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堂夫妻影评

930311923
  • 来日可期
    2020/2/2 0:04:30
    人生百态 众生皆苦

    假期在家陪我奶奶一起看的,我关注剧情也关注细节,有很狗血的片段,也有很戳泪点的话语。可能编剧有点贪多求全吧,想把夫妻间婆媳间存在的矛盾尽可能多的通过剧中人表现出来。首先归亚蕾奶奶饰演的玉华前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符合她既是母亲同时也是人民教师的设定,丧偶后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就是千万老人的缩影。关于大女儿梅子的感情,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也同样没办法忍受我的丈夫是一个不懂浪漫无聊乏味的人,我还有那

    假期在家陪我奶奶一起看的,我关注剧情也关注细节,有很狗血的片段,也有很戳泪点的话语。可能编剧有点贪多求全吧,想把夫妻间婆媳间存在的矛盾尽可能多的通过剧中人表现出来。首先归亚蕾奶奶饰演的玉华前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符合她既是母亲同时也是人民教师的设定,丧偶后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就是千万老人的缩影。关于大女儿梅子的感情,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也同样没办法忍受我的丈夫是一个不懂浪漫无聊乏味的人,我还有那么长的一生,难道不应该及时止损然后选择找一个有趣的人一起生活吗?关于二女儿小湘,确实有点过于单纯和不谙世事了,因为父爱缺失喜欢上姐夫的人设并不奇怪,(毕竟生活中父爱缺失的人容易喜欢自己的老师或者比自己年长的人),可是30+的女人会不清楚自己的感情状况吗,爱谁没有定论吗,那么明晃晃的喜欢可以视而不见镇定自若的当成兄弟情吗?儿子大越的做法我无法苛责他,他都有他的难处和顾虑。婆媳之间有种天然的隔阂,不能强求把婆婆当妈,也不能强求把儿媳当女儿(可是一直不太喜欢徐丽到三十多集。)喜欢最后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人间真情难能可贵。是一部不错的作品。觉得导演选角很贴合,演员们的演技很好,很生活,不出戏。

    【详细】
    12207508
  • 邱小冬初恋
    2021/1/9 19:42:37
    为什么电影咖下凡会被群嘲呢?

    大胆点我直接来吐槽影后演得不好了。

    年龄不背锅,我想说的是章子怡完全是在用演电影的模式来演电视剧的。

    大胆点我直接来吐槽影后演得不好了。

    年龄不背锅,我想说的是章子怡完全是在用演电影的模式来演电视剧的。

    13124229
  • Jessie
    2018/4/18 9:08:08
    《新舊上海》裡的三教九流

    1936年程步高導演《新舊上海》。與《烏鴉與麻雀》一樣,又是著眼於上海弄堂裡的一棟老房子和三教九流的訪客們。電影多是圍繞著「錢」進行,幾戶缺錢的房客:貧病交迫的范式夫妻、失業的袁先生以及袁式的「塑料」夫妻情,等等。

    由「錢」的拮据,主角袁式夫妻便在捍衛「面子」與「缺錢」之間斡旋。「樹要皮,人要臉。」袁式夫妻的行為則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袁先生失業了依舊每日早起外出,因為擔心房東知道

    1936年程步高導演《新舊上海》。與《烏鴉與麻雀》一樣,又是著眼於上海弄堂裡的一棟老房子和三教九流的訪客們。電影多是圍繞著「錢」進行,幾戶缺錢的房客:貧病交迫的范式夫妻、失業的袁先生以及袁式的「塑料」夫妻情,等等。

    由「錢」的拮据,主角袁式夫妻便在捍衛「面子」與「缺錢」之間斡旋。「樹要皮,人要臉。」袁式夫妻的行為則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袁先生失業了依舊每日早起外出,因為擔心房東知道他失業。袁太太典當了首飾,卻仍舊送「街禮」。「缺錢」的袁先生露出來其猥瑣不堪的一面,應了那句古話「貧賤夫妻百事哀」。

    《新舊上海》的總體基調哀而不傷,「頂難」的幾戶人家,卻是以喜劇的方式去展示。

    【详细】
    9304307
  • 浅藏深忘
    2014/9/18 10:04:47
    《环城七十里》唤起的那些记忆
    暗恋的记忆,你我都有
        《环城七十里》这部电影里面,中学时期的纯纯的感情,我们多数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像张超然那样,不由自主地走到陈嘉身边,走他走的路,看他看的方向,这种经历,我们看来也都丝毫不会陌生。相较于小学时的天真,中学时的我们有些青春的懵懂,又有一些小小的心事。我中学时最迷恋那种眉清目秀,学习认真,优秀却谦和的男生,那时他是我们班的学
    暗恋的记忆,你我都有
        《环城七十里》这部电影里面,中学时期的纯纯的感情,我们多数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像张超然那样,不由自主地走到陈嘉身边,走他走的路,看他看的方向,这种经历,我们看来也都丝毫不会陌生。相较于小学时的天真,中学时的我们有些青春的懵懂,又有一些小小的心事。我中学时最迷恋那种眉清目秀,学习认真,优秀却谦和的男生,那时他是我们班的学霸。我们没有正面说过一句话,每次他走过我身边,我都会莫名地恐慌,担心他会不会看出我的异样,担心头发是不是凌乱,担心行为是不是怪异,如果正好当时在和别的同学说笑玩闹,也会因为他一路过而立刻哑声,生怕他不喜欢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以至于反感起我来。那时候我们虽然不是一个村庄,回家的路却是同一个方向,所以中间有一段路是重合的,每次放学前半个小时我就会赶紧把书包收拾好,然后回头看看,每次看到的都是他认真看书的样子,让我不由自主地惭愧,然后也抓本书安心地看起来。等到下课铃声一响,就很快飞奔到停车棚,在自行车旁边磨蹭好半天,就为了待会能默默地跟在他后面,那一段距离不长,但是为了能多“尾随”一会儿,我会跟着他身后骑到另一个村庄,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绕一大圈才回自己的家。直到现在都还记得他常留什么发型,记得他喜欢打乒乓球,记得他每次模拟考试的排名,记得他中考的分数,记得他初中毕业体检时的身高,体重,甚至记得他的家庭地址,只是这些资料,没有哪次不是偷偷关注得来的,我想,这些只要我不说出来,我相信他也永远不会知道。

    记忆里的白衬衫男神
        看完《环城七十里》这部电影,对电影中的男主角陈嘉印象比较深,因为他很像我中学时代的男神。中学时期,目光总会被某个穿白衬衫的男生所吸引,觉得那样穿着打扮的男生给人的感觉很清爽、干净,尤其是身穿白衬衫打篮球的男生更是在人群中都很醒目,即使他的周围被再多的人包围,也还是能够被一眼辨别出来。高中隔壁班的一个瘦高的男生,特别喜欢穿着白色的衬衫,每次经过我们班级的窗口,都会引来女生的侧目,而那时候对篮球一知半解的我们,还是会成群结队地去操场看他打球,每次有本班男生和他所在班级对阵,我们女生也会一面喊着高三《7》班加油,一面却在心里暗暗期待他能进球,并为他每次漂亮的投篮大声叫好。穿着白色衬衫的陈嘉,就像是很多女生记忆里都会有的那个干净、澄澈、亮眼的男生,他走到哪都会很受瞩目,即使除了我默默关注他之外,我们彼此并没有其他的交集,可即使再过去多少年,也还是会记忆犹新,难以忘记。......  

    希望我们彼此不要忘记
        《环城七十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青春校园的故事,还有深刻的人生思考。看完电影的最大感受就是,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段,无论你在哪里,总有一个人会在你的记忆里,熠熠生辉,那就是年少时,我们心仪过的那个人。那时候,我们会为了Ta的一句话而改掉自己的某个习惯,会为了Ta的一个微笑而窃喜半天,而只要不去告白,在Ta看来,我们只不过是同学、校友、朋友。很是佩服电影里面小师妹的那种勇气,她从初中时就开始暗恋学长,直到学长即将高中毕业,知道从此以后他们即将天各一方,她才最终鼓起勇气在毕业典礼的现场,大声告诉学长她一直以来的默默关注,她的期待并不是他们接下来能够发生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只是简单地希望他们不要彼此忘记,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够相遇,那时候的学长以后不要变得大腹便便。小师妹的告白场景让我想起以前暗恋过的那个男孩,试想,如果当初我能鼓起勇气和他多说一句话,会怎么样?又或者,我更勇敢一点,向他告白,那又会怎么样?可能,也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但是至少能让他知道,他的青春在另一个人的眼里,如此与众不同,我也想对他说一句,不管未来怎么样,希望我们彼此不要忘记。

    单车后座的长裙飘飘
        不知道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坐在单车后座的女孩子,她可能不是那么惊艳,却永远能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青春的明亮而鲜艳动人。走起路来飒飒生风,秀发飘逸,裙摆飞扬的女生,不管是在男生还是在女生眼里,都光彩夺目。电影《环城七十里》中,女主角穿着长裙坐在单车后座,风吹起她的长发,女神就是女神,那场景像极了中学时代从你身边飞驰而过的某辆单车后座的美丽女子,即使只是留下背影,你也会在心底里感到惊艳。

    男神和女神,原来不是标配
        你还记得你们中学时代的男神、女神吗?那时候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天生一对,可是最后他们并没有发生什么故事,更不会有什么结果。其实,《环城七十里》这部电影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男神和女神绝不是标配,即使他们看起来再怎么登对,都不可能平淡地谈一场正常的恋爱。天作之合,是在外人眼里,而他们自己都清楚地明白,彼此之间的不合适。在学生时代,我们都觉得美丽优秀的女神,只有男神学霸能与之般配,而事实上,男神因为受到太多的瞩目,追捧,他的骄傲,强势,面对女神学霸的自尊,两者往往相互冲突,最后不能诞生美好真诚的爱情,反而成了一种相互之间的较量、抗衡。男神和女神,往往反而成就不了美满姻缘,他们都足够强势、优秀,也都足够清楚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于是,到最后,我们发现,男神身边的她并不是同样耀眼的女神,而只是平凡得不起眼的一个女生,她可能只是他众多仰慕者之一,她的相貌、成绩也都不很突出,可是她没有一股备受瞩目与宠爱的傲娇,于是,能够和男神和平共处。女神身边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子,因为他足够踏实,他的身上没有被人宠坏的脾气。看起来最般配的男神和女神,最后,他们都牵着的是别人的手。

    鸡肋爱情
        人们有时候选择一份感情,倒不是因为多么合乎心意。反而,也会因为食之虽然无味,弃之又觉可惜。电影《环城七十里》中,我想,张超然和陈嘉之间,那份由默契而生,因年月而长的感情是不是最后也可能就会演变成鸡肋,他们相互必有欣赏,却又不足以相互担当。他们相处六年,却没有真正成为恋人,而最后的结局想必也很明了,同样骄傲的两个人,又怎么可能还有正常的结果。中学时代的好感多半如此,因为一些很简单的原因而喜欢一个人,也不必去想是不是合适,会不会有什么阻碍,毕竟还没有到那一步。而一旦涉及到现实问题,比如毕业去向,比如家人意见,就变得不堪一击了。回到现实中,我也特地关注过中学时在一起的那些同学近况,当年也曾如胶似漆,甜甜蜜蜜,可是每当听到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唏嘘的同时,又觉得意料之中而已。可能相比于最后的分道扬镳,张超然和陈嘉这两个旗鼓相当的人之间,没有在一起,反而比在一起的结局更好,至少他们之间不会心生怨恨,而保留纯真美好的回忆。

    总有一个老师让你爱上一门课
        《环城七十里》这部电影里面的很多角色都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你、我、他,每一个人物都看起来那么熟悉。譬如电影里美丽而优雅的英语老师,听这样的老师上课,也是一种享受吧。高中时,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学霸们的世界就是——每一门课都是如此简单,而对于我这种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某门课的人而言,碰到一个称心如意的老师才意味着能够心满意足地学习一门课。高中的时候我最喜欢就是历史课,由初中时对历史的抗拒转变为对每次历史课的期待,对历史老师的期待,并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历史老师能教我们一些诙谐幽默的记忆方法,还因为她多变的穿衣风格、永远不重样的衣着打扮。那时候的我们,朴实无华,并不懂得要怎样去装扮自己,却对成熟而优雅的女老师有一份莫名的好感,这当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那时候我们班级的女生和男生都很喜欢历史老师,她既满足了女生对穿着打扮的初学心态,又成为了男生眼里智慧与美丽并存的化身,正是基于对她的喜爱,我们将对她的喜爱延续到了对历史课的期待,以至于高一时我们班的历史成绩每次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所以当看到萧乙拿着笔去找英语老师签名的时候,我也不禁回想起高一结束文理分班时,我们很多人去老师办公室,让历史老师在我们的书上签名,她写下——“以史为鉴”的景象。

    “家长会”是个好东西
        《环城七十里》这部电影真像是为我们每个人量身定做一般,因为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模样,看到电影里的某些场景都会不由自主想起学生时代的模样。电影里的情节,总是让你感觉似曾相识,如果不是发生在你身上,也曾经发生在你的周围,里面的人物也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看到电影里面那几个男生逃一般地远离家长会,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呵,多像是上学时的自己,永远害怕考试,更害怕考试过后的排名、家长会,能躲则躲,躲一次算一次。学生时代,“家长会”和“别人家的孩子”永远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两者,都是“好东西”。“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在学校里是学霸还是学渣,“家长会”能让你无所遁形。而与之捆绑的“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表现优异,孝敬父母,人见人爱的“学霸”,而相形见绌之下,真的很难对“家长会”产生好感,所以为了避免像电影里面回家罚跪搓衣板和丢书包的大场面,只好一边告诉老师,父母没法参加家长会,一边瞒着父母,近期都没有家长会召开。电影里面书包被丢出来的场景,让我也不禁想起隔壁领居家的孩子,他为逃避家长会而撒的谎话被拆穿之后,一边挨打、一边逃跑、一边嚎哭,而他妈妈在身后气得将扫帚丢向他的惨烈场面,这样的记忆真像是噩梦一般。瞧,“家长会”可真的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能揭示你和“别人家的孩子”究竟有多大差距,还能检验出慈爱的父母们可以歇斯底里成什么样。

    江面上的轮渡时光
        小时候我家住在江中心的一个小洲上,因为四面环江,似是与世隔绝。那时候不管是去哪里,都不得不从渡江码头上坐轮渡,出外求学,就医,无不依赖于那每天只有一班的轮渡。所以当看到电影《环城七十里》中,那个浦口码头,还有来来往往的轮渡时,真的感觉很熟悉,很亲切。小的时候总是期待看看州外的世界是怎样的,觉得对所有州外的事物都感觉很新奇,而渡江轮渡就成为了我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承载了我们对外界的憧憬。每次坐在轮渡上看江面的波澜壮阔也让人的心境很是开阔。坐在船上,随着轮渡的起伏而感受江面的波涛起伏,现在想来正像是我们的人生一样,总会有波澜,却也总会在风浪过后归于宁静。后来因为政策拆迁,我们州上的人都迁移而出,最后搬家的时候仍然是轮渡载着我们离开,也带着我们去到一直向往的州外世界,所以对影片中的轮渡有一种萦绕心头多年的特殊情结。很多年没乘过轮渡,因为电影而勾起了儿时的记忆,想不到儿时出行的交通工具竟然也成了脑海里美好而深刻的念想。很多时候身处其中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但是等到时过境迁,跳出来就会发现,那些经历过的、司空见惯的事物,总有一天会因为曾经熟悉、逐渐远离而变得难以割舍。

    儿时的美味
        提起儿时的记忆,除了玩,必绕不开吃。电影《环城七十里》里面,那个充满复古情调的“馄饨摊”,是黄老板口中的“儿时的记忆”,也是很多老南京人的儿时记忆。除了馄饨摊的柴火馄饨,还有马头牌冰棍,麦芽糖,都是我们忘不了的童年美味。比起现在玲琅满目的各色零食,儿时的零食真不算多,没有多么精致的包装,没有如此丰富的品种,可是,就算是过去这么多年,也还是常常能勾起馋虫,触发想念。还记得小时候,常常眼巴巴盼望着走街串巷的麦芽糖老人,推着板车,车上放着糖盒,手中拿着铜锣“铛铛铛”地敲,边敲边吆喝“换糖啦,废铜废铁牙膏皮……换糖啦!”的声音。麦芽糖老人的糖,大小不一,一小块大概几厘米长,如果你拿去换的东西贵些,麦芽糖老人就会用小锤子敲得多一些和你换。那时候,可以用废铜烂铁,还可以用破旧的鞋子、废旧牙膏皮换麦芽糖,有时候家里的牙膏还没用完就急急忙忙拿出去换糖,甚至有一次把刚买不久的鞋脱下换了美味的麦芽糖而挨了骂,只是当时年纪小,心想为了那么甜的麦芽糖,再怎么挨骂都值,孩子的眼中美食总是大于天的。后来读书,和同学聊起儿时的玩具和儿时的零食,发现居然很多人都不由自主提到童年换麦芽糖的趣事,看来这真的是老南京的共同记忆,城市再怎么变化,人们的记忆里都会有留存。现在在地铁口,夜市也有见过麦芽糖的小担子,已经不再是走街串巷地叫卖,只是那吆喝、交换的热闹劲头已失,儿时的味道竟也不复了。

    老人临走之前,愿望都该满足
        看到《环城七十里》这部电影里,萧乙爷爷临终之前就是想要回家,最后四个高中生把爷爷从医院“偷回家”,然后爷爷在和萧乙妈妈交代了两件事后就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一件是在家设灵堂,还有一件就是交代萧乙出国留学的费用已经准备好,这段很感人、也很虐心,这段看完直接忍不住地泪奔。因为萧乙爷爷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那还是1997年,外公被查出来酒精肝晚期,最后在医院里煎熬,也是很坚决地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与电影里萧乙爷爷酷爱南京的美食类似,我外公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好喝两口,每天都要来点酒。我妈妈曾经告诉我,当我才两岁的时候,外公抱着我坐在桌前吃饭,他自己端起酒杯,放在我的嘴边说叫我抿两口,还嘱咐我以后长大了陪他喝两口,那时的记忆在我的脑子里虽然几乎是空白,但我仍然能够很清楚地记得他对我的疼爱,尤其是他弥留之际,只为等着我从江苏坐火车去江西看他最后一面,所以当我们一到外公房间,我跪在他的床前喊了一声“外公”,他就安然离世了,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到生离死别,自己那么亲的人会有一天离开我们。而电影里面小胖说总是梦到萧乙爷爷,这个我也很有感触,在外公离世的那一年,我隔三差五就会做相同的一个梦:外公扛着锄头回家,我跑过去问他怎么又回来了,我们明明都已经把他埋到山上了,可是外公说,他那是睡着了,醒来看到旁边的锄头,就拿起锄头把棺材撬开,然后回家了。外公说,哪里都没有家好。对于弥留之际的老人,回到家里是最大的心愿,而他们在离开之前,最为放心不下的始终都是儿孙们。
    【详细】
    71025853
  • 水川麻美
    2016/10/14 0:09:52
    《富士山下》
          作为一个还算喜欢粤语歌的人,《富士山下》是我唯二最爱的粤语歌,这个说法貌似有点矛盾。另外一首是吴雨霏的《人非草木》。我自己判断对一首歌喜欢程度的标准,就是当随机播放到它的时候,是听一点就跳过,还是整首听完。我很喜欢跳歌,就连去ktv唱歌,也喜欢只唱一半就切,没有耐性的人总觉得后面一半反正也差不多。可是,《富士山下》和《人非草木
          作为一个还算喜欢粤语歌的人,《富士山下》是我唯二最爱的粤语歌,这个说法貌似有点矛盾。另外一首是吴雨霏的《人非草木》。我自己判断对一首歌喜欢程度的标准,就是当随机播放到它的时候,是听一点就跳过,还是整首听完。我很喜欢跳歌,就连去ktv唱歌,也喜欢只唱一半就切,没有耐性的人总觉得后面一半反正也差不多。可是,《富士山下》和《人非草木》这两首,我几乎从来都没有跳过,每一次都认认真真听完,这几年应该也听过好几百遍了。
          年初看完了这部《爱我请留言》,之后再听《富士山下》,每当前奏的钢琴声响起,就忍不住想起茹初见(这名字真是港片女主名的文艺巅峰)和男朋友分手时,推门离开的场景。茹初见和男朋友在一起四年,每年春天都计划去日本旅行,然而每一年都因为各种突发事件推后。当茹初见下定决心这一年一定要去日本,买下了最新版的攻略书籍后,她发现男朋友出轨了。富士山终究还是没去成,张日熙发现了桌子上的攻略书,重点圈出来的富士山,和一句手写的“东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遥远”。那边茹初见在出租车上听着这首歌,哭得泪如雨下。
          我哭得比她还惨。对这一段情节印象太深了,虽然它对于整部剧来说并不重要,只能算是为后面的剧情铺路。后来,茹初见遇到了温暖善良的波鞋爸爸,过上了幸福充实的“喜当妈”生活。可我总是很煞风景地开始回想,想起她计划日本旅行时的少女心,想去她整夜整夜失眠的样子,想起她说分手时的硬撑和一转身就喷涌而出的眼泪,当然,我在脑海里重播的时候一定配着《富士山下》的前奏。
         对这部剧念念不忘的原因,可能是它在记录流水账一样的生活同时,又显露出一股文艺的气质,它能够在一个小点上,挖掘出很丰富的人物心理。也许有人觉得无聊,至少我看得乐在其中。我觉得里面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现在还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有傲慢可爱的巧克力店长,有在底层打拼梦想嫁入豪门的打工妹,有内心满是热血和疮痍的推销男,有热衷在半夜骑机车兜风吃甜品的机车男,有每天工作带孩子忙得脚不沾地的波鞋爸爸,还有乐观而逞强在失眠时不停找事做的茹初见。我甚至突发奇想在地图上查到了他们所住的大楼,神奇地发现离我住的地方很近,还发现我们曾在同一个街市买菜,也看到了他们每天坐叮叮车的地方。就这样很有缘分的,我们的生活好像有一部分重叠了。想到这里内心好像很充盈,不知道会不会显得有点中二……竟有了一种莫名的让自己忙碌起来,为未来而努力的动力。总之在这拥挤繁忙的城市里,有很多很多个茹初见,你我可能都算是其中一个吧。
    【详细】
    81281166
  • 不笑
    2018/6/20 17:07:33
    黑与白,两个尽头的世界,一道灰色空间。

    写于2009年3月17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

    最早接触是初中无意哭着看完了那本《小雏菊》,多少年来,那朵花一直没有在我心中散去,也不可能模糊。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不记得看了第几次,但当我发现图书馆里有这本书时,我还是很有冲动和耐心再一次走进他们的世界,即使它不会带给我快乐的享受。

    痛,狠狠地痛,仿

    写于2009年3月17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

    最早接触是初中无意哭着看完了那本《小雏菊》,多少年来,那朵花一直没有在我心中散去,也不可能模糊。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不记得看了第几次,但当我发现图书馆里有这本书时,我还是很有冲动和耐心再一次走进他们的世界,即使它不会带给我快乐的享受。

    痛,狠狠地痛,仿佛我经历过一样,仿佛整颗心会慢慢被切割完。黑与白,两个尽头的世界,却可以慢慢混合在一起,唯有生死可以将他们分开,但也只是肉体,灵魂早已不在自己体内。。

    【详细】
    944328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