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2524
  • 老财头的褡裢包
    2019/3/5 9:20:41
    二战丧尸片《霸主》:诺曼底登陆撞上生化危机 让人肾上腺飙升

    财叔说:小成本的电影,做成这样不错了。

    大家好,我是小阿花。

    今天阿花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可算是厉害啦,这是一部二战丧尸片,名叫《霸主》。

    财叔说:小成本的电影,做成这样不错了。

    大家好,我是小阿花。

    今天阿花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可算是厉害啦,这是一部二战丧尸片,名叫《霸主》。

    10022260
  • 失控的杏鲍菇
    2018/4/14 22:31:28
    平行宇宙中不老的友人们

    NHK纪录片《井上雄彦创作的秘密中,对于漫画《浪客行》的创作,井上笑称自己并不特别重视故事的发展,自己所做的,只是刻画好角色本身,让符合角色性格的行为自然发生,将剧情的主导权交给角色,充满戏剧感的故事就会自然地形成。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细想又万分合理——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艺术作品不胜枚举,一个出彩

    NHK纪录片《井上雄彦创作的秘密中,对于漫画《浪客行》的创作,井上笑称自己并不特别重视故事的发展,自己所做的,只是刻画好角色本身,让符合角色性格的行为自然发生,将剧情的主导权交给角色,充满戏剧感的故事就会自然地形成。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细想又万分合理——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艺术作品不胜枚举,一个出彩角色都没有的却鲜有耳闻。有才华且费尽心力的创作者,往往都会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身临其境,亲自代入角色的心理活动,以深情而隐忍的笔触,为虚构的人物赋予血肉与生命,使他们成为无论对观众还是创作者自身而言——都难以忘却的朋友。

    《全金属狂潮》TV版第一季中,有一个对我来说非常“犯规”的设定,当片尾曲《永不枯萎的花》响起,下川美娜动情舒缓的声线将Boy Meets Girl的故事娓娓道来,女主小要此前的人生以照片的形式逐一呈现。我知道了在主线剧情之外,小要曾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有一个不同发色的妹妹、如今独自一人生活在东京,那些名字都没出现过的路人同学们,也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展示中补全了戏份。通过主线直接刻画角色的“现在”,铺陈细节间接表现角色的“过往”,这个做法未免太深得我心。也许,就是从第一次看到这个ED开始,小要对我来说就不再是元气、傲娇、蓝长直、野蛮女友等几个萌属性名词就能轻易概括的纸片人,而成了我知晓她过往与现在的老朋友、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同样的,这或许也是为什么TV版第一季中,我最喜欢的部分会是动画原创的剧情——《故乡飞舞的风》,宗介的这一面很重要,卡西姆的那一面也很重要。

    9296880
  • 森夏
    2015/3/19 15:58:07
    《忘了去懂你》:一段千疮百孔的婚姻
            “忘了去懂你”,影片的故事应该是偏指丈夫忘了去懂妻子。丈夫在遭遇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磨砺下,只顾自己内心的痛苦,忽视妻子的感受,最终与妻子渐行渐远,造成婚姻破裂的结局。本文将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来分析影片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
    纵向:家庭不幸的原因
        
            “忘了去懂你”,影片的故事应该是偏指丈夫忘了去懂妻子。丈夫在遭遇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磨砺下,只顾自己内心的痛苦,忽视妻子的感受,最终与妻子渐行渐远,造成婚姻破裂的结局。本文将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来分析影片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
    纵向:家庭不幸的原因
            其一,家人不睦。影片一开始就交待了男女主人公的职业与困境,之后向我们展现了这个家庭的不幸福的冰山一角。雪松去学校接孩子,而孩子却被奶奶偷偷摸摸地接走了。奶奶接走孩子是为了给自己过70岁生日。雪松找到孩子时,没有上去而是坐在远处观望。这时婆媳关系已经初见端倪。后来雪松来到奶奶家把孩子接走,蔡也来了。本该是关系最近的亲人,却从来都没有一起出现在一个镜头中,影片将雪松和孩子、蔡、奶奶分开表现,从镜头上象征出这个家的破裂。之后,我们从雪松口中得知了家人不和睦的原因。
            其二,妻子的绯闻与丈夫的不信任。陶虹饰演的雪松在影片中是一个很招男人喜欢的女人。雪松因为与有钱的房产商杨九诚谈过恋爱,还一度成为小小的白沙镇中的著名人物。雪松与杨九诚的恋爱史一直让蔡耿耿于怀。蔡是个耳根子极软的人,只要一有人说闲话,就会在蔡脆弱的心中掀起波澜。网络上的新闻、摩的师傅的讽刺、妹妹的挑拨都燃起了蔡心中的怒火。除了有钱的杨九诚,年轻的的哥小吴也像卫星一样定位在雪松左右。对于脆弱多疑的蔡来说,这还真是雪上加霜。
            其实女主角雪松并不是水性杨花的人,影片将她塑造成一个朴素柔弱的女人。这里从演员的衣着来分析。雪松在整部影片里基本山峰都穿白色碎花的衣服,她去找杨九诚借钱时,也不过是白衣蓝裙,依然清新素雅。即使是在她情感起伏较大的时候,即她发现丈夫去了色情场所,以及之后与小吴接吻,她的衣着也不过是深蓝圆点连衣裙,深蓝色大概隐喻她内心的伤痛,但依然朴素简单。
            影片还设置了其他女人来衬托她。作为蔡家不安定因素之一的蔡的妹妹虽然在整个影片中只出现过一次,却是个极重要的人物,她在哥哥和嫂子的婚姻行将终点的进程中又推了最后一把。就是她跟蔡说媛媛不是蔡的孩子。蔡的妹妹穿的是一件豹纹上衣,表现了她的强势与威胁性。雪松去东方保健城找蔡的同时还有一个女人去找林老板(注意这个女人还不是林老板的正妻)。这个女人穿的是黄色紧身连衣短裙,这更衬托了雪松的朴素与本份。讽刺的是,东方保健城里的女人个个穿的是花红柳绿,而林和蔡却穿着一向表现正派高尚的白衬衫。
            其三,穷。经济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来源。蔡是个下岗工人。他缺钱又急需钱,而他对杨九诚的恨更甚于小吴,就是因为杨九诚非常有钱。如果他有钱,或许蔡家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紧张,或许他就不会揪着妻子的绯闻不放。影片通过布景等造型手段来表现蔡家的经济状况。蔡家的布景以白色与绿色为主,奶奶家也是,非常的破败与老旧,甚至整个白沙镇都呈现出一种颓败之感。蔡家甚至只有一张床,女儿只能和父母挤在一张床上,没有自己的床,更没有自己的房间,为了更鲜明地显示蔡家的穷困,影片特意随着蔡来到了林老板的公司(或者是家),色调完全不同,金碧辉煌,一派奢华大气的景象。
            钱是问题之源,同样也可以成为解决问题之源。雪松为了蔡去找杨九诚借钱,钱解决了蔡的燃眉之急,于是蔡与雪松的关系缓和了。月光下,蔡抚摸着雪松,影片第一次出现了由钢琴演奏的抒情音乐。之前都是沉重抑郁的弦乐,而第二次出现抒情音乐是在雪松与小吴接吻时。
            只可惜他们的婚姻还是毁在了蔡的不信任上,影片最终定格在蔡家的门上,人去楼空之感油然而生。
    横向:蔡家的生活
            影片要揭示蔡婚姻破裂的原因,就要用一系列的故事来“包装”这些原因。这一系列的故事就组合成了蔡家的生活。
           影片中有很多重复,一个是小吴来找雪松换零钱,一个是接媛媛放学。这些重复的动作表现出生活的单调,而雪松每次在小吴来的时候都会问小吴“有新闻吗?”也正反映出这种单调与无聊。此外,虽然同样是接媛媛放学,但是每次都借此反映人物的关系。第一次反映了奶奶与雪松的关系,第二次是在蔡与雪松强行做爱之后,雪松与蔡陷入了冷战,第三次是蔡带媛媛去做亲子鉴定,这一行为将雪松中最后一点不舍抹杀地消失殆尽。
           蔡家的生活主要分两条线,一条是蔡努力把家具厂盘给林老板,为自己谋条生路。蔡的心病杨九诚也包含在这个故事里。另一条是雪松与小吴的故事。第一条线主要是用来反映蔡家的贫穷和他对雪松的不信任。雪松很明白自己和小吴之间是不会有结果的,但在蔡的不断伤害下,小吴是雪松唯一的慰藉。蔡与雪松的婚姻终于在这两条线的撕扯下破裂了。
            毫不怀疑影片在制作上是精良的:朦胧的影调尽显压抑、色彩的运用贴合人物性格、道具(电话)的选用来反讽人物之间的疏离等等。导演也有雄心,想要表现贫困的平民的婚姻的不幸,表现现实中的一种现象。但是根据笔者之见,影片的题材有些平庸,丈夫不信任妻子而导致婚姻破裂的故事在影视剧中显得有些老生常谈。虽然影片涉及到了很少提及的婚内强奸的现象,但是影片没怎么表现,或者说非常含蓄地表现了这一行为对雪松的伤害,而有着传统女性品质的雪松也只是用沉默与遗忘来对待这一伤害。所以这一现象的涉及并不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就这样被影片的故事一笔带过了。
    【详细】
    74182683
  • isabelle
    2007/9/19 19:34:27
    子不语怪神乱力
    有点儿神叨叨的,有点儿怪怪的,什么灵药啦,喝尿治病啦,恒河水啦,……也许是因为我毫无宗教信念,总觉得不能理解影片中人们的行为轨迹

    还有一点:一个厕所里出生的孩子,怎么玩伴遍及五湖四海?他奶奶是大使馆看厕所的?

    我又较真了,不好不好

    TNND,以后再也不看艺术片了
    有点儿神叨叨的,有点儿怪怪的,什么灵药啦,喝尿治病啦,恒河水啦,……也许是因为我毫无宗教信念,总觉得不能理解影片中人们的行为轨迹

    还有一点:一个厕所里出生的孩子,怎么玩伴遍及五湖四海?他奶奶是大使馆看厕所的?

    我又较真了,不好不好

    TNND,以后再也不看艺术片了
    【详细】
    1210152
  • 伍柒寤
    2021/9/20 20:04:26
    师生
    三尺讲台,书写老师的最美篇章。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成长,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在和学生们的相处下慢慢形成,老师和学生是互相温暖的,得形成正向反馈才能朝着向上的方向发展。学生时代的我们,在老师的教导下茁壮成长,成为更好的大人,而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中的点滴温暖也在我们的...  (展开)
    三尺讲台,书写老师的最美篇章。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成长,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在和学生们的相处下慢慢形成,老师和学生是互相温暖的,得形成正向反馈才能朝着向上的方向发展。学生时代的我们,在老师的教导下茁壮成长,成为更好的大人,而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中的点滴温暖也在我们的...  (展开)
    【详细】
    13875214
  • Lusten??
    2017/7/9 1:19:29
    为什么三十而立的女人要如此脸谱化

    黄天乐的部分真的是为了塑造典型而塑造典型了,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没有一点感动。唯一有感触的点,就是郑欣宜说要减肥被送进医院,以及后来说妈妈在医院的最后时光,让人想到她和肥姐一起相依为命的时光。对照起现实来,才真是让人落泪。

    林若君相对来说立得住一些,但是为什么三十而立的港女会是同一姿态同一种样子?刚硬,要强,爱憎分明,可能会有些凶巴巴。这可能是港女特有的气质吧,很拼

    黄天乐的部分真的是为了塑造典型而塑造典型了,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没有一点感动。唯一有感触的点,就是郑欣宜说要减肥被送进医院,以及后来说妈妈在医院的最后时光,让人想到她和肥姐一起相依为命的时光。对照起现实来,才真是让人落泪。

    林若君相对来说立得住一些,但是为什么三十而立的港女会是同一姿态同一种样子?刚硬,要强,爱憎分明,可能会有些凶巴巴。这可能是港女特有的气质吧,很拼也很敢拼,最后成了三八红旗手,成了香港时代精神。

    但其实三十而立的女人并不都是一种烦恼,为什么要戏剧性地把所有坏的遭遇都集中在即将要到来的三十岁这一年?只是为了给人物强加际遇?那么她的内心成长和变化只是外部世界强加给她的,逼着她推着她往外走,并不是内心自己的成长变化。

    除了人物脸谱化,滥用生理性煽情的音乐也是一个槽点,像一个鸡汤ppt。结尾太刻意了,不要为了圆满而圆满,没有意义,这样的人物是不会自己去成长的,哎,可惜。

    【详细】
    8653427
  • V
    2012/2/23 15:49:55
    《这里,那里》一篇寻找共鸣的散文……
    电影相比其他视听语言形式,更加个人化。
    经常能从影片中感受到导演对一种情感的充满诚意的执着表达,
    这种寻找共鸣的纯粹的创作目的,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这里,那里》与其说是故事,更像是散文。
    这里,是家。
    是我们最初也是最终的地方。
    那里,可以是任何地方。
    但无论是大兴安岭、上海、还是法国……
    只有曾经漂泊过的人才能体会那种始终伴随的没有归属的孤独感
    电影相比其他视听语言形式,更加个人化。
    经常能从影片中感受到导演对一种情感的充满诚意的执着表达,
    这种寻找共鸣的纯粹的创作目的,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这里,那里》与其说是故事,更像是散文。
    这里,是家。
    是我们最初也是最终的地方。
    那里,可以是任何地方。
    但无论是大兴安岭、上海、还是法国……
    只有曾经漂泊过的人才能体会那种始终伴随的没有归属的孤独感。
    在那里,我们永远只是过客。
    就像老陆的儿子骑着摩托看着法国五光十色的街景,充满迷茫。
    就像他在地铁里和两个异乡人的搭讪,第一句永远是“你来自哪里”……

    看到有人不理解海报的设计。
    其实,我觉得海报设计的非常好!
    无论你走到哪里,多么的繁华、优越、景色瑰丽。
    都如你家墙上的一幅画作,只是一种人生经历罢了。
    只有这里,这个古色古香,充满中式气息的地方,
    同体内流淌着的血脉一般,
    是从出生就注定了我们一生最为挂念熟悉的地方,家………………
    【详细】
    5316454
  • 一苇
    2021/4/24 8:20:09
    一只虎鲸的温柔瞬间

    一只雌虎鲸突然游到了潜水的布莱恩身边,然后松口把嘴里的鳐鱼吐出来落到了他身前。

    虎鲸看他的眼神挺温柔,好像还有点担心的感觉,就像在说:你怎么有点瘦呢,来,这条鱼送你了。

    这是国家地理纪录片“鲸鱼的秘密”里有点动人的一幕。摄影师布莱恩是来海里拍摄虎鲸的,但他不知道

    一只雌虎鲸突然游到了潜水的布莱恩身边,然后松口把嘴里的鳐鱼吐出来落到了他身前。

    虎鲸看他的眼神挺温柔,好像还有点担心的感觉,就像在说:你怎么有点瘦呢,来,这条鱼送你了。

    这是国家地理纪录片“鲸鱼的秘密”里有点动人的一幕。摄影师布莱恩是来海里拍摄虎鲸的,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在观察虎鲸,虎鲸也在观察他。

    过了一会,这只虎鲸在布莱恩身边游了几圈后诧异的发现,这么新鲜的鱼布莱恩居然不吃,于是就游回来,一边边看着他,一边把鱼叼回去了。

    这一幕镜头的动人之处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虎鲸表现出来的智商和识别能力。

    虎鲸观察到了布莱恩的存在,也识别到了这个陌生人即不是食物也不是威胁,所以没有攻击他。要知道虎鲸虽然看起来黑白相间,憨憨的,但其实它们在海里没有天敌,是会猎杀大白鲨的大boss。

    虎鲸的智商的确是很高的。它们与大象、黑猩猩、红毛猩猩一样,是少数几种有自我意识的动物,能够从镜子中分辨出自己,可以区分“我”和“世界”。

    而第二个层次就更有意思了,虎鲸给布莱恩喂食的这个举动,让人看到了它的善意和灵性。

    虎鲸好像能够嗅到人身上与它们共通的东西,而且它们会代代相传地传承这种认知力。所以野生的虎鲸不仅从不攻击人类,还会对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它们甚至会救助落水的人,驮着他们找到附近的船只。

    科学研究的发现,虎鲸除了社会性会让我们人类相似,它的智慧也接近我们。

    有一项04年的研究表明,虎鲸的脑部结构与人脑惊人的相似,不仅有着高度折叠的大脑皮层沟回,还有高度类似的脑区,而且虎鲸控制认知和情感的重要脑区同样高度发达。所以有人说,要不是虎鲸没有手,说不定能创造一个和我们一样高度的文明出来。

    也正因为有很高的认知和情感能力,虎鲸才会展现出这样有爱的行为。

    要知道,捕食总是不易的,资源也总是匮乏的,主动把这么鲜美的食物送给素不相识的布莱恩,表现的不仅仅是聪慧,还有满满的善意。

    几天后,一只成年的雄虎鲸的鱼鳍被一根渔网给缠住了,它不停挣扎,但挣脱不开,也不能完全浮出水面呼吸,有生命危险。

    这时如果有人去干预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人知道,一只在挣扎中又难以呼吸的虎鲸会不会像溺水的人一样失去理智。

    但布莱恩决定干预,游到这个8米长的食肉动物身边,用小刀割断了绳子。

    虎鲸在整个过程里一动不动,出奇的安静。解困之后,它一边看着布莱恩,一边慢慢的游开去。

    【详细】
    134991405
  • 元小白不白
    2019/12/13 13:27:56
    这是关于承诺的故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温和而有力量,可以用来形容这部电影。每当我对生活感到痛苦,对自己感到失望时,就会回想《伊蒂》,从里面汲取力量。 伊蒂,一位辛苦操劳大半生的家庭主妇,在瘫痪多年的丈夫死去后自己即将也要被送去养老院,决定重拾年轻的梦想,登上休尔文山,实现与父亲的承诺。 这是关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温和而有力量,可以用来形容这部电影。每当我对生活感到痛苦,对自己感到失望时,就会回想《伊蒂》,从里面汲取力量。 伊蒂,一位辛苦操劳大半生的家庭主妇,在瘫痪多年的丈夫死去后自己即将也要被送去养老院,决定重拾年轻的梦想,登上休尔文山,实现与父亲的承诺。 这是关于...  (展开)
    【详细】
    12094253
  • 胤祥
    2017/5/20 20:40:32
    《寂静中的惊奇》:爱上一座城市从博物馆开始

    托德·海因斯的新作《寂静中的惊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部同样是关于执拗无比的熊孩子的电影:《雨果》和《特别响,非常近》。《雨果》与《寂静中的惊奇》原著小说和编剧都出自布莱恩·塞尔兹尼克,共有的特点除了熊孩子历险记之外,还有(指向默片的)迷影情节;《特别响,非常近》则与《寂静中的惊奇》共享了“寻父-疗伤”的故事线之外,还都洋溢着对纽约城的“数据库式的热爱”,后者片中纽约全城大停电的那个瞬间,难免

    托德·海因斯的新作《寂静中的惊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部同样是关于执拗无比的熊孩子的电影:《雨果》和《特别响,非常近》。《雨果》与《寂静中的惊奇》原著小说和编剧都出自布莱恩·塞尔兹尼克,共有的特点除了熊孩子历险记之外,还有(指向默片的)迷影情节;《特别响,非常近》则与《寂静中的惊奇》共享了“寻父-疗伤”的故事线之外,还都洋溢着对纽约城的“数据库式的热爱”,后者片中纽约全城大停电的那个瞬间,难免不让人想起前者片中作为叙事核心的911事件。但《寂静中的惊奇》的过人之处——甚至比这两部出自大师名导之手的奥斯卡提名影片更胜一筹的是它高超的电影化技巧,这不仅体现在影片对影像材质的拼贴处理上,而且还在于对叙事技巧的进一步发展。

    《寂静中的惊奇》选择了1927/1977两个时空的双线交织结构,其中1927年以默片的方式呈现——当然不是默片时代的默片而是某种改良过的、表演摄影剪辑方式都更符合当下观影习惯的默片,与真正默片视听风格的相似程度甚至不及(简直是哑剧而称不上默片的)《艺术家》(有趣的是两部影片都正好卡在有声片出现的那个关键年份),不过茱莉安·摩尔作为默片时代大明星出演的几分钟片中片《风暴的女儿》还是做得很到位,尤其是服装化妆,只有表演显得太过收敛。当然托德·海因斯的本意绝非要搬演默片(片中片那几分钟过下瘾就够了嘛……)而是要用这种外在表现(以及那个关键年份)来处理片中少女萝丝作为聋哑人的生命体验与年代感。1977年的部分则基本是常规电影的路数,值得一提的是两点,本杰明因闪电事故失聪之后会有主客观声音的交替使用(有趣的是这种主观声音并非一定联系着POV镜头,而且主观声音并非是完全的寂静——想想《聋哑部落》哈哈哈);本杰明在阅读老年萝丝用笔向他讲述的家族历史时,是以纸片定格动画来呈现的(可以视作是导演向自己的成名作《超级巨星卡朋特》的致敬)。重要的并不是拼贴混用这些材质就高级了,而是如何去使用——这是最考量导演技巧和导演观念的地方。

    85521021
  • 程筱婷
    2018/9/29 23:23:39
    倒着看,发现,这部比第五部更好看耶。

    最近都在重温TVB剧,也不知道是什么驱动力,但是竟然发现优酷把大量的TVB剧都重新上线,真是巧合,??。但是壹号皇庭,是个没想过会重温的剧,讲真,小时候可能真的没怎么看过,或者看过忘记了,而且可能那个时候根本看不懂。哈哈哈,现在看来记不得可能当时看不懂的可能性比较大。虽然只有第四部和第五部,但是还是从V开始看,反正一部也沒看。應該沒事。

    一打開第一集,熟悉的音樂就來了,那個時代的

    最近都在重温TVB剧,也不知道是什么驱动力,但是竟然发现优酷把大量的TVB剧都重新上线,真是巧合,??。但是壹号皇庭,是个没想过会重温的剧,讲真,小时候可能真的没怎么看过,或者看过忘记了,而且可能那个时候根本看不懂。哈哈哈,现在看来记不得可能当时看不懂的可能性比较大。虽然只有第四部和第五部,但是还是从V开始看,反正一部也沒看。應該沒事。

    一打開第一集,熟悉的音樂就來了,那個時代的音樂都是些薩克斯的藍調旋律,真是熟悉又迷離。好符合那個神奇的九十年代。(ps:壹號皇庭V也就是最終季是97年上映的)

    劇中男女主角的服裝,上班和放工都是suits,這個到現在可能也是如此吧。雖然比起如今質地可能沒那麼精緻,款式沒這麼貼身,仍舊注重時尚,很多服饰今日看依旧很美,也有穿搭,比如絲巾,比如首飾,比如Micheal最喜歡的戴的領結。那個時代,真的是靠氣質與美貌來襯托衣服,所以那個時代的演員都長得比現在更好看,也是有原因的,對演員硬件要去太高了。就看演員妝容,那個時代大概還沒有這樣巧奪天工的化妝技術(畫的妳妈都不認識的)。

    再說到他們各個作為專業人士的敬業精神。OT是很正常的,再就是到了庭上都是有板有眼,平時再多的嬉笑怒罵,嬉皮笑臉,不正經,到了正式場合全都武裝了起來,變身另一位為自己當事人辯護的辯護律師或者是诉讼律师了。即使是朋友或者情人、亲人到了庭上,当仁不让,庭下关系依旧。

    在谈到感情,这部剧现在被说得最多的就是三观不正,“三观”到底是个啥?好像就是从一而终,喜欢了一个不可以喜欢第二个,即使不喜欢别人了也不能分手。这种上帝视角或者道德情感绑架挺可怕,感觉就是生怕别人快乐一样的感觉。人家警局里都挂着伊丽莎白二世的头像,思想也当然是西化。不委曲求全,思想开放,不受传统文化禁锢,追求的是自由快乐。现在看评论,或者偶尔开一下弹幕,那些骂三观的络绎不绝,二十年了,也是滑稽。

    谈友情,剧中男主角们的友情,真的是,值得欣赏。就是那种平时没事儿,互相调侃,瞎聊,不闲事儿多,下了班就一起鬼混,然后八卦的不行,讲话绝对口无遮拦,这是被互相接受的,所以可以说是为所欲为,自由自在。但真当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这些人,尽心尽力,正儿八经的样子,很感动的。总之友情就是不计较,不计较才能长久吧。找到舒服的相处模式。然后always......

    这个剧拍的男男女女都不是符合道德传统规范的,即使以现在的标准没有一个可以不被诟病,这才是真实,成年人如何处理工作、生活与感情。没有对错,只有发生和没发生。只是真实的会有些人不接受,讲真,不能总想着完美。完美过于简单,没有魅力。

    这个背景时代下的香港,当然也是再也回不来了。这个系列也停留在了1997年,那个回不去的曾经。那个特别特别的地域文化。当时的TVB也是鼎盛时期,可以说是星光灿烂。那个时期的演员们日后都各有各的发展。可是总觉得现在的后生代的演技还有各方面真的不如这一批精彩,有底子。欧阳震华是又贱又可爱;陶大宇真的是帅,一笑满脸桃花,师奶杀手不是浪得虚名;苏永康穿起正装演起职业剧真是型到爆;谭耀文这时还是嫩嫩的;马浚伟就是帅,还没开始出彩;黎耀祥演技那个时候就开始爆表了;陈秀雯真是气质佳,现在看才发现跟宋慧乔好像;邓萃雯也真是好看呀,宣萱这个角色可能是本色出演来着,古灵精怪,直率纯真,好喜欢;蔡少芬和吴启华这一对cp也在这里起航。

    以前最喜欢的cp非古天乐宣萱莫属,看了这个以后才发现陶大宇和宣萱这是站在一起就有cp感呀,完全超越了大勇高婕还有俏君徐飞在我心中的地位。若晖和承宇真是太有趣的一对了,两个人在一起斗嘴、开玩笑、傻笑都好好看,好喜欢。还记得那颗叫“Micheal & Samantha”的星星么,还有勺子杯子心形钞和那条小船还有Q&K的故事,还有当船爆炸后Micheal掉到水里浮上来以后第一反应就是大叫阿Sam,下意识的,没办法,当然是原谅他;当他拿到枪有机会一枪毙掉Kelvin,他犹豫了,还是放下枪,那一刻应该会想到阿Sam,应该想到阿Sam为何要分手,为何那么生气觉得他冲动不负责任,可能在那一刻他才彻底明白,最后阿Sam说的那句:“难道唔系三大于一么?”这就是程若晖呀????...

    【详细】
    96761795
  • 绛月主人
    2011/4/2 14:12:09
    北岛宏 和明慧的故事
    花了两个晚上看完这部剧。

    34集,结构很简单,以一个个任务组成。
    中间过度简单,节奏一直都向美剧靠拢。
    虽然,整部剧都是在讲尖刀小组的人做的每一个任务,一直到终极对决。

    但是整部剧,其实最精彩的是北岛宏和明慧的故事。

    其实,34集真的有点长,可以直接从17集开始。

    北岛宏,华北日本特高科的科长,执掌整个日军北方的情报网。
    花了两个晚上看完这部剧。

    34集,结构很简单,以一个个任务组成。
    中间过度简单,节奏一直都向美剧靠拢。
    虽然,整部剧都是在讲尖刀小组的人做的每一个任务,一直到终极对决。

    但是整部剧,其实最精彩的是北岛宏和明慧的故事。

    其实,34集真的有点长,可以直接从17集开始。

    北岛宏,华北日本特高科的科长,执掌整个日军北方的情报网。
    明慧, 北岛宏的下属,未婚妻,潜伏进军统,最后被中共策反。

    整部剧,最大的亮点是北岛宏对明慧的纠结的感情戏,那种爱恋,承担,
    以及与之与自己对日本帝国爱恋的矛盾。

    明慧,也是爱北岛的,但是按照国内红色的题材的要求,明慧一定会被策反的, 记住是“被策反”


    为什么说,整部剧,最大的亮点是“北岛君和明慧”呢,
    因为演员

    因为叶璇和徐成峰对手戏真的很精彩。
    那种暧昧,挣扎,都是很真实的。

    对于,其完成任务的部分,我觉得都是背景

    其实如果整幕剧都定在“北岛君和明慧”身上,我觉得会更有新意。
    一对日本情侣的间谍到中国,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个人和主义,和战争之间的挣扎,才更有值得探讨的空间。
    【详细】
    4889555
  • 妙心猫
    2022/1/6 23:44:02
    动作片&00年代的电脑特效和科学幻想

    本来不太爱看动作片,但这片真的帅呀!

    结合了00年代的电脑特效和科学幻想,还加入了朋克风的美学。风格很突出,技术粗糙而炫耀。

    那时我们春风得意地跨进新千年,甩掉19xx的陈年往事。故事套上新技术,科学成为新信仰,对未来满怀乐观的幻想。可视电话,掌上电脑,科技枪,

    本来不太爱看动作片,但这片真的帅呀!

    结合了00年代的电脑特效和科学幻想,还加入了朋克风的美学。风格很突出,技术粗糙而炫耀。

    那时我们春风得意地跨进新千年,甩掉19xx的陈年往事。故事套上新技术,科学成为新信仰,对未来满怀乐观的幻想。可视电话,掌上电脑,科技枪,透视眼,太阳能 / 各种智能汽车,宇宙飞船…要素过多又充满时代气息。

    但是帅啊!我们今天又在干什么呢?

    【详细】
    14123279
  • LOVE IS ALL
    2022/2/24 13:05:06
    吴京之后,武英级武术冠军吴樾的功夫巨星之路还有多远?

    14239172
  • 曾念群
    2013/5/30 0:43:51
    《让熊猫飞》:给电影另一种可能

            若干年前赵半狄抵制《功夫熊猫》时,我曾不屑,若干年后赵半狄拍了一部《让熊猫飞》,让我又无法不屑。行为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有时怪咖得令人难以适从,有时又给人意外的惊喜。
            《让熊猫飞》以纪录片报审,

            若干年前赵半狄抵制《功夫熊猫》时,我曾不屑,若干年后赵半狄拍了一部《让熊猫飞》,让我又无法不屑。行为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有时怪咖得令人难以适从,有时又给人意外的惊喜。
            《让熊猫飞》以纪录片报审,在类型片上却是个十足的怪咖。它既有纪录片的特质,镜头和故事质朴写实,且让故事中的孩子们本色出镜,它又有剧情片的特质,故事的起承转合,悬念与高潮一应兼备。它既是一个行为艺术的本身,也是一个行为艺术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以行为艺术方式推动的慈善事件。
            影片围绕着一个奇特的孤老院建设计划展开。孩子们首先被街头“熊猫人”吸引,进而引出一个“让熊猫飞”的慈善活动,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各种不拘形式的“熊猫”主题创作参与并传播,艺术行为衍生的注意力经济和作品所得,均用于黄河岸边一所孤老院的建设和运营。电影拍摄历时三年,这三年也正是孤老院计划从发起到实现的三年,行为艺术、慈善和电影浑然一体。
            在《让熊猫飞》中,参与其间的孩子们即是该慈善项目推进的介质,也是影片的主角。神秘且无时不刻都在跳舞的女熊猫人,好奇且孜孜不倦追寻真相的小男孩主持人,试图用垃圾制造熊猫变形金刚的少年,一心想写原创歌曲的美少女组合,挖空心思要老爸捐出汽车的小哥俩……孩子们的世界透彻、简单、善良、乐天,在通往“让熊猫飞”的创作道路上,各种来自自身创作力和家庭阻力纷至沓来,其间有质疑和彷徨,有挫败和悲伤,有得有失,当然也有鼓励和收获,孩子们最终众望所归,孤老院计划得偿所愿。
            从电影的技术指标看,《让熊猫飞》不论是镜头还是叙事,短板颇多,甚至谈不上是一部严格的电影,但这些都无法掩盖《让熊猫飞》影像中传导出来的真与善的特质。反倒是由于其种种缺陷与不足,让人看到了一种当今影坛所没有的质朴和真诚,一种介于先锋与探索之间的创新,一种此前中国电影所未曾触及到的社会功能。从《英雄》以来开启的中国商业大片模式,对电影的多类型化是无形的绞杀,第五代导演集体沉陷,第六代导演无力突围,直到今年一干新导演处女作的井喷,给了市场更多类型的尝试。《让熊猫飞》类属儿童片,票房上我们不敢期待它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效应,但在可视性和启发性上,它都是一个值得传播怪咖。而且《让熊猫飞》影片幕后的孤老院计划已实现,电影无甚票房压力,剩下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地传导其真与善的品质。
    【详细】
    59961218
  • 淇波
    2020/9/15 21:32:33
    并非影评,一点随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Because I am fucking him! ... No, I am not fucking him. I am Him! 哈哈哈哈,这种台词,谁想出来的? 刚开头,被这一段乐到了。我先看了2018年的那部《副总统》,主角是切尼。也许切尼本人的经历和LBJ有些相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Because I am fucking him! ... No, I am not fucking him. I am Him! 哈哈哈哈,这种台词,谁想出来的? 刚开头,被这一段乐到了。我先看了2018年的那部《副总统》,主角是切尼。也许切尼本人的经历和LBJ有些相像,所以前半部觉得这两部电影太像了。莫非就像《看不见的客人》...  (展开)
    【详细】
    1286729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