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影评

147001088
  • 杨导导导
    2012/10/12 22:12:57
    很新颖的功夫片 导演有很多想法 捧个场
    原本打算看<太极>是冲着一群俊男靓女去的。看了发现,影片真的很养眼,不论是演员,还是故事本身的叙述方式,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不会觉得花了冤枉钱。导演围绕“怪咔”在影片里加入了很多诙谐的元素,比如漫画,游戏场景转换等。是很不错的尝试。顶一个!!!!!!!!
    原本打算看<太极>是冲着一群俊男靓女去的。看了发现,影片真的很养眼,不论是演员,还是故事本身的叙述方式,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不会觉得花了冤枉钱。导演围绕“怪咔”在影片里加入了很多诙谐的元素,比如漫画,游戏场景转换等。是很不错的尝试。顶一个!!!!!!!!
    【详细】
    5615144
  • 像风爱自由
    2020/4/8 1:59:04
    九一

    一则尘封了的爱情神话,借助流行漫画还魂苏醒,以玩世不恭的态度留下灿烂的标记。人影绰绰,有叫逞哥的,有叫宠物夫人的,各个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情操,勇往直前凭心寄意。王家卫笔下,爱仍是一条不问收获的单程路,而奚仲文的美指和鲍起鸣的摄影,则是沿途令人目不暇接的风景。影片的视觉效果固然在港产片中难得一见,更教人珍爱的却是它对世情的洞悉和了解。

    一则尘封了的爱情神话,借助流行漫画还魂苏醒,以玩世不恭的态度留下灿烂的标记。人影绰绰,有叫逞哥的,有叫宠物夫人的,各个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情操,勇往直前凭心寄意。王家卫笔下,爱仍是一条不问收获的单程路,而奚仲文的美指和鲍起鸣的摄影,则是沿途令人目不暇接的风景。影片的视觉效果固然在港产片中难得一见,更教人珍爱的却是它对世情的洞悉和了解。

    【详细】
    12484176
  • 机器人小小
    2010/12/29 16:38:31
    我是通天大盗,明天看报纸吧
    “你们这样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祝你们春梦了无痕”

    几近春秋二十载,还有谁沉眠于往

    其实是巴黎美景,我却想到一句红墙瓦上海阔天空

     

    我最喜欢的台词当然是张国荣的开场白

    “我是通天大盗,明天看报纸吧”

    忽然想起重新看张国荣的片,是因为最近读了的灰的【与他共度六十一世】

    一本张国荣的电影讲解说明
    “你们这样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祝你们春梦了无痕”

    几近春秋二十载,还有谁沉眠于往

    其实是巴黎美景,我却想到一句红墙瓦上海阔天空

     

    我最喜欢的台词当然是张国荣的开场白

    “我是通天大盗,明天看报纸吧”

    忽然想起重新看张国荣的片,是因为最近读了的灰的【与他共度六十一世】

    一本张国荣的电影讲解说明书,草草读完,因为大部分片子是看过的

    而我喜欢张国荣,【纵横四海】是缘头。

    91年,张国荣其实也已三十五六岁,却让人觉风发意气,他最好年华得以长存永驻,后来人只得唏嘘或许这是最好结局。

     

    “我们东奔西跑真应该找个地方落脚,正所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个时候的张国荣在车后座伸展双臂,叹一句“真想念香港”

    这让我想起当初不知从哪里看到的帖子“喜欢香港的理由”第一条则是“香港有张国荣”

    这是他去世之后事

    电影里另有台词,红豆说我们该去哪儿,周润发扮演的阿海在旁打趣“去伊拉克吧,伊拉克最太平,或者去天堂,天堂的空气最新鲜”

    12年后,谁去了,他去,天堂的空气最新鲜。

    吴宇森拍这部片无疑是完美的,完美的画面完美的结局,他们退隐江湖不理俗世归于桃源,那个桃源是哪儿,在河畔江边还是山脚湖岸,没人知道,导演也没说,只说是美国,不过一个捧腹结局吧,没有那么深的寓意,正如当初每一句台词,谁能说它真的是特殊。

    但今时今日再看一眼,想起那人,怎能不唏嘘着或许这就是冥冥

     

    吴宇森的片大概有很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

    他英雄主义,又浪漫,且天真情怀,他开创了暴力美学

    鲜血于他而言,富涵太多意义

    是勃勃生机是澎湃江河是剖开肝胆裸露于艳阳高照下是英雄洒满热血的前路归途,这一路,是高亢是纯洁

    鲜血铸造一番酣畅淋漓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和心灵震撼

    这是他的特色

    中国人记住他或许不是因为他在好莱坞拍过碟中谍拍过变脸

    更多可能是因为他拍过英雄本色拍过纵横四海

    看这名字,直白明了但谁能说不大气蓬勃

    幸运的,这两部片都有周润发和张国荣参演

    戏里戏外亦真亦幻谁是英雄,影迷们早已入戏,他就是他,他与英雄浑然成一体,迎着朝阳,不可分割。

     

    似乎所有的英雄心底都有一份放荡不羁却又天真的浪漫

    吴宇森有的,周润发有的,张国荣有的

    纵横四海里那段台词说来简单却成永恒经典

    “我喜欢花,难道你摘下来让我闻;我喜欢风,难道你让风停下来;我喜欢云,难道你就让云罩着我;我喜欢海,难道我就去跳海?”

    哪里是根,这永远是个难题,信仰却在,管它路是通向何方,还是只去管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罢

    说来好笑,现代人总是要刻意的去追究一个缘由结果,其实不到死前一刻,你怎知自己人生结局

    人生变幻莫测却那么多的人想提早为自己划下句点才觉心愿了却,这真是矛盾。但矛盾其实也是一件平常事吧。

     

     

           我劝你早点归去你说你不想归去

      只叫我抱着你

      悠悠海风轻轻吹冷却了野火堆

      我看见伤心的你你叫我怎舍得去

      哭态也绝美

      如何止哭只得轻吻你发边让风继续吹

      不忍远离

      心里极渴望希望留下伴着你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

      心里亦有泪不愿流泪望着你

      过去多少快乐记忆何妨与你一起去追

      要将忧郁苦痛洗去柔情蜜意我愿记取

      要强忍离情泪未许它向下垂

      愁如锁眉头聚别离泪始终要下垂

      我已令你快乐你也令我痴痴醉

      你已在我心不必再问记着谁

      留住眼里每滴泪为何仍断续流默默垂

      为何仍断续流默默垂

     

    【风继续吹】这是电影里的插曲,风继续吹,不忍远离。

    正如人生每段聚合离散,走了又再来,或者走了不再来,是风,怎么可能抓得住。

    只管享受风拂面庞的时刻好了,只管看他飞远方好了,只管记得那美景良辰好了,谁也不能勉强他为你破例长留

    张国荣去世后,无数评论,都在说,这是宿命,风还在吹,烟花如常盛放如常陨落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小苏也曾伤感的说,这是多美的歌

     

    电影儿里有段阿占和红豆为阿海庆生的场景

    “我今年多大啦?”

    “三十有六”

    周润发怪腔怪调说一句“岁月催人老啊”

    也许年华本身并非最美,美的是一段少年情怀是一段闪亮日子,因有梦有爱才让人不舍,才让人觉年华似水斟酌有泪。

    过去看过一段对钟楚红极高的评价“全香港只有她只穿牛仔裤夹克衫就能穿出风情滋味”

    也看过对周润发的评价,他一出场即是大片,一个百年润发的广告就让人惊叹不已了

    对张国荣的好评,更是数不胜数了,说他姿态翩翩,面庞绝美,举手投足都似油画,站在远处又似不远处

     

    纵横四海里,三个人的戏最让人拍手称快的一段当然是为了偷钥匙而跳起的一段华尔兹。

     轮椅起舞,也不知是谁的创意,实在妙极了。钟楚红妩媚优雅也美到极致,张国荣神采飞扬多了几分淘气。

    三人都展示了舞姿在属于他们的那个最好时代里。

    那段音乐则是不朽的春之圆舞曲,它自由连贯又变幻无常,它生动盎然又热情洋溢

    它娓娓传来就像他们每个人的人生,这是那个时代的最好的诠释

    “大战之后乃歌舞升平也,恭喜你,恭喜你”

    快活的他们,就此定格,成为一幅画
    【详细】
    45542720
  • LazyLorna
    2020/10/12 6:49:32
    李成儒在节目中说数字小姐就是这一部
    李成儒之前在访谈节目《锵锵三人行》里说女演员不背台词,拍戏只说123456,说的就是这部《天狼星行动》,李成儒饰演李银龙,张光北饰演楚云飞,当时宣发号称《亮剑》的衍生剧。看样子数字小姐说的不是女主角就是女配角,但无论女主角还是女配角都没名气,估计带资进组或资方女...  (展开)
    李成儒之前在访谈节目《锵锵三人行》里说女演员不背台词,拍戏只说123456,说的就是这部《天狼星行动》,李成儒饰演李银龙,张光北饰演楚云飞,当时宣发号称《亮剑》的衍生剧。看样子数字小姐说的不是女主角就是女配角,但无论女主角还是女配角都没名气,估计带资进组或资方女...  (展开)
    【详细】
    12909217
  • 逍遥GG
    2014/3/30 17:50:55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魔幻时代
        记得第一次看《魔幻手机》的时候是在6年前——一个对我而言充满着迷惘、苦涩的2008年,那一年,诺基亚还在领军全球的手机市场;那一年,苹果产品还只听说过mp3和MAC;那一年,触摸屏还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更不知道“安卓”是个什么东西;那一年,四爷和若曦还不知道在哪个大明湖畔待着;那一年,士兵突击也才刚刚开始火起来;那一年,我还是处男……六年后,诺基亚倒了
        记得第一次看《魔幻手机》的时候是在6年前——一个对我而言充满着迷惘、苦涩的2008年,那一年,诺基亚还在领军全球的手机市场;那一年,苹果产品还只听说过mp3和MAC;那一年,触摸屏还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更不知道“安卓”是个什么东西;那一年,四爷和若曦还不知道在哪个大明湖畔待着;那一年,士兵突击也才刚刚开始火起来;那一年,我还是处男……六年后,诺基亚倒了,安卓和苹果手机起了,四爷和若曦火了,“许三多”王宝强住进别墅了,许许多多的“那一年”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惟一没变的,就是我依然还是处男。以前碰一下同寝室花了6000多人民币买的带键盘的诺基亚智能机,都觉得奢侈到不行,而现在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一口价七八百,性能却甩出当年那款笨重的诺基亚智能机N条街的的轻薄山寨智能机,这在6年以前就是想都不敢想的,6年前,你能想象到跟黄金的奢侈程度有一拼的智能机几年后会像蚂蚁一样遍布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吗?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果真就是变化得如此之快,如同片名一样手机真的魔幻了!而真正让手机魔幻的,不是傻妞,也不是陆小千,而是这个时代。
        那一年,我还是重庆某大学的大三学生;大三对于一个普通的本科生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三年学制的大专生来说,这一年就显得尤为不同寻常。也许是过惯了慵懒的生活,对于突如其来的大三毕业季,我显然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而对于今后的路,我就更加茫然不知所措。大二那一年,我报了学校的本科自考,但考试通过率相当不理想,15门课只通过了5门,因为毕业后,学校将不再组织上课,在毕业前我必须通过尽量多的课程,来减轻毕业后学业上的压力,因此“大三”对我而言也可以说是压在我身上的学业、工作、毕设这三座大山。
        就在这个时候,陆小千出现了。
        不得不说,前一部中最开始吸引我的不是傻妞,而就是跟我境遇相似的陆小千。其实对于李滨演的这个男一号,说实话当时我是感到很意外的,因为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导演居然没有选择红透半边天的高富帅焦恩俊演男一号,反而选择了其貌不扬的李滨,这意欲何为?演陆小千的李滨是何许人物?以前真是听都没听过,他何以能替代曾经迷倒万千少女的台柱焦恩俊?当时甚至还想这演员估计就是导演随便从哪个群演里挑出来的吧?但是看了第一部后,我对李滨的印象大为改观,他不仅在剧中很好地诠释了陆小千的小人物形象,还成功地胜任了导演当初赋予他男一号的角色定位。而且同样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后来百度了李滨的资料,发现他居然在很多名导指导下的电影演过角色,甚至还获过柏林电影奖。
        当时那部剧出来以后,与《士兵突击》刚上映时的反响就形成鲜明的对比,网上到处都是骂声一片。我当时十分不解,认为拍得挺好啊,总比那些充斥荧屏的烂片好多了吧?王天霸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小人物角色不知完爆了多少装逼的主角。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释然,每个人经历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也许正是因为陆小千这个小角色更我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如此相似,我才像遇到知音一般,与他产生有同病相怜之感,以至多年以后,陆小千这个角色仍然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只是可怜那焦恩俊,以前再怎么不被待见,好歹还有个展护卫这样英姿飒爽的角色撑场面,而如今却被硬生生地给屌丝让位,只做个有点腹黑特质的高富帅游所为,这口气身为男神的他怎能咽得下?所以这部里没见到他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演技派毕竟还是演技派,你想找人代替他演游所为都难,估计是第二部实在找不到其他人来替代焦恩俊来演游所为,或者是找到了外形相似的林枫,但是他怎么演也还是演不出焦恩俊的感觉了,于是索性让林枫饰演化梅的弟弟——化松。
    第一部中,李滨演的陆小千一开始跟我一样只是个境遇不佳却对未来还抱有一点点希望的小人物,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也就是个屌丝,工作找不到,多年的相恋的女友还跟高富帅跑了,反正屌丝有的特质他全有了。如果不是后来遇到傻妞,他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么平淡无奇地过下去了,就是因为傻妞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状态,改变了他的人生,甚至改变了他的择偶观。他在傻妞的帮助下,成了无所不能的飞人,完成了包括我在内许许多多的平凡人都没有完成的梦想。刚开始看他化身为中国式超人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有一个傻妞那该多好!事实上理性地想一想,如果我要是真有了傻妞,我会选择做坚持为世界打奸除恶的陆小千还是利用高科技为自己谋利的游所为呢?答案是未知的,虽然我心里面偏向选择做陆小千,但是出于对伪善者的厌恶,我还是谨慎地再想想,毕竟现在不要说傻妞,连个妞都没有的我说个J8啊!
    这么一想我突然发觉,陆小千其实离我蛮遥远的,这个距离不在于他有没有拥有傻妞,而在于他难得的仁心,在第一部里他降黄眉,治游所为,打牛魔王,无一不体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责任和仁者之心。其实第一部里,最凶恶的并不是像黄眉和牛魔王这样的妖魔鬼怪,而是像游所为这样占有欲极强的人类,在我们心目中都想做像陆小千那样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都成为游所为。
    也许,正是这样遥远的陆小千才能配的上同样离我们现实生活遥远的傻妞。
        第一部结尾,傻妞离开了地球,如同奥特曼打败了怪兽还是要走,看似是最不好的结局,其实也是最完美地结局,因为生活就是这样,曲子再好听也有终了的时候,有得必有失,有了不断地“失”才能让我们更加让我们期待感受到“得”的美好。
        我曾经无数次地期待第二部小千与傻妞再续前缘,但我却没想到6年后等来的竟是这样一部烂作,说实话我没想到它竟会如此之烂,烂得我心痛。单单一出场老年陆小千的爱因斯坦造型就已经让我心目中的无数草泥马狂奔了,剧情粗制滥造我忍了,猴哥游所为失踪我忍了,王天霸换演员我也忍了,各种幼稚不合理我都能忍受,但是能不能把剧情安排地有点节操?剧情有一大半都是围绕着陆冬雨怎么找妈坑爹的,直到最后一集还在找!结果等找到真妈才发现原来还坑错爹了!爹也不是那个爹,导演,你拍出这么个坑爹坑妈的电视剧,你爹妈知道吗!好端端的一部颇有教育意义的科幻剧被你拍成了伦理剧。当我看到Cosplay佐助造型的陆冬雨一遍又一遍地找妈坑妈的时候,我真想问陆冬雨,你是有多想陆小千草泥马?而且请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天天围观你妈怎样被你爸草感觉很high是不是?何况那个爸还不是你亲爸,妈也不是你亲妈!你说九号没有DNA鉴定功能我忍了,但是你就不能在张贺提醒你去做DNA鉴定之前稍微想到这世上还有一个叫“医院”的场所!你难道不知道你天天现场直播你心目中所谓的那个妈的私生活的操蛋剧情竟然就占了60%的集数么?还有,结尾是楞个意思?学好莱坞搞彩蛋?拜托导演,等你先学会把剧情拍得稍微像样点的时候再来向好莱坞取经吧!
        算了,不吐槽第二部了,虽说第二部毁了我的期待,但还是没毁了我对第一部最初的好印象。瑕不掩瑜,其实说这么多更多地是为了怀念第一部。冲着对第一部的好感,我还是打上250%,以此怀念我那逝去的250的青春和未来继续250的人生……
    【详细】
    66123033
  • 骑墙观影衔杏来
    2019/5/16 10:52:19
    昆汀的信徒
    导演扎勒显然是看着昆汀·塔伦蒂诺的影片长大的,他影片中的对话充满了黑色幽默,而暴力场面则非常野蛮,有时甚至令人十分震惊。 《逃出水泥地》,越看越精彩?差点火候!警匪黑吃黑,结局出人意料,不能剧透,有暴力血腥镜头(相比导演另外一部算小儿科) 《战斧骨》 西部片,...  (展开)
    导演扎勒显然是看着昆汀·塔伦蒂诺的影片长大的,他影片中的对话充满了黑色幽默,而暴力场面则非常野蛮,有时甚至令人十分震惊。 《逃出水泥地》,越看越精彩?差点火候!警匪黑吃黑,结局出人意料,不能剧透,有暴力血腥镜头(相比导演另外一部算小儿科) 《战斧骨》 西部片,...  (展开)
    【详细】
    10183217
  • Evarnold
    2020/10/1 23:17:37
    到头来还是一句话:我看爽了

    豆瓣热门的几个低分评论,是有些道理。一类低分,认为有无法言说的外力干扰影片创作,使得表达模糊不清;另一类低分,认为本片创作本身并无高级之处,形神皆散。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低预期,一开始的心态的确是挑刺的。比如我特别希望陈可辛能在视听上对排球这一非常具有力量感的运动进行新的技术尝试,但是没有看到。所有运动

    豆瓣热门的几个低分评论,是有些道理。一类低分,认为有无法言说的外力干扰影片创作,使得表达模糊不清;另一类低分,认为本片创作本身并无高级之处,形神皆散。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低预期,一开始的心态的确是挑刺的。比如我特别希望陈可辛能在视听上对排球这一非常具有力量感的运动进行新的技术尝试,但是没有看到。所有运动镜头都剪得很碎,最关键的几球的视听表现力表现力甚至不如小时候的《青春的火焰》和《灌篮高手》(当然日本人拍起来又实在太夸张了)。最早的那两场比赛(对江苏男排和日本女排),甚至球路的追踪都不是很清晰。

    第二个疑惑的点是上半节对名字的回避和下半场对名字的张扬。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对这些英雄们名字的渴望。

    然而,随着渐渐看下去,我实在架不住,“中国女排”这四个字所激荡出的猛烈回响。从小到大我能看的几场中国女排夺冠的直播都看了,大家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女排姑娘们夺冠跟自己的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她们登上冠军奖台,看到五星红旗跟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我无法从中离间出来,实在做不到,就是激动得不能自已。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这也是爱国主义的感召力,这是朴素的、原始的、炽烈的、真挚的情感,在对此是该冷静刻奇还是该坦然沉浸之间,我都毫无保留地选择后者。

    因为,英雄无论如何就是英雄啊。

    而作为企图在影院中重新唤醒这几段国民记忆的《夺冠》,我没看出它在处理上有什么致命的大问题(或许终究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大得不得了),也没看出它距离自己(或者外力)所预设的目标离得很远。这些导致的结果是,我没有办法把这部商业电影与中国女排做非常冷静的切割。

    同志们,银幕上的她们,就真的是她们啊。

    一句话,我看爽了。谢谢中国女排。

    【详细】
    12886918
  • 于暖月
    2019/1/2 23:49:29
    建议看看《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关键词:希特勒、恋尸癖、建筑。

    注:此恋尸癖书中定义不完全等同字面含义。

    哦,男主的很多行为是以希特勒为脚本的,比如对建筑的热爱,但其实他是个工程师,根本不是建筑家。

    希特勒也是个假冒的博学者,利用良好的记忆力假装自己很博学,但从来没有进行有推理和认知过程的真正的学习。

    比如男主三次推倒重建,最后也没建出个成品。

    希特勒一样,热衷于

    关键词:希特勒、恋尸癖、建筑。

    注:此恋尸癖书中定义不完全等同字面含义。

    哦,男主的很多行为是以希特勒为脚本的,比如对建筑的热爱,但其实他是个工程师,根本不是建筑家。

    希特勒也是个假冒的博学者,利用良好的记忆力假装自己很博学,但从来没有进行有推理和认知过程的真正的学习。

    比如男主三次推倒重建,最后也没建出个成品。

    希特勒一样,热衷于毁坏建筑,喜欢一片废墟的城市,见“焦土命令”和试图毁灭巴黎。

    比如男主总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老头旁白说的:“平庸之人的作品”。

    希特勒因为其恋尸癖的性格,虽然很多人以为他是画家什么的,其实他的作品毫无原创力。

    用千斤顶比喻男主的性无能。

    希特勒一样。

    男主说:“男人总是错误的,女人总是无辜的。”

    暗合希特勒对梅毒和肺结核影响力的夸大,因为恋尸症患者总是对外界有着强烈敌意,生怕外界玷污了他,所以他总要给自己树个靶子。

    杀死两个小孩。

    希特勒在一次观影结束后表示:“如果儿子与帝国为敌,那么就改杀死他!”希特勒本人自杀前,逼迫其属下自杀,同时下属也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有专门章节讨论希特勒的人格,我都怀疑导演是不是研究过这本书……

    另外我必须说一句:那谁谁的头像和斯大林并列,加上red高棉,哦哦哦,都这份儿上了你怎么不把日本天皇也放上来?731比你费劲吧啦要突出的男主可给力多了。白大人一定是不屑去了解这段历史吧。有话语权的无知加自恋等于恶臭。

    以上仅供参考说错不负责。

    另外建议看过这片后被血腥吸引,而至于打高分的同学去阅读变态心理和犯罪心理,多看看,你就对这些玩意儿脱敏了。

    并且会深切得感受到无聊和乏味:恶就是恶,拿哲学、艺术、历史、美学当佐料也没用。本质就是一坨大便一样臭而无用。

    说真的,求推荐一位真实坦荡的表达者:不需要那些堆砌的装饰:恶即是恶的通行证。

    【详细】
    9868882
  • Bensen.L
    2022/7/16 7:59:22
    完全不合格的一部推理悬疑作品(含剧透)

    emm,我近些年看过的悬疑推理剧里可能只有《轮到你了》比这部剧更扯了吧。这部剧实在是一部完全不合格的悬疑推理剧,从头到尾,如果不是关心最后的真凶,我完全看不到最后一集。

    首先评价整体剧集:说搞笑也不搞笑,说悬疑也不悬疑,节奏混乱,故弄玄虚。

    一个优秀的推理小说什么样?随便拿起一部阿加莎

    emm,我近些年看过的悬疑推理剧里可能只有《轮到你了》比这部剧更扯了吧。这部剧实在是一部完全不合格的悬疑推理剧,从头到尾,如果不是关心最后的真凶,我完全看不到最后一集。

    首先评价整体剧集:说搞笑也不搞笑,说悬疑也不悬疑,节奏混乱,故弄玄虚。

    一个优秀的推理小说什么样?随便拿起一部阿加莎克里斯蒂老师的作品就明白了,很多人都有动机,很多人都有嫌疑。每个人都有秘密,但是有秘密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凶手。所有谜团都是交错在一起的,仿佛一个缠的很紧的结,你要解开这一个结,才能解开下一个结。而这部剧呢?

    前半段每集结尾故弄玄虚的摆出一个看起来就是真凶的人,下一集开场5分钟就把嫌疑用无厘头的方式洗脱了。晕血的养猫人,脾气暴躁的歌手,皆如此般。如果想做出一部大气的悬疑剧,那就请用本格来挑战我们观众,把所有该有的信息都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思考。太多太多关键信息在剧中都完全没有提及了,说个最简单的,所有嫌疑人住在几楼?最后要揭秘了告诉我们Jan也住在6楼,那早干嘛去了?

    更不要提这部剧太多太多完全奇怪或者不合理的地方了,随便一想就能列出来这些:

    1. 完全不合格的胖女人警探:毒理报告未提交,手机未上交,随随便便就把案子性质定了?你发现案子和你想象中不一样之后,把手机寄给几个做播客的平民?理由是不能reopen closed case?那你到底是希望他们揭开真相呢还是不希望呢?不希望他们揭开真相的话,何必寄手机?希望揭开真相的话,且不提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平民究竟能调查出什么名堂,如果真的揭开真相,你的上司发现你错误地把一个他杀案结成自杀案,你的下场能比自己提出来要重启调查好?完完全全不合理。

    2. 根本没有推理能力的三人组:一个还算机敏的Mabel,一个没钱没本事只有厚脸皮的Oliver,和一个孤独过久的怪老头Charles。这三个人完全不配在任何一部推理作品中担任任何调查的角色。思考没有逻辑,找嫌疑人全靠心情,排除嫌疑人全靠浅显谈话。他们首先提出的问题:Who is Tim Kono,他们想从受害人的追悼会里找一些线索。找不到线索之后就去怀疑各种“看起来奇怪”的人,养猫的霍华德。结果因为霍华德表现出来晕血,他们直接就放弃了这个嫌疑人。然后又因为名人歌手斯汀态度差,又去怀疑斯汀,见了面几句话的功夫又放弃了这个嫌疑人。怎么,这个大楼里的人全都不会说谎?最后结局仿佛想要显示Charles神机妙算一般,又来了一个三分钟失败装逼。Jan问他什么时候开始怀疑的自己,Charles说从一开始的字条,J的字体。大哥,你在开玩笑吧?那是你们第一次正式交流吧?你要是从那会儿开始怀疑,不趁着没有感情和俩同伴提出质疑,反而和人家约会,坦白真心,上床?最后发现Jan说谎了还怒斥同伴,保全Jan,非要和杀人犯1v1?如果剧的结尾不提到他们去采访Tim的邻居也就算了,你们既然能想到,那早干嘛去了?刚开头就暗示过大楼隔音不好,你们没了线索不去邻居那里打听,等着天上掉馅饼吗?

    3. 太多故弄玄虚的场景:我在这部剧的中段,一度怀疑过Jan,当然理由和最后的官方理由不同。我打消怀疑完全是因为Jan被捅伤之前门上贴了一张字条。我怎么想也不觉得她如果要自残的话还会装模作样给自己贴个纸条。给谁看啊?有人陪你回家吗?实在没想到,最后给我重重一击,就是故弄玄虚。

    4. 熟食大叔和儿子。不得不承认儿子为主,一直静音的那集我有点喜欢。但这两位爷也是俩怪咖。首先说熟食大叔,调查的是谁,Tim Kono,Tim Kono是谁?是目睹你儿子十年前杀人的人。这人死了你就当理所当然?还赞助调查?真不怕查着查着查到十年前的事儿给自己儿子的事儿抖搂出来啊?还让Oliver去把最后一集做出来,说他们爷儿俩是无辜的。大哥,你俩在火警之前就站外面了,是不是无辜的用他说吗?你随便找俩目击证人不就给他们嘴堵死了吗?然后还放着他们自己去做节目,最后人家来一正义凛然,给你卖了吧。这儿子也是,被发现犯罪了,给Oliver和Mabel俩人蒙眼送到垃圾场了,啥也没干让他老子开车接回去了。干嘛呢?嫌油太便宜了是吧?

    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倒数第二集出现的毫无意义的Charles的替身,明明是Zoe男友却出来就和Mabel搞上的Oscar,最后也没表明身份的和Charles以前女儿有联系的黑皮肤小哥,帮着破案但却啥也没帮上忙的狂热粉丝们,等等等等...

    我并不算一个推理方便的专业评论家,我只是一个多少看过一些悬疑推理作品的爱好者。如果连我这样的爱好者都对这部剧随随便便能看出这么多不合理,这么多故弄玄虚,这么多毫无意义的地方,那这部剧真的不配豆瓣上一个8.2的评分。

    这部剧的开头结尾倒是很契合这部剧的质量,开头是Who is Tim Kono,结尾是We are all Tim Kono.

    四个字:不知所云。

    【详细】
    145162257
  • 随便
    2021/2/9 19:31:29
    又是sb珠江台

    珠江台就喜欢搜这些烂剧来看。。。。。。。。。。。。。。。。。。。。。。。。。。。。。。。。。。。。。。。。。。。。。。。。。。。。。。。。。。。。。。。。。。。。。。。。。。。。。。。。。。。。。。。。。。。。。。。。。。。。。。。。。。。。。。。。。。。。。。。。。。。。。。。。。。。。。。。。。。。。

    珠江台就喜欢搜这些烂剧来看。。。。。。。。。。。。。。。。。。。。。。。。。。。。。。。。。。。。。。。。。。。。。。。。。。。。。。。。。。。。。。。。。。。。。。。。。。。。。。。。。。。。。。。。。。。。。。。。。。。。。。。。。。。。。。。。。。。。。。。。。。。。。。。。。。。。。。。。。。。。

    【详细】
    13206160
  • 樱桃味汽水
    2022/12/2 21:26:28
    在某个地方,一切皆有可能

    当影片最后王子笑的时候,我好像才明白西蒙的选择是正确的。世界的规则刻板存在人们心里,但就是存在因为爱打破常规的人,我们隔岸相望,在心中充满祝福。我们都想保护自己的一切,但是牺牲好像是不可避免的。世间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太新奇,我们忙于探索,也困惑其中。

    love is love.

    当影片最后王子笑的时候,我好像才明白西蒙的选择是正确的。世界的规则刻板存在人们心里,但就是存在因为爱打破常规的人,我们隔岸相望,在心中充满祝福。我们都想保护自己的一切,但是牺牲好像是不可避免的。世间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太新奇,我们忙于探索,也困惑其中。

    love is love.

    永远为两个人越过千辛万难的经历所感动。

    【详细】
  • 14795232
  • V
    2019/1/21 16:24:09
    【惩罚者】第二季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相比第一季,这一季更加的暴力和血腥,罚叔还是那个能打能抗的惩罚者,乔伯恩瑟出色的表演令人折服。 本季主要分两条线,反派拼图比利线与女孩逃亡线。主要还是聚焦于罚叔于比利之间的恩怨。这两条线到后面有点神展开,有点混乱,有点拖。个别角色的行为让人摸不着头脑。 事实...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相比第一季,这一季更加的暴力和血腥,罚叔还是那个能打能抗的惩罚者,乔伯恩瑟出色的表演令人折服。 本季主要分两条线,反派拼图比利线与女孩逃亡线。主要还是聚焦于罚叔于比利之间的恩怨。这两条线到后面有点神展开,有点混乱,有点拖。个别角色的行为让人摸不着头脑。 事实...  (展开)
    【详细】
    9909253
  • 我的画笔哪去了
    2019/4/8 21:18:15
    逃离东德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二战结束后,再次沦为战败国的德国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 5月23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故事就发生在东德边境小镇,然而令人好奇的是,男主一家看似家境富裕,幸福美满,可为何却依然一心逃离,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促使他们做出如

    二战结束后,再次沦为战败国的德国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 5月23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故事就发生在东德边境小镇,然而令人好奇的是,男主一家看似家境富裕,幸福美满,可为何却依然一心逃离,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促使他们做出如此以身试险的选择?

    这就要从东德和西德的分化开始。

    在世界形成以苏联、美国为首的两极对抗政治格局的历史条件下,德国一分为二分别隶属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尖锐对的政治制度。

    不愧是一个产生过歌德、巴赫、贝多芬、马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莱布尼茨、海德格尔、韦伯、爱因斯坦等的国度,战后仅仅几年时间,东、西德国分别在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先看东德:在德国统一社会党(战后德国共产党和德国民主社会党合并而成)的领导下,战后不到五年,即1950年,工业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其中,1950——1970年的生产性国民收入持续翻两番,年平均增长7.2%,一度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强国,成为东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民众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一个人口不足1700万的国家创造了如此奇迹,举世赞叹。因而曾被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称为“社会主义的橱窗”。前来东德参观的“兄弟国家”代表团的同志们眼看如此现代化的厂房、壮观的流水线、高精尖的设备,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如果一个中国大陆人在20世纪70年代到了东德,一定会惊叹这就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了。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东德的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虽然开始出现负增长,但世界银行《198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结果显示,民主德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562亿美元,人均400美元,居世界第89位,居社会主义国家第1位。

    再看西德(联邦德国):同样不到五年时间,即1950年,联邦德国的工业同样超过战前的水平。1950年到1965年,累计投资2281亿美元推动经济高速增长,持续保持15年的“莱茵奇迹”。1950至1965年,年平均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3.3%和15.8%。1965年的贸易额是1950年的8倍。20世纪60年代初,西德国民总产值超过英法两国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1968年开始被日本取代成世界老四)。1971年,西德的外汇储备达到186.57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仅从单纯的经济发展统计数字上而言,东、西德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因为东德国土不及西德一半,人口不及西德1/3)。但如果比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自的社会财富增长了多少,国民从中得到多少实惠,优劣就极为明显了。

    ——同时在战后一片战争废墟上建立的东、西德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为应付严重的困难,东、西德国在战后都实行配给制。但极短时间里就出现了巨大悬殊:联邦德国成立后不久,国内市场很快出现了繁荣景象,大小商场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十分旺盛。1950年开始,西德政府便取消了配给制;而东德到1958年仍不符合取消配给制条件。只为顾及“社会主义橱窗”的面子,东德政府在这年打肿脸皮充胖子宣布取消配给制。然而取消配给制后,商品匮乏和单一的局面依旧。吃饭、穿衣,甚至日用品都要凭票供给。

    东德表面的辉煌难于掩盖现实的暗淡。究其原因,一是它沿袭了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在统一社会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带有浓厚军事命令色彩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计划,并把它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过于偏重重工业、军工企业和国家面子工程的投入和建设,农业以及与国民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业被严重忽视,国民经济一直畸形发展。同时,它与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先是打压个体经济,后是不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甚至不允许个人购买汽车),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劳动报酬制度(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收入都差不多),导致国民生产积极性和思维创新能力因此严重受挫,劳动、产生效率与官方的统计数字和漂亮的面子工程反差太大。

    为在与西德的竞赛中获胜,东德政府极尽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先是提出“只有生产好才能生活好”的口号,开动宣传机器鼓舞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不断在国民中大搞类似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无偿劳动,后来见成效低微,于是不顾民众日益不满的怨气,用制度化的形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并最终引发大规模流血抗争运动——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大批工人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当局提高劳动定额和时间却不涨工资,东德当局开枪镇压,酿成血案,成为冷战时期整个“东欧”第一起大规模民众抗争事件,也是后来民众大逃亡、政府不得不建起柏林墙圈禁民众的一个重要缘由。

    而西德却完全是另一番风景:从阿登纳总理领导下的第一届政府开始,便致力建立一个既能发挥市场竞争活力,又兼顾社会平等和福利保障的“社会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体制。

    与东德的“只有产生好才生活好”相反,阿登纳政府提出了“只有生活好才能生产好”的口号。从五十年代开始,短短二十年间,国民便建立了一个世界上花费最大、设计得很周详的社会保障体制。——1977至1978年度中,举国全年社会福利金额总计达3000 亿马克(约合1,250 亿美元),即平均每个居民享用社会福利金2015美元。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东、西德国的差距越拉越大。以1988年为例,东德人均GDP仅为西德的1/4,劳动生产率仅为西德的30%,进出口贸易为西德的1/10,科技水平落后于西德20年。东德工人的平均月工资收入为1270东德马克,而联邦德国为3850西德马克,按照1: 1的比率计算,民主德国的平均月工资只及联邦德国的三分之一。至1989年,东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降为联邦德国的33%。并欠下210亿美元的外债(那时的210亿美元,绝不是现在210亿美元!)。

    诚然,西德的持续辉煌,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政府首脑和其内阁成员个人能力有多强,制度和政策才是最关键因素。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判断社会制度的优劣,不用进行意识形态论证,看同一个民族建立的两个国家,人们往哪里跑,就一清二楚了。”

    尼克松上述话语并非先知式的预言,而是对东、西德当时的现实有感而发——上世纪50年代始,就在东、西德的经济在世人啧啧称奇声中快速腾飞之时,一宗令人预想不到的事情很快出现了:东德建国后,每年有十几万、几十万国民越过还没有封闭的边界逃向西德。整个五十年代,人口不足1700万的东德,竟有270万左右的民众逃向西德。其中精英人才和技术骨干占据不小比例:大概有6000名医生、药剂师,8000名司法人员,750名教授,34000名教师和工程师。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损失。

    如此严重的逃亡潮不但对东德的“软实力”造成巨大损失,对唯一的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二战后由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及其领导的政府合法性构成极大冲击,也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脸上无光。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时的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不得不警告时任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我们不能以开放的边界与资本主义竞争了!”于是,1961年8月开始,东西德之间快速矗立起一道高3.6米、宽1.2米全长155公里,配备了铁丝网、瞭望塔、堑壕的钢筋水泥墙。这就是著称于世、存活了28年的“柏林墙”。

    而故事的背景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开始时奋力奔跑却被击毙,主人公一家第一次飞行未曾越过的,就是著名的“柏林墙”。

    柏林墙建成后,东德国民的逃亡史便成为一部血泪斑斑的逃亡史——人们不顾危险,采用游泳、挖地道、跳高楼、用重型汽车硬撞、自造潜水艇、热气球、滑翔机、弹射器等手段逃亡西德。

    在此不得不感叹,德国人的知识素养,工业水平,动手能力在电影中充分体现,谁家能自己造出一个热气球,甚至滑翔机…(注意,电影中男配说过,造飞机不是问题,只是限制于跑道因素)。

    话说回来,东德的失败是必然。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府犯错并不可怕,怕的是明知犯错(甚至是致命错误),却不敢正视。甚至一再寻找各种借口、理由予之掩饰和遮丑。在纪念柏林墙建立20周年的时候,时任东德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的昂纳克大言不惭、自欺欺人地告诉世界:“由于构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我们才捍卫住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成就”。所谓“捍卫住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成就”,诚然是一句恬不知耻的谎言。但柏林墙的构筑,确实有力地阻止了东德民众的大规模逃亡。——从建墙前每年十几万、几十万人逃亡,到建墙后1961-1980年只有17.7万人成功逃离,每年约为八九千人。

    建立在乌托邦虚幻信仰的政党一旦面临挫折,便极易滑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之中。1962年,面对两难的抉择,东德统一社会党领导最高层想出了一个遗臭万年、并最终促使该党被人民彻底唾弃的馊主意:用政治犯换马克。并派人与西德政府协商。东德提出赎金的标准是:一个普通工人3万马克;教师4万-5万马克;医生要付出15万到18万马克;经讨价还价,最后双方同意用平均每人4万马克的赎金达成这笔交易。之后,每年不断地重复着这种交易。到1989年秋天柏林墙倒塌,共有33755名政治囚犯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了自由。这些人的家属则多达25万人随之迁往西德。

    僵死的意识形态和极为刻板的官僚思维定势,又常常让列宁主义政党领导下的政府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蠢事——二战后,美国不分意识形态,实行旨在帮助欧洲走出战后经济危机的“马歇尔计划”。西德从马歇尔计划中人均获得140马克的补助。而仰苏联鼻息的东德党政领导人却视马歇尔计划为美国资本主义统治扩张到全欧洲的一项战略,将这一援助拒之门外。

    中国有句古训,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西德的富足与繁华,其实并非东德民众大逃亡,并最终“亡党亡国”的最主要诱因。严重的社会不公、官僚阶层的特权和腐败、令人窒息的政治高压,看不到前途和出路等,才是最重要因素——东德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中获利的只是少数的党政官员。尤其是以第一书记为首的主要高干,享受着各种合法的特权:可以在商店买到老百姓见不到的、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商品;享受特殊的医疗服务;周末和节假日可以到别墅去度假。

    而权为上级所授的官僚体制,不但导致溜须拍马、贿赂盛行、贪污腐败成风,还导致任人唯亲、裙带关系之风的阶级固化局面。而最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国家恐怖主义威胁。——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50年代下旬,东德统一社会党领袖乌布利按斯大林肃杀模式进行了“清党”,有151000名党员被整肃(当时东德总人口不足1700万)。通过大规模清洗,党政权力高度集中在个人手里,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特权阶层。比“肃杀”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秘密警察对国人密不透风的监督——东德并入西德之前,东德秘密警察达9.1万人。

    而间接充当线人、密探工作的总人数则接近50万。在柏林墙倒塌前约30年里,平均每天有8位东德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罪名遭逮捕。如果算上线民,平均每66名东德公民中就有一人常年为秘密警察工作,对比于盖世太保(1:2000)和克格勃(1:5830),这个比例可谓高的离谱。前东德仅有的1800万人口中,有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也就是说,每3个东德人中就有一人曾处于秘密警察的监控之下。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东德人民的忍耐性已到了临界点。从1986年开始,不少民众冒着危险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拆除柏林墙、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民主、人权、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

    然而,以昂纳克为首的东德政府此时不但不反省、检讨过失,反色厉内荏把国人的正当批评说成是“极端主义分子的诋毁”;把民众的意愿和诉求说成是“外来的危险和少数人的挑动”。并警告“要提防来自帝国主义方面的危险”——造孽沉重难于自拔的昂纳克自恃有“老大哥”苏联撑腰,危机四伏之时仍心怀侥幸。就在柏林墙被推倒前10个月的1989年1月,他仍强打信心声称:“当年导致筑墙的条件存在多久,这座反法西斯的护墙就存在多久,50年和100年后它也必定还巍然屹立。”

    昂纳克的声色俱厉更增加了人民的对立和愤怒情绪,更多的国人加入反抗行列。1989年5月7日,莱比锡民众举行游行示威,昂纳克政府派军警镇压抓捕了一百多人。并对世界宣称:“无论是公牛还是驴子都没办法阻止社会主义前进。”昂纳克的残暴顽固更激起了国民的反抗,1989年10月2日,莱比锡2万示威者上街游行抗议。10月9日,又有7万人上街,游行民众喊出“我们是人民”的口号,向统治者表达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

    最终,在周边国家不断的资本主义浪潮,苏联解体的大环境中,东德退出了历史舞台,现代工业4.0的民主德国成了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中坚力量。

    【详细】
    100995371
  • 亮亮亮
    2016/12/8 10:20:19
    小翻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男主是一个宠物实验员(看起来是一个安静,软弱)一日在公车上偶遇了女主(高中同学,大一届) 前去问候,发现女主完全不认识她。 之后男主去了女主打工的餐厅,再次问候,发现女主没有记住她。 女主回家后,有一个姐妹和她在聊天(聊什么我没有注意看) 之后女主上班的时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男主是一个宠物实验员(看起来是一个安静,软弱)一日在公车上偶遇了女主(高中同学,大一届) 前去问候,发现女主完全不认识她。 之后男主去了女主打工的餐厅,再次问候,发现女主没有记住她。 女主回家后,有一个姐妹和她在聊天(聊什么我没有注意看) 之后女主上班的时候...  (展开)
    【详细】
    8216255
  • 末药煎肉塔
    2015/6/19 18:25:26
    一种超越星盘和八字的性格分析法
    为什么我们在面对一个人时心里会问:TA到底在想什么?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觉脑袋里有好几个声音在吵架?
      为什么 “长大”似乎是一件很突然的事?
      这些问题,就是彼特-道格特和他的制作班底打算在《头脑特工队》里一探究竟的问题。
      一切源起于导演道格特的一个真实的困惑:他的女儿Elie小时候一直是个活力四射的快乐孩子,跟《飞屋环游记》里那个后来成了男主角妻子的小女孩
    为什么我们在面对一个人时心里会问:TA到底在想什么?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觉脑袋里有好几个声音在吵架?
      为什么 “长大”似乎是一件很突然的事?
      这些问题,就是彼特-道格特和他的制作班底打算在《头脑特工队》里一探究竟的问题。
      一切源起于导演道格特的一个真实的困惑:他的女儿Elie小时候一直是个活力四射的快乐孩子,跟《飞屋环游记》里那个后来成了男主角妻子的小女孩一样的张牙舞爪(Elie为她配音)。然而当Elie长到11岁时,她一下子变得安静寡言起来。
      ——她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正是这个问题,让道格特决定要做一个与“头脑”有关的故事。一个名叫Riley的小女孩跟着父母跨越大半个国家从明尼苏达搬到了旧金山,面对着新环境的全面挑战,然而这只是故事的背景。真正的故事存在于她的大脑内:在头脑的“司令部”里住着五位情绪小人,他们一同操纵着Riley的行为,管理司令部外神奇的长期记忆、潜意识……一个有科学理论支撑,却又完全虚构的世界。
      在让皮粉持续失望好几年之后,这一回皮克斯终于“开着脑洞打开了脑洞”。不是公主不是续集,而是彻底的原创。而且,这回的创意也不是擅长烹饪的老鼠大厨,或者靠一堆气球飞到南美的房子,《头脑特工队》的创意甚至比前两者更有野心,它潜入人体最神秘的器官,带来了一套天马行空却又逻辑自洽的大脑理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自己脑袋里想过的任何事。


    【情绪小人进化史】

      快乐(Joy)、悲伤(Sadness)、恐惧(Fear)、厌恶(Disgust)、愤怒(Anger),这是女主角Riley脑内的五位情绪司令官,也是《头脑特工队》定义的五种基本情绪。
      Joy是那个总想逗你开心的角色。她自带光圈上蹿下跳,常年呼吁“起来嗨”,遇到困难口头禅是“我能搞定”(I can fix it)。她不遗余力让你快乐。
      Fear是提醒你远离危险的角色。人生中危机重重,不只有墙角的蜘蛛或90度过山车才算危险,如果没有Fear逼你在考试前通宵复习,估计你还能再挂几科。
      Disgust使你的身心免遭“毒害”。因为Disgust,你拒绝去吃英国菜、爱上比裂帛、穿成杀马特。(当然有的Disgust毕竟能力有限。。
      Anger保证你被世界公平对待。隔壁老王打你?喷火分分钟烧死他。街上情侣秀恩爱?喷火烧死异性恋。女神把你甩了?喷火……等等,好像是Sadness来了。
      Sadness究竟何许人也?谁也不知道。她总是悄无声息地出现,不由自主地去碰操作台。然后你痛哭失声,或者一瞬间悲从中来。
      在刚决定由“情绪”作主角时,道格特跟他的同事一起做了大量研究。人类究竟有多少种基本情感?科学家的答案并不一致,有的说3种,有人则认为有27种之多。本片的顾问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Paul Ekman在1972年给出的答案是6种: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道格特一开始考虑过这个组合,但最终觉得“惊讶”(Surprise)跟“恐惧”有些相似而舍弃了。他在最开始的脑暴阶段还考虑过使用“乐观”(Optimistic)、骄傲(Pride)还有“幸灾乐祸”(Schandenfreude),但后来被告知“乐观”不是一种情绪,后两者又略显多余。
      设计情绪的形象成了最大挑战之一。人人都有这些情绪,但谁也没见过它们。它们不该完全拟人化,而且得跟我们对这些情绪的感觉相符。
      我们最终看到的情绪小人就从这个思路得来。Joy就像是一颗星星,不停跳动浑身发光。我们开心的时候,好像也是“整个世界都亮了”。
      Sadness是一颗倒立的蓝色泪滴,衣着臃肿行动迟缓。悲伤时你总想躲起来,裹紧自己静静发会呆。
      Anger是一块头顶能喷火的红色砖头,随时都能“气的冒火”。愤怒能战胜恐惧,所以Anger经常殴打Fear。
      Fear是一根敏感的神经,脑袋后挂着一根狗尾巴似的头发,它会随着受惊吓程度凹出不同造型,就像我们受到惊吓时“头发都竖起来了”。
      Disgust是一颗西兰花——Riley最讨厌的食物。好吧,导演表示,在设计时大家觉得小孩子会被西兰花恶心到……
      情绪的颜色是比较容易确定的部分,忧郁的蓝、恼火的红,或是闪亮的黄都很直观。绿色是蔬菜的颜色,小孩子多半都不爱吃,至于恐惧先生的紫色,那是挑剩下的。
      配音也是塑造情绪的重要部分。最早加入的是给Anger配音的Lewis Black,他的标志性咆哮腔调让制片人第一时间想到了他;Fear的配音Bill Hader曾是“周六夜现场”(SNL)的模仿达人和资深段子手,也是皮克斯的老缠粉,为故事提供了不少创意;Disgust的配音演员Mindy Kaling经常演绎类似的碧池角色;配Sadness的Phyllis Smith则是第一次给动画片配音(顺便一提,Sadness的原设定是个男孩,但团队觉得这样一来女主角的情绪小队里就太多男性了);最难配音的角色是Joy,导演并不想要一个啦啦队长般的闹腾角色,而更想要个有真实感、假小子型的Joy。这种“打鸡血”和“招人烦”之间的平衡非常难把握,好在最后进组的Amy Poehler是主持了三年金球奖的顶尖段子手,超快语速carry全场。
      在Riley的大脑中,Joy是她的情绪总司令,这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设定是天性快乐的孩子,另一方面则代表着天下父母的普遍心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
      但在故事中我们也会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是由Joy支配的。有的人天生悲伤,有的人暴躁易怒,芸芸众生是如此复杂,或许还有人是好几种情绪在撕逼夺权也说不定。(which is me

    【大脑世界建筑史】

      情绪小人各就各位,接下来就是打造大脑世界的时刻了。跟情绪小人一样,这是个从无到有的苦逼过程。大脑司令部的内部设计灵感来源于下丘脑,同时制作人不想让它看起来太科幻,而希望它是个看上去温暖舒适、能让情绪们安家的地方。
      白天产生的记忆球会暂时储存在司令部的架子上(短期记忆),而当夜里睡着时,这些记忆会随着管道滚入层层叠叠宛如迷宫的长期记忆之中,那里有头脑工人(Mind Worker)负责整理(时不时让神曲蹦出来给你洗脑的也是它们),不重要的记忆比如隔壁老王的电话,就是“忘记师”(Forgetter)的工作了。
      顺便一提,“记忆”和“长期记忆”在最初是设计成了露珠和蜘蛛网的样子。后来制作者在设计结构时去参观了吉利贝利糖果公司和一家鸡蛋加工厂,尤其是鸡蛋厂里高大上的生产设备让制作者感到了灵魂的震颤,于是有了后来的记忆球输送管道。
      个性之岛(Personality Islands)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决定因素,每个核心记忆(Core Memory)点亮一座岛屿,照映我们性格中的某一部分。温暖的家庭生活,一起闯祸的挚友,第一次比赛拿了冠军,第一次挑战蹦极……这些核心记忆组成了我们性格中的每一点——当然,并不都是闪光点。每当失去一个核心记忆,性格中对应的那部分就会轰然消失。还好的是,这些岛屿都能重建。
      抽象思维(Abstract Thought)是最为怪异的地方之一,它能把情绪、想法通通压成二维再到一维。因为11岁的Riley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所以这里是危险的施工重地。
      毫无疑问,造梦制片厂(Dream Production)是制作团队玩得最high的地方。为Fear配音的Bill Hader邀请导演到周六夜现场的后台呆了一个星期,于是最终有了这个SNL和好莱坞的山寨混合体。
      潜意识(Subconscious)的设计师参照了很多恐怖电影做出了这个阴森森的空间。许多西方人的潜意识里都关着一只小丑(有时候是麦当劳叔叔)。然而我国很多青年的潜意识里关着一只冯远征老师。
      记忆废墟(Memory Dump)是深渊的垃圾堆。隔壁老王的电话号码就丢在这里,然而你永远都想不起来了。
      哦对了,我们年幼时还可能有过想象出来的朋友,就像BingBong一样,它是我们喜欢的各种东西的混合体,陪我们说话陪我们玩(你对着空气说话把爸妈吓坏的时候),但长大后我们抛弃了它。


    【头脑特工启示录】

      《头脑特工队》的主题依旧是成长。这听起来似乎是个说烂了的话题,然而这回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被情绪挟持,我们为何会遗忘,甚至包括为什么听了一首滑板鞋你就会一直在脑子里摩擦摩擦。
      这个成长的过程不再限于Riley克服了种种不适面对新生活,也不限于父母们看过后释怀了孩子终将变成有独立意志的个体离自己而去的现实。
      这个成长更是我们在这个故事后对自己的全新认识。

      其一,接纳每一种情绪。
      我们总是渴望欢乐抵抗悲伤,赞扬乐观嘲弄消极。社会文化鼓励我们做一个活泼外向、积极阳光的正能量人类,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人设都是Joy坐镇中央,带着“I 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万难。
      更多时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负面情绪”给我们力量:悲伤让我们深刻,去学习和体验,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惧使我们未雨绸缪,小心驶得万年船;愤怒为我们划出底线,警告外敌不可侵犯;厌恶决定品格,阻挡我们跟风从众失去自我。快乐的确让我们过得更好,但很多时候,盲目的乐观却无济于事。它是烧过天际短暂的流星,绚烂耀目,然而亘古不变的却是深邃广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开始的设计中,制作团队是让Joy和Fear一起飞出了总部结伴冒险,然而后来却发现故事顺不下去——他们想让Joy在这段经历中有所顿悟,去做一些从前不会去做的事,但Fear无法完成这个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只有Sadness能够给Joy上这么一课。
      也许我们一开始也都像单纯的Joy一样,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义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伤的能力,并没有让人生变得完美。人的成长中会有很多的艰难时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电影也无法度过,而这个时候找个安静的角落大哭一场,却能帮你满血复活重新再战。于是最后我们终将走过Joy的路,明白悲伤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正是Sadness将你引向光明。
      每种情绪都塑造着我们。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

      其二,成长伴随着失去。
      每个人成长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场大病,有人从乡村搬进城市。这是一个无人能逃避的过程。当我们突然看到纷繁芜杂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在那一刻变成阳光下飞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于是每个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夹缝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样,Joy离奇消失,剩余的家伙你争我抢,于是变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经的小天使死哪了?这好像是个很突然的过程,我们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无忧无虑的我们。
      这并不是一个拍给儿童看的成长故事。对于那些还没长大的孩子们来说,这五个情绪小人加起来恐怕还比不上一个能卖萌的大白。然而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已为父母的观众们,它却是精心制作的一场内心冒险,充满了太多让人会心一笑或是细思恐极的巧思。
      《头脑特工队》的制作团队大多数都已为人父母,这部电影有很多他们的切身感受。当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拥有了秘密,变得有所保留,许多父母都偷偷想过:别长大啊,如果时间能永远停留在我们亲密无间的时刻多好。
      本片制片人Jonas Rivera说过:“身为父母,有很多的时刻我都希望时间能永远停下来。但那并不对。那不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职责,我们的职责是为他们指引前路。”于是有了结尾一家人泪中带笑的相拥。
      每个人都经历过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纯粹的记忆球,失去曾经引以为傲的个性之岛。然而失去是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个悲欣交集的过程。
      当失去来临,我们需要告别。有时候我们用彻底忘记来告别,有时候我们在废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着,记忆从此不再毫无杂质,交织的情绪让回忆开始五味杂陈。然而这正是人生。懂得悲伤,方能体验欢乐的可贵;背负过沉重,才能拥有真正的轻松。
      从单纯走向复杂,从孩童变成大人,还有结尾隐隐一现的“青春期”,这终究还是个阳光灿烂的故事。
      (本片将不会有续集,不过开下脑洞,衰老又是什么样呢?记忆球成批褪色,情绪小人恹恹欲睡,整个世界向遗忘的深渊坍塌……Sadness你不要再往下写了


    【如何用《头脑特工队》进行一次性格分析?】

      其实这才是我看完电影想到的第一件事。
      我觉得《头脑特工队》最棒的一点莫过于,Riley的故事结束了,然而观众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当观众把片中的设定套在自己身上,会发现,自己经历的成长之路或许是一部更加精彩的电影。
      你可以利用本片的理论给自己写一份生动的性格分析书,当然,对别人也可以使用。
      比如说:
      我叫乔治马丁,我每天都在五万多具尸体中醒来,但我从来不做噩梦,因为造梦制片厂根本没那么多演员。而且Fear他早就死掉了。其他还有谁活着我也不清楚,但是每一季GOT的结尾看到观众反应Joy就会蹦出来好好干活。我的长期记忆塞得比别人都满,因为十几年前的伏笔球我也不能扔掉,还得经常让工人拿下来擦擦。不过最近实在有点塞不下了,是时候找Anger出来填填坑了……Oops,我的“有坑必填岛”几年前就已经塌了。
      你感受一下。


    --------------------------------
    【Fun facts】

    -背景中的记忆球里很多影像是《飞屋》里的片段
    -当Riley和爸妈长途跋涉来到旧金山时,他们遇到的鸟站在电话线上的场景来自皮克斯2000年的短片《鸟!鸟!鸟!》
    -Riley教室的那个地球仪也出现在了《玩具总动员》系列的每一部
    -Riley的一个同学穿着印有《玩具总动员》角色的衣服
    -旧金山街景中的许多车上贴着来自《汽车总动员》的车尾贴纸
    -Riley老爸的公司名叫Brang,是个毫无意义的词语,叫这个名字是为了使它听起来更像个初创公司——这与湾区浓厚的科技创业气氛很搭调
    -旧金山的一个停车咪表上写的是:“25美分或1美元硬币,或者‘火人节’期间物品交换”( Quarters and Dollar Coins or Barter During Burning Man)
    -作为对沃尔特迪斯尼家族博物馆的致敬,Riley去的冰球场地正好是博物馆在旧金山的位置(104 Montgomery St, San Francisco, CA 94129)


    (禁转~)
    【详细】
    75046208
  • 光羽
    2021/5/20 18:38:08
    大结局!一片赞誉!剧情封神?!

    大结局播出后,大家一片赞誉,甚至有不少公众号营销号将窥探封神。真是如此吗?不得不说现在的观众心真大。首先崔英信的梦想是创造没有杀人,没有内乱,没有战争的世界。但根据前面的剧情,没有变态基因不代表不会杀人/做坏事。所以实验和法案最多只是除去变态杀人魔,但变态杀人魔做的杀人案应该不占多数吧..所以其实并没有可能创造“理想世界”??另外,之前成耀汉完全没有办法去报警或找记者。80也是完全没有办法自

    大结局播出后,大家一片赞誉,甚至有不少公众号营销号将窥探封神。真是如此吗?不得不说现在的观众心真大。首先崔英信的梦想是创造没有杀人,没有内乱,没有战争的世界。但根据前面的剧情,没有变态基因不代表不会杀人/做坏事。所以实验和法案最多只是除去变态杀人魔,但变态杀人魔做的杀人案应该不占多数吧..所以其实并没有可能创造“理想世界”??另外,之前成耀汉完全没有办法去报警或找记者。80也是完全没有办法自首。但是到了大结局,原来pd和博士两人联手就轻易做到了。至于怎么突破层层阻碍,让80自首的,就要观众自己脑补了。应该有不可能的任务那样刺激。之前成耀汉那么难,其实直接现身去找警察记者就好了嘛??成智恩的人设完全是心机...发现儿子有问题自己不杀要护士杀(只有杀这一个方法也是醉了)也不知道编剧是故意如此还是什么。而且成智恩是一直在监视80吗?从小到大都在监视?不是的话为什么看背影就能认出是他。血浓于水,心灵感应?为什么pd的爸没有?而且成智恩一早就只是成耀汉是好人的话,为什么之前看到染血衣服会那么惊恐?你儿子是医生啊!靠还有崔英信说80是变态和天才基因兼具。所以一般的变态并没有高智商...不怪得老韩那么...??Pd自首,我???之前不是为了儿子也不要被调查的么?现在不在乎了?(之前剧情没推进,还不能认亲所以没人能够帮忙照顾吗???)总统推动法案的理由也很牵强。只能说是编剧为了制造冲突吧。(崔英信为了推动法案做了实验,引诱杀人,最后被逮捕。然后总统继续推动,代表?)对啦角色是很可怜,李昇基演技是很好,但是剧情是在拉胯。结局不理前因后果,单看人物感情(主要是80)是处理得不错。有一说一,最后的红砖墙场景也选得不错,很压抑。但瑜不掩瑕。观众不能这样就无视缺点啊。但如果你很投入编剧的设定,那么你肯定会觉得没问题。因为编剧刻意模糊几点,强化几点,俗称强行合理化。只能说,如果李昇基没参演,这剧就是一坨??。韩网是什么反应啊?也是一片赞誉么?

    【详细】
    13556828
  • 爱吃葱油面
    2014/4/1 10:15:58
    空中浩劫第二季笔记 / dahaot
    有部分剧透

    Blow Out(Ripped from the Cockpit)-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
    1990-6-10
    BAC-111-528FL
    笼统地说,此次事件没有人员死亡,驾驶室的窗户爆裂,发生爆炸性减压。而这起事故的惊人之处就是机长因为减压后机舱内外的巨大压差而被吸出窗户,贴在了飞机上。几名空乘一直拽着机长的脚,才得以保全机长没有随风吹走。而他们的坚持
    有部分剧透

    Blow Out(Ripped from the Cockpit)-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
    1990-6-10
    BAC-111-528FL
    笼统地说,此次事件没有人员死亡,驾驶室的窗户爆裂,发生爆炸性减压。而这起事故的惊人之处就是机长因为减压后机舱内外的巨大压差而被吸出窗户,贴在了飞机上。几名空乘一直拽着机长的脚,才得以保全机长没有随风吹走。而他们的坚持换来了机长的生命,这起事故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人类在极限下的求生本能。后续的实验其实证明了,机组成员的行为超越了人类的一些极限,平安降落是个奇迹。这就是整个航空业,飞行员和乘客的最基本理念之一,信任。基本在危急情况下,都是飞行员英雄般的举动力挽狂澜。这也是最近马航MH370所担心的,他们的飞行员到底做了什么?失去了信任,马航就难以生存了。
    同时我们注意到,驾驶室的窗户爆裂,是维修的失误,仅凭肉眼对比两种螺丝就认为相同,而不是查阅手册,最终失误。但是,背后的问题是,航空公司根本就没有给他们查阅手册的时间,飞机就要重新起飞了,余下的话写在第二集里。

    A Wounded Bird(One Wing Flight)-大西洋东南航空529号班机
    1995-8-21
    EMB-120
    维修的疏失导致螺旋桨金属疲劳,扇叶折断而发动机爆炸,降落后的大火夺走生命。
    所有事情最终都是金钱的问题。我们可以指责发螺旋桨生产厂商的失误造成事故的第一原因,但是飞机落地时,人都还活着,而熊熊大火导致人命归天。飞机燃料本可以是低可燃性的,但是成本的升高却使得其没有什么市场。我们在坐飞机的时候达成的基本认识,是航空公司在想尽办法赚我们的钱。所以他们的高票价是黑心的结果,而这时尽管有一方想提高成本而提高安全性,也成了惘然。
    这太痛苦,人类当技术已经可以挽救生命的时候,为何仍然做不到。用片中一位医生的话语,“我从没在同一时间见到如此多的苦难”,而怎么才能避免这种苦难呢?
            
    The Killing Machine(Hijacked)-法国航空8969号班机
    1994-12-24
    空中客车A300B2-1C
    这是本季之中唯一的劫机事件。阿尔及利亚的恐怖分子劫持了飞机,企图使其飞往巴黎,在马里被法国特种部队解救。我们注意到开始的时候恐怖分子提出的条件是离开阿尔及尔,前往巴黎开记者会。以我们的思维很容易的认为这是阿国内部的争端,若不满足他们,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政治事件比起技术问题,背后总有更多的秘密。最后机上的恐怖分子全部死亡,所以其组织的表态是最大的消息来源,他们劫持飞机,是为了在埃菲尔铁塔上空炸毁飞机,而非记者会。
    而法特种部队的解救十分成功,没有人质死亡。这里可以注意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劫机者在最后时刻没有把枪口对准任何人质,数十个小时的相处使他们的产生了感情,这使得强行攻击得到可能。对心理作用的研究看起来对化解劫持危机至关重要,当然,这次事件的劫机者准备并不够充分,他们“像孩子一样兴奋”的在驾驶舱中。后来,专业的劫机者发动了攻势,那就是911了。

    Lost(Crash on the Mountain)-美国航空965号班机
    1995-12-20
    波音757-223
    这次事故中飞机在狭窄的山区飞行,机师失误,可控飞行撞地。
    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句航空业的名言“没事事故是因为单一的错误发生。”飞机这种庞大的航空器,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有各种方法避免事故,只不过我们需要看到事故的苗头。所有的坠机都是连锁反应,只要有一环避免就能避免。这就和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似的,曹操只有醒悟一次就可不败,但是就会大败。与其说是运气使然,我觉得就是人类的心理在作怪。漫不经心且刚愎自用,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飞行的失败,后果太过严重。
    这就是海恩法则的力量,其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是航空业给整个人类的教训,连锁反应和责任心的缺失,什么也挽救不了。

    Missing Over New York(Deadly Delay)-哥伦比亚航空052号班机
    1990-1-25
    波音707-320B
    这起事故中飞机因为纽约的天气原因,被控管制室反复盘旋,最终因为及其恶劣的天气而降落失败,最终携带往返燃料在单程中耗尽。机师失误以及机师和航管沟通不良致使燃料用尽后发动机停火,坠毁。
    这一季之中有两起事故和语言有关,而哥伦比亚052号造成了实质性影响。西班牙语与英语的沟问题,一度成为了主要原因。机长不会说英语,副驾驶需要在与地面沟通后再和机长交流,这本身构成了麻烦。而副驾驶始终没有提到“emergency”,使得地面没有特殊安排。而外界也有说法,认为是副驾驶提到“primero”已经是emergency的用意了,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如此相近的emergencia就在嘴边怎么就不说呢?在我看来似乎还有哥伦比亚航空在美国的胆怯,认为空管在生气,而没有过分提出要求。且空管的几次交接和混乱,导致了这架飞机屡次被延误,飞机上机长和副机长的不协调也形成了忙乱。综合各种因素,最后听证会裁决空管没有失误,这让人难以接受,但复杂的事实已经搞不清到底谁应该来负责了。
    如果看这起事故的本质原因,还是航空业的一个很基本的矛盾。只有把旅客送到目的地你才能赚钱,而赚钱的前提是保障安全性,安全性又和能够把旅客送达产生矛盾。在这时,空难甚至必然性的发生。

    Deadly Crossroads(Mid-Air Collision)-巴什克利安航空2937号班机、DHL快递公司611号班机
    2002-7-1
    2937号班机:图-154M
    611号班机:波音757-200M
    飞机上都会安装TACS系统,每架飞机上的应答机都会对自己飞机的线路作出汇报,如果时间和位置都与别的飞机交汇,就会提出警报,并且给出解决方法,就是防撞系统。DHL的货机遵从TACS下降,但是俄罗斯客机上TACS的指令上升,但是飞行员遵从了航管提出的下降指示,两架飞机本来在同一高度,同时下降,空中相撞。
    这也是连锁反应,skyguide系统维修导致部分失效,值班人手忙不过来,而航空手册的漏洞导致两架飞机谁也没有犯错误而相撞。在这次事故中skyguide理应负责,他们负责指挥飞机,却给出了相撞的路线,两台指挥雷达,居然只有一个人值班。人类在自己不受到威胁的时候,紧张不起来,等到事故发生,为时已晚。
    这件事还有两个后续事件。第一、这次事故片中提到两次苏联,甚至认为是苏联的习俗使得飞行员习惯于服从,而人遵从了空管的指示,没有听TACS的。这在航空手册上存在漏洞之时,纯属毫无意义的言论。第二、skyguide的当时负责疏通空中交通的航管最后被死者家属杀害,而普遍的看法和其他家属一样,悲剧已经发生,据不要让更多的人受伤害,从调查看,他本身没做错什么。
    【详细】
    66142992
  • 时光橡皮擦
    2010/5/11 15:42:13
    爱的是你-吴君星
    为何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看不清的岁月,抹不去的从前。
      漂亮的馨雨在几年后重遇大学时代心仪的学长枫。
      忘不掉的岁月,抹不去的从前……
      青春,校园,充满了和煦的阳光,弥漫着纯纯的书香,在阳光和书香里流淌着炙热的爱……
      纯纯的馨雨、酷酷的枫,还有天真的东融进了那份炙热的爱……
      东对馨雨一见钟情后,枫该怎么帮助弟弟去获得佳人的芳心幽如何面对自己的爱呢?而
    为何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看不清的岁月,抹不去的从前。
      漂亮的馨雨在几年后重遇大学时代心仪的学长枫。
      忘不掉的岁月,抹不去的从前……
      青春,校园,充满了和煦的阳光,弥漫着纯纯的书香,在阳光和书香里流淌着炙热的爱……
      纯纯的馨雨、酷酷的枫,还有天真的东融进了那份炙热的爱……
      东对馨雨一见钟情后,枫该怎么帮助弟弟去获得佳人的芳心幽如何面对自己的爱呢?而馨雨在东的追求下又将怎样面对自己喜欢的枫呢?
      无论是篮球场还是海滩边,都留下了三个人青春的足迹,足迹中有喜悦也有哀伤……
      东出了意外后,枫和馨雨不曾再见面,多年后的重逢又打开了记忆的大门,门里面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呢?
      就像一阵风,吹落恩恩和怨怨。也许你和我,没有谁对谁错。爱是他一幅幅的画像,爱又是她一滴滴的眼泪,爱更是他一张张的照片。
      你在爱中犹豫过吗?你为爱而痛苦过吗?你为爱欺骗过自己吗?你为爱的表达或许
    【详细】
    3261425
  • CydenyLau
    2018/7/22 21:49:02
    【C+影评】妈妈咪呀2:夏日微风,年华似水
    从某种程度上,《妈妈咪呀2》和《侏罗纪世界2》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把最受欢迎的前作角色拿来当做噱头和招牌,一旦到了正片里,就神龙见尾不见首。当然,《侏罗纪世界2》的杰夫·高布伦要更恶劣一些,马尔科姆博士的出场对整个故事没有一丁点的影响;但《妈妈咪呀2》...  (展开)
    从某种程度上,《妈妈咪呀2》和《侏罗纪世界2》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把最受欢迎的前作角色拿来当做噱头和招牌,一旦到了正片里,就神龙见尾不见首。当然,《侏罗纪世界2》的杰夫·高布伦要更恶劣一些,马尔科姆博士的出场对整个故事没有一丁点的影响;但《妈妈咪呀2》...  (展开)
    【详细】
    9535216
  • 一笑D芳
    2017/9/22 23:25:33
    做一个永不放弃的人

    20世纪40年代,一位世界级武术明星在美国旧金山的一所医院里诞生了,但仅仅过了32年,这颗闪耀在东方的武术之星却在一夜之间离开人世。他的一生是短暂,但他却为我国的武术方面和电影方面的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功夫明星——李小龙!当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李小龙传奇》这部电视剧,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李小龙真是我国武术界的骄傲!他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电影,《唐山大兄》,《精

    20世纪40年代,一位世界级武术明星在美国旧金山的一所医院里诞生了,但仅仅过了32年,这颗闪耀在东方的武术之星却在一夜之间离开人世。他的一生是短暂,但他却为我国的武术方面和电影方面的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功夫明星——李小龙!当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李小龙传奇》这部电视剧,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李小龙真是我国武术界的骄傲!他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让人百看不厌。而且他所创作的每一部影片,都是自编,自导,自演,所以创作过程十分艰苦。但他从未放弃过,而是将这些转化为力量,不断地向上“爬”,不时地勉励自己:“即使你是天才,也需要奋斗!不能因自己是天才而不奋斗,那你的人生是失败的!”他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武术家,他一生酷爱武术,夜以继日练习武术!他说过:“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他就是凭着这种意志,靠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地向自己的梦想“攀登”!后来,他成为了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他之所以能打出这么杰出的成就,和他那伟大的武术精神是不可分割的!同样的,他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和武术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估值的贡献!他创造了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截拳道”!用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天赋让中国武术在世界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通过“咏春拳”的演变创造了“李小龙无敌寸拳”,使中国武术在世界武术史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他为中华民族的付出和努力,时刻铭记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头!时刻鼓励我们勇往直前,不向困难低头!“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所以,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不但这样,我们每天要重复估计自己的潜能,看看是否有所增加。”这是李小龙对人生的感慨!让我们以李小龙为奋斗目标,好好学习,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信心十足,不屈不挠地去面对困难,做一个永不放弃的“成功之人”!

    【详细】
    8826850
  • 弋辉
    2020/1/10 22:32:06
    一部主题被浪费的反战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开始电影就把强烈冲突的双方放置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让我平添多了几分的期待和兴奋~剧情开场是OK的,作为前段的铺垫也做得很好!可突然间,剧情就在娜塔莉问了男主那里崩了!之前埋下的许多亮点到最后都是烂尾了!本来女主跟德国小女生之间的故事线就是很好的素材,却没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开始电影就把强烈冲突的双方放置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让我平添多了几分的期待和兴奋~剧情开场是OK的,作为前段的铺垫也做得很好!可突然间,剧情就在娜塔莉问了男主那里崩了!之前埋下的许多亮点到最后都是烂尾了!本来女主跟德国小女生之间的故事线就是很好的素材,却没有...  (展开)
    【详细】
    12157253
  • 黑脸怪
    2020/10/16 18:44:57
    浅谈支配关系和行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因为看到很多一两星,感觉挺可惜的,就来分析一下这部片中的合理性和可看(lu)之处,作为一部上映漫改同时又与同性和成人片相关,它其实挺优秀的,而且开了一个先锋,就单拿这点来看也不至于一星。 当然只是一家之言,随便看看就好 —————————————————————...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因为看到很多一两星,感觉挺可惜的,就来分析一下这部片中的合理性和可看(lu)之处,作为一部上映漫改同时又与同性和成人片相关,它其实挺优秀的,而且开了一个先锋,就单拿这点来看也不至于一星。 当然只是一家之言,随便看看就好 —————————————————————...  (展开)
    【详细】
    12919255
  • 火神纪
    2018/9/8 12:36:45
    《天堂口》:虽只一步之遥却已到尽头

    964019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