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用绚丽的世界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梦幻的童话王国,色彩鲜艳的世界里不仅有雍容华贵的宫殿还有热闹非凡的小镇景象以及神奇的魔法国度,让观众在观看整部电影时深深的陷入这奇妙、梦幻的童话世界。电影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尽显精致,俏皮可爱的公主、英勇帅气的街头艺术家以及黑暗邪恶的魔法师,这些鲜活生动的角色就如同漫画书活了一样,他们灵活的肢体、丰富的表情不仅乐趣非凡同时也尽显人们对于童话世界的憧憬。
电影用绚丽的世界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梦幻的童话王国,色彩鲜艳的世界里不仅有雍容华贵的宫殿还有热闹非凡的小镇景象以及神奇的魔法国度,让观众在观看整部电影时深深的陷入这奇妙、梦幻的童话世界。电影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尽显精致,俏皮可爱的公主、英勇帅气的街头艺术家以及黑暗邪恶的魔法师,这些鲜活生动的角色就如同漫画书活了一样,他们灵活的肢体、丰富的表情不仅乐趣非凡同时也尽显人们对于童话世界的憧憬。
建议改成《李小龙传奇——我与我师父和我师兄弟不得不说的故事》,这片子哪体现蝙蝠侠了,咋的,发生在哥谭那就是蝙蝠侠啊,那要是在中城借个景,就成闪电侠了呗,要是露易丝一报道,超人也齐活了,万一这蛇神是古神里面的邪神,和戴安娜也跑不了干系,最后一瞅还可能和外星的达叔达成关系了,是不是钢骨也得跑出来,这么一凑还成正义联盟了呢。
建议改成《李小龙传奇——我与我师父和我师兄弟不得不说的故事》,这片子哪体现蝙蝠侠了,咋的,发生在哥谭那就是蝙蝠侠啊,那要是在中城借个景,就成闪电侠了呗,要是露易丝一报道,超人也齐活了,万一这蛇神是古神里面的邪神,和戴安娜也跑不了干系,最后一瞅还可能和外星的达叔达成关系了,是不是钢骨也得跑出来,这么一凑还成正义联盟了呢。
而且时间线有大问题了,铜虎杀继承人的时候,大师最多才走了一年,而到现在早已成了一个中年人,这期间至少过去了十来年,十来年都过去了,你这蝙蝠侠跟刚出道的似的,老爷的智慧全无,出门带防狼喷雾是怎么个意思?是,我们知道老爷臀又翘,胸又大,但也不至于带喷雾。其次就是人物塑造上,希瓦女士,那可是希瓦女士,你就给我整成个这么个玩意出来,不是我审美有偏见,而是这没法看啊,希瓦的身材呢,要是有人有兴趣可以去漫画《死劫》里面看看,这身高就不一样啊,希瓦都和斯纳德一样高了,你说电影里给我整那么矮。(给我整气了,直接上图)
不愧是迪士尼的作品,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算是动画片中的“正剧”了,人物经典,理念也很老派,其中弘扬的关于家庭、诚实、价值观(什么是重要的),人生观(如冒险)其实和几十年前并无太大差异,也算是挺有教育意义了,所以该作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适合给小孩子看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其他一些动画作品中会体现“怪胎也是合理的”的理念,比如奇幻沼
不愧是迪士尼的作品,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算是动画片中的“正剧”了,人物经典,理念也很老派,其中弘扬的关于家庭、诚实、价值观(什么是重要的),人生观(如冒险)其实和几十年前并无太大差异,也算是挺有教育意义了,所以该作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适合给小孩子看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其他一些动画作品中会体现“怪胎也是合理的”的理念,比如奇幻沼泽、猫头鹰魔法社之类。
而像海绵宝宝、rick & morty这类解构内涵的动画,则是比较成人向的了。
以及,编剧对马斯克到底有多大的怨念。其隐含的态度中,对史高治这种亲历亲为、热衷冒险的传统实业家,和马斯克这种夸夸其谈的新生巨头的差异,或许也能反映出欧美对高科技企业、对技术审慎的态度,在国内,科技完全是个褒义词,甚至许多活动、组织都会打着“科技”的旗号。
其实,什么是老土的,什么是时髦的、先进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总归要好于盲从。
最后bull说:“Did we do a good thing?I hope so.Did we do the right thing?I think so.Did we do the best we could?Yeah,we did the best we could.”三句自问自答,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完美,做的事对不对也不清楚,但我们能尽力把事情做对,做的更好,使我们的世界真善美!
最后bull说:“Did we do a good thing?I hope so.Did we do the right thing?I think so.Did we do the best we could?Yeah,we did the best we could.”三句自问自答,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完美,做的事对不对也不清楚,但我们能尽力把事情做对,做的更好,使我们的世界真善美!
潇洒佳人淡淡妆 (2022) 评。
【剧情故事】
能够看出编剧是想要表达一些内容的,但是受制于演员和导演的配合所以让原本可能尚可的剧集变得四分五裂。对于一个24集的剧集来说前期剧情进展过于缓慢,导致中后期需要加强的地方没有得到加强,速度不均
潇洒佳人淡淡妆 (2022) 评。
【剧情故事】
能够看出编剧是想要表达一些内容的,但是受制于演员和导演的配合所以让原本可能尚可的剧集变得四分五裂。对于一个24集的剧集来说前期剧情进展过于缓慢,导致中后期需要加强的地方没有得到加强,速度不均匀影响观感。
【角色演绎】
男主脸型棱角过于分明,同时显得有些低龄,其实并不适合古装剧。在表演技巧方面就……更……誒。
男配就更显得稚嫩低幼,除了相貌显得过分年轻,不客气地说即为毫无可取之处。这方面和编剧与选角配合失误也有关系,既然明知都是年轻演员不足以拿演技撑住剧集,就不应该编出需要演技才能体现的内容!
女主相貌算是优秀,明眸善睐,但是其实也并非非常适合古装剧的形貌,体型修长倒是从穿着方面与古装相合。演技方面……没有太多可取之处,基本可以说是凭着相貌演戏,虽然另一个角度来说和偶像剧相容,但是单纯作为古装剧来看就略显欠缺了。
女配数位反而是令人感觉比主角团更用心。
【配乐,服饰道具,场景,特效】
op表现挺好,引人入胜。ed选区严重偏离古装剧的氛围,并且拿一个固定cg当背景算是怎么回事?经费已经如此紧缺了么?
在第一集前期有2次血溅效果做的还算不错,虽然如果说优点的话整体呈现的最终效果才是重要的,但是一般来说并不恰当在古装爱情剧中应用,一来必要性不强,二来效果也不如其他类型剧集来的用心。
剧集在后期处理方面做的过于靠近韩剧模式,失掉了简朴的醇厚,虽然增添了光彩但是得不偿失。
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非得来来回回想办法纠缠在一起,太荒唐了,我觉得演员没问题,老戏骨,唯独这个导演和编剧,一对纯二B.绝对黄金搭档!我是硬着头皮陪我家老爷子看完的,看到后来我家老爷子都觉得毫无趣味,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导演和编剧,一对纯二B.绝对黄金搭档!!!
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非得来来回回想办法纠缠在一起,太荒唐了,我觉得演员没问题,老戏骨,唯独这个导演和编剧,一对纯二B.绝对黄金搭档!我是硬着头皮陪我家老爷子看完的,看到后来我家老爷子都觉得毫无趣味,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太恶心了,导演和编剧,一对纯二B.绝对黄金搭档!!!
第1集:Bad News(坏消息)
原著我才看完前两本(一共有5本啊,真能写……),原著真是阴郁的一塌糊涂,悲惨的一塌糊涂,绝望的一塌糊涂。我本来很担心这个剧会拍成从头惨到尾的高纯度致郁片。看完第1集我觉得改编相当成功。
首先,电视剧的第1集是小说的第2本(Bad News),讲的是2
第1集:Bad News(坏消息)
原著我才看完前两本(一共有5本啊,真能写……),原著真是阴郁的一塌糊涂,悲惨的一塌糊涂,绝望的一塌糊涂。我本来很担心这个剧会拍成从头惨到尾的高纯度致郁片。看完第1集我觉得改编相当成功。
首先,电视剧的第1集是小说的第2本(Bad News),讲的是22岁的男主为了取父亲的骨灰进行的纽约几日游。第2本提前、第1本(Never Mind)推后的做法因为保留了“男主童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悬念,比较能抓住观众。而且第2本真的比第1本欢快很多了(没错,男主一直在吸毒、差点要自杀的第2本已经比第1本欢快多了)。第1本真的非常非常的可怕,详细描述了男主父亲怎么性虐待5岁的男主,怎么精神凌迟男主的母亲,细节可怕至极,我感觉这部分内容打头阵能让一半观众弃剧。
小说的第2本情节其实有点扁平,主要就是男主从头到尾都在吸毒,包含了数量巨大的技术细节(看完能基本掌握如何搭配海洛因可卡因和安非他命以达到最优效果)。小说里22岁的男主基本处在一种麻木混乱的状态,完全看不出自救意图地沉浸在毒品的空虚中。电视剧里男主至少自救意图明显,想戒毒的打算始终贯穿,对自己的人生还有痛感和知觉,这就已经不知道多光明了。电视剧塑造的男主一方面空虚沉沦玩世不恭,另一方面渴望救赎向往新生,这两点我觉得结合得恰到好处,使得本剧既不至于让观众太反感太煎熬,又没有套路煽情的油腻感。浓郁的色调、快速跳跃的节奏都冲淡了过度阴郁的感觉,男主种种浮夸反讽的行为甚至搞出了一点喜剧效果,这些我觉得都是改编上成功的点。
情节方面,删掉了男主和毒贩Pierre的一长段内容。本来小说里男主似乎认为Pierre是整个世界上他觉得最亲密最有共情感的人。Pierre的个人经历是在精神病院住了8年,8年间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鸡蛋,然后男主觉得这很不错(大致可以感觉到小说有多负面了吧)。这段调子太阴郁绝望,删掉光明多了。
小说里男主去找Marianne只不过是想暂时填满空虚转移对毒品的注意力,基本上和在餐馆狼吞虎咽tartare tartare没什么本质区别。Marianne也是全程冷漠客气,两人没有产生任何感情冲突。 电视剧里这段男主流露了感情和自救意图,Marianne也作出了正常人会做出的愤怒厌恶的反应,算是改得有人性多了。
小说结尾有一段被完全删掉了。这段写男主钓Marianne失败以后去酒吧找了个陌生姑娘打算回去滚床单。结果姑娘是个暴食症,男主带姑娘去餐厅观摩她恶心地吃了一顿,然后回酒店没发生发生任何身体和感情上的连接,就两人轮流去洗手间,一个呕吐一个吸毒。这段删掉我觉得有点可惜,男主和这个姑娘的对照和摩擦都很有意思,同病相怜又相厌,一夜交集以后还是要各自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往前走。最后男主离开酒店时带着讽刺厌烦又带着同情地跟前台说房间里有个姑娘在睡觉,她起来可以叫任何她想吃的东西,记在我账上,这个情节令我印象很深刻,其实改温情点保留下来应该挺不错的。反正小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各种无动于衷,各种孤独绝望(服务人员都非常专业、非常冷漠客气恭敬地hold住全场,不像电视剧里还把男主赶走了)。电视剧里和男主接触的人则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Anne是真诚的关心,Marianne是厌恶和愤怒,男主父亲的几个朋友是客气冷淡无动于衷,这样比较有层次感也更丰富一些。
至于wuli本尼自然还是很迷人啦。这种浮夸不要紧、就怕不够力、可以卯足了劲爆发式尬演技的角色,还能人格分裂模仿不同人声音,简直就是为他度身定做的狂欢吧。难怪他说特别想演,观众看得自然也很过瘾。就是……额头上的皱纹能不能不要这么醒目,这样观众能看出这是位22岁的青年嘛(一定是为了告戒我们吸毒毁皮肤,没毛病)。
--------------------------------------------------------------------------------------------
第2集:Never Mind(不必在意)
第二集改自小说的第一本《Never Mind》,仍然改得比原著光明温情不少。首先我得感谢导演没有把那天卧室里发生的事情直白地拍出来,门外寂静的走廊里那长长的沉默已经给了我足够的痛苦和恐惧。其次电视剧中的人与人之间还有感情交流,每个人似乎还有呼喊和倾诉的冲动。小说里的每个人都孤独地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世界里,男主的母亲Eleanor并没有对朋友Anne说过丈夫的事情,也没有在楼梯上、卧室里两次认真询问儿子“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Eleanor到底有没有感觉到这一天发生了可怕的事情?小说里没有明确写。一来Eleanor整天酗酒嗑药精神恍惚,她能否在客观上注意到那些异状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她对丈夫的恐惧比Patrick对爸爸的恐惧还要严重,其实从感情上她不敢也不想问这个问题,因为她不敢也不想知道答案。躲在酒精的麻醉里自欺欺人好像已经是她找到的最好的自保方式了。(小说里有一段电视剧里没拍的,David阻止Eleanor去楼梯上看儿子以后,Eleanor坐在那里头脑里想的自己怎么被丈夫暴力强奸怀上了Patrick,那件恐怖的旧事也发生在阴暗可怕的楼梯上。)连所有人中最正常的一个——Anne也没有剧中这么英雄。在把Patrick在楼梯上等妈妈的事情传达了一遍以后,她没有如剧中反复指出这对父母的不尽责,更没有和男主人爆发正面冲突愤然离场。小说里的Anne只是为小男孩感到了一点难过,然后觉得这些人简直有病,自己再也不要跟这些人来往,然后就礼貌地告辞了。
另一个重要的改动是David对所有人实施的暴力的性质。剧中这种暴力是比较直白和外露的,David会半夜跑到儿子房间里威胁儿子“如果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我就把你撕成两半”。但在小说里,那种暴力是更无形的精神控制,是更恐怖更微妙的天罗地网。David在小说里并没有这样直白地威胁过任何人,每个人自动对他噤若寒蝉,自动始终守口如瓶。最吊诡的是电视剧和小说里都明确点出这家人的巨额财富其实都是Eleanor娘家的钱,因此David手中其实没有任何实际的筹码,他却莫名其妙地靠精神控制奴役了所有人。仔细分析一下的话,David的手段几乎是教科书式的精神控制手段。第一,一套邪教式理论(“我折磨你是为了你好”“你如果能忍过这个,人生中就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到你”)。第二,打击受害者自信,降低受害人的反抗意识(比如说长年累月当众羞辱Eleanor。你连个菜都点不好,你连客人的座位都安排不了,你一文不值。其实在局外人看来Eleanor是个超级富有的女继承人,她才是条件更好的那一方吧)。第三,阻断受害人之间的交流和联合的可能性,并且阻止他们向外界求助(因为不能太娇纵孩子,所以母亲不能过多地和儿子接触;软性限制Eleanor交友甚至出门)。第四,靠毫无原因的惩罚来巩固绝对权力(Patrick因为踩了两个无花果突然遭到了飞来横祸。作为一个小孩,他还有正常人的反应,他反复问父亲“我做错了什么?”。但是没有回答,我说你错你就错,没有原因和道理可讲。后来我们看到这招马上见了效果,Patrick不过打破一个杯子就吓得魂不附体。而其他受害人比如Eleanor在受惩罚的时候甚至根本不会问“我做错了什么”,她只想尽一切可能逃过惩罚、熬过灾难就好。)
在这套恐怖体系下,所有受害人的反应也是教科书式的“习得性无助”,他们不再问原因,不再自救,放弃向别人倾诉和求救,一心只想减轻惩罚和痛苦,甚至流露出主动帮助David倾轧其他受害人的倾向。至于这套精神控制系统为什么能奏效,这大概是个很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重要原因之一是David的受害人本来就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易受精神控制的人。电视剧里Eleanor对Anne回忆她和David也曾经有过美好的时光,似乎她是为了爱才软弱地忍受了如今已经变成恶魔的丈夫。但小说里完全不是这样,Eleanor和David并没有什么美好的时光,他们一开始约会就很不正常,两人吃着饭David突然把盘子放地上叫Eleanor趴在地上像狗一样用嘴去啃食物。至于Eleanor为什么居然服从了这个命令,小说里写因为“服从,哪怕是这种荒谬的服从,对Eleanor来说是一种真正的诱惑”。我真的没办法再注解了,SM了解一下吧。后来发生在另一个人物Bridget身上的事情大概又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微妙的诱惑。Bridget作为一个简单直率的人当然立刻觉得David是个变态,但她在害怕和憎恶之余又似乎莫名被David吸引,两次拿无花果做文章。Bridget半夜试图逃走,最终却又折返回来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电视剧里给的原因是约她私奔的Barry没有来。而小说中更诡异更微妙,Bridget走着走着开始想:会不会我走到那里发现Barry根本没来,她又回忆起Barry约她私奔时用的语句,她讨厌Barry的态度,越想越觉得私奔的计划没有希望,于是想着想着她就放弃向目的地进发自己折回来了。Bridget和其他受害人一样,仿佛被一种巨大的黑暗力量所控制,她走了回来,安慰自己说“至少我逃走过,我表达过自己的反抗了”。Eleanor也一样,她明明有大笔财产随时可以走掉,但她放弃了逃离,她安慰自己说我问过儿子了,没有问题,他长得多好多有教养,做母亲的关键只是不要干涉。在电视剧里,Eleanor看到Bridget折回来时并不惊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看,那(逃走)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这一笔小说里没有,加得真是绝妙。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反抗吗?你问他们为什么不逃走吗?因为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这个诡秘难解的黑色夜晚,就像笼罩着每个受害者的天罗地网一样,他们说不清道不明,只是莫名放弃了自救。至于恶魔怎么织出这张网,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面有父权男权的枷锁,有黑暗和死亡的神秘诱惑,有特权阶级面对的无穷空虚:花不完的钱,无所事事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精神目标(第一集里David好像说过“我属于十八世纪”?《队列之末》里本尼演的那个人也说过对吗?幻灭和精神SM绝对是英国上层阶级的传统吧,细思恐极。),所有丰盛和荣耀背后的幻灭。这种空虚笼罩着所有人,包括受害人和加害人,结果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和乐趣就是用精巧高雅的精神SM游戏摧毁自己和别人。只有不属于他们阶级的Anne能一眼看透这群人多病态多恶心,而这群人在他们自己合谋织出来的华丽罗网里根本连挣扎的动力都没有。
恶魔为什么会成为恶魔?David也有过梦想和抱负,当钢琴家,当医生,都没有成功。是因为他的父亲也这么无情地摧毁了他心中所有正常的东西吗,还是因为他发自内心地相信“努力太粗俗”,当个高贵恶毒的废物才是这个阶级最终极的优越?他娶了有钱的美国女继承人,却又说那些人和他们联姻不过是为了收购人形古董。“人不应该被当作东西对待”,这是否是David对妻子不满的根源?是否为了挣脱这种羞辱和无力他才变成一个恶魔?他也善良过、痛苦过吗?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在这个故事里,David已经成了一个恶魔。他自己一事无成,就嫉妒别人还有希望;他自己不相信任何东西,就嫉妒别人还有感情;他看到5岁的儿子身上还有活气(小说里Patrick受虐的导火索不是踩了两个无花果,而是因为他像所有正常小男孩都会做的那样爬上矮墙走了几步又跳下来,因为他偶尔表现出了一点正常孩子的天真和顽皮),就怒不可遏心急火燎地要摧残他毁灭他。David有点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他把自己一辈子的痛苦和压抑都转化成了对别人的嫉妒、仇恨和恶,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而悲剧不断重演的原因是受伤害的人总是会最终变成伤害他们的那种人。
第一集结尾的时候Patrick的朋友问Patrick:“那你要用你的人生做什么?”Patrick突然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因为这才是所有悲剧的根源,才是所有问题的终极问题。“你要用你的人生做什么?”因为钱花不完,因为无所事事,因为努力是粗俗的,因为不知道要用自己的人生来做什么,所以他们用人生来摧毁自己和他人。Patrick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走出这个怪圈,不要变成父亲那样的人,但是,“那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如果Patrick能做到,他就是英雄,哪怕他看起来仍是个只会花钱碌碌无为的贵公子。
--------------------------------------------------------------------------------------------
第3集: Some Hope(一点希望)
先照例给大家汇报一下小说第3本的梗概:(不想看原著梗概的请跳过下面3段)
在第3本里,Patrick当年的故人Bridget早已和Nicholas分手,嫁给了另一个富豪Sonny。全书的线索是Patrick去参加Bridget的盛大派对。此时Patrick30岁,他已经戒了毒,但仍然整天丧里丧气愤世嫉俗,招牌式毒舌加上冲破银河系的负能量,完全就是生人勿进。连他最好的朋友Johnny见他之前都得参加个打气会才敢面对他(小说里Patrick没有去旁听戒毒支持会,这段主要为了说明Patrick给Johnny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和负能量)。 在晚会开始之前,Patrick不知道为什么决定把童年阴影告诉Johnny,但说完以后又觉得完全是隔靴搔痒,既没有表达出真正核心的东西,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于是,面对好友的安慰,Patrick不仅没有真正敞开心扉,反而开始跟Johnny进行道德辩论。最后Patrick的结论是:我已经对仇恨父亲这件事非常疲惫了,但结束仇恨只有两条路,一是复仇,二是原谅。复仇不可能;原谅我不要——这么烂的一个人我凭什么原谅他,原谅他只是伪善的救赎,只是自己骗自己我已经自由了而已。(Johnny也是苦啊,朋友提出一个问题,他给个答案,然后朋友开始跟他辩论说这题无解。确实是要参加个打气会才敢面对这种朋友啊。)然后小说详细描写了派对的过程,貌合神离的夫妻,把粗鲁当有趣的玛格丽特公主等等,反正就是病态扭曲的上流社会众生相。这场派对跟Patrick并没有太大关系,他根本不够格坐公主那一桌,也没掺合大家的一堆破事,他既没有向前女友道歉,也没有遇见未来的老婆。总之几乎什么也没发生,重要的情节只有Patrick想上楼跟情人打个炮结果还没打成。打炮失败以后Patrick在阁楼上思考了一会人生,鬼使神差地就想通了。Patrick的新结论是:他唯一的出路是既永不原谅父亲, 又把父亲当作一个普通的人去理解。如果他能不再把父亲当作是仇恨的目标、令他恐惧的邪恶力量、或者应该怜悯的对象,而只去感受和理解父亲的不快乐,把他看作一个普通人,那么他也许就能得救了。小说的结尾是派对结束,Patrick走到落雪的湖边看到水鸟飞起,感到一种奇异的快乐。
我读完小说的感想有两条。第一,这能叫Some Hope吗,这最多叫Quantum of Hope吧。第二,这么松松散散的一堆东西我看你怎么改编成电视剧。
然而编剧又一次让我很惊喜,他把一堆松散的心绪片段改成了一出相当紧凑的戏剧。
这集和核心是“对照”和“成长”。坐在楼梯上孤独无依的小孩从当年的Patrick变成了Bridget的女儿Belinda。在所有人中,只有Patrick主动走过去,蹲下身轻声细语地和小女孩说话,试图化解成人世界带给小孩的恐惧和疏离。Patrick安慰的不仅是这个不安的小女孩,也是童年孤独无依的自己。想要开车逃离变态家庭的从当年的Eleanor变成了今天的Bridget。经过挣扎和犹豫,最终踩足油门把豪宅甩在身后的Bridget解放的不仅是被囚禁的Eleanor,也是当年那个去而复返的自己。而在对照中,我们看到的是角色的成长。Bridget从一个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笨姑娘,变成了一个有勇气有主见女性,在她带着女儿和母亲驾车绝尘而去的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新生的力量和喜悦。Patrick则从一个完全无力自保的弱小牺牲者成长为了一个不仅能照顾自己、还能保护别人的成年人。当Patrick自然而然地蹲在小女孩面前开口说话的时候,我轻轻楚楚地看到了小说里写得不甚明了的那“一点希望”(即这集的题目Some Hope)——一个能关心别人、保护别人的人一定还有能力自救;一个能这样和孩子说话的人绝对不会变成他父亲那样的恶魔,Patrick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爸爸。
其实电视剧里的Patrick之所以比小说里的讨喜,是因为不管外表多丧,在他身上我们始终能看到这“一点希望”。他会特意去向被自己骂了的侍应生诚恳道歉,因为他从来不是一个冷漠势力的人;他会在朋友面前维护Bridget,是因为他心里始终保有着那一点善良和温暖;他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聚会安慰一个小孩子,是因为他一直有关心和保护的勇气与能量;他会在朋友说“你不是最喜欢讽刺和张力吗?”的时候反唇相讥,是因为他从未真的像他父亲那样沉沦在恶意中;他会在朋友问他要如何度过人生时失声痛哭,是因为他心里的生之欲从来没有熄灭过。所有这些细节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连最可怕的恶行也不能摧毁的东西。
贯穿全剧的这“一点希望”就是这些从未熄灭的勇气、善良、和生的欲望。这些东西仿佛是重生的“燃料”,只要这些东西还没有消失,Patrick就有自愈的力量,他需要的只是突破那层他已经钻了很多年的茧,他需要的只是外界的给他一点点火花去点燃他心里已经准备好的这些柴火。在这场无聊可怕的派对上,命运好像突然眷顾了Patrick,他收到了一个又一个信号,看到了一朵又一朵火花:Bridget成长为了一个有勇气的女性;连毒虫Chilly Willy竟也变成了一个健康快乐的爵士乐手;Patrick向前女友道了歉,遇到了未来的妻子,把最痛苦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挚友……好像整个宇宙都在对他说:是时候了,今晚就是开始新生命的时候。
小说的结尾是雪夜明湖的澄净,是寒塘鹤影的轻盈,反正就是一种丧到尽头是超脱的感觉。而电视剧的结尾是烟花绽放,是浴火重生,是在黎明的微光里扔出童年的那根木棍。我们的英雄Patrick真正抛下了压迫他30年的重负,看到了新生活绚烂的颜色和光辉。
关于前两集中的那个Patrick无法回答的问题:你要用你的生命做什么?一个童年时的故人告诉他:不要浪费时间,试着做点贡献。而他最好的朋友Johnny告诉他:找到一个人,fall in love,have kids。
我们到底该用我们的生命做什么?
要么:
To break into a wider world,to learn something,to make a difference.
(投身更广大的世界,学些新的东西,试着做点贡献,改变世界。)
或者:
To love,and to be loved.
(去爱,被爱。)
我读了许多小说,看了很多电影,想了这么多年,但能稍微说服的我的答案,真的只有这两个而已。
--------------------------------------------------------------------------------------------
第4集:Mother’s Milk(母乳)
副标题:Patrick又崩溃了(救命,po主也快崩溃了……)
我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了前3集核弹级的Father Issue(对不起实在不知道这词的中文是什么,“父爱问题”?),以为这就是Patrick唯一需要战胜的阴影了。但是,显然我们都被正常的生活经历、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有限的阅读/观影量限制了想象力。事实上人生的悲剧是:出了这个坑,还有那个坑;更可怕的是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同时掉入3个大坑。
到第3集结尾,Patrick已经英雄地从父爱问题的大坑里爬出来了。40岁的Patrick几乎不再想起父亲,就算偶尔想起也不那么恐惧和痛苦了。然而第4集Patrick又同时掉入了3个大坑:Mother Issue(母爱问题)、婚姻危机、以及中年危机。
母爱问题电视剧拍的比较详细了。Eleanor终其一生都在都在重复一种非常令人费解的行为模式:她一心拯救全世界所有的儿童,唯独不能照顾一下自己的儿子;她费尽一切心机要无私奉献,唯独不能稍微放弃自我中心,考虑一下身边的人的感受。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程,Eleanor还要突然发力剥夺儿子的继承权,用自己所有的力量狠狠地再伤害儿子一次。面对儿子的愤怒,她的反应只有“我想要做好事”——只有“我”,只有“我想要”,她的字典里没有“你”,更不会有“对不起我伤害了你的感情”这种正常人的语汇。 Patrick的痛苦主要不是失去了钱财,而是继承问题再次让他感到,自己一辈子都在被母亲忽视和背叛,自己从来没有被母亲爱过。 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以后,Eleanor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儿子索取:“我要你帮我搞定法律手续”,“我想死,你要帮我安乐死”,她好像从来没考虑过儿子的感受,也从来没有过一丝愧疚。作为母亲,她在和儿子的关系里只有索取,没有给予,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在若无其事地重复一句话:“我不爱你,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正常人说这句话时起码会礼貌地加上“对不起”三个字吧?然而也没有“对不起”,“我不爱你”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小说第4本里Eleanor就安乐死问题还做了一次大妖,不知道电视剧是删掉了还是准备第5集再拍,我先不剧透了。
至于Eleanor为什么会成为这么一个人,答案还是童年阴影(这5本小说绝对是教科书式的童年阴影大全,几乎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都是童年阴影塑造出来的)。Eleanor小时候是个安静、害羞、自卑、不出众的孩子,她也被母亲忽视和拒绝,也被母亲剥夺了继承权。因此她存在的基调就是两种巨大的、难以克服的痛苦:一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二是缺少爱。而她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慈善和宗教。从Patrick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母亲的病态之处是:她不能也不想和任何一个真实的人产生联结;她只能或者只愿意与一些抽象的东西产生联结,如“牺牲”、“大爱”之类的玩意儿。为什么不能真实地去爱一个人,或者通过一些更真实的方式去实现自我?因为在做一个真实的女儿、妻子、母亲、或者社会人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痛苦和不如意,这些挑战会重新搅动起无价值和不被爱的空虚。Eleanor本质上是个自我麻醉的懦夫,她没有勇气去承受和体验真实的人生,于是她用尽一些力量逃避和隔绝这些真实的东西,靠宗教和慈善的精神麻醉过了一辈子。她的行为其实和童年的Patrick想把灵魂转移到壁虎上一样,是靠“解离”来逃避痛苦:她把自己从一个真实的人的角色和感受中抽离出来,因为切断了一切真实的感情联结,也就切断了所有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可能产生的痛苦。《年轻的教宗》里裘德洛演的那个教宗说:我们之所以选择爱上帝,是因为爱一个真实的人太痛苦,我们没有勇气去承受。一个真实的人会伤害你、让你失望,但是上帝不会。许多沉迷宗教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心理动因吧。整件事情的荒谬之处就是:最沉迷慈善的Eleanor其实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为了解决缺乏爱的问题,一个人最终的选择居然是完全屏蔽一切爱的可能性。
Patrick的婚姻危机,电视剧里改得比较简单和正常,差不多就是普通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Mary在电视剧里的反应算是比较人性和正常的,对于一个出轨、酗酒、情绪不稳定、自私、幼稚、四十多岁还在纠结童年阴影的丈夫,妻子说“你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分开”似乎也算合情合理。但是在小说里,这段婚姻危机却是全书最让我觉得绝望的部分(对,超过了父亲的性侵,超过了母亲的拒绝,超过了吸毒、酗酒、自毁、所有)。在小说里,Patrick出轨、酗酒、情绪不稳定与其说是婚姻危机的原因,不如说是婚姻危机的结果。这场婚姻危机真正的原因,是Mary在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把所有注意力和爱都放到了孩子身上,她既不愿意和Patrick作爱,也不再给他任何关注和安慰,Patrick在感情上完全被妻子抛弃了。对于Patrick来说,婚姻危机其实是母爱危机的延伸和放大。小说里虽然没有交代Patrick和Mary是怎么相识相爱的,但根据Patrick的自白,正因为他自己的母爱问题如此严重,他在择偶的时候似乎把女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像他妈妈那样毫无母性、完全不能胜任母亲职责的女人,这是他非常反感并且绝不能接受为配偶的;另一类是充满母性的女性,他最终选择的Mary就是一个极富母性人。在有孩子之前,Mary的母性和温柔也许曾经深深地滋养治愈过Patrick,然而Patrick没有料到一个问题是:在有了孩子以后,极富母性的女人(似乎不可避免地)会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母亲——她们不再需要爱情和交流,不再是妻子或朋友,她们的所有爱、温柔、注意力、情感都再也不属于Patrick,而全部被孩子抢走了。最倒霉的是,婚姻危机爆发的时机恰好是Patrick继承权被剥夺,母爱危机爆发的时候,Patrick一生寻求母爱的两个来源(母亲和妻子)突然之间都在感情上完全抛弃了他,因此他不可避免地崩溃了。因为婚姻危机加母爱危机(或者不如说是双重母爱危机),再加上中年危机(现在的衰退、麻木、无力 、一潭死水 vs 年轻时的潇洒、张扬、无限的可能性),Patrick开始酗酒、发脾气、出轨,但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类似于小孩子靠故意捣乱来争夺母亲的注意力。而最可怕的是,Mary完全明白这一切变化的原因,她知道丈夫的精神危机,也理解这一切行为的真正诉求,她只是完全不想理会Patrick。 Mary清楚地看着Patrick痛苦和挣扎,但她不想回应,更不想去安慰和照顾Patrick,因为在她看来,孩子是那么可爱、完美、充满希望,而丈夫只是一个千疮百孔、疲惫、损毁、不再有希望的人,她无法强迫自己在后者身上花费精力和爱。
全书最让我绝望的一幕是Patrick和Mary当着孩子的面大吵一架(吵架的原因是孩子明明有自己的小床,但结果Mary每天都跟孩子睡大床,Patrick每天都被赶到孩子的房间睡),Patrick负气直接去隔壁房间睡了。吵完以后,Mary和孩子睡在床上,她听见Patrick悄悄地走进来。她能感觉到Patrick站在床边看她,观察她有没有睡着,但她一动也没有动,假装已经睡了。最后Patrick默默地爬上了床,睡在孩子的另一侧。“为什么她不能去Patrick那边?为什么她不能在床的一边用枕头把孩子围住,然后自己和丈夫一起睡在床的另一边?因为她已经没有什么能施舍给Patrick的慈善精神了。事实上,在这段婚姻中,她第一次开始想象她和孩子单独住在一间公寓里,而Patrick一个人,悲惨地住在别处。第二天,她对自己的冷漠感到震惊。但她很快就习惯了这种冷漠。”小说里的Mary因为母性太强,在我看来根本缺乏人性。Mary和Eleanor仿佛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一个太有母性,只关心自己的孩子,一个毫无母性,唯独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但结果就是她们两殊途同归地都抛弃了Patrick。当然,我理解,Mary有她的理由,她感到疲惫,也许她厌倦了Patrick一再像小孩一样向她索取感情和温暖,也许她在母亲的角色里太满足,她根本不再需要Patrick。但是,浑身创伤、支离破碎的Patrick尚且想要走回那间卧室,回到那张床上,为什么Mary可以如此无动于衷,完全没有一点沟通和解的欲望?母性如果不是照顾和爱的本能,只是一种如此狭隘可怕的偏执,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歌颂这种东西?为什么一个人会如此完全彻底地收回对另一个人的爱,我不能明白,我感到很心寒。
但更深刻的问题是,Patrick面对的不光是感情的失落,还有人生的终极幻灭。为了解决“缺乏爱”的问题,他的父亲选择了恶毒和伤害别人,他的母亲选择了逃避和隔绝一切真正的感情。Patrick看似“棋高一着”,他意识到父母的解决方案都是病态的、都绝不会带来幸福,他比父母积极,他没有沉沦而是努力去改变。但结果他得到了什么?Patrick够勇敢,他选择去爱和被爱。然而,去爱的最终结果果然是被伤害和被抛弃,被爱似乎也是虚幻无意义的。Patrick够聪明,他缺什么补什么,为了弥补母爱的缺失,他万里挑一找到了全世界最富有母性的女人。 然而,就像他在第3集里说的,“爱是你总以为某个人能修补你心灵的创伤,结果却发现他并不能”,他的爱情和婚姻像是一场漫长的空欢喜,非但没有补上母爱的空白,最终连最基本的同情、安慰甚至施舍也没剩一点给他。为什么Patrick努力自救了几十年,最后仿佛还是在原点?他好像还是那个5岁的小男孩,无人关照、无人依靠,在黑暗的楼梯间里孤独无助地一个人舔着伤口;他好像还是那个22岁的青年,靠镇静剂(只不过把海洛因换成了酒精)活着,在清醒的瞬间打电话给朋友/情人,哭着寻求一点同情和安慰。所以,Patrick的积极、努力、勇敢、智慧到底有什么用?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努力、勇敢、智慧到底又有什么用?是不是其实Eleanor那种逃避一切的人生态度才是最有利、最合理的?如果再给Patrick一次重来的机会,他到底应该怎么做才会得救?他是不是不该找这种有母性没人性的伴侣,他是不是应该选择和他更像是一类人(但显然不会给他或者他的孩子太多母爱)的Julia?是不是把救赎的希望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或者寄托在和另一个人的联结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许一切都是徒然的,我看这本书觉得痛苦,是因为字里行间满满都是“无解”两个字。
如果这是一本通俗小说,作者一定会告诉我们Patrick最后重获新生,找到了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获得了爱和幸福。可惜这是一本严肃文学,所以Patrick没有,我们也没有。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好在电视剧没有这么丧,我觉得电视剧里的这段婚姻还可以救回来,Patrick还可能找到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获得爱和幸福。我祈祷编剧能给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尾,毕竟人生还是需要希望的。
--------------------------------------------------------------------------------------------
第5集:At Last(最后)
果然有一个光明的结局啊,先给编剧10个赞!
第5集的主题在我看来是“和解”和“脱瘾”。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Patrick的母亲对他的伤害可能比父亲更大。因为父亲的恶是赤裸裸了的暴力,相对容易认清和拒绝。而Patrick的母亲对儿子的伤害,却披着善良和无辜的皮。儿子经过多年的心理建设,终于鼓起勇气告诉母亲“我被爸爸强奸过”,母亲居然只说了三个轻飘飘的字“我也是”。没有眼泪,甚至没有一句简单的对不起,Eleanor觉得自己没有责任,因为“我也是受害者,你怎能怪我”。Eleanor给Mary看曾被David性侵过的其他孩子写给她的信,信中说“我抑郁酗酒自残了很多年,现在终于好了一点。我原谅你。”Eleanor的反应是:“她为什么要原谅我?她怎能为我不知道而且也无能为力的事情责怪我”。这一笔主要不是为了说明David比前面控诉过的还可怕,而是为了侧写Eleanor对儿子的态度:你有什么理由怪我?我不知道。我也是受害者。反正我绝对没有一点责任,我比谁都无辜,你怪我真是太无情、无耻、无理取闹了!电视剧拍到这一段时特别给了几次Patrick的镜头:他在花园里高高兴兴地和儿子玩耍。显然,此时的Patrick是一个自救成功,已经相对幸福安稳地生活了十几年的正常人。再对比后面的酗酒崩溃生不如死,这短短几个镜头的脆弱和美好简直催泪到我不敢细想。作为一个母亲,Eleanor从没给过儿子任何帮助,儿子全靠自己辛辛苦苦地挣扎出来,结果如此来之不易的平静被母亲四两拨千斤的几句话全部撕得粉碎。这种作恶的效率我看连灭霸也得自叹弗如。在小说里,在这句“我也是”之后,Patrick问母亲为什么不带自己逃离David,Eleanor回答说“因为怕他杀了我”。Patrick觉得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在Eleanor离开David之前,David已经至少两次确确实实地下手要杀Eleanor(其中一次Eleanor逃走叫来了警察,然后在警察的保护下收拾好行李走了,没有带走Patrick),“如果你跟一个人住一起的时候他已经两次下手要杀你,那么你离开他怎么也不可能增加他杀你的概率吧”——这么简单的逻辑,Eleanor偏偏就没有。最后Patrick的结论是:Eleanor不逃走,是因为她不想逃走,她渴望David的那种极致的暴力,而自己“只是父母SM游戏里的一个玩具”。Patrick的降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没有爱,他存在的目的只是作为一个病态游戏的玩具,我实在想象不出宇宙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自我认知了。甚至在许多年后Eleanor已经死了,Patrick想到这一点还痛苦得想自杀。
然而,这还没有完,小说里还有一段更可怕的。中风以后,口齿不清意识模糊的Eleanor有一天看着远处的Patrick突然对Mary 说:“我永远不能忘记他是David的儿子。”接着她结结巴巴地反复问Mary:“你还好吗?你还好吗?你还好吗?”Mary感到,Eleanor正在试图把她从Patrick那里救出来。当然Eleanor不是真的为Mary着想,她是想通过某种追溯过去的魔法,把自己从David那里救出来。Mary想要回答“我还好”,但她看出这个答案的可能性正折磨着Eleanor,因为Eleanor唯一想从Mary这里得到的答案是:“不,我不好。我和一个暴君式的疯子生活在一起,亲爱的,我就和你一样。”电视剧里把这句“我永远不能忘记他是David的儿子”改到了Eleanor还健康清醒的时候,同时还特意强调了“在他(Patrick)生气或者说刻薄话的时候,我会想到他是David的儿子”,这样勉强可以解释为受害者的创伤后遗症吧。但小说里的那段,我真的看得手发抖。一个口齿不清意识模糊的半死之人,还能用尽所有的力量散发出如此强大的恶毒和恨意。Eleanor永远不能忘记Patrick是David的儿子,她岂止是失职,她岂止是不作为,她岂止是不愧疚,她分明是恨儿子恨了一辈子。对,Patrick是David的儿子,但这明明是Eleanor自己不反抗的后果,这笔帐到底怎么能算到儿子头上?不管论神逻辑的哲学,还是论虐待孩子的艺术,Eleanor都远远超过了David。一个小孩生下来就是父母SM游戏的玩具,被父亲折磨了半辈子,被母亲恨了一辈子,到底他是做了什么孽?
所以,究竟如何与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父母和解? Patrick后来对Julia说:其实对父母,我感到每一种情绪,鄙视、怜悯、愤怒、恐惧、……还有温柔。我觉得这就是答案。答案就是承认问题的复杂性,接受自己的一切情绪,没办法和解就不和解。“永不原谅”是对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也是对的。Patrick要做的既不是原谅父母,也不是永远不原谅父母;既不是永不止息地试图挣脱恐惧和愤怒,也不是永远沉醉在恐惧和愤怒里自虐。承认和接受也许是放下的唯一途径。就像卷福在神夏里对华生说的:“it’s not ok. It will never be ok. But it is what it is.”
一般来说,和解的途径是沟通。Patrick不是没试过,但是事实证明有些人就是没法沟通的。Eleanor的葬礼上出现了David的老朋友Nicholas。Nicholas是David的影子,他搞不好是全书唯一一个发自内心地认同、喜爱、欣赏、甚至崇拜David的人。第3集里有一个伏笔,Nicholas的女儿Amanda也在戒毒互助组里。这集又通过Nicholas的口补出Amanda已经多年没和父亲说过话了,并且她至今仍在Johnny那里接受心理治疗。不难想象,Amanda是个翻版的Patrick(也许没有性侵,但感情虐待肯定少不了)。在Eleanor的葬礼上,Nicholas慷慨激昂、充满怀旧之情地为自己那一套David哲学辩护,但最后他心脏病突发,在众人看神经病的目光中口吐白沫地倒在地上。旧时代终于过去了,人们不再相信父母应该冷淡严苛地对待孩子(连Mary也对她自己的母亲开了炮),越来越多像Patrick和Amanda这样的人说出了童年的创伤,彻底切断了和父母的关系。David死了,Eleanor死了,衷心拥护旧时代的最后一个害人精Nicholas也死了。 临终的Nicholas攥着Patrick的手腕,艰难地一遍遍地想喊Patrick的名字。他想对Patrick说什么?在下一个镜头里,Nicholas的眼里似含着泪光,是愧疚?是悔恨?是不舍?是对Patrick的抱歉? 是对女儿的思念?此时的Nicholas代表的究竟是他自己,还是David,又或者是Eleanor?直到最后,David们也没有能够和Patrick们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听到Nicholas的死讯,Patrick很平静,他似乎并不想知道Nicholas想对他说的到底是什么。父亲究竟是因为恶毒还是因为不快乐才这么丧心病狂?母亲有没有哪怕一丝一毫曾经爱过自己?这些问题Patrick纠结过,但他已经不在乎了。旧时代已死,光明和前进毕竟是无法阻挡的。重要的是Patrick放下了,重要的是他在想象中让童年的自己对父亲说出了那句他一直想说的话:“那是错的。你是错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对其他人做这种事情。”如果沟通不可能,单向的释放也已经足够好。如果有些问题是无解的,那就不要再寻找解答了。重要的是Patrick已经厌倦了和鬼魂作斗争,他要去见他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孩子,会在父母的爱里健康长大的正常孩子。
“和解”之外的第二个主题是“脱瘾”。戒毒戒酒是很显然的脱瘾,但其实另一条表达脱瘾主题的线是Patrick的爱情。第5集有两个比较难理解的片段,一是Patrick在医院戒酒期间曾经想逃出医院去找一个叫Becky的女精神病人,二是Patrick在母亲葬礼后的酒会上问一个女服务生要了电话号码,但最终又没有拨打。小说里解释得比较清楚:Patrick认识到,镇静剂最后必然带来焦虑,兴奋剂最后必然让人筋疲力尽,而生命中一切的安慰最后也只有一个结果——失望。他觉得自己的问题就是总在寻找安慰,以为这样就能得救。从毒品、到酒精、到来自女性的爱, 这些东西本质没有区别,结果也没有区别,从这些东西里得救是不可能的。 上面的两个片段都是Patrick从爱情中寻求安慰的心瘾又犯了,但他两次都因为想起孩子忍住了。电视剧比较光明和主旋律的改动是把有意义的爱情和纯粹为了寻求安慰、填补空虚的爱情区别开了。Mary和Patrick虽然分居了(没有离婚),但电视剧里的Mary很关心Patrick,不仅Eleanor的葬礼她任劳任怨包办了所有事情,而且每次Patrick崩溃的时候她都陪在一旁提供安慰和拥抱。葬礼结束以后Mary不仅邀请Patrick回家看孩子,还主动吻了他一下,不难想象这段婚姻还有破镜重圆的可能性。小说里就写得比较荒凉,Patrick关于放弃寻求安慰的顿悟也包括Mary和Julia。他意识到并非他生命中的那些女人辜负了他,而是他总想从她们哪里寻求安慰、总想被她们救赎的幻想本身就是虚幻的。戒酒成功以后Patrick和Mary虽然恢复了来往,但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男女之情,两人更像一对知己知彼的生活伙伴,没彻底分手大概也只是为了孩子。从行为上来看,Mary无疑是个好女人,考虑到Patrick的情绪,她帮Patrick安排了Eleanor葬礼的所有事宜,结果忙完一切回头一看Patrick正跟Julia聊得起劲。Mary的反应是:真是典型的Patrick,我永远负责帮忙处理一切,然后他负责跟其他女人聊天(这从侧面解释了他们的婚姻问题是复杂的,Patrick认为婚姻失败是因为Mary不再关注他、不再爱他,Mary也许认为婚姻失败是因为Patrick十年如一日的自私、幼稚、一味索取终于耗尽了她的耐心)。但Mary并没有感到气愤,因为“她已经不需要Patrick的注意力了”。Mary和Patrick的关系确实很像母亲在照顾孩子,两人虽然友好,但在爱情上非常冷淡,当然也没有电视剧中的那么多安慰、拥抱、以及最后那个亲吻。小说结尾只写Patrick想见孩子所以拨通了Mary的电话,他似乎并不想见Mary,对于爱情大概他已经没有什么期待了。
小说里的Julia倒是比较有意思。和Mary分居以后,Patrick和Julia最后一次坐在酒店里相对无言。最后Julia说:“既然现在你和Mary分开了,你也不再需要我了。我对你来说……只是起这种结构性的作用吧。”Patrick说:“正是这样。”(也是很渣了)Julia没有再说话,站起来走了。“他(Patrick)想把她叫回来,但那种冲动消失在两人之间越拉越长的厚地毯上。”后来Julia在葬礼上一见到Patrick两人就聊得火热,并且Julia意识到自己不止一次控制不住情绪无故用言语攻击Mary(其中一次就是电视剧里拍的:P:“葬礼都是Mary安排的。”J:“比起你自己的母亲,Mary才更像是你妈吧。”P:“是的,在她有自己的孩子之前确实如此。”)Julia的这种情绪显然是嫉妒,因此单说爱情,其实Julia反而比Mary爱Patrick。不过Patrick和Julia都知道对方不是自己要找的那种人,虽然吸引始终都在,理解和共情也始终都在(Patrick倾诉人生感悟的对象不是Mary而是Julia),但是然后并没有什么然后。电视剧里把Julia改得很负面,因为嫌弃住宿条件差主动抛弃Patrick,对服务生也是态度傲慢势力到不行。其实原著里第一集跟Patrick一起吸毒的是另一个炮友,第三集同时劈腿Patrick和Johnny的又是另另一个炮友,编剧可能怕打酱油的人太多观众看不懂,把这些一股脑全算到了Julia头上。这一切是为了把Patrick不选择Julia 合理化,也是为了把剧情简单化。可以理解,但私心觉得有点遗憾(比起Mary我更喜欢Julia一点)。
最后写点我对小说的感想吧,对小说不感兴趣的现在可以退场了:
看完小说最后一本说实话很失望。仅从文学创作水平的角度,我觉得第5本是全系列写得最差的。全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Patrick在母亲葬礼前后进行各种内省和思辨,得到了若干飘渺、深奥、带有哲学意味的晦涩结论。 比如:
1. Patrick认为,对于过去的痛苦经历,他的问题是一直在和这些东西斗争。他的新领悟是:得救之道是放弃斗争,选择拥抱和接受这些东西。
2. Patrick认为,他的问题是总是急于寻找答案,他的新领悟是:得救之道不是苦苦寻求答案,而是拥抱问题。也许生命本来就是一个问题,他应该拥抱这个问题。
等等。
对于Patrick的这些领悟,我的感想就是:你说的都对,但我完全不知道你到底打算如何用这些抽象的理念来指导现实生活。明天早上起来,你是打算踏踏实实去上班,还是打算上街找陌生人谈恋爱?是去找妻子复合,还是去找前女友打炮?是应该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还是应该尽量放轻松?是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天,还是寻找一个崇高的目标为之奋斗终生?如果上述顿悟无法指导这些实际问题的话,那么这些空洞的顿悟到底有什么用?
然而,正因为这本小说写得差,我才越发相信这些都是作者发自肺腑的人生感想。按前4本的水平,如果作者不是必须把这些他煎熬多年的结果挖心挖肺地摆到读者面前,我觉得他根本不会写一本这么差的小说作为最终章。
所以,我想,也许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过来人经过几十年鲜血淋漓的挣扎得到的第一手答案。也许Patrick说得对,人生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几十年的生活尚且不能给出答案,何况是一本小说。很多年前我读毛姆的《刀锋》,读到最后也有种非常失望的感觉。《刀锋》讲一个年轻人抛弃所有,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他试过波西米亚式生活,当过矿工,救助过穷人,去印度修过禅,最后他选择在纽约做个非常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度过一生。他觉得这就是解脱和快乐,这就是他找到的终极答案。《刀锋》的扉页上写着:
“The sharp edge of a razor is difficult to pass over;thus the wise say the path to Salvation is hard.”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所以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我一直没有搞清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完《梅尔罗斯》,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并且非常确定自己并不相信这句话。所谓越过刀锋,就是通过不断的自省和思辨,拼命追求那个终极问题的答案,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钻一个牛角尖,直到把牛角尖钻破。也许“智者”相信,这些痛苦和修炼能够最终带来彻底的领悟,彻悟之时,你就走到了刀锋的另一边。这么说来,小说中Patrick实在是一个非常具有刀锋精神的人,他痛苦了几十年,内省了几十年,为了寻找一个童年阴影的解决之道。然而在得到了若干条抽象的顿悟以后,Patrick真的就能得救了吗?我很怀疑。因为我总觉得钻破牛角尖的那一刻,他会发现牛角尖之外还是一个空虚混乱的宇宙;踩过刀锋的那一刻,他会发现刀锋的另一边并没有一个天堂在等他,刀锋的那一边其实和这一边没有区别。小说的结尾说:“当他(Patrick)不再把自己的生活看得那么个人化,那片沉重而不可穿透的无言变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沉默。在那片清明中,他看见了一线自由。”(不要问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然后,“他突然想见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孩子,而不是他祖先童年时代的鬼魂,他想见的是还有希望享受人生的真正的孩子”。于是Patrick拨通了Mary的电话,全书完。
这个结尾中唯一让我感到希望的并不是Patrick空灵飘渺的顿悟(他的所有顿悟都让我非常绝望),而恰恰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感情:他爱自己的孩子,想要见到孩子,如此而已。世界上有很多空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的人,比如小说里的Patrick,以及我自己。喜欢想太多,把人生都用来寻找一些抽象的顿悟,结果往往就是“懂得许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你的顿悟再高级,你的思辨再深刻,就算你回答了宇宙中的一切问题,如果不能指导“明天早上起来应该做什么”,那么这些东西最终只是一个空洞的想法而已。在黑暗和空虚里真能救你的东西我不相信是奥义书,我觉得只能是最朴素的感情和生之欲。如果真有什么人生的终极答案的话(我倾向于没有,或者,按《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说法,那个答案是42),我个人觉得那肯定不是越过什么刀锋,而是一些很接地气的事情:煮好饭、上好班、照顾好孩子、想想如何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真诚地考虑怎么解决自己和伴侣之间的隔阂,之类的。
所以我喜欢电视剧的改编,没有抽象的哲学顿悟,都是一些比较朴素的东西。也许真正的答案往往就是很朴素的吧。
这个片子蹭白雪公主,三只小猪的ip,莎莉吃屎去吧你,还有什么萌宝,吃宝,屁宝,萌你妈的宝 ,吃宝整天睡觉和吃东西,不干活,屁宝每天还在放屁,差点牛顿360度去的螺旋飞天被气死了,而且白雪公主得了甲亢了吗?还有冰雪女王不是在迪士尼里吗?到动画长成这个鬼样子?狼外婆长得真TM的丑,而且让我气的不是动画而是歌词,还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你妈,结局让我呕了,剧情不好看,赶紧下架吧!??????????
这个片子蹭白雪公主,三只小猪的ip,莎莉吃屎去吧你,还有什么萌宝,吃宝,屁宝,萌你妈的宝 ,吃宝整天睡觉和吃东西,不干活,屁宝每天还在放屁,差点牛顿360度去的螺旋飞天被气死了,而且白雪公主得了甲亢了吗?还有冰雪女王不是在迪士尼里吗?到动画长成这个鬼样子?狼外婆长得真TM的丑,而且让我气的不是动画而是歌词,还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你妈,结局让我呕了,剧情不好看,赶紧下架吧!????????????????????????????????
首先类似题材的电影,隔壁东线的故事,弗兰肯斯坦的军队 ,把cult片的感觉的的确确的拍出来了,丧心病狂的德国医生,粗暴原始的手法,血腥的镜头...毁于了伪纪录片的拍摄形式,紧张的气氛算是烘托出来了,观众看完估计就去门口给晃吐了
首先类似题材的电影,隔壁东线的故事,弗兰肯斯坦的军队 ,把cult片的感觉的的确确的拍出来了,丧心病狂的德国医生,粗暴原始的手法,血腥的镜头...毁于了伪纪录片的拍摄形式,紧张的气氛算是烘托出来了,观众看完估计就去门口给晃吐了。
这部片子没有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前一段的空降部分以及溺水部分气氛都烘托的很好,尤其是溺水部分的BGM,给人代入感十分强烈,给了我强烈的观影欲望。
首先这小黑,演技实在是太捉急了,全程就俩表情,而且极其圣母,这是我看了这么久电影第一次希望主角快点嗝屁,反而是主角身边的队友(女主除外)人物性格渲染得挺好...
然后从小说哥踩到雷了之后,剧情开始直接崩溃了
接下来是我罗列出来的槽点。
1.姐,外面打仗呢,你这空降区,你一个人把你那恐怖阿姨和你弟放一块儿你出来捡垃圾?
2.都特么法国人,这大妈看到女主在外面没回家就真吹哨啊?法奸啊这是。
接下来,小黑在狙击男嘲讽他连老鼠都舍不得杀之后,开始全面爆发圣母属性。
3.小黑,队长叫你下楼放哨呢大哥,你还真去让妹子给你包扎撩妹啊,这不没看到反派坐车过来了,急急忙忙的躲阁楼吃屁。
4.反派进来要上妹子的时候,小黑圣母属性爆发*1,真不怕嗷,真敢下去嗷,真不怕外面有人嗷。
5.小黑被一条狗逼得走投无路,直接跳上车,哥,你没主角光环这就是送人头知道吗。
6.小黑主角光环爆发,找到了被实验的浓眉男,浓眉男被一根jb那么长的钢针插在肚子上,直接拔出来满血复活?(我一直以为这根针有伏笔,结果...)
7.审问反派的时候,小黑圣母爆发*2,我们不能这样打人!然后被队长暴揍一拳(这里我都要鼓掌了),怂了。
8.审问结束后去把反派带下来,偏偏派个最弱鸡的摄影男单独上去,结果被成功反杀。
9.小黑在实验室看到了针可以让死人复活,直接就往摄影男身上扎啊,摄影男站起来表演了一套瑜伽,直接来了个脖子后仰180度,小黑还敢去碰摄影男结果被暴揍。
10.小黑的第一次不怂是用枪托把摄影男的头砸成了浆糊,以至于要队友过来拉他才停止补刀(?多大仇?)
11.小黑补刀队友来拉他导致反派没人看管(这会儿救回来的浓眉男直接掉线了,一直到最后开始计划任务才再次出现)直接抓着小屁孩儿溜了。
12.抗德神剧片段,三人吊打巡逻小队。
13.小黑圣母爆发*3,宣布你不去救小屁孩儿我就哗变。
14.德国人智商集体下线,看到队友被蒙住嘴巴手被绑在摩托上开过来全都围上去观赏。(伊拉克的美军表示你们这样在我们那活不过半天)
15.抗德神剧片段,两人小组狂揍德国人,德国人排队出来送人头。
16.智商下线的女主角,迫不及待的要去救弟弟,决定在满是德国人的教堂单独行动,结果智商下线的太严重,没有彻底缴械德国士兵,还背对着人家,差点儿被偷屁股。幸好男主及时赶到...然后放出丧尸一只(全片总共3只有特效的丧尸,一只是摄影男,一只是这个,一只是反派)
17.丧尸把女主扑倒,光凑到脖子上闻不咬,结果被爆头(舔狗是这样的)
18.女主天赋武器精通点满,会使用手枪,冲锋枪,STG自动步枪,以及喷火器。
19.主角被医生枪顶脑袋,结果医生死于话多(甚至人家都不懂德语你也要话多啊哥)
20.小队长被反派吊打,小黑出现后背偷袭(你他妈之前打摄影男,头都给人敲烂了,你这会儿就不知道打头了),结果背刺失败只打掉反派血皮
21.反派你都抓着小黑了,一巴掌人就死了,你非得把小黑扔来扔去,好玩儿吗?
22.反派再次死于话多+乱扔东西。
23.俩人毫发无伤的继续吊打德军大部队,然后小屁孩儿闪避点满的站在战场中央毫发无伤,狙击男为了救小孩儿结果中枪(这儿剧情太俗套了吧...我的天)
24.小黑圣母爆发*4,不愿把注射了血清的小队长单独留下,结果差点害自己被炸死..
25.小黑在向长官汇报完之后迷之微笑,走出营帐,刚才发生的事情抛之脑后,跟没事人儿一样。
短短110分钟,我就罗列出了25个槽点...真的编剧你可长点儿心吧...
看这部剧的时候正值失恋,看完十集,感觉被治愈了!
古穿今的设定不常见,男主到现代社会也没有很意外的样子,总是巧妙制造了很多笑点!
很喜欢男主傻乎乎的样子,也喜欢女主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傻气。
两个人口是心非的样子,像极了当初暧昧的我们。
看这部剧的时候正值失恋,看完十集,感觉被治愈了!
古穿今的设定不常见,男主到现代社会也没有很意外的样子,总是巧妙制造了很多笑点!
很喜欢男主傻乎乎的样子,也喜欢女主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傻气。
两个人口是心非的样子,像极了当初暧昧的我们。
希望两个人赶紧给我在一起,原地结婚,生猴子??
期待这部戏被更多人看到!
我最初喜欢艾伦,是2017年的2月,距离艾伦死去已经一年多了。那时也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我犹记得那是早春时节,我还在上大学。我裹着寝室的小被子,从黄昏迟暮看到夜色低沉。我犹记得那抹亮黄的光线晃在我的手边,我盯着屏幕上的Alan Rickman,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那是一个温暖、美妙、自由的时刻,那是我大学生涯十分美好的一瞬间。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十分感谢那时有艾伦的陪
我最初喜欢艾伦,是2017年的2月,距离艾伦死去已经一年多了。那时也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我犹记得那是早春时节,我还在上大学。我裹着寝室的小被子,从黄昏迟暮看到夜色低沉。我犹记得那抹亮黄的光线晃在我的手边,我盯着屏幕上的Alan Rickman,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那是一个温暖、美妙、自由的时刻,那是我大学生涯十分美好的一瞬间。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十分感谢那时有艾伦的陪伴。夜色低垂时,我却泣不成声。我难以控制自己。那是我20年来,哭的最伤心的一次。
通常,悲伤并不能被感同身受。所以我很感激我的室友,她们真心实意的理解了我、并安慰我。我也确实因为关怀而消减了部分悲伤。
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待艾伦的。对于我来说,他是我第一个偶像,至少到目前来说,也是最后一个。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也曾遗忘过,当我再次回想起这个男人时,却是更深的怀念。我以为我将他抛弃于脑后(像我以前喜欢三天的韩国团体那样),事实证明,最初喜欢他时记得的点点滴滴,我写的每一个句子,关于他的悼文,他的脸,他的嗓音,他的十四行诗,我全都记得,并且丝毫没有遗忘。
我知道艾伦是不同的,我也无意于将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比如什么老公之类。除了艾伦中意的、并且与之相伴一生的他的瑞玛以外,谁会配得上他呢?我很有自知之明,哪怕我重生一次(有点可笑),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人,和艾伦是同学,我也不一定会像他老婆那样欣赏他,给予他最宽容的爱。
所以对我来说,悲伤是唯一能怀念的途径。我不想走出去也不能走出去。也许我这样说有点矫情又犯傻,不过这个电影是真的让我产生了一丝幻想,或许我的思念,是有一定意义的。
但是痛苦,你的痛苦,我无法承受。
我无法想象被病痛折磨的艾伦,我无法想象瑞玛·赫顿失去丈夫的痛苦。听说瑞玛已经根据艾伦的愿望将他们共同的房子挂牌出售。艾伦不在了,可生活还要继续。瑞玛离开那栋房子时,是否会痛苦得难以忍受?我不得知,但我毫不怀疑她会痛苦。
My feet will want to march the way you are sleeping , but i shall go living.
这不是爱情的消失。我确实还爱着你,深爱着你,并且永远怀念你。可你已经不在了。
我必须照你希望的,不要悲伤,卖掉房子,换个环境,然后好好的活下去。这是你去世之前的愿望,这是我对你的承诺。
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好好活下去。不然怎么办呢?如果我随你而去,你会伤心,你会难过,你会骂我太傻。
总觉得艾伦演的角色都有一种魅力,会让你觉得,电影角色的性格、爱好、小可爱、小缺陷,全部都是属于艾伦的。这就是艾伦的演技,这种渗透进生活和灵魂的代入,让你无法自拔,然后随着他的呼吸而心神颤动,进而无可救药的爱上他。爱上角色,也爱上艾伦。
如果说艾伦的角色是疯狂的,那么没错,我的爱也是疯狂的。
就像电影最后,杰米笑着洒泪挥手,他衷心期盼着妮娜能获得幸福。我也希望瑞玛能幸福下去,哪怕深刻的怀念。
若艾伦被痛苦的爱所囚禁,那么谁都不会幸福。
所以,我仍爱着你,深爱着你,怀念你。但我不会痛苦。再也不会。
ps.外面天已经完全黑了,希望一会出门可以看到星星。
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影评,只是抒发一下我的怀念。
——2019·10·20 Jane Celine Rick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