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5999
  • 一个人啊
    2021/11/27 1:10:18
    但凡多点同理心都不可能有这种毒死猫的剧情

    好垃圾,有特效去拍假的接吻,有特效去抠图,有特效去干这个干那个,没钱去拯救一条生命吗?相比钱来说,还是一条流浪猫的命更不值钱吧?就觉得很离谱,猫命在资本家眼里一点都不值钱,没有钱去帮小猫咪做死亡特效,有钱去p图做澄清?我不理解。前有弄死鹦鹉,后有毒死猫,一条生命就是这么不值钱?反正流浪猫就是不值钱,又不是自己的,只有动了自己的蛋糕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吗?

    好垃圾,有特效去拍假的接吻,有特效去抠图,有特效去干这个干那个,没钱去拯救一条生命吗?相比钱来说,还是一条流浪猫的命更不值钱吧?就觉得很离谱,猫命在资本家眼里一点都不值钱,没有钱去帮小猫咪做死亡特效,有钱去p图做澄清?我不理解。前有弄死鹦鹉,后有毒死猫,一条生命就是这么不值钱?反正流浪猫就是不值钱,又不是自己的,只有动了自己的蛋糕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吗?

    【详细】
  • 14022202
  • 赵大宝
    2012/8/7 23:40:03
    器材党
    小时候看过这电影,但没什么感觉。现在重新看,只有一个感觉:
    没想到武林前辈们都这么器材党,肯定当年看见天魔琴的时候,禁不住说道:好琴,德味儿,大师,学习了!
    小时候看过这电影,但没什么感觉。现在重新看,只有一个感觉:
    没想到武林前辈们都这么器材党,肯定当年看见天魔琴的时候,禁不住说道:好琴,德味儿,大师,学习了!
    【详细】
    553781
  • G_
    2016/2/3 1:15:16
    不要擅自评判别人生活
    树里结婚了??


    更喜欢新酱的翻译-家族的模样。

    剧中父亲母亲虽然对孩子生活干涉,不过这部电视剧并没有批判独身主义,反而给予双方同样的尊重。

    它描画了当下老一辈和他们子女之间对生活不同的态度与追求,没有孰是孰非,即使存在相反观念,因为爱与在乎,满是温情。<图片1><图片2>
    树里结婚了??


    更喜欢新酱的翻译-家族的模样。

    剧中父亲母亲虽然对孩子生活干涉,不过这部电视剧并没有批判独身主义,反而给予双方同样的尊重。

    它描画了当下老一辈和他们子女之间对生活不同的态度与追求,没有孰是孰非,即使存在相反观念,因为爱与在乎,满是温情。<图片1><图片2>
    【详细】
    7759173
  • Ikily
    2007/11/23 1:53:27
    电影被“和谐”之后~
    应该说,我还是很欣赏“和谐”这个词的,从这个词的背后,我们在共产党引导下看到了祖国江山的一片大好,社会的欣欣向荣,人民的积极善良~一派和谐的诱人景象,以至于中国内地的民众透过中国内地的大众媒体,所看到影视剧集也是一水的走和谐路线~~每部片都让人感动的热泪盈眶~~完美的广电总局啊~完美的内地审片制度~~~

    收集最近看过的几部“和谐”版电影如下。由于我看到的也基本已经是内地版,原版细节
    应该说,我还是很欣赏“和谐”这个词的,从这个词的背后,我们在共产党引导下看到了祖国江山的一片大好,社会的欣欣向荣,人民的积极善良~一派和谐的诱人景象,以至于中国内地的民众透过中国内地的大众媒体,所看到影视剧集也是一水的走和谐路线~~每部片都让人感动的热泪盈眶~~完美的广电总局啊~完美的内地审片制度~~~

    收集最近看过的几部“和谐”版电影如下。由于我看到的也基本已经是内地版,原版细节未曾亲见,这里记录的都是经由网友们整理的电影前后差异对比,而并不是我原创的~~我只是将这些汇集到一起和大家共同分享,如果大家喜欢请支持盗版~~这些记录也在不断更新中~~

    《色·戒》——导演:李安 编剧:James Schamus 王蕙玲 主演:梁朝伟 汤唯 王力宏
    删减前后对比(原文:http://www.douban.com/review/1233386/):
      (1)王佳芝与梁润生的“生理启蒙课”不止一堂。第一堂课结束后的清晨,王佳芝直接掀开被子起身,正面全裸;第二堂课梁润生还非常戏谑地说,今天觉得你有些反应了嘛!王佳芝说,我不想和你开这种玩笑。
      
      第一次时候给了汤唯脸部特写,紧张,羞怯,不情愿,到后来突然的疼痛和恍然大悟,和反感和略带屈辱,都是很细微的表情,但是汤唯表现得很好。
      第二次王佳芝在上。笑想,其实这些爱国青年对于报国这件事,还是很专业嘛!
      
      (2)钱嘉乐的死亡非常马拉松,每个人轮着捅了他一刀,他都没死;从楼梯上摔下依然没死。王力宏只好挺身而出,拧断了他的脖子。王佳直奔出,楼梯邂逅王力宏,王力宏抬头,血红的眼睛。这一眼,王力宏演得很好。所以事后说他抑郁,很可以理解。
      
      一场非常精彩的群戏,拍得压抑,场景的血腥都抵不住心理带来的残酷。王力宏的第一刀,笨拙而吃力;而后每个人都带着一丝惶恐,但内心的恐惧、愤懑,让他们每人捅下一刀。一刀后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仪式,终于不只是在舞台上杀过人。人心很暗,有很多找不到出口的情绪,人们总能找到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进行释放。
      
      (3)第一场床戏,大陆版捆住手就结束了。足本有鞭抽的戏,虐恋得很有意思。驯服和快感是易先生唯一的追求,感情几乎为零;走的时候,还冷漠地把王佳芝的大衣扔在她身上。当你为承受着身心双重痛苦的王佳芝难过时,却看到她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谁是谁的猎物,谁在为谁驯服,其实毫无定数;
      
      (4)第二场床戏,各种诡异扭曲的姿态,易先生一次一次按住王佳芝的头,跋扈地直视她的眼强,完全强者的姿态。我想易先生的内心一定是充满恐惧的,他必须看着别人的眼睛分别真假,然后才能存活。而在激情后两人紧紧抱住,他的色厉内荏变得好清晰。王佳芝大概也开始逐渐模糊自己的身份和所谓使命,但并不完全自知。想起很早看过的一个电视剧里面说,for women, sex is never only sex,精准。
      
      (5)第三场,也就是在警察局门口接了人,有一段轿车对话之后,大陆版本直接删了个干净,因为下一个镜头接的就是赤裸裸的床戏。但这场是感情饱和度很高的。易先生的沦陷和王佳芝的挣扎。王佳芝哭着一次次地用枕头蒙住易先生的眼睛,易先生也没有反抗,或者说完全无力反抗。这场戏应该是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感情升华。王佳芝说,他比谁都懂戏假情真这件事,在黑暗中只有他知道这一切是真的。在一次次的性爱背后,王佳芝是有感情的,易先生能体会,所以才会一步步放松警惕,放入自己的感情。由于这场戏被整体删掉了,使得后来天涯歌女的煽情环节缺乏必要的感情铺垫,感染力有所削弱。

    《兄弟》——导演:赵崇基 编剧:黄精甫 主演::刘德华 苗侨伟 汤镇业 黄日华 陈奕迅
    香港版和内地版比较(原文: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35934):
    先談開首,港版的兄弟的開首,先描述結局開槍有人倒下的場面,內地的「和諧化」版本沒有該情節,起始便是以堯與舜童年時的駕車肇禍及林雪飾演的「鬼仔」爸爸慘死的過程。
    但是,令人費解的,卻是結局。
    香港版本的結局,是苗僑偉的堯、陳奕迅的舜及劉德華的警司於果欄處,舜與警司對峙,堯到場向警司解釋其苦衷,希望舜以無污點的情況下接收興隆,接著舜與警司的對峙持續,最後舜與警司也開槍了,然而,兩人沒射中,因為堯以自己的身體檔了兩槍,中槍倒地。接著是場景持續數稍。後來,再次播出苗僑偉的對白,指一張古椅只有譚家的人才能坐,不過該椅子已被放在街邊的雜價攤待售。
    內地版的版本,則十分奇怪。到了對峙極深之時,卻是警司同意了堯的安排,為堯戴上了手拷,然後拿了外套遮蓋手拷,三人一同離開。後來,再次播出苗僑偉的對白,指一張古椅只有譚家的人才能坐,而該椅子仍放在果欄內。
    相比起來,內地版本片長較短,而且結局裡警司的行徑亦十分奇怪。不然的話,看來有點妨礙司法公正?

    《十三棵泡桐》——导演:吕乐 主演:刘欣 赵梦桥 段文博
    被禁映的《十三棵泡桐》到底改了啥?(原文: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945127.shtml):
    ……东京获奖归来、北京媒体放映礼、广州点映、深圳点映,上网搜搜新闻圈内圈外好评如潮……好不容易得到消息3月22号会在北京首映,随后会在各大城市影院上映,还来不及高兴昨天又得到消息说首映被取消了。还没晃过神来再接到消息说被中宣部枪毙了,放映时间无限期推后~……今天上网再搜“泡桐”的新闻时,片方昨日虽然否认被封杀,但承认该片在电影局审查时已经被要求删减数分钟敏感镜头,可谓刀刀见血。并表示该片仍在电影局接受审查,“是技术方面的”。
    一起来看看“泡桐”到底改了啥,改过后的片子还有小说里的味道吗?

    改: 从《刀子与刀子》到《十三棵泡桐》
      
      在一个半月的剧本创作中,刘颖前后修改七稿,“除了导演提意见,还包括制片人、剧组工作人员”。她表示,修改意见主要是考虑剧情是不是有点过于残酷,“这是一部‘青春无志’片,而不是青春励志片,能否过审、得到公映许可证,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剧本送审时,原定的片名《刀子和刀子》被否决,因此吕乐才想出现在的名字《十三棵泡桐》。
      
    删:血腥、敏感镜头不见踪影
      
      从近三十万字的小说到电影剧本,《十三棵泡桐》已经做过大量删减,“尤其是小说中一些太过残酷的东西没有要,以免拍出来的电影很悲惨。”包括小说中诸多街头打架情节,在电影中并无展示。
      
      根据刘颖的描述,从去年8月她看的样片到目前国内预备公映的版本,电影又再度删减了一些敏感片段。包括年轻的男语文老师把少女何凤喊到办公室时,把头放到她腹部停留的三五秒被剪;第二天学生看到自杀身亡的这个男老师被抬出学校的一段也被删掉,以至于观众并不知道这个老师自杀;何凤去班主任的寝室时,发现其床前有自己前男友陶陶的靴子一闪而过的镜头,也没有在公映版本中出现。
      
    增:家庭教育戏份并非刻意暴力
      
      《十三棵泡桐》的女主角何凤生性顽劣,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刘颖透露,导演吕乐在剧本创作中,执意要加一场父亲打何凤的戏,“他说要找一个能压制住她的人,能对她的行为做出一些规范化的举动。”电影中,何凤被打得口鼻流血,“这段戏不是说家庭暴力,而是她父亲爱她太深,所以后来才为她买了裙子。”
      
      至于电影中增加的学生在厕所扔雷管的戏,刘颖表示是出于增加视觉冲击性和戏剧性的考虑,“从小说文学到电影语言,需要找到合适的改变”。她认为,不管大家对电影好坏褒贬,它的魅力可以打动每一个人:“告诉你青春有美好更有残酷的一面,我们都要正视它。只要是曾经发生的事情,都不要忘记。”

    《盲山》——导演:李杨 主演:黄璐
    在嘎纳放映和内地版的结尾变动:
    原来的结局:“在激烈的拉扯中,绝望无助的白雪梅顺手抄起一把菜刀,朝正在殴打父亲的“丈夫”砍了一刀下去——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而现在的结局是这样的:在智勇双全的公安同志的帮助下白雪梅得到了解救,从车窗中望着抱着孩子追赶的婆婆的身影~
    看过片子的人应该都记得片中白雪梅的“丈夫”洗头的那段情节吧,虽然表现出了“丈夫”的野蛮和白雪梅的愤恨,但那段情节在电影中依然显得很突兀,这就是被“和谐”之后的痕迹。
    还有片头的文字说明“二十世纪90年代初 西北某偏远山村”。然而整个片子里有不止一个地方展现出的背景不可能是90年代初,如果是都是导演不小心穿帮未免有些牵强,有些特写镜头过于明显,比如女主角穿的匡威鞋~~~有人认为这个片头说明是为了方便审查,内涵在于说明愚昧的事情已是过去,现在的中国社会是和谐滴~~而那些“穿帮”镜头恰恰是对此的反讽~
    而事实到底是怎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结论。

    《出埃及记》——导演:彭浩翔 主演:刘心悠 任达华 张家辉 邵美琪
    又是两个不同的结局~~~
    怎么说呢~原本就很期待《出埃及记》,因为对导演彭浩翔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至少很喜欢他的《伊莎贝拉》。但是等着等着就听说内地不引进了,小郁闷了下下。然后又听说内地不公映但是还是会发行内地版的DVD~~最后发现要禁最好禁得彻底,这个内地版DVD还是不发行的好,免得发现又是个和谐版本的结局让人如此别扭~DVD有粤语和国语两个版本,差别就在于结局原来是不一样的~
    话说回来香港很多影片都会拍两个不同的结局,以此来对应大陆的审片制度,比如经典的《无间道》。这样看来,《出埃及记》也在意料之中了。
    粤语版结局:任达华在升职面试时一直打嗝,没答完问题就眼前一黑。前面的情节中有说有种药是打完100个嗝就会死,显然是被下毒了。
    结局:刘心悠被抓,在审讯室披散着头发低着头,画外音是警察叫她供出全部,她说,我有个要求,要见我的丈夫。警察说,你丈夫都知道了,他不想见你。刘心悠说,我全部说出来。
    换句话说,粤语版是杀男组织大胜,而国语版是警方胜利~~~多么和谐的社会,多么万能的警察~~~

    不过近期看过最搞笑最恶心的电影还是《第三个人》,与《寄生人》情节几乎一模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审查时没有发现这个严重的版权问题。那些相似之处我也就不罗列了。这个暂且不说,最搞笑的是台词,一个杀了别人父母的人说自己从小就有理想非常勇敢而且懂得自律。一个刚刚被自己姐夫强奸的少女说强奸也不算什么我解脱了~~~

    我依然有很多想看的片子由于种种原因无缘得见。《南京梦魇》在大陆根本就没有上映,同样题材的《南京》拷贝也是少之又少。《激流中国》这样的写实片在大陆也是依然见不得光,虽然我对日本也深恶痛绝。

    算了~关机睡觉。
    【详细】
    12454921
  • 爱旅行的小树熊
    2018/8/18 8:33:37
    二十年后,我才看懂刘建明

    剧情和整体故事结构有很多人分析过,不表。我主要谈谈人物塑造这个角度。以前,我一直是将陈刘这两个角色,作为一对镜像来看待的,这也是为什么会赞同andy演技较次的原因。作为镜像,每次对手戏都落在下风,肯定会被吐槽。但是现在来看,我完全推翻了镜像这个看法。或者说,表面上两个人的卧底身份互为镜像没错,但是深入下去,会发现刘建明比陈永仁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一方面是立场带来的,一方面是性格造就的。陈永仁

    剧情和整体故事结构有很多人分析过,不表。我主要谈谈人物塑造这个角度。以前,我一直是将陈刘这两个角色,作为一对镜像来看待的,这也是为什么会赞同andy演技较次的原因。作为镜像,每次对手戏都落在下风,肯定会被吐槽。但是现在来看,我完全推翻了镜像这个看法。或者说,表面上两个人的卧底身份互为镜像没错,但是深入下去,会发现刘建明比陈永仁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一方面是立场带来的,一方面是性格造就的。陈永仁作为正方卧底,立场上肯定也有艰难之处,但这主要是操作层面,在精神上,陈永仁从来没有真正的动摇,他对自己的警察本质是有着深深自我认同感的,虽然也会找上司抱怨当了太久古惑仔快忘记自己是警察了,但是他对于自己是代表正义一方完全没有过任何怀疑。因为韩琛对他并不好,他没有什么要为韩死心塌地卖命的情感动机,贩毒罪大恶极,他同样没有道义上的摇摆。陈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的痛苦主要还是来源于工作上的复杂带来的压力,毕竟孤身入虎穴,一不小心就有杀身之祸,这种压力是他有暴力倾向,被黄警官安排看心理医生的根本原因。简单说,陈永仁的痛苦是工作压力产生,这种痛苦本质上与投行的分析师工作到凌晨猝死是一个类型。刘建明就不一样了。按照剧本的设定,刘建明的能力比陈永仁要强很多。因为同样是卧底,陈永仁一直不被老板信任,刘建明则深受警局高层器重,在片中也处处能体会到刘建明在日常工作中完全游刃有余,他是一个精英的设定。如果去除卧底身份,刘建明这样的人就是日常生活中大家羡慕嫉妒的对象,长的帅女朋友漂亮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人生赢家对吧?很可惜,这些都是假的,都是泡沫。如果说陈永仁肉身在地狱之中,但是拥有一个战士的geming浪漫主义,精神上随着剧情深入越来越完满。刘建明则是肉身处于极乐世界,但他心知肚明这些根本不是真的属于自己,他心知自己本质的污秽卑劣,他要是真的冷血无情,对自己反而会比较好,心安理得的坐享荣华富贵就可以了。但是刘建明这个人精神上比较软弱,也可以说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管是跟随韩琛,还是后来背叛杀死韩琛,乃至到第三部里面处心积虑想做回警察,他的每一步思想转变,都是被外力迫使的,并非他自己的选择。因为性格上的弱点和能力上的精英,刘建明一直处在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一直在变,他没有可寄托的所在,这是空虚,又担心自己身份暴露,也担心自己被韩琛抛弃,这是恐惧,而且工作关系,他不可能像陈永仁那样摆出玩世不恭的姿态,整个系列里,刘建明一直没有找到发泄这种精神上痛苦的途径,恰恰相反,他需要精心维持一个精英专业专注,彬彬有礼的假象,以他的能力他可以做到,但以他的性格,他根本难以胜任,这就是说他身处无间地狱的原因。不管想向正反哪一方努力,他都会遭遇自身的强大阻力,他始终无法战胜自己,只能被动的被命运推着走,不断的挣扎。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刘建明这个角色,比陈永仁要难以拿捏和把握得多。这里回答开篇的问题,为什么andy在跟tony对手戏的时候,气场总是落在下风?这是正确的啊。敲黑板。因为刘建明精神上对于陈永仁就是处于弱势的,邪不胜正啊朋友,更何况这里的反方本来就不太愿意当反方。你要他怎么压倒正方?压倒反而错了。然后把目光投向电影。在这个系列里,tony的发挥是比较稳定流畅的,可以看得出,演员对于他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陈永仁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套路,在这个基础上,tony的发挥无懈可击。andy呢?这很奇妙。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对于刘建明这个复杂的角色,andy的想法也是比较犹豫的,他绝对不像tony那样,非常自信而且坚定的知道自己要呈现一个什么样的陈永仁。andy则有些纠结,因为刘建明实在太难把握了,andy对人物的塑造也是有一个相当的认知历程。一开始他其实不知道刘建明是什么样的,所以在第一部的某些部分,刘建明会显得有些生硬,不够自然流畅,因为andy也在不断的深入刘建明的内心世界。抱歉,第一部我看的次数比较少,可能不够准确。也可能是我对andy的偏见,我总觉得这么难的角色,他不可能一开始就很自如。但是不管是不是这个原因吧,andy表现出的迷惑却正好切中了刘建明的暧昧,即使是刘建明身上那种微妙的不自然的感觉,也是非常符合人物性格,处境的。这几乎是不可演绎的,这超出了表演的范畴,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息,唯有演员本身的精神状态与角色高度一致,才能不依靠任何表演,来完成这种人物的气质。我倾向于andy在第一部有一点歪打正着,如果他是真的做到了跟刘建明合一,那我唯有叹服。再说这也是没法验证的事。不过不管怎么样,到了第三部,andy彻底领悟了。因为剧情的变化,第三部的刘建明精神状态有明显的显性化发展,也可以说andy完全想明白了,所以刘建明身上那种失魂落魄却又强装镇定的状态,andy从一开始的庶务部电话就表现的很好。到了停车场和黎明的对手戏,andy流畅的展现角色身上的不自然的紧绷感,但是这种不自然本身又非常自然,因为没有多余的眼神和动作。必须提醒,刘建明不是普通的说谎者,普通的说谎者会眼神闪烁,刘建明是一个精英警官,他完全可以压抑自己的情感,唯一能流露的就是andy展现的那种微妙的不自然,一点点装腔作势,一点点的外强中干,以及全然的内敛。上面讲到了刘建明缺乏自我身份认同,可是到了第三部,他第一次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想成为陈永仁。他羡慕陈永仁,向往陈永仁。但是因为过去的黑历史注定了他只能用加倍弄脏自己的手的方式来靠近自己的目标。手段与目的南辕北辙,他又是一个精神不够强硬的人,所以逐渐走向崩溃是顺理成章的。第三部andy要演绎的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从轻微症状到完全堕入深渊的过程。坦白说,还是地狱级的难度。因为你可以很容易的扮演一个疯子,也可以很容易的扮演一个正常人,但要一个正常人来呈现如何一点点的疯掉这个过程,很难。而且刘建明不是普通的疯子,他是一个很理性的疯子。理性来自能力,疯狂来自精神,这矛盾的二者始终在他身上统一。所以这个过程必须很有逻辑。观众可以观察到andy是如何演绎这份矛盾的裂痕越来越扩大的过程。到了刘建明在医院出现幻觉,被李医生带到诊所催眠这段剧情,已经是明显的精神分裂症了,刘建明是何等聪明之人,你们以为他不知道自己已经疯掉了吗?他当然知道,他只是没办法控制自己。但是他的理性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走向末路。所以在诊所,有一组andy和tony同场景对照,可以看到,tony表现陈永仁,虽然痛苦,但是并不空洞,andy表现刘建明,看似镇静,但是眼神已经完全虚无。在整个陈述的过程中,刘建明都一直保持着这种失神,这就是我为什么说andy已经完全理解了角色。他知道刘建明是如此聪明,聪明到知道自己精神已经崩溃,聪明到知道自己已经蒙着眼睛走到穷途末路,所以这个时候andy演绎的刘建明不是矛盾的,不是挣扎的,挣扎已经结束了,这里只有虚无与绝望。然后闹钟响了,刘建明猛然惊醒,这个地方andy的处理也很有逻辑。他是如梦初醒一般,所以他的肢体语言是猛烈的,但是其实他并不意外,所以他并没有大惊失色或者手足无措,只是淡淡的问李医生发生了什么。他当然知道的。刘建明没有杀李医生灭口,也验证了剧本设定刘建明不是心狠手辣之徒的证据。很多人说刘建明也喜欢李医生。其实不是的。刘建明在这个阶段并没有余力去喜欢一个女人,李医生对他来说是一种远期救赎的象征。因为李医生认可陈永仁,所以刘建明幻想有朝一日可以在李医生这里得到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回到警局,这个片段刘建明是完全幻觉的,他彻底把自己当成了陈永仁。镜子里出现陈永仁这个画面,就是说要明明白白的告诉观众这点。但是镜头给到andy的时候,andy的表情不是简单的微笑,而是一个大喜过望又略带狰狞的笑容。他真的完全理解了刘建明。太到位了。当一个表面自负,实则自卑的人,一个以卑劣手段爬向光明的人,一个矛盾挣扎一生的人,快要到达彼岸时,在看到虚假的曙光时,他会是何等的快乐,又是何等的扭曲。看到这里我突然特别难过。为人物的命运。也为大众对andy的误解。他真的触及了角色的灵魂,真的是此处应有掌声啊。但是大家却一直说他演技平平。太遗憾了。世间知陈永仁者多矣,懂刘建明的又有几个呢?最后一段的高潮,自然是水到渠成。整个系列人物性格的压抑和内敛,终于在最后一刻汹涌澎湃的奔流而出。是一段哈姆雷特式的自白和质问。质问这个世界,也质问自己。到底还是没有答案。到底还是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又一次,手上占满了鲜血。最后的泪水是人物对自己命运的哀悼。他终于认命了。所以,说刘建明这个人精神上比较软弱,真的可以吗?其实是陈永仁被艺术美化了,英雄是没有弱点的。刘建明只是比较真实,现实中的人,哪里会那么坚定那么理想呢?大多数人,都是在不断的徘徊和寻找自我罢了。至少刘建明一直想逃离自己的宿命,直到最后一刻才放弃。我实在没什么资格说他软弱。只是想叹气。最后那声来自Mary的枪响,其实并没有必要。不需要用这个来加深他的悲剧了,在最后落泪饮弹时,他已经承认了自己的惨败。对命运的惨败。已经完成了。这件艺术品。陈永仁之死,是一个传统的古典英雄悲剧,它很美,很悲壮,刘建明之死,他不是英雄,也无法成为一个恶人,可是为什么这个悲剧升华了整部作品呢?因为这才是人性。

    【详细】
    96003767
  • 丁炜彤
    2022/3/8 9:17:26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评论被删掉

    【BB来了】太接地气、太真实的一部剧了,虽然我自己没有小盆友,但是都能感受到那份艰辛、付出,致敬所有的父母。黎诺懿还是马壮的演法,喜欢陈秀珠和卢宛茵两位妈妈的演员,很喜欢杨

    【BB来了】太接地气、太真实的一部剧了,虽然我自己没有小盆友,但是都能感受到那份艰辛、付出,致敬所有的父母。黎诺懿还是马壮的演法,喜欢陈秀珠和卢宛茵两位妈妈的演员,很喜欢杨卓娜温婉又大方,以前TVB的演员只不喜欢姚嘉妮和韦家雄,现在没有了,徐荣又演了黎诺懿的大哥,吴家乐又演了黎诺懿的盆友,还有木偶哥的献唱,好怀念爱回家的陪伴。#我的第101个剧评

    【详细】
    14262299
  • 山下猫
    2019/6/10 14:03:39
    年轻也曾风光过

    黄坤玄在《阿郎的故事》里的表演是童星的范本。很多童星只是自持靓和可爱,完全谈不上什么表演。加之成年人写的剧本,行为举止皆是成年角度,让小孩装大人,不是智商欠奉就是非常油条。这部戏里若没有黄坤玄的波仔,周润发的父亲形象也得打一半折扣。波仔正是有点懂,又有点贪玩,又嫌老土又对母亲有向往,还不明白父母的感情多么复杂,写得好也演得好。

    吴孟达饰演的角色很重要,波波刚开始以为波仔是他的儿子

    黄坤玄在《阿郎的故事》里的表演是童星的范本。很多童星只是自持靓和可爱,完全谈不上什么表演。加之成年人写的剧本,行为举止皆是成年角度,让小孩装大人,不是智商欠奉就是非常油条。这部戏里若没有黄坤玄的波仔,周润发的父亲形象也得打一半折扣。波仔正是有点懂,又有点贪玩,又嫌老土又对母亲有向往,还不明白父母的感情多么复杂,写得好也演得好。

    吴孟达饰演的角色很重要,波波刚开始以为波仔是他的儿子,吴孟达的表情埋了个伏笔,让后面办公室一场的尴尬水到渠成。而波波的未婚夫的角色就很工具化。

    每场戏几乎都有情绪的起伏和反复。波波对阿郎的冷淡,怨恨,但两人一说起儿子又有联结的亲密,阿郎说告诉儿子妈妈已经死了,张艾嘉垂下捻动吸管的手胜过所有语言,对这个男人又气又失望又没办法又可怜他处境。

    阿郎是一个曾经挥霍青春的小混混,人到中年陷入一无所有得过且过的窘境,教导儿子上强词夺理,儿子长大之后难保不会看他不起。但若不是周润发怕是演不出这么丰富的层次——骂着脏话,要借钱给烂赌的同事,自己又自由散漫,打儿子又要说对不起,但不懂如何好好道歉,在无力受挫之后靠暴力宣泄。现在莫说找不到周润发这样的演员,剧本都写不出这么层次分明自圆其说的角色,经常是一个扁平的角色靠消耗演员昔日的形象来强行完成角色。

    父子情有时更夺人热泪,我们的社会默认男性不具备照顾子女的能力,以及这不是他“分内”的事,所以“特别不容易”。类似题材还有《带子洪郎》,父爱的诠释都是搏命赚钱,也代表无产者突围的一种生勇。而《爱的世界》里的父子是从中产堕入困顿,父亲被不断践踏,最终走向毁灭,更像是恐怖片。

    小混混和富家女的故事也是老港片的套路了,婚姻是女性阶级跃升的手段,小混混终究走向毁灭。阿郎的故事可算是天若有情的后续。主流价值观总是希望男女主能破镜重圆,而现实世界却往往过去之心不可得,因此人到中年的阿郎还是要再毁灭一次。多少是受困于中国人太热衷于团圆的形式,希望将来有真正“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亲密关系。

    时代大不同。现在多半不会信服一个飙车坐牢的小混混能和职业的赛车手同台竞技。《飞驰人生》都得是有污点的前赛车手逆袭,不会是裸露的古典人性对抗高科技车队。韩寒曾写过一篇文章说不要拿自己的业余爱好试图去挑战以此为生的职业人士(虽然他拍电影的这份爱好一上来已经超出不少职人,可见此行业混乱),而在本片所描绘的那个年代,是不少业余爱好者靠勇在往专业化转型的黄金时代,电影电视行业也是如此——规则尚未明确,大批新人涌入,边做边学,时代处在上升阶段,阶层的流动也是可能——地盘工人攒攒钱也有是机会买楼的。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两部根据hk网文改编的短片,一是《公屋·居屋·私楼》,一是其后续《世伯后传》,后传里世伯自陈是给《阿郎的故事》周润发做翻车替身从此落下残疾的那代人,恰恰可以看做是阿郎如果活下去,晚年的境况——沉默的男人。

    【详细】
    102341437
  • 巳驻削
    2017/12/30 11:35:38
    《看不见的客人》中有哪些高明的细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电影的时候就是英文字幕,这篇东西完全是在看完后趁着还记得赶紧敲下来的,所以写了英文的。后来应评论的要求,把中文补上了.--2018. 2. 11】 1. 一开始Andrian就说了"ms. Goodman"来早了…后来fliex打电话的时候,嘱咐了ms. Goodma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电影的时候就是英文字幕,这篇东西完全是在看完后趁着还记得赶紧敲下来的,所以写了英文的。后来应评论的要求,把中文补上了.--2018. 2. 11】 1. 一开始Andrian就说了"ms. Goodman"来早了…后来fliex打电话的时候,嘱咐了ms. Goodman要put everything in writing(把一切记...  (展开)
    【详细】
    9029292
  • 2020/5/24 18:01:20
    66

    该剧不仅在主要人物的描摹上下了功夫,主创人员还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塑造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通过这些人物让观众看到了当下乡村的活力,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塑造了像老支书、老妇女主任以及老党员高爷爷等几个老年人形象,让大家眼前一亮。该剧告诉观众,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过时,相反仍在用他们清醒的眼光和独特思想,为今天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剧另一个可取之处在于,将沂蒙山区

    该剧不仅在主要人物的描摹上下了功夫,主创人员还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塑造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通过这些人物让观众看到了当下乡村的活力,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塑造了像老支书、老妇女主任以及老党员高爷爷等几个老年人形象,让大家眼前一亮。该剧告诉观众,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过时,相反仍在用他们清醒的眼光和独特思想,为今天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剧另一个可取之处在于,将沂蒙山区丰厚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了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这是主创人员经过了一番苦心经营才达到的效果。这种文化上的照应,为电视剧增添了厚度和高度。《遍地书香》就像一本文化扶贫教科书,给正在进行扶贫攻坚工作的人们提供一些启发

    【详细】
    12617311
  • 冲田总悟
    2017/5/22 11:21:50
    无聊男女
    一部无聊打发时间都不合格的电影。
        郑秀文,容貌倒是没怎么变但是太瘦太干 脸上一点肉都没脸型看起来都五方了都显得有点刻薄。张孝全试衣间那段大概是想展露下身材,但我只看到了一个猥琐的神经病。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和郑秀文前未婚夫偷情的那个女秘书,居然胸大有脑“黄色的波长是580到596纳米,您5月8日到5月九日晚十一点之前不在国内”,偷情都偷得那么有技
    一部无聊打发时间都不合格的电影。
        郑秀文,容貌倒是没怎么变但是太瘦太干 脸上一点肉都没脸型看起来都五方了都显得有点刻薄。张孝全试衣间那段大概是想展露下身材,但我只看到了一个猥琐的神经病。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和郑秀文前未婚夫偷情的那个女秘书,居然胸大有脑“黄色的波长是580到596纳米,您5月8日到5月九日晚十一点之前不在国内”,偷情都偷得那么有技术但失败的原因我百度了下黄色的是570~585纳米 ,大姐你搞错了!
    【详细】
    8555234
  • 不改了
    2021/6/2 12:09:58
    从未有任何一部剧让我如此厌恶

    不要总和我扯导演多好多好 镜头多美多美

    曹盾 我不了解 我只知道一个导演好不好在于能不能把一个故事讲完讲好 讲通顺 一个把观众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电视剧 绝对不是个好电视剧 这个锅编剧有责任 真正该背的还是导演

    我只看了一集半 为了秦昊我是捏着鼻子尝了这一坨 一集半的时候我是真看不下去了 bug太多了 随便想想都不下五个

    五年前

    不要总和我扯导演多好多好 镜头多美多美

    曹盾 我不了解 我只知道一个导演好不好在于能不能把一个故事讲完讲好 讲通顺 一个把观众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电视剧 绝对不是个好电视剧 这个锅编剧有责任 真正该背的还是导演

    我只看了一集半 为了秦昊我是捏着鼻子尝了这一坨 一集半的时候我是真看不下去了 bug太多了 随便想想都不下五个

    五年前杀了警察 五年后半点事没有 逍遥法外

    进山收夹子半点装备不带

    好不容易救出来 敢在匪徒边上大声嚷嚷着 我是警察 我要赤手空拳的抓了他们 求求你了别给警察同志抹黑了

    一个大老板 在荒无人烟的地方 对着一帮敢杀警察的人大声嚷嚷 这肯定是个富二代啊 不然这智商怎么赚的钱呢 不科学 再往下深思 这年纪的老板没点红色背景不可能啊 这么一想我就更加呵呵呵了

    警匪追击的时候 男二他们永远都是看得到匪徒 匪徒 永远都是瞎子状态

    我从不否认景色很美 抛开剧情和男二 都可以 说到男二 我再想和编剧和导演说一声 玛丽苏的年代早就过了 男二那表演那人设 呵呵 真好

    这剧 我不知道为啥不能打分 什么时候可以打分了 我肯定最多两星

    【详细】
    13584570
  • 惦念
    2021/7/7 20:42:53
    赵孝谦喜欢谢小满

    我尝试理解小郡王和小满之间的感情。

    小郡王是先动心的一方。

    第一次见面小满踩死了巾帼,那会儿他应该觉得小满长得可爱。后来烧试卷一事小郡王觉得小满不讲道理,倒是和他自己有点相似。小满扯坏剑穗他是真的生气。然后便是“太瘦了”名场面,他大概是第一次看见女子的背影,转过身发觉是小满,就动心了。动心之后小满的一言一行他开始上心,喜欢上了就很难脱身了。

    小郡王这个人很

    我尝试理解小郡王和小满之间的感情。

    小郡王是先动心的一方。

    第一次见面小满踩死了巾帼,那会儿他应该觉得小满长得可爱。后来烧试卷一事小郡王觉得小满不讲道理,倒是和他自己有点相似。小满扯坏剑穗他是真的生气。然后便是“太瘦了”名场面,他大概是第一次看见女子的背影,转过身发觉是小满,就动心了。动心之后小满的一言一行他开始上心,喜欢上了就很难脱身了。

    小郡王这个人很简单,在感情上很纯粹,像小孩子似的,他喜欢一个人没有理由,喜欢便是喜欢了。只是世上还是很少两情相悦的,他喜欢的人不喜欢他。作为从小锦衣玉食的郡王,他几乎很多东西都是唾手可得,喜欢小满是他第一次付出真心,可惜那人却不在乎,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拿郡王身份来压制小满,公开小满的仆人身份,说要把她卖了,纳她为妾,把她越推越远。

    小满不一样。小满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嚣张跋扈的赵孝谦。

    小满独立、有想法、不甘现状、想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身为底层人士,她看不起小郡王高高在上的样子,她不喜欢能够随意掌控自己命运的小郡王。和他在一起,小满很被动,因为门第之差,她必须服从,赵孝谦命令她的事她很多时候不能反抗,他身边的人能随意拿捏她家人的死活,这种感觉很不好受。从一开始他们之间就隔着门第和阶层的鸿沟。

    况且小满心中已经有了李师兄,和赵孝谦不一样的李师兄,温润、儒雅、体贴、懂得照顾人,和她处于同一个阶级地位的师兄。她在李师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有点儿面对自己倾慕的人时不由自主的羞怯和自卑。她在面对赵孝谦时是不同的,活泼又欢快,坦坦荡荡。因为不喜欢,所以她答应徐庶下巴豆粉,为了师兄偷谍报,她不太在意赵孝谦的感受。

    到后来两个人都慢慢成长,小郡王知道了真正爱一个人的方式,小满也开始明白赵孝谦的心意。

    只是直到后期,我都很难看出小满在面对小郡王时有一丝一毫的心动。小满说:“你是这世间对我最好的男子。”

    所以小满到底是慢慢喜欢赵孝谦这个人还是因为赵孝谦对她好才喜欢他呢?

    【详细】
    13660866
  • 小夕
    2022/5/10 0:10:13
    若有人撑伞,谁愿意独自淋雨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短短的3集,前两集的却看得有些心疼,仿佛前面两个女生的心酸就是自己不远的将来,好在还有第三集有个通透的退休教授,给予了很多的光明,挺羡慕她的生活的。 加上采访的主持人,一共讲了4个独居的女性,有弹幕说主持人过于代入了自己的想法去引导被采访者,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相...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短短的3集,前两集的却看得有些心疼,仿佛前面两个女生的心酸就是自己不远的将来,好在还有第三集有个通透的退休教授,给予了很多的光明,挺羡慕她的生活的。 加上采访的主持人,一共讲了4个独居的女性,有弹幕说主持人过于代入了自己的想法去引导被采访者,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相...  (展开)
    【详细】
    14388254
  • 木卫二
    2015/3/30 8:27:49
    一条回家的路,一次失败的尝试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失孤》都不是一部好电影:人物站不住,故事飘忽。如果仅仅因为刘德华扮演了一名中国农民,或者因为电影会令公众对失孤家庭产生更大的同情和关注,它就变得根正苗红,不允许批评,那导演不如索性去拍正能量的公益广告,不要拍电影。失孤为何失败?电影有一条主要线索,即刘德华寻子和井柏然回家。主线以外,还有两条支线,一是儿子被拐的福州白衣女,一是吴君如饰演的人贩子。不幸在于,《失孤》的支线摇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失孤》都不是一部好电影:人物站不住,故事飘忽。如果仅仅因为刘德华扮演了一名中国农民,或者因为电影会令公众对失孤家庭产生更大的同情和关注,它就变得根正苗红,不允许批评,那导演不如索性去拍正能量的公益广告,不要拍电影。失孤为何失败?电影有一条主要线索,即刘德华寻子和井柏然回家。主线以外,还有两条支线,一是儿子被拐的福州白衣女,一是吴君如饰演的人贩子。不幸在于,《失孤》的支线摇摇欲坠,生硬,仓促,一时间令电影的时空混乱,让观众困惑。支线的薄弱,势必令主线受损,尤其是在主线也不通畅的情况下。主线的混乱在于,它用轻描淡写的方式,让原本是寻子的刘德华跟着要回家的井柏然上路了。这样一个找了十五年儿子的男人,居然说走就走了,堪比文青上路穷游。为了描写两个主角的内心沟通,《失孤》安排了被人诟病的澡堂戏和洗车戏,说实话,让两个成年男性进行太亲密的互动,并不是不可以,有例子在前,张家辉和彭于晏在《激战》中的师徒关系就很亲密。可是,《失孤》将刘德华和井柏然之间的“父子”戏,处理得过于脱线,令观众浮想联翩,瞬间出戏。再看二人的冲突爆发,基本都是一方的嘶吼喊叫,堪比90年代初期的马景涛先生的表演方式,没有任何深化,流于表面。此外,影片至少用了三次以上的航拍俯瞰,多少有点要营造上帝或佛祖的视角,目的明确。可是,在一部极其贴近当代现实的电影里头,这样铺张的大阵仗越多,就意味着它越像一个精致的公益行为,而不是形式风格完整、深入人心的好电影。还可以再回想下,当《失孤》拍到那些无名网友,他们拿手机对电脑转发寻人启事,镜头是多么的漫不经心。热心助人的小姑娘,连棋子都不如。这种漫不经心还出现在桥上会双亲时,身后群演进行着集体散步。这种发号施令的散步,完全扼杀了孙海英德艺双馨的表演。此外,还有观众发现,就连拍个上网,片中的电脑都是处于脱机工作的状态。在这样一部试图表现中国之大,茫茫人海无处寻踪的电影里头,这些简易细节上的考究,其实是创作者特别需要谨慎对待的,否则电影就会变得空洞虚假。你固然可以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可真正缺乏说服力的,还是人物故事本身。一个找了十五年仍然没找到亲生儿子的父亲,帮助另一个“儿子”回到了失去很久的家。单看这样的故事梗概,其实《失孤》是耐人寻味的。可惜,导演彭三源发挥欠佳——漫长的寻路中国,被简化为消失的铁索桥,被砍伐的竹林,还有掉在地上的、母亲的长辫子。由这组蒙太奇所发散开来的中国现实,却让人打不起精神。相比较去年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所触及到的中国社会全景图,甲乙丙丁的面目,《失孤》还沉溺在导演的个人想象和间歇抒情当中。结果就是离家千里,离题万里,就更不需要用其他国家优秀的同类电影来对比了,比如巴西的《中央车站》、英国的《菲洛梅娜》,它们都做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找人和回家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院里出现过一大批找人跟回家的电影,苦涩、灰暗,却不乏有经典话题之作。比较典型的有两大类,一类就是“找人”,另一类是“回家”。在“找人”里,较近的《亲爱的》和《失孤》,借离散之苦,说团圆之难,讲的草根和小市民的悲哀,导演并不克制,试图让你哭。较远的有这么几部,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一个找老婆一个找老公。王超的《江城夏日》,找儿子。王小帅的《日照重庆》,找回儿子之前接触和认识的一切。无论找到或者没有找到,这些电影经常流露出田园将芜、无以为家的伤感。找不到的人,它要么一片空白,面目模糊。找得到的,面貌也已经全然改变,结果似乎不再重要。说的找人,其实主题还是落在“回家”上。面对高度发展的经济,中国社会激烈震荡,人口大量迁徙流动,农村萧条破败,催生出许多现代悲剧。这种变化,有形无形地拆散了许多人的家——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那个家。当有人离开了家,就有人想找回它。总体来说,新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电影,创作者们紧密关注着城乡变化,从乡村来到城市,或者从城市返回乡村。电影表现的人物对象,也还是偏向底层的弱势群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投射。不难发现,这也是第六代电影美学的一部分,追求边缘化,强调个人存在,把观众带回到日常生活,同时捕捉巨大转变中的现实。到陈可辛借《亲爱的》把中产阶级拉下水,这已经是一种新变化。此外,《亲爱的》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视点变换,故事前半段是关于深圳的新移民,后半段却是孤立无援的农村妇女,在敌对关系中,双方还完成了一次位置互换。这当然是得益于原型故事的万中无一,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香港人的聪明讨巧,强化了人物和观众的道德困境。这类电影里头也有比较离群的,比如李杨的《盲山》。这部电影讲一名被拐卖的女子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跟前作《盲井》一样,这部批判现实的影片拍得异常真实,是典型的、“暴露社会阴暗面”的独立电影,结尾笼罩在一片黑暗当中。在我看来,它其实更像一部杀人不见血的惊悚片,拒绝把打拐行动温情化和公益口号化,更具艺术价值。另一大类关于“回家”的电影,它们是以“中国式公路片”的面目出现,比如与春运有关的《落叶归根》、《一年到头》、《归途列车》、《人在囧途》以及《到阜阳六百里》等等,它们当中有正剧,有喜剧,也有纪录片。整体上比较严肃,也倾注了创作者的人文关怀,映照着中国社会的千奇百怪。《落叶归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比起让刘天王降低身段来扮演农民,让赵本山本色出演一名农民,显然要妥帖得多。赵本山收敛了他与生俱来的狡黠,又带有意料当中的幽默效果,令电影蒙上一层黑色喜剧的色彩。如果说,《落叶归根》看的是赵本山的独角戏,《一年到头》采用的却是人物群像和多线叙事,简单纯粹,真切动人。与《落叶归根》和《一年到头》相比,《人在囧途》借了春运的题,扒的却是国外电影的衣服。这仿佛再次说明了,只要抄袭的对象是正确的,中国观众似乎不太介意山寨。《失孤》的问题也出现在这里,导演自称是希腊艺术大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大粉丝,这就不难理解《失孤》为何会出现情绪的错位,山寨致敬失败。《归途列车》则是一部工业化流程拍摄的纪录片,我以为它会把更多时间用在路上,结果,那趟普快列车,只是用来连接了四川和广州,电影聚焦于城乡两地的空间差异对比。至于很多人希望看到的残酷春运,这部电影并没有着力去表现。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到阜阳六百里》身上,当回家的旅途真正开始,电影以出字幕的方式,旋即宣告结束。春节,意味着回家,这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事情。有的人是回不去,有的不想回去,仿佛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注定永远离开了家。这条回家的路,却总是令人心烦意乱、疲惫不堪,就像1984年严浩拍摄的《似水流年》。迄今为止,这部电影成功消化了现实,又升华了主题,是为数不多拍出了乡愁韵味的华语电影。“囧途系列”一路发展,直到蜕变成了票房火爆的《泰囧》,它把中国电影带入到另一个高举高打的发展阶段,喜剧为王,声势浩荡。面对新兴的年轻观众和城市里头的中产阶级,旅游、怀旧热、出国生子等题材成为了一时潮流。这次的《失孤》,片中不断出现刘德华骑着摩托车寻子的身影,许多人也冠以公路片的名号。但问题来了,只要出现公路和旅人,它就是一部公路片吗?如果真要这样讲,蔡尚君的《人山人海》比《失孤》更像公路片,再不然,《天注定》的王宝强也是骑着摩托车上路了。这些电影带有杀气,不想妥协,往往也显得过于决绝。在回家无望和无家可归的情况下,电影人物不惜与现实同归于尽。面对这几组过于刺眼的对比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资本的注入、票房的渴望和明星的站台,他们对相似的电影题材会起到多大的影响作用。《失孤》的表里精致,内核疲软,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这些复杂因素的干扰,结果,导演无力把控局面,要讲的东西也没能落在实处上。所以,《失孤》的最大悲剧,并不是刘德华找不到儿子,也不是脑海中的记忆碎片,更不是忽悠人的缘聚缘散。影片的悲剧是有家不能回,不敢回。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传宗接代的儿子,恰好是家族繁衍的重要标志。无论被拐还是买入的家庭,他们都抱有这样的执着信念,面对悲剧的循环发生,沦为不幸的受害者,活受罪。对这些痛苦的人们来说,回家的路,似乎跟走向死亡一样。我们都得死,没有例外,但是有时候,这条路真的太长了。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0329/010721835087.shtml 刊发于《经济观察报》】

    7429367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