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平遥国际电影展期间,平遥电影宫大道的两侧都会建上影人与入围影片的展板,增添氛围的同时,便于来宾查阅相关信息。而今年,《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展位排在藏龙单元最靠里的地方,紧挨着票证中心和后面的小城之春影厅。若是路过者急着取票观影,可能都注意不到它的存在。
当然,这也是《编辑部》首映前的事了。等到电影开出了豆瓣8.7的年度高分之后,导演孔大山俨然成了影迷派对上的明星。六年前他刚入学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的时候拍了一部伪新闻片,叫《法治未来时》,扬言要把文艺片导演都抓起来,当时就引起了小范围内的热烈讨论。六年后,他用伪记录的形式在平遥“故技重施”,照样征服了在座观众和专业评审。那么这个延毕了15个月的青年导演,到底有什么魔力?说实话,听了他半个小时采访的录音我仍旧是云里雾里。所以想发出来,让大家帮我一块琢磨琢磨。
十月十七日下午五点半,《宇宙探索编辑部》在小城之春厅开始了面向观众的首场放映。影片共分四个章节,前两章的篇幅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笑点漫天飞舞,且收效颇丰。据笔者观察,影厅内观众响起笑声的频率甚至高过了同样主打轻松幽默基调的藏龙单元竞赛片《永安镇故事集》。随着情节进展,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大家的情绪从开始的活泼,走向思索,最后齐刷刷地撕开纸巾的包装,悄然擦干眼角的泪水。
视点的迁移,情感的储蓄,这些常规影片中惯用的文本技巧对于一部追求现实基准线的伪记录式电影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孔大山在剧本创作的时候也曾有过困惑,最初设想纯粹的伪记录手法会极大限制住他风格化的表达。他只能尝试着通过开场桥段就让观众进入语境,尝试从故事的可看性出发,而将摄影机的身份放在次要的考量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