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顶少年

  • 主演:
  • 地区: 中国大陆
  • 年代: 2010

屋顶少年影评

14459591
  • 人倒馍散
    2012/2/17 21:26:28
    关中诗史
    罗玉璋演最好,下来是狗娃和刘信义。
    个人最喜欢拴虎这个人物,话也不多,心狠手辣,忠义两全,是一个全方位的有型酷男。
    里面的陕西元素都很地道,包括秦腔,水晶饼和喜凤给罗玉璋做的岐山面等。
    真正的陕西人应该都会喜欢这部剧,男的生冷增倔,女的都是敢爱敢恨的生猛女子,人物全部都是一根筋,耐耐加僧僧,我很喜欢。
    剧情整体跌宕复杂,虽然有的地方处理略显粗糙,但无伤大雅,总的来说此片绝对
    罗玉璋演最好,下来是狗娃和刘信义。
    个人最喜欢拴虎这个人物,话也不多,心狠手辣,忠义两全,是一个全方位的有型酷男。
    里面的陕西元素都很地道,包括秦腔,水晶饼和喜凤给罗玉璋做的岐山面等。
    真正的陕西人应该都会喜欢这部剧,男的生冷增倔,女的都是敢爱敢恨的生猛女子,人物全部都是一根筋,耐耐加僧僧,我很喜欢。
    剧情整体跌宕复杂,虽然有的地方处理略显粗糙,但无伤大雅,总的来说此片绝对是一部表达陕西人爱恨情仇的关中诗史。
    【详细】
    5309218
  • boovie
    2014/8/9 9:25:04
    当历史传奇变成了魔幻怪兽
    我不是秦粉,但我陪孩子看过一部分tv版,尤其是一二部。看电视时感觉很棒,片子融进了中国文化和历史,具有很强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再加上优秀的硬件,的确堪称国产动画高峰。
    孩子盼剧场版盼了好几年了,我就又陪孩子看了剧场版。喜忧参半。
    喜的是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平的确是提高了,从《龙之谷》也能看出来。忧的是也和《龙之谷》一样,剧情故事上都向好莱坞的魔幻怪兽上靠。当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传奇都变成了山寨
    我不是秦粉,但我陪孩子看过一部分tv版,尤其是一二部。看电视时感觉很棒,片子融进了中国文化和历史,具有很强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再加上优秀的硬件,的确堪称国产动画高峰。
    孩子盼剧场版盼了好几年了,我就又陪孩子看了剧场版。喜忧参半。
    喜的是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平的确是提高了,从《龙之谷》也能看出来。忧的是也和《龙之谷》一样,剧情故事上都向好莱坞的魔幻怪兽上靠。当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传奇都变成了山寨版的魔幻怪兽时,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还有多大的能量呢?
    且不说那雅典神庙,也不说那金发楼兰子民,最后的大战巨人(怪兽)和《诸神之怒》最后珀修斯大战克洛诺斯如出一辙,对于看过《诸神之怒》《波西杰克逊和魔兽之海》等片的观众来说,了无新意,索然无味。
    【详细】
    6810325
  • 陈信宏
    2022/2/14 5:31:11
    摄影机不要停团队拍的么?
    这是那个摄像机不要停的团队拍的么? 但是从丧尸到科幻的步子也迈得太大了 不可能吧! 虽然这种题材没什么新意 日本编剧真的很强 以小见大 把穿越限定在两分钟 这种设定之前都没见过 因为短时间的穿越 要非常扣细节 一不小心就会出bug 贻笑大方 所以一般的编剧都不敢尝试吧! 就...  (展
    这是那个摄像机不要停的团队拍的么? 但是从丧尸到科幻的步子也迈得太大了 不可能吧! 虽然这种题材没什么新意 日本编剧真的很强 以小见大 把穿越限定在两分钟 这种设定之前都没见过 因为短时间的穿越 要非常扣细节 一不小心就会出bug 贻笑大方 所以一般的编剧都不敢尝试吧! 就...  (展开)
    【详细】
    14217223
  • 张大匆
    2021/12/29 6:47:30
    上映17天票房仅有325万,出道16年的潘时七,为何火不起来?

    多年以前,曾经执导过梁朝伟、刘德华版《鹿鼎记》的中国香港导演马玉辉拍摄了一部很有噱头的电视剧《天堂之约》。

    据说这是一部以人为本、关爱女性、反战争、反封建的艺术佳作。

    可惜,这部作品最终在市场上反响平平,甚至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不过对潘时七来说,

    多年以前,曾经执导过梁朝伟、刘德华版《鹿鼎记》的中国香港导演马玉辉拍摄了一部很有噱头的电视剧《天堂之约》。

    据说这是一部以人为本、关爱女性、反战争、反封建的艺术佳作。

    可惜,这部作品最终在市场上反响平平,甚至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不过对潘时七来说,这部剧可能是她一生都忘不掉的作品。

    14100386
  • 李泽言
    2018/8/8 16:31:59
    武动乾坤

    为了追求实事求是的态度,我确实在电视机里看了几眼,讲几点感受吧

    1.杨洋真没辜负我的期望,一如既往的油腻,表情很浮夸,演的很用力,并不是说演的用力就是演的好,看得出来他想演好,可是表演他明显没天分,努力方向也不对 ,给我的感觉不是痞帅,就是个智障,粉丝还拿他跟星爷比较,exm??与胡歌的景天媲美??星爷表情是夸张,可是并不妨碍我们观影,我们会觉得很自然,胡歌的景天让我觉得他是那种

    为了追求实事求是的态度,我确实在电视机里看了几眼,讲几点感受吧

    1.杨洋真没辜负我的期望,一如既往的油腻,表情很浮夸,演的很用力,并不是说演的用力就是演的好,看得出来他想演好,可是表演他明显没天分,努力方向也不对 ,给我的感觉不是痞帅,就是个智障,粉丝还拿他跟星爷比较,exm??与胡歌的景天媲美??星爷表情是夸张,可是并不妨碍我们观影,我们会觉得很自然,胡歌的景天让我觉得他是那种聪明的痞帅,而杨洋的林动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他是个智障!!

    2.服化造型,一如既往的丑,吴尊是得罪了造型师吗?那么难看的装扮??

    3.剧情与小说情节有很大的偏差,好想说一句,名字能改成武动苍穹吗?

    杨洋从4s到现在的武动乾坤,磨了2年的电视剧结果是这个水平。。。劝君一句,不要天天想着摆帅,也不要浮夸的像个小丑,更不要刻意为了突出自己的演技而扮丑,演技不是这么来的。。。

    【详细】
    9572405
  • 木云
    2023/1/17 16:37:27
    剧版美末可以看作是游戏的导演剪辑版

    说几个改编较大的部分

    1.最初疫情是怎样爆发的?原作没有直接演绎,但是在阅读物中有一些暗示:

    说几个改编较大的部分

    1.最初疫情是怎样爆发的?原作没有直接演绎,但是在阅读物中有一些暗示:

    148940
  • 嘎嘣脆脆脆
    2022/8/31 0:01:58
    短评
    整个都有一种很拙劣追赶真实的感觉,但能拍出来还挺有意思的。 喜欢第6集去Remi家的那段内心独白“It‘s strange to be in a real child's home after been in a fake one for so long. I wasn't used to this level of details. Every
    整个都有一种很拙劣追赶真实的感觉,但能拍出来还挺有意思的。 喜欢第6集去Remi家的那段内心独白“It‘s strange to be in a real child's home after been in a fake one for so long. I wasn't used to this level of details. Every object is perfectly placed but nothing...  (展开)
    【详细】
    14618299
  • 匁匁
    2022/5/16 1:33:15
    [腐向]健气攻×坚韧受

    就很喜欢这种没有女主的剧哈哈哈??(???????)??,真滴是俺腐眼看人基了,偏执攻锡灿喜欢一个人就要虐他、打他。剧中他也确实没有理由就欺负男主。校园暴力什么的真的很可怕呀(?ó﹏ò?)

    男主的属性值就是那种乖乖的好学生最后逆袭的爽剧,坚韧受去监狱改造碰到阳光健气攻(这位男演员笑起来真的很阳光)虽然他为了妹妹下手杀了强盗,但并不代表他是位坏人。

    相反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就很喜欢这种没有女主的剧哈哈哈??(???????)??,真滴是俺腐眼看人基了,偏执攻锡灿喜欢一个人就要虐他、打他。剧中他也确实没有理由就欺负男主。校园暴力什么的真的很可怕呀(?ó﹏ò?)

    男主的属性值就是那种乖乖的好学生最后逆袭的爽剧,坚韧受去监狱改造碰到阳光健气攻(这位男演员笑起来真的很阳光)虽然他为了妹妹下手杀了强盗,但并不代表他是位坏人。

    相反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却能安枕无忧?而受害者反抗了却只能被判刑?

    还有就是我很磕这种养成系攻教导受打拳这种,啊啊啊(???ω???)这俩每次互动我都看得一脸姨母笑,一起吃饭、跑步、打沙包、训练之类的,简直太好磕了呜呜呜~

    虽然作为观众给施暴者立了攻的人设,但真的碰到这种人还是赶紧跑吧,跑不掉还是要奋起反抗的。另外韩国的监狱都没有那什么我想看的肉肉的剧情嘛(*/?\*)?明明泡菜国有很多揭露黑暗的剧,这部监狱改造就真的只是在改造?(ˉ?ˉ?),有点小失望的说~啊不可以涩涩

    剧名中文翻译叫鲨鱼起点,那应该有第二部的吧?期待ing,希望延续一贯没有女主的优良传统,就算一定得有让被杀妹妹出现在闪回里就可以了。

    【详细】
    14399515
  • 超级电影迷1973
    2020/9/26 16:15:0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2879173
  • 木偶
    2011/5/2 21:38:54
    异形的前世今生
    【异形处女航】   
    影片剧本的作者丹·欧班农于1974年在剧场放映了一部喜剧--《黑暗星球》。可是,观看这部喜剧的观众却没有笑。从那以后丹明白了喜剧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一个人可以为不同的事情发笑。同样的一件事,有人认为可笑,有人就认为不可笑。丹撤离了喜剧这个领域,受到打击的同时,他也懂得了:虽然令人们发笑的事物不尽相同,但令人们恐惧的事物却是相同的。所以,过了几年,丹将《黑暗星球》从头
    【异形处女航】   
    影片剧本的作者丹·欧班农于1974年在剧场放映了一部喜剧--《黑暗星球》。可是,观看这部喜剧的观众却没有笑。从那以后丹明白了喜剧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一个人可以为不同的事情发笑。同样的一件事,有人认为可笑,有人就认为不可笑。丹撤离了喜剧这个领域,受到打击的同时,他也懂得了:虽然令人们发笑的事物不尽相同,但令人们恐惧的事物却是相同的。所以,过了几年,丹将《黑暗星球》从头翻拍,将它变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恐怖片--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异形》。   用了三个星期,丹和朗·苏赛特写出了剧本的大纲。除了一个后来由制片大卫·吉勒和沃尔特·希尔添加的机器人角色外(伊恩·霍姆饰),影片与剧本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起初,制片并不能接受丹和朗·苏赛特的那种写作风格,但最后他们还是接了这部片子,并按自己的风格在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基础上改编了剧本,使观众真正感觉到了那种来自与外太空的恐怖。
    异形电影剧照之一(15张)随着剧本的完成,20世纪福克斯开始寻找导演。然后,剧本落到了商业片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手中,斯科特的第一部影片《决斗者》得到了肯定,但票房却以惨败收场。斯科特原本对科幻片本并不感兴趣,但他看过剧本后被其神秘的剧情所吸引,决定执导这部影片,但同时他也意识到,尽管影片拥有一个刺激的名字,但这是不够的,异形的形象设计问题是最关键的。   于是,制片欧班农希望得到瑞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H·R·盖格的帮助,也许是由于沃尔特·希尔不太喜欢吉格的艺术风格,剧组又聘用了朗·科伯和克里斯·福斯来担纲设计异形形象。对此吉格的说法是:“我在好莱坞接到了欧班农的电话,他告诉我他已经推荐我为一部叫做《异形》的新片设计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外星怪物。不幸的是,资金没有到位。”斯科特带着焦虑来到了好莱坞,在七个月的前期拍摄中,他一直也没有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异形。直到有一天,斯科特在欧班农拿来的一本吉格的书里终于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异形形象。

    异形之父
      【H·R·盖格】   H·R·盖格(H.R.Giger)生于1940年,早年就学于苏黎士的APPLIED艺术学校,许多人眼中的欧洲艺术都比较堕落,盖格更是其中的典型。他的画风深受德国表现主义以及BOSCH及BACON等画家的影响,作品中充满了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善于结合后工业机械主义和色情元素,生物学把一个幻想中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阴暗诡异的风格往往使人难于接受,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噩梦。   1968年盖格曾为一部瑞士的短片担任过美术指导,1977年《异形》拍摄前,斯科特要求盖格设计一只叫人心寒的异形怪物,然后他就设计这只没有眼睛的异形出来。盖格认为:“眼睛会出卖灵魂,没有眼睛会让别人不知道它下一步将会乾什么。”这只异形为《异形》系列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盖格的作品中,科幻、暴力、恐惧、死亡、性等等元素相互有机交错。把我们带入另类世界,去探索、去思考,往往出人意表,叫人惊叹。当中表现了他永无止境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另类表现力。

    异形二的导演就是拖拉机司机卡梅隆。也就是日后捣鼓出阿凡达的那位。他在第二部中出了继续爆出第一步诡异惊悚的元素外,又加入了吸引人眼球的打斗和动作场面。而异形皇后也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眼前。将一部主打悬疑惊悚的科幻片变成各种元素都在的娱乐动作片,卡梅隆很好的拓展了异形的套路。也让观影者时刻感受到刺激与兴奋点,高潮不断,当然对于技术和娱乐结合的痴迷也成为卡梅隆的主打元素。

    看完过瘾带劲的第二部,来到第三部。导演变成了大卫芬奇,异形是他的处女作(尽管他后来死不承认异形是他的处女作,这中间又牵扯到了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度和导演的矛盾)但是毫无疑问,异形成就了大卫芬奇,日后我们才能看到搏击俱乐部,七宗罪,社交网络这样的经典。在第三部,大卫芬奇的风格显露无疑,抛开怪物,注入了末世情结和英雄观念。应该说异形三是最为颠覆的一部,第二部好不容易活下来的人全部挂掉,仍然没有回到地球,英雄出了女主教居然是一批罪犯,女主角也被异形附体。。。等等这些设置可能很多人不喜欢,但是不管怎样,这在当时认为是异形最后一部的情况下,做到这样的水平已经非常好了。

    第四步,导演变成了法国人,热内,没听说过他?鄙视你,天使爱美丽总听过的吧。对,就是这哥们。在第四步出了淡淡的法国小情调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非常完美的重新推出雷普利,然后将故事在最完美最精彩的地方结束,最后浓墨重彩的加入了 人和异形 到底谁最可恨,谁才是异形的哲学人性思考。这些,就留给看过的各位吧。

    最近异形又有动静,那就是斯科特不甘寂寞,要拍前传,在前传中,就异形是怎么产生的,第一部中那个驾驶着飞船挂掉的异形大师是怎么回事等等。。看来异形迷们又有福了。

    再说一句,女主角西格妮·韦弗,演了四部异形,跨越了近20年,塑造的雷普利更成为经典,最近露面是在卡梅隆的《阿凡达》里,没印象??想想那位链接着人类和外族的爱好和平的科学家格蕾丝·奥古斯丁吧,有点眼熟吧,就是她。
    49312262
  • 舜壹
    2014/12/5 10:16:41
    从时辰未到到唯有业随身-电影《大只佬》中的佛教因果律探析
    早前轰动全城的龚如心遗产诉讼官司宣判后,获判胜诉的华懋集团召开记者会。席间有人向华懋代表龚仁心先生提了一道罕见而有趣的问题:「是否觉得天有眼?」。龚先生听后想了一想,回答道:「可以这样说,这都是中国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
    这句话虽然耳熟能详,但却包含了颇为珍贵的一些文化记号。笔者无意对诉讼作任何分析和评价,但龚先生的回答,令笔者想起七年前香港一出罕有地以佛教因果
    早前轰动全城的龚如心遗产诉讼官司宣判后,获判胜诉的华懋集团召开记者会。席间有人向华懋代表龚仁心先生提了一道罕见而有趣的问题:「是否觉得天有眼?」。龚先生听后想了一想,回答道:「可以这样说,这都是中国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
    这句话虽然耳熟能详,但却包含了颇为珍贵的一些文化记号。笔者无意对诉讼作任何分析和评价,但龚先生的回答,令笔者想起七年前香港一出罕有地以佛教因果内容为主题、包含了相近因果讯息内容的电影《大只佬》。
     
    1. 从《大只佬》谈起
     
    《大只佬》2003年上映,在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最佳电影、最佳编剧等殊荣,是香港一出饶有成就的佛教电影。故事的主角大只佬「了因」当时35岁,在30岁前曾是五台山石窟寺的武僧,当年因为一个名叫孙果的逃犯,无故把自己的好友小翠杀死,孙果杀了人后潜藏山中,了因盛怒难消,决心报仇,於是到山上穷寻孙果。直到山峪断崖无法跨越,盛怒下乱棍打树,却错手击毙一只小鸟。他惊愕之下,坐在小鸟旁,思考了七日七夜。七日七夜过后,他突然得到看见因果的神通力。他看到鸟儿的前世今生,又认为自己已无法再做和尚,於是脱下袈裟,离山还俗。还俗之后,他过著生活毫不检点的生活,自甘堕落,以「享受」人生。直至有一次,他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女警李凤仪。李凤仪前世是一个杀了很多人的日本士兵,但她今世却乐於助人,品性善良。了因眼看李凤仪背后的日本兵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意识到她即将受苦死亡,踌躇之间决定尝试出手相救,以将李凤仪的命运改变。可是,经过两次努力的营救后,李凤仪身后的日本兵影像仍然出现,大只佬终向命运低头,向李凤仪说出真相后,扬言自力有限,无法改变因果的内容。

    李凤仪知悉后无法接受事实,沉沦数天后重新振作,并深信自己无法逃离命运的法规和困限中,故而她希望珍惜自己必死的机会,去帮助了因引诱孙果出来,以解开了因一直以来的心结。最后,李凤仪上山找孙果,结果被杀,头颅被割掉,挂在树上,了因知悉后上山寻找李凤仪,在日本兵影像的重现下,成功找到李凤仪的尸身和头颅,头颅出现后,镜头对焦了了因的痛苦呼喊反应,了因再次因盛怒乱棍打树,更执意要杀死孙果。这时突然出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了因,并与自己有一番跳跃在回忆和现实时空间的对话,对话中段两人更大打出手。直到了因拿起断木,大喝一声,要杀死对方之际,他心中念头一闪,突然觉悟,呆了片刻,并扔开断木,盘膝而坐。
    然后,两人再次对话,对话完毕,对方消失。镜头这时再显示了因拨开树枝看李凤仪头颅的一幕,了因继而展露微笑,脱下俗衣,换上破袍,留山等待孙果。五年后,了因与孙果相遇,他并没有把孙果杀死,反而趋前向他拥抱包容,并把他带下山,自己则穿上新的袈裟,重做和尚,至此便告剧终。
      

        曾经有不少学生,看完此片后,认为「看不明白结尾部分」、「结尾部分过於抽象」、「剧情不合情理」等,他们看完一次《大只佬》,未必能即时领会电影要带出的讯息,亦难以即时察觉戏中呈现的佛教因果特色,对於要从错踪复杂的剧情中处理深邃哲理的他们而言,这种困难是无可厚非的。但假如就这样判断这出戏最大的重心再於凸出「怨怨相报何时了」、「要了断因果」等主旨的话,未免流於表面。要知,有深度的电影岂止看一次可白,假如我们多花一点时间,静心、深入一点观察剧情的发展,以及每段情节所表达的背后动机,就会了解到创作者如何运用高明的手法表达佛教抽象的概念。


    笔者认为,此戏用了很短的时间,辐射出最少两项佛教因果理论中的重要命题,那就是因果与宿命的关系,以及念的重要。
     
    2. 因果与宿命的关系
     
    要先讨论因果与宿命的关系,可从龚先生的话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我国自古深入民心的一种单纯因果观念。在这种观念之中,因和果的关系,受到道德制约,两者存在此有彼有的相依关系。在佛教的「四种缘起说」出现之前,中国人已经普遍相信一种单纯的善恶因果报应论。《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子》第79章:「天道无亲,常予善人。」都强调行善可得天佑的道理。

    表面上,这种想法能够从根本上公道地计算和分配到每人的回报所得,然而,假如一个好人,不幸发生了意外失去生命,这种简单的因果论就会立即失去支持。诚然,善有苦报、恶有乐报的现象,自古以来更是常见之事,那么,作善未得祥,或作恶未受殃,甚至「积善而致庆」、「积恶而殃集」的情形,可以如何解释?中国人以固有的思想传统,并吸纳了佛教业感缘起论、一切有部的四缘六因五果系统的基本内容,有智慧地加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这种「未熟观」,把善恶因果观的不足完善起来。东晋的慧远 (334-416)提出〈三报论〉(载於僧佑,《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4bc),明确指出业报分为今生做今生受的「现报」、来生受的「生报」,及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才受的「后报」,系统地把「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与来早」的意义统整起来。
    在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而言,这种说法固然可以作为际遇不公的解释,但我们再把焦点扩阔一点勘察,会发现这些说法,似乎只单纯地从「因-果」的时间关系上著力,并没有处理到两者内容是否存在必然性与关连性的问题。因为假如「因-果」两者的内容存有必然性的话,那么它很容易就会堕入宿命论的困限之中,例如电影里。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论是「宿命意识」的一种演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假如前生所作导致今生必然会受某种特定报应的话,那么修行的价值就会受到严厉挑战,难以解释后天旨於灭苦而依之修行的法道的意义,不合符佛教强调修道灭苦的根本精神。
    对於因果的时间关系,《大只佬》一戏当然有所展示,例如警犬前生为追杀犬只的男孩、印度师兄弟的多世积怨,同为今生显报;而对於因果内容的关连,它同样有所处理。何以见得?我们不妨从了因「出家-还俗-出家」的行为中,推断一下他的心理变化,以找出答案。


    2.1了因的「出家-还俗」
     
    了因当天把小鸟打死后,看到因果,然后还俗。他看到甚么?为何还俗?这在电影的最末部份,与心魔互相质问中交代出来。心魔问他,看到因果之后,他做了甚么?了因回答:「我知道因果是公道的,但再也做不了和尚」随后他反问心魔,也就是另一面的自己。心魔回答:「看到小鸟前生所作事,为何轮回做畜生,为何给我打死,该死!看到小翠前生做了甚么,该死!看到孙果前生做了甚么,知道他应该打死小翠。…」原来了因在树下的七日七夜间,不但看到因果,也凭藉这种神通,看到小鸟、小翠和孙果前生所发生的事。他把他们今生的际遇比配前生的经历,然后发现因果是公平的,不偏不倚。但是,对白中的「知道…应该」是重要文字,隐含著了因对因果现象的一种潜在评价,那就是人力无法脱离因果运作的支配,连果报的发生,包括其如何发生和发生了甚么内容,都是根据前生所作而「应该」出现的,所以,前生你杀了甲君,今生不论任何情况,你都会被甲君杀死。既然如此,前生所作,今生所受,互有借还,似乎真是公道的。
    这么说,他因乱棍打树而误杀小鸟,也是命定的了。既然如此,继续修行只会让他活在「无法为小翠报仇,亦无作用於为小鸟忏悔」的拘囿之中,自然不会有任何意义,因果是公道的,公道得我们不能用自力作出任何影响,所以,他作出了决定:「我知道因果是公道的,但我再也不能做和尚」。
    然后,了因还俗,还俗后五年间,他干了甚么事?这从李凤仪在警局与了因对话中交代了:「你今年三十五岁,三十四岁扮宝药党行骗,三十三岁扮乞丐行乞,三十一岁在地盘做黑市劳工。」而了因当时的身份,更是男妓暨脱衣舞男,从「向佛」到「卖淫」这种极端生活模式的转变,必然是缘自外物对自心心态的深切冲击所致:那小鸟无论如何都会死,所有事物都是注定的,任凭你干过好事或坏事,这因果关系都不会改变。即使他继续修行,他的一生都已经注定了,世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就在因果循环的设定中公平地运作。
    他看到被枪杀警犬的前生、他看到印度兄弟的前生,更加相信因果内容受到命定的绝对支配,在这个阶段中,了因深深相信因果等同宿命。

    在电影中其中一幕,亦能看到他这种心态的端倪。有一次,他受召提供性服务,在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赤裸裸地站在窗台前吸著烟,思量著李凤仪的前生今世,他深深相信因果力量的不可改变,但内心的善念促使他突破心理困限,决定向李凤仪伸出援手。这一幕,他轻轻地叹说一句「只此一次」,正式向冲击因果,踏出第一步。

    於是,了因再次偷渡到香港,向李凤仪展示自己的神通力,并讹称想借助这种力量拯救即将遇害的警员。李凤仪接受并提供协作,可惜的是,了因在大战印度人和勇擒飞天擒蟧后,虽然救回李凤仪一命,但日本兵的影像仍然出现在李凤仪背后,这一刻,他意识到因果等同宿命的这种原理,实在无法透过人力去作出任何改变。

    正当李凤仪以女朋友的身份握著了因的手,甜蜜地以为一切危机经已解决时,了因突然向李凤仪说出真相,并强调「不会再做任何事」,因为「做甚么也不会有用」。李凤仪不明白也不愿接受事实,了因表示,「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日本兵」,还谓「只是日本兵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这是因果法则。」前一句点出了佛教的「无我观」,不同世有不同的自我感,个人主体有不断变化的连续性,但不代表有一个「自我」的灵魂在跳跃,正如寄居蟹的肉身(我们的精神生命体,即佛教所称之「业」)从甲壳去到乙壳,而甲壳却不等如乙壳,只是由业变化和生成的暂居体,两者间的连系只是一种精神生命上的业力。显然,了因此时对因果内容发生的必然性,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他终究认为,人力始终无法影响业力的运作,无论他救李凤仪多少次,都无法改变李凤仪必遭恶报的命运。

    李凤仪知道自己前生是杀人无数的日本兵时,无法接受自己要承受前生种下的苦果,因而感到极不合理,极不公道。佛教的因果观,当然不止於这么单纯,亦非完全以今生为起点视角,去评量今生所得是否公平。不过,未真正了因的了因,只冷冷地向李凤仪说,「因果是公道的,但我再做不了和尚」,向命运低头,向因果低头。

    后来,了因与文、武师父在大排档吃饭时,讨论起李凤仪。过程中,了因突然生发一种灵思,就是如今善良的李凤仪,一直在做善事,这是否意味著,她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人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么?文师父认同了因的这种想法,了因突然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无能力改变命运,但至少李凤仪正在努力,因此,他心中的结得以暂时解开。
     
    2.2了因的「还俗-出家」及「一念相应」
     
    因为有神通,看到因果的了因,一直深信前世因种出今世果,前世种了恶业,一生一世也无法弥补,还有可能继续带给下一世。他并不肯定一个人善良能否为自己改造命运。可是,这时候看通的不是了因,反而是李凤仪。李凤仪认为,人终究一死,既然要死,为何不好好地把握当下我们仍能自主完成的事?於是她跑到孙果匿藏的山上,引来孙果的谋杀。孙果的确把李凤仪杀死,并把她的头颅挂到树上,尸身则埋在黄土之下。了因得知消息,赶到山上,拉出李凤仪的无头尸身,了因激动万分,高声哭喊。正当他竭力寻找她的头颅之际,了因再一次看见日本兵的影像在旁边的树上出现。他知道李凤仪的头颅应该被挂在这处,便趋前拨开树枝,看到她的头颅,了因有何反应?相信看过此剧的观众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了因更形激动,并再乱棍打树,喊著要杀孙果。可是,我却认为,了因的反应是,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平静,而且看著李凤仪头颅,展露微笑,一刹那间,他觉悟了。

    是吗?剧情真是这样吗?

    观众可以思考一下,电影中了因表面上拨开两次树枝看到李凤仪的头颅,但事实上只是一次,这是编导一种特别的表达手法。在「第一次」时,事实上那一刻他并没有看到孙果,更没有跑上山与自己的心魔对话,只是他在一刹那间,应於一念,一念间,短暂而充满矛盾、激动、变化、自觉、复杂的境界,突然变得澄明,「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正是顿然开悟、刹那一念相应之脱胎换骨状态。那么,如何知道了因只看过一次李凤仪的头颅?大家不妨看看,了因与心魔互相攻击时,他的脸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第二次」看李凤仪头颅后发出微笑时的脸皮,却是与刚寻找完李凤仪尸身时只有轻微污秽的脸皮吻合,这就证明,了因的脸根本没有流血,有流血的所在场域的活动,是乃正处「念」间,是「念」在发生作用。就此,我们不妨大胆推断,原来由他「第一次」看到李凤仪头颅的激动开始,直到他「第二次」看到李凤仪头颅的平静为止,这一段长达十多分钟的内容,是编导对他刹那间一念相应的具体描述,都是「念」的一种具体展现。不单如此,笔者认为,这个「念」字更是贯穿整出电影的「戏眼」,这将在稍后分析。

    好了,把这些部分都给厘清后,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个问题,就是了因究竟「明白了」甚么。这既是了因最后留山等待孙果的动因,也是他「还俗-出家」决定的根源,更是全剧要交代的因果内容的最高层次。

    结尾留白永远是成功电影用以画龙点睛的方法。显然,编导对《大只佬》所下的功夫,实在匪浅。我们无法在剧中找到了因「悟」的答案,但既然留白,想像和讨论空间多了,我们何妨大胆估计一下答案以满足我们的渴望?


    事实上,这一出戏,由始至终,纠缠在了因「悟」与「不悟」间,都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因果的真切了解与否。上面已分析过,由他打死小鸟、盘坐树下七日七夜开始,他已深信因果等同於命定,人力无法改变因果律的支配。虽然他曾期待李凤仪以今生的善良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最终也死於非命。观众可能会问,这不也印证了因果律等同於命定论么?结局李凤仪不仍然要死?不错,可是,从了因与心魔对话之中,点出了他觉悟的端倪:「如是因,如是果,昨日因结成今日果,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佛,只著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在这番说话中,了因醒悟了「当下种因」的重要,也就是佛家所说「重业轻报」的一种指导理念。
    「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一句指出,人力的确无法抗衡因果律中业报生成的力量,但这并不代表因果律就等同於宿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抗衡、突破业报力量,过去所作所为,已成历史,不可能改变。可以改变的,是过去历史聚合而成的宿业,在今生发生的作用,我们如何去调整自己加以面对,如何操作当下我们可以操作的一切心境、活动、决定、反应和期望,以对待这种宿业?因果循环的系统中,一件事的发生,绝非单一的原因所导致,由於此生彼生的无常原理,因果不能被量化,也不能被质化,众多因加以无量缘,引发出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并不就永远地停留为一个结果,它同时将会是未来结果的其中之因,如是,因果相依相承,环环而扣,却又无分彼此。那么,过去宿业既已发生,我们自然没有力量去改变过去所发生的事,但今天我们著力於当下所做,即便今生生发上世苦果,至少我们已调整、装备好今生的一切,能较消极、放弃一切的态度来得积极,果若真要受报,所承受的苦痛亦必然较小。
    就以李凤仪为例,她前生是日本兵,残杀中国人成性,罪大恶极,人人皆愤而切齿,论因果,他今生该没有轮回做人的资格,不过,既然他今生做人,并成为李凤仪,也就是说这个日本人在前生多世,大概又是善良的人,尺度上仍有做人的本钱,这或是一种定业。李凤仪虽然善良,但今生的李凤仪不就可以把日本兵罪大滔天的恶业泯除,她仍然要惨死,只是,因为了因的介入,李凤仪由原本给印度人杀死,变成给飞天擒捞害死,再变成给孙果杀害,她的死已由没有价值的普通被杀变成有意义的遭受遇害,这不就是人力在因果律所设定的困限中,发挥了自身最大的影响力吗?她的善良驱使她从不明不白的惨死中,变成坦然的面对生命、促成了因觉悟的牺牲,那今生积下的这股业力,不就在人力的干预中改变了向度吗?李凤仪的死的时间、地点、形式及意义,都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改变,令大只佬体会到,即使因果关系是存在的,但今天的果未必要完全归咎从前所种下的因。因果之间仍存在一些变数,而这些变数就是由今天的修为而形成,足以调整最终果报的生成内容。也就是说,人力不能改变发生过的历史,但能够左右业报生成的影响,当下种的因,重点在於它拥有不可思议的承前启后作用。顿时,了因对因果律有一种新的观感,个人努力的因素有助调整过去种下业报的招受程度,因果律给了因的启示,至此达到明朗:今天我们生活在世,不该为过去而苦,也不应为将来而忧,乃是要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悟在当下。因果业报,就是要我们在当下中活出一种真生命,活出属於自己生命里的真如。

    因果律,也就在这种实相的演绎中,成功脱离宿命论的误区,提取到一个高层次的境界。「了因」之所以有这个法号,正正就是了因了解因果的过程。了因当日虽然看到因果,但却未了因果,无法在因果论上确立正信。反而因为自己看到因果而无条件肯定了自己对因果的看法,执於无法再出家修行。从心魔一战的对话中,他把当日正反两面看法和盘托出,就是这一次的体会,了因明白到他从前自以为理解的因果律,原来并不透彻。在大彻大悟之后,他决定再次出家继续他的修行。了因与孙果,「了解因果」与「承受酸果」,这对极端名字的设计,不是偶然,都是编导刻意向观众提示角色命名原因之所在。


    2. 「唯有业随身」
     
    在大乘唯识系统中,决定业报的异熟生与异熟果(即第八识),支配了招感果报的内容。我们知道,无论早期佛教或大乘佛教,对业都有种类的划分。就实践形式而言,可分为「身业」、「口业」、「意业」,这主要是人类种种心态和行为的归类,再配合十恶而应用和诠释。就性质而言,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业」指的是不善不恶、无意生发之业因,这类业因具有较多的道德元素。就体性而言,可分为「共业」和「独业」,也就是众生共通或独自所造之业因,能招感自己和他人受报之业。就效度而言,分为「定业」和「不定业」。「定业」即「决定之业」,而非「注定之业」,它指当我们立心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是善是恶,也会引发我们将来招感果报,强调的是一种「有心为之」而足以引发「果报」的业因。也就是说,因果律的运作程式是「既定」的,但果报的内容并不是「注定」的,仍要视乎我们在「决定」的前提下所做的种种行为,而招感哪些相应的果报。或者我们会问,「定业」必招果报,这不是「注定」吗?不错,定业具有必然性,好像你一拳打在物件上,必然受到物件的回击。然而,这并不表示你一定会感受痛楚,或必然感受哪一种痛楚,原因要视乎你这一拳打在甚么物件上。显然,打在凹凸不平的石上,回击力所造成的痛楚,比打在平墙上倍大很多,打在平墙上,又比打在海绵上更形痛楚。而假如打在沙包上,不但未必感到痛楚,而且还可能生起快感,甚而变成一种可以练成强健体魄的乐趣。如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决定「打在沙包上」的动作,理解为「作善事」的比喻。当然,感受的痛与不痛,物件质性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物件是否牢牢系固、出拳的姿势是否正确、出拳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外在环境的干预,甚至你出拳一刻的心理状态,都决定著你受到物件反动的不同结果。而即使受到物件反动,痛苦的出现亦未必是即时的,可以是逐渐的,可以是后来才生并发症,亦可以由始至终完全没有痛楚,这视乎业的性质和程度。由是,出拳会让物件有反动,是既定的,但物件如何反动,却不是注定的,业果的生成,究竟受到我们当下的决定、心识形态、修行精神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在佛教因果律的道德层面而言,恶业必招苦果,善业必招乐果。在大乘《法华文句记》卷10里,甚而强调「定业亦能转」,认为「心不犹豫,发愿净信修行,则现世恶报及来生,得以佛菩萨之力转其定业,不使受苦果,而速证无上菩提。」表明众生所作「定业」,假如属性太恶,如日本兵,则李凤仪难以逃避苦报。但若发愿净信修行,则会得佛菩萨之力去扭转。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以宗教为本位,是力求连「定业」里的既定性也给削弱的一种想法。
    「不定业」的意思正与「定业」相反,指「非决定之业」,即造成一件事前,并没有立心的思量与考虑,甚至和「无记业」的性质相近,是「无心而为之」。例如电影中李凤仪开枪误杀警犬,非有意为之,故果报较轻,因果律的运作原则既非「既定」,果报的内容亦非「注定」。因此,「不定业」并不存在「既定」的元素,反而是「受果不定」,业因性质较为依赖於自主选择所为。所以,这种「不定业」的作成可能未必招感结果,或招感结果的时间仍不肯定。由於「不定业」的造业者并没有经过立心思量和考虑,故它为业报运作程式提供很高的自由度,「不定业」中所蕴合的不肯定性和不稳定性,却更加凸显了「一念」的重要,同时由於不定业包含很多可能的结果,促使修行实践、为良行善的价值得以合理地提高。
    就以《大只佬》中的印度兄长为例,他前生给师弟暗算而丧命,折射出今生再与这个师弟结缘结怨的命运。今生因为种种缘故,他迁怒於师弟,并矢志将他杀死。事实上,由他与师弟结识、交往、交恶直到厮杀,每一阶段的决定,都是在「不定业」的环境下发生的。例如他们交恶后,他因事生发杀害之念,便假扮外卖送递员闯进师弟看守的工厂大厦犯案。这一刻,其师弟纵有被杀之定业,但师兄却无杀人之定业,杀人与否,是不定的,完全取决於他当下一念的决定。结果,他选择把师弟活活的打死了,但两人的仇怨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反而再度升华成宿世的定业:两人再次种下恶因,并延续累积前生的宿业,带到下一生继续缠绕。
    原来,杀人者以为杀人是仇恨的终结,在佛教而言,这反而是宿世仇恨的延续。
    在仍取决於个人当下决定的不定业场域下,师兄选择杀害师弟、警察(四眼仔),并因张警官穷追猛打的迁怒,选择继续杀戮行为,这些行为的决定完全是可以选择和避免的,但他为妄念所蔽,无法醒觉,最终被打至重伤,继而被抓,更险些被张警官怒杀,这个结局,完全是他在种种不定业的关次中,一次又一次累积出来的现报,最终必须承受顺现定业之结局――他无法再获得选择的机会。
    对此,其实早在佛陀时代,便已有记载。《盐喻经》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於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咸叵饮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於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恒水咸叵饮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咸叵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东晋僧伽提婆译:《盐喻经》,《中阿含经》卷第三,《大藏经》,第一册,页433a-434a。)
     
    经文指出,假如我们不作善业,不修身不持戒,就好像把盐投在少量水中,盐的咸度会过浓,饮而难咽。相反,假如我们修心发慧,就如把盐投在恒河中,却饮之无味。这个例子,既凸出修行的重要,同时令因果律成功地脱离宿命论的拘囿。以行善修身为水,以盐为过去之恶业,以饮水为所作业报,三者互为因果,亦互相影响,笔者将这种比喻称为「稀释论」。
    在佛教中,「宿命」称为「宿住」,「宿住」是一种过去生命受报差别的总称,指的是已发生之历史事实,本质上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在不定业的原则下,它并不必然地导致未来的特定内容的发生。可以说,宿命在业力推动下,会为下世塑造定业。但各人的宿命不同,定业便不同,命运也就殊异,这就是电影中李凤仪所说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的道理(原文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出自《龙舒增广净土文》)。但不定业和后天人为努力,加上偶然性环境因素的影响,左右了果报出现的内容,这就表明了「因果具有既定性但不具注定性」的原则。
    对此,今天我们去理解,当然不必一定要出家剃度才能增加这种「盛盐之水」的份量,但只要在平常生活中,立身修心,以善为旨,其实已具「稀释」作用了。重点在於我们如何拿捏我们的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和地狱其实是同一个地方,我们选择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去取舍自己的抉择,这都决定著我们身处场域的最终性质。
    综上而言,可以见到佛教对实修的效用能产生的变化,持肯定态度。
     
    3. 善恶苦乐只是主观世俗的定义?
     
    在大学中与学生讨论《大只佬》和佛教因果律的特色,很多学生都很有思辨力,他们用「善恶只是主观世俗的定义」,去质疑佛教因果论说的客观性。事实上,佛教对於业报和因果律之论调,长期以来掺入「善恶」元素,这些元素背后乃依据人类的心理动机而展现。「善恶之因」和「苦乐的报」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前者受道德价值支配,依社会变化而调整;后者是一种感受的认知反应,随个人感官而殊异。不过,原则上「主观性」与「因果现象」并没有冲突。我们知道,感知现实的程式是「感受→定义」,我们是先有了感受才为这种感受选取一个词语来定义。那么,苦乐的感受是确切存在的,只是两者在定义上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业报运作焦点始终集中於感受而不在定义,都是在身、口、意背后的心识层面上起作用。「定义」对感受性的内容并没有左右的能力,举例说,甲君今生是非不分,喜欢胡乱挖苦别人,宿业久积,下世假如轮回为人,报应身上未必同样给人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挖苦,因为两者(上生被挖苦者和今生的甲君)对这种行为的「苦感」未必相同,故可能今生乙君会因失言而惹上官非,或遭到口舌之祸…等等。那就是说,即使善恶、苦乐的本质乃因人而异,但因果现象只会倾向循感受去追纵报应,善恶、苦乐的不同定义,对於一个人受报的方法和当下的感受,并不具支配与附从关系,因此,苦乐的主观性与业性,两者不存有冲突。
    从这推断,无论用质化角度去剖析因果律,抑或用量化角度去评量业报关系,都似乎无法完全把因果律的不可思议本质描述出来。这就正如上述我所举的例子,当我一拳击在石墙上,因为拳击的力度和石墙的硬度,在刹那间产生了回击力,回击到我拳上,造成痛楚感受,这与力学的行动和反应(Action and Reaction)的原理相似。纵然我们可从力学角度去衡量行动力度有多大,亦可计算反应力度有多大,但我们不能以量和质这两方面,精确说出我们感觉痛楚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只能透过「程度的描述」去缩窄形容的范围,如说「痛」、「很痛」、「极痛」、「刺痛」。但这些都无法让人准确拿捏到「痛」所处的位置和真切感受,只有拳击者自己知道,正如禅宗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一样,是一种自然感受的法则,不存在可以计算的效用。佛教所强调的因果业报,实际上就是以这种义涵为起点的。
    顺带一提,佛教以「自作自得」阐述因果的运行法则,到了中国后,经过中土志怪小说的宣传后,这种色彩已为「业力祸及他人」的思想所取代。后来三言两拍的流传(如〈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月明和尚度柳翠〉等典型因果篇章),更让民众了解这一套经过中国化的因果观念,亦让具有「业力祸及他人」色彩的中国因果观更加流行於民间。而《大只佬》一戏,表现的是却「自作自得」的因果特色,可以说更贴近於因果的早期面貌。
     
    4. 九十刹那与一念
     
    以下引用上文的例子谈谈「念」的概念:我们打了一拳出去,这个动作虽然会引发很多不同结果,但回溯缘起,这一记出拳的背后,却是由我们的「念」操作主导的。佛教所说的「十恶」、「三毒」、「三业」等行为果报的发生,实际上也源於这一「念」。事实上,全剧对於这个「念」字,一直有细心的塑造,而且暗扣不放。何以见得?我们可以分别从电影中角色的「对白」和「行为」两方面探讨。
    角色的「对白」:
    「一念之间,人命在你手」李凤仪转身擎枪时了因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了因回答张警官问题时说。
    「我是你心中的佛,恶念的你是如斯可怕。」戏末了因与心魔激战,「两人」在这个「念」的景观中,盘膝而坐,并进行的对话。对话中,了因心中的「恶念」从身上抽离,并呈现在他面前。他意识到因果的重点在於当下。在当下一念中,要么海阔天空,要么堕进地狱。以上四处,正是电影接力点出「一念」的戏眼所在。
    至於电影里哪些情节体现了「一念」之重要?实际上是很多的。例如:(一)了因当年见小翠被杀,镜头捕捉了他激动哭喊的表情,这时候的了因,眼神充满杀意,内心动了杀念,这一杀念,也促成他后来错手把小鸟杀死的后果;(二)印度师兄与师弟结怨,触起杀念,把师弟杀死,中途更增添了杀死警员四眼仔的恶业,最终被捕,并承受杀伤多人的果报,故延续了来生承受苦报的顺次业。可见,种种的事情也因其一念起动而生成;(三)张警官对印度犯人一直恨之入骨,了因制服印度人后,张警官见之,瞋恚之执生起杀念,一时忘记自己身分,执起炮枪欲将之了断,却被了因一手挡著,就在刹那间,张警官杀念顿灭,如忘忽忆,清醒过来;(四)了因看到李凤仪头颅,在瞋恚与觉悟之间,进入一念之境,始觉与本觉随即相应,战胜心魔而达到开悟等等。以上所引的例子,都是电影对「念」的描划情节。
    在佛教中,「念」有心念的意思,亦作时间单位,借指瞬速的时间:一刹那为1/75秒,速度如电似火。而念,则由90刹那构成。计算之下,一念生发的时间只为1.2秒。每一刹那都包含色相、感受、觉知、意向、意识的变动和生灭,每一念都产生无数可能的结果。所以说,一切唯心造,念就是心识活动的一种决定作用,当下种的因,根源就在当下生灭的念,说到底,其重点乃在於我们如何操作、能否操作。
    这也是我常常跟学生说,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决定,就算做决定,也千万不要立即落实。原因是,很多时,我们在杂念缠绕时,所做的决定都会是意气之事,都会是错误的。知乎此,即使我们不能临崖勒马,让自己消除瞋恚,但至少知道自己正处瞋恚之时不宜作任何决定,这压根儿也能有效减低做错事的可能。
     
    5. 余论
     
    5.1 一脉相承的因果律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当年慧远〈三报论〉(334-416)云:「现报者,善恶始於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又云:「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载於僧佑,《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4bc) 明代冯梦龙(1574-1646)《喻世明言》-〈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直到今天龚仁心先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我们见到,中国传统的因果思维自古至今总是一脉相承的。佛教传入后,其核心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增加了人为力量的元素,变相增加中国因果律的内在积极意义。《大只佬》拿捏这个抽象的核心思想,用一百分钟精要地表达,就佛教电影而言,其表现已是十分难得。
     
    5.2 续集的可能
    《大只佬》到最后了因觉悟而重归佛门,做到真正「了因」,这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然而,假於要为《大只佬》构思续集,可以进一步把「业力」的概念形象化,更加凸显「所造之业必於现世或来世招感相应之结果,但这结果并非有特定内容的指向」的命题。可以考虑让觉悟后的了因获得「视看一念未来两路」的神通,比前更进一步,此亦不为过。张警官、教师(汤宝如) 都是可资继续叙述的角色,主题亦可放在印度兄弟的关系上,例如印度兄在狱中因事而死,其与师弟再度轮回为人,并在信任与出卖之间再度纠缠,了因因种种因素而再涉入他们的旋涡之中,最后把两人的恩怨化解,真正救赎他们於无间地狱之中,等等。
     
    5.3 电影内容与佛教相关的元素
    最后简单谈谈电影内容与佛教微妙对应的一些元素,估计这些元素是编导刻意贯注的。此中包括(一)了因和孙果的名字,附有电影主题的说名,也具有构思者的暗示;(二)印度兄弟来自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三)了因三十岁前是和尚,二十九岁因看到因果而还俗,佛陀二十九岁因四游感悟而出家;(四)了因因观鸟而看到因果,佛陀小时候於农祭中同样因看到飞鸟吃虫而悟通无常;(五)了因坐於树下七日七夜,佛陀亦曾坐於毕鋍罗树七日七夜并成就觉悟;(六)了因迷悟之间与心魔战斗,佛陀树下冥想亦与摩罗对抗;(七)从计算而言,了因第三十岁至第三十五岁这六年间,属於「看到因果但未了因果」的还俗期,佛陀在同样的年龄阶段,进行了苦行生活。
    当然,对应未必要做到内容一致,但多少有些点缀的心思,增加耐人寻味的果效。
    【详细】
    722513379
  • 徐厂长
    2019/11/16 14:31:00
    剧中对于职场性骚扰的探讨

    回想了一下我们平时设想的职场性骚扰情节大抵是这样的:

    油腻男上司在工作中揩女下属的油,女下属非常厌恶但无奈只得委曲求全。

    然而在剧中,男上司是一个受大众欢迎、风趣幽默的男主播,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同时,女下属也不是百分百厌恶这种做法(当然她也没有主动迎合,而是处于一种比较懵的状态)。她一方面被男主播的魅力吸引,但同时也受到自己良心的审判。她所说

    回想了一下我们平时设想的职场性骚扰情节大抵是这样的:

    油腻男上司在工作中揩女下属的油,女下属非常厌恶但无奈只得委曲求全。

    然而在剧中,男上司是一个受大众欢迎、风趣幽默的男主播,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同时,女下属也不是百分百厌恶这种做法(当然她也没有主动迎合,而是处于一种比较懵的状态)。她一方面被男主播的魅力吸引,但同时也受到自己良心的审判。她所说的被同事另眼看待、被剥夺了自信心,其实就是她内心的道德审判给自己的影响。这种关系让她给自己施加了很大压力,最终导致了她的离职。故此,这段导致她离职的强弱不对等的暧昧关系,也被她界定为是办公室性骚扰。

    同样的情况,我们再看黑人女制片,她的经历与上述相似,但她面对压力的方式是以断绝关系的办法停止暧昧。这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工作,所以她本人也在外部调查时表示这就是一段暧昧关系,没对调查者表示受到性骚扰。

    通过 Mitch 与另一个受性骚扰指控者的谈话可以看出, Mitch 身上发生的并不是传统的、他主观强迫的性骚扰。剧中通过把职场性骚扰的边界模糊化,制造了冲突,也在试图探讨这个边界到底在哪,以及这个模糊边界下犯错的人该受到什么程度的指责和惩罚。

    所以两位女主播对这件事的态度也产生了微妙的不同。Alex虽然事发后迅速割席,但她和办公室其他人一样,目睹了两个人勾搭到一起的整个过程,认为这就是生性风流的男主播勾搭不谙世事的女员工,并且后者被前者吸引。而新人女主播关注的是结果,她看到的是一个与男上司暧昧但最终不得不失去工作的弱势女性。这也让人反思,不对等关系下的办公室暧昧关系,弱势者最终遭受的结果是否该完全归因于强势者。以及在受到控诉、当整个舆论倾向弱势者时,之前的强势者该如何自辩

    【详细】
    120321010
  • vicomte
    2022/10/23 2:18:27
    类型时光机-4:Pearl@X@Pearl+Lizzie Borden 可否PK皮脸

    1980年生的ti哥从影近20年,对类型影片的态度是昆汀式的,或说是仿昆汀式。本片挑战昆汀的做旧式解构,从影片字幕样式可追溯到好莱坞第一个黄金时代1930年代。而昆汀的做旧一般指向1970年代。自《X》大胆奉献后,mia姐当然不甘仅主演,还兼本片Executive Producer,甚至和ti哥联合编剧,急于上位。因为外形原因,mia已经落后同时出道的AnyaT

    1980年生的ti哥从影近20年,对类型影片的态度是昆汀式的,或说是仿昆汀式。本片挑战昆汀的做旧式解构,从影片字幕样式可追溯到好莱坞第一个黄金时代1930年代。而昆汀的做旧一般指向1970年代。自《X》大胆奉献后,mia姐当然不甘仅主演,还兼本片Executive Producer,甚至和ti哥联合编剧,急于上位。因为外形原因,mia已经落后同时出道的AnyaTaylor不少身位了。

    14720381
  • 守望奥钛基
    2006/11/12 23:44:05
    浅析《喜玛拉雅王子》所蕴涵的藏族文化元素
    《喜玛拉雅王子》一剧是胡雪桦先生会同扎西达娃、多吉才郎两位老师共同编剧而成。扎西达娃老师凭着他对自己民族独特的感悟,将西方的“哈姆雷特”完美地实现了“藏化”。我们有理由认为:在雪域高原神奇的土地上应该存在“哈姆雷特”式的爱情。也许这是对藏民族放荡不羁性格的一个颠覆,但在广袤的藏区民间,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爱情是屡见不鲜的,从《阿西各哇的泪》、《捎去的情歌》到《本仓姑娘》等等,一个个用眼泪和鲜血编织的
    《喜玛拉雅王子》一剧是胡雪桦先生会同扎西达娃、多吉才郎两位老师共同编剧而成。扎西达娃老师凭着他对自己民族独特的感悟,将西方的“哈姆雷特”完美地实现了“藏化”。我们有理由认为:在雪域高原神奇的土地上应该存在“哈姆雷特”式的爱情。也许这是对藏民族放荡不羁性格的一个颠覆,但在广袤的藏区民间,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爱情是屡见不鲜的,从《阿西各哇的泪》、《捎去的情歌》到《本仓姑娘》等等,一个个用眼泪和鲜血编织的故事千百年来在一座座帐篷间流传,伴随着龙头琴嘶哑的低咽萦绕在雪域儿女的心头,正是这样,历经磨难的高原人才懂得幸福快乐的真谛,才能在风霜雪雨中记住一个个千年不变的誓言。影片实际上是藏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各种教派在这里共存,多种方言在这里流通,各地的藏人们在这里团聚,影片所折射出的信息难道不是所有藏人们日夜祈祷能在轮回中前往的“香巴拉”圣地吗?
    一、宗教
     影片开头,白色天地间出现的长发巫师、雪湖、袖狗、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等等,一切都在昭示古老的苯教将要贯穿全剧。王子拉摩洛丹从波斯回来,送给心上人一把小刀,一个词语“得合斯”崩出姑娘奥萨鲁央的双唇。“得合斯”是“波斯”的藏语称呼,王子到波斯去学习,乍一看让人很纳闷,但这恰好印证了笨教文化的庞大。据藏文著作《象雄文萃》记载:笨教诞生于雪域西边一个名为“沃摩隆日”的地方,其地素为“达斯”统治。“达斯”在藏语口语中读做“得合斯”,意为“虎豹之国”。作为藏区最古老的宗教,苯教文明留下的痕迹实在太多,由此,在藏传佛教产生之前,王子到波斯学习也变得顺理成章,必须说明的是:剧中只是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藏族文化,而跟宗教产生的历史线条毫无关系。
     剧中宗教氛围浓厚,人们口中念念有词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六字真言,但在涉及到咒语时,我们从狼婆口中却听到了苯教的八字真言—“噢玛直牟也萨勒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在藏区民众中,祈求来生幸福念六字真言,而要解决今生难题,特别是祈求神灵赐予“附加力量”时就该念八字真言了。两种本来水火不相容的宗教在剧中变得和睦共处,且出自一人之口,场面耐人寻味的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宗教的包容和宿命的延续。
    二、语言
     作为为数不多的藏语影片之一,《喜玛拉雅王子》刷新了一个记录:第一次将不同藏语方言区的人们集合在一起使用各自方言进行对白,方言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影片中除却多布吉、宗吉等西藏籍演员使用的是藏语卫藏方言、拉萨话之外,其余演员如:蒲巴甲、扎西等使用的均为安多方言,王子密友华尔修等人单从名字上看就具有显著的安多特色,蒲巴甲安多味十足的藏语与扎西纯正的安多语也成了本剧的看点之一。影片既然是改编自莎翁名著“哈姆雷特”,我们就当从中看出点原著的影子来,幸运的是,我们从《喜》剧中人名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拉摩洛丹”在藏语口语中更多地是称为“哈木洛登”、 欧菲莉亚—奥萨鲁央、雷尔提—雷尔桑、克劳地—克劳盎、赫瑞修—华尔修······等等,我们均能从中寻找到原著的影子。这并不是像有些人所宣扬的:编剧把藏族元素生搬硬套地往原著身上扯。这种言论是无知的,更是愚不可及的。
    三、音乐舞蹈的运用及服饰搭配
     “舞台剧的本身就应当较全面地反映与剧目题材相关的各种艺术”。该影片从实质上讲就是搬上银幕的舞台剧,其中穿插了大量的藏族音乐舞蹈元素,有流行于安多地区的“弹唱”、流行于卫藏地区的“堆谐”、还有藏族古代宫廷乐舞“朗玛”和草原山歌等,应该说是雪域音乐的一个缩影。
      影片中服饰的搭配也在体现“浓缩”这一主旨,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传统的大领皮袍、宽边穗帽、翘鼻藏靴,还在镜头的一瞬间瞥到康巴人鲜红的英雄结,几乎是整个藏区的服饰展览。
      在这里我谈论的是剧中所蕴涵的藏族文化因子,至于剧情本身,它的悲壮凄凉让我忘而却步,原著的博大精深也让我自叹只是管中窥豹而只得见一斑。天性乐观豪迈是我的民族的天性,只有细细品味后才会明白:这不是无端的浅薄的快乐,经历过自然界漫长严酷的考验过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得以形成,正因为经历过悲伤和阵痛,我的民族才懂得了幸福地生存,在雪山栅栏般围绕的“卡瓦坚”,在雪域清凉的福地中,先祖们时刻都在坚强地生存,一座座白塔似乎是每个藏人心灵的坐标,面对愚蠢的指手划脚,我们坚强地像风雪中屹立的雕塑,冷冷地看待着小丑们跳梁作舞。
      近年来藏族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我有幸于近日观看了期待已久的《喜玛拉雅王子》一剧,感慨颇多。抛却其故事情节、演员演技等诸多环节,我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影视作品,它将雪域文明与西方浪漫主义良好地结合了起来,第一次将藏族式的舞台剧搬上了银幕,带给人一个全新的视野,特别是针对广大的汉地观众,或者说是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人们,该剧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突破,它打破了藏地在他们眼中“蛮荒、不可接近”的固有印象。

    【详细】
    10892010
  • 徐乐乐爱旅行
    2021/10/8 15:52:33
    优才女生报复自杀懦弱父亲和对她永远不认可母亲的短暂堕落之旅

    卡洁,大学在读生,喜欢柯达塞维奇的诗,也是她的学术研究方向。从小父母吵架,吵到最后,有一天她放学回家,看到父亲自杀。从那一刻开始,她认为自己再无人管束,应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便吸毒和做妓女,也不会比自己父亲在家自杀这么悲惨。

    在校期间她报名参加迪拜沙漠比基尼模特摄影旅游团,跟母亲谎称是法国国家图书馆资料库奖学金2个月的活动

    卡洁,大学在读生,喜欢柯达塞维奇的诗,也是她的学术研究方向。从小父母吵架,吵到最后,有一天她放学回家,看到父亲自杀。从那一刻开始,她认为自己再无人管束,应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便吸毒和做妓女,也不会比自己父亲在家自杀这么悲惨。

    在校期间她报名参加迪拜沙漠比基尼模特摄影旅游团,跟母亲谎称是法国国家图书馆资料库奖学金2个月的活动,事实上母亲只是跟系所确认了是否有此事件,但却未核实时间,换句话说,该奖学金项目并未真正意义上错过,片尾女主还是去了法国巴黎参加该奖学金项目。

    在阿布扎比,她与两位职业妓女有接触,与她们生活在一起,共度过一段堕落时光。这段短暂的时光里:

    首先在夜店,她们不让她接触老男人苏安,她就任性反着来。于是有了那段言语挑衅苏安不是白种人,在走廊窗台边被苏安霸王强上弓时身体亢奋,嗑粉后精神混乱中开始背诵柯达塞维奇的诗的名场面。但此情节有抄袭《海边的卡夫卡》的嫌疑,毕竟《海边的卡夫卡》里就有在读研的应援女与小说男主OOXX时,还在才华横溢地讨论着哲学问题。

    其次, 丽莎做车店女销售期间脚踏两只船,卡洁不认同这种行为。有次在丽莎公司店庆时,卡洁告知介绍工作给丽莎的男同事,丽莎此时此刻正在与老板在办公室OOXX。这位介绍工作给丽莎的男同事气不过,就告知正在店庆酒会上的老板夫人,并一同去办公室捉奸。

    再次,丽莎失去车行老板这位为其付房租的客人后,卡洁挺身而出主动向苏安投怀送抱换房租。盖雅卖肉能换来男人给她买新车保时捷,但很快也被男人耍厌,收回保时捷。为了取悦盖雅,卡洁向苏安提出购买保时捷诉求,苏安最终愿意出100万现金购买二手保时捷。此时的卡洁练就了妓女职业的好身手。

    最后,卡洁怀孕,她告诉苏安,苏安说自己不会为了妓女跟自己的老婆离婚并娶一位妓女。而卡洁自己却认为自己不是妓女。事实上她从在阿布扎比堕落以来,她有放纵吸毒,她有且只有在苏安身上找到了自小缺乏父爱的弥补。所以卡洁的自我定义,这种性关系是爱情,并不是嫖客与妓女之间的皮肉金钱关系。去医院堕胎时她还愿意相信苏安会冲进医院阻止她堕胎。事实上苏安的确冲进了医院,但苏安并不知道卡洁的真实姓名,护士站无法查询找到该位医患具体就诊信息,最终卡洁脱胎成功。卡洁帮丽莎成功获邀参加成功男人的Party,但暴露了成功男人身边保镖出卖成功男人每日行踪轨迹信息给想钓凯子的女人们的信息。因此丽莎在获邀当日,被保镖头目亲自接车带进市区无人废墟,被含保镖头目及其兄弟共5人轮奸。庆幸的是,原本说是被邀3人,而两位丽莎的朋友为成全丽莎而放弃前往,因此被轮奸的只有丽莎一人。事实上这个Party早已经因保镖头目道歉解释取消,保镖头目也因此由服务成功男人10年的高大上职位被降级为司机。轮奸丽莎及朋友是他的报复计划。盖雅,带着100万现金及购车证件,被出租车司机接去朋友车行购买二手车,最终被出租车司机劫财时意外杀死,横死郊外偏僻无人雪地。

    总结,卡洁这短暂的阿布扎比之旅自我放纵得很透彻,但她并非真做了妓女。她从阳光下走进黑暗里,在臭水沟里翻滚杂耍尽兴后,又回归了自己好学生的模样。她只是报复在她小小年纪就自杀懦弱的父亲,报复原本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却被母亲否定她还可以做得更好。她很幸运,清纯学傻进入泥潭又表面洗净重返象牙塔。丽莎,作为一名职业妓女,却有着痴心妄想,想拥有成功男人、又有钱又帅且不是Gay这样的顾客。盖雅,同样做为职业妓女,对已经失去的全新保时捷,想永远的拥有,结果却因此亡命横死。

    PS:买下我=买下这辆二手保时捷

    PPS:上流社会女人犯错,可重回上流社会。有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意味。底层女人犯错,只会越来越堕落,就如盖雅的结局就是公墓的犄角旮旯一抔黄土。如果你身处中层社会,最好别犯错。因为一旦犯错,万劫不复。

    【详细】
    139111753
  • andredao
    2017/3/30 0:36:23
    霸道女总裁借种快递小哥:郑秀文也唤不起共鸣的都市情感
    今年情人节上映的《合约男女》,腾讯视频前几天出了资源。唱歌唱成天后的郑秀文唱而优则演,曾有过很多口碑皆不错的都市爱情片,《孤男寡女》I love you升华I need you、《瘦身男女》激励了好多人减肥等等,细腻敏感、为爱憔悴的都市女子也是郑秀文的拿手戏。从《合约男女》的片名来说,也是尽量在往郑秀文代表作品“靠拢”,说白了是营销情怀,企图唤起观众和粉丝的兴趣。
    看完全片,比较失望。豆瓣仅
    今年情人节上映的《合约男女》,腾讯视频前几天出了资源。唱歌唱成天后的郑秀文唱而优则演,曾有过很多口碑皆不错的都市爱情片,《孤男寡女》I love you升华I need you、《瘦身男女》激励了好多人减肥等等,细腻敏感、为爱憔悴的都市女子也是郑秀文的拿手戏。从《合约男女》的片名来说,也是尽量在往郑秀文代表作品“靠拢”,说白了是营销情怀,企图唤起观众和粉丝的兴趣。
    看完全片,比较失望。豆瓣仅5.0分,评价人数不到2800。
    片子开头的引子尤其迷之尴尬,一度还以为点错了视频。
    故事浮假(玛丽苏+霸道总裁的变奏)、逻辑存疑(女职员一言不合刺杀女总裁)、情节突兀(三轮摩托搞定交通堵塞顺便搞定保险巨单),配角集体演技下线(连林雪也只是及格表现),而44岁的郑秀文虽然“港女”气质还在,却没了故事支撑,已不复当年之勇,和张孝全搭戏也远不如当年和刘德华碰撞的火花。不过张孝全是个合格的男花瓶,卖肉还呆萌,但表演上还是比较浅,像漂在清汤上的油星子。

    “借精生子”曾是贴在街边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广告,富婆投怀还有钱赚,是很多男性难以抵挡的骗局手法。这部电影也是“借精生子”引发的故事,不过包装得高端些,霸道女总裁施计要买快递小哥的精子,以招助理之名展开从饮食习惯到艺术素养的全方位考察迸发很多喜剧场面。人设上集“冷血铁手无情追命”为一身的郑秀文,小时候父亲出轨母亲自杀,自己发奋图强去法国念书还入了法国籍,回国报复父亲,35岁就当上了巨头保险公司的总裁,却又遭遇未婚夫偷腥,于是想放弃爱情只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正好”还有高端人士常有的强迫症、洁癖、幽闭恐惧症;张孝全是个潇洒屌丝,退伍特种空降兵偏偏喜欢当苏宁易购的快递员,还与众不同骑复古摩托车送货,月入1万5,住的房子明显宽敞,为治疗侄子的眼疾大义“献身”。
    告别悲伤迎接新生需要法国美景来做陪衬,跳崖后升起降落伞,飞跃城市上空安全着陆在教堂前,浪漫有多浪,脑洞就有多大。

    情人节档期的国产片被《爱乐之城》团灭了,后来接着就有《生化危机:终章》《刺客信条》《欢乐好声音》等好莱坞片子,《合约男女》的票房扑街,十分不意外。
    郑秀文自己曾经说:“爱情片不需要有很高的演技,反而导演更看重男女主角之间的交流,就是微妙的火花。如果观众进入不了你们的爱情,不相信你们的爱情,那我觉得很难成功;要让观众相信你们的爱情,投入你们的爱情,就会很好看。”
    可惜《合约男女》里的爱情实在让人“进入不了”。
    “各怀鬼胎”的两人,一个看重基因优势,一个看中金钱回报(90万似乎也不是天价),在短暂的相处中,靠交换各自的悲惨人生故事,忽然就互相同情生爱,忽然就各自看到对方内在闪光品质了,忽然男方就决定假戏真做相守一生了,女方虽然也曾犹移不定,但在闺蜜金巧巧三言两语的助攻之下也是壁垒速崩。
    《合约男女》也没贡献什么金句,硬要说这片子真有点什么现实意义,就是再次告诉我们:原生家庭、童年际遇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前两天颁奖的第11届亚洲电影大奖,44岁的郑秀文获得了卓越亚洲电影人大奖。不管怎样,还是祝福郑秀文。
    【详细】
    84451316
  • 梦里诗书
    2016/5/18 15:47:15
    孔雀至美夜太黑
    文/梦里诗书

    刘亦菲的美在《夜孔雀》中通过三段情感的勾勒可谓淋漓尽致的跃然于光影 ,而法国浪漫主义式的爱情形成了电影的脉络,中国文化符号的善用更成为了电影的东方底蕴,东西方的交融颇具诗意,但太过臆想化的剧情却使电影仅能差强人意。

    从近年来的《露水红颜》到《第三种爱情》,刘亦菲本身并不是如同景甜般花瓶式的演员,作为演员在演技上她其实有着很好的表现,但其电影的平平实则更多
    文/梦里诗书

    刘亦菲的美在《夜孔雀》中通过三段情感的勾勒可谓淋漓尽致的跃然于光影 ,而法国浪漫主义式的爱情形成了电影的脉络,中国文化符号的善用更成为了电影的东方底蕴,东西方的交融颇具诗意,但太过臆想化的剧情却使电影仅能差强人意。

    从近年来的《露水红颜》到《第三种爱情》,刘亦菲本身并不是如同景甜般花瓶式的演员,作为演员在演技上她其实有着很好的表现,但其电影的平平实则更多源于剧情之失,而在《夜孔雀》简短的时长中,她仍然是这部电影的画龙点睛之处,犹如一座横跨巴黎与城都间的纽带,将电影中隶属两个地域的不同风情溶于一体,而在面对刘烨、余少群、黎明三个不同的男人,亦精准的把控到电影需要不同的情感,更透过男主对纹身、对尺八,对鞋脚的迷恋,将她的美呈现而出。


    作为一部中法合拍片来说,电影相较于很多同类型合拍片算尤为出色的,这更多在于导演戴思杰在电影表现艺术的造诣,对中法两地文化符号的出色运用,不仅将法国电影的浪漫气息融入到中国传统的古典,更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聚焦形成了电影独具匠心的所在,如丝绸,尺八,川剧等等,这些元素在电影中不单是一种剧情性的需要,同也契合出色的配乐成为了画面构成的意境所在,使电影在爱情表现上既深赋以生命的诗意,也对文化传承做出了自已的寄望。


    演员与画面的出色,并没有能掩饰戴思杰在剧情创作上的短板,回看他的电影作品,不论是早期创作的《牛棚》,还是已自成风格的《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这些尚且以深刻的时代背景为创作奠基的电影都并未能让人有感真实,其只是按照自我的臆想去编排了一个乍看写实,实则矫揉造作的中国社会,而这一点上亦在《夜孔雀》中得到了延续,电影虽凭借镜头和演员出彩,却以最为不接地气的剧情构思串联一体,突兀的闪回手法更难如人愿,那诗意的文艺虽让人所爱,却无从得以在这无病呻吟,浮于云端的故事谈何动容。


    正如《夜孔雀》这一片名,太为艺术化的桥段,使电影少了一股真实的地气,戴思杰虽能在爱情中表达关于文化的传承,亦难将这一点以深入,若将刘亦菲比作至美的孔雀,那戴思杰不食人间烟火的黑夜内在,却并未能完美衬托起与电影相配的明艳动人。
    【详细】
    7900925
  • 你在高原
    2022/5/21 23:57:39
    破案主线被男女比例冲淡,演员稚嫩做作

    张耀有张若昀版本性冷淡的神韵,刚毕业的法医就敢在车站开胸插笔芯,剧情开场有点装逼过头了。手机直播进入荒郊探险剧情,将原著时间线推后了很多年,改编一定会伤筋动骨,效果有待观察。开场就是代孕女被杀案情,但节奏跑偏,植入小县城政府单位亲连亲的裙带关系,还要植入民宿经营搞男女交往,冲淡了侦破案的核心剧情,不过这个剧貌似有推新人演员的动机。校园暴力很做作,演员有些尴尬。治安

    张耀有张若昀版本性冷淡的神韵,刚毕业的法医就敢在车站开胸插笔芯,剧情开场有点装逼过头了。手机直播进入荒郊探险剧情,将原著时间线推后了很多年,改编一定会伤筋动骨,效果有待观察。开场就是代孕女被杀案情,但节奏跑偏,植入小县城政府单位亲连亲的裙带关系,还要植入民宿经营搞男女交往,冲淡了侦破案的核心剧情,不过这个剧貌似有推新人演员的动机。校园暴力很做作,演员有些尴尬。治安拘留所有叫姗姗的陪酒女,法理有些问题吧。案情中植入尴尬的支线,整出恐怖片的补丁,民宿一家子注水肉让秦明这个IP成鸡肋了。

    代孕女案一波三折的凶手还是有点故事性,就是民宿一家注水肉太偏离主题了。

    回想第一部张若昀冷面的演绎还是最佳状态,观众看破案剧,并不想被男女事儿快进花掉注意力。

    14410550
  • TIANXX
    2015/3/14 20:57:55
    挺用心的片子,国产恐怖不等于烂片
    很多人看到国产恐怖片就骂,没看过就给低分,这也正常,本来国内就无法拍出真正的鬼片,结局不是大阴谋,就是神经病,所以不管片子如何吊胃口,都已经知道个大概,自然也就不会报以高的期望。但这片真正去看过,就发现比那些大牌刷脸的恐怖片用心多了,演员也不做作,情节合理,能吐槽的点很少。我不是水军,是亲友团,但是我去看过时,一直被情节定在座位里,当然,也是吓的。看完,觉得国产惊悚还是有希望的。
    很多人看到国产恐怖片就骂,没看过就给低分,这也正常,本来国内就无法拍出真正的鬼片,结局不是大阴谋,就是神经病,所以不管片子如何吊胃口,都已经知道个大概,自然也就不会报以高的期望。但这片真正去看过,就发现比那些大牌刷脸的恐怖片用心多了,演员也不做作,情节合理,能吐槽的点很少。我不是水军,是亲友团,但是我去看过时,一直被情节定在座位里,当然,也是吓的。看完,觉得国产惊悚还是有希望的。
    【详细】
    741319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