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3408
  • 451?°F?
    2008/5/23 19:26:54
    电影、小说版本分析
    如果预知了未来因而改变它,我如何还能宣称已然预知未来?
    举例来说,我倘若经过某种方式,得知在待会儿我出门为了肚子打算的时候,会在经过街边的档口被一架史坦威平台钢琴自五楼掉下来砸成肉泥,于是决定今天晚上就自个儿煮碗泡面顺便在里头打两个蛋解决一餐——虽然略嫌寒酸,但不会遇上从天而降的平台钢琴。因为我知道出门会有意外,所以我不出门;因为我不出门,所以意外没有发生。但,如果这个意外没有发生,我如何预
    如果预知了未来因而改变它,我如何还能宣称已然预知未来?
    举例来说,我倘若经过某种方式,得知在待会儿我出门为了肚子打算的时候,会在经过街边的档口被一架史坦威平台钢琴自五楼掉下来砸成肉泥,于是决定今天晚上就自个儿煮碗泡面顺便在里头打两个蛋解决一餐——虽然略嫌寒酸,但不会遇上从天而降的平台钢琴。因为我知道出门会有意外,所以我不出门;因为我不出门,所以意外没有发生。但,如果这个意外没有发生,我如何预测得到?
    《少数派报告》故事的主干,其实就源于这么一个矛盾情境。
    姑且不论斯皮尔伯格在人物设定上对于菲利浦·迪克原著小说所做的更动,《少数派报告》的小说及电影版本,说的都是在近未来的社会里,有个预防犯罪的机构。这个机构利用了三个具有预知能力、但心智发展有点问题的异人为基础,依他们所预知的内容得知某人在某时于某地将犯下刑案,于是就能够提前将此人逮捕,防止刑案真正发生。因尚未犯下的罪行逮捕公民此事是否合理暂且不论,城市里趋近于零的犯罪率其实已然替这套系统提供了最佳的背书。这个原因也许是:因为一般公民并不会知道未来如何,所以这些预言异人的预卜结果都是正确的,就如同我并不知道头项上会掉下一台平台钢琴所以还是出门吃饭结果发生意外一样;但如果这些未来式的罪犯知道了自己将会犯罪,那么,他们还会决定犯案吗?
    故事里的主角就面对了这么一个状况。
    预防犯罪机构的核心份子,就发现自己将会在若干天之后,杀害一个同自己素未谋面的人。审判者在刹那之间成为受审人,于是我们有机会同主角开始检视整个所谓“完美的预防犯罪系统”,看看这个系统是否真的如此值得信赖?三份预言报告是否总是明白地指出同一件发生在未来的刑案?三个预视未来的先知异人是否总是做着相同的噩梦?
    倘若不是,那我们该如何看待预言报告里的相对少数?
    在电影和小说中,三份预视报告中都有一份提及,主角不会杀人;这份少数报告,究竟有没有它存在的价值?三份预言报里的多数,当真就代表了肯定发生的现实;而代表少数的那份报告,就一定是错误的预视结果?关于这个问题,斯皮尔伯格与菲利浦·迪克采取了完全不同叙事焦点,于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先来瞧瞧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版本。
    少数报告是三个预知者中最重要的、居领导地位的那人所预见的未来。于是主角设法劫走了这个预知者,希望利用她提出这份少数报告来为自己翻案。斯皮尔伯格在故事里掺入大量与亲情有关的元素:主角之所以全心投入预防犯罪的工作,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数年之前被绑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预视者之所以获得预知能力,是因其上一代的药瘾所致,而关键预知者一再重覆的噩梦,则与自己母亲被弑的案件有关。这些亲情元素在剧中纠葛成一团,最后在结局揭晓之后,斯皮尔伯格进一步否定了这样的系统,甚至替三个预知者安排了幸福平静的生活模式。
    再看看迪克的小说情节。
    三份报告虽然有两份的结果相同,但事实上每一份都是少数报告——结果相同并不代表过程相同,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的话,这三份报告其实都是不一样的。迪克的焦点集中在我们之前提及的矛盾:如果主角知道了自己未来的罪行,是否还会照着预言犯案?第一份报告里的主角将会杀人,而第二份预言报告将主角得知第一份报告结果一事纳入考虑,于是得出了主角打算不照第一份报告的结果行事、将不会犯案的决定。在这两份报告之后,故事的主角已经在种种情节之中得知了被害者的身份等等原来所不明白的资讯,于是最后做出杀人的决定。也就是说,最初及最末的两份报告虽然结果相同,但通往这个结局时点的过程却不一样。迪克虽然提及了政治权力的倾轧、中年危机及夫妻感情的猜忌,但并未花费太多力气在这些问题的描写上头;他甚至不质疑这个系统,只是聚焦在这个矛盾的特例上头。
    在斯皮尔伯格的手里,菲利浦·迪克惯写的脏乱、拥塞、混乱型式近未来,自然不可能呈现如同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那种潮湿沉闷场景,或者保罗·范赫文的《全面回忆》里那种工业单调都市,是故,这不但不是我在意的重点,事实上我还得承认,斯皮尔伯格使用偏蓝灰色清冷色调还蛮对我脾胃的。而他一向被批评的太过商业手法或者太过滥情表现,我都觉得无所谓,甚至连最后童话般的结局场面,我也能勉强忍受,但是似乎他并没有把题目“Minority Report”处理好。
    读迪克的小说就会发现,在并不算长的故事走到结局时,迪克回到了“预知报告里的少数”以及“预知未来是否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这两个主题头来。预知未来是否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答案是肯定的;于是这个变数再度回头影响预知报告,三份预知报告其实各自加入了不同的参考值,每一份都是题目所谓的“少数报告”。而在电影剧情推衍的进程之中,斯皮尔伯格以“少数报告其实出自最关键者之口”的方式处理原来迪克故事的情节,再让预防犯罪系统的准确度一次比一次松动,最后否定整个系统——如此动作虽大,却让我有点无法满足。
    因为我老会想到一些缺漏。
    比如说:为什么明明知道有某个预知者最关键,但却轻易地舍弃其报告?如果预知者的能力有高有低,那么也许他们提出来的预言份量就各有轻重,遇到三份预知报告内容不同时,是否简单地取其大者即可?虽然概数原则如此,但这事儿可同某人是否得在牢里过下半辈子有关,如何能够轻率为之?虽然用了别人的骨架再加进自己擅长的部份,但在经营自身专长情节之余,似乎反而没把原来的故事讲得完全。简而言之,我觉得斯皮尔伯格的故事结构有缺陷,收尾也没给一个完整的交代。
    但话说回来,电影或者小说创作,是否一定要替人性啦、宿命啦、社会结构等等提出最佳的定义?
    我相信,用太大的帽子扣在创作品头上,都可能是不公平的;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最要紧——亦即,我的满足与否,其实在于故事是否被完整的说出来。在《少数派报告》的小说里,迪克不提系统是否正确,只提出会产生矛盾的特例,这种作法似乎比较谨慎负责;而斯皮尔伯格一举推翻了整个系统,我们不知道这系统之前到底有过多少误判的可能?是否有可能在特例之外,这个系统真如影片刚开始时宣称的那么完美?把系统否定了之后,原来的那些罪犯如何处理?这些疑问让我在步出电影院的时候,不得不替这个故事可惜了起来,觉得银幕里的那个世界似乎在我爽完了就走之后还留下太多烂帐没有处理。
    是的。这是商业电影似乎很难逃脱的命运。
    但我相信,不要给不负责任的结果,故事还是能够找到一个结局能够符合商业电影的市场考量层面、甚至令更多人满意的。
    【详细】
    13872659
  • momo
    2021/2/1 1:57:34
    负分

    为什么没有负分!什么垃圾也能拍成电视剧,哪里来的傻逼编剧!不要浪费人力物力美女帅哥了,导演编剧演员你们自己读剧本的时候不会觉得傻逼、尴尬吗?你们自己没有智商吗,要拍这种剧来侮辱观众的智商?别再夸演技了,这种情节生硬,剧情扯淡的剧,为什么要谈演技?为什么有人会接?为什么有人投资?为什么有人拍啊?

    其实灵魂互换都

    为什么没有负分!什么垃圾也能拍成电视剧,哪里来的傻逼编剧!不要浪费人力物力美女帅哥了,导演编剧演员你们自己读剧本的时候不会觉得傻逼、尴尬吗?你们自己没有智商吗,要拍这种剧来侮辱观众的智商?别再夸演技了,这种情节生硬,剧情扯淡的剧,为什么要谈演技?为什么有人会接?为什么有人投资?为什么有人拍啊?

    其实灵魂互换都算比较新的题材了,大女主剧也算比较好的ip了,可是为什么会被拍成这个鬼样子?

    刚开始一介没有身份的平民女主是为什么就能够对一个王爷死缠烂打,随意进出王府的?后来一个庶女怎么又那么牛能在皇宫随便瞎逛呢……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生塞硬套的说辞和为了故事有曲折女主永远能活命的情节……观众都是傻子吗?坏人都是连傻子都不如的废物吗?一刀下去就能结束的事情,偏偏每一个坏人都在等人救...每次都一样...编剧不会写就滚,你的作用不就是让故事合理吗?你是在干什么东西?

    然后,观剧无数,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全剧皆渣的剧。一开始,女主就绿了已经好过半辈子并且一起怀了个孩子的皇帝,对着男主死缠烂打,真的太膈应了...然后女主好不容易跟男主好上了,立刻绿了男主投入皇上怀抱...皇帝是什么绿油油收容所吗?除了丽妃,后宫佳丽三千全绿了他...编剧你是怎么想的?后来女主给男主解毒,又绿了皇上...我看到这都看笑了…… (就像是刚开始对成绩差的小孩生气,后来发现他根本没救,开始无所谓......)编剧你懂吗?就是根本没救了......

    然后再吐槽一下服装吧,就是男主女主男二女二以及所有配角,在一段时间就只有一件衣服......正常人也要洗澡换衣服吧?再穷也有两三套轮着换吧?更何况都是皇族啊大哥,一段时间3-4套是基础吧?

    再说说演员,其实都挺漂亮挺帅的,非要谈演技,那绝对都比吴亦凡好!但是为什么要拍垃圾,浪费社会资源!

    负分!陈哲远好好接片!接这种烂片,对不起因为你点进去的我以及所有人!

    【详细】
    13180958
  • h
    2018/4/24 20:24:00
    短评写不下

    原本打算吃饭空闲时间看完的,没想到最后泰妮在舞台上演唱送给洛的歌,我居然热泪盈眶。

    这部影片很有意思,虽然剧情有点老套。

    他选择了一个最不起眼的小狗狗做主角,打败世界的不是颜值,而是才华。

    他选择人来伺候狗狗,讽刺了有时候人真的不如狗。

    他选择突出流浪狗,最终各自都有了新的归宿。

    他选择泰妮来追梦,只要心中有梦,不管能不能实现,都要

    原本打算吃饭空闲时间看完的,没想到最后泰妮在舞台上演唱送给洛的歌,我居然热泪盈眶。

    这部影片很有意思,虽然剧情有点老套。

    他选择了一个最不起眼的小狗狗做主角,打败世界的不是颜值,而是才华。

    他选择人来伺候狗狗,讽刺了有时候人真的不如狗。

    他选择突出流浪狗,最终各自都有了新的归宿。

    他选择泰妮来追梦,只要心中有梦,不管能不能实现,都要勇敢去追。

    他选择查理,没错!音乐比任何东西都要有震慑力!

    【详细】
    9316239
  • sabri
    2015/10/19 10:16:01
    誓言大部分都被现实打败了
            用两天时间看完了《敢爱》,我无法释怀悲剧的结尾,此刻的我还沉浸在昨晚看完的结局,心情沉重不已,我很想大哭一场,我想问问,为什么从大一就开始恋爱,长达八年的恋情被无情的现实打败,敌不过酒后的一夜情,为什么父母们总是打着爱我们的谎言来伤害我们,为什么誓言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总是软弱无力,为什么男人一定要比女人强
            用两天时间看完了《敢爱》,我无法释怀悲剧的结尾,此刻的我还沉浸在昨晚看完的结局,心情沉重不已,我很想大哭一场,我想问问,为什么从大一就开始恋爱,长达八年的恋情被无情的现实打败,敌不过酒后的一夜情,为什么父母们总是打着爱我们的谎言来伤害我们,为什么誓言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总是软弱无力,为什么男人一定要比女人强大,为什么生活最终都会成将就,无数个为什么在我脑海中回响。
           剧中的雷蕾太完美了,对爱情执着,体贴,对事业独立,能力强,随时可以独当一面;而罗永浩又是典型的传统男人,大男子主义,从骨子里无法接受女人比男人强。就是因为两者的鲜明差距,导致了罗永浩自卑的心里,为最后的不完美埋下伏笔。
           看完《敢爱》再对比自己,我曾经憧憬着和某个女孩的未来,想象我们的家庭,想象着家里的装修,面朝大海,每天早上醒来第一眼看到就是你清秀的脸庞,然后打开落地窗,微风拂面,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坐在窗边,看着你熟睡的样子莞尔一笑,然后为你做一份你爱吃的早餐,接着我们一起上班。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憧憬的再美丽还是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我一直期待雷蕾这样一个人的出现,我一定会疯狂的爱一次,可是呢。。。
           我想最终的我们还是会将就吧。。。
    【详细】
    7631689
  • momo
    2018/10/28 19:44:18
    今年最佳青少年奇幻剧

    7.9/10

    电视剧采用的是偏传统的女巫设定好评,我是真的受够那种为了谈恋爱随意堆设定的青春剧了,比如什么闪闪发光的吸血鬼啊什么战斗力忽高忽低的狼人虎人豹人啊~Satan本尊也是采用传统造型好评,虽然剧中coven的形象偏黑暗邪恶,但我总觉得创作者在微妙地嘲讽某些不可言说的宗教。配角也都设置得比较立体,大家都有自己的三观,不会被主角几句嘴炮打败。除了小男友的存在,这个角色设立的

    7.9/10

    电视剧采用的是偏传统的女巫设定好评,我是真的受够那种为了谈恋爱随意堆设定的青春剧了,比如什么闪闪发光的吸血鬼啊什么战斗力忽高忽低的狼人虎人豹人啊~Satan本尊也是采用传统造型好评,虽然剧中coven的形象偏黑暗邪恶,但我总觉得创作者在微妙地嘲讽某些不可言说的宗教。配角也都设置得比较立体,大家都有自己的三观,不会被主角几句嘴炮打败。除了小男友的存在,这个角色设立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女主提供想留在凡人身边的理由和贡献一个哥哥? 相比之下更期待两个死党的剧情,之前看预告里susie长了对精灵耳朵,但第一季没讲到(演员小小地一只挺可爱的)。希望几个青少年主演都已经成年了,不然拍摄进度赶不上演员的生长进度就尴尬了…… 选角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巫师学院的Nicolas,看着感觉太大太壮了,和女主搭配起来简直是“To Catch a Predator”,感觉壁花少年、包法利夫人时期的Ezra Miller更符合人设吧。

    剧里有几段还挺幽默的,我贡献的笑声比今年几部喜剧电影多多了。槽点也有,但鉴于是到结尾了,所以暂时还没法判断是伏笔还是其他。比如Zelda为什么要把小女孩偷出来,西方是有firstborn有神秘力量的说法吗?最后女主怎么突然和三姐妹那么好了,你们忘了一整季你们基本都在互坑吗?

    PS:虽然剧中角色开着60年代的车,有着80年代的思维方式,但用的手机是iPhone8p耶~

    【详细】
    9730626
  • 涉心
    2016/5/2 17:10:43
    那一年的院子,那一年地摊3元一本的2手书
    时光,总是在夏天过得格外长,
    时间,总是在孤独的时候更能找回自己

    那一年,本该上大专的我却不想去了,在社会上也没找啥长时间的工作,每天也就是散散步,转转公园,骑个自行车,那些父母每天给的买点便宜货,抽血2块8的红山茶,并不觉得有啥过得不好,
    那时候真是有时间啊,把电影下载了认真的看,什么电影都看,看过之后真觉得,融入一个电影,不打断的看完是很幸福的事,也许当时节奏慢,也许
    时光,总是在夏天过得格外长,
    时间,总是在孤独的时候更能找回自己

    那一年,本该上大专的我却不想去了,在社会上也没找啥长时间的工作,每天也就是散散步,转转公园,骑个自行车,那些父母每天给的买点便宜货,抽血2块8的红山茶,并不觉得有啥过得不好,
    那时候真是有时间啊,把电影下载了认真的看,什么电影都看,看过之后真觉得,融入一个电影,不打断的看完是很幸福的事,也许当时节奏慢,也许当时没有养家的负担,每天挺开心,
    我喜欢上了读书,只读纯历史小说,比如,苏童,比如《青狐》当时要是逛2手书地摊。看到这本长安乱,我一看字体和纸质就知道,是正版旧书。立即就买了。
    回到家,抚摸牛皮纸的质感竟感到一丝欣喜,
    大大的字体我有些不解但吸引我的内容,让我读的一气呵成,真痛快。
    当然最后的最后,悲剧收场,没有了一开始的欢乐,热闹,。只剩下,孤单,成长,,让人哽咽。
    成长?真的让我们越来越远吗?
    就如同那年夏天我等妈妈买肉回家炒菜,终于等到时,确实妈妈说,我没买肉。那这钱找了个算命的,说你24结婚,,我们都哈哈的乐了,,,这两个字太遥远了,我结婚太远了哈哈哈哈哈哈,当然那天我们没有吃肉,

    犹如昨天的场景,

    但是今年我27,孩子2岁。我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有多少时间安静的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现在,上班。看孩子,应酬,给孩子买这买那,但是我觉得,孤独的时候就尽力享受吧,因为,孤独才是最放松的自己
    【详细】
    7877635
  • 老龙打滚
    2021/2/3 20:19:02
    羡慕科迪拥有过黑白双娇
    13187166
  • Olive
    2007/7/25 23:10:59
    一万次 还是爱上你
    香港商业片。不过让我大哭大笑。
    不知道为什么会为里面的爱情感动至此,看一次哭一次——其实我看电影是很少看第二遍的。
     
    至今还能很清楚的记得应采儿用古怪的音调对着架梯子爬上窗的古天乐唱:为何你搞风又搞雨……
    香港商业片。不过让我大哭大笑。
    不知道为什么会为里面的爱情感动至此,看一次哭一次——其实我看电影是很少看第二遍的。
     
    至今还能很清楚的记得应采儿用古怪的音调对着架梯子爬上窗的古天乐唱:为何你搞风又搞雨……
    【详细】
    1184121
  • 醉月朦胧
    2015/2/4 10:18:11
    《新京华烟云》:翻拍剧也可以惊喜多多
    提到翻拍剧,似乎极少有让观众满意的作品。于正改编的金庸剧《笑傲江湖》、《神雕侠侣》让人瞠目结舌诸多质疑,即便是琼瑶自己改编的《新还珠格格》依然免不了被观众批评。可见,翻拍剧是一把双刃剑,话题热度虽高,观众接受难度却极大。但面对优秀故事,仍然难免让人热血澎湖一次。如正在云南卫视热播的民国剧《新京华烟云》,就是林语堂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再度翻拍。

    这部讲述民国时期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在
    提到翻拍剧,似乎极少有让观众满意的作品。于正改编的金庸剧《笑傲江湖》、《神雕侠侣》让人瞠目结舌诸多质疑,即便是琼瑶自己改编的《新还珠格格》依然免不了被观众批评。可见,翻拍剧是一把双刃剑,话题热度虽高,观众接受难度却极大。但面对优秀故事,仍然难免让人热血澎湖一次。如正在云南卫视热播的民国剧《新京华烟云》,就是林语堂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再度翻拍。

    这部讲述民国时期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在三十多年间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的故事,曾被赵雅芝、赵薇两次塑造经典。此次在云南卫视播出的《新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此篇小说第三次被搬上荧屏,并且由李晟、李承炫、李曼、高梓淇、阚清子、秦汉、李玲玉、徐敏、傅艺伟、郑则士、鲁园等新老演员联袂出演。面对同期播出的多部电视剧,《新京华烟云》自开播后渐入佳境,收视率正逐步上扬。对于这部43集的长剧来说,未来的收视趋势还是值得期待。

    虽说翻拍剧素来不占任何优势,但为了拍出新一代的经典,《新京华烟云》还是带给观众不少惊喜。风格清新,画面精美,服饰精致,尤其是每个角色的服饰都充分体现其性格特征。比如姚木兰的清新,姚莫愁的俏丽,牛素云的时尚,都在服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给《新京华烟云》不少加分。

    而在演员的安排上,《新京华烟云》也下足了功夫,可谓深谙观众喜好之道。李晟、李承炫、李曼、高梓淇、阚清子等的全新组合颜值爆表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而在老一辈的演员表上,则是由秦汉、李玲玉、徐敏、傅艺伟、姜黎黎、郑则士、徐幸、鲁园等资深戏骨坐阵。无论是清新气息弥漫的小一辈,还是处处皆戏的老一辈,都呈现出了十足的戏剧张力,火花四射,精彩有余。可以这么说,《新京华烟云》兼顾了各种年龄层的观众,绝对用心良苦。

    除此之外,《新京华烟云》在对几位主角复杂的感情线处理上亦是相当让人惊喜。姚木兰在青梅竹马的曾新亚、情投意合的孔立夫之间的艰难选择,孔立夫在姚木兰感情和姚莫愁的爱恋之间徘徊,曾新亚从开始对姚木兰情有独钟到后来经历了曹丽华,姚莫愁自始便钟意孔立夫,牛素云则是经历了对新亚、彬亚、经亚三个人的感情变化,曼娘和彬亚之间的恋情也加以浓墨刻画。比较于赵薇版的《京华烟云》,《新京华烟云》在处理姚木兰和曾新亚的感情线以及孔立夫和姚莫愁之间的感情发展上面,更加深刻细腻,尤其是姚木兰和曾新亚的结合不再是家族施压的无奈结果,而是一对恋人几经周折的再度相恋,更让观众容易接受后面故事的发展走向。在这一点上,应该更能赢得观众的青睐。

    作为剧中的灵魂人物,李晟饰演的姚木兰难免会被观众拿来和赵雅芝、赵薇比较一番。从目前已经播出的部分来看,李晟饰演的姚木兰还是可圈可点。赵雅芝版姚木兰端庄温柔内秀,赵薇版姚木兰的优雅大方聪慧,而李晟版姚木兰则更加清新机敏活泼清丽一些。无论是出场时女扮男装的机伶活泼,还是面对爱情时小女人般的羞涩美丽静雅,抑或是遭遇突发事故的冷静果断聪慧,李晟都从容的完成了姚木兰这个大家闺秀的演绎,也让观众对她后面更多的重头戏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详细】
    7367126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