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打分有点低,也算是豆瓣对并不是大IP的剧的打分特点,电影区还好说,电视剧就实在是太随便了。
国产(大陆区)影视剧拍职业剧,还是拍自己的行业最好。虽然比较小众的剧,但是很不错,演员表演动感,走位自然,台词言之有物。多青年演员,却不靠亲热和青年爱情为主要看点,真是难得。陆远扬(郑)和乔安(颖)的亲热戏少得可怜,有一两场吻戏,
豆瓣打分有点低,也算是豆瓣对并不是大IP的剧的打分特点,电影区还好说,电视剧就实在是太随便了。
国产(大陆区)影视剧拍职业剧,还是拍自己的行业最好。虽然比较小众的剧,但是很不错,演员表演动感,走位自然,台词言之有物。多青年演员,却不靠亲热和青年爱情为主要看点,真是难得。陆远扬(郑)和乔安(颖)的亲热戏少得可怜,有一两场吻戏,明显的借位角度,就算不是借位,也只是蜻蜓点水的吻。不过,这样的剧本,过分火热才是侮辱了这部剧情。前20集不同立场和之后的双剑合璧,都时不时吊观众的胃口,感觉还是不错的——心痒痒。这部剧主线也不是男女感情,而是《心碎症候群》的制作过程。男女主角负责表现人这种生物在制作影视这件事情上的执行。从他们不断的选择中,观众不断深入了解他们的魅力。
瑕疵,演员方面,比如颖儿说话有点像嘴里含着东西;男主的衣品、女主的服装重复率挺高;也有些很多声音直接攻击演员本身等等。不过基本上,不看台词我能听清楚演员在讲什么,真正投入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后,观众是入戏的。服装、妆容方面,各位演员包括配角,都是适合人物设定的,混社会的妹子们重复着便服,完全可接受,就算是在都市剧里。而女主靓丽的服装如此显眼,如果不是整套重复,会更好。毕竟,服装太过眼花缭乱,其实一点也不赏心悦目,那才是快餐式电视剧。至于,那些过分的声音,除了希望演员安心,无话可讲。
这部剧宣传力度没有那么大,后期制作没有非常精致,卫视的预告片也很糟糕,但是正片却非常好。在全部更新完后,依旧能让人一集接一集的看的剧,现在不是那么容易遇到的。同时,也没有过分植入刻意的话题性却言之无物,反例就是前段时间大火的《都挺好》,我问一问,原生家庭就是靠老年痴呆的父亲买本辅导材料就和解的?哥哥把妹妹打成那个样子,到最后剧情都没有一个道歉?难道就靠那苏家人齐斗贪心舅舅?
颖儿演这部剧应该在30岁左右吧,创业小领导型人才的感觉还不错,是这几年见过演过比较好的。虽然开篇会有点勉强,这部剧开篇处理有点仓促啊。稍微过两集后,倒是越演越顺了。前几年似乎颖儿也接过有类似角色的片子,比如吴奇隆的《一粒红尘》,还有其他的白领型角色,虽然只是瞄一眼,但是之前的剧感觉写得有些尴尬,场景服装豪华到有点尴尬,而剧情、演员能力却没到相同的高度。有钱过头了却没有高级的审美的感觉~~
说回这片子,大概是演戏经历更丰富了,颖儿这部剧演起来更得心应手,但不过于套路,依旧有打动人的地方,技术性和情感性都有更好。还以为,继《千山暮雪》后,不会有代表作了。这部剧,就算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颖儿也有一个人撑起一个角色力量。
郑元畅,台湾演员,不太熟,演得自然,各种对手戏自然,我觉得演得自然就是对这部剧里演员的最基本的认可了。前段时间刚好在理发店看到郑元畅在演《庚子风云》(唉~),所以,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不一样。陆远扬和乔安这两个事业狂由他俩演,自然、深情、同时又有自我。
再说其他演员,靠着我一点点敏感性,这个剧整体演员演戏感很和谐,基本都是原声,就算是配角,比如各种性格奇葩、三观奇葩、或者腔调小资的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虽然不是常见的演员的脸,但演得很自然。这让我不禁联想,是不是这个剧组氛围不错?主创们沟通得当。被导演控制的演戏感不强,也没有抠着演的感觉。演员像在凭借自身能力自由发挥。总之,各场戏看起来很舒服,没有近几年演员定海神针一样站在镜头前的感觉(参考韩剧),或者刻意制造镜头感——“看我看我看我,我的演技很厉害!!!我在表达!我在哭!我的眼睛有戏!”
——什么时候,一部影视剧变成了靠讨论演技为噱头了??一部剧不是先应该故事流畅吗?不是先应该表达清楚故事吗?
还有之,请一些确确实实的老戏骨,一个,两个,三个的,的确这些老戏骨把分配到的角色演得很好,但个别的角色的优秀不能说一部戏的完成度高。他们对剧情推进贡献的还不如在知乎上对“如何看待XXX的演技”的讨论热度。而作为观众,在想起他们最起码还是获得片酬的同时,就把对他们被利用来炒热度的同情转移到对观众的同情上了,我们观众才是被利用了——被利用关注一部剧的八卦、噱头、小小yellow段~~
再后来,看到豆瓣的评论、视频的弹幕,我隐隐有一种对影视产业发展成这样的惋惜。每年播出的剧似乎都有两大类,一类是“大火”,一类是不火。
大火的剧有着那些近景不会太出问题的演员,有着勾勒脸部轮廓的灯光,有着精心设计的走位构图,有着后期细致的调试,播出的时候也准备着大量的话题,张扬着“我很优秀,我不是烂片”。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好似还是FBB在演艺圈的时候,之后慢慢的,资本性质的电视剧就算披着正片的皮囊,就算注入对演技所谓的重视,也难逃它越来越泡沫的走势。
泡沫?那每隔一段时长,就出现的优秀演技、可讨论性话题。但整部剧情呢?嗯?
大火的剧,用来用去,转来转去,也就是那个高贵的圈圈里的那些人。这个叫“咖”。
剩下的就是不温不火的剧。这些剧在那些豪华的剧的泡沫下下沉,下沉。
——电视剧娱乐化。
一部好剧,总该时不时能被人想起——我想看它。细细品,细细读。
谢谢《乔安你好》,我会时不时想起你。
谢谢陆远扬和乔安,我会时不时想起你们的事业与爱情火花。这是个意外收获,一种更成熟的爱情。
1.演员
超级喜欢金世佳,是因为他个人来看这部剧的,能看到他对角色下的功夫,但也明显能够看出来他的短处,的确,从最新的时间线开始能看出来金世佳本人对于驾驭角色已经力不从心,我能理解剧中是想表现他的永远年轻,但是,确实样子不对,就像豆瓣说的,感觉几年过去,冯都还是完全没变化,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在那个时代,经历时代的巨变,改变没那么大还从一个理性人变成一个大傻逼确实不能服众。不过,就
1.演员
超级喜欢金世佳,是因为他个人来看这部剧的,能看到他对角色下的功夫,但也明显能够看出来他的短处,的确,从最新的时间线开始能看出来金世佳本人对于驾驭角色已经力不从心,我能理解剧中是想表现他的永远年轻,但是,确实样子不对,就像豆瓣说的,感觉几年过去,冯都还是完全没变化,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在那个时代,经历时代的巨变,改变没那么大还从一个理性人变成一个大傻逼确实不能服众。不过,就冲着金世佳前面30集的表演,这个演员我认。
2.剧情
这剧情有硬伤,非常明显,极其明显,不,编剧的脑子呢???算了,估计是骗多了小姑娘小伙子,偶像剧的套路今天还拿出来晃,我无法相信前后30集的编剧是同一个人。前半部,剧情极其精彩,生活的味道,胡同里的温情,人性的多样,淋漓尽致。百分制,即便很挑剔地看,值80分,后面30集到现在了,最多也就给30分,如果剩下来的东西继续这种垃圾的话,整部剧在我心里的评分,绝对不会过50。
3.剧情凭啥说硬伤
没有矛盾制造矛盾:首先就是揪心的西城的娃娃了,我之前猜测说是肖战和韩红雪的,一件西城自己说很重要的事情,可以一时被事情绊住没法说,不能一直被绊住吧,一直到婚礼当天,最没法收场的结局来说这件事,无法理解。
伊春:舔狗加备胎加没脑子的人设,一共60集,到46集,三十多岁(冯都比肖唯一大十几岁,肖唯一上大学十八岁,冯都伊春差不多大)还一直舔,最后大闹婚礼(看预告片看的),最经典的台湾剧的套路,放在这个剧里面合适吗?合适吗?
冯都执意五月:之前说过全剧差不多是这个时候达到高潮开始升华主题,五月应该是流产的了(猜的,不然对不起这编剧这么明显的套路),给冯都安排了矛盾对象肖战,表明冯都的一切行为合理,用浅显的语言表明冯都和时代不一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因为拍了一部烂的所以想来一部经典,哪怕别人不认可),是一个不会随波逐流的人,借别人的嘴说了冯都没情商,理解想塑造一个骄傲的人,一个所谓阳春白雪的人,但是不是让你塑造一个煞笔啊,我不懂拍戏,我只能看出来那是煞笔
冯都执意不在四婶孙女的事情妥协:剧集借西城的嘴巴说他只认对错,拉倒吧,这里人设塌了,一个心怀阳春白雪的人,之前都愿意做下里巴人了,到这儿清高起来了,您都不是黄花大闺女儿了,婊子立哪门子牌坊呢?换句话说,压根就不是那坚持原则的人,前后存在矛盾
冯青:冯青的人设是有点小聪明,前期煞笔后期发育起来知性理性的,但是转变不合理,转变的关键节点是从国外回来,从煞笔变成了圣母,老娘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哥都是为了我爸都是为了我哥好,是在美帝的那段时间让她学会了自立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换位思考,所有都对,就是感觉特别假,之前的冯青让人有人物代入感,后来的没有
4不知所云,但有得罪,您随便说,反正我也不会改的,别憋着憋坏了自个儿,不合适
最后,真的想问一句剧组在豆瓣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幕后不是一批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