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讲的是十六世纪苏格兰女王玛丽的故事。类似的题材从1936年开始,拍了不少电影,这部是最新的。
故事从玛丽在1561年返回苏格兰讲起,一直到她1587年被砍头止。玛丽这个从小在宫廷长大的女子,由着她母亲把她当成棋子来回拨弄。直到她在法国丧夫之后回到苏格兰,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权力,而此时她才十八岁。那时的她,教养良好,聪慧过人,虽然耳濡目染的全是王室和贵族间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讲的是十六世纪苏格兰女王玛丽的故事。类似的题材从1936年开始,拍了不少电影,这部是最新的。
故事从玛丽在1561年返回苏格兰讲起,一直到她1587年被砍头止。玛丽这个从小在宫廷长大的女子,由着她母亲把她当成棋子来回拨弄。直到她在法国丧夫之后回到苏格兰,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权力,而此时她才十八岁。那时的她,教养良好,聪慧过人,虽然耳濡目染的全是王室和贵族间争权夺利的那些破事,可一直置身事外,对于宫廷斗争仍显生疏,一路败下阵来。婚姻不能自主,王位被剥夺,被幽禁多年之后,终于被砍了头。
生活在今天的一统华夏之地的我们,很难理解和领悟当时欧洲的状况。很多观念也不尽相同。所以要看懂这部电影,除了首先了解当时的历史现状之外,还要脑补一些观念。
咱们这里对国家的概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在欧洲,就没有了普天这个词。今天我占一块土地先活着,明天有钱有力气了,再去占一块。没劲的时候就守着我这一亩三分地。打不过别人,割一块土地去求和也很正常。既没有秦皇汉武宁丧千军不失寸土的胸怀,也没有成吉思汗横扫世界的豪迈。所以在欧洲,各国的领土隔上几十年就变一次,昔日一统欧洲的罗马帝国早就烟消云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打下之前,一直在苟延残喘。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却一直由德国人担任。现代也是这样。阿尔萨斯和洛林在都德眼中是法兰西的,而在希特勒眼中,却是日耳曼民族的传统领土。相似的情形在波兰在奥地利在意大利,比比皆是。所以,他们对国家的概念更多的不是疆土,而是民族认同加上权力。在影片中,苏格兰和英格兰是两个国家,闹到现在连爱尔兰也被牵扯进去了。
再一个就是宗教信仰。有信仰是很好的事情,人生有了目标,有了努力奋斗的方向。不过这信仰也需要有胸怀。更不应该去排斥别的信仰。早期的多神教我看挺好的,管他是宙斯还是朱比特,虽然不时有点争风吃醋,毕竟几百个神尚能和睦相处。后来有了一神教,犹太教兴起到基督教的产生,互相就有点不对付了。过了些年,伊斯兰教又来了。虽然都是一个祖宗,互相之间却打打杀杀了几千年。不同宗教之间的战争刚消停一会,这边穆斯林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干上了,那边天主教和新教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影片中,玛丽是天主教一边的,而她的表姐伊丽莎白一世则是新教一派的。最后玛丽临刑之时,一袭红裙分外耀眼,令人震撼,这红裙其实就是代表了玛丽天主教的信仰。不过我想,这所谓的信仰不过是完成其它目的的借口而已。早年的十字军东征就是打着夺回圣地的旗号开始的,顺手却把同一信仰的拜占庭攻下来了。现在的委内瑞拉也是这样,大国们心里想的是石油,嘴里却高喊着维护民主自由。影片中的玛丽企图让天主教在英格兰重振雄风,伊丽莎白则希望新教普及苏格兰。其实都是在琢磨着对方的土地。而之后的三十年战争也是以天主教和新教之争的名义展开的。天知道这信仰在他们这些人心里占多大成分,在貌似庄严的宗教仪式的后面,无不是心怀鬼胎,各自想拳经。
接下来就是王室的婚姻。很早以来,欧洲的王室之间就有通婚的习惯。各个国家中也制定了相关的复杂的继承法律。在玛丽的思维中,“我们应该先考虑继承问题,然后才是结婚。”当时的想法似乎是有了这种联姻可以保持相互国家间的和平和稳定。而实际上,在国家利益面前,家族的联姻起不了什么作用。如影片中伊丽莎白所说:“做为女王是没有姐妹的,她只有国家。”于是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战争成了扩大的家庭纠纷,无数与这家族毫不相干的老百姓为了王室们的家庭去送命。玛丽被她的哥哥赶下了王位,被她的表姐送上了刑场。而到了最后阴错阳差,玛丽的儿子詹姆斯却同时继承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王位,从此开始了英国统一的进程。历史就是这么诡异。
玛丽仅仅活了45岁。虽然她位极国王,无限风光,却从始至终是政治的牺牲品。她的内心深处,也有女性的爱和母性的温柔。她在新婚时那种喜悦和娇柔,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渴望,她在孩子降生的时候,流露的疼爱之情更是令人感动。如果她出身在一个普通人家,应该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可是遗憾的是她生在王室之家,从她出生的那天起,她的命运就被规划好了。她所有对生活的渴望都被毁了。一旦坐上了女王的位子,她就是一个没有人性没有感情的机器。当她的丈夫问她是否爱他时,她这样回答:“你给我生了一个能够继承两个王位的继承人,这比爱情更重要。”影片中,旁观者在评论玛丽时也说:“这个女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她总是怀疑有阴谋诡计,总是害怕被推翻。”实际上,这种阴谋在王室中是无处不在的,她的恐惧也是很正常的。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坐上权力的宝座费尽移天心力,最后才明白这无异于将自己放在炉火上烤,和进地狱的滋味差不多。无怪乎前些天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宣布辞职后愉快的哼起了小曲,心想:可算解脱了!
所以,看完这个电影的最大体会是:千万不要当女王!男王也别当!
玛丽女王西尔莎·罗南饰演,演技很棒,女王的威严和无奈表现的恰到好处。她和饰演伊丽莎白一世的罗比撑起了整个的戏。影片拍摄的苏格兰高地的风光也非常美,山峦原野,河流森林,令人向往。只是剧情编的不怎么样,导演听说原来是导舞台剧的,所以缺乏电影应有的气魄,特别是那场战斗,几十个人打来打去,和儿童游戏差不多。
看了一遍上面写的,跑题太多。原因一是我的心智衰退,二是影片的情节实在让我没有什么可“感”的。
本人评分:6.0。
想为《合法伴侣》这部片子正名一下,看完之后上豆瓣给评分,发现评论区一片声讨。多数人认为这部影片在消费同性群体。我只想说一下个人感受。抱着找灵感的心态,我买了中午场的电影票,影厅了大概做了二十多个人左右,其中有三对左右是中老年人夫妻,影片的喜剧情节让大家笑声不断。主要有四个层面的想法。1.影片向观众普及在国外许多国家及地区同性婚姻是合法的。剧情上两人是为了签证而假扮情侣结婚,“假扮情侣”这样的
想为《合法伴侣》这部片子正名一下,看完之后上豆瓣给评分,发现评论区一片声讨。多数人认为这部影片在消费同性群体。我只想说一下个人感受。抱着找灵感的心态,我买了中午场的电影票,影厅了大概做了二十多个人左右,其中有三对左右是中老年人夫妻,影片的喜剧情节让大家笑声不断。主要有四个层面的想法。1.影片向观众普及在国外许多国家及地区同性婚姻是合法的。剧情上两人是为了签证而假扮情侣结婚,“假扮情侣”这样的题材屡见不鲜,但视角却从男女变成了男男,所以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样的一场闹剧是在消费同性群体。(影片中确实有对同性情侣生活状态的杜撰,其不真实性,片面性,偏见性也是大多数人反感的原因之一,这里按下不表)坐在我旁边观影的是一对60岁左右的夫妻,在影片戏剧情节稍落的间隙,我听到有一个女生在小声的给同伴科普“直男是指喜欢女生的男生,在英国同性婚礼是合法的,同志现在指的是喜欢同性的人的统称.....”,虽然并不喜欢在电影院观影时有人絮絮叨叨,但是她们在说的时候并没有被人打断,虽然声音不大但几乎在坐的人都能听到,我暗暗观察了一下坐在旁边的这对老年夫妻,他们并没有显示出反感或者坐如针毡也没有愤然离场,对于这一场“小型的科普”,我想在导演心理也是他希望得到的效果。印象中那个女孩说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中国迟早也会同性婚姻合法化!”2.在影片中尝试了歌舞片的类型。歌舞片一直是好莱坞的经典类型,国内在早期有歌唱片这一类型,以20世纪30-40年代周璇主演的影片为代表,在类型电影创作上这部影片做了大胆尝试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且不论这次尝试成功与否,至少勇敢的做了一次试验。类型本就是杂糅的,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果有助于创新。3.剧中阴差阳错的支持是同性群体所奢望的。剧中大白的父亲以为电视台的采访是针对“别做低头族”的公益倡导,当他说出“我支持我儿子!年轻人走在时代的前沿,我们也要努力跟上”等等一系列话语的时候,我不知道同性群体在观影的时候是否心里五味杂陈,哪怕是这种“变相”的支持,哪怕是心理补充幻想式,对于大多数的他们来说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以戏剧的方式给予了同性群体在想象外的认可,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对于同性群体的内心补充机制。4.影片在电影节上的提名反向证明中国国内同性题材的创作环境。影片由黄建新监制,这个人是谁呢?是《建军大业》《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的监制,高中时候看了他拍摄的《黑炮事件》,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在我心里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牛逼的导演!而影片的导演就是黄建新的儿子黄雷,CCTV6总是会放一部儿童题材的喜剧电影《愤怒的小孩》,就是黄雷导演的。这部影片获得了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能够在中国影院看到一部伪同性题材的影片十分不易,能够突破层层审查,处处删减还能上映,还能去反应一些现象,普及一些现状,但凡带有创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就知道戴着镣铐跳舞是多么无奈!创作不易,且看且珍惜!
工作稿件 足本精校版 挂挡内容
上周一,第91届奥斯卡颁奖中《绿皮书》荣膺最佳影片殊荣,本片主演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也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这是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在2016年公映的《月光男孩》中,他因饰演毒贩Juan的出色表现,首次夺得了该奖项。
工作稿件 足本精校版 挂挡内容
上周一,第91届奥斯卡颁奖中《绿皮书》荣膺最佳影片殊荣,本片主演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也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这是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在2016年公映的《月光男孩》中,他因饰演毒贩Juan的出色表现,首次夺得了该奖项。
从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史蒂夫·麦奎执导的《为奴十二年》开始,非裔电影人斩获奥斯卡奖也逐渐趋于常态,这也反映出短短五年中,美国社会语境的剧烈变化。
2022年的第一部私人观影,选择了这部日影,整个故事的基调是比较典型的日式的“丧”,叙事也不那么紧凑,但个人却喜欢这种松弛,因两位主角被塑造得细腻而深沉。
佐久间由衣饰演的堀贝是个朴素的大个子女生(170cm已相当可观),她有认真、执着、正义感等出色的一面,但表面上更多是敏感和自卑,因22岁还是处
2022年的第一部私人观影,选择了这部日影,整个故事的基调是比较典型的日式的“丧”,叙事也不那么紧凑,但个人却喜欢这种松弛,因两位主角被塑造得细腻而深沉。
佐久间由衣饰演的堀贝是个朴素的大个子女生(170cm已相当可观),她有认真、执着、正义感等出色的一面,但表面上更多是敏感和自卑,因22岁还是处女而被人嘲笑也只是默默低头。奈绪饰演的猪乃木是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同样是典型的内向型人格,皆因她儿时曾遭受过可怕的侵犯,逆来顺受地活着。
就是这样两个平凡女生的相遇,未见火花,却如水乳交融,温柔地互相填补,那一句“我没能在现场帮你一把,好不甘心啊”,堪称不露声色的点睛之笔。
“让你内心和身体遭受苦难的那些人终会老去,逐渐衰弱,所以,一定不要放弃,你永远比那些家伙年轻。”
将视野放到影片两位主角之外,每个人都有旁人无法体会的痛苦,被拐卖的孩子,被虐待的儿童,被性侵的女性,忽然自杀的青年以及悔恨不曾发觉挚友即将自杀的哥们,还有因尺寸太大无法与心爱的女孩亲密接触的男生。(最后这个属实令人哭笑不得……)
人生的痛苦到底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还是内心的脆弱,也许很难有确切的答案,但当我们从片中看到堀贝跳楼破窗而入的那份勇气时,应当相信万般苦难皆有救赎,一定不要放弃。
最后,献上我霉的一段歌词对影片稍作呼应:Someday I'll be big enough so you can't hit me,and all you're ever gonna be is mean——Why you gotta be so mean?
如果说对政治立场质疑,还尚且相对令人可以理解的话,对两位主角的外貌抨击,真的太恶毒了。
单论长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亚洲人长相,走上大街上看看吧,或者关掉你的美颜滤镜、卸掉浓妆,打开原相机看看自己长什么样,看看周围成年男女长什么样。
对演员长相的侮辱,体现被爱豆、
如果说对政治立场质疑,还尚且相对令人可以理解的话,对两位主角的外貌抨击,真的太恶毒了。
单论长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亚洲人长相,走上大街上看看吧,或者关掉你的美颜滤镜、卸掉浓妆,打开原相机看看自己长什么样,看看周围成年男女长什么样。
对演员长相的侮辱,体现被爱豆、网红文化洗脑后的畸形审美,被美颜滤镜催眠后的蜜汁自信,对普通人外貌缺乏真实的认知,以及对人应有的基本尊重的缺失。其次,因为样貌而认为一个人无法成为超级英雄的话,就真的太可悲了,也可能正是这些容貌\年轻至上的观众,导致了内地观众只能吃屎的现状。这不仅是在否认审美的多元性,更是在拒绝接受普通样貌的人也能成为万众瞩目的超级英雄,将脸的好坏凌驾于演员的所有存在价值之上,映射出对人的物化意识,即外貌是作为人最高价值的体现。演员在表演时的气质、灵性,他们给这份角色带来的鲜活,在一些人眼中统统没有价值,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的“丑”让他们多么不配担起这份角色。而且客观来说,刘思慕的气质和演技,相比梁朝伟当然不如,但吊打一众演戏不背台词、不用原声的流量艺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女主角,也就是一直陪伴在尚气身边的好朋友凯蒂,很有灵性也很可爱,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普通的、可爱的也很坚定的朋友,女主演员(后面才知道她得过金球奖最佳女主)真的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我不明白,我们这么努力地试图剔去物化女性的社会习俗,为女性的存在赋予更多价值,这些人(甚至大部分是女人)却在大肆评价着“女主好丑凭什么选她”…而且就算不是女性,作为演员为什么不能是普通人长相?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一份力量吗,我们看起来平平无奇,扔在人群中是沧海一粟,却拥有自己的庞大能量。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和我们的普通人好朋友,我们的爱让彼此拥有伟大的力量,难道这不正是超级英雄的价值吗?
再者还有一种论调是“为什么给白人选的角色就那么好看,给华人选的角色就是路人脸?”抛去“路人脸一词带有使用者自认为的容貌优越感”这层,漫威给大部分超级英雄的选角都是普通人长相,这和漫威定调有关,因为早期漫威路线是“请不起大牌帅哥美女只能请请便宜货”,安吉丽娜朱莉这种公认美人也是有钱之后才考虑的咖位。除了有帅哥设定的雷神(北欧男神)和美队(美国门面)之外,其他英雄,黑寡妇、蜘蛛侠、绿巨人、鹰眼、蚁人、星爵、奇异博士、惊队……这都是欧美普通人长相,洛基和旺达被认为很hot,也更多是因为洛基性感的气质和旺达丰满的身材。而我最喜欢的钢铁侠,放到欧美也不过是保养较好的有钱中年男性罢了,更多人为他的气质倾倒,而不是他的脸蛋。
希望抱有“白人英雄都好看”的想法的人可以站起来了停止下跪,别觉得是个白人就好看,在欧洲这边读书,可以说这些超级英雄选角的长相就是平均欧美白人长相。重点是他们传递出的力量,以及他们能为观众塑造出英雄之梦。
就算是过去选角偏向于典型欧美审美,但漫威的角色塑造在改变,在向“多元性”“普通化”“少数化”发展,从为什么一直都很完美的雷神在复联四变胖了,蜘蛛侠的朋友是个亚洲宅男,惊队的选角不像神奇女侠以色列国宝美女的选角,永恒族加入了聋哑人英雄等等就能看出,漫威想展示的是世界的多元,而不是单一标准下的美。
反观东亚这边,十几年前我们电视上还有家有儿女、武林外传这些真实的演员,如今年轻精致的脸蛋成为影视剧作标配,对男艺人还算相对宽容,但普通人长相的女艺人简直屈指可数,稍微普通点的沈月被相貌霸凌,周冬雨被骂眯眯眼,迪丽热巴被骂鼻子宽于是把鼻翼一缩再缩。多少女观众看了只觉得自己这里该动刀那里该打针,拍照从来不敢发原相机原图,不少男观众也开始不涂粉底液不画眉毛不敢出门,整个社会都在容貌攀比和焦虑中下沉,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这肯定有商业成分,也正如很多人所说,在欧美“多元化”为主导的政治正确环境下,“diversity”和“minority”是“财富密码”,但我们的世界无法离开多元性,所以我们才拒绝各种歧视,我们国家才大力宣传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而我们的世界也不是二极管,“商业营销”、“社会价值”、“教育意义”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很庆幸,至少如今国际购买力重视对平等与多元化的体现,而不是对人设流量的崇拜。
更新;
大无语,都在逮着我说斯嘉丽是普通白人长相在说。首先,我认为斯嘉丽很美,但这种美是综合的,基于她整个人的魅力散发出来的。我的个人经验(在欧洲两年来留学生活的经验),白人的脸蛋基本上来说在亚洲人审美里面就是好看的(抛开身材、气质等因素,只看脸),我的坐标是北欧,这边是纯粹的金发白人多一些,就是祖上全是金发碧眼白人,很难有长得不好看的。而且按照亚洲审美来说比斯嘉丽好看的真不少,单说我们专业,一个社会科学专业,斯嘉丽这种类型的脸蛋,基本上我们班的欧洲女生,十个里面七个能达到那个程度。但因为都是学生所以我们气质比较青涩阳光。
(就算不是北欧人,其他欧洲人我感觉也都很容易就长得很好看,最近参加一个国际比赛随机组队的六个人里就有一个超漂亮的金毛法国妹妹,简直就是睡美人那种,还有一个也门妹妹,虽然不是欧洲人,虽然带着头巾,但露出的脸蛋特别惊艳,说话温温柔柔的,每天视频会议我都处于很幸福的状态)
这些美女就是,一开始我夸她们好看,她们很开心,后面有本地朋友了之后聊天发现,你说她们beautiful她们只当你在恭维,因为她们觉得大家差不多都长这样。
再说男生,我所处的北欧的男生长相,按照亚洲审美来说就是帅哥浓度超高。我去做志愿者就遇见了一个和雷神很像的男生(身材长相身高),反正越是白人扎堆的地方,帅哥比例就越高得离谱,个个人高马大还爱运动。然后附近德国、荷兰的帅哥浓度,我想我不用说了吧,大家多少有所耳闻。如果你觉得我吹牛,你可以去问问你在欧洲留学的朋友。
但是一开始看着觉得很惊艳,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些脸蛋,大家都是普通人罢了,该干嘛干嘛的。而且你会发现,你觉得他们很好看,他们其实也觉得亚洲人长得很好看。我看尚气是和一个美国朋友一起看的,她特别喜欢女主角,她觉得凯蒂超可爱,她看的时候一直在小声尖叫“oh she is so cute, oh she is the best” 她说刘思慕很hot,还表示拥有这样身材的男人在哪都是hot guy。英语形容人不错的说法有cute和hot,hot程度是高于cute的,cute是可以、可爱,是高于平均值的喜爱,hot就有着cute没有的神秘魅力。
我这儿还有不少案例,前阵子一个瑞典朋友给我分享她在dating的中国hot guy,我本来期待值很高,结果一看照片发现那就是个普通中国男孩,不过是个子高、衣品好。当时我和另一个在场的韩国同学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一瞬间内心感慨,原来这种程度他们就觉得很有hot啊。以前有个意大利朋友给我说她遇见了很cute的中国男孩,然后她仔细形容了一下,我发现是我同学,我从没觉得那个男孩cute,就是高校里随处可见的中国男学生,但性格很好,很有亲和力。通过很多事我发现外国人对脸蛋的接纳范围很广,但是对身材气质就很有偏好。这也是为什么斯嘉丽总被评为sexy第一名吧,因为她真的很火辣,而这份火辣不是五官带给她的,是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这很有趣,其实大家都是因为不熟悉对方的人种环境所以觉得不一样的面庞很特别、很好看。
说这么多想表达的就是:
1. 我们接受西方文化的灌输多年,白人的五官很容易被我们划分到“美丽”的区间,所以当我们看到尚气这样的亚洲面孔时会觉得“不好看”。殊不知在白人眼中亚洲人也很容易就很好看,同样,这和亚洲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也有很大程度关联。
2.斯嘉丽是很美,但我依然认为她的五官在欧洲是寻常的。
3.最重要的是,亚洲人不应该觉得自己或者自己的同胞输给了白人。
已上映及已定档即将上映的白发魔女系列电影:1959-03-18 白发魔女传(上集)( 罗艳卿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1959-04-22 白发 已上映及已定档即将上映的白发魔女系列电影:1959-03-18 白发魔女传(上集)( 罗艳卿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1959-04-22 白发魔女传(下集)( 罗艳卿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1959-12-16 白发魔女传 (大结局)( 罗艳卿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1980-07-24 白发魔女传( 鲍起静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1993-08-26 白发魔女传( 林青霞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1993-12-22 白发魔女传2( 林青霞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2014-07-31 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 范冰冰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2020-08-14 白发魔女传( 张维娜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2020-11-23 白发魔女外传( 黄奕 饰演白发魔女练霓裳) 已备案及已企划的白发魔女电影:白发魔女传之血凤凰白发魔女传之血罗刹白发魔女传之玉罗刹白发魔女外传白发魔女传之优昙仙花白发魔女传之一剑白发白发魔女传之雌雄大盗
看见热搜就去看了,看见好多人激动的要死,各种宣传铺天盖地,本来还以为有多惊艳呢 ,结果感觉剧情很老套,蛮无聊的,服道化也不太喜欢(虽然说是三年前的,不太好看可以理解 )。弹幕和宣传给的观感也非常不好,私货太多了,蛮莫名其妙的。反正就是成品和期待的效果相差很大,就算是剧荒也不想用这个去浪费时间 。
看见热搜就去看了,看见好多人激动的要死,各种宣传铺天盖地,本来还以为有多惊艳呢 ,结果感觉剧情很老套,蛮无聊的,服道化也不太喜欢(虽然说是三年前的,不太好看可以理解 )。弹幕和宣传给的观感也非常不好,私货太多了,蛮莫名其妙的。反正就是成品和期待的效果相差很大,就算是剧荒也不想用这个去浪费时间 。
大考看完了
从中间开始追的,前面没看,感觉不是很影响每个家庭有好有坏,都不是很大的问题,整体营造的氛围就是松紧有度这点编剧写得不错,转折多,不会让温暖太久,也不会让低迷气氛持续太久,像冷暖结合,你弱我强,你强我弱,就是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小波折很多,总体上像上发展的,大的波折大家齐心协力
大考看完了
从中间开始追的,前面没看,感觉不是很影响每个家庭有好有坏,都不是很大的问题,整体营造的氛围就是松紧有度这点编剧写得不错,转折多,不会让温暖太久,也不会让低迷气氛持续太久,像冷暖结合,你弱我强,你强我弱,就是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小波折很多,总体上像上发展的,大的波折大家齐心协力
也会度过的。感觉是比较不错的大团圆生活剧。几个家庭父母,有不讨喜的一年,也有诙谐可爱的一面,可爱这面靠演员自己发觉和个人的演绎,这点雯雯的妈妈做得不是很好,她的不讨喜比较突出,其他妈妈爸爸呢,处理得比较不错,不会让不讨喜这点太突出
,雯雯妈妈让我觉得烦,且没感受到她的可爱。几个学生演员,有的时候大场面吧,明显感觉到情绪不到位,没接上,有点尴尬,比如旁边同学感动哭了,而他木木的,木,没有情绪很可怕,现在就开始木了,那更可怕。新声代多努力加油吧,总感觉他们对演技的追求不是那么努力上心。条件比较好吧,不像以前需要拼或者条件资源差需要努力拼。拥有很多东西的人,连努力都只
大考看完了
从中间开始追的,前面没看,感觉不是很影响
每个家庭有好有坏,都不是很大的问题,整体营造的氛围就是松紧有度这点编剧写得不错,转折多,不会让温暖太久,也不会让低迷气氛持续太久,像冷暖结合,你弱我强,你强我弱,就是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小波折很多,总体上像上发展的,大的波折大家齐心协力也会度过的。感觉是比较不错的大团圆生活剧。
几个家庭父母,有不讨喜的一年,也有诙谐可爱的一面,可爱这面靠演员自己发觉和个人的演绎,这点雯雯的妈妈做得不是很好,她的不讨喜比较突出,其他妈妈爸爸呢,处理得比较不错,不会让不讨喜这点太突出,雯雯妈妈让我觉得烦,且没感受到她的可爱。
几个学生演员,有的时候大场面吧,明显感觉到情绪不到位,没接上,有点尴尬,比如旁边同学感动哭了,而他木木的,木,没有情绪很可怕,现在就开始木了,那更可怕。新声代多努力加油吧,总感觉他们对演技的追求不是那么努力上心。条件比较好吧,不像以前需要拼或者条件资源差需要努力拼。拥有很多东西的人,连努力都只是努力三分。没有的人努力是努力超过12分。
电影后半段在hope gap散步, Jamie和Grace谈起“get out”的时候Jamie说我只是有些受到惊吓,Grace很快接下去说到为了什么?我的不开心程度吗?Jamie顿了一下说,是啊。Grace远眺了一下,说道其实我也被吓到了…
在真实生活中,我是Jamie。我和我妈有过一模一样的对话。所以不难想象这段会如此精准而深刻地击中了我。(注一)但我妈当时的回答是那我能怎么
电影后半段在hope gap散步, Jamie和Grace谈起“get out”的时候Jamie说我只是有些受到惊吓,Grace很快接下去说到为了什么?我的不开心程度吗?Jamie顿了一下说,是啊。Grace远眺了一下,说道其实我也被吓到了…
在真实生活中,我是Jamie。我和我妈有过一模一样的对话。所以不难想象这段会如此精准而深刻地击中了我。(注一)但我妈当时的回答是那我能怎么办呢,眼神中好像在说你帮不上忙还要来质问我。这一幕多年之后还是haunt me。我多么希望我妈当时如电影中一样回答我,让我知道不是我一个人被吓到了。承认被吓到了,我们都被吓到了,现在我们可能不能做什么,但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和不开心可能可以共处。但我妈当时确实已经被击垮了,我并不能也无法要求她太多了。
真正经历过不开心的人知道,我们对ta的恐惧、厌恶、和每次几乎都像第一次一样的不知所措。所以当Grace去了Angela家,Angela说出“在我看来,情况就是原来有三个不高兴的人,现在只有一个了”的时候,我感到愤怒和伤心。愤怒她作为开心的那个人说出这话。悲伤,好像我又重新感受了一遍被留下成为不开心的人的伤心,Grace的伤心,我为我妈背负的伤心。但开心的一方也会抱着罪恶感吧,如果他们有的话。
Hope gap. 希望沟壑,片名起得太好,让我想起梁文道(?)有次说过爱情,就像是向他人的冒险。你永远无法控制/强迫,甚至真切的了解另外一个人的想法。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希望,祈求上帝show us mercy,去弥补这人和人之间的沟壑(even only for a while)
其实我还挺羡慕Jamie的,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已经成年了受的影响相对小一些。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成年,我不是很确定我妈还有没有可能再次站起来。可惜我连和我爸妈快乐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了,可能是为了把不开心封印而一起封印了吧。
但如同Jamie对Grace说的,如果你可以扛过去那我会觉得我也可以(注二)。有时候在深深的井底,我会想起多年前小小的我可以把自己挖出来,那这一次我还是可以。
注一:看到电影是导演真实情况改编,怪不得
注二:Jamie说这一段话之前先说的是如果你扛不过去,没关系。不要为了我硬抗。那我会知道前面的黑暗太甚,不开心赢了。(大意)让我想要抱住他!长大了!
我就是电影里的主角背着的那个装满啤酒的绿皮包,我平时活动区域,也就在纽约的几个街区里晃悠,连downtown都没有出过,更别说出国了。所以,当我听到Chickie要带着我前往越南的时候,我还是很期待的。毕竟,身边的背包兄弟们也都没有怎么出过国,等我回来,我可以给他们好好吹牛皮了,我很快就是最吃过正宗越南PHO的包了。
但
我就是电影里的主角背着的那个装满啤酒的绿皮包,我平时活动区域,也就在纽约的几个街区里晃悠,连downtown都没有出过,更别说出国了。所以,当我听到Chickie要带着我前往越南的时候,我还是很期待的。毕竟,身边的背包兄弟们也都没有怎么出过国,等我回来,我可以给他们好好吹牛皮了,我很快就是最吃过正宗越南PHO的包了。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居然要装着30斤啤酒前往越南!这位兄弟是疯了嘛?越南难道么有啤酒嘛?要知道我通常也就装一些上下班的衣服,最多是帮Chickie去超市采购的时候装一些牛肉啊,土豆什么的;但是当我装着满满一包啤酒,气喘吁吁的登上货轮的时候,看着那片望不到头,比蓝带啤酒还要蓝的大海的时候,所有的疲劳都忘记了,景色真的太美了。这样看起来,背着我的那个人,也并没有大家看起来的那么惨,至少他的工作,每天可以看到这样的美景,比那些一辈子都生活在街区里的打工仔,幸运很多。我又开始对之后的旅程开始期待了,不知道还会看到什么美景。
接下来在海上两个月的漂泊,彻底终结了我所有的期待,海天一色的美景,看多了也觉得无聊,到后来这大片的大海,和公园里大片的草地,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了。没有人会盯着公园里的草地,津津有味的看上2个月吧。更别提这两个月的一路颠簸,得亏我还有一个拉链,要不让这些啤酒全得让我吐个干净不可。
终于熬到下船,看着码头边军事基地里的美国人,让我觉得特别亲切,感觉像回到了纽约,只是每个人的看起来都不是特别开心的样子。越南市场上,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让我觉得新鲜,还有他们头顶那个尖尖的大草帽,好像顶着一个金字塔,特别好玩。Chickie见了几个朋友,大家喝了我兜里的蓝带啤酒,还吃了几碗正宗的越南PHO。我想这个越南游应该差不多了吧,我都有点想家了,可这个老兄居然说要去什么前线。我不是很懂什么叫前线,但是看他朋友脸上那种害怕的表情,以及每个人都试图阻拦他,我感觉“前线”应该不是什么好地方。
但是Chickie坚持要去,我了解他的脾气,他坚持的事情,一定会去做到。不管坚持的事情在别人看起来多么愚蠢可笑的事情,比如为了打赌能坚持一口气吃下去20个汉堡。我知道,他一定会去前线给朋友送啤酒,我也知道,我回家可以吹的牛皮,又会多了一个,如果我还可以回到家的话。
到了前线以后,我终于明白了,那些阻止Chickie的人,脸上那种惊恐的表情。这破地方,根本就不是包呆的,不断的隆隆炮声,震得我的包带都要断了;那些泥泞肮脏的战壕和弹坑,连纽约最落魄的流浪狗,都不会愿意呆。更糟糕的是,前线似乎永远不会停的雨,而一下雨,我就被Chickie顶在头上挡雨,每天浑身都湿透。到了前线以后,我就没有干过。我想我现在的风湿,一定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病根。
我以为炮声、战壕、糟糕的天气就是全部的时候,更更更糟糕的是,我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我面前突然就死去,有的是站在那里,突然脑壳中了一弹,缓缓的倒了下去;有的是一声炮响就被轰成了碎片;还有的是从直升飞机直接被人丢下去。在前线,人的损耗,比我们包还要快,人的命比我们包的命还不值钱,不论是美国人还是越南人的命,都不值钱。
我真的想回家,我兜里的啤酒已经少了一大半,我的身上已经布满了烂泥和污血、还多了三个子弹洞。我是一个爱干净的绿皮包,我真的想回家好好洗个澡,我宁愿看那些纽约青年在街边喝酒抽烟打架;我真的一秒钟都不想在看到人变成碎片,或者变成一个个长木箱子。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和Chickie活着踏上了回纽约的轮船了,我也终于卸下了兜里的重担。可我一点也轻松不起来,因为我还是忘不了“前线”所看到的一切,我感觉我也要PTSD了,不知道能不能让Chickie给我找一个心理医生。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来到这里。
不过我至少知道Chickie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了。因为,在那个所有人都愁眉苦脸的地方,我也看到几个开心的像个孩子的年轻人,他们开心的喝着我兜里的那些啤酒,仿佛他们没有坐在前线的烂泥地理,仿佛他们就坐在“上校”的酒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