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雨影评

13863297
  • 最美的时光
    2017/5/16 14:29:20
    我要活下去,献给“三八妇女节”的献礼
    从那个时候知道张艾嘉这个人的,其实之前有听说过,但一直对此人面貌模糊,却因为这部我要活下去,让她整个形象在心中清晰起来。真的很喜欢张艾嘉塑造的女主人公,坚忍,勇敢,无所畏惧,碰到天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剧中袁咏仪饰演的继女表现的也很不错,虽然那时候很年轻,却恰好扮演了那个年轻的角色,也很令人印象深刻。都说,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我也深以为然。你过去的努力,会一步步积累,最终以你想象的样子呈现在你面前。
    从那个时候知道张艾嘉这个人的,其实之前有听说过,但一直对此人面貌模糊,却因为这部我要活下去,让她整个形象在心中清晰起来。真的很喜欢张艾嘉塑造的女主人公,坚忍,勇敢,无所畏惧,碰到天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剧中袁咏仪饰演的继女表现的也很不错,虽然那时候很年轻,却恰好扮演了那个年轻的角色,也很令人印象深刻。都说,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我也深以为然。你过去的努力,会一步步积累,最终以你想象的样子呈现在你面前。那时候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努力,坚韧是告诉所有女人,不但要是女人,更要是勇敢的女人。
    【详细】
    8544247
  • 真不准
    2009/3/2 22:12:32
    简直是风光片
    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无论科学还是艺术都是在禁锢了许久之后,突然得到新鲜空气,那种从内而外的喜悦和创造力的散发是显而易见的.

    大渡河这本片子不说情节,只说拍摄方面,真是将胶片电影的优势体现到极致.80年初的大渡河畔,天兰兰,水急而清,泛起白色浪花沿峡谷滚滚而下.远处白云朵朵飘在高耸的山峰边,被绿色的山坡衬得份外醒目.

    红军战士个个浓眉大眼,一身军服虽然破旧,在那么美的景色
    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无论科学还是艺术都是在禁锢了许久之后,突然得到新鲜空气,那种从内而外的喜悦和创造力的散发是显而易见的.

    大渡河这本片子不说情节,只说拍摄方面,真是将胶片电影的优势体现到极致.80年初的大渡河畔,天兰兰,水急而清,泛起白色浪花沿峡谷滚滚而下.远处白云朵朵飘在高耸的山峰边,被绿色的山坡衬得份外醒目.

    红军战士个个浓眉大眼,一身军服虽然破旧,在那么美的景色里,战士们个个精神饱满,英气逼人,加上鲜红的帽徽,威风凛凛的钢枪一拿,就是现在看都觉得舒服.

    最喜欢的是泸定桥边,敌人的办公室.简直是天堂,窗下是滚滚江水,远眺是两岸巍峨群山,山间兰天白云,灿烂的阳光部分落在山上,部分被云遮掉,山上光影变换.时间又是夏天,窗里刮进阵阵清风,什么作战,我反正就想去旅游.

    本片的胶片把颜色演绎得浓郁而又不生硬,绿的浓浓,红的艳艳,在我家CRT电视上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

    网上搜了一下,现在的绿化似乎大不如前了,有去过的兄弟介绍下现在情况如何?值得去玩否?


    【详细】
    1776476
  • 豆友197554344
    2019/9/28 19:46:13

    FIRST看的第一部电影,非常过瘾!影片节奏很稳,慢慢被带入情绪,似乎逐渐觉得,佩特鲁尼娅,是我的名字,也可能是每一个女孩的名字。她不够美不够成功,没有爱情,没有工作。或许故事开始她真的没有多想,只是被那么一点点不想屈服的好胜心驱使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当面对如蝴蝶效应而来的后果时她害怕了,随着她不得不一次次被社会、舆论和男人们不公正的对待,这些在她成长里累计起来的伤害终于让她失望让她思考

    FIRST看的第一部电影,非常过瘾!影片节奏很稳,慢慢被带入情绪,似乎逐渐觉得,佩特鲁尼娅,是我的名字,也可能是每一个女孩的名字。她不够美不够成功,没有爱情,没有工作。或许故事开始她真的没有多想,只是被那么一点点不想屈服的好胜心驱使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当面对如蝴蝶效应而来的后果时她害怕了,随着她不得不一次次被社会、舆论和男人们不公正的对待,这些在她成长里累计起来的伤害终于让她失望让她思考也逼迫着她蜕变了,她决定:“现在我变成狼了”,是的,这是一次挑衅,需要十字架的不是我而是你们。

    【详细】
    10534251
  • 绝地大表哥
    2016/5/26 18:01:36
    《仙剑5》收视率低是很正常的
    湖南卫视的收视率榜单中,《仙剑5》以0.6的收视率垫底,而《翻译官》以1.71的收视率让仙剑无地自容。这是两个不同题材的电视剧,本不应该拿来相比。那就比比相同题材的《仙剑3》吧。即使在13年,仙剑3的湖南卫视收视率也达到1.16,而且还是重播的收视率。
    我不禁去看了一下《仙剑5》,觉得仙剑5的收视率低是很正常的。
    相比《仙剑3》,仙剑五的云帆这个人设,除了有爹的血脉,就没什么吸引人的特
    湖南卫视的收视率榜单中,《仙剑5》以0.6的收视率垫底,而《翻译官》以1.71的收视率让仙剑无地自容。这是两个不同题材的电视剧,本不应该拿来相比。那就比比相同题材的《仙剑3》吧。即使在13年,仙剑3的湖南卫视收视率也达到1.16,而且还是重播的收视率。
    我不禁去看了一下《仙剑5》,觉得仙剑5的收视率低是很正常的。
    相比《仙剑3》,仙剑五的云帆这个人设,除了有爹的血脉,就没什么吸引人的特质,呆板,僵硬搞笑,没特长,见到美女就像个屌丝一样流哈喇子,我擦,还是主角,你凭什么做主角?这个云帆和那些笨傻纨绔的富二代没什么区别嘛,很难有情绪上的认同感。相比《仙剑3》那个幽默搞笑讲义气还是个练武奇才而且身份神秘的景天来说,差了不止一个无心法师的距离。

    还有,哪吒,哦不,娜扎扮演的雨柔,就知道会用眼珠勾勾地看人,还整天顶着一副黑眼圈,跟个大熊猫似的,而且面瘫没有大熊猫可爱!难道真是因为煞气重给熏的?真心喜欢不起来来。

    接着说说剧情吧。每一部好的电视剧,都有一个吸引人的终极级任务和看似无可战胜的困难。《越狱》的任务是从监狱里救出他哥。一个朝中无人的工科男,要在保卫森严的监狱里救出自己的大哥,该有多难!《仙剑3》的终极人物是拯救苍生,一个仅仅聪明幽默的邻居大哥,要以拯救苍生为己任,是不是很困难?!而《仙剑5》的主人公的终极目标,是去拿把剑就帮忙恢复幽冥国,而且还是被迫的。目标很牵强嘛,就好比你出生之后,自己能干什么都不知道,就被叫去考试一样令人讨厌。而且,云帆是妖王之后,半人半妖,并且有高人相助,要办成这个目标,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吗?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来的实现情节,干嘛还要苦苦去看。主角又不是宋老公或送女神。

    我深表怀疑,《仙剑5》制作成本都放去做5毛特效了,背景音乐真是烂得一塔糊涂。试看《仙剑1、3》,或者火爆整个暑期档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剧中的主题曲、插曲,都是打榜冠军,接着要热个一两年。比如《花千骨》,《天之痕》、《后会无期》。上映前,有主题曲加温,结束后,有插曲温存情绪。上个床都知道要有前戏和最后的温存呢,难道这帮制作人都是身患直男癌的宅男?!不说走心了,连个套路都不愿意走!哦,no,没眼看!而《仙剑五》的主题曲,听着就是榜底的料,而且至今在各大榜单上面,都没有动态,可见烂到无以伦比。

    最后,有个问题很困惑,为什么湖南卫视的电视剧,不在芒果TV里播放,而要放在土豆网上门播放?难道仙剑5刚开播,就成了湖南卫视的弃子了吗?还是觉得这剧真土到爆,于是,放去土豆网了?
    【详细】
    79111075
  • 有为小朋友
    2014/3/22 15:58:38
    焰火周边:作为哈尔滨人不得不吐的那些槽。
    【关于名字和意象】
    我觉得“白日焰火”的名字和意象肯定有意义,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决定性的意义。大概只有一辈子除命题作文之外没有进行过任何自主的艺术创作的人,才会把所有艺术品的名字和内容一定要联系出个意义。实际上艺术家给自己作品命名,可能牵涉核心主旨,也可能是在次要元素里找个亮点,还可能实在想不出来了胡编一个,甚至可能就为了装逼或者卖萌——原因实在是太多了。导演就说,这焰火意象完全是故事之外的
    【关于名字和意象】
    我觉得“白日焰火”的名字和意象肯定有意义,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决定性的意义。大概只有一辈子除命题作文之外没有进行过任何自主的艺术创作的人,才会把所有艺术品的名字和内容一定要联系出个意义。实际上艺术家给自己作品命名,可能牵涉核心主旨,也可能是在次要元素里找个亮点,还可能实在想不出来了胡编一个,甚至可能就为了装逼或者卖萌——原因实在是太多了。导演就说,这焰火意象完全是故事之外的,偶然看到觉得很好,就把故事往这上面靠了靠。白日焰火英文名叫“黑煤薄冰”,如果中英名字掉个个呢?那又有别的阐释了。
    从吴志贞的角度来看,“白日焰火”是那个夜总会的名字,亦代表了那个胁迫、强奸她的皮氅的主人,她去夜总会找那个老板的时刻,就注定了她命运的转折。白日焰火是她命运的沉重界碑,而张自力最后放的焰火在即将入狱吴看来大概是一次浓墨重彩的祭奠。
    那么对于张自力来说又是什么呢?
    白日焰火什么样?看不见。又是什么人会在大白天放焰火?小时候我干过一次这种事,也几次看过别人干这种事。那种心情是等不及,明知白天没什么效果却还是忍不住想放;而放过之后果然没什么效果,心里又是一阵空落落,还有浪费烟花的懊悔和心疼。至于张自力这种成年人,大概不是孩子式的贪玩好奇等不及,而是积郁了太多的情感、欲望,迫不及待地要宣泄、释放,其实效果看不见,其实放过之后还是一片虚空,连“绚烂过”都说不上。张自力在与吴志贞的权力关系中是完胜的一方(虽然吴想利用张摆脱梁但失败了),无论事业还是情欲,但那又赢得了什么呢?不过输得慢一点罢了。
    人是一团无用的热情,在欲望的满足和匮乏的痛苦之间摆荡。

    【关于哈尔滨】
    据导演说,本来只想找个北方城市,定的抚顺,后来选景不顺遂,又改到了哈尔滨。导演还说,都是为故事服务,没必要拍西北就带点秦腔,拍东北就拍个二人转。
    这导演是明白人(当然我要抗议二人转跟哈尔滨几乎没什么关系)。据说哈尔滨符合故事、符合男女主角那种颓废、压抑的气质,廖凡说“很多破败的房子,但伸手进去就能摸到雕花的栏杆”。哈尔滨的气质不仅是颓废,还有很潮很欢脱的一面,不过在萧条的冬季,这个味道也是把握得很准确的。我很高兴他拍哈尔滨居然没有拍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和老道外——当然由于剧情需要出现了松花江和铁路桥——却仅从千篇一律水泥盒子式的老居民楼、雪夜昏黄的马路以及两边的仓买、火锅和烤串儿中准确地捕捉到这城市的某一个面向,某一种气息。更不用说我熟悉的那些人的神态和乡音。心里真是挺温暖的。
    不装点任何多余的符号、标志,以至于国外记者认为这是“乡村”;但我一看,就知道是哈尔滨。
    这太难得了。


    【关于桂纶镁】
    接着上面的说,正因为故事设置在“北方城市”这一环境,吴志贞的角色才更难定位。
    当然,她不能太突兀,这也是很多批评桂纶镁的观点。但她又不能太流俗——你能找个真正的东北老娘们儿Or小媳妇儿来演吗?(我脑补过孙红雷+丁嘉丽的组合……或者秦海璐,或者现在还有什么优秀的东北籍青年女演员吗?)好像不妥。吴志贞,就是要有那种神秘感,疏离感,有种仙气儿。这倒是符合桂纶镁的气质。
    其实,小镁有多努力你们造吗???
    她是真的在哈尔滨家庭式的洗衣店体验过生活的!她是真的有练哈尔滨口音的!!不信你去听她台词最多的一段,就是警察让她交代、她报出一大段家庭住址个人爱好什么的,其中“家住XX街7号”那个“7”发的是第二声,而整句话的腔调语感也是哈尔滨味道的。只不过还是练得不够像罢了。
    小镁唯一的问题就是:太!美!了!她第一次出场,那一转身,你简直搞不懂一个小清新的台妹是怎么空降到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个底层劳动妇女,一个洗衣店的小媳妇,不应该是这个样纸的!导演应该在前面的段落把她妆画得糙一点,这样的话她和张自力好上之后再容光焕发也有个强烈对比嘛。
    另外还有一点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在那种老式居民楼,一楼,还开了个门市、人们出来进去的洗衣店,在那种供暖水平之下,小镁你整天内衣加羊绒衫的搭配是绝!对!扛!不!住!的!又不是永远工作在熨烫车间。唉,不过为了勾勒身材勾引男主,就这样吧。

    回头再看一遍,以后的想到了再写。
    【详细】
    66001757
  • 南悠一
    2021/10/19 23:37:25
    对话孔大山:诗、古典乐和伪纪录片创作方法浅论

    (本文在采访时已避免出现剧透,避免因深聊细节而影响观看,部分角度仅供观影时辅助理解)

    从影片放映前一天被引荐认识,到发布会发言,再到这次专访,三次见面,导演孔大山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不怎么说话,很不善言辞。

    据资料,孔

    (本文在采访时已避免出现剧透,避免因深聊细节而影响观看,部分角度仅供观影时辅助理解)

    从影片放映前一天被引荐认识,到发布会发言,再到这次专访,三次见面,导演孔大山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不怎么说话,很不善言辞。

    据资料,孔大山1990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经拍摄过一部名叫《法治未来时》的短片,讲了一个关于“文艺片闷死人”的故事,常被当成他的代表作来介绍,以至于平遥影迷在坊间评价他,“颇有宁浩的意思”。

    10月18日,这位青年导演凭长片处女作《宇宙探索编辑部》,在自己参与的首个电影节连续上台三次,拿到全场第一份荣誉,也拿到全场最后一份荣誉。第一次登台,他作了极简单的发言;第二次登台,他把编剧王一通拽上了台,王一通是他的朋友、搭档,没想到二人都不善于讲话,也没说几句;第三次,他终于把该感谢的人都致谢了一遍。

    今年,第五届平遥电影展以“聚”为主题,把天南海北的电影人汇聚一起。在接近闭幕时,人们在观影口味上仿佛达成了一致:影评人评委通过授予“迷影选择荣誉”表达对它的喜欢;五位青年导演和演员作为青年荣誉的评委,授予它“影片荣誉”,表达对它的赞美;费穆荣誉评委是五位资深电影人,把沉甸甸的最佳影片荣誉颁给了这部电影。

    青年荣誉评审王俊凯评价说,“它浪漫至极,令人情难自禁。它探索了中国电影的新可能,也探索了我们的内心。”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的颁奖词则写道:“影片脱胎于现实生活的荒诞,将目光投射于一位癫狂执拗的科学家身上,一段悲喜交加的旅程带领我们探索未知的宇宙,窥探社会和人心的角落。”

    放映完赢得高口碑,以高开分成为爆款,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可圈点的细节:据介绍,故事曾被推翻一次;原本是导演计划的毕业作品,最终未能成为毕业作品;因为疫情,剧组经历了一次停摆;影片从剧本开始就得到了郭帆、龚格尔等电影人支持;它有一个宝藏剧组,藏着艾丽娅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如今,这部极低成本的软科幻电影有很长的片头,得到了万达、华谊、郭帆工作室、猫眼、淘票票等多家顶尖电影公司垂爱……

    在平遥,我们约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孔大山,在疲惫的工作间隙,用30分钟时间简单对话,聊聊关于剧本、剧组、伪纪录片、科幻、和郭帆导演合作的事儿……

    QA:新浪电影 X 孔大山

    新浪电影:昨天看完这个片子,很多人都觉得好。在发布会上,王红卫老师说,剧本在前期被推翻过一次。

    孔大山:最开始推翻的不是剧本,是故事梗概。我花两个月写出一个故事梗概,给王老师看,他不是很满意。我调整了一下思路,再给到王老师时,他觉得之前是30分,这一版是70分,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进了。

    第一稿的梗概更像一个闹剧,纯闹剧,没有人物,角色不是很突出,都是通过一些事件来推进的。第二稿才有了唐志军这个角色,通过这个贯穿的人物来推动所有情节发展。有这个让观众移情的角色,整个故事顺着逻辑推演出来,变得自然很多。

    唐志军这个人物,是从我的上一部短片延续下来的形象,那部短片是由我爸出演的,我爸的形象跟电影里的唐志军一样,戴个眼镜,穿一个黑棉袄,骑着个电瓶车。至于这个人物的内核上,可能有很多的灵感来源。比如说,他身上有一种尼采式的狂暴,一种酒神的气质,另一方面自身又存在一些很矛盾的东西,有所谓的理想主义者的感觉。

    灵感有一部分来自于一些纪录片,比如有一个纪录片叫《自行车与旧电钢》,里面有个角色叫张宜苏,是一个音乐人,弹钢琴的,他就是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个唐志军,当时看到这个角色,让我觉得,这种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非常得不真实的,他比你通过文学、影像创作出来的人物都更加迷人。看了很多纪录片,我可能潜意识里被这些真实世界里的人物打动,才有了后面对这个角色的创造。

    新浪电影:在电影里,唐志军这个角色由杨皓宇出演。为什么会找到杨老师?

    孔大山:刚写完一稿剧本的时候,赶上《流浪地球》首映,我在电影里发现了杨皓宇老师。后来郭帆导演问我,你对电影的男主角有什么意向?我就直接说了杨老师。他说没问题。

    首先,第一眼肯定是形象。他的形象就是知识分子,很老派的知识分子,跟我想象的唐志军非常接近。其次,我看了很多杨老师之前的表演,能看出来他的表演功力,表演的谱系是非常宽的,可以驾驭很多不同角色,从表演技术层面,他肯定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充分沟通过关于人物的一些认知,大到角色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精神内核是什么,小到角色走路的时候能不能手插兜,类似于这种细节,给人物设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边界,有些事能做,有些动作不能做,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通过这些排除法,这个人物的属性就会越来越明确,我们彼此之间也达成了共识。

    新浪电影:这部电影的剧组是个宝藏剧组,艾丽娅也是一位宝藏女演员。

    孔大山:我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我们学校的毕业联合作业,很多都会邀请艾丽娅老师。出于对后辈们的提携,她也是经常没有片酬就拔刀相助,是一位非常性情的前辈。写秦彩蓉这个角色时,我首先就会想到她,当时也没敢请她。我虽然参考的可能是她,但我本来希望找一个素人来演,找来找去发现还是没有太合适的,索性还是找艾丽娅老师来了。

    新浪电影:两个年轻角色,蒋奇明(饰演那日苏)是话剧演员,盛晨晨(饰演晓晓)是素人演员。

    孔大山:对,还有王一通(饰演孙一通)也是素人演员,这两位素人演员是我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当演员。

    新浪电影:所以这是一个科班演员、素人演员混合的班底。发布会上,艾丽娅老师说起拍摄经历,用了“恐怖”一词。她说,她不知道素人演员们想什么、是什么状态,摄影机还一直跟着拍,所以很“恐怖”。

    孔大山:不光是这些主演,很多群演也是素人。我们的拍摄现场更像一个沉浸式话剧,或者沉浸式密室。我们假设起点在这个房间,当走到另一个房间时,那个地方可能就被安插了素人,突然会出现,演员可能事先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反常规的操作。

    新浪电影:所以电影里有很多场景是即兴表演?

    孔大山:对,因为剧本的设定基本很明确,大的叙事任务、节奏点都是明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是非常欢迎演员有即兴发挥的成分。我最开始跟演员说,举个例子,就好比我给出一个坐标、一个目的地,路上会途经某几个点,你的任务就是途径这几点,最终到达目的地。如果你能在通往经过这几个途经点的过程中,还能够探索到其他地方,我是非常欢迎的。但是,途经的点是必须要有的。

    新浪电影:岔开一下话题,我记得看你之前在一篇采访说过,表达才是最重要的,电影好像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你也体验了很多游戏。你刚才说的模式,就很像游戏。

    孔大山:我觉得电影也好,游戏也好,都是载体,最重要的是你想通过这个载体讲述什么东西。我觉得未来电影发展会越来越像游戏。就像之前不断升级的电影的技术规格,无无外乎是为了无限地接近沉浸感,游戏反而是更轻而易举能达到的。人类对沉浸感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变的。

    新浪电影:追求沉浸感和追求现实感之间有区别吗?

    孔大山:现实感是,我们每天都活在现实中,现实是无力改变的,不管你是谁,你每天都要经历同样的物理意义上的24小时,你在二环上堵着车,必须就是在那堵着车,没办法跳切到下一个场景。现实是无力的,但游戏也好,电影也好,它永远可以给你在现实中达不到的体验。

    新浪电影:说到现实感和沉浸感,孙一通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头戴一口锅,时不时晕倒,还有一个特别的结局,这个人物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思考在里边?

    孔大山:我写的时候没有按照一个正常人类去塑造他,但我很难形容的到底是什么,感觉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新浪电影:你心里是否有预期观众会怎么理解这个人物?

    孔大山:我敢肯定观众都会觉得他很可爱。

    新浪电影:你是怎么说服你的朋友来演这个角色?在电影里的诗是他的写的,你本来就知道他会写诗?

    孔大山:不需要说服他,只是通知他(笑~)。我俩刚认识的时候,朋友之间会互相分享自己的东西,拍过的电影,写过的诗、小说。他除了是一个电影导演之外,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我看过他的小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东西太少,我总感觉在华语短篇写作里,很难看到这么好的文笔。特别喜欢。

    关于电影里的诗,我会跟他说我的诉求是什么,这场戏最后一首诗一定要有所指向性,它不能真的只是诗,一定要跟剧作,跟整个电影的主题,跟很多元素要有一些暗含的勾连,它要完成戏剧的任务,还要考虑到节奏问题,那首诗不光是文字意义上的,它还是音响音效甚至音乐,是构成视听的一部分,一定要有它的节奏。

    新浪电影:电影里用了非常大量的古典音乐,比如最开始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库布里克、拉斯·冯·提尔、姜文等大导演都用过。

    孔大山:我记得我在网易云音乐上看到关于这首音乐的一则网友评论,我发现他写评论就是我感受到的感觉,像是唐志军这个人物的一个判词。

    我找一下那个评论。第二圆舞曲有很多版本,我在电影里用的是安德烈·瑞欧的版本,是完全无法替代的一个版本。就是这一条——

    (网友评论:一种理想主义怀着热烈的情感在巨大的悲剧里狂欢,在痛苦和绝望里产生了美好又盛大的幻觉。)

    ——我觉得他写的其实就是唐志军的判词。

    新浪电影:之后还有一首欢乐颂。

    孔大山:在写剧本过程中,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音乐应该是大量的古典音乐。它的人物和故事,有一种古典浪漫主义色彩。把古典音乐跟很粗粝的现实进行混合,会有一些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且我在不同的阶段都特意选择了华尔兹,比如开场是第二圆舞曲;中间他们愉快地上路后,又是一段华尔兹;最后是“The last waltz”(最后的华尔兹),武满彻的那一版。其实也是完成一个呼应吧。

    新浪电影:为什么会选择伪纪录的方式呈现这个故事?

    孔大山:我是先选择了伪记录,然后才写的剧本,所以是先确定了风格。这个片子的监制王红卫老师,是我研究生导师,他开学第一天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就是拍摄伪纪录片。伪纪录片能非常好的训练一个导演对假定性的完成,你可以通过伪纪录片创作去反推导演工作中所有要控制的细节。从那次训练我才意识到,伪纪录片是一种特别能容纳很多可能性的风格,又有极强烈的辨识度。

    新浪电影:在这部电影里,观众该怎么理解这种摄影机在现场的叙事?刚开始时,摄影机会强调在场感,慢慢的随着角色的一步步深入,这种在场感被不断削弱,甚至产生矛盾。

    孔大山:在一开始必须让观众明确摄影机的存在,建立语境,然后明白这不是一个正常电影的摄影机,这是一个伪纪录片的摄影机。随着往后推进,观众慢慢进入故事后,在潜意识里可以跟着人物走,这时候摄影机的存在感可以慢慢退后,让位给角色、情节。在电影里,观众会慢慢意识不到摄影机的存在,直到日食发生的时候,角色用手挡住镜头,再打开,这就像给予观众一个礼物,跟观众有一个交互,让其再回到原有的语境里。

    新浪电影:所以电影里用了很多跳接,是你剪辑时有意设计的吗?

    孔大山:手持镜头加跳接,肯定是同一个系统里面的东西,在确定了伪记录风格之后,我必须要使用的同一套语言。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这也可以帮助演员重塑表演。

    新浪电影:什么样的科幻会比较打动你?

    孔大山:我对科幻倒也没有说特别了解或者怎么样。如果从历史规律的大数据来倒推,推算出我们的未来可能只有一个路径。科幻就是让我们抛开这些东西,给出无数个路径,人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科技的发展到底如何改变社会形态,甚至人性本身有没有可能被影响,看看我们人类未来到底是什么德行。

    科幻是幻想了未来关于世界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当你看到一个特别不一样的答案时,就会非常兴奋,就会被满足。我觉得这是科幻最大的意义。

    新浪电影:在发布会上你也透露开场录像带的效果是来自郭帆的建议,导演自己也亲自参演了一下。说说你跟郭帆导演的合作吧,他是否给了一些成本控制的经验?

    孔大山:这个剧本是郭帆导演最开始让我写的,当时他刚拍完《流浪地球》杀青,把我叫到工作室聊天,问我想拍什么,我给他发了一个新闻,新闻说的是一个村民声称抓到了外星人,带着记者到他家打开冰柜,里面有一个硅胶外星人。他一看觉得挺好玩的。我说我想把它拍成一个电影,但具体讲什么故事我不知道,我就想把这种感觉拍出来。然后他说写剧本吧。

    每一个剧本的关键期,他都会给我具体的反馈。不只是剧本层面,他在导演层面、美术层面、特效层面也会给我很多宝贵意见。毕竟我是第一次拍电影,完全不了解工业体系到底能做什么,郭帆导演会很明确的告诉我这个地方可以这样,那个地方可以那样。我也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一步步完善剧本的。

    这部片子本身定位不能是硬科幻,要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一定得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靠创意来制造一些视觉奇观。比如日食部分,我们只做了两个残缺的日食的特效,其它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拍摄来完成。电影里的确有一定的视觉奇观,但是实施起来是零成本的。

    新浪电影:去年因为疫情剧组停摆了一次?

    孔大山:我们本来是19年就开始筹备的,预计是2月份开机,所以筹备到1月21号放假回家,结果1月22号爆发了疫情,整个剧组就散掉了,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怎么样,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怎么样,算是经历了一次至暗时刻。好在郭帆导演不断力挺我,一定要把这个剧本拍出来。

    我们启动了第二次筹备,大概在4月份的时候,当时疫情已经稍有缓和了,郭帆导演把我叫去开会,商量了一个预计的开机时间。时间是通过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方法得出的,就是抓阄,一个是7月,一个是11月。因为疫情,我们说不准到底何时更安全,那就看天意吧。结果抓到了11月。整个拍摄周期有37天。

    新浪电影:这部电影现在有这么多行业顶级公司加入,算不算有了一个好结果?

    孔大山:有这些大公司的支持,肯定是对电影有帮助的,至于未来怎么样,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作为导演,我只负责导演范围内的事儿。

    新浪电影:从个人或者产业来看,你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孔大山:我其实没办法客观的给电影评价,非常矛盾,写剧本的时候就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拍成什么样子,拍完又不知道这个电影最终什么样子,我的心里没底。直到我剪的时候,才慢慢意识到好像是这个样子。但情况又会出现反复。我开幕前一天还在做后期,到现在也没办法特别客观地看这部片子。

    (梵一,首发于新浪电影)

    【详细】
    139428192
  • Johnny
    2022/10/12 16:35:16
    何苦要做这么烂的电影

    这个电影就是拿它家动画片的资产拼凑的。猪猪侠动画片就是个垃圾,当初在做特效的时候就感觉分镜糊弄、动画更是离了大谱(本来一个场景的特效你角色固定不动再切摄像机就行了,尼玛非让角色飘在空中然后和脚下的地面产生互交)、布料解算动作大了连身体都是穿帮的(做结算的时候刷得老费劲了布料问题百分之八十和模型穿插有关系)、特效用着最屌的houdini做的东西却感觉应该用AE(烟雾

    这个电影就是拿它家动画片的资产拼凑的。猪猪侠动画片就是个垃圾,当初在做特效的时候就感觉分镜糊弄、动画更是离了大谱(本来一个场景的特效你角色固定不动再切摄像机就行了,尼玛非让角色飘在空中然后和脚下的地面产生互交)、布料解算动作大了连身体都是穿帮的(做结算的时候刷得老费劲了布料问题百分之八十和模型穿插有关系)、特效用着最屌的houdini做的东西却感觉应该用AE(烟雾就是堆素材渲染那还不如去AE找点素材算了,气泡也是乱七八糟的加),整个团队给人感觉就是培训班速成出来那一帮人做的实习效果,哪怕稍微用点心呢也不至于做出来的东西没法看。交片之后组长审核然后是咏声的制作审核然后是导演审核,你永远不知道导演今天说的话算不算放屁,昨天说改成A,你做完A交给他他又要改成B,你说你至于么?一个破烂动画片垃圾电影让我们特效半夜去公司给你改。30个镜头片段交上去一次能过三个就算很不错了,你不改那哪能算完呢,鸡蛋里还得挑骨头呢。到头来算提成一个月拿四千块就烧高香了。我是脑子抽了么我去做特效。

    以上是我随口一说,烦的一批。如有打扰冒犯,请见谅。

    【详细】
    14701506
  • 追风筝的人
    2014/12/15 20:21:02
    谢谢帮我补足青春
    1
    周末去电影院看了《匆匆那年》,整个观影过程痛苦不堪,不是说这部影片有多么逻辑混乱、情结扯淡,或者实在烂到无以复加,但确实就是觉得别扭,无比的别扭。回来以后就想写点什么,却总也无从落手。
    想来想去,还是写点我自己的故事吧,这样比较直接。不敢说我对这部电影有丁点儿的话语权,但作为小半个中国影视业的从业者,有些话真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2
    我和张一白算半个朋友。之所
    1
    周末去电影院看了《匆匆那年》,整个观影过程痛苦不堪,不是说这部影片有多么逻辑混乱、情结扯淡,或者实在烂到无以复加,但确实就是觉得别扭,无比的别扭。回来以后就想写点什么,却总也无从落手。
    想来想去,还是写点我自己的故事吧,这样比较直接。不敢说我对这部电影有丁点儿的话语权,但作为小半个中国影视业的从业者,有些话真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2
    我和张一白算半个朋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和他有过几面之缘。几年前有位投资人想拍一部献礼片,找我写本子,说白了就是所谓“命题作文”。那会儿我对这行非常没有经验(当然现在也不算有),只写过一个电视剧剧本,当过两个小成本电影的剧本统筹,另外还独立写了两个电影剧本(不出你所料,这两个本子也是“命题作文”)。由于缺乏原创性,没啥想象力,失之理想,毫无理念,对所有的影视剧本也没有任何主观诉求,于是我就理所当然成了“命题作文”的合理人选。
    在北三环团结湖附近约了一起吃饭,张一白也在,那回也是我第一次见识“二锅头掺红牛”的威力。他那时候不算非常大牌,但在中国电影圈已经是很有影响力的实力派导演了,别的不说,98年大热的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恐怕没人不知道。坦白说,后来张导拍的几部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秘岸》等等,我都挺喜欢。
    于我而言,我蛮佩服张一白,在国内导演中,他算是能坚持的了,起码一直坚持到拍摄电影版《将爱》——在此之前,他的理想化不容置疑,也绝对堪称第六代导演中探索性最强的一位。

    3
    既然算是半个朋友,当然不应该以最恶意的揣度来对应他——做不到两肋插刀,也不至于两面三刀。所以原打算以吐槽的心态来写这篇影评(应该是观后感),想了想还是尽力以我以为客观的角度来说两句吧。
    我说《匆匆那年》让我感觉拧巴,不在于这个片子完整的故事性。它有没有故事?有,而且从单纯改编的角度说,做得还不错。脉络大致清晰,没有人看不懂。
    那么问题就来了,看得懂并不代表看得进去。
    有一类导演,他们总是鄙视观影者的智商,动辄就用俯瞰的眼神审视他们的“上帝”;还有一类导演,他们尊重观众的智商,在他们的理念中,“平等”是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但是他们却不尊重观者的感受,以为自己的审美趣好和价值观念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凌驾”倒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推销摊派”。张一白属于后者。

    4
    我个人蛮喜欢青春电影的,无论是欧美的、日韩的、港台的还是内地的,如果和青春嫁接,通常我都会去看上一眼,这是个人的趣味,更重要是我和大多数70末80初生人一样,该到了回忆、纪念和反思青春的年纪了。
    九把刀的《那些年》上映以后,我在台北的电影院看了一次,回来以后又在线看了一版广电局审后的版本。那两次的体验就无比欢快且满足,所以也写了一篇观后感(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00198/)。坦率地说,从电影的角度看,《那些年》和《匆匆那年》其实别无二致,选取的体例相似,表现手法也类同。
    《那些年》的故事中描写的也是一群80后的孩子的曾经的生活,台湾人的青春大概和我们不一样,但为什么我对那些故事更感同身受呢?因为那确实就是我们的青春。
    而《匆匆那年》说的这些堕胎、谎言、友谊、虚妄、恋爱的理由、分手的因果,暧昧但谄媚、理想但纠结,所谓勇敢其实草率、所谓真诚其实装逼——这真的不是我们的生活,不是我们的身上发生过的,也不是我们的眼中亲见过的。
    既然不是,你们凭什么用胶片这样描述我们?

    5
    这其实是一个蛮严重的问题,如果青春片也算是一个类型片,那么这两年真的是属于青春片的好年份。只要和青春沾个边儿,基本上收回投资成本就不算事了。但最好的时光不是被用来肆意消费的,更不应该成为为烂片遮羞的破裤衩。
    即便我曾看过九夜茴的原著,我也再不想被导演在整个混沌且混乱不堪的故事中拴着项链转圈,除了郑恺扮演的角色,剩下的一水儿渣男渣女。你想说的无非就“那都是年轻时候发生的事”、“年轻时的事再也回不去了”、“你会后悔也没用”;要么就是“青春时都不懂爱”、“懂得爱了爱却分离了”;再往高了拔,“80后生人是相对最缺乏理想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就是混乱、虚妄、不自爱”、“即便再混乱那也是青春啊”、“回忆起那些混乱的青春,谁都可以付之一笑”.......
    等等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汗牛充栋是罄竹难书......
    现在再回到和《那些年》的对比,后者说的也是80后的校园生活,人家没有上床更没有堕胎,故事性就不丰满了?再换个维度看,《蓝色大门》整的是女基友的故事,怎么看起来还是那样生机勃勃,浑没有《匆匆那年》们的沉溺黯淡?
    我个人觉得,两部影片——或者说两类影片(那些年、九降风、听说、蓝色大门、逆光飞翔等台湾青春电影;和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小时代系列等内地电影)最大的差别仍然是“态度”,或者索性更直白一些吧,最大的差别在于占两岸大多数人口基数的,其总体价值观和审美导向的差异。
    有人说风格不同,台湾人走的是青涩风,日本人喜欢纯爱,而韩国青春片的社会思考更多一些,整体基调也更晦暗一些。内地拍不出《蓝色大门》,台湾人也拍不出《熔炉》《少年菀得》,所以内地青春片要的就是这“垮掉的一代”的范儿。这话部分有理,但是内地影人绝对不是没能力拍那些,就青春片而言,你要纯爱有张暖忻的《青春祭》,你要晦暗有吕乐的《十三棵泡桐树》,哪个又差了?
    还有人说台湾影人拍青春片有传统,人家有杨德昌、侯孝贤,人家20年前就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风柜来的人》,有《黑暗之光》,我们有什么?
    但其实我们也曾经有过非常非常好的青春电影,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伍仕贤的《独自等待》,贾樟柯的《站台》,即便将时间线定格在“校园”内,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高晓松的《那时花开》,那也是足以让人看得下去的。
    60、70后的故事足够丰裕,沉重且跳脱,饱满而富张力,怎么现在开始轮到拍80后的青春,咱就只有堕胎这一条路了?

    6
    影片从主角到配角,没一个能让人喜欢,也没一个能让人记住,但这原本是一本不错的小说,群众基础还是有的。
    好比说,一个新来的女生不说话,走的高冷的路线,结果两个最优秀的男生就开始疯狂喜欢她。怎么喜欢上的?你一点铺垫都不做,难道80后的青春都是弱智?
    再好比说这个高冷女生和男主玩暧昧,男主被人打了以后她吼一句“我们分手吧”,好家伙男主就顶着青皮蛋傻乐“原来我们在一起了啊”,于是就真在一起了。难道80后的爱情趣味都是脑残?
    再再好比说男主踩两只船玩暧昧,女主发现了不去说,自己臭屁着吼“打今儿起开始咱分手”,人家真分手了,你又哭爹喊娘得要复合,不和你复合就去找个人渣上床,彻底将高冷进行到底,这样女孩到底值得爱在哪里?我是没发现,难道80后的偏好都是重口?
    再再再好比说男主在电影里前后5次提到“为了她我少做13分的大题”,当然中间要配合4次动力火车的《当》、3次《灌篮高手》配乐和2次陈赫飘逸的长发,他是在表现自己的爱情伟岸,还是烘托“我用13分爱你,就足够炫耀一生”的影片主题?这样的男孩又到底值得爱在哪里?我还是没发现,难道80后的帅小伙都是人渣?
    我是真的很少看一部主打回忆的青春片,可以看到最后极端不喜欢每一位主角配角路人酱油的,这也是奇迹。一不小心还真的会以为张一白是企图用这部电影表现他70后之于80后的优越感呢。只能痛声疾呼:“我们80后的青春,真的不是这样的啊!”唯独一个郑恺的故事,和我们大部分人很接近,也仅此而已。
    哪怕,你把魏晨在“快乐大本营”上给初恋女友打电话的那一幕拍成电影,都会好很多,因为这才是我们的青春。

    7
    类型片导演里面,张一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值得尊敬,比如他拍的《秘岸》,某种视角上看影片格局和贾樟柯的《小武》很像,但后者拍得更克制些。尽管《秘岸》的对白设计有硬伤,但镜头语言有新意,叙事独特,故事的张力也够,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探索。
    他开始消费中国电影工业,或者说他的沉沦始于《将爱》,而自我毁灭在于其监制的《杜拉拉》,这是大部分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们都曾经、正在和将来要做的事。
    张一白是1973年生人,比我大7岁,他不是80后,严格意义上也沾不上那些70末生人的边儿。所以真正80后的生活他未必懂。
    80后是这样的吗?
    绝对扯淡。
    当然,2014年有许多比这部影片更烂得多的电影,前几年只有更多。但是豆瓣评分似乎却比《匆匆那年》好一些,为啥呢?很简单,后者宣传公司的枪手少请了一些,软文少写了一些,新注册号评分少发了一些,仅此而已。
    说起来可笑而且悲哀,假如这也算是一种风骨,我们不得不为此拍手叫好,因为烂着电影、圈着钱并承认烂着并继续圈着钱的电影人,当下居然还不多。别人还不如张一白。
    说到这里,我了然了,这群人还能拍出好的青春电影?我反正呵呵,你随意。

    8
    在《匆匆那年》中提到了新概念作文,提到了韩寒、郭敬明。所以我就说说他们两个。他们两个我都认识,现在他们是不是还记得我就不知道了。
    认识郭敬明,是在2004年的北京图书秋交会上,那时他已经有了名气,但不像今日般风生水起,那会儿说话轻声细语,有些安静,不算偏激。我说挺喜欢你写的书的(那会儿我还不知道庄羽和她的《圈里圈外》),他会抬着头说谢谢,很简单地说谢谢。
    现在他会异常客气地和你打招呼,稍稍低着头,但已经没有精力和你寒暄,然后正襟危坐地在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评委席上谈笑风生。郭敬明无疑是极端聪慧的一个人,所以他选择拍的电影也正是这种因为过度聪明而导致有些投机的类型。
    认识韩寒要晚两年,那会儿我在北京主编一本杂志,有期杂志要做文化名人,通过好姐们吴虹飞的关系采访到了崔健,她那会儿还在《南方人物周刊》工作。想着崔健这么难做的都做到了,索性就搞搞大吧,于是又要到了韩寒的电话。电话拨过去,那头客气得很,比郭敬明还轻声细语,爽快地约在上海采访,思维照样活跃,言辞倒不犀利,期间还经常会心地发出大笑。对韩寒,第一印象比郭小四更好。后来他的电话再打就不通了,可能换手机了吧(所以不要再来问韩寒电话了)。
    现在他们都去拍电影了,尽管我对他们印象都不错,并且也确实佩服他们,但我必须诚实地说,对他们的电影,我还是不敢苟同,难道中国电影的门槛就这么低?是个人都能拍吗?
    《小时代》上映以后我没有写文章吐槽,实在是槽都不想吐,最大的问题和《匆匆那年》一样,小时代中发生的任何一个故事,你在哪一个正常的80后生人的身上看到过?你郭敬明自己体验过那种生活吗?既是完全的瞎编乱造,又如何代言我们的青春?
    至于《后会无期》,我只想说,这是一部我很想为之欢呼叫好的电影,但这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基本结构完备的电影。所有的一切想要表达的盲目、沧桑、萧索、体验、探寻和试图隐藏的意识形态,他的剧本结构,根本无法将其承载。
    无论好的坏的,是不是电影的,可不可以有信心让人完整看完的,甚至自己睡了一觉就忘记拍到第几场的,一窝蜂地统统跑来拍电影——而这,正是我们当下的文化现状。

    9
    我始终认为,投资人、导演、编剧,你们中最少应该有一个人,是对自己所拍的青春片感同身受的。我一直说《那些年》拍得并不怎样,但回忆足够真诚,且饱含炽情,就是因为编剧导演对自己的故事感同身受,这很重要不是吗。
    看看匆匆那年,古永锵感同身受的是他的微视频理想,还有这部影片能给他的投融资领域带来多少利好;
    张一白感同身受的是票房是不是超过了《一生一世》,并且盘算着20年后他终于拍完了《将爱之将爱进行到死》《杜拉拉升职记之九》和《八生八世》以后,可以攒下足够的钱去追逐自己真正的电影理想;
    很遗憾的是,对这影片唯一有所感悟的应该是编剧之一,也是《匆匆那年》原著小说的作者九夜茴,但作为本片排行老三的“编剧之一”,毫无疑问这一次她彻底丧失了话语权。

    ——————————

    10
    下面是一个题外话,和本片无关,可以跳过。
    电影体裁会有一个类型趋势,这是由市场决定的,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早先情景剧,后来历史战争、都市伦理、古装武侠,再后来谍战、清宫,曾流行过一阵体育,到现在终于流行抗日(当然抗日剧由市场决定的规律例外,因为审查制度对于抗日剧出奇得宽松,大多数投资人出于不让剧集无法上星播放的考虑,这才致使洛阳鬼子贵)。
    市场决定流行类型,这很正常,如果你做过图书就会知道,几乎所有的出版社和书商考虑的最多的就是未来三五年内的热门题材,假如你能打包票告诉他在图书二渠道市场,明年流行盗墓小说,后年讲究人物传记,大后年唯玄幻武侠是从,那么你躺在家里年入百万不成问题。
    很多年前,我对一个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总说,未来几年势必流行青春剧,那时候《匆匆那年》小说才刚刚问世,竞相致青春的人不多,当时正在致青春的是林青霞而轮不到赵薇。
    这很容易理解,电影市场消费的主力是80后,这群人正在步入他们的第一个三十岁关口,进去了以后,他们势必开始无比怀念自己的青春,这种现象在70后和60后身上是很难看到的。
    80年代是中国最后一个文化思潮,70后生人来到30岁以后,他们怀念的是自己曾经无比波澜壮阔的理想化命题;60后生人来到30岁以后,他们怀念的是在戡乱中自我救赎和生存的物质化命题。他们不会花钱买票去看只有风花雪月和人流堕胎的感情化命题。
    只有80后生人来到30岁以后——我们只能怀念那些狗血的,矫情的,自己觉得惊天动地海枯石烂,但其实真的一名不文的所谓爱情,我们觉得我们的青春就是爱情,以及点缀在爱情身旁的那些流行符号、审美趣味、歌曲、漫画、书籍、电影亦或网络春晚。
    既然我们只能怀念这些个破东西了,你还指望他们能把这些破东西拍出怎样天花乱坠的美好瑰丽?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啊,我们原本就不配拥有好的承载青春的电影,所以是个导演就凑过来拍青春片是正常的,他们以如此的心态去描绘本不属于他们的青春,说是“贩卖青春片”委实轻了,而应该说是糟践——反正糟践的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他们是无所谓。但是我们招谁惹谁了,你糟践我,我还要付钱给你?

    11
    你肯定会说,你丫说得那样溜,那么未来几年影视剧的流行类型是什么?有种你说一个啊。
    我还真不是纯粹为吐槽而吐槽,假使你对这个领域深入研究过一阵,这个答案并不难找。2005年我在北京做图书,曾对21世纪出版社的社长提过,玄幻武侠小说纸质化,将是未来一个趋势,很荣幸,他采纳了我的意见,最后的结果也不差。
    第一类仍然是青春片,并且必定从大荧幕大量转战电视屏幕,直到有一天终于消费完我们所有人的青春记忆,这才算完。
    第二类是集中在院线的恐怖类型片,目前粗制滥造,未来势必继续粗制滥造。在欧美电影市场,恐怖片也是小众,但却有非常固定的收看人群,而且票房保障非常稳定,换言之就是只要你拍得不是太烂,那么拍一部恐怖片上院线,基本是不亏的。在国内,这个风头刚刚兴起,虽说大多幼稚,但我相信在未来三年中,出现一部较之目前所有国产恐怖片都好得多的此类类型片,并不是难事。而在此之前,你放心,投资恐怖片是很好的生意。
    第三类集中在电视领域,具有时代印记的人物类传记改编故事片。这在最近几年已经有所尝试,比较成功的是段奕宏主演的电视剧《大时代》,当然还有不久前的《中国合伙人》。一方面,中国梦是上头说的,而目前除了改编几个马云柳传志王健林的故事,咱还真做不出旁的什么梦;另一方面,拍一拍大佬们曾经的打拼岁月,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怀念逝去青春的途径,兼具励志疗伤功效。投资吧,百赚不亏。
    不要怪我没有给你分析了,未来的流行趋势,就这三大类,再赶着趟拍什么公路片、文革知青、铁岭医生、山东爱情故事、蜗居媳妇小姨子、泰囧韩囧日囧马尼拉囧,这些统统风险很大,投资须谨慎啊。

    ——————————

    12
    最后来个结尾吧。
    朋友看了《早熟》、《匆匆那年》、《同桌的你》、《一生一世》、《致青春》,等等等等以后,QQ给我留了句言,他说:
    “再不堕胎就老了......”
    我回了句:“我没让女人堕过胎,是不是我的青春白过了?”
    他说:“没事,这么多大导,都帮我们堕了。”
    也算补足青春了。谢谢啊。

    13
    最后的最后,请大导们不要再请王菲唱主题曲了,但凡她唱过的,无一例外的,统统歇菜。话说你们不是一个个都挺迷信的吗?就不怕彼此毁了彼此吗?
    拍一部烂片,毁的无非你自己的口碑;但赵薇张一白赵宝刚们一起拉着王菲拍烂片,毁掉的就是天后和属于我们的共同的时代了。
    【详细】
    72497002
  • 茹珂蜜妮女神
    2015/11/23 9:36:21
    追剧《梅花烙》
    追剧《梅花烙》:没有意料之中的感人,反而看得十分勉强。男主经常没来由的咆哮狂怒,女主总是情不自禁的泪如雨下,无一不透出用力过度的演技,可能是琼瑶奶奶太想突出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太急于表现忠贞不渝的深情,这样强劲一般的浓酒,真的灌得人脑力交瘁,疲于观看每一出的一惊一乍,撕破嗓子,撕心裂肺。也许是我已经过了激烈炽热追求爱情的年龄,真心感觉看得好吃力,惊心动魄的场面让心脏负荷不来,也替演员感到辛苦。于我
    追剧《梅花烙》:没有意料之中的感人,反而看得十分勉强。男主经常没来由的咆哮狂怒,女主总是情不自禁的泪如雨下,无一不透出用力过度的演技,可能是琼瑶奶奶太想突出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太急于表现忠贞不渝的深情,这样强劲一般的浓酒,真的灌得人脑力交瘁,疲于观看每一出的一惊一乍,撕破嗓子,撕心裂肺。也许是我已经过了激烈炽热追求爱情的年龄,真心感觉看得好吃力,惊心动魄的场面让心脏负荷不来,也替演员感到辛苦。于我而言,现在想要的感情,不是激流勇进,而是静水流深;不是天崩地裂,而是细水长流;刻骨铭心也可以放在心里深藏而不需要大肆聒噪,因为大爱希声。感情因为轰烈而短暂悲壮,却因为平静而暗涌浮动。不知道这样的表述是不是年纪大了的原因?另外,再一次证明凡是八字食伤重的女子,确实很难有美满的结局:风尘、偏房、克夫、早逝……
    【详细】
    7668353
  • floyd999999
    2017/1/9 19:44:23
    影评,极速之巅 Collide,消磨时间的公路电影
    爽快、凌厉、无趣、不解,一下子抛出了四个词,只是作为“极速之巅”的简易点评。一部公路电影,“爽快”、“凌厉”是必须的,说明影片的节奏把握相当好,可是“无趣”、“不解”则是多余的,表明电影的内容与情节的乏善可陈。 “极速之巅”,简单的3个男人1个女人的经典搭配。...  (展开)
    爽快、凌厉、无趣、不解,一下子抛出了四个词,只是作为“极速之巅”的简易点评。一部公路电影,“爽快”、“凌厉”是必须的,说明影片的节奏把握相当好,可是“无趣”、“不解”则是多余的,表明电影的内容与情节的乏善可陈。 “极速之巅”,简单的3个男人1个女人的经典搭配。...  (展开)
    【详细】
    8283216
  • Mr.Toro
    2015/4/3 22:42:38
    撕逼女人帮的圣母之路
    都市情感治愈轻喜剧《天使的城》,是由北京金色池塘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杨阳执导的“天使”系列新作,本剧以马苏、袁姗姗、应采儿三位“同窗孬友”的生活为切入点,展示了当下社会中颇具代表性的感情观和育儿观,如果说杨阳导演的上部作品《今夜天使降临》侧重在有关婚姻与孕育的问题,那么《天使的城》则是将话题进行有有机的后延,更多的关注到由生儿育女引发的世间百态,导演杨阳再一次显示了她对各种题材影视作品全面的把控
    都市情感治愈轻喜剧《天使的城》,是由北京金色池塘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杨阳执导的“天使”系列新作,本剧以马苏、袁姗姗、应采儿三位“同窗孬友”的生活为切入点,展示了当下社会中颇具代表性的感情观和育儿观,如果说杨阳导演的上部作品《今夜天使降临》侧重在有关婚姻与孕育的问题,那么《天使的城》则是将话题进行有有机的后延,更多的关注到由生儿育女引发的世间百态,导演杨阳再一次显示了她对各种题材影视作品全面的把控能力,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审视这个时代,人物选角得当,故事拍的有血有肉,仿佛就是身边发生的故事。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本剧的三位女主马苏、袁姗姗、应采儿,就是典型的欢喜冤家,这本是中学的同班同学,却因为同时追逐同一个男生,拉开了华丽丽的“撕逼”大战,相对于很多作品将青春的爱情描写成单纯、甜蜜或者苦涩的“唯情”派,本剧中三位女生的明争暗斗,或许更能让大家产生共鸣,毕竟谁的青春,都会有那么一个或几个被大家争抢的校花或者校草。当然,曾经的青春戏只是交代三位“女神”的既往背景,本剧的故事,则是由她们再一次的相遇开始,这真真是一次无巧不成书的缘分再续,一次小的汽车刮蹭,竟然令三位“仇敌”多年之后在派出所中再相逢, 而且各自脾气秉性依然如初,也确实是珍贵的成长。
      当然,尽管曾经敌对仇视,但当年的小帅哥都已经消失无踪,曾经的女孩们又都有了各自的事业和生活,一个是出租车司机,一个是大明星,一个则是名律师,大家一笑泯恩仇,成了亲密女人帮,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其实在这里,导演似乎在有意告诉当下热恋的甚至单恋的,年轻甚至青春期的男男女女们,你们曾经以为的不可替代的那个人,你们曾经以为的天长地久的那段情,在时间面前,都是浮云。
      当然,剧名叫做《天使的城》,其实重点还是在天使二字 ,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降临到人间的小生命,尽管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经历境遇都不同,但谁也无法阻止可爱的孩子们,给这个社会带来无限的生机,但本片的最大着墨之处,就是围绕孩子的出生,所引发的各种状况,马苏扮演的陈爽,与李晨扮演的李飞翔,属于最完美的一对,却架不住各种口角考验,特别是在李晨救助一名成为了植物人的女孩的时候,家庭大战全面爆发,但令人庆幸的是,两人终于达成谅解,共同继续守护这个温暖的巢。
      袁姗姗扮演的关莎莎,在本剧中颇有喜感,这个角色似乎就是为袁姗姗的量身定做,剧中她扮演二线女明星关莎莎,以演绎“小三”“特务”“坏女人”而闻名演艺圈,号称“小三专业户”,与此同时,关莎莎也被观众所厌恶,甚至喊出让其“滚出娱乐圈”的口号,其实熟悉袁姗姗的观众都知道,她的成长之路,从来没有缺少过被黑的话题,今次借关莎莎在剧中大胆自黑,也确实有足够的勇气,而在《天使的城》之后,袁姗姗的观众好评度,一定会再上高峰。
      如果说马苏的爱情是接地气的现实,关莎莎的爱情是高高在上的飘渺,那么由应采儿饰演的赵苏杭,则是上演了一场职场白富美与高富帅之恋,这段感情无疑更加纠结,是当下都市年轻一族真实的婚恋写照。但导演看似描述,实则在引导,通过《天使的城》,将职场人群最老大难的婚育问题摆上了前台,并提供了诸多的解决方案,或许会对当下的这一婚难育难的“老大难”人群,产生积极的影响,也算本剧在社会导向性上做出的贡献了。
      总的来说,《天使的城》是一部讲述“撕逼”少女成长为“圣母”青年的故事,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自身认同的转折,而天使们,则是延续生命的唯一存在,本剧通过对“孩子”这一爱情结晶的歌颂,呈现给观众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生不息的都市面貌,尽管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处于各种不能自己的境遇,但在即将降临的小天使面前,这些也都只是浮云而已,重要的是,在经历了来自生活的种种磨难之后,能够变得更加强大,这才是人生的不抛弃、不放弃原则,无论是对待朋友,还是每个新新生命,所以,本片的“治愈”力量,是足够强大的。
    【详细】
    74331621
  • 云在青天
    2021/10/31 23:37:19
    随便写点什么

    看完黄蜀芹导演在87年拍摄的人鬼情,不免叹息,30几年过去,国内影视在女性题材上丝毫没有进步,反而可以说是退步。现代影视技术的丰富简直反衬了影视文本内容的空虚...说回人鬼情,女主幼年母亲出走,在周遭社会舆论对于女性刻板定义的挤压下,选择以扮演男性来获取在群体中生长的力量,这里的扮演其实是指唱戏的反串。(戴锦华老师指出这里其实变成了现代女性思想与中国文化的交汇,因

    看完黄蜀芹导演在87年拍摄的人鬼情,不免叹息,30几年过去,国内影视在女性题材上丝毫没有进步,反而可以说是退步。现代影视技术的丰富简直反衬了影视文本内容的空虚...说回人鬼情,女主幼年母亲出走,在周遭社会舆论对于女性刻板定义的挤压下,选择以扮演男性来获取在群体中生长的力量,这里的扮演其实是指唱戏的反串。(戴锦华老师指出这里其实变成了现代女性思想与中国文化的交汇,因为五四在中国创造的现代女性这一概念是来源于西方女性反抗基督教性别差异的文化历史,但在中国本土是没有的,以至于乾旦坤生——戏曲里的反串是很自然的现象。而戴老师的西方同僚一致认为这是异装癖,是同性恋倾向。这简直就是研究比较文化内部都无法避免的文化认知差异。这一点确实没有戴老师点出我是认知不到。)后来女主穿男装剪短发在女厕所门口被当成流氓指责,又被即将成为她老师的男性拯救,是又一次转折。是内心的性别认同与生理的性别事实所产生的迷惘,她的老师在厕所指出,外表像男生就是男生吗,并以梅兰芳举例来反驳群体认知。这位老师后来也成为她的情窦初开的对象。在这个阶段中,她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一步步被激活。但与已婚生子男老师的情感萌动,包括老师因此的调离岗位——即便剧团几乎所有其他女孩子都爱慕着那位老师,使周遭的群体舆论力量再一次汇成一根具象的针扎入她的手掌。在这刚刚体认到女性身份的时候,她再一次被刺痛。这之后她成为了河北梆子艺术家,并且在丈夫的反对下,反串演绎了享誉国内外的钟馗一角,而报道里却将丈夫的所谓支持和投资覆盖在她的艺术水平之上。这个女人在她人生中几乎所有的女性特有身份的阶段,都受到了尖锐不可治愈的伤害,她作为一个女儿时,她认识到对男性的爱恋时,她作为一个妻子时...唯独她在她的事业中扮演钟馗时,她被自己拯救。这部电影最终的结局不是什么大团圆,不是什么大女主逆袭打脸,女主角到最后都不一定被完全地治愈,而导演她只是让人们看到这个直到现在都未曾消失的课题,像平静湖面(生活)之下深潜的锐意,不知在什么时候被翻搅起来,成为可能在所有女性生命中能刺痛她们的一根针,或者一根根针。一根针或许是那么不足为外人道,那难道就只能以闭口咬牙的姿态去承受一根又一根吗。ps居然有人提霸王别姬,恕我也没怎么记住霸王别姬,所以没想到这两部电影的种种镜像,不过即便人鬼情早出生几年,演员上多么不豪华,也不至于两部影片知名度天差地别,只能说现实中两部影片的知名度差异+影片主角的性别认知镜像——再次令人绝望地映射了人鬼情这个影片所表达的内核的真实程度吧...

    【详细】
    139651071
  • 夜晚还年轻_
    2013/11/12 1:01:33
    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昨晚告诉舍友"那五六日"能在网上看了。今晚上回来看时,舍友跟我说有点意思。
       舍友并不喜欢"草莓百分百"。其实从待业青年和草莓百分百一路看过来,我一直觉得张导拍的东西挺有自己的风格。但说实在的,并没给我太多触动,我很喜欢草莓,但那是因为在我的青春期里看了那部漫画,电影里的明星彩蛋,纪
       昨晚告诉舍友"那五六日"能在网上看了。今晚上回来看时,舍友跟我说有点意思。
       舍友并不喜欢"草莓百分百"。其实从待业青年和草莓百分百一路看过来,我一直觉得张导拍的东西挺有自己的风格。但说实在的,并没给我太多触动,我很喜欢草莓,但那是因为在我的青春期里看了那部漫画,电影里的明星彩蛋,纪录片的形式,摇滚乐手,以及几个朋友在一起做些事情之类的原因,片子本身传达给我的东西或许并没那么多。
       所以,我想既然舍友说片子有点意思,那大概是有些新意吧,晚上打发下时间挺好。
       可看到影片结尾,叶问用手去摸叶子的头,安和桥的吉他响起时,我的眼泪突然就来了,就止不住了 ,真是突然的。

       片子里的几个主人公,除了最后一幕,我一点儿也没觉得他们朋克。我甚至觉得掀了串哥淳平的桌(但它必须存在衔接下文?)子和猫的故事太不合时宜。
       我也无法全部认同片子中演员或者说导演想表达的观点,是无法完全认同,虽然我也充满愤怒,对太多东西。当然也许我也并不明了导演的意图
       但这一百五十分钟我就一直紧跟着剧情,甚至多次因为脏话说得太快而退回去看。
        
       然后到最后 吉他曲响起的时候眼泪就突然止不住了,我就擦着眼泪,在宿舍里忍着声音。怕宿舍的孩子们看见,我赶紧调整好状态,片子已经把最后一句话都说完了。那时我脑袋里突然想到万青一张专辑的名字: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我也感觉很惊讶,我也感到愤怒我也称赞导演大胆的隐喻们,我也同意他的很多东西,但这些并不至于让情绪在最后突然失控。
       后来我想到,应该是和草莓一样。是因为整部影片给的的感受,其实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我渐渐觉得叶子委屈,姑娘们委屈, 朋友们委屈,警察委屈 , 我一直觉得叶子的父亲也委屈,委屈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假发领导委屈,委屈地被枪顶着在车上还挺淡定 。片子里每个人都委屈,串哥淳平委屈,导演委屈,剧组的人委屈, KTV经理委屈。
       无论他们的人生角色对或错,无论所谓所谓是对是错,无论这些对错真心还是违心,他们在片子中都表现了委屈的一面。而我知道导演未必视这为重点, 但毫无疑问, 这些委屈让我也难受了。整部片子里的人都委屈,就让我有点难受,但这些都是看完后的后知后觉。
       这种感觉让我心里难受,加上这几天的压力和自己的委屈,所以在最后 以申夜的琴声为媒介,把这些东西都突然地钩出来了。或许说明我本身也到了发泄的时候,赶得巧了,都怪这前奏放在了这。
        
      "我们这代人已经废了,你们还在祸害下一代!" 我想这是我想到"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的原因吧,都是无意的,可就是这么奇妙 所以我喜欢电影这种艺术手段,你不一定清楚导演想给你什么 但也没人肯定最后你得到什么。
       如果说草莓给我的是对片子里或者自己过去的影子感叹,给我的是看过后的唏嘘,那么这部片子给我的就是一个一百五十分钟的情绪积累并在最后连同最近的各种情绪的释放 。两个都是正部影片整体感受带给我的, 但是 ,确实是两码事。
       张导的电影比从前好了,在我眼中。剧情紧凑 自然 为人勇敢地加了那么多若隐若现的隐喻(跳楼明星指的贾宏声?),以及片子作为一个整体带给我的震撼。最重要的是,在最后片子帮我做了自己潜意识里想做的事情。
       整件事情我就是这么感觉的,对电影我是门外汉。
    【详细】
    63941744
  • 5好24
    2018/9/16 15:33:19
    典型的tvb剧

    丁善本这个角色真是和罗嘉良天衣无缝,比较诟病的是这个感情戏太多了,男主的感情线丰富点可以,但是阿猫阿狗都要有条感情线这就真的拖,而且处理的也莫名其妙。剧情刚刚有点看头就要看大半集感情线先。 熊百韬这真是渣男中的渣男,我才发现原来男的做猪脚的戏,其他男角色不是贱到出汁就是傻,女的都是默默奉献的好闺蜜。而女的做猪脚的戏,男的各个都是大暖男,女的就是一妖艳贱货

    看这剧最大的感觉是香港

    丁善本这个角色真是和罗嘉良天衣无缝,比较诟病的是这个感情戏太多了,男主的感情线丰富点可以,但是阿猫阿狗都要有条感情线这就真的拖,而且处理的也莫名其妙。剧情刚刚有点看头就要看大半集感情线先。 熊百韬这真是渣男中的渣男,我才发现原来男的做猪脚的戏,其他男角色不是贱到出汁就是傻,女的都是默默奉献的好闺蜜。而女的做猪脚的戏,男的各个都是大暖男,女的就是一妖艳贱货

    看这剧最大的感觉是香港法律怎么这么多漏洞,当然我本身没研究法律,是法盲。每次主角被陷害都不是靠找到被陷害的蛛丝马迹,而是直接找漏洞,人赃并获,居然因为违法搜查程序而让凶器失效,这样逃过去!?而这个犯了违法搜查程序的警官也没有受到什么惩罚,那这如 Oscar 说的,只要和一个警察合作,赶在其他警察来之前用违法搜查程序让凶器失效,那就怎么都告不进

    【详细】
    9653372
  • life南国
    2015/11/17 15:19:00
    很多人努力变得聪明 于是这个时代再也没有傻子

    电影这种东西,始终都会遇到和它有缘的观众。无论怎样,用过心的片子怎么都会去支持,如果说贾樟柯的《天注定》更粗暴一些展现人性,那么《一个勺子》更精致。见面会上提问陈老师的问题“ 《一个勺子》是由一个傻子所引起的故事,而傻子、盲人、残疾这些都是这个社会上的弱势,歧视自古以来就有,您是怎样看待社会上对弱势群体歧视的?”陈老师回答“我们原本以为很傻很天真的成分是不好的,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把它抛弃了,当

    电影这种东西,始终都会遇到和它有缘的观众。无论怎样,用过心的片子怎么都会去支持,如果说贾樟柯的《天注定》更粗暴一些展现人性,那么《一个勺子》更精致。见面会上提问陈老师的问题“ 《一个勺子》是由一个傻子所引起的故事,而傻子、盲人、残疾这些都是这个社会上的弱势,歧视自古以来就有,您是怎样看待社会上对弱势群体歧视的?”陈老师回答“我们原本以为很傻很天真的成分是不好的,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把它抛弃了,当你意识到它有多重要的时候,就再也没办法找回来,有些东西我们自己也无力改变,我经常会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一个勺子》用了一种很好玩的方式讲了一个心酸的、彪悍的故事。拉条子用拉皮条一样的方式生活着,滑稽又悲哀的展开自己和勺子的故事,整体更像一部黑色荒诞剧,把一对夫妻由捡到勺子到送走、被骗之间的俏皮故事演绎的悲壮又悲凉。拉条子的整个人生像极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项链》笔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因为一条项链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拉条子因为一个傻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即使拉条子和玛蒂尔德是不一样的人物性格,玛蒂尔德因虚荣将人生走向悲哀,拉条子却因为人性本善走向痛苦边缘,两者皆因世俗人事活成了另一种样子。当拉条子的老婆金枝子埋怨好人没好报的社会寓意时,被拉条子打屁股的真实和演技实在惊艳,好一个“夫妻打配”,这样的情节深深的贴合着西北农村男人身上的粗鲁和真性情。所有的造型和语言习惯上都那么贴合自然,即便时不时方普混交,作为观众多少都会选择宽容,难为演员演好一个角色时还要深挖主人公身上的粗旷和流气。这种同为西北人的情怀,让我想起民谣《西北偏北》 里“西北偏北,你的云彩满天飞,我的羊儿没了腿。” 影片一开始就是拉条子抱着自己的羊羔去看病,然后遇到摆脱不掉的勺子所展开的活不明白的人生。然后镜头一一记录着西北小县城上赶集的妇女、路边炒货店的老板娘、派出所的女警察、临走还要顺一把老板瓜籽儿的拉条子,所有的故事和人性善恶在镜头下娓娓道来。如果非要把《一个勺子》《家在水草风茂的地方》《山河故人》这种片子归属独立电影或者文艺片,虽然排片和票房上总显尴尬,但这可能是我们的电影成长必经之路。每个国家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片子来审视自己的国度人文和民众价值,我们的观众看不到想看的电影,就会有人来拍他们想看到的电影。中国有那么多导演,有那么多票房,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那些只要票房不要口碑,搬起石头砸自己牌子,然后把电影作为圈钱工具的“聪明人”,总有那么一些人去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记录,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拍下去就对了。你会发现片中三哥这个角色安排的必要性,他的经典台词“生活,就是这样的”。当拉条子的老婆哭着说“好人做不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拉条子想破脑子还是不能理解一个傻子为什么被大家抢来抢去?所以他一遍遍的打了心结“羊还能炖了肉吃,傻子有啥用呢?” 当三哥教育的语气一次次说出生活就是这样的时候,他还不明白呐,于是他真的越来越活不明白了。然后在电影的结尾戴上当初他捡到真的勺子时勺子带的破帽子,活成傻子的样子,走在被一群被孩子围攻嬉戏的镜头里彷徨又懦弱,他的精神世界在人性的丑陋下彻底被瓦解。物是人非,无疑这是最寓意的结尾处理方式。个人感情有点重,眼前早已出现了那些生活在底层里、活的很纯心的老实人,他们付出比常人多的努力却得不到该有公平和尊重,很多时候我在想其实人都是一样的,不过是穿着不一样的皮囊行走在世间,所以我会经常疑惑“为什么这个社会上有那么多歧视?”。那些美好和温馨难道不是更应该被那些纯心的好人拥有吗?可现实却这么尴尬,真讽刺......一句“谁把别人当傻子,谁就是最大的傻子” 容易让人反思自我。想了想走过的二十年和目前在身边的这帮傻崽子,他们总是人群里帮别人取快递的那一个,总是默默站在角落不说话的那一个,或者说总是吃亏的那一个,他们是这花花世界里的笨孩子,在人来人往的聪明人堆里他们往往咬着牙吞下每一次被善良所带来的受挫和讽刺,你要问他们收获了什么?他们可能什么也没得到,但他们的人生回忆起来那才叫坦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活人也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傻人有傻福,只是傻人更命苦。有力没心活着累,有心无力活着苦,有钱活的累,没钱活的苦,或许就像三哥说的“生活,就是这样”,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继续让自己变的更聪明,冷酷又冷默,于是这个时代好像真的再也没有傻子了。看一看我们生活的周遭,有那么多底层,有那么多见不得阳光,理想和欲望拿着鞭子抽打着为了生存的人们,生活得继续,可人们依旧愿意拿着“好人做不得”的道德来绑架自己,然后自扫门前。孩子的心都是脆弱的,我记得朴树有一首歌叫傻子才悲伤,可是真的傻子,才不会悲伤啊。其实关于这部片子我也真不想一本正经从结构、叙事手法、摄影、灯光、置景、美术、剪辑这些条条框框来谈,撇开所有的学术视听语言,只是聊一聊我自己的心情,就像一篇日记,我问自己所以到底我们人类是聪明呢还是傻瓜呢,而我选择做聪明人呢还是傻瓜?放下笔后,我骑了很久没骑过的单车,耳麦里放着郑钧的《风马》,一种运动后的发泄。穿过这个灯火辉煌的都市,骑向回家的路,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事儿和单纯,那时候很简单,每天盼的就是放假和一根奶油冰棍,那时候没什么钱,但很快乐。这种感觉看完《一个勺子》后更为强烈,我想我不需要像拉条子一样找明白,可能有时候清醒才是错误的开始吧。如今想想,那些在我们人生中撂过嘴子的、利用过我们的伪好人聪明人,祝你们努力变得更聪明,而我继续做我的傻子。做一个自信的傻子,这种自信可能来自很多人无法期冀的东西,比如天性和所受的教育,又或许来自我们一无所有,但无所求。就好像经历无数繁华场面,我们依旧喜欢光脚穿一双白球鞋的人。你有你的平常心,总会有些充满希望的期待,和终将到来的明天。加油

    【详细】
    76612371
  • guiguzi2012
    2022/12/13 15:21:00
    连看四集

    非常好看,停不下来,有些地方还反反复复看,不知道后面一天一集了怎么过。钟欣潼阿娇太美了,演技也非常了得!演得林小美很坏很绿茶很疯狂也让人恨不起来。蔡卓妍阿sa的演技也在线,宋安妍的内心戏演得蛮到位。悬疑剧的节奏还是不错的。会继续追剧。顺便说一句,我追的是粤语字幕版,原声就和人物形象很贴,不跳戏。倒是男主国语有点儿出戏,我就安慰自己这就是香港的现状。

    非常好看,停不下来,有些地方还反反复复看,不知道后面一天一集了怎么过。钟欣潼阿娇太美了,演技也非常了得!演得林小美很坏很绿茶很疯狂也让人恨不起来。蔡卓妍阿sa的演技也在线,宋安妍的内心戏演得蛮到位。悬疑剧的节奏还是不错的。会继续追剧。顺便说一句,我追的是粤语字幕版,原声就和人物形象很贴,不跳戏。倒是男主国语有点儿出戏,我就安慰自己这就是香港的现状。

    【详细】
    14819182
  • 陈哈妮
    2018/7/27 2:29:29
    針對有人未上映已打出一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我決定在看過五遍mv後慎重打出5星

    【详细】
    9543240
  • Leaf
    2012/4/8 18:12:18
    爱香港是一种情怀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从小是看着TVB长大的,一个个故事,一张张面孔都深深地打上了成长的烙印。甚至毫不吝啬地说,某种程度上,那些人那些事影响着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从小是看着TVB长大的,一个个故事,一张张面孔都深深地打上了成长的烙印。甚至毫不吝啬地说,某种程度上,那些人那些事影响着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很多人看不懂港式喜剧,觉得他们低俗、粗制滥造,我毫不否认,可下里巴人真就比不上阳春白雪么?港片是那么地贴近现实,那么地糅合着生活的每一方面,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三俗”,坦然面对,正应和了我前几天说过的话【我口无遮拦,但我最恨道貌岸然,当婊子可以,你可以和我商量别告诉别人你是个婊子,但求求你了,也别成天给自己高立牌坊。】
    我们都是平凡人,都难免会三俗,但不代表我们有那么几个三俗的爱好整个人就三俗了。

            不要拔高自己,放开姿态,去看一场热热闹闹的港产喜剧吧。
            
            好评先给阵容。
            毛舜筠——
            不得不提的毛毛,我很喜欢的香港女艺人。四月也是哥哥月,毛毛于我,就是个提起来总难免会想起哥哥的女人。乍一看毛毛绝对不是惊艳的传统美女,很难想象这是个让张国荣求婚的女人。很多年我一直在想毛舜筠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看情圣,看了毕打自己人,看天天天晴,终于明白了这个女人,如果一定要挑一个关键词送给她,一定是【爽朗】。
            没错,不需要刻意去搞笑,有的人你看到她就会很开心。她坚强,倔强,骨子里都是才情,即便演低俗的喜剧也不会让人觉得她没内涵,略微的巾帼不让须眉的男子气,从来没看过和她搭戏的人抢走了她的光辉。同为女人,都不得不佩服一个。
            
            
            曾志伟——
            矮仔多情。他的好色之类的我们不谈。
            曾志伟走红至斯,我原来一直觉得是香港娱乐圈的神奇之处。之后回顾了80年代的某些电影,看到他撅着小嘴在那些“高富帅”身边跑来跑去忙得不亦乐乎,霎时间也明白了他的走红绝对不是运气好那么简单。
            曾志伟很江湖气,颇有点大佬的味道,他打趣别人,喜欢受人追捧拍马,但是他也毫不吝啬被人打击,身高这个永远的硬伤,似乎人人都能拿来揶揄。而他也一次次的在自己的作品中那这个说事儿,在这部电影中又给自己取名叫“姚明”,其他人则称呼他为高仔。回头想想,只有真的自信心理强大的人,才不会介意别人戳自己的痛脚。
            共勉。
            
            黄宗泽——
            不知道bosco是不是和曾志伟在一起太久了,看他上曾志伟的节目略有谄媚的嫌疑啊(粉轻拍)。三部戏都不约而同地参演,角色一次比一次重要,我最喜欢看帅哥不顾形象了。(重口味一个~~~)娘娘腔这种角色其实很好演啊(生活中比比皆是),不需要什么演技,不过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家有喜事里张国荣扮过的那个娘娘腔(啊~那次是毛毛出演男人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bosco这次是合格的。
            
            人物太多,难赘述啊。。。
            挑几个我喜欢的随便提一下。
            
            港片有一个特点,配角个个拉出来都能做主角,而且可能是配角有限,渐渐都混了个眼熟,他们似乎从来没想过会不会有人记得,一向都是卖力演出,很少见他们拖后腿的。
            早年周星驰喜剧里有我非常喜欢的两个女配,一个叫苑琼丹,一个叫朱咪咪。苑琼丹现在出来得比较少,戏路也越来越正经。只剩下朱咪咪挺着一对大胸,依旧不计形象地带来欢乐。
            麦长青就是当年那个天龙八部里烦死人的游坦之,长相限制他大多演出的都是一些有勇无谋的角色,比如沙僧,实在没想到他演起坏人也能有模有样,最坏的当属义海豪情里的非凡哥了。当年那个憨厚老实的麦包啊~~
            
            刘以达,谁能想到这个玩摇滚的主,达明一派演出的时候他在那忘情地弹奏乐器,黄耀明在那忘情地唱着歌,让我忍不住去膜拜一下~可再回头看看他这个搭档……
            我也说不好是周星驰毁了他的酷帅形象还是他自己作的,凭着怪异的风格,二十年如一日演着配角,却总让人印象深刻笑点不断,大内密探里的不男不女,食神里的梦遗大师,失忆男友里的牙医,我已经被训练到看到他就忍俊不禁了。
            
            香港有一个说唱组合叫农夫,陆永和C君,我觉得他们的歌还是不错很有才气的。很多歌都在反映现实,值得一听,前提是你喜欢说唱风格。顺便无责任推荐一下他们和黄秋生合唱的那首歌《奇迹》。
            
            ……
            回到剧情。
            我爱香港这个系列片说到底其实还是走的一条挺传统的路:一个家庭,两代人,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有着那么几条支线,最后总还是皆大欢喜解决所有问题发现亲情爱情之类的真情可贵,拜个年送个祝福,热热闹闹。
            类似的剧情比比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非还是家有喜事(很难超越啊~)
            但是在这种框架限制下,能拍得轻松,拍得好看,也十分难得。笑点必须不落俗套又不能重复前人,这时候又得拿出港剧的看家法宝——恶搞。
            姚大嘴的大电影系列已经极尽恶搞之能事了。
            当然,恶搞需要有一个大前提,你必须知道人恶搞的原来风貌是个什么模样,也就是说,能感受恶搞的乐趣的人,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心理坚强,有幽默感,不怕人家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开无恶意的玩笑;见多识广。(自夸结束)
            
            片头先是恶搞冯淬帆饰演的郭靖和各个领导人的合照,比较搞的是我看到了现任梁特首(那时候应该还没选出来吧~),作为一个天气预报员在台风中怒吼被风吹得七摇八晃的场面各位也应该见了很多次……
            苏永康演的有钱人脾气暴躁却也内心可爱,生气的时候就要唱哆啦A梦主题歌,不开心的时候就像个小孩一样苦闹说着“我不管啊”,身边跟着四个乌克兰舞男(人家那是真的妖魅天团,你们就恶搞恶搞!!),还是挺似模似样的,隆重出场那里和人家原来的表演也没太大差别,长相么,我就不恭维了。
            古典美女梁小冰(她的阿珂、济公里的丑女还有祝英台我都很爱啊~),大眼美女邵美琪都变成了师奶团闺蜜。高海宁也挺放得下身段的,随便让人暗喻她整容的事儿。黄宗泽每次都借卖东西狂讲黄色笑话,倒也看着很顺眼的。超市里蝴蝶效应般的层层反应最后引出拿着玩具戒指求婚的桥段倒也把我感动了。烂gag王阮兆祥和陈奂仁的孖仔客串差强人意,郭靖和bosco在超市里比刀法那段倒也有趣(某个瞬间我以为我在看不留名或是覆雨翻云,囧)。
            卧室大玩cosplay这种情趣游戏(好吧我也承认我都有点顶不顺了),毛毛的保养真是不错啊,50多了还能扮学生妹有模有样,曾志伟的表演也算不错,轻松诙谐的大家就一笑而过吧哈哈哈……
         
         金刚那段我觉得算是败笔吧,那个什么养女的(她和她那个男朋友在另一部赌片里似乎就是一对。。。)纯粹为了多几个明星增加点戏剧冲突吧。不论述。但是也讽刺了那些所谓的干爹干女儿,呵呵~~
         
            【拍结婚照那段我好爱啊~~】
            
            陆永放弃生活的舒适方便那段让我想起国外那个环保达人啊咔咔。
            
            【沈佳宜那段绝对是整部片的高潮!!!】
            
            结尾说的道理其实挺简单的,亲情可贵啊各位,爱情无价啊各位,珍惜眼前人啊各位,坚持梦想啊各位!
            
            泪点比较奇怪,我是在说起麦包“不过你不是没用,你只是善良”那里崩溃的……
            
            不过我比较反感这种纯粹的港产片加入大陆演员的做法,张馨予是好看啊,味道不对,好在台词不多就是来秀胸器的,我忍,再忍。长发真的很美啊……
            
            依旧热热闹闹,依旧低俗恶搞,你要想凭借这种喜剧获得什么人生的思考那太没必要,但是如果你熟悉香港文化,一定不会后悔自己看了这部片,轻松自在。
            
            最后再赞赞黄宗泽这小伙不错,如果内地陈坤能再现哥哥的范儿,我是不是可以把香港的宝押到bosco身上?继续努力呀!
    【详细】
    53806017
  • 九尾黑猫
    2017/3/25 16:27:20
    美女与野兽:就算死亡不可避免,哪怕注定在劫难逃

    个人微信公众号:九尾黑猫的时光之尘 LadyinsatinFilm坐在零星几人的清晨的电影院里,被温柔的黑暗包裹着。银幕上是一幕幕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出乎意料,又让人无法抗拒。当星星的尘埃落在贝尔金色的裙子上,野兽局促的站遥远的大厅尽头。他们小心翼翼的拉起对方的手,随着婉转的歌声,悠游于深蓝色的星群中。世界甜美的不可思议,宛如梦呓。那一刻,难以名状的情感涌上心头。谁都无力阻止忧愁投掷到爱情波心

    个人微信公众号:九尾黑猫的时光之尘 LadyinsatinFilm坐在零星几人的清晨的电影院里,被温柔的黑暗包裹着。银幕上是一幕幕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出乎意料,又让人无法抗拒。当星星的尘埃落在贝尔金色的裙子上,野兽局促的站遥远的大厅尽头。他们小心翼翼的拉起对方的手,随着婉转的歌声,悠游于深蓝色的星群中。世界甜美的不可思议,宛如梦呓。那一刻,难以名状的情感涌上心头。谁都无力阻止忧愁投掷到爱情波心的浪花。哪怕是知道无数遍的结局,一千次的生离与死别一千次的喜极而泣。还是会为那一刻注定的别离而感到难过。毕竟,丘比特射出过多少只金箭,也葬送过多少颗心。

    8436445
  • 佐逢
    2019/3/22 2:06:21
    初识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诗无尽头》讲述了一个男孩生活在父亲执意他要放弃自己的诗歌理想去当一个医学家而母亲顺从父亲的情况下,如何反抗,如何找寻自我,如何克服一切追求自己的梦想。 1、首先想谈论帕拉这个人物尽管出场不多,但是作为亚历桑德罗最喜欢的诗人,帕拉的作用十分重要。刚开始,帕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诗无尽头》讲述了一个男孩生活在父亲执意他要放弃自己的诗歌理想去当一个医学家而母亲顺从父亲的情况下,如何反抗,如何找寻自我,如何克服一切追求自己的梦想。 1、首先想谈论帕拉这个人物尽管出场不多,但是作为亚历桑德罗最喜欢的诗人,帕拉的作用十分重要。刚开始,帕拉...  (展开)
    【详细】
    10058253
  • 咕嘟咕嘟沙梨酒
    2017/12/12 14:21:21
    无止境包容,还是严苛地要求最大程度社会化?

    每个人都不完美,正如剧中Evans所说的,没有人是完全“正常(normal)”的,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地方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体会着不那么“正常”的人生,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与美好。

    《Atypical》在情绪处理上,没有过分倾向卖惨和童话般乐观(比如:the Good Doctor)的任何一端:

    这部剧集没有过度强调孤独症家庭在养育孤

    每个人都不完美,正如剧中Evans所说的,没有人是完全“正常(normal)”的,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地方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体会着不那么“正常”的人生,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与美好。

    《Atypical》在情绪处理上,没有过分倾向卖惨和童话般乐观(比如:the Good Doctor)的任何一端:

    这部剧集没有过度强调孤独症家庭在养育孤独症儿童个体时所面临的困难与绝望(有可能是因为在该剧集中主角是高功能自闭症个体);也没有过分乐观,将孤独症个体及其家庭所面临的困扰一一表达出来,比如母亲Elsa坚持商场为患有孤独症的Sam提供特殊的更衣室却被扫地出门;情绪不稳定的Sam会在公车上突然崩溃等等。

    兄妹关系也是影片当中的一大亮点。电视剧当中的妹妹对孤独症哥哥的态度中既有普通兄妹之间的嬉笑打闹,也有关怀与保护。虽然由于哥哥的障碍,家人不能够充分地分享她在学业与竞赛中的成功,但是她仍然对家庭抱有善意与希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也看到有一些家庭有意无意忽略的是“Sam”们:当家中有其他孩子可以让家长更容易更轻松地体会到成就与快乐,孤独症儿童很可能成为家中被边缘化,不被接受的那一个。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究竟是哪一种家庭情况更多,只能希望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家庭可以接受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关注的支持,让孤独症儿童的家人们可以有能力与勇气面对未知并且接纳他们。

    在观众当中争议最大的部分,可能就在于周围人对Sam的态度上的分歧,面对着一个这么“非典型”的少年,究竟应该无限包容与理解他的个别化,还是以社会多数的标准“残酷”地界定特殊需要人群的行为标准?

    有一些人认为,与普通人对比,Sam太过于特别,以至于他的“异常”举动被周围人嘲笑与不解:比如Sam努力学习同校小哥的“撩妹语录”,结果被妹子狠狠地报以一个白眼。与此同时,现在也出现了一种非常“具有包容性”的思想,认为社会大众应该无限包容孤独症个体,并且将不理解孤独症个体的人作为反面形象典型来树立。

    我认为,理解和包容是合理且绝对必要的。但是孤独症个体并不能因此而放弃自身社会化的努力。

    Sam“女友”Paige的角色定位其实是处于两者之间,既非常理解甚至“珍惜”Sam的独特性,同时也以一个社会普通大众的视角,来试图“纠正”或者说改变Sam的非社会意义的话语。比如说,Paige给Sam制定了一个“每天不能讨论南极超过三次”的规则,这条规则看起来对Sam来说有点压抑,但是伴随着刻板兴趣内容的讨论减少,他有社会意义的语言就可能会增多,这对于孤独症个体来说其实是一件有助于社会性的事,当然我们可以将这条规则再细化一点,制定一个更“友好”的策略。

    同时也应警惕的是,虽然孤独症群体逐渐成为社会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孤独症案例在社会上的曝光以及文学及影视作品的表达,社会可能逐渐形成对孤独症个体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有助于推进大众对自闭症群体的了解热情,但从长期来看,并不完全有利于自闭症个体在社会上的融合程度。

    【详细】
    89801421
  • 血火同源
    2019/11/4 16:23:56
    为潘金莲跟西门庆树碑立传的故事

    浪的过火的绿茶婊华之龄“负责”偷情发浪发骚??所以才会跟邵凯认识三天就投怀送炮??而且后面还处心积虑的创造一切条件跟邵凯见面,就像华之龄的闺蜜婷婷说的什么投标事业都是浮云!无所不用其极留在上海跟邵凯藕断丝连才是目的??而老司机邵凯也很会撩骚烂货华之龄,奉行着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原则!最可怜的是钟浩然明明知道被华之龄戴了绿帽子,还得把头埋进沙子装鸵鸟掩耳盗铃??而且还被未婚妻华之龄倒打

    浪的过火的绿茶婊华之龄“负责”偷情发浪发骚??所以才会跟邵凯认识三天就投怀送炮??而且后面还处心积虑的创造一切条件跟邵凯见面,就像华之龄的闺蜜婷婷说的什么投标事业都是浮云!无所不用其极留在上海跟邵凯藕断丝连才是目的??而老司机邵凯也很会撩骚烂货华之龄,奉行着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原则!最可怜的是钟浩然明明知道被华之龄戴了绿帽子,还得把头埋进沙子装鸵鸟掩耳盗铃??而且还被未婚妻华之龄倒打一耙指责打着爱情跟“自由”的幌子贼喊捉贼??指责浩然是暴君没有给她空间发浪发骚??难道让钟浩然喜当爹替你跟邵凯养野种才是真爱吗?????一部打着“真爱”的幌子为一夜情出轨偷情背叛漂白的故事,只有1.5倍速观看才能减轻内心的愤怒!后面浩然酒后乱性跟之美突破底线,感觉也是出于对华之龄背叛的报复!没煽华之龄跟邵凯这对狗男女几个大耳胍子都感觉不够解恨,而最后邵凯为了照顾命不久矣的陆敏跟华之龄“分手”也是编剧强行为狗男女漂白???感觉只有华之龄的闺蜜婷婷配的上钟浩然,最后让狗男女同流合污!钟浩然行单影之真的是修桥补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淫人妻子笑呵呵?偷情无罪,约炮有理被戴绿帽子活该???而且还要被指责妨碍了别人的“真爱”最后只想说爱情无罪,但你华之龄享受着偷情的快感,又去装圣母婊指责钟浩然就不对了!你不能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吧………

    10629738
  • 都是空虚
    2021/9/5 20:45:53
    《乔家的儿女》看到29集受不了了,决定弃了

    那些追《乔家的儿女》的,你们还好吗?没被气死的爬起来举个手啊!冲着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这个剧我期待了一个多月,前些集虽然有点小瑕疵,像是乔爸爸这个大反派不符合年代背景的尽心尽力惹人厌,乔一成也没能更多的表现出对兄妹的付出和照顾,为以后的兄妹情做些铺垫,而好人不长命的姨夫病逝还透着点俗套,但依然觉得良心制作,起码道具、场地都很用心,演员演技也都可圈可点。十几集后,乔家儿女都长大成人,乔一成不管

    那些追《乔家的儿女》的,你们还好吗?没被气死的爬起来举个手啊!冲着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这个剧我期待了一个多月,前些集虽然有点小瑕疵,像是乔爸爸这个大反派不符合年代背景的尽心尽力惹人厌,乔一成也没能更多的表现出对兄妹的付出和照顾,为以后的兄妹情做些铺垫,而好人不长命的姨夫病逝还透着点俗套,但依然觉得良心制作,起码道具、场地都很用心,演员演技也都可圈可点。十几集后,乔家儿女都长大成人,乔一成不管弟妹们率先成家,赚钱贴岳父一家,也算符合厚道人设,乔二强无爱倒插门,就那个懦弱性子没问题,乔三丽克服童年阴影终于嫁给有情郎,乔四美傻白甜,还有点率真的搞笑技能,也不错。本以为一家人步入正轨,随着改革的时代浪潮,应该会偶有纠葛的起起伏伏,磕磕碰碰,大风起兮云飞扬,乔家儿女要弄潮,那成想!!(此处应有手动愤怒表情包)!!!二十几集后,这个乔四美誓要气死观众!戚成钢因作风问题被部队开除,这种情况乔四美还是要嫁,这是爱的迷茫,我理解,开出租车再出轨,乔四美选择原谅,这必须得说是愚蠢了,糊涂的爱不解释,开书店再再出轨且被敲竹杠,还要去求哥哥姐姐出钱保人,这这这tm让我咋形容啊,容我理理情绪,想个词!看到这里,才惊觉,这个剧从头到现在29集,都透着股邪气啊!1母亲是好人,却难产死了,坏爹爹活的好好的,已经在享受儿女之福了,2老大乔一成头婚娶了自私女,其岳父家扶弟啃姑爷,去了美国估计是出轨了,离异,3乔二强无爱被动倒插门,寡妇丈母娘,老婆出轨,自己也出轨,离异,娶大十岁女师傅,古代这也算乱伦一种吧?而师傅原老公暴力变态,离异,4乔三丽克服童年阴影,终于嫁给真爱王一丁了,王却因工伤废了武功变tj心理扭曲,加上王家寡妇婆婆独宠混账小儿子,啃领养的儿子及儿媳,5乔四美,去?的不说了,6外养的乔七七奉子早婚,终被弃,7好人大姨家,暖心好人大姨父在完成关照乔家儿女的任务后,不得善终,病死床前只有一儿在侧,后老婆改嫁,兄弟妹之间起龌龊。现在还看不出来项南方一家怎么演变,但已经有苗头,大舅哥不是个省油的灯。已经29集了,我也是愚钝,才发觉这个剧味道不对,乔家就是个毒瘤,感染到哪里,哪里就显病态,就会崩塌。回头看,乔祖望也没那么讨厌,反而有点欣赏他了,老婆死了后独守清规,对本可以共情的剧中“寡妇们”都不假辞色,横眉冷对,不让她们近身,对乔家子女是任其自生自灭,是不是意识到毒瘤的危害,无奈之举?虽然玩笑话,不过照这个剧情下来,我认为,乔祖望烦人榜里挤不进前五,阿望加油!一个年代剧,一个家庭剧,一个亲情剧,应该在时代变迁这个背景下,更多的演绎个人和家庭的沉浮,兄妹们在事业上互相扶持的砥砺前行,也可以有大家庭的纷争与虐情,主旋律却是积极的,充满暖意的,但这个剧到现在都无关每个人的事业,都是些狗屁倒灶的滥情戏,除了刚出来的项南方家还没来得及给观众添堵,还有正常家庭吗?难怪本来七月初档期,八月中才上,估计正午阳光团队也在考虑,这个剧会不会砸了牌子吧?纠结了一个多月,最后决定,投资不能白扔了,还是上吧。看了29集决定弃了,无论乔四美之后如何反转剧情也不想再看,全都是乔家的那些龌龊事,#正午阳光# #乔家的儿女# 你们到底想表达什么?好人都早死,军*人出轨成瘾,婚嫁乔家的没有一个正常家庭,其中包括二个寡妇,二个扶弟魔,一个对儿子不闻不问。再看乔家儿女的感情线,早婚早育早离异的七七,晚婚不育离异的大哥,娶师傅喜提兄弟般儿子的二强,真心相爱的丈夫被废武功的三丽,乔四美…滚一边去不想说她。播出了的29集,乔家离婚率已经达到了60%,就看四美能不能突破80%大关,出轨率60%+,这里要提醒三丽同学,守住这个点位啊!剧中露脸的家庭有七八个,其中四个寡妇,一个鳏夫,接下来轮到谁死呢?有点烧脑了。如果还有人追这个剧,麻烦回帖告诉我,项南方家怎么崩坏,而我是不看了,浪费时间!

    138481752
  • RoarBrain
    2020/5/12 23:09:55
    “每一天都是好天”

    “拍电影的人,和看电影的人都在旅途上,一个回程 另一个出发。”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旅程,我们在路上一分钟一分钟的耗光了生命。最后大家存在的痕迹,都随着风飘散了。看完电影,其实最令人佩服的不是李屏宾的摄影,而是他待人处事的态度。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在他眼里每个生命都有各自独特的意义。影像的力量真的伟大。

    “拍电影的人,和看电影的人都在旅途上,一个回程 另一个出发。”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旅程,我们在路上一分钟一分钟的耗光了生命。最后大家存在的痕迹,都随着风飘散了。看完电影,其实最令人佩服的不是李屏宾的摄影,而是他待人处事的态度。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在他眼里每个生命都有各自独特的意义。影像的力量真的伟大。

    1258932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