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影评

27841373
  • 刀疤蝶
    2015/11/11 13:19:23
    安利│要看多少白莲花,才能等来一个“村姑”女主李月牙!
    满屏的傻白甜、白莲花,有一个“村姑”做女主,实在令人惊喜!

    因为《无心法师》更得太慢,所以先看了原著,小说里月牙的形象可能更接地气、更村姑一些,用我妹的话说小说里的月牙就是个整天只知道洗衣做饭的乡下丫头,剧版的可爱多了。
    但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好基友就更喜欢小说中的月牙,觉得小说的人物更出彩有特点一些。

    作为常年走中间路线的我只能不要脸地说一句:我都很喜欢
    满屏的傻白甜、白莲花,有一个“村姑”做女主,实在令人惊喜!

    因为《无心法师》更得太慢,所以先看了原著,小说里月牙的形象可能更接地气、更村姑一些,用我妹的话说小说里的月牙就是个整天只知道洗衣做饭的乡下丫头,剧版的可爱多了。
    但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好基友就更喜欢小说中的月牙,觉得小说的人物更出彩有特点一些。

    作为常年走中间路线的我只能不要脸地说一句:我都很喜欢。
    因为表现方式的原因,电视剧更突出了月牙身上可爱纯朴的特点,弱化了她妇女化的气质。很好理解,因为视觉化的表现毕竟还是要追求美感的,太过妇女化,观众们是受不了的。毕竟是部偶像剧,形象塑造的写实程度,也不能和《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这样的电影相比,对伐?

    不过金晨已经很努力地表现月牙的“乡土气质”,比如:

    但是无奈一张脸长得太洋气了点,怎么看都像大家小姐,比如她最早出演的电视剧《七种武器之孔雀翎》,扮演冰域雨族巫尊(什么鬼)后简,就有点类似小昭圣女的角色,高贵到不能结婚神马的。

    对,就是古龙的《七种武器》,但是冰域雨族巫尊后简神马的,这么雷,明显是编剧加的,但是更雷的是,我居然看完了!当时看就觉得这姑娘真的很漂亮呢,这张脸演村姑的确有点难为她!

    《七种武器之孔雀翎》饭制图签

    ———我是剧透分割线———

    言归正传来说“月牙”,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月牙的人设都是接地气、一根筋、生命力超顽强的姑娘,她有一套自己笃定的价值观。

    小说里她觉得做饭打扫是女人的事,所以前一天再辛苦(好像是在猪头山撞到鬼折腾了一天一夜),第二天累得半死也要强撑着早早地爬起来做饭;
    她看岳绮罗可怜,收留她,但当她发现小姑娘对无心图谋不轨时,直接一边吼着“小狐狸精,你给我滚”,一边把岳绮罗连人带包袱赶出了门,霸气侧漏;

    她落入岳绮罗编织的梦境,岳绮罗试图让她在梦里自杀,但月牙最终控制住了心神,她始终知道“人不能死,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轻生的人,都是懦弱的”;

    经历温泉山庄俞老板和爱妻的虐恋之后,她意识到人生苦短,于是决定不再端着、主动和无心告白。

    我很喜欢这段话,所以把摘抄下来,尤其喜欢那句“把一天掰成两天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过”!
    你说,俞老板那么久,他是不是自己都没想到,好日子竟会这么短。(无心:是啊,谁能想到呢!)那我们呢,我们都是凡人......生老病死几十年,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抓住现在的好日子,把一天掰成两天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过!所以,我再也不要端着了,我想,两个人在一起,开开心心过日子,这辈子才算没白活!


    没过多久她得知无心的身份,剧版可能考虑到形象性,删掉了小说中月牙这样一段反应,但是我却特别喜欢:
    (她)在炕上坐着哭,躺着哭,把辫子扯散了打滚撒泼的哭。哭到最后哭不动了,她趴在炕上歇了一会,起身编好辫子擦了把脸,推开房门进了堂屋。抬起袖子又抹了抹泪,她红着眼睛走到灶前,开始照常生火做饭。

    她撒泼一般地痛哭,她在哭自己,哭自己命苦,一眼相中了的人竟然是个长生不老的“怪物”,等到她老了,他还这么年轻。而且她那儿孙满堂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她的金镯子没办法一代一代传下去了。
    但是她哭完了,擦擦眼泪继续生火做饭,照顾无心。


    (剧版哭戏有改动)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出于习惯,甚至上升到旧时代女性的奴性,却在我这里被看成一种闪闪发光的品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很少有人能做到一边伤心欲绝,一边不中断、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并且下定决心之后,不反悔,更不患得患失。无心不老不死,但是月牙生命有限,他们更要“把一天掰成两天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过”!

    她想的清楚,活的很明白。人生苦短,要她嫁给60多岁的糟老头做妾,她就跑;遇到无心对她好,她也一眼相中,那就跟无心好;跟了无心之后,发现无心不老不死,还不能生育,她伤心难过(小说里更是哭地撕心裂肺),但是哭了一圈下来,便做了决定,决定之后便不再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抹干眼泪继续做饭干活、照顾掉了半个脑袋的无心。


    你会发现,“乡下丫头”们都是生命力极强的,她们可能没见过世面、有些胆小怕事,不会文绉绉地吟诗对月,更不会什么大道理,但是她们打不倒整不垮,不扭捏不端着,她们更不没有功夫伤春悲秋,顾影自怜。不管遇到什么坎,哭过闹过,但她们始终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日子给过起来。

    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多么牛逼的品质,但是反过来说,女人最可怕的,便不是公主,却一身的公主病。“女性”的身份被她们当做保护伞:女人没有必要那么辛苦,女人天生就该被宠着的。我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为什么我的生活是这样的?她们瞧不起或不尊重自己的丈夫,将不如意的家庭经济状况归咎于对方的无能。


    自怜是一种可怕的情绪,尤其是女人。在糟乱的生活面前,活得独立有尊严,与工作、职位、收入并无关系。

    我认识一姑娘,在公司坐到经理的位置,却像个初中生一样,没事就发顾影自怜的感慨,没有具体什么变故,却总能把自己说的楚楚可怜,这也算种本事吧,于是我果断把她屏蔽了。

    而另一个姑娘,老公常年出差在外,怀孕到坐月子到现在,几乎没陪过她,前四五个月,几乎是她一个人生活,但她每天跟没怀孕一样上班下班、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有什么事情也是自己一个人跑前跑后自己处理。

    最难得的并不是做这些事本身,而是做这些事时的状态。她也不会调侃自己为“女汉子”,也不觉得怀了孕就该金贵多少,似乎都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状态。

    扪心自问,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肯定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但我一定做不到“本来就应该这样”、“这有什么”的状态。

    虽然不至于发些惨兮兮的状态,但一定有时候想想会觉得自己可怜,会不会像祥林嫂一样跟老公或基友诉苦也不知道,没事就给自己打鸡血,偶尔还会觉得自己特腻害特感人,而这种自我感动的心态说到底还是自怜。

    我毕业两年,生活的全貌似乎只窥冰山一角。但我能够略微的明白下面这句话的道理。读书时考个试便如临大敌,暗恋对象朝自己微笑便能开心几天。但往往离开校园之后,才是生活的开始。

    人生并不如戏,平淡时让你困惑生活的意义,而狗血时却比任何一部剧都要百转千回。
    你不是玛丽苏,所有男人都爱你;你也不是傻白甜,出门不带脑子但总有男人来保护你;你更不是白莲花,一边善良宽容无下限一边大开金手指。

    生活总是艰难无常,唯愿我能活成“乡下丫头”。
    【详细】
    76552800
  • 王俊俊
    2023/5/7 22:12:33
    不是批评,不是忽视,不是敷衍,不是宠溺,不是诱导,而是坚决中带着深情接纳

    银河护卫队3再一次验证了我之前在推文中提到的趋势预测概念——

    针对当下优质电影内核的心理治疗模式。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普遍在面临情感压力和过度调动、压榨、剥削后,感到孤独,表现出冷漠。

    他们不断地警惕自己被社会大环境剥夺自我。同时,心灵深处渴望着真实、有意义的人际联接,以修补关系上的裂痕。

    正如《银护3》中的比喻,你在池塘的荷花和荷花之间跳跃,你需要学会游泳

    银河护卫队3再一次验证了我之前在推文中提到的趋势预测概念——

    针对当下优质电影内核的心理治疗模式。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普遍在面临情感压力和过度调动、压榨、剥削后,感到孤独,表现出冷漠。

    他们不断地警惕自己被社会大环境剥夺自我。同时,心灵深处渴望着真实、有意义的人际联接,以修补关系上的裂痕。

    正如《银护3》中的比喻,你在池塘的荷花和荷花之间跳跃,你需要学会游泳。

    然而,当代社会似乎缺乏对人类精神健康所需的“水源”。

    近年来,皮克斯的《心灵奇旅》和A24的《妈的多重宇宙》等心理治愈电影通过创新的方式,将艺术情感的“水资源”注入观众内心,达到疗愈的效果。

    这种治愈经验是一种深刻的体验,可以提供支持和安慰,促进身心健康,这一点在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做到这一点,就把握了当下的时代脉搏。《银护3》中的一句台词:

    “你在乎的永远是智商和能力。他虽然是个傻子,但他是我们之间唯一一个没有自我憎恨的。”

    这像极了把孩子当作自恋工具的父母,或是自恋障碍npd的恋人,永远没有接纳,只有批评打压和指责。

    当然,星云不是要PUA队友,而是出于一种完成任务的保护。

    即,首领猩猩通过发怒的方式,禁止其他猩猩离群或做出危险举动,本意是为了族群安全。但这种功能性愤怒却不易控制。

    每个人都渴望被无条件接纳和获得全然许可。

    当一个人在自我许可的情况下频频闯祸时,实际上渴望的是一种理想的亲密关系,即对方能够以坚定、真挚的态度接纳自己,同时给出建设性的指导和支持。

    不是批评,不是忽视,不是敷衍,不是宠溺,不是诱导,而是坚决中带着深情接纳。

    这种支持和接纳有深厚的心理学基础和研究依据,通常被称为“无条件积极回应(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电影中的人物经历了成长和转变,毁灭者这个草率行事的莽夫,变成了跳舞的慈父;星云从灭霸的武器女儿,学会了包容接纳朋友;螳螂女则向所有人展现出共情和关怀,并走向找寻自我的旅程;星爵从失去爱人的悲伤中振作,放手、祝福,恢复独身;火箭则接受了浣熊身份认同,最终找到了新的队友;卡密拉获得新生和新家人;格鲁特最终说出“我是格鲁特”,然而我们听见了,他所表达的深意——那就是“我爱你们”。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一员。

    当每个人在自己的困境中孤独无助和深陷桎梏时,唯有互爱,才是答案。恰如其分的亲密关系中,我们可能只需要伸出手,即可获得永久支持。

    甚至不需要协助,而是知道无论如何都有人会永远支持自己。拥有一群好朋友作为家人,就是人生极致的浪漫。这种主张与心理学领域中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和实践是一致的,即建立积极、互惠、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健康。

    总之,《银护3》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作品,让观众领悟到了许多生命智慧和感悟。它不仅展现了治愈式电影的特点和趋势,还揭示了当代社会中人类内心迫切的需求和希望。这些洞察和启示对于我理解和应对当下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启发。

    除此之外,它的商业片成熟度和动作环节,也是极为优秀的。建议,值得买票观看。

    【详细】
    151571389
  • Doublebitch
    2021/6/23 15:32:24
    情,才是本片最大的悬疑

    火车,指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

    这段话出自日本社会派推理作家宫部美雪女士的作品《火车》,之所以选择用这句话作为开篇,是因为《谎言真探》的片头也出现了一辆冒着火的汽车。

    片头出现的“火车”或许饱含着对宫部美雪老师的致敬,另一方面,也可视为对全片主题基调的暗示,宫

    火车,指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

    这段话出自日本社会派推理作家宫部美雪女士的作品《火车》,之所以选择用这句话作为开篇,是因为《谎言真探》的片头也出现了一辆冒着火的汽车。

    片头出现的“火车”或许饱含着对宫部美雪老师的致敬,另一方面,也可视为对全片主题基调的暗示,宫部美雪笔下的“火车”的出处取自《观无量寿经》:“人以恶应坠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有火车来迎”,意味着“万劫不复”,同时也代表着人们总是为了追逐或是达到某个目的一路向前驶去,最终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停下,只能走向穷途末路。

    《谎言真探》虽然名义上是部刑侦剧,但看完前几集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它更多的让我看到了案件背后隐匿的人情和复杂的人性,而并非过分强调探案本身和传统的正义。在《谎言真探》中,罪犯并不都是穷凶极恶的恶人,而更多是一个个被七情六欲所裹挟的普通人,警察也并非以往常见的单调的光明伟岸形象,更加的质朴、接地气。

    这种重情感、重动机的悬疑手法和对于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怀,很容易让人想到东野圭吾和吉田修一的作品,最典型的是《恶意》,一个关于犯罪的动机的怀疑,甚至可以将这个案件推翻重办,而在《红手指》、《祈祷落幕时》、《怒》等作品中,也不乏对于隐藏于罪案背后的人情的探讨。

    “善恶并存才是真实的人性”,为了凸显这一主题,本片彻底摆脱了“非黑即白”的角色设定,让观众不止停留于对案件侦破过程的关注,而是更多的去关注罪犯是因为什么而走到了这一步,是原生家庭的错误教育?是社会的不公?是身边人的误导?这案件背后的动机成因,在我看来才是本片中最大的“悬疑”。

    本片的第一个故事就非常有代表性,滨城市的一家民宅里,一个男性身中19刀死亡,此时所有的人证、物证都将事件指向了死者对妻子周若君的长期家暴所引起的冲动杀人,但随着主角凌然和陈虎等人调查的深入,却发现案件背后其实另有蹊跷——这起罪案显然并不是冲动作案,而且团伙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周若君却一嘴咬定,人就是她杀的。

    这时,剧情就将视角从“到底是谁犯的罪”转移到了“她到底为什么杀人”上,因为犯罪动机往往是案情中所缺少的最后一块拼图,只有动机完美契合了犯罪行为,案子才能算是完结,否则就永远留有冤假错案的可能。于是我们便跟随坚持要查出真相的凌然一起探访死者的学校,发现死者曾因为某些不良行为被开除;同时我们还看到周若君与犯罪现场的一个小偷关系非同寻常;我们也看到死者的出轨对象其实是周若君所安排的,但她为什么做此安排?仿佛还差一个解释……

    在周若君的测谎过程中,她对凌然说了这样一句话:“善意的谎言有时可以拯救一个人的一生”,还套用了《火车》中关于“蛇只有在怀孕时才不会蜕皮”这样一个寓言。这两句话可以看做是本案的题眼,她就像是怀孕的母蛇一样,甘愿为了孩子成为罪人,用一年的时间布局、杀人、对警方撒谎,只是希望孩子能过上正常的人生。难免的,她如此这般的行为一定会被人质疑——为什么不早点寻求法律帮助?为什么要选择如此极端又偏执的手段?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片中一大不合情理的Bug。

    但这真的是Bug吗?我想说不是的,这世界上并非所有事都合情合理,在复杂扭曲的人性面前,有些事情就是莫名其妙又理所应当的发生了。创作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物”,正是因为编剧希望我们去思考——当遭遇同样的问题时,家庭暴力也好、儿童受侵害也好,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本片用一个自带矛盾的因果悖论,将这个问题摆上了台面。爱孩子、想保护孩子有错么?没有错。但因为对孩子的爱去杀人又是错误的。从最根本上来讲,她会产生这种动机的原因终究是因为这个病态的社会:校方的隐瞒和逃避、群众的偏见和有色眼镜,无处言说的正义,这些外界因素都是让她不敢诉诸法律渠道的诱因,这些才是这部剧希望我们看到并正视的。当然不止这些,后面的剧情还会涉及到贫富差距、骗保等直击社会症结的话题,如此贴近现实、着眼于社会痛点的刑侦故事并不多见,而这却又正是社会派推理文学理应肩负的使命。

    既有东野圭吾的人文情感,又有宫部美雪的社会性探讨,对于一个推理小说迷来说,《谎言真探》实在太对胃口。况且我本来就很喜欢深入某小众领域、特殊职业的题材设定,比如讲述幕后校对工作者的《校对女孩》,以及同是犯罪题材的《心理神探》、《脑神探》《火线》、《非正常死亡》等等,这些剧集不单单可以让你享受剧情,还可以带你领略到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的职业状态。

    作为国内第一部女测谎师为题材的刑侦剧,《谎言真探》又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首先要知道,测谎师这一职业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人才非常稀缺,在各警队都是非常尖子的人才。国内的测谎师普遍也是以女性为主,这一点被本片原封不动移植到了剧中,于是才有了余男所饰演的女测谎师凌然。测谎师职业和本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也非常扣合,因为有想要保护的人,所以犯罪,因为想隐藏自己的犯罪动机,所以说谎,而当这些谎言遇到了冷静、理智、心思缜密的测谎师,就像碰到克星,注定会露出马脚。

    “人体的排汗、心跳、呼吸、脉搏是植物神经系统,这些都是不受人体大脑主观意识支配的,你可以说谎,但你骗不了自己的身体。只要你经历过,有记忆,一旦说谎,植物神经系统会引起身体的变化。” 来自青岛的测谎师曾经这样讲述测谎的原理。该剧为了展现出测谎师真实的办案过程,给予观众足够震撼的视听体验,想必没少做前置工作。“从现在开始,你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测谎的过程虽然没有任何大的肢体动作,却依然能营造出紧张、刺激、咄咄逼人的氛围,测谎师快节奏又暗藏玄机的提问以及猎人一般敏锐的目光,与之相对的罪犯在肢体、眼神上细微的变化,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和对峙,虽不动如山,却雷霆万钧。

    《谎言真探》前六集讲述了两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并没有把每个故事压缩在一集中,这样循序渐进、慢慢拼凑还原真相的节奏是我所喜欢的。这两个故事中所呈现的社会触感和情感共振,也为这部剧开了个好头。而吸引我继续看下去的还有另一个因素,那便是凌然找寻关于父亲殉职真相的主线,想必背后一定也是另有一番隐情吧。

    【详细】
    136282745
  • 鱼骨头
    2016/8/25 15:35:17
    中国式青春期
    世间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

    最近,《小别离》这部国产剧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看国产剧从来都是打发时间,为了在查找资料或者做别的时候不那么寂寞,看这部剧却纯粹是为了黄磊。也不得不承认,黄磊在每部戏中如鱼得水的发挥确实让人叫好。可看了几集,就忍不住继续看下去了。只因为很真实。
     
    大家都在写剧评,但聚焦的点都是金钱与教育,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虽然我承
    世间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

    最近,《小别离》这部国产剧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看国产剧从来都是打发时间,为了在查找资料或者做别的时候不那么寂寞,看这部剧却纯粹是为了黄磊。也不得不承认,黄磊在每部戏中如鱼得水的发挥确实让人叫好。可看了几集,就忍不住继续看下去了。只因为很真实。
     
    大家都在写剧评,但聚焦的点都是金钱与教育,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虽然我承认导演在拍摄之初可能就是奔着反映社会现象的目的去的,汪俊导演也确实很喜欢拍这样的作品,但我看到的却是那又被展现一遍的“青春期”。
     
    这中国式的青春期!
     
    我不想抨击中国式的教育有多么不好,毕竟我也没有接受过国外教育,并且我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茁壮成长。
     
    咪蒙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说是我们的青春期没有早恋,堕胎,有的只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想想作为山东学子,高考还要考基本能力的那代学生,我的青春期好像也和剧中的三位孩子一样,学习是头等大事。我也经历过因为生病一天没有去学校,去到学校之后就看到了桌子上铺满了厚厚一沓试卷的悲壮场景,那时候,我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病不起,时间耽误不起。
     
    我也曾经叛逆过,像小主人公那样,学习压力很大的时候,进门从来不给爸妈好脸色看,因为睡不够就乱摔东西,乱发脾气,反正我妈被我气哭好几次。我因为不愿听父母的唠叨,曾经和他们冷战过很久,虽然现在想想,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可恶。
     
    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经历青春期,恰好在中国,孩子的青春期年龄总是能和重要的考试,像是中考高考完全重合在一起,孩子拼命的想创造自己的世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父母却为分数忧。
     
    我所说的中国式青春期是充满了矛盾的。
    孩子和父母都是矛盾的集合体。
    父母一边无比的心疼着孩子,抱怨着学校给孩子施压太大,一边却总是跟孩子说一定要去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而孩子呢,一方面希望自己变得优秀,给父母长脸,将来成为父母那样优秀的人,一方面却有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过随心所欲的生活。矛盾就在,双方对比彼此隐藏了自己最善意的一面。
     
    剧中的张小宇是个可怜的孩子,母亲早亡,父亲又娶了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后妈(虽然这好像成为了国产剧中必不可少的人设),小小的心灵也是遭受了不小的打击。虽然是个标准的富二代,但是亲情对他来说似乎可望而不可求。即便这样,善良的小宇也总是想和父亲更亲近一点,也想把小后妈当做自己的亲人,但是这种想法他只和自己的好朋友说,却从不在父亲面前提起,在父亲面前,他只扮演着混世小魔王的角色。青春期的孩子也许就是这样的矛盾体:
    爱,却从不说出口。
     
    剧中海清扮演的朵朵的妈妈似乎是一个更大的矛盾体。听学校的老师说朵朵在数学课上睡着了便立刻火冒三丈,从奶奶家回来的朵朵倒头就睡,妈妈担心的却是今晚的练习题做不了了,可听了爸爸说朵朵吃着饭就睡着了的时候便心疼不已满面泪水。那是一个妈妈的真实写照。当朵朵和父母起争执的时候,黄磊和海清坐在沙发上垂泪,两人的对话看哭了多少人。“我抱着她进进出出,怎么今年全部都不一样了。”面对孩子对自己的生疏,没有哪个父母是无动于衷的。可是关系缓和了两天之后,妈妈的关注点就立刻又放到了学习,分数上面。

    看剧的时候,我讶异的问我妈,现在的00后都这么厉害了么。朵朵和妈妈玩起了谍中谍而且大获全胜,甚至不惜说出:“你要是敢这么做,就别认我这个女儿。”我记得我青春期的时候虽然叛逆,可是一次也不敢公然的对抗父母。可是后来,双方互相道过谦之后,朵朵笑着跟妈妈说:我们去吃好吃的吧。晚上,朵朵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虽是母女,却亲如朋友。那一刻,我黯然失神。孩子永远是父母的挚爱,怎么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敌人。

    或许这种矛盾的根源就来源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想当然的隔阂,从而演变成的不信任。父母总是以为孩子需要自己的不可或缺的庇护,他们涉世未深,什么都不懂,需要步步帮他们打算到,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找男朋友。剧中的海清就充分的流露出了这种担心。

    可是不放手让他们去做,怎么会知道他们做不了呢。
     
    父母总是不相信孩子懂这些大道理,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深深的知道,我要面临中考,面临高考。我要好好学习,我希望成为父母的骄傲。可当父母一遍遍在我们耳边重复着这些我们了然于心的道理时,怎么能不逆反呢?
     
    孩子总是认为父母完全不理解自己,不懂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可是你不和他们说,他们怎么又能知道你的想法呢?海清急于知道自己女儿朵朵的内心世界,可奈何女儿并不愿意对自己敞开心扉,不惜上网买IP装作女儿的小粉丝套女儿的话。这样的下下策虽令人不耻,但是却透露出为人父母满满的无奈。他们偷看子女的手机,看日记,其实哪种手段都是本着更了解孩子的目的,但是选错了方法。不是说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孩子的青春期似乎就变成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猫和老鼠的游戏,然而等我们长大了,父母也变老了,我们就会共同的为那段本应美好却被我们过的无比混乱时光感到惋惜。而那时候,我们却再也不能陪在彼此的身边。

     我是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慢慢悔悟自己的过错,开始意识到父母的不易。

    都说小别离是为了大团圆,可是为什么不能在别离之前就过得幸福团圆呢?

    前一段时间看过《我亲爱的朋友》里面有一句台词颇为震撼:“大概只有老父母死去的那一刻,子女才会真正的原谅父母吧。”

    一个朋友发过的剧评则是引用了美剧的台词:“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道歉。他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我们说谢谢。而我们都得不到想要的。”那么为什么不相互道歉,相互致谢呢?
     
    龙应台的目送讲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父母目送着我们一步步走远,而我们也目送着父母一天天老去。
     
    这个过程,本不应该只停留在“目送”。父母子女一场,也不应该仅仅意味着,你们彼此的缘分只是今生今世在目送彼此的背影中渐行渐远。
     
    我不知道这中国式的青春期什么时候能改变,我只知道,
    时间容不下我们这么互相别扭。
     
    那本应该是相互陪伴的最美好的几年。也许你们差点都忘了,你们是多么的爱彼此。
     
    关于这部剧,有太多的共鸣。可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今生的爱今生说!
    【详细】
    80592763
  • 故人长绝
    2021/9/2 0:21:19
    失禁、死亡、断腿,这群替明星受罪的人,说明娱乐圈水有多深<武师背后的少为人知>原创宅少宅总有理2019-12-19

    成龙变毒药,吴京成顶流:中国战狼是怎么打败香港传统功夫片的?【宅总】_哔哩哔哩_bilibili
    【详细】
    13840326
  • 张生面孔
    2021/8/4 16:35:07
    我没有谈的那场恋爱

    这部电影看的时候内心是很平静的,但在看的过程中又会惊起一些波澜。

    女主郭勤勤,我在她身上看到了20岁的女生的样子,也看到了30岁女人的样子,不论是20岁还是30岁的她,身上有一种自卑、倔强、不服输,因为心中的自卑她错过了一段爱情,也错过了那个人一辈子。她在20岁的时候是过的很洒脱的,在她脸上可以看到那种小女生

    这部电影看的时候内心是很平静的,但在看的过程中又会惊起一些波澜。

    女主郭勤勤,我在她身上看到了20岁的女生的样子,也看到了30岁女人的样子,不论是20岁还是30岁的她,身上有一种自卑、倔强、不服输,因为心中的自卑她错过了一段爱情,也错过了那个人一辈子。她在20岁的时候是过的很洒脱的,在她脸上可以看到那种小女生的天真烂漫以及爱情的样子。在她30岁的时候,可以看到她作为一个女强人拼命努力工作的样子,这个时候的她身材完美,事业顺利,经济富余,但是似乎没有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滋润,但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不就是自己取悦自己,和亲情爱情友情吗?所以我觉得在她的眼神里,在导演编剧的取向里,郭勤勤是渴望这三种东西的,这也是人拼命努力一生所追求和想要守护的东西。

    南之仰,看起来一幅玩世不恭的样子,一幅过好自己全家不饿的样子,但从他的生活状态和眼神里,其实也很难看到那种快乐和幸福,但当我看到他拥抱女儿,女儿喊他爸爸的时候,那种掩藏不住的幸福,让旁人看的也不自觉嘴角上扬。当养母抱着他摸着他的头发的时候,他那种被爱的感觉,是他一直想要的吧,我觉得他是追求归属感的,而不是倡导着一生自由放荡不羁,否则他又怎么会想要“家人般的骂”。

    真正所期待的样子是什么,是拼命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是敢爱敢付出,是对亲情友情爱情不留太多遗憾的样子,才20岁,就算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难道就不能够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人吗,内心充盈,闪闪发光的自己就是信心满满的样子。

    【详细】
    13728713
  • 映真
    2018/3/17 12:00:12
    《华盛顿邮报》中对新闻自由进行了哪些探讨?
    “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 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not the governors”
    “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 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not the governors”  (展开)
    【详细】
    923025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