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化太简单害我差点不想点来看,但是看预告吃男主的颜,所以还是打开看了。幸好进来了,每一集都很有梗很搞笑,可以让我笑一天,很上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另外要给编剧和导演加个鸡腿,整个故事交代得很清楚,女主穿越,男主偶数强迫症,铺垫得都很好,不会产生让人莫名其妙的感觉。编剧脑洞很大,很有梗,比如偶数强迫症、扫码、mp3这些,笑不活了。
是近期
服化太简单害我差点不想点来看,但是看预告吃男主的颜,所以还是打开看了。幸好进来了,每一集都很有梗很搞笑,可以让我笑一天,很上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另外要给编剧和导演加个鸡腿,整个故事交代得很清楚,女主穿越,男主偶数强迫症,铺垫得都很好,不会产生让人莫名其妙的感觉。编剧脑洞很大,很有梗,比如偶数强迫症、扫码、mp3这些,笑不活了。
是近期比较不错的短剧,值得推荐,其实几位演员颜值都不错,在服化上再用点心就更好了。
实在是看不下去一些短评,明明是动手一搜看年份就能知道的东西……
这片子1984年的,游戏和动画都是1986年,根本没有什么游戏、动画增加电影名气之说,游戏、动画、玩具都是这片子成功后的衍生产品。
Netflix上有个纪录片叫The movie that made
实在是看不下去一些短评,明明是动手一搜看年份就能知道的东西……
这片子1984年的,游戏和动画都是1986年,根本没有什么游戏、动画增加电影名气之说,游戏、动画、玩具都是这片子成功后的衍生产品。
Netflix上有个纪录片叫The movie that made us,第一季第三集就是讲捉鬼敢死队。特效跟同期的工业光魔比那确实是差,但这是个低成本片,加上人家没档期,试映会的时候,一半的特效都还没做完,只能在屏幕上写上“此处有特效”的大字,就这样当时观众反应还非常好。后面特效基本是赶着做出来的,基本都没重修过。
至于演技,Egon那个角色就是那种干啥都一本正经,仿佛没情商,被大家当成呆子的人。想起小学的时候,班上就有个天天研究虫子的男生,在家里用鱼缸养蚂蚁还写观察日记,没事儿就跟我们讲蚂蚁怎么分解蚂蚱尸体什么的。演员不是不会演,是这个角色本身就是这个样子。
美国八十年代,流行文化,不需要什么逻辑严丝合缝的剧情,靠一个印象深刻的元素就能火。这片子,鬼,捉鬼的装扮,车,水手服棉花糖怪物,洗脑主题歌,这都五个元素了,怎么可能不火?
越过帕米尔高原,纵贯贵霜帝国 安息帝国 最远抵达罗马帝国都城,后世谓之 丝绸之路。东汉vs贵霜劲敌 利用 移民戍边政策,班超平定西域。然班超之抱负远未止于西域,派副将甘英一路西行最远至波斯湾(敦煌 焉耆 龟兹 姑墨 疏勒 莎车 罗马帝国)三国时期:西域地区的统辖名存实亡,魏明帝曹睿派仓慈赴任敦煌。粟特人(信奉拜火教)最会做生意eg.安禄山 史思明 但二十年间 敦煌早由地方大姓把持,势力盘
越过帕米尔高原,纵贯贵霜帝国 安息帝国 最远抵达罗马帝国都城,后世谓之 丝绸之路。东汉vs贵霜劲敌 利用 移民戍边政策,班超平定西域。然班超之抱负远未止于西域,派副将甘英一路西行最远至波斯湾(敦煌 焉耆 龟兹 姑墨 疏勒 莎车 罗马帝国)三国时期:西域地区的统辖名存实亡,魏明帝曹睿派仓慈赴任敦煌。粟特人(信奉拜火教)最会做生意eg.安禄山 史思明 但二十年间 敦煌早由地方大姓把持,势力盘根错节 仓慈有名无权。三国归晋:此时西方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罗马 君士坦丁堡)晋没落,由此拉开五胡(羌 氐 羯 匈奴 鲜卑)十六国的序幕。沮渠蒙逊北凉vs西凉 李暠(hao) 李歆 党河水淹敦煌失守。大唐玄奘:西行正本清源。那烂陀 十七年后东归,誉满天下。基督教耶路撒冷 穆罕穆德伊斯兰教自麦加发源于中东兴盛。此时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已兴盛千年。
太祖 太宗 高宗 三子李显(继位六周被废) 幺子唐睿宗李旦继位 上官婉儿 武则天利用佛教宣告自己是天选之女 光耀神州 睿宗退位 改元天授 国号为周 文化向四周辐射。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基础是雇主和受雇人达成了口头或书面的契约。
雇佣关系和公司与员工间的劳动关系不同,受雇人不是隶属于雇佣人的,雇佣双方是平等的。如果受雇人不想继续为雇主做事,他们可以自行选择离开。如雇主不满意服务的质量,也可以解除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基础是雇主和受雇人达成了口头或书面的契约。
雇佣关系和公司与员工间的劳动关系不同,受雇人不是隶属于雇佣人的,雇佣双方是平等的。如果受雇人不想继续为雇主做事,他们可以自行选择离开。如雇主不满意服务的质量,也可以解除雇佣关系。这种双向选择的关系和谈恋爱中的相互看对眼有相似之处。
《黄山来的姑娘》电影中农村姑娘龚玲玲在北京的齐家做保姆时受到雇主一家的严重不信任。特别是雇主家的妈妈似乎并没有觉得他们和保姆玲玲在这段雇佣关系间是平等的。
她在每天玲玲买完菜后都会重新称一下菜,然后按照当前市价算玲玲剩余的钱是否准确。稍有一点差异都会责问玲玲半天。之后的毛衣事件成为了压倒玲玲的最后一根稻草。按理说,家里突然找不到东西应该先自己仔细找找。不跟玲玲商量就随意搜索玲玲那间屋,家里没找到就直接问责玲玲,真的是很不讲道理。
保姆玲玲受雇于他们齐家并不代表她和雇主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双向选择的结果。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书籍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https://weibo.com/u/3179898575
参考资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87%E4%BD%A3%E5%85%B3%E7%B3%BB
很差。剧情演技台词我就不说了,张粉红要说一下。
喜剧要有梗,要好笑,可以开一些大家都明白的玩笑,但是这个脑残编剧显然忽略了那个“开玩笑准则”——你开玩笑的对象笑了,才是玩笑,否则错的就是你。
张粉红第一次出场,我就觉得被膈应了一下——庸俗的名字,土气的打扮,配上标志性的口音——OK,河南人。
而且是个土气的河南人。
我的专业培养了我不轻易做价值
很差。剧情演技台词我就不说了,张粉红要说一下。
喜剧要有梗,要好笑,可以开一些大家都明白的玩笑,但是这个脑残编剧显然忽略了那个“开玩笑准则”——你开玩笑的对象笑了,才是玩笑,否则错的就是你。
张粉红第一次出场,我就觉得被膈应了一下——庸俗的名字,土气的打扮,配上标志性的口音——OK,河南人。
而且是个土气的河南人。
我的专业培养了我不轻易做价值判断的习惯,第一印象不好不一定没有反差,我还是愿意相信编剧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的。
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在我浪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之后,我都想给为编剧开脱的自己一个嘴巴。
当你想塑造一个傻子的时候,就别给她限定地区。
我可以理解为编剧想要一个从农村来的比较单纯懵懂的妇女的形象,但是——都2013年了大哥,村通网大概不是个dream了,从大部分农村走出来的人,她(他)也许刻薄,自私,也许过分热情,爱八卦,也许因为没有归属感而抱有成见,以上任何一点特质都可能出现在一个村民身上,但是不包括“傻”!
张粉红每次出现都能引起我生理不适,你在干嘛呢编剧?想通过张粉红突出谁的优越感呢?你是想说主角们的生活是故事,张粉红的生活就是笑话?
可是一点也不好笑。
我明明是来找快乐的,看到后面却让我一阵一阵犯恶心。
张粉红不知道什么叫解聘,不知道什么叫遣散费,我以为这是极限了,等张粉红跪下说我是你的人的时候,我的生理不适达到顶峰。编剧你是人吗?就算抛开一切要素不谈,何必要让一个虚构的人物傻得想一条狗呢?你踩一条狗的时候开心吗?行吧,你既然写出来了想必踩狗你是开心的。
可是我不开心!尤其在全剧大小配角都讲普通话,只有张粉红顶着一口突兀的河南话,我只能感觉到冒犯!如果这是你的喜剧中的一个玩笑,那我作为河南人可以算做开玩笑的对象吧?我仿佛看到一个顽固的井底之蛙在它的世界里聒噪,我没看到任何可笑的地方!
不要说我敏感,在任何玩笑里不存在敏感的对象,只有开错玩笑的人。
能把这种情节面不改色的写出来的人,编剧要不就是故意的,要不就是地域天然黑而不自知。编剧你顶着一肚子垃圾观念出来写什么剧本,这边建议你先去长长脑子呢。
最后再翻个大大的白眼。
作者|陀螺凡达可
根据史蒂芬金中篇小说《尸体》改编的电影《伴我同行》是很多影迷心目中关于青春友谊和成长的经典之作,然而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最打动我的并不不是青春友谊多么纯洁美好,而是史蒂芬金从少年视角来刻画成年人世界的罪
作者|陀螺凡达可
根据史蒂芬金中篇小说《尸体》改编的电影《伴我同行》是很多影迷心目中关于青春友谊和成长的经典之作,然而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最打动我的并不不是青春友谊多么纯洁美好,而是史蒂芬金从少年视角来刻画成年人世界的罪恶。故事中男主角因为哥哥的去世被自私偏心的父母无视,而瑞凡菲尼克斯饰演的男孩因为家庭臭名昭著竟被老师诬陷偷窃,四个小孩长途跋涉要去一探究竟的“尸体”更像是隐喻来自成年年世界的残酷现实。
青春伤痛文学很容易易写成烂大街的狗血抓马,但是史蒂芬金的青春故事总是能抓住少年时期的单纯与现实世界的残酷之间的对抗角力,而今年上映的新版《小丑回魂》则非常完美的还原了史蒂芬金笔下的这种对抗。
要说喜欢《Pose》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导演是执导过《美国恐怖故事》《宿敌》《欢乐合唱团》等热门美剧的Ryan Murphy,当我打开这部剧的第一集时,第一个镜头就着实惊艳了我
要说喜欢《Pose》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导演是执导过《美国恐怖故事》《宿敌》《欢乐合唱团》等热门美剧的Ryan Murphy,当我打开这部剧的第一集时,第一个镜头就着实惊艳了我
《黄河英雄》这部剧实在是让我恶心,无厘头的动作,超多的慢镜头,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坑人的电视剧
其中有一个片段,两个人骑马打鬼子,子弹用完了,他们没受伤。开始用刀了,杀意个人就有一个慢镜头,好无脑。最后,基本杀完了,两个人没受一点伤。
还有,在“闪电小队”的一次战斗中,他们要把一个炸弹扔进去,死了好多人也没成功。这是,女二号登场了,又开始了慢镜头,女二号成功了,太脑残了<
《黄河英雄》这部剧实在是让我恶心,无厘头的动作,超多的慢镜头,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坑人的电视剧
其中有一个片段,两个人骑马打鬼子,子弹用完了,他们没受伤。开始用刀了,杀意个人就有一个慢镜头,好无脑。最后,基本杀完了,两个人没受一点伤。
还有,在“闪电小队”的一次战斗中,他们要把一个炸弹扔进去,死了好多人也没成功。这是,女二号登场了,又开始了慢镜头,女二号成功了,太脑残了
日本人的对话说中文,主角永远不死,抗战小队有一个人中弹了还是慢镜头+1毛特效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因为我们的强大,而这种电视剧中我们的胜利是因为敌人的懦弱。这不是勇气,而是运气
伍六七为什么是暗影宿命?和他压抑的“大号”有关吗?我之所以这么猜测,因为不只因为环境,感觉有些情况境由心造啊!
以上纯属个人猜测。
不够字数,随便写点什么?
“大号”有什么经历呢?
伍六七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
伍六七为什么是暗影宿命?和他压抑的“大号”有关吗?我之所以这么猜测,因为不只因为环境,感觉有些情况境由心造啊!
以上纯属个人猜测。
不够字数,随便写点什么?
“大号”有什么经历呢?
伍六七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大号”?两种人格什么时候能整合一下?
还是不够字数。不好意思,再发一遍上文。
伍六七为什么是暗影宿命?和他压抑的“大号”有关吗?我之所以这么猜测,因为不只因为环境,感觉有些情况境由心造啊!
1.剧情:本片片名叫《恋爱与义务》,看起来是一个非常讲究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对爱情采取客观理性视角看待的故事。然而片子终究还是站在男性的立场之上,用占统治地位的男权的视角来看待和评判女性,而恋爱是其中引发对比的镜子和评价的关键准则。男性在享受着恋爱,如黄大任开小公馆,李祖义强迫式的和杨乃凡再续前缘,女性承担的却只有义务,是自己本不用负担而被男性强加的“义务”——被父亲包办婚姻后放弃学业,相夫教
1.剧情:本片片名叫《恋爱与义务》,看起来是一个非常讲究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对爱情采取客观理性视角看待的故事。然而片子终究还是站在男性的立场之上,用占统治地位的男权的视角来看待和评判女性,而恋爱是其中引发对比的镜子和评价的关键准则。男性在享受着恋爱,如黄大任开小公馆,李祖义强迫式的和杨乃凡再续前缘,女性承担的却只有义务,是自己本不用负担而被男性强加的“义务”——被父亲包办婚姻后放弃学业,相夫教子的义务,为了拯救李祖义的生命而与他私奔的义务,以及李祖义死后自己无法回归家庭,为了避免礼教的鞭挞而被迫自我流放的赎罪“义务”。再者,享受完恋爱后,片中的每个男性都有自己的出路,编导对待黄大任出轨的行为非常暧昧,他只要投身于家庭,不忘旧情,营造出好父亲和深情男人的形象,观众和家庭便可以原谅他的出轨,女子出轨将面临的道德惩罚却是被所有人流放(杨乃凡的幻想);李祖义为了满足自己看小说后的一时脑热,可以硬生生拆散母子骨肉,最终得到了死亡的结局却与道德毫无关系。杨乃凡作为女性是毫无出路的,小时候被父亲摆布,婚后被黄大任囚禁在家中,后来又被李祖义以生命要挟而劫走,她虽然接受了新式教育,却仍然是是被囚禁在男权的笼子中四处奔逃寻找出路的女性,最终只能以自杀获得真正的自由。本片编导有意起名为《恋爱与义务》,似是赞扬黄大任在杨乃凡逃走后,舍弃恋爱捡起义务(毕竟在当时有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是,男子主动放弃新欢而回归家庭,为逃走的妻子擦屁股,这在当时或许是伟大的),而贬抑(至少是遗憾的态度)杨乃凡舍弃义务投身恋爱,最终以情人之死,贫穷和自杀惩罚她。这种来自银幕外的评判意味更加重了杨乃凡身上的悲剧意味,也与阮玲玉后来的遭遇形成了可怕的预言。毕竟这是一部1931年的电影,彼时左翼电影中妇女平等的风气还未到达,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政治在以新派和思想性著称的联华公司里也这样严重,可见那时男尊女卑的旧观念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作为新鲜词汇的恋爱一词在片中也是受到贬低的,这让人想起《人人身上都是一段历史》里介绍的,同时代的台湾人管自由恋爱叫“乱爱”,恋爱不是正道,父母会为你包办一个有钱有学识又顾家的好男人,义务才是女性需要为之努力的,这就是本片传达出来的价值观。由此看出本片是一个给新女性的警告书也不为过。
相比《新女性》,这部影片更能映照阮玲玉的人生。富家子李祖义的不依不挠颇像张达民,黄大任则和唐季珊有点像(唐在阮身后,对小玉和阮母承担起了抚养的义务,但唐在对阮的态度上远远比不上黄),影片中无处不在的碎嘴老太对应社会舆论对阮的污蔑和重伤。
电影《阮玲玉》有一首歌《葬心》,是写阮玲玉的,里面几句词,放在杨乃凡身上也完全合适:
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怎受得住这头猜那边怪。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只可惜,阮玲玉无福像杨乃凡一样,少年时享受无忧无虑的富家女生活。但她比杨乃凡进步的一点是,她在赴死之际,认清了那将她推向死亡的巨手,不是“天给的灾”,而是人祸(我已被你迫死了,哪个人肯相信呢?)。可她一个弱女子,在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又能怎样反抗呢!
2.摄影:镜头景别划分有序,衔接十分流畅,可见当时电影的叙事功力已经很成熟了,把故事讲的很顺。经常可以看见纵深调度营造戏剧感的镜头,如杨乃凡坐在公园看书,后面是一群人救了她的小孩来找她,以及杨乃凡女儿和留法学生谈恋爱被她同学听见等等镜头。常见的用叠化压缩时间或者外化人物心理的手法在这里也用得很多,最喜欢的是杨乃凡带孩子离开公园,李祖义在她背后的观看的一段主观镜头,带着孩子的家庭妇女在叠化中变为曾经的天真烂漫,自由无忧的水手服纯情少女,再一叠化,囚禁于包办婚姻中的杨乃凡又无奈地显现在眼前。男人果然总是忘不了初恋。杨乃凡和李祖义重见后,两人划船,乘车,吃饭的一段是本片难得的快节奏剪辑,看出了一些台湾琼瑶片日后模仿的影子。杨乃凡和李祖义在他的小屋里对话的一段戏,李祖义身旁的镜子里刚好反射出杨乃凡的脸,这段镜像的使用也很有意思。李祖义看了《情海英雄》之后yy的主观梦境的蒙太奇也很有趣,和《十字街头》里白杨的梦境很像,可见当时西方文学对青年一代影响之深。开头许多的实景拍摄很棒,比明星《脂粉市场》的棚内街景看着自然。缺点是老年杨乃凡和青年黄俊英相见的时候,遮幅摄影太明显了,画面一半暗一半亮,编导运用颜色滤镜分别昼夜应该是借鉴二十年代欧美的做法,在1931年已经稍显落后了。
3.表演:对于金焰的表演,我真切地体会到,默片时代的表演是很文学化,或者说“文字化”的。怎么说呢,李祖义早上起床的一段戏,可以被原原本本地写成文字:李祖义在床上醒来,他拿起闹钟,看见才6点,心里很高兴,想着可以多睡会了;但是他又发现,闹钟似乎没有走动的声音,他怀疑钟坏了,便把闹钟放到耳朵边使劲摇晃,想确认上学迟到了没有。这是一种像小说或者剧本一样,把人物的心情和内心活动都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脸上的一种很平面化的表演。这种表演比《劳工之爱情》《女侠白玫瑰》《雪中孤雏》《红侠》《一串珍珠》《儿子英雄》这些现存的二十年代类型片要有深度些,因为至少有些东西是呈现在表情上而不在字幕上,需要观众体会和猜测的,演员的表情并不仅仅是字幕的注释。但是相比金焰,阮玲玉的演技更有深度一点,这主要体现在她饰演老年杨乃凡的部分里,21岁的阮玲玉将老妇的神态演的惟妙惟肖,这本身就体现出演技的高超和演员内心体验的丰富。老年杨乃凡拿着邻座的望远镜看万国舞蹈,身体随着台上儿女的动作而扭动,幸福的微笑绽放在苍老的脸上,全然不顾旁边人鄙视的眼光,虽然我们看不见她的眼睛,这仍然是一个十分出彩的表演,既滑稽又让人十分心酸的表演,可算是笑中带泪。这比金焰白面小生的平面化表演显得有深度多了。阮玲玉不拗她的标志商业笑容的时候还是很好看的,有几处笑得太用力了就显得老了。刘继群的手抖很搞笑,再多点笑料就好了。
4.服化道:本片的道具反映了民国的时代特征,中西合璧,洋土交融。黄大任的欧式豪宅里挂着中国小灯笼,酒吧里的酒保穿着中式长衫,穿着旗袍的女子用刀叉吃东西,年轻的学生们自称约翰和玛丽。李祖义干抄写员的公司里贴着一张民新公司1926年电影《和平之神》的海报,再看到片头最后出的字幕是“民新出品”,可见当时民新并没有把自己当作联华的一个厂,仍然保持着自主性,连元老黎民伟都如此,可见联华的组织确实是很松散的。通过本片也可以看出当时初创的联华公司制作的不易,黄大任家的几场戏可以肉眼看出灯光功率不足,忽明忽暗,而许多室内场景中都有飞蛾的影子。这应当不是赛尔乔·莱昂内西部片里的苍蝇,是环境的衬托,而是联华无力管控的原因。毕竟大户人家里总飞着一只苍蝇,谁看了不出戏呢。
为了表现而表现,发现疑似漏网之鱼居然让男的打电话,女的去跟踪?还有这个白菁,刚让网暴上了热搜还有人上门泼了油漆,进朋友小区都偷偷摸摸,生怕人认出来,居然跑楼下因为噪音去吵架还报警?你就不怕让人认出来了?别人泼油漆你怎么不报警?其实社区里的这段都不错也挺真实,而且应该把大数据,网络隐私跟网暴这个话题单独拉出来做一个故事,而不是这样硬往里边套,第一集最多3星
为了表现而表现,发现疑似漏网之鱼居然让男的打电话,女的去跟踪?还有这个白菁,刚让网暴上了热搜还有人上门泼了油漆,进朋友小区都偷偷摸摸,生怕人认出来,居然跑楼下因为噪音去吵架还报警?你就不怕让人认出来了?别人泼油漆你怎么不报警?其实社区里的这段都不错也挺真实,而且应该把大数据,网络隐私跟网暴这个话题单独拉出来做一个故事,而不是这样硬往里边套,第一集最多3星
在短视频上看到一个片段:母亲本来计划春节去三亚度假,但是女儿瞒着母亲偷偷订了回老家哈尔滨票,母亲上了飞机才发现。一瞬间被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吸引了,晚上回去就开始观看续集。
不是专业人士,自然也不会从什么专业角度出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不同的想法,而事物本身
在短视频上看到一个片段:母亲本来计划春节去三亚度假,但是女儿瞒着母亲偷偷订了回老家哈尔滨票,母亲上了飞机才发现。一瞬间被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吸引了,晚上回去就开始观看续集。
不是专业人士,自然也不会从什么专业角度出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不同的想法,而事物本身也是有两面性。对于电视剧的评判标准,我则是看它是否吸引我,喜欢看的,就尽量忽略缺点,专注其优点,毕竟看剧是一种放松享受,不是在挑刺,如果奔着找茬去看剧,我是看不下去。
家在东北,因为工作地方离家比较远,疫情以来都没有回家,而且自从上学以后,回家也都是草草而过。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剧中的冰天雪地,听着诙谐的乡音,看着剧中人物自来熟的举止,还有饭桌上那一道道东北菜,就让我倍感亲切,这些浓厚的东北乡土气息,唤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产生共情,勾起很多关于家的回忆。
剧中的每个小人物,都有东北人共通的特点,又有各自独立的性格,拥有独立的背景人格,狡黠热心的黑车司机,冲动重情义的厨师,还有即使只有一句台词,也能体现出东北人幽默属性的司机。如此多,如此有个性的角色,给剧情增色不少。特色的个性中又带有普遍的共性,豪放粗狂中不失幽默狡黠。产生的冲突即有趣又亲切,调动观众的情绪,不让剧情过于平稳单调,在意外中,总有惊喜。
剧中还涉及很多当下存在的问题,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给的是否是孩子需要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失败欠债拖累家人,中年人面对的工作生活危机,留守老人的渴望子女关注,该如何面对即将离开亲人的现实。抑郁症、父子关系、亲情友情爱情,都有所包含。只是一个十几天的春节假期,却包含了这个社会的百面人生,很难想象一部剧能包含如此多的话题,而且每个话题也不是浮于表面蜻蜓点水,而是通过角色引出其后的故事,反映出这些问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剧里面不但能看到东北的乡土人情,如火炕铁锅,适逢冬奥,添加了雪冰元素,同时也紧跟潮流,加入当下的新元素,直播、飞机驾驶。现在的社会是新旧交替的时代,旧事物扎根土地,深埋我们内心,新潮流融于生活,引领着未来。
剧中主角讲的道理很好,看来也是用心了,认真听完还是能有不少收获。只是,还是有些容易出戏,表情多了,就无法专注不下去。人的大脑习惯偷懒以便节省能量消耗,会在我们见到一个熟悉的人或物后,把对他或它固有的认知直接套用上去,这可能是出戏的一个原因吧。
长大了,跟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从小到大,再到中年,我们的思想在变化,而父母在我们小时候,思想可能已经成型了,当父母面对新时代无所适从,不合我们心意时,又该如何跟父母沟通。看到大姐讲P2P时,规劝父亲但不被接受时,特别有同感。父母为了孩子掏心掏肺,而,孩子大了!
谈判的那一段很刺激,整部戏的高潮,也完美的诠释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广告有些多,奶茶不想喝。想到一句话,于无声处听惊雷!太过明显反而显得刻意,距离才产生美!
一如既往的认为感情戏多余,拖慢节奏,基本都是快进略过,短短假期就能确定另一半?当然,这只是一部电视剧,艺术手法吧。
再有就是,又看到了陈小春版《鹿鼎记》的那种内心描写,现实与心理的结合,梦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俗称打脸,只要打脸的不是本人,就享受这种欢乐。
记忆中的《美女与野兽》已经很模糊,只记得贝儿与野兽在舞厅里跳舞之后的事情了,所以当我看见电影时长为130分钟时是有点惊讶的。但是看的过程中却不觉得很漫长,情节安排得紧凑,也接得起来。但我看到啊加特的时候总觉得她的身份没有那么简单,事实证明如此。可能是我泪点低,看见贝儿与野兽一起回到童年的巴黎时,野兽捡起医用面具时小心翼翼的样子,贝儿伤心难受时野兽心疼的样子,我还蛮想哭的。从野兽在狼口中救下贝
记忆中的《美女与野兽》已经很模糊,只记得贝儿与野兽在舞厅里跳舞之后的事情了,所以当我看见电影时长为130分钟时是有点惊讶的。但是看的过程中却不觉得很漫长,情节安排得紧凑,也接得起来。但我看到啊加特的时候总觉得她的身份没有那么简单,事实证明如此。可能是我泪点低,看见贝儿与野兽一起回到童年的巴黎时,野兽捡起医用面具时小心翼翼的样子,贝儿伤心难受时野兽心疼的样子,我还蛮想哭的。从野兽在狼口中救下贝儿那一刻起,就应该知道野兽并不是本性暴躁,他只是寂寞太久了,他只是不懂得。野兽受伤时躺在床上,贝儿突然念了几句莎士比亚,野兽接上去时贝儿的惊喜,以及他的幽默“我上的学一般人上不起。”野兽带她到自己庞大的图书馆,说:“你喜欢吗,那全部送给你。”野兽偷偷碰她的手知道她没有闪躲时的窃喜;知道贝儿在偷看他于是坐得离她更近一点也偷看她;邀请贝儿跳舞时被答应后却显得紧张不安,笨拙地任由仆人们打扮自己的可爱模样…这些都一一展示了爱情最初的样子。可能,加斯特的人模样会比野兽看上去好,但是加斯特不懂得贝儿真正想要什么,他不懂得贝儿喜欢的东西也不愿意去了解。与之相反的是,野兽都懂,他愿意了解她,愿意给她想要的东西。所以纵使万般不舍,他还是说“你走吧,现在去找他,别浪费时间了。”
这是童话,但是也给了我们最美好的爱情样子。
文/曼佳
引言:《王冠》的前四季,这部虚虚实实结合的英剧实在太精彩了,能看的绝对不只是因为历史或者八卦。前三季我都写了一些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但是第四季我什么也没有写,因为第四季的主要内容是查尔斯和戴安娜的故事,从他们相识、结婚、生育、社交活动等,他们在婚姻中的各自感觉及纷争,夫妻关系或者婆媳关系等,都让人觉得窒息,和平常柴
文/曼佳
引言:《王冠》的前四季,这部虚虚实实结合的英剧实在太精彩了,能看的绝对不只是因为历史或者八卦。前三季我都写了一些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但是第四季我什么也没有写,因为第四季的主要内容是查尔斯和戴安娜的故事,从他们相识、结婚、生育、社交活动等,他们在婚姻中的各自感觉及纷争,夫妻关系或者婆媳关系等,都让人觉得窒息,和平常柴米油盐的市井夫妻并没有两样,所以并不想回味这其中的内容。而且这季中的戴安娜的扮演者让人有点出戏,总是歪着头很拧巴的样子。但是第五季不一样,这次的戴安娜的扮演者几乎就是戴安娜本人。
《王冠》第五季大家都认同的最大的缺点是:扮演查尔斯王子的演员太帅了。头发那么浓密不说,长相甚至像某一任邦德,他的样子和现实的查尔斯王子、今天叫查尔斯国王的这个人的实际形象相差太远,让人第一次觉得这是一部电视剧,不是以前看剧时多少有点感觉是真实的王室生活原样复制。
扮演女王的人,曾在我喜欢的另外一部英剧中扮演一个单身热心肠的小镇老妇人,总体来说第五季的女王,少了一些前四季中青年女王的倔强和好胜、中年女王的坚毅和疏离,现在有点也像邻家慈祥奶奶的感觉。当然啦,人年纪来了,心性变了,没有那么争强好胜了,身体也没那么有气势了,面部也慈祥起来了,这也很合理。
这一季中的戴安娜的选角实在太成功了,她的美丽、优雅、悲伤、慈悲和克制都很打动人,几乎是真实的戴安娜王妃的翻版,除了身形十分高挑以外,因此查尔斯王子的扮演者都高,不过无所谓了,这一季威尔士王夫妻在一起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和谐乃至分裂也是这季的重点。
这季时间线的是从苏倒台俄罗斯成立叶利钦上台,到1997年英国交出香港的管辖权这段时期的一些故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与子
第一对母子关系当然是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王子之间。女王在位已久,查尔斯正当壮年,不想当国王的王子不称职,所以这对母子之间存在着隐约的对立。而且女王在位置上呆得也够久了,都四十几年了,而查尔斯王子究竟还要等多久?剧中查尔斯王子搞了一些阴谋,比如操纵某些媒体抨击现有的王室之传统守旧跟不上时代需要革新之类,当然王子得与自己的母亲不同,自己才能跳跃出来。然后开始私下里搞一些活动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结交一些党派人士,拉拢首相,似乎为自己终将继位做好准备。(此剧之外的题外话:可怜的查尔斯王子,今年终于知道了,他老妈可是要在那个位置上呆够70多年后才会退的)
有人说女王从来不喜欢大儿子查尔斯王子,而喜欢小儿子安德鲁王子,因为查尔斯是要继位的,他一直等着妈妈的这个尊贵的位置,而妈妈怎么样才能退位呢,按照历史只有一种可能。所以大家都不能说,但是当事人想起这个就会难受,尤其是正在位上的女王。儿子此时在自己的眼里早已经不是一个平常家庭上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密情感的儿子,而是一个虎视眈眈地盯着她的私有资产的掠夺者。
当然在王族家庭里,亲情本来就少得可怜,除了女王一直忙于政务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以外,而感情这东西真的是需要时间加耐心才能培养的。常规家庭的母爱长子父疼幺儿是不适用的,因为继承的关系,她其实不可能真正喜欢自己的大儿子,所以这对母亲之间的关系都是公事公办的,他们更多是君臣关系,女王是最高权力的行政长官,见面需要申请,谈话需要尊敬,做事需要批准。所以查尔斯王子每次看到女王对安德鲁王子露出欣赏又疼爱的表情时,那种羡慕甚至酸意是显而易见的。
做王子有多幸福我们普通人感受不到,虽然看起来表面很风光,但是作为一个不被疼爱,多年只做替补的人,空有一腔热情和抱负,这种身份无法最终确定,行动日期无法确定,价值感无法体现,年龄却逐渐老去,常年累月无所事事,这种长久待机的状态足以毁坏一个人的精神。所以现实中的查尔斯王子那股颓劲,现在大家也很容易理解了。
第二对母子关系是戴安娜和自己的长子威廉王子。威廉王子按照继承法将来也要继承王位的,但与母亲戴安娜是毫无利益冲突关系的,所以这一对母子更像平常的母子关系,是有亲情的,戴安娜也将自己从婚姻中得不到的很多情感倾注在儿子们身上。
有了孩子的确可以转移在婚姻中失意的母亲的一些情感,但是绝对不能代替所有的情感,因为毕竟一个孩子是无法承担大人的那些复杂而沉重的内容的。所以当戴安娜和查尔斯分居后,告诉儿子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朋友有可能会成为特别朋友(男朋友的意思),威廉王子说你这样的事情不要告诉我,我不知道怎么回应。戴安娜明显地很失落,儿子长大进入伊顿公学寄宿后,有自己的生活圈和朋友圈了,她不再是儿子的唯一情感来源了,儿子从情从理上也将无法承担来自她的烦忧。
剥离王室的这种特殊身份的外衣,其实在很多母子关系中,随着孩子的成长独立并开始离家,真正无法接受分离的是母亲,母亲很难接受那个言听计从的小宝贝变成一个有独立思想,并不再把母亲当做第一重要的那个小伙子,从而会产生深深的失落。如果母亲一直找不到情感依存的地方,会产生一些强烈的负面的情绪。既有害自己的健康,同时也会更一步伤害家庭成员的关系,所以每个人,学会将自己作为独立个体非常重要。
话说回来,王室中这两对不一样的母子关系,养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儿子。第一对母子中,菲利普感受不到女王的母爱,他也当然不会爱母亲,只能尊敬、不得不的表面服从和内心存在很难完全压抑的叛逆。第二对母子,威廉王子被母亲很好照顾,他是很爱自己的母亲的。虽然威廉王子在这一季出场镜头不多,但是少年和母亲的生活细节交谈中、以及别人对待他母亲的态度,能看出他是很爱自己的母亲的。
二、妻子和情人
第四季中主要是查尔斯和戴安娜以及卡米拉之间的三角关系。到了第五季,查尔斯和戴安娜的婚姻已经走到了遮掩不下去的程度。因为查尔斯和卡米拉之间的一次电话被无线电爱好者无意截获并公布,这2个人的私情被推倒了风口浪尖,这让戴安娜更是感到窒息。戴安娜和查尔斯先是分居,然后情绪十分低落的戴安娜倍感压力下选择了在BBC公开自己在这段婚姻中的感受,就好像释放自己的那种抑郁气息,引爆了王室。大众看做是戴安娜对查尔斯王子的报复,王室震怒,两人离婚是必然结局。
鉴于查尔斯和戴安娜以及卡米拉之间的故事从现实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这里就谈谈为什么查尔斯王子一定要选择看来远不及戴安娜年轻美貌、似乎不过是一普通老妇人的卡米拉。
在第四季中,卡米拉性格活泼,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喜爱运动,爱好文学哲学,她几乎是查尔斯王子的精神知己和支柱,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说,轻松又愉快。只是因为王室觉得已经有过情感(性)经历的卡米拉不适合成为王妃,他们选择了纯洁的高中毕业的戴安娜。所以查尔斯的确是先爱上了卡米拉,即使卡米拉结婚了,他然后多年还是沉迷于对卡米拉的爱恋中,最后年龄增长,出于王室的传宗接代的压力(就像我们所太熟悉的家庭压力),不得不选择了他并不喜欢的戴安娜。所以从开始,他们的婚姻就建立在感情很薄弱的沙滩上。
在第四季中也展现,查尔斯和戴安娜年龄相差很多,兴趣爱好也完全不同,精神上是无法沟通的,更糟糕的一点是,因为戴安娜的风采,每次出访,戴安娜引起的狂热让本应该成为主角的查尔斯王子沦为可怜的配角。一个本来应该是风头无二的王子,却不断被他身边的女人们夺去关注,所以那种不满和嫉妒是人之常情。现在我们看来,本来戴安娜是拿到宫斗女主角的入场券,但是她没有那样的心智,她只是按照她年轻的冲劲横冲直撞,最后只能黯然退场。
在第五季中,查尔斯和卡米拉的电话泄密,其中的肉麻而又露骨的调情被公之于众,卡米拉一时成为人民公敌,众矢之的。其实戴安娜和卡米拉都是很勇敢的女性,只是在不同时期的勇敢而已。
戴安娜的勇敢是作为一个王室中完全被疏离的角色,把人性的一些美好带入严肃沉闷的王室,她亲民而温暖,在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勇敢对公众平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任由舆论暗示她精神失控而把责任都推给她这一方。
卡米拉的勇敢是在自己的隐私被暴露之后,几乎舆论一边倒谩骂她,被几乎社死的时间内,并没有躲藏甚至抑郁,还能继续在背后支持这查尔斯,这依然还是得有强大的心智的。
题外话,这次电话泄露后,查尔斯和卡米拉是世界性的社死,但是最后又如何呢?只要时间足够长,吃瓜公众还是会选择性的遗忘,一笑了之。这2个人,看起来有道德污点的2个人,依然成为了英国的国王和王后。所以有些事的严重性没有那么大,别人没有以为的那么在乎你是谁,熬一熬,很多困境都可以过去的。
总之他们婚姻的失败看起来是查尔斯王子的不忠而造成的,但是这种失败也绝不是这个单一的原因。爱情这个东西,就是很复杂,查尔斯无法爱上戴安娜,所以在卡米拉面前的那种放松、幽默、温情无法在戴安娜面前表现出来,就如同说相声的两个人,一个是逗哏,一个是捧哏才能说起来,假如捧哏完全无法get 逗哏,那么就进行不下去。
所以一个人不爱你,对你冷若冰霜,固执死板,抠门苛刻,TA未必就是对谁都那个样子,遇到另外一个人,TA可以温柔体贴、幽默风趣、包容大方。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在不同对象的时候,这个多面性就分别很明显。至于哪些特质会让人爱上呢?每个人要的真的很不同,可能一般人都爱大美女,但是性情柔弱又孤僻的查尔斯王子就是爱那个长相普通的,在很多地方都能启发他思维、能给他帮助,让他安心的的卡米拉。卡米拉比查尔斯大1岁,在卡米拉那里,查尔斯更像一个被指引被包容的小孩,和卡米拉在一起他更舒服自在。而面对更像小孩一样的情感不成熟,情绪也很不稳定(产后抑郁)的戴安娜(比查尔斯小12岁),查尔斯他从小自己就很缺爱(他小时被父亲折腾得很惨,母亲也忙于公事没空搭理他),他的确给不出来,何况他也没心想给她这种慰藉。
当然,一个人也可能在前期对你有兴趣的时候,是温柔体贴、幽默风趣,包容大方,但是不爱你之后,变得对你冷若冰霜,固执死板,抠门苛刻。总之,人是复杂的,人又是善变的,抓住某一个瞬间,或者短时表现当做永远的参照,是会失望的,也是不可能的。
我好奇查了一下星座,查尔斯是天蝎座,他对戴安娜是渣男的表现,但是对于卡米拉却是十分专一而钟情一生。事到如今,我们不得不说,查尔斯和卡米拉看起来很像真爱,不然为什么经历几十年的反对、舆论闹得那么难看还是一定还是要结婚在一起呢?只是因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吗?恐怕不是如此。从结婚以后菲利普亲王的如沐春风的表情也能看出来一些。所以时间有些时候还是能证明一些东西的。但是这些内容第五季中还没有出现,应该是作为重点内容在第六季表现吧(如果还有第六季的话)
三、爱和自由
这集总共才只有10集,但是超过一集是主要讲80岁的菲利普亲王和年龄只有他一半的彭妮的故事。彭妮是菲利普教子的妻子,在她5岁的女儿因病去世后,菲利普亲王去安慰她,想办法让她从黑暗谷底走出。菲利普亲王时间多的是,彭妮的丈夫,人到中年,全力正在追求事业成功,其实也没时间陪伴在低谷时期的妻子的。
彭妮对菲利普这个老人家的付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毕竟人家亲王地位尊贵且学识渊博,年轻时候也是一个很会玩的主儿,所以他会给她家的旧马车整得焕然一新作为礼物送给她,他会手把手教彭妮驾驶马车奔驰和欢笑都留在田野,彭妮也在生活兴趣转向的时候忘记了一些伤痛。她对于菲利普的情感肯定是有的,但是是哪一种不好说,是仰慕,是感恩,或者也可能是爱?
但是菲利普亲王对于彭妮的感觉是一定有爱的,老到80岁的老人家,看这个金发大眼,爱学习能和他精神共鸣的还年轻女子的时候,两眼是有光的。或者她就是他在不断衰老路上的那股难得的动力。因为爱情与年龄和身份无关,即使老去,或许就更需要爱来点燃生命那股真爱熄灭的火焰。年轻时候的爱一定与身体有关,年老时候的爱,更多是与灵魂有关吧。
伊丽莎白女王终于也感觉到了菲利普亲王的变化,亲王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一个省心的主,所以用女王的智慧依然可以控制局势的。她对亲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确表示知道这件事情,避免风波需要理智交往。然后单独约见彭妮,用女王的威严暗示她知道整个感情的走向,并邀请她在重要场合和自己一同出镜,打破舆论对于他们的传言。女王当然再一次力挽狂澜。
这里女王有3个镜头很耐人寻味。
第一个是女王得知亲王和彭妮的这些事情后,照镜子,镜子里出现一个70多岁的老妇人,她抚摸自己的颈纹,她内心应该感叹着青春和美貌早已经离自己远去。
第二个镜头她在马棚里约见彭妮,但是一直假装没看见她,怠慢她,不断和边上其他人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漫不经心似乎看到了彭妮,给她一种心理上的打击。
第三个镜头是女王虽然和彭妮讲的是俄罗斯末代沙皇一家被灭的历史,当然是在历史中映射现实,智慧到能当几十年女王的人,怎么可能像一般的平民女人开始撕呢?她只是对彭妮的观点进行批驳,让对方明白自己贵为女王的杀伐果断的态度,而不是一般女人那种狭窄的思维。她那个转身离去依然昂首挺胸的背影,像一个斗士,更是一个女王。
后面梅杰首相和女王的一段话让人深刻。意思是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妻子安娜说,保持婚姻长久的秘诀是即使性情完全不同,兴趣完全不同,但是你要允许对方有自己的灵魂,不要去干涉这样的灵魂。如今延伸来说,如果这样的灵魂为了不干涸枯竭,去寻求另外一份的灵魂契合获得滋润,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下去,固然是道德不允许的,但是这是不是这是人性的永恒的弱点呢?
在生活中,人们都是需要光的,如果把生活比作装了水的桶,如果是铁桶一块,没有光进来,看似牢固的但是也会变质发臭。但是缝隙太大,桶里也将无法存续水。这光的来源很复杂,不一定是来自某个人,也有可能来自某些群体的关怀,或者是某些思想甚至宗教。
婚姻是一道很复杂的题,已知量和变量都很多,但是结果只要一个:幸福。很多人的解法都无法得到这样的唯一答案。比如在查尔斯和戴安娜离婚官司期间,穿插了很多对平常夫妻的婚姻案件,每一对夫妻的诉求都完全不同,思维也是南辕北撤,一方控诉另外一方,一方觉得自己如此这般不被理解,婚姻最终只能破裂。查尔斯和戴安娜他们最后也像平常夫妻离婚时为离婚条件和赡养费一轮一轮拉锯,最后也沾上了世人一样的烟火气了。
从几季的电视剧看来,伊丽莎白女王是从小获得父母很好的爱的,所以她的婚姻也是幸福绵长。女王的三个儿女的婚姻都破裂了,也许是王室当年对于配偶选择的规定严苛导致选择有限,更可能是随着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于婚姻存续的充分条件不断发生调整,从而没必要像前辈一样固守已经让他们窒息的那段婚姻本身。
或者我们可以隐约地说,生活在王室里的孩子,如果缺少关爱,其实他们对于成人后如何获得并把握成熟的爱,并不比普通百姓更为擅长。所以我们看这部王室电视剧,看的并非只是王室如何风光,我们看的终究只是人的七情六欲。
那句经典的话不得不拎出来,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周围人的故事,我自己还是很相信这句话的,家庭对于一个孩子及他长大后的成年,在性情上的培养,在爱上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启蒙,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我相信戴安娜对于她2个儿子的照顾和爱,与王室的那种交付给保姆的爱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她的孩子们将来应该和他们的父亲不同。(如果有这些内容的话,这会不会是第七季的内容?)
四、其他
世界风云变幻,一百年前有末代沙皇被苏政府砍头,然后叶利钦上台后又为他们找到了尊严。最后一集还提到了1997年香港回归,这个被英国统治了150年的地区交还给中国,剧情中竟然没有任何让我们国内观众看了觉得不适的言辞,说明这部剧的编剧还是相对理智客观的。
另外有大量的篇幅讲法国的那个很豪的穆罕默德法耶兹家族发家的故事,为后来戴妃离婚后的再一次情感做准备。只是这个加入的2集在这个剧集中有注水的感觉,毕竟观众也未必那么想看这个家族的故事。这使得这第五季看起来使得《王冠》很像豪门恩怨的电视剧了,不再像以前的有看纪录片感觉的王室风云录了。
但是这部剧依然还是非常好看,会让人一口气看完。
??山贼和海盗合伙去找王国叛军逃走时带走的宝藏,并与共同寻找宝藏的所谓复国者大打出手的故事。??从头闹腾到尾,他们的嘴肯定是租来的着急还呢,叽叽喳喳的让人烦躁。故事也是很简单但是也没怎么讲明白。女主出现的那一幕惊艳了,原来可以把一个女的拍的这么美。驾船逃离巨浪的那一段紧张刺激好看。看的时候不时出现的一些烂笑话也是让人忍俊不禁,看完了就发现是凑时间的,无聊。
??山贼和海盗合伙去找王国叛军逃走时带走的宝藏,并与共同寻找宝藏的所谓复国者大打出手的故事。??从头闹腾到尾,他们的嘴肯定是租来的着急还呢,叽叽喳喳的让人烦躁。故事也是很简单但是也没怎么讲明白。女主出现的那一幕惊艳了,原来可以把一个女的拍的这么美。驾船逃离巨浪的那一段紧张刺激好看。看的时候不时出现的一些烂笑话也是让人忍俊不禁,看完了就发现是凑时间的,无聊。
对不起,我写这篇评论是发泄用的,戾气爆表,不小心走进来的只能对您说声抱歉
有这么句话,能者多劳。
说这话的不是蠢就是坏。
蠢是赶紧去要饭的蠢,坏是占便宜没够的坏
有这么一种老板,公司养一群闲人,可着一个有能力的折磨;看不顺眼的他不辞,升职俩字儿他不会念,上到策划报表下到端茶厕所都得你来;心情不好拿员工出气,遇到追责往员工身上甩锅;不找负责人训话
对不起,我写这篇评论是发泄用的,戾气爆表,不小心走进来的只能对您说声抱歉
有这么句话,能者多劳。
说这话的不是蠢就是坏。
蠢是赶紧去要饭的蠢,坏是占便宜没够的坏
有这么一种老板,公司养一群闲人,可着一个有能力的折磨;看不顺眼的他不辞,升职俩字儿他不会念,上到策划报表下到端茶厕所都得你来;心情不好拿员工出气,遇到追责往员工身上甩锅;不找负责人训话专挑做事的拍呼。事情办好了都是他领导有方,办不好就是属下无能。“这事你问我了吗?这事还要来问我!?”他要什么不知道但等你做出来就知道他不要什么了;朝令夕改一天3变,对是他定错也是他定;自己永远没错,你厉害?你厉害为啥你当不了老板?天天效率挂嘴边,你丫不参与效率翻100倍!不想想自己公司靠谁在撑,真是吃准了不会跑是吗?
部门经理坐个办公室就拿自己当根葱了,每天不找底下员工别扭就没法凸显他是管理层;在老板面前他永远是为公司着想的那个,出了问题甩锅比谁都快,谁都有锅反正就他没错;赤胆忠心就看他,关键时刻掉链子。老板还得美其名曰忠心无价。
新人没经验需要带,出了事就怪你为啥不把关。WQNMLGB谁特么不是新人过来的?凭什么我要自己边挨骂边摸石头过河,他就成天有人给擦屁股?同是刚进公司,当初怎么没见你这么温柔?也罢,都是爷新惹不起,人家大不了撂挑子走人,留下的屎还特么得自己擦…
累死累活一天天,下班还得赶工作,为啥?真没人做啊……
这剧后面最好多来点喜剧元素,不然砸电脑的心都有… 我特么想放松,不是看自己日常回放!
成龙带着3个女生,一个外国,一个香港,一个日本,去沙漠找外国女爷爷留下的遗物,因为当时还有人没死,他们也想找到黄金,在途中发生冲突,最终捡回一条命的故事。
成龙式的搏命,很难看到哪个明星有这么多动作片,然后运气还这么好,没有死亡,成龙电影式的片尾花絮,成龙不用替身,
《飞鹰计划》和《警察故事》都让人印象深刻。
成龙带着3个女生,一个外国,一个香港,一个日本,去沙漠找外国女爷爷留下的遗物,因为当时还有人没死,他们也想找到黄金,在途中发生冲突,最终捡回一条命的故事。
成龙式的搏命,很难看到哪个明星有这么多动作片,然后运气还这么好,没有死亡,成龙电影式的片尾花絮,成龙不用替身,
《飞鹰计划》和《警察故事》都让人印象深刻。
2019年1月20日,我要永远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未来局邀请了300名各行各业的科幻迷和大刘一起首次观看了他的首部改编电影《流浪地球》。
看电影的全程我的心脏砰砰直跳,一开始是因为紧张,不知道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是否成立,在后来的时间里,完全沉浸在拯救人类共同体的使命当中,电影以极高地程度继承了大刘的热血和疯狂想象。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电影的气质,那就是:燃。
2019年1月20日,我要永远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未来局邀请了300名各行各业的科幻迷和大刘一起首次观看了他的首部改编电影《流浪地球》。
看电影的全程我的心脏砰砰直跳,一开始是因为紧张,不知道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是否成立,在后来的时间里,完全沉浸在拯救人类共同体的使命当中,电影以极高地程度继承了大刘的热血和疯狂想象。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电影的气质,那就是:燃。
电影看哭了很多人,不是小情小爱,而且人类大义。影厅里很多人在人类命运面前,因为感动而流泪,其中就包括原著本人刘慈欣。
作为一名科幻迷,在这历史性的时刻里,有幸,我们一同度过。
看完电影,长舒一口气,可以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真的到来了。这部影片将在中国科幻影史有自己的位置。
用大刘的话说,很难想象这是中国人拍的第一部科幻大片。
的确,它超越预期地出现了。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作为一个科幻影视行业从业者,我想对所有观望行业的人说,你们的观望让你错失了很多机会。同时,更大的未来会被《流浪地球》开启。
作为从中学时代就喜欢大刘的铁粉,采访大刘十年的一个记者,以及在影视开发工作中对大刘文本有过研究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部影片虽然进行了巨大的改动,但却是尊重大刘原著的改编,因为它极大地继承了刘慈欣的气质。
1.影片最后的解决方案(不想剧透),采用了极大尺度和极小尺度的比喻,这是刘慈欣写作最大技巧,这种继承令我惊讶。
2.电影很好地表现出了大刘一贯的中二气质(此处真诚地为褒义),在热血沸腾的故事里,我的心脏简直要跳到木星了。
3.大刘并不擅长用细腻手法描写人物,但是他所写的人物都非常成功,这是因为他善用重大抉择来塑造人物,电影也使用了这种手法。
4.电影对航天人的尊重秉承了大刘对航天的崇敬。甚至,关于俄罗斯宇航员带酒的梗也是大刘特别喜欢在闲谈中反复提及的。吴京那句“我是中国航天员刘培强”真的恰到好处,换个人说大概就不到位了。
除却以上,这部影片最好的地方是:解决了中国人拯救世界的违和感。
很多老影人都说,中国人出现在航天器或者其他先进设备很让人出戏。我一开始是不信的,因为中国人已经上太空了,但看了几部合拍片后的确有这个感受。在《流浪地球》里,这种违和感完全消失了。仅这一点,就足以让这部电影成为里程碑。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我要吹爆这部电影那你就错了,此刻的我非常地克制。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就会知道,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很客气。
新的一年,中国科幻终于要进入新的征程了。此刻,值得期待。
中日建交后,台湾很恼火,很恼火到一定要爆发的那种,于是该片《英烈千秋》开拍成了当时应景的几部主旋律电影之一,抗战主题在两蒋时代的台湾也是很敏感哦。原来主题似乎有两:一、我朝我兔向来坚决抗日,抵抗外侮;二、我朝我兔是华夏正统,汉贼不两立。
公允的说,片子把抗战时期国民和军人的精气神都拍出来了,令人感动,观众自有评价,这里无需多
中日建交后,台湾很恼火,很恼火到一定要爆发的那种,于是该片《英烈千秋》开拍成了当时应景的几部主旋律电影之一,抗战主题在两蒋时代的台湾也是很敏感哦。原来主题似乎有两:一、我朝我兔向来坚决抗日,抵抗外侮;二、我朝我兔是华夏正统,汉贼不两立。
公允的说,片子把抗战时期国民和军人的精气神都拍出来了,令人感动,观众自有评价,这里无需多说。最近该片在大陆中央6套播出,应该说成就一段两岸佳话。
片子在中央台播出时剪掉了大陆这边肯定笑场的两个“国宝级”镜头,和大家分享补全:一是??剪掉把张自忠的死栽赃到某某敌后游击队向日军告密的镜头,游击队长形象请观众参照智取威虎山之类革命电影中的匪三匪四之流自行脑补,电影“明示”告密导致张将军被围身亡;二是??剪掉了张自忠牺牲前高呼“某某某万岁”口号的镜头(第一次看原版,到这个情节,以为这个场景主人公男一号会喊中华民国万岁之类的口号,当时以自己能够剧透,心理狠狠的鄙视了一把导演,小小得意之后,目瞪口呆地发现男一号居然是挂念的还是委员长呀:),这桥段堪比郭德纲相声,大陆群众听着是不是也很熟悉呀;)
想起鲁迅同学说过的辛亥革命后的Q哥所在的未庄,国人的世界隔山隔海还真是心有灵犀,海峡两岸就像过家家,历史如戏。
1、内容:男女主的打戏特别燃(喜欢bgm!),故事节奏紧凑,全部集数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但是看到后面会觉得有点高开低走。有些地方不是很合理,比如师长他们的智商没体现出来,一群高层就这样被两个大尉团灭了,明明他们可以有别的手段去制止男女主,比如揭露红发女主的行为还有男主的受贿,但他们却只是辩驳,甚至犯下更多恶行正好让男女主收集更多证据。2、人物:我很喜欢剧集的人物
1、内容:男女主的打戏特别燃(喜欢bgm!),故事节奏紧凑,全部集数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但是看到后面会觉得有点高开低走。有些地方不是很合理,比如师长他们的智商没体现出来,一群高层就这样被两个大尉团灭了,明明他们可以有别的手段去制止男女主,比如揭露红发女主的行为还有男主的受贿,但他们却只是辩驳,甚至犯下更多恶行正好让男女主收集更多证据。2、人物:我很喜欢剧集的人物塑造,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单纯的好人与坏人。男主一开始也只是一个为了钱而不在于正义与否的检察官,后来遇到同样的长官霸凌事件时深刻反省以前的作为。
鲁泰南是塑造得非常好的一个人物,一开始只是一个混夜店、欺辱人的公子哥,但是军队的经历让他整个变了一个人一样。看上去如此跋扈的鲁泰南却非常缺爱,唯一的家人却是一条宠物狗,母亲没有把他当人看待,只是看做自己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已。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人,他们变成那样是有原因的,也可以在后期去改变他们。
小胖更是戳中我的泪点。明明那么善良,尽力忍让,但是最后逼急了被害人变成加害人,曾经霸凌的加害人变成了被害人,令人唏嘘。这是一场没有输赢的审判。小胖受到的伤害无法磨灭,造成的杀人事实也不可抹去,只恨为何没有在悲剧发生前通过各种方式去挽救和制止。
布兰登·柯南伯格的《占有者》中的故事设定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电子游戏,我们在玩游戏时,通常会“进入”一个游戏角色的身体,操控其行为,并且完成一些通常与暴力与杀戮产生联系的游戏任务。但我们很少考虑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道德与否,这些行为虽然完全臣服于欲望发泄,但并不会产生任何道德困扰,因为我们知道这都是虚拟的。
电影中女主角沃斯通
布兰登·柯南伯格的《占有者》中的故事设定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电子游戏,我们在玩游戏时,通常会“进入”一个游戏角色的身体,操控其行为,并且完成一些通常与暴力与杀戮产生联系的游戏任务。但我们很少考虑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道德与否,这些行为虽然完全臣服于欲望发泄,但并不会产生任何道德困扰,因为我们知道这都是虚拟的。
电影中女主角沃斯通过电脑技术入侵到他人身体中来完成杀人任务。对于沃斯来说,不断侵占他人身体来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一次次进入游戏角色进行杀戮的过程,但沃斯杀的都是“真实”的人,电影从这一角度为沉浸在游戏世界的我们提出了一个隐喻性的道德困境问题:不去考虑游戏世界真实与否,我们在游戏中杀人时,到底是以何种身份来完成的?是我们自己?还是游戏中的角色?很显然,杀人者的身体是属于游戏角色的,但意识却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在沃斯杀人时,她究竟谁?或者说,她到底是以谁的身份来完成杀人的呢?在电影中,沃斯执行任务时,她的身体和意识是分离的。而正是这种身体与意识的分离,模糊了当事人的道德抉择,她既可以说杀人的是自己,也可以通过身体的否认摆脱这种谴责。沃斯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疯狂的虐杀嗜好。每次当沃斯杀人时,即便有枪,她也会选择用刀或利器在受害人身上留下无数伤口以满足自己的嗜血欲望。结束任务后,都需要沃斯开枪“自杀”(即杀死身体本来的所有者)来回到她自己的身体内。沃斯每次都会犹豫,她无法开枪杀死这具身体。这具身体满足了她的杀人欲望,而回到自己的身体后,她将不得不为自己的文明社会人类属性负责,她不可能在自己的身体里进行杀戮,否则将直面道德谴责。只有在别人的身体里,她才能感受到自由。
这一点在影片后半部分体现得尤为明显。沃斯与丈夫的关系一直若即若离,她对此有种隐动的破坏欲望,希望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男主角泰特的身体中,她得以完成“杀夫”这一有悖伦理的举动。而泰特同样存在着对于杀戮的欲望,因此最后当泰特和沃斯的意识融为一体重新回到沃斯的身体后,沃斯面对着第一次杀人时得到的蝴蝶标本不再流露出愧疚之情,对于这一合体意识来说,它既不是沃斯,也不是泰特,但又同时是他们两者,沃斯原本的身体也成为了他人的身体。拒绝认同这具身体,也就拒绝了自己的社会属性和道德束缚,沃斯和泰特进入了一种“邪恶”灵魂所梦想的状态——绝对自由。
这种自由大概也是我们在电子游戏里所能感受到的。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真实的身体不再存在,个体身份不再被认知,道德束缚由此变得无力,在此基础上,暴力被不断复制,蠢蠢欲动的意识被不断合体和加强,成为一种不死的力量,驻留在每个人空洞的虚拟身体里,梦想着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