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乐章影评

77432231
  • horan
    2013/9/5 7:03:07
    [2013]森林战士
    真是相当令人意外的一部佳作!
    全片风景制作精美绝伦,
    光影与细节的掌握胜似实景。
    一反美式粗犷的画风,
    接近精致的日式风格。

    而人物采用了木雕玩具般形象,
    算是保持了美式动漫的传统。
    头发、服饰等细节则有所欠缺,
    人物动作上也略显僵硬与夸张。

    这次蓝天工作室的野心的确不小,
    非常合理地把有限资源放在自身的长处,
    也就
    真是相当令人意外的一部佳作!
    全片风景制作精美绝伦,
    光影与细节的掌握胜似实景。
    一反美式粗犷的画风,
    接近精致的日式风格。

    而人物采用了木雕玩具般形象,
    算是保持了美式动漫的传统。
    头发、服饰等细节则有所欠缺,
    人物动作上也略显僵硬与夸张。

    这次蓝天工作室的野心的确不小,
    非常合理地把有限资源放在自身的长处,
    也就是描绘千姿百态的动植物上。
    而本片的看点也符合看景多于观人,
    在观众被美轮美奂、奇思妙想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时,
    自然也不会对跑个过场的人物有太多苛责。

    所以本作的剧情其实非常俗套,
    而人物设定也没有太多亮点,
    反倒是作为配角与龙套的森林群像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基本上算是美版的《借物少女》,
    相比米林宏昌所表现出东方的含蓄、委婉与克制,
    本片则展示了西方的直接、热情和奔放。
    【详细】
    6262417
  • 方聿南
    2014/8/4 18:23:54
    你跑你的酷,我飚我的车
    2004年、2009年,法国动作片系列《暴力街区》两集分别上映,也捧红了跑酷运动的鼻祖大卫·贝尔和塞瑞尔·拉菲利。今年,亦步亦趋的好莱坞翻拍版选择了底特律作为新的故事大本营。这座美国工业名城极富末世气息,弥漫着颓废绝望的《铁甲威龙》曾在这里上演,与《暴力街区》里的悲观未来不无相仿。

    时隔10年,大卫·贝尔重拾当年的角色——一名身手卓绝的侠盗式人物雷托,而他的警察搭档达米安则换成了保罗
    2004年、2009年,法国动作片系列《暴力街区》两集分别上映,也捧红了跑酷运动的鼻祖大卫·贝尔和塞瑞尔·拉菲利。今年,亦步亦趋的好莱坞翻拍版选择了底特律作为新的故事大本营。这座美国工业名城极富末世气息,弥漫着颓废绝望的《铁甲威龙》曾在这里上演,与《暴力街区》里的悲观未来不无相仿。

    时隔10年,大卫·贝尔重拾当年的角色——一名身手卓绝的侠盗式人物雷托,而他的警察搭档达米安则换成了保罗·沃克。令影迷心碎的是,去年11月只拍了一半《速度与激情7》的保罗·沃克意外离世,此前杀青的《暴力街区》由此成为他生前最后一部完整作品。

    影片中,保罗·沃克的首次登场就是一个背影,接着是半张脸的特写,然后才切到全身,不知是否是其过世后重新剪成这般,总之令人唏嘘不已,而在影片结尾也打出了怀念保罗的字样。这次的翻拍版加重了对警察达米安的刻画,让他早早亮相,安排他与家人的情感戏,并安插了一条复仇的支线:他废寝忘食、不顾生死地追踪城里的大小毒贩,将他们一个个绳之以法,然后在照片上画上叉叉,不像公事公办的警察,倒形同职业杀手。

    看过影片之后我们有理由怀疑,编剧之所以给保罗的角色增添人性因素,是为了弥补他在体能方面的不足。原版《暴力街区》的两位主角都是练家子,无论跑酷还是格斗均互不相让。保罗可没有这方面的功底,毒品工厂初试身手那一场,和原版中塞瑞尔的流畅舒展一比,高下之判令人不忍卒睹。原版那个经典的双人后空翻镜头,观众可以看清双方的脸,新版则调整了镜头角度,可想而知是为保罗的替身作掩护。

    当然,跟着贝尔混,不跑酷万万跟不上节奏,可怜的保罗舍命陪君子,被弄得狼狈不堪,倒比原版多出一份喜感。影片另一大遗憾是,原版中几位反派也是跑酷高手,强强对抗跌宕起伏,新版则完全沦为大卫的个人秀,跑酷一环犹如成年人暴虐小学生,对抗性太弱;此外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贝尔,其身手也无法跟10年前自己的颠覆时期相提并论。

    然而,要将非打星包装成银幕高手,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具体可参见《谍影重重》和《飓风营救》系列。本片中保罗的格斗戏也综合了多重技巧,比如以巧妙的走位设计弥补身形不灵活,招数基本是直拳、膝顶、正蹬等低难度动作,再用镜头的组接、龙套的配合突出其力量感,顿时提升其“高手”之感。但整体而言,动作指导功力不够,镜头又打得不够近、切得不够碎,远没有上述两片那种凌厉狠酷的劲儿。近身中有几招甚至是保罗轻轻一碰,混混自己就倒了,非常滑稽出戏。

    要说半路出家演动作片,比较适合杰森·斯坦森那样的前职业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出众,动作指导调教起来也事半功倍。何况拍摄时保罗年近四十,为了一部成本不高的片伤筋动骨,也不划算。在片头差强人意的首秀拳脚后,他还有一场挂在飞驰汽车后的玩命戏,最终依靠007般的神奇手表扭转劣势。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原版里并没有的原创追车戏,为他挽回了不少彪悍指数。至于与大卫的单挑,看得出保罗尽力拼命了,大卫也尽力让招了,但依然改不了别扭,电影特技能造就很多奇迹,可要缩短职业与业余之间的差距,仍力不从心。

    思来想去,达米安这个角色找保罗演的唯一优势,恐怕就是其与后者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中塑造的布莱恩·奥康纳的相似。二人都忠于职守到不顾性命,都是经验老道的黑帮卧底,都因洞悉黑幕阴谋,扔掉警徽,走上了一条法外出击的侠义之路。两者背景、经历和思想轨迹的高度一致,会让从《速激》系列爱上保罗的粉丝格外有亲切感,从某种程度上说,本片甚至能当一部“《速激》外传”来欣赏。而且你姑且换个角度想,保罗纵然打得笨拙,甚至连腿都踢不直,却仍跟大卫斗个旗鼓相当,恰恰证明花哨的动作在格斗中派不上多少用场,对于破除银幕神话颇有建树。事实上,很多动作片都有这种段子:某人花里胡哨耍了一通,结果被高手一招轻松放倒。不过那种黑色幽默未免直白了点,不如本片更含蓄更可信地处理。

    令笔者不得不吐槽的是,影片预告剪辑得实在失败,不断强调重现原版的高光场面,看上去像是一次简单的复刻,其实正片原创之处颇多。最明显的是把大卫的妹妹改成了(前)女友,超市换成了餐厅,原本的女花瓶一秒升级成了女汉子。原版女孩被直接绑到导弹边,大半时间在扭着身子试图挣脱,以制造一点别样的女体诱惑,在分级制的底线上玩玩情色。新版则把这段戏份挪到室内,换成其试图逃脱时与黑人女打手(原版是没有这个角色的)的贴身肉搏,猛女悍女厮打,大打性感擦边球,甚至连皮鞭、铁链等SM元素都上了,挑逗得恰到好处。这跟《木乃伊归来》中安排女战士捉对决斗一样,是一种成人市场商业片的常规处理。

    情色系数提升,相应地,暴力指数有所下降,原版重口场面应接不暇,子弹爆头、打得满车是孔,肉搏时候一拳能揍出血浆来,而新版的暴力指数还不如某些公共电视网的美剧,缠斗鏖战半天,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来我国当城管也蛮合格。

    占据剧情冲突核心的导弹在影片半小时之后才登场,不难看出,主创仍然对编织情节一点兴趣也没有,甚至担心故事不够通俗,做了若干简化。比如原版大卫被抓,是因为警察势单力薄怯了场,新版则改成更易理解的警匪沆瀣一气;原版的发射密码是一串代码,还要动动脑子才能猜到,新版直接是隔离区的区号;连黑老大丢了钱被手下反水这种波折都干脆删掉了。

    说穿了,《暴力街区》这样的电影,所有的情节、台词与人物塑造,都是为一场场的视觉刺激服务的,编剧的唯一任务是制造尽可能多打架的借口。比如保罗和大卫争夺面包车,原版是没有的,从中便可以窥得影片的创作思路:先编排出各种动作(这段戏是为了展示大卫后跃过车窗的那个特技),然后找个由头,把它们塞进故事里。影片结尾,隔离解除,社区祥和,人人安居乐业,说实在话,这虽然与某些儿童文学天下大同、世界美好的幼稚幻想并无二致,但对于动作片来说,这点思想性已经绰绰有余了。笔者更愿意把全片当做一场电子游戏,黑帮、警车等NPC随时从天而降,主角蹦来跳去穿越各种关卡,打巨人像极了战Boss,靠实力,更靠策略。

    最后要聊聊的是,搭档双雄戏,比较微妙的一项是平衡双主角的魅力。大卫只要跑酷就能赢得全场喝彩,但他的角色有点头脑简单,爱冒失冲动,相比之下保罗显然更有智谋。多场飙车戏自然是为保罗量身定做,反正剧本不用怎么改,只要增加一行“此处追车十分钟”,剩下交给特技组就齐活了。片中保罗最帅的一个镜头,笔者以为是把抓获的大毒枭用汽车直接“撞”进警局,这可是《速度与激情》都没有玩过的新花样。

    演技方面,大卫貌似只有两种演法,大吼大叫和一脸呆滞,相比之下在好莱坞动作片浸淫多年的保罗,驾车、持枪、谈判,均演得有型有款,完胜一筹。作为法兰西的舶来品,这两位的对手戏完全没有好莱坞双雄片惯例的默契有加,许多生硬笑料也只不过是两人的鸡同鸭讲,或技能不同步。所以“数到三”这种细节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过在片尾以一种缔结默契的象征出现,还是让人感到挺用心的。这种生死与共结成的战友情谊,总是让笔者不禁动容。如果说除了飞檐走壁、枪林弹雨和对保罗的怀念,这部爆米花动作片还有什么值得回味的,那就是这份情谊了。(文/方聿南)
    【详细】
    67962956
  • 尘世舞
    2021/10/24 20:52:25
    曾经,不过如是

    本剧又名《一家面馆的海外开店之路》或是《李雪莲传奇而又平淡的一生》

    张杰是不是剧场事故坑王啊?自己演唱会电梯故障,刚才这场我亲眼看着楼顶的工程通道上掉下一个手电筒一样亮着灯的东西...得亏没砸伤人,要不鬼知道现在这种维安环境下会不会又要整顿多少演出场地

    说到作品

    本剧又名《一家面馆的海外开店之路》或是《李雪莲传奇而又平淡的一生》

    张杰是不是剧场事故坑王啊?自己演唱会电梯故障,刚才这场我亲眼看着楼顶的工程通道上掉下一个手电筒一样亮着灯的东西...得亏没砸伤人,要不鬼知道现在这种维安环境下会不会又要整顿多少演出场地

    说到作品本身:让快男张杰演藏民怎么看怎么违和,还不如那个弟弟扎西的演员像藏民呢

    然鹅扎西的黑化也是黑的猝不及防,大强倒是从二傻子一跃成为戏中的笑料担当,但是把他从一个呆萌狗痴写成去了美国就转型为人精机灵鬼,是在歌颂资本主义对人智力的迅速提升吗?也许现实中这样的转变很多,但在戏中一地震就去美国,一去就全村活人都去,在21世纪这个时间点来看,编剧是否还活在过去

    对编剧不满还在于,这个本子像是赖老师给个自己心路历程的大方向,执行部分交给内地编剧写,明显有些幼稚和烂俗剧的语言风格,比如台词错漏比如张杰说了句以前的西藏人XXXX的,他自己是个藏民怎么可能用西藏这个汉人用词来描述藏地呢?还有那两个送钱的老头老太到底代表什么呢?好人好报捡到一分钱这种因果轮回观吗?这面馆倒店前夜又天降大批食客也太机械降神强行复活了吧,主角光环就那么强吗就不能让她再惨一点没有任何希望才会毅然决然去和多杰找净土吗?

    对郝蕾的一片叫好也是不懂好在哪,一个戏剧演员把角色正常表现出来不是正常应该的嘛?更何况这个角色一成不变的永远以德报怨,除了把脾气发在大强身上和两个女儿,这个角色是在演中甸阿信吗还是被伤害的雪莲的一生?

    看到海报就猜到了结局必然是继续守着阿福,这样的价值观真就是上个世纪的温情戏码在新世纪估计00后观众未来不见得买单的

    骂太多了说点好的,作为乌镇压轴戏算是形式丰富,声光电以及莲花池都算是感官饕餮,问题是真的,实在是,太特么长了,你要是前面都在铺垫最后部分收尾收的好也行,关键最后爬雪山那段真就过家家呢,一个个中二的像山里的大雪怪,真就合家欢剧目呗?问题小孩能进场吗也没见带小孩来看的吧,中国式家长能花上千价格带小孩来看戏嘛?

    诶,我说好不骂了的怎么写起来还没完了呢?害,主要还是对赖老师有期待和信赖,果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像孟老师那边,我压根骂都懒得骂你...

    还是金星在闭幕式上说的好,要是她哪一年做艺术总监,她自己的作品绝对不上。这点格局得有吧,看她骂那几个直男实在是一解这一周乌镇抢票内卷后遗症的鸟气!

    【详细】
    139511218
  • 吱吱复唧唧
    2015/7/1 20:01:41
    我不喜欢的教育电影
    高考,是中国学子学习生涯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许多高考失利之人的“难以言说之痛”、“不能承受之重”。高考,短短的两个字承载着太多,它是盛夏酷暑里伏案苦读的瘦削身影,它是冬日清晨中披星戴月早读的倔强音腔,它是黑夜里忧思辗转难眠的惆怅,它是白天中抑下困意、不安的全力以赴……
    每年六月,高考,这根弦紧紧牵动着中国人的心,从考生的日常饮食健康到赴考当天安全出行,再到公平考试,更公正的
    高考,是中国学子学习生涯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许多高考失利之人的“难以言说之痛”、“不能承受之重”。高考,短短的两个字承载着太多,它是盛夏酷暑里伏案苦读的瘦削身影,它是冬日清晨中披星戴月早读的倔强音腔,它是黑夜里忧思辗转难眠的惆怅,它是白天中抑下困意、不安的全力以赴……
    每年六月,高考,这根弦紧紧牵动着中国人的心,从考生的日常饮食健康到赴考当天安全出行,再到公平考试,更公正的高考制度……有关高考的话题,引不尽、道不完。因此,高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奔跑,更是全城高考。
    这部电影——《全城高考》,顾名思义,讲诉了距离高考还有三十多天时,红江中学的四个学生的家庭变故与心路历程,以及范义本老师如何淳淳教诲用爱引导他们。从简介上看,这部电影似乎是一部很常规的青春励志片,加上高考这个元素,似乎很接地气、反映现实。然而,真是如此吗?为何我毫不客气地冠之以“我不喜欢的教育电影”?
    在我看来,所谓教育电影,是以教育为题材,并能给人以教育意义的电影。《全城高考》的确是以教育为题材,但它所要传达的并非全为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因此,它不能算入教育电影之列。诚然,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不可能因为看了一部电影,便转移了心性。但我有必要在浪费了观影的98分钟之后,说出我不喜欢它的理由,为后人节约这98分钟的机会成本。(注:机会成本:经济学术语,指一个人因做某事而放弃做另一件事所产生的成本)
    一、 严重失真
    面对学生秦鹏迟到,范老师的做法的总方针是和学生较劲。他和秦鹏比篮球,打赌如果他赢了秦鹏就乖乖回去上课,秦鹏自己还加了一句:外加扫厕所。结果,带着框架眼镜,平日里低头改作业,上课吸尘的范老师,出人意料地赢了天天练球的篮球少年秦鹏。除了“姜还是老的辣”我没有别的理由可以解释这种“超自然现象”。
    再者,影片一开始,高考倒计时便是“距离高考还有三十X”,而这个阶段,高考复习基本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学生的成绩与心理都已进入平缓阶段,而在《全城高考》中,我们却看不到一点高考的战争残酷性。那帮由快男快女主演的高三伢们在学校里欢声笑语,打情骂俏,回到家中又狂看网络小说,大玩QQ聊天,周末竟然闲到约着网友在黄冈的赤壁公园见面,如果不是那课桌上堆着的厚厚书本和电子公告牌上“距离高考还有XX天”的字样,我们还真以为这是一群大二大三的高校学生。在中国“高考之都”黄冈刮起的这股青春浪漫风暴,显然与每年六月前的现实大大脱节了!我并非极力宣扬“高考苦行者论”,并非认为高考就不能有欢乐,而是电影的总基调就是挂着高考的羊头,实则卖青春滥情剧本。因此,我们不能从这部电影里找寻到一丝丝高考的共鸣与对现实高考的启迪或反思。
    二、 逻辑荒谬
    林叶在生日那天因为找相机无意中翻到爸妈的离婚证,才知道爸妈早已离婚,于是她气急败坏地掀翻了一桌子菜肴,嘴里还声嘶力竭地嘶喊:“我不考了!我不考了!”作为一名18岁的高中生,难道智商与情商会低到连爸妈感情渐淡都没发觉吗?难道不会对爸爸长时间不在家感到奇怪吗?难道不会对爸爸时不时送她笔记本电脑等高档礼心存疑虑吗?难道不能体察到爸妈之所以没正式对她说,是怕影响她高考吗?难道不明白高考是她自己的事,甚至与范老师无关,与她爸妈无关。编剧为了显示范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不惜将一名18岁高中生的情商与智商假设为如此之低,那么影片最后,林叶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我也只能说是”Nothing is impossible”了。
    又如,班长任雪一心沉醉于中国文学,她的目标是北大中文系,而她的父亲却固执地非要送她出国留学,两代人的理念发生了冲突,现实即将摧毁她的梦想。可是,我们想想,难道出国留学就不能研究中国文学了?鲁迅留学日本,但他却撑起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半边天!徐志摩留学欧美,他完美地将西方唯美主义与中国婉约古典词派的精髓结合在一起,发展了中国现代诗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留学,不是更能拓展她的人生空间与学习天地吗?留学,不是更能接近她的理想吗?试问,这样一个大好机会,她为什么要闹到高考前还离家出走呢?如果,她的思维仅停留在不读北大中文系,那她就无法实现她的梦想,这一逻辑上,那么,我只想说:“孩子,北大思想开放,兼容并蓄的校风不适合你。”
    再如,贺帆因为向欺骗爸爸的人,索回香烟的钱,而与那帮人厮打,前来的爸爸与范老师竟然第一反应不是拦下双方,而是毫不犹豫地加入群架!贺帆的爸爸是粗人,可以理解,但范老师可是个“斯斯文文、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呐!编剧,你的世界,我不懂!
    最初的逻辑建立在不合理的前提下,最后得出的结论必然归谬。而《全城高考》的几乎所有情节,都是基于此。由此,我可以大胆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用来佐证的事例是荒谬的,那么从这些事例中得到的所谓“启迪”也是虚设的、荒谬的。
    三、 价值扭曲
    以贺帆为例,他的一些事件,集中展现了本影片价值的片面与浅薄。
    贺帆在安慰失意的林叶时,林叶因表达自己对爸爸只会用钱买物质上东西给她,而没有给她父爱的温暖时,她说:“钱?钱有什么用?”这时,家中贫困,凑不齐大学学费的贺帆,愤怒地喊道:“钱有用的!”这段关于金钱的论争太过于浅薄,容易引人走向歧途。钱,的确买不来亲情与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对于世界上的另一些人来说,钱是他们迫切需要的。贺帆从一开始的纯良的好学生到几乎自暴自弃,就因为他穷!他在绝望之下甚至对他爸爸说:“没有用的,像我们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翻身,一辈子都注定了穷!”这样赤裸裸的话语,是穷人必定生生世世穷下去的阶级不可逾越论。这样消极、充满着歧视的话居然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教育电影”中!真是极具“苦难教育意义”!
    接着,编剧一个大反转,让口口声声不相信教育改变人生的贺帆又成为教育改变人生的“死忠粉”。其中的心路历程,片中没有过多地展示,因此,我们无从得知这一神奇“变身”是如何发生的。
    贺帆在参加高考的路上遭遇了车祸,而他在手术架上,仍旧念叨“我要参加高考,我要参加高考,我要参加高考……”也许,编剧想通过贺帆来传达这一理念:身体上的束缚不能阻挡心灵的意志。但这一夸张行为,无意扭曲了高考,妖魔化了高考,将高考奉上神坛,将高考摆在一个无法超越的地位上。是不是不管你遭遇什么变故,你都不能错过高考,否则,这将成为你的过错?是不是只有通过高考,你才能改变贫二代的身份,你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人生?所以贺帆打着绷带吊着瓶,也要从医院奔回考场?
    秦鹏最后没有考大学,而是靠在高三时写的网络小说——《故国神游》成为了签约作家,编剧是否想用他的例子来说明“人生并非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呢?那之前贺帆的一堆用以佐证“高考改变人生”的励志苦情,又该如何自处呢?或许是编剧的野心太大了,想在一部电影里,宣扬多元价值观念,但生活告诉我们:“不要妄想同时坐在两把凳子上,因为,你非但不能同时拥有两把凳子,反而,你将从两把凳子中间摔下来。”这部电影也是如此,试图把道理说全,结果两边不讨好,两边都没说深刻。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我不喜欢、甚至讨厌这部“教育电影”。

    【详细】
    75162926
  • 丁夫子哟
    2015/8/5 10:48:33
    真是看得我天雷滚滚
    本片真是槽点无数,看得我想吐血
    1.男主被撞下桥掉进河里,书包也被浸了水了吧,快递单怎么也得被黏在一起,结果男主清清爽爽的把单子拿出来,快递的盒子也还很方整,这书包在哪买的,防水功能真霸道啊。
    2.女主和男主的脸也太没特点了吧,看完整个片子,坏人脸我都记住了,男主女主愣是想不起来长啥样。
    3.女主的手机也很霸道啊,雪山上还有信号,危急关头还能自如的找出手机至美一拍啊。
    4.
    本片真是槽点无数,看得我想吐血
    1.男主被撞下桥掉进河里,书包也被浸了水了吧,快递单怎么也得被黏在一起,结果男主清清爽爽的把单子拿出来,快递的盒子也还很方整,这书包在哪买的,防水功能真霸道啊。
    2.女主和男主的脸也太没特点了吧,看完整个片子,坏人脸我都记住了,男主女主愣是想不起来长啥样。
    3.女主的手机也很霸道啊,雪山上还有信号,危急关头还能自如的找出手机至美一拍啊。
    4...本以为会有激烈的飞车场景,可是这特效我也不想说什么了
    5.。黑衣女不是顶级黑客吗,那去查查是谁和小珍的骨髓配型吻合呗,非要去追一个破底片,难道除了底片就没有别的资料了吗?
    6。还有那本古巴文的书,底片就藏在里面男主一翻就找到了,难道先前抢了书的内些人是瞎子吗??
    还有许多想吐槽的实在是让我沉醉啊,不过终究是龙叔的电影,还是希望演员演戏的时候用点心吧。
    【详细】
    7560387
  • 无语伦陷
    2023/2/13 1:49:55
    一个人,我很好

    大概台剧的轻松,便是脱离生活琐碎,纯纯的感情成长与取舍吧,女主的人物选角挺舒适,不是或妖艳或个性或叱咤或娇弱的颜,似身边邻家的寻常人设,让普通人能更多代入感,但…

    租房如样板间宽敞,出国像遛弯,还能遇到男主待过的店,住院也能和潜在丈母娘同房交心,有关系很铁的闺蜜和同事,与男友恋爱着,还能被男友哥们情根深种无微不至关怀,搬家有

    大概台剧的轻松,便是脱离生活琐碎,纯纯的感情成长与取舍吧,女主的人物选角挺舒适,不是或妖艳或个性或叱咤或娇弱的颜,似身边邻家的寻常人设,让普通人能更多代入感,但…

    租房如样板间宽敞,出国像遛弯,还能遇到男主待过的店,住院也能和潜在丈母娘同房交心,有关系很铁的闺蜜和同事,与男友恋爱着,还能被男友哥们情根深种无微不至关怀,搬家有新结实男生帮忙…不愧是主角的豪华配套(剧情需要不杠)。

    大家的情感都像温室里的花朵般自在盛开,敢爱敢恨没有迷茫,可生活大多数情绪则是空白,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与喜好需求。也许是自己太独孤求败,剧中每一个故事若发生在身边,都会被自己内心白眼:这就承受不了了?

    刚开始看表哥喜欢一个人旅行还蛮欣赏,虽然知道帅气主角通常难逃恋爱的狗粮光环,但还是期待孤独人设的独特光彩,尤其听表哥一再强调一个人的各种舒适自在,说一辈子单身就是给自己放长假,还有林心如一个人吃火锅,杨大和想一个人的分手托词,似乎孤独都是很治愈很个性的事。

    14982679
  • carey,,
    2013/7/3 12:11:12
    真相只有一个。。。(严重剧透)
    鉴于电影12号才上映,我不便透露太多??

    4月份在中关村影院提前观影了这部校园诡异事件。


    所有的剧情不讨论了,结尾简直就是将观众智商拉低到负无穷。

    谁愿意看了半天电影结果女主人公一张整容脸大吸气突然醒过来了告诉你她做了一场恶梦?


    是的我居然用3个字总结了一部电影: 一场梦。

    至于这个梦有多糙大家进影院自己感受吧。
    鉴于电影12号才上映,我不便透露太多??

    4月份在中关村影院提前观影了这部校园诡异事件。


    所有的剧情不讨论了,结尾简直就是将观众智商拉低到负无穷。

    谁愿意看了半天电影结果女主人公一张整容脸大吸气突然醒过来了告诉你她做了一场恶梦?


    是的我居然用3个字总结了一部电影: 一场梦。

    至于这个梦有多糙大家进影院自己感受吧。。。。。。。。


    最后,梦里那只鬼,导演你好不好选个好看点的?
    【详细】
    6145241
  • 豆友199240535
    2019/7/27 8:43:21
    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我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只有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看和看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 我...  (展开)
    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我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只有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看和看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我想知道豆瓣怎么看电影 只有想看和看过 我...  (展开)
    【详细】
    10342218
  • 黑白通吃奥利奥
    2022/2/5 23:45:27
    可以称得上我看过为数不多的烂片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很抽象的人 但这个电影简直是完全理解不了 一部影片起码叙事要清楚 这个片子看完都一头雾水 杂乱无章法甚至基本的逻辑都没有 硬是要说一点的话 画面很好 男女主很漂亮 搭配色彩很有氛围 但这些优点放到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是一种装逼 让观众更无语 是来看海报吗?...  (展开)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很抽象的人 但这个电影简直是完全理解不了 一部影片起码叙事要清楚 这个片子看完都一头雾水 杂乱无章法甚至基本的逻辑都没有 硬是要说一点的话 画面很好 男女主很漂亮 搭配色彩很有氛围 但这些优点放到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是一种装逼 让观众更无语 是来看海报吗?...  (展开)
    【详细】
    14195220
  • longlong
    2020/8/21 14:30:51
    电子游戏博物馆(早期部分)

    两天看完这部由马里奥的配音演员Charles Martinet讲述的电子游戏早期历史,一共六集,每集40多分钟,从雅达利讲到了Doom毁灭战士,感觉就像逛完一个博物馆。Charles Martinet本人没有出镜并且没有“特意”喊出马里奥的那些台词,片子的特色之一是让一些老牌游戏制作人做出一些“游戏动作”,另外就是出现大量的“用纸和笔”创作的画面。因为内容问题,诸

    两天看完这部由马里奥的配音演员Charles Martinet讲述的电子游戏早期历史,一共六集,每集40多分钟,从雅达利讲到了Doom毁灭战士,感觉就像逛完一个博物馆。Charles Martinet本人没有出镜并且没有“特意”喊出马里奥的那些台词,片子的特色之一是让一些老牌游戏制作人做出一些“游戏动作”,另外就是出现大量的“用纸和笔”创作的画面。因为内容问题,诸如小岛秀夫宫崎英高等现在很有名的游戏制作人没有出现(他们的游戏倒是在一些混剪里出现了,尤其是黑暗之魂,出现了好几次233),任天堂元老宫本茂也没有直接的访谈内容(估计也是为了省钱?),更没有索尼和微软游戏机的内容。其中几集比如角色扮演和格斗游戏都能单独出个几小时的纪录片。作为游戏玩家,在这里记录些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集讲的是电子游戏的开端.

    太空侵略者(就是俗称“小蜜蜂”的打外星人游戏)制作人西角友宏的灵感来自H·G·威尔斯的科幻作品《世界大战》,所以章鱼成了游戏里的敌人,他很喜欢魔术,现场变了一个,觉得电子游戏就像魔术一样;另外这游戏在复仇者联盟1里做过彩蛋~

    太空侵略者在美国的第一届锦标赛冠军(也是电子游戏史上第一个官方竞技冠军)是Rebecca Heineman,是名女性,比赛的时候有电视转播,由于玩家不停的在玩,比赛只能中途终止然后按比分评冠军;

    麻省理工的几个大三学生把街机搬进宿舍赚钱,然后发现玩家玩的越熟练花钱越少,为了让玩家投入更多的钱,就开始破解街机,自制高难度的程序,结果被雅达利告上法庭然后顺利被招安;

    吃豆人创始人岩谷徹在片子专门点了个披萨,说吃豆人形象来自于缺了一角的披萨,目的是为了做出受女性欢迎的游戏,也确实成功了;

    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换卡带的家用游戏机Fairchild Channel F是黑人工程师Jerry Lawson做出来的;

    被称为摧毁美国电子游戏业的标志性“渣作”ET是由Howard Scott Warshaw在短短几个星期做出来的,因为雅达利想赶上圣诞档期;

    斯皮尔伯格一开始想把ET做成类似吃豆人的游戏,结果被制作人吐槽不够原创(实际上是他工期太紧也无法再修改),后期游戏做好后斯皮尔伯格居然认可了游戏的质量;

    关于ET,推荐喷神James的节目:b站av11099999,评价比较中肯。

    第二集讲的是任天堂在美国的发展

    开篇就是任天堂元老音效师田中宏和的自述,穿着很潮的老爷子,片子里还打了打碟;

    任天堂初期也做街机,是一款很像太空侵略者的游戏,叫雷达屏,结果运到美国后滞销,然后机体被换入了新的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金刚,算是任天堂第一桶金;

    任天堂红白机FC的红白色调设计在美国任天堂当时的市场经理Gail Tilden眼中,并不适合美国市场,而且她也顶着雅达利崩溃带来的社会压力,然后才提出了灰蓝色的四方形的游戏主机,后来的游戏杂志《任天堂力量》也是她负责设计的,将日本的杂志风格变成了美式的, 第一期封面用粘土做的马里奥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款3D化的马里奥;

    任天堂游戏电话顾问需要自己手打游戏手绘攻略,一天能接到上百通来电;

    任天堂“法务部传奇”的开创者Kirby律师帮助任天堂赢了环球影业针对大金刚的版权诉讼,这也得益于当时的法官很开明,接受电子游戏这个新事物;

    任天堂1990游戏锦标赛在当年的热度不亚于现在的电子竞技,奖金也很高,冠军是1990年的一万美元+一辆车+一台40寸电视+好莱坞旅游,冠军的母亲非常支持自己孩子的”打游戏“活动,另外这场比赛用的是比赛用游戏卡带,现在价格很贵;

    第三集是角色扮演游戏RPG,我最喜欢的一集!

    这集也是各种业界大佬登场,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图形交互游戏《神秘屋》的开发者Roberta Williams和她老公,她是游戏的实际设计开发者,老公被她拉来做程序;

    世界上最早的"开放世界"游戏《创世纪》的制作人Richard Garriott介绍了龙与地下城桌面游戏,这人经历很强,还做过宇航员;(创世纪这款游戏敖厂长做过,不过鉴于他有抄袭嫌疑,就不放b站链接了

    龙与地下城当年也遭受过非议,被认为和魔鬼撒旦等邪教有关;

    Richard Garriott本人三观很正,他想让玩家在游戏里做正确和善良的事,结果(理所当然的)他发现玩家还是会去杀戮和偷东西,所以他做出了影响至今的“善恶系统”和Avatar(玩家扮演的角色)概念,就是玩家在游戏里的善恶行为会反馈到游戏进程里, 比如如果胡乱杀人防火则角色身边的伙伴会离开玩家的角色从而让游戏难以通关;

    最终幻想系列的灵魂人物之一天野喜孝登场,不过时间不多,聊了聊角色创作;有趣的是本集没提到受龙与地下城影响更深、在日本本土很流行的勇者斗恶龙系列;

    然后介绍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讲述了第一款针对LGBTQ群体制作的RPG游戏Gay blade,制作人是Ryan Best,用来反抗当年对该群体的压迫,可惜后来制作人硬盘丢失,不过后来借助互联网让游戏资源失而复得;

    第四集是当年的任天堂和世嘉的主机大战

    索尼克系列的创造者安原广和从过山车里找到的游戏灵感,设计师大岛直人专门跑到纽约中央公园做调研,发现刺猬最受欢迎;

    时任美国世嘉CEO的Tom Kalinske为打败任天堂制定了五个策略: 1,主机降价,2,设计一个能和马里奥对抗的角色(索尼克),3,体育游戏(麦登橄榄球),4,用户群面向青年(世嘉更cool更反叛),5,花式嘲讽任天堂(各种直接点名任天堂不行世嘉行的广告营销),当时这几个策略被世嘉总部掀桌子了。(任天堂主机在竞技体育游戏方面一直是短板,也给了索尼和微软一些机会。

    当时的主机对抗,实际上是世嘉的16位机对抗任天堂的8位红白机,由于当时还没有“次世代”这个概念,也让世嘉在宣传游戏机性能的时候占尽了先机;

    世嘉让电子游戏不再被视为儿童玩具,扩大了年龄层;

    EA创始人Trip Hawkins是个橄榄球爱好者,找到当时的橄榄球界教练/名嘴John Madden一起创造了麦登橄榄球系列,两人在火车上谈业务因为John不能做飞机,后来黑人制作人的加入让游戏里能呈现黑人运动员;(不过EA现在最赚钱的游戏是FIFA足球,毕竟足球比橄榄球覆盖面大多了

    世嘉也举办了索尼克游戏锦标赛,决赛地点在美国恶魔岛(电影勇闯夺命岛的拍摄地),冠军是很帅气的亚裔青年,奖金是2.5万美元,当时还有MTV电视台助阵;

    第五集讲格斗游戏

    开篇自然是街头霸王2的创作者西谷亮自述,还说了个笑话,说日本人在澡堂是会打架的233;(近期街头霸王最新作的制作人小野义德刚从卡普空离职,街头霸王的未来其实也有些模糊

    角色设计师安田郎说设计角色的目的是让人会心一笑又能记住,所以给角色加了很多夸张的装饰;

    春丽是游戏界第一个独立的能战斗的女性角色,日本制作人从成龙功夫电影里的女角色得到灵感;

    街头霸王锦标赛在日本国技相扑馆举行,这段由当时的冠军中野孝宏讲述。从视频来看他用的是Sagat(会发泰格泡泡糖那位),战术是发波配合升龙拳的“赖招”,连续满血战胜对手。他成为社畜后觉得工作无聊,结果他公司的老板打算涉足电竞领域,就让他去组建电竞队伍了;

    真人快打的制作人John Tobias也从李小龙电影里得到灵感并且想做一个类似街头霸王的游戏,其游戏的血腥程度也引起了当时社会争议;

    另一款暴力游戏《夜间陷阱》的制作人Jim Riley现在是各种美国电视剧的视觉总监,游戏里怪异的刑具是为了避免便于模仿,结果实际表现力更加血腥暴力,孩之宝(做变形金刚玩具那个)一开始参与游戏制作结果退出,世嘉跑过来把游戏搬上自家主机,结果美国议会出动,推动了游戏评级ESRB;

    《真人快打》和《夜间陷阱》的实际销量很好,《夜间陷阱》甚至在2018年登录了任天堂最新主机Nintendo Switch,并且《真人快打》最新作也登录了Nintendo Switch;

    结尾提到后来推出的各种“暴力”游戏反而让《夜间陷阱》里的暴力显得”小儿科“了哈哈哈;

    第六集讲的是3D游戏在日本和美国的发展

    程序员Dylan Cuthbert在18岁时辍学进入游戏公司,在未得到任天堂的许可下破解了任天堂掌机GameBoy制作3D效果的游戏,被任天堂知道后被请去任天堂本部,震惊任天堂后签下了合约,并被宫本茂展示了正在秘密研发的超级任天堂主机(SFC),并提议在卡带里装3D处理芯片;

    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一大串连通的红门)给了宫本茂灵感,并且神社的标志之一的狐狸成为了游戏星际火狐的主角;

    星际火狐的两个程序员是两个外国人(Dylan Cuthbert和Giles Goddard),在任天堂本部的办公室离其他员工很远,是唯一一间宫本茂可以抽烟的地方,所以他们和宫本茂接触很多,了解到了宫本茂的天才之处;

    另外就是id software创始人之一约翰罗梅罗的自述, 他喜欢黑暗的工作环境 (他居然不带眼镜!);

    当时电脑比游戏主机性能低,约翰罗梅罗的搭档约翰卡马克(电脑游戏业大神,带副厚厚的眼镜,,说起来这两位都叫约翰)用了一宿在电脑上模拟出了《超级马里奥3》的效果;

    Doom(毁灭战士)的名称来自汤姆克鲁斯的电影《金钱本色》里台球杆的名字,Doom是联网游戏先驱,也是卡马克大神的功劳;

    Doom当时采取了三盘式营销,就是先免费给玩家一张软盘能玩一部分,如果玩家满意就购买另外两张软盘,有点儿像现在的游戏试玩版demo,也算是先驱;

    Doom后来开放了代码,让其可以被任意修改(极客精神),使得这款“古老“游戏至今都有人在继续搞二次创作,再推荐喷射James的视频:B站BV1Q441197wE;

    雅达利创始人Nolan Bushnell做的结语。

    -----------------------------------------------------

    感觉应该还会出第二季,游戏能讲述要讲述的东西确实太多太多太多了,期待。

    【详细】
    128165350
  • LimLim
    2017/7/22 22:21:16
    唯有情字最动人
    因为车太贤、尹施允、刘浩镇pd,选择了相信最佳的一击,有歌舞、奋斗的题材一直是我喜欢的,的确里面有贤在的表演、也有志勋的Rap、还有优胜的模唱,有光在一直的支撑、有志勋和Drill为了梦想的练习、也有优胜不断的努力,当然也有每一个中青年在社会中生活的样子。但我完全被...  (展开)
    因为车太贤、尹施允、刘浩镇pd,选择了相信最佳的一击,有歌舞、奋斗的题材一直是我喜欢的,的确里面有贤在的表演、也有志勋的Rap、还有优胜的模唱,有光在一直的支撑、有志勋和Drill为了梦想的练习、也有优胜不断的努力,当然也有每一个中青年在社会中生活的样子。但我完全被...  (展开)
    【详细】
    8687219
  • Mild Seven
    2020/4/12 4:36:49
    每个人都是现实环境造就的“怪物”

    二刷,必须是五星。这部电影以青少年的视角为切入,赤裸裸地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给我们提供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和启迪,可以说是把经典的题材拍出了超前的意味。

    全片最简单却最饱含深意的台词我觉得是婆婆说的那句“这个世界变了,变了”,其实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改变它的规律,变的是人的心性,你的世界不等于我的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同。人之初

    二刷,必须是五星。这部电影以青少年的视角为切入,赤裸裸地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给我们提供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和启迪,可以说是把经典的题材拍出了超前的意味。

    全片最简单却最饱含深意的台词我觉得是婆婆说的那句“这个世界变了,变了”,其实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改变它的规律,变的是人的心性,你的世界不等于我的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同。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其实并不重要。善恶相伴,时势造人,极善与极恶都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做到的,更多的时候人还是在善恶间徘徊。抛开善去谈恶,或者抛开恶去谈善都是不可能的。

    我发现这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说有某种信仰上的偏执,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信条和规律。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现实环境,而我觉得现实环境的影响更大,不论过去的成长给你奠定了怎样的性格,但你不得不活在现实,人随环境而变,每个人就像现实环境造就的“怪物”。

    当你被恶意包围,不断压缩你的生存空间,当初的正义感和坚持还能剩下多少,就像阿芳,越来越不相信正义能解救自己或给自己一个答案,爱的人也都无力保护和帮助,于是她开始放弃纯洁放弃希望。温老师是一个极善的化身,也是一种愚善。他固守自己的信念但是最后被逼入自我怀疑的死胡同,不得不用一个“恶”的手段去维护了自己的信仰。小丽对待奶奶有着最纯真善良的一面,但是却和“恶”无法脱钩,混在不良群体里,用援交的钱来留住男友,却也用这笔钱来帮助最好的朋友。潇洒哥是极恶的代表,他坏事做尽,但是他不傻,他知道规则的边界,每次快要越界都能收住,直到最后被终于失去“理智”,殊死一搏。你看,极善或极恶都是加速“死亡”的催化剂。极善的温老师迎来价值观和精神的崩塌,这是他的“死亡”,极恶的潇洒哥,他迎来的是真正的死亡。乔治,刀疤,沙皮,警察,阿芳老爸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很独到,矛盾在每个人身上体现,有血有肉,很真实的独立个体,没有脸谱化的感觉,这一点难能可贵。

    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或深或浅地提到了他们的成长心路,阿芳老爸,阿芳,小丽,潇洒,刀疤等人。即便是许多的龙套角色,也不断在表现人间百态之纷繁复杂和割裂感。影片最想说的恐怕还是,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我最想提及的环境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必不用细说,但社会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人忽略了。当下的人构成社会并奠定社会基调,而社会又教会下一代尚未成熟的人。一个健康的社会才能培养出一群整体健康的人,一个腐朽堕落的社会呢?不敢想象。怎样的社会才能不断趋于完美,这是一个深远沉重的课题。

    【详细】
    124971137
  • 白蔡与豆瓣
    2022/10/18 0:11:31
    独立游戏代表的,除了创意,或许还有原子化的我们

    (本来准备睡觉了,看到游戏题材就看到了现在……明天还要早起,所以只是先记下了时间顺序随手记的想法。)

    (1)又任又索的,世嘉被遗忘了吗?(并没有,“群雄割据”那一幕里还有索尼克。)群雄割据这一幕里又是怪物猎人又是街霸又是生化危机又是洛克人,还有个卡普空标志,卡普空到底赞助了多少……(2)做玩具?是在学做花札起家的任社吗?(3

    (本来准备睡觉了,看到游戏题材就看到了现在……明天还要早起,所以只是先记下了时间顺序随手记的想法。)

    (1)又任又索的,世嘉被遗忘了吗?(并没有,“群雄割据”那一幕里还有索尼克。)群雄割据这一幕里又是怪物猎人又是街霸又是生化危机又是洛克人,还有个卡普空标志,卡普空到底赞助了多少……(2)做玩具?是在学做花札起家的任社吗?(3)Sagas……所以还是世嘉是吗?但Sagas的做派像SE?但是不会是用现在设定讲万代南梦宫合并史吧。(4)扭蛋那一幕,人们进行赌博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自己拥有像是“怎样用力什么速度下可以获得想要的扭蛋”的能力,这是普遍存在的控制错觉。(5)获取信息这一点,Sagas社长有见地啊……(刚说完就和一个才卖10万份的游戏比起来了……)(真不愧是你啊SE)(6)骨骼这种事都需要收购玩具公司吗……(7)“就算没有玩具”那段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被称作玩具的玩具,或者说是娱乐手段。它们争抢着、共同消耗着我们的时间与精力。后来提到为了玩具而牺牲家庭。甚至可以说,家庭这个概念、家里的物件、那个人、孩子,虽然说出来残忍,都是玩具呢。(8)“只要有一台电脑就能做游戏的时代”,这就是潘多拉的魔盒呢。(9)一发歌手、一发演员、一发游戏制作人……(10)谈BUG那段,界面有个“敌人走了”,塑造多元性没啥,但为了效果拼成这样的汉语还是好奇怪。(11)跑着追车的回忆那段:“创意”这个事情,算是读书人的事呢,对吧?(12)说起来,游戏制作人玩自己游戏就会厉害吗?我有印象的只有ARMS。(13)“BUG只可能存在于最后一关”不叫“找BUG的方法”好吗…(14)Sagas的劝诱这段,仿似微索对任社说的呢…(15)挨地啊这件事吧,会不会某些数据比玩家更了解玩家呢…就像FTG游戏可以学习玩家习惯制定陪玩对策似的。(16)2D的平台跳跃游戏,FC及之后的几个世代出过多少经典了呢…

    关于“个人量产”这潘多拉的魔盒:

    景品在3D打印起来之后会怎么样呢?小型命题作画在Diffusion模型普及之后会怎么样呢?如同男主对扭蛋的解释,在可以个人定制后,一些产品只能卖心情了……

    如果自己就可以创造奇观了,那别人创造的多数奇观,对自己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各取所需”“自给自足”创造出繁复而混乱的海量个人作品。而作为旁观者,就会发现那海量的纷繁的游戏。备选项太多的话,为什么要选择某一项呢?

    简单百度下各平台游戏数量(有的是日版有的是美版有的是合计)(对不起我也忘记了世嘉……):FC:1053SFC:1447N64:206NGC:651Wii:1528PS:1278PS2:10035

    FC也好,SFC也好,PS也好,2D平台跳跃游戏或许已经可以说是海量了吧,那是什么左右着我们现在的选择呢?或者,网购起来后的卖家,互联网兴起后的网站,视频及短视频平台的up主们,这些海量的对象,我们是如何关注到并有所喜好的呢?一发众(只有一部知名作)可能就能解释一部分这件事吧。

    (十二点了,明天继续说吧……)

    为什么存在一发众呢(原生性的)?当参与的人足够多时,小概率事件就有大概率发生。“有一个卖点”的作品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作品在一个又一个机缘巧合下,终于被筛选出了一部进入了大众视野。它当然是有卖点的,但它的卖点真的足以让人为续作买单吗?一发众或许才是更普遍的现象。一发之后呢?可能看到的更多的,或者说“更符合客观规律的”便是就着此前的老路继续走下去。“游戏”本身的发展可能就在那时停滞了。一发创新的工作室也可能逐渐发展成循规蹈矩的恶龙,做着工业化、标准化的游戏设计与生产。发售周期与成本越来越长,游戏机制本身却可能并没什么进化。同时,市场上大量同质化的独立游戏产品让争抢夺食的彼此更加难以脱颖而出。于是,生产年货的大厂与生产同质化产品的独立开发商都走向了一个我们熟悉的路径,偶像化与造神。游戏本身没强卖点就来卖人设,卖完一个换一个,因而有了派生性的一发众。游戏也像是快销品,受到了平台与渠道的限制与选择性的推崇。

    我们通过情感而不是产品本身的性质来吸引消费者。“你是我的老朋友,这个IP的知名角色是你的老朋友,所以它来了,你不来一份吗,老朋友?”“X工作室又推出新游戏了呢,不来为情怀买个单吗?”“我在夏天下雨漏水、冬天雪化了漏水、秋天露水都能进来漏水的地下室干了三年才做出来这款游戏,为了我能生活条件好点儿,为了我能做出更好的游戏,把它加到购物车,结账,然后分享给朋友吧。”这种外周说服路径其实是不利于游戏观念发展与大众对游戏的接纳的,但或许被说成了是各种游戏公司的“必要之恶”。

    独立游戏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游戏市场中被人们寻得去体验那一番独特而美妙的滋味呢?纠结于这件事情却不在意自我表达的话,独立游戏可能也就没有那种“夹杂奇妙想法”的有趣滋味了。所以不免担心若是制作独立游戏是为了获取它带来的经济收益这种想法成为了绝大多数独立游戏开发者的想法,独立游戏也会回归到一种鸡肋的状态。

    但即便有着自我表达,那自我表达又有多少是有效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可能推动“游戏”的发展的呢?看着上面那些主机的游戏数,其中可能能有十分之一或者再说少一点儿,二十分之一被称作经典,可能其中十分之一是2D动作游戏,那也有至少三十部教科书般的优秀作品。那平面游戏的机制,又有多少能留下来给我们发掘呢?男主角换成女主角当然不算是什么游戏性的创新,小刀换成长剑也并不改变交互机制,有多少“创新”能够让人拍着胸脯说能让人们叹为观止呢?2D转3D的时代,马里奥64、007黄金眼、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带来了那个时代的高度,却也成为了高山,跨越它甚至达到它,可能都只是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如果不能让人赞叹,怎么能告诉自己,那成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呢?这种问题早就在各行各业蔓延了,比如香农,比如高斯,我们只是在逼近去缩小差距,却只能向着那座大山前行而无法越过(可能吧)。

    不过当然,即便是在3D成熟的时代下依旧保持着2D的游戏,时空幻境、传说之下依旧给了我们游戏机制与玩家体验巧妙融合的属于游戏这种载体才能充分体现的惊喜。所以虽然并不能天然乐观地说“你给我等着,我会做出被大家接受的具有充足创意的游戏的”,却也可以乐观些,说游戏还是有发展潜力的。毕竟玩家永远年轻,一次次重制能让每一代人都尝到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史子集。游戏机制的发展嘛……

    如果我们觉得独立游戏的未来是发展游戏机制的话,独立游戏展开的方向,核心或许是社群。也就是结成一个个小的社群,“与大家一起做出我们梦中的游戏”。而后组成更大的社群,推举出其中更有代表性的游戏。一级一级,把能够真的代表“游戏”这件事本身发展与优点的游戏展示到更广大受众的面前。同时,人们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获得了满足感与认同感(当然换个角度看或许也有人感觉到了失落与被排挤)。(UGC还是很关键啊感觉,要让用户有参与感和认同感。)凝炼有价值的游戏便是社群筛选作用对游戏的贡献。同时,被人们普遍喜爱的事业也能长青长存吧。(所以推测故事可能还是会有集龙珠的剧情。前期剧情可能更像是鬼泣里但丁和维吉尔来场兄弟间爱的互殴。)独立游戏的未来不是靠与大资本正面对决,而是靠一样热爱着它的人们凝聚成的汪洋大海,走出与资本化游戏不一样的特色之路。

    (十点了,今天也还是先写到这里吧……打算明天说一下社长那边角度的事。)

    个人觉得,游戏的进化,一方面来自于技术的进步(比如图形界面、三维技术),一方面则来源于心理学的应用。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是一个很经典却也非议颇多的心理学实验。类似的实验在真人参与的环境下很容易被指责为存在伦理问题。更为常见的“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小老鼠(当然还有鸽子)”都是用动物进行的学习实验,而其研究成果也被应用到了现在的游戏中。

    游戏的“用户体验优化”过程其实也就是对那些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迭代。用更直接的方式去直接获得玩家的信息,能够更高效地优化游戏与人的关系模型。比如FTG,这个招式帧数、范围、回报的用户响应曲线是怎样的呢?喜欢选择轻量型角色的玩家是否更倾向于使用高频轻攻击摸奖连段或是高速近身多择?投系角色的近身方式在玩家总体见有怎样的倾向?波升系玩家在波升性能达到怎样的临界值后会倾向于拳脚攻击?通过收集玩家的操作数据,可以分析出很多有趣的信息,因而可以根据它调整平衡性、优化CPU角色、设计新角色、添加新机制……

    “取之于玩家,用之于玩家”,听起来不是很好吗?但……怎么可能只用在游戏上呢?华生发展了行为主义,并且让人们看到了心理学的商业价值:做广告,当时行为主义在广告上的应用让华生收益颇丰。“我们进行的是实验,但获得的是可以总结出对应方法论的现象,我们把这方法论应用在别处怎么了吗?”

    游戏比较的,终究是特定回合内的策略集。而这策略集,也就是凝集在游戏过程中的玩家的劳动成果,也是社会实验希望获得的数据。像是堕落之血的瘟疫事件,也不好说它不算社会实验吧。或者卡牌游戏中的赌博行为会在回报比多少的情况下被更高频次地选择?大逃杀类游戏的玩家决策选择与行为归类,不也能提炼出在某些条件下人们行为的倾向性吗?米尔格拉姆的实验难道不能换个皮在游戏中重新进行更大范围的验证吗?

    我们说实验其实就是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可重复的行为,电子游戏这种规则明确、数据清晰的形式,显然其本身就可以被称作实验。以前的实验,要花钱请被试参与,游戏作为实验,可以收钱让被试自己动。

    即便不论这样与游戏本身关系还是很大或者还算是有些学术价值的利用方式,也可以想想游戏外周的信息收集及利用。关联账号与社交平台、游戏时间与氪金率、人脸识别加实名认证……

    可能在社长一类人眼里,游戏好玩不好玩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入口,一个实现其背后目的的工具,它不为它本身而存在,它为它背后的目的而诞生。

    另: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游戏是用来教育人的”,“你们能做游戏了怎么就做这么俗的游戏呢?居然还很多人玩?个人量产实在是太危险了,要把量产的能力从个人手中收回。把开源的工具集合起来以个人开发者不能承担的费用出售吧。”原子化的玩家,原子化的独立游戏开发者,或许会被数据、资本、我们过去随手的选择引向不知什么方向。

    另外:我在写的过程中时常想起一些游戏,还是想要记录一下。Hitman系列:不说二代在当年给我带来的满足,2010年左右在优酷看到了Hitman4其中一关用硬币打破玻璃天窗实现意外才知道竟然有这样的方法。就像半衰期2或是传送门,令人惊喜却又有些符合直觉。镜之边缘:就是令人惊讶。阿甘疯人院:可能是我第一个实打实100%的游戏,就像3D银河城,欲罢不能。傲世三国:我记得玩的好像是杂志赠的盘?听到农民说“好的”、步兵说“是,将军”的时候幼小的我真是开了眼了……上古卷轴5:我在玩上古卷轴4的时候就在想,能不能控制两只手分别动作,这种想法在看到上古卷轴5宣传片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于是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终于等到它的那么光棍的日子。无人永生:十分感谢优酷的一位播客,当年他解说的第一款游戏便是“无人永生”,我见到了世纪初的令人惊艳的游戏。也是这样的游戏让我更充分地意识到游戏与电影等形式的不同:存在你的选择,其他人的时间也在同样流逝。与王牌大贱谍相似的内容,却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得到了很不同的体验。我可以在一旁听完两人对话式的段子后跟着分开的二人逐个击晕,也可以在他们说话时将他们爆头。这种体验让我意识到在游戏中,你可以选择跳过、体验、打断那些正在发生的故事,而游戏还在继续。这种感觉在我玩B社时代的德军总部时重燃而让我倍感温暖。

    上面任何一款游戏,都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它们令人惊喜的来源当然包括它们的创意,但也有那创意的完成度与游戏的完整性。单单是创意的话,可能更多的也只是大的游戏周期下缝缝补补的创意,单凭它们是不足以让人赞叹的。

    (如果评价的话一下就会说多,但只说一两句又觉得并不足以描述那种感觉,那种感觉可能还是去体验更为直接明确吧。)


    【详细】
    147125439
  • 2018/9/24 15:12:52
    《悲伤逆流成河》有哪些让你似曾相识的经历?
    片的观感一般,喜欢色调和景色。 我哭了,哭的很伤心。我经历校园霸凌,经历3年,我所有拥有好的东西都被抢走,甚至破坏。头发上的泡泡糖,楼上砸下来的篮球,被踹的凳子,被打的背部,话语的讽刺,这些对于我早已遗忘,但这部影片让我再次想起。我开始反思,过去对现在有什么...  (展开)
    片的观感一般,喜欢色调和景色。 我哭了,哭的很伤心。我经历校园霸凌,经历3年,我所有拥有好的东西都被抢走,甚至破坏。头发上的泡泡糖,楼上砸下来的篮球,被踹的凳子,被打的背部,话语的讽刺,这些对于我早已遗忘,但这部影片让我再次想起。我开始反思,过去对现在有什么...  (展开)
    【详细】
    9667215
  • floyd999999
    2017/12/3 11:33:50
    “绿帽子”(影评,Tulip Fever)

    本文仅献给被带了”绿帽子“的好男人Cornelis Sandvoort!

    美、英合拍电影《Tulip Fever》(狂热郁金香)

    作品类型:

    本文仅献给被带了”绿帽子“的好男人Cornelis Sandvoort!

    美、英合拍电影《Tulip Fever》(狂热郁金香)

    作品类型:剧情、爱情

    主要演员:Alicia Vikander(饰演Sophia)、Dane DeHaan(饰演Loos)、Jack O'Connell(饰演Willem)、Holliday Grainger(饰演Maria)、Christoph Waltz(饰演Cornelis)

    故事概述:讲述富甲一方的Cornelis如何被妻子Sophia带上“绿帽子”的故事

    上映时间:2017年9月1日在美国上映

    8961715
  • Hogan Bacon
    2021/11/21 23:53:15
    难以理解的剧情

    TV版前六集搞笑做的挺好,后面拯救世界我就觉得没以前好了,又拯救世界,但毕竟画面还是挺好。到最后结尾发现费了那么大事啥也没干,反派希望逼出男主体内的境界的彼方,不是想毁灭世界,就是想用女主诅咒之血的能力杀死男主间接杀死境界的彼方来拯救世界,然后结尾境界的彼方又被封印回男主体内了,等于说啥也没干。还好女主最后写活了,还不错,结果女主突然失忆了。

    TV版前六集搞笑做的挺好,后面拯救世界我就觉得没以前好了,又拯救世界,但毕竟画面还是挺好。到最后结尾发现费了那么大事啥也没干,反派希望逼出男主体内的境界的彼方,不是想毁灭世界,就是想用女主诅咒之血的能力杀死男主间接杀死境界的彼方来拯救世界,然后结尾境界的彼方又被封印回男主体内了,等于说啥也没干。还好女主最后写活了,还不错,结果女主突然失忆了。

    过去篇就是总集篇+1分钟下集预告没什么可说的。未来篇开头就不对了,男主不知道为啥一直疏远女主,还不让其他人告诉女主,想啥呢?就因为所谓的诅咒之血?我还觉得这是神赐之血呢,你看没怎么打过架的女主秒了能杀5个A级异界士的BOSS,还能杀死最强妖梦境界的彼方,懂不懂什么叫神赐之血啊?

    然后就是大姐突然黑化来杀他们,汪峰黑化直接死了,进入大姐精神里,创造一个只有他和大姐的世界,然后留了一个会传染其他人的BOSS,这BOSS最后也没说咋解决的。女主被传染黑化,真黑化,头发都变黑了,哭着杀男主,然后男主突然明悟了,诅咒之血又怎么了,然后女主就好了,属实离谱。

    那个狐狸那么嚣张,结果直接被秒连战斗画面都没有,那你在干什么?把二弟送回家,担心他不会杀死他姐,然后被单吃?

    到最后女主都是失忆,配男主经历了那么多事情,都忘记了,估计是永久性失忆,多恶心啊。

    最后反正是大团圆结尾,除了汪峰死了,其他人好好的,男女主还发了一波糖。

    【详细】
  • 14009723
  • 2022/1/15 3:57:08
    来个4看个爽
    14142105
  • 一脸坏笑
    2012/6/27 15:43:06
    意志力的坚持支撑希望不灭
    战争荒野逃生,在这里不想在回忆整个剧情,比较好玩的是狄特尔刚被捞上直升机上时,还随身携带着那只破鞋底和还没吃完的那条蛇,差点把那黑哥们儿吓尿了,哈哈~整个电影下来,总给人以无限希望,狄特尔就算在唯一相依为命的狱友被砍死后自己也因精神恍惚出现幻觉时,仍保持希望与理性,特别是在逃亡那一刻,还不忘把破鞋底戴上,光是这一个场景就足以震撼人心。最后在总结自己死里逃生的经验是,狄特尔说道”把装满的倒空,把空的
    战争荒野逃生,在这里不想在回忆整个剧情,比较好玩的是狄特尔刚被捞上直升机上时,还随身携带着那只破鞋底和还没吃完的那条蛇,差点把那黑哥们儿吓尿了,哈哈~整个电影下来,总给人以无限希望,狄特尔就算在唯一相依为命的狱友被砍死后自己也因精神恍惚出现幻觉时,仍保持希望与理性,特别是在逃亡那一刻,还不忘把破鞋底戴上,光是这一个场景就足以震撼人心。最后在总结自己死里逃生的经验是,狄特尔说道”把装满的倒空,把空的装满“,在绝望无边时,要直面生死,抛掉一切的顾虑,重拾希望;在希望寂灭时,要保持斗志,就像狄特尔说”比我勇敢的人还没出生呢”,瞬间希望浩荡
    【详细】
    5481269
  • vivi
    2013/11/22 14:36:52
    非诚勿扰单身妈妈爱闪亮 “珍珠精神”获观众力挺
     近日,主打幸福女人励志剧的《爱闪亮》正在江苏卫视热播,有观众开始关注起生活中的单身妈妈们,她们是否拥有自己的幸福,她们面对爱情是否依然闪亮动人?《非诚勿扰》昨日发布了15号女嘉宾和女儿的温馨照片,许多网友被萌到。

    《非诚勿扰》单身妈妈母女照温馨动人 网友纷纷留言

    热心观众发现《非诚勿扰》也有非常类似甄珠的单身妈妈, 15号女嘉宾吴琼和她的3岁宝贝女儿Appl
     近日,主打幸福女人励志剧的《爱闪亮》正在江苏卫视热播,有观众开始关注起生活中的单身妈妈们,她们是否拥有自己的幸福,她们面对爱情是否依然闪亮动人?《非诚勿扰》昨日发布了15号女嘉宾和女儿的温馨照片,许多网友被萌到。

    《非诚勿扰》单身妈妈母女照温馨动人 网友纷纷留言

    热心观众发现《非诚勿扰》也有非常类似甄珠的单身妈妈, 15号女嘉宾吴琼和她的3岁宝贝女儿Apple的亲子装照片今日曝光,节目组也祝愿她能早点找到幸福!

    看到可爱的小Apple与吴琼的合影,网友纷纷留言送出自己的祝福:

    网友霜红室物语说:如果我还没结婚,而我又能上这节目的话,我会选你作心动女生的。因为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只有母亲照顾我的,所以我能理解单亲妈妈不容易,顾及孩子的感受,让她也快乐是你再次择偶时的必然考虑。

    网友Miss懒懒说:妈妈漂亮,女儿长大了,也是个大美女!

    网友纪待续说:辣妈也可以很性感哦!

    《爱闪亮》热播 “珍珠精神”正能量

    幸福女人励志暖剧爱闪亮正在江苏卫视热播,随着观众的情感投入,单身妈妈这个话题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剧中江铠同饰演的甄珠因为新婚丈夫在蜜月意外身亡,自己坚强生下遗腹子而成为单身妈妈。这样的单身妈妈在婆家,在职场都遇到了许多莫名的质疑和人生的挑战。但是正是甄珠不愿轻易服输的坚持,让观众看到了单身妈妈们励志正能量的一面,许多网友把甄珠的正能量叫做“珍珠精神”!

    有网友表示,历经无数生活的磨砺,但从不放弃理想,最后成为一颗最美的珍珠就是电视剧中单身妈妈甄珠最好的形象解释。

    江铠同抗住压力首演妈妈

    剧中,江铠同饰演的甄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励志姐,几乎所有能够遭遇的不幸她全都经历了一遍,堪称2013年电视剧荧屏中最苦命的女主角:一出生便遭生母遗弃不说,和爱人何志伟的婚姻也受到了两家的反对。正在争执不下时,爱人又遭逢车祸重伤不治身亡。随后发现自己怀上了爱人的孩子。在婆婆的冷嘲热讽之中生下儿子小奇,之后为了接济奶奶偷着出去打工又被婆婆怀疑有外遇。好不容易进了服装公司做学徒又被白富美老板康琳琳刁难。最终与生母相认却又恰逢母亲病重急需换肾,可以说甄珠可谓尝遍人间疾苦……然而,这些苦难都成为甄珠身上的闪光点,在生活的历练下,一步步成长为励志女神。江铠同充满信心地表示 ,为了甄珠自己付出很多,第一次饰演单亲妈妈,第一次和小孩子有那么多的对手戏。在面对外界的压力时一定会顶住,用自己的努力证明,戏里戏外,她都是当之无愧的励志女神!

    本周六周日,《爱闪亮》和《非诚勿扰》连续播出,观众可以好好感受影视作品和生活中单身妈妈的幸福人生。
    【详细】
    64271169
  • 千秋素光同
    2019/7/25 21:48:44
    从嫌弃到真香,这部古偶仙侠剧拍出了最认真的聋人手语!

    生活中有种定律叫王境泽定律「 The Theory of Jingze Wang」,定义为对某一件事物宁死不屈,最后因为某种因果论发出「 真香 」的声音,享受无比。

    我对《宸汐缘》的爱,就是这种定律下的感情延伸。

    当初对张震和倪妮演古偶仙侠剧有多嫌弃,现在就有多喜欢,恨不

    生活中有种定律叫王境泽定律「 The Theory of Jingze Wang」,定义为对某一件事物宁死不屈,最后因为某种因果论发出「 真香 」的声音,享受无比。

    我对《宸汐缘》的爱,就是这种定律下的感情延伸。

    当初对张震和倪妮演古偶仙侠剧有多嫌弃,现在就有多喜欢,恨不得给身边所有朋友安利这部「 土味缘 」。拿我的一位同好的话来说,这部剧就是一份营养丰富,搭配均衡的「 国际化高档快餐」

    1033749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