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人工糖精+过度营销的剧中算是一股清流:1.主演cp感强。万鹏的小表情小动作给角色增色不少,男主表演过关,但能看得出部分时候台词还需磨练(例如14集与女主有矛盾时的处理)2.全剧的色调像是富士相机(不是广告...)直出,很舒适,没有很多甜宠剧过度饱和或现实剧过度锐化的不适感。雨天对雨伞、雨滴、女贞花等细微镜头处理也让人看的很有代入感,能让人感觉到制作团队的用心。3.节奏可。原版小说篇幅不
在众多人工糖精+过度营销的剧中算是一股清流:1.主演cp感强。万鹏的小表情小动作给角色增色不少,男主表演过关,但能看得出部分时候台词还需磨练(例如14集与女主有矛盾时的处理)2.全剧的色调像是富士相机(不是广告...)直出,很舒适,没有很多甜宠剧过度饱和或现实剧过度锐化的不适感。雨天对雨伞、雨滴、女贞花等细微镜头处理也让人看的很有代入感,能让人感觉到制作团队的用心。3.节奏可。原版小说篇幅不长,因而对书中细节的延伸给了剧本很大的发挥空间,矛盾突出点在男主因残疾或家庭导致的不安全感、女主在一路成长顺遂下导致的处事不成熟之间,24集的篇幅可以说是业界良心了。赞美之余,也提出一些小小建议:1.服化。男主家的装修、男主的服装(甚至小璐的服装)都能看出和剧中身份的匹配,但女主的服装是否过于搭配不当?虽然女主剧中的身份是非一线城市来厦逐梦的女大学生,但这浓浓的白色蕾丝(maybe?)+不贴合的下身搭配,可能是顾忌女演员本身跳舞出身那么下半身服装尽量往宽松上靠,但搭配不当仍让人不免对剧中瑕疵略感遗憾。2.部分运镜不适。例如14集男女主医院对峙,女主走后镜头对男主的脸部特写从下往上,让人感觉回到80年代武侠剧中反派特写。总体而言,这部剧算是今年难得能让人静下心追下去的小言剧了。看到同期有的剧声势浩大、请来众多外援客串、平台全方位推广,却依然让人坚持不到20分钟就退出,而这种制作用心的剧却需要观众自己找寻挖掘,不免感慨:市场怎么了?观众怎么了?
节奏太慢,忍不住想二倍速。
老郑的人设也整挺惨,又是阿尔兹海默症,又是孤苦伶仃,朋友也突然没了,真就凑一块儿了呗。
一开始以为是要体现养老问题什么的,毕竟朋友还讲了跟儿子怎么怎么样的……直到最后才发现是个爱情片。
其实老郑到老婆墓前的时候还以为他
节奏太慢,忍不住想二倍速。
老郑的人设也整挺惨,又是阿尔兹海默症,又是孤苦伶仃,朋友也突然没了,真就凑一块儿了呗。
一开始以为是要体现养老问题什么的,毕竟朋友还讲了跟儿子怎么怎么样的……直到最后才发现是个爱情片。
其实老郑到老婆墓前的时候还以为他是活不下去了也想死来着,没想到最后做出了去旅游保持记忆的决定。这不免让我思考人到终年怎么有尊严地活下去或者说走向死亡。
近年来听说了很多关于‘养老院不能去’的说法,还有那种搭伙养老的民宿之类,感觉衰老是必然,但人到老时活着还不如死的状态又让人提前自我可怜。
说回来。
结局的设计的确有新意,有种平行时空交汇的错觉。阿灰以我之见也是他的幻觉,只不过带上了老婆的影子,毕竟他反复说过阿灰和老婆很像。
做鱼的老太太说实话也挺奇怪。明明自己最初也很不自信,到处问是不是那味儿,但当别人质疑的时候又固执己见,实属匪夷所思了。这算是,自我欺骗久了连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墓前忏悔也挺……老套的。之前看的那个抗疫电影里也出现了类似桥段。这也的确很寻常吧,谁知道第二天是死是活,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嘎嘣了,所以之后再说也没啥意义,就强行煽情呗。
其实整部片子细究起来说不通的地方挺多,但编剧厉害哇,直接一个‘阿尔兹海默症’统统解决。
说实在的,老郑对阿灰的劝告也实在让人共鸣不起来。什么‘到我这个年龄你就知道,爱人有没有回馈不重要,只要在一起就好’啦~可拉倒吧!自己得的就是令人伤心的病(虽然也是不可自控的),老婆要是活着,照顾他的时候发现自己一点一点被忘了能不伤心吗?大好年华里,日复一日照顾一个没准永远睡下去的植物人(虽然是为了救她吧)能不崩溃吗?
画面还行,但电影感太重了,特别是情节安排上,很有一种“只在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感觉,终究是矫揉造作了。
最后,片名感觉不够有深度,很难贴合片子,也易误导观众。一边郑郑郑的,一边又林予林予的,很多观众可能就看看不出其中的内涵。片名也大可不必着重强调一遍,不如选个包含电影元素在内的,或者有隐喻的(当然也可能咱无法理解导演高深想法哈)。私以为,不如换成那首歌,也属于是贯穿全剧且贴合主题了。
《金刚川》上映的第一天就去看了,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对抗美援朝这场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之战的战争,已经太久没有在主流文艺平台上亮相了,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并且国内外局势波谲云诡的时间节点上映这么一部主旋律影片,我认为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一件事。片子的拍摄制作的时间很紧,但最后拿出来的成品基本上算是合格
《金刚川》上映的第一天就去看了,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对抗美援朝这场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之战的战争,已经太久没有在主流文艺平台上亮相了,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并且国内外局势波谲云诡的时间节点上映这么一部主旋律影片,我认为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一件事。片子的拍摄制作的时间很紧,但最后拿出来的成品基本上算是合格,电影的场面调度、特效、演员的表演等方面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整片看下来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口气,似乎本来可以更好的。
首先,片子争议最大的应该是采用了三个视角来表现同一事件的手法,这种拍摄手法其实也屡见不鲜,也涌现出不少经典之作,用在战争片中是否合适姑且不论,但本片中这种手发的应用却显得水平不高,有注水之嫌。同一个事指的是1953年7月12日下午到晚间,美军试图炸毁桥梁而志愿军保护、修复桥梁的事件,在影片的第一段就已经很完整的呈现了这一事件的全貌,第二、第三段又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统一事件,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生怕观众看不懂,大量运用了重复镜头以及时间节点的提示,造成的结果就是观众积蓄起来的情绪不得不再来一遍、又来一遍,并且这三场戏重复的过程中,对事件的整体并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出现,只是在细节的展示上侧重点不同,这就显得有些车轱辘话来回说的意思了,再加上相同画面一再重复出现,很容易让人出戏。同一个事说三遍(第一遍就可以了解全貌)和说三遍后才对同一个事有完整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其实,影片采用正序的表现手法,在正常的时间线里切换不同的视角,效果也不会差吧?如果实在要用这种“三一手法”,也不是不行,毕竟更有新意一些嘛,但拍摄每个角度时,能不能不要切换到其他角度的画面,比如拍摄渡江大部队时就不要出现江对面高炮班的画面(可以有远景,但只局限在江的这边看到的),拍摄高炮班的故事时,就不要再出现类似李九霄拿着望远镜往这边看的镜头了。而且,千万不要出现重复画面,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不要重复、不要重复、不要重复!
其次,影片的高潮,除了最后“人桥”的升华外,是放在第三段张译饰演的张飞排长和美军飞行员史密斯的个人对决上的,这一段也是整部影片中细节最丰富、表演最佳、也最煽情的段落,但看完这一段,却觉得颇有些游离在整场战斗之外。固然,所有的战斗分解下来,都会落到具体的每一个士兵身上,每一个战斗英雄都是我们崇拜的,但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实际上是他们背后每一个勇敢的士兵,英雄主义崇高不假,但除了每一个士兵的勇敢,要想胜利,更多依靠的是正确的指挥和整个战斗集体的配合,片中在最后时刻放大张飞行为的做法,无疑更多表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相比之下,前有吴京、后有整个炮兵班的牺牲,似乎都沦为了张飞爆发的背景。这种做法最终效果如何,恐怕是见仁见智。
第三,在意识形态上面,本片似乎颇有不足。我个人也不喜欢动不动就把影视作品往意识形态上靠,但主旋律作品的一个主要的功能不就是意识形态的输出吗?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在本片中除了片头片尾的旁白,正片当中根本没有体现,至于大到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小到这个修桥护桥的战斗,我们志愿军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本片没有能够很好的回答。观众看了本片,对最后胜利的原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勇敢无畏、不怕牺牲、钢铁般的意志?这个固然是对的,但影片也仅限于此了,它没有解答志愿军战士为什么会不怕牺牲,也没有解答仅仅不怕牺牲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这样更深层次的问题。对此,影片也许是回避,也许是解答不了。我们为什么能打赢,靠的只是志愿军战士不怕死吗?不是的,绝不仅仅如此,因为光靠不怕死是无法保证取得胜利的,敌人也有牺牲精神,敌人也是一支百战之师,更何况,敌我力量的相差是如此的悬殊。我们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全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意识的觉醒,靠的是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们知道,只有打退眼前的敌人,背后的祖国才能享受来之不易的和平;靠的是三湾改编后的党指挥枪,靠的是全国上下同欲者胜,靠的是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才是我们的战士具有钢铁般意志、大无畏精神的力量源泉,才是我们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影片中都没有体现,它只能干巴巴的告诉我们,因为“不怕死”。这其实不怪编剧导演,因为他们自己压根儿也没整明白。
最后,还有一些在逻辑上不甚合理的地方,比如影片最后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过搭人桥方式通过,那为什么前期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桥,显然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比如张译最后缺手缺脚,却能完成正常情况下半个班的战士才能完成的工作,并准准的打下敌人的飞机,颇有些神迹的意味。并且,实际上金城战役前夕,志愿军的弹药已经相对比较宽裕了,而在渡河这种关键战斗中,只剩两门高炮,并且弹药量如此窘迫,也有些人为制造戏剧冲突的意思;再比如李九霄饰演的小班长,在关键时刻却在情绪的带动下,脱离战斗岗位,在战场上没头苍蝇一样的胡乱行动;还比如最后敌人轰炸机大队飞到战场上空,却只表现出对志愿军精神的惊叹,然后因为“主力已经过河,再轰炸也没有意义”这样的结论,草草扔下几颗炸弹,虽然我也明白这里有象征性的意思在里面,不过看起来确实有一丝丝的违和。以上这些都不一定合理,但在影片气氛的渲染下,观众可能很容易忽略这些,就不知道算不算是瑕疵了。
吉尔莫的气质基石来自于四位作家,玛丽·雪莱、爱·伦坡、亚瑟·玛臣和拉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昵称爱手艺)
超自然,惊悚、暗黑,克苏鲁。
八个故事中有两个是改编自爱手艺的短篇作品,但两篇改动都非常大。这两个故事原著我读的版本是时代华文出版的《死
吉尔莫的气质基石来自于四位作家,玛丽·雪莱、爱·伦坡、亚瑟·玛臣和拉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昵称爱手艺)
超自然,惊悚、暗黑,克苏鲁。
八个故事中有两个是改编自爱手艺的短篇作品,但两篇改动都非常大。这两个故事原著我读的版本是时代华文出版的《死灵之书》
不知京城刮的哪股风,广告公司白领取代时尚杂志员工,成为了都市爱情电影的宠儿。这股风还顺带刮走了雾霾,成就了《我想和你好好的》里的北京美景,有晨光有秋色、有夜景有移轴,就像广告片一样干净,现代感十足。男主角像在三里屯捡尸体那样,意外地捡了个女朋友,飙车过把瘾,姑且信吧。小两口搬家,住进了北京特色的塔楼,不像某些电影里那么光鲜敞亮,好,挺真实。但是,和大多数不着边际的同类型电影一样,《我想和你好
不知京城刮的哪股风,广告公司白领取代时尚杂志员工,成为了都市爱情电影的宠儿。这股风还顺带刮走了雾霾,成就了《我想和你好好的》里的北京美景,有晨光有秋色、有夜景有移轴,就像广告片一样干净,现代感十足。男主角像在三里屯捡尸体那样,意外地捡了个女朋友,飙车过把瘾,姑且信吧。小两口搬家,住进了北京特色的塔楼,不像某些电影里那么光鲜敞亮,好,挺真实。但是,和大多数不着边际的同类型电影一样,《我想和你好好的》很快藏掖不住,开始矫情造作,一通生搬硬造。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情侣发现过不下去了,死命折磨起对方。当两个人进入无可抑制的发癫状态,互抽耳光之际,编剧估计洋洋得意,恨不得跳出来当场虐待观众,赶紧哭吧不是罪。并非说,爱情电影不可以虐人,很多爱情悲剧相当虐人,但如此低劣的虐待手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暴戾之气——神经病之所以神经病是因为他们一出来就是神经病,直叫人怀疑创作者作何动机,是否有什么人生阴影,再不然真是搭错线,乱烧山。男女主角是极品加神经病的绝配,完全不懂爱为何物,一再挑衅和侵犯观众的认知底线。如果这也叫做爱,叫做热恋状态,那当真是肥皂剧和微博段子看多了,没事找事。或者最有可能的,它的参照对象本来就是电视剧,以及那些像极了电视剧的本土爱情电影。这部电影当然有电影感,但在稀少的电影感里头,非要塞入发馊的肉馅,实在令人反胃。编导或许是想借这些鸡零狗碎来唤醒观众的相似回忆,可是,观众就像看猴戏,看俩人气急败坏,阴招冷箭,实在无聊透顶。或许,最需要接受“爱的教育”的不是别人,而是幕后编导吧。
第一次看电影全场只有5个人,大概大家都去看正义联盟了。漫威动画里,英雄都能打败坏人,大家都看得很开心很过瘾,而现实生活是多么无力。
看完之后才知道是真实事件改编的,而且去年就出了版也是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没有看过,不过看介绍应该是完全以两位捷克士兵为主线的,而这版相当于是一个盖世太保的线一个俩战士的线。有评论针对这种叙事方式的,我第一次了解这个故事,我只针对这个故事来说。
第一次看电影全场只有5个人,大概大家都去看正义联盟了。漫威动画里,英雄都能打败坏人,大家都看得很开心很过瘾,而现实生活是多么无力。
看完之后才知道是真实事件改编的,而且去年就出了版也是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没有看过,不过看介绍应该是完全以两位捷克士兵为主线的,而这版相当于是一个盖世太保的线一个俩战士的线。有评论针对这种叙事方式的,我第一次了解这个故事,我只针对这个故事来说。
二战时欧洲战场与中国不同,他们的杀戮是针对犹太人的,而不是说针对一个国家的,至少名义上是这样,那么在很多国家的大多数人,甚至是国家层面的军队,都存在一些妥协来换取和平的情况,好像说攻占巴黎时巴黎大门是大敞开完全没有抵抗的那种,法国警察还帮着德国人打击犹太人么。
国家都妥协了,我也不是犹太人,我们几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呢?很有可能的是根本无法改变战争局势,但自己在送死。但是所有人都妥协么?坏人就这样一路畅通无阻么?
像那段话说的: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容忍他们对犹太人的杀戮,容忍他们对自己国民的杀戮,对自己国家权力的侵犯甚至接管,其实就是在为以后更多的容忍铺路。所以这些战士们真的挺勇敢的,明知自己力量渺小,在送死,他们很清楚这一点,他们不是在狂热的易怒的爱国主义或者民族主义驱使下,他们也想和自己爱的人好好活下去,可他们仍选择不妥协。同样勇敢的还有那些默默帮助他们的普通人,他们也怕死,如果不帮他们他们确实有可能会活得更久,甚至安全活到解放年代。
很像我们现在社会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其实人人都是相关的,容忍跟漠视只会让某些人一步步不停地试探你的底线。
电影中还有个点让我印象深刻,那位盖世太保在弥留之际还想着所谓的革命事业,呵呵呵,也真是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了,说不定他还觉得自己为革命献身挺光荣呢…人的脑子陷入偏执后实在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这人还很有能力很有条理地实现他偏执的想法,而战争很容易让这么一群人陷入无节制无制约的偏执狂热的状态,这尤其可怕,看看这世界上,到处都发生过这种事,现在大概也在发生,比如那些极端组织。
最后,觉得还是要补些历史,比如二战最后盟军能胜利的关键因素到底是啥呢,是美国么?个体很伟大,但也终究太渺小,社会发展的趋势究竟在哪里?
最近翻出了以前TVB的无名天使来看,但就三位女主和男主来看,都是演技派,颜值也非常高,但是最后这部剧其实当初就播放的没有水花,其实以男女主的实力来说不应该如此,是什么原因导致高颜值,好演技都拯救不了这部剧呢?
原因就是编剧人设,这里面人设真的没一个是好的,用现在的观点来说,宝儿是一个玩弄男人感情的绿茶,游戏在众多男人之间,分手和吃饭一样频繁,乐琦是一个私生活开放的独立女性,背着闺
最近翻出了以前TVB的无名天使来看,但就三位女主和男主来看,都是演技派,颜值也非常高,但是最后这部剧其实当初就播放的没有水花,其实以男女主的实力来说不应该如此,是什么原因导致高颜值,好演技都拯救不了这部剧呢?
原因就是编剧人设,这里面人设真的没一个是好的,用现在的观点来说,宝儿是一个玩弄男人感情的绿茶,游戏在众多男人之间,分手和吃饭一样频繁,乐琦是一个私生活开放的独立女性,背着闺蜜和闺蜜的未婚夫(前男友)睡觉,和很多一面之缘的男人鱼水之欢,宝儿至少只是玩弄感情,私生活好像还不算混乱,乐琦就非常的混乱。丽花是女主中唯一正常一点点的,但是也是先各种刁难男朋友,之后一反常态的跪舔男朋友。男主也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渣男,领着冒充的女朋友来羞辱以前的女朋友,在两个女人之间来回徘徊。男主和乐琦丽花之间感情纠葛不断,最后竟然是没有娶任何一个已经有感情的乐琦或者丽花,而是鸵鸟一样躲起来,娶了一个没有出现过的其他女人。这种结局应该是前期编剧把男主人设写的太差,贪小便宜,自私,懦弱,虚荣,然后才导致最后娶了别人,放过了两个事业优秀的女主。
总体看里面所有人的人设都是不讨喜的,如果现在播出的话,会被骂死吧,这种人设是连佘诗曼,郭羡妮这种颜值都救不回来的,可惜了佘诗曼郭羡妮的好演技。
落水者这部戏我觉得讲的最核心的关系就是法律和人性的关系,其实也就是规则和底线的关系。
通常我们以为规则和底线是一个东西,但是我不这样看,我觉得规则就是外界或者社会给予个人的一些行为准则和规范。比如说像法律这样,就是一个社会最大的规则。
但是底线其实是来源于每个人
落水者这部戏我觉得讲的最核心的关系就是法律和人性的关系,其实也就是规则和底线的关系。
通常我们以为规则和底线是一个东西,但是我不这样看,我觉得规则就是外界或者社会给予个人的一些行为准则和规范。比如说像法律这样,就是一个社会最大的规则。
但是底线其实是来源于每个人的内心,也就每个人心中人性的标尺和道德的标尺。在落水者这部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法律和人性,规则和底线的博弈,引发了很多争议,包括对人物的一些看法,这正是这部剧宝贵的地方:对于每一个人物,其实我们每个观众的看法都不尽相同,都会有很多的思考,各自都有线索和理由,我觉得这就是这部剧比较有嚼劲,比较有后劲的地方,这是我最喜欢看到的有层次,有深度,多侧面的作品。
乔绍廷,他和旷北平是不是同一类人?在我看来他们俩不是。虽然乔绍廷也有逾越规矩的地方,旷北平也有追求相对公平的时候,但是我觉得在我的心里,他们的底线是不一样的。
乔绍廷的底线就是两个,一个是关于真相。真相,在乔绍廷这里是不容亵渎的,他一定要追求的是揭示真相,而不是掩盖真相。第二个是所谓生命平等的权利,就是在生命的权利上面人人是平等的。
除此之外,他可能会在其他方面,会逾越某些规则,或者说是他会不顾及别人。但是在生命的权利上,我觉得他是非常尊重每一个人的。
但是旷北平的底线并不是这样,他底线其实比较像中国传统式的,注重亲疏之别。也就是他爱的人,他的兄弟,他的血亲,他的恩人,他会保护,当然可能也会利用。比如说他和严裴旭可能就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利用的关系。还有就是他和她的女儿,就是那个所谓德志所的前台,他们之间的也是这种混杂着利益和亲缘的关系。
最后乔绍廷追问旷北平:你怎么知道我拿到了你和邹亮的录音?这段他们俩的对话就特别能够突出不同的底线:乔绍廷为什么要问那一句话?因为乔绍廷非常想要旷北平承认真相,但是旷北平是不可能向他屈服的,因为这也触碰了旷北平的底线:就是要保护他的女儿。他是绝对不会松口。我觉得这个这一幕特别妙。
还有当洪图问乔绍廷为萧臻这么做值得吗?乔绍廷回答:你也值得,为了我身边任何一个追求和实现的人都值得。
这就说明了乔绍廷和旷北平不同,他是不会为了亲疏远近区别对待所有人,他可能更依据是否有相同价值观。
另外,旷北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或者自己亲近的人,罔顾真相,构陷他人。但乔绍廷,他逾越规则是在得到真相的层面,并不涉及去伪造去构陷别人的这个层面。当然,除了他构陷他自己那一环。这就是两个人极大的不同。
至于说乔绍廷会不会真的为了他自己相对公平的理想丢掉自己的底线,就是所谓对真相的支持和对这个生命权的这个尊重。我不会打包票说不会,因为人都有逾越自己底线的可能,但是从目前这个剧里面看起来,他并没有去逾越自己内心的这两个底线。
再说后期乔绍廷“冒进”的表现,我其实对乔绍廷是不是真的准备逾越萧臻所不允许的底线是存疑的。
首先:乔绍廷是不是真的能够威胁到韩彬?我非常疑惑:他即使猜到了韩彬是防卫挑衅,但证据呢?他有吗?那里是监控录像盲区,他拿什么威胁?他也知道韩彬不会就范吧?所以我更倾向于他去威胁韩彬,提出不可能的条件,并不是真的寄希望于韩彬能给他监控,而是向韩彬表达一种情绪:你小子不是什么都能吗?你不是喜欢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吗?那你也帮在绝境中的我搞搞呗。
接下来他和萧臻的对话,我觉得两个人是有误解的,萧臻只是在说她担心的,并不见得完全就是乔绍廷打算去做的,说到越界,两个人话赶话,其中有很多情绪的部分,还有乔绍廷想解释被萧臻打断的部分,后来就完全被金义电话打断,所以他俩这个架是没有吵清楚的。乔绍廷到底是不是在认真威胁韩彬,似乎成了一个悬念。
当然萧臻可以这样认定,观众也可以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乔绍廷。
但,我倾向于不是认真威胁,因为没有证据无法真正威胁,如果乔绍廷手里真的有韩彬确切的犯罪证据,他再去威胁韩,那我百分之百认为乔绍廷确实在威胁。
或者从隐喻层面来说,这个事件相当于在表达乔绍廷被逼到绝境,就差临门一脚时一种急切的渴望,恨不得哪怕违法也要去获得胜利的渴望,然而,这个渴望最终被现实(没证据,无法真正威胁到)所限,被良知(萧臻)所规劝而悬崖勒马了。
乔萧后来为了录音的事情,在前台面前演戏,乔绍廷一定要把录音交给向阳支队等等,很多萧臻和乔绍廷对话都在重复之前他们为了威胁韩彬的事情吵架的过程。
第一场真吵架,萧说:我以为你是不会变的。这确实是萧失望的真心话。
第二场假吵架,乔说:人都是会变的。那么这句几分真假呢?
戏亦真,真亦戏,我觉得这里编剧是留了很多空间去让人想象的。
再说说结尾的一幕和韩彬干杯,官方解释是跟魔鬼交易。
于是大家解读就是乔绍廷要彻底黑化了,要变成和韩彬一样的人了,但,跟魔鬼交易一定要变成魔鬼吗?
跟魔鬼交易典故来自于歌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把灵魂卖给了魔鬼,在世界上纵情享受欲望带来的快乐。
但享受欲望并不是浮士德的全部,而只是他去探索真理的一个环节,后来他又经历了对政治,对古典美的追求,最后经历了天使的拯救结束全篇。
其实浮士德的故事隐喻着乔绍廷的人生,也隐喻着韩彬和乔绍廷的关系。
浮士德上下求索真理,也干了不少规则以外的事情,也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他的一生其实就是人类探索的一个隐喻。
那么乔绍廷呢?其实也是所谓法律人不断探索,不断冒险的一个隐喻,也许有时候会逾越规则,有时候会冲动,有时候会经历黑暗,但对真相和公平的执着始终在。
韩彬这个人物,我觉得他是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剧中人,一个是作者。
后一个身份,在最后一幕之前,其实通过乔与萧的对话已经揭示了这一层意思。
所以最后一幕,除了所谓跟魔鬼交易,我觉得最重要的隐喻是韩彬作为作者,自上而下俯瞰他的主人公——乔绍廷在欲望中载沉载浮。
同样,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心中也会有黑暗的力量涌动,这些不可遏制的攻击与破坏的欲望,就通过韩彬之手加以实施。而这部分的韩彬,和乔绍廷联手,似乎是作者某种黑暗欲望,或者是一种潜藏的愤怒的表达。
至于乔绍廷会不会最终因为跟魔鬼交易变成魔鬼,还是像浮士德一样,历尽千帆,终得圆满,就留给每一个观众自己脑补万字小作文吧!
毕竟一千个观众也可以有一千个乔绍廷。
冲着警匪片类型去看的,一二三集都觉得在耍帅,但自从第三集开始埋下小栗旬的过去的情节后,看特搜班就有了别的情绪。
到了第四集,西岛大叔跟小栗旬的对话,甚至可以感受到主角们过去人生的痛苦。
“出国的话让你选,你会去哪”
“哪都行”
“是我的话就去夏威夷啊,温暖的地方。可以忘记过去,快乐地生活”
“只要你没失忆,去哪里都一样”
冲着警匪片类型去看的,一二三集都觉得在耍帅,但自从第三集开始埋下小栗旬的过去的情节后,看特搜班就有了别的情绪。
到了第四集,西岛大叔跟小栗旬的对话,甚至可以感受到主角们过去人生的痛苦。
“出国的话让你选,你会去哪”
“哪都行”
“是我的话就去夏威夷啊,温暖的地方。可以忘记过去,快乐地生活”
“只要你没失忆,去哪里都一样”
看上去像戏谑的对话,其实对方都心知肚明。他们经历了太多,即便如他们,经历再多也没丢失初心。但或许这才是痛苦的来源。每一天都在跟以前的自己告别,可是永远没法告别完。就像噩梦、像潜伏的病,在每一天的经历中,反反复复提醒以前的自己做过什么,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灵魂永远无法安宁。
第四集的内容,放在中国不能提及的事情。”不要相信国家。”当他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内心有没有一丝丝动摇,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历了什么。
最后炸弹还是很不套路地爆了,想起教授躲在车上看着前妻牵着儿子、临死之前拜托别人帮他拿的照片。人一生有很多爱、很多羁绊。所有所有,在国家面前,都是一抔灰尘、一颗可以轻轻捏死的蚂蚁而已。
小栗旬跟野间走在离开爆炸房子的路上,小栗旬压着野间示意他不要回头。这一幕的镜头真的酷爆了,小栗旬的表情,完全演出应有的心境。
P.S.还有一幕比较深刻的是,野间在画炸弹的图纸,教授走过来看到了,野间说“画图纸能让我安静下来,心无旁骛。”教授说“光是能在专业纸上划线就觉得很幸福了”。我忽然觉得,能做到这一点的,大概不应该是坏人吧。
这部剧提出了一个概念“后菜鸟”,这不仅仅是对于职场来说,现在的台剧也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女主人设傻白甜,男主霸道总裁爱上我,女儿勾心斗角腹黑女,男二阳光帅气暖男...
后菜鸟的灿烂时代女主从小学就是“满分棠”,长大后也是职场精英。而男主小时候浑浑噩噩“鸭蛋王”,长大后却成了女主顶头上司。故事中间又穿插着高中时代的故事,友情,亲情以及爱情的小小萌芽,老是让人经受不
这部剧提出了一个概念“后菜鸟”,这不仅仅是对于职场来说,现在的台剧也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女主人设傻白甜,男主霸道总裁爱上我,女儿勾心斗角腹黑女,男二阳光帅气暖男...
后菜鸟的灿烂时代女主从小学就是“满分棠”,长大后也是职场精英。而男主小时候浑浑噩噩“鸭蛋王”,长大后却成了女主顶头上司。故事中间又穿插着高中时代的故事,友情,亲情以及爱情的小小萌芽,老是让人经受不住甜蜜一颤。
女二一直爱着男主,什么都好可是男主就是不爱...通常情况下,这时候女儿二就会开始腹黑想尽计谋得到男主...BUT!这部剧中虽然涉及这样的剧情,但最后来了一个神反转!这一切都是男主布的局啊!都是计谋啊!女二是个大好人啊!而男二就背负起了平时女二的责任。各种腹黑设计陷害...可是不是为了女一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野心。
不过啊作为病娇的粉丝...我必须说一句...他真的没有整容没有画眼线啊...或许在许多人眼中隔段时间看他觉得变化颇多...但在我们这种实时关注的粉丝看来,他是没有空白期的『也就是说没有时间能腾出来整容啦』而且通过脸书啊ins啊啥的也知道他一直在减肥所以14年的时候瘦得过分才会出现所谓的“脸部僵硬”。而且他的自拍真的毁掉了他的形象...比如
历经长达两年多跌宕起伏的舛难波折,张艺谋新片《一秒钟》终于惊险上映。这是在《长城》的商业爆米花和《影》的风格化权谋之后,张氏再度回归现实主义题材,且又是他最拿手的年代戏,很难不让人抱以极高期待。
尽管审查原因带来的删改对影片横加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尽管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本片失之小品化
历经长达两年多跌宕起伏的舛难波折,张艺谋新片《一秒钟》终于惊险上映。这是在《长城》的商业爆米花和《影》的风格化权谋之后,张氏再度回归现实主义题材,且又是他最拿手的年代戏,很难不让人抱以极高期待。
尽管审查原因带来的删改对影片横加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尽管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本片失之小品化的平淡轻巧,但两度观赏后,我却依然肯定这是一部赤诚精湛、富于勇气、耐人寻味的苦心之作——若非不可抗因素,必定可以称之为一部杰作。
毫无疑问,《一秒钟》的故事是简明的:上世纪70年代,一个由于被人“整了”而在农场劳改的犯人,因为想看一眼多年未见的女儿的影像,不惜冒着风险出逃,跋山涉沙去看一场电影前加映的《新闻简报》。路上,他和孤儿刘闺女、放映员范师傅不打不相识。他最终看到了实际上已经故去的女儿的样子——虽然那只有一秒钟,而后,他安然就捕。
整个故事线的时间非常紧凑,掐头去尾,实际上发生在两天两夜之内。这也是张艺谋从影以来故事线最短的片子。同时,影片场景高度集中,基本除了大漠戈壁就是那座影剧院,带有极简主义意味。
然而,我们却绝不能说这部电影是简单的。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文本、影像、表演以及影片自身浮沉命运与当代中国政治文艺环境的互文意义,这部电影都“不简单”。
暴力的时代与时代的暴力
影片开头,便是张译饰演的逃犯从苍茫的大漠中“走向”观众,他衣衫褴褛、面庞黧黑,在烈日之下步履匆匆,从白昼走到了夜晚。这样的画面和人物即时便引发了我们的兴趣:他是谁?他为何而来,因何焦灼?
这让我想起张氏另一部亦是近似开场的影片,他的名作《秋菊打官司》。巩俐饰演的农妇秋菊也是这样一步步地从景深处走到观众面前。不同的是,秋菊是从一片喧腾的当代乡土世俗中走来,而逃犯则是从70年代被尘封的那段中国人都了然却又不可说的特殊历史中走来。这当然也相应指向了不同的依归:《秋》片意在展示,而《一》片意在寻回:逃犯寻回亲情,观众寻回被遗忘的历史。
然而,寻回之路必要经历重重险阻。逃犯的第一重阻碍便来自这个不期而遇的“刘闺女”——她明明该是柔美灵秀的“闺女”,却一副男女不辩的样貌,举止甚至比男孩子更嚣张粗野。这当然是她孤儿身份缺乏管教的后果,却亦是那个年代“父子相仇,夫妻相离,人伦异变”的绝佳暗喻。而同样,她身上所展现出的笨拙的蛮横,既是出于“偷到胶片,制成灯罩”从而免于霸凌的自保,却亦不过是那个年代“道德崩解、暴力盛行”的大环境所蒸馏出的一滴同质之水。
比起结尾处崔干事一干人等的狂殴滥打,这种属于特殊年代的暴力在另外两个段落中体现得更为沉郁深刻:
一是逃犯与刘闺女初初交手、抢夺胶片的那两场无声的沙漠追逐戏,暗蓝夜色中,两人的沉默正是时代的压抑噤声,逞凶斗狠成了仅剩的交流与表达。
二是被逃犯两次造访惊吓得几乎说不出话的刘弟弟,这个神经质儿童当然是可笑的,却着实是怆痛的——那是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闯入家门的时代,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一个无理可讲的时代,一个几乎毫无保障的时代,一个可以被吓成那样的时代,他唯一的应对只有一句涕泗横流的“你是坏分子”。
与此形成有趣对照的是“暴力”之为物在主角逃犯身上的体现。据他所言,他被羁押在农场进行劳改的罪名正是“打架”,然而从为刘闺女和刘弟弟出头时与红小将们笨拙的斗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男人其实根本并非打架的行家里手。无功而返后,只能解嘲地嘟哝着“还不是你们二分场的人拉偏架”。他甚至是有些怂的。
再通过精明的范电影所下的论断——“你这是被人整了”——几乎可以断定,他劳教的原因或者仅是与人冲突,却被强扣了暴力制造者的帽子,因而展开了惨痛的命运。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刘闺女“你以为你能干什么?”的诘问时,他歪过头痞里痞气地答道:“不就是打个架吗?”这实在是一种破罐儿破摔的控诉:我不过是打了架,就要面临如此灭顶的灾祸;抑或,既然已被定名为暴力,何不将虚名坐实?
逃犯真正暴力的时刻来自于临近结尾处对抓捕人员们的飞蛾扑火式的反抗。彼时他已经看过了女儿,心愿达成,再无顾虑;彼时他的善良仁义再度被唤醒,不忍独留弱女子经受摧残;当然,彼时他也心知自己无路可退。于是他毅然纵身跳入暴力的漩涡,以“冲我来”完成对自己作为有良知的人的身份的确认。在那一刻他才是银幕之内与银幕之内的银幕之外的英雄儿女。
我想,这不仅是逃犯的反骨,亦是从那个年代隐忍走来的张艺谋的反骨,尽管它可能是迟来的、温吞的、带了几分胆怯的。这是中国式的反骨。
生活的权力与权力中的生活
范伟饰演的电影放映员范师傅是影片中另一重要角色,也是最充满张力最值得咀嚼的角色。
作为一个技术精湛手艺扎实的电影放映员,工作多年从未出事故,且拥有独门绝技“大循环”,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他得到了群众超乎寻常的礼遇和尊崇。他享受着这一切并以之为豪。
事实上,某种程度上他掌握着放映机就等于掌握着权力。他可以决定放什么,决定放或不放,决定什么时候放、放几遍。他可以发号施令,指派任务,并总能一呼百应。在被逃犯以刀胁迫强势反转之前,几乎所有的镜头里,范电影皆处于画面构图的中心,这即是对其“权力”的视觉确认。
然而,他的头上却始终悬着一朵阴云一把利剑。这种压迫感表面上来自于一个随时可能取代他的人——意图通过哥哥的关系成为新放映员的杨河,实际上则还是来自于那个充满不确定性人人自危的时代环境:仅仅因为一卷胶片运送过程中的小失误,他就极有可能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而骤然从神坛跌落,一无所有甚至成为另一个劳改犯。
这就是为什么每每遇到一点关于电影胶片的异样,他都会异常警觉,破口而出一句“谁派你来的”。在他的潜意识里,一定是有人居心叵测,一定隐藏着什么别的阴谋。他既有万般荣耀加身,却依然那般胆战心惊,因为他的权力其实归根到底只是一把薄薄的保护伞,失去了它也许就葬送了全部生活。这两者之间没有过渡与缓冲,要生活,就得有权力,在权力中,才能好好生活。何其荒谬,何其悲哀,可这就是万千中国人的宿命,这样的情形到今日有无改变,我不敢说。
深谙所谓“整人哲学”的范电影先下手为强,在傻儿子误毁胶片之后,立刻乔张做致地表示“电影放不了了”,激起群众情绪,忽又话锋一转,“可以抢救”,条件是所有人统一口风,把事故责任推到杨河身上。就这样,他与群众通过“看电影”结成利益共同体,而杨河则转为共同敌人,傻儿子的错失被掩盖,他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巩固。这场闹剧究竟是何种运动的模型复现,相信观者自明。至于接下来那场声势浩大的“抢救胶片”行为艺术,到底有几分是真需要,几分是对自己权力资质的展示,亦是见仁见智。
范电影显然有张艺谋自身的投射。张氏曾自陈,早年在陕西农村插队时,惧怕因出身不好而被集体抛弃(此处亦可与片中范所言“这一卷胶片怎么就脱离集体了”相对照),遂在村中每家门户上画上毛主席像,且要比别人画的更好、更鲜亮,才不致沦为无用之人。
张氏的画画恰如范电影的放电影,是无有他途之下对于舆论宣传公权力的一种依附和借用,只有如此方可确立自己的身份,方可保住生活乃至生命。
片尾,范电影面对崔干事等人唯唯诺诺窝窝囊囊,低声下气地争取不被他人替代,终于曝露了自己渺小悲哀的本质。原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权力之上仍有权力。而张氏不过是想要拍一部电影来自我表达,已经隐去棱角,却竟仍要面临重重审查刁难,险些禁映,两者处境,又是何其相似。
兴观群怨,艺之谋
《一秒钟》值得留意圈点之处甚多,片文只语难以尽述。这里还想再特别说一些感受。
一是张艺谋在本片中的导演技法和风格。
我喜欢它的简约和质朴,一组简单的人物关系,几个简单的场景,紧凑的故事线,却因了对景别精密准确的设计,对空间关系老辣的处理构建,及对光线色调(蓝-黄,冷-暖)的控制表现,而在视觉上显得饱满充实,有条不紊。
《一》片也是张艺谋配乐最少的一部电影,仅在2-3场沙漠戏中有青海花儿乐曲作为无源配乐,很出色地营造出了那种枯涩苍凉之感。我也喜欢所有那些有关沙漠和奔跑的镜头,尤其是风沙掩埋胶片一幕,说不出的沉痛与憾恨,让人想起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的作品。
二是片中所放影片《英雄儿女》与电影人物的巧妙互文。银幕中的银幕上,一派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怀,是那个年代标志性的嘹亮炽热,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英雄儿女;而银幕中,却尽是灰不溜秋的小人物:被整的逃犯,如履薄冰的放映员,失祜的孤儿,吞了清洗剂的傻儿子,还有那些面目模糊的群众。这是讽刺,却亦是必要的补充。毕竟时代的主体,永远不是前者。然而在当下的社会氛围里,竟然多少又有些“不相宜”了。
张艺谋被冠以“国师”之名,虽是戏谑,却不能不说是恰如其分的。中国传统儒家式文艺在美学与社会功能层面的最高价值取向,历来被认为是《论语·阳货》里的“兴观群怨”四字,《一》片事实上是这一标准的绝佳注解。
兴,情感之触通与投射。在片中是足以令观众动容的逃犯对已故女儿的深情牵念,刘闺女对幼弟的保护、对父亲的思念,亦是所有观众对英雄儿女的至诚顶礼——包括崔干事等人。凶恶的纠察员和被缚的男女主角一同观赏电影,却留下全然不同的泪水的画面,势必成为华语影史经典镜头,这才是“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观,观风俗之盛衰。张艺谋完美还原了物资匮乏精神贫瘠时代国人对电影近乎疯狂的热爱,“狗日的能看一夜”,尽管那是别无选择的热爱。一种足与今时今日相对照的历史备忘录。
群,合群以教。在片中是四邻八乡的群众汇集一堂接受英雄事迹之洗礼,在当下是观众对历史与国人生命苦难的体认和反思。
怨,怨刺讽谏时政。想必这无需多言。可惜囿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份讽谏本应更加有力。不过,顶顶吊诡的是,或许影片本意乃是刺他日之政,历经一番荒唐波折,竟无意间又构成对今日之刺。如若作为意识形态史的研究样本,此般双面镜式的丰厚意涵大概称得上是一种幸运,然而对于一部作品一个作者,我们能给予的只有一声叹息。※
是在B站上看到小丑女的电影结尾的表演被安利的,因为事先看到了结尾,所以可能电影的神秘感可能被减低了很多。
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本片子的故事线实在是水到不能更水,单薄到比纸还薄。
是在B站上看到小丑女的电影结尾的表演被安利的,因为事先看到了结尾,所以可能电影的神秘感可能被减低了很多。
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本片子的故事线实在是水到不能更水,单薄到比纸还薄。
目前为止最好看的空战片,拍摄的技术一流,不看IMAX真的浪费了。不过这部典型的宣扬美国英雄主义的动作片,特别针对的是有当年TOPGUN情节的老观众,所以是不太可能在中国国内的影院上线,想看的话出国或去港澳台吧。
剧情就不多谈了,免得剧透扫了观众的兴,不过看完的确有一种串线碟中谍系列的感觉。
目前为止最好看的空战片,拍摄的技术一流,不看IMAX真的浪费了。不过这部典型的宣扬美国英雄主义的动作片,特别针对的是有当年TOPGUN情节的老观众,所以是不太可能在中国国内的影院上线,想看的话出国或去港澳台吧。
剧情就不多谈了,免得剧透扫了观众的兴,不过看完的确有一种串线碟中谍系列的感觉。
日版的和韩版的都看过了,个人感觉日版的相对更出彩些。
不同于黄政民,金允石之类演员。姜东元这代韩国演员里比较小鲜肉的类型当然演技也实属在线,可甜可咸,演的了反派,也可以扮好人。
剧情上其实两版对照么有做什么太大的改动, 整体的情节紧凑、悬念制造上也有不错的伏
日版的和韩版的都看过了,个人感觉日版的相对更出彩些。
不同于黄政民,金允石之类演员。姜东元这代韩国演员里比较小鲜肉的类型当然演技也实属在线,可甜可咸,演的了反派,也可以扮好人。
剧情上其实两版对照么有做什么太大的改动, 整体的情节紧凑、悬念制造上也有不错的伏笔。
人物描画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具有人性的不同侧面,在主人公灰暗荒诞的人生中也不时闪现着人性的温暖光芒。当然这周自黑形式的电影脑洞也是很大的,所以基本也只能在本国以外的地区才通过审查。 也算是韩国电影的老传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