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河密友影评

14419202
  • 醉卧浮生
    2015/6/27 22:20:26
    《恋爱排班表》:一夫一妻制才是保护男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计划不谈恋爱。计划时代早已逝去,算计时代却正来临。于是乎,恋爱也排班?此为教条Or秀逗?Bingo!破案了,就是“双人床怎么能睡三个人”的最现实问题考量。《恋爱排班表》脱胎改编于赖声川表演工坊经典作品《他和他的两个老婆》,之所以能在话剧舞台风靡十数年长盛不衰,归根结底其成功秘诀即探讨男女那点事儿,以及那事背后藏匿的种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正所谓,人类即人累,男人更是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计划不谈恋爱。计划时代早已逝去,算计时代却正来临。于是乎,恋爱也排班?此为教条Or秀逗?Bingo!破案了,就是“双人床怎么能睡三个人”的最现实问题考量。《恋爱排班表》脱胎改编于赖声川表演工坊经典作品《他和他的两个老婆》,之所以能在话剧舞台风靡十数年长盛不衰,归根结底其成功秘诀即探讨男女那点事儿,以及那事背后藏匿的种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正所谓,人类即人累,男人更是男累,因为女人更多时候只愿意做女嘞。《恋爱排班表》就是如此累累累不胜其累,看似香艳实则活了大该的渣男现行记故事。一个文艺男青年辞职只为专注搞漫画创作,再配上放浪不羁的长发与稀疏狂野的胡渣子,着实够野性够坏男,游走于两个女人的心与房之间,心房砰砰跳也就不意外,男人爱刺激爱冒险就爱这个味儿。

    由于有话剧珠玉在前,因此无需担心本片剧本上重蹈国产常规赛爱情喜剧片重明星轻故事的覆辙,在女导兼女编丁乃筝掌控下,90分钟内绝对高度化还原话剧精髓,同时由于内地话剧受众的超小众,搬上大银幕后也无需忧虑被剧透,依然是别开生面的全新二女一男战役,环环相扣铺就一个半小时鲜少尿点的观影享受。

    文艺渣男张立国(陈武康),这是继徐峥、朱孝天、喻恩泰等实力派男星,俱皆演绎过的经典话剧角色。此次由台湾著名舞者陈武康诠释,摇身一变极具台味新渣男,而他的两个老婆即温婉如玉的玉莲(车晓)与性感似火的小琦(许晴),如此鱼和熊掌兼得,岂非全天下一夫一妻制与专注左右手数十年的单身狗男人梦想?

    别以为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仅仅只是文艺作品渲染,自我世界的男人往往习惯于下半身思考,永远不会满足于天天只吃有机蔬菜,健康固然重要,但偶尔吃个小资饭店尝个肉味新鲜,又不要活到九十九,只要逍遥快活到八十,就已经是人生大赢家。正是在如此性诱惑的潜意识暗示下,张立国即便略有踟蹰,却也在台北一夜的车顶上被魔鬼女神勾了味蕾,最终在四川阆中古城天雷勾动地火,干下那没羞没臊的羞羞脸事宜。

    再往后无需细表,纸终究包不住火,错乱一页奋笔涂鸦,各色人等悉数登场。妻管严八卦记者,奇葩贪财祖孙俩,不安分偷情女星,滑稽愚蠢黑社会势力,稚嫩热心菜鸟警察,蹭吃蹭喝邻居损友……形形色色各怀鬼胎,在话剧式核心偶然性机缘巧合推动下,于“新房”一室内完成大集结,并最终发酵爆炸直达最高潮G点。这次第,不仅渣男无所遁形,所有丑陋均赤裸裸横亘于眼前,再也不需要躲藏扯谎,也不再需要纠结面对,男人与女人的巅峰之战注定没有生还者。

    除此之外,本片绝非只是三个人的纠缠,其一幕幕因原罪驱使的性本恶活脱脱暴露,却用一种黑色幽默荒诞剧形式,演绎一幕幕别样人生,而其民生性与社会性,均直指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危机。也许下一个N年,见面打招呼就不再是“吃了吗”,而是“劈(腿Or人)了吗”。

    恰如本片男主角张立国的如意算盘,舍不得车晓那一份小家碧玉家的港湾,却也贪恋许晴那一湾媚眼的床上风情。不存在明显临界点,也会有拐点交融时,以为齐人之福,实则双重危险;以为尽在掌握,实则谍影重重;以为末日之战,实则人生重开篇,男人无愧是性与爱的绝对矛盾统一体。

    翻看人类史即战争史,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再细说也就是男人与女人的战争,而最初始转折无疑是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男女相互占有比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尽管人类已经发展到高度文明社会,全球大多数地区也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男人蠢蠢欲动的“下半身”思维从未真正低头,而是羞答答用亚当的叶子遮羞,一到夜晚就原形毕露,只因男权依然压过女权,而男女半边天的刀切账算法也仅仅只是理论套词。

    只是,关键的转折在于渣男首先从道德上就彻彻底底败了,哪怕最终的结尾是开放式省略号延续,但当车晓与许晴的姐妹店开业,街对面尚在遥望的渣男以为是重新选择的机会?穿上婚纱一夫二妻的畅想也仅只是痴人说梦。更恰当解释是女人当自强,妇仇者联盟已正式成立,而渣男只是被放逐的男人,即便尚且如狗守在街对面,无外乎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否则顷刻之间就是被双女双铲埋葬地狱的不可测后果。

    不难看出,渣男的落魄与落寞均是咎由自取,而男性观众会有整场的代入感,或许还会有一声叹息过后的如释重负,原来一夫一妻制才是真正为了保护男人。

    (文/醉卧浮生)
    【详细】
    75111799
  • 海苔
    2018/7/2 22:39:16
    双扬酒家

    比起生活秀这个中文的 片名,我反倒觉得日文的《ションヤンの酒家》即双扬的酒家 更贴切。

    说是一场生活秀,完全是围绕双扬展开的,用女性主义视角来看,电影或者说小说都在围绕刻画双扬的心理变化。虽然双扬是个表面上看起来独立自信的女人,孤身照顾弟弟,经营着久久酒家,与父亲的房子斡旋,但内心在等待一个能带给她幸福的男子。在遇见卓老板之后,她的克制与内心难掩的欢喜,都在卓老板说:女人就是谁对

    比起生活秀这个中文的 片名,我反倒觉得日文的《ションヤンの酒家》即双扬的酒家 更贴切。

    说是一场生活秀,完全是围绕双扬展开的,用女性主义视角来看,电影或者说小说都在围绕刻画双扬的心理变化。虽然双扬是个表面上看起来独立自信的女人,孤身照顾弟弟,经营着久久酒家,与父亲的房子斡旋,但内心在等待一个能带给她幸福的男子。在遇见卓老板之后,她的克制与内心难掩的欢喜,都在卓老板说:女人就是谁对自己好就想把自己嫁给他,的时候幻灭了。在阿妹怀孕时,劝阿妹把孩子打掉,说,女人不一定要生孩子才能做母亲....都是自己作的。的时候她已经决心不再对男人抱有幻想了。在最后,画家问她,你明天还在吗?的时候她回答说:在,我每天都在。可是此时她的在已和原来的在不一样了,更多的是为生活而存在。

    重庆的人文风景给5颗星。陶红演技给4颗星。

    故事情节给4颗星。

    【详细】
    9482418
  • 豆友jM17VAmUWg
    2023/1/10 23:55:02
    一部出色的短剧

    总体感觉氛围感很足,尤其是在浴池那一段特别的又美又欲。但是我觉得,角色个人的特点不是很突出,感觉都是为爱情服务。而剧情也有一点普通,感觉反转哪,递进哪不够让人惊喜,不过这在一个短剧里已经是及格的了。那个女主朱丽岚穿唐代古装真的是太美啦!????一开始觉得有点普通,但是越看越好看。也是从这部剧中我开始看见李菲,古装帅哥一枚??,比他的现代装好看好多呀。期待他们在长剧中的表现。不过剧版太虐了,我

    总体感觉氛围感很足,尤其是在浴池那一段特别的又美又欲。但是我觉得,角色个人的特点不是很突出,感觉都是为爱情服务。而剧情也有一点普通,感觉反转哪,递进哪不够让人惊喜,不过这在一个短剧里已经是及格的了。那个女主朱丽岚穿唐代古装真的是太美啦!????一开始觉得有点普通,但是越看越好看。也是从这部剧中我开始看见李菲,古装帅哥一枚??,比他的现代装好看好多呀。期待他们在长剧中的表现。不过剧版太虐了,我看得有些囫囵吞枣,不过主要也是我怕看虐剧。主要是它的氛围感太好了,所以我才没有放弃它。

    【详细】
    14879247
  • davidguo
    2007/4/12 11:06:13
    密……不透风





    南方周末   2007-04-05 16:44:02



      密……不透风
      ———关于《暗算》的一次咖啡吧谈话
      
      □刘小枫
      
      今年元旦前的两天还是三天——我记不太清楚了,十年未见的老朋友、捷克汉学家高一乐来电话,说他刚到广州,待两天,问我看过电视剧《暗算》没有,想同我聊聊。




    南方周末   2007-04-05 16:44:02



      密……不透风
      ———关于《暗算》的一次咖啡吧谈话
      
      □刘小枫
      
      今年元旦前的两天还是三天——我记不太清楚了,十年未见的老朋友、捷克汉学家高一乐来电话,说他刚到广州,待两天,问我看过电视剧《暗算》没有,想同我聊聊。
      高一乐研究现代中国文学与欧洲近代思想的关系,有点成就,不过早已退休———高一乐是他的中国名字,捷克原名很长,我一直记不住,仅记得G开头。
      因眼睛患病动过手术,我已经好些年不看电影电视。我对高一乐说,可以推荐一位朋友跟他聊———我们系里有位教中国古代思想的中年老师,叫尚悠,学问很好,读书多且广,可惜几乎不写文章,在家除了看书就是看片子、听古典音乐。虽然不搞什么研究,这家伙却喜欢侃,前不久还在饭局上大谈《暗算》,眉飞色舞———我对高一乐说,同尚悠聊,保你开心。
      为了尽老朋友之谊,我找到我的年轻朋友万全(我叫他小万)请他帮忙———他去年从北京一所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来到南方,在一家传媒写专栏,也是个影迷,同尚悠刚认识。让他陪高一乐和尚悠去二沙岛那间高尚咖啡吧,一边喝咖啡、吃小咸鱼,一边聊《暗算》,由我埋单。
      下面所记的谈话大要,是小万第二天讲给我听的———我尽量保留小万讲述时的原貌。
      
      一部国家主义的电视剧?
      昨天傍晚,我先到广州宾馆接高先生———小万对我说———然后带他去二沙岛,尚悠老师在高尚咖啡吧等我们。尚老师同人见面就熟,高一乐老师腼腆些,笑起来像个孩子———他精神和身体都很好,不像七十出头……中国话讲得不错,虽然四声咬得不太准,但流利、清楚,用词准确,几乎没有动词与名词搭配不当的时候。
      《暗算》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讲中国革命历史的电视剧———我们在一个包间坐定后,尚悠老师说———通常电视剧不及电影拍得精致,但这部电视剧比我看过的所有同类电影都好。老实讲,除了小时候看《冰山上的来客》感动过好几天,我还没有被哪部国产电影感动过,这次却深受感动。凡涉及中国革命历史的电影和电视剧,大多装腔作态,从情节、表演、化装到场景设计,都缺乏真实感———咱们的红军、八路军那个时候哪有整整齐齐的清一色衣服穿?再不然就是缺乏让人感动的东西,别说让人回味再三了。《暗算》出手不凡,你看其中的人物,个个有型,即便次要演员,张张脸都挑得极具个性。周围好些朋友津津乐道其中的情节,其实,最值得称道的不是情节,而是道德感。无论外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我还从来没有过自己崇拜的男角儿,只有崇拜的女角儿,但这回呵,安同志(编者注:《暗算》主角安在天)成了我的偶像:仅仅那张脸就是天生的道德形象———有信念、有好品德、坚忍,还很温厚、懂得体贴……真正的男人味哦,难怪好多网上女人说安同志是“女人杀手”。
      我忍不住说,尚老师,你吹得恐怕有些过头吧。这个片子好看,没错,拍得好,电影语言流畅、细腻,干净利索,挺讲究镜头品味。不过,我倒觉得,这部片子的最大优点在于,赞颂革命历史英雄的技巧或者说手法有历史性突破:你一定注意到,前两部的革命历史英雄(编者注:《听风》主角阿炳和《看风》主角黄依依)都不是党员,这就突出了人民群众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当然,真实是这部作品的最大优点———毕竟真实才具有巨大感染力呵。前年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性的电影和电视片我追着看,几乎没有哪部片子搞得像真的,实在让人失望……人家欧洲人或美国的犹太人多会搞自己的“新传统”教育:要么是访谈性记录片,配大量历史资料镜头———没历史镜头,老照片也行呵;要么是编得跟真事一样的故事,无论哪种,意识形态语言从不挂嘴上———潜移默化嘛。《暗算》属于歌颂我们“新传统”的作品,它的优点就在于潜移默化,完全没有意识形态语言,尤其形象语言方面,甚至刻意打破八股式脸谱———好些人的脸相很中性,看不出是好人坏人……加上故事情节“反特”,看起来当然精彩啦,但也仅此而已。
      不过,我还想说,这部片子明显有国家主义倾向,张扬“国家利益”……不是吗?与其说《暗算》没有意识形态语言,不如说在塑造新的意识形态语言。这跟时势很合拍呵:国家正在“和平崛起”,《暗算》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第二次“翻身”献身。尚老师呵,上次听你在课堂上讲,“国家利益”这个概念出自所谓“国家理由”,这是西方专制主义时代的政治语词。难道我们能够只讲“国家利益”,忽略现代的普世价值———自由和民主?
      听你前面的说法,还以为你是个“新左派”,现在才看出是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尚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我感到自己脸上有些发热,心情一下子有点儿激动。
      斗士呵……别不好意思嘛……你觉得,《暗算》的主题是国家主义?
      你怎么断定我是自由主义?我脸上写字了么?我故意调侃。
      研究生毕业、在传媒中干的年轻人,好多不是新左就是自由主义,后者居多……一个人看到的只能是他能够看到的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从你刚才对《暗算》的点评,就看得出你是哪派……《暗算》是不是国家主义,待会儿再谈———你觉得《暗算》没别的主题?
      当然喽,网上还有这样的说法:《暗算》的主题是天才与死亡。你看,阿炳和黄依依都是天才,只要是天才,命就奇特得很———生得奇、死得也奇。这固然也可以算是《暗算》的主题,但我觉得,这些天才命运的故事不过是为国家主义这个主题服务而已。正因为如此,《暗算》才显得妙,喜欢的人很多———寓教于乐嘛……
       
      歌颂自然道德品质?
      天才故事至多让人惊叹,不会让人感动,即便天才死了也罢——尚老师说。什么东西才让人感动?道德的东西——即便爱情故事,没道德成分在里面,至多让人叹息,不会令人感动。17世纪有个法国作家叫费纳隆,擅写对话,他说过,“天资再好,没有可靠的道德基础,结果往往只能导致自己名誉扫地”。与你的感觉和看法不同,我觉得,《暗算》的主题是歌颂道德德性,因此《暗算》让我感动。
      道德?什么道德,国家道德?新左派呼唤的民族道德?至多可以说国家主义道德,知识分子有良心的话,恰恰要……
      要“呐喊”……你真的很“主义”哦,小万。
      此话怎讲?
      仅仅盯住“自由”,用“自由”取代所有最基本的道德,以为有了自由就有了一切……
      尚老师,我看你是个新左吧———我也笑眯眯地对他说……只讲国家利益、不讲个人权利,算有道德?
      这么说来,《暗算》的主题谈不上道德?
      鲁迅先生的道德力量,不就在于他争自由表达的权利?“匕首和投枪”还需要去争自由表达的权利?搞错了吧……鲁迅倒是要争“启蒙”———自由表达是现代启蒙知识分子追求的道德,鲁迅已经有了,但这种道德不是基本的自然道德。
      自然道德?从来没听说过……
      比如基本的是非感———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仅仅作为一个听觉天才的离奇命运,阿炳的故事并不会让我感动,哪怕他年纪轻轻就死了———如今,有是非感这种自然道德死了,才让我感怀系之,唏嘘再三……在我们的后现代社会,稀缺的难道不是最基本的是非感?阿炳耳朵忒尖,尖在哪里?尖在能分清谁是谁家孩子、谁是哪村人,总之,能分清最基本的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相反,你看,如今的知识分子最擅长的就是:混淆是非……阿炳容不得最最基本的是非不清,否则他没法活,一听见有人想当然地不分是非———比如究竟是母狗的崽还是公狗———阿炳就跟人急。阿炳死于听见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孩子的声音,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难道不是最最基本的自然道德问题?
      尚悠端起咖啡杯呷了一口,摆出打算好好教育我一番的样子接着说:与这种天然的是非感相匹配的是阿炳的好人直觉———阿炳没政治觉悟,他仅仅为母亲、为安同志工作,而非为国家……因为他天生的直觉告诉自己,自己的母亲和安同志是好人。什么叫“好人”,如今你这个自由主义哲学博士说得清楚?新左派文人说得清楚?你问阿炳,什么叫“好人”,他一定也说不清楚,但他凭自己天生的直觉知道谁是好人,而且凭这直觉懂得,惟有信赖好人,自己的生活才可靠、安全,他谁都不信,只信靠自己觉得的好人———安同志是党员,阿炳的妈不是,所以,好人是自然而然的,阿炳与这“自然”有一种天然联系,如今各路启蒙知识分子切断的就是这种联系———你这个哲学博士读书比阿炳多,却不一定知道谁是好人,而且,离了好人,你恐怕觉得活得尚好吧,因为你有“主义”……
      阿炳能够出来为国家工作,靠的是他耳朵尖——可这耳朵尖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天生的偶然带来的:这就是自然的道德品质,而非某种政治伦理的道德修养——阿炳能分清自然的是还是不是,所以,无需培训他掌握敌情、启发阶级觉悟,他就可以为国家作贡献啦。总之,基本的、自然的道德品质不是什么政治教育培养出来的东西,而是一个人身上自然而然禀有的。自古以来,有些人身上天生禀有的某种基本品质就被人们的共同生活经验认可为“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分清是非、为人正派、勇敢、善良等等,任何一位好母亲都会从小教育孩子持守住这些品质,或者向这些品质看齐。而我们的后现代社会、传媒或课堂哩,却不断地用种种现代的所谓自主道德取代这些品质。
      从生活中其实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并非人人都有这些品质,某人有一种这种品质已经不错啦——能分清是非的人,不一定勇敢,阿炳就胆小得很呵。反过来说,有的人身上则非常突出地具有某种这类基本的自然道德品质。总之,这些品质总是偶然地出现在某个个人身上,古代的圣王说要“隐恶扬善”,意思就是要张扬这些自然的道德品质,不要张扬有些人身上同样自然而然的不道德品质……古人称为“凶德”——可以说,所谓“自然的”道德品质是指对人群生活来说自然的好品性。我们的后现代社会有个突出特征:自然的道德品质贬值以至于一钱不值……种种后现代道德-哲学观念作为现代启蒙的结果畅销起来,就是自然的道德品质的全面贬值——比如现在的女性主义要教你,女人应该是……算啦,扯远喽……反正什么是什么被搞乱喽。我觉得,阿炳的故事让我感动,首先是因为,在如今因飞速现代化而引出的非自然道德的社会氛围中,它讴歌——我要用这个久违了的字眼儿——讴歌基本的自然道德。
      可是,我说,你所谓的这种自然道德在剧中被用来为国家主义服务啊!
      只知道盯住一样东西,与你们喜欢攻击的新左半斤八两。国家主义并非一种道德原则,而是一种低限的政治原则。换句话说,国家主义并不排斥其他政治诉求,比如,并不排斥你要的“自由民主”啊……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可能是非常国家主义的,比如说人家美国。严格来讲,你喜欢讲的个人,只有在国家这个机体中才实实在在地在。从前没有国家,也就不谈什么个人及其权利……古代的国家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可不是一回事哦。不过,我这样子说,可别把我当成国家主义者喔,请分清什么是……什么不是……尚悠用手在空中比划了那么两下。
      高先生一直没说话?我问。
      没有,这不,一坐下来我就同尚悠干上了,高先生在一旁嗑瓜子儿、吃开心果,笑眯眯听我们说,不时还拿笔在纸上记点什么。
      
      勇敢,还是敢“疯”?
      个人与国家的冲突,在黄依依的故事中不是很明显吗?———我紧逼尚悠不放。
      我不这么看,尚悠说,冲突的是个人爱情与个人信念,而非个人与国家。不过,我仍然要说,即便黄依依的故事,真正的主题仍然是自然的道德品质。在旁人眼里,黄依依有“生活作风”问题———所谓“乱搞男女关系”,这说法唤起的恰恰是人们对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伦理的记忆。在“五四”时期或者在今天,黄依依就会被看作爱情至上、率性而为的“新女性”喽……但这些“看法”同样不过是在用某种现代的政治伦理看人,如此看人当然看不到一个人身上的自然品德,看到的仅是现代政治伦理所看到的东西———用你熟悉的庄子的话来说吧:你并没有置身自然的人间世,而是置身于非自然的人间世;尽管你也在人间世里,看到的全是非自然的东西,却自以为可以看到超自然的东西———没有自知之明是你们这些现代启蒙知识分子最突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与超自然的东西还隔着一层自然的人间世哩……
      离开种种现代的“主义”道德眼界,在自然的人间世中,黄依依的个人道德品质看起来就不过是自然的勇敢而已。黄依依似乎爱得很“疯”、很大胆,但“疯”或大胆其实都不算是勇敢,勇敢基于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好东西、值得去追求的东西——所以,勇敢散发出来的人味是美,“疯”或胆儿大指的是自己并不清楚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好还是不好、是否值得去追求,就不管三七十一去追,所以散发出来的人味是丑。勇敢的行为必然伴随着一个人对什么是好生活的认识——你这类公共知识分子,看起来勇敢而已……斗士嘛,其实是胆儿大或敢“疯”。黄依依凭自己的自然直觉感到,安在天是个品质优秀、心性难得的男人,她同样凭直觉知道,与他一起生活,自己的生命会很美好,于是身不由己、奋不顾身地去追……
      《看风》一开始就铺展得很清楚,黄依依根本不关心什么国家不国家的,还明确表示不喜欢做“保密性质”的工作。但为了自己的追求,黄依依用自己的生命下赌注:她其实并没有把握破解密码,却以破解密码后带走一个人为条件进了“保密单位”。刚才说了,所谓勇敢,就是冲着自己认识到的更高、更好的东西而去,相反,所谓懦弱,就是不愿冲着更高、更好的而去。对于黄依依这样的女人来说,迷恋上安同志这样的人———仅仅就这个人本身来说,不就是在冲着自己看到的更高、更好的而去吗?
      那你如何解释她与汪林的关系?汪林被发配到农场,黄依依还去看他,破解密码后甚至要跟汪林走……
      在黄依依身上,与勇敢这一自然的道德品质交织在一起的,还有自然的善良、正派——你应该注意到,黄依依明确表示,处分汪林而不同时处分她,是不公正的;汪林因为与她的事情被发配去后山放羊,黄依依觉得对不起他,看到他处境很惨,于心不忍……后来与机要员张国庆的事情更凸显出黄依依身上自然的善良品质:这段关系写得很含混,一方面在非自然的人间世层面展现黄依依与张国庆的关系,好像两人有什么“不正当关系”似的,另一方面则在自然人间世层面展现两人的关系,这时又很清楚,她与张国庆没那种关系,只是出于自然的善良给这个我们如今在生活中都十分熟悉的机要员全国粮票,为他因偶然过失被处分说情——黄依依身上的自然美德还不止这些,她有教养,还虔敬,瞧她好几次拜祖冲之神……一个人没可能一点儿不虔敬、不正派、没教养,却出色地勇敢。阿炳信赖自然的好人、凭耳朵听得出自然的好人,有自然的“好人”感觉,黄依依就是个自然的好人:善良、正派——如今这种人咱们得打起灯笼找才能找到,因为现代-后现代伦理……
      又来啦……算了吧,我挥了挥手打断尚悠,知道你又要攻击我啦……可汪林实在不咋地哦,你看他那张脸———好像我念本科时的一个老师。
      《看风》并非一出悲剧,但我看了后特别心酸,好些天心情都没味道,沉甸甸的——我在想,自己为什么会感到心酸,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这会儿我只能说:黄依依与汪林的关系,凸显的是黄依依勇敢到进入绝境,或者说,勇敢到自我毁灭的地步,因而让我感到心酸……很清楚的是,黄依依把汪林当成安同志的替身——你一定记得整个《暗算》中惟一的一场“床上戏”吧,非常节制、有内涵的“床上戏”:酒后的迷糊、清晨醒来的失落,黄依依背过脸去要汪林穿上衣服,汪林非要黄依依看着他穿、非要她看他的身体——那身体怎么让人看得下去哩,黄依依给了他一巴掌……你把中外电影中的“床上戏”都剪下来比比,有多少像这场戏那样细节设计得有品有味有质地?
      我不愿意说,黄依依与汪林的关系是她勇敢时犯了错……也就是在追求自己的好生活时犯了错,似乎她缺乏分辨、衡量的能力———她是数学家呵,这是精确衡量的结果:勇敢在遭遇痛苦时选择了另一种痛苦……何况,两人的事情其实很复杂———跟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活遇到的事情一样复杂,也就是说:自然地复杂———两人的关系起因于黄依依在痛苦中的迷糊,人性毕竟自然地脆弱……接下来是精确衡量痛苦后的选择,出事后则是善良的同情心在支配黄依依的行动……
      
      密……还是谜?
      就算这样的解释马马虎虎说得过去,我说,你又如何解释:黄依依在汪林叛变(编者注:汪林在与黄依依的关系被发现后,被发配到后山放羊。期间又结识了一位农村寡妇)以后没有离开701单位,反而留下来,连安在天也觉得这是个谜……还有,安在天安葬了前妻回来,临时伪造了一件礼物——他并不知道黄依依留了下来,根本没为她带什么礼物——送给她,好像有点儿那个意思,小黄拒绝了礼物,把门对安在天关上——黄依依难道不清楚,两人这时已经没有生活在一起的障碍了?用你的话说,“自然地”善良的人恐怕都会问:为什么不是幸福的结局?明明可以是幸福的结局嘛!
      答案得从编导提供的情节去找,不能凭想当然,尚悠说……可以肯定,黄依依留下来是精确衡量痛苦的结果。但问题是,衡量怎样的痛苦,如何衡量的?我不知道,没想清楚。我只是在想,为什么编导要把安在天对黄依依讲述自己与妻子小雨的事情安排在最后时刻———第二天,黄依依将要随汪林而去,安在天则要“回家探亲”。安在天最后的独白说:那天晚上,他对黄依依讲了小雨死在他手上的经过,这深深地伤害了她——小雨的故事为什么会伤害到黄依依?或者说,黄依依受到了怎样的伤害?难道她从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中破译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痛苦的秘密?
      谜呵,是个谜呵……我说,确实不好理解。不过,也许没那么高深吧,这情节不是编导的败笔,就是故意玩的噱头……
      是谜,还是密?———高一乐突然插进来……对不起,我们老外学中文喜欢或者说不得不咬字眼儿。如果是“谜”,就是编导有意迷惑人,让人辨不清、想不明,进而让人迷恋……所谓“回互其辞,使昏迷也”。编故事嘛,当然得尽量搞出让人迷恋的效果,古有“怀其宝而迷其邦”的说法,如今要迷观众呵。但“谜”终归不过是一时的遮掩,“谜”底终究是要让人或想要让人知道的东西,就像你们古人讲的,要“使民无迷惑之忧”。如果是“密”,就是另一码事……“密”的古字形仿的是有如堂室的山,隐秘、隐曲的东西就是:看起来是这,实际却是那,让人以为看明白了,其实根本就没明白———说到底,“密”是有意不让人知道的东西……
      故事本来就是破译密码嘛,《暗算》本身是个隐喻:破译生命的密码。我说。
      有点儿道理,但你可以说“生命之谜”,却很难说“生命之密”吧———高一乐说。所谓“生命之谜”不过是说,生命本身让人看不透,或者说生命的真谛本然地被遮掩起来了……就像我在巴金小说中读到的:“死是谜,有人把生也看作一个谜”———他没说有人把生和死看作一个“密”,因为生命本身并非是有意要秘而不宣的“密”。我是老共产党员,17岁时提前一年入党,我父亲就是干地下党的,从小听他讲过好些干秘密活动的事情。所以,你们可以理解,《捕风》给我的印象最深、感触也最多,我很想听听你们怎么看。
      没错,高先生说得对,尚悠说,虽然生命之道既深且微,谁都在经历生命,却不知道其中原委,但生命之道至多可以说是“谜”,而不是“密”。我们这几代人大多是“五四”启蒙精神教出来的,当然只知道有“谜”,不知道有“密”——尚老师说着瞟了我一眼——我们的夫子有言:“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如今,自由民主政治伦理对什么事情都讲究公开性,凡秘密的事情都要不得,整天热衷于揭秘……从形式上看,《暗算》三部曲中,就数《捕风》最具动作性,情节设计得合理、紧凑,还很出奇,峰回路转——正当你以为情节在这里只有了结完事,它却能突转出另一条线索继续编下去……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好看,实际上,虽然《捕风》情节紧张、动作性强,扣人心弦,我却觉得,《捕风》在《暗算》中最具宁静品质,让人透彻地感到静谧——密者静谧嘛……《捕风》整个看起来的确慎密、封闭,可以说本身就是个“密”……而钱之江这个人物至少在戏中给人的感觉整个来说是:“深”……什么叫“深”?“其静也敛之无余,而其动也发之必尽”,非有至刚至柔之德不能为呵……
      难道黄依依为什么留下来也是个“密”?我问。
      这也许是个“谜”,钱之江的故事却是“密”……
      这“谜”和“密”是两出戏,扯得上关系么?我说。
      黄依依的故事与钱之江的故事连起来理解,才意味深长。安在天不过是另一处境中的钱之江,无论在《听风》还是《捕风》中,安在天身上都重现了钱之江的品质,处境不同而已——当然,处境的变化非同小可:在钱之江的处境中,守密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性命,而安在天的守密更多是职业纪律,不是性命危险……或者说,钱之江与安在天要守的“密”已经不是同一个“密”,但他们的“工作”性质一样,都干“保密工作”,都有使命之“密”。于是,黄依依的生命之“谜”与钱之江的使命之“密”就在黄依依与安在天的故事中相遇了。要解开黄依依既留下来又对安在天冷淡这个“谜”,就得搞清楚钱之江的使命之“密”。可是,即便已经解放了,安在天仍然在保守钱之江的使命之“密”——这倒是个“谜”,而非“密”,结果使得我们最终没法解开黄依依为什么最后会这样这个“谜”。
      
      有信念是一种自然的道德品质?
      尚先生,你的说法听起来满有道理———高一乐说。那么,你觉得,《捕风》的意图不再是体现某种自然的道德品质了?
      非也,哈哈哈哈———听到高一乐夸奖,尚老师好像有点儿飘飘然起来,挪动了几下身子,装模作样呷了两口咖啡,然后用对老外说话时特有的慢调子说:编导当然也让钱之江身上凸显出某种自然的道德品质。你一定会马上问我:是什么嘛,嘿嘿嘿嘿……我要说……是:节制、审慎。首先体现在表演上:谁都看到,钱之江这个角儿难演得很,即便剧情编得妙,演得不好也会搞砸……云龙———别人说我是他的“粉丝”,其实,我是他所体现的自然道德形象的“粉丝”———演得多有节制,分寸拿捏得多到家呵,充分体现出咱们古人所说的审慎品质,这品质可不是常常都能见到的喔……搞政治、尤其搞革命这种非常政治,太需要这种品质啦……我遇到好些年轻人,蛮有政治热情,却偏偏没这品质———说着又笑着鬼脸瞟我一眼。我的意思是,审慎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本来也是天生的,因而也就是自然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你培养咱们小万试试看……我刚才说了,从编导设计的剧情到演员的表演,整个儿突出的是钱之江的“机静”———“心密而机静,经世之才”呵。难怪连代主任(编者注:《捕风》中负责审讯钱之江等人的国民党特务头目)也非常欣赏钱之江,如果钱之江不是共产党,代主任说过,一定会重用他……
      说得好呵,高一乐打断尚悠,不过,我觉得,还有信念……信念,钱之江有信念呐———有信念算不算一种自然的道德品质?
      信念,呃……这东西咱们中国古代……好像没有哦……尚悠一时接不上话,埋下头去像要品咖啡。
      我是过来人,高一乐见状赶紧接着说,在我们捷克,如今还是有新党员不断涌现出来,但在我这个老党员看来,大多谈不上真正有信念,至多算有寄托……钱之江有一次同唐一娜说到信念与寄托的差别,我印象很深,他的原话大致是:有信念意味着你为那个更高的东西献身,有寄托意味着某个更高的东西为你服务。钱之江用这种自我理解把自己与周围的其他人区分开来,这无异于在区分少数人与多数人:少数人是有信念的,多数人是有寄托的……要多数人有信念,不仅没可能,恐怕也没必要,非让多数人有信念的话,整个社会就发高烧了。但一个社会里的少数人没信念,整个社会就会贫血,虚飘飘得像失去舵手的航船,在大海上一会儿被西风吹向东边、一会儿被东风吹向西边。在我们捷克,过去是要让所有人都有信念,结果使得昆德拉那样的自然德性在现代之后风行起来,多数人没了寄托、少数人没了信念,整个国家被西风吹着一窝蜂追仿美国,而美国实际上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多数人和少数人都不清楚……多数人不清楚倒也自然而然,我们的少数人也不清楚,从而不审慎、不节制,那就惨喽……
      所以,现在我忒儿……喜欢跑到中国来住——高一乐特意摹仿了一下京腔,冲着尚悠莫名其妙地笑了笑,然后接着说,《暗算》让我想到的就是这个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关系问题——阿炳、黄依依都算是多数人,尽管一个是乡镇上的底层人,一个是当时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钱之江才是真正的少数人——《看风》在这个三部曲的中间,刚好是多数人与少数人关系问题打结的地方。《听风》的戏重点在多数人身上,我们知道,很多人参加革命工作,其实并没什么信念,至多有自然的美德……没关系啊,少数人有就行了……重要的是,少数人懂得看到多数人中的自然美德和凶德。尚老师刚才说到自然美德,我完全同意,仅想补充一点儿:所谓自然美德,也指“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品德,但“仁者见之”、“知者见之”——未必你们没看出来,《听风》和《看风》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安在天很会看人,以其“慈祥恺恻之心”发现阿炳,以其“明辨精详之见”相中黄依依,无论别人多么不相信,他总坚持自己看人的眼力。《捕风》的戏重点在少数人身上……《看风》则是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关系纠缠不清——看看我们捷克的后现代社会,告诉你们吧:多数人与少数人混而不分,各自都不清楚自己,还经常把自己搞错。从前我们讲党群关系,党员当然是优秀分子,但优秀分子永远都是少数,哪有全民优秀的国家?群众嘛……自然是多数人,可如今在我们捷克,你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谁是群众……
      哈哈哈哈……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咱们尚老师最像个党员啦,可他偏偏……哈哈哈哈……
      尚悠连忙用手按着我的肩,一脸严肃地说:开玩笑要分时间、地点、场合,人家高先生在说正经事。
      我们可以来回忆一下安在天所讲述的他与小雨的故事的要点,高先生接着说。虽然安在天与小雨已经一起生活了不短的日子,小雨却不知道安在天真正的身份,也就是说,安在天一直对小雨保守秘密——这可以说是少数人对多数人保守自己的秘密,为什么要保密?按我自己的体会是,让作为多数人类型的小雨知道这秘密,会害了她——告诉你们我自己的经历吧:当年我入党后好些年,我妻子都不知道我是……那个……后来出于工作需要,安在天向小雨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安在天说,小雨听后哭了整整一个晚上……请注意,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呵,对一个女人来说,这相当于哭了整整一生,因为这是为自己的整个一生命运的改变而哭!对于小雨来说,生活本来只有“谜”,没有“密”,如今却被拖进了“密”,她必然会因为“密”而死……但实际上是为安在天而死……这也是一回事,安在天就是“密”本身嘛——小雨死那场戏很短,却设计得好极:小雨喊出“开枪,一、二、三”,声调并非高昂,而是轻柔,尤其最后的“三”,缓慢而轻柔得简直就是一生的温柔都在里面的低唤,好像在最后说一声:“我爱你……开枪吧”……
      这比我所看过的电影里所有高呼“向我开炮”的场景都真实……感人,我也有些激动起来。
      你的意思是,所谓“保密”与这类少数人类型有关系?——尚悠收起了刚才的得意,一脸严肃,还点燃了一支烟。
      在这段故事中,小雨的生命之“谜”变成了安在天的生命之“密”,高一乐说,所以她在剧中非那样死不可。生活对于黄依依来说,与小雨一样,本来只有“谜”,没有“密”。安在天讲述的他与小雨的故事,在我们听起来至多是个“谜”,甚至是有人在网上说是情节破绽:都“解放了”,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在苏联?但在安在天那里,这可是个“密”呵……安在天用“谜”一般的叙事讲述了一个“密”——黄依依属于女人中智商忒儿高的一类,她真正要破解的不是蒋匪的密码,而是安在天身上的“密”……一旦她破解了这个“密”,自己的命运就彻底地被改变了。
      哇……这样看来,《暗算》三部曲还另有妙道哦——尚悠从椅子上直起腰来,咱们中国人看不出什么名堂,你这个老外反倒能看出点名堂,真像后现代理论说的,需要他者的眼光呵。高先生,你的说法让我想起《庄子·人间世》起头三个对话,就像是三部曲,全涉及生活中的巨大难题:颜回问的是,如何才能与刚愎自用的君王相处;叶公子高问的是自己作为国使如何与敌国君王打交道;颜阖问的就更惨啦:作为一个贤人,他得去给一个天性有凶德的太子当傅保。尽管三人都是贤人,如今“不得已”要涉足过于艰难的人间事,该怎么办?要是换了我自己,早就一身冷汗……让我困惑的是,第一段对话是颜回问仲尼,第二段对话是叶公子高问仲尼,到了第三段对话,仲尼不见了,变成贤人颜阖与大夫蘧伯玉的对话,被问的人由高而低——我老在想:仲尼哪去了?为什么直到最后仲尼才又出场?我一直以为,这是个“谜”,现在看来,八成是“密”……这些对话涉及的毕竟都是国家大事呵。所谓“保密”当然指关乎社稷的事情,像《楚辞·九章·惜往日》里面说的,“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这里的所谓“秘密事”,按朱熹的说法就是“国所秘之密事”……按咱们小万的说法,国家主义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喽,他刚写了一篇论文——“论先秦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萌芽:以孟子和韩非子为中心”……论证“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说法是专制的表现……
      我刚要抗辩,尚悠比了个stop的手势,接着说:不过,高先生,代主任也有信念啊,他并没有要保密呀……
      没错,但他的信念在一开始也是要保密的;再说,代主任自己讲得很清楚,他与钱之江的信念不同呀……刚才你俩都夸《暗算》有真实感,我不反对,但我觉得,《暗算》中仍然有败笔——从真实感来说的败笔:你们看那个老年的安在天,装模作样,演员也不像是同一个,配音也假兮兮的……
      不对,很真实,我禁不住插话说,因为安在天退休时已经后现代了嘛……你看他居然坐在躺椅上,以后现代的上海外滩为背景留影———老革命会这样留影……
      别扯得太远,尚悠打断我,还是来搞清黄依依为什么留下来这个“谜”,高先生,为什么安在天说,他讲述的与小雨的故事会深深伤害了黄依依?他怎么知道?难道因为黄依依从安在天与小雨的事情中得知安在天是搞秘密工作的?她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了吗!
      我在想,钱之江身上会不会有双重的“密”。表面上的“密”是他当时的特殊工作,另一层“密”是什么,我不清楚,而且不清楚钱之江自己是否也清楚。只是,《暗算》的整个故事都以“秘密工作”为背景,这让我想到西方思想史上的“秘密”和“保密”的问题。
      
      西方思想史上的“保密”与“揭秘”
      西方思想史上也有“秘密”和“保密”?没搞错吧,我说,从来没听哪位老师讲过,也没从西方人写的思想史中见到过呵……
      18世纪的德国剧作家莱辛写过一部对话作品《恩斯特与法尔克:对共济会员的谈话》……
      就是那个写《汉堡剧评》、《拉奥孔》的莱辛?我问。
      没错,他还写过好些剧本,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剧作家。《对共济会员的谈话》可以说是部小品剧,主题是共济会员为什么要保密。当然,莱辛说到的保密,与后来革命党的保密不同——严格来说,革命党没什么可保密的,保密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恐怖统治,革命党的目的光明正大;18世纪的莱辛所讲的共济会是个秘密组织,革命党性质上不是秘密组织……
      慢点儿———尚悠说,你说的……不,莱辛说的这个“共济会”就是缔造了现在自由民主宪政原则及其普世价值的哪个共济会?
      历史上还有过别的共济会吗?如今的Constitution(宪政)这个语词,本来是共济会的用语,指共济会为自己这个组织订的章程……共济会最早在英国出现,后来在美、法、德等地兴起,18世纪后期已经几乎遍布欧洲,有很多分会———左中右都有,各自都有自己的Constitution。
      这么说,自由民主宪政是共济会搞出来的?我向尚悠要了支烟点燃,尖起耳朵听。
      那不能这么说,只能说,自由民主宪政的形成与共济会有过不可小视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有桩著名公案嘛:美国立宪时,谣传国会议员中好些是共济会成员……《对共济会员的谈话》就提到这事……扯远了,回过头来说莱辛的小品剧吧。莱辛本来很想加入共济会,因为,共济会的目的是要清除人间世所有的恶——这目的对于少数有血气的人来说从来就非常有吸引力。莱辛当时在汉堡,汉堡的共济会分会经过一段时间考察,没批准他入会,他转到柏林,向那里的共济会分会提出入会申请。就在柏林的共济会分会决定吸收莱辛入会时,他却偏偏不入了,随即写了《对共济会员的谈话》——为什么莱辛不加入共济会了?这是一个“谜”还是一个“密”?……《对共济会员的谈话》是一个资深会员与一个想要入会的年青人之间的对话,共济会在当时是秘密组织——也许现在还是,因此,这个资深会员与想要入会的年青人谈的话题主要就是:为什么共济会要保密。共济会被后来的启蒙知识人看作理性、自由且“看不见的教会”,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则把共济会看作新兴知识人志同道合的组织——据说,共济会的真正秘密是……
      真可惜,没有中译本,我没读过……尚悠还没等高先生把话说完,就冒出一句。
      有中译本也未必读得懂,我在德国留过学,看德文没问题,这篇作品的德文我在1968年就读过,后来又读过多遍,迄今不敢说读懂了,仅仅知道,这部作品说的是双重的保“密”。难读懂的原因是莱辛的写作方式:用揭示秘密的方式来保密。共济会有自己的秘密组织的规矩、章程乃至联络方式(比如说暗号之类),对话在师傅(共济会称分会会长为“师傅”)与门徒之间进行,门徒想要知道共济会的秘密———师傅告诉他:什么是共济会的秘密。从表面上看,这个秘密就是“保密”:保守共济会的组织这个秘密,可我看来看去,总觉得还有个更深的共济会的秘密被这个揭密的过程隐藏起来了……
      妙!尚悠说,《庄子·人间世》开头的几个对话都可以看作是师傅与弟子的对话,我在读的时候同样有这种感觉——在传授秘密的过程中,某个更大的秘密被隐藏起来了……不过,高先生,你能简单说说,共济会是怎么回事,它的保密性质究竟怎么回事儿?清除人间世所有的恶,这目的伟大而崇高,干嘛要隐藏起来——这究竟是个“谜”,还是个“密”?
      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时发现,中国的学者喜欢把封建与专制连起来用,动辄就是“封建专制”……可封建与专制是两码事呀:在西方,封建是中古后期的政制形式,所谓“专制”———正确的名称应该是“绝对王权”政制,16和17世纪才出现……那个时候,宗教改革运动把传统教会搞得四分五裂,人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以刀枪相向,内战打得一塌糊涂。所谓“绝对王权”指君王在下辖地域内独有最高主权,首先针对的就是搞武装冲突的宗教派别,从政治领域排除教派权力,最低限度地为国家的和平和秩序提供保障,这就是所谓“国家理由”。绝对王权国家并非无法无天,国家有所谓“基本法律”,君王也得对自然法负责;但如此法制把政治与道德-宗教分隔开来,直接的后果是个人被分割成外在之人和内在之人———或者说被切割成公、私两半:一方面是如今所谓法律面前政治上平等的公民,不再受中世纪式的封建等级制身份结构的制约,但得按“公民理性”或者说国家理由来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另一方面,个人作为“私”人,可按个人良知来决定自己信什么,国家不管也管不了,但个人不得以上帝名义提出任何政治诉求……作为交换,君王主导的这个法治国家为每个公民提供保护,就像我现在拿着护照到中国来会朋友,护照上由捷克政府外交部写得很清楚,我受到捷克这个国家的保护;反过来,倘若你要在这个国家中生活,就得顺从提供保护的君王———如今叫做国家……在思想史上,这就是著名的所谓“保护”与“顺从”的理论……所谓信念自由,本来的意思是:个人得把自己的道德-宗教认信隐藏在“内心密室”,in secret free(秘密地自由)信仰……不过,这并不等于“保密”,像你们“文革”初期打派仗时人们对自己属于哪派得保密那样,以免被敌对派暗算———“保密”指的是,倘若有人认为以国家理由为理由搞无道德的政治要不得,非要让自己的个体认信走出“内心密室”,进入王权专有的政治领域,就得秘密行事,对自己的行动保密。后来的启蒙运动实际上就是要扩大个人信念的政治空间……秘密与启蒙、揭露与守秘,在西方思想史上是一大问题呵,你们的西方思想史老师不讲这段?
      
      共济会的两种“秘密”
      我们的思想史界呵,尚悠说,无论研究西方的还是中国的,基本上还在启蒙梦想中没醒过来哩……不过,这个话题不谈为好,免得咱们小万这样的人听了不高兴……高先生,你刚才说的,倒让我想起近代自由主义理论先驱对内与外、私人与公共的区分,由此提出了自由的权利诉求……不过,思想自由、良知自由的问题,古希腊的时候就有喔……西方的近代史史书上的确提到各种秘密结社、秘密教团,共济会不过是其中最有历史影响的,但古希腊贵族政制衰微时就出现过秘密团体,这与近代的———比如说共济会有什么不同?
      莱辛不仅是个剧作家——高一乐说——也是大学者,用今天的话说,是个文史学家,他长期待在一个老图书馆里整理善本,不时以“历史与文献”为题发表一些据他说自己整理出来的善本书稿,其实有些东西根本是他自己写的……不过,为了写《对共济会员的谈话》,莱辛倒下过一番功夫考索共济会保密性质的来由……共济会起初在英国是一种行业会,所谓“保密原则”不外乎是谨防门派的手艺绝活外传。大约到了18世纪的时候,开始出现“思辨的”共济会,也就是新兴知识人的行会,并很快风行整个欧洲大陆,据统计,18世纪40年代,仅法国就有200多个分会——这时,共济会分会的保密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么说来,共济会员起初不少是如今所谓搞自然科学的知识人?尚悠问。难怪我们好些启蒙知识分子是学理科出身的……理论物理、分析化学、基础数学之类……这类人一转到人文领域,尤其政治思想领域,脑子往往直愣得很……
      我听了很不高兴———因为我本科念的就是理论物理———顶了尚悠一句:你知道“假舅舅”的领导(编者注:《捕风》剧中的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彩云”)是学什么专业的呢?看他那满头的白发和资深的眼镜,没准是学康德伦理学出身的哩。
      高先生完全没听懂我俩在说什么,只能接着自己的话往下说——在共济会中其实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秘密:一种可以说是形式的秘密或保密原则,也就是共济会组织的具体规定、行内规矩等等……后来有共济会员退出,这些形式上的秘密早就外泄,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另一种性质的秘密可以叫做内在的秘密:秘密的共同信念和感情,也就是共济会员因接受秘传的信念而产生的一种特别的生存感觉……共济会的“兄弟们”不分国籍、民族、社会等级差别,都是“同志”,就像警犬和耗子那样,都为共同的圣殿工作,从而形成一种超乎自然伦常的道德感情——我不清楚后来的“国际歌”与此是否有关系,总之,共济会的秘密信念营构出秘密的共同情感,使得会员兄弟们有一种秘密的自足感,活起来觉得非常充实……难怪梵蒂冈教廷在1738年发出教宗诏书,“谴责和禁止”共济会,因为,共济会简直是在与大公教会争夺灵魂嘛。
      清除人间世所有的恶,这目的很伟大呵,为什么要保密呢?还是搞不懂,我说。
      要到达这目的就得搞大政治,但王权国家禁止宗教团体或类似的团体涉足政治,共济会的保密性质首先就在于保护自己的这种相当政治性的诉求———这种意义上的保密,相当于钱之江当年的保密,解放以后,这种性质的保密就没必要啦。这种性质的保密尽管从历史过程来看具有暂时性,但在当时却具有意想不到的意义:如此保密实际上营构出了一个秘密的新社会———共济会内部的社会,而共济会希望这个秘密社会将来成为人类生活的普遍形式,因为,这个社会才是道德的社会,自由和平等是首要的道德……共济会的原文直译的话就叫“自由工匠”,有free这个词……你们已经很难体会得到———我相信钱之江和安在天就能体会到:起初内在的秘密感觉的确是一种颇为美妙的自由感觉,在一个秘密的道德共同体内才会有的感觉,一旦与共济会内部的平等情谊连在一起,这种感觉就更为美妙得……
      明白啦——我一拍桌子说,这不像是自由主义了吗,黄依依根本没受什么伤害,她破译了安在天身上的密……且听我道来——我故意卖关子,慢腾腾吸了口烟——通过小雨的死这件事,黄依依终于明白,安在天是个使命人,对他来说,与使命维系在一起的信念情感高于自然情感。黄依依终于回过神来,从安在天身上得不到自然情感,得到也靠不住,向那个苏联人开的一枪不就是证明?安在天的爱情在使命,要与安在天结合,就得与安在天的信念或使命结合……所以黄依依决定留下来当破译组长,成了少数人……什么叫“少数人”?不都是从多数人中冒出来的嘛……
      觉悟得蛮快哦,尚悠说……
      我的话还没说完呢,高先生说。内在的秘密感觉基于共济会的工作使命,也就是说,共济会要让自身的生存方式最终成为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反对道德与政治的分离,尽管眼下这还是一个需要保守的秘密,但这个秘密最终是要走向公开的,一旦整个国家……不,应该说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人获得了彻底解放——摆脱“专制”,这个内在的秘密就见光明啦……其实,共济会在18世纪兴盛的时候,教派内战已经过去100多年,“专制的”国家理由早已不成其为理由,但绝对王权式的国家形式还在……或者说专制还在,共济会要保守的真正秘密就是反专制——所谓反专制,意思是从道德上、政治上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区隔,弥合因民族、国家和封建等级残余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分裂”,促成人类一体的大同社会;“人类”这个词我们如今用得很普遍甚至很随便,其实,这个词是18世纪才开始流行……因此,共济会的保密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掩护自己的政治诉求由内而外、从道德自由向政治自由推进……
      难怪不得,尚悠说,启蒙主义者们无不具有高昂的道德热诚……
      
      保密……还是该公开?
      问题是———高一乐说———《对共济会员的谈话》借师傅向弟子传授秘密,公开讲出了共济会的第一层保“密”,又借口共济会员“不可说他最好缄口不说的东西”,莱辛好像有意要隐瞒共济会的第二层“密”———这与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们很不同呵……要是到此为止,小万的解释就有道理。可莱辛笔下的共济会师傅说:“共济会始终存在”———这话究竟什么意思?非常费解……新社会建成以后,共济会岂不没了存在的理由?绝对王权国家出现前,哪有什么共济会?……难道共济会身上还有第三层“密”,但莱辛隐瞒了……
      我突然想到一个“谜”,尚悠打断高一乐说,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黄依依是学数学出身的——西方最早的知识人秘密团体就是数学人团体……毕达戈拉斯派呵,你老先生知道的……咱们中国古代恐怕也有类似的数学人群体,在哪儿我不清楚,凭直觉反正觉得应该会有,不然“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之类写给谁看?……安在天说他讲的事情伤害了黄依依,的确不过是他的一面之辞,我们毕竟没听到黄依依自己的说法,她内心怎么想的,咱们不知道,仅看到她完全变了样,见到安在天时冷冰冰的——也许,黄依依确实没受到伤害,但并非小万说的那样,毋宁说,她破译了安在天身上的“密”……数学对黄依依本来是“谜”,如今成了“密”……毕竟,即便黄依依是多数人,也得算是多数人中的异类:她看似有很强的爱欲,其实是有很强的上进心,追求干净、纯粹得跟数学差不多的东西,起初在多数人中间自己还没觉得,遇到安在天才醒过来,爱欲于是一下子变为“基命宥密”……在我们这些多数人眼里,她才显得是变得“冷淡”而已,在她自己或者在少数人眼里呢,怕是“澡身浴德”后的神妙莫测哦……不过这样一来,她要找到合适的爱人就几乎没什么指望啦,安在天恐怕也不在她眼里……
      这不已经伤害了黄依依吗!高先生差点儿从椅子上腾起身来打断尚悠,激动得说中国话发音也乱七八糟——难道黄依依与安在天错了位……难道黄依依既非多数人也非少数人,而是……?毕竟是个女人呵……她笑起来的时候好美丽,但嘴角总隐含着一丝丝儿苦涩,让人揪心地痛,就好像美好的东西总是艰难的命……不管怎样,要说黄依依没受到伤害,我断难接受……你俩对黄依依的结局解释不同,就像后人对《对共济会员的谈话》各有说法:有共济会大师说,莱辛破碎了共济会的理念,有的大师却说,莱辛最为精当地表达了共济会的理念……最妙的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有两个当时非常著名的德国哲人接着莱辛的《对共济会员的谈话》写了续篇,但方向完全相反。莱辛的对话是在法国大革命前最后一个十年之初发表的,1793年——也就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第四年,著名的赫尔德发表了《关于一个不可见的可见社会的谈话》,公开主张把莱辛笔下的人物所隐瞒的“密”公开化,使之明确为历史的终极目的。几十年后,马克思流亡巴黎时,建议《前进》杂志在被关闭前的最后两期重刊莱辛这篇对话,就是在坚持走赫尔德的方向——当时,马克思正与资产阶级民主派决裂,积极倡议发表莱辛的这部作品,看来与他对共产主义同盟的理解有关……有意思的是,重刊这篇对话时,《前进》杂志用了“社会主义者莱辛”这个标题。
      另一个写续篇的是著名的小施勒格尔——1804年,小施勒格尔给自己编的莱辛文选作注疏,写了篇《关于共济会员的谈话》,他说,没有大革命之前,我们应该保“密”,如今有了法国大革命,我们更应该保“密”……可是,康德带出的那帮德意志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竟然都忘了,哲人生活本质上是密契性的……因为,哲学不过是一只翻飞的蝴蝶……因为,哲学基于一个最终的大“密”:绝对完满的善本身最终是没法彻底搞清的。“保密”与“传达”相辅相成,压根儿就不传达,也就谈不上什么保不保密……如何把这个最大的“密”传下去呢?只能以秘传方式来传,所以,凡修炼到家的哲人在表达时肯定会用寓意方式……康德以后的启蒙哲人一个劲要到市场上去传布哲学,向大众揭密,恰恰因为他们认定,绝对完满的善不仅可以搞清,还可以实现,或者说已经搞清,因此应该实现,有何保密的必要?施勒格尔简直把古老的哲学传统说成了一种宗教——当然是内教而非外教。任何大宗教都有内教和外教两层,因为凡大宗教都既有信念又有寄托……钱之江老是念佛、做打坐状,在别人看来是有寄托,其实是有保密性质的信念……
      没想到你这个老党员竟会懂得那么深……深者“蕴奥而难见也”……我猜,你的意思是:黄依依肯定受到安在天的伤害,但究竟是哪层“密”伤害到她,就不清楚了,总之,是少数人伤害到多数人……在这伤害的同时,少数人也伤害了自己……要搞清楚黄依依究竟受到哪层“密”伤害,取决于安在天是否认识到这两层“密”及其相互间的历史关系,可我们没法知道这一点。
      但这历史关系肯定是个“谜”、而非“密”……高一乐没再说下去,只埋头呷咖啡。
      越听越迷……糊———我说,共济会的事情与黄依依同安在天的故事究竟有什么关系?高先生的说法倒像是“密”上加“谜”。
      看来呵,尚悠摆出一副自得的姿势说,咱们这些被西方启蒙精神教育出来的中国知识人要搞懂“谜”还是“密”,根本就没指望——我倒是想起《庄子·人间世》中接下来的第四个对话:前面三个对话都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第四个对话中多了一位他者。有个名叫“石”的匠人带着弟子去齐国,路过一个神社,见到一棵高大的栎树——高大得甚至看周围的山也得俯视。弟子见了,惊奇得止步不前,师傅却看也不看,径直前行。弟子觉得师傅的行为是个谜,问师傅:我从没见过这等好材,你怎么连看也不看一眼?师傅说:够了,别说啦,什么好材,散木而已。当天晚上,这师傅就梦见那棵高大的栎树把自己训斥一通:你知道什么好材、劣材,什么有用、没用?我告诉你这等散人罢:无用才是大用。这师傅醒来,把梦中的对话讲给弟子听——弟子听了觉得又多了一个谜,他问:既然志趣在于无用,怎么不在大山里站着,偏偏要到神社这地方来站着?这回师傅的回答就与先前不同啦,他说:“密!若无言。……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誉之,不亦远乎?”……哎呀呀……真所谓“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呵……
      Sī tacuisses,philosophus mānsisses———高先生嘀咕了一句洋文,尚悠和我都没听出来是哪国的,愣在那里。高先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是句拉丁语,不知道中文怎么翻译……
      尚悠朝高一乐举起杯子,高一乐也举杯,两人对视着,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微笑着,饮完最后一口咖啡。尚悠要付账———我和高先生没谁同他争。
      我们三人各自打的离去,谁也没送谁。(篇幅所限,略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暗算》三部曲梗概
      《听风》讲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情报部门“701”搜索侦听台湾无线电通讯的故事。敌人实施“无线电静默”活动后,普通侦听员很难发现敌人的信号。“701”干部安在天请来听觉特别发达的盲人“阿炳”,找到了敌人的所有电波。
      《看风》中苏交恶时期,蒋介石叫嚣“光复大陆”,台湾特务系统启用新密码。
      “701”虽能接收到敌人发出的信号,却无法破译。安在天请来女数学家黄依依。黄依依是留学归国人员,个性奔放,因为喜欢安在天而答应调到“701”,条件是破译密码后带安在天退出情报系统。安在天决定献身情报事业,拒绝了黄依依的爱情。绝望的黄依依为了忘记与刺激安在天,就与刚刚认识的汪林逢场作戏。汪林受到处分,被发配到后山放羊。黄依依为此十分内疚。在安在天跟她讲过前妻小雨牺牲的经过后,她对安在天就失去兴趣了———小雨被苏联特务劫持,安在天为保护情报,开枪将特务打死,小雨也死于特务之手。
      《捕风》宁沪杭地下党准备在上海召开会议的计划为国民党特务机关掌握,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打入国民党军队通讯机关的地下党员钱之江,将这一情报通知了地下党员张秘书。不料,张秘书被捕,情报为国民党收缴。国民党方面为追查泄密者,将破译这封密电的钱之江和另外几位情报人员隔离。钱之江为了将情报带出,阻止地下党会议的如期召开,服毒而死。钱之江的遗体被运回家后,地下党人根据他在遗书里留下的线索,在他的肚子里发现了情报。
     
    【详细】
  • 114420562
  • rachel
    2021/11/8 1:09:08
    最喜欢走出梦境的那一段

    走出梦境的秘诀是,想要走出梦境,就要克服自己心里最恐惧的东西.

    李郎最害怕的是被抛弃,他在剧中的一切行为也都是因为这个抛弃而引出来的,在梦境中他战胜了他内心最恐惧的东西之后,他的人生有了归处,有了方向,因此在后面的剧情中,李郎开始顺着自己的心去做出行为的,好像一切都有了落脚点.

    走出梦境的秘诀是,想要走出梦境,就要克服自己心里最恐惧的东西.

    李郎最害怕的是被抛弃,他在剧中的一切行为也都是因为这个抛弃而引出来的,在梦境中他战胜了他内心最恐惧的东西之后,他的人生有了归处,有了方向,因此在后面的剧情中,李郎开始顺着自己的心去做出行为的,好像一切都有了落脚点.

    延伸到人的一生,其实知道自己内心最恐惧的事情,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人一生的轨迹其实也就有迹可循了.

    【详细】
  • 13978261
  • 露西亚低电量版
    2021/9/6 17:56:57
    立本人真的太爱造神以及和全世界对着干了

    立本人真的太爱造神以及和全世界对着干了,报复社会不是说说而已。不过前期隔空取键盘侠的命这点,用电影演出来多少有点爽文照进现实了。

    什么中二期都想当一把卡密SAMA,有那么好当的吗,漫画世界里有几个有好下场啊!不过那套家庭关系,确实蛮典型日本的。(表面看起来)无能丈夫,操心且不安分的妻子,被欺凌的儿子,漂亮爱画画且非常需要帮助

    立本人真的太爱造神以及和全世界对着干了,报复社会不是说说而已。不过前期隔空取键盘侠的命这点,用电影演出来多少有点爽文照进现实了。

    什么中二期都想当一把卡密SAMA,有那么好当的吗,漫画世界里有几个有好下场啊!不过那套家庭关系,确实蛮典型日本的。(表面看起来)无能丈夫,操心且不安分的妻子,被欺凌的儿子,漂亮爱画画且非常需要帮助的女儿,单拎出来各个都是当主角的命格。??打到大气层也很立本,毕竟网球都快突破牛顿定律了,你有技巧经验健康的身体和冷酷的心,他有怒气值所以一招爆了你,这以下克上仿佛赌国运的操作,刻入国民性基因了是伐,不愧是你们。

    【详细】
    13849310
  • Charlotte
    2023/1/27 1:37:29
    《闪亮女孩》观看记录

    第一集 女主的病让我想起来《她们》 解离性人格障碍?

    很喜欢一些画面 比如彩虹照在衣服上

    天文馆旋转映出的杀人犯的影子真的有吓到我

    看到第四集了

    最大的悬疑点还是凶手是怎么拥有未来的记忆的

    第一集 女主的病让我想起来《她们》 解离性人格障碍?

    很喜欢一些画面 比如彩虹照在衣服上

    天文馆旋转映出的杀人犯的影子真的有吓到我

    看到第四集了

    最大的悬疑点还是凶手是怎么拥有未来的记忆的

    放在身体里的东西是不是其他受害者的?

    两个人都有穿越平行时空的能力?

    xxxxxxxxxxxxxxxxxxxxx

    【详细】
  • 14933313
  • Cheng
    2019/9/25 20:06:04
    身份

    我发现我喜欢韩剧的原因就是我能接触到我没了解过的行业,韩剧编剧是用眼睛在观察生活,看的到细腻感,以及全线搭配出来的精品。剧情延续出来对相关人物的思考以及身份的思考(其实就是我的瞎扯)。编剧-真珠为代表的编剧们,感受到写稿的压力了,没有灵感时的放纵,不写东西的时候只想躺shi(我也是),沙发躺完床上躺,还要去体验告白,体验恋爱,像电视剧一样的去生活,去感知,然后来写(这就是电视剧,所以这部剧的

    我发现我喜欢韩剧的原因就是我能接触到我没了解过的行业,韩剧编剧是用眼睛在观察生活,看的到细腻感,以及全线搭配出来的精品。剧情延续出来对相关人物的思考以及身份的思考(其实就是我的瞎扯)。编剧-真珠为代表的编剧们,感受到写稿的压力了,没有灵感时的放纵,不写东西的时候只想躺shi(我也是),沙发躺完床上躺,还要去体验告白,体验恋爱,像电视剧一样的去生活,去感知,然后来写(这就是电视剧,所以这部剧的编剧写的肯定就是他日常的生活,关键还有点小帅,我以为是女生,看豆瓣简介的时候才知道是男生,真的帅),包括真珠的前上司,是在酒后释放压力的那种。真珠有一场戏,是写剧本写着写着哭了,旁边的助理说:“自己写的剧本,自己还哭吗?”我觉得会,因为带入自己又活出剧中的人的人生,同时联想到这个场景自己的处理方式,会哭。所以编剧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我突然好奇编剧的剧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也好奇编剧生活的状态,最好是一起生活的那种。”不喷香水都好闻的味道。“这类句子是真的证明了编剧对生活的观察。导演-广告导演,记录片导演,电视剧导演,三种导演的存在,孙锡久的存在,就是我看这部剧最大的惊喜,他就是我男神,豆瓣上记录的11部作品,看了六部,短暂的出境我也喜欢,就是好看,聊回广告电影那个地方,导演的压力都类似,嗯,好像没有可以聊的,出境太少,之前在微博上看过蛮多广告作品的,我还说过,如果电视剧的插曲都是好看的广告,我会万分接受的,毕竟我是一个找广告看的,如果脑白金那种就算了。还有一个决明子茶的香,有味道的男人。纪录片导演-恩静,我看的到她身上的女人味,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女强人的存在,做事雷厉风行,有计划,有想法,对爱情就是深陷太深了,是导演身上的执拗吗?较真?我喜欢她拿起相机的那刻,帅炸了,“无钱理论”我也不知道导演的无钱理论是什么状态,但是我总结的就是这四个字。有就是对话题,人物的挖掘,独特的视角,虽然没有拿着摄影机,但是导演的眼睛就是,她有自己的画面感,知道哪里可取哪里该怎么做,对那个女明星的挖掘就证明了这一点儿,告诉我,明星的展示要靠拿摄影机的人。电视剧的导演--凡秀,我看到那种对剧本的挖掘,知道如何去一个好的剧本,如果去探索编剧身上的可能,找到当今热门的点,知道什么会火,什么能得到观众的心,那种反复的揣摩,找话题来做,对好的电视剧的挖掘,如“告白”的课题,我感觉到和一个见识广聊天的感觉,有一种主角的代入感。与导演的对话,知识层面的互怼以及知识性的安慰。要做的事也感觉很多,对接选角,音乐,效果等等,我这里浅薄的说一下,具体的知乎肯定有的(对那个行业的人好奇可以去知乎和领英了解一二)。”告白“主题里有一句这么说的:“昨日5000元的三明治和我告白了,说今日6000元”,还有两个主题,”放屁““恋爱”,放屁有几段,失恋,不善表达的爱。代表-就是那个女演员的代表,经历了两次和手里的演员的沟通,我都有些心疼他,明明按着明星的状态来找适合他们的戏,还要被说,三四十生了孩子去演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我一直都觉得有油腻感,部分演员除外。同时还有四处去找本子,合作,还会经历一言不合就短信说解约的明星,难啊。(具体上知乎去详细了解,这里是我的见解,你可以在后面去补充)营销/统筹-寒珠,我是中途听到一句台词说八年的营销,所以就用了这个词,我去知乎还没有找到我想找的内容,所以就没有找了,她的工作有点像片场统筹,协调整体,还有就是签一个剧本的工作人员,演员音乐等等,她的不易就是和演员明星的沟通,感觉遇到一个不听话的就特别的麻烦,心累,毕竟工作上的无效沟通都还是蛮多的。熟悉了一个词-PPL,就是电视剧里面拉来的广告植入,还有就是整体预算的掌握了。大致就是这些儿。心理医生-安慰恩静的那几场戏,看的我都不相信,所以真的这么厉害,善于挖掘心灵深处的感悟?储备足够多的知识才能那样泰然自若的聊天吧。做音乐的-写词的来源就是生活吧,放屁那件事情都能写出来,感觉好好听。其实真的蛮多职业的,每个职业的生活工作状态都不一样,也是一种身份,这里说的是单一的身份,但是每一个人的身份又有很多种,等看完之后我再来补充一些儿吧。多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吧,或许我们圈子很窄,但是我们可以在韩剧中找到自己好奇的那一部分。

    16集的预告有郑秀敏,《今生第一次》里面的,简直太美了。爱了爱了。今天看完最后一集,了解了明星恋爱的隐藏版本,只有明星的朋友知道,背后的键盘手也着实会让人讨厌。总之就是好看到炸裂。

    【详细】
    105281847
  • 尽可能快乐
    2008/9/23 16:22:57
    你最难爱上的人是你最需要的人
    是在看张德芬的书的时候看到这部书,再看到这部电影的。在土豆搜索了来看。

    发现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跟这个有点类似。

    感触是有的。其中一项是对友谊。

    作为移动TD手机的体验客户,刚收到手机的我激动地在签名上叫嚣要把手机通讯录上的人一个个骚扰过去,不辜负移动赠送的每个月八百话费。

    事实上除了给家里打电话,我没有真正意义上骚扰过什么人。那个手机
    是在看张德芬的书的时候看到这部书,再看到这部电影的。在土豆搜索了来看。

    发现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跟这个有点类似。

    感触是有的。其中一项是对友谊。

    作为移动TD手机的体验客户,刚收到手机的我激动地在签名上叫嚣要把手机通讯录上的人一个个骚扰过去,不辜负移动赠送的每个月八百话费。

    事实上除了给家里打电话,我没有真正意义上骚扰过什么人。那个手机的余额,还是多得惊人。

    最近床头到处都是书,每天睡前一个小时,迷恋性格的自我修正。有句老话是深刻体会,当你指着食指数落别人的时候,剩下的手指是对着你自己的。
    你最憎恨别人的地方,恰恰是你自己的缺陷。

    我这才想起我以前老是抱怨朋友不关心我,老是不打电话给我,不问候我,而其实,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错。

    仔细想想,除了偶尔喜欢跟一大堆人凑热闹,出去体验新生活,好像我本质上就是个疏离的人,不喜欢发短信(so速度奇慢无比,囧),不喜欢打电话,也不太喜欢聊天。只有失去离别之时,才会扼腕叹息。而静下来的时光,在家吹空调看书听音乐做点心似乎更吸引我。

    对LL妈妈生病的事情感到非常遗憾,身为好朋友,我总是自顾自地开心悲哀,却对她的近况一无所知。

    事实上我几乎没有憎恨什么人。刚进公司的时候,一个姐姐因为老板送了我一本笔记本所以一直误会我,所以对我的工作百般刁难,还在转正大会上黑我一把,现在想来,释怀很多,也许当时粗心的我真的是需要一个鞭策的人。

    很多事情这么想了,人生是不是广阔很多? 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内心平和淡定的人。


    *你最难爱上的人是你最需要的人。 根据楼下指正,在此做修改。的确是你最难爱上的人是最需要爱的人。
    【详细】
    1504768
  • CydenyLau
    2020/2/17 4:09:26
    【C+影评】刺猬索尼克:不只是做了医美?异世界蓝刺猬玩转地球!

    游戏改编电影的金矿很难掘:在游戏中能够获得成功的故事/叙事,往往都是与其独特的交互模式有着深度绑定的;但把它当做普通的IP来运作,以电影创作的思路从零开始,却经常能够收获意外的效果。

    这就是体验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区别;电影完全可以在大银幕上创造出模样一致的画面,无论怎样提升浸润感,观众始终是观众,无法参与和互动。

    但这也就是宝可梦、索尼克之流,相较其他知名游戏系列,在改

    游戏改编电影的金矿很难掘:在游戏中能够获得成功的故事/叙事,往往都是与其独特的交互模式有着深度绑定的;但把它当做普通的IP来运作,以电影创作的思路从零开始,却经常能够收获意外的效果。

    这就是体验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区别;电影完全可以在大银幕上创造出模样一致的画面,无论怎样提升浸润感,观众始终是观众,无法参与和互动。

    但这也就是宝可梦、索尼克之流,相较其他知名游戏系列,在改编电影上的优势所在:尽管核心系列的游戏类型相对固定,但广泛的衍生作品,使具体形象的知名度有了超越性;在改编过程中,也就无需囿于形式。

    就《刺猬索尼克》而言,真人与CG角色的搭档,显然已经与游戏中的设定毫无关系了;“异星萌仔伴我同行”的经典蓝本,在面向家庭的索尼克这里也依旧适用。

    知道观众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对任何电影创作者来说,都是永远都不过时的道理。与近10年前的《蓝精灵》相比,《刺猬索尼克》在真人部分没有手贱,在CG部分超常发挥,人畜无害,扎实有趣。

    能成为一部能让人心满意足的甜品级电影,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12263653
  • 南风和海蜇
    2017/10/2 20:39:39
    从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奇迹

    “我是谁?”这大概是最困扰蓝妹妹的问题了吧。而对于“蓝妹妹是什么”,蓝精灵们也百思不得其解。

    她,是格格巫用泥巴造出来的精灵,是他派到精灵村的间谍。后来被蓝爸爸感化,成为了蓝精灵中最温柔善良的小公主。

    有人说,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你不知道的角落,有人做着你没做过的事情,体验着你没尝试过的人生。在山的那边,果然有着一个相同的蓝精

    “我是谁?”这大概是最困扰蓝妹妹的问题了吧。而对于“蓝妹妹是什么”,蓝精灵们也百思不得其解。

    她,是格格巫用泥巴造出来的精灵,是他派到精灵村的间谍。后来被蓝爸爸感化,成为了蓝精灵中最温柔善良的小公主。

    有人说,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你不知道的角落,有人做着你没做过的事情,体验着你没尝试过的人生。在山的那边,果然有着一个相同的蓝精灵部落,只是,那里全部都是女孩子。从兵戎相见到涣然冰释,从互相猜忌到熟络热情,正当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美好的时候,格格巫出现了。他循着蓝妹妹找到了精灵村,并抓走了除她以外的所有蓝精灵。

    就当蓝妹妹被所有人质疑和迁怒的时候 她选择挺身而出,在危急时刻牺牲自己,救出了所有人。她用生命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正义和勇敢,还有对友谊至死不渝的忠诚。

    还好结局皆大欢喜,蓝妹妹复活,童话故事常有的happy ending,也说明了该电影作为一部动画片最显著的特征——相信奇迹。

    你相信奇迹吗?不管你之前怎样认为,看过了这部电影,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点头。这是虚构的故事,却温暖了世间所有的冰冷;这是童话的奇迹,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愿你不辜负挥洒而下的热泪,依然滚烫下去,依然相信奇迹。

    【详细】
    8843580
  • song
    2021/3/16 1:41:10
    被导演打了一闷棍,看完揪心不已

    不推荐这部影片,因为导演略显残忍。僵硬泛青的尸体,撕开了观众的心。眼见着灵动美丽的爱人被一步步剥夺生命,而观众和女主一样无能为力,这么沉痛的死亡、压抑的愧疚、深深的无力,导演竟全然不给一点释放的空间,明明在爱人骤然离开生死未卜的时候,导演都可以肆意的让女主沉浸在痛哭、哀嚎和歇斯底里中。而真正死亡揭幕时,导演一步步的制造了一个沉重的拉人入绝望体会的能量团,最

    不推荐这部影片,因为导演略显残忍。僵硬泛青的尸体,撕开了观众的心。眼见着灵动美丽的爱人被一步步剥夺生命,而观众和女主一样无能为力,这么沉痛的死亡、压抑的愧疚、深深的无力,导演竟全然不给一点释放的空间,明明在爱人骤然离开生死未卜的时候,导演都可以肆意的让女主沉浸在痛哭、哀嚎和歇斯底里中。而真正死亡揭幕时,导演一步步的制造了一个沉重的拉人入绝望体会的能量团,最后用激情肉体不断闪回,和冰冷尸体的强烈对比,搅拌这团漩涡,一股脑砸进观众内心,然后戛然而止全不理会。看完以后不可能不堵心,因为这团有意为之的漩涡没得到释放,只能凌迟着观众同为人类最基本的慈心和同情心,这种感受很像一次小小的心理创伤。

    很多电影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拨动人类共性的情愫,调动观众的共情,让相似的情感得以宣泄,正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留下自己的眼泪,或者重新植入新的理念给有同样伤口的人,这是电影治愈的力量。有些电影全程阴郁的很,作为一种叙事的色调,也无可厚非。而有些电影,导演特别设计的影像,就是为了精准的你心里割上一小刀,不管故事、内涵、电影语言多么优秀,这种难忘的一幕还是不够善意,显得阴险。

    【详细】
    13322528
  • 3年B班
    2021/10/7 15:01:09
    宣传个人英雄主义的严重注水剧

    题材真的很不错,可惜剧本烂到爆,三十八集过于冗长,里面与“侦查”相关的内容全凭感觉和灵光乍现,重心多数放在家庭伦理关系和男女情感纠葛上。

    两个家庭的子女都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年龄,可所有行为(说话做事)都像是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少年,虽说青春叛逆期也会发生在青年身上,但这全员皆叛逆有点无力接受。

    题材真的很不错,可惜剧本烂到爆,三十八集过于冗长,里面与“侦查”相关的内容全凭感觉和灵光乍现,重心多数放在家庭伦理关系和男女情感纠葛上。

    两个家庭的子女都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年龄,可所有行为(说话做事)都像是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少年,虽说青春叛逆期也会发生在青年身上,但这全员皆叛逆有点无力接受。

    男女情感纠葛就更狗血,三角恋随处可见,哪一方都有,这就是为了拖延剧情,回避主题,不谈正事。

    纪律部门讲究服从命令、团队协作,可这部剧处处宣传个人英雄主义,要做脑部手术的队员临时接到电话就跑去抓嫌疑人了,嫌疑人开车撞他也不躲开,硬是扛了那一撞,这操作,也许有人解读成敬业,我更多觉得是碰瓷,他们对嫌疑人的所有怀疑都是没有直接证据的,这么一来,袭警故意伤害,关键人还死了,果然在后期审讯时这点成了重磅,嫌疑人只能坦白罪行。那位硬刚队员早年因工受伤未愈,照常理,即便他死在手术台上,也不会有因公牺牲追烈士的待遇,妥妥的碰瓷不是。

    男主更可怕了,光环大到离谱,我一度以为这是他自己投资拍摄的电视剧,否则这样的人设只能去当个爆料绯闻的狗仔队,可这里不服从命令是他独特个性表现,擅自行动毁了全组计划,脑部有伤的队员还替他说话,说是个好苗子,果然脑部有伤,男主所有男盗女娼的猜测都一语成谶,更好笑的是他舅舅摆明了收受贿赂,他完全不举报,而是选择旁敲侧击劝舅舅收手,连自首都没提,笑晕过去。而且他和他姐姐的互动真心是把无知当搞笑。

    跟踪永远一辆车,如果被跟踪人不是眼瞎,白痴都能发现好嘛,毕竟这是从早跟到晚,从公司一路跟踪回家的车啊!

    国企里明明违反单位规定,既不调岗也不开除,继续摆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等等等等,太多槽点,谁看谁崩溃

    讲真,正义方还不如间谍组织有组织有纪律有默契。

    【详细】
  • 13909896
  • 把持
    2020/2/13 11:08:39
    有血有肉的公僕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佈,確認香港將於1997年回歸祖國,而同一年的香港電影才剛剛步入它的輝煌時期。這一年的電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麥當雄的「省港旗兵」,另一部是文藝片「似水流年」,巧合的是這兩部講的都是大陸和香港之間的故事,一個是大陸人去香港打劫,一個是香港人回大陸探親。冥冥之中,現實題材的中港情結已被大量運用到港片中去。而今天看的「公僕」,卻又是另闢蹊徑,回歸到香港本土市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佈,確認香港將於1997年回歸祖國,而同一年的香港電影才剛剛步入它的輝煌時期。這一年的電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麥當雄的「省港旗兵」,另一部是文藝片「似水流年」,巧合的是這兩部講的都是大陸和香港之間的故事,一個是大陸人去香港打劫,一個是香港人回大陸探親。冥冥之中,現實題材的中港情結已被大量運用到港片中去。而今天看的「公僕」,卻又是另闢蹊徑,回歸到香港本土市井,講述了一段有血有肉的警察故事。李修賢飾演的故事主角叫阿B,是一名香港刑警,從小在觀塘屋邨長大,也算是底層出身,在耳濡目染下養成了一股江湖氣,成年後加入警隊管的也是觀塘,所以在處理事情上游刃有余,擅於變通。這一點和李修賢的經曆十分相似,自小在九龍城寨長大,從小就生活在魚龍混雜的環境,也曾夢想當警察,被家人阻止,最終靠電影實現夢想。不得不說從小的摸爬滾打的確讓李修賢能更快適應世事變化,所以當邵氏沒落後,李能夠很快重整旗鼓,再創事業輝煌。同樣的,李底層出生的經曆也讓這部電影劇本更加鮮活、出彩,這是80年代香港電影人的普遍特徵,庶民市井情結很強烈。香港所謂的市井,一是信鬼神,如片中阿B每次上班,媽媽都會在老公靈位前燒香祈福保平安,下班到家,媽媽都會第一時間將槍鎖入抽屜,既是防盜,也是讓殺器不外露,否則不吉利,之後槍掉地上也就自然讓人聯想會出事的徵兆;二是閒話多,片頭魚蛋婆當著阿B的面罵新聞裡的警察亂開槍,惱得阿B與她對噴,人就是愛講閒話,槓上了就互不服氣,即所謂死剩把口;再如片中警隊掃賭檔前的行動部署會,幾名隊員也開開黃腔:掃魚檔、一樓一鳳……這種看似輕浮,在執行任務時又認真負責,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職業形象,還有那有趣的市井俚語,太保飾演的道友成的那句“人家係龍穿鳳,我係褲穿窿”,盡顯底層人的幽默;三是口腹欲,片中道友成拿了線人費開了一次葷,點的是鵝片、凍蝦、凍蟹、煎蚝餅等潮州菜,外加兩隻啤酒,這種街市排檔盡顯市井煙火氣。不過這類港片特色近年愈發稀有,一是年輕的電影人已很少有那些底層出身的經曆,二是城市化的發展也讓排檔夜市銷聲匿跡。為了襯托主角阿B的性格,艾迪飾演的新人警察阿傑應運而生,阿傑是個學院派,處事死板,以讀書考試視為升警級的唯一途徑,這個角色對艾迪來說駕輕就熟,82年的邊緣人一開始他演的也是個新人,順帶一提,邊緣人被紐承澤喻為他最喜愛電影,可見香港新浪潮影響之深。片中很好地以幾個故事讓阿B同阿傑這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熟絡起來,第一件事是在警局錄筆錄,阿傑被幾個古惑仔耍得團團轉,而阿B則三言兩語與拳腳相向讓幾個古惑仔老老實實便承認罪行,而錄筆錄時阿傑則打字飛快,阿B則目不識丁,可以說兩人是一個互補的組合;第二件事是查賭檔,阿B帶著阿傑爬水管抄後路,阿B欲拔槍嚇人,阿傑則說唔啱規矩,須寫報告,阿B說大家心照就好,並風趣地說阿傑有錢落袋了(學到經驗了),規矩是死的,人要會變通,包括之後多次的栽贓誣陷式的釣魚執法,也可套用這一道理;第三件事是合作破獲加油站劫案,如果之前幾次阿傑對阿B還心存芥蒂,那麼第三次就徹底讓兩人釋懷了,這也讓阿傑第一次體會到了警察破案的樂趣(晝夜蹲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很喜歡他們合照嘉獎完後的對話,阿B說要感謝關老爺,今晚回去殺雞擺酒,請阿傑飽餐。簡簡單單的幾場戲,讓阿傑順利完成了角色蛻變,之後他在處理案件上也變得十分狠辣油滑,這種順理成章式的敘事手法很合我心意。再講講配角,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太保飾演的道友成,在粵語裡,道友即吸毒的人,所以他的出場一開始就是滿眼的黑眼圈,骨瘦如柴,外表猥瑣。太保年輕的時外貌確實不太討喜,但這也成了他的先天優勢,各劇組都愛找他演流氓,印象中道友成是他戲份比較重的一個角色,當年還入圍了金馬最佳男配角。老了之後的太保氣色紅潤許多,戲路也愈發地廣,不再是單一的猥瑣反派角色,印象深的作品有「父後七日」,還有最近的同性題材「叔叔」,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由於太保的混合經曆(台灣出生,香港生活),所以有得天獨厚的港台通吃優勢,因此在他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始終能佔有一片天地。哦,還有當年留著披頭士髮型的年輕的大傻成奎安,剛登場時愣是沒看出來,外形遠看說真的還挺帥,可能真的是五官太兇了,所以後來就成了所謂的香港電影四大惡人之一,片中他被塑造成了很能打的形象,硬生生打死了道友成。再是金興賢飾演的警長鐘Sir,為什麼要講他呢,因為這部電影讓我對他有了新發現,從我開始看港片開始,印象中金興賢都演奸角居多,像「天地豪情」裡面的董世鋒(劇中萱萱的哥哥),「洪興十三妹」的阿豹,全是清一色的反骨仔。在本片中,他的老練警長形象竟也深得我心,翻看一下他的作品記錄,原來早在79年的「點指兵兵」中,他就已經飾演過老領導形象了,而且我都幾中意佢把聲,很好聽,不知道為什麼後來進了TVB就變成壞人專業戶了。片中飾演黑仔的黃柏文戲份也很重,當年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金馬獎一開始聯繫他說他將提名競爭最佳男配角,結果又說是個烏龍,最佳男配的競選人實際上是飾演道友成的太保,好在最終也沒讓太保得獎,否則就很尷尬了。黃柏文是李修賢的股肱重臣,很得李修賢器重,後來很多李修賢監製的電影都由黃來當擔導演,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周星馳的處女作「霹靂先鋒」,後來隨著李修賢逐漸淡出電影行業,黃也慢慢消失,當他再次出現時也變成了TVB的專業反派。在本片中,黃柏文演的黑仔是有點情感矛盾在裡面的,首先他同阿B是由細玩到大的好夥伴,結果一個做兵,一個做賊,好在阿B自小的經歷讓他帶了點江湖義氣,偶爾還能照顧到黑仔,黑仔也是很尊重他這個兒時的大佬的,但是阿B對他一直有一個底線,不許殺人販毒,結果黑仔還是明知故犯,加上陰差陽錯地牽扯到道友成的死,讓其走上了不歸路,同時也讓阿B在追捕他的過程中因誤殺小孩而一度沉淪,這裡又要插一句那場追捕戲了,全程在屋邨巷口的棚頂追逐,十分驚險刺激,也算是名场面。片子的最後,讓觀眾又一次領略到了新浪潮風格的犀利,當最好的拍檔阿傑被兒時玩伴黑仔槍殺,痛苦的阿B拿著手槍一口氣將五發子彈(之前一發已打傷了黑仔的腿)全打向了黑仔的身邊,每一聲都讓人震驚,也點醒了電影標題「公僕」二字,不被情緒帶著走,讓法律來制裁惡人,還記得之前有一段街坊小女孩被人姦污,惱怒之下的阿B差點就亂拳打死了那個強姦犯,當時魚蛋婆又多口了句“警察打人啦”,阿B憤而回應“我宜家唔係差人,我係哩喥嘅街坊!”(我現在不是警察,我是這裡的街坊),而結局的現場,他沒將子彈打到黑仔身上,那麼那一刻,他的身份就是一個公僕,有血有肉的公僕。

    【详细】
    122462690
  • mimi
    2018/1/7 23:58:34
    邵氏出品 必属佳片

    邵氏出品 必属佳片 哈哈哈好像邵氏集团早期的片子没有看过 在那个时代应该很先进 但是 拿到现在看我就觉得是在看搞笑武打片 因为真的很好玩 弹幕有人说 小霸王游戏机即视感 [允悲]

    金庸原著 倪匡编剧 大概倪匡对金庸有点小意见 剧情改动略多 武打 特技较多 感情线略少 特技真的可以一看 因为很好玩 [太开心][太开心]

    邵氏出品 必属佳片 哈哈哈好像邵氏集团早期的片子没有看过 在那个时代应该很先进 但是 拿到现在看我就觉得是在看搞笑武打片 因为真的很好玩 弹幕有人说 小霸王游戏机即视感 [允悲]

    金庸原著 倪匡编剧 大概倪匡对金庸有点小意见 剧情改动略多 武打 特技较多 感情线略少 特技真的可以一看 因为很好玩 [太开心][太开心]

    【详细】
    9053173
  • 2007/8/13 1:18:25
    《男人四十》的圈套
    胡彩兰在上默写课的时候,看到国文老师林耀国侧头凝望窗外的姿势,忽然爱上了他,于是用默写本的纸画下这一刻,她让画中的林老师叼上一枝花,玫瑰?后来在火车上,面对林耀国,胡彩兰说将来做了导演,一定在她的电影里表现这一幕,说到做到。

    《男人四十》这部电影行进到这里,情节已经过了一大半。半夜里我内心忽然起了震撼,我毫无来由地意识到,许鞍华一定是凭借这个戏中说戏的戏说,悄悄圆上了自己儿时的梦。至
    胡彩兰在上默写课的时候,看到国文老师林耀国侧头凝望窗外的姿势,忽然爱上了他,于是用默写本的纸画下这一刻,她让画中的林老师叼上一枝花,玫瑰?后来在火车上,面对林耀国,胡彩兰说将来做了导演,一定在她的电影里表现这一幕,说到做到。

    《男人四十》这部电影行进到这里,情节已经过了一大半。半夜里我内心忽然起了震撼,我毫无来由地意识到,许鞍华一定是凭借这个戏中说戏的戏说,悄悄圆上了自己儿时的梦。至此,这部电影里的第一个圈套终于不按顺序不合逻辑地来到我身边,就这样把我套牢。

    这个充满暧昧却又阳光明朗的故事,这样文质彬彬到酸里酸气的编剧,这部青春的涩暗和中年的圆亮密切交织的影片,这一切的一切,与其说是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功,还不如说是如同中国娃娃那样层层设套的关于过去的细节和记忆的密密呈现。

    我的职业病让我细细数着影片里出现了多少或者哪些古诗文。从开头的《齐桓晋文之事》,到《送孟浩然之广陵》,到《始得西山宴游记》,到《虞美人》,到《念奴娇?赤壁怀古》当然还有“现在已经不曾有”但“我们那时候有过”的让人梦萦魂绕的《前赤壁赋》。有那么一阵子我以为导演或者编剧翻出了自己以前的课本篇篇细读,文言字句的铿锵音韵给两辈、两位国文老师平添风采,而人物(导演)对《赤壁赋》的执著深沉更是可能让大多数观众无法接受——医院里,关系错综复杂、辈分、身份互相交织重叠的两(三?)辈人,依次诵读并也在聆听这篇可能是文言史上最漂亮、最复杂也最深沉的文字,瞬间我产生了错觉,以为许鞍华会让他们把它读完。导演的痴情或曰心理病征抛弃了电影情节的圆融流畅,用比文艺腔更文艺的腔调祭奠了整整一代人的记忆,她或许失去了观众,但是她迎来了自我和这自我背后的宏大的集体无意识。就连香蕉小孩对“故人”二字的异化解读,都是那么可爱。

    也就是说,影院里的人头数对许鞍华来说已经变成小众了。

    但是,仅仅让你在文艺腔里缅怀还是远远不够的。这部电影用尽了一个人从十六岁长到四十岁这段时间里所能经历的所有俗套情节,理所当然地,它们本身也是圈套。那永远的前排女生马尾辫,那永远的学生对老师的痴恋,那永远的中年男人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永远的廊桥遗梦情怀(而不一定是事实)。甚至,一遍不够,再来一遍,许鞍华不惜让自己片中的人物部分重温了历史(也就是,虚构的人物林耀国复制了另一虚构人物他的老师的历史,而不是用虚构映射现实),纯情小女生变成了问题少女,国文老师还在风度翩然地教学,并用同样躲闪的目光面对着现实。

    真正的好电影,让你跳出来。安东尼奥尼(我们有理由在这段日子里用俗套的思维多提他的名字)从《放大》的悬疑里跳出来了,库布里克从《闪灵》的纯粹惊悚里跳出来了,沃卓兄弟从塞伯朋克的虚拟中跳出来了,甚至昆丁塔伦蒂诺让乌玛瑟曼眼睛一眨,画面变成黑白色,他终于部分地从《杀死比尔》的血腥里跳出来了。许鞍华不高兴这么做,她没有忘记自己当胡彩兰时候的任性和执着,她下了那么多套套上你最后又不仅仅为了她自己,她愿意用一部用料二流的电影唤起人们超一流的记忆——有一条最长的河叫长江,长江中游有个武昌,武昌有座黄鹤楼……这部片子国语配音不得已把原来字幕上的高行健换成余秋雨,可它却是那样心甘情愿地跳下去,跳下去……大家今天都跳了没有?

    说许鞍华一点不做是不公平的。很多应该是激烈的情节被她处理得圆融和顺、阳光明朗,这样的刻意为之并非人人可为。陈文婧怀孕而遭弃,林耀国小心翼翼地出轨,夫妻俩怨而不伤地争吵……中年人挑起的回忆或者经历的现实总不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温文、艰难、战战兢兢、难以自拔却又努力自拔(想到梅艳芳香魂已逝心中不禁一颤)。看到结尾夫妻俩发愿去看三峡,我感到羞愧,羞愧于未见三峡的我和已经消失了三峡的国度,并深深感到温和的谴责同样具备力度。

    至此,我敢妄作解人地宣称,许鞍华或者不愿意我们把诸如文化传统、集体心理之类的字眼抛给这部电影,她至多小心地诠释了一下记忆,擦亮了些许细节,在少部分喜欢这部电影的人看完它之后,叹一声,一群痴虫哪!
    【详细】
    11921694
  • 兔子
    2022/11/7 9:02:55
    造作的剧,但确实点燃了营销,温暖了剧

    楼里好几个id格式差不多,注册时间12月,就评价了这部剧且打五星的????????

    氵军买的越来越嚣张了是吗?

    就是因为这种虚假高分剧,我现在对豆瓣的国产剧打分越来越不信任??

    不能把这营销买氵军的钱用在打磨剧本上?

    再怎么营造火的样子,假的总归是假的。

    ——————分割线——————

    楼里好几个id格式差不多,注册时间12月,就评价了这部剧且打五星的????????

    氵军买的越来越嚣张了是吗?

    就是因为这种虚假高分剧,我现在对豆瓣的国产剧打分越来越不信任??

    不能把这营销买氵军的钱用在打磨剧本上?

    再怎么营造火的样子,假的总归是假的。

    ——————分割线——————

    说在前面,我一开始就是冲着男女主的颜去的,没看过原作。

    男女主的颜是真的可以,陈飞宇在将夜就关注过了,帅也有演技,女主不是很了解,但这脸演一个白富美真的很有说服力。

    我觉得这部剧一开始在我这里的分数是挺高的,谁不爱帅哥美女谈恋爱呢,帅哥还是白发,让我想到很早之前看过的一部很感人的日本电影,三浦春马演的,咳咳扯远了。

    但实际看下来,总共两集耐着性子看完的,就两字:造作

    这种造作主要体现在镜头语言,剧情安排。

    其实一上来味挺对的,女主梦回学校时期和男主搁着栅栏,一段闪回做的很好,把人好奇心吊了起来。

    虐心嘛,倒序正合适,两个相爱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分离。

    但用力过猛就会很青春疼痛文学,我对青春疼痛文学的理解就是,在不解释清楚人物之间的行为动机,彼此关系的前提下,就通过非常多且唯美(自认)的留白,慢镜头,心理活动来营造出一种很痛非常痛的感觉。

    导演组明显那段时间看多了青春疼痛,导致用力过猛,一遍遍的在试图告诉我他们两有多么的苦多么的痛……男主好像有苦在心口难开,背负了很多很多。

    但对我而言,真的就……烦……

    嗯嗯嗯我知道你们很苦的,但是否可以告诉我为啥你们这样苦好吗?

    倒序真的不是这样弄的,你要挑起观众的好奇心可以,但点到即止就行了,抛出悬念就可以了,一开始女主的那段梦里闪回配合男主出狱已经可以了。整这么大段真的不是故意劝退吗?中途歌都给我唱上了,周深你慢点出来。

    我压根不知道男女主的相知相恋,又怎么会对他们在镜头里表现出的痛有共情呢?

    还有剧里的逻辑bug为啥男主一个刚出狱的有案底的人能直接大摇大摆地去见人家大公司高层?我知道男主和高层认识,但男主并没有说自己是谁,前台就让他去见了?

    但凡接触过社会的都知道这情节有多扯……一个稍微有点职业素养的前台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人都会提防,但剧里这个前台仿佛能看到男主脑门上贴着“我是男主”,没有确认身份也没有问有没有预约就让男主去见了。

    我想问?是不是这剧的出发点就是只要能让男主装到逼所有一切离谱的情节都是被允许的?

    但我这个观众并不明白男主到底牛逼在哪儿,帅是真的挺帅。过于游离于现实而无法让人信服的剧情和人设,简直灾难。

    最后是不是现在什么剧都要走营销式火爆的套路???

    【详细】
    147461476
  • 宋天师聊动漫
    2015/5/2 0:12:40
    《疯狂外星人》:异类游走于天堂地狱之间
    《疯狂原始人》讲述了一个异类的故事,在童话世界中,异类不是落入地狱,就是上了天堂。
     
    影片中的外星人小欧,因为脑子中那些脱离族群生活习惯——特别是脱离领导人所倡导的生活习惯的想法,险些让他落入万劫不复的地狱——一个没有同族理解,更谈不上关爱的世界。但是,它又凭借着这种异类思想和执着坚持,成功地实现逆转,登上天堂,成为族群新的首领。
     
    当然,它的异类思
    《疯狂原始人》讲述了一个异类的故事,在童话世界中,异类不是落入地狱,就是上了天堂。
     
    影片中的外星人小欧,因为脑子中那些脱离族群生活习惯——特别是脱离领导人所倡导的生活习惯的想法,险些让他落入万劫不复的地狱——一个没有同族理解,更谈不上关爱的世界。但是,它又凭借着这种异类思想和执着坚持,成功地实现逆转,登上天堂,成为族群新的首领。
     
    当然,它的异类思想主要就在于,它对别人有关爱,对任何人都诚恳相待,它渴望一个能在感情上真正有所依赖的家。其实,这对于人类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异类思想,而是正统的普世价值观。所以,在童话中,最终上得天堂的那些异类,都是具有这种大爱价值观的人。
     
    巴黎铁塔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纪念建筑物,它的倒转同时也是外星人原先那个统帅倒掉以及原先那种冷漠、势利价值观倒掉的开始。在这样的传统崩塌的过程中,异类如果没有死去,就必然登顶。所以影片表面上是一个有关亲情的励志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故事,主要就是讲一个奴役人民心灵和思想的政权是如何倒掉的,又是必将被何种领导人代替的故事。
     
    稍微谈开一点的话,就像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政治家从来都是演说家,因为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价值观传播出去吸引共识和支持。演说作为德行的一种传播,谁的言辞更加凿凿有力,就意味着谁的德行赢得了辩驳。只不过在这点上西方国家和我们在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已。西方传播的是价值观,而我们传播的是教条,西方政治家通过语言魅力诱惑你接受他们的想法,我们的政治家则喜欢让人机械地背诵其语录和原文。不管怎样,那些真正有演说能力的异类,往往最后都获得了成功。
     
    这部影片除此以外,似乎也就没有什么太值得一书的事情了。啵啵星人的造型难称成功,和小黄人相比复杂了很多,扁平的脸型让两眼距离非常远,从而降低了形象的可爱程度。梦工场一直希望能创作出一个像小黄人那样大红大紫的新形象,虽然着实在外星生命的体貌特征上下了一番功夫,可还是无法成为市场的宠儿。影片中真正还算有点眼缘的角色,或许就是那只猫了吧。
     
     
    【详细】
    7460917
  • 首映现场
    2020/1/21 22:34:19
    动画电影《直立象传说》首映礼 神奇动物“桃栗象”鼠年新宠

    12179172
  • TomCruise野
    2019/6/4 5:13:07
    爱上这个世界

    相貌不是,美丽不是,性爱也不是。可是竟然连真爱也不是。

    期望那些同样在找寻的人们,感受到相似的痛,和快乐。

    他呢,是不是和她一样,看懂了这开始,却看不懂这结束。

    他游走在不同女人之间却仍然找不到灵魂伴侣的颓废而孤独的婚外情、夜生活状态。

    他身边的女人——初恋、艳遇、工作对象、前妻、情妇、女友......他甚至分不清其中一些女人的身份,但身份不重

    相貌不是,美丽不是,性爱也不是。可是竟然连真爱也不是。

    期望那些同样在找寻的人们,感受到相似的痛,和快乐。

    他呢,是不是和她一样,看懂了这开始,却看不懂这结束。

    他游走在不同女人之间却仍然找不到灵魂伴侣的颓废而孤独的婚外情、夜生活状态。

    他身边的女人——初恋、艳遇、工作对象、前妻、情妇、女友......他甚至分不清其中一些女人的身份,但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女人带给他的值得留恋的体验。

    他脆弱,他需要的不是爱的意义而是爱的体验。

    而对于情感来说,最怕的就是“我不怪你,你却对我更不好”,这才是最残酷的。即便依然是一生所爱,我该告诉你吗?我不知道我爱的是你,还是爱,你等于爱吗?于是不懂“爱”的我,不敢带你来,怕伤你更深。

    他的心在哪?

    爱上这个世界,爱上爱。

    【详细】
    10220387
  • 豆友e65jEGR4Qc
    2022/1/14 19:33:03
    期待演员王俊凯

    这部电影王俊凯是主演马山,那时候他闭关拍了这部电影。然后又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陆川,兴趣+1。看到还有很多很棒的演员,就觉得这部电影很棒。看到是冒险类的,而且听说很神秘,我就更期待了!主要还是奔着王俊凯来的!期待演员王俊凯!期待演员王俊凯!期待!期待!演员王俊凯我们电影院不见不散!祝《749局》票房大卖啊!!

    这部电影王俊凯是主演马山,那时候他闭关拍了这部电影。然后又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陆川,兴趣+1。看到还有很多很棒的演员,就觉得这部电影很棒。看到是冒险类的,而且听说很神秘,我就更期待了!主要还是奔着王俊凯来的!期待演员王俊凯!期待演员王俊凯!期待!期待!演员王俊凯我们电影院不见不散!祝《749局》票房大卖啊!!

    【详细】
    14141162
  • 飞起一个么么哒
    2019/12/14 12:29:43
    掠真是下了好大一手笔

    杀无生真的傻,掠也真的太无情了。算是把唯一的朋友出卖了,后面恶搞殇无患的说书人真是够够了。太可爱了吧!每个画面速度有点快,跟不上节奏。文学结构完整,加上视听语言分析一下,动接动静接静,运用自如的镜头语言,每一帧都可以当屏保,精美绝伦。时不时的闽南语还是粤语让人分分钟想出戏。里面的人物形象太乖了,有想带回家的冲动。

    杀无生真的傻,掠也真的太无情了。算是把唯一的朋友出卖了,后面恶搞殇无患的说书人真是够够了。太可爱了吧!每个画面速度有点快,跟不上节奏。文学结构完整,加上视听语言分析一下,动接动静接静,运用自如的镜头语言,每一帧都可以当屏保,精美绝伦。时不时的闽南语还是粤语让人分分钟想出戏。里面的人物形象太乖了,有想带回家的冲动。

    【详细】
    12096164
  • 刘也
    2022/1/6 11:02:23
    两个问题
    1.分析电影中出现的部分意象与隐喻 蝴蝶:年老归来的亚历桑德罗对年轻的亚历桑德罗说,你可以从死亡中解脱,超脱与万物,超脱与自我,变成一只蝴蝶。这是年老亚历桑德罗的领悟——也许衰老本身就是“解脱”的一种变形。年轻时,他觉得自己终于如“一只蝴蝶”飞出了当时使他无法...  (展开)
    1.分析电影中出现的部分意象与隐喻 蝴蝶:年老归来的亚历桑德罗对年轻的亚历桑德罗说,你可以从死亡中解脱,超脱与万物,超脱与自我,变成一只蝴蝶。这是年老亚历桑德罗的领悟——也许衰老本身就是“解脱”的一种变形。年轻时,他觉得自己终于如“一只蝴蝶”飞出了当时使他无法...  (展开)
    【详细】
    14122216
  • 火锅很好吃
    2022/10/18 8:30:01
    期待第二季
    这个结局真得受不了 整一个替身文学?我接受不了 期待一下第二季吧呜呜呜呜呜 还有这个剧真得烂尾 但是总体还不错的 二爷虽然是那种霸总人设 但并不油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到这里又想起来了张翰 字怎么还不够 ……………………………………………………………………...  (展开)
    这个结局真得受不了 整一个替身文学?我接受不了 期待一下第二季吧呜呜呜呜呜 还有这个剧真得烂尾 但是总体还不错的 二爷虽然是那种霸总人设 但并不油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到这里又想起来了张翰 字怎么还不够 ……………………………………………………………………...  (展开)
    【详细】
    14712219
  • Gonlando
    2023/1/17 13:01:00
    人设及人物关系推动剧情发展的典型示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觉得编剧很高的一种境界就是用角色的人设来推动剧情,而不是提前设定好剧情反过来支配角色的人设。真相捕捉的编剧绝对属于第一种。编剧塑造的人设和人物关系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剧情的精彩度。 真相捕捉这个剧太适合用来分析人格了,里面的很多形象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女主的...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觉得编剧很高的一种境界就是用角色的人设来推动剧情,而不是提前设定好剧情反过来支配角色的人设。真相捕捉的编剧绝对属于第一种。编剧塑造的人设和人物关系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剧情的精彩度。 真相捕捉这个剧太适合用来分析人格了,里面的很多形象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女主的...  (展开)
    【详细】
    14893253
  • 穆子衿
    2017/8/21 22:44:06
    文不对题

    其实一口气看完八集之后,只想问一句这个电视剧的剧情和名字有半毛钱的关系吗?还是说编剧理解的异地恋和我们大众理解的不是同一个意思?

    再来说说剧情本身,这个电视剧的主要意义应该是为了宣传金立手机,所以才给男主角和男二号安排了金立太子爷的身份,可是看了两位的气质之后,我想说,秦少爷还是八年前那个活泼可爱的鞠万,不过也许他的设定就是这样一个将“二”进行到底的形象?男主角的人物设定更是匪夷

    其实一口气看完八集之后,只想问一句这个电视剧的剧情和名字有半毛钱的关系吗?还是说编剧理解的异地恋和我们大众理解的不是同一个意思?

    再来说说剧情本身,这个电视剧的主要意义应该是为了宣传金立手机,所以才给男主角和男二号安排了金立太子爷的身份,可是看了两位的气质之后,我想说,秦少爷还是八年前那个活泼可爱的鞠万,不过也许他的设定就是这样一个将“二”进行到底的形象?男主角的人物设定更是匪夷所思,好像要把他塑造成一个不近女色的高冷总裁,但是又分分钟展现“多管闲事”的爱好……至于女主角,一个貌似女汉子其实萌妹子的角色,最让人想吐槽的是“校花”二字。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只是想拍一部电视剧用于宣传产品,那么请你不放借鉴一下其他那些堪比微电影质量的广告宣传片,而不是这样一个借用“异地恋”情怀来进行广告宣传。

    【详细】
    876736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