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会在这部剧的预告中看到很多人刷类似高尔夫这样的梗,甚至恶语相向,其实大可不必管他,也不需要去了解这是什么,因为你期待的是这部剧集,这部剧集不出意外会基本照搬游戏最后生还者part 1的内容,请各位放心,完全没有雷点。
今年索尼在PS平台发售了重制版,主要目的是为登上PC平台,甚至这部剧集的意义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为移植预热的
大家会在这部剧的预告中看到很多人刷类似高尔夫这样的梗,甚至恶语相向,其实大可不必管他,也不需要去了解这是什么,因为你期待的是这部剧集,这部剧集不出意外会基本照搬游戏最后生还者part 1的内容,请各位放心,完全没有雷点。
今年索尼在PS平台发售了重制版,主要目的是为登上PC平台,甚至这部剧集的意义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为移植预热的,对于这部游戏,可以这么说,如果他放在任何除了GTA5和野炊外的任何一年,他就是年度最佳,不管他的对手是谁,就是这样一部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佳的线性叙事游戏,同样也是史上最佳丧尸故事,都没有之一,但是他的续作却引起轩然大波,你很难看到一个2020年的作品在现在甚至10年后的未来还是能在有关这个IP的评论区展开激烈的讨论。
美末一的内核是爱,这种爱真的是超越了几乎一切的爱,到最后表达这种爱的方式甚至会让人怀疑,这真的值吗?甚至这份爱的代价会遗留到美末二,成为一切的导火索,但是当你仔细审视这一段爱的时候,你真的会为之深深动容。
关于这部剧集,作为一个最后生还者的骨灰级粉丝,我真的希望它能够把这个IP介绍给不仅限于游戏玩家这一群体,同时,在索尼结束了在PS平台10年的独占后,最后生还者终于将登上PC平台,也很开心能让更多玩家体验到这款历史级别的作品的魅力。
1月28日
part ll 续订了
《共和国血脉》看完了,本文想探讨一下大家吐槽最多的男女主石兴国和许茹被棒打鸳鸯的剧情。
剧中男女主人公石兴国和许茹之所以不能有情人不成眷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制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必须分开他们,否则就无法表达作品想要“全景式”呈现石油开拓者们的牺牲奉献精神,更无法呈现石油先驱者的家属们的付出。然而,这种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而生凑硬拉的剧情,由于严重违背
《共和国血脉》看完了,本文想探讨一下大家吐槽最多的男女主石兴国和许茹被棒打鸳鸯的剧情。
剧中男女主人公石兴国和许茹之所以不能有情人不成眷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制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必须分开他们,否则就无法表达作品想要“全景式”呈现石油开拓者们的牺牲奉献精神,更无法呈现石油先驱者的家属们的付出。然而,这种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而生凑硬拉的剧情,由于严重违背生活逻辑及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模糊的作品的主题思想,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本剧的最大败笔。
首先我们来看看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石兴国和许茹,一个是石油师钢刀连的连长,一个是石油师的文化教员。石兴国出身贫苦,没受过教育,是在战争烽火中成长起来的解放军基层指挥员。许茹出身石油世家,是大学生,因听了石的英雄事迹报告深受感动而参军。剧中情节显示,石兴国顾大局,对工作奋不顾身,对爱情忠贞,对他人有情有义。许茹有知识有文化,为人善良,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追求进步,对石兴国一往情深。他们的爱情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萌发,在烽烟中成长、巩固!用石兴国在拜师会的公开发言就是:我教许茹使枪打仗,许茹教我学文化。她是我石兴国这一生中唯一的爱人。他们的关系得到了所有战友、上级的认可和祝福。作品前20集用了大量的篇幅呈现了他们之间心心相印的美好感情。但是,剧中又安排了梅大妮,一个石兴国在解放玉门的战斗中解救的村姑。她没文化,善良、泼辣有主见,因为她父亲临死前的托付而罔顾许茹的存在,认定自己是石兴国的女人,石兴国去哪儿,她跟到哪儿。最后如愿得到了石兴国。剧中还安排了刘大勇,工人中的先进分子,有威信的钻井队长。他对许茹一见钟情,但罔顾石许的关系,不择手段,穷追不舍,甚至在工作上处处刁难石兴国,在拜师大会这么严肃的场合上无理取闹。又日夜蹲守在许茹的宿舍外,救了生病的许茹,并把许茹接到家里休养,最后如愿得到了许茹。全剧36集,大概有超过26集的篇幅都是用于展现在刘大勇和梅大妮的主动插足,拆散了石兴国和许茹。到最后,仅凭周远、唐娜的一顿劝告,和对梅照顾的感动,石兴国就在许茹嫁刘大勇后很快和梅结婚。这与石许深爱对方的前情不符,与常理也不符。深爱一个人,哪能面对突然的分手而不问因由,又在短时间内另娶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呢!对于许茹突然提出分手,石兴国以及他的上级、好友怎么也该问个究竟吧,石也该有一段寄情工作的时间吧。许茹嫁给刘大勇,而且要求是名义夫妻,也不符合她的性格。前面剧情显示,她多次正告刘大勇自己有未婚夫,为了顾全刘的面子,她话语虽婉转,但态度明确,毫不拖泥带水,充分展现了她的善良与真挚。她明知刘大勇的企图,怎么可能答应搬到刘家,接受刘的照顾?!而且在那样一个年代,一个现役军人,可以随便想住哪儿就住哪儿,她有这样的自由吗?!要求和刘大勇只有名义的婚姻,更是自私之极,以许茹的善良,又怎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石许分飞,虽然出于许茹害怕自己有一个玉门解放前夕,被派到玉门执行破坏油矿任务的国民党特派员哥哥这重关系,会影响到石兴国的进步。但是王政委已经向她表明了态度,而且剧情显示,当时的政治气候还是比较宽松的,连田义文这个放跑了国民党特派员的人尚且得到重用,更何况许茹是军队自己人,她的忠诚有目共睹,并得到上级组织的肯定,否则石油师也不会推荐她去苏联进修。就算是邱建设举报,难道石油师的组织证明还不如一个旧社会就用人员邱建设吗?!再说了,许茹有困惑,她不找自己的闺蜜,不找她信任的田义文,而跑去找邱建设,于情于理也说不通。这一系列情节,不符合人物的性格与事物发展的规律。纯粹为作者表达的需要而生搬硬套,令人难以信服。这样硬编的故事情节非常的虚假,又怎能感人呢?!一部构思宏大,本应体现我国石油开拓者们的豪情气概的正剧变成了狗血的言情剧,难以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更对不起演员们的卖力表演。
再说许茹和刘大勇关系的发展,全靠巧合及意外事件,同样极不符合人物的性格,更不符合生活的逻辑,而且前后矛盾,难以令人信服。剧中所有细节都显示,婚前许茹对刘大勇是厌恶的,这从许茹回应刘的露骨追求的表情和言语可以看出来。对于刘的纠缠不休,她的处理方式自始至终都是明确、坚定的,她多次明明白白地告诉刘他们不可能。然而,剧中仅仅因为刘在她面前长跪不起,许茹就答应嫁给他,条件是结婚不同房;后来,刘大勇醉酒中强奸了许茹,致她怀孕,她选择隐忍是为了顾全刘的面子。当刘和许茹、石兴国大闹,指责许茹和石兴国有苟且关系时,许茹终于写下了离婚协议书。也仅仅是因为石兴国的一顿劝说,许茹从坚决离婚到原谅刘大勇;从挂名夫妻到夫妻关系正常化。这一系列的情节,都是为了把许茹和刘大勇捆绑成夫妻,服务于表达这几个主角,为了国家的石油事业,不惜牺牲个人感情这个主题。这样人为强行设计情节,完全无视人物的性格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何其荒唐!试问,对于一个自己一直都厌恶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就接受他的近乎绑架的求婚?!对于一个从来没爱过,且又严重伤害过自己的人,如何单凭一个已经另娶他人的前未婚夫的几句劝说就尽释前嫌?!这么简单粗暴,罔顾人物性格及生活逻辑的“神来之笔”啊,太可笑了吧。
剧中最大的失误是刘大勇这个角色。他本应是工人代表,其角色应该是表达石油师进驻玉门油矿时,军队与工人之间由对立到为发展国家的石油事业团结奋斗这一主题而设。然而剧中情节自始至终表现出他就是一个被一厢情愿的爱情冲昏头脑、丧失理智、自私狭隘、粗鲁野蛮的卑鄙小人。到30集为止,作品只是显示了他在钻井工人中的威信,这个也只是通过工人帮他追求许茹的细节显示出来,对他在工作上,钻井技术上的正面表现,剧中并没有着墨。反而着力铺陈了他为了得到许茹不择手段;因为嫉妒他在工作中处处刁难石兴国,在生活上千方百计阻挠石兴国和许茹结合。及后来,他救了许茹是其日夜蹲守的结果,许茹怀了他的孩子是他酒后强暴的结果。剧中所有情节清楚显示刘大勇就是一个卑鄙、无耻的混蛋,他的存在的客观效果就是为了搅黄石兴国和许茹,自己趁虚而入。他的行为在那个年代是要被人唾弃、为人所不齿的,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绝不可能容许的。他在剧中的言行举止,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反派。丝毫没有体现那个年代石油工人的精神风貌,试问这样一个无耻混蛋,有哪个女孩会原谅他,和他成为夫妻呢?!他又怎么可能得到像许茹这样的女子呢?!所以说,刘大勇这个人物和相关情节编歪了,导致整个剧情坍塌,不摧自毁。
再说梅大妮这个人物完全是作者为了要表达石油工人家属对国家石油事业的贡献而设。无可厚非,然而,为了表达家属们的付出,就非得要拆散石和许吗?!剧中强调梅大妮很善良,然而,她在拆散石和许所表现来看,一点儿也不善良。尽管石兴国清楚明白的告诉她,他有对象,不可能娶她,她还是跑到石的老家,一住几年,以儿媳的身份照顾石的母亲。这样强行让石兴国欠她恩情,后又要当地政府开具结婚介绍信,追到部队去,并且,石兴国到哪儿,她就追到哪儿,这是一个善良的人能做出来的吗?!可见,她的所作所为,就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人为让她和石兴国的结合,完全是制作者为了拆散石兴国和许茹而设立的。
综上所述,拆散这对志同道合、情深意切的未婚夫妻,用各种人为巧合偶然把他们与其不爱的人捆绑成夫妻,这样的情节设置违背了生活逻辑及事物发展的规律,令人难以信服!同时剧中用了绝大部份的篇幅来讲述他们的四角恋的纠缠,不仅无助于表达开国之初,共和国石油开拓者们为了国家的石油事业艰苦奋斗的豪情壮志。反而因刘大勇这个剧中最为主要的工人代表在这个四角恋中的无耻行为而把这一主题破坏殆尽!本剧宗旨是要全景呈现共和国石油事业的开拓者们为了甩掉贫油国帽子,实现我国石油自给而艰苦奋战的历程,包括他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想不可谓不宏大。然而,就本剧的篇幅安排看,全剧36集有起码26集都是写男女主人公的四角恋。换言之,70%的剧情都是铺陈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爱情线成了电视剧的主线,为国家找油打油反而成了副线。青草湾、柴达木、川中会战、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建设都是点到为止,何来全景式呈现?!
联华公司是1930年由罗明佑华北电影公司,但杜宇上海影戏公司、黎民伟民新公司、吴性栽大中华百合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华公司发起国片复兴运动,将“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作为宗旨。《联华交响曲》创作于1937年,由八位导演创作的八部影片组成——司徒慧敏(后电通公司创始人)《两毛钱》、费穆(后拍《小城之春》)《春闺断梦》、谭友六《陌生人》、沈浮(与费穆合作
联华公司是1930年由罗明佑华北电影公司,但杜宇上海影戏公司、黎民伟民新公司、吴性栽大中华百合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华公司发起国片复兴运动,将“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作为宗旨。《联华交响曲》创作于1937年,由八位导演创作的八部影片组成——司徒慧敏(后电通公司创始人)《两毛钱》、费穆(后拍《小城之春》)《春闺断梦》、谭友六《陌生人》、沈浮(与费穆合作导演《狼山喋血记》)《三人行》、贺孟斧《月夜小景》、朱石麟(《恋爱与义务》编剧)《鬼》、孙瑜(导演过《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大路》、《武训传》)《疯人狂想曲》;蔡楚生《小五义》。《两毛钱》通过薄薄一张纸币揭示了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春闺断梦》鲜明的表现主义;《三人行》受美国喜剧片“棍棒喜剧”影响,关注外在动作或表情的滑稽搞笑;《月夜小景》我最喜欢。镜头非常美,个人认为其视听语言是七部之中的最佳;《鬼》批判色彩浓烈,“你们都是鬼!”借女主之口说真话,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隐喻手法如出一辙。当然看这部需要适度忽视结尾处转折的突兀;《疯人狂想曲》直接表现了战争对一个人的摧残;《小五义》是孩童革命的战歌。反派偷孩子的那段视听和德国表现主义罗伯特维内《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里的一段如出一辙。
*对此男女情和姐妹情:
作为一个男性,女主和男主会发生的,在我看来都是可以预见的剧情;而女主去罗马和闺蜜相见,从聊起过去的碎片到“你要当妈妈了”就相拥释怀(我也不懂姐妹情,是这么简单就可以释怀的吗),罗马回来加上男主有进展后,公园写生回忆里的鲸鱼,这些通过符号的姐妹情描写更能打动我吧;
*对此男女情和姐妹情:
作为一个男性,女主和男主会发生的,在我看来都是可以预见的剧情;而女主去罗马和闺蜜相见,从聊起过去的碎片到“你要当妈妈了”就相拥释怀(我也不懂姐妹情,是这么简单就可以释怀的吗),罗马回来加上男主有进展后,公园写生回忆里的鲸鱼,这些通过符号的姐妹情描写更能打动我吧;
(本篇影评3113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含剧透。)
极喜欢星爷,很小的时候在地方台的点播节目上看过这部电影。当时看不懂,也太久远了,已经记不清情节。算是首刷,在星爷电影序列中,算中规中矩的水准,但亦有不少惊喜。
《破坏之王》出品于1994年,这一年星爷只出品了三部作品,另外两部分别是《九品芝麻官》和《国产凌凌漆》,算是星爷的低产年。仍是御用导演李力持,编剧谷德昭,从整
(本篇影评3113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含剧透。)
极喜欢星爷,很小的时候在地方台的点播节目上看过这部电影。当时看不懂,也太久远了,已经记不清情节。算是首刷,在星爷电影序列中,算中规中矩的水准,但亦有不少惊喜。
《破坏之王》出品于1994年,这一年星爷只出品了三部作品,另外两部分别是《九品芝麻官》和《国产凌凌漆》,算是星爷的低产年。仍是御用导演李力持,编剧谷德昭,从整体看,快餐与商业气息浓重,剧情和台词仍有不少打磨空间,这部电影比起其他两部更像是走流量、圈傻钱之作。燃鹅,《芝麻官》与《凌凌漆》同大部分星爷的无厘头喜剧一样,讽刺矛头直指当权的、当官的、体制内的和体制本身的,《破坏》则少见地讽刺了传武与香港媒体,非常超前。这也正可能是豆瓣评分从刚开始的6.9,上升到现在7.6的原因——《破坏之王》在当年可能被低估了。
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灵能教师安恩英的小科普,科普内容全凭自我理解。
以下是看完后整理的一些说明。
果冻:它可以是妖怪之类的,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牵连,或者接触之后产生的联系的
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灵能教师安恩英的小科普,科普内容全凭自我理解。
以下是看完后整理的一些说明。
果冻:它可以是妖怪之类的,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牵连,或者接触之后产生的联系的具象化,总之,是属于人类世界里的非正常,只有像安恩英这样拥有异能的人才能看见的东西。
安恩英:目前是木莲高中的保健老师,到木莲高中是由其一年前认识的姐姐介绍而来。安恩英小时就可以看见果冻,在中学时代因此而受到同学的排挤和霸凌,比较幸运的是有一个相信并且鼓励她和人生战斗的同桌金江善。 在木莲高中的某一天,安恩英发现了学校地下室散发出的诡异,由此认识了人间灵能充电宝:洪仁杓。
洪仁杓:木莲高二年六班班主任,汉文老师,木莲高创始人的孙子。当老师是爷爷的愿望,是受彩虹膜保护的人间灵能充电宝,一开始以为当老师只是爷爷一个简单的愿望,在最后发现这个愿望背后隐藏了巨大的阴谋。洪仁杓和安恩英一样,都被自己亲近的人利用了。
白慧敏:食螨者,学校附近5.38公里的守护者,不断轮回重生,在此之前永远活不过二十岁,是她说出了木莲高建校的真相。
麦肯锡:木莲高英文老师,安全的幸福组织人员。
韩亚凛:木莲高生命学科老师,安全的幸福组织人员。
黄佳英:洪仁杓小学同学,安全的幸福组织一员,她亲口说出洪仁杓爷爷的死是安全的幸福的手笔。
洪震范:洪仁杓的爷爷,木莲高创始人,是他一手建立了木莲高,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联手安全的幸福一起控制整个国家。洪震范手上带着安全的幸福戒指,从白慧敏口中得知,他建立学校之初,想要和安全的幸福联手控制国家。但问题是,在学校墙上的合影里,以及洪仁杓相册中的合照,多次出现日光消毒的成员。日光消毒在洪震范去世后失去了对地下室的控制,这说明洪震范跟日光消毒又有联系。
第六集中,安恩英和华信通话,提到洪震范是安全的幸福组织成员,华信语气中带有疑惑。那么对于洪震范的真实组织所属就很疑惑,可能由两种情况。1、他本是日光消毒的成员,但后来悄悄“背叛”了日光消毒,想要联手安全的幸福。2、安全的幸福戒指只是一个幌子,他表面上是安全的幸福成员,目的是想要借住安全的幸福的力量来达成目的,但他实质上,从一开始就是日光消毒的成员。他是一个隐匿于安全的幸福组织的日光消毒成员。或者还有第三种可能,洪震范是个双面人物,他既是日光消毒成员又是安全幸福的成员,他的目的是掌握呼吸穴控制国家,至于借助谁的力量他并不在意,只要事有用的,他都可以利用。
木莲高:1976年建校,本是女高,后来洪仁杓就读时改为男女合校。学校建在呼吸穴之上,掌握呼吸穴的人,就可改变大运并随心所欲的治国。学校建立之初曾经遭到反对,因为这样一个会吸收人的笑声和情感的地方建立学校,会壮大这股气息。
日光消毒:想要掌握呼吸穴进而控制这个国家的神秘组织,主要成员,华信(安恩英口中的姐姐)。安恩英进木莲高当保健老师,是日光消毒的操作,目的是重新夺回对学校地下室的控制权。
安全的幸福:和日光消毒争夺呼吸穴的另外一个组织。相比较日光消毒的藏在暗处,安全的幸福似乎成员更多,活动也更摆在明面上。日光消毒和安全的幸福都想要掌握学校,进而掌握呼吸穴去控制国家。
压池石:压住呼吸穴的石头,简单理解成封印住呼吸穴的封印石,洪仁杓第一次掀开它的时候,不仅把安恩英闪了出去,还放出了那只满嘴结石的蛤蟆怪。压池石,不是地而是池,洪仁杓的疑惑一开始也向观众说明,这里以前是个池塘,后面压池石上的文字也进一步证明。
“自古以来这座池塘是失去情人的年轻人们投身之处,最近数目不断增加,伪装成自杀的他杀尸体,被丢弃于此的弊端严重,加上吃尸体的淡水鱼,蟾蜍还有蜥蜴等日益壮大猖獗,因此官府下令,用土将池塘填平”“那些尝到人肉味道而发胖的东西们,可以用火烧喉咙的方式将其杀死”
呼吸穴:吸穴。掌握呼吸穴,能改变大运,并随心所欲的治国。
情人:心有灵犀的挚友
嘉禾在李小龙去世后又找到了许冠文,拍摄喜剧电影,票房大卖,一时风头急甚,更有意进军国际,对邵氏形成极大冲击,1933年的金刚(港译齐天大圣)是科幻经典,七十年代重拍,嘉禾也有意引进。此时邵氏虽老,但仍志在千里,打对手仗也不在话下,于是这样一部猩猩王就出现了。猩猩王是由袁和平扮演。另有一说,由于拍摄太辛苦,所以做了两个猩猩王模型,由两人分别扮演。剧情比较水,比较好玩
嘉禾在李小龙去世后又找到了许冠文,拍摄喜剧电影,票房大卖,一时风头急甚,更有意进军国际,对邵氏形成极大冲击,1933年的金刚(港译齐天大圣)是科幻经典,七十年代重拍,嘉禾也有意引进。此时邵氏虽老,但仍志在千里,打对手仗也不在话下,于是这样一部猩猩王就出现了。猩猩王是由袁和平扮演。另有一说,由于拍摄太辛苦,所以做了两个猩猩王模型,由两人分别扮演。剧情比较水,比较好玩的就是把泰山的剧情也参与进来,而且还是穿着暴露的女泰山,电影现在看起来特技太假,但1977年香港观众在电影里看到香港被摧毁的场景恐怕还是很震撼的。导演何梦华,在邵氏拍过无数部电影,2009年去世,何梦华遗孀叹息何导没有在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林奕华却在文章里嘲笑何梦华只是个交差导演,老板要拍啥就拍啥,并不能因为你资格老就可以留手印在星光大道。说个花絮:有一次拍电影打板,惊吓到那只老虎,结果老虎一个虎爪把板子打烂了。
从头看到尾,我一直想的都是,这个孩子太惨了。她活得太痛苦了。她是一个天才,毫无疑问。但天才只能说明他某一方面的能力很强,大脑的某一块区域很发达。但同时她大脑负责情感的区域,就有很大的问题,看到一个评论说她是太理性。大概就是这样。为什么说她惨呢,因为她从来没有获得过温暖。他甚至连想听故事都难以得到。这更让她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刚开头大概5分钟的地方,提到说黄蜂只有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攻击
从头看到尾,我一直想的都是,这个孩子太惨了。她活得太痛苦了。她是一个天才,毫无疑问。但天才只能说明他某一方面的能力很强,大脑的某一块区域很发达。但同时她大脑负责情感的区域,就有很大的问题,看到一个评论说她是太理性。大概就是这样。为什么说她惨呢,因为她从来没有获得过温暖。他甚至连想听故事都难以得到。这更让她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刚开头大概5分钟的地方,提到说黄蜂只有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攻击,这是它们的本能,人也是如此,艾玛从头至尾几乎就是遵循了这一条做事。她长期都只感受到他人的威胁,感受着他人的冷漠,所以没有形成正常人拥有的情感,于是她只靠所谓的“本能”行事。什么样的家庭 教育方式、环境 以及社会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不能怪艾玛,也不能怪任何人,虽然他的父亲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我认为那个保姆是最糟糕的)。只能说,她运气不好,她命不好,她除了聪明的头脑以外什么也没得到。她太难了
支持这些国产轻松小甜剧,看了,前面几集有些劝退,但是因为画面好,是个良心剧,演员都在努力的演,坚持看了下去,发现越看越好看了!有瑕疵有漏洞,有些老土,有些像云画的月光,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小甜剧有点小沙雕,良心制作,情感对了人物爱了,就可以看,本来也是新人作品,还是支持,希望国产剧越来越好,既有品质又有演技又有故事,加油每一个良心剧!
支持这些国产轻松小甜剧,看了,前面几集有些劝退,但是因为画面好,是个良心剧,演员都在努力的演,坚持看了下去,发现越看越好看了!有瑕疵有漏洞,有些老土,有些像云画的月光,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小甜剧有点小沙雕,良心制作,情感对了人物爱了,就可以看,本来也是新人作品,还是支持,希望国产剧越来越好,既有品质又有演技又有故事,加油每一个良心剧!
有关影片一些留白之处的分析和猜想
本文涉嫌j严重剧透,慎入.....
>>>>>>>>>>>>>>>>>>>>>>>>>>>>>>>>>>>&
有关影片一些留白之处的分析和猜想
本文涉嫌j严重剧透,慎入.....
>>>>>>>>>>>>>>>>>>>>>>>>>>>>>>>>>>>>>>>>>>>>>>>>>>>>>>>>>>>>>>>>>>>>>>>>>>>>>
午夜巴士是一部风景优美,感情细腻的电影,影片虽然长达2个半小时,但仍有多处留白,给观众不少自己想象的空间,我以个人的感受,对这些留白进行一些合理的猜想和延伸,供大家参考。
1. 美雪为什么和立直离婚?
美雪和婆婆不合,可能两个人都是完美主义者,可能是带2个孩子产生的矛盾,因为那个时候立直在东京工作,只有周末在家,丈夫不在的时候,婆媳关系比较差,从彩菜的对话中“爸爸不在的时候,妈妈和奶奶一直在吵架”可以推断出。
2. 立直为什么辞去东京的工作开长途巴士?
美雪离开后,立直辞去东京的工作,回到新泻,在和女儿的对象家吃饭的时候,立直说“换成目前这份工作的时候离的婚”,应该是立直感觉对家里的照顾不够,有愧疚感,同时两个孩子比较小,所以把东京的好工作辞了,换了一个在家时间较多的工作。
3. 古井为什么离婚?
古井是个对感情投入太对,过于压抑自己的女人,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古井很想和立直结婚,在很多地方(下棋、去新泻、洗茶叶等)暗示想和立直结婚,但在对方没有表态的情况下马上道歉,后来,古井去立直家送饭碰到美雪,情绪上应该是很激动的,但是第二天立直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她马上就接了,也没有发火或作一下,让人感觉这样的女人有点过于贤惠了,过于付出了,所以立直会说“我也不知道她喜欢我哪里”,因此猜想她的前夫也是这个原因,在婚姻中过于迁就对方,也会让对方压力太大,有窒息感。
4. 古井和立直如何认识的?
在影片的一开始,古井应该是坐了立直的车后认识的,古井去新泻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采购食材,因为后来立直一直帮古井从新泻带食材来。
5. 礼二要150万日元干嘛用?
我猜可能是去印度创业用的。
6. 片名为什么叫《午夜巴士》?
片中提到,午夜的巴士,就像穿越黑暗隧道的线,连接着两头,一头是新泻,一头是东京,在东京的时候,立直是男人,在新泻的时候,立直是爸爸。而立直也在这两头不断的纠结和挣扎。
以此,我们来再次还原这个故事:
美雪和立直是在东京认识的,他们都是新泻人,是老乡,美雪喜欢立直的稳重和体贴,两人相爱,结婚,生子,为了抚养两个孩子,美雪回到新泻的立直家,和婆婆一起住,而立直一个人在东京工作,周末回家,由于在带孩子问题上婆媳产生较大矛盾,美雪留下两个孩子与立直离婚,立直心怀愧疚但也无法留住美雪,因此把东京的工作辞了找了一个长途巴士的工作,以便于和母亲一起照顾孩子。
立直在开长途巴士的时候遇到去新泻采购食材的古井,这时古井已经离婚,两人开始交往,立直去东京的时候有时在古井家过夜。在离婚16年后,美雪因为父亲住院同时要维护老房子的原因坐长途巴士去新泻,在车站不舒服正好碰到立直,两人重新发生交集。在这个事情发生以前,立直已经开始准备接纳古井了,包括带她去自己家里等,但由于前妻的突然出现,立直希望能借此解开一对儿女的心结,而对于前妻和女朋友之间的选择,让立直非常的纠结和痛苦,最终,立直用隐忍自己的方式把整个家庭联结起来,“男人是电风扇的扇骨,把整个电扇连接起来”,整个故事是古井这条线与美雪那条线在立直心中产生的巨大冲突和纠结展开的,表面平静的他内心其实非常细腻和感性。
对这个故事有几点感想:
1. 不知道日本人是不是都这样,这个家庭里的大多数人除了彩菜以外都太内敛了,好几次非常动情的画面他们都克制住了情感,包括立直和美雪在美雪家中,彩菜和母亲道歉的时候,立直和古井分手的时候,我都想冲上去说,快抱一下啊,大哥!由于这样的性格,这样的家庭缺乏一种黏性,大家的感情都有一堵墙,很难打破,也可能是因为父母在孩子较小的时候离婚带来的作用把,礼二应该受这个影响较大。
2. 古井的角色的演员选取的过于漂亮了,也许是导演为了表现这种窒息感,一个30多岁的女人,那么漂亮,还会烧菜,从来也不作,也不索取,就这样喜欢一个开长途巴士的夜班司机,如果我是立直,我也要怀疑人生了。当然,如果真有这样的女子,请给我来一打。
3. 我来猜想一下影片之后的发展,到了影片的结尾,古井其实发生了一些改变,原来她是做居酒屋的,但是生意很差,后来做过融合菜,也失败了,其实最初她是学法餐的,因此在离开立直后她去了法国餐厅,不在隐忍自己,而是找回自我,如果他们再次复合,古井能找回自我,不在一味迁就对方,再生个宝宝,那么美满的家庭就能保证了,我羡慕这个开长途的大哥。
在这个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场甜蜜的爱情降临了,冲走夏日的酷暑和我们的烦恼
绝美恋爱小甜剧,先婚后爱,在互怼中增进了革命战斗友谊,越来越腻歪。原版漫画改编,滤镜看着好舒服,男女主造型好看,就是养眼剧。赶走压力
全程姨母笑,仿佛我自己在谈恋爱,连嗑四集,没有尿点,太上头了。主要人物都好有个性。
在这个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场甜蜜的爱情降临了,冲走夏日的酷暑和我们的烦恼
绝美恋爱小甜剧,先婚后爱,在互怼中增进了革命战斗友谊,越来越腻歪。原版漫画改编,滤镜看着好舒服,男女主造型好看,就是养眼剧。赶走压力
全程姨母笑,仿佛我自己在谈恋爱,连嗑四集,没有尿点,太上头了。主要人物都好有个性。
黄薇看起来又老又凶巴巴的,感觉她不适合再演邓颖超了。可以考虑转型演些女反派之类。记得她在十几年前国庆七天乐友情出演坏女人角色演的挺好的。比如演恶毒的妃子,演恶婆婆之类的。其实可以发挥的地方挺多,并不一定非要执着演一辈子邓妈妈。
黄薇看起来又老又凶巴巴的,感觉她不适合再演邓颖超了。可以考虑转型演些女反派之类。记得她在十几年前国庆七天乐友情出演坏女人角色演的挺好的。比如演恶毒的妃子,
黄薇看起来又老又凶巴巴的,感觉她不适合再演邓颖超了。可以考虑转型演些女反派之类。记得她在十几年前国庆七天乐友情出演坏女人角色演的挺好的。比如演恶毒的妃子,演恶婆婆之类的。其实可以发挥的地方挺多,并不一定非要执着演一辈子邓妈妈。
黄薇看起来又老又凶巴巴的,感觉她不适合再演邓颖超了。可以考虑转型演些女反派之类。记得她在十几年前国庆七天乐友情出演坏女人角色演的挺好的。比如演恶毒的妃子,演恶婆婆之类的。其实可以发挥的地方挺多,并不一定非要执着演一辈子邓妈妈。
C9特工大结局了,TVB擅长的女人戏果然不会让观众失望,剧情紧凑、人设有趣、演技精湛都是标配,尤其高海宁饰演的家庭主妇特工让我想起TVB多年来各式各样的师奶主角,港剧真的进入新世代了,C9特工无疑是一部新新女人戏。
记忆中最印象深刻的师奶应该是溏心风暴的荷妈,温柔贤淑又坚强能干,是丈夫的贤内助和后盾,善良到观众有点生气,但也忍不住被她感动。荷妈是一类港剧师奶的代表,比苦情
C9特工大结局了,TVB擅长的女人戏果然不会让观众失望,剧情紧凑、人设有趣、演技精湛都是标配,尤其高海宁饰演的家庭主妇特工让我想起TVB多年来各式各样的师奶主角,港剧真的进入新世代了,C9特工无疑是一部新新女人戏。
记忆中最印象深刻的师奶应该是溏心风暴的荷妈,温柔贤淑又坚强能干,是丈夫的贤内助和后盾,善良到观众有点生气,但也忍不住被她感动。荷妈是一类港剧师奶的代表,比苦情戏多几分倔强,又比大女主少几分决绝。她们颇有传统中国女性的魅力,强大却柔软。
全文在图片内。
趁着暑假以纯路人的身份去入的《与君歌》,好久都没关注国产电视剧我,把主人公一起携手成长的回忆尚且还放在《琅琊榜》身上,今天一口气追了6集《与君歌》,真香理论上场了,这种埋了很多线索的感觉完全就是推着观众往前嘛,太香了。
节奏感卡点,配以宏大场面应该是古装剧自带的开头了,但节奏快的分分
趁着暑假以纯路人的身份去入的《与君歌》,好久都没关注国产电视剧我,把主人公一起携手成长的回忆尚且还放在《琅琊榜》身上,今天一口气追了6集《与君歌》,真香理论上场了,这种埋了很多线索的感觉完全就是推着观众往前嘛,太香了。
节奏感卡点,配以宏大场面应该是古装剧自带的开头了,但节奏快的分分
两大看点:1.尔冬升第一部戏,戏里的小脸嫩的能捏出水来。2.强大配角:燕十三凌云,哑巴樊梅生,好友谷峰,痴情女佘安安,超强大龙套,徐少强,岳华,龙天威,狄龙,罗烈,姜大卫。慕容金龙的身份,他是慕容秋萩的弟弟,电影里慕容家族只出现了这一个男丁,这里认为他是慕容家族唯一的男丁。其实他的身份和谢晓峰颇有点类似,也是武林大家族的唯一继承人,身上担负了太多太多的责任太多太多
两大看点:1.尔冬升第一部戏,戏里的小脸嫩的能捏出水来。2.强大配角:燕十三凌云,哑巴樊梅生,好友谷峰,痴情女佘安安,超强大龙套,徐少强,岳华,龙天威,狄龙,罗烈,姜大卫。慕容金龙的身份,他是慕容秋萩的弟弟,电影里慕容家族只出现了这一个男丁,这里认为他是慕容家族唯一的男丁。其实他的身份和谢晓峰颇有点类似,也是武林大家族的唯一继承人,身上担负了太多太多的责任太多太多的压力,看他的年龄,基本上没有童年没有少年,从一出身刚刚会走路就开始练武了吧。谢晓峰的命运还能自己做主,虽然有谢王孙,但毕竟只是个管家,谢晓峰还可以出走神剑山庄,去做一个没用的阿吉,去尝试一下不同的生活,当然现实生活很残酷,好人不得好报。慕容金龙呢,至少有个姐姐,家族里应该还有其他长辈,他虽然武功天下第一,但是无放过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不是慕容金龙,他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慕容家族的继承人,多么的可悲。后来他疯了,但是慕容家族还没有放过他。因为他天下无敌,所以还是要利用他的能力,用他来为家族做事,杀掉所有阻碍慕容家族的人,慕容金龙这时换了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慕容家族的刀。。。。。。从来就没有做过自己。所以,当最后慕容金龙失心疯杀掉所有慕容家族的人的那一刻,我宁愿相信那一刻,他暂时清醒了,他知道要做回自己,只有毁灭慕容家族,只是代价太沉重了。他疯的太久了最后.......他自由了
我发誓,下一部绝对不看小年轻的爱情片了,实在编不动了,学生时代我要么在刷题要么在干饭,也没整过这些五迷三道的业务,真的共情不出来,台湾人真厉害,还为爱打榜,我人傻了…??
我发誓,下一部绝对不看小年轻的爱情片了,实在编不动了,学生时代我要么在刷题要么在干饭,也没整过这些五迷三道的业务,真的共情不出来,台湾人真厉害,还为爱打榜,我人傻了…??
哈哈哈哈哈哈,
实在没想到,派爷也有这么一天——
被一部恐怖片笑到猪叫。
看完感觉就一个字,搞。
眼泪都快(笑)出来了,故事还没完。
好了,不绕圈子了,让派爷
哈哈哈哈哈哈,
实在没想到,派爷也有这么一天——
被一部恐怖片笑到猪叫。
看完感觉就一个字,搞。
眼泪都快(笑)出来了,故事还没完。
好了,不绕圈子了,让派爷笑到肚疼的就是这部新出的神剧——
其实是短评写不下了,本来想简略在这里记一下,结果就刹不住车了。
对于我来说,《靛蓝色的心情》必然蕴含着比相对简单、温暖的《情色小说家》更复杂和更有吸引力的东西。相比在这一季谈论他和编辑之间的“旁骛甚多的普通人与特立独行的天才”、“渣男Vs小白兔”或“谁负了谁”的模式,我更想探讨的是,木岛理生从纯文学转向情欲小说这一转变的契机
其实是短评写不下了,本来想简略在这里记一下,结果就刹不住车了。
对于我来说,《靛蓝色的心情》必然蕴含着比相对简单、温暖的《情色小说家》更复杂和更有吸引力的东西。相比在这一季谈论他和编辑之间的“旁骛甚多的普通人与特立独行的天才”、“渣男Vs小白兔”或“谁负了谁”的模式,我更想探讨的是,木岛理生从纯文学转向情欲小说这一转变的契机和理由。
这部剧目前给出了非常好的解答,真正的文眼,藏在木岛理生和他的老师蒲生田的对话中。
木岛的设定应该是一个敏感有天赋的早慧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接收到外界诸多信息,在内心产生感受,将其写下,这是他在成为情欲小说家之前的纯文学之路的生产方式。这条路,注定要在他耀眼的青少年时代之后走到尽头。这是因为他能够通过阅读和细腻的体验,在青春期或者稍后的时段里淋漓尽致地书写年轻时代的感受(青春期的题材其实是很单一的,比如恋爱、与原生家庭的矛盾、叛逆与孤独等等),但逐渐成年后,却会因为对生活体验有限,失去过去能轻易引发读者共鸣的魔力——一个少年得志的天才作家的轨迹大体如是,如果度过简单、锐利的青年时期后无法寻找到突破,和读者势必渐行渐远,比如说,城户他们这一代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所体会到的无奈、重负和生活带来的压力,跟这个生活的宠儿(或者说旁观者)是无关的。米兰 · 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里说欧洲传统的小说只有两条路,写故事者向外部寻求故事和经历,将它们记录下来,而另一类小说家则离群索居,向自我的深处进行冒险与探索。木岛一直是个孤独的少年,没长大过,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因此不但抓不住读者的痛点,没有经历,更无从继续探索自己——这两条路都走不通的话,他势必卡在这个没有回头路的作家生涯中(他做不了作家之外的工作)不知所措。
为什么我可以断言木岛的自我探索在常规路数上也进入了瓶颈呢?木岛告诉蒲生田,自己可能是性冷淡,迄今为止他的两性关系纯粹是解决生理问题。这个词其实概括了木岛的主要特点,就是活得非常淡漠疏离(蒲生田说他有老人气质大概指的就是这个),自己找不到和其他人发生任何紧密联系的点,也没什么主动去接触别人的意愿——参加导师葬礼,男同学一概不记得也是很神奇了。上一季里,城户已经说了木岛是万人迷,女生自动往上贴,木岛自己其实并没有强烈追求某个人的欲望,只是来者不拒或顺水推舟而已。问题是,木岛自身再美丽妖娆脆弱孤独惹人怜爱,女生再喜欢他,他的职业也不是演员或牛郎,而是作家,作家最终是要靠写作谋生的。这个剧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白,木岛经常和编辑吵架,发行单行本的机会越来越少,囊中羞涩到没有交通费——一个下笔不再让读者动容,但又性格鲜明不做让步的作家再美丽也没用,他基本已经被市场抛弃了。
可是蒲生田却向他展示了另外一条路,就是欲望——通过欲望去和读者发生连接,通过欲望认识自己。情欲小说这条路独辟蹊径,其实非常适合没有社会关系,一直闷头进行自我探索的木岛(假设老师让他去写职场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或本格推理,他恐怕想写也写不了吧?)。蒲生田说,一个情色小说作家未必都要经历过,但是那个驱动他写作和表达的内核,那种强烈地渴望什么和想要什么的东西,是必须的,只有这个才能撩拨到读者。这是经验丰富的老作家的切身体会,这就再次开启了木岛自我探索之路,一番摸索,他才发现自己和情欲的关系是滚烫的,掏心掏肺的。木岛身上那种大胆、与现实规则毫不媾和、决绝、孤独、贪婪和情色(我相信三三在情感和肉体上绝对都是无穷需索型的,只是他自己之前没意识到)的特质被独具慧眼的蒲生田看到了,点了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木岛叫蒲生田一声老师(师父),确实是应该的。
这季完全不同于上一季,对我来说,它始终是一个孤独的人,或者说作家在自我探索的故事。我其实完全不感兴趣谁救赎了谁(作家们为了写作是可以把一切出卖给魔鬼的,木岛后面继续作,为了写作伤害了久住也是有可能的),我只关心木岛能对自己狠到什么程度。第三集结束前木岛那一段让我非常震撼,无论是人物还是演员做到这个程度,真的挺有勇气挺值得尊敬的。说到这里,我觉得导演和竹财等一干演员之所以没有让这个故事的格调变差,仅仅流于情色的层面,却让它表达出了情欲之外更微妙和震撼的东西,原因就是这个剧组的人都带有强烈的探索和敬业精神在其中——和木岛一样,这几个演员和导演在创作中都流露出做到极致,想看看自己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为探索这个极限拼尽全力的感觉。有蒲生田、城户和木岛这三个过硬的角色在这里撑着,导演敢于留白,给演员留出大段的时间表演,演员调动自身的一切去回应导演的需求,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除去第一季的久住脑内小剧场,这个片子的主体部分完全没有现在日剧那种夸张、泛滥的二次元风(虽然我也喜欢二次元风格),反而有一种非常细腻、真实而又文艺的调性。
我没看过漫画原著,就影像来说,我不介意城户的表演夸张一些,演员本身富含荷尔蒙,能让冷漠纤细的木岛迸发出强烈的欲望并且跨过日常理性门槛的人,不需要温暖踏实(给做个饭照顾一下生活已经很好了),两人之间触电一样的肉体吸引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太过强调城户身上踏实温暖的一面,其实和上一季的大学生就有些区分不开了——那才真的变成了被平凡渣男伤害,被平凡暖男治愈的俗套故事。城户的思维方式虽然世俗,但他肉体精悍性感,充满传统意义上的男性魅力,而木岛真的有一种能让男女都能感受到撩拨之意的荷尔蒙,有种混着脆弱天真大胆和邪恶的不自知的淫荡之情(翻译成春情真的很合适),这俩演员算是凭借自身实力把角色之间的关系完全立住了——唯有他们之间纯粹由肉体引发的巨大化学反应被观众接收到了,认为是合理的,这部剧才是合理的。
也唯有这种级别的欲望和探索,能把未能得偿所愿的木岛送上情色小说家的道路。
这种欲望或者说写作的契机一经激发,城户又无法完全回应,就会变成木岛写作的动力。作家们会在书中无意中流露出自己生活的蛛丝马迹,木岛曾经成为过一段时间的高产情欲小说作家,大概要拜这段关系所赐,他的欲念和渴望,他对城户(或者说爱欲)和自身探索的收获、失望、挫折,都会在书里得到释放。作家们在写作中弥补了自己日常的缺憾,这是最通常的一种创作动力。
但是这种书写,还是会停下来。因为欲望毕竟是一个表象,细究之下,欲望之后到底是什么,作家们能在其中看到什么,有的人看到死,有的人看到生,有人看到爱,有人看到虚无,这个看到的东西,才是真正写作和生存的驱动力。有的人并不执着于看到什么,更专注于创造一套机制让自己的创作动力尽量不要枯竭——蒲生田老师就是这么个敏捷、大胆,没心没肺但又有非常好的技巧和敏锐观察力与体验能力的人。他大概是最适合做情色小说作家的人种,类似于一直在拍捆绑和女性的荒木经惟。森山大道和北野武都曾经羡慕嫉妒恨地对着荒木经惟表达过类似:“这家伙喜欢自己(北野武就一点都不喜欢自己),而且从来都不觉得重复干这些事厌烦(森山大道曾经深刻地怀疑过摄影有个卵用),实在是个幸运的人”的观点——对一个体验型创作者来说,荒木经惟和蒲生田的这种体质真的是最好的,勇敢,决绝,不多想,不设限,也不会意兴阑珊忽然问自己“我到底在搞什么鬼”的终极问题。他们更多地把自己的创作看成了承载母题的器皿,而不是去思考自己何以“非如此不可”。在霓虹金,这类体验型的创作者们有足够好的土壤生长,这里有历史的积淀,也有霓虹金文化的特殊性。欧美就少一些,因为创作者们毕竟背后还有一套融入血液的终极哲学命题在拷问他们。
木岛不是蒲生田,后者非常勇敢和强悍,一直在情欲的世界里充满探索欲,克服了情欲带来的虚无,并且不停地在刺激自己继续下去——木岛即使是变成情欲小说大师,在蒲生田的位置上,也是做不出让后辈去跟编辑口的事的。作为一个作家,木岛可以说是更脆弱、敏感和普通,其实他在绝望之中最终要寻找的是情欲背后的东西,是来自另外一个人全心全意的回应。当大量的书写无法满足他,被欲望背后的虚无彻底压倒的时候,木岛的自我探索就中断了,写作枯竭了(换了蒲生田、荒木这样的作者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木岛在《情爱小说家》中用干巴巴的口气读出自己写的东西就是明证,对他来说这一切没有意义,唯有这些东西在大学生身上产生作用的时候,他才能看到自己写作的意义。
对普通人木岛来说,这可能是好事,但对情欲小说作家木岛来说,这大概就算是投降了。他的老师蒲生田才是更强悍,更孤独,也更了不起的作家。蒲生田可是把情欲小说的写作当成自己这辈子要做到底的事情坚持下去的。他可是即使让两个不认识的后辈被自己邪恶的观察之欲摆布成那样也没什么愧疚之心,唯有被其中的欲望刺激到才会激动的。他是能说出“写完这本就可以死”,并且克服了病痛一直在写,将自己的全部都献祭给了情欲这一母题的作家。一个职业作家,没有后者这种自觉和不顾一切,恐怕是干不下去的。
即便是如此,一个强悍如斯的情欲小说作家的人生也并不全是虚无和写作,还是存在着情感和依恋的。生死关头,直率大胆的蒲生田和敏感的木岛两人之间产生的羁绊,不是对欲望的体会,也不是写作者的沟通,更多的还是情感。木岛多少视前者为父,前者在孤寂(蒲生田应该也是寂寞的)中获得陪伴,为喜欢的后辈的未来操碎了心。第四集第五集我之所以喜欢,就是因为这两位作家都脱离了日常的社会角色,作为真正的人,对彼此付出了深厚情感,彼此牵挂和依恋。这就让后面出版社社长和编辑在业务上非常世故的讨论和企图显得粗俗不堪了。尤其在老师家用餐后,城户说起木岛“搞定了蒲生田”,这个层级的发言,足以证明他是理解不了,或者无法效仿木岛的。第五集木岛骂城户最解气的就是最后那部分:“不尊重自己的职业却介绍给朋友,并且用老师的书作为转职的筹码。”
目前看,蒲生田的演员大石吾朗真的是演的太好了,文人的落拓不羁,身为情欲作家那种跨越道德和常情的好奇与贪婪,面对生死的坦然,被他演绎得出神入化。最后那段哭泣处理得尤其好,倔强如他,原本是抱着“完成了作品的话,就这样孤独地死去也是可以的”决心,面对死亡时始终带着戏谑的心境,但是有木岛的温暖、照拂和依恋,他的哭,不但是对木岛的不舍,其实也流露出一个普通人脆弱的一面和对生的留恋吧。木岛则在和城户相依偎时点出了主题:如果真有老师这样的懂得他的父亲(如果没有少年时木岛对父权的叛逆,他的写作会是怎样的呢),他是否还能够成为现在的他呢?他们两人的相知与羁绊中,始终又都带着天生作家的底子,对这两位来说,感情的起伏始终围绕着写作这一天职。蒲生田会亲自出马为木岛的第一本书出力,木岛接棒完成了老师的遗作。在谈及老师病情时,木岛说的是“文字已经从他脑海中消失”——作为作家失能后,木岛才真的意识到蒲生田即将离去。而编辑们其实是没有这样的本能思考角度的,编辑们虽然比任何人都理解作家的创作机制,但是他们真正关心的其实是“稿件是否完成”,“如何催促作家完成”之类以及创作结束后要做的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真的算是很少见的能理解文学创作和作家编辑视角的作品了。
在这一季里,我感谢蒲生田,他让木岛突破了自己的界限,敏感地发现了木岛身上的特质,并且点醒了他,引领了他。也得感谢城户编辑无法回应,让木岛不能如愿,后者才会有作为鬼岛莲二郎的一段高产人生。对一个作家的写作来说,残缺往往比圆满更具推动力。作家之所以多作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最忠实于的是写作,而不是某个人。但和大学生在一起之后,被爱温暖和喂饱了(动机被消解了)的木岛最后会写什么,我倒真有点想不出来了。
看完第六集之后我要感叹一句:财叔啊,你这是要在情色之路上焊死车门一去不回了吗,演得也太逼真了。这这这以后接什么剧要慎选啊。
另外,导演这种六集之内必定最后一集最后关头略掉链子的毛病到底是怎么养成的?上一季是问题出在小猪身上,这一集明显是出在节奏略乱,细节不大对上。
——————————————————————————
补充一下我对人物看法的出发点和前提。因为没看过漫画,我是就读者、作家、编辑的关系来理解这三个人各自对感情的处理的——这几个角色的设置毕竟有很强的职业特色。
作家——木岛绝非善类,也不是小白兔(绝非善类在我这里不是贬义,一个描写人心的作家你们指望他什么都不懂?),作为作家,他有着非常复杂的感情产生机制和对人性非常敏感的特质,最可怕的是他又非常有性魅力。木岛身上最大的特点是不遵循普通人的规范,但绝对坚守身为作家的这一天职。他对城户的感情波动和经受的社会重压其实在第五集医院见面之前早就理解了(毕竟是作家),但是对他最严厉的诘问都集中在和写作有关的事情上——“为什么看不起自己的职业?”“为什么要用老师的作品去做自己转职的筹码?”如果城户没有选择留在出版社做木岛的责编,他俩之间最终的互相尊重和互信是无法达成的。木岛碰到写作这个部分是绝不妥协的。但他面对生活的一面可以被形容为“没正常底线(有正常底线就不会出现第二三集的情况了)”。不是说木岛不善良不纯粹,恰恰是因为那份赤子之心,他的情感和真诚在收回和给出的频率、理由上都和正常人不一样,普通人很难预测和招架。如果城户和他真的在一起,恐怕最终感情消散,最受伤害的是作为普通人的城户,因为木岛是不遵循日常规范的,忠诚啦、婚姻啦、社会舆论、孤独终老啦这些问题基本拦不住他。这一季描写的最贴切真实的作家形象,其实是蒲生田,城户几句旁白就交代了他的人生:笔耕不辍精力旺盛(想想他家那一堆工具),有前妻(肯定是爱过而且因为离婚有歉疚的,所以才会把房产版权之类的全给她),但是最终还是孑然一身,生活和花钱都应该非常的不羁(即便是大师,最后真能变现的钱也很少,自己的房子大概是离婚净身出户后买的)——蒲生田这个情况真的非常像古龙了。
编辑——编辑是个特别特殊的物种。一方面他们非常理解作家的写作动机、思维方式和做法,能够悉心照顾他们,有好的鉴赏力,另一方面,他们却无法产出这样的作品。所以,所有有写作梦想的编辑们对自己极其看重的作者始终有着类似自卑、爱慕、嫉妒、奉献、成全(甚至不惜做恶人逼迫作者超水平发挥)或控制(占有欲与毁坏欲并存)的心思,往往是一念之间就能在这些情绪里打滚一遍——这是真正有鉴赏力的编辑与作家协同工作中必然会存在的东西,在这个职业基础上真的是太难产生所谓纯粹、持久的爱情了,或者说这种工作关系的强度其实也差不多跟恋爱一样了(参见 Genius里天才编辑麦克斯 · 铂金斯和他作者的纠葛,作者的情人极度嫉妒铂金斯独占了作者)。一个编辑和自己心爱的作者,几乎不可能同时维持两层关系,又做恋人又做工作合作伙伴,这道理基本跟我们为了长期维持感情,会尽量避免跟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工作一样。城户如果跟木岛成为恋人,就真的很难再做他的责编——城户应该是非常明白这一点的。以木岛的魅力,绝对能把城户从情感和肉体上直接榨干,所以最终城户选择了自保,不进入这段感情,而是在木岛最为看重的写作上维护他——这也是被蒲生田老师和木岛激发出编辑天职的人很自然的选择。设身处地想,木岛如果在和城户相处的过程中忽然感情发生了波动,从理性层面上看,城户会很明白木岛这样做的原因,但从情感上说他会非常痛苦。木岛也不会在他面前避讳,因为无从避讳起——城户是完全明白他的情感与创作机制的人,如何能瞒得过他呢(木岛又为什么要费力对一个瞒不住的人隐瞒呢)?木岛在第六集灵堂play前已经点出来了,就是在这个关系里我会让你很痛苦,他所指的世俗压力问题只占少部分,他和城户的感情模式才是最要命的(当然木岛讲这个话的时候可能是言不由衷的,内心会希望城户再勇敢一点战胜自保的心理,投入地恋爱一次,可是他是很清楚城户迟疑的原因的)。其实仔细想想,木岛这样一个极度自尊孤高,而且生活圈子极窄的人能对城户产生什么世俗压力?除了要小孩的生殖压力,城户一个已经下决心跟女友分手也要留在不入流出版社做小黄书编辑的人,抵抗几年世俗偏见是绝对没问题的。而且木岛或者城户他俩说了要一起过一辈子了吗?如果真的分手,木岛会去出版社大哭大闹要死要活?会去毁坏城户名誉?完全不会啊,他俩之间主要的问题是肉体极度和谐,但感情和心理上不平衡、不对等与相互碾压,而且又掺和进了写作这么一个不能回避的命题。他俩(尤其城户)没法确定用什么方式去投入一段稳定的关系——因为关系太过复杂,连投入与否都在犹豫。常常有恋人说,双方是因为太过了解而选择分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换了我是城户,我也会选择在职业上守护他,撑死当个炮友,尽量避免过多的感情投入,因为投入的话,必然是我比对方死得惨啊。即便如此,城户对木岛的占有欲保护欲,还是在第一季就呼之欲出了。在这种感情模式里,比较理性、正常的城户其实选了一条他觉得对大家都好,而且尽量不伤害自己的路。设身处地想,我觉得我做不到比他更好了。
读者——读者其实是不了解作家的产出机制的,读者会对作家呈现的结果做出全心全意的反应,但对他们来说,作家是个神秘的黑匣子。这就是久住的优势,他可以全心全意地告诉木岛,我喜欢你写的所有的一切,我还想看你写的这个或那个,我会为了你奉献一切。读者会被作家引发共鸣,但不需要明白作家如何做到这一点。木岛如果因为任性、好奇或者刺激自己的写作,真做了对不起久住的事情,他反而会因为不想伤害对方,知道对方的好,心怀感激而尽心尽力瞒住对方,当然他是不是能瞒得住要看运气(但是瞒住久住的可能性绝对比城户高,对后者木岛或者都没有意愿去隐瞒)。他俩在一起反而会因为彼此有所顾忌,因为有比较简单、温暖的爱和感激而相对平顺。
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看法一向比较悲观: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爱情更难得,更易朽的东西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它才弥足珍贵。如何去爱,如何对待爱,这会是一个人走到人生尽头仍旧需要不断去参悟的课题,这其中既包含了自我探索、进步和获得,也包含着牺牲、伤害、让步、停滞和瓶颈。如果木岛和蒲生田一样,是个天生的作家,那么他既不会停驻在城户身上,也不会停驻在久住身上,但他确实拥有过靛蓝色的心情和那个夏天,还有后面很多美好的时光,他也付出过真心。有过这些,有过将一切抛在脑后无惧伤害全身心去接纳他人的那一刻,也就没什么遗憾了。对我来说,真正永恒的是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无尽探索(当然尽量不要伤害别人),为此,即使付出孤寂一生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最终,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这一行为带来的后果。
这篇发在全现在,再发一次豆瓣,留作纪念,希望可以解答更多观众的疑惑
乍一看,韩帅和平遥影展里的影迷没什么两样。
她留着短发,穿一身牛仔外套,胸口的口袋上别着一个小小的龙标徽章。演员黄天回忆起她第一次见到导演
这篇发在全现在,再发一次豆瓣,留作纪念,希望可以解答更多观众的疑惑
乍一看,韩帅和平遥影展里的影迷没什么两样。
她留着短发,穿一身牛仔外套,胸口的口袋上别着一个小小的龙标徽章。演员黄天回忆起她第一次见到导演的模样,在学校,学生们被点名一个个站起来。作为导演的她也不出场,躲在人群里,“暗中观察”。
2017年,韩帅是平遥影展的嘉宾。在贾樟柯的主持下,她和法国电影史研究者让-米歇尔·傅东一起探讨了“梅尔维尔的世界”。三年之后,韩帅不再是嘉宾了,她带着自己的处女作《汉南夏日》回到平遥,“来这里接受第一次检阅”。
平遥曾是青年导演的乐园,无数人拿着奖项走出电影宫,再回来时,变成了嘉宾、评审。但是像韩帅这样,路径逆过来的,非常少见。事实上,韩帅就是国内电影导演的场域里非常少见的“博士导演”,她师从中央戏剧学院高雄杰教授,用10年时间从本科读到了博士。博士期间,她主要研究娄烨电影的美学风格和形式特征,并出版《新感觉电影》一书,其中除作品分析外,还包含娄烨、梅峰、孔劲蕾的专访,是娄烨研究中非常罕见的系统性研究专著。
2018年,韩帅从中戏毕业。她更正常的路径是谋求一份教职,继续做研究工作。但韩帅写完《汉南夏日》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迫切地想完整说一次话”。于是她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并入围平遥国际影展及釜山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
这是一个少女成长的故事,但韩帅想讲的,不仅是纯真,还有屈从、恐惧、仇恨和崩溃。在武汉郊区,一个潮湿的夏天,女孩杨果试图从现有的生存状态挣脱,可寄人篱下的生活、被生母抛弃的现实,还有“见死不救”的负罪感.....给她带来了重重压力,也让她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女性的身份,收获真正的成长。
在平遥,《汉南夏日》收获了费穆评审荣誉,给出的授奖词是:“一部非常值得肯定——无论从影像还是从演员的表演,各个方面都可圈可点的电影。”这是来自官方的赞赏,在民间,不少观众把它评为今年的“平遥最佳”,因为它既不玩弄技巧,也不沉闷好睡,而是老老实实地讲了一个故事。只是故事中的主角从不回避弱点,也不煽情,次次在情绪即将冲向顶点时用力踩下了刹车。
这种创作特点当然与韩帅接受的学术训练有关。比起天马行空的即兴,韩帅更习惯做大量准备工作,然后大刀阔斧地砍掉枝桠,保留精确、简洁的主干。
演员龚蓓苾在《汉南夏日》里分饰“姨妈”和“妈妈”两个角色,她回忆第一次和韩帅见面时,就觉得这个学妹特别有“研究”气质。那时韩帅拿来两大本人物小传,里面写满“姨妈”和“妈妈”两个角色的个人经历,再贴上不同时期的照片,“像书一样厚”。然后韩帅开始阐述这两个人物,“非常清晰,非常有条理,非常自信。”
具体到电影里,这种精确成了无数个引观众遐想的瞬间。开头8分钟,追求杨果的小男孩溺水身亡,当观众以为这是个悬疑片时,她话锋一转,处理成事故轻轻揭过;当同学情谊快走向《白夜行》时,她又创造出惊悚的氛围,牵引回少女成长的主线……一条条线索出现,然后戛然而止,可是生活也正是这样,不是每个事件都一定会有结局。
有观众说,在看《汉南夏日》时,看到了其中的娄烨、达内兄弟的影子。韩帅不否认自己曾受到他们的影响。“郝建老师曾评价娄烨、贾樟柯这一波新生代导演的血液里流淌的是胶片——从他们的一部电影里可以看到50部以上的各种电影,更何况是我们。”
因此,她挑了一张神似夏洛特·甘斯布的脸,选用了娄烨式的手持拍摄,还套上了《罗塞塔》的叙事模板,为的是让她的杨果从世界电影的女孩中脱颖而出。世上可能少有这样的创作场景——在写《汉南夏日》时,韩帅的左边播放着参考影片,中间摆着它的中法文剧本,右边陈列着相关的评论文章......
韩帅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学院派的研究者,能否摆脱死板的方式,拍出真正精彩、有生命力的电影。至少她觉得,《汉南夏日》让她从一板一眼的说明书式拍摄法,跃入了更加生动、自信的创作园地。
“有时候学习的东西是抽象的,大家唯恐抽象的东西控制我们的具象创作,但是你得先有抽象的东西,再想手段去抵达。如果没有目标的话,我们的抵达就无从说起了。”
韩帅与全现在访谈节录
全现在: 2016年接受采访时,您说第一个剧本会是个悬疑片,当时说的是《汉南夏日》这个片子吗?
韩帅:不是,那个片子是我和朋友一起写的,因为各种原因,我最终没有参与。我自己也有转向,之前很喜欢悬疑片,那个阶段市场也很热,但是后来我发现,还是更想说跟自己相关的话,尤其第一次发声。
而且类型这个东西用到其他创作上,尤其是有个性表达的创作上,它的元素特别好用,但不见得一定要完整地采用一种类型,包括《汉南》里面也有一点点心理惊悚元素,这种杂糅的东西是有趣的,而且好的类型片也在做类型的变形。
全现在:《汉南夏日》这个女孩有你身上的影子吗?
韩帅:心理状态肯定是非常接近,这个女孩在面对世界,在身份的认识上面,肯定是我的心理,但事件都是构造的。
全现在:你本身是山东人,为什么会选择在武汉拍?
韩帅:因为基底事件是“溺水”,这在武汉再平常不过。包括片中也没有特别渲染这个事,当它是很正常的意外。
第二个原因是我小时候喜欢看小说,尤其池莉。当时我就觉得,武汉女人非常厉害,只要谈女性,武汉女人就会浮现。我虽然写的是小女人,但她身上的那股劲会让我想起武汉,一群很有生命力的人。
全现在:池莉的哪些小说印象比较深刻?
韩帅:比如说《生活秀》,还有一些中篇。她会切中一些男性小说里回避的东西。女人写女人有个好处,就是不太会回避弱点。我有个朋友看我的片子,会说,我们男性不敢这么写,是会被别人指责的。
那么女性就不一样,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弱点和问题了。包括我拍的这部片子,很多人说是不是有性别批判在里面。我觉得性别批判是双重的,不仅仅是社会对男性的构建问题,还有女性是怎么自我“PUA”的。当你自己都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时,就陷入了自我“PUA”,这个东西是需要大家去面对的,这样才有可能改变。
全现在:具体到《汉南夏日》这个片子里,哪些桥段属于女性的自我“PUA”?
韩帅:后半程杨果在做不喜欢的自己,她的整个行为方式都是为了离开这个地方,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她使用的方法,不管是试镜也好,出卖自己的朋友也好,都用了太多的招数,她变得比较“会”了。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我跟“小姑爹”陈永忠老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听到雨夜那一段杨果要报复赵有的情节时,就问小女孩是不是要杀掉他?这其实就是男性的思维,男孩子之间可以硬碰硬,可以用直接的手段,但杨果是假装自己受到了伤害。她就是利用弱势、性别优势。这个时刻是她黑暗、扭曲的时刻,也是一种自我“PUA”的结果。
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招数其实也坐实了别人对女性的看法。包括杨果一直觉得自己有“罪”,可实际上那场意外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是一旦这件事在小地方传开,杨果会遭遇什么可想而知。所以她本能地认为自己有“罪”,这些都是她心底无法接受女性身份的原因。
全现在:你说写剧本的时候总觉得差一口气,成稿的核心变化是什么?
韩帅:其实是第三幕的内容,就是这个孩子最终会怎么样。写剧本时,我有一段时间进行不下去了,那个时候是电影理论在支援我。我非常喜欢法国导演阿诺·德斯普里钦的《伊斯特·康》,上学的时候老学,但是也没什么很深刻的印象。那天我就拿这部片子放在电脑的最左边,把梅峰老师翻译的剧本放在中间,再把我的理论老师徐枫教授写的评论放在最右边,花了大概两三天的时间,重新一点一点地去看这个片子,看这个女孩是怎么成长的,为什么她能够打动我,再从中寻找可以帮助我的杨果脱颖而出的东西。
当时,徐枫老师有段评价让我特别感动,他说“在充满了权力、压抑和不平等的世界上,我们都必须为自身、并为爱而斗争;因为面对所有这一切势力,我们除了在斗争中让自己生命与灵魂闪光之外,别无他法”。我就想,怎么才能复现老师说的这种澎湃的觉醒。有时候学习的东西是抽象的,大家唯恐抽象的东西控制我们的具象创作,但是你得先有抽象的东西,再想手段去抵达。如果没有目标的话,我们的抵达就无从说起了。
全现在:少女成长这个核心是一直确立的吗?我看过您之前的短片《东尼与明明》,主角是个少年。两部作品之间有没有照应?
韩帅:《东尼》的故事特别帮助我在《汉南夏日》里塑造男孩。因为在拍《东尼》之前,我拍过一个离自己更近的毕业作业,叫《一九九九》,是讲小女孩的故事。我确实是对孩子感兴趣,我们今天的样貌是在儿时决定的。那个时候对于性别刚有认识,这种认识特别敏感,会被重视和放大。
也是在拍《东尼》的时候,我第一次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风格。那部短片和《汉南》有相似之处,都是台词非常少,通过主观的、少年的眼睛“凝视”世界,比较像元电影,靠影像的韵律、视听的韵律来讲故事,我当时觉得这个方法很有美感。
在做字幕的时候,我就在看自己的台词,里面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作为交代剧情或营造氛围存在的。交代性的台词,应该越少越好。我希望留下那些真正的台词,长在人身上的台词,让角色变得有魅力。
全现在:留下的台词已经很简洁了,修改了很多次吧。
韩帅:台词是,因为我是很俗的人,平常看电视剧、网剧、综艺都会特别开心。所以我经常写出来朋友说的“水词”、没有含金量,我才想稍微地凝练一下。
全现在:风格是《东尼》的时候确立的,那大概是什么时候觉得可以拍更大体量的作品了?
韩帅:2015、2016年的时候,我挺有冲动拍长片的。因为我以前做过很多编剧的工作,对于长片体量的叙事,我并不打怵,但是拍摄我一直比较随缘。上学的时候,我其实一直很想做导演,但是这条路上不断有人告诉我,其实我可能不太适合做导演。家人朋友会说,都读到博士了,做老师不好吗? 结婚不好吗?我自己也会犹豫。但是到了2018、2019年,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时候,没想到我会有那么迫切的心态。2018年我毕业,10年的学习结束了,我发现我非常想完整地讲一次话。
全现在:他们说你不适合,是说某些特质不适合?还是希望你过更世俗化、更幸福的生活?
韩帅:都有。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以前拍的短片并不优秀。实话实说,这次我唯一能坦荡说的,就是《汉南夏日》里我有提升。之前的短片都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死板,我是一板一眼地拍东西,始终矫正不过来,拍的东西也没有活力,没有电影感。这次也是修完这个功课之后,我才有自信拍电影了。
全现在:我在想会不会和你的学院派背景有关,因为在国内的导演中,很少有读到博士再出来做导演的。
韩帅:可能只有我和吕行,《无证之罪》的导演也是博士。其实也有说法,一旦你读了书之后,大家就觉得你应该做别的。我差一点就去电影资料馆应聘了,而且不是做评论,是做理论研究员。
我一直觉得理论是好的,没有让我特别崩溃,但读博之后,我有点喘不上气来。因为我是连读的,10年当中没有间断,即使做了一些编剧工作,我也觉得自己在创作上很不专注,所以想通过拍片子,被迫专注。
全现在:编剧是做哪种内容形式的编剧?
韩帅:各种形式,包括开策划会,给其他导演写剧本。但是我写剧本一直感觉有缺憾,一是我希望能做非常优秀的编剧,但始终没那么好。比如我有特别好的搭档,也是《误杀》的编剧之一,我觉得他就是编剧上的天才。我们十几年同学,一直一起写,可他想东西永远比我好、比我快,我的反应就钝一点。
做编剧还有一个挫败感,就是写了太多“尸体”。也不是故事的问题,但一系列市场运作让它无法跟观众见面,10个项目里黄9个太正常了。所以我觉得,你三年只写一个剧本,但是这个剧本能活,你能够操作它,让它有生命,这个过程才算完整。
全现在:我有点不解,为什么你会这么不自信。因为在我们外人看来,你是很成功的人生,能读到博士,也有自己的作品。
韩帅:对,大家都很爱护我,但我很清楚自己的问题。和《妈妈和七天的时间》的导演李冬梅一样,我看评论都是看不太好的评论。
我的朋友常开玩笑说,我们是这个行业的“足底”,不管在影展或者说小圈子里有怎样的影响力,是永远上不了热搜的。而且跟世界电影,跟真正精彩的大师电影相比,我们太渺小了。不能只在当下这个领域里,看我和我的“同桌”谁拍得更好,跟电影的历史相比,我们不退步就不错了。
全现在:我平常遇到的导演,都是很外放、很有自信的人,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不够自信没法坚持拍出一部作品。您这样的性格,会不会过度自省?
韩帅:没有,自信还是有的。但是因为我是山东人,我们常说,山东女人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忍”,最先奉劝你“你不行”都是女人自己,所以还是女性自我“PUA”的问题。在那样的环境下,包括我又是军人家庭出身,血液里面是没有骄傲这个概念的。
我经常问,为什么他们这么自信?
全现在:对,你看别人《伊比利亚的派对》的导演都很自信。
韩帅:对,但自信的状态很好,他一定是在他的教育和家庭环境中得到了自信,这种自信能够让人快乐,但我的成长和教育背景,已经让我比较难享受自信的快乐了。
但我现在看,这也是我的优势,因为我明白了它背后的逻辑和道理,其实不是情绪上的负面自卑,而是更客观和清醒了。
全现在:很多网友说看了《汉南夏日》这部片子,觉得你有点像达内兄弟,像娄烨,你怎么看?
韩帅:非常的对......其实娄烨导演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花了太长时间去看他的东西,喜欢他的手法,而且他的手法也特别好用,比如即兴、解放表演、怎么在现场跟工作人员沟通,我是特别受他激励的。
我也在强迫自己接受工作人员的意见。以前我是非常武断的,谁提意见我都不会听。后来我发现,当演员说这样演“不舒服”的时候,一定有更好的建议。
达内兄弟是因为,这个电影从模板上来说,我希望它像《罗塞塔》一样简洁有力,当然它永远比不上《罗塞塔》,它也不是《罗塞塔》。 其实还受到很多电影的影响,像《不害臊的姑娘》《伊斯特·康》《捕鼠者》等等,它可能受到了50部电影的影响。郝建老师曾评价过,娄烨、贾樟柯这一波新生代导演的血液里,流淌着五十部胶片,更何况是我们。
全现在:你接下来还会再做研究吗?
韩帅:研究可能是自我的研究,感兴趣的我会去看,做电影也会找相关的理论去支撑。其实我之前有点反感再去看理论,但是一个学社会学的好朋友有一次问我:刚生下来的女婴有母性吗?我突然发现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能再回去翻一翻,看看《第二性》什么的。
我发现我们哪怕是学理论的,所谓科班出身,经常犯的错误是,我们自以为我们知道,以为我们已经通了,但是其实没有。
全现在:我认识很多读博士的人,他们会选择去做教职,你现在放弃研究会不会可惜?
韩帅:对,过去我一直觉得自己想当老师,适合做老师。但博士期间代过本科的课,发现自己不是特别有兴趣,也没有底气。特别是教中戏的进修班,班上同学大多都是行业里的人,他们不见得有清晰的知识结构,但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我再去讲创作,挺空中楼阁的,我教得不够自信,也不够愉快。
当然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也有问题,这个行业竞争特别激烈,实话实说,女博士找工作非常困难。如果你想留在北京,错失了应届的机会,也就没什么机会了。我碰到过非常实在的老师,他就说是因为性别原因,女博士进入大学之后会生个孩子,一休休三年,等到你稍微缓过来,又开始搞创作。站在学院的角度讲,会有特别强的不安全感。
全现在:我们再简单聊下《新感觉电影》这本书,娄烨其实不太接受采访,为什么博士阶段想做这样的题目?
韩帅:我本科做的是梅尔维尔,硕士论文写的是哈内克,博士论文我说要写娄烨的时候,其实所有老师都反对,他们说:你怎么本科写一个硕士论文题目,硕士写一个博士论文题目,到了博士写了本科论文的题目。娄烨导演太难被界定了,他又在创作的黄金期,不是已经盖棺定论的大师,去定义和描述他非常难。
但是我当时觉得,博士不能再做没有一手材料的翻译了。所以我想选一个能见到他本人,看到他创作和团队的导演,这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东西。没有顾别人的反对,我就选了他。
去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筹备《兰心大剧院》。那时工作人员只给了我一个小时的时间,结果他越聊越高兴,和我聊了三个半小时。
我觉得导演他爱谈电影本身,而不是老问审查或者意识形态问题。他在访谈中说过,现有的电影评论还没有到可以评论他技术层面的地步,因为大家的知识结构不够。我既学理论又拍,我就跟他谈语言,他特别开心。
当时我们真的谈到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么接,为什么老使用这些小招。比如他爱用闪白,其实如果不是详尽地拉片,不会发现那是闪白。我拿这些跟他谈的时候,他也会有可以谈得更深入的冲动。当然我也是私心,总得谈点对我有帮助的东西。
全现在:他有哪句话或者哪些方法是特别打动你的吗?
韩帅:我很喜欢他2011年在法国拍的《花》,英文片名原来叫“bitch”,当时我问他“你拍这个东西的初衷是什么?”他说“我就是要给婊子立牌坊”,这句话特别打动我。豆瓣有很多人评论杨果,包括表妹这个角色,觉得她们不是主流审美里的女孩,有点“婊”,我其实特别开心。我觉得那种所谓的“婊”是生命力的象征,这才平等、正常。
为什么男孩子可以说今天要找个姑娘,特自豪,女孩子一这么说就变成了“婊”?娄烨导演说了这句话,我就觉得他是自由的人,有平等眼光的人。包括他拍《推拿》,里面对明眼人和盲人也是一视同仁的。这一点让我开始思考,我何时能做到真正平等地看待所有的角色。
全现在:《汉南夏日》里也有对媒介的反思,比方说中间那段录像,这个部分是不是也受到他影像风格探索上的影响?
韩帅:其实这块是受哈内克的影响比较大。我很喜欢媒介,因为它确实无处不在,而且天然地有“真和假”的议题在里面,我每次都会用一点。
最开始从武汉到上海的部分,我们用的是蒙太奇。但是我们剪辑指导的朋友,《江湖儿女》的剪辑师马修觉得,这个媒介并不明显。他提出加一点,用真实的东西去破一下,比如杨果的手机。这是一个很直接很聪明的建议,我们剪辑指导也觉得行之有效,所以我们做了这样的调整。最后的素材实际上是我、摄影师,还有制片看景的素材,汇总起来重新剪的。确实用手机是更好,媒介这个东西在最重要的一段确立起来了,而且看上去很塑料的影像,效果却非常心理化,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全现在:我们看今年平遥的作品,有的导演在走风格或者结构上的极致,像《汉南夏日》这样认真叙事的反而少见,您怎么看这种趋势?
韩帅:风格本身也是好的,有些电影可能在叙事上不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但风格都是才华的展现,只要才华是好的,就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我一直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包括我在拍摄过程中,制片人也常常问我,我的作者性在哪里?但作者性不等于视听语言,它们是两个维度的事。作者性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看法,不管你用谁的招,不管学谁,里面都一定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我更在意的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不是独特?我的表达是不是统一?我有一个比较传统的创作观念,电影要有灵魂,要言之有物,这个“物”不一定大,但是要有,电影不仅仅是视听语言,不仅仅是风格。如果电影节展真的要鼓励风格的话,其实可以更鼓励实验短片的创作,不一定要在长片里一步到位。
我自己也是没这个自信,因为我没有纪录短片跟实验短片的经验,只能老老实实搞,不敢做太大的尝试。但是如果后面有时间,我愿意多去磨练一下。因为实验短片跟纪录短片,才是你电影语言往前走的最好方法,实验成功,再进行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