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春香影评

142942201
  • 风笑月
    2019/12/5 16:54:48
    冲着张榕容看的

    看了王舞来补爱无限。

    总的来说就是狗血大妈剧的本子找了偶像剧团队来拍,可能放早些年不快进会看的下去吧。

    张榕容好像是第一次演电视剧,可以理解,毕竟电视剧和电影节奏不一样,这部略显稚嫩,没有粉丝滤镜我应该看不完,后面的电视剧肉眼可见地进步很多。从前的口音和现在的完全不一样,应该是好好练过台词的。

    潘帅,童年回忆,看资料凭借这部片子拿了金钟影帝。

    看了王舞来补爱无限。

    总的来说就是狗血大妈剧的本子找了偶像剧团队来拍,可能放早些年不快进会看的下去吧。

    张榕容好像是第一次演电视剧,可以理解,毕竟电视剧和电影节奏不一样,这部略显稚嫩,没有粉丝滤镜我应该看不完,后面的电视剧肉眼可见地进步很多。从前的口音和现在的完全不一样,应该是好好练过台词的。

    潘帅,童年回忆,看资料凭借这部片子拿了金钟影帝。

    只想感叹命中注定我爱你之后台剧真的不行了?

    【详细】
    12075225
  • 恋雨
    2020/5/26 19:48:06
    演员演技都很在线

    男主(金瀚)可奶可霸道,小表情相当之丰富了,主要是痴情,我的女人我拼了命也要守护,豁出命也无所谓的精神,这点太吸引人了,身材也很好啊。戚薇小姐姐演技也很在线,很搞笑,一开始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感情,到后面失而复得认清内心,虽然部分剧情不够饱满,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很好看的,也不会比原著差啊,可以多刷几遍,过段时间再来看。好看,喜欢全部演员。

    男主(金瀚)可奶可霸道,小表情相当之丰富了,主要是痴情,我的女人我拼了命也要守护,豁出命也无所谓的精神,这点太吸引人了,身材也很好啊。戚薇小姐姐演技也很在线,很搞笑,一开始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感情,到后面失而复得认清内心,虽然部分剧情不够饱满,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很好看的,也不会比原著差啊,可以多刷几遍,过段时间再来看。好看,喜欢全部演员。

    【详细】
    12622175
  • 晨光
    2015/11/13 21:08:28
    留人间多少爱 迎浮生千重变
    图文版:http://site.douban.com/259715/widget/notes/190290942/note/524610338/


    我在亚马逊上有个看电影的账号,很多
    图文版:http://site.douban.com/259715/widget/notes/190290942/note/524610338/


    我在亚马逊上有个看电影的账号,很多德语电影随便看,昨晚搜文艺片时恰好看到钟丽缇的《色戒》,奇怪咦为什么会归到严肃文艺片这个类别里来,觉得封面很美就点开看,才发现就是严肃文艺片好不好,而且很缓慢,缺少戏剧性高潮,用我表哥的话说就是“文艺得令人发指”。

    上豆瓣查,这片子2001年出的,那正是互联网没有那么普及,小黄碟还很有市场的时候,这电影大概就冠以“色戒”,“钟丽缇”这样醒目的标题,被放在各种小黄碟中神秘兮兮地出售了。那真心是埋没了这部认真的电影,埋没了钟丽缇有诚意的表演。

    这部片子在华语区“被色情”了,但是在IMDb上,评分高达8,4

    首先,它就不该叫《色戒》,而该叫《轮回》,Samsara——可是叫轮回不好卖嘛……其次,即使有香艳镜头,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占得比重也很小。钟丽缇演的是一个朴实的藏女,不施粉黛,神情自然,有种天然的勃勃生机,令我对她刮目相看——原来她也可以演平实的角色。

    片中,男主达世是个从小在雪山庙宇中修炼的和尚,不知红尘为何物,他聪慧精进,又刚完成艰难的三年闭关苦修,正快要成为一个得道大僧,不料他却在此时动了凡心,好奇凡俗生活,夜间睡梦不宁,被同室察觉,告知师父。师父还想最后挽留一把,便遣他去找另一位住在悬空寺的老僧。老僧持言语戒,笑而不语,呵呵呵从一个匣子里掏出“春宫图”来给达世看,达世惊心又困惑之间,老僧又呵呵呵,暗示他,对着蜡烛看。达世对着烛光一幅幅细看,才发觉每一副香艳图景透了光,竟都是骷颅白骨……

    可达世即便知道都是骷髅白骨,还是要追求的。他的一番言语,彻底断了师父挽留他的心。他说,悉达多之所以可以舍弃人间繁华,离娇妻幼子出家,因为他已经拥有过,品尝过了,先有大欲,才能悟空。我生长在世外,都不知道什么是“色”,怎么可能理解“空”呢?若不让我去凡尘走一遭,我如何理解自己所学的东西?

    达世于是来到村庄,和琶玛(钟丽缇)结婚育子。片子快到结尾,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不仅让想看香艳的人失望,估计也让想看精彩的人失望了)。电影节奏似乎故意要契合那种原生态的沉缓生活节奏(其实山下已是截然不同的时代了)。男女主只是悠悠过着日子,而男主达世越来越远离自己原来的信仰,沉溺到世俗的“贪嗔痴”中去:为了利益与人斤斤计较,甚至大打出手,招来祸事;虽然爱着妻子,可面对不断挑逗自己的印度女工,心痒难耐,终难把持……倒是女主琶玛,温和坚定地守护着那份淡泊宁静。当孩子随父亲从山下城市归来,捧了一手现代玩具时,琶玛一把将这些吵闹的塑料玩具扔开,让孩子继续玩传统的木玩具。她还在游戏中,教给孩子们朴素的哲理:“一切终将流向大海”。

    快到结尾时,观众期待的高潮终于来了——和商业敌人的矛盾白热化,男主和印度辣妹也终于床戏了。只是这段床戏的挑逗意味被“随时可能发生点什么”的紧迫感压倒——房梁咯吱咯吱响,铃铛声由远及近。我想的是,完了完了,琶玛要回来了,要伤心了,要撕逼了……还有,房梁会不会突然断掉压下来?

    但是都没有,这一出出轨事件,竟这样波澜不惊地过去了。可是,印度辣妹明明是露了马脚的呀……

    婚也结了,娃也生了,钱也赚了,架也打了,轨也出了……这些大欲,男主都经历了,于是终于觉得没意思,不过如此了。师父的一纸遗书,让他彻底下了回归世外的决心。于是,像悉达多一般,他望着熟睡中的妻儿,偷偷离了家。

    归途用格外美丽的镜头语言来表达,体现男主此时的不染纤尘:雪山,旷野,秋林,清湖……可是在通往僧院的路上,他碰到了最后一道阻碍:妻子琶玛。

    琶玛声泪俱下地说,你们男人求觉悟,为什么都要牺牲了女人?悉达多受世人景仰,可是谁在乎过他妻子的感受。这个可怜的女人,余生就要在寂寞无援中度过了……离开孩子这种事,只有你们男人做得出来,我是绝对不会离开孩子的。

    说得男主大怮,几欲随女主归家……可是突然一下,女主竟不见了。

    这段我没看懂,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密宗里,女性觉悟者,叫“空行母”。琶玛凭空消失,就是空行了。

    琶玛原来是一个,比她丈夫道行更高的人——回想起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的确是。印度小三的事她真的不知道么?是她真的傻,所以从头到尾都和印度小三友善相处么?当然不是,有情女子,对情爱岂有不敏感的,只是装不知罢了。

    她的假装不知,倒不是柔顺女子维护丈夫的“德行”,而是她对人性的“明白”。不管达世出轨,还是出家,琶玛都明白一点:人间事,只有当事者亲身经历,自己了悟,旁人说了无用的。

    对于琶玛而言,修行,觉悟,空明,皆可存在于对家庭,对丈夫孩子,对周围人的爱之中——空相不是虚无,而是实实的爱。她得丈夫却非要躲到红尘之外,才能定心,那就由他去吧。

    达世还俗时,大觉者师父拦不住;达世再次出家时,空行者妻子也拦不住。

    一个人的成长,只能自己去经历,去渡劫,去还债,去完成,由执着到放手,由色至空,谁也替代不了;旁人即使道行再高,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微信图文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MyMjQ0Nw==&mid=400840730&idx=1&sn=caa87750fcc216c8227a748f522db355#rd
    【详细】
    76572585
  • sayulita
    2020/9/13 14:05:56
    一样有意思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断林镇谜案 The Brokenwood Mysteries 第六季仍然像以前第1至第5季一样有趣. 通常,随着作者的想法"井"干涸,系列中的后季不再像前季一样那么有趣. 但是, 这个节目不一样. 品质卓越且始终如一 . 我很惊讶! 我特别喜欢第六季的 " dead m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断林镇谜案 The Brokenwood Mysteries 第六季仍然像以前第1至第5季一样有趣. 通常,随着作者的想法"井"干涸,系列中的后季不再像前季一样那么有趣. 但是, 这个节目不一样. 品质卓越且始终如一 . 我很惊讶! 我特别喜欢第六季的 " dead man don't shoot ducks" 这一集. 非常好的...  (展开)
    【详细】
    12863291
  • Paroxetine
    2018/9/3 1:13:50
    是狗还是人

    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只是用来引入主题而已。这样的名字看着蛮奇怪的。但至少,快速把观众带入主题。

    全程东北方言飙,作为南方人来看,不免觉得,怎么东北讲究的不是直,快么。怎么听着这对话显得很墨迹呢。不过这些写实的场景,真的让人一下就沉浸在东北的日常生活之中了。但是不断晃动的镜头,看着真的很想吐槽了。难道这也是什么表现艺术?

    对于张广胜经历的这些事,作为市井小人的存在,是大

    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只是用来引入主题而已。这样的名字看着蛮奇怪的。但至少,快速把观众带入主题。

    全程东北方言飙,作为南方人来看,不免觉得,怎么东北讲究的不是直,快么。怎么听着这对话显得很墨迹呢。不过这些写实的场景,真的让人一下就沉浸在东北的日常生活之中了。但是不断晃动的镜头,看着真的很想吐槽了。难道这也是什么表现艺术?

    对于张广胜经历的这些事,作为市井小人的存在,是大多数的日常吧。那种无力感,被现实死死地扼住喉咙的感觉。尽管心里明白的很,却也知道有些差距是努力弥补不了的。这是大多数生活的可悲之处吧。尽管他老爸神神叨叨的,但在背后,仍是默默地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这藏起来的好,他从来不知道。

    如果把自己代入到主角这个角色里,我想我早已觉得崩溃了吧。不务正业的老爸,生活的压力,毕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甚至是在其他同学面前,那种无形的低人一等的感觉。人和人生下来,就被赋予了巨大的差距。他努力地挣扎,想要改变些什么。可是,26岁了。仍然一无所有啊。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有多艰辛啊。为什么如此感同身受,大抵是因为自己正在这条路上走着吧。向前没有看到多大的光明,背后也没有路。一个人背着所有的希望,漂泊他乡。

    而在这复杂的社会里,并不是所有人的心都是明亮的。圆滑世故的富家子弟,借色上位的韩雪,见色忘我的牛教授。这只是社会乱象的一觉。更讽刺的是,广胜喜欢着韩雪,可是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配不上她,不敢触碰。可她却只是一个趋利附势的小人而已。光鲜外表下,谁知道是颗什么心。“实在”在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的缺点,一直在人际关系中充当一个受害者。可有时候也许能算好事,至少自己活着,没有对不起自己,也没有对不起别人。

    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对于“铁饭碗”的说法,也许是停留在上一代人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一种谋生观念了。毕竟人活着,没了物质,何来追求与幸福。试着去想,安逸,没有变动的生活,不正是大多数人眼里的幸福生活么。但其实这种机遇的事情,很多时候也只能尽尽自己的努力,而结果,是只能“顺其自然”的。

    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永远保持内心的明亮,我可以多费点劲地生活着,但我不祸害人啊。无论怎么样,生活逼迫我夹着尾巴做人,但我,永远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只招之来呼之去的狗。

    【详细】
    9631974
  • 幽灵在呐喊
    2022/3/10 21:05:25
    离谱的刑侦剧,画像表现得更像是超能力(更新:徒有其表的女性主义?)

    一开头就很令人无语,警察去楼里抓人却不在所有出口布控的是吧?后面还有不戴手套就拿玻璃杯,感觉这种事有点常识的人都干不出来。

    画像师的戏份超级离谱,基本就是证人或受害者刚说了句啥啥啥情况下遇见的,然后切到犯人的镜头,再切回来,诶,画就画好了。要不然就是一晚上凹一两个造型,转天画像便完成了。我并非不相信现实中的画像师能通过监控、

    一开头就很令人无语,警察去楼里抓人却不在所有出口布控的是吧?后面还有不戴手套就拿玻璃杯,感觉这种事有点常识的人都干不出来。

    画像师的戏份超级离谱,基本就是证人或受害者刚说了句啥啥啥情况下遇见的,然后切到犯人的镜头,再切回来,诶,画就画好了。要不然就是一晚上凹一两个造型,转天画像便完成了。我并非不相信现实中的画像师能通过监控、通过证人描述、甚至通过有亲缘关系者的脸来画出侦破需要的画像,但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并没有真正去了解画像师是怎么工作的(比方说,我就很想知道画像师如何引导证人清楚地形容出一个只见过几面的脸),导致拍摄没有真实的细节,相当缺乏可信度。顺带一提,上述几种画像方式我感觉都有可行性,因为是有实际参照的,但是你要说你能根据日记里那些主观又抽象的描述画出这么精准的画像,糊弄鬼吧,我反正是不信的。

    前几案的题材都或多或少跟女性相关,不过拍得磨叽又虚浮,人物脸谱化,我完全共不了情,有种蹭热度的感觉。一般来说,对犯人的塑造,要么可怜,要么可恨,更优者是既可怜又可恨。然而到目前为止的三个犯人,动机都令我感觉迷惑,案件拍摄的重点也很奇怪(而且动机全靠犯人的口述,基本没啥铺垫)。第一案,八十多位女性受害,犯人明明自认为帮凶却仅是为了让自己脱身而犯案;第二案,犯人想让死者离自己近一些,把尸骨挖出来并与头骨教具做调换(而且过程中还很轻易地抓到个规模不小的组织卖淫窝点);第三案,犯人明明掌握了校长的罪证,却还要向无辜的校长女儿下手。真的是一个比一个自私,还个个身怀绝技,易容都跑出来了。

    第八集的回忆里看到,主角身为一个警察居然能对证人说出“你的画只能害人,(画不出犯人的样子的话)以后都别画画了”这种话,那你但凡有一个案子破不了你就别当警察了呗,这么对待证人有没有职业道德啊?当然也不是说警察就不能情绪激动,关键主角看起来一点都没觉得自己说的话有问题,全然一副占据道德高地的样子。说到画不出当年那个女人这件事,大概算是前期的一个悬念?整得是玄之又玄,结果就是被人推下水受刺激了,不知道为啥不能好好说清楚。警察这头也是完全查不出来,真就只靠画画来破案咯?

    可以说这剧里的人物塑造真的很奇葩,那个女警妥妥是个花痴工具人(多说一句,不是说花痴不好),就能不能不要再有这种侮辱观众智商和眼睛的桥段了,角色帅不帅让观众自己感受好吗,要表现麻烦用镜头或是细节来展现行不?还有一个黑板报的桥段,且不说为啥要一个画像师去出黑板报,后来这个警察还跑来问“为啥板报出到一半不出了,是有啥火烧眉毛的事?”我寻思警察碰到的大多都是突发事件,而且都要比个黑板报更重要吧?真觉得这种情节能让观众乐出来?

    ————————

    有人要我去求证,所以我就去求证了一下,我为什么觉得该剧拍得离谱。

    一、“通过抽象的主观感受来画像”并不合理我认为此事行不通是因为主观感受并没有客观标准。何为“英俊”,何为“阳光般的笑容”,每个人的想象都不同。而且只有日记,也没有当事人的修正。这是我的想法,却无法从事迹证明一件事不存在。不过,我虽然找不到直接证据,但还有些间接推论。有一文中提到,白银案某位目击者由于惊慌过度作出了类似于“长得凶狠”、“眼睛瞪得很圆”这样不准确的外貌描述,而画像师张欣后来与目击者反复沟通去除主观意识的干扰,并从不同的目击者描述中寻找相同的特征,才得以画出三幅嫌疑人的画像。在这里“主观意识”可是个干扰项,我认为可以侧面印证我的观点。

    二、电视剧缺乏可信度的地方以上我所质疑的是电视剧这一情节不合理,但我并非由于该情节从而认为电视剧拍得不合理。我影评的重点明明是电视剧的拍摄手法有问题,细节不够到位,逻辑不够自洽。影视剧是否能令我相信,与现实中有没有人能做到根本就是两码事。哪怕世界上没有魔法,也不妨碍我去相信哈利波特的世界。当然,拿哈利波特跟它比肯定是高抬这部剧,我们还是说回画像好了。就我所看到的对于林宇辉以及张欣两位画像师的报道而言,他们之所以能屡破奇案,离不开对画像的大量练习、研究、总结经验上。那如果要拍电视剧展现画像师有多厉害的话,什么最能打动观众,什么最能让观众相信?是画出画像的结果吗?不是!是画出画像的过程!是他的方法论才对!明白什么叫方法论吗?明白我为什么认为方法论重要吗?因为方法论一方面可以体现出一个人过去面对同类问题的思考与总结,另一方面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人是通过怎么样的一般性原则来解决目前的问题的。就好比基本演绎法之于福尔摩斯。说到这里,摘取几段报道内容:“张欣说,在为案件制作了数万张模拟像后,他才渐渐摸出了路子,有了一点画像感觉。当目击者向他描绘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时,往往说不清。张欣就根据经验,初步判定嫌疑对象的大概体形,然后开始在头脑里将各种不同人的脸型、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分别组合成人的头部形象,直到目击者真正认清为止……与一般画像不同的是,张欣更加注重模拟人物可供辨认的细节,比如脸部的纹、痕、疤等,以及嫌疑人的面部会出现什么特别的表情、动作。”“在数万张画像的基础上,他(林宇辉)总结出了田、由、申、甩、甲等八大脸型,掌握了不同年龄、地域、情绪下的肌肉变化、纹理走向,逐渐可以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刑侦人员的模拟与画家的模拟不是一个概念,我(林宇辉)不是复制,不是临摹,而是合理的分析。不仅要画皮,更要刻骨,通过骨骼结构寻到不得而知的面部比例,进而再现整个脸部形象。’”想必这便是两位画像师的方法论的一部分,这些就是细节啊,就是行事逻辑啊。模拟画像应该是一个以画像师为主导的过程,是画像师要想办法从目击者或是监控画面中探索出画像所需要的特征,必不是抓瞎碰运气吧。而剧中的沈翊有方法论吗?我看不出。如果他真有方法论,就不可能先在第一集提出“从人脸的三十六个骨点去推算脸部结构”,然后在第八集还得在其他人无意的提醒下才发现那三人的头骨是一致的。他不该对骨骼这么没敏感度吧?剧里屡次使用这种很刻意的“提示”情节,又对画像过程草草略过,让我如何去相信他的能力?或者,换一种思路,要是剧方没本事具体表现沈翊的老练,那也可以着重表现他的成长嘛。比如倒推一下,他刚开始实操有没有遇到过与目击者的沟通问题;他起初接触模拟画像有没有因与绘画不同而感受过阻碍;他当时得知自己的画害死了人深受打击后是如何重拾画笔的;甚至再往前推,他曾经“三岁画老”的自信张狂是从何而来的。最终他得以找回这份丢失的信心,画出那张他原本画不出的画之类的。

    总之,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这些例子可能是挺俗套的,我只是试图讲出我的直观感受。我其实明白各人有各人的立场和先入为主,可以不接受,但请不要假借现实的英雄去装电视剧的逼,也希望多少能明白人看电视剧是不需要阅读参考文献的,少把求证挂嘴上。更何况,我求证过了,这部剧经不起求证。

    ————————

    我突然有些奇怪,这部剧里女性角色含量这么高,女局长、女法医、女性弹道专家、女性爆炸物专家,结果戏份最重、最出彩的刑警队长和画像师还是两名男性……不得不说有些可惜。如果反过来可能更贴近现实,而且更能展现女性视角吧。这可能是为啥明明案件题材都与女性关系密切,我个人却很难共情的原因吧,至少在看到画像师与强奸案受害者单独谈话时不会那么别扭了。现在的性别设置与其说是尊重女性,更像是在讨好女性,就……果然还是拍男主比较容易割女性观众的韭菜吧。(这段真的很主观,只是有点不吐不快)

    ————————

    有人认为我根据回复曾修改了这篇剧评中的某些观点。我不喜欢有人冤枉我,所以我愿意拿我家人的健康做出保证:

    我绝对没有修改过我的剧评,一直写的都是“我并非不相信现实中的画像师能通过监控、通过证人描述、甚至通过有亲缘关系者的脸来画出侦破需要的画像”。

    【详细】
    142673395
  • 扎木
    2022/5/4 13:05:46
    我叫马文才

    究竟有多爱祝英台,才会答应她 新婚之日 去坟前走一遭。

    我并没做错过什么事,我只是在十六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她在我家隔壁的院子荡秋千,她的头发乱了,小脸红扑扑的。我娘说为我定下了她的时候,我让小厮们选了一个最为粗壮的树,嫁了个漂亮的秋千。

    礼法的缘故,我并

    究竟有多爱祝英台,才会答应她 新婚之日 去坟前走一遭。

    我并没做错过什么事,我只是在十六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她在我家隔壁的院子荡秋千,她的头发乱了,小脸红扑扑的。我娘说为我定下了她的时候,我让小厮们选了一个最为粗壮的树,嫁了个漂亮的秋千。

    礼法的缘故,我并不能经常见到她。

    我常去拜访她哥哥,他们眉宇间有隐隐的相似:如果她是个男孩子,也是很俊朗的嘛。

    她哥哥说她读了些书,我说这也好,他却一脸担忧。

    我喜欢读书的女孩子,喜欢荡秋千的女孩子,喜欢这个我见不到的女孩子。

    太久没有见面了,我快忘记她的样子了,可是我还记得我的喜欢。

    熬着熬着,我们的婚期就进了。

    我亲眼看着我家的聘礼出门,过了几天,又亲眼看着她的嫁妆进门。

    我在新房看来看去,生怕委屈了她,偷了爹的书画挂在里面——读过书的女孩,可能会喜欢这个。

    爹追着我在家里打,他说我不学好,连偷画都偷了最不值钱的。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爱读书,考不上秀才。

    可是我会做生意,家里的铺子都大沥的妥妥贴贴,我保她一世衣食无忧,她荡秋千,她读书,我看着就好。

    我去迎亲,我不会作诗,好在大舅哥也不为难我,他们好像跟我一样着急呢。

    她披着红盖头从屋里被背出来,一动不动。

    她跟我一样紧张么?

    我跟王公子学了好多笑话,晚上一样样讲给她听。

    我在马背上,挺直脊背,她会不会掀起轿帘偷偷的看我,好累,明明就在隔壁,却要绕着城走一大圈。

    据说这是她提出来的。

    是啦,出嫁嘛,总要风风光光的告诉大家。

    想着想着,到了郊外,荒山野岭,我们的幸福告诉谁去?

    更何况,前面还有坟。我觉得不吉利,招呼队伍走快些。

    然后,不知道为什么,就乱起来了。

    后来,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是怎么到了坟前的。

    墓碑上有她的血,我没有避嫌的冲过去抱起她,她满脸是血,红扑扑的,嫁衣也红艳艳的,她是一团红色的仙气,马上就要消散了。

    我再也不用避嫌了——我的妻子,在嫁给我的这一天,跟别人殉情了。

    她没有进我的门,我来不及问她,喜欢秋千么,喜欢字画么…喜欢我么?她没有认识我,她的爱情定格在别人的墓碑前,我的也是呢。

    听说那坟里飞出了一对儿蝴蝶,又听说那是他们,还听说他们早早相识。

    真好啊,我也没去拆那秋千架,我在上面一晃一晃。在那春天,在那一树花下,也许蝴蝶偶尔会想回来看看我。

    【详细】
    143761641
  • 夏天的夏夏
    2017/10/14 21:37:13
    亲爱的客栈第一期很吸引人
    上周六看了第一期,觉得刘涛的人妻人设很适合这类节目,她和老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现在回归生活慢下来,很有吸引力。而且两人都很有能力的感觉,不是强加的老板老板娘人设,所以很自然。 另外那对情侣不认识,吵吵闹闹的暂时不能下定论。陈翔最近也是话题人物,第一期看起来挺...  (展开)
    上周六看了第一期,觉得刘涛的人妻人设很适合这类节目,她和老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现在回归生活慢下来,很有吸引力。而且两人都很有能力的感觉,不是强加的老板老板娘人设,所以很自然。 另外那对情侣不认识,吵吵闹闹的暂时不能下定论。陈翔最近也是话题人物,第一期看起来挺...  (展开)
    【详细】
    8865215
  • 抹茶麻薯
    2017/8/14 21:59:03
    三更剧评,从期待到有点失望

    我是机缘巧合看到了第一部,当时习惯用搜狐视频,然后剧荒就打开了,结果入坑!第二部真的期待了很久,从开拍开始就期待,今天迫不及待放下没干完的活先追剧。两集过得太快,意犹未尽,先来说些没营养的。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对女主角其实有点吐槽,今天看了觉得还好,毕竟小说里苏桃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没看过小说,但是去了解过)。了解过电视剧是直接把小说的第三部主角放到了第二部的背景里,但是没看过原著所以不影

    我是机缘巧合看到了第一部,当时习惯用搜狐视频,然后剧荒就打开了,结果入坑!第二部真的期待了很久,从开拍开始就期待,今天迫不及待放下没干完的活先追剧。两集过得太快,意犹未尽,先来说些没营养的。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对女主角其实有点吐槽,今天看了觉得还好,毕竟小说里苏桃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没看过小说,但是去了解过)。了解过电视剧是直接把小说的第三部主角放到了第二部的背景里,但是没看过原著所以不影响我的观感。下面来说说剧情。第一集交代了无心与苏桃是怎么认识的,而且故事节奏很紧凑,不拖沓,在无意识中反应过来,第一集已经结束了。我是一个看视频很爱快进的人,但是毫不夸张地说,无心法师是第一部让我没有快进的电视剧,第一部也是如此。但是剧透一下就是我吐槽了第一集中用镜子打电话的设定,但是这也符合这部剧的设定了。第二集全集都是高潮,这点就很佩服编剧了。之前学过一些编剧基础,如果一集里能做到三四个高潮就很厉害了。这一集完成了苏桃命运转折(爸爸领便当,被骗去当舞小姐),为接下来的故事做铺垫以及男女主重遇等情节的展现,同时男二号顾基也出场了。下面说说细节。我就注意到一个细节,无心为了救苏桃被压在废墟之下,双腿尽断,白琉璃又(有爱地)嘲讽了无心,无心有点生气,说:你滚。白琉璃回他:我看是我滚得快还是你爬得快。于是无心开始借助砖头往前爬,血迹是鲜活的,跟着走的,丝毫不马虎。我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感觉到的就是诚意和认真。第二部拍完好像是去年暑假的事情,但是等到今年暑假才上映,等了这么久还是值得的。这一个周期也可能是一部良心剧不能缺少的后期制作和剪辑周期吧!期待之后的剧情!

    忍不住开了会员,想快点看,但是越看到后面女主的人设越让人想要吐槽,有点无语,令我有点想快进。原来看着分数越来越低,对于一个老粉来说,有点于心不忍再降分,但是后面剧情有时略有拖沓,每次看到苏桃就想快进,这肯定是一种病!可能原来苏桃就是单纯,但是这种单纯的人设我确实不太吃的下去。

    小丁猫真的令人惊艳,我同时在看1和2,看到小丁猫完全没有串戏的感觉。可能有人会说两个人人设不一样,但是确实也要看功底的。

    另外,外国演员真的都好敬业,真的不知道国内某些演员怎么还好意思1234。

    女主这个硬伤我就不说了,因为多说无益,已经这样了。评分呢也不降了,还是把这分数留给陈瑶、大白、两位外籍演员以及后期制作组。

    看到后期,所有的配角都比主角讨喜并且出彩,正是我上面提到的几位。陈瑶到底是主角还是配角我也傻傻分不清楚,那就放在出彩的一起讨论。

    两季对比,第一季最邪的到了这一季变成了三观最正的,三观很正的无心开始自我麻痹到不清不楚,面对事实不愿意面对,逃避,让我觉得是换了一个无心,那个知道岳绮罗难搞还非要搞她的无心去了哪里?明知道顾基变了却还在骗自己。

    顾基也是很蠢的一个角色了,觉得自己能斗过小丁猫,凭自己的小聪明以为自己最聪明。不知道是因为剧本的时代背景的原因还是什么,剧情越来越无聊,没什么高潮,不知不觉就要结局了,让我觉得就是什么都没发生,啊,要结束了?

    如果要做一个比喻,那第一季是一颗糖,哪怕已经化了,回想味道起来也让人可以重复品味;而第二季就是一卷口香糖,越嚼越无味。

    【详细】
    87501419
  • 北大笑话
    2022/2/19 23:00:37
    很严重的两个BUG

    第一个BUG,就是铃铛妈扮成售后客服去珠珠爷爷家里做回访这一段,珠珠爷爷10年前杀害了铃铛,剧情里虽然没有交代,但是珠珠爷爷是物理老师,对学生的家里经济情况有了解,有家长电话,绑架了自己的学生这个设定是比较合理的(凶手拍摄的绑票的照片中,孩子一点都不害怕,也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当年失手害死了铃铛,案发后没有落网,这10年里

    第一个BUG,就是铃铛妈扮成售后客服去珠珠爷爷家里做回访这一段,珠珠爷爷10年前杀害了铃铛,剧情里虽然没有交代,但是珠珠爷爷是物理老师,对学生的家里经济情况有了解,有家长电话,绑架了自己的学生这个设定是比较合理的(凶手拍摄的绑票的照片中,孩子一点都不害怕,也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当年失手害死了铃铛,案发后没有落网,这10年里应该也是担惊受怕,并且很关注受害者家里情况才对。对于女主的家庭情况,工作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而剧里直接安排女主扮成售后,去铃铛爷爷家做家访,铃铛爷爷居然没有任何反应,作为凶手肯定会怀疑的吧,觉得是不是被发现了之类的,后面肯定会更警惕,就不存在孩子丢了哈哈。

    第二个BUG:女主就把珠珠藏在她家里的阁楼上(先不说作案后凶手为什么没有销毁作案场景),女主在那儿进行复仇计划,这中间也是持续了一些时日,每天进出从珠珠家门口经过...然后出门的时候珠珠一个人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不哭闹,没被家里人发现...就很扯...(感觉藏孩子的地方设定里凶手家远一点,被女主调查出来还合理一点)

    【详细】
    14230511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2008/12/5 11:26:28
    异乡异客——The Visitor
    说句实话,我对非洲文化一直没有多大的兴趣,每次看到银幕上出现穿着奇异服饰的黑人男女围着火堆呜呜乱叫着跳舞都会头疼。看到《不速之客》的海报上,一位中年白人拍打着非洲鼓,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不过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心灵驿站》(The Station Agent)是我一直想看的独立电影,于是找来《不速之客》,于是我获得了一个半小时很享受的观影时间。
    影片采用了很典型的独立电影的视角,一上来就是一位中
    说句实话,我对非洲文化一直没有多大的兴趣,每次看到银幕上出现穿着奇异服饰的黑人男女围着火堆呜呜乱叫着跳舞都会头疼。看到《不速之客》的海报上,一位中年白人拍打着非洲鼓,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不过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心灵驿站》(The Station Agent)是我一直想看的独立电影,于是找来《不速之客》,于是我获得了一个半小时很享受的观影时间。
    影片采用了很典型的独立电影的视角,一上来就是一位中年知识分子的空洞生活:当年钢琴家妻子的意外辞世,令大学教授沃特万念俱空。他只是每年改改教学笔记的年份糊弄事,在资历浅的同事书上挂个名,试图学学钢琴但始终没能成功——对他来说,生命的热力和梦想似乎早已远去,只剩了一个空壳。然而当他去纽约参加学术会议,来到自己一直空闲的纽约公寓时,却发现一对非法移民的非洲裔情侣住在这里。出于好心,教授让他们继续住在这里,作为回报,塔瑞克则开始教沃特打非洲鼓。正当教授感觉到了生活重新充满色彩的时候,塔瑞克却被抓住,马上要遣返回叙利亚。教授开始和塔瑞克的母亲为此到处奔走……
    影片的前半部气氛比较轻松自如,后半部分涉及到移民问题,显得有些沉重(对于移民这么复杂的问题,影片表现得还是过于简单和温情了)。本片最大的特点,是把白人精英的中年危机与移民问题、文化融合的主题结合起来,钢琴与非洲鼓在影片中成了两种文化的象征——钢琴代表了传统的白人精英文化;非洲鼓则象征着边缘文化的力量。对教授这个角色来说,隐喻是双重的:一方面,非洲鼓为教授带来了活力,让他从与世隔绝的、个人的孤独中走出来,重新接触生活,接触到爱与希望;另一方面则隐喻着当代美国在911之后面临的危机——美国文化的特色就在于多元融合,当后911带来的恐惧和冷漠成了拒绝外来文化的理由,失掉边缘文化的滋润,美国的主流文化将变得何等干枯。影片多次展现了人们自发来到公园,忘我地聚在一起打起非洲鼓的场景,那种人性的、亲和的、互相联系的气氛,似乎正是911之后美国人最需要的感觉。影片令我联想起索尔?贝娄的小说《雨王亨德森》,一个美国富翁在感到生活变得苍白、贫乏时,选择了去非洲作个求雨者的故事——每当主流文化乏力之时,人们往往就会到充满原始活力的文化中去寻找力量。小说结尾是这样的:“我想,现在轮到我起跑了,于是我一直跑着——蹦啊跳啊,沉重地跑着,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在这静寂的北极灰色世界中,激动非凡地在一片纯白的大地上飞奔。”然而在影片结尾,只有教授坐在地铁里,孤独但坚决地拍打着非洲鼓,那鼓声包含着愤怒、热情、召唤与期望。
    【详细】
    15751058
  • 阿九-鱼
    2007/12/5 10:35:44
    我的一两句
        看多了韩剧、国产片、港产片、台湾偶像剧,就会发现港产片剧情的进展很快,你如果错过一集就会断了剧情,韩剧则相反,错过3集,没感觉错过什么。他们说是因为香港的生活节奏快,所以他们的剧集节奏也快,才能适合观众的胃口。港产电影也是,节奏快,剧情俗,但大家还是会捧场,为什么,因为,轻松,现代都市人的压力、忙碌的工作后,不要思考,不要晦涩难懂,笑一笑,看过就忘,
        看多了韩剧、国产片、港产片、台湾偶像剧,就会发现港产片剧情的进展很快,你如果错过一集就会断了剧情,韩剧则相反,错过3集,没感觉错过什么。他们说是因为香港的生活节奏快,所以他们的剧集节奏也快,才能适合观众的胃口。港产电影也是,节奏快,剧情俗,但大家还是会捧场,为什么,因为,轻松,现代都市人的压力、忙碌的工作后,不要思考,不要晦涩难懂,笑一笑,看过就忘,这就够了。
        要不你就像我,自己折磨自己,而且心甘情愿地被折磨,找些好片子来折磨自己。

        ps:郑中基快点回去唱歌啦,怀念他的声线.....
          喜欢大大咧咧的应采儿....
          也喜欢哥哥曾经喜欢的毛.....
    【详细】
    1253436
  • 马泽尔法克尔
    2017/3/14 1:52:06
    你妈的名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注意:有剧透。 赛车手徐太浪从小对父亲徐正太怀有怨恨。他通过车祸这一经典穿越方式回到了父亲的年轻时代,重新认识了父亲,发现他也曾经有过潇洒不羁的热血青春。徐正太不仅和未来的互联网大佬谈笑风生,自身也具备成为富豪的潜质。遗憾的是他和真正的成功人士总是差一点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注意:有剧透。 赛车手徐太浪从小对父亲徐正太怀有怨恨。他通过车祸这一经典穿越方式回到了父亲的年轻时代,重新认识了父亲,发现他也曾经有过潇洒不羁的热血青春。徐正太不仅和未来的互联网大佬谈笑风生,自身也具备成为富豪的潜质。遗憾的是他和真正的成功人士总是差一点点...  (展开)
    【详细】
    8415253
  • cynic
    2023/1/18 0:07:47
    安藤樱赛高

    之前瞄了一眼冬季导视的时候只有#重启人生 和 #舞伎家的料理人 看着感兴趣,安藤樱的新剧太赞了。第一集的设定有点像#善地 ,不过风格完全不同。重新投胎变成危地马拉东南部的大食蚁兽听起来就很有趣,希望有机会能看到大食蚁兽三人组狂炫蚂蚁!!!!!!!!!!!!!!!!!!!!!!!!

    e02

    之前瞄了一眼冬季导视的时候只有#重启人生 和 #舞伎家的料理人 看着感兴趣,安藤樱的新剧太赞了。第一集的设定有点像#善地 ,不过风格完全不同。重新投胎变成危地马拉东南部的大食蚁兽听起来就很有趣,希望有机会能看到大食蚁兽三人组狂炫蚂蚁!!!!!!!!!!!!!!!!!!!!!!!!

    e02

    14894353
  • 拉莱耶的守密人
    2019/12/24 21:03:36
    对人类生育的思考,从伊朗到全世界

    2016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上有一部非常有话题性的作品,来自伊朗的《Being Born》。本片导演莫塞.阿卜杜鲁瓦哈布(*日文音译)出身纪录片导演,2010年时曾凭借长篇处女作《Please Do Not Disturb》在全球30多个电影节上映,斩获10个奖项。

    本作中,家住德黑兰的中产阶级夫妇帕里和法哈德是周围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丈夫法哈德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纪录片导演,妻子

    2016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上有一部非常有话题性的作品,来自伊朗的《Being Born》。本片导演莫塞.阿卜杜鲁瓦哈布(*日文音译)出身纪录片导演,2010年时曾凭借长篇处女作《Please Do Not Disturb》在全球30多个电影节上映,斩获10个奖项。

    本作中,家住德黑兰的中产阶级夫妇帕里和法哈德是周围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丈夫法哈德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纪录片导演,妻子帕里是优秀的舞台剧演员,两人育有一子。帕里意外怀孕,处在事业重要阶段的两人共同决定打掉这个孩子。然而在即将实施的时候,帕里开始动摇。对于新生命的态度和对自己人生和事业的考量导致两个人爆发了严重的冲突,在无数次的交涉失败后两人之间也无法避免的产生裂痕。最终妻子帕里决定靠自己和父母的收入独自承担抚养第二个孩子,法哈德选择尊重妻子想把孩子生下来的愿望,但两人未来的关系仍然是迷。

    本作属于当今伊朗电影的主流风格,绵密紧凑的对话营造了一种非常贴近真实的紧迫感。特别是本作涉及到的堕胎话题,时效性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情节推动线索。作品中相当多的对话场景都发生在开车的过程中,也是为了增强这种紧迫感而有意为之。导演莫塞纪录片导演的出身使得其看待社会问题时候的角度和切入点非常准确老到,且趋向客观。在本片中,在堕胎与否的问题上女性的母爱确实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片中男方选择自己事业的行为也被导演放到了一个不能简单归结为自私的高度来探讨。这也使得其有别于过去的同类题材作品。

    此外,从这个电影中外界也可以看到,伊朗近年来的诸多变化,关于宗教,关于人性,关于生命,这部电影的价值远远超过“伊朗故事”本身。本片的制片人亚古比特别叫板希拉里和“一位名字不值得提起的美国政客”: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已经超过了70亿,关于如何看待新生儿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全球问题。

    【详细】
    12120788
  • 尘光
    2013/10/28 20:01:04
    任达华的真诚
    看到一位豆瓣同仁的剧照点评:

    013-09-16 16:08:46 lice5
    这几年都在演屌丝大老粗 同龄的香港男星还在装嫩吃老本 所以 任达华值得尊敬





    有感而发:

         看了这部,真心对他刮目相看了,我对他的印象,之前是有偏见的。他是用心在演戏,或者说在塑造人物
    看到一位豆瓣同仁的剧照点评:

    013-09-16 16:08:46 lice5
    这几年都在演屌丝大老粗 同龄的香港男星还在装嫩吃老本 所以 任达华值得尊敬





    有感而发:

         看了这部,真心对他刮目相看了,我对他的印象,之前是有偏见的。他是用心在演戏,或者说在塑造人物。短短半个小时,融入了他对生活现实的思考,对那些生活在最底层人的同情,至少他看到了,关注到了他们的生活现状,表现了对社会的反思。我看过这部短篇小说,原著里这个人物比较平面化,完全是个反面角色,是个引子。而任达华对这个人物的处理更加人性化,更加丰满,把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刻画得很真实。
        他对这个人物是很用心的,包括人物的造型,动作眼神、特定的语言、他的租屋,让这个人物很好地传递出任达华想要表达的观点。人物眼角有疤,眼神有些木讷无光说话、看人时有些抽搐,极端时脸会有点扭曲,走路有些佝偻。他的租屋只不过是过道尽头一层木板隔开的小小的长方形,一张木板床一放,几乎就满了,连走路都得侧着身子,压抑得喘不过气,他的身上泛着油光,仿佛你能问道一股汗臭味。他的生活很简单,一瓶白开水一只面包。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地丢饭碗,和日涨(价)夜大的面包,让这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生活也变得艰难。被炒时,他一脸无奈,有怨气又不能发泄,只能转身面对无情、沉重地生活和冷漠的人群。看似猥琐、肮脏的一个中年人,却承载着社会、生活等更方面压力的表述。细细看看镜子,你没有觉得自己多少有这个人物的影子吗?
        任达华作为一个明星,一个型男,能够这样用心刻画一个生在最底层的小人物,这是可敬的。他借这样一个人物,来看社会。也提醒有些人,换个角度看看和自己生活在一起那些,也许你根本就不曾意识到的小人物的生活。“盖楼的没有楼住,切叉烧又没有叉烧吃。无端又被炒,这个世界不公平。”他只能呆坐在木板床上一边啃着面包一边抱怨。面包店要关了,房租交不起,没有吃的,没有住的,他总结了一句“人穷很凄凉的。”这真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梅尧臣的《陶者》、张俞《蚕妇诗》、白居易《卖炭翁》……都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平。夜深了,他来到墓地,望着墓碑,许久从口中流出一句话“这就是豪宅。活着住豪宅,死了还要多霸点地。”借着这个人物的口,任达华道出了这个世界的辛酸和不公。悲剧人物终究悲剧收场,更添悲剧色彩。最后这个人物手牵着他收留的两个小女鬼,游荡在夜的街上,寻找收留。每个人都想找个归宿,有个窝,有自己的生活。可是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像他一样的人,生活艰苦。想起群租问题,其实更深层看也是社会问题。有个接受采访的群租者说,谁愿意挤在一起?谁不想住大房子?我也想住两室一厅,一室一厅也可以,但是住得起吗?
    任达华还是很认真地剥开光鲜亮丽的表面,想将那些人们也许刻意回避,不想面对的深处的世界呈现在银幕上,共鸣也好,反思也罢,这就是现实。只有面对了,才有改变的可能。也许这更像是文革之后出现的问题小说的思考。
          而且这部电影中很多意识流的尝试,使得影片氛围更加诡异;两条线索,最后相交,明朗的设计也是用心的,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不管《赃物》是否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任达华对电影艺术是真诚的,值得尊敬。

    【详细】
    63591464
  • 豆友207012790
    2023/2/6 19:29:18
    第四集干嘛的?

    看不懂 突然插入讲一个便利店杀手的港片情节是为了干嘛,太太太太突兀了吧,和主线剧情甚至和主角一点关系都没有,不明白 不理解。难道是为了凑篇幅?把第四集删掉也不影响这整个剧情吧,一点作用都没有,败笔。最后强行把 七大暗影刺客给扯进来,圆得也太勉强了……建议编剧好好想想吧,别霍霍剧情了

    看不懂 突然插入讲一个便利店杀手的港片情节是为了干嘛,太太太太突兀了吧,和主线剧情甚至和主角一点关系都没有,不明白 不理解。难道是为了凑篇幅?把第四集删掉也不影响这整个剧情吧,一点作用都没有,败笔。最后强行把 七大暗影刺客给扯进来,圆得也太勉强了……建议编剧好好想想吧,别霍霍剧情了

    【详细】
    14969166
  • 满囤儿
    2021/12/18 10:38:20
    《单车奇缘》:青年创业的热血融合文化传承的情怀

    以创业故事为主线的励志片一直以来都是很受市场欢迎的类型。虽然这类影片的主线比较相近,但主人公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方式方法,会营造出很大的差异化。有的创业励志片强调个人冒险,有的创业励志片强调团队合作,有的创业励志片赞扬创业者的技术,有的创业励志片褒奖创业者的品质。正因为这些创业者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不同,每一部创业题材的影片才有了各自独特的可看性。

    以创业故事为主线的励志片一直以来都是很受市场欢迎的类型。虽然这类影片的主线比较相近,但主人公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方式方法,会营造出很大的差异化。有的创业励志片强调个人冒险,有的创业励志片强调团队合作,有的创业励志片赞扬创业者的技术,有的创业励志片褒奖创业者的品质。正因为这些创业者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不同,每一部创业题材的影片才有了各自独特的可看性。12月18日全国上映的新片《单车奇缘》则把青年的创业故事与地方文化的传承进行了融合,既有热血又有情怀。

    14074460
  • 绿色阳光
    2011/12/30 19:44:04
    狂殴
    洪金宝左手抓起偷汉的老婆,右手狂殴,把他老婆都打上天了,哇靠!另外林正英这次演的不是道长,是捕快,被四个着了道法的手下拿大刀狂砍不已,穷追不舍,真惨啊!
    洪金宝左手抓起偷汉的老婆,右手狂殴,把他老婆都打上天了,哇靠!另外林正英这次演的不是道长,是捕快,被四个着了道法的手下拿大刀狂砍不已,穷追不舍,真惨啊!
    【详细】
    523776
  • 游侠一笑
    2019/7/21 3:33:29
    当异国风情片看

    颇有点开着车子到缅甸乡下走一走的味道。这是公路片。

    买个水果就用了5分钟。泥地探路几分钟。剃个发2分钟。小孩子一路行进几分钟。顶个水回家也是好几分钟。

    头顶一个水桶而不用手扶,这份本事肯定是从小练出来的。但经常地从头顶搬运重物品真的好吗?

    来中国打黑工。珠三角的工厂因为国内劳动力短缺(年轻一代农民工不愿意进工厂,太辛苦),生产成本上涨,只得使用非法的东南亚

    颇有点开着车子到缅甸乡下走一走的味道。这是公路片。

    买个水果就用了5分钟。泥地探路几分钟。剃个发2分钟。小孩子一路行进几分钟。顶个水回家也是好几分钟。

    头顶一个水桶而不用手扶,这份本事肯定是从小练出来的。但经常地从头顶搬运重物品真的好吗?

    来中国打黑工。珠三角的工厂因为国内劳动力短缺(年轻一代农民工不愿意进工厂,太辛苦),生产成本上涨,只得使用非法的东南亚黑工,这已经不是秘密。但女受访人说中国人用脚命令她们这个,要么是这间厂的中国人如此歧视,要么普遍存在——中国工人看不起这些外籍黑工是无疑的,因为黑工的工资比中国工人低很多,还要更苦更累。为了生活而背井离乡受苦,心酸,却只有接受,留在缅甸更看不到希望。

    这个片子的意义在于展现了宗教(佛教)在缅甸农村的现状。通常是越不满现状的人越容易有信仰。穷则思变,可是当所有的路都被堵死无望之下,就只能在精神上求得安宁与继续生活的力量。

    【详细】
    10324428
  • Rachel
    2013/4/8 19:42:55
    忠烈杨家将还不赖,不要因为演员都是偶像而否定电影的水准,恶意打手fuck yourself,羽扇一搖不要乱链他人的影评充作自己发布
    前言:不要高估自己的眼光,而低估眼前还没有看的一部好电影。虽然这部电影的偶像很多,故事也不是很完美,但不失是一部好的电影,因为一向的偶像演技都在这部电影上有进步,并不像以前的电影里耍耍帅,他们都有进步。电影取自杨家将演义,对小说没有过大的改动,演义剧情60%,架构和剧情原创40%。

    内地版100分钟,香港试映版、台湾版和公映版都是120分钟。儿时的二郎经常和大郎打架,打伤大郎的故事;
    前言:不要高估自己的眼光,而低估眼前还没有看的一部好电影。虽然这部电影的偶像很多,故事也不是很完美,但不失是一部好的电影,因为一向的偶像演技都在这部电影上有进步,并不像以前的电影里耍耍帅,他们都有进步。电影取自杨家将演义,对小说没有过大的改动,演义剧情60%,架构和剧情原创40%。

    内地版100分钟,香港试映版、台湾版和公映版都是120分钟。儿时的二郎经常和大郎打架,打伤大郎的故事;变阵抛酒囊火攻的时候,周渝民在部队后握箭,列兵指挥弓箭部队放箭;二郎看懂七子去,六子回的意思,回来救大郎;大、二、三、四、五郎的打斗场面,都没有完整在内地版出现。内地版剪得太多,与香港版对比,少了20多分钟,所以显得打斗、受伤太突然和仓促,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至于佘太君摸着七郎的脸部,一个分镜剪接到出阵前,摸着大郎,其实这个是导演的风格。七郎问娘亲皇上批准我们了吗(大概是说批准他们七子出兵救父)?一个剪接,佘太君还是那个佘太君,但摸着的是大郎,七子穿上盔甲就像军人列队站在厅中,这里已经回答了七郎的问题,没有婆妈台词,反而聚集在出战前,母亲和儿子离别前的互动。我非常喜欢这个剪接,真的很不错。导演整部戏几乎都是用欧美手法去制作,如果看不明白,你就会觉得导演杂乱无章乱剪,叫导演重新剪过。出战前的昏黄天空和环境,那种色感、色彩氛围是在表达杨家将出征救父的沉重情绪,并不是说润色差,拍摄差,导演不会拍。出战的日出和将近结束的日落,承上启下和前后呼应,开始的日出是七子出战的故事开始,日落是六郎完成任务,也是应验了七子去,六子回的预言。最后徐帆的佘太君望着六郎,她表达得很愕然,她没有问六郎其他的儿子去了哪里,她大概顿时明白预言是什么意思。她抱着杨业的头,对六郎说“我们~~~~~回家”结尾式语句,这是六郎和自己失去亲人的慰籍,也同样是给观众而说的。给触碰到敏感处的观众填补脆弱心灵的止痛药,也是给观众对杨家将的惨烈作出释怀的语句。我比较讨厌总是彰显爱国精神的电影,电影的恰当温情反而符合我的要求。如果电影有完整版本的BD光碟,我必定会购买。

    缺点:内地版那些剪接真的令观众接受不了,一个镜头来回,已经开战和受伤,细节位删除了。那个应该某局检视完再剪去血腥的部分,七郎那把什么子母枪武器,根本没看到过他用过,弄出来只不过是装饰罢了。整部电影,他的打斗基本少少少,完全就是为了被射杀而诞生。如果不是简介和宣传说杨大郎单挑辽军80精骑,真的不知道那就是80精骑,看内地版应该要先去看简介,才会弄明白发生什么状况,因为都没有像120分版那样跟你解释。二郎在中国和外国的评价,都是死得过快没交代清楚,最后的打斗过于平淡。还有的是杨家救援军的士兵全葬送在土城,主帅和将军竟然抛下麾下的士兵,然后为救父亲离开土城而撤退,这个是什么逻辑?在逃亡两狼山到被追杀这段时间,场景很荒芜,只有7人互相对戏,个人感觉有种说不出的话来的感觉。四五郎在最后的战役才知道他们是超越所有兄弟的兄弟,除非你是粉丝一直关注这部电影,你才会一早知道他们两个的铁杆关系。特效比较一般般,如其说这部电影的特效很好,我倒觉得光线的画皮2特效比较不错。国际版预告的某些镜头最好不要尽信,有很多镜头都是重新构思的。在正片出来后,可能前部分一样,但后面他承接出来是不同。就如郑伊健最后单挑,国际版预告是弹上去敌人的兵马里面,正片出来后是走上敌人的盾牌那里再跃入敌人的兵马里面。四郎国际预告是滚地,正片出来后是和五郎厮杀。国际版预告是四五郎单挑那个遼將,然后好像说是推遼將落悬崖后走投无路,两人自己跳入悬崖,而不是一起推下去。剧照是四郎被弄烂衣服,五郎在预告中被打到凌空旋转喷血,正片都不是这些,都是群杀,所以四郎的衣服没有烂,五郎也没有被打飞。七郎剧照是有怎样逃出两狼山再伪装,正片是没有的。所以还是不要信国际版预告,如果都有国际版预告里面某些镜头,可能更好看。整体上拍得很唯美,却和新倩女幽魂一样的缺点,场景大,身边的人数很空泛。

    结局大家都知道,在剧情上没有悬疑的情况下。电影公映前的数月,忠烈杨家将官方微博还要每次发布电影片段,发了十几条视频,每个角色的结局都公布,连电影的所有情节都剧透,这样的行为使观众离开了一部分,失去期待。恐怕电影官方微博连电影都没有看过都不定,杨二郎杨三郎在发布会的时候已经说明了叫杨延定,杨延安。然而在他的微博却写杨延广,杨三郎一直写杨延光。之后公布了电影人物预告,他就把杨二郎写了杨延安,杨三郎一直写杨延光。当你看过电影之后,你就会发现,在电影的名字,杨二郎名字是杨延定,杨三郎名字是杨延安都无误,反而官方微博一直乱写名字,把没有看过杨家将的观众都误会了杨二郎和杨三郎的名字。每天发布剧照,如果你看过这电影就知道这张剧照出自哪个情节,但官方微博他的剧照介绍完全就乱来介绍,完全跟没有看过电影一样。电影公映前的十几条视频,基本把电影的50%看了,真的完全把所有郎的剧情和结局他都发出来。那时候电影还没有上映,他这样做根本就是赶走观众期待,许多粉丝或观众看完,大部分的评价都是,我已经在预告里头看过。还有的是官方微博将日本真三国无双游戏的配乐放进去这么多条他发布预告片里面,如果这电影被日本这游戏的公司追究,不知道怎么办,知识产权薄弱。我真怀疑官方微博是不是帮华谊做事的,为什么这样说,你们看下面就知道什么意思。

    还有之前的SJM韩国组合主题曲,最终没有放在正式电影里面,但可能是事前的炒作,这样又让一部份有点爱国的观众离开了。如果说主题曲,本人觉得大上海的主题曲张学友主唱的定风波很贴合这部忠烈杨家将,无论是曲风和歌词都很配合,但这只是我的幻想而已。这次的SJM主题曲除了香港版的广告宣传是有使用到之外,无论哪个地方的正片上映是没有放到电影里面。

    整体上是圣斗士星矢套路,你们走先,这里我顶着!我们在下一宫再见。

    电影算是蛮有诚意的电影,至少比血滴子、杨门女将高上不只是一、两个档次。剧情基本上是小说中某部分桥段拿出来,影片完全把武打跟战争场面实际拍出来,杨家将的杨家和将字,很清晰的表现出来,不像以往的杨家将作品,轻功、气功你都用上,我想问杨家将会轻功、气功还叫杨家将吗?一跃而上,不用借助任何物体到达最高点。在地下打到天上,从天上打到树上,我比较反感。何为杨家这个家庭整体,何为将呢?这部电影可以体现出来,大致上算是不错,个人觉得不差。至于人物方面,电影把杨大郎、杨二郎、杨三郎都成功塑造出来,人物细节位会表现出每个郎的特点。在历来的影视作品,这三人完全被影视作品硬生生作为过场角色,平时是布景板,不到最后死那一场都是没有戏份。反派和奸臣都有人性的一脸,而不是一贯的反派作风,坏人都有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出场就是坏。奸臣也有自己的感情,这才是“人”的表现。令公和佘太君在电影里耍花枪,某部分镜头和对白位置,缓解战前、战斗中的气氛。结局有些人说没有结局,其实结局大家都知道,如果真的刻意要说结局,要等到十几年之后的杨家将战役,那时候还是个开始而已,这样反倒没完没了,现在电影的故事结尾用一堆文字记述而结束,我觉得既简单又容易。当电影比较少提及忠的时候,观众就说没有忠;提及了忠,观众你又说愚忠。以前的时代和制度,你是现代人你根本不能理解,还说得头头是道愚忠?

    豆瓣评分和内地的评分完全可以说不中肯,豆瓣评分根本就不能信。有些电影还没有拿奖之前是被评价烂片和低分,当电影拿了奖项,分数和评价马上飙高。有很多低分的评价,都是随便把别人的语句重新复制一遍来打分,有的看到很多偶像级参演而打低分,还有的是看影评和看预告就当作自己看过,以上四种根本连看都没有看来打分。高分也有一部分是为自己偶像而打分,说实在,100分钟的电影版本是中规中矩的表现。没有看先给低分黑出场,只能说你对葫芦娃和杨门女将毒害罢了,连电影都没有看就别学人黑,别说什么烂片,因为你连说这句话的资格都没有,回家去睡吧。还没有看就乱吠乱差评,内地的跟风评价和恶意打手可以用“吃屎狗”形容,不尊重电影,不尊重导演,不尊重没有看的观众之余,还不尊重自己道德的底线。

    还有的是,英文电影名是起给外国人看,并不是起给中国人看,你认为你直接把英文名翻译是个笑点吗?外国电影照顾中国观众,起一个中文电影名让中国观众明白,莫非也是给自己国家人看?如果要笑还是笑你自己,本来翻译给外国人看的英文名,你却翻译给身为中国人的自己看。直接翻译杨家将给外国人看有多少个认识?如果Die hard这是一部新电影,而不是较早之前诞生的电影的话,按照你的所谓直接翻译,又被某些网民直接翻译电影名字,Die Hard和虎胆龙威不相关,乱笑乱吐槽。

    扑街不要乱用,这是粤语文化,某些国语人根本就不会粤语文化,还乱用粤语文化,死=扑街,扑街的意思不是死,说这片角色扑街的人,反而是个扑街。会粤语的人,真想殴打这种不会地域文化的人。乱吐槽又是你,乱笑电影本身小说有的设定又是你,乱理解英文名的用处又是你,乱用粤语文化又是你,果然够强大呢。实际上你什么都不知道地错漏百出,把自身的槽点以为是电影槽点不吐不快的人。影片被这些乱用文化的人乱黑,电影没可能不一蹶不起。杨家将人物本来小说就是死四个,死了就骂别人导演、编剧把每个人物弄死,本来从以前到现在的设定都是这样,没可能把他们复活吧?不是对你有偏见,是你根本没有看过杨家将才能说这样奇芭的评价。

    什么鬼谷子的出现,苏武庙,七子去,六子回歇后语,三个郎阵亡,潘仁美妒忌杨家等恩怨,与七郎求援不成反被自军射杀,有看过小说和戏剧版本,或是做过功课,大概也不会对剧情和结局感到意外或陌生。因为这些全都在各版本的杨家将小说里面有设定,说这是笑点和槽点,那证明对杨家将小说故事不认识,说以上的设定是槽点的评价人,反而会被人耻笑你根本没有看过杨家将故事,如其说没文化,还不如说你没有看过小说故事,还敢乱说话。比较搞笑的人,他(她)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吐槽这电影的台词少,自家偶像的台词少,正因为有以上的人,所以导致票房低迷,或者评分不中肯、影评差的原因所在。如果你有心在电影院里面去观看电影,而不是在电影院里头吐槽,然后又在网上炫耀你没有留心看电影的吐槽点。假如有观众还没有看,打算去看的时候,都会被这样的影评渣子阻碍观众的左右。

    如果有全片,这电影应该有4分以上。杨家将结局大家知道的前提下,这么简单的剧情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搞什么悬疑,不需要秀什么智商,这题材还需要弄这些吗?没有剧情是因为你没有认真看罢了,语句上的简炼,真正表现出战场上的紧张感,战场上的默契。看到有人说台词少就是烂片,我不明白战场上要婆婆妈妈说这么大堆台词做什么,情节快而紧张,你就是要这些战争电影婆妈,打仗婆妈婆妈做什么,我认为台词少根本就不等于是烂片。电影根本就不多裸露戏份,谁知道被人黑到整部电影都是是裸露戏份;电影不是说爱国电影,还没有看就说爱国烂片,又是证明一堆水军打手没看过。不按杨家将评书写爱国,你这个打手又说不爱国;写了爱国,你这个打手又说爱国脑残电影,你不看就不要做恶意打手。有些人都不留心看,还一直说几十人把对方几万军队消灭,又说垃圾烂电影。对白已经说了是200兵马就试出七子实力值得,何来说过几万军队和杨家军对峙被消灭?以我所见,特效把那里200辽兵造了差不多800-1000人,绝对没有几万人。不过古代的兵马数总有虚数,我不觉得奇怪,感官方面给人的感觉太多人,不止200人。好莱坞电影的爱国主义电影把你弄到感动,你就拍烂手掌给高分,说好电影不去吐槽,拿了奖更加好评。简介写了是兄弟情、家庭爱,看完回来还要乱喷乱吐槽。竟然还有人说少年杨家将和杨门虎将是历史,我笑而不语,轻功、气功、妖术都用上,改了95%剧情;还有的说为什么不是历史,果然是一部垃圾电影,问题是没人说过这是历史电影,我从来没有当过和看过杨家将影视作品是有任何历史可言。我看杨三郎的确是抢戏角色,寡言的设定其实有什么好纠结?但他的角色抢戏并不代表他真的好演技,只能说是一个新突破。一直以来的电影,如果主角群里有弓箭手拉射的男角,那个角色是最突出,这个是一定的。

    电影的内地版本虽然不算很好的电影,但是也赚得不少眼泪,故事剪短了,显得中规中矩,杨家将能拍成这样已经算不錯。

    如果删除七子去,六子回设定,这样大郎的英勇牺牲,二郎屠杀一队辽兵精骑或者把大郎杀剩的让自己接替来杀光再死,反而死得其所,而不是被这几个字弄成心魔去作战,二郎看到大郎而无心恋战去救援。假若将设定设回一贯小说故事和历史那样,八人不敌,才让七郎去搬救兵,这样反而最好。现在反而觉得好像不够团结,分散开来了被杀,如果按回小说,就不会像电影七郎出了一会就挂了。呼延赞,你是最惨,因为没有观众记起你的牺牲。带令公快走→被遼將杀→那辽将再被杨三郎怒杀

    有人说杨大郎X耶律原是配对,这个嘛,个人看法:其实他们代表的动物都是鹰,杨大郎的右肩甲是鹰模样的肩甲,而耶律原的双肩都是鹰模样的肩甲,代表两种不同的鹰,鹰的勇敢果断,坚韧,老谋深算的睿智,看准目标,势不可当,这就是鹰的特征,这也是他们二人共通的特征。杨七郎双肩其实也是鹰,但我可以理解他是雏鸟,还没有成型长大,勇敢果断,势不可挡他是有,但睿智暂时还没有成熟。

    大郎X二郎,这个嘛,电影已经很好表现了出来了。受伤部分,这二人应该也是配对的吧!大郎受伤的部分是左腕,所以左腕的腕甲拆了下来,腕部的衣服卷束起来了;二郎受伤的部分是右腕和背部,所以右臂腕部的衣服卷束起来了,左臂X右臂?

    可以看看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他们的肩甲上都有花纹或者纹理,而六郎的肩甲是完全没有任何花纹,七郎的肩甲以我看来是雏鸟型的肩甲,证明他们二人都是初上阵的青年。大郎是进攻和智力的文武统率型武将,所以肩甲右肩是鹰,左肩是二郎、三郎、四郎、六郎差不多的肩甲,这个左肩的肩甲与2346郎外貌差不多,大概是进攻类型的肩甲设定吧,大郎在这种进攻肩甲下层还有肩甲,证明他的谨慎,还有与其余六郎与众不同的大郎位置。二郎和四郎都是非常非常擅长进攻,所以他们两个人的两肩都是这种进攻类型的肩甲。三郎是看时机进攻类型,他属于轻装,所以是裹衣装而没有披风,单肩甲。左臂部连接着手腕的叠加盔甲,这个和五郎的差不多,大概是保护类型的手甲,保护拿武器的地方,七子除了三郎都有披风,因为他是远程射击类型,轻装,后背还配备两个箭囊,所以披风就得拿下,变成前视的裹衣设定。至于五郎的左右肩甲是叠加型的,左手是拿防御类型的盾牌,所以左肩才两个肩甲叠加,而右手是拿进攻的锏,所以右肩和右臂膀处肩甲的多处叠加是能够预防进攻的右臂的设定吧,五郎的盔甲大概是着重防守的设定。六、七郎前面说了,我就不说了。至于携带武器的皮带,二郎,三郎,五郎都有,二郎、三郎的都是绑在身上,五郎的是挂在身上。

    至于文服和盔甲下的颜色除了七郎几乎差不多一样,突显他们的性格。大郎文服灰色和黑色,盔甲下的衣服是深灰色,沉稳的表现,围巾是褐色。二郎无论文服还是盔甲下的衣服都是红色,突显他的骁勇和外向,围巾灰色,不明白为什么二郎的特别一点,唯独他的围巾前面有两条绳子,是不是为了在骑马的时候,飘逸的两条绳子表现得更威风凛凛?三郎无论文服还是盔甲下的衣服都是黑色,代表他的沉寂寡言,围巾紫蓝色。四郎文服是淡紫色和水色,盔甲下的衣服是蓝色,蓝色突显他比较轻松,围巾淡水色。五郎无论文服还是盔甲下都是棕色,显出他的自然、朴实和犹豫的感觉,围巾接近黑色的墨蓝色。六郎无论是无论文服还是盔甲下都是白色,突显他的纯净还有忠孝的感觉,围巾也是白色。七郎文服是蓝色,也是轻松感,而盔甲下的衣服是绿色,给人的感觉是有活力的感觉,围巾棕色。围巾我觉得纯粹更加令观众容易区分,配色也是跟他们盔甲下的文服颜色配对。披风色是由灰色到淡水色都有。文服七子腰间都有一块玉佩,而文服我比较喜欢耶律原的文服,很有一种哥德式的风格,周围有着金色铃铛。盔甲我真的想说,看这么多杨家将影视作品,这是最靠谱的盔甲链甲设计。肩甲等纯粹个人看法,与电影无关。

    武器方面和人物方面,小说也没有明确说明杨家将是全部拿枪,所以在血径小路的时候,杨家救援军七人各自都有拿杨家枪。二郎设定臂力好,所以只有他左手拿枪,看到大旗就扔插在地上了。最主要使用枪的还是大郎和六郎,一个是杨家的长子和长兄,一个是贯穿整个故事和唯一能回家的弟弟,也是杨家将小说的主角。许多人讨论这个武器,原著杨业是用关刀,有金刀老令公外号,所以这个很正常,竟然还有人说导演和编剧没有看过原著乱改,这句话应该说明你根本没有看过任何杨家将小说还乱说。还有其他郎的武器,原著只有六郎是使用枪之外,只剩下七郎了,其他郎并没有记载是用什么武器。还有杨家枪不是一种武器,是一种枪法,全称是杨家霸王枪法。这部电影每个人的武器设计挺不错,杨家枪攻击或者拿着的时候,都会有叮当的声音,非常的清脆。步战和马战的武器作用不同,是可以理解的,马上用长武,步战用短武。二郎、五郎、七郎在小说都是好勇好战类型,电影里都给他们配上双武器,而三郎是谨慎型所以是远距离武器。七个郎也有匕首配备,主要都是杨大郎最后战斗的时候使用,杨三郎近战的时候使用,既可以远程,又可以近战,还有杨六郎最后用匕首插耶律原。杨家枪为次要武器,但他们只是用过一会而已,往后武器就忽然消失了,本来挂在杨三郎背部的杨家枪也不见了,我还以为每个人都会耍几幕杨家枪法再换正选武器呢,除了二郎和三郎没有耍过杨家枪,其他郎都在开路的时候使用过。杨家将七个将帅的枪是白缨,而军队里面的士兵是红缨,一样的枪只是缨的部分不同,而杨七郎的子母枪是墨蓝色的缨。辽国的枪是另外一种,是黑缨,枪身部分是一节一节的凹凸。头盔杨业、呼延赞、潘仁美三人都有,他们头盔顶端,都好像很高耸和尖塔的白缨,突显他们三人在国家的地位,除了他们三人,双方士兵也有头盔。杨业的主帅服饰大概是潘仁美红色那一套盔甲,而先锋的服饰就是蓝色那套吧。个人认为可能显示他们双方的大将,还有可能令七子和辽将更加特别,只有他们没有头盔但有披风。最后七子和令公都丢盔卸甲的落泊,披风有的破烂,有的已经在逃亡中没了。

    发型等方面,大郎、二郎无论是文或武服装发型都是一样,234567郎文装都是有发髻和头发固定饰物。大郎发型都是往后垂直的长发,左右的发线也向后,完全没有明显的髻,但其实有个小小的发网在他头顶端固定发型。二郎发型是短发装,有发髻,左额长疤痕,唯一一个有疤痕。三郎发型是在二郎基础上稍微增加中马尾,七子唯一一个有胡子,有头发固定饰物和布料。四郎,上战场摘下了头发饰物,没有发髻,后面摘起的长发马尾。五郎,有些须根在嘴上,有发髻,后面大长发没有扎起来。六郎和七郎的发型和五郎的差不多,六郎后面的大头发是分开的,七郎和父亲一样是高发髻。遼邦的发型全是现代类型,挺适合的说,很有个性。

    杨业,武器是关刀(关刀是所有版本小说的设定,过往的电视剧一直都有沿用这个设定,除了那部什么少年杨家将,把全部杨家将的角色的武器乱改为枪之外)。人物设定有威严,又细腻的角色。对朝中的人没有提防之心(一贯杨家将小说的设定,也有文字记载),电影中以大局为重,只为国家的忠而放下两家的芥蒂。杨业在这场抗辽战役陷于苦战,也知道七子顺利通过前方是耶律原的诡计。这里我自己将杨业这样理解,年老与苦战而消磨了自己的锐气,所以命令大郎把其他儿子带走,拒绝五郎的医治。最后撞死李陵碑也是小说的设定,总体来说,杨业差不多没有过多修改,完全是杨家将小说一贯的故事设定。至于撞碑那里我觉得拍得不错,不故意去拍摄撞碑的过程,而是用一个苏武梦中的对话解开令公的迷惘,也不能说梦,是他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实与虚幻中走向李陵碑。杨业被苏武提点了,没有一个皇帝会救败军之将,然后令公问苏武儿子如何,然后说羊去隐喻,是守节还是求生,让杨业自己选择,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为了儿子全部脱险,唯有自尽。杨业角色塑造是历史60%(被潘美和王侁派往不利的战斗中,导致战争失败被俘虏,守节绝食而死)+40%(小说一贯设定撞碑,小说是一路上保护宋主,评书版本改成是保护假扮宋主的儿子们,最后大军全军覆没,他和六郎逃到苏武庙,子尽失,又盼不到七郎请救兵回来。杨业看到苏武庙门前有人为李陵(李陵本是汉朝,后投降到匈奴的降将)立碑,杨业他也不忍做下一个李陵,唯有自尽) 我不觉得杨业愚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制度和看法,现在愚忠这个词盛行就乱用,你能明白当时朝代的生活过的人吗?你明白当时的制度和现在的制度吗?你又不是国家的大将和朝廷大臣,我只能说愚不愚你根本没法说。

    大郎因为长子和长兄,杨家枪很正常,只是当初和宣传照的设定是长剑,但最后都没有用过而已。有担当和压得住弟弟的角色,长兄如父。就如父亲出战前,弟弟们在马棚议论父亲这次出战的事宜。当大郎听到弟弟们的议论后,他不想弟弟们对父亲明天的战役而顾虑,也是给大郎自己的安慰,所以他说 刚才那些话,我以后不想再听到。一个雷响,他朝上顾虑,既顾虑明天的战役,也顾虑自己的父亲。很多时候他也有弟弟的顾虑,但他作为长兄,很多时候唯有顶着头上,都要作为长子和长兄的位置为家庭和兄弟作打算。大郎和二郎打了这么多年仗,都是出生入死的,大家都有一个默契和共识。到大郎独守的时候,二郎打算跟他一起独守,他知道二郎的脾性,才会去劝阻这个亲兄弟二郎,所以他们平时不会有过多的对话和提点,但危难时他们就会有互动性的对话,表现出两兄弟一直有一个默契。三郎的话,电影中一个眼神,大家不会说话,一个动作让三弟领会该做;也没有交带二郎什么什么的,因为他们以前一起战斗过,二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大哥没有说就知道去找回自己的马撤退。掌掴六郎,是他没有对弟弟的负起责任而掌掴,怕六子回的预言,不是他自己来终结,也是对弟弟的紧张,教导六郎应该对弟弟负起职责的一掌。最后杨大郎接受不到眼前现实,所以叫杨五郎快点帮爹疗伤。他们这么辛苦来到这里,就是救爹,可是最后竟然自尽。当六郎说带爹回家,他也把父帥的头盔给爹戴上,将帅的头盔应该是一个英雄的象征和地位。至于总是被某些人笑的一句话:五弟,快点把爹治好,这句话是国语版本;但我看的是粤语版本,他是这样说:五弟,尽快帮阿爹疗伤。不过我还是劝某些吐槽脑残不要直接把粤语版本的语句又直接翻译国语来继续吐槽,免得文化不同,又乱吐槽。我觉得粤语版本翻译得妥当,但是郑伊健的后期粤语配音不够入戏。

    二郎使用双刀,他的设定是什么勇猛和臂力类型(简介是写力型),所以我觉得蛮合适,只是那双刀的模样很道具的感觉,进击的二郎,立体机动装置就是暴雷了。在马棚的时候,他斥骂七郎的说话,感觉上他是不喜欢战争的角色,大概多多少少和他额头上的刀疤有关的吧!这刀疤,可以说他久经沙场,也可以说他当初勇猛不计后果造成。虽然是责骂弟弟,但他出战前在马棚,也可以体现出对弟弟的爱护。平常他对大郎的敬佩,兄弟二人的职责都是指点他们弟弟。二郎他带着雄雄战马奔袭,那个画面他真的非常帅非常有震慑力,语言上的表达都是很率直,很有胆气的。他骑术的精湛和与马交流七子非他莫属。二郎的人物其实都挺戏剧性,他最擅使马,却死在马之下。有人说他留下自己大哥独立抵挡,不代替大哥抵挡死的位置,真是狼子野心的白痴弟弟。这赶回去是不是有病,这样死没脑和白痴,这样就死了根本就是庸才。鄙视说以上话的人,我上面说过他们之前一直一起打仗,本来二郎就是打算和大郎一起抵抗遼將,但二郎也知道大郎的脾性,他知道大郎决定了就会去贯彻,所以才会离开。他回来是对家人的顾虑,某些观众一直说一就一,来来去去作甚,我自己一直这么果断,这个我对你非常无语;我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人无时无刻果断,所有人一定会有顾虑和忧虑的时候。二郎有勇气为自己将要死的亲人一起死的人,反而令有尊敬,这个就是义气。我也可以这样理解,网友认为他最后没有精彩的武打戏就被杀,所以觉得他死不值,我看到他砍死了两、三个兵就被拉下来了。什么叫死得没脑和白痴,我真的不知道。如果有一天你本人救你父母,你救不到还被人杀死了,你是不是算没脑和白痴的废物?愚孝没脑庸才?我看到以上话,瞬间觉得你本人根本连孝义都没有,有吐槽没孝义的废人一个,不想跟这种废人作解释。二郎他最后临死前,心里说的那一句话非常非常非常煽情。

    三郎使用弓箭,沉默寡言的性格很适合担当狙击的位置。小说没有明确性格设定,影视作品通常把小说杨五郎的设定放在杨三郎身上,通常都叫作冲动的三弟弟。说回电影,三郎除了按照大郎的方法去做,也很听二郎的话,二郎说三弟,你带弟弟先走,我和大哥留下,他就第一个先走,所以这里我也理解为二郎和三郎大家都有一个默契(顺便解释现实某二郎和某三郎扮演者在床上的某些行为*3*)。有人说他好像或者与奥兰多?布鲁姆的Legolas勒苟拉斯一样,其实我觉得正正相反,只能说他的形象和狠劲与Legolas勒苟拉斯相似。对比言语上,Legolas比较有情绪上和语言上的起伏表达,有问题会敢怒敢言,也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表现的角色。而杨三郎是一个寡言,喜欢在行动上表现。开心的时候他会用表情和举动来表现,发怒的时候,他会用嘴脸和行动上的节奏去表达他的情绪,并不像Legolas勒苟拉斯个性张扬,我只能说形态上比较相像。危急和真正愤怒来临时,他就会发声。电影虽然删剪多,但还是有很多细节。很多观众评价说什么杨三郎的箭用不完,我只想说你们只会看杨三郎的假战发笑,没有看他为什么假战。在战场上捡取的箭矢,你会看到箭筒有两种不同的箭,一种是还没有发射的箭矢,另一种是没有羽毛残烂的箭矢,正在给自己补给。如果你是纯粹耍花痴,你根本不会留意,还要一直说用不完。最后把剩下的箭都放在一个箭筒里。最后在禾草最后的战斗,两个箭手完全就是屏息以待的静默对决,导演完全用西方方法来拍摄,箭矢在禾草对射,在东方是没有这种效果。

    四郎使用缅刀,性格比较活跃的设定,基本什么事情经他一说,都好像迎刃而解一样。刚开始就想,这个缅刀跟杨四郎结合有点奇芭的感觉,没有见过有正派的人拿一把这么长的刀具。当你看完电影,你会发现这把武器跟杨四郎很贴合,这个缅刀的外貌其实就是日本武士刀的前身。当你看到杨四郎在夜里裸身挥刀,你会感觉恍如日本武士在夜晚挑灯一样。他总是需要亢奋,体现出他多么的需要狂热,令自己无时无刻进入兴奋的状态。他的武器配合他的性格,在战场上那狂热式的奔跑与燕返攻击,你砍倒我,我必然回敬你的,这正正就是一个狂热的日本武士的表现。四五郎不到最后,我都不知道他们两个是超越所有兄弟的好兄弟。

    五郎使锏盾,性格是多愁善感(小说原著都是暴燥设定,几乎影视作品的设定都是武力高强,但爱好和平的设定;而暴燥的设定,通常都给了杨三郎),也是军中的一名医疗官。锏盾很明确,他不爱战争而有盾牌的设定,单锏是他不可能不作出攻击,但单锏的伤害较少,体现出他不喜欢战争的设定。到最后一战,他需要用一个借口让自己厮杀敌人,所以他问四郎拿槟榔,作出最后的牺牲;和四郎对视的契合,二人联想儿时山涧跳河的画面令人感到惋惜。至于有某些人说那个时代哪里有电烙铁这些高科技,到底编剧和导演是不是有问题,我只想说那只是一把烧红的短刀,何来有高科技电烙铁?

    六郎武器杨家枪,性格就是青春期到成熟期的小子,经过一场战争和父亲离去的洗礼,浴血成长的这样一个角色,最后因为众兄离去而愤怒打败耶律原。回马枪虽是大快人心,但是我真的觉得这个桥段,非常的刻意。

    七郎武器子母枪,子母枪是什么呢?我真的不知道,真的没有看过他用来耍过或者戳敌军,怎样使用真的不知道,详情看海报,弄出来纯粹装饰。性格冲动鲁莽类型,每一次说话都比较冲动和率直,就如马棚、帮父亲穿上战盔时一样。他的鲁莽既是给杨家带来灾难,也给自己带来死亡。有人说他白痴,竟然向潘仁美投枪,如果他不投枪,潘仁美会出兵救他们,他就不会死,愚蠢到白痴。这里是一个孝字吐槽脑残到底明白不,就算他不投枪潘仁美都不会发兵救他们。到底有没有看剧情和对白?潘仁美明知道他是杨七郎,都故意说他是辽兵不支援,还叫他快滚。在这样生死关头,看到自己的父亲危在旦夕,大军元帅竟然都公私不分,当然会恨不得把这人杀了,投枪很正常。还有这个演员我不认识,但人设、造型什么的,我觉得真的不错,只是故事性,这个人物真的比监军大人还要少戏份。

    如果外国人认不到谁跟谁很正常,就如中国人看外国人一样。中国人也认不到角色是谁跟谁我觉得也正常,除非你是事前留意这部电影。恐怕除了大郎,六郎,七郎是知道是什么角色之外,其他那些恐怕比较难知道,他们除了开始的字幕有提到之外,不到危急关头也不说出对方是多少郎。郑伊健我相信谁都知道他是大郎,总是在最前端,还有那个大哥气场,很正常。还有那个六郎和七郎,事从他们所起,认得到很正常。至于其他的,二郎在最后才被大郎叫了一声二弟,三郎就是被六郎叫三哥,被二郎叫三弟,四郎没有说过,五郎,大郎和四郎叫他五弟。虽然导演在开始用字幕标明角色名字,武器也故意各自不同,围巾和盔甲下的服色也是不同,但这样也影响不到观众认不清角色的事实。

    马棚里基本说明了七人的性格,七人平时是怎样相处的地方。有部分观众评价是七子完全就是蠢死和愚孝,说他们救父亲就等于蠢和愚孝。唉,我大概明白这些人,当这些人的父母亲遇到危难,一定是丢下自己父母第一个落跑的人,他们的父母在危难中去世,就只会在遗体面前装作难过罢了的渣子,最后顺理成章承继遗产。

    耶律原在台湾观众来说,听说超帅,超有魅力的反派,甩斗篷那一下超帅。心灵扭曲的角色,手到拿来的把每个郎解决,每次都在半残的情况下把对方解决。许多观众说他最后单挑这么没脑,只能说你不理解耶律原这种人。对于没有反抗能力的仇人,一家人快死光,只剩下一个,一切都在自己的鼓掌之中,不弄死这是最好的享受,慢慢折磨自己的仇人。可惜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超出耶律原自己的预算,被杨六郎怒杀了。至于他的苹果,我想问是不是在监军大人头上拿的呢?为什么这么说,自己看看监军大人的头饰你就知道。

    潘仁美出场比较少,主要都是和他妹妹搬弄是非什么的。不过在最后那场表现得很好,杨七郎被射杀后,眼泛泪光,说了句“好!”。应该是想起自己的儿子,也是为自己儿子之死解恨。这里没什么可能因为杨七郎死而感动,如果他被感动到,故事剧情他应该增援了杨家将,而不是在结尾语句介绍留下臭名。

    粤语和国语配音,还是喜欢国语,但国语某些台词不是翻译得很好,而粤语的配音许多不够入戏,四郎粤语配音古明华,虽然配得很好,但好像声线不太符合四郎。大部分粤语配音完全不入戏啊,我不建议看粤语版本。有些地方没有刀剑的声效,或者声效延慢了。

    董玮的动作设计,你会发现杨家将,呼延赞,还有耶律原他们的攻击动作都是回转式。就是说他们作出每一个攻击都会带身体回转连携,你会看到同一个画面,呼延赞-杨六郎-杨四郎都会作出好像波浪式的回转攻击。

    川井宪次的配乐不错,这个是黄百鸣一直合作的配乐大师。有点振奋,又有点催泪。

    导演是好莱坞的导演,许多脑残喷粉打手还当他新导演,不认识的无知脑残喷粉打手还说他只会在内地捞钱。可惜这个导演如果像你这样说,在这6年时间应该在内地有许多作品,而不是拍了一部霍元甲就没有拍。当初导演在节目说过,他本来没有打算在华语这边拍电影,打算一直待在好莱坞那边,因为他离开了中国这个电影圈有十几年,不熟悉中国这边的情况,自己的普通话也不好,也没有自己的电影团队,所以根本没有想过在中国这边拍。只是李连杰多番邀请,才帮李连杰拍霍元甲。当初李连杰找他,打算重拍霍元甲,于仁泰觉得霍元甲这个题材很旧,又拍了这么多次,还翻拍做什么?李连杰跟他说是要表达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不是纯粹表现武打,导演顿时明白,对重拍这个题材而改观,认为这个是电影有意义,所以才拍。他当初也不看好票房,但出来后,想不到霍元甲的票房过了亿,在中国和国外也有许多好评。相反这次杨家将,几乎是没有看就批的脑残打手,所以导演这次想表达的孝与爱没有人理解,还一直被某些脑残说愚忠愚孝。

    如果你喜欢几个人把敌方整个师和军歼灭,劝你不要看,杨家将他们不像抗日残片那样,一个人把一个师消灭,几个人把一队大军完全歼灭。杨家将他们每个人都是只身一人之下顽强抵抗,最终壮烈牺牲。

    杨业本来是北汉降将,不屈投降而死节是历史,撞李陵碑是小说添加,给他一个英雄的冠冕。这一个七子去,六子回这个设定变成宿命,鬼谷子跳到杨家将故事道出预言,其实我觉得小说设定有问题多过编剧,编剧都是按照小说设定去编写。七子去,六子回有人说鬼谷子纯粹骗人,他有骗人吗?的确是六子回,有人说佘太君自己误会,恐怕是观众你自己也跟佘太君一样误会了,所以才会导致你对电影的差评因为鬼谷子的骗人预言。不要说电影不按什么历史,杨家七子一直都是戏剧化的演变跟你添加人物情节,历史七子就只有大郎杨延朗杨延昭是有名气,其他的六子都是没有记载就死了,看杨家将根本不能说用历史去看待,因为大家都已经把小说的戏剧化情节与历史相结合在一起了。你说电影不按历史,证明你连历史都都没有看过。再说这电影给人的感觉很偶像剧的感觉,但观看完后,并不是偶像剧,而是表达家庭和兄弟情的电影。什么愚忠愚孝愚蠢的仁义我不敢说,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你我都不能各自否定。

    这部电影的编剧,黄子桓 / 刘诗嘉 / 于仁泰,出品人黄百鸣儿子黄子桓和新晋编剧刘诗嘉是这整部电影的编剧。听说于仁泰是设定这部电影的人物性格特点,围巾和盔甲的,是最后那一场芦苇箭役也是出自他手编剧,参考西部的枪战,来设计这场曙光芦苇战。我相信和肯定导演的能力,但我不是很肯定黄子桓的编剧能力。黄子桓的剧本其实比较一般般,有时候会给观众出现质疑,真的红起来只是叶问,开心魔法实在用烂字形容。刘诗嘉好像是这部电影才开始出现的编剧,如果初出茅庐,我还可以说算,不评价。剧本我真的觉得很多地方都不通,虽然电影很好看,但是剧本如果再弄好点就好,叶问不感动,但绝对比杨家将这部电影精彩。

    当你认识二战史,你就会去吐槽拯救大兵瑞恩;当你只认识葫芦娃,完全不认识杨家将小说,你就会去吐槽忠烈杨家将;当你不会二战史和看过杨家将小说,你就不会去吐槽两部电影的设定。杨家将小说很多版本,并没有什么原著之分。

    观看完可能有人觉得无聊,有人觉得感动,无聊可能是只因为看帅哥,忽略剧情,自身也遗忘或缺失忠孝仁义,感动可能是忠孝仁义这精神,触碰到那薄弱的泪点,也有可能自己的偶像扮演的角色被杀,而感到惋惜落泪。

    杨门女将吓坏人了,害惨这个题材。加上还没有上映之前和还没有看的水军加盐加醋,我只能说水军真是害人不浅,票房一直低迷。过了一个清明节后的新一个星期周末,反而比较多人想观看忠烈杨家将,可惜的是,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有各地某些一线城市的电影院,忠烈杨家将竟然下线了,可惜可惜,才一星期多几天而已。正因为太多人不看就低估,不看就喷,导致票房惨不忍睹。我身边许多朋友在之前也是这样看待这部电影,但他们看完后,都感觉比预期好很多。虽然电影有差的地方,但他们都觉得比预期中好太多。

    “据说”华谊的宣传不给力,想打压刚堀起的河南制片厂,所以这样对待这部电影。导致天马和河南自家作宣传,自开心魔法已经是这样情况(本人觉得开心魔法真的很烂),这个只是网上据说而已,导致票房收益低迷。到现在,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杨家将上了,还在询问上了没有。如果四大名捕,画皮和这部杨家将电影的意义对比,杨家将比较靠谱,但在光线的画皮,四大名捕等特效来看,我真觉得光线的特效很不错。同样是被人过多吐槽的电影,四大名捕的票房却有一亿多,这两部电影票房一个对比,问题出自哪里?这我真的不理解,华谊和光线旗下的电影。

    听了于仁泰导演的访问,当他知道编剧黄子桓找他拍这个题材,导演就想糟糕了,因为这个古装电影已经对观众很疲惫,观众一定会说又古装电影?又刀剑电影?闷都闷死了,所以他觉得古装电影不容易拍。他说如果我只是为了赚钱,就不会找这么麻烦和不容易的题材和戏种来拍。香港的试映后,有一个观众看完找导演他说了句,他说这个观众不同其他人,不像其他观众都是在讨论吴尊、仔仔等偶像,而是对于仁泰说说他有胆量,竟然会拍古装电影,逆水行舟,看完也很感动。电台主持人森美,说现在的时代是反的潮流,不明白忠孝仁义的那些现代人,大部分人都认为,不送父亲回家,就是聪明人,送父亲回家根本就是蠢人,现代人对忠孝仁义的理解就是蠢,蠢就是忠孝仁义。导演就是想说给你听,就算杨家将知道是死,杨家将他们都要贯彻忠孝仁义,不明白的忠孝仁义那帮人就觉得是蠢货。

    作为观众,希望电影能死而复生,票房水涨船高,急起直追,后发制人,有2亿就不错了。粉丝和观众,快点把票房治好。没有去电影院看的人,在网络资源上看完之后都有良好的口碑,但电影就是这样,就算口碑有多么好都没用,当电影票房在亏损的时候,都不会有下一部。打手多数都是见低就踩,见高就拜。

    PS:票房听说只有内地不可观,其他地方都可观。不过我看电影不是看票房,主要是自己觉得怎样;看完之后启发了什么,或者电影带来了什么信息,什么特效效果,什么新鲜的东西。电影完全就是男人的浪漫,兄弟的义气,家庭的大爱,反派的狂傲。

    总的来说,杨家将小说的人物都是为戏剧而生,为戏剧而亡。
    【详细】
    583815413
  • Orange
    2017/9/15 15:54:30
    我为导演新书《我和我的T妈妈》推荐序
    2017年4月15日,我和一群网友赞助电影放映,包下整场电影厅,全场泪眼直流。电影结束后,导演和前场观众对谈。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黄惠侦导演本人。她非常瘦小但是气质高雅,你绝对想像不到她从小成长工作的环境。

    2017年9月25日,她自己写出文字版《我和的T妈妈》。受出版社邀请,我为这本书写推荐序。这部电影或许不太容易看得到。但是书可能有机会见得,略微弥补看不到电影的遗憾。

    2017年4月15日,我和一群网友赞助电影放映,包下整场电影厅,全场泪眼直流。电影结束后,导演和前场观众对谈。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黄惠侦导演本人。她非常瘦小但是气质高雅,你绝对想像不到她从小成长工作的环境。

    2017年9月25日,她自己写出文字版《我和的T妈妈》。受出版社邀请,我为这本书写推荐序。这部电影或许不太容易看得到。但是书可能有机会见得,略微弥补看不到电影的遗憾。

    以下是推荐序全文:

    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姐妹.我们的历史

    像大部份人一样,我是因为《日常对话》才知道黄惠侦导演。但是这样的纪录片,或是说这样的真实故事,我可是等了半个世纪。

    我是爱看电影的五年级女同志。九○年代末期随着网路普及,对拉子主题影视愈来愈能全部抓住,不,应该是说全神贯注。这一路下来少说有二十年了。拉子社群里什么国家的电影都有人讨论,堪称是极具国际视野的观众群。台湾的女同志影视不算少,但是细腻深厚的作品并不多见。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种说不上来的遗憾,载浮载沉。

    直到二○○七年《刺青》获得泰迪熊奖最佳影片,终于达到台湾女同影片第一个高峰,但是整整十年后才由《日常对话》拿下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当别人的电影产业都在飞快进步,《日常对话》得用更大的步伐得到肯定。

    《日常对话》早已超越同志主题的框架,不只是描述困难的家庭关系,也从她们身上反映整个社会的时代演变。电影受限于拍摄素材,银幕上很难呈现全貌,然而在平稳沉静的字里行间,可怕的传统社会欺凌女性的场景,令我格外愤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真的严重腐蚀人心,别说是过去式,我到现在还是常常听到闽南家庭的女儿不能获得遗产,或是怀了女婴的媳妇得不到婆家谅解。

    书里的阿女一登场,提到她父亲就是不给两个姐姐上学念书,而是勉为其难才让阿女念小学。她父亲一向只给男孩零用钱,女孩只有家务和农活。

    转到阿源的家庭。屈指可数的记忆透露,作者小时候回到父亲老家过年,爷爷奶奶从来没有抱着孙女道别。阿女的解释尤其感伤,因为孙女不能传承姓氏,爷爷根本不在乎。

    这两段场景,表面上是形容外在压力,真正心酸的是出自阿女的解释。明明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好像也潜移默化成内心制约。或许这能解释阿女和书中好几个受到家暴的妇女,常常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才会逃离家庭。

    其实男性也躲不掉重男轻女的毒害。当男性觉得可以完全宰制家中女性,就会轻易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找到代罪羔羊,诱发人性最坏的一面,终至自我毁灭。我猜想酗酒只是阿源逃避的手段,但是他没有办法“逃离家庭”,只好自杀逃离自己。

    有些段落让我联想到其他女同作品,可能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的阅读乐趣。例如阿女的第一位女朋友是野台戏的俊美小生,似曾相识的情节出现在凌烟的《失声画眉》、Sarah Waters的Tipping The Velvet,还有以宝琢歌剧团为题的纪录片《梦幻女孩》。

    书中提到作者小时候不明原因地特别讨厌父亲穿着黄色的内裤。这段创伤的历史在电影和书中有不同的纠结方式。书里因为这个“黄色”产生另一种色彩心理学的意义。在Sarah Waters另一部作品Fingersmith,初期主角Maud与Sue共进下午茶,大小姐认为女仆是坏人,把三个鸡蛋都推给对方,自己连手套沾蛋黄渍都受不了。后来我才知道,黄色常象征邪恶,就像鳄鱼的黄眼睛。

    最后,看完电影和书,我有个疑问始终没有找到答案。黄惠侦导演后来是如何克服困境,反转悲情?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段落的closure,在她到达定论之前,经历了多少事情?我相信会是另一个精采而且发人深省的故事。

    二○一七年四月十五日,我号召社群网友一起赞助《日常对话》映演。电影的尾声,一向面无表情的阿女会抱着外孙女,还会回应我爱你。也仿佛所有不擅表达的家庭都能在此刻大和解。

    我在映后Q&A尾声,在前台代表所有观众拥抱这位瘦小但是充满求生能量的姐妹,直接用行动表达敬佩之意。这本书则像是电影映后Q&A的三天三夜加长版,不只可以清楚电影不及表达之处,还能把书靠在心上,学着《三个傻瓜》轻敲着胸口,让人再次充满无比的勇气面对人生的考验。

    ISBN:9789573280729
    ISBN:9789573280729
    【详细】
    88142028
  • 宅龙观影指南
    2018/2/15 21:52:42
    是一部以少胜多的爽片,大圆满结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是一部以少胜多的爽片,各方面都处理得当,逻辑上都能说的通,唯一不合理的地方是老爹躺仓库的时候做儿子的也不知道给把枪或别的什么武器,也可能是男主考虑到老爹脑子不清醒等下连自己打成马蜂窝吧。总体上讲,剧情不拖泥带水,看起来非常爽,稍带一点文艺气息,看到导演是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是一部以少胜多的爽片,各方面都处理得当,逻辑上都能说的通,唯一不合理的地方是老爹躺仓库的时候做儿子的也不知道给把枪或别的什么武器,也可能是男主考虑到老爹脑子不清醒等下连自己打成马蜂窝吧。总体上讲,剧情不拖泥带水,看起来非常爽,稍带一点文艺气息,看到导演是华...  (展开)
    【详细】
    9153252
  • Sun_锦
    2018/11/23 20:07:42
    撑过三集你就会发现它——依然是一部烂剧。

    原著没看过,改成这样觉得原著也没啥必要看了。

    一部演技辣鸡剧情也辣鸡的穿越网剧………仿佛把我的智商摁在地上摩擦…

    女主蠢的让人不能直视啊,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者,行为举止简直蠢的丢现代人的脸。

    男主吧,有个牛轰轰的外号叫冥王,面瘫,没气质甚至一点跟冥王相匹配的气势都没有,还不如一个男二,最起码人家不说话的时候还能端得一副君子如玉的模样。

    关于剧情,

    原著没看过,改成这样觉得原著也没啥必要看了。

    一部演技辣鸡剧情也辣鸡的穿越网剧………仿佛把我的智商摁在地上摩擦…

    女主蠢的让人不能直视啊,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者,行为举止简直蠢的丢现代人的脸。

    男主吧,有个牛轰轰的外号叫冥王,面瘫,没气质甚至一点跟冥王相匹配的气势都没有,还不如一个男二,最起码人家不说话的时候还能端得一副君子如玉的模样。

    关于剧情,完全经不起最基本的推敲,逻辑仿佛被喂了狗,细节更是一塌糊涂。用点心好伐?

    熬过了三集,第四集众人品汤,居然说得出外酥里嫩的评语,你做的汤是炒出来的吗????

    彻底弃剧? ヽ(`Д′)? ┻━┻

    —————————————

    最后,表白一下明月小可爱,整个剧里最可爱的小姑娘了吧———希望她后面剧情依然是这么可爱的姑娘。

    【详细】
    9779407
  • A梦果儿[机智]影
    2019/7/5 19:24:19
    当你恋爱时,是很特别的一部电视剧。

    我是用前世今生来看这部电视剧,因为我比较关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这个小说,而是这个男女主角。我想大多数人都看过灵魂摆渡之黄泉吧!咋说呢我是看一遍就哭一遍,就想让他们两个在一起。但我知道他们两个有了这部电视剧,有的合作就是让我心里有一个安慰他们两个今生情缘。但是我追这个剧也不完全是为了这个,他们的套路完全是那种没有违和感的。在这部电视剧里没有误会没有可怕的兄弟仇恨,没有第三者得逞的桥段。男女

    我是用前世今生来看这部电视剧,因为我比较关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这个小说,而是这个男女主角。我想大多数人都看过灵魂摆渡之黄泉吧!咋说呢我是看一遍就哭一遍,就想让他们两个在一起。但我知道他们两个有了这部电视剧,有的合作就是让我心里有一个安慰他们两个今生情缘。但是我追这个剧也不完全是为了这个,他们的套路完全是那种没有违和感的。在这部电视剧里没有误会没有可怕的兄弟仇恨,没有第三者得逞的桥段。男女主角,更没有三心二意,有的就只有信任包容,还是信任。而且我看到了25集我敢说这部电视剧所有的甜都在25集承包了。唐咖楠想起了风泙,还甜蜜甜蜜的拥吻,而且两个人是真正的在一起了。嘿??

    【详细】
    10288295
  • 西直有条河
    2022/4/25 12:02:06
    《老师,你能坐在我旁边吗》报复爽剧,出轨的人就像别人嘴里咀嚼过的食物
    又一妻子篇的出轨报复爽剧。 《老师,你能坐在我旁边吗》作为日式独有的迥异风格,出轨后的爽点不是大动干戈张牙舞爪手起刀落的华丽手撕,而是润物无声的,温和的,甚至静默的。 像不知觉间完成了一部作品,过程甚是无趣沉闷迷惑,待到结果才明朗起来,才会忍不住啊一声,原来...  (展开)
    又一妻子篇的出轨报复爽剧。 《老师,你能坐在我旁边吗》作为日式独有的迥异风格,出轨后的爽点不是大动干戈张牙舞爪手起刀落的华丽手撕,而是润物无声的,温和的,甚至静默的。 像不知觉间完成了一部作品,过程甚是无趣沉闷迷惑,待到结果才明朗起来,才会忍不住啊一声,原来...  (展开)
    【详细】
    1435821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