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狗启事》是东北味道浓厚的电影,表面在讲丢狗寻狗的故事,实则在讲东北人寻找未来的故事。影片前半部讲的是男主角张广胜和父亲张建设在寻找丢失的狗的过程中,所见所闻的社会百态。除了寻狗事件的荒诞,更重要的是在揭示东北老工业基地普通工人家庭面临的诸多问题。影片里的时代印象采用对比呈现的方式:一边是歌厅里的灯红酒绿,另一边是普通家庭桌上老酒和花生米;一边是中产阶层的花园洋房,另一边是简陋狭窄的工人村;一边是都市车水马龙急促的生活节奏,另一边是百姓悠然自在地围观闲侃。处处细节映射当代东北人失衡与矛盾的生存状态。东北曾经有过辉煌。从伪满时期就是东亚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业体系完备、技术先进,辽宁更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一直在为全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资源、财力、技术、人才和装备。改革开放以后,老工业基地经济下滑严重,“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现象”、“官员贿选”等都是热议话题,辽宁GDP增速一度在全国各地倒数第一。重振老工业基地也成为东北人的口头禅。振兴总需要人才,影片后半程就是反映东北本地人才在面对去留问题的迷茫与挣扎。为什么令全国人民曾经羡慕不已的经济发达地区变成了今天的情况?近年来社会各界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并试图探求背后的原因。总结起来,大致有体制说、资源说、地域说、人才说等等,而这部电影所提到“铁饭碗”、“走后门”等等情节,则充分地反映出老工业基地一些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这正是原本看似喜剧故事中所隐藏的灰色地带。男主角张广胜出身市井,单亲家庭,生活困难,这使得他必须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完了研究生,基本上算是个有为青年。他有强烈的提升社会地位的欲望。但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无门无路的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另外的捷径——通过拉近和导师的关系以达到目的。遇到问题先想到找关系、走后门,不守规则,这些恰恰是很多老东北人植根于心的恶习,也是老工业基地落后的重要因素。影片的后半部具有深刻的内涵。男主角张广胜在抱着坚定的志向离开家乡远赴南方的路上,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工作机会有了转机,男主角会如何选择呢?影片没有给出答案。或许他会选择留在东北,则是一个喜剧结局。但是,他是不是和父亲张建设一样“重复昨天的故事?”他的“旧船票”还能否登上时代的航船?或许他会因为之前让他一夜长大的打击,毅然决然的离开家乡去打拼,坚持自己已经下好的决心,“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在时代的车轮下,一个区域也许会继续衰败,也许会伺机崛起。一个人的一生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影片里男主角毕业论文提到的“论东北的振兴与发展”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