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51430
  • 华语娱乐酱
    2023/1/10 12:43:19
    《寒枝折不断》首播 剧情反套路强第一集就给观众上“硬菜”

    《寒枝折不断》是由朱丽岚、李菲、张景昀领衔主演,周微微、赵一霖、李文茹、王欣政等特别出演的一部小成本古装权谋剧。近日在芒果TV迎来了首播,故事上有甜有虐,男女主虽然不怎么出名,但颜值还是非常能打的。

    《寒枝折不断》是由朱丽岚、李菲、张景昀领衔主演,周微微、赵一霖、李文茹、王欣政等特别出演的一部小成本古装权谋剧。近日在芒果TV迎来了首播,故事上有甜有虐,男女主虽然不怎么出名,但颜值还是非常能打的。

    14878314
  • 18312738071li
    2019/8/11 17:10:11
    不忘爱的人,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

    对于这个电影我想单从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我觉得导演很好的用了这个故事来表达出:一个不忘爱的人才不会忘记自己美好的初心。

    主人公张俊辉在小时候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善良,乐于助人。小时候的张俊辉立志成为一个拯救很多人的消防员,然而,长大后的张俊辉却成为了一个尖酸刻薄,自私无耻的设计总监。但是因为一个车祸,一个由小时候许愿用的石头引起的车祸,张俊辉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变化,就好像是预示

    对于这个电影我想单从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我觉得导演很好的用了这个故事来表达出:一个不忘爱的人才不会忘记自己美好的初心。

    主人公张俊辉在小时候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善良,乐于助人。小时候的张俊辉立志成为一个拯救很多人的消防员,然而,长大后的张俊辉却成为了一个尖酸刻薄,自私无耻的设计总监。但是因为一个车祸,一个由小时候许愿用的石头引起的车祸,张俊辉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变化,就好像是预示着张俊辉终将会被他曾经的梦想所唤醒,在这个车祸之后,张俊辉重遇小时候的朋友啊娇,再见小时候的那些朋友,得到一个奇怪的手,遇到几个素不相识的人,最终的张俊辉明白到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是爱。

    张俊辉的最初梦想最终唤醒,少不了怪手让他能够与人感同身受,体会别人的感受,让他有了帮助别人的机会,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愉快感,这一切都少不了爱,母亲的爱,朋友的爱,同事的爱,以及情人的爱。

    10398560
  • 柯柯一晨
    2020/6/3 15:29:17
    本能该压制还是释放?
    本能该压制还是释放? 我们都喜欢温暖、阳光、快乐、乐观这些词语,但是对于悲伤、恐惧、焦虑、被伤害,我们害怕、躲避,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它们,这些被我们称为负面情绪。 电影中的主人公林曼的成长过程就是控制这些负面情绪,控制内心野兽的心路历程。这些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  (展开)
    本能该压制还是释放? 我们都喜欢温暖、阳光、快乐、乐观这些词语,但是对于悲伤、恐惧、焦虑、被伤害,我们害怕、躲避,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它们,这些被我们称为负面情绪。 电影中的主人公林曼的成长过程就是控制这些负面情绪,控制内心野兽的心路历程。这些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  (展开)
    【详细】
    12639215
  • RAGE
    2017/12/24 22:13:36
    这哪里算动画……
    这部作品里,“动画”和“成人”更多是卖座盈利的噱头。 如果八九成都是静止不动的画面,那哪里还算动画,《大世界》中静止画面的画面真的太多了,跟看PPT一样,人物念台词时只有嘴巴在动,而且也只有开合两帧,什么口型啊,动作啊,神情啊通通都没有,观感特别差,制作特别马...  (展开)
    这部作品里,“动画”和“成人”更多是卖座盈利的噱头。 如果八九成都是静止不动的画面,那哪里还算动画,《大世界》中静止画面的画面真的太多了,跟看PPT一样,人物念台词时只有嘴巴在动,而且也只有开合两帧,什么口型啊,动作啊,神情啊通通都没有,观感特别差,制作特别马...  (展开)
    【详细】
    9014216
  • HULIN
    2022/8/29 13:22:00
    套路都能拍这么差

    一 剧情太老套 模式太老套 所有的剧情点全部都是用烂了的 没任何新鲜感 仿佛是套公式套出来的 工厂里的模块化生产 他们还没演我都已经知道要要演什么情节了 真的完全命中

    二 模式化拍的能好看也行吧 起码算是及格爆米花也不是不能接受 问题是完全不好笑 不是布拉德皮特那点剧情就

    一 剧情太老套 模式太老套 所有的剧情点全部都是用烂了的 没任何新鲜感 仿佛是套公式套出来的 工厂里的模块化生产 他们还没演我都已经知道要要演什么情节了 真的完全命中

    二 模式化拍的能好看也行吧 起码算是及格爆米花也不是不能接受 问题是完全不好笑 不是布拉德皮特那点剧情就是个一星纯烂片 桑婆真不适合和塔图姆演情侣 年纪大了脸僵了没任何火花 塔图姆又演了个这种典型的塔图姆角色 很无聊 动作戏烂 总结基本一无是处

    三 政治正确可以 能不能不要搞这么表面 塔图姆非常刻意的女权发言勉强能圆的过去 刻意弄个黑胖女还话痨来拯救世界是不是太刻意了

    【详细】
    14614363
  • 惘然
    2020/12/26 12:02:06
    也许,这才是打开这部剧集的正确方式

    一、首先,我很爱麦家《风声》这个IP,谍战、悬疑、密室、智斗……每一个元素拿出来都很吸引人。

    但,我也不介意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新的故事(毕竟熟知的故事已经一看再看,今年我还参与了一个《风声》话剧的浸没式演出),比如顾晓梦的前世今生,李宁玉的今生前世,很显然,剧集《风声》就是想要把故事讲丰满了,让每个人物都有前情提要和后续交代,

    一、首先,我很爱麦家《风声》这个IP,谍战、悬疑、密室、智斗……每一个元素拿出来都很吸引人。

    但,我也不介意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新的故事(毕竟熟知的故事已经一看再看,今年我还参与了一个《风声》话剧的浸没式演出),比如顾晓梦的前世今生,李宁玉的今生前世,很显然,剧集《风声》就是想要把故事讲丰满了,让每个人物都有前情提要和后续交代,每一个都能立起来。

    所以,大家应该当成一个新的故事来看,至少前期应该如此。

    13083467
  • 乌鸦火堂
    2019/5/31 23:10:33
    体现了昆汀什么风格?我们先从几张“假海报”说起

    说下这部电影,《好莱坞往事》。。。的海报。。。

    说下这部电影,《好莱坞往事》。。。的海报。。。

    10214218
  • 猫语猫寻
    2022/2/1 17:11:41
    深圳人,你准备好迎接这份猛烈的感同“深”受了吗?

    新年的第一次出门奉献给了《奇迹》,影院就在小区对面,很近也很小,没想到竟然坐满了。

    这部难得的带着“深圳”标签的电影,着实能让深圳人狠狠的感同身受一次。

    身为一个十几年的老深圳人,看完之后非常感动,很想感谢文牧野导演,他没有用其它电影或者作品中表现出的对深圳的刻板印象来拍摄深圳,而是非

    新年的第一次出门奉献给了《奇迹》,影院就在小区对面,很近也很小,没想到竟然坐满了。

    这部难得的带着“深圳”标签的电影,着实能让深圳人狠狠的感同身受一次。

    身为一个十几年的老深圳人,看完之后非常感动,很想感谢文牧野导演,他没有用其它电影或者作品中表现出的对深圳的刻板印象来拍摄深圳,而是非常真诚且真实的,用镜头记录着那些我们熟悉的一切——

    喧哗却安静的城中村、除了换锁时可以防的住房客本人,好像谁也防不住的城中村必备款防盗门、四处乱跑的深圳校服、夏天必备的凉席、连招牌都很破旧的各色小店、随处可见的手机维修……

    还有那些,常常会见到的蜘蛛人、总是在赶时间的电动车、莫名其妙就在各种工人里统一了的姜黄色格子衬衫、人头攒动的华强北、穿着随意的房东……

    这些镜头像是打翻了密封回忆的罐子,回忆和电影同时进行,着实是一场奇妙的观影体验。

    我是05年来的深圳的,通过电影中的影像我仿佛又看到了05年那个徘徊在上梅林城中村中的自己、06年那个因为营业执照办不下来急的坐在路边崩溃大哭的朋友……我甚至回忆起了陪在她身边手足无措的自己、还有路过的人们的匆匆一瞥……没有人驻足观看,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前往的地方,每个人也都理解这样的崩溃,甚至连主人公自己,也就只是匆匆一哭,第二天依然坚定的面对着前一天让她大哭的一切,这就是深圳和深圳人,每个人都见证过片中类似的奇迹,而有的甚至已经创造了奇迹。

    我的记忆就这样和电影里的影像重合了!

    电影的节奏依然是文导熟悉的节奏,强弱有序,但摄影方面很贴切的用了相对写实的调色风格,摄影、调色、后期都在为电影本身服务,非常到位。

    在深圳拍摄“过去”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因为深圳变化过快,全景和长镜头是很容易穿帮的,因为全景覆盖过的某一幢楼很可能是近两年才完工的。要拍摄某一年的深圳,就更难了,我猜这一点就劝退了很多想要深度讲述深圳故事的导演,所以我格外的想要感谢文导,作为深圳人的感谢。

    在深圳观影会有很多奇特的体验,你会时不时听到惊喜声,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街景或曾经熟悉的景象,就会条件反射的惊喜一下,我的旁边坐着的一对夫妻,在看到千玺被问有没有高空作业证时,丈夫就对妻子耳语说他也有这个证,考的时候也是想着要度过难关的,但最后没有用到……深圳人在观影时应该都会在不经意间在这部电影里“感同深受”的吧!

    但其实最让人感同身受的,是电影里千玺饰演的景浩,那份不管不顾,盯着一个方向前进的劲头太让人熟悉了,在深圳你总会遇到这样的人。曾经来深圳时我就被告诫过,在深圳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穿着着夹脚拖大裤衩的可能是你的房东、骑着电动车拉客的很可能是搬家队的工头、城中村楼下收旧货的很可能只是来巡查他诸多门店的其中一间……深圳人默默搞钱这件事,现在通过短视频的宣传大家都知道了,当年不知道的时候,人们把这称为深圳人的冷漠,这份冷漠在电影里的事件体现是三个月未交租被赶出来、但其实身为深圳人的反应却是:三个月才赶,房东很不错了!——这种反应应该也是特属于深圳人的冷漠了吧。

    而人物体现可能就是王传君演的李经理了,这个人物虽然没有进行深度刻画,但也许是因为王传君在我这里自带人物滤镜的关系,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身居高位的打工仔的不自知的。

    这样的不自知,恰恰强化了千玺眼中的坚定,这份坚定太熟悉了,带着方向感和目的性,坚决的前进,心无旁骛的,只是看向前方,很多人评价深圳,说深圳没有人情味,原因正是因为,深圳有太多像景浩这样想要或正在创造奇迹的人了,他们的眼里只有前方,但你若是走近看看,他们却是最有看头的一群人,努力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只是平常,所以当别人说自己很努力时,他们会很冷漠——努力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失败的时候,他们会崩溃一下然后擦干眼泪接着干,失败对他们来说只是受阻,在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一切困难都是在考验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看到失败的同行者,他们会很冷漠——因为他们知道有些人会站起来当没事发生,而有些人,会停在这里,你的安慰和同情对前者和后者都无济于事。

    这就是深圳的冷漠,但这也是这个城市的魅力之所在,它不近人情,因为它不讲人情,一切的标准以实力和努力为准,这个城市会给予你你的实力和付出的努力对等的回报。别的城市里讲奋斗,会有酒局,会有陪酒陪到吐的主角,这个城市不会,也不需要,生意的事就用合同说话,在这里机会不会从酒桌子上诞生,所以这个城市才最适合创造奇迹,像景浩一样的奇迹创造者才会如此之多,抓的住机会,吃的了苦,坚持的下去,坚定的走到最后,这样的人光我认识的就有很多,他们都是很棒的人。

    之前有一本书解释了“吃苦的能力”,让我很是认同,吃苦不是说你能过苦日子的能力,忍受生活之苦,不是吃苦的能力,吃苦的能力是坚持下去的能力,能够抗住身体上的疲惫甚至疼痛,能够抗住现实的暴风雨,坚持下去,能够在遭受挫折之后重新站起来,直面风雨……这些才是吃苦的能力,那些能吃苦的人,登顶了高峰、跑完了马拉松,冲进了火场、直面了病毒……在深圳这样的人很多,还有更多像景浩一样从无到有的创造了奇迹的人,这样的奇迹深圳也有很多,每个深圳人可能都曾见证过,因为景浩这样的人可能就在身边,所以这部电影才能让深圳人如此的感同身受,不是说我们都经受过他经历过的苦,而是我们都见证过奇迹创造的过程,当然还有很多走到中途就退场的人,而他们应该是对这部电影感受最强烈的人吧!

    如果你是深圳人 ,或者曾经是深圳人,我真心推荐这部电影,它感动了我,也许也能同样的感动你!

    【详细】
    141812594
  • 多宝滴老母亲
    2022/6/19 7:46:17
    感觉被骗了

    看过第一部,虽然演员演技一般,但案件还是比较有趣的,但看完第二部就觉得有点不知所谓了,第二部我是用快进看完的,从感情线上说莫名其妙多了两个人,很牵强的配对,不舒服。从剧情上来说,完全比不上第一部,只是为了看完而看的,而且很奇怪的一点,跟在男主身边的那个女的,原谅我连名字都没记住,路边捡来的一个人,居然能进警局跟着一起破案,而且表现的居然比较专业,也没人怀疑

    看过第一部,虽然演员演技一般,但案件还是比较有趣的,但看完第二部就觉得有点不知所谓了,第二部我是用快进看完的,从感情线上说莫名其妙多了两个人,很牵强的配对,不舒服。从剧情上来说,完全比不上第一部,只是为了看完而看的,而且很奇怪的一点,跟在男主身边的那个女的,原谅我连名字都没记住,路边捡来的一个人,居然能进警局跟着一起破案,而且表现的居然比较专业,也没人怀疑,真是匪夷所思。不推荐

    【详细】
    14462215
  • 灼弦
    2016/2/3 18:34:20
    纵横最高
    个人评价,比第一部好。
    第一部贴近小说,某些对白台词基本是小说原样,但是小说有个缺点,为表现煌煌大秦的感觉,作者虚构了许多并不存在的情节,人物情操高尚得近乎于伪。
    而纵横则摒弃了小说大部分的剧情,更忠于正史(连苏秦都舍了),感情戏没第一部热烈(感情戏绝对是现在多数人打分的第一标准),秦惠文王也被塑造成了一位为壮大秦国无所不用其极的无耻流氓君主,各种阴暗面爆发,不过我更喜欢张仪这个角色,
    个人评价,比第一部好。
    第一部贴近小说,某些对白台词基本是小说原样,但是小说有个缺点,为表现煌煌大秦的感觉,作者虚构了许多并不存在的情节,人物情操高尚得近乎于伪。
    而纵横则摒弃了小说大部分的剧情,更忠于正史(连苏秦都舍了),感情戏没第一部热烈(感情戏绝对是现在多数人打分的第一标准),秦惠文王也被塑造成了一位为壮大秦国无所不用其极的无耻流氓君主,各种阴暗面爆发,不过我更喜欢张仪这个角色,一张利嘴说遍天下,在秦时意气风发,到最后无奈归隐葬母时与犀首相遇醉忆往昔风云岁月的落魄萧索,真是让人看得浑身颤抖。
    【详细】
    7759257
  • 生活还得继续
    2011/4/24 23:05:33
    越是想猜越猜不到
    放映现场,主办方为了配合影片悬疑的主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猜凶手的游戏,即在影片放映到104分钟的时候停下来,让观众来找出幕后真凶。我本着奖品不拿白不拿的原则,抢到了参与名额,并且胸有成竹的在纸条上写下了我所觉得最有可能的那个名字(其实只是排除了其他几个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可能的名字),但最后的结果是,我猜错了。

    提示一下打算进电影院观看本片的朋友,它作为一个悬疑片,并不需要你拥有缜密
    放映现场,主办方为了配合影片悬疑的主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猜凶手的游戏,即在影片放映到104分钟的时候停下来,让观众来找出幕后真凶。我本着奖品不拿白不拿的原则,抢到了参与名额,并且胸有成竹的在纸条上写下了我所觉得最有可能的那个名字(其实只是排除了其他几个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可能的名字),但最后的结果是,我猜错了。

    提示一下打算进电影院观看本片的朋友,它作为一个悬疑片,并不需要你拥有缜密的思维,超高的智商和过人的推理能力,因为面对一个完全不推理的推理片,你只要是有点推理能力,就会立刻聪明反被聪明误。爱好悬疑小说的朋友或许听过推理小说二十法则,请原谅我以全概偏,拿当中几条与本片对照比较一下,哪里出了问题,便一目了然。

    ★必须明确、公正的将所有线索呈现给侦探与读者。

    老实说,在这一点上,导演一开始做的不差。导演可能考虑到,如果在最后一秒才将凶手的杀人动机通盘用闪回或者自我讲述去交代,会显得过于突兀和牵强从而消化不良(见郭富城另一部电影《杀人犯》)。所以在本片中采取的是双线索的讲述方式,一条线讲的是陈探在查一桩连环杀人案,另一条则是说有一个小男孩从小无父无母,被邻居家的大姐姐收养,却因悲惨遭遇而产生了严重的暴力倾向和人格分裂。稍有观影经验的朋友可能看到一半就能知道,破案的关键就是找到这个当年的小男孩,他毫无疑问便是杀人凶手。虽然逻辑简单,但起码思路还是很清晰。但更机警的观众再看下去便会明了这只是避重就轻,偷梁换柱的障眼法,因为导演再没有去着重解释清楚凶手是如何犯下一连串暴行,又不被人发现的原因(为何没有留下指纹,为何犯案技巧如此纯熟就像是警员所为),而只需要告诉观众,小男孩是谁就可以了。

    当然,由于这样的双线叙事只是影片呈现给观众的视角,不是片中人物的视角,所以你自然不能责怪陈探为何不在第一时间找出小男孩。这不是漏洞,也不是问题,那问题是什么。即主角所掌握到的线索和信息和观众掌握到的是不同步的,是延迟的,观众比主角更早一步掌握真相。观众全知全能,主角有所不知的做法在悬疑片中其实也有先例,如希区柯克的一系列作品。但与那些高级技法明显相悖的是,本片的这个真相至始至终也没有产生更多戏剧性变化,这种信息延迟也没有对剧情造成更大的张力,侦探并没有因为无知身陷险境,让观众也为他捏一把汗。仅仅是真相放在那里,主角看似不闻不问。这样一来,不仅情节显得拖沓,也大大消解了后半部分的紧张度,比如陈探坐在公园长椅上拼命去通过角色代入的方式思考犯罪动机就不能再让人感到刺激。

    ★除了凶手的诡计,不得用写作手法(拍摄技法)误导读者(观众)。

    在这一点上,本片几乎已经不能用误导来形容,几乎可以说处处是在故布疑阵。这种故布疑阵依靠的不是引人入胜,层层推进的情节,而是一些明显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的低级障眼法。

    如陈探和泽少在酒吧里的一段谈话,导演就故意处理的比较暧昧,陈探漫不经心的玩笑和泽少过于紧张的反应,配上提心吊胆的音效像是暗示当中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事实是最后的真相与他们俩都没有半点关系。张兆辉饰演的精神病,全程插科打诨,除了晃了一下观众,顺便制造一些紧张场面和喜剧场面,在最后给陈探提供了一个颇为玄乎的破案思路之外,和案情,主题乃至整个人物关系完全没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仅仅是作为极像犯罪嫌疑人,甚至逼着你说“就是他”其实根本“不是他”的幌子之二。

    尤其让我忍无可忍是,影片一再引导观众把思路引向“罪犯有丰富的反侦察能力”,“可能是警员”的方向,并且在陈探和泽少双双遇袭那晚进一步透露出威胁他们的力量可能恰恰来自警方内部。这一切就差直接告诉你谭耀文所扮演的那个卢警官嫌疑重大,试想就算要警告陈探不要插手警方事务,有必要以冒充飞车党这种既危险又费力的方式进行吗?陈探对于警局的威胁真的有如此之大吗?如果他跟这件案子没有关系为何会在第二部加进这么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呢?悬疑片里不是不允许一些支线对观众的判断进行干扰,但是前提是必须要自然,合乎情理,而不是像本片一样为了迷惑你而故弄玄虚,咋咋呼呼,丝毫不考虑人物动机和合理性。实不相瞒,在影片进行到104分钟的时候,我在纸条上写下的就是卢警官的名字,也没觉得他有多像,毕竟对他的铺垫和描写也是少之又少,而是实在是相比之下,其他人更不像。

    如果你要以最有嫌疑的人即是最没有嫌疑的这样一条定律来反驳我说,那我想说的是,这恰恰是影片在我看来最大的致命伤。到底谁才是影片中看起来最有嫌疑的人?答案是,林家辉。无论是直接有老太太出来指认他曾经在凶案现场出现,还是他在审问中说出自己与爸爸妈妈,和姐姐一起生活时遭到的质疑,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人比他更像凶手。这么像凶手的人,怎么会是凶手,大家都这么告诉自己,可是他偏偏还真是!由此看来,影片完全可在那场审问过后紧接最后一场戏利落收尾,何必又辗转来回,磨磨几几,让人期待最后还有反转呢。如果导演只是想把那场审问做成一个不引人注目的铺垫来与结尾遥相呼应,那我只能说它信息透露的太多太直接太引人注目,以致竟然好端端地把铺垫做成了大揭秘。说到头,还是导演低估了观众的智商,观众高估了导演的智商。

    ★凶手必须要有相当的戏份。
    倘若凶手只在片中露了一两面,既没有在情节中占据足够的分量,又没有与剧中人物长时间周旋在一起,那么真相揭晓时观众既不会有智力激荡的快感,影片本身也传达不了半点主题意义和情感力量,只有意料之外而无情理之中。它只能进一步说明主创心虚怯懦,底气不足,不敢与观众直面相抗,而只是利用信息的压滞和不对称欺压你。所以,林家辉最不可能是凶手的另一个理由是,他压根就是一个跑龙套的!在真相揭晓前,任何一个人的戏份都要比他多吧。凶手若是没有分量,又如何体现出主角的分量和故事的分量。

    童年的戏份固然饱满,但就与本片特殊的编排结构,在真相揭晓前,他和林家辉应该算作两个人。

    ★侦探为了破案就必须要有探案的行为。
     
    侦探的探案行动不仅能体现侦探的人格魅力,也同时在以他为视点让扑朔迷离的案情渐渐理清,向真相步步迈进。侦探不探案就不能叫侦探,侦探的义务是搜集一切可能的线索。

    陈探有没有探案,表面上看是有的,他一直在关心案情。但他的探案行为真的是有效吗,真的对案情进行了实质性的跟进和突破吗?除了做出凶手是人格分裂这种观众都能知道的初步结论之外,就再无透过蛛丝马迹对线索进行归纳,理清,也没有让案情层层深入,而只是被动地经历着一个又一个障眼法,甚至遭到莫名其妙的袭击,案件始终流于最表面,一直到了最后影片不得不结束了,他才突然有如神助一般。所以,通片看下来,主角的形象不仅不鲜明,而且窝囊之极;不仅没有探案,反倒阻挠着观众断案。

    好的悬疑故事应该是积极,正面和观众进行互博,彼此站在一个起跑点上,共享案件资源,而非压滞大量信息,一味回避案情,一个障眼法加一个障眼法的蒙你。

    现在倒有些后悔当时没在豆瓣上先看看那严重剧透的剧情简介了,不仅不必担心会影响本到身也好不到哪去的观影体验,有个心理准备也不至于猜得晕头转向之后被堵成内伤,面对猜谜环节还能顺带做个弊捞点小纪念品,太值了。另外,当时我的身旁还坐着一对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一开始也一起在饶有兴致地猜着凶手,片子放了一会再转头看去,老俩口早已酣睡过去。
    【详细】
    49213072
  • jellyfish
    2009/1/20 22:12:52
    请给《疯狂的赛车》一个挨骂的机会
            2009年1月9日晚上8点半,提前公映期11天看了《疯狂的赛车》。
            2009年1月11日晚上7点到9点,陪同专访了导演宁浩。
          
            2009年1月9日晚上8点半,提前公映期11天看了《疯狂的赛车》。
            2009年1月11日晚上7点到9点,陪同专访了导演宁浩。
            
            第一次可以在广大人民前头看到公映影片并与导演亲切接触,这种待遇让我很是兴奋。如果有点阴暗龌龊小鬼脑筋,我该回来立即整出一个剧透版才是。这样在后面一片骂娘的声音中,可能会收获点先知先觉的优越感。
            可是……可是,即使抓破了头,我也想不出来我可以从哪里入手进行剧透。6组人物,4条线索,这是一部异常复杂的电影。我想不出我透露了哪个情节能造成剧透的效果:根本没有关键的情节,因为每一处基本都是关键的情节。整部电影就像一条一环咬着一环的链条一样,每一个情节都与下一个镜头紧密衔接。

            所以,
            这部电影严重不推荐给老年朋友们看,因为很有可能会有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这部电影严重不推荐给想放松的朋友看,因为从头到尾节奏都太紧凑,太累了。
            
            但是,frankly这是2008年下半年至今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国产片,远比六角恋爱的《梅兰芳》好看,也远比剽窃各种创意的《非诚勿扰》强。虽然还很算喜欢《女人不坏》,但我不得不承认,与《疯狂的赛车》相比,它还是差远了。
            我如此高调地推荐这部电影,不是因为负责企宣的二爷是我的朋友。不是,绝对不是。而是因为他全程陪同我们看完电影,这是他第七遍看这部片子。但是他仍然笑得很开心。
            我如此盛赞这部电影,不是因为我采访了宁浩。绝对不是,因为那个有点闷的导演实在与我的预想差得太多。说实话他根本不是我喜欢的受访者类型,更何况接受我们采访时他刚下飞机,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疲惫、非常没有精神。
            我如此喜爱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我是Guy Ritchie的铁杆。我喜欢看日剧,喜欢中岛哲也,喜欢库司徒里卡,喜欢伍迪艾伦,也喜欢欧容。老天证明我是一个口味多么庞杂的人啊!没有过多的怜悯,没有多余的镜头废话,没有煽情的铺陈,这部快到爆的电影也让人看完只有一个感觉:爽。它带来的快感与Snatch几乎没有差别。而Snatch有万人迷大叔Brad Pitt压阵,在《疯狂的赛车》中,根本挑不出一个帅哥。如果你硬要说黄渤帅我也真就没办法了。
            
            写这些字的时候我特地去google了一下2年多前虞晓毅的那篇文章。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当时会去看这部小制作完全是因为这篇文章。一千余字,我当时只是草草扫了一眼,读后的第一感觉是太上纲上线了。虽然也看了《疯狂的石头》,但说句实话我并不喜欢。媒体都说这部片子是盖里奇的衣钵传人,然而300万小制作的出品让它显得很是粗糙,根本没法让我与《两杆大烟枪》进行联想。山城风情+各地方言的把戏宁浩的山西老乡贾樟柯也早就玩过了。除了没心没肝笑了几次,让我记住了那个傻傻的黄渤,这部片子没有哪个地方让我觉得值得大书特书。
            但是2年之后,重读虞晓毅的《请给中国电影一次机会 ——致全国电影观众和影院经理的一封信》,我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实在是具有先知先觉的洞察力,文章中写的完全是我观毕《赛车》的感触。一篇文章,竟然穿越了2年的时空,穿透了2部作品,在09年年初有了心有戚戚焉的回音。
            
            “我相信,那些中国城市底层的人情风貌,是在好莱坞电影里看不到的。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好看的中国电影的。而如果《疯狂的石头》能够卖座,中国电影大概会在健康的方向——重视编剧、好好讲故事——上多一点希望,而不是绝望。 ”
            

            Keyword1:中国风情
            看完《疯狂的赛车》,让我最怨念的是夏天未能成行的厦门之行。厦门,厦门!在片中没有鼓浪屿,没有奶茶店,没有绿棕榈蔚蓝海岸的临海美景。电影中呈现的厦门反而有点破败有点落后,但是一切都很亲切。邻家的早餐铺,被撞翻的水果摊,它说的就是最日常的生活场景。
            采访时,宁浩说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暗藏着最大的荒谬。他还爆料说《疯狂的石头》里只穿着内裤被锁在阳台上就是本人亲身经历的映射。所以,将一个荒唐的、荒谬的甚至荒诞的故事放在一个市井的环境中,倒有一种mix的风味。
            我热爱伦敦腔,我偏爱在电影上捕捉查理斯大桥的轮廓。但是这种异域的雄伟壮丽无法代替本土的城市风光。没有乡土哀愁,也不涉及风俗人情。但是人物偶尔蹦出的闽南字眼,大街小巷的海鲜排挡,还有环鹭岛自行车赛,让人不由的对这个南端的小城产生一种向往,对这部本土的电影产生一种源于心底的亲切。
            其实今年徐克也玩了一样的小伎俩。《女人不坏》里的西内广场“三口棺材”、SOHO现代城还有我们最最熟悉的五道口13club都为这部片子打上了北京的地标。与这种logo化的处理不同的是宁浩的取景很低调,在每一个小城可能都会有似曾相识的风貌。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本土的印记。
            
            Keyword2:编剧
            我很佩服《疯狂的赛车》的编剧们,算上宁浩是8个。套用Tizzy bac一首歌的歌名可以说是“编剧的辛劳谁人知”。这么多编剧,总共写了10个月才把剧本做出来——因为故事太复杂了。这是一部很认真在讲故事的电影。每一个环节都没有纰漏,没有什么bug可以抓。
            爆点料吧,采访的时候宁浩笑说自己是处女座,最龟毛的那种人。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是同情那些个编剧。这种龟毛+事事较真求完美的人要求自然是极高,那些编剧不拼命写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可能也因为他的吹毛求疵才使电影的故事非常完整,可以说滴水不漏。
            其实不止是编剧,我想演员的日子可能也不好过。黄渤在片中基本上就没有一个舒服的镜头。据说各种受罪场面已经被咔嚓了很多了,所以可以想象那一个月的拍摄他过的都是怎样的生活。他在片中演一个很傻很倒霉的小人物,处处受暗算老天爷特别不照顾他。虽然最后没有什么大的结果,但他的结局算是不错的了。
            又想起了宁浩的话:“要让观众看到善恶有报,要做好人。”整部片子没有任何的宏大教育,也没有大的抱负,到最后如果硬要纳个中心思想,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
            
            Keyword3:喜感
            如果喜欢看《全民大闷锅》的话,那们看《赛车》会很惊喜——因为九孔出现在电影里。个人认为,台湾的几个演员片中的表现都很出彩。九孔的表现很好,高捷的冷很酷,胖子戎祥简直太赞了。而且台湾黑帮甫一出场,有三拍子的闽南老歌调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开始以为是台湾老歌,后来被告知是原创音乐,而且就是戎祥自己写出来。后面的一首类似老上海歌曲的音乐竟然也是原创,这也是让我没有想到的。除了这些,快速剪切时的摇滚乐和赛车开始时急促的吉他拨弦,都非常到位。
            话题扯回来。几个台湾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好。几个内地演员也不输。徐峥很吸引人眼球,但他其实只是一个大龙套。和他搭戏的小姑娘演得特别好。两个土鳖杀手不用说是专门安排的笑料人物。幸好黄渤没有演其中一个,要不就又重蹈了老路子。首次被扶正担当男主,虽然累点但是面对成果应该也是值得的。
            谷德昭说拍喜剧是掌握一种喜感,喜感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说实话我和宁浩面对面,一丁点的喜感都没有嗅出来,但是他居然能把整部电影拍得这么有喜感,真令人肃然起敬。最高的境界不是拍出了《无极》这样的大片然后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的,而是存心拍一部喜剧片让人笑出来。对不起,我拿陈大导演说事儿了。。
            
            
            有些东西,可能杂志的报道上永远不可能写,那我就都po出来吧,虽然是些很不足道的小八卦:
            最初的电影是3个小时,然后剪成了现在2个小时不到。节奏也越剪越快。(这是好事)
            叫《疯狂的赛车》是发片方的意思,觉得会借《疯狂的石头》的名头。(但是个人认为赛车比石头好太多了,各种层面上的。)
            宁浩就是处心积虑要拍观众喜欢的商业电影,他的处女作《香火》是为了获得国际电影节肯定,第二步《绿草地》是为了体验电影运作流程,获得投资《疯狂的石头》成名。他没有任何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不存在对电影的高尚的热爱和理想主义。可以说他很现实,也可以说他很功利(虽然他自己也批驳当下的功利主义),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清楚他每一部该做什么,这也许是他每一步都不失算的原因。
            采访的时候我问他介不介意别人说他学习了盖里奇。他说不介意,但是顿时又很不耐烦。他说:“我就是学了盖里奇怎么着,我就是学了昆汀怎么着,我还学了莫里哀怎么着!”他认为模仿不是问题,电影都是在不停模仿前者,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慢慢树立自己的风格。他说最看不惯那些人自己不行还老指责别人,拿模仿说事儿。
            下一步电影是西部片,叫《无人区》。宁浩觉得他已经搞清楚了多线索电影。他争取每一部电影都弄清楚一个问题:这一部是讲故事,下一部是人物刻画。于是下一部西部片,他要单线索老老实实讲故事,刻画人物的心理。
            08年初,《疯狂的赛车》就制作完毕,然后送审。如果宁浩认定自己龟毛,那审电影的地方肯定会让他自叹弗如。前后一年的审查时间终于才尘埃落定。宣传中很多内容还需要避讳不能提及。所以在宣传片里,我们看到的胖子戎祥旁边打出的字幕是“乌龙帮派”。其实一出场大家就都明白他们就是一个“黑帮”。因为有台湾阵容,有毒品,有黑帮,所以这又成了敏感题材。所以拖拖拉拉一年时间才上映。到确定上映日期的时候,宣传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
            《女人不坏》投资三千万,最后的票房才两千三百万。而它的宣传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徐克的名字,周迅、桂纶镁都没能阻止它亏本。
            
            现在问题是,谁会愿意掏钱去看《疯狂的赛车》?
            可能有些人看到名字,觉得这是《疯狂的石头》的续篇,于是就不去看了;
            可能有些人看到cast,没有找到星光耀眼的明星,于是就不去看了;
            可能有些人会冲着陈凯歌看《梅兰芳》,出来把这部片子骂一通,但是都不会给《疯狂的赛车》一个挨骂的机会。
            
            两年后,没有另外一个影评人在媒体上撰写文章说“请再给中国电影一次机会”。那么我得说:请给《疯狂的赛车》一个挨骂的机会。如果两个小时后,看过、笑过、哭过、感动过,还能找到一个骂的理由。那么我向您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详细】
    16266795
  • 弑欲墨染
    2022/10/26 19:17:07
    离奇漂流

    14724188
  • makingXan
    2018/8/16 17:58:53
    英倫最後探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為什麼”電影明星不要死在利物浦”? 入場前摸不著頭腦的英文戲名:電影《最後相愛的日子》(Film Stars Don't Die in Liverpool)故事展開在1981年的利物浦;曾經是50年代閃耀荷里活的性感花旦葛麗亞嘉綸涵(Gloria Grahame),鋒芒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為什麼”電影明星不要死在利物浦”? 入場前摸不著頭腦的英文戲名:電影《最後相愛的日子》(Film Stars Don't Die in Liverpool)故事展開在1981年的利物浦;曾經是50年代閃耀荷里活的性感花旦葛麗亞嘉綸涵(Gloria Grahame),鋒芒過後幕下徐娘半百落泊異鄉,病重憔悴臥床,...  (展开)
    【详细】
    9596279
  • 特立独行的胖猫
    2009/10/31 7:10:22
    人民,英雄!纪念?悲——有关《斗牛》
        首先我要骂一句——谁TM说《斗牛》是部喜剧片来着?还好看片之前没有看影评,否则一定会失去了二三分新鲜感和五六分感悟。
        将近一个月了,一直打算到电影院去看场电影,终因工作繁忙未能如愿。周六,待诸事略定、酒足饭饱之后,计划和老婆共襄观片盛举,一展因工作压力造成的愁容,于是先入为主的把“黄渤”+“喜剧”
        首先我要骂一句——谁TM说《斗牛》是部喜剧片来着?还好看片之前没有看影评,否则一定会失去了二三分新鲜感和五六分感悟。
        将近一个月了,一直打算到电影院去看场电影,终因工作繁忙未能如愿。周六,待诸事略定、酒足饭饱之后,计划和老婆共襄观片盛举,一展因工作压力造成的愁容,于是先入为主的把“黄渤”+“喜剧”+“国产片”+“抗日”几个因素整合一起,选了《斗牛》。计划中,一定是“开始糊里糊涂后来幡然悔悟最终毅然决然投身革命的升斗小民”+“开始耀武扬威后来傻里傻气结果灰头土脸的日本鬼子”+“一贯智勇果敢百战百胜以一当百刀枪不入的人间大杀器八路军”的多年铁三角组合。
        看完,感觉这还真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作为一个屁民,其实最简单的梦想也不过就是有自己的一块田地、和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当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其实都是“关我球事”。无论乱世还是治世,像片中说的,“男耕女织,这才叫人过的日子”。
        晚上和同事聊天,说起《中国大趋势》这本书,同事推崇备至,真感觉我们中国有力量,固然制度有这样那样的漏洞,在经济危机大潮来临时,一勺子下去还是能捞出不少干货。你看,现在经济危机,我们还是不错的吧。其实,无论是封建时代的康乾盛世,还是早期的国社党和苏共,哪一个没有造成经济腾飞、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如同《斗牛》里一样,扔给你一头必须喂精饲料你根本养不起的奶牛(其实后来证明也能养活),还让你把所有幸福都寄托在上面,可是总有一天我们是要收回来的。现在的国富民弱——房地产是个多显著的例子啊。

        关于《斗牛》的过度隐喻解读:
    1.教字——有些大道理,其实你们也没弄明白,就别和我扯淡
    2.难民鞠躬——受不受人尊敬,得看你穿没穿那身官衣
    3.和平——无论权力如何更迭,牛二从来没有杀过一个人。老百姓只是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其实,《斗牛》真的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活着》。一个与土地息息相关的民族和个体,无论经历多大的苦难,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哪怕是些许的美好梦想。在鬼子的铁蹄下奔逃、在城管的围追下奔逃、在拆迁铲车的推动下奔逃、在城市人鄙夷的眼光下奔逃,但总有一块落脚地,容得下你小小的生命和对幸福的渴望。在万众跪拜万人敬仰的广场上有那么一块碑。在江山更迭的神话中,其实你不过是塔克拉玛干的一粒沙,但在你的心中,在竖着那块刻着“二牛之墓”碑的地方,倔强的深埋着你和你的幸福,你和她一起看风卷云舒直至地老天荒。
    【详细】
    26701197
  • mnbvcxz
    2021/5/21 0:51:23
    虞书欣演的初礼:D1感想

    先从原著讲讲,小说我看了三次,也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编辑出版行业题材的网文吧。我真的很喜欢初礼和昼川这两个角色。初礼是菜鸟,但是她很有热情很有野心,作为一个编辑,她有很好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有对作者信任与责任感,因为有了这样的热情和热爱,所以她特别“敢“。而昼川是一个看上去很高高在上的大作家,但实际上他只是虚张声势在内心依然渴求父亲认可的小孩,他是一个很矛盾

    先从原著讲讲,小说我看了三次,也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编辑出版行业题材的网文吧。我真的很喜欢初礼和昼川这两个角色。初礼是菜鸟,但是她很有热情很有野心,作为一个编辑,她有很好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有对作者信任与责任感,因为有了这样的热情和热爱,所以她特别“敢“。而昼川是一个看上去很高高在上的大作家,但实际上他只是虚张声势在内心依然渴求父亲认可的小孩,他是一个很矛盾的角色,不管是对初礼的感情还是对父亲的感情上,他总是抱着很渴望,又很胆怯的心情。他们两个的打怪升级之路中,其实也被赋予一些象征意义,比如传统文学和流行文学之间的分歧,作品商业化的边界。这也让我觉得这部小说或者电视剧,不仅仅是甜宠恋爱而已。

    很开心,今天晚上看了四集电视剧,这些元素都被保留下来了。虽然不可避免地我会带着粉丝滤镜妈妈滤镜去看这部电视剧,但是不管是角色的诠释还是剧情节奏的把控、矛盾冲突的处理,目前看来,都做得挺好的!

    虽然电视剧中不可避免会带有一些玛丽苏元素,但是我依然觉得#虞书欣演的初礼#是一个十分现实而生动的小人物。她有只凭一腔热血和热爱、孤身沪漂跨专业求职的勇气,有面对职场中上司和同事抱团排挤的“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有内心腹诽一万字但表面依然装乖的“求生欲”自觉。有一个小情节,初礼笑得甜甜和爸爸妈妈打视频说一切都好,妈妈不支持她沪漂,语气虽然嫌弃但眼睛一直在瞟爸爸手里的电话,爸爸看到租屋的灯坏了偷偷给初礼打钱,挂了电话之后小孩一个人在床上红了眼圈。真的,就很真实[泪]

    真的很喜欢这种吵吵闹闹互怼的小情侣[抱一抱]也喜欢这种两个人在一个行业不同的位置一起努力打拼的样子[抱一抱]每次昼川面对初礼都不小心漏出的笑意,初礼在昼川面前不自觉撕下乖巧伪装的炸毛样子,两个人在对方面前都变成乖乖幼儿园小朋友互哄,真的,磕,拉,了!

    【详细】
    1355785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