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9405
  • 独行侠
    2021/11/15 0:51:49
    绝妙的故事和绝妙的叙事

    1、写信的女人

    故事:一个女人看啥都不爽,殡仪馆的司机、街道上的狗屎、邻居的生活情况,一开始写信举报给她带来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上瘾让她路见不平写信举报,不论她是否了解事情的真相,当然,在她看来她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最后她进了监狱,与杀人犯交好,非常快乐。

    1、写信的女人

    故事:一个女人看啥都不爽,殡仪馆的司机、街道上的狗屎、邻居的生活情况,一开始写信举报给她带来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上瘾让她路见不平写信举报,不论她是否了解事情的真相,当然,在她看来她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最后她进了监狱,与杀人犯交好,非常快乐。

    过程:生活中她极少与人交际,她并不知道人类社会所制定的规则大多数只是一个标杆,做不到标杆的标准才是现实的妥协。而大多数人,本就该为“未达标准”妥协,因为“未达标准”就是大多数人的标准。故事最后她与狱友们建立起友谊,这是她非常稀缺的东西所以她很珍惜,在友谊面前她完全没想到这些杀人犯距离普通人的“未达标准”还差得很远,但是她并未觉得不妥。

    事实:如果你把别人当做敌人,自然眼里容不下沙子,但何必呢,如果把人们当做朋友,自然会谅解。与人为善,免得进监狱。

    2、普通女人

    故事:妈妈看到儿子青春期性征的成长、人格的成长之后,爱上了他,并在他与女友寻欢的时候爆发出来。最后全家都知道了她少数派的爱,只当是心理疾病,她寻医问药之后谎称自己已不再爱儿子。

    过程:乱伦之爱的禁忌程度似乎堪比恋童癖,我感觉恋童癖大多是性爱层面的,就是成年人一厢情愿的剥削和施暴。而乱伦之爱若不是从性爱层面出发实属悲剧。爱是感情的激发,无法控制,无法认为毁灭,母亲爱上儿子,这是事实,而不是她个人主观的意思。儿子鄙视母亲的爱,说这很恶心,这事儿说出去,别人都会说这很恶心,你怎么可以!?你怎么可以爱上亲生儿子?!但这是事实,不受她意志控制。

    事实: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对少数爱群体多一些理解吧。他们也很可怜,这只是爱而已。

    3、迎难而上——家道中落寡妇的正能量

    故事:丈夫去世之后大笔财产因儿子投资失败而消失,精神疾病女儿病情却在失去财富之后逐渐好转,寡妇精神状态很好。最后母亲坐在小小的没有几件家具的房间里听随身听,这对她来说是个新事物,她已经很满足了。

    过程:这个故事我没有看得很仔细,可能有点悬疑在里面,儿子骗走财产,父亲从小欺辱女儿导致女儿精神失常,父亲其实是母亲下毒杀害的。

    事实:不知道最后事情的走向是否如母亲所愿,但至少有一件事情是好的,女儿病好了。事实上她不需要漂亮的家具和衣服,有最好,没有也可以,确实是迎难而上了。

    4、大好机会——女演员一路睡成龙套

    故事:不太聪明的女演员整天被人占便宜,但她并没有不爽(也许)

    事实:可能就是女性职场现状吧,被索取被欺骗,倒是女性还要自己一个劲给自己找补,“没有付出没有回报”“我是好演员他才睡我”,醒醒。

    5、玩三明治——恋童癖

    故事:这个角色一路都很正常,似乎只是一个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大叔,过分苛刻的歧视而已,但是最后,在跟小女孩玩“三明治”——你的手叠在我的手上,我的手叠在你的手上的游戏——时,觉得女孩子想跟他做,所以他带小孩去了灌木丛。

    事实:他觉得他是正常人,他老婆觉得他是正常人,这就是变态的视角,你可以给他定罪,把他关起来,把事情写进档案里,告诉他这是犯法的,但没办法改变他的想法。他的想法就是,小姑娘想跟他做,因为她想把手指塞进他的拳头。除此之外,他就是正常人,你无法辨别。

    6、糖罐里的薯条——精神缺陷大龄妈宝反对老妈黄昏恋

    故事:儿子对健忘母亲的黄昏恋极为不满和恐惧,所幸男方已婚四舍五入是个骗子,让这段恋情破灭了,才算挽回了形式稳定了现有的局面。

    过程:很喜欢这种把人物重点放在最后才说出来的形式,慢慢透露男主角的精神疾病导致他很难与人交往,最后透露出男主是同性恋而在1980s还是禁忌所以他没有出柜(片子中有个镜头他把一本杂志塞进衣橱顶上的篮子里,杂志封面看不清)。如果没有主角的这层人物特性,故事的风向可能就不同了

    事实:其实母亲本不该与这个男人在一起,因为他是骗子。但是故事多少有点怪罪这个精神有缺陷的儿子,就好像是他故意拆散这对老鸳鸯一样。一个健忘的老人与另一个你没去过家里、没见过家人、婚后准备住进来的老男人结婚,这件事搁谁身上都会有点顾虑。儿子的顾虑合情合理,但是当他讲给社区健康中心那些人听的时候,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并称之为有爱的婚姻。作为观众。我也觉得这段婚姻不妥,但也不否认,我认为儿子的顾虑大多来自对他自己的考量,但又如何?不妥就是不妥,为何因为提出人而对事物的看法做出改变呢?

    母亲有一点很奇怪,她常常对儿子说爱他,并说如果他能幸福生活她死去也愿意。可这下一句话就是她要结婚让儿子搬去青年旅社。也许她的爱就是停留在口头上吧,是不是 有一种可能,母亲的口头上的爱禁锢了儿子,或者说,母亲想要身边有一个人,那个人可以是儿子,但是如果有T先生的话更好,T先生首选,不行的话她就继续让儿子留在身边。

    事实:一件事是否妥当、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否受了讲述人/利益关系人的影响,而改变了对事情本质的看法。

    吹一波:我太爱马丁的表演了,看这个表演我完全不认为他是马丁,他就是格雷厄姆本人。

    7、外面的狗——洁癖女因为狗子大义灭亲

    故事:妻子太讨厌狗狗了,所以决定不帮老公藏犯罪证据让他自生自灭。

    事实:不知道老公在无罪释放之后在家里横什么横,他似乎觉得他无罪释放是因为狗子,但他感谢错了人。所以了解事情的关键对象很重要。

    8、扁豆中的床——神父妻子出轨印度爱神

    故事:老公是神父太悲剧了,连性爱都是上帝的旨意,在教堂还有面对婊得要命的别的神父的妻子,烦死人了。但是,她的印度爱神还是离开了,她去酗酒救助会本事爱神的意思,却又变成了上帝的旨意。

    事实:做爱吧,去他娘的上帝。

    9、西班牙花园——我心爱的邻居太太死在了囚犯医院

    故事:女主的闺蜜/女友杀死了丈夫,因为女友常年被丈夫虐待,女主发现自己丈夫也是施暴人之一,而女友却因病死在了医院。而期间女主一直去探望女友。

    过程:我一开始不喜欢她的叙述,眼神游离(一开始我以为她没背词儿),奇怪的停顿,最后却被她的叙事节奏讲到爆哭。。一定是爱情太美了我才这样的55555

    事实:故事的最后女主说,有些植物,能在阴影里长得很好,但是她啊,不信谁会真的喜欢阴影,那些在阴影里长得很好的植物啊,只要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就会变回自己。(好好哭)

    在这个故事里,谁是阳光呢,只有女主一人了,她是阳光,才让邻居太太有勇气开枪的。

    只是,只要坐牢两年,你都不能坚持一下吗,两年你就能出来了。

    10、神之手——古董店跟旧货店有什么区别呢 ?

    故事:有些人会学电视上的讨价还价的手法,先问你A多少钱,表现得很想买,最后不经意间问起B,其实他们一开始就是想买B,别上当哦。

    事实:很讽刺的故事,你以为别人随意的馈赠都是垃圾,说不定那点馈赠里就有宝贝,感谢并重视每一次馈赠吧。

    11、女士新立足生活

    故事:足科医生喜欢女主的脚所以愿意花钱让她给他踩背,被人指指点点,甚至有人觉得她很随便可以出去卖,事实上这有点爱情意味而这个交易让女主容光焕发。女主的哥哥给护工花钱却被骗走了积蓄,一蹶不振。

    事实:性爱的事情,或者一些身体接触的交易,有爱和没爱,差很多。哥哥一方面心疼钱,一方面可能觉得自己没有人爱,才更一蹶不振吧。

    12、神龛——丈夫事故去世之后发现他的性癖不是自己

    故事:深爱丈夫的女主常去事故事发地哀悼,但发现丈夫可能是同性恋(窥阴癖)或有别的什么奇怪的性癖,她做的三明治他送给别人,而跟别的哥特女子分享同一个三明治。那个哥特女子似乎也深爱着丈夫。

    过程:女主觉得性癖古怪的那个人是丈夫的另一面,她并不否认这个男人作为完美丈夫的那一面。怎么样都好,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并没有因此化为谎言。

    事实:女主似乎是在一厢情愿的自以为,而这源于她对丈夫的爱十分深刻。其实每个人的性癖和现实生活总是脱节的,丈夫有勇气实现性癖不失为一种勇气,不道德的勇气。不要随便否认他对妻子的爱,你的性癖和你的婚姻一致吗?

    总之太好看了,希望以后还会拍(请继续让马丁弗里曼参演,感谢!)

    【详细】
    139934264
  • 我是卢俊
    2015/1/19 20:32:13
    《功夫》里隐藏了10年的秘密
    《功夫》里隐藏了10年的秘密

    十年前我第一次看《功夫》是在北京东直门外东创影剧院,那会我刚刚大学毕业两年,是典型的屌丝中的屌丝,周星驰是我们那一代屌丝的精神偶像,那一年,我也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在荧幕上熟悉的陌生人,那个头发花白、清瘦、羞涩、内敛的外表难掩他非凡的光芒的陌生人,他真的是那种会发光的人,浑身散发着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特别的光。这十年也慢慢和他接触越来越多,如今的他不仅仅是我们
    《功夫》里隐藏了10年的秘密

    十年前我第一次看《功夫》是在北京东直门外东创影剧院,那会我刚刚大学毕业两年,是典型的屌丝中的屌丝,周星驰是我们那一代屌丝的精神偶像,那一年,我也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在荧幕上熟悉的陌生人,那个头发花白、清瘦、羞涩、内敛的外表难掩他非凡的光芒的陌生人,他真的是那种会发光的人,浑身散发着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特别的光。这十年也慢慢和他接触越来越多,如今的他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屌丝的偶像,有句话说得很好,星星是穷人的钻石。是的,他已经不可磨灭地成为了穷人的钻石。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下午带着儿子和老婆在西单首都电影院看了全新转制的3D版的《功夫》,我不妨把这部电影里,很多人没有看到的秘密,跟大家做个分享。

    电影如梦,人生如梦

    周星驰在这部电影的架构上做得最妙的动作就是结尾处,男女主角在糖果店门口相遇会心一笑,恍若当年,他们重返童年……这部电影的全部内容只是那是那个花了所有零花钱的男孩从乞丐手里购买了一本《如来神掌》所发的一个梦,如果观众细心一点,就会看到包租公、包租婆、四眼仔、龅牙珍、酱爆、乞丐还是如日常中一样生活在市井,用最日常的模式在度过经年。那些所谓的隐于市的一个个绝世高手,只不过是那本《如来神掌》引发的一连串想象罢了,这和周星驰意识里“人人都是高手,或者根本就没有高手”亦真亦幻,若隐若现的基本认知高度统一,这也就很好理解,周星驰用这个结尾寄托了他电影如梦,人生如梦的思想与情怀。

    善恶互为因果,又互为一体

    “恶之花”这个重要的图案,甚至是图腾,在影片中反复的出现,异常精巧地表达了周星驰对善恶的通透理解。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斧头帮集体舞的时候,地板上的花纹和火云邪神的暗器都采用了“莲花”的基本构图,莲花在东方文化里象征着纯净、平和、善良、美好,但是矗立在莲花上的斧头帮和火云邪神的“莲花杵”中的毒针都是善恶互为一体象征,周星驰扮演的角色自身也有一个由善转恶、由恶转善的自我蜕变和救赎的过程,在影片结尾周星驰拔掉了“莲花杵”中的毒刺,并没有置反派于死地,他用人性中的善,遏制了人性中的恶,一句“想学啊,我教你啊”,让那朵“恶之花”心悦诚服地成为了美好和善良的传承。
    周星驰用这样高度凝练和精巧的细节和道具表达了他所理解的善恶本来一体,又互为因果的价值认知。这在另外一组道具中也有佐证,就是海报中用到的棒棒糖和斧头,这对矛盾和张力很强的道具,所要表达的和“恶之花”一样,只不过更鲜明罢了。

    暗藏玄机的十字路口

    很多观众没有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周星驰和他的跟班肥仔聪常常出没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什么是一个红绿灯岗亭,这个鼎状的岗亭在电影中出现过多次,它的功效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关于火云邪神与如来神掌的秘籍的典故是,电视剧《如来神掌》中段飞在古鼎被打烂之后,竟发现火云邪神将掌法留在鼎内,最后关头段飞终成功地使出万佛朝宗……那么为什么周星驰在被毒蛇咬了嘴唇之后,在交通亭内能够逼出飞刀与蛇毒,不疗自愈,而且又能逼出潜能在交通亭上打下无数个掌印,就有了最好的解释。
    另一个功效就是,这两个社会底层的小混混他们在善恶边缘,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交通岗亭只会出现在十字路口,一念变善,一念为恶,最终他们还是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感召之下,实现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与自我救赎。包租婆说,年轻人,行差踏错,在所难免,也映证了周星驰内心的挣扎。只要内心的正气被唤醒,人在关键的时候还是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周星驰的身世之谜

    影片对周星驰的身世交代是很模糊的,他就是一个失散在市井的孤儿擦鞋匠。但是如果观众细心观察,周星驰的确就是包租公与包租婆之子。其中的线索之一是,包租婆说,当年因为争强好胜,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被人打死。但这个“死”和周星驰被火云邪神殴打至“死”是同样的场景,但是因为他是万中无一的奇才,具有超凡的自我修复能力,无论是毒蛇咬伤,还是飞刀所伤。林子聪说,为什么你每次受伤都能不治而愈?也就暗示着包租婆当年所谓的目睹儿子惨死只是一个假象。周星驰在片中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把自己的本来用于读书成为一个“医生或者律师”的零花钱用来购买了《如来神掌》的秘籍,而最后周星驰和火云邪神对决时,包租婆说,如果我们的儿子还活着也像他这么大了,说不定“不是一个医生,就是一个律师”。但这一些线索只构成了一个美好的猜想,周星驰即包租公婆之子。
    实际上再细心一点的观众可以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证据,就是周星驰年幼生活场景里有一个重要的生活场景的墙上有一个招牌“十灵丹”,这个招牌最后在周星驰被火云邪神打成重伤之后被包租公婆治疗的地点也正是他们经营的药店,火云邪神闻到药味之后回神看过去的墙上也有一个招牌“十灵丹”,这就不是巧合了。这是证明周星驰身世的最佳铁证,这个重要的细节可能十年前的观众大多数都没有发现。

    谁才是万中无一的高手?

      《功夫》的原名是《高手又见高手》,那么谁才是真正的高手?是真正依次出现的是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六指琴魔、太极拳、狮吼功、蛤蟆功和如来神掌吗?很显然这些功夫的出现并不是要证明唯快不破天下武功谁更是真正的高手。人世间万中无一的高手在《功夫》中有精准的表达,就是周星驰被火云邪神重创之后,那根轻轻敲向火云邪神木棍背后的勇气。这看似搞笑的轻轻一击,是他在经历哑女年少记忆唤醒之后的自我挣扎,也是他的生身父母所言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点化,他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了背叛他一直都没有真正拥有的“恶”,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所一直索拥有的善的力量。
    这种勇气是周星驰作为导演最想表达的,他多次说过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勇气的电影,武力表面上是击败对手的技术,实际上“止戈”为“武”,停止争斗才是武的根本内涵,“止戈”最需要的不是更强的技术,而是支撑更强武功背后的勇气,结尾处周星驰并未以暴制暴,消灭邪恶,而是引恶为善,这种勇气才是武侠的重要内核之一,勇气才是那个万中无一的高手。作为导演的周星驰,将东方武术的深层价值观以一种好莱坞电影的技术,表达了一个反好莱坞的内核,十年之后回味,不得不佩服他创作这部影片时候的深刻思考。

    无厘头的告别和救赎

    《功夫》是周星驰当年的转型之作,很多《大话西游》的粉丝并不喜欢《功夫》,这部电影上映之处的豆瓣评分只有7.0分,十年之后这部电影的评分变成了7.5,这样的现象在周星驰身上发生过两次,如果豆瓣早在《大话西游》上映的时候就存在,当年的评分肯定不及格,但是1998年之后这部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今的评分高达9.1分。在今天有很多电影人和观众都会说《功夫》是周星驰电影生涯中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从《喜剧之王》开始,周星驰的电影风格日趋成熟,影片中“无厘头”的东西开始减少,增加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在《少林足球》、《功夫》以及《长江七号》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少林足球》是周星驰借助好莱坞技术风格的一个全新的开始,那么《功夫》则是他转变风格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功夫》可以说是寻回香港文化的一盏领航灯:以出奇的喜剧手法,自然地结合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思想,并加上市井阶层的奇异智慧,香港文化于是隐约呈现。这是对“无厘头”扬弃的收获。为了寻求新的突破,周星驰不断地探索着,他冒着可能会不被观众认可的巨大的风险,并忍痛的割舍了“无厘头”式的喜剧风格,他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尝试也进行了一次自我的挑战,十年过去,我们再回头看,事实证明了,不断的转型,对周星驰来说,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停留在过去,等待他的只是失败。周星驰在这一点上是多么的真实、偏执、敏感、又不依不饶。

    我记得和菜头写过一篇影评大致说“从良了就别来找我”,看起来周星驰现在更像是个传道者。其实这是我们内心面对成长对自己提出的质疑,跟他有关,又跟他无关。我们这一代人随着自己年少轻狂时对周星驰的痴迷,到今天我们已经成熟世故的时候仍然怀恋那个永不磨灭的年代。即便是表面上如何隐忍和淡定,但是背后仍有一颗不肯媚俗的心。而周星驰正是我们期望的那个可以嘲讽一切的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嘲讽、颠覆、恶心一切的周星驰,他像一个梦想一样若即若离。
    《功夫》告诉我们,我和原来的那个周星驰说再见了。尽管在他的内心隐藏着太多的孤傲,但是他并没有在这么多次的赞赏和肯定中迷失自己,我们始终都只看到一个头发花白、清瘦、疲倦并且谦和大度的男人,那个在银幕上嬉笑怒骂、癫狂灿烂、嚣张跋扈、恶搞卖弄、隐忍凄惨、自怨自艾、自我陶醉、自作自受、自欺欺人、自以为是的家伙不见了,他去了哪里?
    如今时隔十年我们再看《功夫》时期的周星驰,其实他的内心和精神气质一直没变,却又一直在变。所以,对于他来说,唯变不破才是他的真正的哲学。关于《功夫》有太多秘密可以讲,如果可以,我能写十万字的分析文章,告诉大家应该珍惜这次有可能最后一次在大荧幕上见到周星驰的机会。我们和十年前的自己相约,去找到如今已经慢慢疏离了的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勇气青年。
    【详细】
    73493758
  • 剧音
    2019/1/9 16:22:57
    《3年A班》分集感想 最终话 生涯一教师!

    关注“南斗六班”公众号,查看更多日剧感想与浅析

    关注“南斗六班”公众号,查看更多日剧感想与浅析

    9884250
  • 满囤儿
    2016/1/5 21:00:58
    《继父回家》:拷问好人与坏人的界定
    文/满囤儿


            究竟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好人会不会变成坏人,坏人又会不会变成好人?由于检验所需的时间成本太高,其实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不过那些喜欢思考、喜欢观察,喜欢研究社会学的人,总想探讨一下界定的可能性。然而,人的好坏真的能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吗?有的文艺作品在质疑,有的文艺作品在举
    文/满囤儿


            究竟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好人会不会变成坏人,坏人又会不会变成好人?由于检验所需的时间成本太高,其实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不过那些喜欢思考、喜欢观察,喜欢研究社会学的人,总想探讨一下界定的可能性。然而,人的好坏真的能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吗?有的文艺作品在质疑,有的文艺作品在举证。山东卫视热播的电视剧《继父回家》中的主人公李宽(范明 饰)曾蹲监狱17年。他,真的不是好人吗?


            在大家都盛赞曹保平的《烈日灼心》时,我却觉得他这次的改编工作并不及格。因为影片上映后,观众都去讨论邓超和段奕宏的基情了,完全没有体会到原著小说《太阳黑子》对现行刑法的思考。深刻的现实意味在银幕上悉数丢失,你说算不算及格?在我看来,影视作品就得有一定的现实担当。如果纯粹娱乐化,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继父回家》虽然没有《烈日灼心》的光环,却有着比其更直观的现实担当。


            李宽并不是坏人,但他在处理愤怒情绪的时候措施不当,因防卫过当而致人死亡很值得同情,却不足以宽恕。17年的牢狱生活,虽然不能说判得绝对的公平公正,却也是维系社会天平不至于过度倾斜的无奈之举。出狱后的李宽虽然落寞,却从未偏执地抱怨此事,可见他个人的成熟并不比那些在监狱外活过这17年的人。监狱,是惩戒机构,还是教育机构?《继父回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就像看完《太阳黑子》,我们会质疑“杀人偿命是否真的那么天经地义”一样。


            李宽出狱后,由于被贴上了标签,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上不同人对他不同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的不同,代表了他们对好人的界定不同。很显然,离李宽最近的人(在李宽进监狱前就熟悉的人),比如他的妻子丁洁(闫学晶 饰)和他的好友马建新(曹力 饰)对其接受程度最高,基本上做到了无条件的信任。离李宽稍远的人(在李宽进监狱前没有交集的人),比如一直追求丁洁的司徒憾(张一龙 饰),以及李宽的“龙凤胎”儿女,对李宽便已经是有戒心的接受了。而与李宽完全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在刚接触李宽的时候,更是会有完全不接受的情况出现。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依法治国多年后,法律在约束人行为、规范人做事上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法律却变成了很多人界定好人与坏人的硬性标尺。你若犯过法,无论真实的缘由是什么,你都会被贴上坏人的标签。即便别人不指着你骂,你都会在心里被这个标签死死绑住。范明把李宽演得在社会上时时刻刻都好像处于委屈之中。这到并不是因为李宽懦弱,而是因为他与社会产生了矛盾。虽然没有明讲,但是《老炮儿》中的六爷其实和李宽是一样的情况。只不过重视戏剧冲突的电影,需要六爷在冲突中把生命燃烧;而重视情感关怀的电视剧,则需要李宽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阴霾。
    【详细】
    77221394
  • 长江锦幔舟
    2014/12/22 1:43:52
    可以在主题上独辟蹊径,犯不上无意义地篡改细节
    估计每一个翻拍经典的导演都会坐在小黑屋里抱头。
    要怎么改才能让人表示哇哦好惊艳。
    第一个联想到的是库布里克的闪灵,虽然他把原著改编得亲爹都快认不出来(据说斯蒂芬金大为光火不惜亲自重拍一版),但是后来观众谈到闪灵全都在那纠结这饭店究竟和印第安人有啥关系结尾的照片是咋回事另外那个戴着面具给人口交的又在影射什么BLABLA,相比之下原著只写了一个闹鬼饭店简直弱爆了。这个改天单独列一篇来说。<
    估计每一个翻拍经典的导演都会坐在小黑屋里抱头。
    要怎么改才能让人表示哇哦好惊艳。
    第一个联想到的是库布里克的闪灵,虽然他把原著改编得亲爹都快认不出来(据说斯蒂芬金大为光火不惜亲自重拍一版),但是后来观众谈到闪灵全都在那纠结这饭店究竟和印第安人有啥关系结尾的照片是咋回事另外那个戴着面具给人口交的又在影射什么BLABLA,相比之下原著只写了一个闹鬼饭店简直弱爆了。这个改天单独列一篇来说。
    74年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我并不是很喜欢,波洛歪着脖子癫痫一样大喊大叫的姿态加上国语配音刻意的拿腔拿调给我留下了很恶劣的印象,而且解密的时候所有的演员都没有一点惊慌感,个别的还会露出似笑非笑高深莫测的表情。所以我一直挺希望能重拍一版的。
    结果这个版本的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首先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所有的版本里没有一个按照原著描写的来演绎阿姆斯特朗夫人的母亲、那个女演员?原著里的“美国太太”明明是一副神神叨叨言语动作都很用力,经常怒刷存在感的娘们儿嘴脸,结果每一版电影里都是一个高冷贵妇,板着脸昂着头,口角边惜字如金地滚出几个单词……
    其次我不明白为啥要对一些细节做无谓的改动。比如原著里的“陪审团”中,有一个法国来的私人侦探,在波洛揭开这一车人跟阿姆斯特朗家的关系时他特淡定地表示我是这车上唯一不认识阿姆斯特朗的,你能否认么。波洛也很淡定地表示你不认识阿姆斯特朗,但你跟他们家的法国女仆搞对象来着……当时这丫就囧在那了。我挺喜欢这个插曲的,结果这一版电影里把跟女仆谈恋爱的事安在了意大利司机身上(这真是家仇国恨一起爆发啊),法国侦探的位置被康斯坦丁医生给顶替了——这尼玛是作弊啊,车上的列车员是你们的人就已经很逆天了,这又把医生也收入麾下?那何必大费周章地蒙蔽波洛,让医生验尸的时候在死亡时间上做做手脚就好了啊。
    不过尽管如此,为了这版里别出心裁的主题我仍愿意给它打三星。
    主题其实也是原著的主题,只不过更加深了而已:我们有没有权利凌驾法律之上去审判他人的罪过?
    为了凸显这一主题,还加了片头的情节(麻痹吓我一跳还以为下错了片子):罪不至死而自杀的士兵,以及伊斯坦布尔街头被乱石砸死的通奸妇女。
    说实在的波洛在这两个情节里的表现都挺让人惊讶的,一方面他认为罪过就是罪过,做选择的时候也就表示愿意接受这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也承认这结果可能过于残酷。
    王小波在哪篇杂文里吐槽过,明辨是非乃是这世上最难的事。各人有各人的是非观,所以依靠法律是现阶段最公平的做法,就像虽然高考可能徇私可能舞弊,可能有众多肮脏黑暗的内幕,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它仍然是公平度仅次于死亡的制度,如果取消这个制度,才真正进入黑暗的时刻。
    因此尽管卡塞蒂的罪恶板上钉钉,波洛仍然不赞成私设公堂,自己审判自己处刑。
    与众人辩论的那段也算是改编的高潮,阿布思诺特上校都快要拔枪崩了他了,被德本汉小姐喷回去了:我们杀卡塞蒂是替天行道,杀这个人就变成凶手了。
    【我在想如果波洛坚持初心把这群人交给警方,那才叫改编出了新高度……

    另外,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原著里波洛没怎么心理挣扎就决定编瞎话糊弄警方的做法。
    信教的那位(是护士?)说,有些罪恶即使是上帝也不会原谅的。
    我很喜欢这个观点。
    退一步说,就算所有的罪恶都可以被上帝原谅,也总会有人愿意担当这个把罪人送到上帝面前去的角色。
    我只希望这种观点(以及之后的行为)要有一个度。
    能不做的时候就不做。
    非做不可的时候,做完不要纠结。
    慎之,慎之。

    PS:公爵夫人坐在床头对被下了药无法反抗的卡塞蒂轻声细语地说出“你就没有想过我们会为了挚爱之人对你追杀到天涯海角么”的那一段极其有feel,比74版里卡塞蒂跟死猪一样被轮流进来的人捅刀子强多了。
    【详细】
    72681602
  • 乐趣影视
    2017/1/12 15:39:06
    《钱规则之奇葩千金》求祝福,求鼓励!!!
    “你要认命,这就是你的命。”
    这是网红凤姐在文章《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中的句子,是她的母亲对她说的话。
    “你要认命,这就是你的命。”
    这是网红凤姐在文章《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中的句子,是她的母亲对她说的话。
    8288223
  • 小红帽
    2018/5/23 23:52:03
    在自家阁楼 活成流浪汉 —— 《脆弱地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看了这么一部脑洞开阔,但又合情合理的电影。 男主有着一份安稳的高收入工作,住在郊区的大房子里,隔绝世事嘈杂,又吃穿不愁,有着漂亮的妻子和两个女儿,生活似乎很完美。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某天下班后意外来到自家落灰的阁楼,发现原来从窗户看着自己房子里发生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看了这么一部脑洞开阔,但又合情合理的电影。 男主有着一份安稳的高收入工作,住在郊区的大房子里,隔绝世事嘈杂,又吃穿不愁,有着漂亮的妻子和两个女儿,生活似乎很完美。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某天下班后意外来到自家落灰的阁楼,发现原来从窗户看着自己房子里发生的...  (展开)
    【详细】
    9389253
  • 薄雾微光
    2020/9/18 10:09:56
    都是人间天使
    把《玛利亚的孩子》《稚情》(又译《马瑟林纳》)和《小活佛》这三部电影,放在一起,很是有趣。正当国际上极端主义盛行的时候,我更信奉和平、平等与尊重。伊斯兰教、佛教与基督教,共生共处,互为弥补,这是人类智慧的文明结晶。恰好这三部电影,正体现了这一精神。 善于思考...  (展开)
    把《玛利亚的孩子》《稚情》(又译《马瑟林纳》)和《小活佛》这三部电影,放在一起,很是有趣。正当国际上极端主义盛行的时候,我更信奉和平、平等与尊重。伊斯兰教、佛教与基督教,共生共处,互为弥补,这是人类智慧的文明结晶。恰好这三部电影,正体现了这一精神。 善于思考...  (展开)
    【详细】
    12869215
  • 懒懒
    2016/7/27 10:52:33
    只是因为短评写不下
    近乎纯净的爱情童话 眼角眉梢都是赤诚和青涩 这部电影的意义或许并不在片子本身 而在于电影之外的一些东西 张国荣 梅艳芳 张曼玉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合作 那个时代原来已经很遥远了 电影女主名叫Monica 而张国荣的Monica是我很喜欢很喜欢的一首歌 影片叫缘份 而张国荣和梅艳芳最后一次合作的歌曲便是缘份 真是奇妙 又让人感慨
    近乎纯净的爱情童话 眼角眉梢都是赤诚和青涩 这部电影的意义或许并不在片子本身 而在于电影之外的一些东西 张国荣 梅艳芳 张曼玉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合作 那个时代原来已经很遥远了 电影女主名叫Monica 而张国荣的Monica是我很喜欢很喜欢的一首歌 影片叫缘份 而张国荣和梅艳芳最后一次合作的歌曲便是缘份 真是奇妙 又让人感慨
    【详细】
    8010163
  • 潋滟凝香
    2020/5/7 13:19:12
    这就是毁三观电视剧的顶峰了。

    看完三观尽毁,我那父母还拍手叫好。这剧怎么能过审?这就是国产剧的三观吗?明明就是在呼吁重男轻女,妈宝男,凤凰男,该剧没有一点正能量!!应该被封杀!就是明里暗里都在说:男人就是天,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属品,要二胎都该要男孩,女孩都该被打掉!这种剧居然有人刷五星?这样的烂剧,就该被钉在中国影视发展史的耻辱柱上!最可气的是,有很多人看,很喜欢看,因为这些人没有三观,他们重男轻女!!!这剧合了他们的心意

    看完三观尽毁,我那父母还拍手叫好。这剧怎么能过审?这就是国产剧的三观吗?明明就是在呼吁重男轻女,妈宝男,凤凰男,该剧没有一点正能量!!应该被封杀!就是明里暗里都在说:男人就是天,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属品,要二胎都该要男孩,女孩都该被打掉!这种剧居然有人刷五星?这样的烂剧,就该被钉在中国影视发展史的耻辱柱上!最可气的是,有很多人看,很喜欢看,因为这些人没有三观,他们重男轻女!!!这剧合了他们的心意!《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垃圾!毁三观!男渣女贱!可耻!恶心至极!看完折寿呀!

    【详细】
    12573242
  • 探路之际
    2017/6/29 18:54:57
    改变这一切,纵使不能,也要改善
    到爱在13年首播时,我未尝闻也,却在16和17年分别看了一次,尤其是17年的这次,未曾快进,感触颇深。到爱讲的是在现实制约下,医生们不懈追求职业理想,努力向爱走进的故事。在我看来,到爱除了展现医生日常、医患矛盾、理想追求外,还难得涉及现行医疗体制下的改革创新,操作和推行过程的反思,这正是该作品有别于其他医疗剧的独到之处和魅力所在。
         
    到爱在13年首播时,我未尝闻也,却在16和17年分别看了一次,尤其是17年的这次,未曾快进,感触颇深。到爱讲的是在现实制约下,医生们不懈追求职业理想,努力向爱走进的故事。在我看来,到爱除了展现医生日常、医患矛盾、理想追求外,还难得涉及现行医疗体制下的改革创新,操作和推行过程的反思,这正是该作品有别于其他医疗剧的独到之处和魅力所在。
           一个人所处位置不同,思考角度自然就会不同。在剧中,对于凌院长的处理方式,从公允而论,虽迄今难以赞同,但若从大局而言,却越发理解,尤其是工作几年之后,更能体谅他决策之无奈,处事之不易。
          作为院长,他必须有全局观,一切以医院的形象、发展、荣誉为先,其他人事皆为此让步。可毕竟处罚得有失公平,廖老师和林大夫的处理结果,更多的是为了平息家属的愤怒,堵住媒体的悠悠之口,扫除一切大小障碍,哪怕只是潜在的障碍,这些大家都能理解。不过,从人情来讲,既然当事人明里受了莫大的委屈,就应当暗里给予一些抚慰或补偿,如此,当事人和同仁都会宽慰些。不知院长是否考虑过这点?亦或者他早就想过补偿,可谁料还没来得及,廖老师就突然过世了。她的离世不仅加深了大家对凌远的误解,亦让作为观众的我无比伤感和为之叹息。大医精诚——廖老师当之无愧,可惜时代变了,德艺双馨的她只能沦为改革中的牺牲品,不亦悲乎!
           医患双方理应共同对抗疾病,而现实却是相当一部分医患形成对立之势,究其原因,最大的因素却难以直言,因而医院内部改革的举措才会更显弥足珍贵且大胆(虽然这也只能是缓解,而不能治本)。当今之世,医生和病人都只不过是医疗体制的牺牲品,但爱在责任就在,体制越是落后,人性之光辉、医者之责任就越发显现。
           “制度的改善给患者带来的实际意义绝不低于你努力提高临床水平”,“理想如果不向现实妥协,那么理想终将变成空想”,凌院长这两句铿锵有力的话既道出医者和管理者的诸多无奈,又阐明了无奈下的变通之法。归根结底,他和所有怀着医者仁心的志士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改变这一切,纵使不能,也要改善。
    【详细】
    86331012
  • 酒泼酸辣子
    2020/2/8 11:54:38
    原著粉哭死了

    搞笑吗改的,改的一塌糊涂,你就不能稍稍尊重点原著?笑死我了改编的,怕是生怕不知道你要拍玛丽苏剧,人家父母很肯定女主被你改成婆媳关系不好,他妈很讨厌女主,搞笑。人家男主在小说里厉害得不行,男二见着他就害怕被你改成男二让男主公司差点破产。呵,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就希望你能稍微学学隔壁东宫改的很少

    搞笑吗改的,改的一塌糊涂,你就不能稍稍尊重点原著?笑死我了改编的,怕是生怕不知道你要拍玛丽苏剧,人家父母很肯定女主被你改成婆媳关系不好,他妈很讨厌女主,搞笑。人家男主在小说里厉害得不行,男二见着他就害怕被你改成男二让男主公司差点破产。呵,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就希望你能稍微学学隔壁东宫改的很少

    【详细】
    12227155
  • 灭绝大和尚
    2019/1/27 17:41:20
    记录塔利班兴起,采访卡扎菲:女战记玛丽·科尔文的传奇人生

    转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025085720459642

    据保护记者委员会统计,从1992年至今,共有13

    转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025085720459642

    据保护记者委员会统计,从1992年至今,共有1303名记者在报道中丧生,其中,最具传奇色彩且被广泛报道的,是一位驻外女战记——玛丽·科尔文(Marie Catherine Colvin,1956-2012)。

    偏爱蕾丝内衣的

    “眼罩女侠”

    有人曾问科尔文的搭档保尔·康罗伊(Paul Conroy):“你喜欢跟玛丽一起工作吗?”他答道:“你在开玩笑吗?她可是个传奇啊!”

    9921628
  • 故园飞鸟
    2018/9/27 13:07:08
    英国这部顶级暗黑电影,狠狠揭露了人性之恶,越压抑越扭曲!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去年有一部英国电影《猎杀星期一》,相当暗黑,讲的是近未来,世界人口过剩,饥荒盛行,不得不在全球实施“计划生育”......

    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开场,却引出了一个惊悚的故事。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去年有一部英国电影《猎杀星期一》,相当暗黑,讲的是近未来,世界人口过剩,饥荒盛行,不得不在全球实施“计划生育”......

    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开场,却引出了一个惊悚的故事。

    9672313
  • 公子沈
    2018/2/19 13:06:16
    《红海行动》:一部被高估的春节档军事宣传片
    昨晚看了电影《红海行动》,老实说,颇为失望。更重要的是,我被朋友骗了。

    话说前一天朋友告诉我,《红海行动》非常好看,拉着我一起。看完后他说,他感觉也被骗了。

    原来,他误信了毒舌影评对这部影片的吹捧。毒舌在文章里不仅预测这部片会是“春节票房冠军”,还说它是“春节档口碑最好”的电影。

    可惜有两个细节还是被我公子沈抓到了。

    在毒舌文章的留言区,毒舌
    昨晚看了电影《红海行动》,老实说,颇为失望。更重要的是,我被朋友骗了。

    话说前一天朋友告诉我,《红海行动》非常好看,拉着我一起。看完后他说,他感觉也被骗了。

    原来,他误信了毒舌影评对这部影片的吹捧。毒舌在文章里不仅预测这部片会是“春节票房冠军”,还说它是“春节档口碑最好”的电影。

    可惜有两个细节还是被我公子沈抓到了。

    在毒舌文章的留言区,毒舌自爆有的春节档电影他还没看过。没看过别的电影就敢声言这一部“口碑最好”,这算不算自损信用,欺骗读者?

    另外,其中一篇文章读到后面就变成在宣传一部与《红海行动》合作的网络游戏。

    可见,毒舌只是在为《红海行动》撰写超级软文,他的夸耀完全不可信。

    当你打开豆瓣、猫眼、时光网,《红海行动》的评分确实都是最高的。

    但问题是,包括我朋友在内的毒舌粉丝,看毒舌是为了看毒舌本人的评价,而不是看毒舌转述该电影在其他知名网站上的口碑。

    再说,那些所谓知名网站上的口碑,难道就靠谱吗?也不尽然。

    据电影制作公司的朋友告诉我,以上这些网站几乎都有水军在刷评分、刷评论,同时有的网站会在收取数以百万的宣传费用后,把电影评分和星级提高到某个水平。

    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欺骗消费者的金钱。

    难怪有那么多评论都在声称,这部电影“比《战狼2》好看多了”。

    下面我们先把投入巨资的电影宣传和炒作放在一旁,来认真评价一下《红海行动》这部影片,到底有没有达到《战狼2》的水平。

    在我眼里,《红海行动》只不过是对本片导演林超贤自己拍过的《湄公河行动》的拙劣模仿。

    第一,电影可以不合理,但要合情。《红海行动》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这是最致命的缺陷。

    像《战狼2》、《湄公河行动》这类好莱坞式动作电影,主角光环总是打不死,确实不合理,但对电影的娱乐性和艺术性没有影响,因为主角做出了符合他身份和特征的行为。

    冷峰由于反强拆被放逐、在非洲当地做生意、寻找神秘子弹的来源、与当地人交好、与小男孩有深厚的感情,这在电影开始的时候全部都有交代。

    所以,当中国军人无法行动的时候,冷锋才会以退役特种兵兼海外华侨的普通身份,跑到前线去救人,包括营救自己的干儿子,这是非常合情的。

    但是,当电影中的主角做出完全不合清理、不符合因果逻辑关系的行为,就无法令人接受。

    《红海行动》整部电影讲的是,只为了营救一名普通女性公民,国家就出动一组正规军队到人数多20倍的恐怖分子基地去送死。

    这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做出这么低智商的荒谬行为。美国人质被斩首过、日本人质被斩首过、去年两名中国人质也被IS斩首过,都不可能轻易派出特种兵去营救。

    这种因果动机完全不成立、明显为打而打的叙事,简直就是三流好莱坞电影的编剧水准。

    其次,电影剧情脑残到爆,人物刻画糟糕透顶。

    个人英雄主义受欢迎是有心理原因的,因为可以与观众产生心心相惜的共鸣。像《战狼2》中的冷锋,他的嫉恶如仇、他的英勇无畏,他的铁汉柔情,令观众对他产生充足的心理投射。

    在《红海行动》中,基本上每个人都是脸谱化的,很难分得清楚谁和谁有什么不同。

    作为一个战斗团队,没有交代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却在战争过程中突然故意煽情,完全打动不了观众的心。

    记得在观影过程中,当一名战士抱着另一名牺牲的战士嚎啕大哭的镜头出现,电影院顿时传出观众零星的笑声。

    记者夏楠在得知助手被杀害后所表现出的样子,也假得令我有点不知所措了。

    电影完全没有交代两个人之间发生过什么,有着怎样的深厚情谊,只是突然做出悲伤的表情和动作,根本就无法令观众感受到她失去好友的痛苦之情。

    导演试图加入煽情戏份作为辅料,可惜显得非常唐突和做作。只有一个“吃糖就不疼”的情节还算说得过去。

    论及战争片对于国家、人性、友情的反思,本片毫无深度可言,与国际上的许多一流影片差着十万八千里。

    最后,电影号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纯属欺骗吃瓜群众的营销宣传手段。

    整部电影的过程与现实完全脱离,完全不能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只不过是事件的背景在现实中出现过罢了。

    中国军舰在也门撤过侨,但现实是,中国的士兵连一炮都没放过,连一枪都没开过,连恐怖分子的影子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出动什么特种部队和无人机了。

    请问有哪一个中国人质在海外撤侨时被中国军队救过?中国军队什么时候救过人质还反了恐?

    这部反恐电影与其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不如说是为了卖票,跟相似的历史背景强行扯上一点关系而已。

    如果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么所有的动作电影如007、《碟中谍》和所有的战争题材影片如《共同警备区》、《铁血》,都可以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了。

    当然,虽然《红海行动》不算是特别出色的影片,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它的可取之处,就在于类似好莱坞大片的战斗场面。

    不把它当做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来看待,而是相当于海陆空全方位展示欧美武器装备的大拼盘,或是一部现代化战争的宣传片,那你就会豁然开朗了。

    是的,演员们用的都是欧美装备,理由是中国军队进入他国不能带自己的装备。

    怎么这时候反而想起来拍电影要符合情理了?最后的结果是,由于武器不对路,本片连当作中国海军特种部队最出色的宣传片也当不成了。

    当然,这部战争武器宣传片,确实能够给见识不多、很少看电影的观众带来一些视觉的震撼。

    导演成功地把诸多好莱坞电影的场景和镜头拼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斗大杂烩。

    作为电影爱好者,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太多导演刻意模仿外国电影的影子。不过我相信,对于没有看过太多外国电影的观众,这种拼凑还是很自然的,也证明了导演的借鉴水平。

    同时,这部电影给大家的震撼,也得益于本片达到了目前中国院线电影最大的血腥尺度。

    当然这也说明,中国院线电影在内容上的审查是有人为选择性的。同样的镜头,有的影片可以出现,有的电影就必须剪掉。

    不要问为什么,知道我也不会说。

    最后我必须强调,我并不认为《战狼2》有多出色,但至少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它是一部外挂了民族主义的标准好莱坞式商业电影,该有的元素基本都有,也都饱满。

    而《红海行动》,整部电影基于不合情也不合理的故事主线,好看程度远远不如《战狼2》。

    在大多数国产战争片中,观众要感动看不到感动,像《拯救大兵瑞恩》或《太极旗飘扬》;要深度看不到深度,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或《血战钢锯岭》;要真实也看不到真实,像《黑鹰坠落》或《勇者行动》,最后只能靠着《红海行动》的一些炮火隆隆的战争大场面,勉勉强强混一个及格分。

    一部勉强及格的电影,现在居然被捧上了天。



    公子沈

    2018年2月17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公子犯堂II (id:gongzifantang2)

    防失联,加作者微信号:gongzishen2016
    【详细】
    91633149
  • 破词儿
    2019/1/24 9:03:36
    在性教育方面,中国人,你旷课了
    在更年轻的时候,“性”这个字对我而言,是中央一套的背背佳广告,父母床头柜里的青岛双蝶,墙壁上的泳装挂历,廉价书摊上的“团长与军妓”。 往后,是《新华字典》所有带“阴”字的注释,《知音》封面大写加粗的“少妇”二字,《西游记》里的蜘蛛精,《红楼梦》里的“云雨”和...  (展开)
    在更年轻的时候,“性”这个字对我而言,是中央一套的背背佳广告,父母床头柜里的青岛双蝶,墙壁上的泳装挂历,廉价书摊上的“团长与军妓”。 往后,是《新华字典》所有带“阴”字的注释,《知音》封面大写加粗的“少妇”二字,《西游记》里的蜘蛛精,《红楼梦》里的“云雨”和...  (展开)
    【详细】
    9915215
  • 云淡风轻
    2019/7/20 18:18:53
    影评

    实在剧荒所以当时在第一弹上找了一个合眼缘的封面就点了进去,没想到还挺符合我的口味的。

    目前只看过这个女主版本的电视剧,听说有小说和其他版本,等我看完这一部再去了解。

    整体的观感还不错,剧情合理,演员们演技也还不错,也很同情女主的经历。能够把自己经历过的悲痛转化成力量推动自己前进,变得更好,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非常激励人心。

    我喜欢晚上的时候看,气氛更佳!<

    实在剧荒所以当时在第一弹上找了一个合眼缘的封面就点了进去,没想到还挺符合我的口味的。

    目前只看过这个女主版本的电视剧,听说有小说和其他版本,等我看完这一部再去了解。

    整体的观感还不错,剧情合理,演员们演技也还不错,也很同情女主的经历。能够把自己经历过的悲痛转化成力量推动自己前进,变得更好,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非常激励人心。

    我喜欢晚上的时候看,气氛更佳!

    【详细】
    10322203
  • DrMatthew
    2017/12/1 12:44:00
    [在你看之前]不仅仅是女人和西部
    西部的荒郊野岭,一个挂在马背上的受伤的男人,出现在了一对母子的家门口,故事由此展开.
    西部的荒郊野岭,一个挂在马背上的受伤的男人,出现在了一对母子的家门口,故事由此展开.
    895620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