确有这个打算,要拍关于农二代的电影。

    记者:还有个是战地的当事人。李睿珺:对,是一个战地记者的故事,这几个计划都是不一样的题材。

    记者:这些都在计划中?李睿珺:对,我甚至还想过有没有可能拍科幻片,这都是有可能的。

    记者:科幻这部分可以稍微的分享一下吗?现在有好几个导演都在做科幻片,好像大家对科幻的热情一下子就爆发了。李睿珺:科幻其实是源于我在好几年前的一个想法,大致就是讲一个有关未来世界的故事。但我其实觉得这个项目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我只是想说我会有不同的想法,并不是局限于文艺片这种类型。

    记者:这么多项目中,哪一部实现的可能性最大?李睿珺:现在我也不知道,反正都在推进之中,也许我特别想拍的没成,反而不在我计划之内会突然冒出来。我原先是没有《白鹤》这个计划的。我在修改《水草丰茂》的剧本时,看到一部小说还挺好的,就觉得暂时还拍不了《水草丰茂》,但是能拍《白鹤》,便先拍了《白鹤》。拍电影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原载于凤凰娱乐http://ent.ifeng.com/movie/dianyingrenzaixian/special/dyrzx119/

    【详细】
    76359132
  • 花更艳
    2019/2/10 13:49:43
    假设Herald遇上了刘强东性侵案,怎么报?

    《The Newsroom》第一季开篇就在抨击茶党。当时还未看过“政治剧”的笔者眼中大放新闻自由之光,想着外媒真真实!搁我们这,哪能说呢!

    如今六七年过去,英国人拍出了《PRESS》,我们呢,有《幕后之王》这样的电视行业剧了!真是对比感人。

    而第二集中的一个情节,一个很有可能在咱们这发生的细节,很是感慨。

    服装品牌Lydale买了Herald

    《The Newsroom》第一季开篇就在抨击茶党。当时还未看过“政治剧”的笔者眼中大放新闻自由之光,想着外媒真真实!搁我们这,哪能说呢!

    如今六七年过去,英国人拍出了《PRESS》,我们呢,有《幕后之王》这样的电视行业剧了!真是对比感人。

    而第二集中的一个情节,一个很有可能在咱们这发生的细节,很是感慨。

    服装品牌Lydale买了Herald的广告,要做Wrap-around形式封面,James能拿着数据和广告主讨价还价,以不牺牲新闻真实性的报道换取广告主放弃投放。

    联想刘强东性侵案曝光到撤销指控始末,洗地自媒体前仆后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一个硬颈的调查记者做个真实的深度报道。

    不然,连这点资本都不对抗,我们还能看些什么?

    【详细】
    995835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