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1842
  • 蓝若隐葵
    2019/9/25 15:40:57
    shin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内容很丧,但看完感觉很开心。四个13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父母都死了,然后开始闯关游戏。色彩真的很漂亮,各种视图感觉很棒。我们是小僵尸的歌词很深入人心。小光被欺负,桌子上面被课上“死ね”,但如果用发音写就是“shine”,很神奇的重合。小光的爸爸说,爱就跟钱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内容很丧,但看完感觉很开心。四个13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父母都死了,然后开始闯关游戏。色彩真的很漂亮,各种视图感觉很棒。我们是小僵尸的歌词很深入人心。小光被欺负,桌子上面被课上“死ね”,但如果用发音写就是“shine”,很神奇的重合。小光的爸爸说,爱就跟钱一...  (展开)
    【详细】
    10528256
  • LORENZO 洛伦佐
    2018/9/1 22:08:37
    《罗马》:闪耀着史诗光芒的私人家书

    影片《罗马》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也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呼声最高的作品之一。阿方索·卡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及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通天塔》《鸟人》《荒野猎人》)被誉为“墨西哥电影三杰”。

    此次阿方索·卡隆携《罗马》来到威尼斯电影节,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首先,电影《罗马》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戛纳与网飞的撕逼事件中被网飞撤

    影片《罗马》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也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呼声最高的作品之一。阿方索·卡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及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通天塔》《鸟人》《荒野猎人》)被誉为“墨西哥电影三杰”。

    此次阿方索·卡隆携《罗马》来到威尼斯电影节,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首先,电影《罗马》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戛纳与网飞的撕逼事件中被网飞撤下的作品之一,而福茂本人也曾坦言他非常希望《罗马》能去戛纳,迫于法国院线的压力只能舍弃该片,这才让《罗马》辗转流徙来到了威尼斯电影节。

    9629437
  • May
    2022/4/9 15:04:01
    哀乐中年观后感

    刚入门的电影爱好者可以从主题、视听语言及艺术性等三个大方面来分析电影,对于艺考生来说一开始会选择主题来练习影评写作,这非常像考语文的阅读理解。况且主题这玩意在一部电影里远不止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能说的到位便能基本确定是篇好影评。《哀乐中年》是一部主题性极强的电影,回归生活、回归人生,指向大千世界。

    刚入门的电影爱好者可以从主题、视听语言及艺术性等三个大方面来分析电影,对于艺考生来说一开始会选择主题来练习影评写作,这非常像考语文的阅读理解。况且主题这玩意在一部电影里远不止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能说的到位便能基本确定是篇好影评。《哀乐中年》是一部主题性极强的电影,回归生活、回归人生,指向大千世界。

    电影最后是邵常和敏华的直击心灵的对话,虽然说教意味很重,但怎么也好过某些电影的恶俗搞笑,还自以为潜移默化中教育了观众。敏华问“我们结婚他们不来你就觉得可耻吗?我们被从老学校赶出来,那我们不能去创办另一个学校吗?”是呀,撇去旧的才能创造新的,一连串的反问于回答句句诛心。

    此时,邵常的三个孩子也已经结婚生了娃,敏华却对他说,你就像个孩子。就这样,本来邵常是在体育老师的委托下撮合他和敏华的,结果把自己和敏华搓成了一对,这里真的戏剧性很强,又很有生活意味。当所有人把你当老太爷的时候,爱你把你当孩子。

    整部影片把校长的父亲形象立起来了,虽然是一校之长但是没有大家长的作风,整个人乐观、平和又很有安全感。可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里,对于死看得那么重要,却不去想怎么好好活着?能不引发人的思考吗?最后,空地变成了新的家园,他们也有了新的学校,鲜活的生活,有了爱连土地连空气都活了过来。

    电影里真的是金句频出,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中学都没读完呢,还是去学个生意吧。我不怕死,我怕的是等死。现在体罚学生已经过时了。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放在现在依然很超前,但是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查了原文可以说是对主人公邵常校长的欣慰了。

    【详细】
    14327841
  • 叶竹
    2020/3/20 13:11:01
    感受(短评写不下)

    这部电影全程看的我很难受,这难受一部分来自“无聊”,一部分来自压抑迷茫,一部分来自触动。说是“无聊”其实就是不懂,我知道在讲述了什么但我看不懂,所以片子的内容对我而言很无聊,没有吸引力。我承认我的思想境界不高,无法企及这部片子的高度。哦,好吧,这一点也无需我承认,因为它是事实。我一度看不下去,但凭借着对芭乐的喜爱我还是坚持看了下去。然后看着看着,我突然我现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找到了共鸣。虽然

    这部电影全程看的我很难受,这难受一部分来自“无聊”,一部分来自压抑迷茫,一部分来自触动。说是“无聊”其实就是不懂,我知道在讲述了什么但我看不懂,所以片子的内容对我而言很无聊,没有吸引力。我承认我的思想境界不高,无法企及这部片子的高度。哦,好吧,这一点也无需我承认,因为它是事实。我一度看不下去,但凭借着对芭乐的喜爱我还是坚持看了下去。然后看着看着,我突然我现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找到了共鸣。虽然那份共鸣很短很短,只是全影片中一个小小部分(在这之后我又回到了又压抑又“无聊”的状态),但这份共鸣,这份触动,足够我评三分及三分以上了。我想,经历过迷茫期,或者正在经历迷茫期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在这部片子里找到共鸣。这共鸣或长或短,有些甚至在你未察觉之时,便悄然而逝。迷茫,是我现在正处于的阶段。电影里的男主角最终找到了答案(呃,或许没有?我也不知道),但我没有,我依然在迷茫我以后该做什么,该干什么。我无比痛恨着现在自甘堕落的自己,但我仍沉迷于虚幻然后在偶尔的清醒中鄙视自己。所以这部电影看的我很压抑,电影所释放的感受激起了我对自己的痛恨,唤醒了被我强压下去的迷茫,让我很难受很难受。这些所有的看起来很矫情做作的感受让我决定给这部电影四颗星,最后一颗,献给贝尔。

    【详细】
    12412535
  • Comel
    2014/12/7 16:19:47
    无法掌控的概念
    重看彭浩翔的旧片,实在感慨万分。昔日彭还是颇有追求,拍电影会使用许多电影技巧(结构、摄影角度、创意话题等),让人眼前一亮;名气大了之后,彭浩翔也有偷懒的资本,于是很多电影技巧不再使用,只单调地依靠段子来制造亮点,从昆汀变成王晶,多少让人惋惜。

    言归正传,《出埃及记》是彭浩翔早期电影中较为特别的一部,其中电影的荒诞性让人印象深刻。影片开头便是一段蛙人警察在女王头像下殴打嫌疑犯,一下子奠
    重看彭浩翔的旧片,实在感慨万分。昔日彭还是颇有追求,拍电影会使用许多电影技巧(结构、摄影角度、创意话题等),让人眼前一亮;名气大了之后,彭浩翔也有偷懒的资本,于是很多电影技巧不再使用,只单调地依靠段子来制造亮点,从昆汀变成王晶,多少让人惋惜。

    言归正传,《出埃及记》是彭浩翔早期电影中较为特别的一部,其中电影的荒诞性让人印象深刻。影片开头便是一段蛙人警察在女王头像下殴打嫌疑犯,一下子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而张家辉饰演的嫌疑犯又将“女人谋杀男人”的荒诞性情节逐渐推向故事的高潮。

    从情节的推进来看,电影的逻辑是比较完美的。毕竟张家辉口中所说的荒诞,仅仅是社会各类怪事中之一,如电影台词所提到的“事情荒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没有人相信的,但不代表不存在”、所以如果安排任达华马上进入陷阱,显然不符合真实。于是电影安排了“口供丢失”,强迫任达华重新面对这个荒诞事件。正常警察本应该罢手不管,但由于任达华的“认真属性”及“蛙人事件的影响”,张家辉的反常反而成为任达华卷入漩涡的导火索。正所谓“亡斧意邻”,越怀疑越真实。于是电影恰到好处安排了“心脏病死去的丈夫”及“詹瑞文饰演的残疾人”,让任达华越陷越深。

    情节发展到此为止都十分完美,作为旁观者的观众也会觉得故事十分有趣。毕竟“女人杀男人组织”这个构想过于荒诞,但从理论上确实难以证伪。于是任达华的荒诞性,在理论上又是合理的,这就让电影进入一个类似于心理学范畴,营造出思维的一种荒诞性,可笑但充满生命力。

    但电影却安排刘心悠饰演的妻子和邵美琪饰演的警司会面,更夸张的是让刘心悠回溯了往事。这让电影立场发生了改变,让原来的荒诞性变成了真实。电影最完美的应该留有余地,留白让观众自己去猜测应该是解决荒诞性最好的方式,但电影却选择了公开于众,以一个最合理的结局收尾。这破坏了前半段苦心营造的荒诞,也反证了编导掌控不了电影情节的发展,因此只能草草收尾。

    于是后半段的情节就陷入了程式化发展,张家辉处理不了?那就让他死去;如何解决任达华的调查欲望?那就让他出轨并屈服现实;如果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全片的疑点?那就让荒诞的“女人组织”真实存在……这样就可以明白后半段情节的突兀性了,因为这是编导的掌控力水平所决定的,这也是电影没能更上一层次的根本原因。
    【详细】
    7231977
  • 古宋松谷
    2018/1/3 15:32:46
    严歌苓的女性主义
    张艺谋拍了《金陵十三钗》、《归来》(《陆犯焉识》),陈凯歌拍了《梅兰芳》,冯小刚拍了《芳华》,毫无疑问,严歌苓是目前中国大陆最主流、最受欢迎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者。再往前,张艾嘉的《少女小渔》出色,陈冲的《天浴》更冲天。难得有一位作家、编剧,能够以女性视角,同时受到男女导演的青睐,况且,实现了艺术和商业上的双重丰收。中国人爱严歌苓,爱看她笔下的故事。必须承认,严歌苓擅长制造戏剧冲突,她的故事总能拿住
    张艺谋拍了《金陵十三钗》、《归来》(《陆犯焉识》),陈凯歌拍了《梅兰芳》,冯小刚拍了《芳华》,毫无疑问,严歌苓是目前中国大陆最主流、最受欢迎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者。再往前,张艾嘉的《少女小渔》出色,陈冲的《天浴》更冲天。难得有一位作家、编剧,能够以女性视角,同时受到男女导演的青睐,况且,实现了艺术和商业上的双重丰收。中国人爱严歌苓,爱看她笔下的故事。必须承认,严歌苓擅长制造戏剧冲突,她的故事总能拿住中国人的情感命门。

    悖论的是,从张艺谋到冯小刚,这一代男性导演,在女性主义、女权意识方面,口碑并不佳。张艺谋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端出大馒头似的胸脯,冯小刚垂涎文工团的美腿,女性的美在他们眼中是被物化、符号化的,减缩成一个性符号。这显然谈不上一种文明的女性意识。但他们都爱以女性主义著称的严歌苓。这里面一定有误会,要么,我们错估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现状,要么,我们误解了严歌苓。

    本文倾向于后者。

    我对严歌苓的负面观感,是从《金陵十三钗》开始的。一部写国人创痛的电影,加上旗袍美女的风情,不打动人是很难的,观众奉献了足够的感动和眼泪。但《金陵十三钗》让我从生理上感觉不适,我看不下去。这种不适太微妙,和中国人一贯的正剧表情相违背。

    《金陵十三钗》是很好的社会学题材,关于人们的道德感,是怎样一步步被塑造、被影响。假如直观地向大众询问:战争中,如果你有投票权,你是否赞同妓女应该代替良家妇女去当慰安妇?我还是乐观地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不应该,妓女也是人,都是受害者,不该歧视和欺辱她们”。那么,就不断地添加道德筹码。如果这群妓女非常风骚且毫无爱国意识呢?(推她们去当慰安妇是一种惩罚。)如果这些良家妇女还是清白的处女呢?(妓女至少经验丰富将伤害降低至最小。)如果这些良家女都是学生、都是孩子呢?(妓女也许是自愿拯救她们……)总有一环让你彻底同意,从感情上、从伦理上双重同意,“是的,妓女当然应该站出来”。

    这是严歌苓的叙事陷阱,《金陵十三钗》的泪点所在。玉墨们历尽风尘,最后自愿代未成年女孩去慰安(实际是送死)。导演把她们赴死的过程拍得光芒四射,玉墨们脱下象征性诱惑的旗袍,穿上清纯的学生装,洗尽铅华,一脸阳光灿烂,表示自己终于又回到了纯洁年代。死亡对她们不但是一种道德升华,还是道德洗白。因为妓女是“脏”的,所以在临死前穿上学生装,是死得“干净”。故事诱导了观众,使人感觉这是“感动中国”。观众抹着眼泪送她们走向魔窟,纷纷在影评里写下“妓女也有义勇的爱国情”。而这一本来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在电影里被架上了道德高地,这有助于观众真正地平视她们吗?只要想想,假如玉墨们拒绝,表示虽然我们是妓女,但也不能理所当然去慰安。最后清清白白的小女学生狼入虎口——你会对谁愤怒?实际上,电影也留下了缺口,最后关头,一个妓女反悔了,哭叫着自己不想送死,但没有用,她被集体意志杀死了,被强迫拖走了。观者在看到这段的时候,有多少人会认为,应该让她活下来呢?又有多少人反感她的“自私”呢?

    这不是纪录片,这是故事。当中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是作者刻意的营造,也就呈现作者本人的价值取向。有人表示他看电影只看到了成年人救孩子,只有心灵肮脏的人才会看见妓女处女。这实在是选择性的目盲。妓女救风尘、从商女不知亡国恨到大义赴死,本就是故事最大的卖点。假如主角换成一群同样“清白”的女老师,则这种牺牲顿时失去了令观者啧啧玩味的戏剧性,反而变得残酷沉重起来。实际上,张艺谋把镜头对准玉墨们鲜艳的旗袍、曲线玲珑的屁股、走路一摇一摆的妩媚身姿,其逻辑和冯小刚拍文工团女孩的玉腿一样,是在消费女人的性特征。

    玉墨们是伟大的、令人感动的,但这种道德伟岸建立在作者本人的不平等视角下。妓女为什么需要牺牲才能获得洗白、实现赎罪?严歌苓没法回答的问题,莫泊桑来回答。《羊脂球》也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故事。妓女羊脂球甚至不需要送死,她只要轻装上阵,满足敌方军官的性需求,她就能拯救这一车人。但是她试图拒绝,因为她有基本的人格尊严,并不认为自己的身体因为妓女身份而变得轻贱。最后,她不情愿地屈就了,她救人了,但获得的仍然是众人的蔑视。莫泊桑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在于他的平等性,以及对人类头脑中非平等意识的鞭挞。妓女就应该献身吗?献身才能说明她们道德高尚吗?显然,严歌苓走向了另一条路。

    而这条路,恰恰是中国人喜爱的,一种“感动中国”模式。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刀客家族的女人》,我以为是严歌苓的故事,谁知不是。一个古老的家族恪守族规,清白的女人能进祠堂。女二号的丈夫赌钱,把她当筹码输给了仇人。家族派人去救她,发现她已经被仇人强暴过了,“不清白了”,于是转身就走。而女一号则是被抢来给女二丈夫填房的。这本该是一段惨痛的、封建时代的女性迫害史,但故事的走向却响亮地拐弯了——女一用爱发电,感动了丈夫。女二则参加抗日,成了英雄,临终欣慰地表示,自己又能进祠堂了,自己还是“刀客家族的女人”。剧终,儿女们在家族墓地吊唁先贤,表示要继承传统。这是2014年中国人热爱的故事,比《金陵十三钗》还晚了三年。

    张艺谋还拍了《陆犯焉识》。凭心而论,电影很好。陈道明和巩俐演绎了荒诞岁月里坚固的爱情,令人动容,也令人惜叹那段吃人岁月。但是回看原著,又不免感慨,严歌苓还是严歌苓。电影巧妙地截取了原著的后半段,只拍了巩俐的守望,没有拍这段婚姻的背景——包办婚姻,文化程度很低的封建女子嫁给要留洋的大少爷,没有爱情,受尽冷落。浩劫后的守望也真的是用爱发电了,让少爷终于感悟到旧式女人的忠贞可贵。反思呢?批判呢?顺应这种逻辑,女人的一切苦难,最终都能以自己超人般的道德化解。

    电视剧《小姨多鹤》讲了一个抗日战争版的《使女的故事》。一户东北农人救了战败后未及回国的日本少女,要求她留下当代孕子宫。少女被中国好人的温情感动,自愿无名无份地生了几个孩子,以“小姨”的假身份生活在这个家庭里,最后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回到她魂梦的故国。仔细想想,这个故事里有多少不堪言说的残忍,但在严歌苓笔下,这是个温柔的故事,是多鹤这个伟大女人用爱对待命运,谱写的诗歌。

    严歌苓的女性主义似乎逃不脱感动中国套路,表面看是在歌颂女性的坚韧、伟大、崇高道德,底色是迎合男权视角的百忍成夫。她歌颂一类女性,不管受了怎样的凌辱,承受了怎样的不幸和不公,最终用圣母般的情怀完成了白莲花式的救赎。她主动创造出一批这样的女性,歌颂其美好,而对其悲剧的根源,严歌苓是鲜有反省意识的。

    有一段采访,严歌苓自述她的女性意识——

    记者:感觉你对笔下的女主人公,她们在丈夫面前这样伏低做小,对她们充满了怜爱和同情,但同时并没有反过来对男主人公刻薄,对他们也抱有很大的理解和同情。

    严歌苓:这才是真正的女性主义,因为你相信你比他更坚韧,生命力要更强。不要看男人的爆发力很强大,但是女人总是持续到最后的,而且寿命也比男人长。从生理上来讲,现在看看活下来的老太太,特别特别多,东京也是,很多老太太,平均寿命最高的,日本现在88岁。所以从生命力上来看,(女性)确实是很强的,那么给一点又怎么样?对吧,就根本不跟你一般见识,不跟你计较的嘛,这是我的女性主义。过去人家说我是女性主义我不承认,现在我发现我很女性主义,因为我把女性主义藏在这样的一个企图心里边,本来我就比你高了一截。所以我在《扶桑》里面说的:扶桑跪着,却宽容了站着的人们。

    跪着的人,宽容站着的人,严歌苓说这是女性主义。言下之意,她不认为她们应该先站起来反抗。而在另一段采访里——

    澎湃新闻:我看扶桑,觉得她特别憋屈,有那么种逆来顺受。

    严歌苓:你觉得甘地逆来顺受吗?他的不合作和扶桑的不反抗是一样的。你永远打不倒一个不反抗的人。古往今来,其实“强奸”这个词语背负了许多人们强加给它的沉重的意义,其中包含着歧视。相比而言,这个词语带来的伤害可能更甚。扶桑她是对事不对人的。包括那次被强奸,扶桑其实是没有概念的。扶桑接受的是事而不是人,对她而言也只是一次不太寻常的邂逅罢了,她把强奸她的人的扣子咬下来,也并没有觉得怎样。

    这段话看了毛骨悚然。把女性遭遇强奸时的不反抗(现实中,大部分是无力反抗),通过艺术创作,美化成甘地式的道德标杆。“一次不太寻常的邂逅罢了”。这是我读过的对强奸最诗意的描述。这究竟是女性主义,还是女奴主义呢?

    对于严歌苓价值观的辨析是困难的,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道德大国,崇尚牺牲、崇尚伟岸。严歌苓也写女性的思考、女性的胜利、女性的美,但在宏大道德叙事的包裹下,她表达的美,也许不是天然的美,而是把被拐卖的女人评为“最美乡村女教师”的那种美。那正是我们应当痛苦辨析、从集体意识里剥除出去的恶毒。

    最后,用严歌苓自述的一段话来结尾,或许有助于理解为什么那一代中国男导演都青睐于她。精神内核的相通,使得严歌苓成为中国人共有的一座精神牌坊。

    “我一直说要审丑,有力量的审美有时是痛楚的,但这才能达到最大的审美快感。譬如缠小脚,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丑陋的东西,我不觉得,它是一个文化中有特征的东西。像流行歌曲那样甜美的、一般意义上的美我也能给你,但那不是我喜欢和追求的。”
    【详细】
    90403855
  • 2018/7/29 21:28:49
    神奇马戏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的一开头就通过试吃饼干的叔叔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再通过从叔叔婶婶的爱情故事,到凭借动物饼干创建了马戏团。 欧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物,不甘于工作,又不愿意再次尝试。 乔伊虽然是女性,却比丈夫更敢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肩负起重建马戏团的责任,当家人受到危险时也挺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的一开头就通过试吃饼干的叔叔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再通过从叔叔婶婶的爱情故事,到凭借动物饼干创建了马戏团。 欧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物,不甘于工作,又不愿意再次尝试。 乔伊虽然是女性,却比丈夫更敢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肩负起重建马戏团的责任,当家人受到危险时也挺身...  (展开)
    【详细】
    9549253
  • 华沙巴黎
    2021/9/12 20:26:54
    从《矮婆》看农村题材剧情电影

    #9.12蒋能杰导演《矮婆》放映会成都站 作为蒋能杰拍摄的首部剧情长片,《矮婆》是青涩的,它身上仍然带有强烈的纪录片影子,长镜头的使用和调度偏向于纪实性而非情绪性,调度上也缺乏戏剧性,全片传递的情绪略显单薄与无力;但《矮婆》的青涩是可贵的,中国电影行业一直缺少真正反映农村生活的叙事电影,在《矮婆》之前的农村题材电影大多都将农村设作一个奇观化的背景以满足荧幕前

    #9.12蒋能杰导演《矮婆》放映会成都站 作为蒋能杰拍摄的首部剧情长片,《矮婆》是青涩的,它身上仍然带有强烈的纪录片影子,长镜头的使用和调度偏向于纪实性而非情绪性,调度上也缺乏戏剧性,全片传递的情绪略显单薄与无力;但《矮婆》的青涩是可贵的,中国电影行业一直缺少真正反映农村生活的叙事电影,在《矮婆》之前的农村题材电影大多都将农村设作一个奇观化的背景以满足荧幕前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怜悯心,或是讲述一个不管发生在哪儿都足够优秀的故事让观众声泪俱下。但农村文化置于中化文化到底有何意义?宗族血脉的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到底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农村和城市身份不断割裂,这些都是值得叙事电影去演绎和探讨的,这些是我认为剧情电影这一类型的影像的艺术价值。遗憾的是,这些问题目前只留存在少数纪录片导演的镜头中,剧情长片在这方面受限于资本投入和中国电影行业浅薄的认知,在这些方面鲜有导演敢去尝试。蒋能杰导演在拍摄《矮婆》时能冒着商业投入的损失,以亲切和客观的视角去直面这些问题,从社会意义上来看是可贵和勇敢的,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也承载在《矮婆》的叙事之中。并且我认为在精英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需要更多的《矮婆》,用叙事唤观众们对农村文化本真的认识,对于故土的认识,让观众去审查自身所处的社会,脱离城市化产生的道德凝视,抹去符号化认知,不落入浮华、激进的漩涡之中。

    【详细】
    13861596
  • 自然而然
    2021/2/5 15:54:20
    推荐观看

    这部电视据说是四年前的,看起来并没有过时,男女主也是当红艺人,不知道为什么看的人很少,豆瓣都没有开评分。先说剧情:这剧从开始看有点像轻喜剧,但看到后面还是有些虐,但也虐的合理,剧情虽然俗套,但是并不觉得讨厌,几对年轻人的恋爱各有特点,很多人都说女主人设太脑残,其实我觉得还好,有时候一个人的性格真的是跟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的,女主从小没有父亲在身边,极度缺乏安

    这部电视据说是四年前的,看起来并没有过时,男女主也是当红艺人,不知道为什么看的人很少,豆瓣都没有开评分。先说剧情:这剧从开始看有点像轻喜剧,但看到后面还是有些虐,但也虐的合理,剧情虽然俗套,但是并不觉得讨厌,几对年轻人的恋爱各有特点,很多人都说女主人设太脑残,其实我觉得还好,有时候一个人的性格真的是跟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的,女主从小没有父亲在身边,极度缺乏安全感,但家里经济条件很好,所以造成了她谈个恋爱有点风吹草动就担心男朋友跑掉,从而制造各种麻烦只为留住男友,只是想让男友更多的关注自己,这其实真的是没有安全感的一种体现,所以我认为不管是人设还是剧情都是合情合理的,包括明万鹏变坏导致女主家里破产,一切都很合理。虽然知道这种电视慢慢的剧情走向,但剧情还是挺抓人的。再说演技:我认为这剧不管主角还是配角可以说全总演技在线,老戏骨不用说,情感表达相当到位。男女主也真的不错,陈晓的眼神戏还是相当棒的,在假结婚被为识破后,男女主的眼神交流特别的到位,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颖儿把那种作天作地作男友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后期破产后的改变也是非常明显。然后再说这剧中很出彩的男二,第一次看他的戏,这应该是电视剧里少有的优秀前男友,而且还是少有的前男友和现男友成了好朋友的剧,男二很帅,也很专情,大事大非面前思路清晰,头脑清楚,包括现女友往事曝光后的隐忍和守护,特别的男人。女主闺蜜啜妮本身就是一个地道的北京大妞,这个角色应该是她本色出演吧,所以说,本色出演没难度,而且很真实很入戏。其他几个配角演技稍逊,不过也还可以,不会出戏。看这剧从头到尾没怎么开倍速,虽说是轻喜剧,还有几段竟然看哭了,所以还是推荐大家看此剧,虽然豆瓣没评分,然后也没宣传,电视剧的名字也比较土,但真的不影响观看。值得一看。要说这剧哪最不好,那我只能说陈晓的配音,开始看的时候太出戏了,不明白别人都是原音,为啥就陈晓是配音,原音不香吗?

    【详细】
    13192822
  • 青绿色的梦
    2022/1/29 9:48:28
    张万森的青春是什么颜色

    极致的喜欢就是一种浪漫”。这句话送给每一个独角戏里的主角们。三年前我说青春是一场答卷,我们一笔一划很认真的书写,渴望答卷上的分数尽量漂亮一点。三年后我觉得青春就更像是一幅画,我们依旧是一笔一划,但是每个人最后展现的画面却各不相同。那些跳跃的橙色,暗淡的墨绿,平淡的蓝色是我们不同心境的表达。张万森的青春是什么颜色。“每一条能让林北星回到过去的短信都是张万森遗憾的瞬间”暗恋是张万森的暗恋,遗憾是

    极致的喜欢就是一种浪漫”。这句话送给每一个独角戏里的主角们。三年前我说青春是一场答卷,我们一笔一划很认真的书写,渴望答卷上的分数尽量漂亮一点。三年后我觉得青春就更像是一幅画,我们依旧是一笔一划,但是每个人最后展现的画面却各不相同。那些跳跃的橙色,暗淡的墨绿,平淡的蓝色是我们不同心境的表达。张万森的青春是什么颜色。“每一条能让林北星回到过去的短信都是张万森遗憾的瞬间”暗恋是张万森的暗恋,遗憾是林北星的遗憾。那些悄然偶遇的瞬间,不是命运的安排,是张万森默默守护的证明。在那些未曾被发现的时空里,男孩默默的做了多少努力?暗恋之美在于它是无声的守护,没有观众,只是一场独角戏,他一个人站在黑暗里,看着灯光下的她,悄然演化了多少次的转危为安,为此不惜付出前程。热烈的如一团烈火,表面却平静如水,看着心爱的女孩以另一个男生为圆心,甘愿待在他的半径之内。或许努力达到了一个极点,终于神明偏爱一回,换女孩弥补遗憾。被沉默偷走的时光,其实是女孩遗憾。那些从前未曾明了的答案即便机缘巧合返回从前依旧没有答案,梦想没有随着就业出现,女孩依旧不明白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林北星希望保护的是张万森,张万森却帮助她找到了心中热爱。成为长大之后我们叫做“初心”的东西。那些关于爱和友情,是真诚的发问,从前最爱的朋友和爱人看过我们的结局之后,你是否还愿意和他们一起参与只此一次的青春。张万森的暗恋,填补了林北星看起来并没有闪闪发光的青春。因为在他的时光里,林北星才是圆心,而他才是半径之内循环的人。我的青春,并没有这么轰轰烈烈它安安静静的。或许绝大部分人的青春都不是那么绚丽多彩的。所以在我看来剧中用了最激烈的冲突,最强烈的冲击。把我们剥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彻彻底底的走入他们的世界。跟随着他们的遗憾和痛苦伤心难过。(这里真的想夸一夸导演和编剧,真的让我们沉浸在这个世界里,棒呆)一闪一闪亮晶晶,明亮的不是星星,是在灯光下泪流满面的林北星,当然也是为爱守护的张万森,恰如那一年的大火里,那么凑巧,掉落在他手臂上的是星星的磨具,一个个秘密恰如手臂上无法被轻易的看到的疤痕,闪闪发光。时空未曾交汇,梦想一同实现。所以张万森的青春到底是什么颜色呢?大约是星星发光后的明黄色吧,恰如他永远恰如其分的待在林北星的身边,却从未刻意改变她命运的轨迹。她是他的灯塔,他做她的星星。其实暗恋这件事,我们曾无比期待着有一天可以说出那四个字,但是大多的时候也只是用余光悄悄的注视,内心预演了多少对话,但是当自己的名字从对方口中说出时,依旧面红心跳。暗恋是一件有迹可循的事情,只是可惜有些人错过,有些人重逢。那些日记本里静默的名字,青春走过祝愿我们都能一闪一闪亮晶晶。

    141741292
  • Hello World
    2010/7/31 12:29:35
    建议叶永健先生看看 David Fincher的作品"FIGHT CLUB"
    该导演一个建议,可能导演初入茅庐,是一个新的尝试。
    但是也应该扬长避短把。既然特技效果能力不足就不应该玩特技吧。以“精神分裂”为题材也太多了,既然是同一个题材也该创新一下吧。建议导演去看David Fincher的作品FIGHT CLUB~是如何将精神分裂诠释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感觉片尾的诠释一混杂一片完全没有逻辑,看完的感觉就是噢~是精神分裂~却没有过多的感慨。
    但是看看FI
    该导演一个建议,可能导演初入茅庐,是一个新的尝试。
    但是也应该扬长避短把。既然特技效果能力不足就不应该玩特技吧。以“精神分裂”为题材也太多了,既然是同一个题材也该创新一下吧。建议导演去看David Fincher的作品FIGHT CLUB~是如何将精神分裂诠释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感觉片尾的诠释一混杂一片完全没有逻辑,看完的感觉就是噢~是精神分裂~却没有过多的感慨。
    但是看看FIGHT CLUB~到最后诠释精神分裂时,将每一个焦点将的清清楚楚~让人记住了,让人印象深刻了。这就是功力深浅问题。
    还有一个。怎么片中断断节节的~让没个画面都感觉是拼凑出来一样,让人觉得非常不连贯。即便是明白了,还是觉得,凹凸不平。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精心刻画或者特意如此描绘。
    以上仅是个人一点见解。
    总体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给予鼓励~希望下次能更好。
    【详细】
    3488384
  • AniTama
    2016/6/2 17:38:15
    杉山洁、广冈祐次谈宣传:并非偶然的偶然
    <图片1>
    作者:izumi

    《少女与战车》为大洗这座小镇带来了如织的人流,剧场版也获得如潮的好评,制作人杉山洁与宣传担当广冈祐次共同回顾了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图片2>
    杉山洁
    Bandai Visual制作人。除了《STRATOS4》(又名:《星空防卫队》)、《复苏的天空》等作品外,也担纲纪录片制作。

    广冈祐
    <图片1>
    作者:izumi

    《少女与战车》为大洗这座小镇带来了如织的人流,剧场版也获得如潮的好评,制作人杉山洁与宣传担当广冈祐次共同回顾了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图片2>
    杉山洁
    Bandai Visual制作人。除了《STRATOS4》(又名:《星空防卫队》)、《复苏的天空》等作品外,也担纲纪录片制作。

    广冈祐次
    Bandai Visual宣传担当。参与过包括《MACROSSΔ》、《Zegapain》10周年项目等多部作品的宣传活动。

    剧场版《少女与战车》在粉丝中拥有超高人气,但由于其题材的偏门性,导致观众层相对狭窄,即:知道的人很清楚,不了解的则一无所知。此次出于扩大受众面的考虑,杉山在宣传预热方面使出的第一招就是将2012年首播的TV版在各大台重播一遍,并且在放送局数量上也超过了首轮播映。另一方面,对于长期支持的铁杆观众,为烘托气氛,给剧场版造势,11月份在横须贺举办了交响音乐会。事实证明,此举极大地点燃了粉丝心中的热情。

    <图片3>
    除此之外,话题攻势也是必须的,但时下的前期宣传如同一把双刃剑,拿捏起来比较微妙。要想让观众移步电影院,既要给人家看到彩头,又不能因过度剧透让人失去兴趣。因此在消息尺度以及阶段性释放的把控方面杉山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好在本次的剧场版制作上乘,造成极好的口碑效应,加之作品包含信息量巨大,甚至出现不少反复多次观看的回头客,这些都在各个侧面营造出作品大热的气氛。

    <图片4>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作剧场版在音响方面的精良制作对播放设备提出了极高挑战,即便家中有一流的家庭影院,终究无法与影院的视听冲击同日而语,想要一饱耳福还得亲自去电影院。广冈例举了东京的立川影城的例子,该影院将其系统性能发挥到最大极限,达到了普通电影院难以企及的听觉震撼,令众多影迷趋之若鹜。

    <图片5>
    其实本作考究的音响制作由来已久(一直可以追溯到TV版),12年底,除TV版11话和最终话延期到3月播放外,其余暂告段落。为让粉丝追片的热度不减,广冈所在的宣传部门打出‘影院重温’企划,希望借助卓越的音响设备完美呈现战车炮击的轰鸣。经过同影院方面协调,于13年2月,在素以‘爆音’效果著称的吉祥寺Baus剧院(现已闭馆)限期一周放映了TV系列的1~4话。上映后的票房统计彻底超出了预想,作为一部已经在电视上播映过的作品,竟然取得了包含平日场次在内的八成入座率!于是制作方决定趁热打铁,抢在TV最终话之前又策划了一场‘通宵场连播TV全集’的特别放映活动。结果开票后剧院全部放映间的票子即刻告罄。从那时起,粉丝之间便达成了要看《少女与战车》到爽,绝对得去影院的共识。

    <图片6>
    广冈表示,该剧轰动的‘传奇’其实可以追溯到TV版首轮播映的12年11月。当时《少女与战车》还是第一次参加茨城县的大洗鮟鱇祭,就已经有大批粉丝前来捧场。此时制作方决定把最后两话捂到第二年3月播出,想通过人为制造饥渴激起更大的热潮。随后又采取在休播其间推出多篇关于故事背景舞台——大洗的取材报道等其他动画作品中不常见的宣传手段,加上其后同大洗当地部门一系列的顺利合作,多点出击,全面开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图片7>
    据杉山说,随后的过程顺利得犹如一个预先编好的故事。大洗节庆活动的规模也逐年升级,以至于从前一向没有往来的旅游杂志也上门接洽。从原先找媒体协商希望对方给出版面帮忙宣传,变成了后来的各家媒体纷纷主动要求刊登报道。就连版权插画的预定印刷数也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并且骨牌效应远未结束,到12月发售蓝光光碟第1卷时,各门店的光碟被瞬间席卷一空。有意栽花也好无心插柳也罢,从事后结果分析,各种宣传举措的反响大都超出预期,真是幸福来得太突然。

    <图片8>
    杉山回忆起第一次参加鮟鱇祭,去给痛车组(为列车贴膜)帮忙,当时他还对大洗方面的工作人员说:“要是当天能来个千把粉丝,自己肯定会哭出来的”。可见他当时心里完全没底。其实,要反推一个成功案例并非难事,比方播出的档期正好赶上该类题材走俏,引发广泛关注,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之后的每一步恰巧又都踩到了点上等等。然而在该剧制作阶段,大家无法准确预估未来的走势,出品方只是抱定“要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这个有趣的作品”的信念埋头用心经营。因而杉山不止一次地强调制作与宣传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办法会使作品真正叫座,精益求精的制作才是让看官们心甘情愿掏钱看片的根本动因,归根到底,凡事只有尽力做到最好顾客才肯买账。看似偶然的一切背后包含着必然。

    <图片9>
    如今《少女与战车》的剧迷们每年都会聚集到大洗小镇进行‘朝圣’活动。从当初鮟鱇祭角落里的小展台发展到今天的局面,杉山觉得除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外,某种程度上还归功于大洗人头脑里逐渐有了《少女与战车》娘家人的自觉。此外,本作的大半铁杆年龄已过35岁,大都经过职场历练,因而举止礼貌得体,这是让当地人能够安心接纳的原因之一,也是作品之大幸。总之,成功背后离不开各方的通力协作。

    <图片10>
    制作方还表示,今后会继续与大洗观光协会以及工商观光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届时粉丝们将在鮟鱇祭上分享到更多的惊喜。另外大洗在每年3月有‘海乐祭’,夏季也有常设的地方节庆,往后会按照1年3次的节奏在当地发布有关《少女与战车》的最新情报。
    【详细】
    79202351
  • DD
    2021/12/26 10:34:11
    可爱搞笑呀

    思路还挺新奇,宝贝小老板一出生就与众不同,袜子穿在手上,痱子粉拍在脸上,三角裤差点还没穿上,进了高管层就得心应手了。一开始进了小男孩家里确实还挺讨人厌的呦,这也是现实中二胎的生活吧。他们竞争与敌对,愤懑与不甘,可谓是一团乱了。好在之后结成了同盟,我就知道宝贝小老板一定会成为baby brother!

    思路还挺新奇,宝贝小老板一出生就与众不同,袜子穿在手上,痱子粉拍在脸上,三角裤差点还没穿上,进了高管层就得心应手了。一开始进了小男孩家里确实还挺讨人厌的呦,这也是现实中二胎的生活吧。他们竞争与敌对,愤懑与不甘,可谓是一团乱了。好在之后结成了同盟,我就知道宝贝小老板一定会成为baby brother!

    1409134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