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时间影评

130212737
  • Raccoon??
    2020/3/14 14:42:51
    气氛有,但是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第一集: ?????? 她在我怀中变冷变硬;然后这个玩偶眨了眨眼睛。 第二集 蠕动:???????? 我感到我的皮肤很痒;然后我看到了虫子探出脑袋在蠕动。 第三集:?????? 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你,我的丈夫昨晚上床的时候跟我...  (展开)
    第一集: ?????? 她在我怀中变冷变硬;然后这个玩偶眨了眨眼睛。 第二集 蠕动:???????? 我感到我的皮肤很痒;然后我看到了虫子探出脑袋在蠕动。 第三集:?????? 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你,我的丈夫昨晚上床的时候跟我...  (展开)
    【详细】
    12384198
  • 小剑仙
    2013/7/28 22:21:06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江湖
    我很少去看电影院,也许因为我比较吝啬那可以换一个U盘或一本好书的七十块钱。又或者我的口味与众不同,总是拒绝现代人的时尚风潮,所以我约不到伴。我明白一个人进电影院心情必定很难过,不过幸好,我有下载。我最初对电视流行的时尚记忆大概和许多80后一样,来自香港TVB或者ATV或者武侠剧。侠者是成人的童话,也许是成人所怀念唯一少年时代的一块净土。当我们步入这个社会所经历总总,而受挫,受屈,受气,受苦的时候,
    我很少去看电影院,也许因为我比较吝啬那可以换一个U盘或一本好书的七十块钱。又或者我的口味与众不同,总是拒绝现代人的时尚风潮,所以我约不到伴。我明白一个人进电影院心情必定很难过,不过幸好,我有下载。我最初对电视流行的时尚记忆大概和许多80后一样,来自香港TVB或者ATV或者武侠剧。侠者是成人的童话,也许是成人所怀念唯一少年时代的一块净土。当我们步入这个社会所经历总总,而受挫,受屈,受气,受苦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发泄,我的江湖——我做主,这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体验。记得当年初中暑假时需要读两本名著以述读后感作为应付老师的作业。我买了三本书书,一本是《钢铁怎样炼成的》,另一本是《堂吉诃德》,最后一本是《水浒传》(学生版),结果《钢》只读了一半,就头痛于老外各种名字和不相干枝节就读不下去,保尔柯察金最后到底和冬妮娅还丽达结婚了,我都不关心了。《堂吉诃德》只翻了两三页就觉得索然无味一直再没动过,唯独《水浒传》我一直看完了,当然,谁都知道学生版的水浒是不会有反社会内容,更为突出了好汉们的侠义,出版社也做了不少添加。这是我从文学上对武侠的初步印象,是唯一能使我几天都连读的书。后来当别的同学都看什么《七龙珠》、《女神的圣斗士》漫画书时,唯独我是个例外,拿着一本在书店借古龙的《流星蝴蝶剑》,不到两天就看完了,还瞒着家长熬夜看。“这本书怎么那么像莲花争霸啊”这是我看完之后的评价。现在回想起来,使我能在晚上熬夜的阅读的只有武侠小说而已。
      
    电影作为传播文学的一种方式,与武侠小说密不可分。中国的武侠电影上个世纪20年代就诞生了,60年代曾在香港邵氏扎下了根,之所以推动武侠发展的还多谢古龙,金庸,黄鹰,倪匡给武侠电影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当然也得感谢张彻,胡金铨这些大师拍出了那么好的电影。到九十年代后,徐克开始了香港武侠片新的尝试。《东方不败》系列《新黄飞鸿》系列以及一大批香港影人在内地取景的合拍电影把武侠电影又推到了新高峰,从传统剧情已开始迈向国际动作化。然而,九十年代后期,武侠电影已逐渐不再适合大众的口味。单一的模式,一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剧情,武侠光顾动作化和缺乏常理的剧情,好莱坞大片的涌入,香港电影的下滑……种种因素都造成了武侠电影在市场的衰退。李安的《卧虎藏龙》虽赢得了国际口碑,但在中国票房却不佳。没多少人看得懂。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装饰有武侠的因素,但却是用华丽的镜头吸引票房的古装片,已和武侠片没有关系了。从千禧年到现在,武侠片少之又少,除了一个票房败给了《通天帝国狄仁杰》的《剑雨》吸引了我之外,还有一部《倭寇的行踪》其实也不错,但后者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反武侠文化的武侠电影。不可不看,也不可再看。
      
    这部《光辉岁月》或许也能称得上一部武侠片吧。几十名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影视老中年明星与内地影人一起制作了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曾志伟、黄日华、狄龙、李子雄、吕良伟、莫少聪、王敏德、吴启华、张国强、吴毅将等,有的是主演,有的只是一个镜头,像这样类似《建国大业》这种明星大聚会的片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港版的,虽然规模小了些,却也无碍我们欣赏。岁月的流逝,我们能看到主演们的吊下深深的眼袋,双下巴,沧桑的面容和晦暗的眼神。《光辉岁月》就宛如向过去七八十年代流行的香港电影献上的一段记忆的共鸣,这部片子不会成为武侠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但却可以成为当年曾经追求武侠梦,香港梦,喜欢看港台武侠影视剧的少年们一起共鸣的片子。熊欣欣导演仿佛顺应80后的怀旧口味,用“那些年我们看过的港片,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江湖”。将来还会拍出好看的武侠电影吗?还能拍出让我们感动的《武侠电影》吗?我不知道。或许我们再也没机会他们当中很多人在荧幕上出镜了,我只知道以前我们都有一个武侠梦,都有追看香港影视剧的那段时光,那个梦曾经伴随过我们的青春。我不会忘记这段光辉岁月。
      
      
    “今晚来的没一个是为了自己,你们是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作为一个男人,一生劳碌不是为了一个家么?但是身处乱世,无论怎么做都保护不了我们这个家。你们隐居在瓦石城,我们选择黄金峡,好像过着些很安逸的日子,其实,我们是蒙着眼,捂住耳朵,不想听,也不想看到外面那些苦难……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反抗!我们年轻过,也豪迈过,也曾意气风发在这个世界上活过,这样够吗?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些真正男子汉应该做的事,这样以后,能让我们的后人,我们的子孙大声地对别人说;‘我们的爸爸,我们的爷爷,他们曾有一段光辉的岁月。”听到了猫老板这句豪迈的壮语,让我为之动容,现如今我们也生活在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实际上只是宅在自己的圈子里,一天忙忙碌碌又不知所谓而活,只关心自己,对外面的事不听,不闻,不见,这不意味着我们欺骗自己就会过得很幸福,其实我们用不管闲事的方式来臣服于当权者,正像电影中的英雄们要用隐居来表达自己的不幸,好的时代是要人靠两手创造的。人要有梦,但不能逃离现实。当岁月在我们脸上划过,我们回首过去,是否还有曾经的那份热血,那份真挚,那份感动……
    【详细】
    61872142
  • 可熙可汐
    2014/10/26 5:59:47
    唏嘘当年光辉岁月
    这样的风格,在这样的时代,只有老港迷们能理解编导的苦心,健在的昔日巨星,重聚在大银幕中,开心数过一遍星星后,不禁唏嘘,光辉岁月。

      曾志伟战前的演讲。
           太好了,能见到大家我很开心,其实,我知道你们隐姓埋名,隐居塞外,都是想告别过去那种刀光剑影的日子,你们都已经做到了。可你们还是来了,今晚来的没
    这样的风格,在这样的时代,只有老港迷们能理解编导的苦心,健在的昔日巨星,重聚在大银幕中,开心数过一遍星星后,不禁唏嘘,光辉岁月。

      曾志伟战前的演讲。
           太好了,能见到大家我很开心,其实,我知道你们隐姓埋名,隐居塞外,都是想告别过去那种刀光剑影的日子,你们都已经做到了。可你们还是来了,今晚来的没有一个是为了自己,你们是为了你们的下一代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作为一个男人,一生劳碌不就是为了一个家吗?但是身处乱世,无论怎么做,都保护不了我们的家,你们隐居在瓦石城,我们选择黄金峡,好像过着一些很安逸的日子,其实,我们是蒙着眼,捂着耳朵,不想听,也不想看到外面的那些苦难,还好,还好有铁云的出现,他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反抗。也许今晚来的朋友,几个时辰之后就阴阳两隔了,这有什么关系?人总是会死的嘛,不是老死就是病死,你能选择轰轰烈烈、很有意义的去死吗?今晚就可以。我们都年轻过,豪迈过,也意气风发地在这个世界上活过,这样够吗?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些真正男子汉应该做的事,这样以后,能让我们的后人,我们的子孙,大声地对别人说,我们的爸爸,我们的爷爷,他们曾有一段光辉的岁月!
    【详细】
    7165543
  • 雨田2545
    2021/10/29 11:26:46
    题材很有市场,可惜拍成了流水线产品

    一个饱受凌霸的懦弱少年脱胎换骨的通俗故事,讲述的流畅自然,节奏稳定,演员演技在线,致敬肖申克的救赎也不突兀,煽情处也能打动人心,很成熟的工业化流水线作品,以后成系列也可以。

    作为一部商业片,不能苛求过多,但是有遗憾,如果稍作努力,可能就往经典上靠近了。

    一是校园

    一个饱受凌霸的懦弱少年脱胎换骨的通俗故事,讲述的流畅自然,节奏稳定,演员演技在线,致敬肖申克的救赎也不突兀,煽情处也能打动人心,很成熟的工业化流水线作品,以后成系列也可以。

    作为一部商业片,不能苛求过多,但是有遗憾,如果稍作努力,可能就往经典上靠近了。

    一是校园凌霸的存在土壤和对策,影片讲述的简单了。

    对于校霸成因,学校、家庭、社会是如何姑息放任的,影片没说。对于如何对付校霸,影片只展示了强大自己、以暴制暴的一招。在现实中,用拳头解决问题这一招确实管用,但是副作用也极大。现实中,很多被凌霸者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了凌霸者、黑社会或者阶下囚。

    二是男孩的脱胎换骨描写的过于简单传奇了。

    有韧性,有忍耐力,抗揍,对于每个遭遇凌霸的青少年,基本都有这个品质。但是遇到了世界级格斗冠军传授技能,迅速脱胎换骨,横扫监狱,这个过程过于传奇和简单了。

    很多坏人的坏,是骨子里的坏,是有头脑的坏,他们不仅仅是靠打人获得快感,而是要从内心和灵魂摧毁你,他们会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影片的坏人显然过于单纯菜鸟了。

    很多青少年锻炼体魄学习格斗的起点都是为了摆脱受欺负,但是也很快发现,单有一个身体和一对铁拳,没有强悍的内心和善于斗争的头脑,其实依然会被现实势力碾压。在现实生活中,强大的内心和聪明的头脑同样是抗击黑恶的必备条件。这一块,影片没有探讨。如果男孩心理建设和心理训练探讨到位了,这片子在青少年群体中,会往封神方向靠近了。

    三是结尾有点草率了。

    被男孩刺瞎一只眼的拳击冠军已经混成了黑帮的金牌打手,苦等男孩出狱,就为了简单打一架?这个太幼稚了!黑帮寻仇不可能这么简单,这么讲武德。大家都知道,黑帮搞事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讲武德,不择手段,男孩出狱后其实面临的挑战会非常大。一个刑满释放人员,生活、工作、家庭、前途,还有黑帮仇家的寻仇,男孩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是影片用一次文明的一对一单挑就讲完了,这个有点拉垮了。

    其实围绕校园凌霸,结合现实,认真拍一个男孩成长指南影片,在全世界都会有市场的。

    【详细】
    139591129
  • 花开有声
    2015/5/15 0:38:56
    民族记忆与个人怀旧
                         民族记忆与个人怀旧
    立意
       《我的1919》是一部独特的影片。他表现的是一件封存已久的往事,即在191
                         民族记忆与个人怀旧
    立意
       《我的1919》是一部独特的影片。他表现的是一件封存已久的往事,即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是在近代国际外交风云中,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尽管这声音确实微弱单薄,但是,毕竟是自1840年至1919年长达80年间中国外交官第一次挺起脊梁。
      重要的不是事件发生的年代,儿时事件所讲述的年代。任何被突然回忆起而又得到广泛传颂的历史在本质上都应该被看做是当代史。《我的1919》具有一种国际现代化视野,是在“冷战”后特殊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国策的必然产物,适应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全面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他代表了面对当前纷纭多变的世界发展格局中中国人民的心声:中华民族尊重世界各个民族,也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任何时候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绝不屈从于任何霸权主义。
      当讨论这部影片的剧作时,我关心的主要不是历史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这段历史被作者采取什么方式回顾和再现。
      这部影片选择的是一个特定的视角,即通过中国政府参加“和会”的代表顾维钧回顾历史。但是在本质上并不是个人记录,而是以个人回忆的形式叙述民族的集体记忆。
      任何记忆对于历史而言都是重构而非再现,正是这些重构,透露出作者的思想、观念、情感和幻想。但是,任何完全个人化的想象都不值得通过电影表现。任何单纯的抽象的理念形象化,都难以持久的凝聚观众的视线。一部成功的影片折射出的观念必然既是集体的,又是个体的。它必须暗合观众的心理需要。
      民众对于被表述的历史的关注点不会一成不变。这部影片强调的是中国人的尊严,它包含两个方面,既是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又是每个中国人作为个体面对世界时渴望得到的尊严。
      在过去的一些影片中,个人的尊严往往被民族的尊严所掩盖,它倡导的观念是:只有国家民族有了国际地位,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才会得到尊重,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一直是主流意识至今影响甚大。但是现实总是要修订既定的观念,有时这种观念正是通过电影形象悄悄地进行。这部影片的基本立意与传统观念稍有不同:每个中国人在国家交往中如果都能争取到自己的尊严,作为这些独立个体的集合——中华民族才有可能获得完整的民族尊严。
      这种观念的产生无疑有着现实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封闭的国门向世界打开,中国人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许多中国人都会发现,作为自己的祖国——中国,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敢轻视的。但是,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个体,并没与因此获得足够的尊重,普通老百姓与外国甚至是西方人接触时,经常会感觉到一种潜在的歧视,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令人倍感压抑。因此这部影片的作者试图通过形象启示中国人,既要维护民族尊严,又要维护个人尊严,既是应该的,又是有可能实现的。
      影片寻找到了一个形象来承载观众可得双重尊严,那就是顾维钧。编导的设计是:让他在具体历史情境中成为民族化身,观众与他认同,就会产生民族自豪感。作为个体,他以鲜明生动的个人魅力吸引观众,只有与他认同,压抑的精神才可能得到解放。
      当顾维钧叙述历史时,使用的电影手段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旁白是主观的,这样计较方便的把观众带到以顾维钧为中心建构的历史氛围中,从他的角度感受世界。
      但是编导设定的影像构成却是采用全知视点进行客观描述。因为作为电影的主要视点,遵守的原则是,不仅是提供视点的人物必须在场,而且要以摄影机代替他的眼睛去观察。这种局限是编导不愿意承受的,要想多角度展现事件内幕,只能采取全知视点。
    人物形象
      顾维钧的形象是这部影片的关键所在,整部影片的众多人物形象,是以他为中心设置的。这显示出作者的创造性。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他是一个弱国的级别较低的外交官,本应无足轻重。但是,他被设计为一位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远远超过了他实际的社会地位。
      作者如果偏爱自己的主人公,就会不由自主的将他理想化,这个人物形象的成败均与这种理想化密切相关。
      他的性格设计的颇具电影化,他是一个主动性强的人,在关键时刻总要有所行动,而且具有一种不顾后果、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因此围绕着他,总是能够发生冲突。与他相比,陆征祥外长以及其他几位中国外交官则基本上没有安排什么动作,只能作为顾维钧的陪衬。
      顾维钧与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的关系是按照不打不成交的模式设置的。在这些外交摩擦中,他们各自展现了性格中最具魅力的一面。顾维钧的性格设计特点是,他在外交事务中斤斤计较,而且是公然违背上级——外长陆征祥的意愿,与克里蒙梭暗中较劲。这反而赢得了对手的注意和赏识。使之从居高临下的大国外交向趋向平等的私人外交转化,在顾维钧到医院看望克里蒙梭时,两人甚至发展成推心置腹的私交。
      这里的理想化表现为,顾维钧就外交事务而言,尽管不辱使命,但是也没有太大成就,但是就其个人交往儿童体验,他把国际政治舞台成功的变成展示个人魅力的场所。观众如果还能对于中国节节败退一让再让的外交活动兴趣盎然的看下去的话,正是依赖这种转化。他们喜欢这位在民族利益据理力争的时候,获得国家社会外交界普遍尊敬的年轻外交官。显然,在主权问题不是普通观众关注重点的今天,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尊重与观众个体联系的更加密切。
      但是,显然作者过多的使用了一种模式,那就是,每当顾维钧有所行动,总是出现旁观的外国人士发出由衷的几乎不加掩饰的赞誉。如,克里蒙梭对顾维钧说:“威尔逊总统总是跟我提起你。他对你赞不绝口。有你这样的年轻人,中国的未来大有希望。”这从语气到用词都很不得体,很难想象一位大国总理会赞颂一位他看不起的弱国的无名之辈。这对于以顾维钧本人为叙述者的影片来说,听起来倍感生硬,颇有自吹自擂之嫌。显然作者在借克里蒙梭之口为顾维钧做鉴定,以引导观众,卫冕急功近利。
      以女性的爱慕之情来表达作者的倾向性,是故事影片最常用的叙事策略。这部影片中安排让娜爱上了顾维钧也是在意料之中。但是,爱情并没有真正的发生,因为顾维钧摆出一副不解风情、坐怀不乱的神情。在电影中处理感情可以有不同方式、不同结果,但唯独以一方情有独钟,一方不解风情最为笨拙。在作者看来,来自法国女郎的爱情,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法国女郎是以爱情为生的,她如果爱上对方,必是对方可爱,而她是不在乎世俗的外在条件的。让娜被设计为美丽、多情而又有正义感,她倾心于顾维钧只是验证了顾维钧的个人魅力逼人,不可阻挡。中国人往往更盼望外国人的肯定,以从中找回自信,其实这正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顾维钧获得让娜的爱,得到的是自尊心的满足。但是没有感情回报依然不可理解,作者白白浪费了题材提供的机会。人们能够想得到最常见的情节是,顾维钧本来也想娶让娜为妻,但是担心有了法国夫人,不能在外交事务中站稳中国立场,只好放弃,虽然俗套,但总比毫无反应好。
      顾维钧形象的最大的不足在于,既然这部影片是以他的叙述为主线,就应更多的展露他的心理活动,表现他内心的矛盾和忧虑。只有更多的利用旁白进行自省,才能使其精神世界丰富起来,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采。毕竟他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叙述人。
      在这部影片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是法国总理克里蒙梭。他的性格丰富,个性鲜明。他应该是一位铁腕人物,号称“老虎”,却总是笑眯眯的,令人捉摸不透。他确实是表里不一,老奸巨猾,但精神状态却被设计的非常放松,生活态度更是潇洒自如。对于顾维钧,一方面爱惜人才,称赞其有魄力,有骨气,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他根本看不起这位弱国的小外交官。这造成了顾维钧的悲剧,即,外交是靠国家实力发言,外交官的个人能力根本无法左右国际政治。
      克里蒙梭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也更危险,他必须为自己坚持的外交政策付出血的代价,几乎丧失生命,由此显示出他的临危不惧,这种设计显然是易于换取人们的同情。与此对比,顾维钧虽然两次挨打,却没有生命危险,观众的同情大打折扣。
    叙事
      影片在表现为中国争得利益权益方面,设计了两条路线、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顾维钧为代表的官方路线,一种是以肖克俭为代表的民间路线。
      我们可以设想,作者主观上准备设计为两条并行的线索,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互相对照。但是这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故事影片最成熟的叙述原则是根据二元对立模式设置冲突,发展情节。但凡电影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必然进入二元对立模式,对于二元对立的双方,不可能保持完全公正,作者在其中必有倾向性,关键是,作者肯定谁,否定谁。
      肖克俭的所作所为,在传统观念中代表激进的革命,而顾维钧则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改良。但是这部影片显然没有遵循传统的价值观念塑造人物形象。
      就理论而言,肖克俭应该得到更多的肯定,因为他的行为,其实基本上就是“五四”运动时的学生们行动的再现,只是把活动场所从北京转移到了巴黎。当时的政府之所以没有明目张胆的指示外交使团在“和约”上签字,重要原因是收到来自全国各阶层的压力。西方大国畏惧的也正是这种来自民间的反对列强的民族情绪。
      但是,顾维钧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示威游行无助于国家和社会,无助于山东问题的解决。作为历史人物,他当然可以而且也确实持此观点,这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这实际上也代表了作者的观点,这就前斟酌了。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华侨、工人殴打顾维钧而让娜奋不顾身的保护他,这种情节安排欠妥,因为它不符合事实。据顾维钧回忆录记载,当时学生并未动手,只是扬言如果签字就杀了他。因此学生、华侨与官员在拒签方面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关键在于,作者把拒签看做了一种至高无上的举动,是一种终极目标,而且是属于顾维钧个人的伟大的举动。其实,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实属不得已而为之,顾维钧只是顺应了这种历史合力的趋势。
      显然,这部影片最基本的叙事策略是,把顾维钧个人的一切都赋予了民族含义,外国人对他个人的尊重被看做是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外国人对他个人的喜爱被看做是对中华民族的喜爱,对他个人聪明才智的赞美被看做是对于中国人的赞美。顾维钧还不能算是历史环境中的真正个人而是中国人这个集体的代表,因此这种叙事,表面上是个人化的感受,实际上是写中国人的共同感受。
      以肖克俭的自焚身亡与顾维钧的拒签进行对比,同样是表达中国人的意愿,前者付出了生命代价,而后者只有举手之劳。但是,观众都愿意与顾维钧认同。原因就在于后者更符合中国人的幻想。
      历史真实事件与这部影片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从外交角度来看,中国代表不到场也属一种拒签方式,只是不如到场戏剧效果强烈,电影需要提供一种直观的方式,观众需要亲眼看到自己的代表当场拒绝签字,看到当时外国人的震惊或失望的表情,从而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在顾维钧回忆录中,描述了他对对当时签字仪式的想象:“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代表留着的两把椅子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的惊讶,激动。”“甚至是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历史也是用想象的方式记载的。
      这种想象同样也激励这电影编导,因为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电影更有利于这种想象的直观表现。与此对比,肖克俭的自焚,尽管悲壮,却难以激发这种由想象带来的精神满足,因为观众心里明白,外国人绝不会因此而有任何心理反应。
      在顾维钧与肖克俭的对比中,顾维钧完全占据上风。从作者选定了电影叙事方式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必然如此,只是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的历史观是大有可疑的。
    疏漏
      影片开始,法国伤残退伍兵阻拦顾维钧的马车,殴打他,这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群兵痞与中国代表没有任何利害冲突,这种设计完全偏离了主题。影片开始部分的冲突按照常规往往是为后来的基本冲突确定基调,根据这种逻辑,观众会认为,法国而不是日本将与中国直接争夺山东权益,因此有误导观众之嫌。其实这部分需要交代的是日本与英法美等大国的秘密外交,他可能损害中国利益,才能交代出产生危机的前提。
      顾维钧利用日本代表的怀表借题发挥,作者似乎非常偏爱这个细节,其实考虑欠周。在场的外国代表未必相信日本代表会用一块自己使用过的旧手表去贿赂中国代表,而且日本代表既然已经把表作为礼品送了人,为什么还要在发言前当着众人寻找这块表?真是匪夷所思。因此可以推论,在中日代表各执一词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可能说了谎,不幸的是,观众知道,确实如此。这种行为在外交场合是积极危险的,因为你既然可以当中撒谎,其他的言论就不可信,他表明这个人在的道德方面有缺陷。这显然不应该是对西方社会比较了解的职业外交官的行为。编导可能有一个观念:只要动机是好的,就可以不择手段。中国观众出于民族大义可能不会提出异议,但是一个旁观的外国观众未必会同情中国,因为他也许不能容忍顾维钧当中撒谎。
      顾维钧在发言中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个比喻有着明显缺陷,因为耶路撒冷是有争议的地区,而山东属于中国却是无可置疑的。
      梅作为影片的重要形象是苍白的,甚至有些多余。据说在原来的设计中,梅与顾也有感情纠葛,这样他就成为了顾维钧和肖克俭共同争夺的对象,在完成片中,这种设计被舍弃了,她只是被肖克俭冷落的妻子,更显得无足轻重。其实,她应该更多的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的风采,更多的引出一些时代特色,才不枉成为女主角。
      中国代表签字或者拒签,对于各方的利害关系并没有交代清楚,西方各国只是丢了点面子,中国代表无论选择什么,对于他们个人没有任何影响,既不丢命,也不丢官,不冒任何风险,拒签的唯一输家是日本,这样它无法堂而皇之的将山东据为己有。果真如此,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来说,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只管放心大胆拒签就是了,谈何伟大意义呢?没有反差巨大的利害关系,就谈不上选择的优劣,作者在设置基本冲突时显然不够周密。
      在如此严肃的正剧中,日本的形象依然被漫画化,与全片的人物造型和人物风格不统一。对电影编剧而言,也许需要用更加严肃的态度去观察日本的各种人物,特别是反面人物,谨慎地探求其内心世界,才会塑造出真实可信的形象。
      肖克俭等人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谁去自杀明志,并非上策,这本应该是一种完全自愿的选择,如果抽签就有碰运气的成分。谁抽上谁倒霉,就冲淡了慷慨就义的意义。
      结尾时安排躶体法国男子的意义不明确。
                                             
                                           摘自《中国电影美学1919》
      
    【详细】
    74727027
  • 小云Tequila
    2022/9/23 15:24:36
    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只剩秋凉

    看完《桂花巷》,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当然我对《桂花巷》的认识来源于潘越云的同名歌曲,以前只知道这是一首蛮苦命的闽南语歌曲,很好听。中秋时大家提起桂花,突然就想到这部电影,桂花巷虽然和桂花本身无关,但也蛮适合现在看的。

    看完《桂花巷》,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当然我对《桂花巷》的认识来源于潘越云的同名歌曲,以前只知道这是一首蛮苦命的闽南语歌曲,很好听。中秋时大家提起桂花,突然就想到这部电影,桂花巷虽然和桂花本身无关,但也蛮适合现在看的。

    1466532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