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影评

85482638
  • 理一分殊
    2022/10/13 12:34:37
    王斑 | 艺术、政治、国际主义:中国电影里的抗美援朝

    载于《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4期

    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有句名言:“战争只是以其他手段延续政策。”战争片是非军事的政治,通过影音效果、意境、意识形态等形式表现。中国战争片最能反映中国的政治文化。纵观中国电影从一九四九至一九六六年的发展,十七年间讲述战斗场面的战争题材电影大量涌现。众所周知,中国

    载于《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4期

    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有句名言:“战争只是以其他手段延续政策。”战争片是非军事的政治,通过影音效果、意境、意识形态等形式表现。中国战争片最能反映中国的政治文化。纵观中国电影从一九四九至一九六六年的发展,十七年间讲述战斗场面的战争题材电影大量涌现。众所周知,中国电影的一个主流类型就是“革命历史”电影。革命历史电影是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阶级武装斗争史,表现抗击外国侵略的诸多重要战役以及从国民党的统治下夺取国家政权的雄心壮志,因此,中国的战争片可以被划为革命历史影片的一个分支。

    中国革命史以新中国的成立达到顶峰,作为中国革命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战争电影发挥着功用,影片内容广泛涉及历史、武装斗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等题材。毛泽东的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①总结了以武装斗争推翻压迫的经验,同时也肯定了通过战争建立国家的必要性。②这部历史历经若干阶段,各阶段均有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出产。第一阶段截至一九二七年,是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形成统一战线,投入北伐战争,表现这一历史时期的电影聚焦农民起义和革命军推翻军阀的战役。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为第二阶段,以土地革命为标志,这一阶段对于红军的创建、进军农村、长征至关重要。第三阶段是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为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令人难忘的流行影片都是反映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地雷战》和《地道战》。第四阶段为共产党与国民党内战阶段,亦称作“解放战争时期”,在表现这一时期的影片中,《南征北战》最为著名。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之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上甘岭》③和《英雄儿女》④是中国电影里抗美援朝影片的典范。作为教育形式,战争片是革命史的视觉写照,是一部直观形象的历史。

    战争片担负着诸多使命。战争片强调,在革命时期,一支强大的军队是阶级和民族斗争的核心力量;在冷战时期,在地缘政治冲突的威胁下,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保障领土安全的重中之重。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语录》英文版,第99页)。此类电影的教育功用就是刻画高于生活的英雄形象,展现他们的楷模风范,以此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一般来说,英烈题材效果最为显著。战争片以浪漫现实主义风格,既娱乐观众又教化的同时育人。影片创造出视听冲击效果,为广大观众提供兴致、愉悦和宣泄。中国观众深受文化传统影响,以《孙子兵法》和小说《三国演义》为荣,因此醉心于兵法战术。战略家的足智多谋和排兵布阵的技巧是战争片的一大看点。战场上的奋勇杀敌、运筹帷幄和战术智谋都为人称道,有勇无谋的鲁莽为人不齿。在一部典型的战争片中,这些特征全部呈现,而且将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场面与意识形态的熏陶结合起来。

    跨国电影工业近年来也大量生产,但究其新近发展和政治内容,与中国经典革命战争电影相去甚远。虽然战争题材的电影仍尽情用高技术描绘两军交战,但更愿意刻画个人的饱经沧桑、恋情、创伤,以及高歌颂扬所谓真实的人性。韩国的《太极旗飘扬》和中国导演冯小刚的《集结号》就是两个突出实例。战争不再包含政治意义,而是变成个人故事的毫无政治色彩的大背景。无论是帝国主义或殖民主义的侵略战争,还是卫国战争和解放战争,一切战争都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夺城掠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而这样的惨状有如自然灾害、天地不仁,既没有人性动因,也没有政治或道德目的。新近的“战争”充满个人的忠诚和军队的同志情谊或亲情纽带,而不再强调集体国家身份,这一新发展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血泊里生存,死里逃生。与其说描绘政治创伤,不如说有意模糊民族国家、地缘政治冲突,淡化过去与现在的意识形态分歧。通过重新审视在中国上映的抗美援朝影片,本文作者将从文化政治角度诠释冷战历史中的战争和冲突。

    本文关注的是两部毛泽东时代的经典抗美援朝影片,即《上甘岭》(一九五六)和《英雄儿女》(一九六四)。作者将以《上甘岭》作为铺垫,继而深入细致探讨《英雄儿女》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主义主题。作者认为,这部电影在“文化大革命”前夕拍摄制作,正是对冷战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反映,也是对第三世界国际主义的反映。影片将艺术、政治、军事经验提炼为精神政治。

    《上甘岭》:现实主义、爱国主义、军工技术

    电影《上甘岭》在朝鲜战争停战三年后的一九五六年上映,之后立即成为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有力地迎合了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一九五○年,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举世震惊。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内战使这个国家满目疮痍,以这样的国力和经济状况,中国竟会冒极大的风险,参与冲突,与一个超级大国开战,这一举动确实出乎意料之外。中国人民志愿军武装条件差,武器落后。但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志愿军联合朝鲜军民,击败了装备优良的美国和联合国的部队,并成功地将对方逼上谈判桌。

    《上甘岭》向世人宣告,英雄主义和高明的战略战术如何迫使敌人坐下来谈判。影片根据真实战役拍摄。一九五二年秋,板门店停火谈判休会期间,美军与联合国部队突然在三八线沿线附近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占领战略要地上甘岭和五圣山。影片根据真实战斗改编,讲述志愿军一支连队奉命坚守阵地,阻击敌军前进的故事。尽管志愿军战士一日之内击退敌军三十八次进攻,但是敌军增援部队包围上来以后,志愿军战士的数量远不如敌军,因而伤亡惨重。连队接到命令暂时退入坑道。山头被敌军占领后,连队以山腰为依托,攻击敌军侧翼,拖住敌军。战士们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坚韧,忍受极度的困难,在人身无法承受的困境下艰难生存并连续作战二十四天,坚持到中朝军队的大反攻打响。最终,美军与联合国军被迫重返谈判桌。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战争片的审美取向通常是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两者的平衡因作品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而异。影片《上甘岭》凭借对英雄的讴歌和对浪漫精神的讴歌,展现出其他电影中少见的现实主义英雄气概。赤膊战,伤亡惨重,尸体如山,狂风暴雨般的轰炸,最终还有种种极端困难,在黑暗的坑道中,在缺水断粮、朝不保夕、绝望和死亡每日威逼的条件下,顽强生存,甚至还要面对毒气战——这一切都是为了反映真实战争中的痛苦经历,令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影片强调对现实细节的描写,因此被一位评论家称为“新写实主义”,⑤这与《英雄儿女》一片的较为活泼、高扬的浪漫主义风格截然相反。

    朝鲜战争打响后,民族自豪感随之日益高涨,影片的创痛、坚韧的现实主义与这种民族自豪感并不矛盾。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人民对新中国信心倍增,然而,人们也需要铭记,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胜利也因此变得更加来之不易,意义重大。亲身经历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人为数众多,无数人在朝鲜战场上献出生命,国内的人则经历经济困难时期。如何真实再现这场战争,导演沙蒙的责任重大。他将惯常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平衡倾斜,推向更为强烈的、具有焦土味的现实主义。他虽然承认将战斗过程提升到更为浪漫的高度很重要,但是也提出,一部艺术作品应该忠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写实不能为宣传意识形态和政治诉求让路。⑥

    影片描绘了战场搏杀的死亡画面,此外还刻画了一系列独具特色、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这一系列人物中没有后来被称为“高大全”的崇高英雄形象。尽管连长张忠发本来有可能成为这样光辉完美的英雄形象,但是在影片中他粗言粗语,行事鲁莽,像个农夫。战斗正酣,他却要喝上一口,有时还我行我素,藐视军规,违抗军令。在缺少饮水的极度干渴状态下,连队政治指导员的责任就是维持士气,为缓解士兵的饥渴,他讲了一则《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曹操谎称行进路线前方有片梅园,饥渴疲惫的士兵闻听此言望梅止渴,奋力前行——一个非常“封建”的指导方法!影片在描写前线战斗方面没有遮遮掩掩,而是正面描绘了浴血奋战的残酷场面。影片一开场,张忠发的连队就奉命去接替另一支连队,这时观众得知等待被替换的连队几乎全军覆没,敌军的轰炸机和炮火对山头狂轰乱炸,山顶上的石头被炸得粉碎,整个山头被削去几英尺。在许多战争影片里,当一名士兵奄奄一息时,他会高喊战斗口号,壮烈殉国,这部影片也不例外,电影最后,一名战士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军碉堡的枪眼,挡住机枪射击——这一场景是对英雄黄继光的传奇事迹的再现。可是我们却先看到一排战士前仆后继攻击敌人碉堡,却惨遭机枪扫射,尸横血泊之后,剧中人物才扑向敌人的枪口。

    影片的写实手法,真实中带着粗犷,却丝毫没有损害英雄形象,反而增强了英雄主义的力度。影片突出战士们的英勇顽强,他们虽然平凡,却英勇过人,坚忍不拔,因此这部影片的主旨还是积极向上的。关键时刻,爱国主义为英雄主义再添一把火。当战士们的处境陷入最低谷,生死未卜之际,一个在中国战争片中普普通通的形象,女卫生员王兰,高歌一曲《我的祖国》。这首歌以悠扬的曲调和爱国主义情怀,将影片《上甘岭》深深地印刻在几代中国观众心中。这一片段从王兰的脸部特写开始,然后用慢摇镜头,一一展现系着绷带的战士们,他们凝神倾听王兰的歌声,脑海里却呈现出祖国的影像。这首歌的视频宛若当代MTV音乐,组成为一组音乐蒙太奇镜头,这组镜头从奔腾的黄河到大小城市,从雨后春笋般的工厂到田地里茁壮成长的庄稼。这组蒙太奇镜头意义重大,象征着新中国的工业力量,镜头中有林立的烟囱,宏伟的大坝,还有到处都在建设家乡的繁忙景象。这首歌也歌唱了生长在祖国的中华儿女,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战士们的使命就是保护这片土地,保护“我们的祖国”。正如歌词所唱:“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在最残酷的环境里,正是爱国主义支撑着志愿军战士,推动他们争取胜利。但是,仅靠精神力量无法赢得战争。新中国建立后,依靠工业实力和经济增长,中国开始制造现代武器,这也是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影片的战斗情节以敌我双方的悬殊差距为依托,美军技术先进,部队装备优良,志愿军装备匮乏,武器落后。战场上缺乏补给,运输补给的路线又频遭敌军炮火轰炸,所以志愿军和朝鲜军民需要时间将弹药、补给和部队运往前线。因此,从战术上讲,上甘岭战役是缓兵之计。部队指挥官坐镇地下指挥中心,指挥部队,他发现一小队人马就可以阻滞敌军进攻。这一战术的实战效果印证了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即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使得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变得格外有分量,但是,抗美援朝是现代战争,中国人还是要依靠技术精良的现代化装备。西方对朝战争有个神话,将中国战士描绘成了分不清面孔的芸芸众生,他们像遮天蔽日的蝗虫一样蜂拥扑向美军,冲锋陷阵。作为对这一歪曲事实的有力辩驳,影片的科技主题表明,虽然有坚定的革命精神,但是依靠工业实力制造的现代化武器,也是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一主题在几部抗美援朝战争片里都有证可循,这几部影片都聚焦于保持补给线畅通的战斗。例如在《烽火列车》和《铁道卫士》⑦两部影片里,铁路和桥梁不断遭到空袭轰炸,此外还遭到特工的破坏,影片的叙事重点就是保证弹药补给从中国东北生产后方运往前线。从技术层面上讲,武器和战略对于赢得上甘岭战役至关重要。指挥战场全局的师长是一位军事行家,精通军事技术、武器弹药。连长张忠发被定位为神枪手,善用机枪。影片最后一场,大反攻打响,先进武器大肆登场,火炮如划过夜空中的流星,令观众震撼不已。重型炮炮火连珠,喀秋莎火箭炮万炮齐发,残酷无情地轰击着目标,一场壮观的火力对决就此上演,将军事力量升华到美学巨大景观。影片中指挥官的精通战略和对军力的表现都与《英雄儿女》的政治导向和宣传路线反差明显,后者是政治挂帅,而不是火力发号施令。

    艺术、政治、冷战

    与《上甘岭》相比,《英雄儿女》在描绘战场方面现实感较弱,在叙事和影片效果方面多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此处所言的“浪漫主义色彩”指的并非仅是激烈、过度的情感表达,夺目的意象和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特别指称斯图尔特·施拉姆(Stuart Schram)对毛泽东“军事浪漫主义”的评价。关于毛泽东的“军事浪漫主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运用,张曙光曾作过详细阐述。其中,有两个观点与我们此处的主题相关,其一,主观因素也属于战斗力,其二,浸润着意识形态和精神的政治,是军队的指引,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⑧依此见解,《英雄儿女》对战斗情节关注较少,而对意识形态和政治宣传着力更多。影片中的宣传并非将错误意识强加给战士们,而是从积极意义出发,鼓舞士气,振奋军心。如上文提到的,战争片的任务是传扬革命历史知识。这部电影拍摄于一九六四年,正值“文革”前夕,影片通过赞美标榜自我牺牲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传达出毛泽东的指令——“党指挥枪”。政治与精神的紧密结合可以说是“精神政治”。

    影片《英雄儿女》根据巴金一九六一年的小说《团圆》⑨改编而来。作家巴金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这篇小说并非他的名作,是巴金到朝鲜战场实地考察之后,根据亲身感受创作的,与他同行考察的是一队著名作家,其中包括魏巍,后者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这篇散文可能是最为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文学作品。此行是让作家们近距离观察并亲身体验战场生活,为的是创作出鼓舞人心的作品,然而巴金的小说只着重于家庭关系。小说讲述了志愿军某团政委王文清向一位女战士隐瞒其身世的故事。女战士王芳是部队文工团的队员,事实上她是政委王文清的亲生女儿。二十年前,王文清和妻子在上海做革命地下工作。他的妻子被国民党警察逮捕杀害,随后自己也身陷囹圄。他将自己的女儿王芳交给邻居王复标抚养。老工人王复标将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抚养成人。抗美援朝战争中,王复标到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战士,将实情告诉女儿王芳,王文清才是她的亲生父亲。父女终得团圆。

    小说内容简练,以家人团聚为重心,因此故事缺乏战争中戏剧化情节。然而,电影将小说发展成家人分离的故事,继而演绎为自我的迷失与找回,故事被安排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紧张氛围里。故事开篇,政委王文清遇见一名女战士,觉得面熟,后来发现这名女战士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王芳。一九三○年前后,王文清是地下党员,在上海做革命地下工作,他的妻子被国民党拘捕杀害,不久他本人也被捕入狱。此时,夫妻俩的朋友,老工人王复标伸出援手,抚养了他们的女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老工人的儿子王成参军,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与养妹王芳相遇。短暂团圆令人激动,但是很快他们再次分开,王成奉命执行一项关键战斗任务,坚守一处战略高地,任务要求再坚守一天,坚持到中朝部队联合发起总攻。身处这样的战略要地,志愿军战士伤亡殆尽,王成单枪匹马击退敌人一波接一波的袭击,身陷敌军包围的王成请求炮兵部队向他开炮。最后,他纵身跳入蜂拥而来的敌军部队,在爆炸中与敌人同归于尽。胜利之后,王文清告诉王芳,自己认识她的哥哥,钦佩他的英勇。在王文清的鼓励下,她和文工团一起传扬王成的英雄事迹。王芳在前线慰问演出时,为救一名炊事员而负伤,因此被送回国内治疗。不久,养父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分别二十年后,王文清再次见到老工人王复标,而此时王芳也伤愈重返前线,王复标告诉她,王文清是她的亲生父亲。

    王文清并不是老练的军事指挥官,但是这位政委却引人注目。突出这一形象是在暗示一个理念,即政治工作或意识形态工作是军队的核心。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王直是亲身经历这一真实事件的一名将军,他对影片中政治工作的评论是:“准确反映了战时的政治工作和政治方针。”由于这一政治人物形象,《英雄儿女》被广泛作为部队训练战士军纪的声像教材。此处所说的政治工作并非权力争斗,搞小集团,也不是强调领导地位或论资排辈。政治工作是要将政治意识提升为精神力量,并将这种力量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有趣的是,在毛泽东的军事用语中,与其说政治指的是战斗力,不如说是精神力量;与其说政治是战略或战术问题,不如说是道德情操和精神基础。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提升道德,淬炼高扬的品格。回顾《上甘岭》一片就会发现,师长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并没有政委在一旁协助工作。相反,在《英雄儿女》中,王文清首先是师政委,然后是军政委,超越军长称为军队的最高统帅。影片的故事就是从王政委赶赴前线开始,但是他到前线是去鼓舞士气,而不是指挥战斗。王政委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一次鼓舞人心的讲演,这是战前动员。这次讲演给王成带伤参战提供了借口,伤势未愈的他从医院跑出来,重返部队。战斗过程中,王政委没有一次发布战斗命令,从不运筹帷幄,排兵布阵,而是反复鼓舞将士的士气,好像有精神力量就可以自动获胜。影片里,无论是在战后庆功,还是在文工团的宣传活动中,王政委始终扮演着最高领导的角色。有他坐镇,这部“战争”片的战斗生命彻底变成政治意识形态:宣传王成的英雄事迹,让每名战士都向他学习,成为王成。王文清举止文雅,谈吐温和儒雅,丝毫没有指挥官的严苛。他就像父亲一样和蔼可亲,对战士关怀备至,他的形象与美国电影里常见的发号施令的霸道军官大相径庭。

    影片对巴金的小说做出的一个重要改动就是塑造了王成的崇高形象,对王成的赞扬将精神政治升华为艺术。小说里,王成的死讯只有三言两语,而电影将王成重新塑造为形象高大丰满的战士,一个栩栩如生的传奇,在中朝军队中万众传唱。尽管王成的形象是对战士们的真人真事的艺术提炼,但是这一形象主要是以杨根思为原型的,杨根思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战士,他的英雄事迹妇孺皆知。杨根思坚守一处战略高地,被敌军部队包围后,他呼叫炮兵部队,请求他们向他身边开炮。在电影中,王成身陷类似处境:他要阻击敌军,然而敌人成千上万。因此,他站在山顶,一夫当关,击退敌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最后,他被敌军四面包围,这时他用报话机请求指挥部“向我开炮”。这句喊话成为志愿军战士自我牺牲精神的终极体现,也因此成为经典台词。

    尽管与《上甘岭》一样,《英雄儿女》的战斗场面也是浴血奋战,殊死搏斗,但是画面效果却不像前者那样真实严谨、弥漫焦土气,那么追求写实,而是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部黑白电影将王成的战斗表现以激烈的歌剧效果和戏剧方式呈现出来。评论家们已经注意到,贯穿影片始终的音乐在影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王成坚守战略重地,顽强阻击敌人进攻的过程中,音乐的效果更为明显。美军和联合国军即将占领战略高地,王成也准备带着炸药纵身跳入敌群,此时,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枪声、炸弹声、炮火声、爆炸声,还有战场的冲杀声,都弱下来。⑩气势恢宏的电影音乐加入进来,旁白的声音渐强,吟颂王成的勇敢和英雄气概。王成的战斗过程有合唱伴音,交响乐将战场变成了一幕场景宏大的战争戏,同时又是一出道德教育剧。这一段战斗的最后时刻,王成挺身站立,手举炸药,在小山顶上显得格外高大。这个镜头以低角度往上拍摄,使得王成健硕的上身占据了银幕的大部分,表现出中国盖世英雄的形象:顶天立地,头顶天,脚踩地。背景里万丈霞光,从云层透射下来,形成王成背后的神圣光环。适度距离的特写展现出王成的面部表情,坚毅、决绝,虽然面对死亡,却视其为最终胜利,以身殉道。他高大的形象沐浴着仿效超验光环的神圣光芒,这组镜头创造出强烈的歌剧冲击力,将王成的英勇功绩编排成崇高的音乐诗篇。

    评论家们发现这部电影表面看似战争片,却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刻画战争,倒是在赞颂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文艺活动上着墨不少。尽管王成的战斗篇章过于理想化、浪漫化,传达出的却依然是战争片的激烈搏斗效果。不过,这一战斗篇章仅占全片的五分之一。电影的重心在于悼念和颂扬王成的英雄事迹,以激励战士们学习王成。影片的主体刻画的是王成的妹妹王芳在军队营地歌唱表演,宣传王成的英雄形象。换言之,比起展现惊险刺激的战争场面,这部影片更注重文艺活动。为何一部战争片对战斗场面如此淡漠,却对文艺表演备加关注?我们可以从艺术在精神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寻找答案。

    如果王成是传奇英雄,笼罩在超人的、神圣的光环下,那么他的战斗表现只是一个开始,此后有更为精心策划的活动,对他的英雄气概进行纪念和宣传。王成牺牲后,王文清作为军队政治部的政委,立即提议对王成的英雄事迹和英勇精神进行宣传。颂扬英雄精神,是中国军队的悠久传统,影片以艺术为媒介将弘扬英雄精神作为宣传精神政治的重要手段。军队的政治部定期组织宣传队,队员都是多才多艺的文艺兵。王成的事迹被变为一场盛大演出,部队借此机会鼓舞士气,教育战士,为后续战斗做好准备。朝鲜的民族舞蹈增进了中朝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但是首要任务被设定为宣传意识形态。整场文艺演出的高潮就是《英雄赞歌》的歌唱表演。这首歌的歌词与旋律经久不衰,成为人民最喜爱的红色经典。时至今日,这首歌依然广受音乐爱好者们喜爱。

    作为宣传活动的领衔文艺队员,王芳被刻画成一名活跃热情的女青年。她多才多艺,擅长表演朝鲜长鼓舞、独唱、说快板书,还会作词,表演中国北方民族艺术大鼓书。她的形象十分重要,为影片带来持久的吸引力。然而,她的文艺活动虽然旨在颂扬她的哥哥,激励战士们向他学习,却首先是一个从意识形态上转变自我的故事。她满含泪水写出了歌词的第一稿,悼念自己的哥哥——用一名战士的话说,太软绵绵,过于多愁善感。但是,在政委的指导下,她得以超越兄妹之爱和个人感情。改写后的歌词将她哥哥的英雄事迹提升到更高的政治与艺术高度。她的表演将精神政治改编为戏剧,任务是传扬王成的英雄气概,将王成的精神灌输给每一名士兵。她的歌词为王成的形象注入了气冲霄汉的磅礴。一名战士,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一个拯救世界的高大英雄形象浮现出来:“地陷下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还有,王成的美德也在于维护世界和平: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青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身忘死保和平。

    随着歌声,镜头为观众慢慢展现全景。然后,一组远景镜头展现大地与天空,松柏更是展现出英雄精神的永垂不朽。英雄形象传扬开来,观众们看到中国和朝鲜部队的多兵种形象:坦克连,炮兵连,战斗机群,和步兵战士。宣传大获成功,促使文工团奔赴前线广大地区继续表演宣传。

    在艺术和军事这一紧密结合的背后,是毛泽东军事浪漫主义的作战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可以追溯至革命早期。在延安讲话上,毛泽东指示,对于抗日战争,文学和艺术与军事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作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11)文学和艺术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艺术的聚合力“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12)。说到抗日战争期间对武器的崇拜问题,毛泽东曾经写道:“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13)

    这样的作战思想是毛泽东提倡的奉献精神的原则之一:有道德动力的人,齐心协力,联合起来,可以胜过武器与技术。冷战时期,共产主义者与他们的敌人之间的力量与资源上的差距与革命时期大不相同,却又相似。六十年代初期,中国与苏联决裂,结果苏联撤回了对中国的技术和物资援助,这些技术和物资却都是中国非常需要的;美国的对华禁运政策又封锁住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形势所迫,只有复兴人们的革命信仰,重振人们的主观意志力,将精神政治作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才能弥合日益扩大的物资短缺和技术落后的缺口。精神政治的复兴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锻造意志力,树立共同目标,统一利益,巩固团结。文艺政治以引人入胜的文艺表演作为媒介,激发大众的思想感情,旨在动员大众,培养大众全民皆兵,时刻备战。作为大众的意志力楷模,与其说军队是军事组织,不如说它是政治组织:军队思想纪律严明,对于在全面范围内重组中国社会具有道德模范作用。军民一家:军队和人民是鱼水之情。军队是一所学校,是生产单位,是大学,是艺术与表演的发源地。

    这一军事文化传统表明,在“文革”前夕,通过军事化进行政治动员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军队中一再强调文艺宣传,在全国展开学军活动,指示大众学习雷锋,学习其他军队英雄,再度强调精神政治,此时又达到空前的高度。冷战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面对日益严峻的行政官僚风气,宣扬精神政治变得尤为重要。从五十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强硬派与温和派各有主张。温和派强调用文化、渐进手段实现现代化和现代性,主张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手段和理性规划,由技术专家来实现工业化,以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路线为模型。强硬派则主张维护革命精神,继续走文化革命路线,增强革命动力,巩固平等主义精神。在后者看来,社会主义并非仅是对机器的统治,还要基于革命道德观,创造新人和新的人类关系。后来,这一分歧加剧,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针对苏联思想的“修正主义”导向展开意识形态争论,并且反对美国参与亚洲事务,后一点是中国军事-工业情结的又一例证。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将第三世界大众阶级的意识提升为全新的“统一战线”。作为反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力量,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劳动者奋力推翻阶级制度,他们在中国革命那里找到了成功的范例。从五十年代至“文革”,中国加倍努力结盟新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与此不无关系。从这一角度出发,宣扬新英雄的美德是与全球前景和国际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导向产生分歧,中苏关系破裂,结果毛泽东的第三世界体系背离了苏联的世界革命模式。与由上至下的集权主义模式不同,第三世界国际主义将重点置于由下至上的大众反抗运动和独立运动。在毛泽东看来,苏联是在搞修正主义,试图通过和平共存、缓和关系的手段与美帝国主义讲和。六十年代中期,世界第一大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了中国的敌人,而且走上腐化堕落之路,成为官僚主义盛行、技术专家治国的资本主义政党-国家。苏联专注于发展国力,疏远劳动人民,使其成为资本主义美国的一丘之貉。弗兰茨·舒曼(Franz Schumann)将这一情况视为当时的世界普遍现象,他写道,经济和科技发展催生出念念不忘军事-工业体系(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的官僚主义国家。美国的自由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苏联的实际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由垄断团体和技术精英统治的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国家,“因此,美国和苏联之间不仅有体系上的类同,也有意识形态上的相似”。(14)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官僚化头重脚轻,毛泽东的第三世界体系正是对这种官僚化的有力回应。毛泽东提出:“凡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异化必然导致两种结果,要么就是专制暴政,要么就是民众起义。”(15)因此,继续革命斗争的使命就落在劳动人民和反抗殖民主义的人民肩上,而支持他们革命,中国义不容辞。在美国城市贫民区起义的黑人,持不同政见、反主流文化的西方年轻人和学生,新兴国家的反殖民主义、刚刚获得独立的人民,全世界这样的人民要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共产国际的国际主义遵循的是斯大林的中央集权模式,而毛泽东的第三世界国际主义依靠的是最广大的民众群体形成的世界阶级。回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主题,民众政治强调“统一战线、游击战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推动阶级斗争,发动农村武装斗争的不是精英政党-国家,而是由党领导的军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文革”期间,中国鼓励组织革命运动,支持反修正主义、反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并以第三世界国家为盟友。(16)

    在第三世界国际主义里,对国际政治的描述,是以人民战争和人的主观意识这样的措辞来表达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林彪于一九六五年发表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文章将抗日战争置于当代地缘政治环境下,强调这场战争与第三世界革命的关联。他声称,二十年前取得的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瓦解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改变了亚洲地缘政治版图上的力量平衡。这一胜利是激励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动力。美帝国主义在东南亚扩张势力,这正是日本人过去的行径,越南人民继续斗争,就像抗日战争一样,是全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一部分。(17)

    国内革命战争的关键在于武装斗争,领导这一武装斗争的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的基础是统一战线政策。武装斗争的成功要求一支绝对服从党领导的军队,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攥紧拳头。林彪重新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力,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内部在政治与道德上的分歧以及官僚政党组织与自发的道德精神净化的背离。林彪强调,毛泽东的建军思想重在将政治推到最前线。极权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在苏联、美国、中国共产党内出现,脱离了社会和人民。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指出,自从五十年代后期,毛泽东就开始怀疑共产党内部有修正主义趋势。为发动全党,毛泽东退而依托军队。(18)毛泽东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视作一支灌输革命道德的军队,而且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中流砥柱。军队可以自成一体,在党的腐化官僚体系之外独立存在,而且作为局外人,军队可以使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政党-国家复兴起来。毛泽东对军队道德信心十足,这样的信心来自过去的革命经验和民众运动。过去和现在的斗争成绩卓著,这就是革命道德的证明。抗美援朝战争也是证明。尽管贫穷的中国饱受战争蹂躏,军队装备不良,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实力相差悬殊,但是就是这些武器装备差,还时常忍饥挨饿的志愿军战士,却战胜了美国军队的科技猛“虎”。

    于是,革命道德战胜了对现代武器和科技的崇拜。这令我们回想起前面提到过的战争片主题,即人与武器的对抗——道德统治与技术专家治国论者对现代高科技的信心。要打败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只依靠武器是办不到的,必须要依靠精神力量才行。这种精神不是个人主义的自吹自擂,而是源于有组织的统一力量,这一组织要以道德使命为动力,还要目的明确。被赋予精神力量的政治迅速发展壮大,并且强调道德观念的实践。所以,为了旺盛的斗志,有必要突出政治,强调正确的世界观。林彪写道:“人民军队固然也要重视不断改进武器装备和提高军事技术,但是,人民军队打仗不是单纯地凭武器、技术,而更重要的是凭政治,凭指战员的无产阶级革命觉悟和勇敢精神。(19)

    由于贯彻执行了毛泽东同志的建军路线,这支军队就能够始终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提得高高的,把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空气搞得浓浓的,把士气鼓得足足的,把团结搞得好好的,把对敌人的仇恨搞得深深的,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打起仗来不怕苦,不怕死,要冲就冲得上,要守就守得住。一个人顶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用,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20)

    这就是著名的“精神原子弹”思想,这一思想将思想道德与军事力量等同起来。战争是其他形式的政治,军事力量源自政治力量,只是在精神上被放大增强。英雄人物能激发出无穷的力量。在强调道德使命的驱使下,可怕的战斗霎时变为悲壮的胜利,而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战士也变为最可爱的人。

    家庭、阶级、国际主义

    描述二十世纪亚洲战争的影视作品,回应着冷战两大阵营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分野。冷战不仅仅关乎美国和苏联两个霸权的对垒。社会主义阵营和第三世界有自己的冷战观。冷战对垒,一方面是资本主义通过帝国殖民在世界各地的扩张,为抵制扩张,各民族人民举起反殖民反霸权的大旗,为争取独立自主、掌握自己民族国家命运进行艰苦卓杰斗争。在朝鲜战争问题上,本来学者就少有留意这方面的文化影视作品,冷战结束后,更少有人去分析朝鲜战争的影视和叙述。政治或历史学者对冷战和朝鲜,一般总是注意地缘政治,东北亚安全,外交政策和核扩散问题。但是,冷战是一场文化战,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的斗争,这并不是新闻。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制造者就声称,冷战从始至终是关乎道德正义,宗教信仰的斗争,是一场正义和邪恶之间的较量。而对立一方的话语则把正义邪恶易位。但是道德语言上的僵化生硬,与实际全球地缘政治的激烈较量相匹敌。冷战的确是一场文化信念的激烈交锋文化斗争。一方是以自由为旗号的“自由民主”宗教迷思,以资本主义市场扩张为旨归的世界图景,另一方同样具有世界抱负,坚信为劳动者求解放的社会主义前途。近年来,研究冷战时期文化与政治的学者,被全球化的视角所遮蔽,并不注意地缘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背景,更不重视第三世界去殖民、反霸权的运动。

    朝鲜战争首先提出的论题是帝国主义在东亚的霸权。美国是东亚冷战的始作俑者。美国在东亚或称远东的战略是加强巩固在此地的影响和霸主地位。通过经济渗透,投资,建立傀儡政权,这计划要接替老牌英国法国帝国主义,使东亚成为美国的资本市场的安全港,为资本扩张谋求新的乐园和生产基地。自由市场,是冷战自由世界意识形态的题中之意。自由市场是软实力,如何与帝国联姻呢?回答是:自由主义帝国。这个概念来自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理论家阿里吉(Arrighi关于全球资本扩张的描述)。帝国主义的历史上,资本扩张、市场开拓,是通过国家和资本的神圣同盟联手进行的。在冷战中,这种同盟,被称为军事工业体系(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朝鲜半岛,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是帝国主义国家觊觎、争夺的地域,海外的“自由市场”。美国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力图在韩国立足。开始是以制造韩国内部的分裂。美国参加朝鲜战争,是殖民统治与帝国政策的逻辑结果。

    芝加哥大学东亚问题专家布鲁斯.卡明斯(Bruce Cumings)根据历史资料,对美国在韩国的地缘政治,进行过类似的分析。卡明斯是美国学界东亚问题上具有批判锋芒的知识分子。美国入侵伊拉克之时,他毅然著《朝鲜:另一个国家》(North Korea:Another Country)。此书将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相提并论,影射、并直接抨击伊拉克战争。卡明斯指出,朝鲜战争在美国历史学界及大众话语中是个被封尘遗忘、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其根本原因是此战标志美国帝国主义不可一世的狂妄屡屡挫败,连遭重创。与二○○三年的伊拉克不同,朝鲜战争起因于韩国人的一方与另一方开战,实属内战。引用英国一九五○年在任的英国内政部长理查.斯多克斯的话,卡明斯论证,一九四五年由美国单边决定的北纬三八线的分隔,是“导致韩国发生内战的诱因”。斯多克斯这么说:如果是美国的内战,美国人根本无法容忍在北方和南方势利范围之间划一道想象的界限。假设英国代表美国南方的利益进行武力干涉,那么美国人会如何回应,那是毫无疑问的。打这个比方并不离奇。因为美国内战并不仅仅是两个美国群体的人在争斗,而是在两个对立的经济体制的对立,就如在韩国一样。(21)

    卡明斯的论证实有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在朝鲜“侵略”南韩之前,美国便暴露占领并瓜分统一的韩国的殖民主义行径。而两种经济体系的对立,恰恰是冷战对立的核心内容。冷战中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各方面:扶助拥有特权的统治阶级,资助寡头政权,推行“民主”制度,通过依附经济体系和自由市场进行新的殖民,对土地和农民进行剥夺,等等,卡明斯都一一列述,并指出,“问题是韩国社会,不象美国人想象的那样,具有接纳自由主义体系或民主党的基础。韩国人口中绝大多数人是贫苦的农民。而少数人却拥有巨大的财富,这些地主豪绅成为韩国民主党的真正社会基础。在殖民时代,几乎所有这些财主们都受惠于殖民统治,损国而肥己,而大多数人却苦难深重。历史的证据再清楚不过了:美国的干涉,代表了韩国最小的集团,并不是尼斯特(Nist)所称的‘最大的一个群体’,从此以后巩固了权势集团”。

    《英雄儿女》可透视东亚冷战、国际主义、第三世界反霸的主题。国际主义表明,中国的革命是民众反抗殖民主义、反对霸权的运动,可以延伸至世界革命,形成了第三世界国际主义。

    面对南北朝鲜内部危机,美国于一九五○年六月出兵干涉,威胁中国的领土和东北工业基地,同时也扰乱中国解放台湾的计划。但是,中国的参战决定与其说是出于战略考虑,不如说是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这场危机为广泛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效应提供了契机。陈兼指出,毛泽东等领导人相信,通过坚决打击美帝国主义对朝鲜和中国台湾的侵略,中国的新领导团体“可以将巨大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这将有助于巩固中国人民的革命冲力,同时使得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的领导权合法化”。(22)中国革命志士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他们不仅准备巩固国家,增强国力,改造社会经济结构,而且还准备将革命的势头推向整个东亚。中国革命不仅是中国的革命,也是世界的革命。在国内,中国革命反抗统治阶级,抗击帝国主义,是民族独立运动。在国际上,中国革命通过斗争获取国家主权,与其他国家的劳动阶级的斗争步调一致,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帝国主义。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正如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Levenson)所言,“是同一个被压迫的阶级,有着共同的命运”。(23)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就提出革命者既是爱国者,也是国际主义者,因为不同民族的人民可以建立起一个国际阶级,这个阶级的基础是共同利益和共同努力(24)。革命的成功鼓励了这样一种看法,即中国的革命经验可以传授给其他民族和人民。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反抗国内统治阶级的经验与反抗殖民主义的亚洲其他民族产生共鸣,不仅如此,在挣脱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霸权的枷锁方面,中国革命的胜利也为其他国家人民提供了先例。正是在这一意识形态架构内,我们才认识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的重大意义,才能理解此后中国对第三世界的外交政策的重要性。在全世界内继续革命,《英雄儿女》对这一理念也有所提及。

    《英雄儿女》拍摄于一九六四年,此时抗美援朝战争已过去多年,中国正值“文革”前夕。影片讲述的已不仅是抗美援朝战争本身,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提出世界革命的设想。从五十年代末期到整个“文革”期间,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反殖民运动和独立运动不断增进联合,挑战苏联和美国构成的冷战两极结构。六十年代,反殖民主义、不结盟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毛泽东的第三世界思想对这些浪潮作出了回应。如此看来,美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放入更广阔的地缘政治版图,充当美国参与东南亚事务的急先锋。《英雄儿女》将抗美援朝战争拍摄成一场中朝人民联合抗击帝国主义的斗争,目的是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保家卫国。这部影片亦可视为点缀着国际主义的英雄史诗。

    中国革命与国际主义之间的关联,在家庭与阶级的关系中得以证实。影片刻画的不仅是家庭关系,也是这些关系在国外的延展。中国革命是一场反抗国内统治阶级,反抗外来帝国主义压迫的斗争,家庭关系首先承载的是阶级意义。亲情与社会阶级情是个很好的观察角度。王文清是地下革命工作者,而王复标和儿子在一家外国资本家开设的汽车厂当工人。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这个工人家庭打下深深的烙印,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闸北区,街区被毁,他们被迫搬迁。父子两人都是受剥削的工人,他们与外国老板们发生冲突,最终动起手来。另一方面,王文清是一名革命者,担当领导角色,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工人家庭的支持,他将无法抚养女儿。理论上讲,他和劳动阶级同样都是革命阶级。在巴金的小说《团圆》里,虽然团圆的故事发生在朝鲜,但是这一阶级基础却在国内。电影将这一阶级基础作为重点进行强调。王复标的劳动阶级背景和王文清的革命党员资格都被扩展到更大范围,重新塑造。老工人象征着来自国内的武器补给和道义支持。王文清,作为政委,也可以说是主管意识形态的首长,身处战争前线——象征着在国外斗争的革命领袖。

    在小说里,家庭关系是以阶级为基础的,而且是国内的,但是电影拍摄凸显出一个强大的国际层面。家庭关系也被延展为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使得两国人民亲如一家。在一个朝鲜家庭,父亲带着一个女儿生活,这家人非常宠爱王芳,把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王芳跟自己的朝鲜“姐妹”学习朝鲜民族舞蹈,对那位朝鲜老人则以朝鲜语中的“父亲”相称。在最为动情的一场戏里,朝鲜老父亲和女儿淌着带冰的河水,冒着美军飞机的枪林弹雨,将受伤的王芳送到河对岸。影片反复突出饱受战火蹂躏的大地景象,也是为了表明,朝鲜军队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联合力量将会护卫与中国唇齿相依的朝鲜的河山。中国战士将不惜牺牲生命,保卫朝鲜国土。

    家庭关系还被延展为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亲密团结。在这部战争片中,军事行动常被日常生活和后勤场景所替代,包括运输、基础设施维修以及中朝两国之间的人民交往、文艺表演和文化交流。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将家庭关系提升到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高度。如果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目的只是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一己安危,那么就没有理由在这场战争片里重彩描绘文化纽带与交流。如果中国的民族感情排在首位,为何两国之间的友谊、互助、文化联系还会如此显著,如此重要呢?如果我们将《上甘岭》和《英雄儿女》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前者是对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与坚韧的赞扬,将他们的英勇行为与纯粹的爱国主义联系起来,而这种爱国主义的一个源头是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回想一下那首音乐电视般的歌曲片段,一名女战士歌唱祖国,而一群战士们想象着壮阔的祖国山川。另一部影片《铁道卫士》将保卫祖国作为首要关注点,因此影片重点表现有爱国警惕性的主人公们如何挫败美日联合发起的颠覆活动。而在《英雄儿女》一片中,两个亚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虽然有民族主义的因素,但民族主义体现的正是国际主义视角。

    国际主义构想出一个不同文化间的、不同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基于一个想象出来的共同体,全世界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和人民都在其中。国际主义思想体系有别于一般跨国、跨文化关系。历史上,中朝两国关系紧密。作为中华帝国的附属国,朝鲜与中国通商贸易,联系甚多。在孙中山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期间,大批朝鲜人参加中国军队,领受军衔,成为中国军队的将士。许多朝鲜人也参加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抗日战争,他们在中国东北立下赫赫战功,战斗表现可敬可畏。在华战斗后,又返回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朝鲜部队约为七万五千至十万人。(25)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朝两军以往的合作经验显然加强了两军高层之间的团队协作,朝鲜指挥官们是中国将帅的同志,亲如手足。历史上的合作可能是国际主义因素的开端,但是合作经验还不足以形成意识形态。

    影片聚焦国际主义,表明中朝两国之间在文化与军事上的合作,而这个关系,又通过第三世界国际主义视角呈现出新的意义。五十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向苏联一边倒的,但是实干的中国领导人也为工业化寻求与美国建立贸易和外交关系,结果却徒劳无功。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毛泽东和中国领导人们开始将苏联视作与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两个超级大国成为两大霸权,他们处心积虑,想要以南方和东方的新建立国家为代价,换取对全世界的占领。针对两极结构,革命给出的有力回应是,重申民族独立,经济上自力更生,进行区域不结盟运动。这一回应也具有阶级意义,它敦促全世界的被压迫阶级继续革命,反抗霸权。

    第三世界的观点勾画出一幅阶级分析的世界地图。第一世界由美国和西欧工业化国家组成,是特权统治阶级。苏联和东欧,作为次一级的世界阶级结构,组成了第二世界。贫穷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其中包括工人阶级、农民和全世界的贫苦大众、弱势群体。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发动起针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反抗斗争。作为中国的自然盟友,第三世界也是中国实施的大规模对外援助的受惠者,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投入巨大,往往与本国的贫穷境况和薄弱的国力很不相称。尽管第三世界国家也对中国作出回馈,在一九七一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投了中国的赞成票,但是国际联盟的理想已经超越了国家利益和权力的分享。将发展中国家紧紧联系起来的根本因素是意识形态方面的,这些因素以全世界无产阶级大众的紧密团结为基础。(26)

    第三世界的亲密关系是以不同社会和不同人民之间的纽带为基础的。文化交流着重强调将“人民”这一大众群体作为一个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的文艺作品和电影将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凝聚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被欺压阶级,同时又树立起万众一心的反抗全体制的趋势。电影《英雄儿女》正符合这一国际团结的框架。说到社会主义者的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列文森指出“人民”——他们可能来自第三世界,也可能来自第一世界;“可以既是民族主义者,同时又是国际主义者”。由于国际主义(列文森的措辞是革命或共产主义式的世界主义)的基础理念强调由不同国家的人民构成的被压迫阶级,因此,国际主义“可以与民族主义相辅相成,而不会削弱民族主义”。这是因为各国人民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目标。在有限的疆域内,一个国家的人民组成了这个国家。在国内,被压迫的人民作为革命阶级,以自己的广义民族身份和对国家主权的所有权,创造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国家。在国外,全世界被压迫阶级的人民,基于共同的目标,成为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如果在一个国家内部,某一阶级宣称是国家主宰,然而实质却为帝国主义效力,鱼肉人民做帝国主义的走狗,那么尽管这个阶级统治着这个国家,但是它不配获得民族主义的称号,因为它并没有代表人民的志愿。

    列文森将人民理解为民族团结和国际团结的主体,这是根据毛泽东的第三世界理论得来的,是仿效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国民人民思想,(27)但这并不表明列文森同情第三世界主义。第三世界主义可以被称为第三世界国际主义,它结合了深远的国际团结关系,这些关系富含民族身份与文化身份,有历史传统赋予的,也有自创的。第三世界国际主义使得对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资产的评价得以从国家和国际两个视角进行,从而将视角转为国内的和国外的、本地的和世界的。民族文化不是作为遗产和独有财产被精心守护起来,而是成为其他国家共同享有的开放性公共资产。

    强调对文化遗产的共同享有与对现实主义的一种解读密不可分,这一解读是不折不扣的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按照列文森的理解,现实主义也是由阶级阶层来定义的。现实主义关乎“现实生活,主流生活,与故步自封孤芳自赏的精英们无关”。在探讨中西跨文化翻译问题时,列文森指出,中国对西方文化著作的翻译也遵循这样的阶级意识,并且偏爱欧洲国家普通大众反抗他们古老贵族政权的故事。在语言的使用方面,又强化了适合大众的风格。大众化的民族风格也是国际主义的、开放的,并没有清规戒律的约束。真实的语言来自日常生活,是从人们生活的世界和人民或大众的风格继承下来的,从字面意思讲,老百姓就是“百家的姓氏”。由于独特的国家风格是每个国家自己创造出的文化成就,因此一种自创的国家风格可以与另一种独特的风格交流融合,这一原理的基础在于,由不同人民创造的文化成就可以互换。一个人能够理解意大利人民或英国人民,虽然或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创造出了不同的文化,如中国人创造出中国文化。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文化背景里的强音,两种主义的结合很好地解释了影片《英雄儿女》对家庭关系的突出强调。家庭关系就像是一个隐喻,将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联结起来——在文化交流与非军事合作方面,比喻成一个革命大家庭。例如,王芳是一名跨文化的国际文艺工作者。她擅长表演中国的通俗艺术大鼓书(中国河南省的一种以鼓点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但是她的第一次演出是在中朝两军庆功会上,表演的是优雅的朝鲜传统长鼓舞,她的长鼓舞是跟朝鲜姐妹学的。王芳对这两种流行的民族艺术形式的表演,暗示了普通百姓可以共享文化。随着镜头在她的表演和中朝观众之间的切换,表演者们到底是朝鲜人还是中国人,难以辨别。抗美援朝战争的口号是“保家卫国”,这与“抗美援朝”联系密切。文艺工作者们以宣传式的语言来歌唱勇士,勇士们为朝鲜人民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抛洒热血为保朝鲜江山长青,繁荣昌盛。

    总之,在冷战的大环境下,带着毛泽东的军事浪漫主义色彩,影片《英雄儿女》将艺术与宣传带回军旅生活,在对英雄主义的普及宣传活动中,将精神政治改编成戏剧传达出来。在“文革”前夕,这种精神上纯净化的军旅生活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楷模。影片不是简单地歌颂勇气和战斗精神,而是将一种英勇的主观意识和一个道德角色以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个主观意识同时具备民族性和国际性,促进以第三世界国际主义为基础的文化交流。

    (本文经作者本人校正)

    ①《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第二卷,第512页。

    ②政治理论家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主张,欧洲国家的构建是在君主发动战争的需求推动下实现的。详见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第110页。Francis Fukuyama(弗朗西斯·福山).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11.

    ③沙蒙、林彬:《上甘岭》,1965.

    ④武兆堤:《英雄儿女》,1964.

    ⑤⑥孟犁野:《新写实主义英雄史诗》,《当代电影》2002年第5期,第52页。

    ⑦方荧:《铁道卫士》,1960.

    ⑧Zhang Shuguang(张曙光).Mao's Military Romanticism:China and the Korean War,1950-1953.Lawrence Kansas: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1995,p.1-11.

    ⑨巴金:《团圆》,《英雄的故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⑩吴荣彬、文仕江:《从1978年前后战争片看电影声音创作差异》,《电影文学》2011年第6期,第121页。

    (11)Mao Zedong.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Vols.Ⅲ.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67,p.70.

    (12)《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第二卷,第196页。

    (13)Mao,Zedong.Selected Words of Mao Tsetung.Vols.Ⅱ.Beij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67,p.143-144.

    (14)(15)(16)Schumann,Franz(弗兰茨·舒曼).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2nd Edition,enlarged.Berkeley and 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p.521、521、526-527.

    (17)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8)Schwartz,Benjamin(本杰明·史华慈).China and Other Matters.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74.

    (19)(20)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第26、24-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1)North Korea:Another Country,p.193-194.

    (22)Chen Jian(陈兼),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Chapel Hill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1,p.87.

    (23)Levenson,Joseph R(约瑟夫·R.列文森).Revolution and Cosmopolitanism:The Western Stage and the Chinese Stages.Berkeley and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p.25.

    (24)《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第二卷,第196页。

    (25)Cummings,Bruce(布鲁斯·卡明斯).North Korea's Place.New York and London:The New Press,2004,p.241.

    (26)Zhu Tianbiao(朱天飚)."Nationalism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China Review 1(Fall 2007),p.1-27.

    (27)Levenson,Joseph R(约瑟夫·R.列文森).Revolution and Cosmopolitanism:The Western Stage and the Chinese Stages.Berkeley and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详细】
    1470322980
  • 盛京读书人
    2022/3/22 15:02:35
    算是不失败的炒冷饭
    一个大IP总有人来反复炒作,比如西游记。大话西游从票房大跌公司倒闭到甚嚣尘上到臻于经典,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膜拜。如今,有一部“续集”重出江湖,不过不是衍生、不是续作,而是“前传”。作为一部网大,这部电影还算成功,没有尴尬到抠脚趾,也没有强上价值,有的是对原作的复制和延续。其实,这时一种前进的倒退,些许遗憾、些许唏嘘。
    <
    一个大IP总有人来反复炒作,比如西游记。大话西游从票房大跌公司倒闭到甚嚣尘上到臻于经典,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膜拜。如今,有一部“续集”重出江湖,不过不是衍生、不是续作,而是“前传”。作为一部网大,这部电影还算成功,没有尴尬到抠脚趾,也没有强上价值,有的是对原作的复制和延续。其实,这时一种前进的倒退,些许遗憾、些许唏嘘。

    首先,至尊宝在剧中是做面条的达叔捡来的孩子,身边带着紧箍咒。而《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里至尊宝是山大王。两部剧貌似是平行时空的两个人,谈缘起有些摸不着头脑。莫不如像《蜘蛛侠:英雄无归》那样大杂烩。而且在结尾处,衔接了《月光宝盒》的开头,这就有些硬靠了!这段也没交到这一部的至尊宝当了强盗,就强行接后续,无理取闹了!

    其次,本部中的紫霞闯入天机阁、盗取月光宝盒,解救自身命运,反道契合《月光宝盒》为什么被天兵天降追的情节,虽然有些牵强。紫霞的扮演者也很青春无敌,还有些少女情怀,虽没有朱茵明艳动人,但是依旧可爱可人不做作。是片中可取之处。

    第三,大话西游是一部反《西游》的作品,《降魔篇》依旧是反《西游》,可以说星爷的这些作品都是非常具有影史价值的《西游》电影,可以说和央视86版电视剧《西游记》构成了难以企及的西游世界。这里面有正面的取经问心,也有另类的神魔领域,让后来者陷入抄袭和续貂的境地。

    因此,这部剧仅有的一些前进变成了“致敬”性质的续写,不说超越,也没有亮点,只能是中规中矩的重复,所以是前进的倒退。

    紫霞和至尊宝的故事一再反复,相信所有人都审美疲劳了!哪怕就拼装新酒,两人的爱情摆在现代,然后加上现代爱情各种狗血元素一顿碰撞,不比全篇各种致敬的镜头强啊!改编不行么?

    全篇其实最令人动容的就是大叔在结尾的那段“情和义、值千金”的唱腔,瞬间回到“星爷”宇宙中,闪回到达叔那些嬉笑怒骂、亦庄亦谐的经典,坏到牙痒痒、痞到手痒痒、好到心痒痒的达叔,虽然镜头少,但是每个镜头都没有敷衍,专业!

    前传难道只能是“宝紫”的故事么?难道就不能是紫霞为什么一分为二,就不能一份“低能屁”带来的分裂么?改编啊,任重道远!

    【详细】
    142911045
  • 月夜妖
    2019/7/10 9:33:25
    朋友?傻呆?

    志明春娇系列真的挺不错的,但是这一部我觉得差多了,剧情有点无聊,为了June不被上司责骂/辞退,各个朋友想尽一切办法找人奶,首先前提就有点无聊,直接跟上司说就是了,毕竟一瓶人奶换到一单大单,如果那个上司脑子没坏的话,她要做的不是炒june,而是在大客下次来的时候准备多几瓶奶。是不是觉得有点恶心,但现实就是如此恶心,大单不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别人无奶你有奶,该窃喜

    志明春娇系列真的挺不错的,但是这一部我觉得差多了,剧情有点无聊,为了June不被上司责骂/辞退,各个朋友想尽一切办法找人奶,首先前提就有点无聊,直接跟上司说就是了,毕竟一瓶人奶换到一单大单,如果那个上司脑子没坏的话,她要做的不是炒june,而是在大客下次来的时候准备多几瓶奶。是不是觉得有点恶心,但现实就是如此恶心,大单不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别人无奶你有奶,该窃喜而不是矫情孩子少了一瓶奶,真那么清高就回家带孩子好了,毕竟是富太嘛。不知是没脑容量想清楚这个因果关系,还是说硬要搞笑,一班傻呆就真的去找奶了,不过找的渠道各种不靠谱。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要买一瓶人奶真的那么困难吗?我看不然。反正都已经为了份工没底线到随便去找瓶奶(只要是人产的就行)充数的程度,完全不顾那产妇是什么人,是否健康等等,那这要求就太低了,直接到医院/黑市医院妇产科给钱找估计没什么悬念。但这帮“朋友”(傻呆)偏偏要舍近求远的入室偷窃,到商场搞活动欺诈,话说,现实中这种手段不鲜见,但目的不会是为了一瓶奶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也许导演为了讽刺一下现实。讽刺不到位,搞笑更不到位,挺失望,实际2星,给多1星支持导演,期待彭导下一步作品会更好。

    【详细】
    10298531
  • 丑龍貓
    2014/12/10 21:02:39
    自此终极系列只是青春热血到无血的偶像剧
    不管你是从一班第一部到一家到三国一路看来,还是因一班的第2,3部而开始从第一部开始看,或像我一样当时从06年开始,当时的视频网站画质还只是标清,一集一集在网上追看,只是希望这部分认为三国和其以前的终极系列为正统的观众和终极铁粉们淡定。就恶女来说,我只看了第一集,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了。这次的可米还是故伎重演,使用“熟脸战术”来吸引那部分一直追看终极系列的粉丝,(Ps:不得不说那维勋“断肠人”真是
    不管你是从一班第一部到一家到三国一路看来,还是因一班的第2,3部而开始从第一部开始看,或像我一样当时从06年开始,当时的视频网站画质还只是标清,一集一集在网上追看,只是希望这部分认为三国和其以前的终极系列为正统的观众和终极铁粉们淡定。就恶女来说,我只看了第一集,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了。这次的可米还是故伎重演,使用“熟脸战术”来吸引那部分一直追看终极系列的粉丝,(Ps:不得不说那维勋“断肠人”真是终极系列的真爱啊!)请来了出现在经常在湾湾综艺节目上出现的熟脸,还有曾沛慈,及强辩乐团成员和那边的老戏骨加盟。当然为了和终极系列做连接,还是依然使用了在片中穿插出现终极系列以往的镜头,比如恶女第一集出现的一班第一部和三国的镜头,比如宿舍大东和寒在一家里的镜头,比如一班第二部 大东同学在片子刚开始时不停的拿出在一班第一部时,辰亦儒亚瑟王、炎亚纶丁小雨和大东的合照。总之一句话 终极系列就像一些喜欢它的网友所说“从热血到狗血到无血”,严格来讲从一班2开始抛开大东和曾沛慈来说,其后终极系列所出每一部只是偶像剧,要找热血激情的感觉,还是从网上看一班第一部开始吧! 因为从宿舍和这个恶女开始就充满了浓重的偶像剧元素,比如美女帅哥及美女帅哥又暧昧又缠绵悱恻的爱恋,比如无厘头,比如不知如何发笑的笑点。如果说一班2和3开始到宿舍还有点打戏的部分,那么这次的恶女就有点....可米似乎想通过继续此系列剧推出A.N.D这个女团,希望她们能像当年飞轮海一样重现当年的收视热潮,但..从看了第一集开始的一些打戏场面,感觉这武打设计太有点太过偏重魔幻效果,"除恶少女组"、"维护时空和平".....尼玛导演、编剧你们这是想整台湾版的“美少女战士”节奏吗?(Ps:一开始看恶女的片头,看这些90后妹纸有几个倒是挺漂亮可爱又是涂口红又是扭腰摆臀,我还以为她们涂完口红以后会开始穿丝袜...小小激动了下,可是很失望啊!)所以希望支持三国前终极系列的观众,还是淡定。毕竟终极系列现在开始只是从青春热血到无血的偶像剧,仅此而已。多说一句:宿舍是铁时空,恶女是铜时空。不知是可米的失策还是自嘲,不知道一些终极铁粉们会批评你们这两部是“破铜烂铁”吗?? ^o^
    【详细】
    7236934
  • 兔兔辣么可爱
    2022/1/25 1:17:31
    流光之下,是爱情和治愈

    这部剧真的很戳我,一口气追了十二集,没有被人说的那么不堪,就第一集有点劝退,但是后面越看越精彩。

    女主和男主高智商的拉锯战,男主看似是在被钓,实则是清醒的沦陷,一开始就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知道遇见了女主,给了他足够的关爱,就像姐姐一样(姐弟恋磕起来),其实男主很聪明,从刘大壮被拉去审问就知道女主应该就和间谍八九不离十了,但是

    这部剧真的很戳我,一口气追了十二集,没有被人说的那么不堪,就第一集有点劝退,但是后面越看越精彩。

    女主和男主高智商的拉锯战,男主看似是在被钓,实则是清醒的沦陷,一开始就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知道遇见了女主,给了他足够的关爱,就像姐姐一样(姐弟恋磕起来),其实男主很聪明,从刘大壮被拉去审问就知道女主应该就和间谍八九不离十了,但是他表面上在女主面前一副奶萌奶萌的样子,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暗地里是在保护女主,这样默默的守候真的看的人很难不心动 特别是白切黑很带感,从男主的眼神转换,小奶狗时的单纯可爱,小狼狗时的腹黑。

    【详细】
    14164297
  • 林下之风
    2014/4/10 14:59:17
    不是冤家不聚头之最终篇 有爱有梦
    急诊男女 不是冤家不聚头
    最终篇 有爱有梦

    在吴医师和吴医师从意外重逢到不得不每日面对,一起并肩作战,小吴和小吴走过一段辛苦但是难忘的日子,而我们这个关于离婚后各自成长,终于能够走到对方面前,再度携手的故事也走到了尽头。在故事结束之际,传来好消息,完结篇不仅收视破五,还受到广泛肯定,出口超过二十个国家,受到各国片商好评,创下本剧主演宋智孝、崔振赫演出作品纪录。从终映时依依不
    急诊男女 不是冤家不聚头
    最终篇 有爱有梦

    在吴医师和吴医师从意外重逢到不得不每日面对,一起并肩作战,小吴和小吴走过一段辛苦但是难忘的日子,而我们这个关于离婚后各自成长,终于能够走到对方面前,再度携手的故事也走到了尽头。在故事结束之际,传来好消息,完结篇不仅收视破五,还受到广泛肯定,出口超过二十个国家,受到各国片商好评,创下本剧主演宋智孝、崔振赫演出作品纪录。从终映时依依不舍的话来看,本剧演员和主创都对作品完结非常不舍,这是一部清新,健康,给人带来启示的作品,给演职人员带来不少回忆。单就出口情况来看,制作社和演员所属社一定更高兴,因为押宝押得对,既推广了剧集,又催高了演员人气,可谓是一举两得。

    承上周未完剧情,有不少观众都想知道,小吴和小吴和好了吗?还会复婚吗?从两家母亲见面的情况来看,男方母亲似乎已经不再要求儿媳如何如何,她想要的只是好好度过自己的人生,也连带解释了为什么吴珍熙在面对吴昌敏的时候,还有疑虑,甚至担心地说:

    -我觉得这样就很好,可是要结婚就真的……

    话音未落就被吴昌敏打断,以诚恳的态度给她宽心:

    -就像现在这样,慢慢来就好。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是在说医务人员的现实担心,即便吴珍熙和吴昌敏同期的同事一起熬过半年的实习期,继续在急诊室奋战,也还要面对各种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四年的住院医师资历需要达标,在此之后还要参加专科医师测试,在这四年之内都必须把工作这根弦绷紧,大意不得。对于吴珍熙来说,她已经三十三岁了,如果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想要取得医师资格,当然不可能先考虑结婚问题,因为一旦结婚,家务和生育问题都会随之而来,届时能否应对还是个问题。身为医家子弟,她爱的人当然非常理解她的感受,急忙给她减压,意思是不给女方压力,以目前这样相爱的方式自然相处,如果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再安排,所以他是以爱着吴珍熙的人对她体谅的心说出这番话,这样的心意当然也让女方更加感动。

    实际上,吴医师与吴医师的感情比一般的情侣或是新婚夫妇更为牢固,因为他们经受了时间和感情的双重考验,在考验过程中,吴珍熙和吴昌敏都有机会选择其他人作为伴侣,可是由于一起生活和相爱过的时间变成了羁绊,让他们无法不挂念对方,无法不关心对方,这种无形的纽带逼退了想要靠近他们的人,也为他们的爱情增加了更多可能性。对吴昌敏有过好感的官家子弟韩亚凛欣然退出,也因此对爱情有了更多理解,或者,正因为与吴昌敏无法实现的交往,反而让韩亚凛明白了她究竟需要怎样的爱人,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而另一位关注吴珍熙的医师国天秀,则是因为犹豫与别扭,在关键时刻态度不明确,立场不坚定,错失了与吴珍熙有可能携手的机会,成为一生憾事,但也恰恰从另一面说明,国医师这样面对感情犹豫别扭扭捏的态度并不适合需要伴侣坚定态度强力推拉的吴珍熙,他与吴珍熙在感情上其实是一个类型的人,都是被动应对而非主动决断,反而如同申教授那样爽朗大度帅气的女子更加适合他,按照华人的话来说,国天秀错失吴珍熙,问题在于:无缘。

    在最后的故事里,观众看到了关于小吴和小吴两位医师那么美好欢乐的实习生活,院方需要边远地区临时倒班的急诊室担当医师,于是国医师竟然派了两位吴医师前去支援,看似是正常安排,其实表达了国医师希望撮合两位吴医师的善意。按照吴昌敏的说法,在小镇上行医的这段日子非常开心自在,两个人可以一起住,隔着宿舍互相招呼,相互调侃玩笑,可以一起上下班,还能搭车出诊,这真是最幸福的日子,这样心满意足的他才会说:

    -就像是在新婚蜜月旅行那样~

    从吴昌敏的态度来看,似乎是他更加投入,更为深爱,他爱的人,从一开始,每一个珍贵的瞬间都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他这样豪迈又决断的男子汉爱的不是同类型如同韩亚凛这样明丽豪迈开朗主动的女孩子,他喜欢的反而与自己性格相反,如同吴珍熙这样温柔,安静,甚至有一点害羞的传统女子,所以他才会说:

    -我都会想复婚以后的蜜月旅行到底要怎么过了。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当年离婚时吴昌敏如此失落,原来最爱女方的人是他,最不能接受现实的人也是他,最受打击的人当然也是他,他甚至会在醒来后对女方抱怨说:

    -那是当然,当年我可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忘记你。

    因此,对照此前吴昌敏的姨母所说的那句话:

    -哎呀,那昌敏可高兴了,他们可以复合呀~

    原来并非没有出处,现在的结果正是吴昌敏的父亲吴教授所期待的那样,儿子和儿媳终于找到了生活的共同点:事业,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度过与对方一样的岁月,也更加能够理解对方的辛苦和为难,若能做到将心比心,在一起的生活就会好过很多。

    对于另一对有可能复合的情侣国天秀和申智慧来说,离别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从国天秀拼命忍耐,甚至在安教授面前低头为申智慧教授求情的态度来看,申教授离开,最不舍的就是他,若是吴珍熙离开,他还可以含笑送出祝福,若是申智慧离开,他更多的是愤怒和不舍。其实,剧情演绎到这里,反而更容易解释国医师不能痛快接受吴珍熙的理由,他之所以含糊其辞,吞吞吐吐地说话,面对女方的态度不够干脆,也不直接,是因为他心里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与申智慧的感情,虽然他开始看向另外一个人,甚至会因为这个人的选择而心痛,可是从感情上,他并没有离开申智慧这个人,这个人在他的心里依然有分量,占了很大的位置,否则他不可能会在喝醉酒之后还跑去女方家抱怨兼带过夜,虽然什么都没发生,但至少说明国天秀最在乎的人不是吴珍熙,而是申智慧教授,申智慧才是他的精神支柱。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国医师会在离别时特地开快车追到女方面前,当着女方家长和孩子的面说出那句话:

    -如果你想要回来,任何时候都可以。

    原来,最不舍的人,最无法离开的人不是暗地里关心爱恋很久很久的申教授,而是国天秀他自己。从申教授爽朗的笑容来看,他和她的前途一定是光明坦途。

    在忙碌的医院急诊室里,总是会遇到各色病患,各样突发事件,甚至还会遭遇危险,在这一片慌乱当中,教给初入行的医务人员的是无法停息的责任感,对于病患无处不在的关心和拼力抢救帮扶的强大动力,在这过程中,时间会慷慨地施与实习医生以厚礼: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亟待提高的医者来说,没有比临床经验更为宝贵的东西,也没有比临床经验更无法取代的重要积累。在忙碌,辛苦又危险的急诊室里,只要如同吴珍熙和吴昌敏那样敢于承担责任,一心为病患考虑,努力精进医术,就有可能获得这份珍贵的礼物。

    影视作品若能做到细致入微描述一个人乃至一个群体的生活已属不易,若能获得观众共鸣并给人以激励或是启发,肯定会受到更多肯定。大多数时候,观众选择一部影视作品,看的不仅仅是描述,还有超出描述的更多的东西,如能具备,则成功在望。【急诊男女】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温暖,自然,真实,让人感动又叹息,在剧情安排角色设定方面虽有遗憾,仍是一部难得的佳作,柔和的剧情又会给期待团圆的观众带来更多启发,使观看过程成为难忘的回忆。
    【详细】
    66292948
  • 云间漫步
    2019/7/11 14:29:34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比起昨天看的菊次郎的夏天,浙江台州的山水和阿璞的童年似乎更能触动到我,可能这就是共振吧。 江浙山水的温润,寺庙里的念经声,溪流边、明媚阳光下和小和尚的玩耍,高僧送的‘雨过天青’碗,百般珍爱,最终却失落在河水里,妈妈一句轻轻地、又石破天惊的话: "以后这样的事儿...  (展开)
    比起昨天看的菊次郎的夏天,浙江台州的山水和阿璞的童年似乎更能触动到我,可能这就是共振吧。 江浙山水的温润,寺庙里的念经声,溪流边、明媚阳光下和小和尚的玩耍,高僧送的‘雨过天青’碗,百般珍爱,最终却失落在河水里,妈妈一句轻轻地、又石破天惊的话: "以后这样的事儿...  (展开)
    【详细】
    10300216
  • 灵樨
    2021/1/19 22:16:06
    亦刚亦柔,闲时坦荡,斗也从容

    亦刚亦柔,闲时坦荡,斗也从容这就是国产动画《风灵玉秀》主人公的显著特色。自2017年迄今,观众见证着这部作品从冷门动画逐渐蜕变为口碑极佳的国漫新星。我真的被它惊艳到了。一开始,它还是一部“与作者比寿命系列”的年度更新国漫,制作团队只有零星几人,而且十分冷门,起初的受众也并不像现在这样规模逐步浩大。即便如此,创作者也依旧一如既往地坚守,直到现在此作终为万人所瞩目。《

    亦刚亦柔,闲时坦荡,斗也从容这就是国产动画《风灵玉秀》主人公的显著特色。自2017年迄今,观众见证着这部作品从冷门动画逐渐蜕变为口碑极佳的国漫新星。我真的被它惊艳到了。一开始,它还是一部“与作者比寿命系列”的年度更新国漫,制作团队只有零星几人,而且十分冷门,起初的受众也并不像现在这样规模逐步浩大。即便如此,创作者也依旧一如既往地坚守,直到现在此作终为万人所瞩目。《风灵玉秀》的一大特点就是古色古香的气息浓厚,主题曲的水墨画融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为一体,更是一种新颖的尝试。这部作品,与其说它是一抹惊艳,不如说其是不同于国产热血魔斗元素充斥的动漫市场的一股清流,有种小清新中又透露出超然自得、英勇无畏的意味,无论是画风、剧情节奏、人物语调、背景都毫不逊色于当前其他的热门作品,是一部优秀的百合江湖侠客动画。它作为武侠片有着很高的打戏水准,攻势力道迅捷而有极强的冲击感,令人眼花缭乱的格斗招式攻守交汇、花样翻新,将充分调动的身体机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帧的动作都非常顺滑流畅连贯,可见主创真的费了很大一番功夫;而作为以女性来挑起整部剧大梁的百合主题片又不失女性的细腻温和、柔中带刚的真性情,它或许并不粗犷,但足以恬淡闲适,舒适中透露着洒脱的韵味。风铃儿与白钰袖一拍即合,一个俏皮潇洒、率真自如,透露出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同时非常机敏而担当,步入困境时可以临危不惧地巧妙脱险,身陷囹圄时又能如此意志坚韧,丝毫不屈服于敌对势力;一个平日里端庄优雅、温婉大气,尤其注重原则与道义,与他人过招时又非常有胆识与气魄,常常是顺势交战控制住局势后径直使出绝杀技毫不留情地快刀斩乱麻,两者之间的交情也并不只停留于儿女情长,体现的更是战友性质的彼此照应。她们亦刚亦柔、侠肝义胆,用心照不宣的默契携手闯荡江湖,悠闲的时候相互打趣,感情升温,战斗起来又是如此武艺高强、身手非凡而不留余地。日常时柔情似水,打斗时出手凌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融为一体,注入她们鲜活饱满的人格,优秀的人物塑造也让这部作品为众人所亲睐。以上即是我对这部动画的综合评价。相信其水准会一直持续下去,毕竟从主题曲隐藏的各种悬念就可以看出,作者早在几年前就已创设好大部分人物与剧情——这不是主创心血来潮一周构思一次的单纯连载,而是一开始就酝酿好的一盘大棋。

    最后说一下我对动画标题与结局标题的理解:从动画标题《风灵玉秀》开始,到大结局标题《风铃钰袖》暂时完结,表面上听起来读音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是两人名字的谐音,后者变成了两人真正的名字。

    动画标题强调的更多的是她们的个性:风灵:敏捷聪慧、有驾轻就熟的轻功、聪慧、机灵、古灵精怪;玉秀:气场强大、重原则礼数、端庄大气、天生丽质、优雅从容;

    结局标题强调的就是两人的牵绊:名字相连成词语,体现的更是一种不离不弃、相知相守、携手闯荡江湖的坦荡,朗朗上口的动听名词是女性的细腻,背后也蕴含着气魄与情怀。

    标题蕴意从强调独立的“个性”到强调整体的“组合”,即由个人到整体,体现的就是在整个第一季中,二人从相知相逢,到互相磨合、成长,最终不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人,而是合成了不可分割的一大部分。

    也就是说,两人在历经曲折后,感情与默契更加深厚,他们会以更加团结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同时,整个世界观也在这个时刻慢慢露出了更多的端倪。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期待后续更好的剧情呈现吧。最后,恭喜《风灵玉秀》由年更改为周更,完成了质的飞跃!以下献上:【自截】【清新+燃向】风灵玉秀剧情cut

    131501876
  • 杰瑞的胸肌
    2023/1/4 23:33:22
    《去有风的地方》-真正的治愈,不过是找回最初的自己

    文:石头

    追平了《去有风的地方》,大抵明白了这部剧所谓的治愈。它时刻让我们怀念起,那些对世界最初的期盼与美好。你看,我们都希望过像谢阿奶一般有趣的长辈,充满着人生阅历带来的睿智和蔼又能与年轻人无话不谈。我们都敬佩过执拗的谢师傅,为手艺奉献一生仍然秉持着工匠精神,我们都偏执过,想像谢晓夏一样自己闯荡一番天地,无知者无畏。我们都曾像谢之远那样赤诚简单,以为青春的糗事是世上最难,我们也

    文:石头

    追平了《去有风的地方》,大抵明白了这部剧所谓的治愈。它时刻让我们怀念起,那些对世界最初的期盼与美好。你看,我们都希望过像谢阿奶一般有趣的长辈,充满着人生阅历带来的睿智和蔼又能与年轻人无话不谈。我们都敬佩过执拗的谢师傅,为手艺奉献一生仍然秉持着工匠精神,我们都偏执过,想像谢晓夏一样自己闯荡一番天地,无知者无畏。我们都曾像谢之远那样赤诚简单,以为青春的糗事是世上最难,我们也曾觉得父母的爱情像许红豆的爸妈一样永远温馨甜蜜,觉得兄弟姐妹血浓于水,不论是收到红豆亲手做的鲜花饼倍感骄傲的冰冷总裁许红米,还是刀子嘴豆腐心的谢晓春,都让人艳羡。我们都一样,在踏入这一片湍流的世界之前,是有过期盼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曾经以为的世界,是我们曾经期盼的长大,是我们匆匆步入人生急于追寻却又不可得的东西。《去有风的地方》用最温柔的一击又一击,让我再次想起这个世界的最温暖。然而《有风》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并不执着于描绘一个精神乌托邦,而是尽力描绘真实。所以你会看到,只有请假才能看病的打工人,毕业几年除了生病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被世界遗忘的老人,被父母遗落的少年人,时刻担忧的父母,从不服输的儿女。你会看到,走久了的齿轮发条终究会断,人和时间赛跑永远会输,村里的墙很厚但全都透风,自己拥有的才是自己的,生活的巴掌远比长辈的巴掌更疼。你会看到,最爱的亲人或许已不在,最好的朋友也会离开。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少年们汲汲长大,大人们只想回家。有人忙着生活,有人忙着生存。人们终会明白,这些与想象的落差,叫做长大。这或许也是有风小院的意义:它是旅途疲惫之人的一方天地,但它也只是一个小院,走出去,就是广袤而的世间。正是这些真实与美好的交替,散落在每一帧云南如梦似幻的风景,在每一首灵巧的配乐里,才构成了鲜活的,生动的、温暖的有风小院。它让我们想起世界最初的模样,想起我们最初的模样。让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丢失的、遗忘的美好,都重新熠熠闪光起来。如果找到了重新出发的力量,那一定是因为,我们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详细】
    148650
  • 唯唯豆奶
    2018/7/27 15:42:05
    《护航父母》:为人父母,怎样正确又不惹人嫌的护犊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护航父母》,我想起了“护犊子”这个词,说起护犊子,我觉得必须先说说最近上海迪士尼发生的摸臀事件。 事件如下:近日,在上海迪士尼,据目击者称,剧院散场时,一8岁小男孩可能不小心碰到了一女子的敏感部位,被说了几句,然后该男孩的妈妈就炸了,说该女子言语攻击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护航父母》,我想起了“护犊子”这个词,说起护犊子,我觉得必须先说说最近上海迪士尼发生的摸臀事件。 事件如下:近日,在上海迪士尼,据目击者称,剧院散场时,一8岁小男孩可能不小心碰到了一女子的敏感部位,被说了几句,然后该男孩的妈妈就炸了,说该女子言语攻击她...  (展开)
    【详细】
    9544253
  • 一个不可爱的小
    2020/4/27 19:27:14
    对不起

    书粉觉得非常不行!!!!!!

    你要是不拿书说事,这剧完美

    出了名字标识差不多以外哪里有原著??????!!!!!

    我的蝴蝶纹身呢!!他不喜欢韩碧了!!!!!!

    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人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

    书粉觉得非常不行!!!!!!

    你要是不拿书说事,这剧完美

    出了名字标识差不多以外哪里有原著??????!!!!!

    我的蝴蝶纹身呢!!他不喜欢韩碧了!!!!!!

    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人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

    还楼下女友?!!!通道呢?!!那可是爱!!!!

    气死了!!!!!!!

    请编剧发挥你们的脑洞才思涌泉好吗!!!

    别老买小说改!!你改出一朵花了吗?!!!!

    【详细】
    12546314
  • 破词儿
    2018/9/7 19:36:55
    日本人为什么不打滴滴,偏要跑
    在我这里,你是当务之急。 时常想,你我再相遇该是何等情景。 是被雪风裹挟的深夜,你头发凌乱、胡子拉碴,带着满身的酒气和悔意叩响我的门。 是大雨如注的黄昏,我站在房檐下无计可施,你突然出现,摇下车窗,问需不需要载我一程。 还是像[昼颜],纱和再次见到北野。 她坐着公...  (展开)
    在我这里,你是当务之急。 时常想,你我再相遇该是何等情景。 是被雪风裹挟的深夜,你头发凌乱、胡子拉碴,带着满身的酒气和悔意叩响我的门。 是大雨如注的黄昏,我站在房檐下无计可施,你突然出现,摇下车窗,问需不需要载我一程。 还是像[昼颜],纱和再次见到北野。 她坐着公...  (展开)
    【详细】
    9638218
  • 宋小君
    2021/9/20 20:02:17
    离别并不是结束,下一个春天我们都会有新的相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把一群陌生人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他们彼此之间就会产生不同的关系,或友情,或爱情,甚至是亲情。当然也有可能因此产生龃龉,嫉妒和倾轧。 这就是人类的特殊性,也是人类伟大和复杂的部分。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本质上探讨的就是人类关系,日常,细碎,充满着平常人的烦恼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把一群陌生人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他们彼此之间就会产生不同的关系,或友情,或爱情,甚至是亲情。当然也有可能因此产生龃龉,嫉妒和倾轧。 这就是人类的特殊性,也是人类伟大和复杂的部分。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本质上探讨的就是人类关系,日常,细碎,充满着平常人的烦恼和...  (展开)
    【详细】
    13875253
  • 不小器工作室
    2012/8/15 0:05:22
    完整的多元素综合类型片
    对比新近上映的两部片子,《听风者》和《消失的子弹》,就编剧功力,和导演节奏控制上,我还是偏爱后者。
    剧作方面符合好莱坞标准类型片结构,这似乎是香港片的优势,现在自然也变成了港陆合拍片的优势了。
    摄影大哥是不错的,特别喜欢追逐小云雀那场追逐戏,剪辑和摄影配合得相当不错。然后就是小五死前那一段,冷暖光的配合,营造的紧张气氛,可以看出是有意雕琢过的。但感觉小云雀和郭追那一段,光过了,太暖的气
    对比新近上映的两部片子,《听风者》和《消失的子弹》,就编剧功力,和导演节奏控制上,我还是偏爱后者。
    剧作方面符合好莱坞标准类型片结构,这似乎是香港片的优势,现在自然也变成了港陆合拍片的优势了。
    摄影大哥是不错的,特别喜欢追逐小云雀那场追逐戏,剪辑和摄影配合得相当不错。然后就是小五死前那一段,冷暖光的配合,营造的紧张气氛,可以看出是有意雕琢过的。但感觉小云雀和郭追那一段,光过了,太暖的气氛感觉腻味而不是缠绵,但这段的轮廓光是勾得好的。
    然后是声音方面,在我正准备表扬声音做的细致的时候,却失望了,在密室一场中,水滴声音,音效师都配合着画面做了进去,增添了密室的局促感,但忽然就没了,后来又有了。为什么在可以精致的地方一定要粗糙呢?
    演技方面要表扬一下井柏然,他是这部戏的笑点,算是佐料,但是懂得不串主味,甘愿调味的佐料,必然会有大的作为。动作和表情结合得很有分寸。
    小云雀撒鸟食那里的表情让我出戏了。和郭追那一段,光线帮了正忙和倒忙,看上去美丽却腻味了,这不能怪演员。
    其次要大大的赞扬本片的化妆师,能把不同弹头留下的弹孔雕琢得淋漓尽致,夸奖是必须的。
    最后自然是落在导演身上,罗导感觉对大陆演员的控制力上还是有所欠缺,当然这也只是自己的直觉而已。但是叙事能力那是必须大陆导演认真学习的。
    【详细】
    5547566
  • 阿木
    2015/1/25 4:27:15
    《我要你开花》:疯狂的北漂合伙人
    当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以小博大,成为了年度黑马之作,也带动了内地中小成本的都市生活喜剧的复兴,甚至被认为是进入了喜剧电影的“后冯小刚”时代。这股潮流虽然后来有所退潮,但依然成为年轻导演的热选类型,而广告片导演出身的黄微的故事长片处女作《我要你开花》,便是一部比较典型的北漂青年为主人公的“疯狂”喜剧。
    北漂是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新鲜的事物,北漂族也常常是代表着一群带有着梦想而奋斗、但对于前途又
    当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以小博大,成为了年度黑马之作,也带动了内地中小成本的都市生活喜剧的复兴,甚至被认为是进入了喜剧电影的“后冯小刚”时代。这股潮流虽然后来有所退潮,但依然成为年轻导演的热选类型,而广告片导演出身的黄微的故事长片处女作《我要你开花》,便是一部比较典型的北漂青年为主人公的“疯狂”喜剧。
    北漂是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新鲜的事物,北漂族也常常是代表着一群带有着梦想而奋斗、但对于前途又有所迷惘的年轻人,他们也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影片《我要你开花》的主人公便是三个怀抱着梦想、来自于不同地方的年轻人,既有因为音乐梦想被父亲阻挠而离家出走的“富二代”,也有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的“天之骄子”,他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受了“梦想72小时”的百万元大奖任务,但看似简单的任务的背后,充满着各种未知数,特别是叶盛得知父亲病危,而带着两个“合伙人”刘磊、张帆踏上回乡的旅途时,更是踏上了一段疯狂的旅程……
    北漂本身就带有一种“在路上”的意味,而《我要你开花》则借用了公路电影的外壳体现出他们的“在路上”——在路上,表面上看是在回家的路上,但深层次来说则是在找到心灵的诗意栖居地的路上,所以,影片不仅是安排三位“合伙人”要在去叶盛家的路上遭遇各种的“人在囧途”,在到了叶盛家以后,叶盛并没有因为可以“回家”而结束那种在路上的迷惘,反而是在各种压力之下三个“合伙人”展开了一场撕逼大战,放下面子,流着眼泪尽诉内心的苦衷与不满,同时也是压抑已久的内心的苦痛、郁闷等。这场在叶盛的家里的戏也成为影片突出于一般的公路喜剧之处,因为叶盛代表着从凭借着聪明、刻苦而考上大学、走出山沟沟的“凤凰男”,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之下是“很无奈”,天之骄子在大城市里也只是普通小人物,丰满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
    几乎每一个北漂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对于影片《我要你开花》中的三位主人公来说,则无疑是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而影片的内容也就有些类似于去年叫好叫座的、陈可辛导演的那部《中国合伙人》。但与后者相比,《我要你开花》中的三位主人公更加的接地气接近于芸芸众生,他们为了梦想而拼搏、努力的过程,也就更让普通人共鸣,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也不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可能会得到出国深造或者创业的机会,他们更可能像《我要你开花》种的三个主人公般,奔跑在梦想的大道上。
    另外,影片也花了不少心思在剧本上,比如对于刘磊这个人物的刻画,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时有他吃棒棒糖的一场戏,开始看时还以为编导是不是为了让这个人物更加纯一些,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可以看出其作用,也传达出三人之间的友情。这对于新导演新编剧的作品来说,已经算是不俗。
    【详细】
    73551122
  • 江郎
    2022/10/13 13:00:05
    “只要你赢了,你妈妈就会回来”

    父亲:

    “爸爸输了,输掉了一切”

    “你妈妈也抛弃了我们”

    “爸爸

    父亲:

    “爸爸输了,输掉了一切”

    “你妈妈也抛弃了我们”

    “爸爸输了,但是你可以赢,你不仅可以赢回爸爸的一切”

    “你妈妈也会回来”

    “你看到没,我打败了这小子的父亲,杀死了他,我成了国家的英雄”

    “我拥有了一切,你妈妈也很高兴”

    “你看到没,这小子的教练,就是打败我的人,让我输掉一切”

    “你妈妈也走了,抛弃了我们”

    “我输了,但是你可以赢”

    “只要你赢了,你妈妈就会回来”

    儿子:

    “妈妈又走了”

    “我只有赢了,妈妈才会回来”

    “我要赢”

    “我不能输”

    父亲:

    “站起来”

    “赢了才会赢回一切”

    “赢了你妈妈才能回来”

    “爸爸输了,你不能输”

    儿子:

    “妈妈又走了”

    “我赢了她才能回来”

    “爸爸说的对,我们像狗一样”

    “只要我赢了,我们就不用像狗一样”

    “妈妈也会回来”

    “我要赢”

    “我不能输”

    “我死也不认输”

    父亲:

    “他会被打死的”

    “他死了,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他是我儿子”

    (扔毛巾)

    儿子:

    “为什么扔毛巾?”

    “为什么叫停比赛?”

    “我要赢”

    “我不能输”

    “我死也不输”

    父亲:

    “没关系的,儿子,没关系”

    “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包括胜利”

    “包括你的妈妈”

    “如果你不在了,一切都没意义”

    “去他喵的胜利,去他喵的你的妈妈”

    “爸爸什么都不要”

    “你最重要”

    【详细】
    147032293
  • donkey301
    2022/2/13 21:20:14
    第一个永远是最好的

    想起自己小时候,小学的年纪,堂妹家养了一条狮子狗,狮子狗也是我为数不多还能教的上名的狗,白色带点黄色的毛,估计成年以后这种狗就是在半只膝盖以上的高度就不变了,以至于我从来不是很清楚它到底有多少岁,我小学五六年纪的时候,住在南方一个小城的乡下,那时还没多少乡镇企业,到处都是麦田和水塘,婶婶就住在我们隔壁,而乡下的房子为了省一堵墙我爸兄弟俩就把三层楼房造在了一起,下面

    想起自己小时候,小学的年纪,堂妹家养了一条狮子狗,狮子狗也是我为数不多还能教的上名的狗,白色带点黄色的毛,估计成年以后这种狗就是在半只膝盖以上的高度就不变了,以至于我从来不是很清楚它到底有多少岁,我小学五六年纪的时候,住在南方一个小城的乡下,那时还没多少乡镇企业,到处都是麦田和水塘,婶婶就住在我们隔壁,而乡下的房子为了省一堵墙我爸兄弟俩就把三层楼房造在了一起,下面还有一大片水泥场连着,而那时我天天就知道往隔壁串门,跟叔叔婶婶感觉就像一家人,而那条狮子狗我也特别喜欢带它出去玩,狮子狗名叫“小花”,乡下的所谓带出去玩根本不是牵个绳子带出去慢悠悠的溜个圈、在小树下撒个尿然后再回到楼上,那时我们房子旁边就是无尽的田野和四处清澈的小河,我小学五六年纪的时候有的是精力,就和“小花”在田野上拼命的比赛谁跑的快,但只要超过一百米,它总是会超过我,那时我才知道狗的耐力其实比人好,然后它以获胜者的姿态围着我转圈,我也知道它其实还是特别喜欢跟我一起玩的,养狗和养小孩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只顾玩就行,一个只顾学习就行。然后我初中、高中就开始住校了,难得回去一趟,狗的生命真的好短,几年以后婶婶告诉我它已经看不到了,眼睛下的眼屎已经把上面的眼睫毛都粘住了,但只要我每次回家走进它,还没叫它,它就会凑过来拼命的舔我的脸,我的记忆总是很模糊,然后我就上了大学,一年也就回来了一两次,有次回来,我发现它趴在场上,我远远的叫了声“小花”,又发现它活跃起来了,居然还能跟我一起玩耍奔跑,好开心,后来婶婶才告诉我,“小花”已经去世了,堂妹又养了一条白色的狮子狗,还是叫“小花”的名字,我听了总觉得和原来的小花有点区别,总是有点失落。看了这个电影,我也好希望,当年的小花真的像电影中的狗一样,穿越到新的“小花”身上来陪伴我。等我的小孩长大成人后,我还是希望能再养条狮子狗,名字我都想好了,还叫“小花”。

    回到电影:

    1。狗的旁白是最感人的,听英文都不用看字幕也能感受到它想回到SeaJ身边的愿望。

    2。狗的生命相比人来说是如此的短暂,以至于只能轮回多次才能匹配上人的寿命

    3。估计是阿里巴巴投资,才能让华裔当男主角,但男主角的癌症危机显然太假

    4。美国人真的是穷到身边没几个钱宁愿流浪大街,老妈也可以狠心不管的吗?

    【详细】
    142161070
  • 小V爱看剧
    2022/2/21 7:18:49
    下饭甜剧 及格

    有人说 可爱的女人就是美丽的,这话个人觉得在邢菲身上是体现了大部分的,很喜欢她清新自然可爱不矫揉造作的表演,而她这独一份的甜美气质也是屏幕CP百搭一款,毕竟可爱是秒杀所有其它情愫的,它是爱的真正催化剂。胡一天依旧是如此霸气,这款气质和颜值老底厚得来还可以继续肆意妄为的挥霍,还是喜欢呀。这部剧就是一部百分白的小甜剧,以气枪运动和直播为背景,主CP的情没有太多

    有人说 可爱的女人就是美丽的,这话个人觉得在邢菲身上是体现了大部分的,很喜欢她清新自然可爱不矫揉造作的表演,而她这独一份的甜美气质也是屏幕CP百搭一款,毕竟可爱是秒杀所有其它情愫的,它是爱的真正催化剂。胡一天依旧是如此霸气,这款气质和颜值老底厚得来还可以继续肆意妄为的挥霍,还是喜欢呀。这部剧就是一部百分白的小甜剧,以气枪运动和直播为背景,主CP的情没有太多迂回,第二集男主就直白袒露“我对你上瘾,就如同猫对于猫薄荷”,这一反套路玩得很清新,接下来就是上瘾的甜甜甜了,不得不说男主旁边的两位小八卦推手真是不错,包揽了本剧的大多数笑点和围观群众吃瓜心态,次CP也很不错,高富帅的套路也是我这般无脑大妈的最爱,越是现实不可及越是可看性越高,嘻嘻。女二很漂亮,气质也好,就是太瘦太瘦了,有点心疼我们现在混演艺圈的女演员,真心不容易,这样的身材私底下在生活中要付出多少,点个赞。作为小甜剧我觉得拍到20集左右就差不多了,可是这部剧非得往职场啥的那个方向去编,有点偏题呀。原本剧情就有点背离现实的,这下又拉入不太现实的现实,可见坍塌。幸好,有高个胡一天挺着,就是太累了。

    【详细】
    14232505
  • 沈睿的萧萧落木
    2020/8/10 2:29:43
    《我不是女巫》:反殖民主义的、反非洲传统的、反国家暴力的、女权主义电影
    [https://www.douban.com/note/773652934/]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沈睿的萧萧落木(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73652934/ 赞比亚出生的女孩子伦噶诺·尼奥尼(Rungano Nyoni)九岁随父母移民去不列颠王国的威尔士,长在英国
    [https://www.douban.com/note/773652934/]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沈睿的萧萧落木(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73652934/ 赞比亚出生的女孩子伦噶诺·尼奥尼(Rungano Nyoni)九岁随父母移民去不列颠王国的威尔士,长在英国,在...  (展开)
    【详细】
    12785262
  • 炳叔
    2018/10/18 16:19:34
    美丽战争:山寨和山渣

    豆瓣ID@Light Ocean 的签名:灵魂无义肢,心安即归处。

    电影《美丽战争》的片尾字幕:谨以本片纪念为我勤俭持家42年的爱妻陈胡明心女士。

    这两句话,你更信谁?

    山寨是形容词,山渣是种果实。

    山寨和山渣,汉语拼音的头五个字母都是shanz。

    不到最后选定,你知道我是想吐槽,还是准备做汤?

    豆瓣ID@Light Ocean 的签名:灵魂无义肢,心安即归处。

    电影《美丽战争》的片尾字幕:谨以本片纪念为我勤俭持家42年的爱妻陈胡明心女士。

    这两句话,你更信谁?

    山寨是形容词,山渣是种果实。

    山寨和山渣,汉语拼音的头五个字母都是shanz。

    不到最后选定,你知道我是想吐槽,还是准备做汤?

    9712372
  • _方块糖。
    2019/6/17 20:56:09
    此心安处是吾乡
    看完《拂乡心》,这句话便浮上脑海。作为演员,秦海璐的演技毋庸置疑,塑造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影视角色。然而第一次作为导演的秦海璐,这部处女作《拂乡心》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跟随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再也回不去家乡的老兵,一生无妻无子的漂泊在台湾这一隅之地,靠着政府...  (展开)
    看完《拂乡心》,这句话便浮上脑海。作为演员,秦海璐的演技毋庸置疑,塑造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影视角色。然而第一次作为导演的秦海璐,这部处女作《拂乡心》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跟随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再也回不去家乡的老兵,一生无妻无子的漂泊在台湾这一隅之地,靠着政府...  (展开)
    【详细】
    10249215
  • 星战粉
    2022/12/13 21:18:10
    还不错
    [迈阿密的一夜] 这部电影我觉得整体情节相当一般,因为就好像整部电影就围绕着这四个黑人在那里不断地吵架,争论一个不同的观点吧,我觉得这部电影确实在这方面做的一般,但是他吸引人的方面就是在一个极端分子可以和他的朋友相处的这么融洽,确实让我意想不到吧,我觉得他们这...  (展开)
    [迈阿密的一夜] 这部电影我觉得整体情节相当一般,因为就好像整部电影就围绕着这四个黑人在那里不断地吵架,争论一个不同的观点吧,我觉得这部电影确实在这方面做的一般,但是他吸引人的方面就是在一个极端分子可以和他的朋友相处的这么融洽,确实让我意想不到吧,我觉得他们这...  (展开)
    【详细】
    14820216
  • 超耐热合金
    2021/5/30 18:23:58
    值得一看

    我喜欢这部片子,就像看到了那些普通的北京人的生活。

    女主,公司不受待见的行政。人善被人欺,这个表现的有些夸张,同事之间这样颐指气使别人很少见。这可能也是为了铺垫,被前夫的反复压榨而不敢言声的合理性。就是这样一个无脾气,好说话的人,什么事都是被其他人主导的。

    杜微的出场确实让人惊讶了,这

    我喜欢这部片子,就像看到了那些普通的北京人的生活。

    女主,公司不受待见的行政。人善被人欺,这个表现的有些夸张,同事之间这样颐指气使别人很少见。这可能也是为了铺垫,被前夫的反复压榨而不敢言声的合理性。就是这样一个无脾气,好说话的人,什么事都是被其他人主导的。

    杜微的出场确实让人惊讶了,这不会是男主吧。开着三蹦子来的一副邋遢的样子,坐在那里也没有个坐相。瘫坐在那里,抖着腿。还剪指甲,无法让人喜欢。这是后面设计着反转吗?但细看,他说话的方式,坐到那里抖腿的样子,好像是在掩饰内心的不自然。不知道剪指甲是不是故意为之,猜想是为了引起女方的厌恶感。而另一个镜头,又表现了王招的善良,一般人拿上杯盖,是要盖杯子。而王招是拿杯盖盖住指甲,像是帮着杜微来掩饰。

    后面知道了王招的目的,反应也非常正常,被人当成大傻子,羞怒的情绪表现的特别好。开车把王招姥爷和弟弟送回来的时候,就是恨不得颠死你们的那种感觉。

    最后说服自己的逻辑算是只能自圆其说吧,什么就要和别人不一样,其实就是已经喜欢上了人家了,放不下了怎么办吧。自己总得给自己找个理由。

    到最后也没有期望的反转,杜微没有刮掉胡子换上新装,没有开上豪车,就是换了件夹克。还普普通通的一个人。这才像是身边正常的平凡生活。

    杜微在影片高光的时候,就是独唱吧,手脚无措的样子。

    整体印象深刻的竟然是杜微。

    影片里面的人物关系,交代的还是比较高级,不是直白陈述的告诉你,而是先让你产生疑问,再通过人物的对白、情节,会让你慢慢的找到答案。比如王招的弟弟为啥和她不一个姓。这个男的为啥一下飞机就到王招这来。

    总之,导演和编剧都很用心,不知道为啥评分不高。

    这样的影片,虽然演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是能让你感受到那种情绪,我觉得就是一部好电影。

    【详细】
    13579959
  • 天涯小鸟movie
    2017/8/21 23:23:03
    《恋妻家宫本》:五十岁该如何生活
    五十岁,子女独立,即将退休,子女,事业这两样生活中一度的重心忽然坍塌,回望人生,开始思索两个问题:过去做的决定是否正确?以及,今后如何生活下去?
      阿部宽和天海佑希饰演一对平凡夫妇,走过惯常的人生前五十年,忽然有一天,儿子宣布结婚离家,措不及防的二人世界就这样降临了,夫妇二人同时陷入了迷惘和不安,而谁能想到,一次若有若无的离婚风波悄然而至......
     
    五十岁,子女独立,即将退休,子女,事业这两样生活中一度的重心忽然坍塌,回望人生,开始思索两个问题:过去做的决定是否正确?以及,今后如何生活下去?
      阿部宽和天海佑希饰演一对平凡夫妇,走过惯常的人生前五十年,忽然有一天,儿子宣布结婚离家,措不及防的二人世界就这样降临了,夫妇二人同时陷入了迷惘和不安,而谁能想到,一次若有若无的离婚风波悄然而至......
      担任本片导演和编剧的游川和彦,曾编剧《女王的教室》《麻辣教师》等口碑不错的日剧,擅于探讨家庭和教育问题。此次,游川和彦首次担任导演。因为长期编剧电视剧,尚未脱离电视风,摄影和剪辑尤其明显,画面居然出现了“画外音”“重播键”“暂停键”“后退键”。

    876749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