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吧影评

145832088
  • 如花美眷似水流
    2022/11/24 13:20:18
    让姿母平静的生活
    大家注意到没有姿母18岁去上海,18岁结婚,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姿母发生了什么?从姿母冬冬上海一别10年后再接通冬冬视频依旧哭得无法自已,可以想象18岁的她从上海回到香格里拉会哭成什么样/也许正是因为她父母为了让姿母忘记冬冬才尽快帮她定亲。为了不影响姿母现在的生活,所...  (展开)
    大家注意到没有姿母18岁去上海,18岁结婚,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姿母发生了什么?从姿母冬冬上海一别10年后再接通冬冬视频依旧哭得无法自已,可以想象18岁的她从上海回到香格里拉会哭成什么样/也许正是因为她父母为了让姿母忘记冬冬才尽快帮她定亲。为了不影响姿母现在的生活,所...  (展开)
    【详细】
    14779219
  • 姓亚名蒙
    2016/10/16 18:55:40
    许冠文低潮之作
    《摩登保镖》后三年才推出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可见许冠文在创作上的压力,毕竟小弟跳槽去了新艺城,爱情戏、主题曲、动作戏都要打折扣不说,三部“最佳拍档”雄霸三年票房年冠,也让许冠文不得不考虑如何独力支撑喜剧品牌。

      所以在《铁板烧》里,他的角色实质是“三合一”:许冠文本人的低调式演技,过往由许冠杰负责的爱情戏(同时取消了许氏电影定有阿sam创作主题曲和配乐的习惯
    《摩登保镖》后三年才推出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可见许冠文在创作上的压力,毕竟小弟跳槽去了新艺城,爱情戏、主题曲、动作戏都要打折扣不说,三部“最佳拍档”雄霸三年票房年冠,也让许冠文不得不考虑如何独力支撑喜剧品牌。

      所以在《铁板烧》里,他的角色实质是“三合一”:许冠文本人的低调式演技,过往由许冠杰负责的爱情戏(同时取消了许氏电影定有阿sam创作主题曲和配乐的习惯),还有许冠英式的倒霉形象(被老婆欺负、被岳父剃眉),从而变成许冠文电影中最可怜兮兮的小人物,虽然核心仍是喜剧,但风格和戏路已改变不少。

      另一个突破,是许冠文将70年代作品的“段子化”风格,改为拥有一条完整主线的故事。以往许氏电影基本是一个个独立的笑料拼成整个剧情,这是电视节目的典型做法,但《铁板烧》的故事已相对清晰和完整很多,起承转合也比70年代的作品要成熟很多,而且将以往作品只属点缀的爱情戏变成主线(懦弱丈夫如何绕过老婆岳父外出偷情),都是许冠文技巧进步的体现。

      但《铁板烧》是否成功?那又未必,毕竟许冠文还要把两个弟弟的性格都演出来,就使得他的角色不够统一,这倒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许冠文改戏路,从刻薄老板变成受欺怂男,观众显然不太习惯,效果不够讨好也是正常,何况除了许冠文,全片其他角色都不怎么突出,已然给观众“独角戏”的感觉,所以没有许氏三兄弟联手那么丰富。
      好在,电影一些细节还算可以,比如高潮女婿与岳父医院大战、飞机被座椅夹住脑袋和推骨牌、“Only you”笑料、许冠文跟黎小田打网球等,但问题也是细节比剧情好看,犯下许冠文电影一直以来的毛病。

      许冠文的低潮,早在1983年的《追鬼七雄》已经开始,那是他第一次尝试创作一个完整的类型故事,也是第一次尝试悲剧做主线、喜剧做副线的套路,风险可想而知(所以他本人不演,改做监制和编剧),结果即使打自己的招牌也不卖座;《铁板烧》虽然打入全年十大卖座片,但口碑显然没许氏兄弟联手的作品好,票房也比同年阿sam的《女皇密令》足足少了一千万(连许冠英都去跟弟弟合作了),可以说“高不成低不就”;85年和86年上半年,他分别尝试只演不编导(《智勇三宝》)和翻拍名作(《欢乐叮当》有80%直接复制《热情如火》),但都不成功,票房居然掉到1500万以下,好在86年底《神探朱古力》成功翻身,88年《鸡同鸭讲》叫好叫座,许冠文才顺利进入90年代,并逐渐功成身退。

     但莫非是亲兄弟也“一山不容二虎”?许冠文翻身那年,阿sam反而陷入低潮,首要原因是在尼泊尔拍《卫斯理传奇》时患了高山症,结果别说演戏,一段挺长时间里反应都很慢,所以87年一部戏也没演,88年也只是客串了哥哥的《鸡同鸭讲》,等到再演《新最佳拍档》,已失去曾经的票房号召力。好在之后阿sam先后主演《笑傲江湖》和《新半斤八两》,前者很大程度恢复了他的状态,后者则让他重现“兄弟班”的风貌,而且在周星驰大红那年,作为“旧人”的许氏兄弟还是凭此片拿到2000多万票房。所以,之后阿sam也能渐渐功成身退,大哥的帮忙也功不可没。

      总之,《铁板烧》是许冠文的勇气之作,也是他的低潮之作。
    【详细】
    81311397
  • dandecat
    2012/8/10 20:47:53
    从爱情公寓3看中国观众
           几天前的深夜,我鬼使神差般的邂逅了一部逆天神剧,从此便开始了我的黑人之旅。为了对《爱情公寓3》中的数字“致敬”——也就是那个“3”,我看了三集。我想如果那天我没有吃晚饭的话,结果还是很美妙的。爱3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认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电视剧的影子,比如“老梗记”,“老爸老妈抄袭史”,“中
           几天前的深夜,我鬼使神差般的邂逅了一部逆天神剧,从此便开始了我的黑人之旅。为了对《爱情公寓3》中的数字“致敬”——也就是那个“3”,我看了三集。我想如果那天我没有吃晚饭的话,结果还是很美妙的。爱3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认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电视剧的影子,比如“老梗记”,“老爸老妈抄袭史”,“中枪狂人”,和“山寨大爆炸”。他们都是很好的电视剧,但我以前却不懂得珍惜,总认为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应得的,直到爱3的出现才让我恍然大悟:同样一件时装,电视里的模特穿上和隔壁大妈穿上感觉就是不一样。我还认识了此剧的编剧,这也是一次受益匪浅的经历。他让我知道了在这个社会生存甚至是成功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我这样的人最缺的——脸皮,n张。只要有了脸皮,即使是你是一个连抄都不会抄的庸才都也能写出全国收视率第一的情景喜剧。我已经决定要把爱情公寓3看完了,为此我准备了两袋脑残片,就像很多人说的,只要开心就好,管那么多干什么。

        好了,喷也喷完了,开始说点正经的。爱情公寓3这样一部电视剧到底能值多少分?拿豆瓣上的评分为例,平均分7.2分,一万人左右参评,结果还算不错。但爱3的评分有两个怪现象,首先就是总分和给出满分的比例不协调。一般一个电影如果有40%人给出5分的话,这个电影至少会有8.5左右的平均分,但爱3只有7.2分。其次就是评分一般都会形成一种类似于正态分布的结构。比如说给3分的人最多,那么给出1分的人就要少于给出2分的,给出2分的少于给出3分的。但是爱3给出5分的人最多,但给出1分的要高于给出2分的,分别是8%和5.7%。至于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在文章的后面讨论的问题,现在先说说爱3本身。一部电视剧,如果40%的满分评价,那么不算是经典也算是高品质了吧。我们现在就找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下,爱3是否是24k纯神。我们就此先使用一下霍华德苏伯所定义的经典的两个因素:原创和优雅(elegance)。

        提到原创,我就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笑了。问题已经从《爱情公寓3》的原创是否成功降格到了爱情公寓是否有原创。最近流行一个评价爱3的等式: 各种美剧+网络段子=爱情公寓3。如果你曾追过一些美剧的话理解这个等式就不是什么难事。微博上已经有好事者贴出了每集抄袭对比,必须得说很多桥段用“十分相似”都不足以描述爱3和原剧的关系了,大到场景布置,故事结构,小到人物动作台词,活脱的就是一派山寨到底的作风。借用一下里面张子乔的话反讽一下:“就像是照了一面极没品位的镜子”(当然这句也是美剧原话)。编剧生怕广大粉丝质疑自己的水平,把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照抄说成是“借鉴”,“致敬”。这里面我要说明一下“借鉴”,“致敬”和抄袭之区别。但我不想用概念来说,因为我知道爱3的粉丝不好理解这些,我来举例子:《武林外传》中秋赏月一集和《爱情公寓3》“如果没有”一集,两部剧对于《老友记》的关系,一个是借鉴一个是抄袭。《武林外传》中秀才屋里挂着的书法“六人行必有我师”和《爱情公寓3》中整段引用老友记的剧情和台词对于《老友记》的关系,一个是致敬一个是抄袭。同时连看似极其有本土特色的两段“神cg”,抄点也满载。其中一段部分动作设计与一个业余cg设计团队所做的“最终幻想vs死或生”的场景和动作设计十分雷同。真人cs也是youtube上的大红人freddiew早就用烂了的创意,其中开挂等情节也是原封不动的拷贝,最后拼接出的这么一个东西。编剧一定认为youtube国人上不了就可以胡抄吧。除掉抄袭的这些内容,爱情公寓还剩多少呢,我想基本都是网上毫无营养的无厘头段子了。网络段子拿来用也无伤大雅只不过它只会拉低而不会抬高整剧的水平。因为它既不跟剧情有丝毫关系同时也让人产生一种生硬的违和感。就算是喜剧,台词中的幽默也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同样一个句话如果每个角色都可以说的话那就仅仅是搞笑水平而不是幽默的高度。编剧这么“致敬”美剧。连这个道理都不懂,我还是那句话,庸才一个。在创意这方面,爱3真的做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低水平,即使是在各种山寨雷剧此起彼伏的国内环境下,也很少能有与之抗衡者。

        另一个标准就是优雅了。说白了这就是创作者的技术水平问题了。光有原创还不能成为经典,还需通过精湛娴熟的专业技艺才能让一部影片获得成功。而对于已经没有原创可言的《爱情公寓3》来说,硬实力又怎么样呢?首先东拼西凑的做法就基本决定了其很多方面的失败。人物性格塑造成为最大的牺牲品。《爱情公寓3》不只是抄,而是胡抄乱抄,抄不同的剧集。一个角色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美剧人物上身,就像人格分裂一样。正常人让白痴上身,白痴让花花公子上身,花花公子让技术宅上身,技术宅让高富帅上身,最后都搞到男的让女的上身,女的让男的上身。人物性格被弄得扭曲变形,可谓失败中的失败。剧情内容因为生搬硬凑而失去了结构性,不要说能达到美剧英剧那种故事自然展开多线发展最后引爆于一点的水平,就连一个小故事都叙述得凌乱松散。同时因为文化语言的差异,即使你再怎么本土化,也无法完美还原原作的魅力,这还是在抛开演员功力的差距不谈的情况下。有时还会因为拼凑不同风格的剧集而使本身变得不伦不类。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抄袭《it狂人》是一个完完全全不折不扣的败笔。先不说英剧的范本来就难以模仿,it狂人的风格更是一种荒诞的夸张,里面的剧情大多在讽刺的基础上脱离了现实。想把这样的剧情因为好玩就混搭到自己定位的都市青年男女爱情喜剧中就是一个低智商的想法,由此可知编剧脑残片肯定没有我买的这么勤。剩下的唯一能谈的就是演员的表现了。很可惜,这最后一项爱3也没啥亮点。当然,相比那些天雷滚滚的国产剧集来说倒是有些水平。但是...实力派演员对于喜剧片的重要性实在是太大了。至于那些青春无敌的偶像派,这里真心不是你们的战场。

           从各方面分析爱3不像是经典而更像是烂片。而问题在于为什么如此一个山寨剧却能达到收视冠军的程度呢。这个问题的解释就在于其实一部影片的流行程度与其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更大的原因在于观众的欣赏水平。一部流行的作品往往是适合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口味的。所以从爱3就能看到国内一部分主流青年人群的欣赏水平和喜好,从爱3的各种评价中不难发现,追爱3的人无非会提到两点看法:一个是搞笑,一个是剧中人物的爱情。这部分人基本对抄袭山寨,庸俗的搞笑内容和糟糕的剧情结构是免疫的。只要堆砌出来一集的烂俗段子并且稍微玩下人物之间的暧昧关系就能吸引到大批的青年观众。对于中国的编剧来说,赚钱总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因为这里没有专业的戏剧批评组织,因为这里有的是一大群不挑食的观众。为什么每个月都有大把的国产烂片上映,为什么再烂的电影在中国都能赚钱?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取消保护制度,引入市场竞争都不是提高国产片品质的根本办法。只有国民的欣赏水平提高了,烂编剧烂导演没有人养着的时候,真正的天才才能有空间发挥。
    【详细】
    55402984
  • zebra Fong
    2022/6/22 3:36:16
    社恐、双X、自残、原生家庭......我们该如何进入亲密关系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在危机时,我们都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我们究竟要爱谁。——弗兰克·奥哈拉 一、爱谁 开篇的这句话,是英美剧《聊天记录》原著中的献言,这也是我之所以衷情作家萨莉·鲁尼小说的缘由。 「爱谁」,是她于文学中探讨的主题,亦是目前我人生的困惑之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在危机时,我们都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我们究竟要爱谁。——弗兰克·奥哈拉 一、爱谁 开篇的这句话,是英美剧《聊天记录》原著中的献言,这也是我之所以衷情作家萨莉·鲁尼小说的缘由。 「爱谁」,是她于文学中探讨的主题,亦是目前我人生的困惑之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  (展开)
    【详细】
    1446825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