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0990
  • 山雀
    2022/4/12 19:32:52
    和平使者与愁容骑士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要对《和平使者》与《堂吉诃德》进行互文的理解,指出其中相似的内核,有必要对这两部作品先做一个介绍。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通常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全书分为两部,第一部于1605年出版,第二部于1615年出版。...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要对《和平使者》与《堂吉诃德》进行互文的理解,指出其中相似的内核,有必要对这两部作品先做一个介绍。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通常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全书分为两部,第一部于1605年出版,第二部于1615年出版。...  (展开)
    【详细】
    14334257
  • 2021/8/16 19:27:39
    暗格里的秘密 来自原著党的好评

    原著党来说~19年看完原著,具体的情节也有些忘记了,本着剧文分离的想法看了电视剧。

    说实话第一集开头大学部分女主喊楼,表白的部分有点尴尬,我唯一的尬点就在这里了。

    但高中校园部分女主演技非常自然,大部分的普通女生都可以带入:敏感、自卑、怯懦、倔犟、执着。徐梦洁真

    原著党来说~19年看完原著,具体的情节也有些忘记了,本着剧文分离的想法看了电视剧。

    说实话第一集开头大学部分女主喊楼,表白的部分有点尴尬,我唯一的尬点就在这里了。

    但高中校园部分女主演技非常自然,大部分的普通女生都可以带入:敏感、自卑、怯懦、倔犟、执着。徐梦洁真的蛮让我惊喜的,作为爱豆,演技蛮自然的。我反正蛮多共鸣的。小彩虹真的是越看越耐看…

    有人说小说里更多的是以女主的视角来叙述,更像是一篇有关女主心路历程的日记,所以让很多读者认为“丁羡爱周斯越多一点”“丁羡先喜欢上周斯越的”。但从电视剧的宏观上帝视角的演绎来看,周斯越和丁羡的感情更加清晰明了,让观众都觉得很甜,相信他们是双向奔赴。这个认同感的产生,离不开陈哲远对周斯越的塑造。陈哲远真的是太适合演校园男主了,青葱的少年感,白衬衫、绿树荫、自行车,虽然原著里的周斯越是拽少爷的形象,电视剧弱化了这一点(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的体现剧版周斯越的少年狂傲,比如反问丁母“退婚什么程序”、经常拽着丁羡书包走路、嘲笑丁羡“我不听课都考得比你好”)但更多的是体现周斯越对丁羡润物无声的关心,剧版周斯越暖心更带有人间烟火气,这绝对是对人物塑造的锦上添花,我不认为人设可以是原著粉攻击剧版的点。

    我觉得原著粉也要冷静一些,至少不能没有看过电视剧只知道演员就开喷,这样真的有失公允。你可以觉得不符合你心中的小说形象默默滑走,或者在小说超话里吐槽,但随便带节奏、打低分都是对他人的伤害,这部剧从服化道再到剧本细节都是蛮还原真实的校园生活了,也能感受到剧组真的有用心在抠细节。我作为一个高中生,真的很有代入感。

    真的,我已经嗑羡入四月三天三夜了。四年没有追星,直接垂直入坑。。。姐妹们,入股真的不亏!!!看看我们小暗格吧,真的,剧播期间求一个合体??????真的不过分????

    138011068
  • 慕明
    2019/2/19 23:03:30
    小明的故事 ——《流浪地球》剧本问题研究

    2月11日晚,我和同事在时代广场AMC看完《流浪地球》。 我是二刷,心情有些复杂。而她犹豫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我,那个点木星和炸空间站是为什么?真的是刘慈欣写的吗?

    同事是纽约长大的95后,哈佛计算机系本科毕业的华裔,能听懂中文,很喜欢科幻小说。她和我讨论伊恩班克斯也讨论刘宇昆,当然还有大家都很喜欢的刘慈欣。我们还在部门内组织了读书小组,第一个讨论的作品就是英文版的《三体》。听说

    2月11日晚,我和同事在时代广场AMC看完《流浪地球》。 我是二刷,心情有些复杂。而她犹豫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我,那个点木星和炸空间站是为什么?真的是刘慈欣写的吗?

    同事是纽约长大的95后,哈佛计算机系本科毕业的华裔,能听懂中文,很喜欢科幻小说。她和我讨论伊恩班克斯也讨论刘宇昆,当然还有大家都很喜欢的刘慈欣。我们还在部门内组织了读书小组,第一个讨论的作品就是英文版的《三体》。听说这次的电影是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她和我一样,都报以了极大的期望。

    但是,她问的问题,与我父母在观影后提出的问题相通。在许多没有什么科幻阅读经验,又抱着热情前去观影的长辈口中,这个问题以一种非常朴素的形式提出。

    怎么几个人自己拿主意,就把事情解决了呢?

    这样的疑问,在大部分影评中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我甚至看到一位大V戏谑地谈到这种疑问,说他们没有看过什么好莱坞大片,还以为什么事都要开个支部会议研究一下才能决定。

    大V是名校理工科博士,年轻有为,他的意见“自然”更值得重视。但是,紧接着,他又写到,父母们竟然都看过《三块广告牌》而且很喜欢。

    《三块广告牌》是去年的金球奖得主,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剧本奖。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美国中西部小镇,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社会形态,比《流浪地球》中着力还原的北京,上海,离普通中国人都更加遥远。但是不少中国中老年人,竟然更能“看懂”偏小众,偏文艺的《三》,而不是偏大众,偏商业的《流浪地球》。而令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竟然跟我的纽约95后同事不谋而合。

    这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

    在本片中树立的所谓的中国科幻电影的美学标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能在让一部分人狂欢的同时,让另一部分人——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不分学历的一部分人,看不懂呢?

    作为一个写了三年科幻小说的业余新手写作者,我开始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但是在大量的专业或者半专业评论中,我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分析与讨论。

    同时,作为一个科幻圈的边缘人,我完全承认本片的历史意义,也可以从情感上理解人们的激动甚至选择性忽视。这部电影的意义,以及它引发种种效应,早已超越了电影本身。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电影中的特效,概念设计,场景表现,配乐等等。在影片第20分钟,长镜头从鹅毛大雪中的抽油机一路逐渐拉远,直到千万座行星发动机在孤独地球表面幽幽发光,配着神似Hans Zimmer的磅礴音乐,我坐在大荧幕前发抖,因为在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人类超越日常的渺小与伟大。这是科幻的终极目的之一。

    但是那些越出色,本片在剧情上的问题就越明显。作为一个写小说而非做特效的人,我甚至感到羞愧不安。真的可以更好的。完全可以更好的。而在本片上映之后,所引发的最激烈的批评和疑问也都针对剧情。

    但是诡异的是,无论是批评还是辩护,很快就变成了对于姿态的批评与辩护。鲜少有人真正关注,批评的内容——剧情本身。

    作为小说写作者,我不太了解影视剧行业。本片列出的编剧有八位,我无意批评任何一位,也不想将矛头指向编剧群体。我知道,比起编剧中心制的美国韩国影视行业,国内的编剧群体在导演中心制甚至是明星中心制下,可以说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我也知道,一部电影,最终的剧情呈现,可能并不仅仅是编剧群体的责任,导演,剪辑,制片,发行......可能都需要承担责任。

    所以,让我们把祂——这个应该对剧情负责,接受研究和批评的聚合大脑,进行一个抽象后再实体化。让我们把祂叫做——

    小明

    我将在下文中尽量少地使用任何编剧或者小说创作方面的术语,不会讨论任何“这不科学”的问题,也将尽量不带入任何需要科幻类型知识的内容,除了一些类似影片的情节点引用。

    虽然我看过流传出来的剧本,但是论述依据和时间点仍然是所有观众看到的,影院上映的全片,不是流传出来的剧本。认真看过剧本的读者会发现,这没有区别。

    本文的目标,是像美食作家王刚老师一样,让读者用最直观也是最深入的方式明白:

    小明为什么这么做。小明哪里出了问题。小明本可以怎样做。

    希望读者至少看过一遍《流浪地球》的电影。如果读者像我一样,还读过《三体》,《乡村教师》,是大刘的老读者,那么再好不过。

    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小明。

    问题的核心

    如前所述,本片剧情问题的核心非常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

    再通俗点,就是你是什么人,就应该说什么话,干什么事。而本片中没做到。

    这个概念,是任何一个理智的读者都能理解的。更遑论业余或者职业的写作者。在通俗小说或者电影中,因为需要在有限篇幅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剧情推进上,给人物发挥的空间往往没有传统文学中大,所以在电影刚开始的阶段,需要一些强有力的,甚至是有些陈词滥调的场景和事件,把人物的形象快速树立起来。

    本片中,开场我们很快知道,主人公是刘启,年龄20出头,职业是机修工,性格有些叛逆,和父亲,姥爷都有些心结,渴望自由,证明自己,甚至不惜砸坏妹妹教室的显示屏,从黑市老大那儿骗装备——为了上地面。能力方面,自称天才,但是更像是中二青年的嘴炮,而非真实证据。

    很好,一个典型的叛逆青年男主的形象树立起来了。许多人不太喜欢刘启在地下城中有点痞气的表演,我个人觉得无伤大雅,可以看做一种接地气的融合尝试——当然,并非要在台词中写下“兔女郎的小尾巴香又软”,从头到尾管一手养育自己的姥爷叫做“老东西”才算真正的接地气。

    但是,比起小明在主线剧情处理上的重大问题,这些令人尴尬的细节可以忽略不计。

    以下,我们将抓大放小,分析“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这一核心问题,是如何造成了主线剧情的三个最大问题,从而最终导致了整部电影世界观的崩溃。

    我非常难受地发觉,特效组花了大量资金,无数血汗打造出的逼真的机械装甲,宏大的宇宙场景,本想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但因为小明的几个明显问题,令一个本来可靠的世界轰然坍塌,稍微理性的观众都瞬间出戏。

    这就是小明的责任。

    问题一:救援队打爆火石

    CN171救援队打爆火石的场景出现在电影65分钟左右。王磊上尉带领的救援队在36分钟左右第一次出现,征用刘启一行驾驶的373号运载车,运载火石到杭州,重启发动机。

    在36分钟到65分钟这近30分钟的时间内,小明花了不少力气,表现王磊上尉及救援队人员在极端条件下的坚韧与勇气。48分钟到54分钟,救援队和刘启一行在上海中心大厦内的剧情场景,虽然剪辑略显凌乱,但是意图是体现了的。48分钟,刘启要求先拉人上去,救援队要求先上火石,王磊上尉权衡后,表示一起上。52分钟,救援队的刚子为了火石牺牲,56分钟,救援队一行果断放弃没有生存可能的姥爷,继续运火石,引起刘启的不理解和强烈反感,双方争执。刘启和救援队分道扬镳,救援队分给了刘启等物资,让他们去避难,自己继续前行。

    然后出了问题。

    61分钟,发现杭州地下城已经失陷之后,之前一直冷静理性,大局为重,甚至先上火石后上人,放弃对姥爷的无谓救援的救援队——权且把他们看作中国军人的象征,竟然在这里,以“不能再死人了”为理由,打爆了火石。

    而且不只是一个队员的问题,竟然连救援队的队长王磊上尉,也被表现出情绪控制。如果说空扫雪地还可以勉强理解,那么,紧接着下达的“解散”命令,令我在宽容前一个小时无数的细节之后,第一次明显地意识到了,小明的问题。

    作为靠着小米加步枪,绝对服从命令,绝对不会后退的坚韧打下了无数大小战役的中国军人,作为用血肉做长城,用身体做沙袋也要完成任务的中国军人,作为去食堂吃饭都要排队,叠被子都要叠成豆腐块的中国军人,在这里的表现,令人难以接受。难以接受也就难以共情代入。难以共情代入也就难以相信这个故事的合理性。

    那么小明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他就是不想弘扬主旋律,也不用故意抹黑救援队吧?

    答案很简单。几分钟后,王磊上尉和救援队成员的脸,被一束车灯点亮了。同时点亮的还有他们的希望和我对小明的巨大失望。

    这束车灯来自刘启。

    之前还是中二少年人设,不理解人类大义乃至在雪地上情绪失控的刘启,在这里充当了觉悟崇高的精神领袖角色,感召冷静理性,饱经沧桑,觉悟很高,本应该反过来教育,引导刘启的王磊上尉。

    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一次不匹配。

    按照小伙伴的话讲,从刘启和救援队分离,到打爆火石,是一条教科书一样失败的B线。哪怕随便出了点什么意外,导致火石爆炸,都比现在让救援队失去理智,打爆火石要好得多。这个不合常理的编排,让人发觉了小明在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凸显主角的光环,把刘启线和救援队线再合上。这条线的失败导致救援队的人物难以被观众理解,更不要说对人物产生共情。

    我本来对王磊上尉的期待,是一个像《三体》中章北海似的角色,理性,智慧,坚韧,或许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最重要的,是像所有中国军人一样,明白什么是大义。对刘启的影响是亦师亦父亦友。通过短暂合作的言传身教乃至自我牺牲,以一个“精神父亲”似的形象,让刘启对于十年未见的父亲的选择,对于肩负人类大义乃至不得不牺牲小我的军人们和科技工作者们,渐渐由不理解到理解,最终接过王磊未竟的任务,挥泪前进,继续发动机重启计划。

    这是一条不用太多想就能完成的剧情线索。虽然不算出奇,但是可以同时树立王磊和救援队的人物形象,以及刘启的成长经历,为后面与父亲的和解打下基础,并且情感贴合实际,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从上甘岭到抗洪救灾,中国军人的坚韧顽强,绝不退后,稍微点一点,谁不懂呢?

    可是小明偏不。哪怕废掉救援队一行的形象,废掉之前的人物构建,废掉能使观众共鸣的自然情感,也要让刘启主角团闪亮出场。

    小明说你行,你就行。

    这也让我开始思考,小明究竟应该在影视,小说等种种虚构艺术中承担怎样的角色。

    我想了半天,一个或许通俗易懂的答案,是治疗师。

    如果读者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对合作类的网络游戏稍有了解,应该都知道,一个进行战斗的团队中,有负责拉仇恨的坦克,有负责输出的DPS,也有负责给所有人加血的治疗师。作为一个八年老治疗师,我知道,最好的治疗师,是让所有人都感受不到存在的治疗师。坦克和DPS在战斗中全力以赴,各司其职,完全不需要关注自己的血线。

    小明也应该是这样。电影或者小说中,人物应该按照自身和环境的设定,以及一些基本的人类理性逻辑,采取合理的举动,而不是为了任何理由,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一个平庸的小明,让人物做出的行动都是完全符合预期的,平平无奇。一个优秀的小明,可以通过巧妙安排伏笔,线索,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给读者以“对啊,我早该想到的”的戏剧性体验。

    而一个不合格的小明,罔顾故事发展的基本逻辑和观众共享的社会常识,用自己的手去粗暴地操作人物。小明的手出现了,观众疑惑了,这些人为什么会突然这样?电影啥意思?我没看懂吗?

    “哦,这个就是个电影嘛,主角是他,那就是这样咯。别当真,看着玩就好。”

    小明,你对得起在艰苦条件下,做出精美布景和特效,极力把幻想世界在大荧幕上变为现实的美术老师们吗?

    问题二:刘启提出氢氧混合点木星

    场景出现在84分钟左右。74分钟,饱和式救援的设定使得刘启一行还未到达苏拉威西,转向发动机就已经重启。

    在这里,地面线故事线的主要推动又转移了一次。从36分钟到65分钟,主要推动是运火石去杭州。从65分钟那个转折开始到74分钟,主要推动是运火石去苏拉威西。这两个主要推动的情节,都以一种“其实也无所谓嘛”的方式结束了,将情节直接转入下一个任务。虽然不算太好,但是也尚可接受。

    这种较为简单粗暴的情节处理方式,实际上让观众感到,刘启他们所携带任务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对刘启等人的期望也就降低了。这里其实也算符合片子到这里的主题构建,即集体主义拯救人类。全球性的救援嘛,一小队普通人,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上的忙就尽力帮,决定不了整个计划的成败。这也跟观众的社会常识相符。

    然而小明又一次让我大跌眼镜。

    在84分钟,镜头闪回,刘启想起与父亲刘培强在影片前5分钟的谈话,木星由氢气构成。道具组甚至还细心地在场景里设计了两个橘红色的氢气球,提示同样是氢气构成的橘红色木星。

    我隐约有不好的感觉。

    而刘启又一次承担了关键先生的角色。他忽然想起了父亲的谈话和那两个橘红色的氢气球,以及氢氧混合爆炸的初中化学知识,进而振臂高呼,宣布自己的发现,然后点燃木星!

    就我所知,不少具有初中以上化学知识的观众在这里忍不住笑场了。而我则一瞬间感觉到穿越。我觉得自己在看的电影不是《流浪地球》改编的。

    熊孩子靠背初中知识点拯救地球,我觉得这是《乡村教师》。

    你也不能说小明完全搞错了科学原理。氢氧混合的确可以爆炸。木星大气层的确存在90%的氢气。地球大气层则包含21%的氧气。但是问题在于,如果真的这么简单,一个看不出来有任何科学天才的年轻修车工都可以灵机一动想到,整个地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干什么?

    有人说,后面的剧情补充了,以色列科学家在7小时前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见。但是请注意,在地面线的主线里,所有的人是不知道这个信息的。无论是担任了科学家兼软件工程师职责的李一一,担任了硬件工程师职责的老何,还是整个点燃计划的指挥官王磊上尉,都把刘启当成了科幻电影中常见的,解决关键问题的天才科学家的角色,完全认同他的想法,并实践了他的想法。注意,还是一拍脑袋的想法。

    而且还成功了。

    小明,咱们是认真的吗?

    事到如此我已经完全无法将本片当做严肃的科幻电影观看。因为科幻与奇幻,玄幻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故事的发展,尤其是技术设定相关的发展,应该符合至少是大众认知上的理性逻辑。我们可以设想完全不存在的技术关键,但是达到这个技术关键的路径应该是看起来合理的。

    关于如何将看起来不科学的设定包装得更科学,Ent同学的这篇影评里提供了详细的解法。在此我不再讨论。

    我想要说的是,从人物设定上来看,就算我是一个完全没有学过化学的人,看到一个普通修车工灵机一动提出的技术设想,不管它对不对——大概率是不对的,如果不蔑视人类科学本身——我单单从情感上都无法相信。更遑论支持与执行。

    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二次不匹配。

    类似的场景,我们看一看其他影片怎么做。在完全不讨论科学设定本身的真实性情况下,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物,做出怎样的行动,才能产生信服感。

    《星际穿越》。退役宇航员父亲重新踏上征程,在星际探索中克服艰难险阻,终于进入黑洞中的五维空间,给苦思不得其解的青年科学家女儿传回一组解方程的关键数据。女儿进行一番演算,在研究所挥洒稿纸,大声宣布,我发现了!

    这不是一个很现实的设定。我个人对《星际穿越》的评价也不如下面的《火星救援》。但是至少,在这里,解决问题的人物是合格的宇航员和科学家。运用的知识也是普通观众可能看不懂的。但是就是这些“看不懂”,这些高于普通观众的专业人物设定,加上合适的场景渲染,让观众至少可以从情感上信任故事逻辑。

    《火星救援》。除了老练的宇航员马特达蒙在火星上自力更生种土豆,在影片的高潮场景,负责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下一步行动提供指导方案的,是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天才航天动力学家李察·普奈尔(Rich Purnell)。影片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表现天才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冥思苦想,甚至是他与实验室主管的冲突和解。技术方案是利用地球引力当弹弓,弹射救援飞船重新回到火星救援马特达蒙。这个轨道的计算,即使对于天才航天动力学家也十分复杂,所以这个弹射操作甚至有它专门的名字——李察·普奈尔机动(Rich Purnell Maneuver)

    这才能让观众感到真实。虽然观众不懂航天动力学,但是看得懂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电影通过讲述故事,让观众理解人物设定与人物关系,以符合常识的方式,顺利地解决技术问题。

    而在本片中,刘启作为有点小聪明的叛逆青年修车工,属于他的事情本来应该很少。第一件,开车,修车。第二件,在影片最后高潮的时候,发挥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冒着生命危险把卡住的“针”推入位置。

    但是小明在第一个关键情节点,让中二青年刘启充当了章北海似的精神导师的角色。还不够,在第二个关键情节点,让刘启充当了丁仪似的天才科学家的角色。

    回想刘慈欣的所有作品,科学家,工程师,宇航员,军人等等性格成熟,头脑理性的人物基本上是每一本书的绝对主角。即使是《中国太阳》,《乡村教师》这样以不懂科技的小人物为主视角的作品,小人物本身也对科学,对技术充满了尊敬,小人物的行为也是遵循理性的,并且一定存在一个导师一般的理解科学技术的角色。

    因为在刘慈欣式的古典科幻世界构建中,人类对科技的尊重,对理性的追求,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保障,也是整个刘慈欣宇宙得以存在的基石。

    唯一的例外是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反乌托邦作品《超新星纪元》。

    所以我无法理解小明在想什么。为什么选择了一条高难度的路线,让刘启——这个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任何一部经典刘慈欣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以绝对主角人物(注意,不是主视角人物)出现,并且担任了这么多本不属于他的责任,让刘慈欣式的严肃理性主人公,变成了青少年爽片式的无脑开挂主角。

    有很多评论说,本片不同于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超级英雄拯救世界,宣扬的是集体主义拯救世界的中国精神。

    我个人也不太喜欢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但是我知道,为什么好莱坞的科幻作品中有这么多超级英雄的存在。

    因为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小明至少懂得,那些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宏大决定和高难度行动,很难由一个各个方面都只有普通能力的人完成。如果不想做成《火星救援》那种真正严肃的科幻电影,至少人设要有点超越性的能力,这样才能让整个故事逻辑成立。普通青年拯救城市不靠谱,会变成蜘蛛人的青年,拯救城市是不是就好一点儿?

    一旦接受了人能变成蜘蛛人的设定,故事是不是就合理多了?

    万一人真能变成蜘蛛人呢,是不是?

    所以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里,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而在《流浪地球》中,我本来的期望是,通过表现中国军人令世界咋舌的纪律性和严密性,以及中国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航天工作者的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加上适当的科技设想,去替代超级英雄的那一部分能力。

    然而小明的选择,是让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刘启不靠变异,也不靠科技,靠拍脑袋。他站在与现有常识几乎无异的人物设定之上,却做出了超级英雄也做不到的事。

    如果承认他的人设立起,那么塌陷的就是整个世界观。

    虽然李一一和老何用软硬件工程师的专业性分别展开技术攻坚的桥段很不错,坚守岗位完成职责,默念“生死有命”的老何在我眼里是全片最好的人物,但是无法忽视的是,提出技术行动方案的架构师,是刘启。甚至在所有危机结束后,贡献了点燃方案和具体攻坚执行的联合政府特别科学观察员李一一还成了刘启的跟屁虫。

    更不用提李一一和老何刚出场时,那些镜头中,有意无意的狼狈表现。我不知道真正的航天工作者看到这些是什么感觉,我只是作为一个科幻写作者,感觉很难为情。本来我们可以像《火星救援》那样,把我们的航天八院,表现成与JPL类似的人类希望所在的。我本希望看到对科研工作者的真心赞颂,甚至是动人渲染的。

    小明,你这是为了什么呢?

    当我看到,许多国内的95后小朋友因为刘启开挂拯救了地球流泪之时,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

    于是我更加难受。

    问题三:刘培强火烧空间站,撞木星

    107分钟。

    在84分钟过后,我意识到,小明可能并没有考虑到我这样的观众。所以我对于小明是半放弃的状态,行吧,你说啥就是啥。我试图放空大脑,去看震撼人心的视觉特效,甚至连小演员们略显青涩的煽情表演,在我眼里都比小明的问题可爱得多。他们的表演虽然有些尴尬,但至少还在合理的人设范围内。

    但是在107分钟,小明第三次让我目瞪口呆。

    刘培强中校,在领航员空间站工作了十多年的高级航天员,在事先得知MOSS 0%的成功可能性的警告下,怒砸一瓶伏特加烧毁空间站主控室,违反联合政府规定,手动驾驶着保存着人类火种计划的空间站,冲入木星。

    在冲入木星之前,还要把与妻儿的照片贴在驾驶台上,说,回家。

    如果说小明的问题一让我感到不舒服出戏,问题二让我感到好笑出戏,那么问题三,是让我愤怒而出戏。

    我在豆瓣上标记过的电影电视大概不到500部。并不算太多。但是,在我有限的观影经历里,从未过有这样怒刷存在感的小明。

    我在二刷,三刷时反复研究这一段。我知道刘培强在自杀行动之前分离了空间站休眠仓——尽管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旁白,事后这些精英宇航员下场如何也毫无交代;我也知道MOSS给出的0%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在刘培强做出要自杀撞木星的举动后,MOSS拒绝一切交流。但是这些无法说服任何一个还抱有一丝理智的观众。

    所有观众在这个时候都知道了,就是0%的行动,刘培强也会成功——因为这是个商业电影。还是大年初一上映的。小明一定会出手,完成一个大团圆结局。

    至于什么理性精神,什么世界构建,什么人物动机,什么关键抉择,什么木星洛希极限,都是编的,什么0%的行动计划,就是-200%,情况再绝望,都没关系。

    电影在107分钟就已经结束了。小明使出神之一手,让刘培强的人设完全崩塌,也最终消解了整个电影和观众共同构建的,却在小明的一再重击下摇摇欲坠的幻想世界。

    观众跳出来了。圆不上了。剩下的垃圾时间,小明爱干啥干啥吧。

    刘培强,作为一个中下级军官,做出了与他身份和职位,能力,思想境界都不符合的事情。而且竟然还做到了,竟然还成功了。

    小明说你行,你就行。

    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三次不匹配。这一次的不匹配,比刘启的前两次都更要惊天地,泣鬼神。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虽然我不太能理解小明的脑回路,但是在我浅薄的揣度中,刘培强的非理性行为,是为了扣“回家”这个主题。

    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来表现“回家”吗?

    要表现中国人的归乡情结,方法和例子都太多了。春运中,拼尽全力也要挤火车回家,是正常操作。有家不能回,为了更高尚更重要的东西坚守岗位,抚摸照片怀念亲人,也是高级一点儿的正常操作。为了回家看儿子,完全丧失理性,把全人类的希望都搭上了,靠小明之手强行结束故事,这真的不是在黑“回家”吗?

    我们的老祖宗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我们的老课文有《夜走灵官峡》,宝成铁路开山工人的孩子在雪夜里独自看家,告诉我们,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我们2018年春节的iphone拜年视频有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列车员在春运期间坚守岗位,和孩子在站台上见个三分钟,就算回家了。

    这些例子可能土,可能俗,但是这情感是真实的,动人的,合乎逻辑的。中国人可能是最懂舍小家,保大家的民族了,这种感情与科幻无关,在无数个场景中都通用,都能打动人心。但是小明为什么不用呢?

    提供另一条不用太多想就能完成的剧情梗概。同样是需要刘培强牺牲自己。

    行星发动机的利用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的轨道,需要引航员号空间站进行引导。刘培强坚守岗位,作为最后一个未休眠的宇航员,在天上引导地球避险,同时执行火种计划。高潮部分是为了修好失灵的引航装置,比如炸开木星需要的洲际导弹和高功率激光武器的定位系统(张双南教授的文章),进行危险的舱外行走,但是发现自身的推进燃料仅仅够维修单程,他再也回不去了。刘培强下定了决心,在维修即将完成时,打开最后的通话系统,跟刘启和解,道别,刘启则与地面上许许多多的军人、平民一起,万众一心,通过天上,地下的一起努力,完成对地球的拯救。刘培强在被木星爆炸火焰冲击前的一瞬间完成任务,欣慰微笑,对刘启说,儿子,别哭,爸爸终于完成任务了,这就回家了。

    这是个非常典型而简单的情节线。其实在95分钟到107分钟前,地面线,世界救援队大团结的情节是很令人触动的,也比较好地表现了集体主义救地球的主题。但是就是在107分钟,小明让刘培强表现出的,以个人情感为动机采取的,匪夷所思的行动,让这十多分钟的建构再一次塌陷了。

    如果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我不知道什么才是个人英雄主义。人物罔顾自己的能力、职位设定和局限性,以个人情绪感受为行动的第一目的,做出极大可能伤害到整个人类群体的行动。

    这非常,非常地不专业。

    在刘培强念出三体中的“前进三”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讽刺。

    因为他的思维和行动完全不是章北海们的思维和行动。我相信,在不存在小明之手的世界里,章北海会毫不犹豫地击毙刘培强。

    相反,刘培强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刘慈欣的《三体》中饱受指责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善良聪慧的,是一个在平常标准下的可爱女性,但是因为她站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的位置上,所以她出于个人情感和寻常价值判断的行动,可能导致了整个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覆灭。而她甚至不是为了家庭。

    在这种意义上,刘培强,是一个低配的程心。

    按照刘慈欣的冷酷理性,刘培强的非理性行为应该导致的是流浪地球计划和火种行动的全面覆灭。这是符合逻辑的故事发展走向,充满了刘式美学的疯狂深刻,然而它并不符合大年初一的商业电影需求。

    所以小明再次开挂了。用不应该存在的神之一手强行挽回了故事,视观众的理性思维为不存在,让许多在视觉和情绪轰炸下尚存理智的观众发出了“看不懂”的疑问。

    小明也完全破坏了刘慈欣的世界。

    总结

    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本片虽然有着刘式硬核科幻的外皮,但是内核却是背道而驰的。这种错位导致了两个绝对主角在关键环节上采取的行动不符合基本逻辑,从而导致了整个成片的逻辑呈现出一种青春热血电影的质感,只能够打动被情怀裹挟的善良年轻观众,而无法通过哪怕是观影经验不多的中国中老年观众的基本理性思维考验。

    特效组的老师们创造出了特效和美学上的宏大叙事,视觉呈现震撼人心,但是小明拖了后腿,没有提供配得上宏大叙事的人物和基于人类共同理性的基本逻辑。

    而没有人的世界,是不成立的。片中,刘培强说过,不是吗?

    很难吗?不难。这部片子小明本来可以躺赢的。强大的原作设定,飞跃级的视觉概念设计和呈现,观众对第一部刘慈欣电影的巨大热情,刘慈欣作品序列中可以找到的无数人物原型,对小明来说,都是很好操作的。甚至是本片主旋律的情感处理,小明也可以完全从许许多多已有的经典作品乃至现实生活情境中找到例子。

    参见上面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的新剧情梗概。这是一个业余新手作者不花太多力气就能想出的梗概。在和写作者小伙伴的讨论中,针对各个情节点,我们还有更多,更好,更合理的各种梗概。

    但是小明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我想出了两个结尾。交由读者判断。

    假如读者或多或少理解并赞同这篇评论的观点,现在,请把《流浪地球》中小明的行为本身当做一个故事,自己来当一当,这个小明故事的小明。

    结尾一 (平庸的小明版)

    科幻电影的工业元年虽然开启了,但是那跟小明关系不大。小明还处于原始社会,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交出一个至少是达到平均水准的故事。

    小明太不专业。

    这是国产的锅吗?是没有钱的锅吗?不是的。

    我们在94,95年的时候就达到了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高峰爆发期。我们有刘和平大手不逊于绝大部分美剧的《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

    甚至在年轻一代的手里,我们有首秀《心迷宫》的小明,全业余乡村演员班底的青涩演技,几乎不存在的布景和摄影,五万十万借钱拍,硬是靠着极高的剧本完成度达到了8.7的高分,被视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我们也有首秀《绣春刀》的小明,小众冷门武侠题材与漫改风格的融合尝试,类型上不被人看好的过气实验,同样的非现实主义题材,但是在打造精密的细节,复杂的世界设定和美学架构的同时,在作出迎合年轻观众的努力同时,仍然有着过硬的故事和人物逻辑。

    是科幻,甚至是科幻美学的锅吗?

    有人说是。我不太愿意评论。《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对于相似场景的处理分析摆在上面了,超级英雄的设定逻辑也分析过了。各种好莱坞科幻电影相信读者们或多或少也都看过。如果真的需要修车工建议氢氧混合点木星,宇航员砸酒瓶子为了回家冲动撞木星才算科幻美学,那我确实无法向父母解释这个科幻美学。

    我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那......这只能是刘慈欣的锅了?

    呃......看过《流浪地球》原著,甚至是任何一部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后,你还相信吗?

    刘慈欣对于《流浪地球》和中国科幻影视化前景的澎湃新闻采访在这个链接里了。请注意采访的问题和回答的语气。总结一下,有四点。

    第一,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创作规律很不一样。好的科幻电影往往是原创的。

    第二,中国科幻影视缺编剧,非常缺。

    第三,中国科幻影视要多元化。

    第四,中国科幻影视的工业化各个环节需要专业性。

    这个采访说的非常客气也非常明白了。

    正是因为我爱那些星辰大海的情怀,爱那些震撼人心的特效,爱那些超越日常体验的科幻美学,我才更不希望他们像流量小生的俊俏面容一样,变成一部电影,小明不及格的遮羞布。

    流量小生电影从红火到遇冷的时间,有心的读者可以查一查。

    小明是影视工业化的生命线。不要求多高,至少,要达到正常的专业水平。人物设定,故事逻辑,情感动机,这些东西跟科幻关系不大,而是一个小明在处理任何题材时都会无数次遇到的问题。

    不要让一个业余新手作者都能轻易发现问题所在。在迎合青少年观众的同时,不要让我们的父母都在怀疑其中的人物逻辑不成立。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在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不是钱,不是情怀,甚至不是希望。

    是专业。

    结尾二(优秀的小明版)

    这么些明显的问题,这么些简单的修改方案,四年的筹划时间,小明怎么会看不到呢?

    小明当然明白。小明要做的,是一件大事。

    一件从来没人做过的大事。

    小明是刘慈欣和《三体》的忠实粉丝。小明深刻地理解刘慈欣的思想体系,尤其是在《三体》中提出的思想体系。小明敏锐地感觉到了,刘慈欣本质上对人类能够保持理性充满不信任。在《三体》中,人们会被程心标榜的人类道德及依附于上的群体性情绪裹挟,做出群体非理性的举动。

    比如让程心,一个行动被柔软情绪而非冷酷理性引导的角色决定人类命运。

    小明想要致敬并且超越偶像。小明也想表达自己的存在感,表达不被重视,待遇低下的愤怒。

    于是小明设计了一个完全反刘慈欣式的绝对主角,中二青年刘启,让他完成了刘慈欣作品中本该是军人,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任务。顺便黑了一把《乡村教师》。

    小明又设计了一个低配的程心,刘培强,靠着酒瓶子上头,完成了拯救人类的重任。

    小明对着偶像,完成了《鹿鼎记》之于金庸全部以往作品的工作。彻底讽刺,异化,消解了刘慈欣式的理性宇宙。

    并且小明把这个故事打着刘慈欣精神的旗号卖了出去。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小明赢得了一场40亿票房的赌注。

    小明站着把钱赚了。刘慈欣无话可说。并且,小明站在高处,看着观众因为情怀,因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可爱的善良心,自豪感,忽视或者选择性忽视了故事的反理性内核,绝对信任小明操纵的世界,相信靠着个人情感,靠着刘培强和刘启就能拯救地球。

    就像人们信任程心。

    无关学历,无关文理,无关专业。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情怀大战中,科幻人落泪,影评人沉默,少数说“看不懂”的大爷大妈,声音完全消逝在了滚滚巨浪之中。

    小明不怕。小明知道,刘慈欣说过,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小明用打破第四面墙的形式,以影片上映后,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作为结尾,完成了对偶像的致敬,并且超越了偶像。

    而我们甚至不知道祂的名字。

    只能叫祂,小明。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对小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真正的伟大。

    现在,读者朋友们,请以人物的设定,和基本的故事逻辑判断一下这两个结尾。

    你喜欢哪个,又相信哪个呢?


    【详细】
    999114950
  • 榕十三
    2015/4/21 18:16:19
    当你睡姑娘时,姑娘在想什么
    一. 《万物生长》小说和电影的关系

       冯唐的书看过,普遍说法是荷尔蒙十足,好在金句甚多,有足够的灵气和穿透力,能割开皮肤,直抵心跳的位置,才不至于被人断定为黄书。也正常,年轻男人写女人,大多是仅关于他们自己是如何肿胀和坚挺的,是诱惑与嫉妒,是征服与背叛。
      而唯有足够阅历的男人写爱情和女人,才能描绘出些许韵味——那是被柔情浸透的时光,字字句句融到你骨髓里去——大
    一. 《万物生长》小说和电影的关系

       冯唐的书看过,普遍说法是荷尔蒙十足,好在金句甚多,有足够的灵气和穿透力,能割开皮肤,直抵心跳的位置,才不至于被人断定为黄书。也正常,年轻男人写女人,大多是仅关于他们自己是如何肿胀和坚挺的,是诱惑与嫉妒,是征服与背叛。
      而唯有足够阅历的男人写爱情和女人,才能描绘出些许韵味——那是被柔情浸透的时光,字字句句融到你骨髓里去——大概男人只有到了一定年纪之后,血液终于把氧气运送回大脑,下笔终于才能清晰通透。
      一直以来,我判断一个男性创作者最佳的样本就是看他创作的女人是否鲜活(无论画家、作家、导演,甚至是男演员与女性搭戏的方式)毕加索画出立体派的情人,拜伦要吟诵姑娘的眼泪来衬托她的美丽,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何其矛盾,甚至阿尔帕西诺在一曲探戈中如何优雅地与一个姑娘共舞。他们在意的不仅是女人的姿容身段眼角眉梢,更懂得女人们的喜怒哀乐、欲望与执念,才使得作品中的女性落地生根,活色生香。

      冯唐对女性角色的刻画自然谈不上是大师级,加上故事情节原本就散乱,很难想象冯唐这本有点抽象迷幻的原作会成什么样子。
      没想到李玉这次干得挺漂亮,《万物生长》主视角虽然是韩庚饰演的男主角秋水,而整体故事则是用女性思维补完,将原作里情节不多的柳青这个角色扩展创作,贯穿起整个故事,顺带凑成一曲三角恋,而原作中“女朋友”这一角色也更加完整生动。
      如此一来,散文一样的情节文字再次创作,糅合成为一部电影,能有始有终,有滋有味,说得上是佳作了。



    二. 演员

      外表是演技的一部分。

      对于柳青这样的角色,演技再好也比不上真正的好外形,颜值是硬道理。范老师何等美女,谁说不美就是不客观,连仅仅在飞机上偶然邂逅过她一次的陈丹青都惊为天人,偷偷给她画速写,还要在自己文章里不肯直接指名道姓地写起她,评价道此女五官“像王羲之的字,笔笔中锋,极姿媚的”。描绘得非常传神。这种外形的力量,就如安东尼奥·霍普金斯在拍摄《雷神》时,第一次见到锤哥的饰演者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面对一个身高一米九金发碧眼的筋肉壮汉,老戏骨不禁惊呼:“这已经不需要任何表演了!”

      韩庚则全然卸下了偶像的感觉,从杂志硬照和唱片CD封面上走下来,散尽浮华,落地生根。
      ——但我认为偶像瞬间变痴汉这种情形可能是其粉丝不愿意见的。去年韩庚虽然在《变形金刚》和《智取威虎山》中打了不招人待见的酱油,但毕竟都是美貌的酱油,岂料这次好不容易当了男主角,却是下巴有肉,皮肤又粗又油,从头到脚一身地摊货的抠屌青年。无论《观音山》中的陈柏霖还是《二次曝光》中的冯绍峰,李玉电影里的美男子都是普通的装扮,她拍的就是普罗大众,因此男主角也必须都是寻常穿戴。
      我不知道这样的韩庚还会不会让少女疯狂,但就外表而言,韩庚面容干净,鼻梁秀挺,眼神忧郁,而他一笑起来,弧线恰到好处的嘴角后面又露出淘气的虎牙,撩拨得姑娘们要心里一乱,作为舞蹈系出身的他,无论手腕的线条还是双腿的长度,都漂亮至极,真是少年与男人之间那段最佳状态,是的,原汁原味的鲜肉。

      齐溪是个面容寡淡的姑娘,表现控制欲极强的女朋友再合适不过。且与范冰冰完全是两个风格,一个丰腴,一个单薄,一个烈焰蓝金,一个素面朝天。美中不足是略显老气,倒也难说是医学院女生的传神写照。




    三.情节(有剧透)


      一开始的福尔马林戏非常有视觉效果,没想到考试的情节被排得那么靠前,引出了几乎学校中所有的角色,一下子把观众带到医学院这个环境中去,机智的手法。

      鉴于范冰冰是女主角,因此剧情很快安排男主角秋水在五星级饭店里邂逅了熟女柳青,也可以说,柳青在饭店里邂逅了秋水。
      那种相遇,是只消一眼便知此后你与对方之间一定会发生一些什么,你说不出原因,但你却能100%确定,这种确定就像阳光能轻易穿透水晶一般不容置疑。那一刻将永远印在你的脑海中,在今后的所有时光中时而惹你哭,时而又惹你笑,在那一瞬之间,万物生长,春风十里,繁花盛景。你有点不安,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你已经在心中做好了将为此人颠覆人生的全部心理准备。
      女人是很容易察觉来自男人们的注视的,但男人则仿佛普遍察觉不到自己的失态。柳青很自然地走到秋水面前,两人简简单单的对话,看起来随便聊聊其实是了解一下对方的身世背景。柳青“偶遇”办完事的秋水又开车送他回学校,后来再次“偶遇”路边撸串的秋水,即使干爹在身边都要跟他打招呼——男女之间一切原本没必要的往来,都是对方在说“我对你有兴趣”。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写道:当一个女人决定和一个男人睡觉时,就没有她跃不过去的围墙,没有她推不倒的堡垒,也没有她抛不下的道德顾虑,事实上没有能管得住她的上帝。
      有事没事的,秋水和柳青就碰头。柳青不断来找他,拿药也好,翻译稿子也罢,和他一起玩蹦极又为他亲自下厨,秋水的女友撕逼到面前了还能保持一丝不乱的优雅。秋水从来不跟她承诺什么,柳青也乐于当着这个姐姐,翻译费该给也照给。他们两个之间是又彼此亲密又自由的关系,他们会时常见面,但谁也不会提出“在一起”,也许那一次晚餐之后他们会发生什么,只是秋水的女朋友闯来得正是时候,歇斯底里地宣告自己名正言顺的身份。
      联系起之前秋水阴阳怪气地拿柳青身边的处长开玩笑,几乎可以证明,无论男女,在吃醋的时候是做不出任何体面举动的。
      这段原创撕逼戏相当精彩,李玉把齐溪关在门外,等深更半夜齐溪歪在沙发上睡着了强把她拎起来拍,那怪那股盛怒之气如神兵天降,逼真至极,看得人倒抽冷气。另外还听说李玉有暴打韩庚来给其增加戾气。可见方法派的表演手法果然奏效。

      打群架一段是全片的华彩,从前我对《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首歌感觉一般,现在已经单曲循环了。

      秋水和白露虽然分手了,但他和柳青却也没能顺势发生什么。对于柳青的个人生活,原来秋水始终是介意的,尤其是“处长”这个身份,仿佛是男人对长者身份压迫而产生的敌意,无论社会资源还是在爱情上。秋水的初恋女友一段时不时贯穿在影片中。那段著名的“如果我伸出食指去接触她的指尖,就会看见闪电;如果吐一口唾沫,地上就会长出七色花;如果横刀立马,就地野合,她会怀上孔子。”动画非常入境,其中“孔子”两个字被改成了“圣人”,非常得体的改动。

      秋水关于初恋的回忆被割裂不久,就和柳青去了海边。
      当时我很笃定地跟身边的肖恩说:“李玉的电影就是这样,到最后总是一男一女走到大自然中去沉默,不知道在干什么。”万万没想到不久之后男女主角就横刀立马就地野合。冯唐写秋水说起柳青对他的评价:“在床上象野兽,怀疑我是否真的受过那么多年教育,念过那么多书。”
      说实话这段激情戏拍得不差,非常有温情,但作为《万物生长》的激情戏,就要差一些了,仅比《黄金时代》中萧红和萧军的床戏好点有限。私以为近年来国产片激情戏最棒的是黄渤和余男在《杀生》中的表现,男女之间万般思绪都揉进那几十秒里去,却没有半点色情,你推我进,十足演出了男人味和女人味。

      韩庚吃早餐那段戏拍得很好。
      老司机总教育后生温情后不要急着翻身睡觉,要搂着姑娘温声细语,犹如怀抱新生的婴儿。那么一个对自己人生有清晰计划的漂亮熟女,睡过了不谙世事的男大学生之后抽身而去的行为好像也是不得体的。秋水仿佛一夜之间连续失去三个姑娘。那时韩庚嘴里噎着鸡蛋,脸上的惊恐焦虑和委屈,相当写实。

      在支离破碎的闪回中,范冰冰终于说出了那句“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
      年轻的时候我想过,一个漂亮的女人大约不会甘于平淡,她们会利用自己的美貌得到一切幸福。过了好多年我才发现,相貌更漂亮的姑娘比其他姑娘过得苦多了。
      之后的各种原创情节就不吐槽了。

      “女神一直爱着你”这个设定令人感觉到电影很温情,简直像一个真正的爱情故事,像《甜蜜蜜》一样,两个人历尽苦难,修成正果。而且有点正能量——你写书不成功你就干别的赚点钱(金丝眼镜不便宜),即将跟爱人分离也别焦虑若无其事地安排一场愉快地约会就走反正有缘人终会再见,男人对别的女人动心思了也无所谓太好了说不定就有机会可以嫁给清华男了。

      这种情感的归属令人觉得安逸,觉得温暖,觉得不思进取。
      这在李玉其他电影中是很少见的,冯唐的妙语让电影的台词质感变得尤其好。无论场景配乐还是服装,也确实是有那些旧时光的味道。我个人听不太惯京片子以及用京片子唱的摇滚,但我承认对于整体氛围的营造,相当成功的,段落起承转合都令人信服,配乐表演都不错。《万物生长》难说是何其的佳作,不过既然冯唐自己也夸这片子,那么文学改编电影做到这一点,就是完满了罢。


    END
    【详细】
    74503743
  • 电影头条
    2019/9/21 13:21:34
    吴谨言热播剧又突破智障下限

    警告 !

    今日推送蕴含极大智障力量,继续阅读有智商遭遇降维打击的风险!

    ---我是智商跳楼的分割线---

    好了,就知道你们不信邪,先放一张今天的主角镇楼。

    警告 !

    今日推送蕴含极大智障力量,继续阅读有智商遭遇降维打击的风险!

    ---我是智商跳楼的分割线---

    好了,就知道你们不信邪,先放一张今天的主角镇楼。

    10519368
  • 高建国
    2018/7/30 13:35:36
    《金蝉脱壳2:冥府》与其他同类悬疑片比有哪些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够140字了吧?

    【详细】
    9550222
  • KitajimaJunko
    2019/3/23 1:05:40
    直到电影结束,她依然没有停止在他们中间周旋。

    朝子与麦一见钟情,相恋过程奇妙且短暂,半年后麦不辞而别。两年后朝子遇到长得和麦一模一样的亮平,他们朝夕相伴,日久深情,共度了五年光阴。但在某日,消失已久的麦又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朝子选择离开亮平和麦一起奔赴远方,但经过一昼夜,她又重新回到亮平身边。——《夜以继日》就陈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麦与亮平虽然有着同样的脸庞,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麦是个自

    朝子与麦一见钟情,相恋过程奇妙且短暂,半年后麦不辞而别。两年后朝子遇到长得和麦一模一样的亮平,他们朝夕相伴,日久深情,共度了五年光阴。但在某日,消失已久的麦又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朝子选择离开亮平和麦一起奔赴远方,但经过一昼夜,她又重新回到亮平身边。——《夜以继日》就陈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麦与亮平虽然有着同样的脸庞,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麦是个自由自在的人,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他与任何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可以买一次面包就一夜不归,可以随随便便就消失两个礼拜,也可以出门买一趟鞋子就再无音讯。麦与朝子第一次见面就亲吻对方,姓名、身份全都无关紧要。对于朝子来说,这样的麦让她始终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

    亮平出场便是穿着西装,在公司就职,全名是丸子亮平,姬路人,大学开始去了大阪,偶尔出差来东京,家中独身子——这一细节旨在突显亮平与麦的反差——麦出场于无形,朝子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全名,其他信息亦很模糊,而亮平则是从一出场就把他的所有信息一一公布。且亮平的性格温和沉稳、踏实可靠、细心周到。朝子在他的身上得到安定的幸福感。

    朝子,麦,还有朋友冈崎、春代四个人构成了名为“麦”的时空;后来的朝子,亮平以及另外两位好友串桥和真矢,同样是四个人,又构成了名为“亮平”的时空。朝子同时处在两个圈层中,且他们之间互不干扰,互不重叠,这种“不干扰”具体表现在:朝子很清楚自己是因为亮平长得像麦才和他在一起,但共处了5年的她坚信自己对亮平的爱与麦无关;同样地,在朝子坦白后,亮平也说自己早就知道他和一位叫鸟居麦的人很像,并且知道那是朝子过去喜欢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朝子是整部电影唯一的主角,她分裂地存在于两个时空圈层中,即使是她依然拥有对麦的记忆,但此事并不影响她与亮平的感情——直到昔日好友春代的再次出现。春代从“麦”的时空走向“亮平”时空,打通并串联起两个时空(时间段),她是唯一打破两者关系的角色,也是所有缺乏逻辑的行为中重要的一笔。因为她的出现,朝子得知了麦现在的情况,也是和春代在一起的时候,朝子与麦再次出现在同一个空间中。

    在朝子对即将迎来的与亮平在大阪的新生活满怀憧憬之时,麦突然现身,一面打破了朝子和亮平原本的安稳平静,一面也完成了他曾许诺的“哪怕会迟,但我一定会回来”的誓言。

    麦与亮平两者之间的边界被打破以后,朝子也就无法维持原有的状态,无法坚持与亮平继续这么多年来日复一日重复着的生活。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见麦,抑制不住自己要和他靠近,他的出现让她魂不守舍,以及当他再次向她伸手的时候,她果断地交出自己的手,和麦一起离开,决绝地丢掉了手机,抛弃了朋友和猫,以及曾与亮平共同拥有的一切。朝子以为麦的出现是对她的救赎,只要跟随他,就能走向她理想的爱情中去。

    打碎的盘子象征着朝子与亮平这段感情的破碎,正如影片中串桥所说:“有形的东西都会破碎”——朝子与亮平之间稳定的感情是“有形”,而朝子与麦之间刚好以“无形”来定义,而无形的东西只会幻灭,它出现于无形,也将消亡于无形。

    麦的所有特征都象征着虚无,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朝子与他在一起的时刻,以及分开之后仍然想象着和他在一起的瞬间,都有着女性对美好恋爱的幻想,对照“理想”一词;而与亮平共处的时刻,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吃饭,看电视,日常琐碎,温馨美好,但与前者相比要更为“现实”。

    而朝子是一个分不清理想和现实的人,她把自己和亮平在一起的时光形容为一个很长很幸福的梦,而以为此刻和麦在一起才是真实。现实与梦境颠倒置换,旁人都很清楚,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很明白,只有朝子当局者迷。而在又一次夜以继日过后,她又蓦然醒悟,亮平才是她想要的真实。

    麦的无形和亮平的有形对照着梦境与现实,幻想与真实,具体还表现在:朝子离开亮平之后,亮平一蹶不振,甚至表达了自己对朝子不会再信任;而当朝子对麦说,要回到亮平身边的时候,麦没有任何感觉,反而还提出要送她回去。

    两个时空中的朋友也有一定象征,比如冈崎生病,还有真矢产子等,这里就不作赘述。

    影片中三次高速公路的出现,第一次是朝子和亮平从北方回家,她睡着,醒来,问身边的亮平:“已经下高速了吗?”——这一段高速路的行驶是从白日到黑夜;第二次是麦带着她驶向北海道,她睡着,醒来,车子停在仙台附近看不到大海的路段,她问身边的麦:“下高速了吗?”——这一段的行驶是从黑夜到白天;再到第三次,就是朝子独自乘坐长途巴士,去大阪,再次回到亮平身边。

    高速路是代表重复的记号,除此之外『重复』还体现在摄影展,故事开头朝子与麦相识在摄影展,故事中段朝子和亮平也共同参观了同一个摄影师的摄影展,还有一处是麦和好友冈崎过去是室友关系,而后来的朝子和真矢也是同住的关系。所有的重复都预示着一种开始,也体现了一种转折,整部电影以及这一故事想要表达的主旨,就是这样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

    夜以继日,兜兜转转,朝子一刻不停地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周旋,循环往复,并且直至电影结束,这样的重复都不会真正停止,犯过错误的人一定会在同样的地方犯同样的错误。电影探讨的就是现代爱情中这种无比写实的状态,对还未得到的和已经得到的,对想象中的和现实中的,简单来说就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摸索。

    诚然,朝子的这种周旋是令人恼火的,但她好像除了不断触碰不断试错别无他法。这也是很多年轻人在爱情中都会遇到的困惑。很多人总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感情中常常陷入迷茫,对现状不满足,不知道如何选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和眼前的人度过热恋期之后,总是会把缺少新鲜感当作借口,而后想象着和别的什么人在一起或许能过得更快乐。

    荣子阿姨说,自己从前会为了一个人从大阪到东京只为了吃一顿早餐,而那个人也不是自己后来的老公。

    滨口龙介如此善于捕捉女性的细腻,如此了解人类的爱情。——这是继《欢乐时光》和《夜以继日》之后我对导演的最高赞誉。

    整部电影都很静,静到有点像年代更早的那些日本电影,街景空旷,影像也很怀旧,只剩下日与夜不知疲倦不断更迭,高速路漫长静谧和思绪百转千回。远方的极光和大海难以触摸,而门前肮脏的河流也很好看,触手不可及的永远最美最好。

    【详细】
    100602623
  • samuel
    2022/12/19 1:44:05
    搬运一下之前的repo(之前的号无了

    全职高手电影点映repo

    点映看完了,首映还是会去的,有时间会再刷几场,问值不值得看,肯定是值得的,都去看吧,不要说不看、不支持这种话,票房一定支持!!!

    以。下。防。剧。透。慎。重。点。击。

    o_O

    全职高手电影点映repo

    点映看完了,首映还是会去的,有时间会再刷几场,问值不值得看,肯定是值得的,都去看吧,不要说不看、不支持这种话,票房一定支持!!!

    以。下。防。剧。透。慎。重。点。击。

    o_O

    o_O

    o_O

    o_O

    一、人设

    人物ooc确实存在,我觉得最搞笑的是叶秋的ooc,在本电影荣登最好的弟弟和救火MVP,跟叶修说出家里还有我的时候我真的没忍住接了句不存在的,后来更是霸总上身,直接买下了荣耀的直播权,弟弟你那个时候才18岁啊,是用啥买的?零花钱吗?你那么有钱为什么离家出走的行李不多带点儿,弄得你哥偷你行李结果还那么穷hhhhh

    叶修和沐橙对待沐秋去世的态度我觉得并没有ooc,相依为命的哥哥和好友突然事故死亡,是谁都要有个缓冲期,尤其沐橙,如果她反应很平淡,那才是ooc了。沐秋大方向是对的,本来原著出场就非常非常少,同人又总给他加各种二设,我觉得没人能说出来他究竟有没有ooc。

    吴雪峰的人设削得有点弱,他作为老叶三连冠的左右手,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才对,其余嘉世新加的角色不评价。

    顺便一提吕良脸挺好看,但郭明宇怎么看都不像是会欠钱就人间蒸发的人hhhhhhhh

    二、剧情

    剧情太简单了,过于平铺直叙,挺热血的一个题材被写的气血不足,单词还有点尬。本来沐秋的去世作为一个推动剧情特别好的转折点,愣是把这个转折点写得既矫情又无力,以及去世以后的很多故事情节都太儿戏了,比赛中途退赛,让战队一直五个人作战,最终赛到赛末才回来的这一系列骚操作,我真的不想吐槽——你们是在职业电竞不是在打网游啊!!!老叶的一拖四太扯了,都是职业的一拖四拖那么久,说好的荣耀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呢,还有一叶之秋最终突破的金色长发立绘真的太ooc了,我当场笑出声。奶妈居然到最后一刻才出来加血,太不科学。当然,除此以外,最终赛做的挺好,很燃很热血,很像最终战!!!!!!!!

    三、配乐和配音

    这是这部剧最大的败笔,尤其点名批评沐秋去世、一叶之秋VS扫地焚香最终战,两首歌一出来,气氛全毁,一首不够哀伤,一首不够燃爆,歌词尤其没有内涵,那个GO!GO!GO!太毁气氛了,让终战燃到爆的时候突然急转直下变得特别好笑。配乐非常需要加强,歌词不行不如不要!!!!!!!!!!

    一直觉得张杰老师配电视剧比配动画出彩得多,配动画真的不贴脸,几个角色都没有粉丝吹得那么神,这次电影也是,希望老师配音能少加“呵”之类的拟声词,一次两次还好,说几句话就“呵”一下特别不自然,声音细节不要加太多,暴露短板且画蛇添足。沐橙的配音有口音,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四、画面表现

    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尤其最终战的时候非常燃,好几个点表现得可圈可点,给你点赞??

    【详细】
  • 148311593
  • 做事不能设假设
    2022/11/29 17:21:36
    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

    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至于台词、剧情,明显有大话西游和新龙门客栈的影子。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至于台词、剧情,明显有大话西游和新龙门客栈的影子。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至于台词、剧情,明显有大话西游和新龙门

    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至于台词、剧情,明显有大话西游和新龙门客栈的影子。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至于台词、剧情,明显有大话西游和新龙门客栈的影子。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男主是天煞孤星吗,身边的女人全报销了!至于台词、剧情,明显有大话西游和新龙门客栈的影子。

    【详细】
    14788210
  • 海魅
    2013/10/31 15:36:02
    好扯的故事
    先不说这部有多少明星,只说剧情,好扯淡,再说发展,更扯淡,在说这些人物,超级扯淡。 把日本忍者拍的太神奇了,赶上哈利波特了,还会隐身,还会变身,导演,你要不要在加上个会魔法啊。低个头在站起来就能变成另一个人了,转个圈就能换身装备了,你要不要在雷一下啊 再说李...  (展开)
    先不说这部有多少明星,只说剧情,好扯淡,再说发展,更扯淡,在说这些人物,超级扯淡。 把日本忍者拍的太神奇了,赶上哈利波特了,还会隐身,还会变身,导演,你要不要在加上个会魔法啊。低个头在站起来就能变成另一个人了,转个圈就能换身装备了,你要不要在雷一下啊 再说李...  (展开)
    【详细】
    6365215
  • 吾非控制狂
    2016/10/7 22:53:22
    高潮部分略僵硬
    电影不长,情节也简单。
    剧情还比较顺畅,只有高潮的时候感觉设计感太强,为制造矛盾而弱化了一些人物塑造。
    说实话,人物塑造有出彩之处,也有让人疑惑之处。
    江涂涂这么聪明,又能演,为啥还为猫哥干事。本以为他获取了铃铛的信任后变脸,通过铃铛找到钻石私吞,结果还是把人交给猫哥。
    袁谅,前半部分有血有肉有脑子,到了高潮反而是没有主动权的角色。不是说兄弟讲义气,结果兄弟一看到他拿应急的
    电影不长,情节也简单。
    剧情还比较顺畅,只有高潮的时候感觉设计感太强,为制造矛盾而弱化了一些人物塑造。
    说实话,人物塑造有出彩之处,也有让人疑惑之处。
    江涂涂这么聪明,又能演,为啥还为猫哥干事。本以为他获取了铃铛的信任后变脸,通过铃铛找到钻石私吞,结果还是把人交给猫哥。
    袁谅,前半部分有血有肉有脑子,到了高潮反而是没有主动权的角色。不是说兄弟讲义气,结果兄弟一看到他拿应急的钱就被告发了,可见还是单纯的工作关系。这个细节让他失了先机。很被动,做出的事情也不像是有脑子的,台词俗套。
    小疑惑,我现在的理解是铃铛养父易某和猫哥是曾经的合伙人,共同炒红了一枚钻石。易某拿着钻石,猫哥想过河拆桥,但已经发现易某死了,钻石下落不明。但是钻石按照逻辑,铃铛作为易某的玩物应该是不知道的,毕竟是生意的事。但猫哥就觉得她是唯一的线索,所以耐心地设局。
    猫哥怎么就有强烈的预感,觉得线索一定在l铃铛的记忆里。

    再说表达的一些思想

    人没有自己的记忆还是自己吗?
    袁谅可以删除自己的记忆吗?
    涂涂感知别人的记忆,这个记忆是当时回忆的画面吗?那这些感知到的记忆可以造假吗?

    一说到感知记忆就想到,黑镜有一集是说未来每个人的脑子里植入一个芯片。可以记录视觉神经感受到的画面。每次过安检,这些记忆都被扫描,看有没有罪犯的痕迹。主要的矛盾通过一对夫妻的信任危机来表达,妻子要看丈夫的一段记忆来让他证明没有出轨,然而他并不愿意,这是他的隐私,如果这次他没有守住底线,未来面临的可能是一次又一次这样的对质。我也忘记妻子有没有
    看到她丈夫的记忆。但是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个芯片只有自己读就好,因为大脑存不住的东西它能帮你存。一旦是可以被泄露的,那总是不安全,因为有些不愿回忆的事情总有被翻出来的机会,它就在那存着,不是你忘记就没有了。

    还有一个科幻电视剧,doctor who有一种外星人,长着牛头,可以探知周围人的恶意,于是被囚禁在一家星际银行来做守卫。主角团队为了完成任务事先消除了大家的记忆。就是为了不被检测出来。完成了任务以后恢复了记忆,并不难。他的团队里有一个半机器人,记忆存在硬盘里,但他以前的硬盘坏了,所以读不了以前的记忆,那种找不到自我的感觉十分强烈。还有一个女士,她可以复制别人的基因表现,伪装成其他人的样子,她记忆没出问题,也老是找不到自我。doctor who可能一辈子都在找自我。讲到这,跑题了,就结束了吧!
    【详细】
    81201053
  • 记忆碎片
    2013/3/1 21:35:33
    好!~~~~~~~~~
    CCTV6播放的不知道有没有删减?!不过就算删减了,这部长长的流水账还是让我荡气回肠,缠绵悱恻滴!首先,董和王府青莲之间的感情;董和四王府玉燕之间的感情,阐述的非常清晰明白。其次,皇上及天下人都知道萧王爷造反,最终萧王仍四平八稳,皇上及四王等无动于衷,正所谓和谐社会,我骄傲!然后,董身负雪莲仇恨,屡遭杀身陷害,却对胡家不闻不问,品格高尚,令人高山仰止。最后3外国瘦猴就称天下武士团,思维天马行空,深
    CCTV6播放的不知道有没有删减?!不过就算删减了,这部长长的流水账还是让我荡气回肠,缠绵悱恻滴!首先,董和王府青莲之间的感情;董和四王府玉燕之间的感情,阐述的非常清晰明白。其次,皇上及天下人都知道萧王爷造反,最终萧王仍四平八稳,皇上及四王等无动于衷,正所谓和谐社会,我骄傲!然后,董身负雪莲仇恨,屡遭杀身陷害,却对胡家不闻不问,品格高尚,令人高山仰止。最后3外国瘦猴就称天下武士团,思维天马行空,深得中华文化三人成众之神韵。总之只有一个字可以表达我对此片的敬仰:“好”!
    【详细】
    5796236
  • 司马平邦
    2020/4/28 10:36:12
    《天涯热土》:海南岛迭代创业史

    12547186
  • 小云云
    2016/8/25 20:22:21
    原剧迷能不能冷静地判断。
    我是林依晨铁粉,刚看完Signal,回去重新看九回时间旅行,因为喜欢我可能不会爱你,李真郁又这么帅帅帅,买了优酷会员来看这部剧的。一搜索豆瓣居然5.7?EXO?只看了前几集,平心而论,至少7分打底。首先它是一部韩剧,得用韩剧的标准来看它。看看韩剧的翻拍,再看看我国的翻拍。原剧迷能不能冷静的判断,真是,火大。第一次剧评,短评写不下了。
    我是林依晨铁粉,刚看完Signal,回去重新看九回时间旅行,因为喜欢我可能不会爱你,李真郁又这么帅帅帅,买了优酷会员来看这部剧的。一搜索豆瓣居然5.7?EXO?只看了前几集,平心而论,至少7分打底。首先它是一部韩剧,得用韩剧的标准来看它。看看韩剧的翻拍,再看看我国的翻拍。原剧迷能不能冷静的判断,真是,火大。第一次剧评,短评写不下了。
    【详细】
    8059167
  • 2019/9/24 21:52:58
    相爱可以很简单

    从初识到故事的结尾,缘分总是莫名其妙的将我们绑在一起,时过多年,故事的男主角才发现自己还是忘不了她,心动是你给的,作为知名艺术家,艺术是要有灵魂的,这灵魂来源于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和你吵架后,你的离开带走了我的所有灵感,我的画从此再无生气,直到我们再次相遇,那一刻,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原来美好的爱情也属于我,感谢老天将我们紧紧的绑在一起,很庆幸,很幸运。--《那刻的怦然心动》

    从初识到故事的结尾,缘分总是莫名其妙的将我们绑在一起,时过多年,故事的男主角才发现自己还是忘不了她,心动是你给的,作为知名艺术家,艺术是要有灵魂的,这灵魂来源于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和你吵架后,你的离开带走了我的所有灵感,我的画从此再无生气,直到我们再次相遇,那一刻,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原来美好的爱情也属于我,感谢老天将我们紧紧的绑在一起,很庆幸,很幸运。--《那刻的怦然心动》

    【详细】
  • 10526201
  • Chouuuuuu
    2020/7/24 4:41:44
    说说剧集里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背后的真实事件(长文干货)8/13更新

    超级长文,全篇干货,不喜绕路

    超级长文,全篇干货,不喜绕路

    超级长文,全篇干货,不喜绕路

    08/13更新

    超级长文,全篇干货,不喜绕路

    超级长文,全篇干货,不喜绕路

    超级长文,全篇干货,不喜绕路

    08/13更新

    更新内容

    四,回答几个私信的问题

    A,Spiral公司向FOX定增的时候,没有通过股东会,一晚上就能表决通过,感觉完全社长一个人说的算。

    B,Spiral公司定增的时候说的法律风险(法的問題あり)是什么

    C,京东AB股的股权架构为什么Spiral不用。

    D,电脑已经获得48%的股权,股价涨了那么多,直接卖了应该也不亏。

    五,第四集之后的故事原型——日航破产重整事件

    (登场人物:小泽一郎,鸠山由纪夫,前原诚司,菅直人,稻盛和夫)


    【详细】
    12749858
  • 木易movie
    2019/5/9 17:08:43
    你是在哪个瞬间意识到自己应该多陪伴父母?

    我想是年龄的增长让我越来越注重父母亲的感受了吧,就在最近这几个月里,至少有两个细节让我深刻地思考起陪伴父母的职责。

    第一个细节发生在年初回家过春节的时候。

    我的母亲打小就是一个性格很独立的女性,为人处世很有主见,自己能处理的事务,基本不会让他人帮手。这种独立的个性源于她年少时期的艰苦经历。在她还年幼的时候,我的外公外婆就早早地故去了,留下她和我两个舅舅、一个姨妈相依为

    我想是年龄的增长让我越来越注重父母亲的感受了吧,就在最近这几个月里,至少有两个细节让我深刻地思考起陪伴父母的职责。

    第一个细节发生在年初回家过春节的时候。

    我的母亲打小就是一个性格很独立的女性,为人处世很有主见,自己能处理的事务,基本不会让他人帮手。这种独立的个性源于她年少时期的艰苦经历。在她还年幼的时候,我的外公外婆就早早地故去了,留下她和我两个舅舅、一个姨妈相依为命。因为家境贫寒,四兄妹不得不过早地学会独立生活。为了不让肚子饿着,四兄妹经常分开行动:有人负责上山挖笋、摘野菜,有人负责下河捉鱼、捞河虾,有人负责到田间地头捡拾他人剩下的稻谷或红薯,有人负责到处搜罗鸡鸭羽毛送到收购站换点小钱。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母亲生活的环境里其实也没有多少真正日子过得宽裕的。家家户户都比较贫穷,几乎每个年少的孩子都被迫早早地成熟。我的母亲便是在保障四兄妹不被饿死的生活压力下,早早地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母亲做事总是雷厉风行,性格坚强独立,似乎很少有脆弱的时候。这让我和我妹妹至今都觉得她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甚至还一度形成了“不用太担心她,她什么都可以搞定”的印象,以致于我在北京漂泊多年期间,对家里总是很放心。

    可这些年回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她开始在我们面前变得“柔弱”了起来。尤其是今年年初回家过春节,以前从来不会喊着我一块陪着看电视聊天的她,居然会多次要求我多在家待着,陪她看看电视聊聊天。她总喜欢跑到镇上逛逛街买买衣服,以往要么是她自个儿独自去逛个大半天,要么就是由我父亲陪着。而这次春节期间的某一天,她拉着我陪她去买衣服,说是一定要我帮她挑一挑。起初我还不太乐意,想着在家烤烤火看看比赛。但她那眼神里透着一种做儿子的难以抗拒的期望,似乎只有我陪着她去,她才能心满意足。

    在陪着母亲逛商场的时候,她会挽着我的手走来走去,脸上洋溢着喜悦。特别是碰到熟人的时候,她会格外的高兴。当别人问及“这是你儿子啊?”的时候,她会非常自豪地回答“是啊!”。

    仿佛母子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似的,每当母亲非常自豪地回答时,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那种满足感。她还是像以往那样,总觉得我没衣服穿,或者总是买不到料子好的衣裳,走在商场里,她还是会拿几件衣服让我试一下。就在她一排一排地挑适合我穿的衣服的时候,跟在后面陪着她的我,看到了她头上几根扎眼的白头发,看到了她渐渐佝偻起来的身型,看到了她仔细挑选衣服时,那双眯起来的眼睛周围趴着的皱纹。

    就在那一刻,母亲在前面兴致勃勃地选衣服,我却在后面不禁鼻子一酸,内心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就老去了许多。也正是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多陪陪她。我知道,母亲那独立坚强的性格其实一直没变,只是因为我们做子女的长期没能陪伴左右,在她也发觉自己在老去时,便会格外珍视我们回家的时间。那个挽着我手的朴实动作,不仅仅饱含着一份母爱,更饱含着一种珍惜:要紧紧抓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这个春节,我在家多待了一个月。

    而另一个让我产生触动的细节,则发生在我回北京之后的一次与父亲通话的过程里。

    我的父亲脾性相对温和,但作为一家之主,对我们兄妹的教育却很严厉。他总说并不希望我们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只希望我们能学到好的东西做一个好的人。父亲对待他的父母极尽孝义,对待他的妻儿充满爱意,这都潜移默化地给我制造了良好的影响。他的人生信条里视勤劳上进为重要品性,打小就督促我凡事都要努力。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担收割完的谷子,那时候大概十岁上下,身板还很瘦小,父亲就教我如何使用扁担担起两只箩筐装起来的谷子。在炎炎烈日下,父亲先将谷子从打谷机里盛出来放入箩筐里,等到放入三分之二的量了(怕我承受不了太重的重量,所以未放满),用箩筐的挑绳缠好扁担的两头,亲自示范如何蹲下、如何把扁担放在肩上、如何平衡好位置、如何迅速站起以及如何有节奏地挑着走起来。一套动作示范完之后,他便让我半蹲在两个箩筐中间,然后把扁担放上我的肩膀,亲手将我的两只手摆到恰当的抓扁担和挑绳的位置,然后鼓励我挑着走起来。

    我那时候虽然心里不太敢挑那么重的谷子,但又生怕父亲批我胆小怕事,更怕他指责我不够勤奋太懒散,只好硬扛着也完成了挑谷子的任务。父亲也许早就不太记得这种小事,但我却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时候我觉得我自己算是长大了,成了家里干农活的一个重要劳力了。等到我参加了工作,逐渐有钱贴补家用,我就渐渐让操劳了大半辈子、已经有高血压的父亲不再去干任何的体力活,就好好地在家养养身体打打牌。

    我一直以为父亲会很享受这样修养的生活,从没问过他到底喜不喜欢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打打牌的日子。直到三月里的一次通话,我出于父亲身体考虑,建议他也不要打太多的牌,坐久了对身体也不好,不如多去干点别的。然后父亲叹了一口气,说自己也不太想老打牌,但是除了偶尔打打牌,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突然被这一句话给问住了,我好像真的没有仔细考虑过父亲独自在家(母亲在深圳帮妹妹带孩子,父亲独自一人在老家)平时都会做些什么。除了下午出去和老友们打打牌,他其余时间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呢?又能做什么安排呢?他们那一代人本身精神娱乐活动就很少,待在家里没人陪伴的时候,可能真的会很无聊,甚至很孤独吧?

    一想到这个,我的心里就一紧,无限的愧疚感便汹涌而来。父亲最近几年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能尽早成家生娃,我却迟迟未能遂愿。加上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漂泊奋斗,缺乏对他的陪伴,大概也让他如母亲一般对我抱有更多诸如陪伴陪伴的朴素期望吧。尽管父亲从未说过类似“你回来陪陪我”这样的话,但每次通电话或通视频的时候,他那种越来越“听我的话”的温和态度,都会让我觉得心怀愧疚。

    尤其是最近的通话结束语里,他都会叮嘱我一定要保重身体,并说上一句这样的话:“你现在是我们整个家的全部支撑”。

    突然间,我有一种重担上到肩膀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以前父亲教我用扁担挑谷子的下午。只是,我的肩膀上担起来的不是两筐谷子,而是父母二位双亲寄予我的期望,更是我应该多陪陪他们的自我反思。

    上述两个细节让我有了许多关于陪伴父母的思考:比如对居住城市的选择,比如对将来事业的规划,比如对婚姻生活的期盼,比如多腾出时间去陪伴他们,如此这般,都开始围绕着“多陪陪父母”这个核心想法展开。

    有了这些思考,内心也会对父母有了更多的关怀,对外界的一些事物的感知也因此变得更为敏感。前两天去参加电影《欢迎来北方II》的媒体观影,原本是一部意在让观众轻松欢乐的法式喜剧片,却愣是让我看得眼含热泪。

    这部电影如果仅仅是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体验,那必然能从片中的诸多喜感中收获愉悦。导演丹尼·伯恩本身就是法国著名的演员,同时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脱口秀明星,很擅长制造令人捧腹的喜剧笑点。早在2008年推出《欢迎来北方》的时候,就曾通过讲述一个能够消除人们对北方“寒冷可怕”的偏见的故事而吸引大量观众观看,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如今这部《欢迎来北方II》,不仅再次利用地方偏见与口音差异制造笑点,还通过一种典型的法式幽默传递了关乎身份认同、关乎亲情和解的动人情感。

    101683258
  • 屁垫大师
    2020/5/2 9:17:31
    愿我们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多轨与长毛怪还有长毛怪与小兔之间的那份羁绊,如此的令人动容,虽然无法看见,却能感受到长毛怪的那份温柔的守护与回报,落幕前那枝窗前的桃花枝就是温柔最好的阐释吧,还有那课室黑板上别人无法看到的字:你帮助了迷路的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带你去看绚丽的山岚,去看秀丽的溪谷,这份心情,人类是如何称呼的呢?——这大概就是爱吧。大爱无形,大音希声或许也不过是这样吧。最后借用一句温柔的话语:此生无悔入夏目,来

    多轨与长毛怪还有长毛怪与小兔之间的那份羁绊,如此的令人动容,虽然无法看见,却能感受到长毛怪的那份温柔的守护与回报,落幕前那枝窗前的桃花枝就是温柔最好的阐释吧,还有那课室黑板上别人无法看到的字:你帮助了迷路的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带你去看绚丽的山岚,去看秀丽的溪谷,这份心情,人类是如何称呼的呢?——这大概就是爱吧。大爱无形,大音希声或许也不过是这样吧。最后借用一句温柔的话语:此生无悔入夏目,来世愿作帐中妖;愿我们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详细】
    12558225
  • 粉面书生
    2020/6/5 17:33:33
    《失踪人口》可否安然归来?

    一辆开往重庆的大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六个原本没有任何生活交际的人困于一个神秘的河谷,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一系列的超自然现象,一段离奇却又不失温度的故事由此展开,休戚相关的命运帷幕就此拉开。作为一部定位于科幻悬疑的短剧,《失踪人口》多线交叉的叙事方式,不断跳跃的时间线安排,悬疑之外是烧脑。“暗物质衰变”引起的超自然现象, 在遇难者身上“偷”手机,卧底警察明察秋毫,手持韧器的医生,不需

    一辆开往重庆的大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六个原本没有任何生活交际的人困于一个神秘的河谷,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一系列的超自然现象,一段离奇却又不失温度的故事由此展开,休戚相关的命运帷幕就此拉开。作为一部定位于科幻悬疑的短剧,《失踪人口》多线交叉的叙事方式,不断跳跃的时间线安排,悬疑之外是烧脑。“暗物质衰变”引起的超自然现象, 在遇难者身上“偷”手机,卧底警察明察秋毫,手持韧器的医生,不需要借助特别的音效环境就制造出了一种自然的紧张气氛,让人不自觉的就跟着镜头去探知每一个人心底的谜底。镜头语言不花哨,去技术感,高大上的同时不忘站在普通人的立场,这让这部剧挣脱了单一的科幻剧情,爱情,亲情,友情,穿插其中的是普通人的七情六欲,科幻外衣下是一段段有温度的平凡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孔雀》等多部优质文艺片而被观众熟知的演员吕聿来,在该剧中饰演了一名并没有遭遇车祸却出现在河谷中的神秘驴友陈建。相较于以往大荧幕,在小画框里的吕聿来又一次用演技征服了观众,将一个成长于不幸家庭的普通人演绎得接地气有温度。相比动辄就是三四十集的长篇电视剧,12集的故事,和《少年谢尔顿》一样短小精悍,紧凑紧张,目前该剧已经上线5集,故事走线正在逐步展开,让人特别期待导演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填满挖下的坑。

    【详细】
    12643549
  • 雲水
    2016/1/27 16:35:22
    没事儿瞎谈什么爱情

    汤老师自攻自受的设定其实是蛮有爱的,而且人家玩得很溜啊。出于方便普通观众理解接受的考虑套上一个兄弟情深的外衣也说的过去,毕竟水仙向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变成两个人,还是打娘胎里就连在一起的两个人,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那份爱恨交织难舍难分也都说得通了。

    可是硬生生又套一件《黑帮传奇:大哥的女人不好当》的外套是要干嘛?和我一样怕冷吗?这感觉就是本来想拍一部《教父》的,结果拍着拍着

    汤老师自攻自受的设定其实是蛮有爱的,而且人家玩得很溜啊。出于方便普通观众理解接受的考虑套上一个兄弟情深的外衣也说的过去,毕竟水仙向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变成两个人,还是打娘胎里就连在一起的两个人,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那份爱恨交织难舍难分也都说得通了。

    可是硬生生又套一件《黑帮传奇:大哥的女人不好当》的外套是要干嘛?和我一样怕冷吗?这感觉就是本来想拍一部《教父》的,结果拍着拍着拍成了《知音》。

    没有人规定一部电影一定要有女主吧,而且一部黑帮片里边这样一个傻白甜的小家碧玉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大写的格格不入。

    上次是谁说在《奋斗的乔伊》里第一次见旁白白着白着死掉的,你看这不是又见着了吗?这次的旁白不仅白着白着死掉了,而且还大言不惭自诩最理解男主的那个人。

    我只能说,可能每个人对“理解”一词的理解不同吧。在我看来,全片最不理解男主的人就是她了。这两个人的问题和所有匆匆忙忙走进婚姻的小男女一样,就是互相不理解。

    她想要的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换句话说,她不过如所有的小女子一样是想把他拴在自己身边。可是他和所有的纨绔一样,永远没有办法安于现状,永远没有办法为一个人一件事停留,莫说是婚姻,便于牢狱也没办法拴住他。两个人夫妻一场,却终是你不知我我不知你,还好意思跟我谈“理解”( ̄_, ̄ )

    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去晋江扫一圈,霸道总裁文走的都是这个套路。大哥也不知道着了什么魔一眼就喜欢上人群中那个不起眼的瘦弱少女,小姑娘看多了晋江红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那个不可一世的恶霸。然后天雷勾动地火,就开始可劲儿作。冷落啊家暴啊都是少不了的桥段,最后的结局无外乎两种,一种男主突然开悟了,决定做一个好人,突然发现外面的狂蜂浪蝶都不及家里那个好,最后男男女女幸福地滚床单去了;一种就是电影里这样,女主终于把自己作死了,然后那个一直反对他们在一起的妈朝男主啐口水,说都是你害的她,男主幡然悔悟,然后毁了自己。姑娘们的 YY 不都是这样嘛,所以男主得是汤老师这样帅得无懈可击的,女主就不能太出挑了,女王大人那一款是万万要不得的。也就是说,这段硬生生加进来的感情戏,其实也就是晋江的水准,甚至连晋江都不如,因为根本没有对情感的刻画。

    不得不承认,两个人分享一颗柠檬糖的时候,两个人cos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时候,我一颗少女心都忍不住砰砰直跳,汤老师顺着下水管道往上爬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心里说了无数遍“I DO”了。可是导演的野心如果就止于收割一片少女心的话,干嘛花那么多时间拍黑道斗殴,警匪暗战,还让汤老师受累一人分饰两角。

    所以说没事儿别瞎谈什么爱情,你又讲不好。白白拖慢剧情,搞得观众都快忘了这是部黑帮片了。

    以及,这是部黑帮片对吧?我没讲错吧?
    【详细】
    77511189
  • 纤纤
    2017/7/7 14:51:07
    《师父》隐含目的的师徒关系

    作为师父陈识通过不打不相识收了天津脚行的耿良辰为徒,表面上是为了自身武技的延续,实则是让他来完成自己的抱负。这期间,他秘密教授耿良辰武术,自己又得装成贫民,以木匠活为生,还娶了起士林餐厅的女招待赵国卉为妻,以掩饰自己真正踢馆开馆的意图。陈识一直在对别人…对自己说耿良辰是个天才,而这个天才是要被他自己毁掉的,何其悲哀!如此重复如此强调是为了动摇自己开始的决定吗?其实不是…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作为师父陈识通过不打不相识收了天津脚行的耿良辰为徒,表面上是为了自身武技的延续,实则是让他来完成自己的抱负。这期间,他秘密教授耿良辰武术,自己又得装成贫民,以木匠活为生,还娶了起士林餐厅的女招待赵国卉为妻,以掩饰自己真正踢馆开馆的意图。陈识一直在对别人…对自己说耿良辰是个天才,而这个天才是要被他自己毁掉的,何其悲哀!如此重复如此强调是为了动摇自己开始的决定吗?其实不是…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承认他是自己的徒弟,承认他的能力,但是他还是要为了自己去做个傀儡!因为他是师父,是可以必须能做决定的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最后…他也算是如愿了吧。可是这一刻心里怎么又过不去了呢,我觉得这里颇有洗白的意思,因为他选中他的时候命运齿轮就已经开始转动,计划也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人与人的相处不能像机器一样安排,它总有让我们意外的部分存在,如同他对徒弟最终不能做到一弃了之,对妻子也不可能像买卖一样划分感情,所以他拔刀了,为谁而战?其实只是为了心里的意难平罢了,这样的师徒关系真的悲哀,虽有时代倾轧下的无可奈何,却不是这样变味关系的合理解释,利用古来有之,只是我们终究是人不是机器,控制得了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最后的最后为徒弟小耿点个赞吧,如此执拗的天津小伙,有冲劲有胆识,可惜了,活着走正了也能是一代师父的表率,走歪了估计也是个像林希文一般可以欺师的狂傲之徒吧。

    【详细】
    864958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