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3683
  • 瘦猴
    2010/11/29 10:52:50
    《我的父亲母亲》视听语言分析

    《我的父亲母亲》视听语言分析一个小时二十五分钟,唯美,意境,丰满和艺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一部爱情剧,不算轰轰烈烈却依旧感人。影片的开头以一个固定镜头展开,看到的是一幅在雪地中行驶而过的汽车的背影,摄影机从汽车的后面拍摄,带领观众走入这个故事。色调。影片大致分为两个色调,黑白的是真实生活,彩色的的是回忆生活。而现时选用黑白的色彩,过去却选用彩色,这无疑有点违背了常规的思路。但是从另一方面,

    《我的父亲母亲》视听语言分析一个小时二十五分钟,唯美,意境,丰满和艺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一部爱情剧,不算轰轰烈烈却依旧感人。影片的开头以一个固定镜头展开,看到的是一幅在雪地中行驶而过的汽车的背影,摄影机从汽车的后面拍摄,带领观众走入这个故事。色调。影片大致分为两个色调,黑白的是真实生活,彩色的的是回忆生活。而现时选用黑白的色彩,过去却选用彩色,这无疑有点违背了常规的思路。但是从另一方面,失去了老伴的母亲,生活很灰暗,而曾经的记忆,却鲜活的烙印在脑海之中,黑白与彩色分别象征着人老的孤独与年轻时的对爱情的热情和希望。色调的反差,强烈的反映出年轻时候的热情和母亲对父亲美好的记忆和深深的爱。影片的最后,父亲已经抬回来了,在“我”即将临行时,走进了父亲的课堂。当正在做饭的母亲再次听到那熟悉的朗诵声时,跟随着寻找的步伐一直望着村头的学校走去,出神的望着听着。此时,叠画又到了母亲第一次去看父亲上课情形,自然的再一次转入彩色的色调中,郎朗的读书声,寻找的目光,欢乐的奔跑,饱满的色彩,仿佛依旧回到了那个充满爱情,希望,热情的年代,配合着不断的镜头调度,叠画转场,和音量的不断增大将情感自然而然的带入高潮。影片的结局在那个年轻的穿着红棉袄奔跑的昭苐,最后并没有让黑白的现实生活再现,彩色色调的定格留给观众对爱情的感动、希望与热情的情感高潮。色彩。张艺谋总是喜欢在电影中使用红色,红色象征着热情,希望,生命的活力。影片中的那一抹或棉袄,或围巾的红色都在暗示着生命力的旺盛、爱情的炙热、生活的希望、人生的激情。 暖调的色彩,柔和的光线作为这部影片的场景基调,将少女对爱情的追求,内心的羞涩表现的淋漓尽致。画面。影片中不断采用叠画的方式,将感情一步步的推向高潮,在寻找发卡的那段中,人物始终处于画面四分之一的位置左右,固定的镜头中变化的是人物运动的方向,不断的寻找发卡,最后发卡是在家里的院子找到的。画面切到了烛光前戴发卡的昭蒂,渐渐的她的表情由微笑沉了下来,她在想念洛先生。继续叠画,阴沉的脸,微弱的烛光中出现了村头的老井。叠画的转场交代出昭蒂心中的感情。不断的叠画在音乐的渲染下将少女的思念表现的真真切切,平凡,唯美,感动。表演。章子怡的成功表演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神色和表情出色的展现出了少女对恋人思念的情怀,动作的细节充分的展现出了青涩少女的柔情。在表演层次中最不可或缺的是演员在原野中奔跑的意境感,在跃动的少女身上散发了对爱情的追求,向往,希望。最后的画面依旧是奔跑的定格。回归平凡,依旧感人。

    编导教学VX

    13037218887

    【详细】
    44931090
  • 洋光
    2010/6/17 19:49:52
    《我的父亲母亲》音乐赏析
    电影音乐对人物情感的烘托
                                  &nbs
    电影音乐对人物情感的烘托
                                             ——《我的父亲母亲》音乐赏析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除了运用唯美的画面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之外,也用音乐敲打着观众的心灵。如果说画面直接作用于人的眼睛,那音乐就直接作用于人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那块圣地——心灵。所以,一部电影的音乐对电影情感的传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在观众的心里留下了一串难忘的音符。每一次人物情感的变化或加强,都离不看音乐的陪伴。于是每当观众再一次听到电影中的音乐,电影中曾经出现的画面又会出现在观众的脑海里,让人们回想起电影里的情愫。比如,当《我心永恒》的旋律响起时,人们就会想起那艘大船,和船上杰克与露西的缠绵爱情;当钢琴曲卡农响起时,《我的野蛮女友》里的那对欢喜冤家的身影又回浮现眼前。

    《我的父亲母亲》在音乐的运用上面有十分可圈可点的地方,本文将以《我的父亲母亲》为典范解析电影音乐对人物情感的烘托。

    《我的父亲母亲》讲述的是一个初恋的故事。由孙红雷扮演的儿子在得知父亲死讯后赶回老家,准备办理后世。母亲坚持按照老风俗将父亲由人抬回老家,开始儿子不理解,在得知父母的初恋故事后,理解了母亲的做法。最后按照母亲的要求,将父亲的遗体抬回了老家。

    整部电影主要运用了画外音乐的手法。电影开始讲述儿子得知父亲去世后回老家的部分用的是黑白的颜色,没有运用什么音乐。在由现实转向由儿子讲述父母初恋故事的时候,运用音乐蒙太奇手法,开始了第一段画外音乐《马车》,将画面有黑白变为彩色,同时画面切换到一辆马车——那是父亲从城里到母亲所在的村里教书乘坐的马车。由章子怡扮演的年轻美丽的母亲也在人群里第一次看到了父亲,并且一见钟情的爱上了父亲。《马车》这段音乐用排箫比较阴郁的声音将画面由现在拉到过去,同时也烘托出了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时的欣喜与腼腆。整段音乐比较平静,与父亲母亲纯真的初恋想符合,同时也是两人爱情的前奏。

    母亲在得知父亲每次吃饭都拿头份之后,就悄悄地将自己为父亲精心准备的蘑菇馅饺子放在头份,并假装打水,偷看父亲有没有拿到自己做的那份。这时候由竹笛演奏的主题曲《我的父亲母亲》的变奏曲《送饭》响起,配合母亲转头关切的眼神,表现出母亲对父亲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饺子的期待,同时也表现出母亲纯真和无私的爱。紧接着在父亲为村里的孩子上第一堂课,母亲跑去听的时候,同样的旋律换成了排箫、钢琴、小提琴演奏。在排箫和小提琴比较平静和隐喻的声音里加入钢琴叮咚的声音,就好像父亲的读书声拨动了母亲情窦初开的心弦。再配上儿子的旁白:“小时候听母亲说起过,父亲念书的声音特别好听。母亲不识字,有的课文她也听不懂,但是他觉得父亲的声音是天底下最好听的声音。从这天开始,母亲就天天去听。后来村里人习惯了就没人再去听了,可是母亲还是去听,她一听就听了四十多年。这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多么纯真的感情,多么动人的坚持。这在平静的画外音乐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平淡却更加的动人。

    母亲听说父亲每天都要送几个路远的同学回家,于是就天天在父亲必经的路上等父亲,希望与父亲相识。第一次在这条路上见到父亲时运用了和父亲第一次到村里来时《马车》同样的旋律,但乐器换成了以钢琴为主,节奏也变得比较明快,表现了母亲等到父亲既高兴却又不敢上前的矛盾心情。之后每天母亲都都在那地方等父亲,可是每次都不敢上前去,不过这几次,没有画外音乐,只是突出了母亲动作的声音。导演故意在这里不用画外音乐,主要是想通过母亲细微动作,表现母亲想见父亲却又不敢见,想上前却又不敢向前的矛盾心理。当母亲终于鼓起勇气走向父亲,并且和父亲眼神交汇的时候,音乐再次响起,悠扬的笛声穿破长空,空灵而美好。舒缓但不平静的音乐配合父亲母亲充满害羞和爱意的眼神,预示着两人爱情的开始。

    父亲第一次到母亲家吃饭,母亲到门边迎父亲。母亲倚着门边痴痴地望着父亲,音乐响起,这次前半段是钢琴,后半段是排箫,都只有一种乐器,就好像父亲母亲纯洁的像水的爱情,没有任何的杂质。后来父亲被打为右派,母亲在雪地里等父亲时音乐又响起,平静的音乐和母亲焦急的眼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母亲在纯洁的爱的驱动下的焦急心理。在父亲回来时母亲跑向学校时,同样的音乐用唢呐演奏,表现了母亲再次见到父亲是的欣喜。紧接着又由竹笛演奏,伴着儿子的旁白,画面由彩色变为黑白,回到现在。

    影片的最后,儿子在父亲曾经教过的教室教学生们念书,年迈的父亲循着声音跑向教室,就像当年母亲第一次听到父亲念书时的情景一样。音乐最后一次响起,年亲的母亲在学校栅栏外往里忘父亲的画面也隐约出现。光影在这一刻交汇,母亲听了一辈子,望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我喜欢这样简单干净的情节,就像一段柔美的旋律,真实细微得让人感动。每一个细节都说不上有意义,每一个细节却都那么纯粹美好。我相信爱情是傻傻的,是固执的,是莫名其妙的。

       豆瓣上一个网友看完《我的父亲母亲》后这样写道爱情是什么,又好像不是什么,那种认为爱情通过努力就能获得的态度向来值得质疑。爱情能通过金钱获得吗?那多少金钱才是足够呢?爱情能通过人品获得吗?那多好的人品才能赢得足够好的爱情呢?爱情能通过外表获得吗?那什么样的容颜不会老去呢?与这些相比,一见钟情反而要可靠得多,有条件的感情不能算是纯粹的感情,充其量只能算做与现实的拔河而己。一点点感情加上一点点现实的考虑,造就大部分徒有虚名的爱情。

    整部影片用两个风格一致的旋律,采用不同的乐器,配合不同的场景烘托出母亲与父亲之间的纯真爱情。爱情在音乐的映衬下得到升华,同时也让平淡的细节变得唯美动人。
    人物情感的表达也变得更加丰满。
    【详细】
    33392607
  • 待从头
    2010/6/3 17:45:39
    谈谈本片的手法
    这部影片属张艺谋早期作品,更是章子怡的成名作。全片以儿子的第一人称视角,从父亲逝世一事引入,回忆性地讲述了父亲母亲相识、相爱的过程。用村子门前的一条普通的路作线索,串起了整部影片(影片英文翻译名为《The road home》)。影片叙事朴实,但感人至深,尤其是声画运用、节奏把控等方面十分出彩。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 用色彩叙事
    影片采用低饱和度的黑白画面
    这部影片属张艺谋早期作品,更是章子怡的成名作。全片以儿子的第一人称视角,从父亲逝世一事引入,回忆性地讲述了父亲母亲相识、相爱的过程。用村子门前的一条普通的路作线索,串起了整部影片(影片英文翻译名为《The road home》)。影片叙事朴实,但感人至深,尤其是声画运用、节奏把控等方面十分出彩。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 用色彩叙事
    影片采用低饱和度的黑白画面来叙述父亲去世后的故事时段,体现一种冰冷感和沧桑感,同时在回忆父亲母亲的故事时段,采用色彩鲜艳的彩色画面,体现一种浪漫感和幸福感,并通过这种高反差的色彩运用将影片的时空自然区分,并赋予感情色彩。
    摄影出身的张艺谋,极其善用色彩,对红色情有独钟。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我的父亲母亲》,都看得出他的红色情结。母亲招娣身上的红棉袄、红围巾在画面中极其夺目。在送饺子、找发卡、等待先生等多组镜头中,以油画一般四季变化的自然环境作背景,招娣的奔跑就像是一抹跃动的红,将少女情窦初开的羞涩与美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二、 影片的叠化手法
    叠化是影片的一大特色,被频繁使用,但作用各不相同。有的是为时空过渡,如通过从相框叠化到村口的路来完成叙事的时空转换(13’);有的是为表现时间流逝感,如修学校时饭桌的多次叠化(23’)表现招娣日复一日地送饭,更突出她的急切关注,又如片尾抬棺回村的过程(74’),一方面体现路途的艰辛和人们的坚定,另一方面也配合画外音的叙事;有的是为表达情绪,如找发卡的一连几天早出晚归(50’),体现招娣的坚毅、顽强,又突出了她找不到“定情信物”发卡的沮丧与失落;还有的是为表达丰富的联想,并起到时空交错的作用,如片末那最为精彩的叠化,也是影片的高潮(85’),用一组时空交错式蒙太奇将时空、色彩、声音通通叠化到一起,浓缩了整部影片的精华,体现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之感,也是主人公内心百感交集的反映。
    三、 镜头运用
    1. 短镜头的蒙太奇
    片中频繁组接父亲母亲的面部特写,通过面部的生动表情来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以及两人言语之外的交流,描摹出父亲母亲相见、相识、相爱的全过程。而在两人第一次相见的场景中大量运用升格摄影和长焦镜头,拉长画面时间,为的是营造一种超然物外的气氛,以突出母亲眼里只有父亲的效果。
    另外,短镜头的蒙太奇也用于体现紧张节奏。如送饺子奔跑的这组镜头(45’),连续使用了21个短镜头,没有音乐和对白,全都是固定机位,招娣从画面右侧入左侧出,最后镜头落在先生远去的全景,画外响起招娣的哭声。这组镜头干净利落地交待了空间较复杂的变化,并营造了一种无声的紧张感。类似的精彩运用还有很多,恕不赘述。
    2. 固定场景的频繁使用
    影片有许多频繁使用的固定场景,村口路的全景、门框中母亲织布的背影、校舍的远景等等,背后都有着深意。如村口的路,既是全片的线索,也与父亲母亲爱情的集中体现,它的全景在片中出现了不下十次,影片从这条路始,也由这条路终,片末招娣穿着红棉袄跑上这条路,镜头升起,画面伸向远方,那一抹亮丽的红被定格在画面中,影片就此结束,这既是呼应开头和片名,更是对主题的提炼,那就是父亲母亲的爱就如这条路,曲折、绵长而又深刻。
    四、 点睛的声乐运用
    三宝为本片写作的配乐极大地提升影片的感染力。不仅如此,读书声也是本片的点睛之笔,多次叙事皆是由读书声来引起和推动,而片末父子读书声的叠化,则超越了时空所限,将整部影片读书声所引发的美好、期待、希望种种情感揉和在一起,营造了本片的高潮。
    采用画外音的形式叙事,避免了画面的拖沓,加快了影片进程,更使本片充满纪实感。
    【详细】
    33081539
  • 一颗菠萝
    2009/10/14 21:54:19
    从《我的父亲母亲》,《爱有来生》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张艺谋的导演功力
    在重温了一遍《我的父亲母亲》之后,我决定去找鲍十的原著《纪念》来看看。由于《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因此我先入为主的认为《纪念》会是一部唯美的爱情小说,但看完原著后最让我震惊的就是《纪念》中根本就没有关于青年母亲和青年父亲的描写,也就是说电影中最美的彩色片段部分,即章子怡出演的那部分全都是最先出现在导演张艺谋的脑海中。后来张艺谋找了鲍十将小说改成了电影剧本,我又去找了《我的父亲母亲》的
    在重温了一遍《我的父亲母亲》之后,我决定去找鲍十的原著《纪念》来看看。由于《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因此我先入为主的认为《纪念》会是一部唯美的爱情小说,但看完原著后最让我震惊的就是《纪念》中根本就没有关于青年母亲和青年父亲的描写,也就是说电影中最美的彩色片段部分,即章子怡出演的那部分全都是最先出现在导演张艺谋的脑海中。后来张艺谋找了鲍十将小说改成了电影剧本,我又去找了《我的父亲母亲》的剧本来看,坦率的说,《我的父亲母亲》的剧本与我想象中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语言朴实无华,整个故事读起来也远远没有电影看起来那么的荡气回肠和感人。这充分展示了张艺谋的过人才华,因为他的润色加工和处理,赋予了一个原本平淡的故事美丽的色彩。无论是青春素颜的章子怡,悠扬动人的背景音乐,出色的美工和摄影,都使得电影脱胎于小说而又高于小说,这就是真正的艺术加工,真正的导演魅力。

    反观前段时间我看的《爱有来生》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电影的整个过程我完全可以感觉到原本小说的模样,回过头去看原著《银杏银杏》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我想象中的八九不离十,也就是说这两部电影的两个女导演只是将小说翻译一般的翻成了电影,而没能进行再次的加工,不得说不是一个遗憾。

    虽然说两位女导演为了降低电影的风险,首次执导都选择了独白很多的电影题材,但就从这三部电影可以看出张艺谋也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知道想要什么效果,并且能够达到他所期待的效果。

    PS.后面的评论中有鲍十的原著《纪念》和应张艺谋要求修改后的小说《我的父亲母亲》,后者和电影内容是一样的。
    【详细】
    2528685
  • 陶陶四
    2009/7/16 16:42:01
    并非大象无形
    豆瓣上好多人说说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简单的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而在情节的背后则隐藏着张艺谋复杂的导演手法。他用繁复的叙事策略和视听手法一起构成了这部看似“大象无形”的电影。
    影片从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过去时间,五六十年代父亲和母亲相识再到被打为右派的父亲重回三合屯,另外一个是现在时间,远在他乡的儿子回家为父亲奔丧并将父亲下葬。两个阶段都各有一个主干故事作为支撑
    豆瓣上好多人说说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简单的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而在情节的背后则隐藏着张艺谋复杂的导演手法。他用繁复的叙事策略和视听手法一起构成了这部看似“大象无形”的电影。
    影片从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过去时间,五六十年代父亲和母亲相识再到被打为右派的父亲重回三合屯,另外一个是现在时间,远在他乡的儿子回家为父亲奔丧并将父亲下葬。两个阶段都各有一个主干故事作为支撑。
    整部电影由儿子充当叙事人,起到讲述故事的作用。在故事里加入叙事人,以方便故事的讲述这种手法早在《红高粱》里,张艺谋就已经采用过,但与《红》不同的是,本片里的“我”参与到了故事中来,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构成了故事本身的一个部分。
    在现在的故事时段张艺谋采用了一种类似于纪录片的拍摄风格,镜头非常冷静和克制。常常是固定机位,构图,画面都不求工整。而且大量选取了非职业演员,但与深受意大利现实主义影响的第六代不同,张的非职业演员选用更多的处于影片风格的考虑。
    在现在的故事时段里,讲得是现实,而现实是冰冷的,所以张采用了低饱和度摄影,画面黑白,与过去时间画面鲜艳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乡村小学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为了筹钱翻盖校舍四处筹钱,遭了风寒,死在县城的医院里。母亲固执的要求要将父亲的尸体从县医院抬回三合屯,考虑到现实的种种困难,“我”试图说服母亲,看到了桌子上父亲和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因此引出影片最主要的故事——年轻时候的父亲与母亲的故事。
    在过去的时间段里,画面非常漂亮,高饱和度使得影片像一幅浓郁的油画。好的导演总是用画面来说话而不是自己跳出来说话,因此,童话一般画面表现了张艺谋对待这一部分影片的态度,这属于过去,而过去是美好的。
    第五代是以前所未有的造型艺术震惊影坛的,而张艺谋对造型的偏爱尤甚。他非常喜欢红色,从《菊豆》里高高悬挂的红布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小金宝的红唇及登台演出时的一袭红装,红色也或多或少的代表了张艺谋电影里的女性性格。执拗,热烈,一根筋到底。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红色就是母亲鲜艳的头巾,父亲最喜欢的那件棉袄,也是不顾几天的连续高烧顶着大雪想要去县城看一眼父亲,看一眼,一定要看一眼,最后昏倒在半路。其实张艺谋电影里的女性,多少投射了他自己的性格。阿伦雷乃曾经说,每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只讲一个故事,到了张艺谋这,则变成了,他只拍一个女人。不管是民国初年,还是文化大革命,还是九十年代,是在大上海还是在偏僻的小山沟,讲来讲去,都只是这个女的故事。
    在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相见的场景里,张选用了大量的升格摄影,拉长了画面时间,他反应的是母亲的心理时间。他的镜头语言使人很轻易的认同了母亲,放弃质问爱情到来的仓促性。而在母亲在山路上等着与父亲相遇的段落里,除了升格摄影,还使用了长焦镜头,造成我的心里只有你的画面效果。
    在过去时间段落里的拍摄手法很容易使人进入到父亲母亲的故事中去,而在母亲穿着红棉袄终于在路口等到被打成右派而几年不能回来的父亲后,影片重新进入到现在的时间段落。过去的温暖鲜艳与现在的黑暗,冰冷对比,格外触目惊心。
    在张的电影里,他常常刻意的忽略时间,他的故事总是几乎可以挪移到中国的任何一个时代。如《菊豆》里杨天青的故事,可以发生在民国初年,也可以发生在封建社会任何一个阶级严明的年代。但在《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片子里,他明确的在电影里表明了故事的时间,一次是母亲揭下一九五八年的日历,另外一次则是现在时间段里墙上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海报。但这仍然是一个和时间无关的故事,五十年代的故事只是给父亲被打成右派赋予了一个适合的时代背景。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右派身份给父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右派”唯一的作用就是给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带来阻碍。而墙上的海报仅仅是交代了时间的流逝,起到一个表明时间的作用。没有明确时间的故事,就是通用的故事,张艺谋从历史的坐标中凌空为我们虚构了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无论是哪个时间段的观众,都可以轻易的被其打动。
    【详细】
    21431664
  • shrek-hui
    2009/3/31 20:34:36
    老谋子的意(原创内容,转载注明出处)
        一小时二十五分钟的电影,却看了两天,倒叙的结构,观众自然的已经明了了结局,基本完全是平铺直叙的语气,没有半分修饰和夸张,娓娓道来一段关于爱情的故事。

        截取了主人公昭蒂一生的两个片段,与教书先生洛先生的初遇到结合,这是第一个片段;已经成为老伴六十多年的洛先生因为意外,疾病死去,抬回老伴的遗体
        一小时二十五分钟的电影,却看了两天,倒叙的结构,观众自然的已经明了了结局,基本完全是平铺直叙的语气,没有半分修饰和夸张,娓娓道来一段关于爱情的故事。

        截取了主人公昭蒂一生的两个片段,与教书先生洛先生的初遇到结合,这是第一个片段;已经成为老伴六十多年的洛先生因为意外,疾病死去,抬回老伴的遗体,再到安葬,这是第二个片段。老谋子的画面意境我感觉渲染到了极致,也许这也是因为这是我看过他的作品除了近年的几部大片唯一一部文艺性质的电影。同时也让我对老谋子的本事油然而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中国人的文化是意境,任何唯美的画面,要传达的依旧是作者的意境,中国古代的书画尤其凸显了这种传统概念,寥寥几笔,不是要表现人物的当前的状态,目的是要勾勒出人物的心性,飘逸轻扬的水墨画,斟酌字句的古诗,都能证明中国的意境。老谋子的这部电影,也让我不断感受到了这种中国艺术家的特点,意境在点滴的笔墨之间,渲染的淋漓尽致。

        老谋子很喜欢红色,总是喜欢在影片里加上红色。红色象征着热情,火,希望,血液。视觉上红色又是一种极为跳跃的颜色,在一片颜色中,红色总是能最先抢到观者的注意力中心点。因此,不论是影片最开头昭蒂的那红色棉袄,还是后来那间粉红色的棉袄,都时时的在暗示着生命力的旺盛,爱情的炽热。不用太多言语,画面就能说明一切,也许,用过于直白的台词来表达昭蒂那心中的感受,那火一般的性格,反而会使老谋子不满意,我们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慢慢享受的,这是我们的艺术。不得不说,摄影出身的老谋子的确是身手不凡。
        
        影片好像大半场景都是冬天,北方的冬天经常是大学纷飞,一片白茫茫的雪景,配上女主角昭蒂的红颜色棉袄,无疑是一种意境,有几个画面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是真的十分深刻,昭蒂在雪地里行走,人物构图在画面的右边,背对着镜头,然后叠画开始,面对着镜头走来构图在右边,很美的对称,很美的已经,雪地中的昭蒂,不用看清楚她的面庞,但是我们明白她的心意,那是对爱人的想念,好一幅美到极致的画面啊。关于这部影片的叠画,待会还需要细细品尝,先说完老谋子的画面。

        影片大致是两种色调,既黑白的真实生活,彩色的回忆片段,总体上两边是黑白的画面,中间讲述的那段过去的故事使用彩色,然后在影片的最后几分钟,也就是影片中的那个“我”在临行前,走进了父亲(洛先生)曾经教授课程的教室,为学生们讲授父亲在年轻时曾为那时的学生们讲授的第一堂课时,母亲听到了读书声,课文是当年的那一段,走下床,跑到村头的小学,出神的听着,这是画面又是叠画,老谋子的确是个倔强的家伙,现时的记录全部采用黑白,不愿意改变,但是叠画到了年轻的母亲第一次跑去观看父亲上课的情形,自然而然的那一段是鲜活的彩色画面,的确很美,郎朗的读书声中,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光阴,随着镜头的调度,不断的转场依旧采用叠画,音乐的音量也是越来越大,整部电影的感情不由分说的被带到了最后的高潮。画面最终定格在那个年轻的过去的时代里,母亲当然依旧是穿着红色棉袄的昭蒂,跑着,影片便到此结束。这是老谋子的意境,不用说出来,感受需要用心,不可言传。

        而现时选用黑白的色彩,过去却选用彩色,这无疑有点违背了常规的思路。但是从另一方面,即可理解为,失去了老伴的母亲,生活很灰暗,而曾经的记忆,却鲜活的烙印在脑海之中,虽然整个影片的旁白部分是以儿子的身份去展现的,老谋子的真正用意,我想这些故事应该是母亲所独有的美好的记忆,和美好的怀念。因为故事里真正的主角,是母亲,深爱着自己丈夫的母亲,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深爱着。

        细致的分,本部影片其实还有别的色调,因为彩色部分除了主要拍摄了冬季,秋季也是一个主要场景环境。秋天,当然色调是金黄金黄的,那大片大片的我不知名的植物,大概高到膝盖,黄灿灿,还有荒野上的黄土地,一整片的暖色调,最后,太阳的光晕也是暖暖的黄,昭蒂(影片中年轻时候的母亲)对爱情的追求,便在这片暖当中慢慢绽放。不过,昭蒂的红色棉袄依旧跳跃在视觉里,她的爱情是炽热的。

        老谋子摄影出身,他的光很美,我不知道外国人看到了是否会明白其中这种唯美的意境,不过那光一圈一圈的晕开在每一帧的胶片上,黑白的部分仿佛是沉思,彩色的部分更加清澈剔透。可以看出来屋内的光应该是人工布的光,能感觉到一切都在按照老谋子一步一步的计算当中。室外的光,则大部分是自然光,当然也有很多人工补光的地方。其中还有一处蜡烛的火光,是昭蒂对着镜子带上发卡想念洛先生的一节,柔和的光线,暖调的色彩,把人物的内心情感一下子表达了出来,对洛先生的思念,是少女的温柔情怀。

        中国电影的特点之一是镜头调度很少,自然没有欧美电影的华丽视觉观感,不过老谋子这部电影没少运用镜头调度,比较不错的部分我感觉算是昭蒂跑动姿态的展现。在大概第十三十四分钟处的那段,昭蒂第一次见到洛先生,而在洛先生看到自己以后又羞涩的掉头跑掉,下面的镜头虽然调度上有点略微单调,不过是从侧面拍摄跑的姿态,不过昭蒂一边跑动,一边笑着回头的动作又带来了另一种感受,就是小姑娘情窦初开的那种羞涩,最后镜头随着昭蒂跑远的背影慢慢上摇,红色的棉袄依旧在我们的视觉神经中跳动,黄土地上一个穿着红色棉袄的女孩,跑动着,跳动着。

        终于打算仔细写一写这部电影中的转场了,不想说别的任何,只想稍微的稍微敬仰一下老谋子的叠画。不得不佩服,也只看过老谋子的这部电影是把叠画用到了这种境界。有一段寻找发卡,人物始终处于画面大概四分之一处左右,不断叠画,变化的是人物的方向,有的是向着镜头走去,有的是背离着镜头走远。发卡最后是在家的院子里找到的,画面切到烛光前的镜子,昭蒂对着镜子带上发卡,昭蒂的表情渐渐沉了下来,她在想念洛先生,继续叠画,叠画到了小学堂前头的那口井,叠画转场无疑是交代出了昭蒂心中的感情。在音乐声中,意境又被老谋子给渲染出来了。在后来的一段当中,昭蒂在雪中等待洛先生回村,时间慢慢的过去,洛先生却还没有回来,这一段落的时间感便是通过叠画来处理的,几乎都只是固定镜头的叠画,但是在音乐的渲染下,在旁白“我”的旁白之下,小女儿家的思念感情令人一下感受的真真切切,老谋子又把我们带入那个唯美的意境了。外国的文艺电影也不乏有把叠画转场用的不错的,不过笔者确确实实被老谋子平淡的叙事所感动,这是回归平凡的爱,不算上轰轰烈烈,依旧感人,因为真实如同就在身边发生一般。

        章子怡的电影看过几部,她在这部电影中表演年轻母亲的角色,也就是昭蒂,笔者很喜欢。神色和表情很出色的表演出了那少女独有的情怀,动作上也很成功的表现出了一个青涩女孩的风貌。不能否认,章子怡的成功表演,是这部电影出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漂亮首先就不好演,呵呵,笔者笑谈了。老谋子很多处让章子怡跑动的镜头实在是让才疏学浅的笔者没想明白,但是这其中应该有老谋子自己的打算吧,因为最后结束的画面都是那跑动的瞬间定格。

        一小时二十五分钟,唯美,意境和艺术。
                                                                                                               


                                                       (完)
    【详细】
    19384187
  • OWEN欧文
    2007/11/20 12:06:44
    如果你落泪,是因为,你的心中也有着这样的悸动

      

      我的父亲母亲, 反映了一种中国式样的爱情。含蓄到无法言语,坚韧到百折不挠。
     
    一眼在人堆里看到的男人,是这样的喜欢他,做最好的食物想给他吃,总是想看到他。在冰天雪地里

    等待他,在荒山野林里追逐他,在地老天荒中陪伴他。
      
      这样的爱情,也许曾经

      

      我的父亲母亲, 反映了一种中国式样的爱情。含蓄到无法言语,坚韧到百折不挠。
     
    一眼在人堆里看到的男人,是这样的喜欢他,做最好的食物想给他吃,总是想看到他。在冰天雪地里

    等待他,在荒山野林里追逐他,在地老天荒中陪伴他。
      
      这样的爱情,也许曾经在一个湮没的年代里发生过。
      
      也许还会一直存留在我们的理想里。”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详细】
    1243304
  • 若昔难得
    2007/9/16 13:52:44
    我的父亲母亲
    在《活着》上碰了一鼻子灰后,张艺谋开始寻找他艺术的第二春,一直到《英雄》出现,他试了若干种不同道路,包括《有话好好说》、《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以及《英雄》。真的很奇怪,他最终选择了表现最差的《英雄》。

    关于《我的父亲母亲》我总觉得有一句话不由自主地在嘴边游荡,“张艺谋由《我的父亲母亲》回归到小话语的世界”。可这话并不正确。小话语对于张艺谋来说,应该不能算是回归,而是创新。
    在《活着》上碰了一鼻子灰后,张艺谋开始寻找他艺术的第二春,一直到《英雄》出现,他试了若干种不同道路,包括《有话好好说》、《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以及《英雄》。真的很奇怪,他最终选择了表现最差的《英雄》。

    关于《我的父亲母亲》我总觉得有一句话不由自主地在嘴边游荡,“张艺谋由《我的父亲母亲》回归到小话语的世界”。可这话并不正确。小话语对于张艺谋来说,应该不能算是回归,而是创新。他之前所有的故事,全都围绕民族、人性、苦难这一类的大话题展开;而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才开始关注两个人之间的纯粹的爱情故事。多年以后他拍《十面埋伏》,那才能被称为回归。

    《我的父亲母亲》很明显地有意地回避时代或者人生这类的大题材。她的整个故事都是以母亲的视角来讲述。而父亲不多的几句话中就提到,他毕了业,没有事情做,在县城里闲逛,看到有人报名,跟着去报了个名,然后就来到这个决定了他终生命运的小村。在这里他恋爱、结婚、生子,还当了右派。几近有些《敦煌》的意味了。

    不过《我的父亲母亲》却回避了这样的大题材,而只关注母亲的小女人式的爱情。这可以明显地看出编导在这部电影上的取舍策略。但是故事的另一面却在有意无意地往乡村教育问题上拉扯。虽然我同意教育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是在这部电影中,这就属于画蛇添足。

    关于爱情故事,我总有一个疑问,那爱情是如何发生的?

    谁才是那个你该爱的人?谁才值得你不弃不舍地以生命相许?当你下定决心,今生就是这样了,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是是非非该如何判断呢?

    当然这是现代人的问题。而《我的父亲母亲》是要怀旧,要缅怀过去的爱情,单纯而幸福的爱情。所以,他的答案很简单,“一见钟情”。母亲跟着全村人去迎接新来的先生前,就穿上了自己最好看的大红棉袄。看了先生一眼,就乐不可支,在金黄色的大地上,一边回头一边奔跑回家。这一幕在电影的后半部中,还被重复强化了几次。

    难能可贵的是,父亲居然也能从万万千千的人群中,一眼就看到穿着红棉袄的母亲,并牢记于心。

    嗯,这就是命中注定的一见钟情,天大地大也大不过一见钟情。

    不过我总想起《男书女爱》中,Alex给Emma讲自己的小说,他一见到她就爱上了她。Emma一脸坏笑地说,“哦……,原来是一见钟情啊”。

    当然,这不是一般的一见钟情,而是英雄之前的张艺谋的一见钟情,所以这是一个偏执狂的一见钟情。而母亲这个角色偏执到了爱情领域中,也是开了张艺谋的先河。在非理性的领域内偏执起来,嗯,所以我有些疑心,父亲对母亲不是一见钟情只是反串版的“烈女怕缠男”。

    母亲这种一见钟情的偏执狂,换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女花痴。

    花痴是有男女不同的。男花痴近于猥琐或者流氓,而女花痴,特别是美女花痴,那可就是千年不遇的稀罕宝物了。

    所以为了塑造这种千年不遇的美女花痴,张艺谋发掘出了美女章子怡。而且电影还在化妆上作假,弄了个小山沟里的天仙妹妹出来,风霜在她的脸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虽然如此,不过看得出来,章子怡在这部电影上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她的形体动作,笨拙的奔跑姿势(她真的跑了很多次),看起来都还很到位。

    电影的摄影也很认真,动静结合,表现力很强。还不像张艺谋现在的电影那么故弄玄虚。

    总之,电影的细节还是不错的。女花痴还是很让人想入非非的。只是张艺谋怀的那个一见钟情的纯真爱情,在我看来有点不靠谱。

    IMDB得分7.7(4340人投票),我打6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详细】
    12081637
  • blue jj
    2007/1/21 17:29:30
    知道《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当然是在很早以前了,那时的我在上小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机会完整的看下来,直到今天。
      
      
      《我的父亲母亲》当然不是一部单纯描写爱情的电影,张艺谋要表达的是一种回归(THE ROAD HOME)。
       片子一开始便是一条“我”回到家乡三和屯的路,以及父亲死亡的消息。还有基本的交代——我是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父亲是
    知道《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当然是在很早以前了,那时的我在上小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机会完整的看下来,直到今天。
      
      
      《我的父亲母亲》当然不是一部单纯描写爱情的电影,张艺谋要表达的是一种回归(THE ROAD HOME)。
       片子一开始便是一条“我”回到家乡三和屯的路,以及父亲死亡的消息。还有基本的交代——我是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父亲是村里的老师,而我由于在外工作忙,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回过家。回到家以后,母亲拒绝了村长说的把父亲用车接回来的建议,提出要把父亲抬回村子里下葬,让父亲最后一次再走走这条路。
       之后影片就进入了最主要的部分——我对父母恋爱过程的回想。
       回想部分的开始也是那条路。那条路,那一天,父亲从城里来三和屯教书。父亲到了村里,看到母亲穿着新衣裳和村里的人在等父亲。
       之后,便是母亲和父亲在村里那条父亲送学生回家的小路上的“巧遇”,和母亲在学校的篱笆外的倾心。两个人自然而然的由不认识发展到认识,由相遇时的点头微笑到父亲做客母亲家时眼神的闪烁交汇。可是就在一切时机都趋于成熟的时候,父亲被带走了。母亲伤心欲绝,一次次的等待,失望。当然,父亲最后还是回来了,“从此父亲就再也没离开母亲一步”。
       到此,回想结束,影片又一次的回到了现实。
       回想过后,“我”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什么坚持要把父亲抬回村子里。于是在这飞雪纷纷的一天,父亲由他在这40多年教书带出来的学生抬回了村子,回到了学校前,回到了当年母亲等他看他的井边。
       但是影片并没有在这里结束。
       “我”这时也回到了小学校,在那唯一的一间教室里,做着和当年父亲相同的事。
       结尾则是现在的我与当年的父亲在教室里教书;门外现在的母亲与当年的母亲的影象交替穿插的重影。最后的画面定格在那条通向村子的路上,路上,母亲在奔跑。。。
      
       这是一部标准时长的影片(90分钟),故事其实也相当简单。但是我在看的时候,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完全没有累的感觉。这要归公于导演的技巧。
       张艺谋在色彩与光线上的把握技术的一贯得当在这部影片里当然有所表现。首先最突出的就是在不同的时间(过去与现在)中,黑白与彩色的运用。与大多数此类影片不同,《我的父亲母亲》中是以黑白色来表现“现在”,而用彩色来回忆“过去”。这在整体表现了本片“回归”的主题。山中的树林是比太阳更暖人的黄,母亲的头巾和那块红也是父母爱情的象征。
       光线方面首先最突出的是母亲在厨房为父亲做“派饭”时通过门外射入光线角度的改变来表示时间的变化。还有就是尽量保证章子仪的正面侧斜光,在一些特殊的场景如母亲站在家门口看着父亲来“吃派饭"的时候则是正面光,而母亲在路上初见父亲害羞特写时是背光。对于父亲的正面光就相对少。.还有就是在母亲给父亲送派饭时,有一个拍摄放在长桌上的派饭的镜头,仰角拍的,母亲的派饭放在了桌子的最前端,光线只打在母亲的那碗饭上,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的美好的爱情.还有就是打在教室里房梁上的那块“红”上的光比较特别.
       至于景别,较多的是中景近景,所以视角比较真实,特写和全景也不少。全景大多是在于表现“过去”的美丽风景,烘托主题。至于人物在镜头中的位置也很规矩的保持在黄金分割线上。
       运动镜头以固定镜头为主,摇镜头跟镜头等多集中在母亲的身上。
       还有就是音乐。本片实际只有一曲音乐,而且用的次数很多,是用来表现或喜或悲,都只有这一首但是并不会厌倦。要说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乐器的不同:用来演奏这一乐曲的既有笛子也有唢呐,既有提琴也有合成的电声,这就使得不同的情感都有合适表现的乐器。第二就是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对原版的曲谱做了改动,这样使一支曲子适应了不同表现方面的需要。
      
      
       之所以我会在这夜里的两点多写下这些并不是为了分析电影手法,而是为了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动。
       我今年19岁,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生活在学校,电视,网络的世界。我们的思想已经脱离父母,离经叛道,喜欢探求新路,做事必求特例独行,自认为得到了Istyle的真经。可是我们的精神游离的太远了,先前所谓的自由到了最后竟变成了孤魂野鬼,当初所谓的自由主义也变的没有了落脚点。慢慢的我们没有了感情只剩下了会愤怒的空壳,没有了爱,没有了我们父辈的那种对爱的执着等待,在时下电影电视中的痴男怨女更是难找到生活中的原型。
      我们都没有了自己的支撑,一切只要是速食就好.有过许多许多朋友,当大家聚在一起自是谈笑风声,但是分开后各奔西东时才发现彼此友情的可有可无,也曾对许多人说过"I LOVE U"可是当这样的话说的太多也就失去了那份珍贵.
      迷失在夜的路灯下,看着往来在路上的相似脸,我找不到自己.
      想到了影片最后,母亲在路上奔跑的身影...
    【详细】
    11142075
  • 熊猫潘潘
    2006/6/21 23:00:56
    A love that never grow old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看<我的父亲母亲>。也自然不记得,曾经在哪一段情节落过泪。我就只是打开它,打算利用今天晚上难得的空闲再次重温一遍。
          一部没有多余技巧的张氏电影。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回忆是彩色的,而现实是黑白的。
     &nbs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看<我的父亲母亲>。也自然不记得,曾经在哪一段情节落过泪。我就只是打开它,打算利用今天晚上难得的空闲再次重温一遍。
          一部没有多余技巧的张氏电影。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回忆是彩色的,而现实是黑白的。
          片子的基调是缓慢宁静的,色调却像秋天的油彩。延续张一贯的风格,朴实、干净,像一只简单粗犷的陶土碗。感觉上,张艺谋电影中的女主角,都被他赋予了男人的个性,倔强而执着,母性而坚定,一股子拧劲。我始终觉得他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章子怡的演技我是欣赏的,我认为做戏和做人不能一概而论。从《我的父亲母亲》到《十面埋伏》,她渐渐学会读懂张要求的角色,并且把自己融进去,打造成导演要求的样子。一个好演员除了要将自己的理解移植到角色上以外,更要明白自己终究是导演的一颗棋子,要如何下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好演员要学会牺牲的并不只是外在,还包括自己内在的想法。她是聪明的,她的成功并不只是运气。

          十八岁的漂亮少女,明亮的眸子,固执的一见钟情。她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爱人。
          穿上新棉袄去看他;为了能听见他教书的声音每天在村里的前井打水;用漂亮的青花瓷碗装好吃的摆在第一个位置上;刻意的在他会经过的路上等他;看到他走向井边赶紧把已经打上来的水倒回去;劈柴烧水认真的为他做一顿派饭;试图一遍遍的追上那辆远去的车,只为了让他吃上自己包的蘑菇馅饺子;记着他腊八回来固执的站在村口的路边等他,直到全身冻僵。
          我喜欢这样简单干净的情节,就像一段柔美的旋律,真实细微得让人感动。每一个细节都说不上有意义,每一个细节却都那么纯粹美好。我相信爱情是傻傻的,是固执的,是莫名其妙的。“母亲一连好几天早出晚归,她把那几十里山路都跑遍了,她想找到父亲留给她的那只发卡。”当她把那只失而复得的发卡别在头发上的时候,她的眼神甜蜜而哀伤,愣愣的,眼泪却没有落下来。
          爱情是什么,又好像不是什么,那种认为爱情通过努力就能获得的态度向来值得质疑。爱情能通过金钱获得吗?那多少金钱才是足够呢?爱情能通过人品获得吗?那多好的人品才能赢得足够好的爱情呢?爱情能通过外表获得吗?那什么样的容颜不会老去呢?与这些相比,一见钟情反而要可靠得多,有条件的感情不能算是纯粹的感情,充其量只能算做与现实的拔河而己。一点点感情加上一点点现实的考虑,造就大部分徒有虚名的爱情。
          “先生回来啦,先生这是为你回来的啊”招娣醒来,再次听到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她跑向学校,跑向那个向往己久的声音,教室的门打开,先生走出来,镜头到此为止。
          然后,招娣就成了母亲。四十年后,老去的母亲,依然倔强。她依然喜欢听父亲读书的声音,“听了四十年,还是没有听够”。
          儿子临走前,为了母亲和父亲给孩子们上一节课,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堂课,念的是父亲当年在开学第一天念的课文。年迈的母亲,像当年那样循声而来,在教室外的寒风中无声的流泪,心中交响着两个不同的声音......老去的容颜,永远不曾老去的爱情。
          我还是哭了,为我的爱情理想主义。
    【详细】
    10531707
  • 半夜中暑
    2005/11/2 11:59:50
    就这样圆满了,她听了四十年的声音
    心仪的人正走远,红棉袄的少女打横疾奔过一道道坡,色彩在身后划成道。送过公饭的青瓷碗、抄起就跑的饺子和心一起打了跌,马车的尘再也望不见。

    她把寻回的发卡别上头,对镜一笑而泯。见到阿妈补好的念想,泪珠子颗颗掉。恍惚听到先生的教书声,冲出家门,只看见校舍窗户上破剩下半拉的纸,吊在风里摆来摆去。

    这高一脚低一脚不要心肺的奔跑,是18岁青春盛开的刹那。把初恋放在纯粹的山野,让封闭
    心仪的人正走远,红棉袄的少女打横疾奔过一道道坡,色彩在身后划成道。送过公饭的青瓷碗、抄起就跑的饺子和心一起打了跌,马车的尘再也望不见。

    她把寻回的发卡别上头,对镜一笑而泯。见到阿妈补好的念想,泪珠子颗颗掉。恍惚听到先生的教书声,冲出家门,只看见校舍窗户上破剩下半拉的纸,吊在风里摆来摆去。

    这高一脚低一脚不要心肺的奔跑,是18岁青春盛开的刹那。把初恋放在纯粹的山野,让封闭乡村的少女终于撞见一个和周围山水不一样的青年,每日巴望、寻机接近,刚有希冀却求而不得,遗憾如昙花。

    还好,片子是舒缓温情的,所以固执在风雪里枯守的母亲能迎回父亲。理想主义的结尾让父亲教过的学生事业有成且不忘师恩前来送行,让一直旁白的儿子站出来给了一个感动的亮色,父子读同一篇课文的声音、母亲年轻和年老的脸不断交叠。

    就这样圆满了,她听了四十年的声音。
    【详细】
    100938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