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影评

13350202
  • 狗富贵
    2018/1/14 0:01:45
    剧情太水又乏味
    这部电影的题材还是挺有新意的,但硬是给拍成了生拼硬凑的人妖恋,剧情也太水了。 水到心里隔应的那种,毕竟主题变成了爱情片,就应该人美景美梦幻一点,但是,乏味至极,反正男女主毫无感情的脸在荧幕上放大的时候,我心里是拒绝的,另外,这片子完全不需要用3D特效观看吧,并...  (展开)
    这部电影的题材还是挺有新意的,但硬是给拍成了生拼硬凑的人妖恋,剧情也太水了。 水到心里隔应的那种,毕竟主题变成了爱情片,就应该人美景美梦幻一点,但是,乏味至极,反正男女主毫无感情的脸在荧幕上放大的时候,我心里是拒绝的,另外,这片子完全不需要用3D特效观看吧,并...  (展开)
    【详细】
    9069216
  • 厉害老郑??
    2009/6/24 23:55:19
    想要一个像张家安那样的儿子。
    应该是泪点太低吧,居然还是看到哭,只觉堵得慌,却又很窝心。

    其实,这是一部情节如此平淡,人物如此简单,脉络如此清晰,对话如此寻常的电影。可是,却又好看得不得了,多么奇特的感受呢,以至于我觉得自己的形容词用得多么猥琐,却又无奈败给自己的词语匮乏。

    一个在超市上班的单亲妈妈,她连名带姓喊儿子,张家安,多么可爱呢。乐观善良,从来不抱怨生活,甚至还很有大姐风范,一点都不小家子气
    应该是泪点太低吧,居然还是看到哭,只觉堵得慌,却又很窝心。

    其实,这是一部情节如此平淡,人物如此简单,脉络如此清晰,对话如此寻常的电影。可是,却又好看得不得了,多么奇特的感受呢,以至于我觉得自己的形容词用得多么猥琐,却又无奈败给自己的词语匮乏。

    一个在超市上班的单亲妈妈,她连名带姓喊儿子,张家安,多么可爱呢。乐观善良,从来不抱怨生活,甚至还很有大姐风范,一点都不小家子气,乐意付出,应该是具备了劳动妇女所有的美好品质吧?却又那样的平凡,一如我们的妈妈,在厨房,在饭桌,在沙发上,在灯光下,和我们絮絮叨叨。

    一个乖巧的中五会考完毕的儿子。干净的脸,简单的衣着,懂事而沉着,沉默而隐忍,不和同学们乱玩,会照顾生病的婆婆,也能体恤妈妈的辛苦。看到他在妈妈指示下,乖巧地帮楼下阿婆抗电视机时,所有的女同学们很难保证自己不被打动,进而想养一个像他那样的乖儿子吧?在团契上,他却特别酷地连用四个“哦”回答别人长篇大论回答的问题,内心有波澜,妄图用最简单的字眼轻描淡写。而这,更让他显得可爱吧?

    一个女儿早逝,和女婿、外孙关系生疏的孤单的婆婆。最开始她对整个世界都采取防备态度。青菜炒牛肉的情景,用了特写,看得我鼻酸。这个孤独的老太太,随后决定去贵姐上班的超市打工,从此,两家人的生活有了交集。这样孤单倔强又心软脆弱的老太太,总是让我尤为不忍,她的小心翼翼,她对外孙的爱,她的内心焦灼,就是一颗小小的极端有爆发力的催泪弹,一触即发。

    搬电视机事件后,贵姐和阿婆开始交心。阿婆把冬菇送给贵姐。张家安话多起来,常常和妈妈说一些小小的八卦,多么爱他冷静地问这问那。而妈妈在儿子第一块冬菇还未吃完,又给他夹了一块胖胖的冬菇,登时我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决堤,多么想妈妈。

    婆婆生病,张家安细心伺候。婆婆说起妈妈的过往,哽咽,吞不下粥,懂事的小男生在一边让婆婆专心喝粥。天,太有爱了。真不知道贵姐怎么可以把儿子教得这般好。不止泪点降到最低点,母性一并发作,这样的细节,让人感到平常琐碎的生活里,却隐藏着那么多的美好。比如超市里最平凡的女工,却特别美好,她还一个人养大了一坨那么美好的儿子。

    阿婆准备好的项链戒指等礼物,终于被女婿拒绝。心心念念的外孙也没见到。贵姐想说什么,终于忍住。那样的尴尬冷场,简直让人生不如死。在回去的车上,阿婆把原先就准备好给张家安的项链以及外孙的那份通通交给了贵姐,贵姐欣然收下,让阿婆以后需要用钱时找她。看着两个人母女般相依偎,真的好温暖。

    影片以贵姐、张家安、阿婆三人过节为结局。万家灯火之际,那么多人一起祈求未来,明月千里寄相思,深情而幽怨,惊艳致死。

    爱上许导演。能把小人物的生活导得这般好看。不加任何修饰的还原,果然最见功力。裸妆之所以流行,也是同理吧?

    正如电影的英文名,the way we are,平淡中蕴含无限力量,妈妈和儿子淡淡闲聊,儿子听话地帮忙,亲人间的血脉相连,朋友间的互相照顾,一切都如此自然,看不出所谓高于生活的任何艺术加工,却又张力尽显,处处泪点。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吧?

    这就是我们会爱上的电影吧?

    因了被和谐的google,心神不宁,一篇评论写得断断续续,甚是对不起这般好看的电影。

    只是,我多么想要一个像张家安那样的儿子呢。

    家安,家安,嗯,果然无比窝心的好名字呢。






    【详细】
    20921484
  • CLAY
    2022/7/28 2:27:46
    请停止对反社会者的支持(本文为搬运)
    说在前面:我逛了一下IMDB,看到一篇影评,又刷新了我对于剧里剧外Anna的认知,特此搬运翻译一下这篇影评,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以下是正文(标题如上): Netflix支付给Anna Sorokin,本剧的核心诈骗犯32万美元用于购买其故事的版权。Sorokin用这笔钱偿还了她从银行盗窃的...
    说在前面:我逛了一下IMDB,看到一篇影评,又刷新了我对于剧里剧外Anna的认知,特此搬运翻译一下这篇影评,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以下是正文(标题如上): Netflix支付给Anna Sorokin,本剧的核心诈骗犯32万美元用于购买其故事的版权。Sorokin用这笔钱偿还了她从银行盗窃的...  (展开)
    【详细】
    14539233
  • 星竹
    2017/6/25 17:57:16
    闷闷片
    无论是手法还是剧本都相当喜欢 回国以后反而是越来越喜欢看这种闷片 也是只有日本人能拍出来的片子 没什么台词 没什么起伏 二战的背景让这个爱情故事显得像世外桃源一般不堪一击 也因为这个背景 多少又再一次地凸显了这个民族的一些时代缺陷 尽管作为一个中国人 多少对大和民...  (展开)
    无论是手法还是剧本都相当喜欢 回国以后反而是越来越喜欢看这种闷片 也是只有日本人能拍出来的片子 没什么台词 没什么起伏 二战的背景让这个爱情故事显得像世外桃源一般不堪一击 也因为这个背景 多少又再一次地凸显了这个民族的一些时代缺陷 尽管作为一个中国人 多少对大和民...  (展开)
    【详细】
    8625219
  • 花菲花
    2019/12/18 13:40:07
    一个小人物引发的政治大战

    看了电影后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在颁奖季没有什么水花,所以便在网上搜了搜评论。在烂番茄上,这部电影的媒体评分只有73%,远远不及《利剑出鞘》等电影。我更疑惑了,于是仔细看了看这些媒体的评价。最终引导我看到了一个来自亚特兰大宪章报对这部电影的批评。批评主要针对电影中女记者Kathy Scruggs的塑造。这位女记者不折手段的用性交易的方式从FBI探员那里获取了他们即将对理查德·朱维尔展开调

    看了电影后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在颁奖季没有什么水花,所以便在网上搜了搜评论。在烂番茄上,这部电影的媒体评分只有73%,远远不及《利剑出鞘》等电影。我更疑惑了,于是仔细看了看这些媒体的评价。最终引导我看到了一个来自亚特兰大宪章报对这部电影的批评。批评主要针对电影中女记者Kathy Scruggs的塑造。这位女记者不折手段的用性交易的方式从FBI探员那里获取了他们即将对理查德·朱维尔展开调查的消息,从而一手导致了朱维尔从“英雄”到“凶手”的噩梦之旅。实际上,大部分对电影的负面评价都针对于这个女记者的形象。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已经预感到了,这个女记者的形象触犯到了不仅仅是媒体的职业道德问题,而是已经触犯了目前最敏感的性别政治问题。

    这部电影像老爷子的绝大多数电影一样以展现事实真相为中心。所以批评者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个女记者用性交易来获取信息这一细节是否是真的事实?毕竟人已经去世,之前也没有任何证据。所以很多批评者嘲讽这个电影是“太过戏剧化”的处理了真人真事。有的评论直接点出了“抹黑女性”。以至于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奥利维亚·王尔德不得不站出来撇清:她作为一个演员无法决定和改变剧本的内容。个人觉得老爷子确实不应该在电影里包含这一幕。但同时也认为这可能就是老爷子的一种讽刺。毕竟当年FBI在撤销对朱维尔的调查后,朱维尔转头就控告了包括NBC在内的多家媒体,大部分媒体都和他庭外和解了,只有亚特兰大宪章报坚持认为他们的报道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推论,并没有捏造和污蔑的地方。所以,一个FBI内部的消息,是怎么被一个女记者知道的呢?老爷子如此推理,恰如当年的记者们通过朱维尔这个笨拙肥胖还与妈妈合住的单身白人男子形象推论他是凶手一模一样。其实这个电影里处处都是这种嘲讽。因为朱维尔本身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小人物,他除了被不公正的对待外,还有过激的历史,不交税和一屋子的枪。即便到了最后FBI找不出任何可以指控他是凶手的证据,那位FBI的探员还是铮铮有词的指责朱维尔:我知道你就是凶手,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我知道你就是。那位FBI探员并不仇恨朱维尔,也没有理由仇恨朱维尔,他只是对自己深信不疑,这种态度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写照。如果最后不是真凶浮出水面,多少人会一直怀疑朱维尔的清白?

    不过亚特兰大宪章报的那个批评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后面的读者评论,多达四百多条。而这四百多条评论的焦点大部分转向了特朗普。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提到了"quid pro quo"。这句话最近不要太火。其实这个电影的剧本早在几年前就完成了,电影的拍摄也是在特朗普被弹劾调查之前就已经完工了。但是谁让老爷子pro特朗普呢?!整个美国的媒体都在骂特朗普,老爷子却说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他肯定要选特朗普”。这简直就是媒体公敌了。就算没有那个女记者,估计老爷子的这个电影也不会受到媒体的好评。但是有了这句台词,媒体又可以推论:老爷子在借电影讽刺民主党对特朗普的调查。其实个人认为老爷子并非真的支持特朗普,他明确表示过不会以资金或其它任何形式来支持特朗普,他只是表明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他觉得特朗普至少是比较诚实的。个人觉得美国媒体和“言论自由”简直就是矛盾的两级。鲜有媒体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但是你不能有和他们对立的立场。我天天听崔娃的节目,这个节目的立场不要太鲜明,各种嘲讽丑化特朗普,采访希拉里各种夸奖赞美,还要多有倾向性呢?但是你不能批评媒体不客观,这是他们的“言论自由”和“政治正确”。

    关于这个电影,它所产生的真实背景,以及现在的舆论背景,都让对它的讨论不可能再是对电影的讨论了。很有意思的是,在浏览这些评论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对同样的一个事物,人与人之间会有多么多的不同的感受与看法。而我们每一个人在言说自己的感受时就在改变事实的真相,也许下一次的世界大战真的就是“口水战”吧。

    【详细】
    12105161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