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战争影评

13229235
  • 夏天的尾巴
    2018/5/15 21:07:07
    何必较真
    不了解戈达尔的生平 只是觉得看着蛮好玩的 调侃和情绪的控制也恰到好处 我觉得不错 看到评分这么低 评论里也不外乎都是说导演没资格调侃戈达尔 电影与戈达尔本身经历不符之类的 我只想说 呵呵 你们选择把戈达尔摆上神坛是你们的事 但你们不仅自己要对着他上香磕头还不许别人说...  (展开)
    不了解戈达尔的生平 只是觉得看着蛮好玩的 调侃和情绪的控制也恰到好处 我觉得不错 看到评分这么低 评论里也不外乎都是说导演没资格调侃戈达尔 电影与戈达尔本身经历不符之类的 我只想说 呵呵 你们选择把戈达尔摆上神坛是你们的事 但你们不仅自己要对着他上香磕头还不许别人说...  (展开)
    【详细】
    9370219
  • 桃桃林林
    2011/3/4 11:07:21
    《观音山》:信仰的崩塌与重建
    (以下文字将会涉及剧情,慎看!)

    准确的说,我给《观音山》的评分是3星半。

    直到肥皂喊出那句“迈克尔?杰克逊都死了,还买什么单啊!”我才搞明白这片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观音山上有座观音庙,观音庙早就毁了,佛像也被掩埋在废墟之中,连金童玉女都成了独臂。这种场面与其说有些荒凉,更不如说有些可怖。电影中有种方法叫以场景展示人物内心,比如主人公的家,基本就是主人公内
    (以下文字将会涉及剧情,慎看!)

    准确的说,我给《观音山》的评分是3星半。

    直到肥皂喊出那句“迈克尔?杰克逊都死了,还买什么单啊!”我才搞明白这片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观音山上有座观音庙,观音庙早就毁了,佛像也被掩埋在废墟之中,连金童玉女都成了独臂。这种场面与其说有些荒凉,更不如说有些可怖。电影中有种方法叫以场景展示人物内心,比如主人公的家,基本就是主人公内心的形象化展示。干净整洁的卧室,就说明这个人内心也是很规律且安静的。杂乱不堪则是反例。杀人狂的家却满是布娃娃,也就暗示他内心还是个小孩子。并不是什么太高深的东西,其实说出来也很通俗。

    在本片中,观音山及观音庙也同样是角色内心的一种形象化暗示。在这里,则指的是信仰,或是寄托之类的。以庙或是佛像暗指人心,也是再恰当不过,本就是宗教信仰相关的东西。庙毁了,佛像没了,几个主人公也都跟没魂一样,迷茫的混在这世上。到了后半段,开始捐钱建庙,为菩萨重塑金身,自然是拾起信仰,重新树起希望。有了希望,人也就活得通透了,始终放不下死去儿子的常月琴也懂得什么叫无生无死了。一直不敢在一起的南风与丁波也敢爱在一起了。大概,这就是导演在影片深处想说的一些事情吧。

    所以说李玉的野心极大,一个看似迷茫青春的故事,却放了一个如此宏大的命题在其中。我们总说自己现在是活在一个信仰崩溃的时代,又何止年轻人,所有人都活得无依无靠。不光是物质上,更是心中的虚无感。所以本片敢于把信仰和生死之类的话题拿出来说,确实需要十足勇气。因为这并不是一部电影能承载的,影片讲得也过于概念化,尤其最后,只是靠几句模棱两可的话就解释一些,好像“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难免显得轻了。导演说自己喜欢金基德,我觉得很实在,都是形而上的东西。

    当然,跳开上面所说的形而上的话题,只是单纯的将影片看成一部描写城市青年迷茫生活的电影也没什么问题。三个角色确实各自触及到了一些生活现象,几个角色各有各自的问题。南风最大的问题是她始终没有一段靠得住的爱情,丁波对自己的感情也一直若即若离。丁波则纠结在事业与父亲之间,如何摆脱父亲失败的阴影,成为一个能担当起爱情的男人。同样,常玉琴与肥皂也都各有各的困惑,几个困扰又孤独的个体,很自然就聚在一起,相互依靠并彼此疗伤。

    不过,在《观音山》里,有个名字必须要注意,就是曾剑。娄烨的老搭档,《春风沉醉的夜晚》的剪辑加摄影,《夏宫》与《苹果》的剪辑。这回则是《观音山》的摄影加剪辑,几乎所有人都在拿《观音山》与《春晚》做比,因为没法不比,摄影、剪辑、配乐都来自同一个团队,影像风格难免相似,都是手持摄影的晃动镜头,也都有大段的抒情段落。手持带来的是真实感,也正好应和了影片焦躁和不安的主题。曾剑的特点是喜欢虚化环境,将观众的视觉重心集中在人物身上。这是与贾樟柯之类的第六代完全相反的一种处理方式,贾樟柯他们更喜欢把人物放在环境中,大全景、远景的长镜头随处都是。这里没有孰优孰劣,就是不同的世界观以及对应的影像风格。对人物的关注正好与娄烨的电影风格相符,他一直是一个个人情绪的导演,即使他执导了夏宫这种很话题性的电影,视点却依然集中在个体上,他关注的是单个人的情绪。所以当这种影像风格移植到《观音山》,影片也很明显的变成了一部情绪化的电影,全片显现大量抒情的段落。

    于是,在这部情绪化的电影里,如何将片中角色的情绪有效传达给观众,显然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李玉和曾剑合作做这么一部情绪化的电影,本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印象中李玉一直是个写实型的导演,纪录片出道,作品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现实与边缘人物,与娄烨的风花雪月,你情我爱的个人情绪电影完全不同。在她以往的作品中,也总存在过于符号化的人物,片中人物的感情人为痕迹很重,人物行为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回到《观音山》,有些遗憾的是张艾嘉,起码在这部影片,她真的不如范冰冰的表现。张艾嘉的常月琴是个很奇怪的角色,丧子之痛没问题,痛苦的情绪也没问题,问题在于她的情绪很难传达并感染观众。比如在儿子损毁的车中痛哭一场,由于之前完全没有足够情绪铺垫,角色在片中哭得死去活来,观众却很难被打动。之后学生送蛋糕一场更是尴尬之极。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真实应该为观众所认同。

    电影中的情绪,犹如吹起的气球,在最鼓胀的时候爆掉,才会收获最明显的效果。有个例子,就是蔡明亮的《爱情万岁》,片中的杨贵媚同样对着镜头哭了几分钟,而且是一个长镜头,一直哭一直哭。这个镜头不但不会令人生厌,反而打动了许多人,并被不少人选作经典场景。同样是痛哭,她的痛哭就很感人,这是因为之前的情节铺垫的到位,观众已经认同了角色的情感。而张艾嘉这个半路生插进来的角色,没多久就开始痛哭,则很难打动观众,此类情绪断裂的段落还有几处,这样的处理也无疑削弱了影片的力量。至于原因,你可以归咎为剧作的情节不当,更多的,则是导演对此类情绪化电影的经验不足。

    范冰冰在片中的表演确实很令人惊讶。虽然不是范冰冰黑,不过始终不是很喜欢她的表演,尤其在《麦田》里的念白,生硬且干瘪。但在这部《观音山》,范冰冰绝对是最亮眼的演员,她演出了一股子狠劲,这是与这部情绪化电影最搭调的一个角色了。在其他的段落,也有很多闪光的细节,包括第一次去常月琴家看房子那场,几处对白和表演更像是即兴发挥出来的,很有生活的味道。

    汶川地震那段应该是片中最震撼的一段,果然来自生活的真实才是最有力量的。不过,这也是片中最怪的一段,很意外导演为什么要把这场戏加在这部电影里。是想将她的信仰理念拉得更广一些么。始终觉得这段处理得太实了,一个很抒情的东西,太真实了,反而会破坏电影的气氛。就像常月琴消失在观音山中,那才是神来之笔,生与死并不重要,导演故意留了个悬念给观众,也留了些思考给几个角色,并引出他们最后一场在火车上的若有所思。

    虽然标题叫信仰的重建,却仍然觉得这是一部十足绝望的电影,到最后一刻,影片也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希望,哪怕是有了爱。最简单的一个例子,片中一共有三场在火车上的戏,前两场都是意气风发,大吼着进隧道,又大吼着出了隧道,前方是越来越明亮。而到了结尾,几个人都没精打采的倚在车上。观众看到的是隧道的光越来越远,人物逐渐被湮没在黑暗中,然后影片戛然而止,其中的情绪不言而喻。

    尽管如此,这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只是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遗憾罢了。最难忘的依然是Peyman Yazdanian的配乐,非常喜欢他音乐中传递出的那种虚无感。

    ················

    附上两点:

    1、范冰冰饰演的南风为典型的自毁型人格,她处理所有问题的方法都是搞死自己,吓死别人。无论是啤酒瓶砸脑袋强吻女流氓,还是爆饮白酒力挫她亲爹,再有卧轨试胆量惊煞陈柏霖。无一不是以摧残自己达到击垮别人的目的。

    2、张艾嘉的两次自杀,第一次是为死而死,是无信仰的前提下对生命的了结,这里的死是尸体腐烂,灵魂破散的死,只为了告别痛苦。第二次则显然是经过大师点化之后,信仰确立,为重逢而死,这时已不是自杀了,而是奔向另一个世界,与家人团聚,这也正好应和了之前所说的信仰论。
    【详细】
    47483003
  • katherine
    2019/7/28 11:45:07
    一个魔教教主在伪骨科的算计中丢了心的故事

    上官秋月,千月洞尊主,江湖闻风丧胆的魔头,名字都不能提的伏地魔。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所谓“长生果”,利用人的贪欲,把一帮武林正道耍的团团转,武功无人能敌,智商算计也是一步不差,按正常逻辑,千月洞一统江湖基本就是时间问题。可他在一个兄妹游戏里,被穿越而来的便宜妹妹偷了心,甘心元气大伤一夜白头,拱手江湖,只要他的小春花。

    这是什么神仙设定啊,大魔头在一统江湖的路上爱上一个傻白甜,为了爱

    上官秋月,千月洞尊主,江湖闻风丧胆的魔头,名字都不能提的伏地魔。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所谓“长生果”,利用人的贪欲,把一帮武林正道耍的团团转,武功无人能敌,智商算计也是一步不差,按正常逻辑,千月洞一统江湖基本就是时间问题。可他在一个兄妹游戏里,被穿越而来的便宜妹妹偷了心,甘心元气大伤一夜白头,拱手江湖,只要他的小春花。

    这是什么神仙设定啊,大魔头在一统江湖的路上爱上一个傻白甜,为了爱情脑子发昏啥都不要了!大魔头人帅武功高,没谈过恋爱还单纯,爱上了就一往无前,天大地大都没有小春花大!这样的哥哥请给我一打!

    男二有点悲情,输在了一身的枷锁,从小被教育训练要武林正道而活,爱情,自己,快乐都是没有正义重要的。不能为自己而活的人怎么能赢得了爱情?

    大魔头是什么时候爱上了原本打算利用利用就丢的妹妹呢?是中秋做鲜花饼的时候?还是一次一次救了她的时候?还是她害怕的睡不好哥哥抱着她睡觉的时候?

    大魔头虽然没谈过恋爱,但心里对爱情的定义,动辄百转千回,撕心裂肺,最后丑态百出。你看看,精准,清晰!理论很扎实,现实很打脸。一遍又一遍的对小春花说:我会对你好的,我发誓。妹妹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心,一遍又一遍的跑,大魔头又是醉酒又是打脸的怎么也放不下,爱情就是让人无法抗拒啊,大魔头也抵抗不了。

    一个从小没有被人爱过,自己也从没对任何人好过的人,一旦爱上就再也放不下了。小春花是他生命里唯一的阳光,在书里的结局里,武林在他手里唾手可得,可是小春花危在旦夕,她的小白选择了维护正道,大魔头却放下了到手的武林天下,选择耗费大量真气救了小春花,不知道大魔头一夜白头在千月洞受伤被两头追杀的时候在想些什么,你看魔头动心是连命都可以给你的。春花要的爱情,只有哥哥能给啊!

    10346937
  • 貔貅与狗
    2020/4/12 1:04:59
    挂羊头卖狗肉,你比隔壁如果岁月还气人

    本剧旗帜鲜明的主标题,暖春扶贫大剧,头两集跟扶贫最沾边的应该就是主角开车途中出现的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了吧,然后从头到尾我实在是看不出来扶贫这个中心思想在哪里?我看到的是一部冗长,狗血且无聊的家庭伦理悬疑爱情剧,狗血的三角恋,狗屎的一见钟情,女主身边一个青梅竹马一往情深的备胎,一个无德腹黑喜欢她的哥哥,还有一个对她一见钟情的男主,再加上几个可有可无,家境优渥的配角,打着创业扶贫的旗号,

    本剧旗帜鲜明的主标题,暖春扶贫大剧,头两集跟扶贫最沾边的应该就是主角开车途中出现的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了吧,然后从头到尾我实在是看不出来扶贫这个中心思想在哪里?我看到的是一部冗长,狗血且无聊的家庭伦理悬疑爱情剧,狗血的三角恋,狗屎的一见钟情,女主身边一个青梅竹马一往情深的备胎,一个无德腹黑喜欢她的哥哥,还有一个对她一见钟情的男主,再加上几个可有可无,家境优渥的配角,打着创业扶贫的旗号,在一个所谓怀揣着自己梦想的民宿里演了无数出狗血狗屎的多角恋!

    既然打出了扶贫剧的旗号,求求你们,多少去到扶贫基层看一看,本剧从村里第一个角色,帮助儿子追逐明星梦的土豪,到忠犬备胎家的农村小康生活水平,再到女主家(不用多说了,比城里一大部分人都优渥),这样人均水平的村子,去开个民宿,弄个第一书记打助攻,再点出大学生回家乡发展继承传统工艺这个点,就这?就是扶贫了吗?编剧你是要气死基层扶贫干部吗?

    剧情垃圾到一定的境界,靠演员演技基本回天乏力了,然而,这部剧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剧情垃圾了,请的演员也是蜜汁差劲,杨烁油出天际了,既然是回乡村创业,天天高领打底衫加风衣,摆不脱的总裁心?还有啊你是在拍武打片吗?说台词非要加点浮夸的肢体动作,请的男主爹妈,我越看越像杨烁哥哥嫂子!!!!!

    绿水青山这个剧名让我想起了前几年郭京飞的青恋,人家仅仅只是打着环保,乡村创业这几个点,都没说扶贫,也要比本剧高几个档次!这部剧在我看来,比马向阳下乡记差了几百个青恋!!

    【详细】
    12497647
  • 玻璃之城
    2012/7/12 19:18:36
    民智已开,教科书请退散
    首先,我想说我对甲午这场战争是很有兴趣的,这是日本与中国真正交恶角力乃至成为死敌的起点。
    抛开民族主义立场,我对双方的军人都保有敬意。中堂大人不是那么亢奋的愤青,邓世昌也不是那高觉悟成精的小神仙,不许抄主席的专利!
    相信冯导如果真如他自己所说做过功课,应该会赞同我的话。
    可惜,我估计冯导既不会赞同我的话,另外它的功课恐怕也只限于我国的历史教科书。
    影片从开始一直使用激昂的配
    首先,我想说我对甲午这场战争是很有兴趣的,这是日本与中国真正交恶角力乃至成为死敌的起点。
    抛开民族主义立场,我对双方的军人都保有敬意。中堂大人不是那么亢奋的愤青,邓世昌也不是那高觉悟成精的小神仙,不许抄主席的专利!
    相信冯导如果真如他自己所说做过功课,应该会赞同我的话。
    可惜,我估计冯导既不会赞同我的话,另外它的功课恐怕也只限于我国的历史教科书。
    影片从开始一直使用激昂的配乐,而且一直没消停过,真像央视纪录片。
    影片描述很多人物,却始终流于单薄,所做的仅仅是满足与冯导想象中的宏大叙事。
    冯导的特技依然使用儿戏般的搞笑模型,您要不转行做木匠?
    整部电影平铺直叙,无激情、无亮点,演员表演完全流于表面,情节完全照搬教科书里的内容,包括可信度存疑的野史细节。那么多的相关人物奏章、书信、报告;当时的报章报道、相关历史学者考证成果,冯导您是真不知道呢,还是装不知道?
    就算是枯燥的纪录片,我也曾被感动过,您这部配乐一直没消停的史诗巨作我咋就看了就想郁闷的砸墙呢。
    将教科书视觉化不是一个导演应该做的事,那是匠人,哦对了,您就是个匠人。
    最后一句话:烂人拍了一部烂电影,我写这么多东西都觉得我自己犯贱!
    【详细】
    550252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