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7373
  • 凸肚
    2021/11/19 18:07:19
    文学×电影:当故乡碰撞“舒适区”

    14004173
  • 字润不知
    2013/12/4 15:31:01
    赵导已老,尚且能饭。
    在家带孩子带的晕头转向,给孩子换尿布的空当暼到婆婆正在追的老有所依,本来是毫无兴趣,但是看到赵宝刚执导的字幕,莫名的坐下看了起来。

    从中间开始看起的,但是很快掌握了局面,就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并且加以戏剧化。我们可以用数学来进行简单的概述。好家长A、B;坏家长C、D;好孩子E、F、G;坏孩子H。

    好的,我们开始排列:A+E,B+H,C+F,D+G。由此组成的四个家庭,然后各
    在家带孩子带的晕头转向,给孩子换尿布的空当暼到婆婆正在追的老有所依,本来是毫无兴趣,但是看到赵宝刚执导的字幕,莫名的坐下看了起来。

    从中间开始看起的,但是很快掌握了局面,就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并且加以戏剧化。我们可以用数学来进行简单的概述。好家长A、B;坏家长C、D;好孩子E、F、G;坏孩子H。

    好的,我们开始排列:A+E,B+H,C+F,D+G。由此组成的四个家庭,然后各自说了其家庭的特点和其老人的赡养问题。我不知道我这种表述说清楚没有。我来把字母换成人名再来说一遍。

    好家长小江头配上孝顺大闺女木兰,好家长亚芝配上混账儿子儿媳余淼和田咪,坏家长方老太配无奈女儿华姐华妹,坏家长江家老二媳妇配上好孩子志新夫妇。(以上轻微剧透)

    这么说就简单明了了,四个家庭,不同的组合,最后的结果基本上殊途同归:全部滚进养老院。

    赵导年纪大了,拍不动小年轻们的打打闹闹,开始思考自己的养老问题。

    不知道赵导他自己是怎样的模式,是好家长配好孩子,还是……

    其实整个片子最有意思的就是好家长配好孩子的模式。“别人家的孩子”和老实善良的家长,最后的结果虽然是是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但是是在养老院里欢声笑语。

    明明这种家庭的软件都已经是顶配了,怎么最还是没办法住到一起。在轰轰烈烈的独生子女政策下,每一对年轻夫妻都要赡养两对老人,同时加一个孩子。如果老人和孩子都健康,可自立,那么这对夫妻就烧了高香了,因为这样生活和精力勉强可以平衡。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也就是五分之一发生状况,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最后一根稻草落到了自己头上,压垮了脆弱的婚姻和家庭。

    很多家庭的解体并非偶然,而是很多作用力的结果。人性毫无疑问是自私与无私的自我矛盾,宽容与刻薄的辗转纠结。但是一部电视剧只能尽可能的高大全,把能展现的矛盾都剥离出生活,让人们一看便知“这老太太真像你妈”,“这老头子跟我爸似的”。这四个家庭的问题都太突出太具有代表性,而平常人家只是有一个元素就已经鸡飞狗跳了。

    那么好吧,让我们面对现实,在没有那么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养老院,在没有那么一个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养老院院长,在没有那么一个审时度势为国为民的zf的现在,就是现在,我们的父母的养老问题到底怎么办?

    养老院?在家里照顾?请保姆?一个普通人,普通小老百姓,普通的家庭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真的成了一个问题。

    送去养老院?且不说养老院的管理设施人员素质收费高低,单单中国人固有的孝道思维就是一个巨大阻碍。宁可老而孤独的困在家里与保姆斗,也不愿去养老院,怕揽上子女不孝,老儿无靠的丑名。可能这种想法,子女更甚。

    在家里照顾?要是老伴健在也到好,毕竟能有人说话,要是只剩下了自己,女儿上班,女婿工作,孙子上学,连狗都没有一只,就这样孤零零的守在屋子里等待。等待什么呢?

    请保姆?真的比公司招保洁员还要难上十倍。人类的信任感已经直逼底线。

    那么到底如何?赵导的意思是找个天上人间般的养老院大家一起乐开怀。社会化养老确实是大势所趋,虽然作为井底之娃,头上的这片圆形的天空下社会化养老还路漫漫其修远,但是这个电视剧还是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共产之路,跟美国的科幻大片似的,如果邪恶的机器人开始攻击我们,那么我们会在潘多拉星球建一个庇护站,而最为重要的是这笔钱是zf出的。






    【详细】
    64471473
  • 聒噪
    2016/8/26 12:29:25
    一个把严歌苓和葛水平称作“娘们儿”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评论《喊山》??
    我在二号参加《喊山》看片会的时候,这个电影的豆瓣评分还是6.6。
    看完片之后,我觉得这还是一部可以称作优秀但仍旧有诸多不足的作品,6.6的评分实在是被低估的,因此我给出五星,这里面当然有很多情绪的成分,自己的五星虽然不能实质上拉高评分,但也是一种支持。
    先前听一个朋友说起过:中国不缺好电影,缺的是把好电影竖起来的人。
    今天,喊山上映了,看排片,不到百分之一,家乡的小城九家电影院竟
    我在二号参加《喊山》看片会的时候,这个电影的豆瓣评分还是6.6。
    看完片之后,我觉得这还是一部可以称作优秀但仍旧有诸多不足的作品,6.6的评分实在是被低估的,因此我给出五星,这里面当然有很多情绪的成分,自己的五星虽然不能实质上拉高评分,但也是一种支持。
    先前听一个朋友说起过:中国不缺好电影,缺的是把好电影竖起来的人。
    今天,喊山上映了,看排片,不到百分之一,家乡的小城九家电影院竟然总共只有一场排片,这部电影自然又是没有被竖起来的。
    不过我们在这里不聊商业上的东西,因为今早在看豆瓣的时候,注意到了一篇一星的影评,说喊山自造幽灵场排片。
    8060448
  • 金丝熊
    2018/7/5 10:31:33
    变化的容颜,不变的渴望
    曾经在《读者》上读到一个故事,一个资深的地下党员,解放后获得了许多荣誉,到各处去演讲,中年时,会讲很多惊险的过程故事,中老年时会反思时代,讲述情操,老年时,他总是会想起当时的战场,曾有一个美丽的国民党女秘书对他的恋慕之情,虽然不能接受,但是仍然是美好的回忆...  (展开)
    曾经在《读者》上读到一个故事,一个资深的地下党员,解放后获得了许多荣誉,到各处去演讲,中年时,会讲很多惊险的过程故事,中老年时会反思时代,讲述情操,老年时,他总是会想起当时的战场,曾有一个美丽的国民党女秘书对他的恋慕之情,虽然不能接受,但是仍然是美好的回忆...  (展开)
    【详细】
    9488214
  • cathy
    2020/4/29 6:55:02
    作为一个普通人,雨林求生,你有多大机会活下来?(结合巴拿马雨林失踪案的讨论)

    今天看了2015年两位二十岁的荷兰籍女孩在巴拿马丛林失踪的新闻。四月初,正值雨季,她们身穿短袖短裤进入了丛林,本来只是观光客而非野外求生专家,也没打算在丛林中过夜(连帐篷都没有),却误入了荒无人烟的小路,迷失在诺大的雨林之中。在几乎没有任何协助工具的情况下(背包中用得上的只有水瓶,相机和手机),存活了十一天左右(至少有一人)。我查了一些资料,也看了很多网友分析,感觉这个事件中,还是迷路的可能

    今天看了2015年两位二十岁的荷兰籍女孩在巴拿马丛林失踪的新闻。四月初,正值雨季,她们身穿短袖短裤进入了丛林,本来只是观光客而非野外求生专家,也没打算在丛林中过夜(连帐篷都没有),却误入了荒无人烟的小路,迷失在诺大的雨林之中。在几乎没有任何协助工具的情况下(背包中用得上的只有水瓶,相机和手机),存活了十一天左右(至少有一人)。我查了一些资料,也看了很多网友分析,感觉这个事件中,还是迷路的可能性最大。自从两人离开了大陆分水岭,可能从一开始两人就掉下了悬崖并且没机会爬上去(真实情况比电影中还要陡,两个女孩,不同程度下受伤),只能选择另辟蹊径。最糟糕的是其中一人可能还摔断了腿(后被证实脚部多处骨折)无法走路。在跨越河时,只有三条简陋的绳子围成的猴子桥(想要返回只能过河),但对几乎无法走路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更别提还要保持平衡,而且绳子随时可能断掉。但是最后发现她们的踪迹处却也是走出了很远。根据猜测,其中脚骨折的女孩很可能坚持了六天,第七天起,只剩另外一名女孩带着只剩自己还活着的绝望,守着同伴的尸体,电量越来越少的手机,迷路的不知所措,和各种能想到的糟糕情况。十一天内两人手机共播出了77次报警电话,却没有一次被接通。

    此为背景,正是出于对这个新闻的兴趣,我很难想象到究竟这十一天内两人经历了什么。于是我在Google Earth上模拟了下两人的路径,还找到了这部电影。以下是影评:

    1.环境。雨林的环境,映入眼帘的绿,高耸几乎遮蔽天日的树木,到处都是昆虫,不时有野兽,复杂的地形,陡峭的悬崖,湍急的河流,雨季多变的天气,电影中呈现的一切都满足了我对雨林的幻想。

    2.前奏。我并不觉得前奏过于缓慢,毕竟逻辑性在电影中是很重要的,有前因才有后果嘛。比起两个小时的丛林探险,我更希望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的开始,大家都报了当地旅行团,在旅途中结识并约好一起去下一段旅程,旅途中来个露水情缘,这一切都很欧美很自然哈哈。而且前奏也完美的塑造了人物个性。尤瑟和凯文很明显是爱冒险的那种,马库斯一开始就很勉强,不想进丛林,后来架不住两人的劝说才跟去。而且他是个老师,体能自然比不上其他三人(分别是捕鲸船,探险爱好者和向导),也为后文掉队做了铺垫,而且作为知识分子,对杀猴子以及吃肉那段难以接受,后面感情化的哭会更合理些。长发女的出现不仅交代了典型的欧美人特点,还交代了后文嗑药的来源。

    3.旅行前期。前期的旅程在我看来还是很美好的,大家其乐融融,没有谁受伤掉队,在当地一个村子里和小孩子们相处愉快,篝火晚会。

    4.分道扬镳。再次启程后,由于马库斯的脚伤,大家开始产生矛盾。关于友情的坚固,我想说他们仨应该都是在旅程中认识的,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的所谓朋友,三观一致玩得到一起的才叫朋友,所以当两个爱冒险的人被马库斯扫了兴,损了利益,自然不快,表现得自私了点,也是人性吧。后面,凯文想继续走,尤瑟也是冒险派(虽然表现得不明显),卡尔建议尽快回程。后来凯文提出了折中办法:走水路,虽然冒险一点,但可以尽快赶到下一个村落,还能饱览两岸丛林风光。最后大家搭木筏时,又出现矛盾,导致2 vs 2一起行动。在这里我是同意另一篇影评的观点的,卡尔应该会水,只是清楚的知道前路艰险,做了这个心理建设后,再遇到湍流时就有些慌乱,旁边还有个自负的凯文。根据后来他对凯文他们的忠告,一定要避开峡谷,可知他很清楚前路的险恶,也是所以权衡后他决定分开走,不想被三个小白给坑死。而凯文本就是冒险家,估计有过类似经验,所以看到卡尔的慌乱他也不再信任他的决策了,再加上二人意见相左,所以他决定分开继续前进。还把想继续冒险的尤瑟也拉了过来,他俩还使了个计,成功让马库斯和卡尔一起,并且还得感谢他们。

    5.丛林。当两组人分开后,凯文和尤瑟很快就因为激流冲散了。这里也能看到尤瑟的懦弱,他不敢跳河游过去,怕凯文走了筏子会被冲散,也怕凯文游过去后不管他。后面尤瑟第一次脱下袜子的时候也说其实自己比马库斯更懦弱,但他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所以他的脚伤其实也很严重,只是在硬撑着。尤瑟落单后剧情就进入高潮了,他的表现是:脱险后,先往回走,寻找凯文,未果后觉得自己能走到终点,所以一路往前走,到达他的第一个目的地发现没有人,虽然很挫败很绝望,但还能坚持继续前往较远的第二个目的地。后面发现走不出去,此时绝望已经一股脑的包围了他,而且心理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他已经没有勇气再前进了。而且又偶然发现有直升机来找他,便横下心一直在河边等救援。中间发生了很多事:迷路,鬼打墙,受伤,感染寄生虫,体力不支,绝望,产生幻觉,野兽,沼泽,昆虫(火蚁),爬悬崖,错过第一次的直升机。其实在印第安女那段,他其实已经快撑不住了,精神和体力都临近崩溃,大脑紧急自我修复,幻想出了有别人一直陪着自己,而不是自己一直的孤立无援,为他增加了些许坚持下去的勇气(有点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的幻想)。后来前往河边去等救援,也是这一决定最终救了他。相比之下,凯文一直在河边等着就明智得多(前文卡尔提到了一定要沿着河走,河是附近村落的命脉,说不定会见到人呢)。第一次错过直升机后,他虽然已经不抱希望,但理智尚存,还摆了个Y求援,如果还有直升机经过就会看到这个明显的人为标志,不过第二次凯文选择了水路,所以在遍地树枝的丛林里自然没注意到这个标志。后面有点主角光环的意思,因为男主已经虚弱的叫不出来了,在凯文即将离开之际往回看了一眼,才发现了他。没有看过原著,但我估计现实中应该不会有这么巧合,可能男主当时在河边等待的位置没有那么偏僻所以一下子就发现了他,电影总会有点艺术性才能吸引观众嘛。

    6.关于卡尔和马库斯。这两位最终极大的可能性是没能走出来。卡尔虽然是通缉犯,但从前期剧情看,没有什么害人的理由,他们之间相处的也还可以,马库斯也很信任卡尔。所以可能男主那些经历随便安在两人身上一个,然后运气差点,可能就挂了。比如夜间遇到美洲虎偷袭,比如不小心掉下悬崖没爬上来,尤其马库斯带着伤。还有一种可能性也比较大,就是卡尔甩下马库斯自已一个人跑了。从第一段进丛林的剧情看,卡尔走的很快,马库斯由于脚伤走的很慢,这种情况下卡尔很可能不带他玩了,任由马库斯自生自灭。而马库斯没有设备,不认识路,带着伤,几乎没有生还希望,卡尔作为通缉犯,即使跑了出来也不会大肆张扬,很可能再去到某个小镇继续招揽这种丛林向导的生意。

    7.友情。正如我之前说的,三个人的友情算不得坚固,只是旅行途中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罢了。当有一人表现出了想回程的想法并严重拖累了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这个友情便破裂了,另两人就会在背后抱怨并把这个朋友甩开,因为他们的共有利益收到了冲击。后面凯文得救了以后,来寻找尤瑟和马库斯,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并不矛盾了,所以友情占了上风,而且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他不希望因为自己没去找而导致本可能有希望生还的朋友最终死在了丛林里。所以他尽力拉朋友们一把。我觉得一切反而都是最真实的人性体现罢了。

    8.写在最后。这部电影目前豆瓣评分6.9,我觉得有点低,可能大部分人是抱着 荒野求生第二 来看野外生存达人是如何走出雨林困境的吧,能够理解大多数人打低分(我也为某部豆瓣高分悬疑榜单电影点进去看完却是爱情剧而给打过低分...),但在我心里它已经很完美了,值得8分以上哈哈。我觉得喜欢荒野求生题材的观众可能觉得这部片子很失望,但这部片子最合适的定位应该是普通人(野外生存小白)如何在没有辅助工具下在丛林求生,试着用第一人称代入去看,可能较能体会这种挣扎绝望感觉了。由于真实经历改编,所以我觉得它较为真实的体现了作为有点冒险精神的游客,在雨林里一旦迷路,会经历哪些事情。能想到的经历这里面大多都囊括了,丹尼尔演的超级棒,那种从一开始自我安慰,和后面发现走不出来的绝望痛苦演绎的特别到位,蓝眼睛也超漂亮哈哈,圈粉了圈粉了(不是哈利粉哈哈)。我最喜欢的片段应该是发现鬼打墙那一段吧。在雨林里迷路发生这种事再正常不过了,但这种经历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绝对都是一个巨大挑战。试想一下,如果把看电影的我们放到雨林这种环境中,我们能坚持几天呢?在精神体力双透支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等待救援吗?

    最后,我觉得雨林这种地方,虽说大家一直觉得它很神秘,但一旦迷失在里面,错综复杂的地形与水道,危机四伏的环境,变化极大的昼夜温差,于普罗大众而言只有很小的机会能够逃出生天或者等到救援。电影中(也是现实中)尤瑟和凯文足够幸运等到了救援,但另外两人却没能走出来。而后者几乎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结局。每年去雨林旅游却下落不明的人不少,影评开头提到的荷兰女孩是一例,还有更多人的MISSING报道也早已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只能说,R.I.P,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除非是贝爷这种野外生存专家(其实也是有团队跟着的),去雨林旅游一定要跟好导游,别瞎走,提前考虑到一切可能性,带好生存物资。

    附一个原作者Yossi Ghinsberg在油管对这段经历的自述(需翻墙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x2fv33Ez8

    你以为的丛林是这样的,

    125494076
  • 会说话的猪
    2007/7/22 4:08:43
    除了特效,一无是处-----评<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真人版一公映,就吸引了无数的老金刚迷.我们这一代多是看过日本动画版的,抱着怀旧的心情大多会看一看.我就是这样的,看完了之后,特别失望.
       首先说说情节,毫无疑问地老套.动画片似的天真情节,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原版就是动画片.但情节线索太松散复杂,有很多不必要出现的人物和不必要出现的事件.有
        <变形金刚>真人版一公映,就吸引了无数的老金刚迷.我们这一代多是看过日本动画版的,抱着怀旧的心情大多会看一看.我就是这样的,看完了之后,特别失望.
       首先说说情节,毫无疑问地老套.动画片似的天真情节,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原版就是动画片.但情节线索太松散复杂,有很多不必要出现的人物和不必要出现的事件.有很多朋友总结得很好,三条线,我看有五条,第一条,主角和他女朋友,必不可少;第二条,航天局的年轻女技师和她的胖子跟班,第三条,那几个白痴美国兵(其中一个是越狱里的SUCRI,在这里还是一样爱说西班牙语),第四条,博派和狂派,第五条,国防部长和特工(不知道为什么美国总统成了个可有可无的人物,这种大事都不惊动总统吗?).其中第一和第四条是主要线索,其它的可有可无,纵然需要,也太多了.尤其是让我想不通的,那个说西班牙语的SUCRI后来跑哪去了,既然不重要,开始就别给那么多镜头呀.过多的线索,就显得情节松散,最后组合在一起就有点牵强附会了.我想,去掉一些线索会让影片更好看,首先要把美国兵给去掉,影片开头花大力气描写美国兵跟机器怪的战斗,完全多余,而且没有必然性.人家威震天的兄弟来这是要找老大和立方体的,干嘛开始就要跟军队干架,没必然性嘛.干架就干架,为什么要给那几个家伙这么多镜头呢,表现什么东西呢,既然给了,就得当回事,后来除了个小白脸其它人就这么销声匿迹了,失败中的失败.其次,要在特工和女工程师之间去掉一个,让我选就把特工的角色全去掉,表现个垃圾特工有什么意义呢,毫无意义.
        这样的情节,让人似曾相识.比如,国防部破密码和女技师,像<独立日>里那个类似盖茨的人物和情节.第七防区部门,像<独立日>里的51区部门.特工,类似于威尔史密斯<黑衣人>,干得也是一样的活.<黑衣人>里找得是银河,这里找的是立方体.至于美国式的搞笑内容,看多了就没新意了,美国人的幽默太直白,直白就是无趣.干枯无聊的笑料,看多了不但不想笑,直想吐.
        其次,影片穿邦程度太厉害,发现了N处穿邦,我觉得有一处特别不可原谅:就是主角被大黄蜂(F/A-18大黄蜂?汗!!)追入一个停车场的时候,向一辆警车求救,该警车里开始没人,中间有人,然后又没人,最后变成个狂派战士(有人说像是霸天虎,我看不像),人估计也让霸天虎吃到肚子里去了.最搞笑的是男主角还对着警车的窗解释了好一阵,我晕,没人你说什么屁话啊.这个穿邦太厉害,不仔细看也能看出来.
       第三,影片除了卖特技就是卖特技,演员挑得太烂,没一个好点的.男主角希亚·拉博夫,就是在<地狱神探>里给基洛.李维斯当跟班的那个孩子,我至今还记得他对着汽车观后镜竖立中指叫"ASSHOLE"的样子.女主角是个花瓶,漂亮是没的说,就是没深度.唯一有点名气的是国防部长,在<谍中谍I>里演过吉姆.
       影片特效让人眼花缭乱,机器变形可复杂得很,基本看不出来哪是哪,美国人的长处.看不出来,就看个热闹,反正也不是玩具能模仿的,呵呵.大家伙就算了,我觉得小机器人非常好,尤其是那个录音机变的家伙,灵活又猥琐,非常到位.还有那个手机变的小机器人,对着玻璃罩一顿乱射子弹,还发导弹,很好玩.战斗的场面追求逼真,也很不错,唯一的缺陷是有点乱,房子乱炸,子弹乱飞,总体还不错.这种效果国内是做不出来的.由此我感觉到技术更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张艺谋说过,他们的机器我们有,但是我们没有操作机器的人,中国电影,缺乏人才啊.
       总体来说,这部真人版的大片特效很好,但情节老,演员烂,也许很赚钱,但注定了只是部三流商业片,没有任何嚼头,不可能成为一部经典科幻电影.
    【详细】
    1182168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