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91925
  • ◆不辞冰雪◇
    2021/1/31 1:40:59
    我也想要一把“脑内对话枪”

    全员演技okk!第一次认识萧正楠和张颖康还是看《公主嫁到》时候(暴露年龄?_?)现在两个人男一男二都演得好好!林夏薇的哭戏一点儿不尬 甚好!(但是怀表和口头禅搞的太动漫化了吧…再加上xxx杀人事件 这种命名,有女版金田一那味儿了..后来也有爷爷了 可以和金田一用同样口癖了)

    ——//剧透分解//——

    <

    全员演技okk!第一次认识萧正楠和张颖康还是看《公主嫁到》时候(暴露年龄?_?)现在两个人男一男二都演得好好!林夏薇的哭戏一点儿不尬 甚好!(但是怀表和口头禅搞的太动漫化了吧…再加上xxx杀人事件 这种命名,有女版金田一那味儿了..后来也有爷爷了 可以和金田一用同样口癖了)

    ——//剧透分解//——

    刘佩玥又是单箭头啊啊啊搞什么呀!降魔的我已经够心疼她了!而且一起经历十一个案子就变心 多多少少觉得就是对阿玉不公平啊QAQ 另外我们易Sir怎么就不配感情线了?我就很喜欢他 哼~还为了突出女主智商而弱化了易Sir破案能力。以及拉姑通过解密猜到的地窖 没证据 好申请搜查令吗?

    喜欢福至姐一家的家庭氛围;喜欢女主名字暗喻结局的这个设定;喜欢了哥...做的那把枪!在脑内响起的声音是什么感觉啊(跑题下 想到《三体》里汪淼眼前浮现的计时)喜欢讲到传说时提起不同版本和背后暗藏的秘密,这确实是一种混杂艺术性 人性 民族特性和文学性的文化传承,很有意思。

    里面的各种造密室手法没有特别让我惊艳的,要说精彩密室 还是金田一!

    剧情紧凑 用科学解释鬼故事 主线案子原本很好猜,但和贝儿事件 傅老师事件扯到一起就增加了精彩度 算是不烂尾吧,四星~

    P.S. 顾盼倩这个名字起得好好听!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和有“看”意向的顾字正好搭配~另外三个字读起来铿锵有韵律又顺口诶w!Dr.顾的确是沽名钓誉之辈,但起名力我是认可滴!

    【详细】
    13177772
  • 才录达西
    2018/8/17 20:58:10
    一锤子就是一辈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雅各布原来是个证券经纪人,因醉驾致人死亡入狱。我们总寄希望监狱能改造人,的确如此,不过与我们希望的方向不同,“警察有警察的原则,黑帮有黑帮的原则”,为了在监狱里能活下来,雅各布变成了“钱哥”,按里面的规矩参与了一系列事情,被不断加刑,从17个月加到了17年。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雅各布原来是个证券经纪人,因醉驾致人死亡入狱。我们总寄希望监狱能改造人,的确如此,不过与我们希望的方向不同,“警察有警察的原则,黑帮有黑帮的原则”,为了在监狱里能活下来,雅各布变成了“钱哥”,按里面的规矩参与了一系列事情,被不断加刑,从17个月加到了17年。等...  (展开)
    【详细】
    9599254
  • 克隆小丸子
    2019/5/3 19:51:31
    高甜必须配上高虐,谁说爱情就只有傻白甜

    《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在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开播,集齐了众多热播剧的元素:高甜+高虐+高颜值+演技+老戏骨,顺带加了悬疑和警匪。

    班底不错,导演毛卫平导演过《平凡的世界》、《这里黎明静悄悄》这种8点档正剧,总编剧王焰珍,是导演夫人,老编剧了,有《汉城之恋》、《国际航班》这种90年代的都市爱情剧打底。

    五一剧荒,冲着陈晓和景甜的颜值,点开看,没想到收获了不少惊喜,虽然也有

    《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在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开播,集齐了众多热播剧的元素:高甜+高虐+高颜值+演技+老戏骨,顺带加了悬疑和警匪。

    班底不错,导演毛卫平导演过《平凡的世界》、《这里黎明静悄悄》这种8点档正剧,总编剧王焰珍,是导演夫人,老编剧了,有《汉城之恋》、《国际航班》这种90年代的都市爱情剧打底。

    五一剧荒,冲着陈晓和景甜的颜值,点开看,没想到收获了不少惊喜,虽然也有诸多高甜戏份,但是一点都不傻白甜。还让我成了陈晓的路人粉。

    ?(? ???ω??? ?)?

    10154435
  • 唐山
    2020/12/16 13:39:43
    给这部戏打一星,有点过了……

    “打一星的朋友,您真的看剧了吗?”因男主角林更新(饰严谨)在微博上怒怼网友,导致《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遭遇滑铁卢——打一星的网友从7.7%飙升至44.9%,使全剧评分从6.8分直降至4.8分。显然,该剧成为“一星暴力”的又一受害者。

    客观地看,《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由于剧本原因和导演的拍摄手法,确有一些缺陷:

    “打一星的朋友,您真的看剧了吗?”因男主角林更新(饰严谨)在微博上怒怼网友,导致《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遭遇滑铁卢——打一星的网友从7.7%飙升至44.9%,使全剧评分从6.8分直降至4.8分。显然,该剧成为“一星暴力”的又一受害者。

    客观地看,《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由于剧本原因和导演的拍摄手法,确有一些缺陷:

    其一,它将爱情故事与悬疑故事结合在一起,前者较完整,后者略不足,且镜头语言偏重前者,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弱的悬疑戏,凸显了细节上的缺陷。

    其二,故事量不足,不得不大量采取逆叙、倒叙、插叙等手法,时间线被打乱后,观众不得不以人物为标记物,则观众们会更多关注林更新、盖玥希(饰季晓鸥)、秦海璐(饰小美人)、杜淳(饰赵廷辉)等人的表演,尤其是林更新,因剧中角色太多元,既是情感戏主角,又是悬疑戏的主角,压力山大,更易引起争议。

    我们都生活在信息时代,其根本特征是分化。在这个时代,人们会将传统类型剧不断细分,分得越细,越可能吸引眼球。

    以小说为例,传统小说分成严肃小说、通俗小说,也就够了,可网络小说却可细分为玄幻、仙侠、奇幻、科幻、都市、游戏、体育等。表面看,武侠和仙侠似是一类,但仔细阅读,会发现它们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即使是仙侠,仍可细分为现代修真、洪荒封神、奇幻修真、BL修真、GL修真等,彼此的审美趣味迥然有异。

    这意味着,《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式的综合可能是走不通的,正如当年的互联网钢琴、掌上笔记本电脑等一样,表面看,它综合了两种不同的产品,扩大了受众面,但实际上,却出现了“1+1<1”的效应。

    部分网友不喜欢《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很可能出自“互联网原住民”的本能,这无可厚非。他们天然厌恶综合,喜欢更犀利、更独特的体验。

    可事实是,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太严谨的世界上,在具体生活中,遭遇的“不合逻辑”的事,远比“合逻辑”的事多。我们自己的人生大多不符合“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套路,包括情感生活,如果离开巧合、奇遇、偶然,几乎无法成立。如果以生活为标尺,《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的那些BUG,很多是可以理解的。平心而论,从国产剧整体的角度看,《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应属中上之作,而林更新的表演可圈可点。

    在剧本中,严谨的人设过于拔高,又是富二代,又是退役武警(剧作者忽略了,武警与警察分属两个系统,武警的工作与探案关系不大),又是情场高手,又是卧底,此外年龄还不能太大,还有青春感……如此多面,对表演的层次感、多样化提出巨大挑战,但林更新的表演努力与现实生活建立了联系,所以在剧中,严谨的表现并不违和——观众会吐糟情节上的缺陷,却很少有人吐槽他“跳戏”(即人物演绎未扣入情节)。在“偶像+硬汉”这个难度惊人的组合中,林更新的表演经受住了考验。

    投入越多,就越可能让人变得敏感,越希望得到观众的理解,林更新的微博发声,可能是受此心态影响。可遗憾的是,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在表达世界本应有的灰度上,还没有太多积累,网友们更愿用非黑即白,来抵消生活的含混。

    一部剧的观众可能只占人口总数的1‰,可一旦成为“互联网事件”,关注者就可能迅速飙升到1%,乃至10%,他们本非目标观众群体,只需看两三集,哪怕只是听听别人的说法,甚至是对你的话语方式不满,就会用1星来表达态度,从而导致评价的失准。可问题是,如果讨好大众比专注业务更重要,长此以往,谁还兢兢业业钻研表演?谁还努力把作品拍好?谁还敢为自己的创作辩护?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国影视剧还是一个孩子,教训它可能有利于它的成长,但也可能让它失去自信,没有自信,它可能永远无法做出好作品,最终受害的还是观众。原则是重要的,但宽容也很重要。正如胡适先生所说:“宽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

    中国影视剧要发展,前提是活下去、有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给《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打6.8分,还是合理的,至于林更新的表演,考虑到补救了不少剧情脱榫处,我愿意打8.0分。

    【详细】
    130591915
  • 山小鄂
    2017/8/14 22:18:59
    《风中奇缘》影评:是文明还是野蛮
    迪士尼习惯了描绘童话,我却融不进它描绘的童话之中!
      《风中奇缘》是迪士尼出品的一部经典的动画片,印地公主pocahontas在英国人踏入自己的领地中疯狂开矿的时候,在两族纷争白热化之时,救了探险家约翰·史密斯,并且化解了两族之间的纷争,最终,贪婪的总督被俘,pocahontas选择留在家乡带领族人,约翰·史密斯则受伤返回英国,结局凄美而又有遗憾!
     &
    迪士尼习惯了描绘童话,我却融不进它描绘的童话之中!
      《风中奇缘》是迪士尼出品的一部经典的动画片,印地公主pocahontas在英国人踏入自己的领地中疯狂开矿的时候,在两族纷争白热化之时,救了探险家约翰·史密斯,并且化解了两族之间的纷争,最终,贪婪的总督被俘,pocahontas选择留在家乡带领族人,约翰·史密斯则受伤返回英国,结局凄美而又有遗憾!
        如果世界都像影片中描述的这样该有多好,然而资本原始积累的真实过程暴力而又血腥,几时这样温和过?
    一场名为淘金的探险活动,探险家们在总督的带领下乘风破浪,远离英国,前往印度。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印度大肆破坏,竟厚颜无耻的宣布:我们是来帮助你们“to be civilized” 呵呵,可笑!

        文明,多少罪恶假汝以名?
    贪婪,多少罪恶因汝而起?

        历史不是迪士尼,贪婪背后的真相往往是血腥而又残酷的!拥有先进武器的的英国侵略者强势的侵入了印第安人原本安静的蛮荒状态,凭借得天独厚的先进武器优势,恣意抢掠当地自然资源,疯狂开矿,砍伐树木,烧杀抢掠而已,所谓“文明”不过是“贪婪”身上所披的国王的新衣。明目张胆的谎言却被千万人矫饰,信奉,置若罔闻,任罪恶的传播者为所欲为。实在令人痛心。
    也是,人的本性是贪婪和利己的,各人自扫门前雪,总要有点光鲜亮丽的东西来掩饰自己阴暗的内心。
         楚人无罪,怀璧其罪。印度无罪,储金其罪。以发展为名的强势入侵是否正确且留于历史学家探究,先说说这强加的文明进步是否真的被土著人所需要!
    土著之所以为土著,是因为他们没有被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套胡编乱造的规矩所改变,仍然生活在最原始的自然状态,他们依靠自然生存,有限度的从自然母亲身上获取生存资源,并时刻对自然保持着一颗热爱和敬畏之心。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能够与其他生物和睦相处,遵循着自然界最原始的平衡状态,落后的工具限制了他们的破坏能力,使得他们向自然低头,敬畏自然。所以那些原始丛林中的居住者永远也不会做出破坏自己生存的生态系统的事情。而是与自然和睦的相处,热爱自己驻足的每一寸土地,懂得每块石头,每棵树,每个生物,能听野狼嚎冷月,能看山猫咧嘴笑,与世间万物紧紧相连,循环往复!
        再看我们所谓的“文明人”都干了什么,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的人类,多发几颗原子弹能够毁灭整个地球。为了追求利益无节制的盲目大生产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明明对环境恶化充满了畏惧却依旧没有停止追求利益的脚步,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控制得住自己不断膨胀的贪欲!
    人在做,天在看,若一个人,一个种族对什么也没有敬畏之心之时,便是它猖狂至极之日,至于突破极点之后的结局是什么,恐怕没有人想去面对!
        究竟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左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而已!
        以前我最是反对老子,什么小国寡民,统统都是历史的倒退!现在,我最是敬重老子,人未开化之时才是最单纯快乐的!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原始的自然状态令人着迷!若身体无法脱离羁绊,心灵回归也是不错的。若你失去方向时,不如哼一下柳树婆婆唱给pocahontas的歌,听听风,看看云,求一时心安也好!
        Listen with your heart, and you will understand. let it break upon you, like a wave upon the sand!
    【详细】
    87501768
  • 丽丽贝特
    2016/7/23 23:47:20
    等你50岁也能把身材管理那么好再来说男女主没有真爱吧
    果然有口碑或好看的剧在豆瓣评分就是低。有些弃剧就是一句话,就好像弃剧就代表逼格高一样。
    只想说,三集以后没有看是你的损失。
    这剧好笑又不落俗套,每个配角包括公司里的那些吃瓜群众,演得都很好。妈妈尤其演得好然而又不抢戏。主角就更是不错了。
    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笑最印象深刻而且不烂尾不肉麻不做作的日剧,现实感强,每集描述的问题也很接地气。想看大叔少女恋的自然是别想从这部老戏骨飙戏的剧中
    果然有口碑或好看的剧在豆瓣评分就是低。有些弃剧就是一句话,就好像弃剧就代表逼格高一样。
    只想说,三集以后没有看是你的损失。
    这剧好笑又不落俗套,每个配角包括公司里的那些吃瓜群众,演得都很好。妈妈尤其演得好然而又不抢戏。主角就更是不错了。
    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笑最印象深刻而且不烂尾不肉麻不做作的日剧,现实感强,每集描述的问题也很接地气。想看大叔少女恋的自然是别想从这部老戏骨飙戏的剧中找了,话说鳄鱼脸大叔和莲佛美沙子亲热戏谁看的下去。
    至于说美少女只能被鳄鱼脸大叔抢走这回事,真是角度问题。我还觉得这么好的老男人居然只能被小妹妹抢了。
    其实大叔的年龄感并没有很强,可能是日本人注重仪表和服装的原因,有几个50岁的男人身材像剧中这二位。如果身形爆肥五官沮丧难免老人体味思想陈腐,但这位大叔除了身材管理出色外,情商也很高啊。还有80岁的爷爷,身材打扮谈吐,也并不是人们眼中的老人啊。
    我想到冯巩大叔的那部《生活有点甜》在豆瓣的评分是8分以上,但评论里也有一堆几个字就弃剧的人,然后一堆短评为这部剧非常不平,就因为是讲老故事没有小鲜肉和网红脸,就武断低分,虽然是你的自由,但也让豆瓣离IMDB又差了好几个Mtime。
    好在7分以上,说明还是有大批群众高分拉回来了。
    心疼那些靠豆瓣评分看剧的人。
    【详细】
    8005567
  • 胚胎干细胞
    2018/8/29 6:59:44
    人狼恋:你饶他一命,我陪你一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看到最后突然生了一窝狼崽,让我一脸懵币,才知道是只母狼,可是她什么时候授精的,我怎么没看到。刚想骂柯达这个畜生。。。 后来经过朋友提点,说里面有只黑色小狼崽,那说明是中间科达被黑狼群围攻时,阿尔法在黑狼耳旁嘀咕一句,黑狼群就撤退了,她犹犹豫豫的跟黑狼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看到最后突然生了一窝狼崽,让我一脸懵币,才知道是只母狼,可是她什么时候授精的,我怎么没看到。刚想骂柯达这个畜生。。。 后来经过朋友提点,说里面有只黑色小狼崽,那说明是中间科达被黑狼群围攻时,阿尔法在黑狼耳旁嘀咕一句,黑狼群就撤退了,她犹犹豫豫的跟黑狼走,...  (展开)
    【详细】
    9621253
  • 沉默的大多数
    2017/12/2 21:50:47
    颜值拉低智商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很气人的剧 作案手法和柯南差不多,主角能力是第一发现尸体,从而成为重点嫌疑人。 日本人都不看柯南吗?发现的尸体消失后再次出现,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为了不在场证明设计的! 连续六集都是如此,主角也打脸了六次,结果到了下一集主角还把脸伸过去。 不管几此都是这个警...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很气人的剧 作案手法和柯南差不多,主角能力是第一发现尸体,从而成为重点嫌疑人。 日本人都不看柯南吗?发现的尸体消失后再次出现,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为了不在场证明设计的! 连续六集都是如此,主角也打脸了六次,结果到了下一集主角还把脸伸过去。 不管几此都是这个警...  (展开)
    【详细】
    8959255
  • 妙介子
    2022/5/5 20:50:42
    大毛昭示天下——《烈日阳光》
    今天聊聊俄罗斯电影《烈日阳光》。 片名 Солнцепёк / Hot Sunlight / Solntsepyok / Солнцепек / Hotsunlight (2021)。 这是一部俄罗斯出品的战争题材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2014年的顿巴斯战争,通过东乌平民视角,展现战争给当地人带来的巨大灾难。 当大毛选...
    今天聊聊俄罗斯电影《烈日阳光》。 片名 Солнцепёк / Hot Sunlight / Solntsepyok / Солнцепек / Hotsunlight (2021)。 这是一部俄罗斯出品的战争题材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2014年的顿巴斯战争,通过东乌平民视角,展现战争给当地人带来的巨大灾难。 当大毛选...  (展开)
    【详细】
    14380245
  • 033
    2016/1/6 16:27:08
    剩男剩女文化普遍性分析
    这是一篇大杂烩。
       最近在读一本书,是清华大学的一位外籍学者写的,叫《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是关于中国的剩女现象及其起源以及女权运动的,虽然我对其中有些数据有质疑,但是如果大家有兴趣,都建议去读一下。此书涉及敏感内容,只有英文版,但是作者是有微博的,名字叫“洪理达tsinghua”。刚刚看到微博说在港台也上市了。刚读完就
    这是一篇大杂烩。
       最近在读一本书,是清华大学的一位外籍学者写的,叫《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是关于中国的剩女现象及其起源以及女权运动的,虽然我对其中有些数据有质疑,但是如果大家有兴趣,都建议去读一下。此书涉及敏感内容,只有英文版,但是作者是有微博的,名字叫“洪理达tsinghua”。刚刚看到微博说在港台也上市了。刚读完就和一位同是“剩女”的朋友气愤地讨论了一顿,又很巧地看到了这部纪录片。
       这是一部很理性的相亲片子,里面的人都讲道理,ta们会听你陈述产生共情并理解讲话的人,慢慢的妥协,但是对于中国剩女的现实生活只有很小的借鉴意义。
       片子是从描述自己的大鼻子开始的。男主Ravi和他姐姐(兼导演)都是第二代印度移民,ta们讲着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融合着印度和美国文化。父母作为第一代印度移民,不可避免是包办婚姻,但是幸运的是35年一直是幸福地在一起的(或者因为确实没有其他的选择也就认定这种生活是幸福的了?不得而知)。而且总体来说他的父母是一对很开明包容的父母了,可能是移民经历帮助了她们。
       刚和前女友(白人)分手的时候,Ravi觉得是因为他还是一个很传统的印度人,还是需要找一个印度媳妇。但是在折腾的过程中,他居然动摇了。他的父母一直希望他娶一个Patel,但是在折腾的过程中,他们也动摇了。
       整个盛大相亲过程中,他一直在说自己还是在进步在学习,在不断地排除自己不想要的类型并且学习如何去跟女性相处的。
       印度对于种姓还是非常在乎的(为什么中国没有?),家庭观念也异常浓,去哪里都是一大家子人欢乐地载歌载舞的。对于Patel旅馆的奇妙遭遇我表示非常羡慕。
       不知道是导演本人有意为之还是本来印度文化如此?作为一个大龄剩女,导演本人受到的压力竟然没有弟弟Ravi大!为什么!
       宗教的冲突也很有趣,印度教和天主教夫妻那一段还是很有意思的。
       结局是非常可预料的,让单身喵深深地不爽了一把。
       Patel家族在美国的势力实在是庞大到不行,不知道华人是不是也有这种“王”“李”“赵”的欢乐家族聚会并且适时帮助男女主人公寻找终身伴侣的。Patel的盛大相亲会的壮观场面,我相信国内群众一定有所了解了,美国本土人民是不是也有这么盛大的速配活动,我就不清楚了。
       P.S.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男主演也是一个Patel
    【详细】
    77231199
  • makingXan
    2018/8/16 18:08:19
    因為愛,所以變得更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3年4月15日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是繼911後美國傷亡最慘烈的恐怖襲擊,兩枚土製炸彈分別在終點線附近觀眾區及一家體育用品店先後引爆,爆炸造成3人死亡,264人受傷,當中17人情況一度危急,多達16人因爆炸而必須截肢;3名傷者更需把雙腿截去,其中之一的是傑夫鮑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3年4月15日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是繼911後美國傷亡最慘烈的恐怖襲擊,兩枚土製炸彈分別在終點線附近觀眾區及一家體育用品店先後引爆,爆炸造成3人死亡,264人受傷,當中17人情況一度危急,多達16人因爆炸而必須截肢;3名傷者更需把雙腿截去,其中之一的是傑夫鮑曼 (Jeff...  (展开)
    【详细】
    9596265
  • Quelito
    2010/12/21 16:36:06
    为你钟情
    有了其中的歌,一切桥段都是那么感人
    有了其中的歌,一切桥段都是那么感人
    【详细】
    454017
  • 射手座恶魔
    2022/5/5 23:36:49
    讲述一个离婚女人的故事,如何真实、深刻而又不落俗套

    我并不想去贬低任何一部国产剧,其实近年来的国产剧水准是在不断提升的。

    但是,也不得不说,有不少剧情为了博收视率,总是将人物矛盾和冲突推向极致,人物塑造很极端,一方很圣母,另一方则集所有人间厌恶之大成,

    槽点满满,狗血桥段比比皆是。

    我并不想去贬低任何一部国产剧,其实近年来的国产剧水准是在不断提升的。

    但是,也不得不说,有不少剧情为了博收视率,总是将人物矛盾和冲突推向极致,人物塑造很极端,一方很圣母,另一方则集所有人间厌恶之大成,

    槽点满满,狗血桥段比比皆是。

    虽然男女主不停的输出金句,但好像真能打动你又让人念念不忘的,仍然不多,更别说那些金句往往在日剧和美剧里能找到一些影子了。

    人物关系混乱、狗血,离奇而又雷同,有时候真白白浪费了好演员。

    如何去讲述一个离婚女人的故事,真实、深刻而又不落俗套,建议国内编剧们好好跟《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学一学。

    14380616
  • 涂1884
    2021/11/20 23:10:11
    很幸运,我是从这一部开始看秦明的。

    因为没接触过这个系列剧和他的小说。所以从这一部开始看秦明剧,觉得还是挺好看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当然恋爱情节我都是快进过去的。

    想谈的不是剧好不好,而是想探讨一下剧里的几个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可不可以被避免或者社会能做什么事情?

    按照戏里交代,杀人犯的儿子好像都要被带到福利院。而福临医院的其他孩子会欺负杀人犯的孩子。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1.是谁泄露了孩子有

    因为没接触过这个系列剧和他的小说。所以从这一部开始看秦明剧,觉得还是挺好看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当然恋爱情节我都是快进过去的。

    想谈的不是剧好不好,而是想探讨一下剧里的几个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可不可以被避免或者社会能做什么事情?

    按照戏里交代,杀人犯的儿子好像都要被带到福利院。而福临医院的其他孩子会欺负杀人犯的孩子。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1.是谁泄露了孩子有个杀人犯的父亲?

    2.杀人犯的孩子应该是无辜的吧,而且因为身世那么可怜,不应该受到更多的保护和关爱吗?为什么社会会任由他受到别人的欺负?秦明的父亲,只是因为不在身边也被欺负。也没人来保护他。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例有多少?还是说这就是全部的现实?那我们的社会不是在培养很多天生注定的扭曲的人格吗?

    3.一人犯罪,全家受牵连的制度是否合理?

    【详细】
    14007388
  • 圆首的秘书
    2018/11/14 0:30:54
    奥逊·威尔斯和他的另一面

    近日,由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投资制作的两部作品悄然上线,它们都和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电影之一”的《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有关:一部是他的遗作《风的另一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另一部则是讲述威尔斯创作这部作品背后故事的纪录片

    近日,由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投资制作的两部作品悄然上线,它们都和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电影之一”的《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有关:一部是他的遗作《风的另一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另一部则是讲述威尔斯创作这部作品背后故事的纪录片《死后被爱》,后者由摩根·内维尔执导,此人也是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离巨星二十英尺》的导演。

    两部作品早在今年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就已放映,但在国内似乎并未收获太多关注。这也正常,奥逊·威尔斯经常性地被遗忘,或者说,他一直被无数人提及,与此同时一直被所有人忽略。《死后被爱》讲述的就是这个问题,而用威尔斯自己的话说,这就是“《公民凯恩》的诅咒”。

    由于威尔斯生前并未完成《风的另一边》最终的剪辑工作,所以这回网飞放出的,其实是该片当时的制片人连同一系列专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根据威尔斯留下的备忘录和一段粗剪完成的片段制作而成的完整长片。应该说,最终的成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奥逊·威尔斯的意图,但它依旧给观众留下了太多幻想的余地——即使40年后的今天,《风的另一边》还是没有过时,正如奥逊·威尔斯的所有作品一样,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也超越了现在这个时代,以后的时代,犹未可知。

    结局

    奥逊·威尔斯为什么没有完成《风的另一边》?这或许本不该成为一个问题,毕竟历史上有太多导演都没完成他们的遗作。但对威尔斯说,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也关乎他的一生,关乎他的整个创作生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那么简单——因为没钱——而这背后牵扯出来的“好莱坞恩怨”,却又极为琐碎复杂。

    如果说奥逊·威尔斯的一生有什么悲剧,那一定是他从导演生涯开始就几乎没有拿到过足够的钱进行拍摄。哪怕是在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之后的晚宴上,威尔斯也并没有为《风的另一边》筹到哪怕一分钱:事实上,他在晚宴上为筹钱播放的影片片段很有可能惹毛了一些业内人士,因为这部电影就是在讽刺他的好莱坞同行:片中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有现实对应,而整场晚宴又像极了片中的一个场景。这部影片,连带他一生中对资本的控诉、他“票房毒药”的坏名声……种种问题结合在一起,让他永远无法获得财力上的支持,而且时常遭遇“剪刀手”,以至于他最伟大的几部作品几乎都无法以其本意呈现。

    讽刺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在奥逊·威尔斯被他遗作的制作经费搞得焦头烂额之时,被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电影天皇”、一度因筹集不到资金而试图自杀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却变成美国一众新好莱坞电影导演的“香饽饽”(真正凭借莎士比亚作品获得金棕榈的其实是奥逊·威尔斯)。从弗朗西斯·科波拉到乔治·卢卡斯,几乎当时最有名气的几位导演都对黑泽明推崇备至;他们参与制片的《影子武士》(1980)甫一面世,就在全世界获得了追捧,一举拿下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而此时,距离奥逊·威尔斯因为投资方,即伊朗某皇室成员被革命推翻而失去对《风的另一边》全部素材的控制权已经过去一年,离他去世也只剩下五年时间。

    当然,新好莱坞电影的中坚和旗手也不是完全忽视奥逊·威尔斯,但相比黑泽明,威尔斯获得的那点支持几乎可以说是施舍:比如他本来有机会参与到科波拉的《教父》、《现代启示录》中——请注意,科波拉不是想要为他寻找财力支持,让他拍摄自己的影片,而是让他出演主角,且最终还被马龙·白兰度两度取代。

    时也运也。奥逊·威尔斯,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创作者之一,最终只能在毫无意义的等待中度过他的余生。直到2014年,被雪藏许久的《风的另一边》的素材才得以重见天日。

    起因

    终其一生,奥逊·威尔斯都无法被好莱坞完全接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好莱坞各大制片厂积累了不太好的名声。

    最早与奥逊·威尔斯签订合同的电影制片厂雷电华对奥逊·威尔斯的才能明显估计不足。1941年,与威尔斯同在雷电华旗下的希区柯克拍出了质量平平的《史密斯夫妇》和《深闺疑云》,两部电影足以让公司稳赚不亏。然而他们死活也没有想到,威尔斯在同一年交出的作品就是那部放在22世纪仍然不会过时的《公民凯恩》,一年之后他又拍出了《伟大的安巴逊》。尽管后者当时已经被制片厂出于票房考虑重剪得面目全非,观众仍然不买账,雷电华也因此损失了一笔巨款。

    相比起来,同样被称为电影大师的英格玛·伯格曼中前期创作一直采用传统且大众化的线性叙事结构,从《夏夜的微笑》到《婚姻生活》,虽然影片的调性不同,但叙事的方式大同小异,对观众来说可谓友好至极。伯格曼真正的转型之作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出现,而那时不管是观众还是评论人,都已经有了充足的美学准备。奥逊·威尔斯则不然。他从处女作开始就完全不使用线性叙事结构,景深镜头赋予观众的自主性,眼花缭乱的机位、极不稳定的构图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的作品显然超出了观众的审美承受范围。又况且,威尔斯的电影中,形式和内容的匹配是内在的、紧密相关的,如果说未经剪辑的版本至少是为未来某个世代的观众准备的,那重新剪辑的版本则是畸形而无法调和的,根本无法符合任何时代的审美标准。

    不仅如此,威尔斯还在1950年被列入了反共的“好莱坞黑名单”,众多莫须有的指控迫使他很难被雇佣,因此不得不前往欧洲谋求生计。巧合的是,二战中一度声援罗斯福竞选总统的威尔斯还曾经考虑过参选1946年威斯康星州的联邦参议员,而该次选举最终的胜出者恰好就是“麦卡锡主义”的始作俑者,约瑟夫·麦卡锡。可以设想,如果当时奥逊·威尔斯赢得了这次选举,整个美国现代史可能就会发生逆转,世界上也可能就此少了一个电影大师。

    尽管受到这样那样的无端排挤,奥逊·威尔斯还是一再回到美国,希望在好莱坞的框架中完成他的作品。这绝非因为某种乡愁和爱国情结;我们与其说这时的威尔斯仍然对好莱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说他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知很大程度上基于美国这片土地,而对美国诸种问题的展现,客观上也只能通过好莱坞这架巨大的商业机器来实现,哪怕最终的结果会引发财阀震怒(公民凯恩的原型、报业大亨赫斯特就是其中一例)。

    这些情况清楚无误地标示在他的创作履历当中:像《公民凯恩》、《伟大的安巴逊》和《历劫佳人》这样在制片厂中完成的作品都是针对资本阐发,甚至触及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命题;而到了欧洲,威尔斯拍摄的电影就变成了《奥赛罗》、《审判》这种源自欧洲文学的题材。由此可见,作为一个“艺术流亡者”,威尔斯可以说始终与欧洲的政治社会现实相距甚远,而对美国现实过深的介入和超越时代的艺术追求,又让他变成了好莱坞的弃儿。

    欧洲期间,奥逊·威尔斯对他的作品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但很可惜,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自由;所有的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只有资金问题始终让他无比困扰。为了拍摄自己的电影,“流亡者”威尔斯必须不断拍摄别人的电影来获取资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风的另一边》开拍都没有任何改善,直至威尔斯去世。

    2015年,即奥逊·威尔斯诞辰100周年之际,他的几位制片人发起200万美元的众筹,用于数位扫描和剪辑工作,但结果差强人意:众筹发起一个月后,平台宣布延期,并将目标减少至100万;两个月后,众筹金额定格在40万美元。计划再度失败。

    直到网飞出现。

    今日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吊诡:最终能让《风的另一边》重见天日的,竟然是以巨大资本进军电影界、被好莱坞强烈抵制的流媒体大亨网飞——几十年过去,好莱坞似乎依旧对此袖手旁观。这就像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三角恋:威尔斯终其一生希望回归好莱坞,网飞为威尔斯的遗作挥金如土,而好莱坞甚至各国电影院线都和这个后进的竞争者网飞打得不可开交,电影节则处在一个更为尴尬的位置上,进退两难。

    诚然,如果仅仅从保护创作者的角度对好莱坞口诛笔伐是很不公允的,因为长久以来,好莱坞及其背后一整套商业运作模式一直处于守势,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它的产品既不像绘画、雕塑那样,是只供极少数人欣赏玩味的高雅艺术,也绝不是纯粹供大众消费、随用随弃的工业产品。而在美国这样一个全靠资本运行逻辑维持的地方,奥逊·威尔斯确实不是一座商业富矿。更进一步说,就算放眼全世界,威尔斯又能去哪里呢?欧洲、苏联还是日本?哪个地方能真正让他施展拳脚?恐怕都很难,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

    事实上,近几十年以来,好莱坞几乎一直处在衰落之中,好莱坞电影作为最接近大众的艺术形式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似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其既有格局形成冲击,而每次冲击都会有一批极具才华的从业者像闪闪发亮的鳞片一样从产业的躯体上剥落,成为对抗的牺牲品。网飞和好莱坞的对峙就是最新一次冲撞,前者握有观众、握有资本、握有技术、握有时下最时兴的媒介,而通过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口碑大爆的《罗马》这样的高质量艺术电影,网飞更开始逐渐攫取艺术电影的发行权甚至是“经典”二字的阐释权。这将是一次泰坦尼克撞冰山式的“灾难”,就算好莱坞是一艘无比庞大的巨轮,恐怕也很难不被撞出一个口子。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好莱坞的资本困境又和创作困境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路径依赖决定了好莱坞电影根本上缺乏创造力,无论是手法还是议题,都日趋僵化,其对天才的容忍度只会越来越低;对于经典电影,好莱坞制片厂已经失去了保护和传播的能力,FilmStruck(隶属于好莱坞六大之一的华纳兄弟)即将于今年11月底关闭便是最新的例子。相反,上升期的网飞则是一个新奇的、甚至有些诡异的结合体:它一手靠大众化的商业影像和大数据技术加持来吸引关注、获得利润,另一手又为艺术片提供舞台,为艺术家提供创作自由。这种两全的方法目前看来简直让网飞同时扮演了破坏者和救世者的角色,成为了上帝般的存在。

    网飞到底是上帝还是撒旦,到底会演变成科幻电影中的资本赛博格,还是会成为保护电影艺术瑰宝的正义使者,其实还有待观察。但无论如何,这种超越商业行为的举动,的确值得敬佩。毕竟,网飞只用500万美元,就赎回了电影之神的最后一片魂器。

    彼时

    在纪录片《死后被爱》的结尾,奥逊·威尔斯放声大笑。这似乎是在暗示我们,虽然威尔斯的一生历尽磨难(创作层面),但他本质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或者从更根本的层面上说,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为了拍摄《风的另一边》,他可以去找伊朗国王的亲戚要钱;他首先需要解决吃饭问题,所以无论是广播剧、演戏,还是转战电视界,他都毫不含糊。而且凭借他的天才,威尔斯完全有能力把所有事情做到业界最好——事实上,他不仅把这些都做到了最好,而且还能反哺电影,将他在电视节目拍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电影中,为他的作品赋予全新的结构和拍摄方式。

    《风的另一边》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既有《伟大的安巴逊》中那种对社会精英阶层的尖锐批评和深度挖掘,也有《公民凯恩》中那种对现实的指涉以及“玫瑰花蕾”式的悬念和谜团,还有《赝品》对艺术本身和纪录片真实和虚构性的探讨,更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影中影结构和碎片化剪辑手段。一言以蔽之,《风的另一边》不仅是一部遗作,更是一部伟大的作者电影,是奥逊·威尔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作。

    在这部成片中,威尔斯将各种各样的拍摄手段和介质混搭起来,形成了一种初看起来极为业余,但又完全不可能由业余爱好者拍摄出来的效果;其中有35毫米、16毫米、8毫米几种胶片,又有彩色和黑白两种色彩格式,可以想见,如果当时有手机这种设备,威尔斯也一定会让摄影师抄起来进行拍摄。众多的拍摄格式和人物本来已经足够让人抓狂了,威尔斯还在这个基础上以极为细碎的剪接集合了空间中各种各样的视角,用开头旁白的话来说,这是一部用当时在场的“电视和纪录片制作人,还有学生、评论家和年轻导演”拍摄的影像拼贴起来的“纪录片”——而实际上,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虚构作品,是一部“伪纪录片”。

    无处不在、从不间断的偷窥视角镜头昭示了彼时狗仔队(paparazzi)的疯狂。每一种格式和色彩都被威尔斯用来讽刺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无处不在的摄像机是对当今监控录像的预言,每一个机位里都自带着伦理意义上的肮脏。观众对摄影机的意识让电影拍摄(filmshooting)的主体意义被高度凸显,使得整部片子具有强烈的自反性。

    以上这些都还只是这部电影最不显著的一个层面。影片当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其实都在现实当中有其对应;比如片中的主角,导演杰克·汉纳福德就跟奥逊·威尔斯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本身就涉及到汉纳福德难以为电影拍摄筹款的情节,这又与威尔斯在现实中的境遇重合;最有趣的是,本来应该作为男主角原型的导演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因为该片男主角档期出现问题,最终在影片中出演了男主角,也就是说在片中饰演了一个自己,这使得影片进一步模糊了真实和虚构的界限。

    不仅如此,影片中的另一条故事线索,即威尔斯虚构的导演汉纳福德所拍摄的虚构电影《风的另一边》(没错,与威尔斯拍摄的影片同名)也参与到叙事当中,这部虚构电影的放映不断被停电打断,甚至还被威尔斯故意设置的放映顺序紊乱所搅扰,使得我们完全无法通盘理解其内涵。我们所能见到的,无非就是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间看似毫无意义的追寻。

    最终,好莱坞片场式的景片和男性偶人在狂风中坍塌,奥逊·威尔斯晚年的妻子、在虚构电影中饰演女主角的奥雅·柯达以利刃刺向布景,一个硕大的阳具随之倒塌。至此我们才隐约明白,影中影里这种毫无意义的游走和追寻,未尝不是奥逊·威尔斯本人和好莱坞之间关系的隐喻式写照,但悲哀的是,威尔斯对好莱坞的“刺杀”,却只能在电影里,甚至在电影的电影里完成——甚至并未在他生前完成。

    或许笔者误解了威尔斯的意图。不过归根结底,没有人可以断言我们今日所能看到的《风的另一边》成片就是奥逊·威尔斯的全部意图。毕竟,迄今为止,整个世界电影史上,能够具有奥逊·威尔斯那样神级调度和叙事水平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这也是为何威尔斯的摄影师加里·格莱弗(Gary Graver)在威尔斯过世后曾试图以一己之力剪辑出《风的另一边》却只能以失败告终。“没有奥逊·威尔斯,思路无处可觅”。

    奥逊·威尔斯对电影的高度掌控以及他和摄影师的关系让人想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和他的摄影师厚田雄春:在维姆·文德斯拍摄的纪录片《寻找小津》中,厚田雄春表示自己在小津去世之后无法再与任何人合作,随后便潸然泪下。天才、友谊、默契……当电影大师离世时,他们似乎总会留下相似的痕迹。

    故事结束,时代也结束了。《公民凯恩》成为了美国电影的标杆,而奥逊·威尔斯所经历的一切,也成为了美国电影历史本身。

    【详细】
    97596302
  • 安德烈大叔
    2017/11/24 22:03:56
    克制绝不代表无力
    “我喜欢这里,因为暖和。夜里,流浪的人都不至于睡不好。”这台词来自电影《嘉年华》中一个流浪南方的北方少女,初听到之时只是揣测取景地在哪个南方城市,并无太多感触,但看到最近在北京如火如荼的公寓大清理大拆除活动,心中不禁一怔,这个国家似乎对人民还不够好呢,挤住...  (展开)
    “我喜欢这里,因为暖和。夜里,流浪的人都不至于睡不好。”这台词来自电影《嘉年华》中一个流浪南方的北方少女,初听到之时只是揣测取景地在哪个南方城市,并无太多感触,但看到最近在北京如火如荼的公寓大清理大拆除活动,心中不禁一怔,这个国家似乎对人民还不够好呢,挤住...  (展开)
    【详细】
    8943214
  • ?? sy.C火焰??
    2017/10/30 16:58:22
    机器情人与宅男的最终幻想
    这部网大是昨天上映的,爱奇艺独播,看电影的名字就知道和机器人有关系。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有越来越多不善于交际的男生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社交,但内心深处还是会渴望有一个可爱的女朋友陪在自己身边,这部电影便满足了所有宅男的幻想,既不用社交...  (展开)
    这部网大是昨天上映的,爱奇艺独播,看电影的名字就知道和机器人有关系。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有越来越多不善于交际的男生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社交,但内心深处还是会渴望有一个可爱的女朋友陪在自己身边,这部电影便满足了所有宅男的幻想,既不用社交...  (展开)
    【详细】
    8894214
  • 时倾
    2020/9/10 17:40:08
    还行,不过剧情不太符合定位呀

    演员演技都还可以,冲着李婷婷去看的,看起来也挺轻松的。只是这剧情有点不太符合现实,男主刚开学就已经在校外有了一家自己的店,女主还是股东,确实有点挥金如土的赶脚,而且在看有点不太符合校园剧的定位呀…而且在大学时期男主的穿着打扮也确实有点显年龄大,那个校花的演技也让人看起来不是那么舒服,男主和校花那段确实是很“成熟”的恋爱了,那段代入感太强了,想把手伸进屏幕抽校花一巴掌,哈哈。我的笑点大部分还是

    演员演技都还可以,冲着李婷婷去看的,看起来也挺轻松的。只是这剧情有点不太符合现实,男主刚开学就已经在校外有了一家自己的店,女主还是股东,确实有点挥金如土的赶脚,而且在看有点不太符合校园剧的定位呀…而且在大学时期男主的穿着打扮也确实有点显年龄大,那个校花的演技也让人看起来不是那么舒服,男主和校花那段确实是很“成熟”的恋爱了,那段代入感太强了,想把手伸进屏幕抽校花一巴掌,哈哈。我的笑点大部分还是在达子哥身上,有趣的灵魂,够讲义气,人物不错。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在没捅破窗户纸之前是那种进一步没资格,在对方有对象后又莫名其妙的不舒服的感觉,就怕说出来连朋友都没得做,这段还行,不过到最后男女主也没有太多的别扭就在一起了,毕竟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然双方都懂。不过结局确实有点仓促了,想看追妻火葬场的那种~

    【详细】
    12859358
  • Henry
    2019/1/6 12:07:41
    国情版的生活矛盾?它只负责展示问题,和解靠编剧。

    看完这个又去看了原版

    先说开头,原版初步展示了这群友人的生活状态,故事也是全线围绕这群人的生活。这版穿插了一些其他人的生活,电影到出现送快递的时候说饱了么我以为电影也插播广告了。讲的太多反而有些突兀了。

    聚餐。这版的房东夫妇十分的平淡,没有激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全片主要的闹点都在另外三

    看完这个又去看了原版

    先说开头,原版初步展示了这群友人的生活状态,故事也是全线围绕这群人的生活。这版穿插了一些其他人的生活,电影到出现送快递的时候说饱了么我以为电影也插播广告了。讲的太多反而有些突兀了。

    聚餐。这版的房东夫妇十分的平淡,没有激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全片主要的闹点都在另外三"对"上。

    父女。在父女这对的处理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原版父亲的话真的可以借鉴,但是这版改成了:爸爸一切都支持你。这样难道就表现了爸爸真好,真自由教育?不是的。原版里爸爸有一句:你觉得是真的快乐,真的能引起女儿在爱情中去思考到底应该怎么抉择。

    家庭主妇与事业丈夫。这对真的就是大众化的生活剧人设同时也是很多家庭的缩影。但是影片中最后的和解只是在了解到了老公不是同,是一个误会,男人在吵架时候说的话真的是十分恶劣了。

    单身前来的人。这个版本用了女强人的人设,一开始我也以为是个人生活,后来得知是强迫,当然最后那个男的不是死于正常程序的法律而是车祸,这种不需要经历长期的法律途径,坏人不需要面对各方压力就死的设定,普通人真的不要想了,坏人自有天收,电影外的天不负责收坏人的。其实这个设定真的没有原版来的激烈。原版同性的设定和连朋友都不能接受的嘲讽很让人深思,它不仅是思考同性不能接受还有更多的比如秘密就需要告诉朋友吗?朋友能体会吗?当然了这个最讽刺的就是国版都不敢要同性的设定了,倒是能拿同性来搞笑。

    恋爱的那对,这版真是神操作了,花心男选择小三把小三感动的稀里哗啦,难道我们也要在看到花心男壮烈的伟大走向壮汉们时鼓鼓掌?此处省略小白兔变御姐的。。

    说完剧情再说结尾的技巧

    先看这版再去看原版你会觉得原版真的太,牛逼。

    不故意求和,而是平行世界。

    留给人们思考这个游戏的意义是为了什么,隐私要不要说出来。给你私人空间不是给你像单身一样的自由,而是要把握尺度互相尊重也要互相沟通。

    完。优秀语言匮乏。

    【详细】
    98761040
  • 湫夏
    2007/12/2 13:17:51
    A-1头条
    情节和名字一样噱头十足!看这部片子最重要原因就是演员都是我喜欢的,导演也不错!可是期望值过高就会很容易造成反差的明显!
     
    故事一开始把事情弄的很大,让人感觉疑团重重!很想让人跟着演员们去一个个解开事情的真相!我想这也是编剧高明的地方!故事清洁在发展过程中也算是有张有弛!最郁闷的就是结局了!把一切噱头摧毁,告诉你事情很简单很简单!这就是我觉得典型的:似乎是要告诉你什么,却又不
    情节和名字一样噱头十足!看这部片子最重要原因就是演员都是我喜欢的,导演也不错!可是期望值过高就会很容易造成反差的明显!
     
    故事一开始把事情弄的很大,让人感觉疑团重重!很想让人跟着演员们去一个个解开事情的真相!我想这也是编剧高明的地方!故事清洁在发展过程中也算是有张有弛!最郁闷的就是结局了!把一切噱头摧毁,告诉你事情很简单很简单!这就是我觉得典型的:似乎是要告诉你什么,却又不是那么一回事的感觉!
     
    至于演员方面,黄秋生的演出那是不用说的了!真的是越来越喜欢他了!他这样年龄的男人就是散发着一种不可抵挡的魅力!
     
    李心洁一向给我率性女子的感觉!不过也可以多变!
     
    Edison也演了不太像他大众形象的角色——呆呆男!不过还是很帅啦!只是还有进步的空间!
    【详细】
    1251378
  • joker
    2008/7/15 2:08:15
    其实我是喜欢黄真真的。
    其实我是喜欢黄真真的。

    2005年看六楼后座1到现在3年,部分细节忘了,印象最深是林嘉欣含着在男人两腿间的酒瓶,当时我17岁,看的时候大笑。还有truth or dare的游戏,游戏贯穿整部片子,把各个情节串起来,突现主题又使结构匀称,看下来,除了当时我17岁的大好青春的感慨之外,就是黄XX很会找亮点抓人眼球,表现一组群像,她知道如何找到互通话题,同时让观众相信这是真的。
    其实我是喜欢黄真真的。

    2005年看六楼后座1到现在3年,部分细节忘了,印象最深是林嘉欣含着在男人两腿间的酒瓶,当时我17岁,看的时候大笑。还有truth or dare的游戏,游戏贯穿整部片子,把各个情节串起来,突现主题又使结构匀称,看下来,除了当时我17岁的大好青春的感慨之外,就是黄XX很会找亮点抓人眼球,表现一组群像,她知道如何找到互通话题,同时让观众相信这是真的。

    至于2,先不说电影质量,在上面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几个大的潮牌,他们全部是潮人,且潮得厉害。

    网路上骂2骂得凶,看了几篇,挑刺的凑热闹的什么的都有,我想先说清楚一点东西,一个导演(一些文艺片导演除外),他拍出的片子,票房才是目的才是保障,没票房片子艺术水准再高,对制片人而言那也是扯淡,所以蔡明亮才会说,电影是工业。对于普通大众,只要片子够搞场面够震撼动作够漂亮能让他有共鸣有悲喜感他就觉得这是好片子,他的电影票值了!没人会像影评人资深影迷去注意剧情结构、剪辑、灯光、表演、蒙太奇的使用。

    我自己,因为学过点点电影的皮毛,看片的时候总会顾这顾那,有时因为一点我看来的不好,就让整部片子大打折扣,然后同时也丢掉了很多本应该获得的快乐。很早之前我不懂一些专业的东西的时候,看电影就很单纯,该笑就笑该哭就哭,那种感觉才是最好的,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也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电影让人体验了也许这一辈子你也无法经历的人生。

    六2呢,总体感觉平平,没有1在结构上那样的新意,电影和游戏一样,只有创新才会不落俗套抓人眼球,求新求变才是真理。其实很早之前也看到过几个年轻人合租一起玩真实大胆游戏的电影,好象是[半熟少年],记不太清了。当时看六1就怀疑黄XX有抄袭嫌疑,可到后面看到不少新东西,结构上的新意,才觉得黄XX肚子里还是有东西的。六2在剧情上确实有点散,有几条线仅仅是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像陆X和田原的感情上的不了了知,主线和副线不协调。suzy患病部分虽然是让前后照应,为让年轻人后面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丧礼作铺垫,但有点大起大落,同时我看到这里时就猜到了后面的剧情发展,太没新意。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看来还是有亮点的,比如那个快乐丧礼,不仅支撑了电影剧情的发展,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很有创意的,如果把它放到创意产业里,不准是个商机。

    片尾许愿那点上,台词够搞,我看了自己也在心里许了愿:

    Y某某,明年这个时候还说不好英文口语拿不到计算机等级证没做完计划内的事,你也去吃屎!



    【详细】
  • 14391089
  • Frank林
    2022/6/26 23:03:56
    剑持律师的华丽事件簿:优于原著的改编推理日剧(无泄底)

    相对于《前男友的遗书》处女作原著的差强人意,改编日剧的亮点更胜。

    虽然围绕推理的内容仍然比较乏善可陈,但对剧情的处理、对人物的塑造,为剧集增色不少。

    首先要说的是,《前男友的遗书》原著中的案件,只占本剧前两集的内容,其后9集的剧情,有的改编自原著的续作短篇集《剑

    相对于《前男友的遗书》处女作原著的差强人意,改编日剧的亮点更胜。

    虽然围绕推理的内容仍然比较乏善可陈,但对剧情的处理、对人物的塑造,为剧集增色不少。

    首先要说的是,《前男友的遗书》原著中的案件,只占本剧前两集的内容,其后9集的剧情,有的改编自原著的续作短篇集《剑持丽子的一夜推理》(『剣持麗子のワンナイト推理』),有的则是原创剧本。

    以上也算是本剧对原著最大的改编了。曾一度怀疑,之后的剧情是否还符合《前男友的遗书》这个剧名。直到第9集,才知道剧名当之无愧。

    除此之外,最大的改编是关于筱田这个人物。筱田在原著中是“游戏人生”的富家矮胖男,男N号,在剧中却摇身一变成了男主,形象也和“矮胖”截然不同,先是担任荣治的别墅管家,后来又成了女主的工作(兼生活)助理,组成了侦探二人组。

    丽子作为律师的大客户,总会遇到各种案件,不出意外地受到了“名侦探的诅咒”。

    除了男女主之外,像荣治的表妹纱英,丽子的前上司森森井律师,橘五郎和松田两位警察,以及后面案件的一位委托人,也都成为推理剧的固定“班底”。其中纱英算是女二了,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并且对调查很有天赋。

    关于筱田,还有更大的改编,以防泄底不予提及。读过原著的朋友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1447888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