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或者“小镇做题家”也算是时代的一个流行词了,不过所有的青年都是少年长成的,小镇少年的故事比青年更少见到。实际上导演挺刚的,第一部作品就从少年性启蒙往里切,多少也算是踩着了点禁忌。虽然最后是个纯情故事,但是一开头就是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打飞机,还是挺大胆的。
当然诚实地说,这个电影从形式上来说,算不上特别出色,尤其是前半部分,节奏感明显比后半部分要差,有些松弛到难以进入故事状态的感觉。但是从内容上来看,它依然有动人之处。结构上埋梗埋得挺有趣,虽然也知道几个孩子闹不出什么来,但是一直想约女孩看黄片这样的设计也挺想让人看看会如何。盗版时代,玉蒲团盒子里装了纯情如雪的岩井俊二情书,叙事转的有点意思。角色来看,苦瓜身上少年才有的那种凌厉与刚烈,对友谊挖心掏肝的热诚,贫困破败家庭里成长出的不对称成熟与隐忍,对家暴酒徒父亲的宽容,都很动人。比较起来邵杰的小面瓜形象相对比较平淡一些,但是他和小周迅一样的女主一起坐在车盖上,背后是秸秆火堆的镜头很美。
美吗?
也许很美,确实很美。很多美的镜头,但是正是这种美让人窒息和难过。
空虚无聊但是荷尔蒙之下无处用力的苍白青春看上去既惨白又热烈,精神上几乎没有任何打开的可能,没有出路的少年时代似乎是未来苍白的青年时代,乏味的成年生活的一种预演。小镇生活便是如此,即便你从中看到再多回忆,但是如果二三十岁就要被自己的回忆感动了,就更加可悲。生活的真实几乎是在无意识的镜头之下展开的,甚至是导演带着抒情和浪漫去回看的,但是那种渗透在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匮乏,与鲜亮的夏日色彩,柔美夕阳田野与湖水,构成的是不协调的对照。
封闭性大约是所有小镇固有的特点,生活里所有的元素放在一起构成闭合的环,少年们有限的对外部世界,对成长,对正义,对豪情的想象只能来自古惑仔。一方面这是事实,港片曾经构成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精神营养;另一方面,少年那么真那么烈,如同秸秆般炽热燃烧,但火焰中却空空如也,燃尽后也只有灰烬。那美丽的、作为背景的火更像是真实又不详的隐喻,不知道匮乏而热烈的青春,是不是就是未来卖鱼的少年们回忆中的高光时刻。(邵杰被苦瓜生气时候骂为“臭卖鱼的”,苦瓜最后也跟爸爸进城卖鱼了)
因此这个电影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既被他的诚意和情怀打动,同时也对这种“内卷”式的创作有些担忧。一个人在创作的时候身体性的经验、自我的成长史是最直接的灵感来源,但是如果不能及时突破这种可能性,艺术上的小镇化也是一种很大的危险。毕竟,波兰斯基二十几岁的处女作,拍的是《水中刀》。期待导演早日突破自己。
最后两个值得商榷之处。第一是结尾,苦瓜在车上如果不看见邵杰用自行车载着英子,更加彻底的相忘于江湖两不相见,也许更美;第二是两个男孩儿的口语“我去”,这个词出现在近几年,而不是故事设定的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