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个朋友影评

12410629
  • 大头菜
    2021/3/15 11:47:37
    真的,我五分全给王朕

    李国毅值得五星推荐。颜值巅峰,人设高级,演技在线,又萌又帅又毒舌,能撩能酷还带撒娇。这么好的王朕,谁不喜欢。

    但是这部戏,不是我说,真的只看王朕cut就好了。

    因为女主真的和男主没有CP感。也很难理解男主为什么会喜欢女主。身为一个洁癖,是不可能喜欢上脏乱差生活习惯的人。看这俩人的家就明

    李国毅值得五星推荐。颜值巅峰,人设高级,演技在线,又萌又帅又毒舌,能撩能酷还带撒娇。这么好的王朕,谁不喜欢。

    但是这部戏,不是我说,真的只看王朕cut就好了。

    因为女主真的和男主没有CP感。也很难理解男主为什么会喜欢女主。身为一个洁癖,是不可能喜欢上脏乱差生活习惯的人。看这俩人的家就明白了。编剧真的在瞎编。。。。外形上俩人也不在同一个时空的感觉。女主其实是有些古典美的那种,现代戏里面感觉就偏土。人设也是,非常令人失望,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生。反而是女二同为妇产科医生的沈以乐与男主的“办公室友情CP”非常在线。他俩单独开一个医疗题材写妇产科温馨向剧情的可能会更多人看吧。不强组感情CP,无敌搭档CP也是很好的。

    必须要说的是,王朕的造型师,我膜拜你。2016的剧,王朕的几十个造型都高级、别致、有趣、有情调、重点是,还让作为医生的王朕看起来很着调。2021年看剧的我,仍然佩服佩服。那件红色风衣外套,简直戳中了我的心。

    【详细】
    13320508
  • zenzenzen
    2015/9/21 18:04:59
    关于96山难的一些背景 -- 对山和登山者的尊重和敬意
    看到一些评论,诸如:登山的人no zuo no die;电影那么无聊简直要睡着;铺垫那么长为什么不直接切入登山戏,balabalala。。想写几点关于96山难的背景,助于理解电影吧。内容主要来自于into thin air这本书(电影经此书改编并且基本尊重原著,省去了一些更繁杂的事件和背景人物,也被认为是最贴近96山难事实的一部论述)和Wiki。不对之处欢迎补充和改正。

    另外忍不住想
    看到一些评论,诸如:登山的人no zuo no die;电影那么无聊简直要睡着;铺垫那么长为什么不直接切入登山戏,balabalala。。想写几点关于96山难的背景,助于理解电影吧。内容主要来自于into thin air这本书(电影经此书改编并且基本尊重原著,省去了一些更繁杂的事件和背景人物,也被认为是最贴近96山难事实的一部论述)和Wiki。不对之处欢迎补充和改正。

    另外忍不住想说的是,评价电影拍摄手法拍摄技术没有问题各入花眼,但如果想随随便便评价登山者的人生观-诸如傻不傻去找死之类的话之前,希望在敲键盘之前想一想,反过来说,作为普通人的你我愿意自己的人生被评价成毫无目的跟蝼蚁一般苟且生得渺小死得无趣吗??电影中露脸的角色基本都映射了现实中的真人,有的在96山难死了,有的下山后几个月死了,有的在后来的登山中死了,有的还活着。你可以不同意登山者的人生观,但请给他们基本的尊重,否则体现的也只是自己的无知狭隘而已。

    1. 为什么电影不能直接切入雪山戏啊,前面那么多无聊的铺垫真的要睡着了好吗??

    两个主要原因:一. 对于商业登山队的业余登山者来说,整个登珠峰是一个足有1个月之久漫长而乏味的大工程,而绝非只是冲顶的那一天。队员需要徒步进行到大本营,在海拔逐渐升高的4个大本营之间来回进行高海拔适应性训练,有些人连冰爪都不会穿,电影里有这个细节。而组织者和夏尔巴人也需要进行建营,在登顶途中挂绳,放置备用氧气瓶等等组织工作。

    二. 造成山难的原因不仅只是下山途中致命的风雪暴,不能忽视的是很多关于人的无数细节的堆积而成的辅因,任何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铺垫都有可能是促使那一次冲顶4个探险队中9人死亡的原因之一。下面会说到一些但绝非全部。

    这个电影的用意显然不只是想制造一些生死一线间的所谓的戏剧冲突,而是试图还原那次山难的全景,让观众可以有所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灾难这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 诸如为了保一个人的命切断下面挂着同伴的绳子,或者为了求生切自己一个胳膊这样的猛料抱歉在这次事件里并没有发生。

    2. 电影里人物那么多,根本记不住,也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没怎么描写登山中感人的互助精神。

    首先,人多间接促成了更多人的死亡。96年5月10日那一天就有4支队伍同时攻顶,3支队伍挤在希拉里台阶排队用绳索攀登,在8839米高度的地方多呆一分钟就意味着多体温降低,消耗氧气,丧失神智,后来很多在旁人眼里的愚蠢举动和决定都需要考虑到在8000米以上神智急剧下降的因素。

    为什么会同时登,因为Jason演的Adventure Consultants的领队试图协调开登顶日期但遭拒绝,电影中南非人愤然离席的那一幕,而同一天中登顶的时间,普遍认为是在中午过后必须下撤,因为峰顶基本上每天下午开始刮风,而5月10日那一天的暴风雪尤其致命。 每个人自身的特质、经历和心理也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他最后是生或死的结局。

    同时,人多也是后来积极救援的力量,因为有些登山队安排在后几天登顶,所以在得知发生山难后很多人例如来拍电影的IMAX队,都积极参加到救援中,避免了更多的伤亡。

    电影一开始也花了篇幅说明了Adventure Consultants和Mountain Madness两只都是商业登山队伍。也就是说,每个客户花一笔钱,电影中也交代了6.5万美元,参加到这个队里来,很多人并没有太多高山经验,互相之间也不认识,因为背景五花八门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可以互相依托生命的关系。而所有后勤工作,包括运输,铺路挂绳,建营,都由组织方完成,其中包括很多夏尔巴人。所以队伍之间可谓基本没有什么感情。

    3. 两个商业登山队之间的竞争关系

    Adventure Consultants和Mountain Madness为了生意都在想法设法提高自己媒体曝光的知名度。Adventure Consultants的随行记者本来是被杂志社安排了跟随Mountain Madness,但是临行前,AC Offer了一个很优惠的方案给杂志社,杂志社就改让记者跟着AC登山了。电影中就有Jake冲着Jason说“你抢了我的记者”的片段。95年AC没有送任何一位客人登顶,96年又有随队记者,登顶压力可想而知。而Jake的队里也有一位随行网络记者,就是电影里那位全程带妆的女人,和难波康子一起在风暴中下山但被救了。这样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心理压力,到后来在高海拔的影响下和各种其他因素演变成了两位领队都做出非理性偏离原则的致命决定。

    这位具备一定高山经验的记者登顶后生还,并写了Into thin air这本书。

    4. Rob Hall:Jason演的领队(Adventure Consultants)

    新西兰人,作风严谨。在山难之前他完成了五次登顶珠峰,在当时是非夏尔巴人中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人。

    Rob致命地答应邮差在下午很晚的时候继续登顶而不是返回,电影中有铺垫说明,因为邮差去年也参加了这只登山队,但是在距离顶峰300米的地方被劝回。邮差一年当中又拼命打两份供攒钱,在Rob的劝说下再次尝试登顶,所以电影中也有提到Rob主动offer给邮差一个很大的折扣。可能对邮差来说,这一次死也要攻下山顶了,而为什么Rob同意并且陪同邮差走上了致命的一步,各种感情因素在高海拔作用下消灭了理性?然而没有人再有机会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了。另外一个致命因素是有一个向导(真名Andy Harris)由于各种高海拔神智的原因误以为希拉里台阶下方的储存氧气瓶都是空的,而事实是氧气瓶都是满的但表由于结冰问题不工作了,所以Andy坚持认为空瓶了并且把这个信息告诉了Rob。这个判断导致了Andy自己的死亡和Rob在氧气耗尽的情况下没有试图去拿满的氧气罐。

    Rob垂死之际和妻子用卫星电话通话是真实的,并非故意制造的煽情情节。

    5. Scott Fischer:Jake演的领队(Mountain Madness)

    美国人,生性散漫,登山天才。Jake演得很传神,一个嬉皮士样的充满了个人魅力并似乎并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登山天才。

    他是第一批无氧登上K2的美国人,并在攀登K2时认识了Rob Hall。

    Scott也曾经无氧登顶珠峰,并且发起了清理珠峰空氧气瓶垃圾的运动,尼泊尔政府在这项运动的启发下制定了一系列例如奖励夏尔巴人带空氧气瓶下山的政策。

    为什么他明明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还要坚持登顶?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前面提到的两队之间的竞争压力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原因,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再也无从探究。

    很喜欢的一个细节是Scott精疲力竭登顶以后,微笑着用ET手指点了一下小尼玛堆最顶上也是世界之巅的小石头,不知那时候他是否已经有预感下不了山了,但是死在珠峰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何尝不是最好的归宿。

    想提一下的是在96山难中,Rob Hall组织严谨的登山队共有2名登山者客户和两名向导(包括Rob Hall)自己遇难,而组织松散的Scott Fischer这一队只有Scott自己遇难,客户都安全生还。

    6. 德州人

    真名Beck Weathers。电影中对他的描写也有细致的处理。一开始对邮差的出言不敬,一副有钱德州佬眼睛长头顶的样子,后来在走梯桥时的紧张和破开大骂。在半山上因为答应了等Rob Hall而没有顺势跟Madness队员下撤。到最后所有人以为他死了,在七八千米的地方被狂风暴雪吹一夜后他却神奇地站了起来,自己走回了营地!有谁能不赞叹生命可以如此顽强而不被其感动呢!

    书中还写到,直升机救援时,有两个重伤员,台湾人和德州人。因为每次只能装一个而直升机停机条件十分不稳定,德州人爽快地让台湾人先上了机。

    7. 俄国人

    真名Anatoli Boukreev,Mountain Madness的向导。苏联时代出生的登山天才。在全世界14座超过8000米的山峰中,他无氧登顶了十座。在书中,对他的描述是有争议的,因为他作为向导没有带氧登顶,而且早于他所有的客人提前回到营地。提前回来的原因,书的作者提到因为在8000米以上无氧失温更快,必须快速行动才能保全自己的安全,而俄国人在后来也请人代笔一书The Climb中则坚持说是他与Scott在山上进行了讨论后一致同意让他先下山保存体力,有需要是随时准备救人。俄国人的理念是如果自身不具备独立登山的能力就不应该来登顶,所以他并不是非常配合传统的当向导的各种规矩。

    事实结果是俄国人营救了3个客人,并且他公司的队里没有客人遇难。

    俄国人的经历在这播西方登山者里比较复杂独特,他是苏联计划经济时代培养出来的专业竞技型登山运动员,拿过苏联对运动员的最高荣誉。但是苏联解体以后他加入的哈萨克斯坦就不再养着这些运动员了,他就来了美国,但是英语很差很难表达自己。Boukreev对当导游,组公司一点兴趣都没有,是个内心纯粹深邃的人(他的美国女友后来根据他俄语的登山日志出了一本书Above the clouds,里面还有他自己写的摄影集),但是为了筹集登山费用不得不来当向导,所以有种跟大部队都格格不入的感觉。电影里这位演员是冰岛人,怪不得跟其他演员气质迥异。。

    96山难里对他不带氧气瓶的批评一直困扰他,山难后隔了几天他一个人去登了8400米的洛子峰去“静一静”,顺便创造了速度记录。。96-97年他又爬了7次8000米以上的山,同时还要跟into thin air作者等对他批评的人打嘴仗,并且让一个美国人代笔出了一本书the Climb从他的角度讲了这次山难的过程回击对他的批评,无奈,也是用英语采访编辑的,可能还是没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想法。

    97年12月初美国Alpine Club给Boukreev颁发了最高荣誉,象征美国主流登山界对他在96山难中营救别人的认可。3周后圣诞节当天,在冬季攀登Annapurna遭遇雪崩失踪,至今未寻。


    七七八八讲了一些,最后用俄国人的一句话做结尾,希望作为观众的我们对山,对登山者持有最基本的尊重和敬意。

    "Mountains are not stadiums where I satisfy my ambition to achieve, they are the cathedrals where I practice my religion."

    ================

    课外阅读材料:
    meccarmca推荐的:
    1. 本次事件相关纪录片合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015241/
    2. 豆瓣这儿就有链接的98 IMAX版: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63355/ 南坡上
    3. 与本次事件无关,Discovery攀登珠峰纪录片Beyond the Limit,2006年开始拍了三季: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20504/index_3.html 北坡上
    4. 嫌纯登山题材太乏味的,可以搜搜 张京川,当时新闻联播都有播。关键词:登山,枪击,反恐,绝地生还。事件发生于2013年,2015年2月巴基斯坦主谋越狱成功。
    5. 跟珠峰无关:我很喜欢和尊敬的Jimmy Chin跟拍的攀登Meru的纪录片,2015年发行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215008/

    部分生还者书籍,除了《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以外,其他书都没引进国内,最方便的是在Amazon上买kindle电子版:
    1. Jon Krakauer《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网上各种电子版本也都很容易找到
    2. Anatoli Boukreev: The Climb; Above the Clouds(俄语转英文的登山日志)
    3. Beck Weathers: Left for Dead: My Journey Home from Everest
    4. Lou Kasischke: After the Wind: Tragedy on Everest - One Survivor's Story
    Lou也是我个人很敬佩的一位,他在距离顶峰一百多米的地方自己做出了折返的决定。他主业是一名律师,骨子里透着理性,有强大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书在2014年才出版。
    【详细】
    76045669
  • zehuaYan
    2015/2/6 12:03:08
    热血梦想
    如果不是因缘际会认识了老查,我也许就会错过这部电影,毕竟,主打阵容小鲜肉陈翔不是我的菜。

    而就在我坐在电影院里,看到第一个桥段的时候,心中还在忐忑不安:“万一这厮拍出来的是一部CCTV6电影,回头可怎么聊天啊。”

    好在,看完电影之后长出了一口气:尽管节奏的掌控有些问题,但作为一部能够让人多次笑的出来,笑的开心的喜剧电影,已经绝对值回票价了。我已经可以坦然的推荐这部电影,
    如果不是因缘际会认识了老查,我也许就会错过这部电影,毕竟,主打阵容小鲜肉陈翔不是我的菜。

    而就在我坐在电影院里,看到第一个桥段的时候,心中还在忐忑不安:“万一这厮拍出来的是一部CCTV6电影,回头可怎么聊天啊。”

    好在,看完电影之后长出了一口气:尽管节奏的掌控有些问题,但作为一部能够让人多次笑的出来,笑的开心的喜剧电影,已经绝对值回票价了。我已经可以坦然的推荐这部电影,而无需顾左右而言他了。更何况于私,作为一部有实现梦想的意义的导演处女作,值得点赞。

    电影中的插画风、老戏骨戴立忍的绝佳表现,扮演皇太子年轻时代的绝对哏的演员,不断涌现出的段子和因为落差和冲突构成的喜感,共同构成了我观影后的记忆点。

    其中,当我看到皇太子莫名的来一句“纹身是摇滚之源”的时候,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老查那一对布满纹身的大花臂,不禁暗骂:自编自导就是能够满足自己的恶趣味。

    看完电影,老婆留言道:“女主不如你老婆好看。”
    “那是,比我老婆差远了!”老查的反应果然是100分,丝毫没有得罪人的顾虑。
    毕竟,曾经的热血青年已经沦为热血老爸了,在实践热血梦想的道路上,是要拖家带口一起跑的。

    另,对比了同档期上映的喜剧电影:跑男、熊出没和喜羊羊之后,可以很客观的推荐各位,热血男人帮应该算是这个档期里比较着调的喜剧了,有空的话,可以去看看。
    【详细】
    7369608
  • 赤叶青枫
    2008/11/16 14:39:16
    《武术之少年行》:男色如花剑如虹
    文/赤叶青枫

    自从《功夫熊猫》大热之后,功夫或武术俨然又是眼下影坛的一大热题材。《武术之少年行》、《夺标》、《狼牙之阿布》等几部最近已经上映或即将上映的新片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主题或卖点。虽然这几部影片的票房及口碑最终谁能技压群雄尚不可知,但《武术之少年行》抢占先机,率先上映,同时又有成龙、洪金宝等功夫巨星的保驾护航,为其站台并卖力宣传,故而多少占了一些“便宜”。

    影片
    文/赤叶青枫

    自从《功夫熊猫》大热之后,功夫或武术俨然又是眼下影坛的一大热题材。《武术之少年行》、《夺标》、《狼牙之阿布》等几部最近已经上映或即将上映的新片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主题或卖点。虽然这几部影片的票房及口碑最终谁能技压群雄尚不可知,但《武术之少年行》抢占先机,率先上映,同时又有成龙、洪金宝等功夫巨星的保驾护航,为其站台并卖力宣传,故而多少占了一些“便宜”。

    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它讲述的是一群怀揣武术梦想的少年成长的故事。看罢全片后,我们不难发现,以国内武术学校的少年为主角,武术为主题的题材组合虽然比较新鲜,但对于今时今日看惯了中外动作大片的观众们而言,没有豪华的明星阵容,没有炫目的视觉特效,甚至剧情本身也稍嫌单薄平淡……因此想要抓住人们的眼球,实非易事。

    不过影片还是有些看头的——首先,起码在演员方面会让你多少眼前一亮。

    作为成龙力推的“新一代武术精英”的开篇之作,此片大胆启用新人。一众年轻主演中,除了在《命运呼叫转移》、《丑女无敌》等影视剧中崭露头角的毛俊杰以及蔡少芬的“极品老公”张晋之外,其他几人完全都是生面孔。虽然他们演技稚嫩,但胜在样貌不俗,尤其是刘峰超、王文杰等几位男演员,一个个剑眉星目,唇红齿白,英姿勃发,青春逼人。再加上全是专业武术院校出身,身手都非常矫健,因此在荧幕上舞刀弄剑时,真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甚是养眼。

    另外,洪金宝的出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虽然他在片中甘为绿叶,不多的动作场面也让人颇有“廉颇老矣”的唏嘘之叹,但其举手投足之间,功夫大家的气势无人能及。往那一站,无需太多动作及言语,一个眼神,几个简单手势,便足以威震全场。而他在处理父子义、儿女情等感情戏上,亦拿捏的恰到好处,再次展现了老戏骨的精湛演技。

    另外,影片的动作场面亦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其中的几场武术表演。以往我们欣赏武术表演的途径大多是通过观看电视转播,而那样的场面一般情况下又都是由普通摄影机拍摄,画面的远近、角度、切换、剪辑等表现手法跟电影不可同日而语。而在《武术之少年行》中,相关桥段均由几位国内顶级的武术运动员亲身演绎,枪、棍、剑等多种兵器轮番上阵,再经过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处理,甚是赏心悦目。


    PS:评价给星时,我想了一下,决定还是给2星。1星给男色,1星给片中的几场武术表演。至于被扣掉的3星嘛,不言自明。
    【详细】
    15571028
  • 生活萨克斯
    2009/6/13 21:00:05
    我一向不爱评论,但看了这部电影,我忍不住了!
    我注册这个帐号就是为了给个差评!
    这是我看过的最垃圾的电影,完全是浪费生命!
    日本的爱情动作片都比它更生动、更有逻辑!
    我注册这个帐号就是为了给个差评!
    这是我看过的最垃圾的电影,完全是浪费生命!
    日本的爱情动作片都比它更生动、更有逻辑!
    【详细】
    207265
  • 咏絮
    2013/6/30 21:37:59
    为爱而生的张玉贞
              一个女人,为了她心爱的男人,不惜千辛万苦,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得到了梦想中的位置,然而,也为了心爱的男人,放弃了一切,重新回到了原点。
          张玉贞终究是看完了,结局我无力吐槽了,多少凄凉。殿下知道张玉贞回来了却
              一个女人,为了她心爱的男人,不惜千辛万苦,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得到了梦想中的位置,然而,也为了心爱的男人,放弃了一切,重新回到了原点。
          张玉贞终究是看完了,结局我无力吐槽了,多少凄凉。殿下知道张玉贞回来了却还在一边等待着,漫长的等待着张玉贞的自尽,身为他最心爱的女人,是不应该无动于衷的。我以为他会奔跑过去,砸了那杯毒酒。但是没有。真是有点小失落。可是是我的幻想有点罗曼蒂克,认为爱人间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让对方先比自己而去的。
           活着的人永远会比死去的痛苦,所以尽管殿下完好的活在这世上,他依旧是失败着的。我在剧中最讨厌的就是后面出场的淑媛,怎么这大眼睛的小尖脸看着让人恶心呢,一瞪一瞪地,实在很不喜欢!而且最后还使阴招,致使张玉贞去世了。结局没有给淑媛的恶报,真是让观众难以忍受!为什么作恶多端的淑媛没有得到惩罚呢,喂,导演你是漏写了什么!这个讨厌的女人与中殿娘娘相比,简直突出了她是多么善良的配角。仁显皇后倒是一个不讨喜的角色在这个剧中。反正一开始看见她,我也是浑身的不自在。不过她的眼神透漏着一股无辜单纯的气质。一脸无害样。。。哈哈,看她后面的表现,我发现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可悲的女人罢了。几次凭借父亲的势力和那些所谓老论西人的势力来获得中殿娘娘的位置,但实际上呢,自己是否开心呢?看着自己的男人和其他女人在那里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自己何尝一天是开心过的?她终于在临终前对张玉贞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可惜呀,可惜,她人是走了,也同时带去了张玉贞的生命。
    她万万也没想到,她们两人的命运纠葛这么的复杂。
            张玉贞确确实实是个为爱而生的女人,殿下的英明才气也是值得她去爱的。殿下自然是很爱很爱她的,但是李淳可以自由的爱她,而殿下却不可以。这个身份注定要放弃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因为是殿下,所以不能不听从那些权势们的指挥,在他们的怂恿下,废黜了原来是中殿娘娘的张玉贞,然后在巫蛊之术中,也间接导致了张玉贞的死亡。张玉贞是甘愿为他而死的。就像为他而生一样。可怜的女人,死在了宫廷阴谋中。
            张玉贞原本是善良的女人,然而入了宫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们一步一步看到她的变化,这也是人生最大的无奈吧,为了得到心爱的东西,不得不去改变。当她被迫屈服于大妃娘娘的各种压迫时,她终于知道只有反击才能赢得胜利的战争。于是开始自导自演了,假死以废黜了中殿娘娘。然而不正当的胜利终究要品尝恶果的,这部剧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那时,我就觉得中殿娘娘特别的可怜,又反而责难张玉贞的不应该了。居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所以,她的初恋情人都看扁她了,想要报复来引起她的注意。
            张玉贞呀,张玉贞,可惜你爱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帝王家的人。注定,是一场悲剧。。。
    【详细】
    61421463
  • 了了不了
    2006/12/7 11:04:07
    一个人寂寞,两个人孤单。
    重温了一遍这部很早就看过但那时也许并不懂得的电影,看杜家珍辗转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或从容、无奈、或尴尬、愤懑、或怔忡、涩楚……

    心开始有缓慢积聚的疼痛扩散开来!

    抛开影片本身所赋予角色的某些特质,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奶茶,清瘦的,恬淡的,有时忽然锐意的灵秀与天真,有着洁净清朗的额头,婴孩般清澈干净的双眼,吐气如兰的清醒通透。。。

    诉说、迷失、茫然、对峙、逃避
    重温了一遍这部很早就看过但那时也许并不懂得的电影,看杜家珍辗转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或从容、无奈、或尴尬、愤懑、或怔忡、涩楚……

    心开始有缓慢积聚的疼痛扩散开来!

    抛开影片本身所赋予角色的某些特质,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奶茶,清瘦的,恬淡的,有时忽然锐意的灵秀与天真,有着洁净清朗的额头,婴孩般清澈干净的双眼,吐气如兰的清醒通透。。。

    诉说、迷失、茫然、对峙、逃避、隐藏、紧闭的门……

    有人说这是一部给单身男女看的电影,尤其是单身女子。
    这个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局。
    非常细致化的情节,某种情绪的自我抚摸,一个女人对着电话答录机的喃喃自语,另一方静默无声的倾听……
    它不像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段隽永精粹的舞台剧亦或小品文。也许它根本不卖座,但却能在喧哗嚣闹中,给我们一份平静、一些思考,以及某种相互交织着的细密感触与疼痛,如同静默深蓝的一泓湖水……


    一些不得不记录下来的台词:

    ——好的都是别人的

    ——隐藏自己的人是找不到真感情的

    ——选择你所能承担的

    ……

    “如果你不把时间想像成是一种静止的,而是一种比较延长的关系。比如说,想像自己是一个写剧本的人,或者一个导演的时候,你就会想,故事是在发展的、会有后续,你可能就不会觉得静止的那一刻有那么重要,悲伤那一刻的眼泪,不会是世界的全部。你会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那么你此时的伤心、难过等等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点,一切还会继续……”


    “爱”是一种本能,它是情,“情”是“心”与“青”,“青”是什么?绿色,绿色代表一种生命或者再生,所以“情”其实是一种循环与延续,它不是一霎那就烧掉的灰烬,它包含了很多关心,体谅,责任。爱当然也包含性,但性,它是生物的,直接的,动物的。相比较,“情”需要更多的承担,更多的体贴……


    【详细】
    1097833
  • Mercuryだ
    2021/11/27 17:52:54
    遇见花香观后感

    先从人物分析开始吧。学姐(江怡敏):她是一个从小被保护得很好的孩子,就像亭亭说的是掌上明珠,而且从两个人的零碎对话中可以看出,在学姐家中,父亲是有话语权的那一个。她和母亲是附庸,一个靠丈夫赚钱来花,另一个对父亲的管教言听计从。这种长年累月的服从性家庭教育下,形成了学姐在任何边缘行为下都会习惯性地退让、忍耐、服从的软弱性格。在她的世界里,是没有反抗和对峙这一说的,也

    先从人物分析开始吧。学姐(江怡敏):她是一个从小被保护得很好的孩子,就像亭亭说的是掌上明珠,而且从两个人的零碎对话中可以看出,在学姐家中,父亲是有话语权的那一个。她和母亲是附庸,一个靠丈夫赚钱来花,另一个对父亲的管教言听计从。这种长年累月的服从性家庭教育下,形成了学姐在任何边缘行为下都会习惯性地退让、忍耐、服从的软弱性格。在她的世界里,是没有反抗和对峙这一说的,也没有所谓的自主的权利,因为这些都是在父权笼罩的家庭中不被允许的存在。所以当她和亭亭的关系发生了质变,或是说早已质变只是在她尚能欲盖弥彰的范围内时,她要强迫自己在这段关系里后退,退回到最初她的价值观中的「朋友」的范围。即便这种退出让她痛苦,但是她也会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这是其他人眼中「正确」的选择。怀着这样的想法,她结束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又听从家里的安排结婚生子,看似过上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如果亭亭没有再次出现,可以预见到怡敏的一生都只是从一个笼子走到了另一个笼子中,麻木且认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句话完全就是她的真实写照。她每天除了要像男性一样上班,还要照顾有精神障碍的儿子,回家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角色。她的丈夫像是另一个巨婴,一个生活上的白痴,他对于妻子在生活中的面面俱到坐享其成,以至于怡敏只是参加一个婚礼,他帮忙带一天儿子,隔天孩子就因吃坏了肚子而腹泻。同时,他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即便再晚,吃完的餐具也应该是由妻子回来收拾的。面对这样的丈夫,怡敏有想过要反抗吗?显然没有,她认命了,「命苦呗还能怎么样呢?将就着过吧。」大概是这种想法。所以当她从沙发下抽出丈夫打了一天的电玩手柄,拖着疲惫的脚步去收拾餐具,听到丈夫对婆婆「夸赞」自己「把一切都弄得好好的」的时候,她感觉不到高兴,只是觉得悲哀但无力。在这段婚姻关系中,她进一步彻底地失去了自我,连手机桌面都是儿子,一周五天在外出差的丈夫,完全指望不上。面对精神障碍的儿子,她显然要付出比其他母亲更多的精力,因此她的生活里,没有「我想要」,只有「儿子需要」,说得难听一些,这是一个守活寡的母亲。而亭亭的再度出现,仿佛向她十五年死水一般的生活中投了一颗石子。她自以为压下去、只是一时冲动的少年情愫再次唤醒,或者说她沉睡的自我意识终于开始觉醒。这逼得她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早已面目全非的自己。十五年后的重逢,惊喜、愧疚、感激以及过去未能表达的爱使怡敏感受到了短暂的快乐。而亭亭对于她生活上的帮助,也让她感受到了家庭中另一半「同伴」的作用,因此她开始重新试着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情感。过去,她对于自己与亭亭之间的感情是极力否认的态度。可当她在婚礼时看到一对女生同样幸福地举办婚礼分享喜悦时,她产生了一种对于「生活在别处」的好奇与兴奋。所以当亭亭试探性地对自己做出情侣间的亲密接触时,尽管她感到紧张,但同时也怀着猎奇的心理,就像她高中时代在亭亭的怂恿下第一次相互触摸对方的身体。最后的拥吻是她情感到达的顶点,这一刻她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完整的人。从她主动抚上亭亭的脖子,对她的吻予取予求时,这十五年来的委屈,悲愤,懊恼,对过去自己软弱逃避的愧疚,以及从未消失过的爱,瞬间把她和亭亭淹没,在这一刻,她用行动代替了语言,正视了自己的内心,同时也对亭亭那么多年的爱第一次正面做出了回应。江怡敏终于成了江怡敏,而不是王太太,或是小哲妈妈。分割线————————————学妹的来了写在最前面:「我希望,我们都能够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都能够变得更勇敢。」学妹(钟亭亭):她可能是有那么一点神秘色彩的女生,我是说她的家庭方面。虽然看了很多遍,但我仍旧对于她生长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感到困惑。一些个人猜测,或许是单亲或是接近单亲家庭的状态。单从呈现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没有人物前史的角色。因此以下仅对呈现部分做分析。不难看出,亭亭是一个坦率,正直,同时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生。这一点并不只是表现在她对于性别意识的模糊,她对于一切的情感都是十分单纯、不惨杂质的,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她是一个理想化的呈现,与周围所有的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是唯一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而从情感角度来说,亭亭之于怡敏,反倒更像是学姐。当她第一次在排球场上看到青春飞扬的怡敏时,怀着好奇与仰慕的感情请求加入排球队,并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学姐的倾慕。之后不管是训练后第一个与学姐道别,还是主动提出要载学姐回家,都展现了她表达情感的方式简单而热烈。在她的世界里,依赖和喜欢是可以毫不掩饰表达出来的,她所要情感输出的对象是一个「人」,其次才是性别。当怡敏还囿于「非礼勿视」的家庭教育中时,亭亭会觉得「这又没关系」,因为她觉得她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足够让她提出对彼此身体的探寻,「坦诚相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能够增进彼此间情感的一种方式。高中时代亭亭表达好感的方式是莽撞的、不管不顾的,她希望喜欢有回应,至少不被拒绝,希望她们两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和别人与众不同的存在,她是一个传统世俗的反叛者。在一次又一次地试探,亲吻,有别于好友间的拥抱后,怡敏的不拒绝与迁就让她产生了找到同类的错觉。因此当怡敏严词提出她与自己的关系已经太近了必须终止时,亭亭感到困惑,震惊、失望和悲伤。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两个人之间明明是水到渠成的感情也必须是要符合社会赋予的一般性别意义下的,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喜欢和爱都要收敛。同时她也对怡敏有了新的认知,眼前的这个学姐并不是像在球场上表现出来的那样敢打敢拼,和自己有着同样敢于挑战世俗勇气的人。在明白了这一点后,亭亭感到心灰意冷,她不仅是对选择逃避的怡敏失望,同时也对这个定义所谓「正常」的社会感到失望,这种感觉甚至让她对自己产生了自我怀疑,我相信在她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自我怀疑都在反复地对她进行精神折磨。就个人来说,我偏向于认为亭亭是个有一点缺爱的人物,她对于怡敏表现出的依赖带有一种对于安全感的需求,譬如她对于拥抱,对于身体贴近时心动后的表现出的放松与满足感,都让我有一种她在怡敏身上获得了一种归属感,而这种需要在遇到怡敏前是无处安放的。对亭亭而言,怡敏是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存在。十五年后与学姐再次相遇的亭亭,已经学会了收敛自己的情绪,扮演一个看似普通的「正常」大人。她明明就坐在对面,也看到怡敏的欲言又止,但是这次她选择慢慢来。不管是在婚姻排队合照的等待过程中,还是在出租车上想要知道她生活近况的探寻,亭亭的试探都是能随时收得回来的,有别于她高中时带着强烈裹挟性的热烈。当她发现怡敏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那么如意,譬如年少时憧憬着要摆放在窗边的高脚椅,最后却淹没在鸡零狗碎的生活中时,亭亭开始默默地表达自己的关心:及时递上纸笔让她处理公司急务,照看小哲让她安心处理自己的事情等等。这些行为看起来都是礼貌克制符合「一般朋友」的标准,也让怡敏在长久「伴侣缺失」的婚姻关系中感到温暖以及能够喘息。当然,亭亭也知道,不管是过去对于和自己曾经那么亲密无间的关系,还是如今在生活中的「普通朋友」身份,怡敏都依然选择否认。所以当怡敏在丈夫面前装作与她是初识时,她笑了一下,这个笑里包含谅解,自嘲、意料之中但不会有指责。因为这时候的亭亭不再是高中那个面对与众不同时会困惑,愤怒,乃至质疑自己的小女生,十五年的光阴,已经足够让一个人树立自我认同,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来不动声色地对抗世俗。在过去,亭亭只是一个非常简单干净到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女生。她不理解为什么相互喜欢不能在一起,为什么要让自己妥协于社会一般标准来以此展示自己是「正常人」,她不理解怡敏的决绝感到。而十五年后,她能够理解所有,她明白这只是个人的选择,她选择了坚持自我对抗世俗标准,而怡敏选择妥协,这都没有错,不能仅仅因为没有被选择而心生怨怼。在这一基础上,亭亭恰到好处的循序渐进来到了第一个关卡。这决定了她和怡敏之间是到此为止还是有质的飞跃,必须直面,没有迂回可言,而这一点,怡敏也清楚知道。亭亭在必须要迈出这一步的时候,生怕出了差错。而拥抱是她们间最熟悉的接触方式,所以她在背后抱时停了一会儿来确认自己是否还能感到当初的那种归属感。在这之后的每一步,她都时刻注意着怡敏的情绪,一直到吻上侧颈和脸颊,而后得到了怡敏的回应。在那一刻亭亭才是能够真正确定眼下的这个人,其实和自己一样爱意未减,至于她的顾虑和犹豫,都可以交给时间慢慢疏解。成熟后的亭亭在和怡敏的婚外情中以无限的包容与耐心让怡敏能够有余力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因为她自己也经历过自我认同的重建,知道这对于一个几十年来都身处围城从未想过要反抗的普通「女性」会更迷茫、难以取舍。或许最后会失败,她会再一次在选择中被放弃,但她已经不再强求自己是第一选择对象。在这之前,她们能够相互爱一天就是一天。从高中时期小心翼翼试探的爱慕,在十五年后转变为坚如磐石沉默包容的爱。我知道自己会在不同时期反复爱上你,而你也终于予以回应,就很好了。

    【详细】
    140233639
  • 緣分的忝椌〆
    2018/2/24 23:34:27
    海带烂片

    什么灾难?哪里发生了?完全就是没有搞懂观众的观影兴趣,寻求刺激才是整个影片的内涵,却实际上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道理,整部影片完全没有笑点,太俗了。还能不能看了,不觉得好看,就是国产经典烂片,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感兴趣,就是感觉这个电影没有结局,我要看的是灾难,海带星人如何攻击地球?阿黑哥嘿嘿爹呵呵呵额呵呵公民minor婆婆minor婆婆婆婆哦破你OPPO婆婆婆婆POS婆婆哦名品140字齐了不

    什么灾难?哪里发生了?完全就是没有搞懂观众的观影兴趣,寻求刺激才是整个影片的内涵,却实际上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道理,整部影片完全没有笑点,太俗了。还能不能看了,不觉得好看,就是国产经典烂片,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感兴趣,就是感觉这个电影没有结局,我要看的是灾难,海带星人如何攻击地球?阿黑哥嘿嘿爹呵呵呵额呵呵公民minor婆婆minor婆婆婆婆哦破你OPPO婆婆婆婆POS婆婆哦名品140字齐了不

    【详细】
  • 9181202
  • 春和景明
    2020/7/9 18:55:29
    建议去看小说

    初中时看的小说,现在依然记得,依旧被其中瑰丽、奇幻的世界和宏大的剧情所着迷。看到拍成电视剧还挺期待,看了两集,果然是国产电视剧特色,改编的面目全非,变成无脑不讲逻辑的恋爱剧。从甄嬛传开始,国产电视剧走进了一个怪圈,有一个爆款出现,接下来几年都是千篇一律的仿制品,就算根据小说改编,好像请了同一个编剧,改的面目全非,不断向同类型第一个靠拢,越来越次,演技特效皆不行,我吐了。

    初中时看的小说,现在依然记得,依旧被其中瑰丽、奇幻的世界和宏大的剧情所着迷。看到拍成电视剧还挺期待,看了两集,果然是国产电视剧特色,改编的面目全非,变成无脑不讲逻辑的恋爱剧。从甄嬛传开始,国产电视剧走进了一个怪圈,有一个爆款出现,接下来几年都是千篇一律的仿制品,就算根据小说改编,好像请了同一个编剧,改的面目全非,不断向同类型第一个靠拢,越来越次,演技特效皆不行,我吐了。

    【详细】
    12716193
  • 秋夜篱将晓
    2017/12/27 18:09:24
    毫无疑问的狗血剧,但人物也算有血有肉,有理有据
    平心而论《情定三生》是一部标准的国产狗血剧,有很多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都是为了纠结而纠结,为了误会而误会,为了矛盾而矛盾。可我偏偏喜欢这部剧,从14年到今年17年刷了五六遍。而最近一次观看之后与以往相比有了许多不一样观看感受,想要与网友们分享。
            首先是主角的人物塑造。
      
    平心而论《情定三生》是一部标准的国产狗血剧,有很多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都是为了纠结而纠结,为了误会而误会,为了矛盾而矛盾。可我偏偏喜欢这部剧,从14年到今年17年刷了五六遍。而最近一次观看之后与以往相比有了许多不一样观看感受,想要与网友们分享。
            首先是主角的人物塑造。
            我个人本身就对杨蓉是路人粉,虽然她经常演一些腹黑女二,可在这一部剧里面,杨蓉将顾知夏这个圣母女主塑造的十分到位。杨蓉在这部剧里面的造型非常温婉贤淑,虽然有些服装比较诡异,可是她还是成功驾驭,我见犹怜。再加上配音到位,知书达理的顾知夏与杨蓉融为一体。顾知夏在迟府受尽磨难,可是其实仔细想想所有的磨难都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大家必须理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她明知自己在名义上是迟瑞的妻子,她的名字还在迟家的族谱上未被除去,她竟与“土匪”向天私定终身。而且她与向天的结合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即使在山寨里面,向天也没有与知夏公开举行婚礼。这才有了后面向天因误会先抛弃知夏母女然后又娶知夏过门等一系列事情,因为即使在土匪的世界里,知夏与向天也并不是合法夫妻,即使他们已经有了孩子。所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顾知夏真的已经算是离经叛道,无比荒唐。她与别人通奸,通奸的对象竟还是人人喊打的土匪。她还有了和奸夫的野种。其实这样想来我竟觉得编剧编的太不合理,我很难想象顾知夏这样知书达理的女子,在做出这些决定的时候,不会考虑自己的声誉与迟家的声誉。关于顾知夏的离经叛道,有两极化的评价,有人赞美她勇敢追求爱情,有人骂她是荡妇。我承认在任何时期下,女人都有追求爱情与自由的权利。可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是事实,顾知夏做出了违背当时社会伦理的事情,那么她就一定要付出代价。她在迟府受到的囚禁与折磨便是她付出的代价。
           迟瑞的角色算是非常吸粉了,作为男二比男一的戏份还要多也算是不常见。迟瑞早期囚禁知夏,逼迫知夏打掉孩子的行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妻子就是丈夫的财产,理应任由丈夫处置,再加上他本身对知夏爱的痴狂,导致了早期迟瑞偏执的行为。可是从爱人的角度来说,这些行为将知夏推得越来越远。知夏第一次从青峰山上逃下来的时候,知夏需要的是身边熟悉的人的温暖与迟府的道歉。可迟瑞违背知夏的意愿,将她“软禁”在了迟府当中。在他与知夏的互动当中,他一味地把自己的爱强加给知夏,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知夏自己的爱,可他并没有聆听与遵从知夏的想法。在知夏第二次回来,已经怀了向天的孩子的时候,两个人早已产生的裂隙越来越大,他因为爱知夏,无法放了知夏,要把知夏留在身边,可他又介意自己被戴了绿帽子这件事情,逼知夏打孩子,将她搬去偏院。即使他在奶奶为难知夏的时候会挺身而出,可是在知夏的眼里,一切的苦难都还是源于迟瑞不肯放过自己。一别两宽,迟瑞就是做不到。而且从迟瑞对待蔷薇和凌雪的态度来看,他其实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不是一个担当的男人。只是编剧神话了迟瑞对知夏的爱,让大部分观众忽略了他对其他两个女人的不负责。但是到后期的少爷真的是很吸粉。少爷的转变应该是知夏分娩开始的。到了后期的迟瑞少了些偏执,多了些成全。他的爱少了自私,可惜的是错过的最初,在后来的岁月也无法弥补。知夏即使感动,也没有爱情的可能了。
             由于本人被迟瑞吸粉,所以对向天这个角色没有什么感觉。听闻由于剪辑的问题,剪掉了很多向天的镜头,让观众对向天和知夏的相爱不明所以。整部剧下来我也不明白为何知夏对向天至死不渝,对迟瑞的爱视而不见。当知夏被迟瑞放生之后,她与向天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般长相厮守,你侬我侬,反而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斥着猜忌与怀疑。其实向天对知夏的不信任是可以理解的。当初他从沈虎手里逃出来后,即使有风言风语,向天还是保持了对知夏的信任,可由于迟瑞的逼迫,知夏亲口对向天说她已经背叛了他,而悠悠是迟瑞的孩子。这对向天的打击是致命的,他在牢里所有的信念与希望都破碎了。最不可试探的是人心,心结易结不易解,即使向天最终相信了悠悠是他的孩子,可他还是对迟瑞保持深深的敌意,不愿意知夏与迟瑞有接触,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他的眼中,他不知道知夏与迟瑞之间经历了些什么,他眼中的迟瑞只是一个对自己的妻子朝思暮想,在事业上和自己针锋相对的男人。但其实平心而论,我并不认为向天是知夏的良人。在谈恋爱时,向天可以带给知夏惊喜与心动,可是要是论过日子,还是得两人三观相合最好。这在向天不同意知夏去学校念书便可以看出来,两人所受教育不同,很多处世观念是不一样的。婚姻的维持不单单依靠的是当初的一腔热血,所以如果最后的结局是知夏和向天走在了一起,他们的爱情也未必能长相厮守。
             关于凌雪,我对她的印象是从坏到好。以前我总觉得凌雪偏执,强势,又有坏心眼,可最新一遍看过后,才明白了作为她的无奈与伤心。她在知夏刚入府之后百般维护知夏,甚至不惜顶撞她最爱的迟瑞与她最尊敬的奶奶 ,也要成全知夏。可是她不是圣人,即使知夏不是故意的,可是知夏的存在确确实实伤害了凌雪太多,所以凌雪也起过坏心思想要害知夏,可是正如这部剧里面说的,人总有一念之差。最后的凌雪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生死关头也是拼命护着知夏的。而且其实对于迟家来说,她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媳妇。她体恤丈夫,孝顺公婆,并且她也能在生意上面帮助迟瑞。只可惜迟瑞看不到她的那些付出,正如知夏看不到他的那样。凌雪也为人大方,霸气,有股狠劲儿,也是我喜欢她的地方。
             最后呢,我个人认为,这部剧的时间跨度有些小。向天在和知夏吵架时,他说“你给迟瑞当了两年老婆还不够”,而从这段时间到知夏坠崖也没有很久,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从故事的开始到知夏坠崖顶多也就是三四年。知夏和向天真正在一起的时间顶多也就是一两年。在现实生活中,只一两年的感情便承诺一生,情定三生,实属少见。所以我还是希望在这个故事中,主角们相处的时间能够再长一点,他们彼此纠结的时间再长一点,这样会增加这些至死不渝的爱情的真实合理性。
    【详细】
    90212733
  • wz7465
    2018/5/13 4:37:45
    一部高智商的电影,很少有人真正看懂

    豆瓣评分6.2,不太好,看IGN评分只有2.5.看来中国的观众智商比美国观众的智商还是要高不少,这是让人欣慰的地方

    这部片子讲述了一个间谍奇才女主红雀的故事,她把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为自己命运真正的主宰,影片中有4个角色属于智商第一梯队,女主智商最高!其余三个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男主(内特),俄方情报头子(内奸马布尔,叔叔的上司),俄方教官(夫人)

    先看故事梗概

    豆瓣评分6.2,不太好,看IGN评分只有2.5.看来中国的观众智商比美国观众的智商还是要高不少,这是让人欣慰的地方

    这部片子讲述了一个间谍奇才女主红雀的故事,她把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为自己命运真正的主宰,影片中有4个角色属于智商第一梯队,女主智商最高!其余三个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男主(内特),俄方情报头子(内奸马布尔,叔叔的上司),俄方教官(夫人)

    先看故事梗概,女主原是剧院当家花旦,被她有心的叔叔-情报副处长(伊万)安排接待艺术大拿德米特里还被吃了豆腐,这是她沦为红雀的前奏。接下来,舞蹈表演中发生了意外,她的腿被男舞伴踩断,这下好了,当家花旦做不成了,失去经济来源的她连妈妈的医药费都付不起了,还有被赶出去的风险,这时他叔叔出现了,原以为是来雪中送碳给笔钱的,却只是来告知她,你受伤不是意外,是被人暗算,原来女主的男舞伴有个相好,嫉妒女主是头牌,便和男舞伴合谋暗算了女主。刚烈的女主听后,便把这一对狗男女一顿狠揍,这下又落入了叔叔的圈套。

    叔叔说,你犯了事,要让我保你,你得为国家做一件事,上次安排你见的艺术大拿对你垂涎三尺,这次你再见他一次,答应和他上床,支开他的保镖,找机会把他的手机换成我给你的复制品,任务就这么简单,女主答应了,结果这原来是一次暗杀行动,艺术大拿直接在女主面前挂掉了。惊魂未定的女主又被带到叔叔面前,叔叔告诉她,开弓没有回头箭,又拿她妈妈做威胁,女主意识到自己掉大坑里去了。女主短暂回去看望妈妈,接着就要被送去特训成为红雀,临走前,妈妈告诫她,你这个叔叔不择手段,六亲不认,你要留一手防备着她啊,女主听后,默默点头,她心中正在酝酿一种反抗体制的力量

    特训中,女主表现出色,她更有一种别人所没有的天赋,洞察人心的能力,看穿他们真正想要的,同时女主有着刚烈的性格,她多次通过巧妙的手段化解了沦为妓女的侮辱,给情报头子(马布尔)和教官(夫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虽然违背了教义,但是还是顺利毕业了。她又见到了叔叔,叔叔这次给她安排了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从男主嘴里套出俄国情报部门的高级内奸

    故事回到开头,男主和俄方情报头子(内奸马布尔)公园接头,遭到缉毒警的盘查,男主误以为暴露,为了掩护马布尔逃脱,男主开枪掩护,自己逃到了美国大使馆找庇护。事后才从美方情报部门得知虚惊一场,但是男主开枪已经打草惊蛇,不但暴露了自己,使得自己无法再回到俄国,同时自己的接头人也存在暴露的风险,虽然他当时逃脱了。躲了几个月后,男主重新出现在布达佩斯,发觉又被跟踪后,他意识到线人马布尔并没有暴露,向美国情报局去核实情况时,得知线索断了,原来马布尔非常谨慎,除了男主,他不和任何人联系。美国情报局希望男主重新联系马布尔,说服他换一个新人接头。

    女主也来到了布达佩斯,她带着她叔叔的使命而来找男主,但她的目的却不是套情报,而是抱着投诚的心态而来的,她是来给自己的命运找机会的。很多人都不会看明白这点,以为女主是后来变节的,是迷上了男主才变的,这是大错特错的!女主有一个天赋,洞穿他人想要什么,同样,女主也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当她从叔叔那里听说男主为了掩护线人而开枪,把自己陷入危险之地后,她立刻意识到美国间谍和俄国间谍非常的不同,俄国间谍冷酷无情,六亲不认,俄国人也是勾心斗角,毫无情义,行尸走肉般生活,可美国间谍就不同了,为信仰而战,有情有义。嘿嘿,这部影片当然是部主旋律影片,美化美国的,话不多说,女主那时就打定主意,投诚美国,带妈妈出国!

    女主为向美国投诚,做了哪些前期工作呢?女主故意以拙劣的跟踪手法引起男主注意,然后游泳馆留下真实姓名,让男主把她背景查了个底朝天,她有一个身份特殊的叔叔。然后她特意跑去参加外交活动和男主相见透露自己被生活所逼而活,而男主风趣的说到,自己不是一个爱国者,自己做这份工作出于爱好,比卖轮胎好多了。女主的对话使男主意识到她另有所想,是个可以策反的对象。

    女主一开始就带着投诚的心来到布达佩斯,她不是来成事的,她是来坏事的,女室友警告她各管各的事,不要多管她的事,女主偏要处处留心,当她在外交活动上看到室友和美国参谋长暧昧的时候,提前结束了与男主的会面,并拒绝了他当晚的邀请,然后回去潜入到室友的房间找到了更多的证据,她发现室友已经钓到一条大鱼,并且到了收获的时候,女主便计上心来,她要用献祭室友来做向美国投诚的敲门砖,并且借此除掉她叔叔。这时室友回来了,开门的时候隐约得觉得不对劲,女主出来掩饰了一番,室友看到房里有人便打消了疑虑,顺便向女主透露一个消息,因为女主拒绝了色鬼站长的要求,被站长打了小报告,于是女主跟踪站长来到酒吧,设计收拾了站长,自己也挨了一拳。出了酒吧,女主又跟踪男主到他住所(男主丝毫没发现,可见女主的跟踪技巧很高),以受伤者的姿态向男主诉苦,其实真实目的是来探查一番。第二天一早,女主乘男主不在,又跑到男主的住所,拿走了印有男主指纹的酒杯,这是用来陷害她叔叔的。

    这时她叔叔来看望她了,无意间透露出去维也纳参加会议,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接着叔叔开始问起她工作进展怎样了,她糊弄了一番,话锋一转,我和室友发现了一条新的大鱼,美国参谋长,下星期就交易了,需要收买费25万美元,这一段,女主开始出卖她室友了,而且出卖的非常高明,叔叔答应她的要求,也意识到室友瞒了他很久,这坏了规矩,埋下了室友后来被杀的伏笔,这也正是女主想要达到借刀杀人的效果,室友偷听了女主和叔叔的对话,却没意识到女主暗藏杀机,以为女主是来和自己争功的,女主解释道:我不是来和你争功的,是来帮助你的,以你的资历身份是无法争取到25万美元经费的,我叔叔可以。今天我帮你是为了来日你帮我(画外音,我在国内受过非人的刺激,暗示我想叛逃美国,你和美国参谋长的这层关系也许将来帮的上我忙),室友被糊弄住了。

    接着女主又做了一件事,她跑到维也纳给她叔叔开了一个银行账户,明明她很早到了银行,但是她没进银行,只是先物色了一个银行小哥,特意到下班的时候找到他,因为按正常流程,她是没办法替别人开户头的,而这个户头正是用来栽赃她叔叔的,包括上面那个酒杯。做完这一切,女主回到布达佩斯,不出意料的,室友被杀了,女主其实早就有数了,女主第一次见到站长时,就被告知要时刻汇报动向,可见这条规矩是条铁律,而室友竟然瞒了组织一年时间!犯了大忌。室友是被被马布尔派来的马多林以不遵守组织规矩的罪名给干掉的,马多林没有走,顺便警告女主。

    男主那边已经联系上马布尔,并得知了女主是红雀的身份,男主的上司还心有顾虑,认为女主如果是红雀的话,那么她的任何话都不可信,因为红雀是受过超级特训的女间谍。但男主依然觉得女主可以被招募,听闻女主那边出了事(室友被杀),担心女主安危的男主觉得这是一个招降的好机会,来见女主。一不小心又中了女主的圈套,其实全是按照女主的套路走,早在女主意料之中。于是女主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和男主来了段开诚布公的谈话,顺利投了敌。男主还以为自己策反有功,却不知女主是主动投敌。女主在测谎测试中提出了自己的计划,要求美方往她替叔叔开的账户中转账25万美金,美方说你开价不小啊,女主说,我拿你们参谋长的情报来换,我帮你们挖出这个内奸值不值?太值了,由于这个交易达成了。女主为何要借刀杀人干掉室友,因为只有干掉室友,她才能代替室友完成这个交易,以双面间谍的身份为美方送上一份厚礼,作为她投诚美国的敲门砖,同时也为除掉她叔叔铺好路。

    交易的过程出了差错,参谋长过早的离开酒店,遇到抓她而来的美国特工,这一切被还没离开的俄国特工看在眼里,俄国情报部意识到消息走漏,而女主是最大的嫌疑,于是带女主俄国审讯,男主赶到机场想解救女主,被女主眼神示意离开。女主回国后被严刑拷打,死不松口,叔叔再次来到女主面前,女主狡猾的问道,你忘了我第一任务吗?我向美国透露风声就是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然后套取内奸是谁,一番话说的叔叔无言以对。于是女主被放回布达佩斯继续完成任务。受尽折磨的女主回去见到男主,自然免不了一番巫山云雨,然而马布尔派来的剥皮杀手马多林又来了,为什么马布尔要派杀手来?因为他要做一个验证,其实马布尔已经猜到女主叛变了,但他要百分百确认。如果女主真叛变,那么她就会和男主合力杀死马多林,否则只有牺牲男主了,这样他马布尔就会永远不暴露了。事实马布尔猜对了,女主真叛变了,于是马布尔见到女主,告诉女主自己就是那个内奸,并且告诉她自己叛变的心路历程其实和女主一样。最后马布尔告诉女主,你有两条路,一条是告发我,一条是栽赃你叔叔。只是马布尔没想到的是,女主早就做出了选择,她已经谋划栽赃她叔叔很久了。她告诉情报局长,她叔叔就是那个内奸,于是从她叔叔的房间搜到有男主手印的酒杯,这是通敌的罪证,又发现了维也纳账户上美国汇给他的25万美元,最后确认人质交换时,男主又做了假确认,于是她叔叔就被俄国特工机场当场射杀了。于是女主成为英雄,接替了马布尔的位置,成为新一代接头人。

    说说该片中隐藏的最大一个彩蛋,那个人就是教官(夫人),她是马布尔的亲密好友,另一个隐藏至深的内奸,在第四国立学校,马布尔,夫人还有女主是具有那种一眼就洞察能力的人,马布尔留下女主单独谈话的时候,意味深长的问什么样的人会把他侄女送到第四国立学校,女主木无表情的说,一个爱国者,马布尔接着暗示生活有很多种,女主退出后,夫人马上进来说到:红雀必须隐藏她们的情感。可见这不是一次单独谈话,夫人不是外人,她一直旁听,还一语道破了女主在隐瞒自己的想法

    【详细】
    93633942
  • 兔山
    2017/1/31 15:20:04
    捡漏点进去大梦西游2,我竟然看完了!
    说实话,看网络大电影我是拒绝的。但是大过年的实在不想去电影院与那些“阖家欢乐”的家族们拼场地,一个个拖家带口的,整两个熊孩子就够你喝一壶的。

    铁扇公主还是VIP的推荐,躺着无聊,抱着捡漏的心态点进去看了看。

    有点意外,画面竟然可以用唯美来形容,没有那种粗糙的感觉,演员演技也能过眼。而且铁扇公主的颜完全是我的菜啊,有点娇有点俏,整个人看着娇萌娇萌的。

    整个影
    说实话,看网络大电影我是拒绝的。但是大过年的实在不想去电影院与那些“阖家欢乐”的家族们拼场地,一个个拖家带口的,整两个熊孩子就够你喝一壶的。

    铁扇公主还是VIP的推荐,躺着无聊,抱着捡漏的心态点进去看了看。

    有点意外,画面竟然可以用唯美来形容,没有那种粗糙的感觉,演员演技也能过眼。而且铁扇公主的颜完全是我的菜啊,有点娇有点俏,整个人看着娇萌娇萌的。

    整个影片,视觉效果是过关的,最起码我看来,画面还算唯美,但是有个硬伤就是剪辑,有好几个地方剪得我一脸懵逼,虽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就这么理所应当的剪过来还是让人有点突兀的感觉,不过还在演员的演技和颜值还是能够撑得起来的,也就这么过去了。

    最最让我尴尬的就是狐狸精和牛魔王讲黄段子的时候……我全程都是跟那个狮王一样的反应啊,一身的鸡皮疙瘩已经快要掉光了……编剧大哥,咱能不能行行好,不要强行调情?隐晦一点不好么?有的时候,欲盖弥彰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好么……

    谢苗还能一字马我挺惊讶的,哈哈哈哈,有心的人可以在影片里找一下。

    不过我最最好奇的是,这片片里的那朵尼玛花,到底有几朵?哈哈哈哈,感觉每次镜头带出来的时候都长不一样啊!!!这一定不是我的错觉。

    整个影片如果作为假期消遣的话,还是可以看的,当时主题曲出来的时候,我差点就认真起来了。
    【详细】
    8326593
  • Yomurei4
    2020/7/12 3:12:27
    我想认真探讨一下大家都没怎么聊的点

    前提:我的打分只是个人口味,不具有参考意义

    卑微的想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感觉大家都没有太多人探讨。

    这部动画到底客观来讲好不好我现在也不好讲了,我个人来说,收获到了我意料之外的收获感到非常的感动和感谢汤浅。

    首先我的感观是,这部片子的重点比起“沉没”更多的是“日本”,这也是我心目中它升华的地方。

    这就导致,可能很多地方探讨到了很多很隐晦深刻的

    前提:我的打分只是个人口味,不具有参考意义

    卑微的想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感觉大家都没有太多人探讨。

    这部动画到底客观来讲好不好我现在也不好讲了,我个人来说,收获到了我意料之外的收获感到非常的感动和感谢汤浅。

    首先我的感观是,这部片子的重点比起“沉没”更多的是“日本”,这也是我心目中它升华的地方。

    这就导致,可能很多地方探讨到了很多很隐晦深刻的日本社会和文化的问题,这些我认为可能需要对社会文化以及日本有一定了解和思考的观众才更有共鸣和代入。这是我难得在动画作品里看到非常直接戳开日本社会国民各种问题直接讨论的一次,也是我一直期待看到的内容。尤其是大家可能觉得不太硬核莫名其妙的rap,我看完倒觉得很有意思,它本质是提供了一个大家直接发表对日本和世界文化差异的看法的机会,能了解到日本人讨论这个而且聊的不算浅,我很开心。

    还有大家诟病的包括莫名其妙的发便当这点吧。我个人还是能接受的,而且我也很少能在哪怕是影视作品中这么密集深刻地看到对死亡的刻画和讨论。说实话,我经历过家人的突然离世,身边朋友也有各种不幸,这些死亡真的千奇百怪,完全没有逻辑可言。有医疗事故,有突发性猝死,有被大浪卷走尸骨无存,有被绑架撕票。但是活下来的人要如何面对呢?尤其是这样悲剧的灾难,大量生命在逝去,又是一场生存拉力赛,每天都有可能有人无法存活被淘汰。但是2020,它有给出它认为的出路,那就是活下去,走下去。我真的很感动,因为现实中的人,都是这样带着伤口,又前行下去了。

    当然也有一些我也不是很明白也希望得到探讨的内容,比如女主的伤口比如新兴宗教。虽然我还不太懂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但是我仍然觉得很奇妙很生动。无论是那个mother(这个代号真的挺妙的)还是剧中的每一个角色,其实都挺鲜活的,他们有很多背景故事都还值得被品被挖掘。弟弟看起来一直是个聪明的休学儿童,女主是一个青春期不成熟的少女,学长看起来遇到过挫折封闭了自己。我觉得,人物的刻画真的在这样的容量里面作为群像剧挺成功的。

    “日本”要沉没了,但是日本是什么呢?看动画片的时候我得到了这样抛来的问题。是一座火山地带的岛?是在东方的“日出之国”?是日本的各种令人喜爱的文化?还是形形色色的面孔和故事呢?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沉没了当然是灾难的,但是对于灾难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他国人民呢,最后一集我看完的感想是,日本仍然是世界的财富,我怎么舍得日本就这样消失了。

    我真的很喜欢绝境之中绽开希望之花这样悲剧中获得平静这样主题的作品。所以真的很感激汤浅监督能在这样不容易的一年和有限的题材里,尽力交付这样的回答。

    监督推特说,大家就当作一个娱乐来看吧,是啊,我觉得我看的过程中基本都没太能料到剧情发展,于是就一口气看完了。然而,能让我一口气看完的新季度新动画剧目,一年都没有几个啊。再次感激。

    【详细】
    127201247
  • 面瘫九
    2018/1/14 21:09:39
    人生被浪费了77分钟
    本片让我觉得像是被耍了一样 从画面到剧情到配音 这电影没能让我看到任何诚意 你要说制作精良 画面变化如同ppt 绘画水准有失偏颇(如果你非要说就是这样的画风 我也无fuck说)有很多细节偷工减料 只靠一个镜头切换 或者定格画面 音效过度 非常偷懒 配音也棒读蜜汁尴尬 更不用说...  (
    本片让我觉得像是被耍了一样 从画面到剧情到配音 这电影没能让我看到任何诚意 你要说制作精良 画面变化如同ppt 绘画水准有失偏颇(如果你非要说就是这样的画风 我也无fuck说)有很多细节偷工减料 只靠一个镜头切换 或者定格画面 音效过度 非常偷懒 配音也棒读蜜汁尴尬 更不用说...  (展开)
    【详细】
    9071224
  • 豆豆
    2018/8/12 13:30:12
    爱情只是表面,我更在意这部剧的内核

    在看到女主被逼辞职开诊所前,我都觉得这部剧是部恋爱喜剧。在看到女主拜访男主因为事故放下手术刀成为社区医生的父亲后,我真的很感动。

    想起一个故事:有人夸扁鹊的医术高明,扁鹊却说,我家兄弟三人,我的医术是最差的。我的二哥在患者刚刚显出病灶时就能医治对方,我的大哥在人们还没有生病时就能用方法让他们保持健康,而我只能在患者快死的时候把他们从鬼门关拉回来。我救人的过程比较惊险,所以大家都以

    在看到女主被逼辞职开诊所前,我都觉得这部剧是部恋爱喜剧。在看到女主拜访男主因为事故放下手术刀成为社区医生的父亲后,我真的很感动。

    想起一个故事:有人夸扁鹊的医术高明,扁鹊却说,我家兄弟三人,我的医术是最差的。我的二哥在患者刚刚显出病灶时就能医治对方,我的大哥在人们还没有生病时就能用方法让他们保持健康,而我只能在患者快死的时候把他们从鬼门关拉回来。我救人的过程比较惊险,所以大家都以为我医术高明,但我其实根本就比不上我的两个哥哥。

    大意是这样。所以电视剧喜欢选急诊室和外科做题材,惊心动魄,容易吸引观众。其实真正的好医生,能够惠及更多人的医生其实是社区医生。大部分的疾病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患者都能痊愈。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定期监测身体各项指标,是很有意义的。我想成为一名医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拿上手术刀展现自己神乎其神的技能,更在于帮人们发现潜在的疾病救人于无形。

    不知道编剧的取向是什么。女主最后应该不会再回大医院了,她一旦得到了人们的信任,这份信任应该会成为永远无法卸下的担子。男主到底是会洗刷冤屈重新拿上手术刀,还是会承认自己病情对专业的影响,放下手术刀和女主一起经营社区医院?拭目以待。

    【详细】
    9585520
  • 兰因。
    2022/2/4 22:53:13
    挺应景儿的一个纪录片

    虽然对这类题材没什么兴趣,但突然看到是今日搜索No.1趁吃饭的时间就点开看了。

    作为纪录片整个节奏有点慢,但题材和故事是个挺接地气儿或者说是实用的。因为近年来使用网络社交平台来结交新朋友的人越来越多,“杀猪盘”似乎也越来越多。

    整片还是挺清晰明了的。希望从网络平

    虽然对这类题材没什么兴趣,但突然看到是今日搜索No.1趁吃饭的时间就点开看了。

    作为纪录片整个节奏有点慢,但题材和故事是个挺接地气儿或者说是实用的。因为近年来使用网络社交平台来结交新朋友的人越来越多,“杀猪盘”似乎也越来越多。

    整片还是挺清晰明了的。希望从网络平台寻找到另一半或者好朋友的人值得看一看的。

    想写下片后自己对此类情况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很特殊:

    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吸引到什么样的另一半。灰姑娘与王子,穷小子与公主的故事只会出现在电影里,或许生活中也会有,但永远不要期望奇迹会凭空出现在自己这里。“惊喜”也只是你不断努力才会出现的“结果”而已。

    2.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为你付出。除非你命很好总是有亲朋好友愿意支持你(那也得是因为你这个人值得),否则你就要在其他方面付出等同的价值。

    3. 关于借钱:

    关于借钱从小我爸就教给我两个原则:

    第一,除去异常特殊的情况,父母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万不得已需要借钱的时候可以先向家人开口。如果害怕父母不支持你不敢开口,想想这个钱是否真的值得去借。

    第二,如果别人向你借钱,先想想这个钱给出去会不会影响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们的感情值得你这么做,并且不会给你的生活造成负担,可以借,但做好这个钱丢了的准备。如果这是你无法承担的金额,关系再好也不能借。

    正常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开口向别人借钱(更别提才一面之缘或者很泛泛的“朋友”),真正的好朋友也不会因为你拿不出这个钱而跟你翻脸。

    很多人说剧里的这些女孩不值得同情,其实这么说有些残忍。毕竟她们也已经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但是她们确实需要想明白一些道理而不是一味的去谴责对方有多“残忍”。

    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另一半没有错,但前提是要充分认识自己到底是谁,到底合适什么样的人,值得什么样的人。然后才可能以正确的方式去更完善自己,才有可能遇到你以为的“奇迹”。

    永远满怀热情,永远积极向上。不要因为生活里遇到过几个“骗子”就不相信生活。

    永远认真的去看待自己,也永远不要自作聪明的以为可以占谁便宜。就永远不会遇到骗子。

    保持乐观,保持警惕。

    祝大家新年愉快??

    【详细】
    141921435
  • gigi
    2006/6/8 0:43:01
    几个震惊的发现——穆赫兰道密码
    昨天浏览了Mulholland Drive迷建立的一个网站Lost on Mulholland Drive:http://www.mulholland-drive.net/(楼下有朋友说网站有毒,我这里没显示啊..一切都很正常),我估计再也找不
    昨天浏览了Mulholland Drive迷建立的一个网站Lost on Mulholland Drive:http://www.mulholland-drive.net/(楼下有朋友说网站有毒,我这里没显示啊..一切都很正常),我估计再也找不到比它还强悍的电影网站了,资料的齐全让我对站长佩服得五体投地:电影里出现过的哪怕只在屏幕一角的龙套人物的档案、主角的所有服装道具、影片中出现的所有场所的具体位置和真实地址 [MD出现的门牌号大多是编造出来的]、每个场景的每个微小细节以及可能有的各种含义、拍摄时期的探班记录和现场照片、影片所涉及的心理理论、与Mulholland Drive类似题材影迷也可能会喜欢的影片列表等。做如此尽力贴心的资料收集一半归功于影片的成功,才能拥有这么多为之痴狂的影迷,另一半则是因为它并不是那种一目了然、看开始就可以猜测到结局的傻瓜片。
     
    事实上,在今天以前,我一直以为看懂了片子的80%,浏览这个网站特别是看到论坛里激烈的讨论后,发现原来它根本蕴藏着无数可能性,或者说是一个类似Da Vinci Code解谜游戏。在几个小时的浏览中,我越来越被看到的东西震惊,比如:

    1. 原来很多人都持着一种观点——Diane小时候被性虐待过,对方很可能就是自己的亲属。得出这个结论得通过及其细致的分析,比如下飞机后Betty和那对老年夫妇的对话以及后来那对夫妇在汽车里很诡异的笑容,Betty和那个叫Woody老头的对戏,神秘的cowboy说的那句“Hey, wake up, pretty girl”等等,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有点牵强,或者是我挖掘力度还不够吧。

    2. 围绕在影片中的几种可能性,其中一个就是Betty,Diane,Rita和Camilla根本是一个人,Rita/Camilla是现实中的Diane幻想出来的,有几个地方可以证明,第一就是镜子的隐含意义,比如Betty第一次是透过镜子看到的Rita,而Rita又是透过镜子看到海报上那个叫Rita的女明星的海报,Rita第一次带上金色假发和Betty也是出现在镜子前;还有那段被无数人拿来分析的Coco来到Betty家里看到Rita的场景,Rita在很多时候似乎只[能]和Betty对话,其他人似乎都忽视了她……等等,在各种各样的细节猜测中,让我很不能忍受的一条是说Rita/Camilla的原型就是住在12号的那个不男不女的家伙。也就是在现实中Diane和她关系暧昧,后来决裂了。

    3. 还有一个观点是Diane的这个梦是否包含着Rita/Camilla的梦?也就是梦中有梦?

    4. 另外一个大胆的假设是其实所有人都死了,影片中唯一真实的场景就是听到声响后Aunt Ruth进来巡视一番而后离开。

    5. 更夸张的假设是其实这些是那个说在墙壁后面看到妖怪的男人所梦到的,因为他白天在Winkie’s咖啡馆里看到了Diane和杀手,遂编造了这么一个梦。

    6. 那个出现在Pink's和杀手交谈,还要了根香烟的妓女 [有人说她长得像Naomi,我看更像Cameron Diaz] 以及貌似Diane的Winkie's女招待是否暗示着Diane在好莱坞寻梦途中由演员到招待再到妓女的沦落过程?

    7. 很多人把最后那场很关键的Adam和Camilla宣布订婚的聚会和“最后的晚餐”联系在一起,因此金发女郎和Camilla的亲吻多少有了犹大背叛之吻的寓意。

    ……

    这部片有太多太多细节上的线索,简直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不知道这些影迷算不算太钻牛角尖,不过我是让他们分析得越来越毛骨悚然,因为片子里你无法确切知道哪里是梦的开始,哪里又是梦的结束,在不同地方截取都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Naomi Watts谈到对这部片子的理解时,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Gestalt”,大意说任何在梦境中出现的物体,哪怕一个桌脚一块抹布,都是你人格的一个缩影。因此在这个大前提下也就不难理解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了,或者,这一切根本就不能完全用逻辑解释,谁规定梦境一定要完全合情合理呢?导演David Lynch真是老奸巨猾,他把观众混淆于真实与梦境中苦苦挣扎,而正是这种切身体会过的失落和混乱感让我越来越喜欢Mulholland Drive,难怪有人称Mulholland Drive是“最接近梦的电影”。
     
    幕后的一些故事也颇让人寻味:

    1. Mulholland Drive是David Lynch献给Jennifer Maria Syme的片子。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不过她就是2001年在Mulholland Drive杀青后不久在车祸中身亡的Keanu Reeves的前女友,也是David Lynch曾经的助手。关于Jennifer和这部Mulholland Drive还有不少奇怪的巧合,我就不一一说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http://www.mulholland-drive.net/cast/jennifer.htm

    2. David Lynch就住在Mulholland Drive不远,这是一条富有神秘色彩的马路,也见证着好莱坞的历史。另外,麦当娜,约翰列农等的住所就在这条路上。

    3. Naomi在一次访问中透露她在拍这部片子时一度想放弃,心情沮丧,甚至一度萌发开车到Mulholland Drive自杀的念头。我觉得这可能与她本人遭遇和Diane有一定重叠有关,她也曾几次提到David Lynch在"exploring her dark side"。

    4. 这部片本来要叫Diane's Invention,谢天谢地最后敲定了Mulholland Drive这个名字。
    【详细】
    10502637
  • 阿客
    2014/8/26 8:44:25
    基督教电影的前途在哪里?——阿客的胡言乱语
    首先声明《下一站》这部电影我很想看,但是我目前还没办法看到,所以,这也不能算一部影评,只是我对这个话题的一点感想。另外,用这个题目的意思不是我知道答案,只是一些思索,也希望引起更多人来探讨这个话题。

    这些年陆陆续续看了一些被归类为“基督教电影“的电影。我看来大多数可以归到一下三类
    1. 圣经故事 这个太多了,比如最近的《Son of God》
    2. 教会历史 比如《路德》
    首先声明《下一站》这部电影我很想看,但是我目前还没办法看到,所以,这也不能算一部影评,只是我对这个话题的一点感想。另外,用这个题目的意思不是我知道答案,只是一些思索,也希望引起更多人来探讨这个话题。

    这些年陆陆续续看了一些被归类为“基督教电影“的电影。我看来大多数可以归到一下三类
    1. 圣经故事 这个太多了,比如最近的《Son of God》
    2. 教会历史 比如《路德》《奥古斯丁》《暴君焚城录》等
    3. 现实题材基督徒的生活故事(包括家庭、职场、恋爱、体育等)比如《消防员》《勇气》《天作之盒》等等

    前两类暂且不提,要写又是一大篇。单是第三类现实题材就有不少。香港创世电视(《下一站》的片头似乎出现了他们的标志)和美国的AFFIRM公司都是立志于基督教电影的的制作。他们的电影我看过不少,每看完一部我都会上豆瓣看看评分和评论。我发现叫好的一般都是基督徒(从独特的用词可以看得出),而其他人评论里提到最多的就是”宗教说教“这个词。所以,克服”宗教说教“倾向可能就是基督教电影的最大难题。

    但是怎么克服呢?我想找出一些成功案例来,又看了一批电影,还真发现了几个没有被骂说教的。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爱在春天来临》(2003),还有一个是《传奇42号》。当然肯定还有别的,我先说这两个。

    《爱在春天来临》是一个系列基督教”纯爱“电影里的一部。豆瓣评分8.0,485条评论,只有一条提到”传教“,而且不是太反感的语气。其实这部片子剧情非常老套,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我的总结是:画面太漂亮了!另外配乐、演员都不错。换句话说,你让大家赏心悦目了,大家即便听你说教几句也不觉得太委屈。况且他没有说太多,点到为止。相反,如果这些基本功没做足,又要教育人家,也难怪人家生气。

    《传奇42号》不是被定位成基督教电影的。但是这是我目前为止看到把耶稣的教导”打你的左脸,就转过右脸给他打“诠释得最有力的一个。豆瓣评分7.8,有不少批评,但是没有说他”说教“的。我的理解是,这部片子里,起主要”说教“功能的角色不是很多人印象当中的”基督徒“——温文尔雅又呆板无趣。虽然这是成见,但很多基督教电影里的角色就有这个倾向。这个角色有很强的语言风格,所以,那些可能有点”说教”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不那么像“说教”了。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何必这么麻烦的要避免“说教”呢,该说就说,何必遮遮掩掩?一个思想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甚至可以直接拉一个条幅,上面刷标语。只不过那样一来别人比较难以接受,而来信息单薄扁平。好电影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他用一种巧妙的形式传达了这个思想,而且让你反复回味这个故事的时候,里面的思想会有机地生长。

    其实最有资格说教而又从不说教的就是耶稣自己了。耶稣比喻式的教育方式在当时的宗教语境里简直是一朵巨大的奇葩(此处褒义)。两千两年,每一代人读他的比喻,每一人在不同人生阶段读,都有无尽的收获。尤其是那个浪子的比喻,对普世人性的解读,精辟到了让人乍舌的地步。(关于这一点,推荐Timothy Keller的《一掷千金的上帝》)。这样的思想,如果用说教的方法表达,写上几本书也言不达意,但是一个小故事活画出来了,而且去转述给别人,也只需要三分钟。这就是不说教的力量。

    好吧,回到电影。

    前面讲的两个例子似乎都是在细节取胜。所以,我又在想,在更大的方面,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如果让我写一个基督教电影的剧本,我会塑造怎样的角色,让角色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时候,我想到去圣经里找找范本。但是一想到这里,我吓了一跳,因为突然意识到,如果让我编故事,我是不会写出圣经里面那种故事的。

    你能想象哪部基督教电影的男主角,一个从小敬畏上帝的人,为了抢别人老婆杀了人家的原配吗?你能想象男主角的儿子要追杀他,而且当着所有人的面又睡了他的小老婆吗?你能想象男主角一出场意气风发、中间急转直下,最后年老昏聩地死掉吗?你能想象这样人上帝还一直对他念念不忘吗?反正我很难想象。我也想象不出男主角在上帝面前像孩子一样跳舞?更想象不出他在得知了那个造反的儿子被杀掉以后那样伤心失态到不能自制。(反正宫廷剧里没这种情节)

    但是,这个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包括我自己。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他那字字泣血的诗篇,有赞美,有感恩,也有愁苦绝望甚至诅咒,但是从始至终这个灵魂里燃烧着对上帝的爱和眷恋。这样的故事怎能不震撼人。

    这个男主角就是大卫。

    为什么我们写的故事拍得电影不容易有这样的故事呢?或许是我们的编剧太心软,舍不得下狠手,把角色逼到绝路,让他背上这么黑的履历。亦或许是很少有编剧真的有这样深刻的与上帝同行的体验。因为其中的极致幸福和痛苦没有体验的人是编不出来的。实在要编,就只能说教了。

    最后,再胡言乱语几句,或许”基督教电影“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因为没有一部电影叫做”无神论电影“或者”正能量电影“(我觉得正能量也是一种信仰)的。电影就是电影,爱情电影就是爱情电影,好看电影就是好看的电影。如果硬要说的话,一个人经历种种波折信了耶稣叫做基督教电影;一个人经历了种种思考决定放弃信仰也应该算基督教电影,因为后者也体现了重要的神学思想:人的自由意志。当然你对信仰的态度会决定你怎样写后面一个故事。

    总之,“基督教电影”不是个容易的差事,如果你是个基督徒,你身边又有人动了这个心思要走这条苦路,千万千万为他祷告,给他鼓励。



    【详细】
    68472324
  • 圣迭戈-北岛
    2020/1/31 17:07:49
    迟到34年的荣誉勋章,和20年的电影

    注:本文原载于笔者新浪微博(同豆瓣ID),发布于2019年9月19日

    几年难得一见的越战电影《最后一搏》的预告仍未释出,但距离该片正式上映(最早定档10月25日)只有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这个反常现象引起了舆论的热议。

    导演托德·罗宾森日前回应,该片实际上是一部独立性质的战争电影,商业宣发的

    注:本文原载于笔者新浪微博(同豆瓣ID),发布于2019年9月19日

    几年难得一见的越战电影《最后一搏》的预告仍未释出,但距离该片正式上映(最早定档10月25日)只有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这个反常现象引起了舆论的热议。

    导演托德·罗宾森日前回应,该片实际上是一部独立性质的战争电影,商业宣发的权力并不在他手中。目前该片的发行方是师门影业旗下的,专攻独立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小型电影公司——路边风景(Roadside Attractions)电影公司。罗宾森表示,该片近期针对美军军人团体的点映获得了极佳的反馈,观众只需静心等待。

    该片的商业宣发看似受阻,筹拍过程也是历经磨难。尽管获得了美国国防部、美国空军、美国陆军的大力支持,但实际上罗宾森和制片人西德尼·谢尔曼,将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部队威廉·H.皮森伯格中士的英勇事迹搬上大银幕足足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

    1999年,罗宾森在为另一部电影做开发研究时,拜访了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部队学校。在这期间,罗宾森得知了被作为学校精神的皮森伯格的故事。

    1966年4月,越南西贡附近的Xa Cam My,美国陆军第1步兵师第16兵团第2营C连,被500名越共围困,伤亡惨重。隶属美国空军第38空中救援和回收中队第6分遣队的皮森伯格接令,搭乘HH-43F直升机前去执行医疗后送任务。

    抵达战场后,皮森伯格奋不顾身地营救伤员。因夜幕降临,皮森伯格自愿选择不随机组返航,留下来看护暂时无法医疗后送的陆军伤员,与陆军并肩战斗,等待次日的营救,但在这期间不幸战死,年仅21岁。皮森伯格牺牲后,仅获得了空军十字勋章,而他的空军指挥官却获得了荣誉勋章。美军官方的一个说法是,因为当时没有足够的文件证明皮森伯格的英勇行为,无法为其追授荣誉勋章。

    战后,在C连的官兵的帮助下,皮森伯格的父母向美国国会发起了重新审核皮森伯格事迹,以及为其颁发荣誉勋章的请求。直到皮森伯格牺牲34年后的2000年,美国政府才正式向其追授荣誉勋章和上士军衔。

    罗宾森得知这个故事的同时,自己的儿子刚刚出生,他有了很强的同情心,觉得这个故事一定要讲出来。于是他带着谢尔曼向50多家电影公司推荐了这个电影创意,但均被回绝。罗宾森并未气馁,选择将这个项目继续推进下去。他开始动笔撰写剧本。

    2007年前后,电影剧本被新线影业购得,但不久之后因新线被华纳兄弟收购,项目陷入停滞,罗宾森和谢尔曼再次失去了支持者。接下来的十年,两人努力筹措资金,希望按照独立电影的方式制作这部电影。2017年,电影正式开机,剧组还前往了哥斯达黎加和泰国取景。

    罗宾森表示,《最后一搏》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越战电影,它的叙事是从国防部的一名调查官员展开的(由塞巴斯蒂安·斯坦饰演),这个角色通过走访当年的老兵,串起了完整的战斗记录,最终为皮森伯格争取到了迟来的荣誉勋章。罗宾森认为,这是一个关于生存、荣誉、英雄主义、认可和战争创伤的故事。

    罗宾森说美国陆军和空军全程支持着这部电影的发展,特别是空军伞降救援部队的官兵们,自己是在他们的坚定支持和陪伴下,走过了这20年。

    虽然资金的筹措绝非易事,但被电影题材所吸引而来的一线演员的倾力加盟,令罗宾森倍感欣慰。塞缪尔·杰克逊、布莱德利·惠特福德、塞巴斯蒂安·斯坦、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等重量级明星出演了本片。笔者认为,这些演员很可能以零片酬的形式出演。

    电影制作步入正轨后,仍然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协调演员档期;如何筹措更多资金;如何真实地还原人物和故事。

    谢尔曼表示,还原真实的战斗场面是重中之重。罗宾森花了数千个小时走访当年参战的陆空军官兵和军事专家,特别是汇总皮森伯格的个人经历,以便于规划拍摄的内容。每个微小的细节和当时发生过的场景都被带进了故事板。

    曾参加过越战的前空军搜救直升机飞行员SMSgt. John Pighini,和前海军陆战队军人Gunnery Sgt. Quay Terry是本片的军事顾问;常年活跃在好莱坞战争影视台前幕后的前海军陆战队军人代尔·戴负责主演的军事训练;前海军陆战队师属侦查营的James D. Dever,以执行军事顾问的身份,带着自己的1 Force军事顾问公司加盟本片;前海军陆战队军人Travis Aaron Wade以联合制片人和演员身份加盟本片。Pighini还跟随剧组前往了泰国取景,拍摄越战戏份,以便利用搜救单位的服役的经验,指导剧组精确还原空军搜救部队的细节。

    罗宾森也指出,这部电影还是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越战场景在泰国取景,预算有限,道具借调困难,HH-43F直升机并未出现在电影中,而是以UH-1直升机代替。目前泰国皇家空军博物馆有一架仅用于静态展示的HH-43,而更多的仍可飞行的HH-43在美国本土。

    【详细】
    122022090
  • 穿拖鞋上課的雲
    2009/2/18 10:21:10
    纯讲了一个奥运英雄
    从我国著名运动员刘长春之选材,再到《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片名,顾名思义典型为08奥运年投拍的主旋律。可除了男主角结尾冲出起跑线,稍瞅出点意思,其余时间,剧情尽显平淡。所以通片看罢,仅记得刘长春一些简单生平事迹,而为民族争光的拼搏精神,反搞得相当模式化。

     

    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决绝代表日本扶持满洲国参加奥运会,逃避追杀,来到北京,历经千辛万苦独自代
    从我国著名运动员刘长春之选材,再到《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片名,顾名思义典型为08奥运年投拍的主旋律。可除了男主角结尾冲出起跑线,稍瞅出点意思,其余时间,剧情尽显平淡。所以通片看罢,仅记得刘长春一些简单生平事迹,而为民族争光的拼搏精神,反搞得相当模式化。

     

    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决绝代表日本扶持满洲国参加奥运会,逃避追杀,来到北京,历经千辛万苦独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本是个传奇色彩浓厚的题材,倘若悬念与人物冲突稍加打磨,定是人物传记史诗佳作。可惜编剧王兴东,找不到当日《离开雷锋的日子》之感觉,剧情反写得愈加敷衍,犹如鸡肋。


    有些像李秉研的李兆林,本身就是运动员出身,演起刘长春,太过适合。他健壮身材,十分抢眼,而时常流露在镜头前的那种耿劲,确实添色不少!可剧本纯为显示其为英雄,人物反太过概念化,缺少血肉。他拒绝日方无理要求,逃离家乡,遭遇战乱,干脆轻描淡写般随意,难寻惊艳。那段在船上冒雨跑步,生硬的励志效果,反脱离实际,透出傻气,难引观众振奋。

    其实孙海英扮演的严父,马境扮的贤妻,赵琳演的报国青年姚可秀,胡军扮演的张学良,还有船上遇见的索菲,表现皆可圈可点。编导想从侧面多方面烘托,既令刘长春人物饱满,又叫他的奥运路充满崎岖。但无奈剧本两不讨巧,指使片子瞧开头便晓结局,缺乏悬念,鼓舞人心效果更是差火候,有走过场之嫌疑。

     

    摄影师出身的侯咏,面对资金紧缺,剧本平庸,如此窘境下,到尽心竭力,随处可见亡羊补牢。本片摄影,充满怀旧色彩,尚算养眼。客轮在海面突遭风暴,浪花效果逼真,颇具好莱坞小型灾难片架势。传统民乐的鼓点与琵琶,也为几场短跑比赛,造了些声势。还有众华侨为刘长春接风时,小段舞狮场面,亦增加了民族气息!相对众多“假、大、空”国产主旋律,《一个人》虽保守陈旧,但至少做工还见精细,已然不易!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拍出并不在于片子质量如何,这种纯为奥运拍摄的命题作文,主创受了拘束,放不开手脚。但历史只会记得一个叫刘长春的青年人,克服层层险阻,他曾不甘屈辱,他曾不甘落后,他曾单刀赴会,他曾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而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中华民族的奥运第一人。

    正如片中未展现的结尾那般,奥运比赛成绩无关,重要在于努力去参与,勇敢迈出体育精神的第一步。从此角度而言,这部为奥组委和电影频道拍摄的作品,还是能规矩完成任务,仅此而已。
    【详细】
    17011064
  • 刘 麦格
    2023/1/15 2:59:43
    你知道五月的青春最折磨人的是什么吗?
    你知道五月的青春最折磨人的是什么吗?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悲剧,第一集到最后一集,在他们的时空里也就不到一个月,所有人的故事都发生在1980的五月,也会结束在这个五月。最难过的是,我一边看着他们走过刀尖,一边在希望他们逃过这一劫,尽管已经知道结局是悲剧是be是...  (展开)
    你知道五月的青春最折磨人的是什么吗?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悲剧,第一集到最后一集,在他们的时空里也就不到一个月,所有人的故事都发生在1980的五月,也会结束在这个五月。最难过的是,我一边看着他们走过刀尖,一边在希望他们逃过这一劫,尽管已经知道结局是悲剧是be是...  (展开)
    【详细】
    1488821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