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觉得这部片子主题有点奇怪,本质上有点像人类为了解决食用肉问题去制造了转基因猪,并计划投入到猪肉生产,感觉本身这个项目没什么问题,问题点在于美子跟玉子生活十年,有了感情,组织人员对外撒谎了。
最后美子买下了玉子,就好像现在的人们看到杀生时买下的动物一样,前面大自然的安静舒适和后面的机械化都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我觉得这部片子主题有点奇怪,本质上有点像人类为了解决食用肉问题去制造了转基因猪,并计划投入到猪肉生产,感觉本身这个项目没什么问题,问题点在于美子跟玉子生活十年,有了感情,组织人员对外撒谎了。
最后美子买下了玉子,就好像现在的人们看到杀生时买下的动物一样,前面大自然的安静舒适和后面的机械化都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保护动物组织出来的也奇奇怪怪,总感觉看起来不是好人。
本文发表于《环球银幕》2021年10月号。未经授权,严禁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
离朱利亚·杜古尔诺的金棕榈只过了两个月,就又有一位法国女导演问鼎欧洲三大——以奉俊昊为首的威尼斯主竞赛评委会将今年的金狮奖颁给了奥黛丽·迪万的《正发生》。本届另
本文发表于《环球银幕》2021年10月号。未经授权,严禁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
离朱利亚·杜古尔诺的金棕榈只过了两个月,就又有一位法国女导演问鼎欧洲三大——以奉俊昊为首的威尼斯主竞赛评委会将今年的金狮奖颁给了奥黛丽·迪万的《正发生》。本届另一位评委中国导演赵婷,去年以《无依之地》获同一荣誉。所以迪万不但与杜古尔诺完成了女导演的第一个戛纳威尼斯背靠背,还与赵婷完成了女导演蝉联金狮。
黎巴嫩裔的迪万最初是文字和电视记者,后来开始写小说和剧本。月初走在丽都红毯上的时候,她最近的一部编剧作品《北区侦缉队》还在法国院线上映。也许是新闻记者的底子,迪万的诸多作品都以真实事件为基础,其中包括她的第一部导演作品 Mais vous êtes fous(2019)。这是一部涉及毒品问题的家庭片,从故事到视听都了无新意,但完成得相当扎实,很难想象导演竟不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
这个优点延续到了她的第二部作品,《正发生》从拍电影的手艺上来说是部上乘之作,但评委们对它的青睐与主题的政治性脱不了干系。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同名自传体小说,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女大学生安在意外怀孕后试图堕胎的故事。出身于外省下层家庭,完成学业是天资聪慧的安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意外怀孕则打乱了一切,威胁着她的人生规划。1975年著名的韦依法案通过前,法国基本上禁止人为终止怀孕,进行人工流产会招来牢狱之灾。安只好在正规医疗体系之外寻找堕胎的机会。
六十年代性解放运动前保守的校园中,早慧的安在性事上已经比同龄人早熟,并因此受同学排挤,孕事更是无处倾诉。闺蜜在震惊之下因害怕而拒绝伸出援手,最好的男性朋友竟想趁机占她便宜,把怀孕当作天然避孕。孩子的父亲虽支持她堕胎,但基本帮不上忙,不知是不能还是不为。总之,怀孕根本上是一个女性事件,它只发生在女性的身体中,改变甚至重塑着她。
片中有两处对堕胎过程的直接呈现,一次是女主人公在宿舍里DIY,另一次是一位地下堕胎者为其施术。这些手段都很危险,不能像医疗体系内的手术一样保证卫生安全,更没有麻醉,全靠忍痛。威尼斯媒体放映时,有记者因此晕厥,被抬出场外。其实导演的尺度不算特别骇人,反而非常克制,符合当时的客观环境。四比三的画幅可能让观众无处遁逃,但手持镜头尽量保持静止,没有任何音画渲染和夸张的表演。也许这种贴近真实的拍法更让人感同身受,从而产生生理反应。迪万对苦难的处理在艺术上是高明的,又通过拒绝将苦难戏剧化,在道德上对受难者保持了最大的尊重。
影片也有明显问题。它要讲怀孕/堕胎、性观念和阶级问题,本来是很好的搭配,但在这一主二辅三条线索之间切换时显得非常笨拙,有些刻意为之。与堕胎不直接相关的辅助场面拍得有些犹豫,得靠观众脑补来圆其内在逻辑。此外,与众多同类电影一样,时间选在堕胎合法化之前,看似与当下现实遥相呼应,实际上也是一种避重就轻。
《正发生》虽然是一部好片子,但在今年威尼斯高质量的片单中,还是有些配不上头奖。它在堕胎题材中已无法脱颖而出,只能算是为这个已经汗牛充栋的主题添砖加瓦,并没有颠覆性贡献。在更广的女权视角下,它显得有些“古早”,比以女性凝视批判男性气质的《犬之力》略逊一筹。
【这是一篇简介+简评,杂志的要求。本来还想给澎湃写一篇深度的,但是懒癌犯了……】
大家总要长大的吧,看见这一季的Lip,忍不住这样感慨,他把professor跟loser照顾的真好,一个是授业恩师,一个是互助同志,他都做到了涌泉相报。
Gallaghers从来都是打翻别人的生活,少有救赎的;最像Frank的Lip却慢慢无限温柔。蠢萌的Kev以前提醒过他,酒吧那个凳子够舒服,是Frank最喜欢的位置。Lip糟践完自己找的各种借口,怪家人,怪女友,怪老师,怪学校,
大家总要长大的吧,看见这一季的Lip,忍不住这样感慨,他把professor跟loser照顾的真好,一个是授业恩师,一个是互助同志,他都做到了涌泉相报。
Gallaghers从来都是打翻别人的生活,少有救赎的;最像Frank的Lip却慢慢无限温柔。蠢萌的Kev以前提醒过他,酒吧那个凳子够舒服,是Frank最喜欢的位置。Lip糟践完自己找的各种借口,怪家人,怪女友,怪老师,怪学校,怪社会,就是不知道怪自己。满腔抱怨,对着关心自己的人。这样是没有出路的,砸professor的车,酗酒,朝着Frank学的很专业,混蛋。
当他开始克制自己,戒了酒,某一份工作,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连Frank都慢慢试着做一个正常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试图从Gallagher的魔咒中解脱出来,不想再搞砸自己的人生了。
第八季给人的感觉是很成熟,不是剧情的推进,而是整体节奏,稳极了。催泪的桥段,让人哈哈大笑;幽默的剧情,却忍不住眼泪。Debbie她只要吱一声,叫一声委屈,Fiona一定替她付医药费,治脚。但她没有,权衡利弊,自己拿酒消消毒,私下处理掉;看见Frank替她剪脚趾头的时候没忍住眼泪。这个老混蛋,他真的是一以贯之,他知道这是Debbie想要的。正如当初Debbie要生孩子,他克制过一次私欲,亲自护送Debbie。
成长自家庭,可依然有资格挣脱家庭的束缚,对家人的态度:我爱你,但抱歉,我依然是我自己。
教育最挫败的地方是人成长一路,太容易误入歧途;学好要三年,学坏只用三天。父母、老师、家人、亲戚倾尽努力培养照顾出来的苗,有可能半道交个烂朋友,轨迹瞬间就变了,糟蹋掉了,这是最让教育难堪的地方,完全不可控。可也有让人惊喜的地方,糟糕糜烂的环境里,总是又能保持一种独特的别致,不一定清新,却足够独立,跟周围的环境保持隔离,慢慢挣脱出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
Lip、Carl、Ian、Debbie、Fiona,他们每个人,都成长的特别好。
Lip是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了,Fiona开始帮助别人,Carl不被色欲限制自己,Ian一直不被身边的人理解他索性无所畏惧了,Debbie自己选的路跪着她也继续往前走牛逼极了;连Liam都知道保护自己的友情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近30岁了,看他人的视角一下子就变了,大家都是作死,又何必还歧视呢,谁又比谁更理智。
Complicated,以前最讨厌这个借口,现在到越来越能理解了。有时候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善恶之间,它就是复杂又无奈,常常无可诉说的。Fiona以前委屈,她为大家掏心掏肺,可大家总是各自挣扎。她不服气,因为她是付出方,为什么这群小混蛋如此没良心呢。现在她慢慢看到原因了,因为这就是人最宝贵的地方,亲戚朋友一场,彼此爱彼此,但我们都为自己而活。
Shameless的观众常常觉得自己清楚编剧的套路,反正到最后大家都会搞砸一切的,然后重来,再搞砸一切。可只要联系上自己,这一切都是日常发生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清楚自己的最优选择,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孝敬长辈、爱护友谊,可大部分时间我们总是弃置不顾,装作不知道的。人都是在失去时,最理智,最惋惜。
很开心它又被续订了,它依然很酷,它不需要结局,它属于过程最酷系列!
豆瓣简介完全不对,大家不要看。
这片太虐了,特别是最后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了,跳了一点,还是把所有40集看完。感觉编剧是不是价值观有问题,非要把所有的意外都加进来!最后5集再扣一颗星!本是冲着经超来的,觉得自己看得好痛苦,一点也不美好!以后不要再看这种片了。这剧情实在病得不轻!更新一下,劝自己莫生气。毕竟还是有甜一点的时刻和可以欣赏一下经超颜值和演技的场面。整体新老演员演技好,不出
豆瓣简介完全不对,大家不要看。
这片太虐了,特别是最后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了,跳了一点,还是把所有40集看完。感觉编剧是不是价值观有问题,非要把所有的意外都加进来!最后5集再扣一颗星!本是冲着经超来的,觉得自己看得好痛苦,一点也不美好!以后不要再看这种片了。这剧情实在病得不轻!更新一下,劝自己莫生气。毕竟还是有甜一点的时刻和可以欣赏一下经超颜值和演技的场面。整体新老演员演技好,不出戏。
阿娣是女主的名字。
一听就是来自乡下的女孩子。
是的,电影里阿娣是乡下小饭馆老板的女儿。
1990年的作品里,吴君如饰演的阿娣还没有后来特有的豪迈的喜感,小媳妇的样子毫无违和。
周星驰饰演的金水,也还没有十分搞笑,也是这部电影让我开始关注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的:周星驰长得还挺帅。
和新婚的丈夫一起吃晚饭,阿娣会把好的筷子让给丈夫用,还
阿娣是女主的名字。
一听就是来自乡下的女孩子。
是的,电影里阿娣是乡下小饭馆老板的女儿。
1990年的作品里,吴君如饰演的阿娣还没有后来特有的豪迈的喜感,小媳妇的样子毫无违和。
周星驰饰演的金水,也还没有十分搞笑,也是这部电影让我开始关注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的:周星驰长得还挺帅。
和新婚的丈夫一起吃晚饭,阿娣会把好的筷子让给丈夫用,还说“你是一家之主,贵的东西当然给你用啦”,自己甘心用一双简朴木筷。
为了补贴家用,去做清洁工,蹲在地上擦地板,甚至连客人的呕吐物都要清理。
丈夫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却需要一大笔保证金,阿娣无奈之下去找了舞女的工作,个中委屈自然不用多言。
后来丈夫因为发现阿娣在做舞女而大发雷霆,阿娣依然低眉顺眼,尤其是拿着一只红色塑料盆在阳台上晒衣服的样子。
再后来呢,丈夫开始有钱了,结婚纪念日却在和老板的女儿一起用餐,阿娣当然是伤心的,可没有任何指责。
最后,越发成功的丈夫终于开始嫌弃阿娣的落后,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电影的结局是相当圆满的,现实中存在的概率微乎其微。
丈夫后悔,一直都在寻找阿娣,阿娣经过了一两年的环球旅游,再相遇时已是一位气质颇佳的女士,两人和好如初,这是故事最后的结局。
是我的话呢,肯定做不到原谅的,而且都环游世界了,有的是机会另觅郎君。
所以,阿娣到底是阿娣啊。
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吧《人狼游戏》全系列七部看完了(除第3部狐狸没有资源外),个人最喜欢第2部野兽阵营和第7部上篇走失伊甸,野兽阵营也算是全系列当中最完整的,有一定推理,狼人方和村民方实力还算是旗鼓相当的状态,女主不是整场哭哭啼啼,靠一上来拿到的牌面运气取胜。第七部上篇走失伊甸是采用电视剧形式,一共十集,每集25分钟,有女主的旁白,推理部分比较精彩,有一定反转,不仅仅像之前几部那样只是在室内
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吧《人狼游戏》全系列七部看完了(除第3部狐狸没有资源外),个人最喜欢第2部野兽阵营和第7部上篇走失伊甸,野兽阵营也算是全系列当中最完整的,有一定推理,狼人方和村民方实力还算是旗鼓相当的状态,女主不是整场哭哭啼啼,靠一上来拿到的牌面运气取胜。第七部上篇走失伊甸是采用电视剧形式,一共十集,每集25分钟,有女主的旁白,推理部分比较精彩,有一定反转,不仅仅像之前几部那样只是在室内取景,还有外面世界的支线篇,而且是同班同学比较熟悉的人之间来玩,情感部分比较丰富。介绍一下每部的配置供大家参考:1.人狼游戏:2狼人,8村民配置,这部基本上来说不靠后面狼自爆,村民是不可能赢的,因为一个神职都没有……这部女主长得蛮清纯,里面还有个妹子特像韩国偶像明星。2.野兽阵营:2狼人,1预言家,1守卫(每晚保护一个人免其被杀,但不能保护自己),2共有者(共有者互相知道彼此是村民),土屋的长相一直都被人诟病,但是这部学生打扮还不错,就是那首摇滚歌真的特别洗脑。4.越狱:12人局,3狼人,1预言家,1守卫,2共有者,1灵媒(可以验死去的人的身份),暴民(这个身份预言家验的时候会显示村民,其实他跟狼人是一组的,狼人胜利时,暴民胜利),难得的一部不是反映同性之间情感的一部,结尾处有意料之中的反转。5.爱人:2狼人,1预言家,1守卫,1灵媒,1丘比特(强行选择两人成为恋人,恋人只要死,丘比特就跟着死,恋人一方死另一方自动死亡),2恋人。这部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恋人中如果有人是狼人,那么以恋人胜为主,如果恋人这对赢了,狼队友就直接死亡。这部女主颜值在线,剧情推理比较薄弱,但最后30分钟的反转,真是让我万万没想到!6.疯狂大陆:1狼人,1守卫,1预言家,其余的都是暴民,这是唯一一部狼人身份一开始就可以暴露,而且大家争着杀预言家和守卫的剧。这部同比其他系列,场面要血腥很多,也是好人阵营最难获胜的一部了。7.走失伊甸:2狼人,1预言家,1守卫,1灵媒,1暴民。这部旁白加的很好,可以看到女主从正直的学霸一步步黑化。故事推理部分也很强,过程有反转。很吃武田玲奈的颜(我觉得我会被她掰弯[捂脸])剧情也很完整,这部是上部,还有一个下部,要两部一起看。8.地狱:2狼人,1预言家,1守卫,1灵媒,1暴民。这部是第七部的下篇,武田玲奈黑化后的一局,剧情比之前几部都差很多,没什么反转,也没什么亮点。无所谓,反正我是冲女主颜值看的
女主找了5个炮友,她说自己喜欢性爱,但是电视剧表现出来的是她单方面迎合她炮友的爱好。而且全是纳入式。甚至她生理期也依旧。她没发炎感染真的好神奇。
敲黑板,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女性的性高潮是由阴蒂体提供的。
阴蒂是女性获得性高潮最快的方式。阴蒂体拥有丰富的神经,而阴道内反而没有那
女主找了5个炮友,她说自己喜欢性爱,但是电视剧表现出来的是她单方面迎合她炮友的爱好。而且全是纳入式。甚至她生理期也依旧。她没发炎感染真的好神奇。
敲黑板,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女性的性高潮是由阴蒂体提供的。
阴蒂是女性获得性高潮最快的方式。阴蒂体拥有丰富的神经,而阴道内反而没有那么多。女性在传统插入式性交中获得的快感,大多也是因为刺激到了阴蒂体。
插入式没那么多快感,还会有怀孕染病发炎的风险。
抛开怀孕,感染病毒的风险,女方也会容易尿路感染。因为女性的尿道短且直,并且紧邻肛门,性交过程中,容易把肛门的细菌带到尿道,受到细菌污染。而且男性的生殖器非常容易带有细菌。
尿路感染症状痛苦而且不好治疗:
尿路感染的常见表现有尿痛、尿频、尿急,以及各种炎症,会导致发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尿路感染大部分是普通细菌感染,而普通的细菌很耐药,而且培养出来的细菌有时候是污染菌,并非真正致病菌。可能要咨询很多医院才能治好。
女主还试过走后门,科普一下,走后门次数多了会大便失禁。
校长:我感觉是少数的好人,父母被日寇杀害,这是根子里都不会忘记的,所以排斥很正常,而且也不是不懂得变通,也是同意了儿子去日本留学。
领导:符合那时代的特色,一心“为国”,为经济,有钱就是娘。
教练:把乡村老百姓那些陋习,表现的,全全面面。本身自己来自三贫人员,但
校长:我感觉是少数的好人,父母被日寇杀害,这是根子里都不会忘记的,所以排斥很正常,而且也不是不懂得变通,也是同意了儿子去日本留学。
领导:符合那时代的特色,一心“为国”,为经济,有钱就是娘。
教练:把乡村老百姓那些陋习,表现的,全全面面。本身自己来自三贫人员,但贪污起来也是相当狠毒。一出场一派老实人的模样,但处处是生意、钱,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收好处、在烟上还要多赚点钱。下馆子也要回扣,要用免费运费免费劳动力,就占着权利,不用白不用。有点钱了,也想学大款在外搞个小蜜。车子刹车失灵,也是埋怨,怕因这事影响自己的工作。就是一个很让人失望的人,部队出身,但腐败速度很快,最后也是活该被辞退。
记者:符合那时代,歌颂好人好事,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也是可悲时代,逼着人人演戏度日。虽然这人也有一点小问题,但还是可以接受,比较内敛,还有这知识分子的那点脸面,去捞人,被人臊之后也是知道要脸。
老板:混乱的时代,这种肯定是最早成功的人,情商不低,胆子很大。知道他们吃大款,自己就将计就计,没poss机,你可就刷不了我的钱。其实最后剧情的美化没有意义。一个假结尾。
小青年:内心向往美帝,家庭应该是被打成右派的感觉,逃离了那个时代,就像躲的远远的。是遛根派,可以当小弟,就比较混的开。吸毒这个虽然有前面表示,但总感觉有点不贴近故事。可以看出比较孝顺的孩子,而且偷井盖赚钱,去吸毒,有点理解不了。
妇女:站在男女平等对面。其他亮点比较少,只有卖狗那出,这个脑子转的可是真的快,为了把钱独占,先说不卖,然后就可以拿全部。也晃了孩子一手,哪有真为了孩子的,都是为钱,省下钱就可以。快乐啥的,孩子不需要吧?
大学生:这个太熟悉了,和老油条一起,我们确实就是像傻子,说啥都有的弱智一般,社会接触的比较少。
很多时候,孤独或痛苦的我们,都渴望被救赎,殊不知,那些拯救者们,内心也有最脆弱的一面,这个世界,本就是被相对论所挟持着而前行,说不上救赎的先与后,救赎的彼与此。
很多时候,孤独或痛苦的我们,都渴望被救赎,殊不知,那些拯救者们,内心也有最脆弱的一面,这个世界,本就是被相对论所挟持着而前行,说不上救赎的先与后,救赎的彼与此。
《老酒馆》看了头两集有点惊艳,留一个追剧贴,不是什么评论,没有文章结构,看到哪儿,说到哪儿,写到哪儿。可能有头无尾,有口无心,有问无答。欢迎在下面评论聊剧。
之前参加了豆瓣观影会,高满堂老师说这是他压箱底的剧本,陈宝国说加上今年,往前三年,往倒三年,陈怀海这是他最满意的角色,再加上从没有错过刘江导演的作品,所以等《老酒馆》开
《老酒馆》看了头两集有点惊艳,留一个追剧贴,不是什么评论,没有文章结构,看到哪儿,说到哪儿,写到哪儿。可能有头无尾,有口无心,有问无答。欢迎在下面评论聊剧。
之前参加了豆瓣观影会,高满堂老师说这是他压箱底的剧本,陈宝国说加上今年,往前三年,往倒三年,陈怀海这是他最满意的角色,再加上从没有错过刘江导演的作品,所以等《老酒馆》开张也有一段时间。当下国剧,CP横行、颜值当道,流量为王,耽改吃香,不管上什么剧要说自己好都是服装华丽,布景宏大、特效惊人,然而这些都是枝叶,是支流。不是不重要,只是你不能拿基础要求当关键条件,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就不用搞了,没必要一直拿出来说。
看剧的好坏还是要看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我个人比较在意几样,视听语言、叙事技巧和戏剧表演、典型人物塑造。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炉火纯青的电视剧导演凤毛麟角,过去看刘江导演的剧,颇有心得,塑造了本人一部分的审美能力,而高满堂是殿堂级的剧作家,在现实主义题材和年代戏上还没有能写过他的吧。这次看剧正经记一下。
开场有一个引子,镜头向下匀速穿越云层,海天一色,山岛竦屿,风声、海浪声、水鸟叫声,电声和打击乐构成的背景音乐有一种简约的美感,旋律闲适,节奏有一些急切,像是渐弱渐远的回音,始终保持着一种的紧张度。镜头从陆地过渡到城市,出现一个上帝视角下的好汉街,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背景音乐里的串铃和鼓声,恰好和街道贩货摇铃的音效合在了一起,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一秒就过去的地方大多数观众察觉不到,反正这种剧可以只是休闲看看剧情,也可以细细琢磨其中的细节。
本来以为接下来到了街景,要搭台唱戏,出将入相,先介绍一下街面的环境,进行人物速写。没想到先看到一出场先出现贺义堂(冯雷饰)的狂奔的腿,听到他高喊“救命啊!杀人了!”,在人群里奔突,基本上一个剧本要用这六个字开场我没法不看下去,观众情绪也会一下子吊起来了,镜头始终在运动之中,贺义堂父子的追逐戏引出警察局长,又引出老酒馆的六个主角,通过警察局长的视角,镜头一一扫过六个外来客,感觉特别像一个西部、剑戟片的开场。人物造型非常厚实、质朴,衣物都是动物皮草的质感,和作为背景的市民形成反差,从深山走到海边,甚至没有时间准备换季衣服,每个人背拖肩挑沉甸甸的布袋,行李,所有家当又背在身上,与西部片常见的闯入者不同,这些人并非匆匆过客,而是来此定居,通过围观人群的视角,从不同侧面介绍六人。镜头落到“好汉街”牌坊上,这个引子的调度清晰、叙事干脆,张弛有度。配乐完美,一开场贺义堂出场时有点舞曲的感觉,也许是因为造型和制景已经体现了年代和地域特色,所以音乐的作用直接朝着叙事和人物内心服务,具体如何还要看后面剧集的呈现,不过开头两集的审美高度绝对不是一般导演能做到的。
第一集开头就发生了一个激励事件,一具尸体出现在陈怀海刚刚租下的老酒馆内,故事在陈怀海与警察的交锋中进展纠葛,中间插叙贺义堂父子的充满喜剧色彩的桥段,让观众在关注危机解决的过程中,稍微缓了口气。一般国剧出现命案且得等呢,这里到第二集时,一个激励事件经迅速完结,具体如何就不剧透了,原本打算记一下,发现这要写下去没完了。这两集中陈怀海和警察局长的戏、三爷和警察局长的戏,贺义堂父子的戏,都有板有眼、有滋有味,每一场要细说都的几千字了,算了,表演的问题我不太懂,陈宝国、刘桦、冯雷、程煜的戏还有什么说的,对白写的精彩,喜欢这种充满大量你说东我说西、正话反说、欲言又止、特别拧巴的情绪的台词,除了推进剧情和展现人物性格之外,语言中大量言外之意,十分尊重观众的智商。
头两集的观感总结一下,其实叙事方式、故事节奏、镜头语言这些东西,和大多数观众没什么关系,观众看电视剧不仅是看故事,也是需要一种陪伴,经历一个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的传奇,最好的剧需要立刻让观众进入剧情,和剧中人物共同呼吸,说白了就是一种叫做“代入感”的东西,《老酒馆》前两集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第一口有点辣舌头,继而醇和绵软、甘冽净爽,齿颊留香、回味悠长,令人晕晕乎乎,晃晃悠悠。这种感觉语言无法描述,就是看着看着剧集,不知道什么时候心头有个塞子“咚”地一声,像是被打开了。一定需要整体的结构把握和大量的细节品控才能让观众听到这一声吧,感觉开头前两集超出心理预期,明前继续看3、4集。就这样,今天不写了。
续一下,昨天电视播完了,又花了12块巨款买了个腾讯VIP,在手机上看了一集,坑爹了,巩汉林醉醺醺一出场满屏弹幕“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为什么你们能发带语音的弹幕),给我也洗脑了,睡前一直幻听这两句差点失眠。今天第三集看完发现没法聊了,编剧不是围绕着一个主人公的起伏去直线的设计剧情,而是通过一个人串联起一条街上的众生相,将一个时代的特征浓缩在一条街里,所以这一集十几个人物,在酒馆进进出出,浅饮低酌,你方唱罢我登场,彼此有必然的联系,各自有独特的命运。陈怀海在这里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所以他身上必须有一种很强的牵引力,让其他人物围绕着他,而其他人物,在这两集里也并不是道具或者符号,就像冯内古特所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物身上花费的时间不应该让人觉得花在他身上是浪费的。”“每个人物都有所求,即使它只是一杯水。”
这里不是说要让每个人都成为主角,那不是《老酒馆》,那是《复仇者联盟》,而是让每一个出场的人物,哪怕只是到镜头前给人倒一杯水,也必须有他的原因,有他独特的方式,甚至在微小的语言、动作里体现他的性格。次要人物个个出彩的前提,他们围绕着的主要人物必须先立起来,并产生在环境中的向心力。所以第三集一开始陈怀海和说书人的交锋,先展现了陈怀海最鲜明的几个特点,第一是观察力,他能发现三爷没有发现的细节,看出说书人吃白食的伎俩。发现矛盾是能力问题,如何化解矛盾才体现人物的高度和情怀,陈怀海并没有在酒馆揭穿对方,而是等到了对方大街上才上前询问,没有讥讽和咄咄逼人,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看起来根本提自己吃的亏,但还是让说书人发出“您给我留了脸,我今后给你长脸”的感叹,这一场戏说书人的‘小聪明’也体现的淋漓精致,然而还是输给了陈怀海的‘大智慧’。
之前出场的“老二两”是老酒馆的第一个客人,当时感觉这个人有点意思,但到第三集就体现出了一些风骨了,作为一个几乎赤贫的老乞丐,到酒馆里来,要求每天只打二两酒,没客人就坐着,有客人就去墙根站着喝。在第三集里,特别赞叹编剧没有给台词,还有导演在酒馆的调度、摄影和打光,牛犇基本上是靠着叹息和出神在演戏,到这里已经分不清他到底是为了酒还是酒馆而来了。很多电视剧,经常拍一个人在角落发呆来表现角色的孤独,但那不是戏剧的孤独,或者说还不够高级,在老二两抿一口酒,咬一口自带的咸菜时,设计让雷子时不时注视他的一举一动,导演没有让老二两完全陷入无人在意的状态,老二两的孤独能够感染到一个跑堂的伙计,以至于不敢上前惊扰,这远比拍了一个静止的特写更打动观众吧,而且两人之间的这种联系,势必是因为两个角色之间有一些能够相互移情和共鸣的情绪,所以可能之后会有一些故事吧,反正演员演戏就是演人物关系,这部剧的人物关系成立的非常迅速,顺便说一下,演雷子的演员的口白真的有练过,不是那种天生残疾,而是因为耳朵聋导致没有从小没有模仿到正确发声方式的声音,这个真的厉害。
那爷和陈怀海是一种彼此参照的人物,有点明清小说里“背面敷粉,注此写彼”的用法,两人性格里都有一种很“硬”的东西,但那爷是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陈怀海是举重若轻,绵里藏针。陈怀海像退却的老虎,那爷像孤高的猎鹰。“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感觉那爷这个角色会有比较多挫折,而且中途会下线。磨剪刀的老白虽然只有一场戏,但他从侧面反应了陈怀海的处世哲学,陈怀海疼惜老白在太阳下暴晒,让他每天在老酒馆的墙边做生意,而老白也把满街磨剪子菜刀的人都拢进了陈怀海的酒馆,万事万物,一饮一啄,都在因果中,发心存有善意,种子在因缘成熟之后,就得到好的果实,估计也是这部剧可能要体现的一种思想,看后续发展了。警察局长放马进了酒馆,又牵出金小手这个人物。这个马真的身上也带着戏……我看到马进门先把盘里的菜吃了,给我笑死了,这段就没细看。目前确定贺义堂这个角色可能会火,特别是提着清酒的酒瓶到老酒馆去的这场戏,明明是倾诉,又非要像挑衅一样,感觉贺义堂一直不忿陈怀海,做生意搞得灰头土脸,这场戏好像他倒是认定陈怀海是唯一能和他说上话的人,当然这种情绪贺义堂是故意反着来演。第四集主要是金小手这条线,这一集人物来无影去无踪,情节性比较强,又有点魔幻,因为边看边手机码字,妨碍我进戏,就不说了,等会儿我再改改。
接前集,开播三天,大小人物悉数出场,剧情渐入佳境。第5集双雄对决,陈怀海和金小手,一明一暗,一攻一防,一个大隐于市,一个刀背藏身,在好汉街面几次斗法,金小手之前是个暗场人物,一直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每次以为即将亮相时,又不留踪迹的消失,为了突出人物的传奇性,这故事讲的颇有一点“横云断山、山断云连”的讲法,先是陈怀海从不同人的口中听到金小手的大名,听他们金小手的事迹,然而又是一个个疑似金小手的人出场,与此同时,金小手又一次次向陈怀海施展他的手段,却始终不留踪迹,颇有“事了没衣去,千里不留行”的风范,有的观众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编剧要让金小手出场得这么艰难,其实这很像章回小说的叙事技巧,三国里诸葛亮出场前,先是听到各种人在各种地方把卧龙先生说了个天花乱坠,然后几次跑去又几次见不着,这才会给人物以传奇性,像拼图一样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金小手和剧中其他人物不同,他可能是这部剧里唯一一个纯粹的艺术形象,只存在于想象当中,因为中国老百姓自古有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明君梦”,希望有道之君,惠泽天下,如果碰不到,就会做“清官梦”,希望碰到青天大老爷。如果还有没有,就会有一个“侠客梦”,希望有人能替天行道,杀富济贫。金小手这一集里的所作所为简直就像从《七侠五义》里走出来的,等到他和陈怀海对饮,并且说起共同的师父,就是他们出发的地方关东山时,各种滋味实在复杂,我是无法描述,不能高满堂在这里写的台词更透彻“走一里啊不回头,爹娘的眼泪湿了袖头走百里啊不回头,爹娘给了咱精神头儿走千里啊不回头,好汉不恋热炕头儿走万里啊不回头,走到关东山白了头”没什么好说的,都在酒里了。
第6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路是陈怀海和老酒馆,一路是对门的贺义堂和八大碗餐馆。开场明明是贺义堂先挑起矛盾,陈怀海却拿着铜镜来向贺义堂致歉。因为贺义堂的辟邪镜照到老酒馆门楣是无心之失,而雷子亮子打砸了贺义堂的铜镜是有意之过。陈怀海吃亏在前,道歉也在前,并非毫无原则的退缩谦让,而是有明确的道德原则和处世方式。陈怀海是一面镜子,上门谢罪也有照一照贺义堂的意思,我感觉陈怀海也是与贺义堂确认过眼神的,觉察出这个吊儿郎当的假洋鬼子,本质上有可爱之处。而贺义堂也的确不是脸谱化的反派,他虽举止浮夸,横生事端,甚至在陈掌柜上门前做出“摔杯为号”的可笑安排,但他听到陈掌柜的一番道理,瞬间消除了紧张感,虽然理亏也要大度一番。说白了,在好汉街面上,大小人物要的就是一个面子,陈怀海给了台阶,贺义堂也并不得理不让人。只不过贺义堂最后意思的时候,他心里想的东西,等要表现出来时,一定会反着来。所以也是这个人物总好像总有一种咋咋呼呼的感觉。
我感觉在最初几集里,如果我想和人喝酒,应该会选贺义堂,而不是陈怀海,贺义堂的特点反而让他更接近大众,他更像我们身边认识的那些外向之人,本质善良,又浑身小毛病,反而让我觉得亲近,敢拍胸脯搂肩膀,但是陈怀海就会让我有点紧张,他的道德高度和隐藏的霸气会让我紧张,感觉每次都要两手举杯敬他。而且贺义堂虽然瞎话张口就来,但应该很容易跟人掏心窝子,陈怀海估计几瓶喝下来蹦不出几个字,编剧赋予陈怀海更多的道德审美诉求,他承担的就是现实中很难呈现的人性光辉。贺义堂这种人物的遭遇多半会源自于他性格上的缺点。在这一集最明显体现了他的投机性,希望结交一位突然冒出来的王爷,来迅速的改变命运。满清开国之初,禁止旗人经商耕作,共和之后,铁杆庄稼被收走,不少旗人成了社会的寄生虫,只能不活在过去,又没面对现实的生存手段。王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兜里不装钱,口里不谈钱,吃完饭如果不是赏赐,就是记账,反正不能是买单。感觉有点虚张声势,贺义堂这一把不知道堵得如何,总之太过强烈的欲望会蒙蔽人的判断,一直只看高处,可能免不了脚底拌蒜。
贺义堂的满菜馆,和陈怀海在老酒馆,不仅存在经营理念的区别,有处世态度的差距,更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拉锯。贺义堂可以随时为了更好的机会,把父亲的祖业改造成寿司店,再改成满菜馆,避害趋利是唯一的诉求,父亲留下的店面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跳板,他随时准备借助这个跳板到别的地方。而对陈怀海来说,老酒馆是安身立命之地,坚如磐石,寸步难移,不能更改。从社会学的角度,陈怀海尊重传统,固守本业,重视根本的想法,符合农耕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贺义堂更有维新的冒险精神。这两种思潮的冲撞和融合贯穿了整个近代中国的历史。
那爷在遇到王爷之前,在好汉街还是属于和陈怀海同一等级的人物,这之后就瞬间从人又变回了奴才,遇到大人膝盖变软,遇到王爷本能地敬祝千岁,没有皇上,简直活不下去。人不可能脱离自己的环境而生活,依附于权力生活,必然会拥有权力压制下的畸形人格,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是那爷的局限,也是那个年代一种民族性的整体悲剧。
在老酒馆下门板时,老二两在大雨中赶着十里地赶来,一句“陈掌柜,你的规矩呢” ,让陈怀海无地自容,也让酒馆所有的伙计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酒道,在这场戏中,牛犇表演与高满堂的剧本完美贴合,如入化境,我的水平达不到,无法评论。
贺小辫是前几集最受观众欢迎的角色之一,然而在贺义堂一番折腾下,终于心力交瘁而死,“败家、败国”当贺小辫对自己不敢表达爱意的孙子,用这四个字评价自己一直依靠的儿子时,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留恋和无可奈何。哀莫大于心死,之前一直注意到他身上的喜剧性,原来是我们的一场误会,没有人比他更在乎贺义堂,所以当贺义堂一步步走上歪门邪路时,也没有人比他更感到绝望。贺小辫必须离去,贺义堂才会蜕变。再也没有人阻挡贺义堂的胆大妄为,防止他走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这一天。此刻,这个赌局终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贺义堂成为本剧第一个面对重大抉择的人物,第一个进入了命运转折点,反而形成了别具魅力的人物弧光,甚至比陈怀海更早的呈现出了性格的完整性。
这两集看贺义堂的故事,不知为何想起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和朋友借了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却不小心丢掉了它,玛蒂尔德咬牙还了她一条新的,背上可怕的债务,从中产跌入赤贫,辛苦一生还清债务,老去的玛蒂尔德再次遇到朋友,却被告知她当年借走的项链是一条假的。
贺义堂的遭遇和丢失项链的玛蒂尔德如出一辙,他所有的厄运全来自他人性的弱点,他似乎一直飘在云端,活在幻梦之中,然而,在失去房子、父亲、的打击面前,没有犹豫,而是迅速地回到了现实,毅然地做出了令人惊讶的转变,还有什么比一个人试图活下去更令观众感动的尝试。他彻底回到现实,可以利用自己仅有的才能做一个代写书信的人,可以从狗嘴里抢一块饼吃,能面对彻底的狼狈不堪,我有理由相信他一定会再次从泥地里爬起来。当然他身上那些“可爱”的缺点依然如影相随,比如他在受人接济后,认真的要求别人签下字句,证明自己“不是讨饭吃,而是要饭吃”,露出一些小知识分子的迂腐和认真,贺义堂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真实的内心总是被行为所扭曲,他可爱、可怜和可恨,随时在悬崖边徘徊,随时万劫不复,需要有人代替贺小辫把他拉回来,让他的人生重回正轨,我相信一直关注贺义堂的陈怀海,马上就要伸出这双手了。
追剧的乐趣不仅在于“剧”,还要享受“追”的过程,所以我一直一边看一边用手机码字(谢谢豆友私信指出错别字,有时间再改),因为当下感受转瞬即逝,一个评论者首先要是一个好的观众,我们看过太多为评论而评论,为了堆砌术语、炫耀文笔、表达观点而写的文章,把自己凌驾于观众和作品之上,实在毫无道理。但反过来说,酒需要好处在于口感,但却有妙处在回味时体现,个别情节我也是过了好久才能恍然顿悟,比如昨天我写老二两的时候,只能说句不懂,今天回响起个中细节,忽然发现昨天并没有体会到这场戏中包含的“离别”之意,平时不肯多占酒馆一寸之地,不接受二两酒之外的恩惠,受人捉弄,也默不作声。此时风雨交加、夜行十里,也许只是前来告别,陈怀海见到他说“我想你了”。他对着陈怀海说出过去从未说过的狠话,质问他“规矩”的意义,也许只是对朋友交代最后的谏言。我只能理解为,凌冬将至,草屋茅棚,已不能抵挡酷寒。贫病交加,十里地早已太过艰难,老二两预感到大限将至,拼上最后一点儿力气,专门跑来向老酒馆的朋友告别,所以导演在最后拍了他离去的背影,在风雨如晦的夜晚,永远告别老酒馆。初看时只觉得感动,回头一想,悲从中来,心如刀绞。
贺义堂还是本剧目前为止最能混的人,好像也是脑筋最活跃的人,不管把他打到什么低谷,都能拍拍灰爬起来,他就是逆境摁不下去的不倒翁,可奇怪的是,只要一到顺景,一走上直路,就开始飘飘然、颠三倒四、不知轻重,不过这两集我被另一个人物吸引了,这里先打住。
本以为写出老二两这样一个人物来,编剧的精力也应该耗费十之七八,不知道下面还能怎么接,没想到本剧从身份上看的一个最大咖却突然出场。袁珊珊扮演的这个角色,虽然只有两集,但是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故事,这个人物只出场几次,已经揭示了她在大历史背景下的无法摆脱的命运,我觉得袁珊珊这两集戏比她之前的几百集宫斗加起来的表现还要好,没有办法,演员是被动的。那爷出场时豪气干云,现在看来是个失去自我的人,他愚忠的帝国就像他不肯剪掉的辫子一样,早已是轰然坍塌的破屋子,然而他却不惜散尽家财去恢复昔日的荣光,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必然会被成为历史的尘埃。必须再赞一下背景音乐,陈怀海不忍回绝那爷,同意在酒馆招待他的神秘客人。这之后,几个黑衣人突然闯入,检查前厅后厨,太喜欢这个时候导演的视听语言处理了,黑衣人和酒馆众人在一个房间里交错避让,背景中鼓点和梆子急切的演奏,有一点戏曲里“紧打慢唱”的感觉。所以现在很多剧一说制作精良就说衣服用了什么江南的布料,民国的绣片,完全不了解电视剧要建立的是一个完整的审美体系,如果观众不看剧情,纷纷开始指着演员的衣服,房子里的墙纸惊叹不已,局部破坏整体,那真不如扒了它。
袁珊珊的角色直到最后一个镜头才揭示了她的身份,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之前所有的铺垫到这一刻令人为之经验,单独这个人物,我觉得比《末代皇帝》里陈冲那个要写的好,因为不仅暗示了婉容在婚姻上的失败,更明确指出了作为“皇后”和“囚徒”的双重身份,婉容一直在一个看不见的监牢中,她来到酒馆,是为了看看监牢外面的世界,体验被囚禁前的自由生活,看剧的时候我一直没明白她为什么要不停的和陈怀海交流,播完后想了一会,也许她是在羡慕陈怀海,她在陈怀海身上看到了自己缺乏的勇气,陈怀海不是那爷一样的奴才,不依附于权力,而婉容对于日军来说,只是个象征性的摆件,她即使高贵,也是日本人需要的那种高贵,她没有选择的权力,也没有拒绝的权力。那爷为能让婉容得到一点自由,散尽了家财,婉容并没有接济他,以那爷的卑躬屈膝,当然不会和婉容提钱财的事情,而婉容也许真是因为对生活的无知,她也许根本不知道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婉容和那爷本来不该互相感激,他们的身份让他们之间原本有不可逾越的高墙,惟因如此,当婉容居然向那爷告别之时,才让这两集剧中嵌剧的故事推倒了高潮,即使如婉容高贵的身份,国破之时,也只有一个自己找上门来的奴才陪在身边,昨天两集老二两的离去,句句说酒,只字未提告别。今天这两集婉容看今时落魄,倍感昔日荣光已逝,世事无常,这怎么能看得下去呢?不如不见,就此别过了。
那爷终究不能摆脱封建专制下的畸形人格,不能摆脱自身造就的愚昧,被压迫者将压迫的一方当做至高无上的存在,却不知道正是他所崇敬的主子造就了他的悲剧,并正把他带进身败名裂的政治漩涡。无论国体是帝制还是共和,无论朝廷是在北平还是新京,无论身处承平盛世还是民族危亡之际,无论爵位俸禄来自清廷还是日本。那爷从没有任何国家认同、民族情怀、政治理念、甚至当皇上发话时,也失去了朴素的道德准则,那爷只知道皇上做什么都是对的,草民什么都不需要想,皇上也不需要有脑袋的草民,如此皇上就是皇上,奴才也就永远是奴才。
在陈怀海的规矩中,进了老酒馆就是“家人”,有家之人在这里会饮独酌,一抒愁肠。败家者如贺义堂,能在这里暂时停靠,重新收拾狼狈的人生,无家之人老二两,会在预知大限将至之前,从大雨中夜行十里走来,来到老酒馆喝上二两酒,感受家的气氛,最后和家人作别。所以当陈怀海破酒戒向那爷举杯,称他为“客人”之时,那爷当然会为这个称呼惊愕不已,今后“比客人还客气”,那爷就成了“外人”。对白字字锥心,陈宝国的表演却在往里收,这段台词陈怀海告诉那爷的所作所为背叛国家、使家族蒙羞、丧失个人尊严,由大及小,普通民众也许可以不承担家国的责任,但必须保持不为虎作伥的底线,那爷的选择,有可受公评之处,有不能原谅之点,陈怀海和那爷的友谊是小节,与他的分歧确是大义。编剧理论说“故事的事件结构来自人物在其压力之下所作出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陈怀海与那爷做出不同的选择,就必须朝向截然相反的命运,这不仅是和朋友的绝交,在这场戏中,能看到陈怀海对时局发展有清晰的判断,对民族大义有坚定的立场,他不是一个妄图用“莫谈国事”标语把乱世抵挡在外的小掌柜,扫净屋子再迎客,送那爷出门,就是陈怀海对整个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态度,这种时候,表明态度就是一种战斗。
陈怀海看到贺义堂败家沦落到乞丐的地步,动了恻隐之心,让他进老酒馆帮忙,以兄弟相待,表面上用邀请,实际上是接济。伸出援手,又不让他人感觉到欠了人情,不仅是为人周道,也是经营上的知人善任,我认为陈怀海其实非常需要贺义堂这样的人才,如果贺义堂只是可怜,但在酒馆全无用处,这个故事就不能成立,因为情节走向不能依靠道德力去驱动,观众需要看到故事的逻辑和现实的合理性。所以不能简单第把贺义堂和酒店众人之间的争吵打闹当成纯粹的串场喜剧,贺义堂和关东客是不同的人,在老酒馆,他确实有着其他人不具备的素质,他善于观察,善于寻找答案,提出创意,否则半拉子只管切菜,怎么会想到工艺提升和工具损耗。老三只管收钱大酒,怎么会想到个人形象会影响客流和品牌。要求改变的方案再蠢也比从来不想着改变要好。当然当现在为止,贺义堂只是出一张嘴,但这张嘴也很重要,陈怀海与关东兄弟铁板一块,同质化会造成向心力也会使组织缺乏活力,有的话也许早就想讲,但陈怀海不能讲琐碎的事儿,现在有了贺义堂这张嘴,使得整个酒馆的经营产生了“鲶鱼效应”,由于沙丁鱼不爱活动,喜欢聚在桶底,所以渔民会在每个桶里放一只爱运动的鲶鱼进去,沙丁鱼感到紧张就会到处游动,保证存活。当贺义堂受到冤枉,守在陈怀海炕头不走,不停地向他解释,自证清白,以至于像个小孩一样开始耍赖时,陈怀海被搅得无法睡觉,像一个被迫满足不合理要求的父亲答应了他,贺义堂扬着手甩着腿开心地离开时,我突然有一点伤感,似乎这是贺义堂的心理补偿,像是他对于父亲贺小辫离世的内疚起了作用,我能看到为努力改变自己所做的尝试,他不能再让关心他的人失望了,长兄如父,说的就是这种情感吧。
几集虐心大戏过后,剧情又进入烧脑模式。程煜扮演的老警察第一集以设局敲诈的戏码出场,又早有铺垫,警告陈怀海不要犯在自己手里,老酒馆牵扯上人命官司,按常理推断,这正是老警察构陷勒索的好机会,可没想到他突然投身工作,正儿八经的办起了案子。人物不能脸谱化,更不能突然在不同出场时改换性格,不能让观众觉得平淡,也不能用突兀的硬转让观众受到惊吓,编剧如何在塑造人物时打破常规也保持了延续性?首先高满堂在把这个角色放进《老酒馆》之前,关于这个人物的背景、历史和命运发展的可能性早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一定有能力就着老警察写一个番外,只不过在这部剧中老警察的功能,就是在关键时刻显露地这一鳞半爪,不能多也不能少。在人物设定上,老警察是个“污吏”,但也是个“干吏”,正如金小手是个“盗贼”,但也是个“侠客”,金小手的形象在古典小说中倒也常见,被称之为“义盗”,但是老警察这种双重性不是中国人民间想象的传统,蓋因普通民众距离体制太远,只能用红脸白脸在想象中区别“清官”“贪官”,但实际上,一个拼凑的临时政府之所以维持下去,在它的运转机器中,纯粹的贪官和清官总是极少的部分,多如牛毛是不贪污也不做事的庸官庸吏,还有像老警察这样的人,既拿钱也做事,既贪污受贿,也维持法纪,所以老警察没有转变性格,他只是呈现了他性格的多面性。
这样看来老警察在第一集给陈怀海设局,也并不只是为索要沙金,还有一层更重要的目的,作为维持好汉街运转的人,他必须成为这一套地上和地下秩序的主导者,陈怀海和关东兄弟不告而来,似非善类,又有摸不清的背景。所以他用设局敲诈的方式设局,看似要的是钱,实则树的是威,要的是一个“服”字,他必须是一个随时能把马放进老酒馆大堂的人,才能测试自己的权力是否受到威胁。而陈怀海与他的数次交锋,其实也是向老警察坦承了自己的心愿,只想安心开个酒馆,绝无挑战权威的意思,不是很害怕,但绝对服气。老警察看到陈怀海从不曾越出他划下的界限,当然不会干扰他正常经营,何况陈怀海和老酒馆,已经融入好汉街并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维持秩序的人不会选择这种对手,合作和结盟才是今后的趋势。老警察不能只靠威慑力维持秩序,毕竟这里是街市,不是威虎山,他管理的是市民,不是土匪。他不仅要有威,还要有原则,有能力,相当于一种民间授权的公约,他办案的过程也并不是抽丝剥茧的神探模式,更多凭借察言观色,凭借阅历经验的判断,还有一些可能源自三国评书和三十六计而来的谋略,引蛇出洞、守株待兔,这种情节更符合这个人物,反过来说,极其聪明、有民间智慧,有谋略,有生活和社会经验,能动员各种资源,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的这一套演绎,也更解释了为什么老警察能可以成为好汉街的权力核心。
碰到喜欢的人物总是一聊就很多,其实今天陈掌柜和金小手“离别”时也很有泪点,感觉没地方说了,《老酒馆》前十二集充满了离别,贺小辫和贺义堂的离别,老二两和陈怀海和关东兄弟的离别、婉容和那爷的离别,陈怀海和那也的离别,每一次离别每个人的表现和传达的内涵都不一样,有的戏也没有明显说是离别,只有相同的主题音乐给了一些暗示,而且看了其他评论,每个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就像贺义堂说的“在场凑七个脑袋,也不能可着我一个脑袋用吧”,大家一起讨论吧。另外说一下,这一集说书先生的出场,在事件处理和推进节奏上有很重要的作用,说书和戏剧的交叉行进,省略了支线中不必呈现的部分,老警察拉着陈怀海一起作戏设局,说书先生讲述办案和奸夫淫妇的谋划过程,将观众的注意力始终固定在主要人物身上,在视觉上也避免三个相同的谈判过程连在一起过于单调,表现场景和陈述事实的不同体验,也让观众的紧张和轻松的不同状态中时刻抽入抽出,还产生了戏剧的间离效果,形式既是内容,不是只讲个故事,讲故事的方式也很重要,总之在这方面编剧、导演用了很多心,坑挖得太深,一天两集不够看啊。
先说第15集进行到三分之一处时,老酒馆新店开张,陈掌柜发红包那场戏,陈怀海在三进大院子穿进绕出,在二层阁楼登上爬下,六个伙计逐一接过红包,互相道喜,走到大堂,老白头把陈怀海引到楼外,顺着围观百姓的视线,转到楼顶的社火表演,条幅坠落,三分钟长镜头,视觉连贯,气韵沉稳,一气呵成。导演巧妙的利用掌柜开业派红包这一传统习俗,让镜头跟随陈怀海,展现场景的纵深感和空间的真实性。斯坦尼康估计累够呛,盒饭必须加个鸡腿。这场戏下来,说《老酒馆》像话剧的人是不是可以闭嘴了。还有动辄用“电影感”出来说事儿的人,现在知道了吧,这些技术和风格不是不会玩,但是要符合题材,要放在合适的地方,电视剧是大众的艺术,导演不可能只顾自己拍得高兴,必须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的观剧传统和欣赏口味,不是说先锋和试验就高级,真正的高级是还是能熟练驾驭基调、语言、结构和细节,调动大众的情感和审美经验,还有觉得节奏没有美剧快的人,美剧喝的那是啤酒,这个剧讲的是酒馆酒人,喝的是烧刀子,烧刀子能喝快吗?喝完不省一会儿酒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前说前几集每个人一直在不断的别离,今天金小手归来、那爷归来都很意外。不过我最感动地还是第14集说书人到酒馆要了二两跑舌头,留下一张字条,舌头没了,然后告别。编剧隐去了具体的原因,因为对于一个说书人来说,失去技艺的打击甚于是去生命,这个时候陈怀海不能去追问来龙去脉,说书人也不能再向任何人侃侃而谈。祥林嫂碰见每个人都要拉住详细谈论自己的遭遇,但是说书人只找到陈怀海一个人,用字条简单陈述现状后就迅速离开。这两种描写都有各自的美学高度。也许陈怀海和说书人两个人都明白,最大的痛苦就是可以咽下,但不能表达的东西,说出来意思就轻了,非要追问下去也有失尊重,痛苦不说出来,就不会轻易的被外界下一个定义,人真正的痛苦永远不可能被另一人完全理解的。不断的别离像是故事对于生活的比喻,也许人到达一定的年纪后就是个不断别离的历程,令人想起杜甫的几句诗“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
贺义堂某些时候像个躁动不安的老男孩,像是一直扒着通往成年的大门不肯迈出,他可以缠着陈怀海,从后厨追到茅房,讲述激动人心的创意和光明的展望,他在出主意和规划全局方面总是跑在最前面,想把事情做好,但做具体的事情总是走样,“在场凑七个脑袋,不能可着我一个脑袋用”,他号召关东兄弟一起头脑风暴,没发现自己陷在鸡同鸭讲的窘境里,他跑去清账,却因为泛滥的同情心,被老赖骗走鞋子、裤子,连人都差点给买了出去,如果他是个世故圆滑的人,这种经历确实很是愚蠢,但他偏偏又是十分单纯的人。从出场到现在,贺义堂就是在经历一个个骗局,一次次被现实碰的头破血流,他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归国青年一脚踏入布满陷阱和沟壑的丛林之中,也许这就是陈怀海欣赏他的地方,他屡遭欺骗,却从没被这种黑暗的力量反噬,没有因此变得黑暗。不过要是之后黑化的话当我什么都没说。
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秦海璐上线了!谢天谢地,您终于出场了。不得不说,一直沉浸在前15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精湛的表演里,差点忘记了还有个女主角,16集了,没有任何铺垫和暗示,谷三妹抱着月琴,乘着马车进了好汉街。说实在的,我从没发现秦海璐竟然这么漂亮,演员不能说是普遍公认的美女,但是气质独特,眉宇间有一种幽怨的英气,气场几乎溢出屏幕了,感觉整个好汉街都亮堂了许多,每个人的气色为之一振。之前一个个老戏骨演的再好,还真没怎么仔细注视演员的脸,但是女主角一出场,妈呀,太阳是一样的太阳,外景还是一样的外景,但就自带柔光效果,就是让人产生天然的好感,好像能看到肩上撒落的阳光,换做陈怀海三爷之类我就觉得那是尘土还是面粉什么的,在一片春光中,背景里,弹拨乐演奏三三两两的单旋律,就像雨滴一样,美翻了。
看来晚出来有晚出来的道理,可能真是前面光棍太多,每个演员都是好几个重头戏后有了认同感,古三妹出场后,不用说了,她就是坐在原地磕两集瓜子我也会看下去。
老警察确实是好汉街的扛把子,走到街口跟警犬一样,空气里透着生人的味道。谷三妹的来了,又不来拜码头,那必须去盘个道儿,在闲谈中,试探对方的虚实,亮出自己的底线。这场戏两人情绪几次转折,都是快越界时,又收了回来。这么看,谷三妹的身份不是那么简单,否则老警察一定当场交代自己的规矩,没准,老警察感觉到谷三妹身后有隐藏一种强大的力量,所以他叽里咕噜说了点没用的就走了,这比对陈怀海初来过招时还要谨慎,可能想再品一下谷三妹再来。秦海璐能和程煜对这么重头戏,并且丝毫不示弱,不是把女人当汉子演,而是真得演出了一种女性的倔强和锋芒,选角太棒了,稳了,就是她了,感觉这个谷三妹今后应该会很有戏,秦海璐可能塑造代表自己职业巅峰的角色,拭目以待吧。
雷子亮子到了每出场必引人爆笑的地步了,但不是那种小品里用生理残疾来当梗的低俗搞笑,是真正的幽默,这多亏两个演员的努力,因为他们是理解人物、进入人物,而不是拿人物来贬低取乐。这种表演,你的模仿一旦不是很像或者有一点变形夸张,就像引起一些观众的不适,或者你和剧中其他角色的表演会变成两张皮。这两个人再配上一个贺义堂,真的能让人笑岔气,一个说不出听不见,碰上一个伶牙俐齿,强舌如簧,一个闷头干活碰上一个想入非非,这样的喜剧效果是人物性格碰撞后的产生的。贺义堂好心办坏事,也和陈怀海的民族情怀产生了抵触,陈怀海和那爷的分歧在价值观上,和贺义堂的分歧在方法论上,所以这不是绝交只是产生芥蒂。贺义堂并非不讨厌汉奸,他只是认为挣钱是商业行为,和钱的主人没有关系,所持一种实用主义观点。这种问题一时很难划分那么清楚,贺义堂走了,陈怀海说老酒馆变得——寡淡?!早干嘛了,当初分手时你可不是说这么说的!
老北风进入老酒馆带出陈怀海当年在关东山的背景故事,老蘑菇言辞闪烁,贼眉溜眼这小子眼看着是要黑化啊,但那都不重要,今夜一切赞美献给秦海璐。
第18集悬疑,第19集浪漫,故事不局限于某种类型,而是在一部剧中呈现出多数类型的魅力。到此时,视听语言、叙事和表演已经完美融合在一起。老北风前脚突出重围,谷三妹后脚踏入酒馆,真正的被剧情带入的人,会忘掉剧情,只能尽可能回溯一下:老北风让老酒馆成为一场龙卷风的中心,内部风平浪静,闲庭信步,外面暗影重重、山雨欲来,各方力量被一起裹挟进来,日本人在最外围,老警察隔在中间,老酒馆的内部似乎已经出现了裂痕,几个关东兄弟决议士为知己者死,但那个老蘑菇闪烁其词,左顾右盼,据弹幕里的网友分析,梳中分,抹头油,不是汉奸就是特务,好像有几分道理,还有一个四处游荡的算命先生,是敌是友?一直看不清楚,观众像剥笋子一样一层层跟到最后,等最终压力全被释放时,陈怀海和老警察分坐两边,摆上酒杯时,才吐出一口长气。程煜演戏简直成精,老警察精明,又爱装糊涂,眼里装着好汉街的犄角旮旯,看上去又是一副成天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的样子,不过我不懂表演,表演实在是太抽象的东西,我只能说演的好,觉得好,说不出来,就这样吧。
谷三妹突然进入老酒馆,似乎不只是出于兴趣,而是抱着一种必达目的的信念,之前陈怀海替她仗义执言时有一个铺垫,但还构不成她要加入老酒馆的要件,我相信后面的情节会给我们解开这个悬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三妹非要帮忙搬酒坛,又打碎酒坛,当然是故意的,提出帮一周忙以做赔偿,又借着酒自行宣布加入老酒馆。这一套打的是组合拳,东北人俗语说“让你进屋暖和暖和,你还脱鞋上炕了”,三妹不拿自己当外人,也许有别的不得不如此隐情。三妹还是的谋略除了找出一个借口留下帮忙之外,她还迅速用自己的表现和说辞,排除了可能阻挡她留下来的一切反对派,把除了陈怀海在外的所有伙计,都变成了自己的盟友,这相当于在会议(酒席)前就拿到多半数的委员的票,,现在的三妹是有群众基础的,陈怀海现在只能靠自己推她出去。秦海璐表演时有几处把握的特别好,一是三妹那种黏人磨人的感觉,有点撒娇,又毫不妥协,让人无计可施。二是在酒席上自问自答,自作主张,又当球员又做裁判。最后就是和陈怀海荡秋千的戏,婀娜、优雅……所有的形容词都没有用,当一个人物拥有人格魅力时,形容什么都没有用,就是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导演的调度这回似乎是凭借一种感觉来设计,这一场戏真的拍出了一种深沉的醉意,温暖、柔和、晃晃悠悠,就像年轻人的爱情。
在蓝天下,谷三妹面对着陈怀海,朝身后的草地扔出一把针的那一幕定格画面,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还是太年轻,本来觉得每天看两集,随便写点感想跟喝开水一样是个很简单的事儿。但是谷三妹、陈怀海赌酒、荡秋千这段戏之后,就感觉词穷、言语匮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加上有点事儿,断更两天。评论就是这样,一场戏要彻底地分析出他的好,负责任的说话,起码得花一天的时间,我是没时间写,这里只是感想片段,但你要想黑想喷想发泄想蹭流量,张口就来,毫无门槛,据说有公号狗一天能码十篇。所以网上负责任的评论会永远稀少、滞后,也干不过骂街的。而且我一直跟着剧情进行线性的评论,但这部剧结构似乎远比我想象的要更加复杂,目前还摸不到它到底是个什么路,所以有时候要停一停。不想说服任何人,只谈我的结论,目前为止,老二两雨夜别离是情感最浓烈,表演最隽永的一场戏,赌酒和醉秋千是最唯美、浪漫和富有诗意的一场戏,如果感受不到其中的美感,我只能说人除了此生此世外,还必须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部电视剧必须一些包含富有诗意的段落 。
那爷的悲剧性又进了一层,开场时,他是人倒架不倒的精神贵族,遇到婉容,她是可怜的奴才,一心投靠皇上时,他是可悲的骨子的里奴才。现在他流落街头,放下清高为了一口饭去给人撑场面,被打地头破血流,像是孔乙己和阿Q的综合体。那爷赤胆忠心,以身许国,但他要报效的皇上,不需要他的报效,或者根本没机会碰面。联系历史背景,溥仪本身就是个傀儡,他这个皇上,在人事方面没有有任何自主权,他的坐卧行走都需要被报备,从某种角度讲,那爷崇拜的皇上,比那爷更加不自由,至少没有办法在大街溜达。那爷,一个自带干粮的奴才,疾在骨髓,无药医也。
小棉袄以一个活兽的姿态闯入陈怀海的世界,有观众不了解这个人物出场的作用,甚至说人设并不讨喜。我感觉,编剧就是要让观众在此时误会甚至冤枉小棉袄,或许是一种先抑后扬的写法,观众现在有多误会她,将来就会为此时草率的判断感到抱歉。这个人物如此外放、强烈,充满动力。总感觉埋着一个悲情的种子,很可能是放在后面的一颗催泪弹。打个赌,拭目以待吧。表演方面,我不太懂,张可盈对我来说也是生面孔,二十岁的小女孩,跟陈宝国、刘桦、程煜对戏,没有不腿软的,不要硬比。但青春是无法表演的,这个女孩身上的冲劲儿和朝气,符合人物的设定和感觉。在人物关系上,其实直到小棉袄和桦子进入老酒馆后,陈怀海这个人物才算面临了第一个重大命运转折和选择。我之前说过贺义堂的人物弧光比陈怀海完成的还要早,那么从这两集开始,才到了真正考验陈宝国演技的时候,因为在酒馆和好汉街接人待物,已经不能给陈怀海太大压力,没有小棉袄和桦子的到来,这就真成了《茶馆》,观众已经适应了前面的戏份,但艺术还是要创新。只到小棉袄出现后,陈怀海才真正开始面对焦头烂额的生活状态,他辗转不安、手足无措、放下不是、捧着不是。陈怀海之前一直独自决断和承担,现在也要拽着贺义堂、拉着三爷,来求他们帮自己处理小棉袄的问题。当三爷用三巴掌给小棉袄驱邪时,陈怀海站在小棉袄前面,想治好病又怕她受伤,绳子系紧又松开,人站着又躲到屋外,扒窗棂、听墙根,陈宝国的身体动作和微表情简直绝了,他演出了一个人的脆弱,表演最困难的部分的是演出人物的局限性和失控状态。观众不喜欢无所不能毫无破绽的人物,只有小棉袄出场,陈怀海才会面临大多数人毕生都在学习的课题,如何当好一个父亲。
这三集是双线叙事,一条线是陈怀海回到关东山复仇,一条线是老酒馆内部发生变故,老蘑菇不知道是要抢班夺权还是另有企图,一步步升级自己的分裂行为。这条线是比较好理解的,就不说了。第一条线,陈怀海要去关东山为儿子复仇运用了一个经典的类型故事框架,但内核完全是东方式的,首先在这几集里,高满堂在剧本中用大量篇幅展现小棉袄和桦子的反常行为和遭遇,用以巩固陈怀海的复仇动机。其次,主人公的报复行为应该与所遭受的伤害相当,不能有任何超出逾越都,所以从前几集陈怀海想念儿子,再次看到儿子形同废人,直到医生从儿子背后取出钉子时,观众的情绪随着陈怀海一起都到了爆发边缘,一场生死之战拉开序幕。当关东山的壮丽景观出现在荧幕上时,整部剧似乎进入了另一个时空,由于这是陈怀海已经在老酒馆过上平静生活后,不得不返回过去,再次面对纷争的历史,无论是眼前壮美的风景,或是风景背后残酷的杀戮,都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陈怀海不可能摆脱关东山,有一种力量总会牵引他回到这里,塑造你的环境,就会永远跟着你,这就是命运。
好莱坞式故事在复仇行动展开前会进入谋划复仇的阶段,但本剧的剧本省略了这些套路,而是再次渲染了送别和离别的场景,小棉袄临走时在陈怀海背后嘟囔一句“道上小心啊”,老白头给他磨刀,喷了一口酒上去说“壮壮它的胆子”,出了门,谷三妹半道截住他问“你走了,我咋办?”也不过六分钟时间,就有三场送别的戏,台词还是一如既往外冷内热,每一句都别有深意,送别的人没有道别,告别的人没有说出再见。值得离开的和等待的人细细琢磨。在复仇情节的经典类型结构中,一般会形成主人公/敌人/帮手的关系,在进入关东山后,陈怀海碰到自己的帮手,然而还是没有任何套路中的谋划桥段,第一个好友在大雨天送了他一把伞,被陈怀海拒绝,说怕还不回来,第二个是猎人,送他一把枪,又被拒绝,第三个帮手小晴天,陈怀海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吃喝。遇到敌人坐地炮,又放走他。所以这看似是复仇,编剧并不着墨在行动的周密和勇猛上,实际上说的还是情感,规矩和陈怀海行事的格局。到最终陈怀海与由麻子相遇的一刻,原本设想的电光火石的战斗也没有出现,我们看到是一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老人,这种复仇已经没有它产生时的力量了。也许高满堂是想说迟到的正义并不是正义,也许是想说复仇本身是循环和叠加的暴力,它必须执行,又毫无意义。无论如何,隽永的故事应该保持它的多义性,我们任何下定义式的解读,都是片面的。
蘑菇有毒,不能吃了。有人说老蘑菇黑化地有点生硬,所以说看电视不要玩手机。翻我的帖子第19集,我是不是早就说这小子贼眉溜眼,貌似不是好人。我是不是这么说的!(敲黑板)其实铺垫早就有了,老北风被藏进地窖,陈怀海问每个人的意见,只有老蘑菇闪烁其词,王顾左右而言他。半夜心神不宁,频繁起夜,留下了一点反水的苗头。陈怀海一走,居然问三爷酒楼每个月的收支,这就和问鼎中原一个意思。喂瓜子,送肉丸,谋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拉拢三爷不成,听到陈怀海遭遇不测,遂起杀心,顺理成章。因为陈怀海是山,他从没起心动念想翻过去,现在山没了,他小瞧了三爷,以为那只是个小沟,垫一下就能拿到沙金、酒楼、谷三妹。没想到三爷也是个大棋党,知道要先去老白头处藏身,还记得吗,老白头一天没干活,喝了酒,三爷要给他免,老白头不答应,回家拿钱来付。老白头的人性早有一步步的交代,现在三爷在老白头家藏身,这个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了。情节都是前后关联和呼应的。三爷整天站在柜台边观察客人,陈怀海时不时走到他身边问他“看明白了吗?”,说明三爷最大的能耐就是识人,这一点陈怀海可能都不如他。所以三爷怎么会品不出,整个老酒馆剩下的人搓一堆,半拉子、聋子、哑巴,三个闷葫芦,桦子太蔫、小棉袄太莽,加起来都不如谷三妹厉害,所以三爷找到谷三妹,这一步棋就稳了。感觉在武力、心机和表演力上,老蘑菇和谷三妹可以棋逢对手,但老蘑菇对谷三妹动了心。俗话说“认真你就输了”,老蘑菇动真感情了,一定会被无悬念击倒,谈恋爱也是一样,先动情的人就有了软肋,就不可能赢。这方面的经验我三天三夜讲不完,哈哈。\
出了趟远门,好久没更新了,接下来我得说短一点,不然文字太长,写得累看得也累。写评论是为了提高自己,如果能给人以启发,再好不过。表态总是容易,但表达很难。尽管因为和作品无关的事儿,最近喷子形成的乌合之众把这里变成了骂街的地方,无论您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在评价一部作品时,请保持冷静和理性,评分代表一个人的审美、品格和对艺术的公正性。文艺青年不被庸众裹挟而去,文艺才有希望。
老蘑菇阴谋败露,陈怀海平安归来,但在这一集却做了一个反高潮的处理。陈怀海一回来就释放了老蘑菇,除了在场面上被所有人孤立之外,老蘑菇的日常活动被未受到任何限制,不怕手起刀落,就怕刀悬在头顶,却迟迟不见下来,让人心里发毛,在这里人物的行动选择,就是道德选择,当老蘑菇趁夜逃跑时,说明他并未有过忏悔,从不认为自己应该接受惩罚,他看到的是输赢,而不是对错。兄弟间一翻两瞪眼,所有事儿都摆在了明面上,此时似乎只有痛快的一击才能释放观众的压抑的情绪,然而陈怀海却突然让老蘑菇给他拔起了火罐。这是兄弟间一种亲密的互动,对于两个人来说,这都是最后一次,写一个泯灭人性的坏人是容易的,而塑造一个有独特行为和道德逻辑的反派,却十分困难。在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才发现,原来蘑菇并非天生有毒,他曾经救过陈怀海的命,也可以称得上是最崇拜陈怀海的人之一。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交情和情感,才让他不能容忍三爷横在了他们之间,成为陈怀海最为依靠和交心的兄弟,老蘑菇的主题可以总结为“一个人因为嫉妒,不容忍最为看重的人际关系遭到第三方侵入,而走向自我毁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蘑菇要置三爷于死地,因为于三爷的芥蒂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在加上在关东山的经历养成了狠毒的性格,当陈怀海不在身边时,老蘑菇失去约束,一直在压抑中的负面人格便呈现了出来。在老蘑菇离开的时刻,导演让镜头跟随他的背影,聚焦在他的腰间,腰带里别着陈怀海送给他的,须臾不曾离身的烟袋锅子,镜头向后拉到炕边,属于他的那份沙金原封不动的放在原地。老蘑菇带走了对陈怀海的情谊,放下了令自己迷惑和失常的欲望,在这场交谈之后,老蘑菇真正开始忏悔。人性并未灰暗到令人绝望的地步,这是高满堂留给这个世界的一点暖色。
谷三妹、小晴天和小棉袄在同一个屋檐下,让静水深流的剧情忽然像欢畅的溪水流动了起来,我很喜欢这个部分,放在下两集一起聊。今天就到这儿了。
小晴天跋山涉水为父报仇,小棉袄照顾弟弟一路找到自己的父亲,谷三妹似乎有隐秘的使命在老酒馆潜伏,三个女人,每一个人都有波云诡谲的命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这一台戏当然要像水滴跌进热油一样,噼啪作响。有网友觉得闹腾,以为她们一直在打闹和拌嘴,但这并不是插科打诨的过场,在此过程中,三人进行了权利关系的分配和定位,小棉袄只是个孩子,小晴天似乎是她天生的克星,无论在口头还是打架时,她都不是对手但当他依仗自己的父亲时,谷三妹和小晴天都要讨好着她,小晴天自居为陈怀海的红颜知己,理所应当地开始谷三妹与陈怀海的接近,然而她不可能翻过小棉袄设置的门槛,在三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谷三妹渐渐显示出了阅历和人格魅力上的优势,当小晴天与小棉袄冲突时,她只限定“女孩子不许抓脸”的前提,不强行阻止,也不放任自流,并且以柔克刚的化解小晴天和小棉袄对她单独的发难。虽然困难,但她掌控这全局,甚至陈怀海也不得不依靠她,来化解小晴天和小棉袄之间让他头疼不已的矛盾,所以谷三妹才警告陈怀海,自己以后可以随意进陈怀海的门,这也是一种对权利关系的定位,她已经有了这种自信,就要逼对方摊牌了。所以陈怀海说她“知情不报,没功劳。”时,要转身就走,他知道没有谷三妹,小晴天和小棉袄早就把房子点了,他是心虚,回避问题。
岳红惊魂一瞥的表演,虽然篇幅不多,但很难想象她是让自己投入到这种状态当中的,棉袄娘来到老酒馆,核心的台词只有一句“我这身子骨怕是不行了,我来就是想看看你,看看孩子。”有喷子在论坛骂街,说不合逻辑,为什么身体好时不来,生病时却跑来,觉得虚假,其实是他们根本没有到达棉袄娘的境界,无法体会到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就是要展现出一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时的矛盾,棉袄娘身上的关键词我认为一个是“承受苦难”,一个是“牺牲所有”,陈怀海说她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所以当举家团圆之时,她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果身体还好,她只要知道丈夫和儿女过的安康,或许由于悔恨和无法逃离的现状,根本不会来打扰。但当她感觉自己已经支撑不下去时,她几乎要让人一路架着来到老酒馆,因为这是最后一面,她要远远的看一眼自己的儿女,她不想再进入陈怀海的生活,她不能接受家庭的温馨,一方面来说,陈怀海越是嘘寒问暖,儿女越是孝顺体贴,她的内心就越感到加倍的痛苦,因为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就不能给丈夫和儿女一个梦,然而再去撕碎它,她不能死在亲人面前,不能死在亲人围绕着的房间里,不能让他们去憧憬未来,所以棉袄娘和小晴天、谷三妹的交谈,给陈怀海缝袜子,抱着小棉袄、桦子,看起来是正常生活,其实每一项都是在安排后事,岳红的表演没有一点痕迹,无法评论,过去,棉袄娘在陈怀海的回忆中,是“生离”,现在棉袄娘来到老酒馆的故事,是“死别”。
棉袄娘是剧中一位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女性,总有人用一种所谓三观的标准,来对文艺作品进行道德审查,认为忍受、承担与自我牺牲的女性形象,应该归入封建之列,但这些家伙,东西方任何经典文学形象中,从不缺乏对女性这种高贵品质的歌颂。棉袄娘拖着病入膏肓的身躯而来,伏在自己哥哥背上沉默的离开,在她和家庭相处的短暂时光里,每一天都在安排陈怀海、小棉袄、桦子未来的生活,从大到为小棉袄找一个代替她的母亲角色谷三妹,到半夜爬起来为陈怀海缝一双袜子,她濒临死期,终日无休。即使在将死之时,也要避免影响到丈夫和孩子未来的生活。最终她被老北风背着,在崎岖的山路中,兄妹两人的对话,像是在谈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他们离家越来越远,却像是在谈论回家,导演表现棉袄娘的死亡时,没有像过去的电视剧一样,让演员翻白眼、歪头,逼着做出令人尴尬的表演。他只是让棉袄娘的手从老北风的身上垂落了一下,老北风暂停脚步,这一瞬间,导演抹去了声效,只留下了背景音乐,这一点小小的改动,令整个场面回味无穷。
小晴天的性格在人前绝不认输的,但谁也打不败爱情,无论你多么强势,都过不了这一关,她是真的爱上了陈怀海,所以决不能接受陈怀海拿她当女儿,她嫉妒谷三妹,但有明白无论从那个方面陈怀海选择谷三妹,才是正确的选择。在这些感情关系中,小晴天对陈怀海的爱情是最纯粹的,所以,要么一切,要么全无,没有中间地带。
小棉袄有了娘,就有了家教,娘离开了,就学会了承担。上翘的束发变成了两个小辫儿,代表着女儿身份的回归。所以当她对陈怀海说娘没有了,我来照顾你时,可想而知陈怀海内心的澎湃程度。陈宝国这场戏演的一点都不激烈,但我估计可能是对他挑战最大的一场,我不懂表演,瞎说,当小棉袄拿出她做的棉袄时,陈怀海的心就应该要跳出来,当她说要代替娘来照顾爹时,热泪就应该夺眶而出了,再到试衣服,努力的扣扣子,发现衣服小了,既
感动又克制,内心沸腾表面又要装作日常。真的演得太好了,表现一种往里收的内敛 的情感,没人能比他做的更好了。
马旅长的出场侧面体现了中国抗战的艰难,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一击即溃,主要原因在于多年军阀混战,各自为战,再加上农业社会的闭塞和愚昧,导致中国未能建立一支现代的国防军,在面临已经完成工业化的日军时,一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兵员杂冗,普遍没有文化,马旅长身上沾染着东北军土匪出身的气质,看起来这个成天喝酒、吃饺子、抽大烟、睡大觉的人,根本不能承担守土职责,但他还保有一种“勇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精神,这是陈怀海始终不放弃他的原因。马旅长始终在躲藏之中,在破庙、大通铺、陈怀海卧室,甚至在箱子中,他像一只地鼠一样钻来钻去,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思想召唤,中国在东北的抗战,只能是这样挫败和狼狈不堪,最终,马旅长决定不再躲藏,宁愿杀身成仁,也要履行军人的义务,谁能说,这不是为了陈怀海每天用心提供的饺子和酒呢,为了老百姓敬的一杯酒,愿意牺牲自己的一条命,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陈怀海给谷三妹房门的钥匙,要把家交给她,是在知道谷三妹的身份之后。在平常的日子里,陈怀海始终不肯正视两人的关系,但当谷三妹时刻准备慷慨许国,把脑袋别在腰上,并可能引来毁家灭族的风险时,陈怀海却决定和她和在一起,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爱情,它触及了更深远和更重要的情感,谷三妹做好了成为烈士的准备,陈怀海就要站在她的身后,在民族危急存亡之际,他不可能成为一场战争的旁观者。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方先生就是这样的另类,他的身上反应了中国人所推崇的“气节”。有些观众用现在的思维去判断当时环境下方先生的选择,认为他毫无策略、不讲手段的反抗,是一种蛮干,而不是勇敢。然而有人曲线救国,就有人直接和侵略者刚正面,有人选择先保存自己在打击敌人,就有人选择为打击敌人先牺牲自己。不然我们如何理解谭嗣同明明可以逃跑,却选择了自陷监牢,王国维明明没有遭受到任何危险,却留下“经此事变,义无再辱”遗言后投河。这样的人不会太多,但一定要有一两个,没有人慷慨赴死,怎么会有人前赴后继。沧海横流、防线英雄本色。拥兵自重的各路军阀还在精心计算自己的得失,大多数老百姓在酒馆谈笑风生,褒贬臧否街面人物,只有一个没有片瓦遮身的的艺人挺身而出,实在令国民汗颜。
日本军官一定要在亲善大会上逼方先生讲出“亲善”二字,日本警察带着挨打的日本学生,来找桦子和小棉袄断案。这和过去抗战剧的类似情景十分不同,有人说侵略者怎么还来讲理,而不是一枪把你崩了,为什么非要招安最具反抗意识的人,而不是直接关进监牢。这方面就不说太细了,侵略者不只是来抢完东西就跑,而是要坐下不走,把占领区变成殖民地,不只是侵略,还想统治施政,所以他一方面烧杀劫掠,一方面维持治安,在这里奴役,在那里展现“友善”。这是比攻城略地更可怕的综合战争,侵略者不只是到处追老乡家母鸡的那种形象,他们组织严明、策略清晰、有切实的手段,有长远的规划。想清楚这一点,会明白为什么抗战会持续那么多年,进行的那么艰难。方先生知道自己是飞蛾扑火,这是山河破碎时它已经想好的结局,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战争扭曲所有正常的感情,桦子对小樽产生的情感是美好而自然的,初恋总是在还未意识到发生时就已经存在,少男对少女渐生情愫,以致将她视为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东西。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常见的状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也要在两个世代为敌的家族对立背景之下。如果后者的故事值得永久流传,那前者的选择也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初。陈怀海基于民族感情,生活历练和对环境的了解,出来阻止桦子的感情,是因为他知道这种结合不会有好的结局,也得不到正面的评价,并不是出于对日本平民的恶意,然而,桦子也没有什么错,喜欢一个人,当然就不该在意她的身份、背景和经历。人是很难轻易分清善恶的,选择也是不能随便判断对错的,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处在两难境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难之时,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要求也,随着日本在正面战场的势力,对后方的掠夺越来越肆无忌惮,日本浪人横行街头,斗狠撒泼,却没有人敢上前阻止。在一场世界大战中,一条性命有什么重要,一次决斗也不对战局有任何影响。但国家衰败,不能保护自己的百姓,已是真正的国耻,如果每个人都保持沉默,那么国家也不可能站的起来。小棉袄身上的戾气逐渐消失,变得越来越柔和,或者说当她找到父亲,并且把谷三妹当成自己的母亲之后,终于不用包裹那么厚的壳了,又变回了最初的自己。
陈怀海和黑木的巷战,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西部片、剑戟片,《用心棒》《椿三十郎》《正午》《荒野大镖客》之类,正邪双方迎面对决的场景总是令人心潮澎湃,然而从类型片的角度,这两集情节推进和气氛营造上又是反类型的。这里设置的一个两难处境是陈怀海不会赢,但必须迎战。所以一直花大量篇幅表现谷三妹、三爷和周围其他人对他的阻挠,渲染黑木的败坏的道德和精湛的武技。陈怀海没有直接表达对胜利的渴望,也没有表露对失败的担忧。在决战之前,编导用一个小细节,让陈怀海一直认真地吃着红烧肉,陈宝国的表演里透露着一些对结局不可预测的紧张,似乎在克制一种焦虑,反而让人物的处境更趋于真实。半拉子晚上偷看黑木练功,三爷分析陈掌柜可能凶多吉少。这些对为哑巴最好的抉择最好了铺垫,从开始到现在,哑巴一直没有直接和陈怀海表达过什么,当他做好决定时,观众也蒙在鼓励,哑巴和聋子平时就像一个人一样形影不离,当半夜哑巴突然转头像聋子说一些很伤感的话时,我想聋子会觉得有些肉麻,或者没意思,因为越是兄弟之间,越不可能突然抒情,聋子并不知道这是哑巴在向自己告别。聋子遍体鳞伤回到老酒馆,说出黑木用刀的习惯。陈怀海冲向黑木,画面闪回到聋子的最后的遗言“我一直拿掌柜当自己的爸爸”如果不是自认已经完成使命,聋子也许会把这句话永远藏在心底吧。
小棉袄是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我早说,一开始产生的误会,最后都会转为叹息,其实小棉袄从来没有开口向别人要求过什么,她从出场到到最后,看似一切不合情理的行为都是为了别人,开始为了保护桦子,为了找回母亲,不停的折腾陈怀海和众人,在母亲离开之后,忽然成长,俨然成为一个几乎完美的形象,就当我以为生活画卷即将展开时,却突然走到了终点,犹如霎那烟火,短暂又璀璨。陈宝国的表演已入化境,台词不多,基本上做到了字字锥心,从听到小棉袄入狱的消息时,想要两腿发软,表现出难得的脆弱。
导演设计了一段陈怀海走上的街头的戏,只保留背景音乐,不明就里的群众一一打召唤,陈怀海麻木的还礼,这一刻镜头已经进入了陈怀海的心里画面,陈怀海的整个世界已经坍塌,生活从此丧失了核心的意义。在陈怀海进狱探监时,陈宝国表演时始终躲避着小棉袄的视线,这种不忍心、歉疚和欣慰之情,究竟是何种滋味,也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和创作经验,很难想象这种的离别场景改如何处理,导演没有为难演员,选择了极简的方式,不给陈宝国面部特写(我感觉这没有办法演的出来),枪决之时,画面前景是桌上供奉着为小棉袄酿的一坛酒,随着镜头向前慢慢推动,越过酒坛上的红绸,观众看到陈怀海似乎一夜之间染成白色的头发,画外一身枪响,陈怀海如中枪一般颤抖一下,站起身,小棉袄给他做的外套无声地掉落在地。一切都在镜头的运动和剪辑之中,不需要用语言来解释,如果真有一种叫电影感的东西,那这就是了。
终于到了大结局,之前有点不想在豆瓣记录了,因为网上现在戾气越来越重,碰瓷骂街之风盛行,豆瓣在朝着低龄化、粉圈化的方向发展,更多人都急着战队表态,几乎不能认真地进行欣赏作品和进行文艺评论。王小波曾经说过“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作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一支公兔子,就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乘法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投票代表着观众的审美和对待作品的公正性,而不是为了发泄态度和自我标榜。一方面,粉丝因为对一个流量明星的追捧,完全不计较一些言情、耽美剧在基调、格局、结构和细节上的全线崩盘。另一方面,又有人因为对《老酒馆》中某个情节,某个人物的好恶,对创作团队的诚意和水准进行全盘否定。再加上各种营销团队和水军组织的进入,豆瓣俨然成了一个营销阵地,官方在保障评分公正和恶意言论上毫无作为,这是我最后一次写追剧笔记,不用骂我了,谢谢,换地方了。
《老酒馆》最后三集有两场团聚的场面,但都不能算是happy end。第一词是陈怀海生日,邀请所有街坊拍全街福,老警察为了能在照片上给自己留个位置,冒着生命危险刺探了日军的情报。虽然看起来是老警察在帮陈怀海,但换一个角度,老警察的行为,让它赶在在日军战败之前,参与了抗日,走向正确的阵营,获得了陈怀海于好汉街群众的承认,最后能一起进入拍全街福,也是一种民间给与的国族认同,这是是陈怀海从一条沉船上把老警察救了回来。日本人要撤离,小樽留了下来,桦子终于完成自己的心愿,在她们的婚姻上,小樽隐藏的秘密却突然败露。我一直认为,从结构上看,商业叙事艺术的最大魅力就是悬念的魅力,有的人觉得这个情节多余,而我却觉得这段处理把悬疑的气氛保证到了最后,观众可以原谅小樽作为日本人的身份,桦子也可以小樽结婚,但历史不原谅她,命运不原谅她,经历不原谅她,小樽所处的环境让她不可能片雨不沾身的进入安宁的生活,日本军国主义也从未曾放弃对平民的改造和洗脑。在小棉袄受难时埋下的悬案得到了解答,桦子的婚礼成了小樽的忌日,战争不可能在休战之时就结束战争的创痛,两个民族间不可能就此握手言和、相安无事,战争的后遗症需要几代人客观面对,理智处理。
陈怀海最后以一场独角戏为整部戏拉上了大幕,老酒馆里,有人来,就有人走,只留下一坛坛老酒,放在酒馆的某个角落,让他不停拂去灰尘,一一对话,独自品尝苦涩的滋味。清晨到来,陈怀海打开迎客的大门,崭新世界的光线涌入,让人想起了《红楼梦》的终章“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然而这个结尾虽同样苍茫,但又像是充满生机,老酒馆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改换成各种奇奇怪怪的名字,又最终改了回来,它记录了一个民族对于传统价值的改革、颠覆和回归。
昨晚独自看了期待已久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很享受,在微博上胡乱发了一通感想。今天想正儿八经写点什么,但从何写起?想想自己做服装也写点故事,就从电影里的人物造型说去吧。
这部电影改编自老舍1943年的短篇小说——故事背景设在1940年代,抗战中的重庆。虽在那个年代,但到了影片中的主场“树华农场”,却有脱离尘世之感,如陶渊明所述世外桃源,与时代无关。因此如把影片中的置景、服装造型和人
昨晚独自看了期待已久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很享受,在微博上胡乱发了一通感想。今天想正儿八经写点什么,但从何写起?想想自己做服装也写点故事,就从电影里的人物造型说去吧。
这部电影改编自老舍1943年的短篇小说——故事背景设在1940年代,抗战中的重庆。虽在那个年代,但到了影片中的主场“树华农场”,却有脱离尘世之感,如陶渊明所述世外桃源,与时代无关。因此如把影片中的置景、服装造型和人物口音抛却——这个“树华农场”即使放到现在,某个建设中的新农村,抑或某个城市中的创业公司,想来故事都是成立的。因其主旨是讲中国的人情社会,而主角丁务源便是深谙人情之道,在庞杂的关系中不断周旋总能化矛盾冲突于无形的“Mr.No Problem”(没有问题先生)。他的一言一行、一词一句、一颦一笑,在电影的放大镜下,把重人情的荒诞也放大到了极致,细细想来,好笑,又令人感到恐惧。
丁务源由范伟主演,去年范伟凭此角获得金马奖影帝,昨天看了电影,实至名归。导演梅峰在谈创作时就说到,看到小说中的丁务源立马就想到范伟。他的形象与丁务源一拍即合,演技也着实为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语动作加持,把这个老练油滑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说是怎么写的呢?先来看老舍的原话——
“四十来岁,中等身量,脸上有点发胖,而肉都是亮的,丁务源不是个俊秀的人,而令人喜爱。他脸上那点发亮的肌肉,已经教人一见就痛快,再加上一对光满神足、顾盼多姿的眼睛,与随时变化而无往不宜的表情,就不只讨人爱,而且令人信任他了。”
不知是不是“肉都是亮的”那一句令导演灵机一动。范伟确实讨喜,让人见了就不禁发笑。然而老舍先生刻画最妙的却是丁务源的衣着——
“最足以表现他的天才而使人赞叹不已的是他的衣服。他的长袍,不管是绸的还是布的,不管是单的还是棉的,永远是半新半旧的,使人一看就感到舒服;永远是比他的身材稍微宽大一些,于是他垂着手也好,揣着手也好,掉背着手更好,老有一些从容不迫的气度。他的小褂的领子与袖口,永远是洁白如雪;这样,即使大褂上有一小块油渍,或大襟上微微有点折绉,可是他的雪白的内衣的领与袖会使人相信他是最爱清洁的人。”
用爱做裁缝的我妈一句话说,“领袖领袖,衣服就是领子与袖子最重要”。你看丁务源,即便身上有点点龌龊,都被最重要的“雪白的领与袖”遮掩。人们看他只记得他领口的洁白如雪,哪顾身上的肮脏和背后的不整洁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影片一开场,丁务源的第一个镜头就从他照镜穿衣开始,那宽大的长袍上身,朴素的颜色,洁白的袖口,布的质地厚质,既像穿了些年数了,又没有破旧不堪。他对着镜子说了句“三太太”,马上就要靠这一身踏实稳重的“戎装”,去解决问题了。
这明显是原来拍抗日神剧的那班人吧!怎么,被全国人民骂的狗血淋头,现在换个马甲又来改拍警匪剧了???
你说代表人民警察形象的女狙击手每杀一个人都要冷笑一下,是个什么意思?就这么杀人如麻?比较像是变态杀手吧。
再个拍摄形式上很明显就是把抗战神剧的红缨枪,大砍刀等等换成AK而已,那叫一个土啊
这明显是原来拍抗日神剧的那班人吧!怎么,被全国人民骂的狗血淋头,现在换个马甲又来改拍警匪剧了???
你说代表人民警察形象的女狙击手每杀一个人都要冷笑一下,是个什么意思?就这么杀人如麻?比较像是变态杀手吧。
再个拍摄形式上很明显就是把抗战神剧的红缨枪,大砍刀等等换成AK而已,那叫一个土啊!
后期剧情之离谱也是没谁了!真的,拍片的和演片的智商真的需要补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