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62548
  • 微笑面对每一天
    2018/4/27 23:38:13
    剧评

    大概有很多观众都为“狗儿”没有娶“猴儿”感到遗憾吧。遗憾是有好多,如果没有那些误会,这两只早在一起了,那该多好。如果余老三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算把葛大妮卖到山沟沟里去,那也比抢来当弟媳妇强呀,只要不是弟媳妇,他们的可能性不知又多了多少。当葛大妮从监狱里被放出来,余老三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迎娶她的时候,她答应了,那该多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如我们所希望的轨道行进。余老三就是把她抢来了当弟媳妇儿。他

    大概有很多观众都为“狗儿”没有娶“猴儿”感到遗憾吧。遗憾是有好多,如果没有那些误会,这两只早在一起了,那该多好。如果余老三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算把葛大妮卖到山沟沟里去,那也比抢来当弟媳妇强呀,只要不是弟媳妇,他们的可能性不知又多了多少。当葛大妮从监狱里被放出来,余老三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迎娶她的时候,她答应了,那该多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如我们所希望的轨道行进。余老三就是把她抢来了当弟媳妇儿。他们就是这么天天十分有爱万分犯贱地互虐着。而他们的生活轨迹似乎也只能如一般人家的大伯子弟媳妇一样,平行延伸着。在他们心里苦着,我们看着也为他们感到累着。说了多少绝情话,我们都当是他俩打情骂俏了。可是当余老三替明月挡一顿板子的时候,多少人心里流血了。既心疼老三,又心疼明月,可心疼最多的,还是为葛大妮吧。是不是顿时有种累觉不爱的感觉了?第一次听到余老三当时一番表白,瞬间感到葛大妮像深秋枝头的一片落叶,在寒风中颤颤巍巍,好像就要孤单单飘零,是的,凄苦而无助。瞬间觉得,这段感情,是走到头了吧。之前已经有了那么多磨难,我却是头一回为大妮感到,凄凉。不忍再看。咋咋呼呼那么些日子的大妮难道终于沦落到此了吗?带着不甘心继续看下去。直到他们在祠堂里对峙,余老三质问葛大妮心里是不是有了别的男人,直到那一鞭子抡圆了生生落在葛大妮身上打的皮开肉绽,我竟然不觉得虐。相爱相杀算得了什么,有情人恰为此甘之如饴。真正噬人心肺的,是好端端一段爱,就此妥协给了平淡如水乏善可陈的生活,在命运不负责任阴差阳错的碾压下,慢慢消磨殆尽。也许,对于能够潇洒抽身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最疼的,永远都是留下的那个。当其中一个转身离去,流连忘返的那一个将承受双倍的反噬。葛大妮恨余老三那一鞭子,可我这个局外人,却为这一鞭子活了过来。原来,爱,始终在的。汹涌的暗流只是被平静的水面掩盖了。好聚好散到底不是虎娘们和他男人的菜,相爱相杀才是一而贯之的刀客style。当余老三抱着失而复得的虎娘们哭得像个孩子,他说,我再也不放你出石泉寨了。就算之前,他们有一千个理由不在一起,那么,从这个时候起,还能有一个理由将他们生生分开吗?此时方敢回过头去,再看一遍余老三在祠堂挨板子的场景。恍然发觉,他说这番深情的表白的时候,眼神注视的方向,始终是葛大妮。尽管搂在怀里的是明月,尽管对明月也是真心守护。可是没有烈火烹油的爱,如何能有亮烈如鲜花着锦的表白。如果这段表白真是单单对着明月说的,未免也过于突兀空洞了些。只有经历了那么多的山阻水隔,一段爱才担得起如此霸气的承诺。这不正对应了余老三和天上的葛正理的“生死对话”吗?犹记得,当时余老三拿刀子狠狠地扎自己的腿给葛老二赎罪,却不无“耍赖”地说,我这条命不能给你,这条命还得留着,好好保护你妹子一辈子呢。回首间,不觉已千山万水,一路行来始终是风雪多明媚少,所幸是山河依旧,此情不改。很多人遗憾他们一生都没有在一起。可我倒觉得他们始终都在一起了啊。他们因为自己心底的坚持,因为同时给他们带来不幸的那一种倔强,因为那种敢想敢为敢做敢当的性格,比起其他被命运作弄而生离死别的有情人,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其实,他们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相守了一生——遗憾是有的,犯傻是有的,犯贱也是有的,但爱有减淡一分吗?没有吧;孩子有了吗?有了。天天都能看到对方在自己视线范围内活的好好的吧?那还缺啥啊?总比天各一方强。没事还能斗斗嘴,有事就生死与共,不是好得很吗?宁同万死碎绮翼,不思云间两分张。没读过多少书的糙老爷们和大字不识半个的虎妞儿不懂风花雪月,可他们用一生的相爱相守,演绎了一种别样的“终身所约,永结为好”。

    【详细】
    93231498
  • 涤生
    2022/4/28 18:24:40
    槽点满满

    2022.4.27 22:36看完,实在忍不住吐槽了。

    首先,虽说电影是电影,原著是原著,但是这么改,不怕查良镛先生半夜敲门吗?

    现在的武侠片,服装是不是离不开一层套一层?离不开披风?男的妆造离不开烫头?成昆还能长头发呢

    2022.4.27 22:36看完,实在忍不住吐槽了。

    首先,虽说电影是电影,原著是原著,但是这么改,不怕查良镛先生半夜敲门吗?

    现在的武侠片,服装是不是离不开一层套一层?离不开披风?男的妆造离不开烫头?成昆还能长头发呢

    确实是明星不少,古天乐,甄子丹,樊少皇,林峰,徐锦江等。但是女的选角,真的是审美有没有做过调研?

    能不能不要乱用特效?真的有必要吗?我要开打了!少年张无忌殴打武当弟子,震开特效!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震开特效!绿柳山庄毒雾,震开特效!武当殴打阿猫阿狗,震开特效!

    台词如果不会说,能不能不说

    绿柳山庄

    婢女“主人命小的……”

    我:???一个婢女自称小的??不应该是奴婢吗?

    忘记哪段了,张无忌:我先父?

    我这辈子头一次见这三个字放一起

    野外小昭为明教挨三掌,杨逍和蝠王一唱一和对话把爷整笑了

    绿柳山庄地下,竟然有门?惩罚赵敏,这地方也能用特效?

    林峯讲台词有一点点面部表情变化吗我在想?

    【详细】
  • 14365709
  • 宇镭
    2017/7/14 2:36:20
    此间的悟空
    这个片子我打了4星,不过不用太在意,里边有情怀分的,占几个星你说了算吧。
            赶在江南四十大寿这天,电影《悟空传》上映了 ,我惊奇地发现,猴子作为编剧,真是铁了心要给土豆献礼啊,剧情居然抛开原著,向《此间的少年》看齐。电影和西游记的关系,就像《此间的少年》和金庸小说的关系一样。原著的时间线放在西游记的
    这个片子我打了4星,不过不用太在意,里边有情怀分的,占几个星你说了算吧。
            赶在江南四十大寿这天,电影《悟空传》上映了 ,我惊奇地发现,猴子作为编剧,真是铁了心要给土豆献礼啊,剧情居然抛开原著,向《此间的少年》看齐。电影和西游记的关系,就像《此间的少年》和金庸小说的关系一样。原著的时间线放在西游记的中间,而改编电影后,时间线被放到了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开始前,设定被重置成了另一个平行宇宙,在这里,天庭成立了一个叫做“天机处”的学园,悟空、天蓬、卷帘、杨戬、阿紫(原著紫霞)都是青涩的学生,大家学习、打架、谈恋爱、受处分……作为一个ip电影,猴子为了土豆,居然连自己的ip都不蹭,宁可得罪书粉,真是让人潸然泪下啊。
           
           调侃就此打住,严肃谈谈这片子的得失吧
           1,先说特效和音乐
           跟前段时间我刚评的《逆时营救》一样,基本没的黑,国内科幻奇幻电影的特效看来基本都是能过关的,金箍棒,筋斗云,天机仪,各种打斗镜头设计都很出彩,除了周星驰近几年的暗黑美学,还加上动漫和蒸朋风,至于是否跟西游或原著搭配,这个见仁见智,有夸的有骂的。不过也可以看出电影的特效预算有限,局限在几个有限场景和镜头里,开头和结尾估计烧掉了大部分经费。这条放前边因为是观众来影院看电影的最大理由。音乐也还不错,华晨宇的那个主题曲《齐天》很早就放出来了,很对原著那种声嘶力竭的叛逆与命运的路子,甚至是抬高观众心理预期的原因之一,影片结束时很多人也是等着把这首片尾曲听完才走的。
            2,剧情
           剧情其实本来不一定是电影最重要的东西,不过这片子今何在本人是编剧,还自己写了个长文说其中改编的种种委屈,那就要详细说说了。
          首先是剧情的极度压缩,除了今何在自己说的原著内容太多对话太长拍不下外,也可以看到剧组其实很穷,整个电影其实就是两个场景来回倒腾:神界的天机处,地上的花果山,所有剧情和特效都围绕这两个地方做,所以这片子更像是个话剧。
          原著的敌人是很抽象的,既然追求自由,那压迫自由的是谁?这个根本不能提啊,于是就像卢德派工人一样,把敌人锁定为一台机器(连主人公砸完它都说其实没用)。在麦基大神的影视编剧课上,我学到一个词叫“麦格芬”,所有动作片里一定要有这么个东西,是全剧所有人想要消灭、接近、运输、保护的核心物品 ,于是,我们有了“天机仪”,转校生孙悟空入学是为了接近摧毁天机仪,班长天蓬和课代表杨戬的任务是保护天机仪,班花紫霞同学对天机仪的作用有质疑,于是同情转校生……《悟空传》原著过于写意发散,没有连续性剧情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直接按照青春校园剧的模式去拍就可以了。第一幕结尾,打斗中造成天机室损毁,全部人物掉进地上的花果山,开启团队协作打怪升级剧情,相当于班级郊游,第二幕结尾,发现校长贪污腐败,各种处分通知压下来,于是造反打上天庭,牺牲,击毁天机仪。剧情倒是通畅了,然而这个校园模式不但距离西游记甚远,也距离《悟空传》原著甚远,编剧挑了一个最保险最方便最现代的思路去改编它,然而却把西游和悟空传两个IP全都出卖了,那就不能怪粉丝不买账了。
           其次是剪辑和情节的起承转合,这一点缺陷很大,尤其是两次大场景转移,天机处打着打着莫名其妙黑屏,全员掉到花果山。天庭来花果山接人,明明只有孙悟空一个该受处分好么,这群校工为什么主角团每个都要动手打,就为了秀他们化气凝冰的生死符吗?孙悟空死去落到花果山,又没什么可信理由地突然活了返回。故事有开头有铺垫,但是没发展就突然进了高潮,许多只要稍加处理说明就可以通畅的地方弄的一团糟。怀疑是后期时间不够了吧?
          总之,这个剧情是不能用原著来要求对比的,只能看做是一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不能说一无是处,但是配不上《悟空传》的金字招牌,就有点尴尬了。
          局部的细节处理还是值得称道的,比如对云霞概念的情节设置:阿紫-紫霞-彩霞-妖云-筋斗云

           3,人物
           除了彭于晏的台湾腔孙悟空常让人出戏,演员表演上其实问题不大,这里聊聊各种人设吧
           孙悟空:西游里的身世被重置了,变成了某个魔王的转世(这位兄弟您到底是孙悟空还是短笛大魔王啊?)而这个最初魔王和天庭的关系,更像是希腊神话里泰坦巨人和奥林匹斯众神的关系,或是基督教体系里撒旦和上帝的关系,西游故事里纯粹靠个人反抗的孙悟空形象,变成了拼血缘的西式奇幻风,菩提老祖也从原著里的授业恩师变成了激发其潜能的引导者(短笛大魔王母星的大长老?)在这种改编中,孙悟空的反抗形象实际是被削弱了。
           阿紫:继续尴尬的存在,原著里的紫霞是蹭大话西游ip的产物,这里不能用原名,于是老老实实用校长女儿的设定,这个形象和感情线比原著丰富了些,算是进步吧……
           杨戬:比较成功的人物了,由于电影设定是西游前传,编剧从其半人半神的血统入手,塑造了一个比较有血有肉的成长转变线索,终于开天眼踏神路,成为孙悟空亦敌亦友的一生宿敌,其实这片子换个视角弄个杨戬传说不定更好看。
           天蓬和阿月:一条没什么存在感的线,两个人几乎不和外界交互,自己玩自己的,要不是西游原著里有这两人,根本没存在必要。相比悟空传里的作用,实在是退步了。(话说你们把郑爽这么吸流量的演员请来就演个花瓶,没觉得浪费吗?)
            卷帘:原著中存在感不强的人物,这里变成了负责幽默的科学家,虽然确实挺搞笑的但是这个定位也太套路了。后期的各种技术发明……猴子我理解你,当年蒸汽九州没搞起来,大家都做的不够,不过你真没考虑直接再写部科幻吗?稿费从优啊……
           上圣天尊和上苍:妄议朝廷是要杀头的,这个大家都懂,所以王母玉帝如来什么的换了名字观众也能理解,但作为当权者,这个反派的形象实在单薄了点,追求秩序六亲不认什么的,并无新意。你们要知道,朝廷也不容易啊,老佛爷也有自己的难处……
           总之,各种人物大多沿着不同的套路进行了改造,形象风格差异很大,以致于并不是很协调,单个人物有时候看起来还行,关联起来,各种友情爱情协作敌对关系的形成不太有说服力

           4,意象和主题
           《悟空传》这个ip,真的是不好卖
            今何在赶上了一个特殊的年代,那时候一个新的文学传播媒介正在迅速普及,作者们第一次可以抛开编辑的审查修改,直接无拘无束地向读者发表自己的文字。苍天再也遮不住眼,大地再也埋不住心,那种感觉,就像李白生于盛唐,换个朝代,他根本写不出这样的诗。
            那个时候,柳文扬还活着,大角还没有结婚,那些男人们还彼此相爱。
            二十年过去了,网络文学已经不是当年最初的文学精英们的试验场了,现在的网文,几乎是个贬义词。人们也理解了,这种自由背后的代价。青年人的热血在沉重的生活中冷却,曾令人激昂的文字在资本炒作中变质,告别了奥威尔的1984,人们迎来了赫胥黎的美丽新时代,更要命的是,根据新的风向,1984可能还要回来。
           只有新的时代,才能带来新的文学,否则的话,就只能炒ip了。这二十年里,人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只是在当初那个网络化信息化的路上,走的更远更细致了一些,我们没能登上火星,也没能实现可控核聚变,我们的科学好像被智子锁死了,只是把原来的刀剑重复擦亮,等待着远方的三体舰队过来消灭我们。年轻人们不再像悟空传诞生的那个年代一样,相信天空中飘荡着机会,只要打败几个大魔王,就可以打破阶级固化,可以凭努力买得起房,经济下行和人口老龄化正在无可挽回地吞噬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如果在现实中找不到改变的可能,我们又能奢望出现怎样的艺术去让我们相信它呢?对旧IP的回忆,不过是安慰剂罢了,猴子改变不了什么的,他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失败,不管是这个猴子,还是那个猴子,当然,土豆也不行。如果你不同意,你行你上啊。
          嗯,欢迎给我投稿,不过我只收科幻类的
          谢谢。
    【详细】
    86654439
  • 火柴Q
    2015/3/17 1:39:07
    “中国式”公路片,《失孤》
    最近两年,国产电影市场上的公路片类型很火。《后会无期》、《新花路放》、《无人区》都被冠上公路片的名号。
    但直到这次看到《失孤》,我才觉得,这是真正有中国味的公路片,它讲了中国的故事:它说的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东西,它讲出了中国人的面对苦难的方式。

    中国人最看重的东西是家,可以说没有之一。安土重迁,家国天下,家文化根植于中国长久的历史,家也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在《失孤》中,出发
    最近两年,国产电影市场上的公路片类型很火。《后会无期》、《新花路放》、《无人区》都被冠上公路片的名号。
    但直到这次看到《失孤》,我才觉得,这是真正有中国味的公路片,它讲了中国的故事:它说的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东西,它讲出了中国人的面对苦难的方式。

    中国人最看重的东西是家,可以说没有之一。安土重迁,家国天下,家文化根植于中国长久的历史,家也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在《失孤》中,出发上路的原由不再是《后会无期》、《心花路放》中城市青年无根的迷茫,也不是《无人区》那种亡命之徒的亡命之旅。出发,是为了家,雷泽宽(刘德华)十五年来从没放弃过寻找被拐卖的儿子——他要给自己的家找一个说法。
    在公路片的发源地,美国,亡命之徒、罪犯、社会边缘人是众多经典公路片的主角:《邦尼和克莱德》、《末路狂花》、《天生杀人狂》……
    《无人区》有点走这个路子,拍出了公路片的黑色、荒诞,展现了旅途的奇异、乖张。
    而以《德州,巴黎》为代表的公路片是另一种类型,其主人公和社会,和家人,和任何他者之间都有不可消解的疏离感,他注定孤身一人。
    而《失孤》对准的,却是最平凡的普通中国人,是平凡的父亲,平凡的丈夫,平凡的农民。他老实巴交,要求不多,文化也不高;他没有那么多不知何来的迷茫及与社会的疏离。丢儿子前,他想的是多挣钱,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丢了儿子后,他想的是找回儿子。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提华仔的表演。向来以帅气著名的刘德华,在这部片子里真变成了一个失去儿子的中国普通农民。
    银幕上的华仔面色黝黑,穿着进城农民标志性的夹克,就那么蹲在地上吃东西,不需要说话,眼里也都是故事:不平、困惑、挫折、执着、失望、希望……百感交集。
    他不会打字,为了和网上一起找孩子的人互通消息,用手指一个一个字母的在键盘上戳。他那巴望的眼神,他生气担心时的嚷嚷。
    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我父亲,我爷爷,我老家,看到了土地。我看到一个最中庸,平凡的中国男人:他结婚了,有了儿子,他把家的责任看得比天都重,他怕每次一个人回去时,对上妻子失望的眼睛。
    路途上与曾帅(井柏然)的相遇,让这个多年“无子”的父亲,暂时扮演起了父亲的角色。他们成了一个临时的家庭组合。
    该片的导演兼编剧,曾写过《半路夫妻》等作品的彭三源很好地用细节和人物间微妙的互动展示了路途上这种家的感觉。她以往的作品便以家庭剧见长。
    于是,在《失孤》里,你很少看到以往中国公路片中那些层出不穷的奇遇、巧合和误会。这使电影不那么跌宕了,但也使它更真实了;使你能在看片的时候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家人。
    老雷和曾帅间,有一个最令我动心的情景,再普通不过了,可能每个人和父母在一起时都经历过,但拍出来却别有韵味。还是不说了,大家自己去看。

    《失孤》令人惊喜的地方还在于,它试图讲述普通中国人面对苦难的方式。
    在告别找到了生父母的曾帅后,老雷独自骑车回乡,路遇一众行脚和尚。
    晚上露营时,老雷忍不住问了师父好几个问题,这是他寻子多年心中的疑问,他最怕的,和他最盼的。
    这有点像“青年问大师”的形式,但我相信你看的时候绝对笑不出来,而是震撼,是深思,是无可奈何后,又再次上路。
    至于师父具体对老雷说了什么,我也“大发慈悲”地不剧透了,做人还是要多行善业,嗯。
    影片的结尾,老雷还是没找到儿子,他骑着曾帅给他的摩托车,奔驰在绵延至远方的公路。
    这有点像罗曼·罗兰那句让文艺青年们爱不释手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但这又很不同,老雷这个角色不是英雄,对他来说,对芸芸众生来说,在认清真相后,“爱”很难,更多的是“承受”,是继续熬下去。是看开的同时又坚持,哪怕这种坚持卑微而徒劳。
    这其实是一种很“中国”的对抗苦难和不幸的态度。中国人的方式不是靠虔诚的宗教信仰,因而这个国度少见绝对的牺牲和绝对的抗争。
    宗教,本质上是很个人的东西,它最后一定指向灵魂的神秘地带,有你无法与任何人分享的部分。
    中国人对待苦难的方式,是于尘世中努力的同时,向宗教或文化寻求慰藉和帮助,但最后,还是要到尘世中努力。
    家,便是我们尘世中最深的羁绊。

    从电影手法上来说,《失孤》很克制,它避开了很多可以煽情的地方。
    即使在高潮处——一路和老雷一起寻亲的曾帅终于和父母相认——导演仍很克制地没有给老雷特写。此时,他站在曾帅的身后,融入了众人。
    老雷和曾帅分别的场景也被跳过了。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两人,想想他们离别的时刻该有多少戏?导演就是不让你看。
    但我必须承认,看《失孤》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哭了好几次。必须再赞一次刘德华的精湛演技。他就那样静静地,也能触到我。他真的演出了那种失孤后的眼神。他让我忍不住想,如果命运残酷一点,我爸妈可能也会拥有一双同样的眼睛。不过,那是题外话了。
    至于此片承载的“人口拐卖”这个重要社会议题,则需要单写一篇文章才能说清楚。作为社会问题时,“问大师”是没用的,我们需要的是解决方案。

    走出电影院后,我马上给爸妈打了电话。《失孤》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让你有回家的冲动。
    【详细】
    74152160
  • eileengloria
    2021/8/11 22:43:18
    早餐铺里游中国

    家乡的味道河南喝胡辣汤,京津冀吃豆腐脑,重庆吃小面,广西吃螺蛳粉,广东喝生滚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儿的人就吃得惯哪儿的早餐,看《早餐中国》唤起的是对家乡的记忆,承载着乡音、乡情,通过食物连接起来的最好的时光。很多店主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老主顾们都是街里街坊,一吃也是十几二十年,有的从自己上小学,一直吃到孩子都上了学。吃的是熟悉的味道,也是熟悉的人情。

    家乡的味道河南喝胡辣汤,京津冀吃豆腐脑,重庆吃小面,广西吃螺蛳粉,广东喝生滚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儿的人就吃得惯哪儿的早餐,看《早餐中国》唤起的是对家乡的记忆,承载着乡音、乡情,通过食物连接起来的最好的时光。很多店主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老主顾们都是街里街坊,一吃也是十几二十年,有的从自己上小学,一直吃到孩子都上了学。吃的是熟悉的味道,也是熟悉的人情。

    13789350
  • 波西米亚人
    2017/6/19 18:08:17
    目前为止的上影节最佳竟然是ta

    脑洞无限大的画风,极尽想象之能事,友情拳、诡辩舞、冰鸡淋等元素都让人捧腹。四段式酣畅淋漓的叙事,让人目不暇接,毫无槽点,任由想象力驰骋。

    无与伦比而令人神往的少年感,将青年人熟悉的各种大学元素(如学生会、直男学长、校园文化节、卖腐等)挪用、恶搞,让整个电影院拥有相同喜好的人一同欢笑、鼓掌。

    并且最重要的,与热热闹闹的开局相对应的那个静静暖暖的结局,男主女主终于约会了。

    脑洞无限大的画风,极尽想象之能事,友情拳、诡辩舞、冰鸡淋等元素都让人捧腹。四段式酣畅淋漓的叙事,让人目不暇接,毫无槽点,任由想象力驰骋。

    无与伦比而令人神往的少年感,将青年人熟悉的各种大学元素(如学生会、直男学长、校园文化节、卖腐等)挪用、恶搞,让整个电影院拥有相同喜好的人一同欢笑、鼓掌。

    并且最重要的,与热热闹闹的开局相对应的那个静静暖暖的结局,男主女主终于约会了。显然,片子贴近了青年人的交往问题,以「感冒」的发生和治愈这样的隐喻,引发共鸣并抚慰着丧男丧女们的心灵。一部让年轻人元气满满同时也反思自己生活的好动漫。

    【详细】
    8613279
  • 昂昂万里
    2019/10/5 4:47:39
    第二集 177 Minutes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先去网上查了复活的信息,关键词用了:中文的“死后复活”和“死后复活 真实案例”,英文用了"resurrection true stories"。不管何种语言,搜索到的结果都是玄而又玄,可信度不高;还搜到了许多宗教故事,大部分都与耶稣基督的复活有关。靠谱一点的,都是长期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先去网上查了复活的信息,关键词用了:中文的“死后复活”和“死后复活 真实案例”,英文用了"resurrection true stories"。不管何种语言,搜索到的结果都是玄而又玄,可信度不高;还搜到了许多宗教故事,大部分都与耶稣基督的复活有关。靠谱一点的,都是长期昏迷后的苏醒...  (展开)
    【详细】
    10553266
  • panda
    2022/2/2 15:10:33
    冰球原来这么热血的?

    这才是运动番该有的样子,而不是那种批皮恋爱剧!大家不要因为他没有狗血注水剧情也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就错过这样一部好剧啊啊啊啊

    节奏紧凑完全不拖沓,画面清新镜头舒适,主演演技比我想象中还要好,据说是第一部电视剧,演技可以呀,自然不僵硬,情绪表达到位很容易感染观众,也没有五官乱飞,相反这样的hockey hair很还原还很好看,让人每隔两天就想再回味一遍。现在更新到第十集,有点剧荒等更

    这才是运动番该有的样子,而不是那种批皮恋爱剧!大家不要因为他没有狗血注水剧情也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就错过这样一部好剧啊啊啊啊

    节奏紧凑完全不拖沓,画面清新镜头舒适,主演演技比我想象中还要好,据说是第一部电视剧,演技可以呀,自然不僵硬,情绪表达到位很容易感染观众,也没有五官乱飞,相反这样的hockey hair很还原还很好看,让人每隔两天就想再回味一遍。现在更新到第十集,有点剧荒等更新了……

    看完get到冰球的魅力了,冰球服一穿帅气加持,比赛过程还能合理冲撞甚至能打架,配上冰鞋高速滑行,虽然是冬季项目但是超级热血,观赏性十足,以后有孩子我也想让他去打冰球!

    【详细】
    14184305
  • 粉鼻子的夏天
    2022/7/4 15:49:46
    hello~!朋友,我已不再是原本的我,你还是我的朋友吗?
    讲述一个秘密组织的特工Tasya Vos利用大脑植入技术来“栖息”在他人的身体里,驱使他们为某些高薪客户执行暗杀任务。然而一次例行工作出了差错,她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不知情的嫌疑犯的思想中,其对暴力的欲望导致她要和自己作斗争。

    关于女主变化的影片,逐渐变成杀人工具,最后

    讲述一个秘密组织的特工Tasya Vos利用大脑植入技术来“栖息”在他人的身体里,驱使他们为某些高薪客户执行暗杀任务。然而一次例行工作出了差错,她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不知情的嫌疑犯的思想中,其对暴力的欲望导致她要和自己作斗争。

    关于女主变化的影片,逐渐变成杀人工具,最后被组织消耗殆尽。

    为什么这么说,

    在一次次杀人任务中,女主也在被“栖息”人的人格影响着,而且几乎是恶的人格所占据

    比起一个子弹解决,更喜欢用硬物戳刺被暗杀者......

    还有在男主身体里执行任务时,更是选择残忍的手段折磨暗杀对象

    当然,人性的恶每个人都会有,且各有不同,但是女主却越来越习以为常了!

    第一次面对识记物件中的蝴蝶标本,她会说小的时候弄死的蝴蝶做成了标本,很可怜,后悔。

    可再一次面对蝴蝶标本时,完全没有同理心了,只是客观的叙述小的时候弄死了蝴蝶做成标本。

    所以我倒不认为女主原本会希望自己的家人死掉

    而是她也无可奈何,因为在一次次刺杀任务中,本性中的善良部分已经渐渐死去,同时被其他人的恶所占据。

    这样的女主变成了组织中的强有力的杀手

    可同时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控制,相信不久之后,当女主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是她的死期了。

    联想到日常生活当中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别人的优秀的地方难,学坏很容易

    【详细】
    14493873
  • Maggie_in_LA
    2020/8/19 14:53:23
    《独一无二的伊万》:猩猩和人类塑造平淡,配角还行
    根据同名儿童小说改编的真人电影《独一无二的伊万》(The One and Only Ivan)将在21日登陆Disney+,风格与水平基本与之前的《小飞象》差不多。这是因为疫情导致院线发行改为线上的又一部电影,但因为它属于家庭类影片,特别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观看,改成在线放映其实更加合适。... &n
    根据同名儿童小说改编的真人电影《独一无二的伊万》(The One and Only Ivan)将在21日登陆Disney+,风格与水平基本与之前的《小飞象》差不多。这是因为疫情导致院线发行改为线上的又一部电影,但因为它属于家庭类影片,特别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观看,改成在线放映其实更加合适。...  (展开)
    【详细】
    12812229
  • "baBy* ¨
    2007/12/21 19:28:53
    Cinderella.
    小时候.
    大家都会看安徒生.格林的童话..
    童话里的主角大都是美丽善良但是却很苦命的典范.

    昨天.
    翻出了灰姑娘的碟子.
    准备回味一下小时候的梦.

    但是.
    这次看的感想和小时候完全不同.
    没有同情.没有羡慕.
    相反.
    突然有点不太喜欢Cinderella.

    童话一开始.
    Cinderella.沐浴完毕.
    小时候.
    大家都会看安徒生.格林的童话..
    童话里的主角大都是美丽善良但是却很苦命的典范.

    昨天.
    翻出了灰姑娘的碟子.
    准备回味一下小时候的梦.

    但是.
    这次看的感想和小时候完全不同.
    没有同情.没有羡慕.
    相反.
    突然有点不太喜欢Cinderella.

    童话一开始.
    Cinderella.沐浴完毕.
    就有小动物像伺候公主一样帮她穿衣服.
    这也还好.因为她对那些小动物比较好.
    那些动物只当是回报吧.
    到最后.
    当她得知皇帝要每个去过舞会的女孩子试穿玻璃鞋的时候.
    她一脸春样.
    忘乎所以.又唱又跳.
    一副马上就要成为王子的新娘样子.
    活该被她的后母关起来.
    到最后.
    老鼠帮她把钥匙从底楼弄到阁楼上的时候.
    累的不行.
    她没有感动.
    只是让他们快点把钥匙给她送进去.
    老鼠被猫抓住的时候.
    她没有担心老鼠的命运.
    只是希望快点得到钥匙.
    情急之下让鸟儿们去找狗狗来帮她.
    她那一声"快去.快去找布鲁诺.快去!快去呀!"
    让我反感的真想打她两巴掌.

    也许.
    我这样看待她.
    是不正确的.
    虽然她被她的后母和两个姐姐欺负.
    但是总觉得.
    那些人的坏是坦率的表现出来了.
    至少很真实.
    但她那种隐藏在背后的伪善.
    让我很不舒服.

    也许是我世俗了.
    【详细】
    1264679
  • imchao
    2021/11/20 12:02:12
    看过的最好看的篮球纪录片,不止篮球,更是人生

    这部纪录片,是某一天一个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经典的篮球比赛,他想看下。而且他喜欢詹姆斯。

    要说我对詹姆斯影响最深刻的,那就属于是16年骑士1-3逆转勇士,惊天大逆转了,于是在推荐他看比赛录像的同时,也给他推荐了纪录片,在找纪录片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部,名字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

    故事讲述的

    这部纪录片,是某一天一个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经典的篮球比赛,他想看下。而且他喜欢詹姆斯。

    要说我对詹姆斯影响最深刻的,那就属于是16年骑士1-3逆转勇士,惊天大逆转了,于是在推荐他看比赛录像的同时,也给他推荐了纪录片,在找纪录片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部,名字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

    故事讲述的是D3级的美国社区大学东洛杉矶大学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州立冠军的故事。

    总共8集,8集看完,深深的被莫斯利教练和手下的球员的表现所吸引。

    球队里大多都是名副其实的混混,莫斯利教练不放弃每一个人,因为他知道要赢球,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海勒、乔、KJ、Malik

    看到海勒经历的一切,经历家庭变故,一级大学负责人变卦,让人心疼,但他毅然克服了过来

    乔,曾经的美国五星高中生,因为年少轻狂,荒废了青春,需要重头再来

    KJ,低调的实力派,总是能做些精彩暴扣点燃全场,但其实投篮不是很好

    Malik,天赋异禀,但天性偏懒惰

    每个人身上如果在当今社会看来都是混混(除了KJ)

    但,莫斯利教练不放弃他们,因为,他深知:

    体育是非裔美国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

    这个篮球项目,不只是篮球,更是为了这些少年带来唯一的希望,进入一级大学,拿到一级大学的奖学金,从而改变人生,从诅咒走向祝福。

    这些名额有多少,不对,一级大学每年只发放1700个奖学金名额,还包含高中生、军人等。

    如果最理想的激励方法是严格要求他们、磨炼他们,不听话就出局,如果这是最理想的方法,也只能执行

    只有规则没有感情的关系,等同于叛逆

    莫斯利就是这个球队的教父,他用极其夸张的身体动作和言行,深刻的影响着这个球队,他会不断的给球员施压,只为了让他们珍惜这对他们来说唯一的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球员们也从最初的抱怨,最终凝聚成了一股团结的力量。

    而对于主力与替补队员:教练不是针对没上场的球员,他只是看重上场的球员,我们要学会怎么去接受,自己不是队里的明星球员,你不能只会摆脸色和埋怨,闹着说想要某个岗位

    片中除了篮球,更加刻画了每一个人的形象,不仅球员,也有教练。

    难以想象,莫斯利教练的实力是能够在一级大学执教的,但因为东洛杉矶学院离他家近,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但他太过于热爱这份工作,他深知篮球对于非裔美国人意义,他为了这些球员,更是牺牲了他陪伴家人的时间,甚至为了这些球员,错过了他儿子和女儿的比赛。

    为了支撑家庭开支,他一人打了3份工,只是希望能给更多的非裔球员带来人生的转变。

    而Rob副教练,原本是美国高中篮球队的冠军教练,为了实现在大学联赛执教的梦想,选择零薪加入ELAC,每场比赛,为每一位球员认认真真的折叠好球衣,只为了让球员充满自信。

    而Ken助教,身残志坚坐着轮椅,曾经有无限光明,但因为一次打架斗殴导致脊椎受损,终身残疾,但后来重新振作起来,也希望给年轻的球员带来警示,在片中,他多次发狠话以激发球员,属于话少但狠的类型。

    纪录片就是如此奇妙,本以为这支夺冠大热门,再加上莫斯利教练教父般鼓舞球队的士气,并且连连攻克强劲的对手,结果却因为新冠的到来,戛然而止,无法给莫斯利教练带来一个洲际冠军。

    但因为这一年的努力训练,球队大多数球员都进入到了一二级学院,实现了当初莫斯利教练给他们,也是他们给自己的承诺。

    也许现在的我们不知道,但也许未来会感激拼命努力过的自己。

    【详细】
    140122028
  • zhen
    2022/7/27 18:08:02
    兼职兼职
    14539165
  • 咿呀咿呀哟
    2018/1/18 23:07:57
    《无问西东》中章子怡、黄晓明等几位主演表现如何?

    在电影中,最感人的一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清华的一部分,我认为是在沈光耀(王力宏)的剧场中西南联合大学的场景。简易房外大雨倾盆,屋内漏雨,老师讲题,学生们因为无声太大听不清,老师不断重复学生也很烦躁,这时,老师扭身在黑板写下一列字,屋顶渗漏的雨水落在他肩上湿了一片,他写完字后就端坐在椅子上,黑板上写着:静听雨声。教室突然安静,沈光耀打开临近的窗户,外头渔翁悠闲地垂钓,有一个老师带领一大帮学生雨中跑

    在电影中,最感人的一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清华的一部分,我认为是在沈光耀(王力宏)的剧场中西南联合大学的场景。简易房外大雨倾盆,屋内漏雨,老师讲题,学生们因为无声太大听不清,老师不断重复学生也很烦躁,这时,老师扭身在黑板写下一列字,屋顶渗漏的雨水落在他肩上湿了一片,他写完字后就端坐在椅子上,黑板上写着:静听雨声。教室突然安静,沈光耀打开临近的窗户,外头渔翁悠闲地垂钓,有一个老师带领一大帮学生雨中跑操。这一群老师和学生可以在警报响起时拎着恐龙化石和一笼鸽子逃亡;可以在荒郊野岭的时候,拿起黑板教授泰戈尔诗词,拿起纸笔记录知识和智慧。荒唐之事,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在最艰难刻苦的时候,这是一群读书人的优雅和无畏。如今这盛世,更望君珍切,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详细】
    9083332
  • k69
    2017/5/20 19:50:36
    谈谈拙见

    第一集很好,演员都演得大多很到位。特别是蒋介石扮演得很好。张丰毅等老演员向来演得很好,年轻的差些。第二集开始,是现代式的帅哥靓妹的交谈场面,看着别扭。特别是化妆,太过分,太离谱。作为导演和演员,必须心里装着剧中的时代背景社会气氛,否则就……该不会是为了给两个美女帅哥出演赚钱的机会格外塞进剧里的吧!但愿第二集的格外情节别跑了主题或冲淡了主题。现记这些,后续

    只能勉强看两集,没有吸引

    第一集很好,演员都演得大多很到位。特别是蒋介石扮演得很好。张丰毅等老演员向来演得很好,年轻的差些。第二集开始,是现代式的帅哥靓妹的交谈场面,看着别扭。特别是化妆,太过分,太离谱。作为导演和演员,必须心里装着剧中的时代背景社会气氛,否则就……该不会是为了给两个美女帅哥出演赚钱的机会格外塞进剧里的吧!但愿第二集的格外情节别跑了主题或冲淡了主题。现记这些,后续

    只能勉强看两集,没有吸引力。紧张的局势,零乱的情节,散漫的气愤。觉得编剧的主要目的是凑集数赚钱。没意思看下去,别以为观众有时间陪你瞎玩儿!

    【详细】
    8552261
  • 涅瓦纳
    2011/7/24 20:13:16
    老鼠爱上猫
    北宋年间,太平盛世令开封府渐成虚设,尾随包拯(黄秋生)的展昭(刘德华)因整日无所事事怀念起过去云游四海的侠义生活,幻想有天重新披上黑衣。某次化身做他人的行动中,展昭遇上锦毛鼠白玉堂(张柏芝),被其言行举止深深吸引。
    五鼠大闹开封府,夺去展昭与襄阳王之妹(李冰冰)的订婚信物,展昭奉皇命追至五鼠老窝陷空岛劝降,吸引了情窦初开的原本是女儿身的白玉堂,然而因展昭身负御赐婚约,两情没能相悦,可是他们的
    北宋年间,太平盛世令开封府渐成虚设,尾随包拯(黄秋生)的展昭(刘德华)因整日无所事事怀念起过去云游四海的侠义生活,幻想有天重新披上黑衣。某次化身做他人的行动中,展昭遇上锦毛鼠白玉堂(张柏芝),被其言行举止深深吸引。
    五鼠大闹开封府,夺去展昭与襄阳王之妹(李冰冰)的订婚信物,展昭奉皇命追至五鼠老窝陷空岛劝降,吸引了情窦初开的原本是女儿身的白玉堂,然而因展昭身负御赐婚约,两情没能相悦,可是他们的缘分并没到此终止。?豆瓣
    【详细】
    5036212
  • 英强
    2021/5/4 11:57:40
    随便从百万网络小说写手里扒拉一个都比这编剧强。
    喜剧就喜剧,无厘头就无厘头,偏偏要给你硬尬一下,搞得人头皮发麻。 烂俗的歪打正着+误会+假戏真做的套路,配合巧合式的笑料虽然烂俗*N,但包袱设置巧妙一点当成晚餐后的一个合家欢电影也算能合格。 但这玩意儿是什么鬼? 冒牌保镖装真保镖一套一套的包袱没一个抖对了的,尬演...  (展开)
    喜剧就喜剧,无厘头就无厘头,偏偏要给你硬尬一下,搞得人头皮发麻。 烂俗的歪打正着+误会+假戏真做的套路,配合巧合式的笑料虽然烂俗*N,但包袱设置巧妙一点当成晚餐后的一个合家欢电影也算能合格。 但这玩意儿是什么鬼? 冒牌保镖装真保镖一套一套的包袱没一个抖对了的,尬演...  (展开)
    【详细】
    13523218
  • 名小川
    2020/11/21 11:58:51
    真实的笑出声!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故事到主演到造型都绝了!编剧大概是从《白毛女》片场穿越过来的,怀着一颗老无产阶级文学家炽热滚烫的心; 顾曼桢是心系天下苍生,百年难遇的善良女孩,愿意自掏腰包给打工人看病,令沈世钧瞬间倾倒;虽是良家女子却视百乐门为自家后院,只为给姐姐曼璐送块薄荷糕,她是个那...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故事到主演到造型都绝了!编剧大概是从《白毛女》片场穿越过来的,怀着一颗老无产阶级文学家炽热滚烫的心; 顾曼桢是心系天下苍生,百年难遇的善良女孩,愿意自掏腰包给打工人看病,令沈世钧瞬间倾倒;虽是良家女子却视百乐门为自家后院,只为给姐姐曼璐送块薄荷糕,她是个那...  (展开)
    【详细】
    12986253
  • 毒小怪
    2017/12/5 9:54:28
    如果你成了你游戏中的角色,会是什么样子
    故事发生在某网游的世界里 他是男主 也是网游世界全服第一的大神 毕竟也没几个人会玩一款网游玩上十年 在发现女主的令牌后不要脸的哭着喊着要带她升级 为此不惜插自己一刀 她是女主 也是一个很有钱的网游小白 在花钱找人带升级的路上遇到男主 在男主的带领下 接受了扫地僧的...  (展开)
    故事发生在某网游的世界里 他是男主 也是网游世界全服第一的大神 毕竟也没几个人会玩一款网游玩上十年 在发现女主的令牌后不要脸的哭着喊着要带她升级 为此不惜插自己一刀 她是女主 也是一个很有钱的网游小白 在花钱找人带升级的路上遇到男主 在男主的带领下 接受了扫地僧的...  (展开)
    【详细】
    8965221
  • 糯米小圆子
    2021/7/23 13:47:22
    良心好剧不容错过

    看了第一集,节奏非常紧凑,背景人物交代清楚,更重要的是男女主都非常贴合角色,男主最开始的一场戏,仿佛一部迷你美剧,打戏干净利落,出来跟茉莉交接的一系列动作都好酷好惊艳。女主演出了女博士性格简单直接不善职场勾心斗角的特点。她问苏老师‘为什么"的时候,觉得她有一点小可爱呢。 心跳绝对是一部良心好剧!

    看了第一集,节奏非常紧凑,背景人物交代清楚,更重要的是男女主都非常贴合角色,男主最开始的一场戏,仿佛一部迷你美剧,打戏干净利落,出来跟茉莉交接的一系列动作都好酷好惊艳。女主演出了女博士性格简单直接不善职场勾心斗角的特点。她问苏老师‘为什么"的时候,觉得她有一点小可爱呢。 心跳绝对是一部良心好剧!

    【详细】
    13697174
  • 陈萝卜
    2022/6/27 20:53:26
    近几年来少见的美学之作——《远山淡影》视听语言浅析

    我是被海报吸引才去看的这部影片,实在是把我惊到了。空灵的镜头,不紧不徐的节奏,荒诞又现实的剧本,完全贴合故事的表演,深情辽远的音乐,把我拽入那个时光洪流的小镇里,再也无法抽身出来。

    《远山淡影》的编剧绝对是看过石黑一雄那同名的处女作,因为电影和小说的内核惊人的相似,只不过电影的远山淡影讲故事的方式

    我是被海报吸引才去看的这部影片,实在是把我惊到了。空灵的镜头,不紧不徐的节奏,荒诞又现实的剧本,完全贴合故事的表演,深情辽远的音乐,把我拽入那个时光洪流的小镇里,再也无法抽身出来。

    《远山淡影》的编剧绝对是看过石黑一雄那同名的处女作,因为电影和小说的内核惊人的相似,只不过电影的远山淡影讲故事的方式不同于小说,更像博尔赫斯的叙述风格,破碎的记忆混入在画像师的调查过程中,真相与想象藏在朦胧的回忆里,任由叙述者摆弄,氤氲缭绕。这部电影是需要观众自己去组合构建的,这对绝大部分倚赖喂食的观影习惯的人来说,根本无法理解也没办法看懂其中美感。毕竟现在的中国电影绝大部分已经完全沦落成只有娱乐性的消遣,不再具备对艺术的探索与追求。

    回到正题,我要讲的是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这绝对是教科书级别,比这几年任何一部国产电影都要优秀。在网络上播放实在太委屈它了。下面是我的拉片笔记,我把我看到的,理解的,无论是镜头还是片子细节都说出来。如果侥幸被远山淡影剧组的老师看到,恳求不吝指点并纠正。

    1. 时间

    远山淡影是两线叙事,一虚一实,它没有像普通的电影那样,用力的去做出明显的年代切割痕迹。因为它并不在意时间前后的对比,而把时间碎片平行的排列起来,好像时间这个东西并不存在。就像“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下午”。典型的文学手法。

    例如:

    14480930
  • meng jun
    2019/5/11 15:30:13
    脑回路清奇的故事

    这是现代作家白鹿画的一部漫画,商朝末年,帝辛之子武庚被羽族女王所救,武庚想利用羽王复仇,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羽王想以死来唤醒他。羽族面临生存问题,羽族人生下来便被折去双翼、蒙住眼睛混在人群中生存。大护法在先王墓前让她为羽族指条生路,先王暗示妲喜会拯救羽族,妲喜被推上王位。

    后来凡人欺负羽族,妲喜想教训人类却反被教训,为了拯救羽族,长老说只有用幻影之术进入大王梦

    这是现代作家白鹿画的一部漫画,商朝末年,帝辛之子武庚被羽族女王所救,武庚想利用羽王复仇,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羽王想以死来唤醒他。羽族面临生存问题,羽族人生下来便被折去双翼、蒙住眼睛混在人群中生存。大护法在先王墓前让她为羽族指条生路,先王暗示妲喜会拯救羽族,妲喜被推上王位。

    后来凡人欺负羽族,妲喜想教训人类却反被教训,为了拯救羽族,长老说只有用幻影之术进入大王梦境控制他,杀了他才能救羽族。姬满走访得知幻影之术,找到破解办法,反控制妲喜。

    妲喜失忆化身厨娘惊鸿一瞥爱慕少雍便想尽办法进到宫中,却在一个电闪雷鸣之夜与姬满互换灵魂,妲喜在体验姬满的生活中明白了他的不易与太后间的矛盾并为他化解,相处中两人互相爱上对方。两人因立场不同分道扬镳,后都不舍对方,再次使用幻影之术,同时失去记忆的两人又再次相遇。感觉如果根据历史的话应该是姬发与西王母的故事??。

    现代,姬满穿越到现代遇到作者白鹿,白鹿收留他,在一次电闪雷鸣中二人又再次互换灵魂。

    不过这剧感觉也有bug,说姬满反过来控制了梦境,那姬满对于妲喜是不是知晓他的身份,姬满一切的接近都是有目的的?幻影之术是进入对方梦里,那是姬满进了妲喜的梦里吗,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梦境不是真的吗?他们俩互换灵魂是因为幻影之术的原因还是电闪雷鸣的原因?姬满穿越到现代是因为什么?

    【详细】
    10173610
  • Aloneye
    2017/7/20 12:42:42
    心疼塞隆女王和一美;极寒之城所有花絮翻译

    1. 查理兹·塞隆有八个私人教练来帮助她熟练片中激烈的动作戏。她也同基努·里维斯一同训练,基努·里维斯是在为《疾速特攻》(2017)做准备。

    2.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查理兹·塞隆的两颗牙齿被磕坏了。

    注:后来塞隆去做了牙科手术。

    简直是太敬业了,心疼女王。有个视频是

    1. 查理兹·塞隆有八个私人教练来帮助她熟练片中激烈的动作戏。她也同基努·里维斯一同训练,基努·里维斯是在为《疾速特攻》(2017)做准备。

    2.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查理兹·塞隆的两颗牙齿被磕坏了。

    注:后来塞隆去做了牙科手术。

    简直是太敬业了,心疼女王。有个视频是塞隆上吉米秀谈到关于牙齿受伤的短视频:视频这里

    3. 詹姆斯·麦卡沃伊在拍摄《分裂》(2016)的时候,他的手受伤了。到了拍摄本片的时候,他不得不忍着的痛来坚持拍摄完所有的打斗戏。

    心疼完女王,接着心疼一美。实在是太敬业了,啊!!!!!

    就凭塞隆女王和一美的带伤出演,我就想给这部电影打至少4星啊!!!

    4. 查理兹·塞隆为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准备了五年的时间。

    5. 这部电影是根据安东尼·约翰斯顿山姆·哈特共同合作的2012年的漫画小说《极寒之城》(The Coldest City)来拍摄而成的。他们俩的这部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间谍必须找到一份含有双面间谍的名单,但是这份名单正准备被其他人偷偷地带往西方国家,所以这故事讲得就是这名间谍如何拿到这份名单。

    注: 安东尼·约翰斯顿写作了《极寒之城》,而山姆·哈特负责书中的漫画设计。

    86811006
  • 阿木
    2013/8/5 0:57:38
    《昆塔·盒子总动员》:迎向好莱坞的动画片
    托马斯·沙兹在自己的经典作品《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里认为,“美国电影是一门经典艺术,那么为什么不去钦佩它那最值得钦佩的,亦即不仅是这个或那个电影制作者的才能,而是那个系统的天才,它那始终充满活力的传统的丰富多彩,亦即当它遇到新因素时的那种能产性”。这主要指的是好莱坞的类型片创作,毕竟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里,早已形成了种种的类型,而韩国电影当年因为借鉴好莱坞并将自己独特的背景故事
    托马斯·沙兹在自己的经典作品《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里认为,“美国电影是一门经典艺术,那么为什么不去钦佩它那最值得钦佩的,亦即不仅是这个或那个电影制作者的才能,而是那个系统的天才,它那始终充满活力的传统的丰富多彩,亦即当它遇到新因素时的那种能产性”。这主要指的是好莱坞的类型片创作,毕竟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里,早已形成了种种的类型,而韩国电影当年因为借鉴好莱坞并将自己独特的背景故事融入其中,带来了新世纪前后的复兴(《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等),而国产动画片也逐渐增多了对于好莱坞经典元素的借鉴、挪用,如这部《昆塔·盒子总动员》。

    影片《昆塔·盒子总动员》由李炼导演,讲述在宇宙里的一个花生星球上,在1800年前曾经遭遇了一次空前的旱灾而几乎让世人灭绝,来自于巴拉布族的一个叫昆塔的年轻人,怀抱着远处还有绿洲足以让人生存的念想而踏上了冒险之旅,最终让他找到了一株即将枯萎的仙人掌,他以自己的鲜血让仙人掌活了下来,并带给了花生星球重生的转机;如今,花生星球再次遭遇大旱灾,巴拉布族的族长的孙子菠菜在一次听到了“昆塔”的召唤声后,犹豫一阵子但终于下定决心要找到太阳升起处的绿洲,于是他与他的小跟班奶泡糖一起,经过了诡异的黑磁谷、遇到了残破的智能机械鸵鸟车,进入了迷宫一般的便棒山,并与勇敢野性的公主嘎嘎不打不相识……

    尽管本片是一部动画片,但实际上所讲述的,也是一段英雄之旅,类似于好莱坞的《指环王》系列、《星球大战》系列等。当年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通过对于古老神话的解读而概括出了“英雄之旅”的说法,不仅是从角色的处境、作用上概括出英雄、导师、边界护卫等象征性的角色,也将英雄之旅分为正常世界、冒险召唤、拒斥召唤、见导师、越过第一道边界等阶段,这影响到了《指环王》系列等作品的创作,同样也被延续到这部《昆塔·盒子总动员》之中——对于影片的主人公也即未来的英雄菠菜来说,巴拉布族是他生活的正常世界,但因为千年不遇的旱灾,还有来自于神秘世界的“昆塔”的声音的召唤等,促使菠菜在犹豫阵子后踏上了未知的、冒险的旅程,也就是英雄从平日里的世界冒险进入一个充满超自然奇迹的地域,而小跟班奶泡糖的出现时便预示着两人越过了第一道边界,随后便是传统而典型的英雄冒险、并不断的克服自己的缺点而成长。

    与此同时,影片还采用了“三部曲”的方式来将这段冒险旅程娓娓道来,而这点也可以看出借鉴好莱坞电影的痕迹。两千年前亚里斯多德就将故事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开端、中段和结尾,这种理论被沿用到后来的戏剧创作里;而十九世纪初法国剧作家尤金·史克莱伯则在这基础上发展出“结构精良的三幕剧”理论,不仅是认为这三幕分别铺陈人物或事件、制造对立、解决问题,并倡导每一幕都必须通过“描写冲突的本质”来推进故事的进展,直至结尾时有一个清楚且符合逻辑的收场。这理论到二十世纪时被放大运用到电影的创作中,如经典作品《肖申克的救赎》,便可以分为入狱、狱中生活、越狱三幕;而且,这种“三幕剧”的经典理论也被使用在系列电影当中。就以这部《昆塔·盒子总动员》来说,目前上映的第一集主要是将英雄之旅的目标传达出来,并刻画了菠菜、奶泡糖、嘎嘎公主等人物,真正的大冒险则在第二、第三集里等待着观众。

    更何况,与传统国产动画片的往往偏向于低幼化处理相比,《昆塔·盒子总动员》则更偏向于老少咸宜,就笔者所观看的中午场次来说,不仅是充满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也同样夹杂了不少家长们的欢笑。
    【详细】
    61961445
  • 望月者
    2008/3/11 10:27:08
    《铁西区》:一个时代的背影
    一周来,基本处于一种心力交瘁的状态,脑子高速运转,怎么也停不下来,又理不出头绪,千军万马践踏而过,泥浆四溅,泥足深陷,黑暗没顶的感觉从如此清晰、强烈。

    去年十月,我曾说要把《铁西区》看完,说这话的时候我刚看了个开头——九个小时的前二十分钟。就在一周前,我给自己腾出两晚的“空闲时间”,一鼓作气在电视面前呆了两晚,加起来,正好九个小时。

    之后是白天黑夜的回想、思考;千头万绪
    一周来,基本处于一种心力交瘁的状态,脑子高速运转,怎么也停不下来,又理不出头绪,千军万马践踏而过,泥浆四溅,泥足深陷,黑暗没顶的感觉从如此清晰、强烈。

    去年十月,我曾说要把《铁西区》看完,说这话的时候我刚看了个开头——九个小时的前二十分钟。就在一周前,我给自己腾出两晚的“空闲时间”,一鼓作气在电视面前呆了两晚,加起来,正好九个小时。

    之后是白天黑夜的回想、思考;千头万绪的找寻、提炼。可我到底失败了,面对这样一部纪录片,面对由一部纪录片而起、对一个国家、两代人命运的诘问,语言迷失了方向。

    不是没想过要放弃,直到我发现,它已成为我背上的石头,而我化身西西弗斯,不把它扛到山顶,再眼睁睁看它轰隆隆滚下山谷,我无法解脱。

    那么,就让我尝试说点什么,面对一个民族臃肿僵硬的身躯,面对一个时代巨大空旷的废墟,面对孓孑般卑微顽固的生存。

    王兵的《铁西区》,去年十月看《八十年代访谈录》林旭东一篇时,他固执的推荐引起我的注意。出于对纪录片本能的关注和持续的寻觅,从国内带回来的影碟里,正好有这么一套四张《铁西区》。之后重温《书城》过刊,惊讶地发现:早在02年第6期,张献民的《DV潮》一文中,已经提及《铁西区》,这个名字夹杂在朱传明《群众演员》、贾樟柯《公共场所》和杜海滨《铁路沿线》队伍里,很不起眼,估计也就“业内人士”偶有耳闻。至于说目睹,读过张献民《看不见的影像》系列关于《铁西区》的文字,我才知道林旭东的热烈推介事出有因,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固执己见:王兵长达300小时的影像素材,林旭东从头到尾看过一遍,按每天看十小时计算,全部看完要三十天。听上去好象并不很长,可一部9小时的纪录片都有可能叫人望而却步如坐针毡,连看三十多遍是什么滋味,并且所有的素材乍一看都是那样乏味、庸常、昏昏欲睡。

    整个观影过程,我不断想到陈桂棣夫妇的《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可以说,一本书和一部纪录片(也许还应加上管虎的一部《生存之民工》),涵盖了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急剧蜕变,描摹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两大群体日益滑向边缘的生存态势。记得《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在《当代》2003年第6期摘要发表时,曾有这样一段稍许煽情(谁又能说它不真实!)的文字介绍:全景式记录了那些“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在我看来,这段话的一部分同样适用于介绍《铁西区》: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

    也许还该加上一句:想象不到的绝望,想象不到的坚韧(而这坚韧最令人心酸也最震撼人心之处,恰是它纯粹出于本能)。

    几乎赶上一部电视连续剧长度的纪录片,注定了它的流传离不开这样几个关键词:地下、小众、独立。之后是国外获奖,于是再加上个制作者会报以一声无奈叹息的关键词:盗版。《铁西区》就这样来到了千千万万淘碟者的手中,出现在零零星星网上评论的字里行间。

    从1999 年独自拎着DV走进铁西区,两年时间王兵积累下300小时的原始素材,经过一年时间的剪辑,终于成形。影片分三部分,前两张碟长度大约都是两小时,合成四小时篇幅的《工厂》;第三张碟有三小时左右,叫《艳粉街》;第四张碟长度两小时多一点,叫《铁路》。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又能彼此独立。对一个广大区域的持续注视,理出头绪很不容易。王兵在访谈中也说他头脑里从一开始就很清晰,需要分成工作和生活、两条线索。铁路本来包含在“工作”中,后来单独成篇,作为 “工作”部分的延展、梳理,及与“生活”的串联。这实际也符合铁西区的真实样貌:这是一个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机械加工业基地和基建配套工业基地,鼎盛的八十年代初,就业的工人数量达到100万左右。它历经日据时代,苏联援建时代,和计划经济积累增长时代,直到市场经济的衰落时代,王兵镜头对准的,正是一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后的喘息。

    交叉的剪辑计划在庞大的构架面前很快被证明并不可行,王兵需要找到一种节奏,表现工厂这头钢铁怪兽和人之间的联系,他们荣辱与共,相生相惜;却又彼此间离,相互漠视。王兵说,《工厂》这个核心的节奏找到了,接下来的《艳粉街》和《铁路》,剪起来就很顺手了。

    一,工厂——丧钟为谁而鸣

    我没去过沈阳铁西区,但我在四川一个工业区长大,熟悉庞大而门类齐全工业区所有的气息和脉动,象王兵说的那样,他们无一例外,全都巨大而空旷,哪怕有人在里面活动,也显得荒芜。我熟悉任何一条进入它的大路、小路,但我从未思考过一个全局的角度。王兵思考了,或者说,他的摄像机找到了这样一个角度:铁路。

    开篇就是铁路,火车慢吞吞行驶在铁轨上,路过一座座厂房高炉,一个个道口岔路,其过程恰似引领我们的眼睛对铁西区进行一次宏观的巡礼。长达七分钟的镜头,沉着冷静,意味深长,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我不由得想起普西金的长诗《青铜骑士》起兴几句: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我爱你铁栏杆的花纹,你的幽静而悒郁的夜晚……小波先生的哥哥王小平回忆兄弟俩对此诗共同的热爱,曾评价道:“这是一段流动的心绪,一种徐徐扫视市容的方式,但它是何等从容不迫、气象万千。”

    现在我要告诉你:《铁西区》也有这般“徐徐扫视”的雍容凛然。只可惜,它所注视的,不是气象万千彼得建造的大城,而是沉荷深重病入膏肓的困兽,越从容不迫,越带给我们一种切肤之痛,累积压抑,引而不发,直至失语。

    在铁西区众多的工厂当中,王兵选择拍摄了沈阳冶炼厂、沈阳电缆厂和沈阳轧钢厂,因为这三个工厂分别处在三个不同的运转阶段。同时,这三个工厂可以说代表了整个铁西区在1999年期间的一个整体状况。沈阳冶炼厂是处于生产与经营运转比较正常的工厂,可以在这个工厂内拍摄到工人们完整的工作状态;沈阳电缆厂 90%的工人已离岗,工厂内只有中层以上的领导在正常工作,可以在这个工厂内拍摄到领导阶层的留守状态;沈阳轧钢厂是一个基本上废弃的工厂,只有少量的车间继续开工,成为捕捉大工业颓败先兆的最佳视角。

    刚开始看有些乱,摄像机仿佛无头苍蝇似地跟随这个工人、那个工人在不同车间、不同休息室、不同澡堂子之间游走。事后回想,原来有着层次分明的脉络可寻(其中冶炼厂的构造比较复杂,分炼铜、炼铅、炼锌等多道工序),简洁说便是一个个车间依此拍过来,之后又回过去拍它们的收梢结局,不外乎八个字可以总结:物伤其类、殊途同归。

    镜头掠过巨大的吊钩、火红的铁水、移动的行(hang)车、氤氲的雾气……这一切汇聚成一股强大而不容置疑的冰冷怪诞,朝我们压迫而来。工人们行走其间,却游刃有余、驾轻就熟。事实上,王兵的镜头多在工作和生活的衔接部位——休息室内徜徉流连,工人们在这里聊天、打牌、吃饭、听广播、做洗澡前的准备工作和洗澡后的换装整理。所有的环境都昏暗肮脏,油渍片片,铁锈斑斑;所有的谈话都带着脏字,好跟环境保持一致,共同抗拒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带给神经巨大的损耗。

    我的神经也被损耗了,集中不起精神,嗡嗡地滞顿着昏沉着。所谓感受,一时近在眼前,伸手可及;一时又远在天边,渺不可闻。抓挠下几段残思断想,不能成篇,勉强罗列如下:

    [个体的无力感]:工人谈论厂子的前途,悲观失望的同时只伴随着任人宰割的无奈。我们看见他们在混日子,但这并非工厂倒闭的直接动因,哪怕他们埋头苦干,结局还是一样,时代的战车隆隆向前,很遗憾,工厂和他们,在资本搏弈的过程中,被动成为牺牲品的命运已经注定。

    一个工人说:现在的情况就象捂着盖子,锅盖打开前,啥也看不见。
    一个工人粘连不清说了半天、个体与集体共生共荣的关系。他也许不知道海明威的大名,可他分明听到了丧钟敲响的声音。
    一个工人歪在长椅上追溯往事,讲他久远而荒废的学生时代,这时候,他的同事走进来说:“决定了,就是明天,厂子关门。”

    [虚无的乐观]:被动选择的无奈,直接导致及时行乐的消极等待。所有的人都知道死期临近,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导火索的真正长度,生存本能趋使下,人还必须活着,必须找乐,必须一点一点磨时间。于是,我们看到镜头里的工人们该吃喝的吃喝,该玩闹的玩闹,炼铅厂的一批工人,因为工作的严重污染性质,甚至还参加了最后一次疗养活动。所谓疗养院,不过是远离厂区的几幢楼房、一条小河、几垄田地。工人们在宿舍拉琴唱曲儿,在娱乐室看黄片儿,去食堂打饭,去医务室打针。

    我很讨厌学者们的牵强附会,把工人对裸露的身体(指看录像)和身体裸露(指洗澡),说成什么“身体的裸露与否已经不构成对文明的定义,文明和欲望一起消失,剩下的只是被强大的工厂机器所阉割的无能的肉体,以及不能被肉体实现的本能……肉体成为‘物’和‘他者’的存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吕新雨:《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这些被高深理论武装得过于晦涩的头脑总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这样就显示不出“学术水平”似的,说严重点就是“强奸民意”!

    看黄色录像面无表情怎么了,好比农村田间地头的荤笑话,司空见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波澜不惊,大将风度。正奶着孩子的大嫂说得兴起,就敢扑上来扒毛头小伙的裤头——在城里人眼中过于“生猛”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流氓下作;同理可证,在教授们眼中过于平淡的反应,也不意味着精神的阉割和肉体的无能。

    再说洗澡。王兵镜头对准了许许多多洗浴镜头,这意味着影片不可避免总晃悠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身影,他们的胯下,被打上了马赛克。吕新雨教授看到的是“肉体的去势+文明和欲望的一起消失”,我看到的却是具体生存的窘境,及长期忍耐、习以为常的坦然(当然,从中也能看出王兵整天跟他们混在一起,熟到了什么程度,他手里的DV,跟桌上的糖瓷杯,肩头褪了色的劳模奖励毛巾一样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跳到《艳粉街》部分看工人们的生活环境,很容易明白他们的家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及时酣畅的洗浴条件,他们的工作环境又无一例外地油腻肮脏、尘土飞扬。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中频频出现脱得精光的躯体的原因:不是因为王兵有什么 “特殊”癖好,或出于什么阴暗的猎奇心理;也不是因为工人们闲得发慌,或跟小日本一样,酷爱洗澡。他们就是需要洗澡,每天下班前都需要洗个热水澡,而王兵的镜头又不分三班,连续拍摄走马灯一样换班的工人,自然我们看见的场景里,便不断有人准备洗澡,或洗完了出来。道理就这么简单。

    既然裸体问题容易触动人们敏感而八卦的神经,我不妨多说两句,“八卦”到底。根本不需要扯上什么大机器附庸下人类渺小的肉体之类艰涩的理论,只要动一动手指头,换一张碟片,提前观摩一下铁西区的工人们,从巨大的钢铁怪兽身边回到自己低矮逼仄破旧的棚户区艳粉街,他们在镜头面前整齐划一的“袒露”,其根源也自然而然袒露出来:这是一种根本没有隐私可言的日常生活。我印象极深,片中那些半大截子小孩互相串门,屋里的大人无处可避(估计他们也并无此意),就这么躺在床上,男男女女一问一答聊得高兴。这里面,有床上的父亲、母亲,有自己的儿子,有儿子的朋友及朋友的女朋友。避讳是一个奢侈的词,在艳粉街;避讳是一个无用的词,在工厂里。如果说真有什么“去了势”的话,不是工人面对镜头、被打上马赛克的肉体,而是远离工厂喧嚣和生活卑微的思考方式,及由此产生、所有道貌岸然高深莫测的词汇。

    [时代的荒谬感]:小人物的悲欢,个体生命的起落,本来并不能有效映照整个时代。然而铁西区里的小人物,零乱、离散、茫然,一点一滴地,汇聚成海,构成了整个体制投射下的巨大阴影。

    一个工人说到自己的家庭:老婆已经下岗了,他每天早上三、四点就得起来去帮老婆批发蔬菜,天亮了好运到自由市场卖。

    一个工人爽朗地说:我这人没别的毛病,就好搞个破鞋!可你听他接下来话头的意思,不过是嘲讽满大街下岗“下海”女工们、随行就市的低廉价格。

    疗养院的闲散生活出了意外,不到脚脖子的小河沟,却淹死了一位同伴,工人们聚在一起谈论善后。悲伤轻描淡写,家属哭闹一笔带过,众人的关注一致指向赔付金额,“也就两三万块钱吧!”不要说人情冷漠,命比纸薄,活下来的永远比死去的重要,这便是我们千方百计所要维护的、起码尊严。

    千禧年到了,电缆厂的女厂长和几个员工在小饭馆里庆贺新年,席间女厂长告诉大家,明年企业的形势可能更加恶化。与此同时,他们当中一位大姐拿着饭店里的麦克风,正在旁边高唱着:“我们走进新时代……我们开创未来……”

    电缆厂交不上供暖费,留守人员也回家了,开春再来,办公室结着几尺厚的冰层,严寒中,厂子里所有的暖气片全都爆裂了……

    《工厂》结尾部分,轧钢厂开始拆除设备,推平厂房。巨大的钢架被电焊枪切割下来,可能在上面呆了七八十年的灰尘,瀑布般落下……

    工厂外却聚满退休工人,等待着领取拖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等待成为一种常态,甚至包容了每每落空的打击。怨恨、悲凉、不甘、抗争,通通在体制坍塌的废墟中埋没,消解于无形。这里,铁西区熊熊的炉火已经熄灭,高高的烟囱不再冒烟,工人们听天由命,退无可退,脚下踩着的,是生命这个词所包含、最后的底线:活着。

    王兵的镜头跟随一个工人在人去楼空的车间、乱七八糟的休息室内外游走、搜寻,如幽灵一般。我不知道这个工人当时的心境如何,是否如屏幕之外的我一样:往昔喧闹固执而分明地,涌上心间,空谷回音,徒增伤感。眼前的一切象是被洗劫过无数遍的店铺现场,他是一个、来晚了的窃贼。工人这儿翻翻,那儿看看,一无所获,捡起一张工作证,研究一下,又扔掉,遗憾地说:“这里原来尽是好东西来着……”

    还是不紧不慢行驶的火车,窗外的景物看似依旧,变化却溃疡般扩散开去,原本整齐的厂房,越来越多变为空城,它们走到了崩塌的边缘,即将尘归尘土归土,仿佛从未存在过。雪又下起来,空朦迷惘,远方隐没于雪的深处。一个时代,就这样留一个苍凉的背影,匆匆逝去。我不愿炒陈饭,网上几乎所有写《铁西区》的文字都引用了王兵的一句话。写到这里,我发现:到底避不开,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语言能够描述我所看到的:

    “我们想创造一个世界,但最终这个世界崩溃了。”

    二,艳粉街——垮掉的一代

    我的童年家住在艳粉街
    那里发生的故事很多
    我没有漂亮的儿童车
    我的游戏是跳方格
    大人们在忙碌着活着
    我最爱五分钱的糖果
    我们姊妹三个是爸和妈的欢乐
    尽管我家里没有一个存折

    艾敬这首《艳粉街》多年前曾流行一时,许多人以为这是艾敬虚构的一个街名,待知沈阳确有一条艳粉街之后,又对街名的“隐晦含义”横加猜测……不管怎么说, “艳粉街”三个字,就跟北京的“八大胡同”一样,容易使人联想到女性出卖肉体的低下场所,自然而然在脑海中勾勒出“堕落、颓败、穷困、边缘”的大致轮廓。

    我不知道艳粉街名字的由来,只知道从《铁西区》这部纪录片的第二部分看,人们对艳粉街的“先入为主”基本正确。从三十年代日本人在这里建厂开始,南宅北厂的格局便确立下来,从关内涌来的工人们依厂而居,他们的子女在工厂边长大,上山下乡然后回城,仍旧落脚于此,到现在,第三代已经成长起来。艳粉街,就这样 “自我繁衍”为一处“都市里的村庄”,在镜头中袒露它简陋、低矮、破败、杂乱的棚户区模样。

    王兵的镜头追随的,是一群十七八岁、整天无所事事游来荡去的艳粉街青年。吕新雨的文章中有这样的形容:“他们的青春、爱情、欲望、欢笑、嘻闹成为这个晦暗背景中的一抹亮色,仿佛是每天升腾在屋顶上的云彩。”不好意思我又要不知天高地厚反驳这位复旦大学的教授了:我的感觉恰恰相反,所谓青春的亮色我以为只不过是夜空中瞬间明灭的烟花,正好让我们看清笼罩在艳粉街上空的黑暗有多么浓重、多么广阔、多么厚实、多么难以穿透令人绝望。

    《艳粉街》一节实在可以独立成片,当作贾樟柯《小武》的另类版本来解读,王兵镜头下的波波、王震等人,不正是山西汾阳街头的小武们。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们的世界缓慢停滞,不是他们不想变,而是他们无力改变、废墟生存的命运。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大工业激情的幻灭,工厂的倒闭,父辈生计的无着,不由分说接踵而至,排山倒海的巨浪却被艳粉街卑微的沙岸尽数吸取,消解于无形——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

    生活区的拍摄实际上与工厂区的拍摄并驾齐驱,同时进行。相比起工厂区的宏大嘈杂,生活区的缄默实在是一种漫长的凌迟,无论对镜头里的人物还是对观看者的心智。工人生活的真相在这里大白:穷街陋巷、家徒四壁。按波波的话说:“从家里出来,才知道外边的冷不算什么,比家里暖和。”

    不大点儿的时候他们叫作“待业青年”,过几年顺理成章“转化为”社会闲散人员,他们的活动区域就在这阡陌纵横、堆满垃圾和积雪的艳粉街。天气回暖的时候,在艳粉街中穿行是一项冒险,我第一次对镜头中那位老跟男友打打闹闹的女孩子脚上的松糕鞋心生好感,认识到一种事物被一个群体热爱之必然,也许无关品味,只因实用。很显然,松糕鞋在艳粉街是实用的,小姑娘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穿行,神情却轻松自如堪称愉快,果然,当他们一行人顺利抵达波波家门口时,松糕鞋的鞋面光洁如新,一个泥点子也没溅上。

    艳粉街的孩子,世界局限在艳粉街,最远抵达街口的“宏祥小卖铺”。“宏祥”成为一个专有名词:电话中他们说,我还能在哪儿,就在“宏祥”呢!跟父母说,我去“宏祥”啦!在朋友家玩腻了,总有人提议,不如我们去“宏祥”吧!宏祥为什么成为这群半大孩子的据点我不知道,只知道他们有事没事爱往那儿跑。小小的店面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大家随便找个地方站着依着,开聊:交流外面世界的道听途说、畅想倒买倒卖报废汽车的发财之路、跟哥们儿倾诉追女孩子的野心和挫败……

    你不能说他们麻木不仁,你不能说他们对父母的窘境缺乏体谅。当贫困成为一种常态,身在其中,自会产生“宠辱不惊”的气度,所谓“虱多不咬债多不愁”,他们的父母大都失去工作,在家呆着,无声无息躺在床上,生活的苦涩滋味不用提醒,时时刻刻如影随行,他们用青春嘻笑的本能抗拒悲哀,鼠目寸光只因为,他们看不到更远。

    两个男孩脏话连篇关于“理想”的讨论,大概每一个看过《艳粉街》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最后他们的结论是:“啥理想啊?当饭吃啊?!”拍摄者王兵说,当他置身于大工业衰败的阴影之下,“不由得使你感到自己也是这样,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没有理想的青春是多么乏味,心里的想往却并不枯萎,爱情大概是这个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最不挑剔土壤的种子了,荒漠里也能开出花来。艳粉街的青春和这世界上任何一处阳光明媚、衣食无忧的幸运之地别无二致,拥有一个最绚目的主题。

    这群孩子没有收入,父母也不大可能给他们零用钱,两手空空,还特别想在情人节这天给正在追求的女孩送上一朵玫瑰。波波最后从别的女孩那里“借”了一朵,并托她送去。玫瑰送出了,并不意味着爱情告捷,波波在“宏祥”失落地强撑道:“没想到她还挺难追!”王震精心写就一封情书,却遭到众人的嘲笑;一个女孩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便高傲地不理他们这群人了;还有迟英,前面我说过穿松糕鞋老跟他们混在一起的女孩子,她全心全意护着自己的男朋友,能躲在男友怀里撒娇就是她最大的快乐,片尾,一场莫名其妙的口角之后,他们却分手了,所有的人于是也都离弃了她,迟英茫然地站在艳粉街口。被一个人和一个集体同时抛弃,这一生我们也许要经历许多次,可每一次都免不了惶惑,以为天塌下来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松糕鞋头一次显得沉重,迟英迈不动脚步,王兵的镜头远远望着她,人来人往中,倔强着不流一滴眼泪的女孩,让我心痛。

    这就是艳粉街的上半部分,我想起吴文光写《小武》时候的句子,同样适用描摹艳粉街的青春:“我们这些人的舞台像什么呢?70年代,躺在床上等有个声音叫我们起床;80年代,下了床但还是窝在沙发上看看有什么东西可能发生;90年代终于出门了,但最远距离还是站在家门口的街边。”

    无“路”可上、路边守候的状态,不是王兵镜头捕捉到的,而是它忠实记录下来的。在中国,每一个城镇,每一条街道,都有这样无奈的“游手好闲”者在观望。

    还是艳粉街自己的臣民看得最清楚,这群孩子里某一位的父亲,年轻时也曾叱咤风云(他在片中自夸的),如今,坐在自家简陋的炕铺上,胸有江湖百万兵的父亲感慨道:“他们(指波波这群年轻人)算是废了,没希望了,社会进不了,反还反不了,就搁在中间来回串。”

    《艳粉街》的下半部分急转直下,拆迁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家家户户都躁动起来。“宏祥”的例行聚会也由没边际的空谈转入实际的搬迁条款分析、对新居的畅想憧憬。

    然而大人们并不象孩子那般一味乐观。他们对艳粉街的情感是复杂的,就象他们对工厂的情感一样说不清道不明,既厌倦又依恋,所谓故土难离。片中一位76岁的老工人,当年从河北逃来日本人的厂子里做工,不知不觉六十多年了,整个一生都在这低矮的窝棚样的陋室里度过,离开对他意味着的、是整个一生记忆的割舍。他们面对镜头叹息:“走也难受,不走也难受。”

    走不走,都由不得他们,最难受,莫过于此。

    时代的推土机不由分说,终于开到了艳粉街边,拆迁办永远人头攒动。很快人们的希望破灭了,条件苛刻不说,还毫无商量余地,每家每户按面积折算,至于什么面积能计算在内,怎样计算,全不由你做主,将来归到你名下的新房面积朝向一概不清,就要签字,大伙群情激愤,面对镜头说:“这字没法签!”

    开发商是狡猾的狐狸和经验丰富的猎手“二位一体”,所向披靡。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谋略屡式不爽,频频奏效。渐渐地,有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家。艳粉街口摆满了地摊,家里的破烂全搬出来甩卖,仨瓜俩枣卖多少算多少,总比扔了强。破烂里有不少工厂里顺出来的物件:闹不清功用的铁家伙、钢筋绳什么的,仅凭这些蛛丝马迹才能判定物主们原本的身份,再次确认工厂和工人之间抛弃和背叛的关系。

    有人却做好准备长期抗战。搬迁消息传来的时候是春天,夏天开始卖东西,第一场雪花飘落的时候,艳粉街沉寂下来,已经搬得七零八落。留下来的人家,处境日益艰难,断水断电的举措,使他们的生活被迫退回原始状态。“宏祥”风光不再,黯淡的店铺里,只剩下几个“钉子户”在彼此鼓励,互相传授斗争经验。昏暗的马灯下,是对前途不知所措、倔强的脸庞,他们无一例外象被无形的力量打了一拳,无力还手,满怀屈辱与不甘。王震祖孙三代聚在烛光下吃饭,奶奶一口口舀光盆里的饭菜,颓然道:“不吃了。”

    深夜的“艳粉屯儿”(一位妇女的戏称),一家人正忙于“搬迁”自己的祖宗,纸钱烧过,开始挖坟,女人念念有词:“老祖,快给我们显显灵,你在哪儿,我们要搬家了,你儿子也来了,孙子也来了,都不是外人……”

    一个大雪初霁的早晨,王兵携带他的摄像机在已成废墟的艳粉街四处倾巡,喘着粗气,目力所及,白茫茫一片好干净!远处,负隅顽抗的几户人正忙于清理废墟中留下的铁丝、炭火,一切还能再利用的物资都被竭力“坚壁清野”着。有人在雪中吆喝别人接电话,影片在此嘎然而止。王兵说,整个《铁西区》,他最喜欢第二部分《艳粉街》这个结尾。

    可我脑海里总萦绕着《艳粉街》开头部分,摩肩接踵的体彩发行现场,高音喇叭传来主持人中气十足的蛊惑词:“世界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促进家庭,改变生活,就靠我们的体力、智力跟技术,靠集体,靠购买彩票!抽烟,伤肺;喝酒,伤胃;到歌厅,高消费……买点儿彩票,经济又实惠。”

    工人作为一个阶级,其赖以生存的大工业轰然坍塌,集体本身也随之分崩离析。首先是工厂,然后是家园,社会责任和个体命运的共同沦陷,造就一个巨大的废墟。物质废墟触目惊心,精神废墟荒芜绝望。被时代抛弃的人们成为生活残羹剩汤的垂涎者、机遇满怀侥幸的乞讨者,这是上天安排居心叵测的黑色幽默,还是命运轮回荒诞不经的阴差阳错?

    多年前,艾敬便唱出对一条注定消亡的街道、充满怜惜的惋歌:

    艳粉街……一条普不普通的街
    记录我童年快不快乐的生活
    艳粉街……一条普不普通的街
    童年的往事在那里淹没

    三,铁路——那年烟花特别多

    相比起《工厂》部分的宏篇巨制,《艳粉街》部分的众生百态,《铁路》部分的视角狭窄而专一,王兵镜头这回对准的,是老杜父子。

    老杜,一个体制外的边缘人,就跟他靠山吃山的这条铁路一样,在运动中生存,朝不保夕,安之若素。他带着大儿子杜洋在铁路边以拣煤渣为生,同时做铁路派出所的内线。由于身份暧昧,所以能栖身于车站的一间仓库。这些游离于体制外的个体,凭生存本能谙熟走钢丝的平衡,在颠簸中偷生。可以看出,长期相处使老杜跟铁路上的职工关系良好,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烤火,很有点同甘共苦的意思。老杜也有这种“错觉”,以为自己对于铁路来说算是“老资格”,没人敢动。

    影片的前半段我们跟随王兵的镜头(实际上是跟随老杜的脚步),的确见识了老杜在铁路上的来去自如、左右逢源。他用一种老农似的阿谀姿态维系与正式职工们的谈笑风生,同时保持狡黠的警惕。

    王兵在访谈中说,老杜给他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善良,二是乐观,面对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顿,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格外令人心折。镜头前,老杜简略地回顾了他的一生:下乡,回城,什么营生都干,风光过,又重重摔倒,跌跌撞撞撑到今天。老杜说知足了,没想到他这样的人,还能落俩儿子。说这番话的时候,大儿子面无表情呆在一旁,小儿子据说在酒店上班。家里另一个成员,是条小狗,狭窄空间只容得下一张床,小狗被老杜从床底下抓出来亮相,之后就一直在床上转悠,乌溜溜的眼睛时不时瞟一眼镜头,这是我看到最通人性的狗的眼睛,我几乎要把他当成老杜的第三个孩子,也许,它的地位,恰是如此。

    老杜也年轻过,生命中也有过阳光灿烂的华彩篇章。一个外地盲流女人流落于此,被老杜收留,成婚,接着生子。女人后来不安于室,频频出走,开始还回来看望孩子,渐渐地没了音讯,老杜一人把俩儿子拉扯大,不容易!这些,都是老杜不在的时候,铁路职工们告诉王兵的。“不容易”,是每个人对老杜的感慨,也是他们长期容忍帮衬老杜一家的初衷,还是他们自己生活的投射,感同身受。

    很快老杜一家的命运就起了变化。寄生的前提是寄主的健康,如今整个体制都面临崩溃,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矛盾骤然激化,首当其冲的牺牲品,便是老杜这样的“黑户”。由于货场管理单位希望将这父子俩赶走,老杜卖煤的当口,被铁路警察当场“抓获”了。一直睁一眼闭一眼达成长期默契的行为,成了罪状,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老杜家两个儿子不知所措。几天了,老杜也没回家,铁路职工来看望他们,说明情况,仓库是住不下去了,重要的是把父亲从看守所给“捞”出来。

    一直蔫蔫地、不是躺着睡觉就是默默吸烟的大儿子杜洋,慢吞吞从床底下拖出个饲料袋,从饲料袋内掏出个塑料袋,又从塑料袋里掏出个小塑料袋……层层包裹一一剥落,一叠彩色照片终于出现在镜头面前。杜洋一张张翻看过去的照片,对王兵说:“我给你看我们原来的家庭……”,镜头推近,一个女人斜躺在山坡上,年轻的老杜和年幼的儿子站在某风景区门口……尺幅的鲜丽刺痛了我原本适应陋室昏暗光线的眼睛。不敢想、不能碰的往昔伤口,刹那间撕裂,杜洋的眼睛湿润了,突然,音乐声响起,吓人一跳,镜头也抖了抖,刷地一下转向墙上的挂钟——音乐的来处。再转回来,泪水啪的一声滴落在照片上,晕染开去,表情一向萎靡的杜洋脸上,爬满了泪水,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哀恸吓着了,擦拭几把,无计于事,索性丢开,照片又被小心翼翼装回袋子。天堂开了一个小口,泻出一屡光线,重又合拢,黑暗的屋子里,只剩下杜洋一人无声的咽泣。

    这个镜头一气喝成,有如神助,能让任何一位故事片导演嫉妒,是不动声色的《铁西区》唯一的感情流露。钟声敲响的那刻,麻木的心灵瞬间复苏,这是任何一场精心排练也达不到的效果,王兵的镜头捕捉到了。的确如纪录片大拿小川绅介所说:时间和在场,两要素,决定了纪录片的含金量。

    影片末尾,老杜终于被释放回家,儿子杜洋喝醉了,小饭馆里专为老杜举行的“接风”宴成了一场闹剧。杜洋躺在地上,抽抽答答,一会儿说想念父亲,一会儿说讨厌父亲,两者都是他的心声。老杜把儿子背回陋室,一边安抚,一边回过头来对镜头说:“人活着,都不容易。”

    第二天,老杜父子搬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王兵继续跟拍这个铁路班组,日复一日沿既定的铁轨穿行,窗外的厂房一栋栋拆除,愈发空旷了。2000年的春节,火车上的工人们回忆说:“还记得不,86年除夕的烟火,特别好看,那时厂子里的效益好。”我望着铁路前方广阔的黑暗,想象十几年前一场灿烂的烟火,想象那时候工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出手阔绰,充满希望。然而,一切都寂灭了,窗外掠过的,除无边的黑暗之外别无他物……

    影片结尾,老杜再次出现,来到铁路货场,看望原来的老哥们儿。他跟大儿子,如今在机场附近找了个活儿,境况略有改观,2001年的春节,老杜特意在家中摆宴,请朋友喝酒,并在众人的起哄下,打电话约来一位半老徐娘。女人看上去很麻利,也不拂逆老杜着意想在朋友面前炫耀的默契,给老杜争足了面子。

    生活的蹂躏一一领受,强奸的快感姗姗来迟,可它毕竟是来了。

    四,自然衰落,还是人为抛弃?

    面对《铁西区》呈现的社会巨变留下的伤口,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面对,可又不能不去面对;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反思,可又无力把握。

    看第一部分《工厂》的时候,总想起“电影眼睛”学派,这是苏联导演狄加·维尔托夫创立的学派,主张摄像机的眼睛比人的眼睛更完备,它可以出奇不意地捕捉生活,发现人们常态下难以看到的世界。

    的确是这样,十年来波及全国的国有企业亏损倒闭,大量工人下岗失业,无数家庭生活无着,如此事件每天发生,就在我们身边,似乎习以为常。我们知道它的残酷,听到了它的哀告,却掩耳盗铃般漠视社会某个群体的集体失语,沉默下日渐淤积的巨大危机。一部九小时的纪录片带我们发现我们执意视而不见的真相,它远比我们的眼睛更清晰、更坦率、更勇敢、更正直。

    机器曾是20世纪力量的象征,荷兰导演伊文思的《桥》、德国导演鲁特曼的《柏林,大城市交响曲》,都在热情表现机器的力量与节奏。作为“电影眼睛”的领军人物,维尔托夫更赋予机器政治激情,《热情——顿巴斯交响曲》(1931年)第一次让机器吼出自己的声音,以至于卓别林在伦敦看过此片后说:“我从不知道这些机械的声音,能够被安排得如此美妙,这是我所听到过的、最令人兴奋的交响乐之一,维尔托夫是个音乐家。”

    机器的轰鸣声令人兴奋,机器的衰亡也格外令人震惊,连带的,常常是整个地区,整座城市的衰败、没落。

    “今天的铁西区不过是七八十年代美国中西部历史传统工业锈带区和德国传统工业鲁尔区衰弱的重演,是共同的历史理性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的展开,我们并没有可能逃脱这个法则的强制。工业在辨证的和历史的意义上是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客体,卢卡奇如是说。”

    这是印在《铁西区》封套上的一段话,同样出自吕新雨教授《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一文(这篇文字深受西方媒体的亲睐,似乎也成为国内目前关于《铁西区》最权威的解读,在我看来未免削足适履、过度诠释,可我仍感谢它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必要参考)。我的反思却有不同:中国国有企业的衰落过程套不进世界传统工业区衰亡史的“套子”里,另有因果。美国底特律钢铁城的衰落,德国鲁尔区的衰落,是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是西方发达国家有计划地把污染大、人工高的重工业往第三世界转嫁的过程,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并在转移过程中妥善处理了善后问题,虽然仍有《光猪六壮士》那样的失业工人生活水准大不如前,但他们还有社会保险机制,有专门的福利机构对他们进行再培训,以使掌握新的一技之长,重新融入社会。时代的变迁的确不能保证所有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可如何让这样的影响变得最小,如何帮助被损害的人维持起码的生存,是西方社会在变革中努力规避、竭力保证的。

    说回我国的国有企业衰落过程,这是一个至今存有争议、敏感的话题。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情况确实存在,如今想来,却不能不怀疑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意夸大。当九十年代国家经济重心南移之后,传统工业一边保证财政税收的高额上交,一边拖累着本该由社会承担的沉重福利包袱,一边面临原材料放开市场后毫无保障的供给,这相当于一个巨人不断在被抽血的同时还吃不饱饭,再壮实的身体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倒下去是迟早的事。而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很显然并未达到吐故纳新的程度,为什么会匆匆抛弃,为什么会急剧萎缩,为什么会迅速坍塌?这个大大的问号,留给了历史。问号下面,是无数个荒芜的铁西区、惨淡的灰暗;是无数渺若尘埃的下岗工人、无声的诘问。要记得,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苦难蔓延的地方,成不了天堂。

    铁西区无疑还是一部“缺席”影片,那些工厂命运的决策者们,集体缺席了。我知道他们在哪里,在我生活的这个大洋彼岸西方国家,街上流行东北话。他们开好车买洋房,他们的子女在小留学生论坛上玩儿似地讨论世界顶级奢侈品的购买心得。他们身后,是老杜,是波波,是被推倒的艳粉街和铁西区。一个国家,如果有钱的人都选择逃离和抛弃,它的沉没,指日可待。面对这样的祖国,我潸然泪下。

    五,由《铁西区》所想到的

    这篇文字的写作过程,我不断想起一段话和一首诗,为了呈现思维的完整性,一并贴出:

    (1)余华《活着》韩文版序: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2)里尔克《严重的时刻》

    此刻有人在世上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世上笑
    在笑我

    此刻有人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人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人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详细】
    132314554
  • 坐不改姓的_洛洛
    2022/11/13 18:24:58
    难看

    什么莫名其妙的电影,1.看了半个小时才知道男主的名字,看了半个小时竟然还不知道女主的名字。2.他两的感情就靠一句让我做你女朋友开始的?其实我也不确定有没有开始,我都不确定他们有没有感情。3.40分钟了,感觉男主就只有一套衣服。4.整个乐队表白,一个正常的研究生会为一点生活费放弃专业上得之不易的机会?整个乐队没有听到一句真人的音,给我听个真弹吉他的音也行阿,到了正式表白都是假唱。总之,到底是他

    什么莫名其妙的电影,1.看了半个小时才知道男主的名字,看了半个小时竟然还不知道女主的名字。2.他两的感情就靠一句让我做你女朋友开始的?其实我也不确定有没有开始,我都不确定他们有没有感情。3.40分钟了,感觉男主就只有一套衣服。4.整个乐队表白,一个正常的研究生会为一点生活费放弃专业上得之不易的机会?整个乐队没有听到一句真人的音,给我听个真弹吉他的音也行阿,到了正式表白都是假唱。总之,到底是他们没上过大学,还是导演觉得我们没上过大学。(难看,非常难看,看过最难看呢电影没有之一。)

    【详细】
    14759248
  • 负一级大厨
    2021/11/19 22:58:30
    一见倾心

    谭卿说爱真的太太太甜了!就别说张婧仪有多适合民国富家大小姐的角色了,聪明灵动又漂亮,陈星旭的军装也真的很有氛围感啊。而且越看就越觉得陈星旭演技可圈可点!剧情也完全在线。男女主双商在线势均力敌搞事业的观感极其舒适。谁能不爱谭玹霖?孔雀,厚黑,重义,情商高,但底色是大气和责任感 。而且 我好喜欢看婉卿的分析推理啊!口条清晰 有理有据 判断力top 又从容大气。关键是双箭头的爱永远动人。棋逢对手,

    谭卿说爱真的太太太甜了!就别说张婧仪有多适合民国富家大小姐的角色了,聪明灵动又漂亮,陈星旭的军装也真的很有氛围感啊。而且越看就越觉得陈星旭演技可圈可点!剧情也完全在线。男女主双商在线势均力敌搞事业的观感极其舒适。谁能不爱谭玹霖?孔雀,厚黑,重义,情商高,但底色是大气和责任感 。而且 我好喜欢看婉卿的分析推理啊!口条清晰 有理有据 判断力top 又从容大气。关键是双箭头的爱永远动人。棋逢对手,真心接住了真心。别看我面不改色地缓步向你走来,其实背后偷偷藏着花。我真的很喜欢新年快乐那一场戏。烟火里下意识想的那个人,一定就是很喜欢很喜欢的人吧。那一刻谭玹霖和沐婉卿的心意相通格外动人。就像编剧所说,万家团圆时,俩俩相望,是乱世里唯一的慰藉了。越往后看就越会发现,其实这份倾心的爱是很沉重的。山河破碎,乱世流离,个体命运的孱弱在世道洪流裹挟之外不住的颤抖,连陪伴彼此身边这种最简单的幸福都变得珍贵而难得。还好还好,他们俩一直并肩作战,心里有你,身边是你。

    是「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面向永恒开战时,你是我的战旗」退一万步讲,陈星旭的军装,张婧仪的颜,不香吗?

    【详细】
    14004489
  • 环形废墟-
    2022/3/13 17:53:26
    22岁,我才看懂《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今年等s4周更的时候把s2和s3重刷了一次,才知道两年前看剧的时候有多漫不经心。只知道要求米琪变得完全独立完全强大,只想把般配的伴侣按头给她,完全没有理解编剧的意图。

    这篇评论重点不是写s4,而是想回顾往季那些伏笔和对照,写米琪长达三季的成长过程。

    今年等s4周更的时候把s2和s3重刷了一次,才知道两年前看剧的时候有多漫不经心。只知道要求米琪变得完全独立完全强大,只想把般配的伴侣按头给她,完全没有理解编剧的意图。

    这篇评论重点不是写s4,而是想回顾往季那些伏笔和对照,写米琪长达三季的成长过程。

    1427233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