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夺魂使者

    全94集
  • 主演:
  • 地区: 美国
  • 年代: 1990

夺魂使者影评

13310265
  • 豆龙
    2016/5/26 12:59:14
    继“狭路”后的“爸”屏
    唉上海电视台你就没有其他片子可放了? 钱没地方好花啦?改名叫抗战电视台算了! 应该牢记历史 但是牢记这种瞎bb的历史对小朋友老朋友真的好吗?!!!!!!!!! 什么烂片啊 哪个抗日女战士脸是整容的?就算是女的也找个正气点的来演好吗?这尖下巴这大开眼角 一看就是网红...  (展开)
    唉上海电视台你就没有其他片子可放了? 钱没地方好花啦?改名叫抗战电视台算了! 应该牢记历史 但是牢记这种瞎bb的历史对小朋友老朋友真的好吗?!!!!!!!!! 什么烂片啊 哪个抗日女战士脸是整容的?就算是女的也找个正气点的来演好吗?这尖下巴这大开眼角 一看就是网红...  (展开)
    【详细】
    7911219
  • Orange熙
    2019/2/25 15:26:29
    人如何定义为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方便阅读,先做一点人物名字的小科普: 阿丽塔=加里 伊德医生=伊德 雨果=欧科 《战斗天使阿丽塔》在18年刚发布首支预告时,我就被那双无比违和的大眼睛吓到劝退,心想这不是女版的咕噜姆么??还有为什么要把女主的名字改了??不过这个伊德有点帅啊……随着《战斗天使阿丽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方便阅读,先做一点人物名字的小科普: 阿丽塔=加里 伊德医生=伊德 雨果=欧科 《战斗天使阿丽塔》在18年刚发布首支预告时,我就被那双无比违和的大眼睛吓到劝退,心想这不是女版的咕噜姆么??还有为什么要把女主的名字改了??不过这个伊德有点帅啊……随着《战斗天使阿丽塔...  (展开)
    【详细】
    10004257
  • 方金可
    2022/8/31 10:04:21
    教育的社会属性

    纪录片充分展示了中国妈妈对子女的教育所付出的一切,真的很感人。一个家庭似乎有了孩子,孩子再上学之后,一切都得围着孩子转,家庭的重心不再是夫妻两个人,而是孩子,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上学,都变成了头等大事。有的家长为了一个重点学校的名额,绞尽脑汁,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经历。让孩子练习音乐专业走特长生,或者上很多辅导班,甚至成为专职的家庭主妇,

    纪录片充分展示了中国妈妈对子女的教育所付出的一切,真的很感人。一个家庭似乎有了孩子,孩子再上学之后,一切都得围着孩子转,家庭的重心不再是夫妻两个人,而是孩子,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上学,都变成了头等大事。有的家长为了一个重点学校的名额,绞尽脑汁,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经历。让孩子练习音乐专业走特长生,或者上很多辅导班,甚至成为专职的家庭主妇,磨灭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虽然这是自己的个人选择,但只有家庭属性的女性又何尝不是对自己价值的否定呢?

    纪录片里不同地市、不同年龄的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呕心沥血,甚至倾尽家产,只为了培养孩子,这由何尝不是一种内卷。当今社会会对教育资源的争抢,大城市比中小城市要厉害的多,古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改变阶级的通道,但是如今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机器不公平的,大城市的家长在选择上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公办还是私立,甚至考虑的是出国。而在偏远的西北,甚至很多孩子都没有学可以上,几个老师就是一所学校,更无法与全是研究生配置的重点学校相比。当成立孩子在学特长、玩平板,夏令营,游学时,农村的孩子却只能帮父母放羊,甚至只能陪着爷爷奶奶,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如此种种都是无法对比的。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每个人也被教育所影响着。

    纪录片很真实、也很震撼,但是也可以选中 一些小城市的家庭、普通的家庭进行记录,将会更加贴近普罗大众的生活实际。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记录。

    【详细】
    14619705
  • 青壶先生
    2018/12/22 1:17:30
    观影《犬舍惊魂》:我活的跟狗似的,你非逼我杀人

      《犬舍惊魂》翻译来自《Dogman》,像是一部惊悚剧,并不能准确的表达影片的信息,还是觉得《狗男》更好一点,或者叫做《像狗一样的男人》。

      导演是马提欧·加洛尼,一个与贾樟柯一样的不屈斗士。同贾樟柯一样,马提欧·加洛尼同样也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导演也凭《犬舍惊魂》这部电影获得了金棕榈奖提名,及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早在2008年,就凭犯罪片《格莫拉》获得过金棕榈提名,并且获得了

      《犬舍惊魂》翻译来自《Dogman》,像是一部惊悚剧,并不能准确的表达影片的信息,还是觉得《狗男》更好一点,或者叫做《像狗一样的男人》。

      导演是马提欧·加洛尼,一个与贾樟柯一样的不屈斗士。同贾樟柯一样,马提欧·加洛尼同样也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导演也凭《犬舍惊魂》这部电影获得了金棕榈奖提名,及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早在2008年,就凭犯罪片《格莫拉》获得过金棕榈提名,并且获得了戛纳评委会大奖。之后又凭《故事的故事》和《凯门鳄》再次获得金棕榈提名。很牛气。

      故事发生地,是在意大利一个偏远的贫困小镇。马切是一个瘦弱自卑的驼背猥亵男,性格软弱,为人善良,主业是宠物美容店的店主,副业是小毒贩。马切有一个女儿,和前妻一起生活。马切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女儿一起去潜水。除此之外,就是和周围朋友一起踢踢球。别看马切生活普通,但他是一个很在乎名誉的人,因为,他也赢得了邻居们的认同。

      西蒙是一个退役的拳击手,身高体胖,为人蛮横贪婪,喜欢惹是生非。在镇子上,没人喜欢西蒙。甚至在一切斗殴之后,马切的朋友们还讨论过怎么除掉西蒙这个害群之马。西蒙经常到马切那里买毒品,久而久之,两个人关系也还不错。甚至有一次西蒙伙同别人去偷东西,还拉上马切去给望风。

      但是马切并没有因此就和西蒙走的太近,他也明白,西蒙是个危险分子,而且西蒙买货还老不给钱。但一次意外改变了马切和西蒙的关系。这天晚上,西蒙来找马切卖货。马切告诉西蒙,你老欠钱不给,老子没钱进货了,所以没货。西蒙可不管这些,一把拉住马切,没货不行,我带你去找货主进货。软弱的马切可不敢反抗西蒙,乖乖的上了西蒙裂了缝的摩托车。

      可是到了上家那里,西蒙和货主发生了冲突,一挑二干翻了货主后,抢了货主的货和钱,带着马切去了一个都是露屁股天使的场子嗨了起来。嗨的时候,西蒙还让露屁股天使亲吻害羞的马切。马切从来没有这么放纵过,在那一刻,他简直觉得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两人出场子的时候,被货主埋伏了,还打伤了西蒙。

      马切骑着西蒙裂了缝的摩托车,把西蒙带回了家。并且在西蒙家里,帮西蒙动了枪伤手术。

      这次的意外,使马切和西蒙的关系突飞猛进,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耍。可是两个人的友谊并没有改变西蒙的本性,他惦记上了马切隔壁店的保险箱。西蒙告诉马切,他想在马切的店里开一道口子,进入到隔壁偷钱。但是马切不同意,因为他害怕因此丢掉一起踢足球的小伙伴的友谊,虽然马切在足球场就是个搅屎棍。但西蒙可不管这些,他强行要走了马切店门钥匙,并且在夜里真的这么干了。

      天亮的时候,警察勘察了清楚之后,逮捕了马切。在警察局里,警察告诉马切,我们知道是谁干的,只要是在口供上签字,我们就放你走。但是如果你不签字的话,你将会代替西蒙坐牢。也许马切是鬼迷心窍,也许害怕西蒙打击报复,究竟没签字,因此代替西蒙做了一年牢。

      不知道在监狱里经历了什么,出狱之后马切变得彪悍狠辣,他恢复了宠物美容店的经营后,找到了西蒙,并向西蒙索要一万欧元的赃款。西蒙掏出几十块钱,哥们儿我就这些,拿着花吧。马切觉得自己受了辱,在西蒙走后,拿着铁棍把西蒙新买的摩托车敲了个稀巴烂。

      西蒙哪里会跟他善罢甘休,第二天揪着马切就给揍了一顿,直打得鼻青脸肿口吐鲜血。马切被西蒙打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他。和女儿出海潜水回来,马切找到西蒙,卑微的笑着告诉西蒙,他是来道歉的,求西蒙能够原谅他。西蒙没有才不会原谅马切呢,直到马切拿出了毒品。马切告诉西蒙,他有一个计划,他会把货主约到他的宠物店,到时候西蒙藏起来,一举干掉货主,两个人就发大财了。

      西蒙觉得马切的主意不错,如约到了马切的宠物店。在店里,马切才露出他的真面目,他把西蒙骗进狗笼子并且上了锁,继而拿起毒品调戏西蒙。西蒙被激怒了,发了疯的撞击狗笼子。眼看狗笼子就要被撞开了,马切拿出准备好的榔头击伤了西蒙。这时候马切的杀心还没有被激起来,他只想西蒙能够尊重自己。但是在给西蒙伤口缝针的时候,西蒙忽然暴起想要勒死马切。马切奋起反击,勒死了西蒙。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没有,电影海报就看的出来。结局让人禁不住唏嘘,又是难过又是悲伤。

      《犬舍惊魂》豆瓣评分6.8,IMBA评分7.5,虽然评分中规中矩,但电影绝对是好电影,超越了分数的一部好电影。

      马切是我们身边到处可见的那种老好人,做着卑微的工作,生活一贫如洗,不受人重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遇到事情就会妥协,从来不会反抗,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遇到事情也没主见。得知西蒙盗窃的时候,把主人家的小狗丢进冰箱,马切还专门回到作案现场,去把小狗解救出来。唉,怎么会有这么傻得人呢?虽然离婚了,但是仍然努力的爱着自己的女儿,渴望多挣些钱带女儿去好的地方旅游。

      怎么形容马切这个人呢,用一个词最贴切:窝囊。他仅仅是想得到世间的那么一点关注,却发现是那么难。还不如一只狗得到世人的关注多。他在足球场内,看似热闹非凡,却显得那些形单影只。本来以为得到了西蒙的友谊,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受重视。费尽心思,把西蒙骗到狗笼内,只是想得到西蒙的尊重。可是就连这么微小的一个愿望都完不成,还差点被西蒙弄死。最后就连杀掉西蒙的时候都不是自己的本意,只是避免自己被杀,误打误撞罢了。如果像是《玛琳娜之杀人四段式》中的玛琳娜一样,操起刀来猛然反击,那也能算是条汉子。所以,到了最后,只能扛着尸体满世界证明自己,却什么都证明不了。或者,这才是最可悲的。

      演员马尔切洛·丰特来自意大利南端一个非常贫穷的农民家庭。他18岁从家乡来到罗马,做过各种不同的工作。他的过往经历为该片中的角色带来了人性的光环,自然的表演为电影增色不少。特别是电影最后的几分钟,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句台词都没有,电影镜头由远及近,主人公的表情由亢奋到迷茫,由迷茫到失落,由失落到冷静,简直是神来之笔。

      马尔切洛·丰特参演作品很少,但在这部电影当中贡献出了神一般的演技,能够拿到戛纳影帝实至名归。他在获奖感言中说到:我想在这儿说两句。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只要在家,每当下雨时,我就会闭上双眼,雨声仿佛变成了掌声。现在,我听到了你们的掌声。今天晚上,我有回家的感觉。电影、观众、戛纳,就是我的家。我衷心感谢大家,也感谢Matteo Garrone付出的努力。

    【详细】
    98422660
  • 云野
    2022/10/3 1:07:13
    史上最令人心梗著作

    主角演技是没啥问题的,但丝毫不妨碍这是一个超级超级烂的电影,不知道我是怎么坚持看完的,从一开始就让人难以看下去,故事一直到结尾没有任何时候是让你觉得这个电影值得,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无语。整个故事几乎没有一个角色让人喜欢(可能就只有那个小妹妹还行)从爸爸到妈妈到孩子到警察,都是那么让人无语。

    让我简单描述一下:故事讲一个超级皮

    主角演技是没啥问题的,但丝毫不妨碍这是一个超级超级烂的电影,不知道我是怎么坚持看完的,从一开始就让人难以看下去,故事一直到结尾没有任何时候是让你觉得这个电影值得,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无语。整个故事几乎没有一个角色让人喜欢(可能就只有那个小妹妹还行)从爸爸到妈妈到孩子到警察,都是那么让人无语。

    让我简单描述一下:故事讲一个超级皮的小孩,自己不听话,在山林里失踪,然后他爸爸就一直找他,找到最后,死了一名警察,他爸也死了,然后他活了,就没了。

    关于爸爸,他找孩子就找孩子,结果一直在妨碍警方找孩子,警察找他非要一起,就一直寻死一样,被警察救了三次,还害死了一名警察,最后还是死了,不得不承认他死的好,他活着我都会梗死。

    关于警察:找不到孩子就算了,还是去质问孩子母亲,怀疑他爸害死孩子,不知道事情到底怎么样,就一味指责爸爸把孩子丢在雪地里,我看着就急死,后来就来了套路化,一个老警员将“三十年前,也是三个孩子不见了........"讲到最后唱起了《朋友再见》,谁能理解,一群警察找孩子找着停下来唱“朋友再见,朋友再见,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我都尬到扣出三室一厅了,导演想要我的命直说,不用这么虐待我。

    关于孩子:一个超级熊的孩子,还害死了两条人命,然后最后活下来了,其实可以考虑一下拍这个孩子活过来以后的生活可能比较有意思,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工作,还有一个妹妹,身上背了条人命,家里还被网暴,大雪天掉在冰水里被就回来说不定今后身体还有问题,我挺想知道这个孩子如何活过来接下来的一切。

    关于妈妈:“慈母多败儿”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该打的孩子,我不知道她从哪方面考虑拦着爸爸教育孩子,一直说着“不要和儿子怄气”,他儿子这么皮到底还是有原因的。

    反正不是这个导演就是这个编剧,想谋害我一样,到底是不是导演想报复社会,拍出这么难看的东西。

    【详细】
    14682910
  • 风间旅人
    2021/5/11 23:35:19
    关于青春 、关于性

    《都想做好》

    一直以来,不论男女,对于有关性的言论,总是三缄其口。我们认为性是私密的,是绝对不可以拿出来分享的话题。

    其实之前我也正如剧里的女孩一样,对于有关性的话题,一般不愿公然谈论,穿衣服也多选择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捂得严严实实的款式。

    《都想做好》

    一直以来,不论男女,对于有关性的言论,总是三缄其口。我们认为性是私密的,是绝对不可以拿出来分享的话题。

    其实之前我也正如剧里的女孩一样,对于有关性的话题,一般不愿公然谈论,穿衣服也多选择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捂得严严实实的款式。

    但在看完这部剧以后。我想我的观念是在改变的,性本身没有问题,这本就是人类需要体验的活动之一,为什么不能谈论呢?至于有了性病,不要羞于启齿,应该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小病拖久成了大疾。穿衣方面,我觉得只要够自信,其实布料少一些,也是展现自信和魅力的方式之一。

    以上的以上,还是基于这个社会可以做到更加文明。但是除却考虑某些现实问题,这部剧对年轻人的成长、爱情、性观念指导都存在很多非常有意义的地方。而且剧情轻松、内容表达明确,值得五星!

    【详细】
  • 13540459
  • dreamsunny
    2017/10/2 22:36:37
    何为对?
    保护了一辈子的狼,没想到最后却被狼围攻,曾经以为打狼的人就是犯法,最后却正是这个打狼的人救了自己,我能说这就是我们从小学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吗?明明这部影片的名字叫血狼犬,但我总觉得这部剧就好像被狼玩了,影片开头是因打狼而引发的一段纠葛,影片结尾是因狼而引发的...  (展开)
    保护了一辈子的狼,没想到最后却被狼围攻,曾经以为打狼的人就是犯法,最后却正是这个打狼的人救了自己,我能说这就是我们从小学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吗?明明这部影片的名字叫血狼犬,但我总觉得这部剧就好像被狼玩了,影片开头是因打狼而引发的一段纠葛,影片结尾是因狼而引发的...  (展开)
    【详细】
    8843214
  • 第二个八拍
    2022/9/6 16:04:08
    慢镜头和闪回不要钱

    看到第三集的时候我都懵了,这集到底看过没?这重复的部分也太多了吧……各种慢镜头和闪回滥用,太劝退了。感觉故事虽然不算复杂,但是好好拍应该也可以挺吸引人的。现在的呈现实在是有些弱,导演想要营造一种悬疑的氛围,故弄玄虚,目前才看了4集,但是观众应该都已经猜的7788了……演技方面,相比而言魏晨稍微弱了一点,但也不至于太出戏

    看到第三集的时候我都懵了,这集到底看过没?这重复的部分也太多了吧……各种慢镜头和闪回滥用,太劝退了。感觉故事虽然不算复杂,但是好好拍应该也可以挺吸引人的。现在的呈现实在是有些弱,导演想要营造一种悬疑的氛围,故弄玄虚,目前才看了4集,但是观众应该都已经猜的7788了……演技方面,相比而言魏晨稍微弱了一点,但也不至于太出戏

    【详细】
    14632185
  • 阿祖小宝
    2009/2/2 8:19:12
    《五月之恋》——关于青春的纪念册
    08年,在《海角七号》,《囧男孩》,《九降风》等佳作集体发力之后,台湾电影终于有了那么点复苏的迹象。虽然不清楚这股暖湿气流能持续多久,影响多大,但由它们的出色表现看来,至少发出一个可喜的讯号,文艺片绝不只是亢长乏味的闷片同义词。它在艺术上获得认可的同时,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一样可以拍的很好看。

     

    尤其是《海角》,它的奇迹不止是超过5亿台币的票房和良好的
    08年,在《海角七号》,《囧男孩》,《九降风》等佳作集体发力之后,台湾电影终于有了那么点复苏的迹象。虽然不清楚这股暖湿气流能持续多久,影响多大,但由它们的出色表现看来,至少发出一个可喜的讯号,文艺片绝不只是亢长乏味的闷片同义词。它在艺术上获得认可的同时,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一样可以拍的很好看。

     

    尤其是《海角》,它的奇迹不止是超过5亿台币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而是相信以后若干年它都将以一个商业和艺术取得平衡的文艺片标杆出现而备受推崇。因为它与传统文艺片相比,一点也算不上另类,甚至不少地方不自觉地让人想起以往的台湾电影,比如说“五月”,老少两代人,以两条线索展开的情节,抹不开的陈年伤怀心事,如同历史重演般的离情别绪与两难的抉择。连镜头下流露出的那抹温情的底色都是相似的。然而两者境遇却迥异。

     

    这可能是突然兴起重温五月的动力,说实话,很久没看了,特别是毕业以后,那些青春,飞扬,的字眼越来越遥远,所以原先看得兴致勃勃的东西却好像变了味,美丽但不真实。但也许因此可以真正平心静气的审视这部电影,而不是被美女迷的五迷三道。

     

     

    电影以萱萱——阿磊作为明线, 一次偶然的台湾之旅,两个年轻人之间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情愫。那时正值五月,油桐花开的时节,如同鹅毛雪一般的油桐花翩然飘落,将两颗悸动的心系到一起。如果电影仅止于此,那么这只是一出电车男的青春简化版。讲述网络时代下,一个头发蓬松,自卑,有点二的少年如何获得靓丽可人的京剧小花旦垂青的故事。显然导演的野心并不只是构造一个梦幻童话,这也不符合文艺片一般规律。于是导演埋下了一支暗线,萱萱为何选择在书店碰面,为什么一个人跑到三义,为什么油桐花下的独自清唱却有着不符其年龄的凄楚悲怆,它都给以了解释和足够的动机。原来萱萱的爷爷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全片一以贯之有着五月雪譬喻的油桐花正是他之于乡愁的寄托。

     

     

    由角色的选取不难看出导演的良苦用心,一个是台湾最具人气的新生代,一个是内地迅速蹿红新晋女星,这对南北少年组合演绎的恋恋风尘,给人以新意,有助于其拉动内地市场的商业诉求,而旨在促进两岸情谊的主题也符合电影局老爷们的口味。

     

    我们并不排斥主旋律,可是有时如果立意太过献媚,不但倒人胃口,也使电影失之造作,生硬。

    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其糟糕在于情绪铺垫不到位,感情爆发又过于刻意。

     

    在回忆萱萱爷爷的部分,影片一直以一种含蓄而且克制的基调,回到哈尔滨,与亲人团聚,场面上虽然热闹,轻快,但仍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屏障,冰冷无法逾越,这是长久分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乃至不同的意识形态造成的隔阂,镜头这时大多运用远景和剪影表达人物的孤寂矛盾,不被理解的内心。萱萱的爷爷在五月天的签售会上一点小煽情也是到位的,一众处于半痴狂状态追星族当中白发苍苍的老人,阿信对他轻轻的点头以示敬意,大多数看到这里都忍不住落泪了吧。这手以静制动也堪称高明。煽情之难正在于必须恰到好处,过或不及都无法达到效果。片中人哭稀里哗啦,观众却没有共鸣显然不是导演的原意。然而在末尾处就犯了这个毛病,爷爷带着哭腔着说道,票早买了,我不是不想回去……为点题而点题,深沉内敛的情感被撕裂,只剩下浓重的政治宣讲, 导演过度的自我企图盖过电影本身,充满了说教意味。比之《海角七号》里,友子拿起信之后立即嘎然止,予以观众无限怅惘,伤感的余韵,实在是高下立见。

     

     

    据说《海角七号》里面的七封情书全部由导演魏圣德亲自操刀,以其老辣的文学功底,创作这个关于伤逝爱情的典型性案例。对于男女主人公,它无异于一部反面教材。笔者的无奈,伤心,追悔,痛苦都感同身受。因为他们面临的同样的困境,也必需作出抉择。于是两线叙事有了交集,仿佛跨越六十年光阴爱情顿时有了种宿命般的美感。

     

    双线叙事的好处在于二者可以作为互文式的映照,可惜的是,五月中的两条线索仍旧是割裂开来,虽然冶于一炉,却无法融为一体。

     

    阿磊是个怎样的少年?做什么都只是三分钟热度,设计服装,练吉他,学画画都是如此。自己做的不够好,却喜欢对别人发牢骚,无论是帮哥哥的乐团处理一点杂事,还是发掘到了新人自己没能选上。队友把关键的一球交给他,他却狠狠将球抛向天空,他就像一个没有定型孩子,什么都随随便便,无所谓,对生活缺乏热情。通常所做的选择就是放弃,怯懦对于他或许是个比较适合的注脚。网友要求见面,他贸贸然就答应,还可以看出他冲动,不顾后果。随后到了碰面的地点,又退却了,暗暗的跟踪一个女生,怎么看,都觉的有点猥琐的气质,尾行可不是个光明磊落的举动。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他不折不扣是个生活的loser。但是阿磊只有16,7岁,这样年纪的孩子,什么都容易被人原谅,因为青春总是有无穷的变数。这是青春片常有的套路,无非是要强调他不够坚持这一设定。可是他如何蜕变的成熟?实在看不出来,暗线的内容解释了萱萱台北之行中一连串的神秘行为的动机,这说得通。但是怎么在了解到老人思乡之苦后,他突然变得执着,有了抓住爱情的勇气。一个少年人的成长,或者说这青涩之恋,与老兵的怀乡情结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老人对故乡和亲人不能割舍又无法亲近矛盾心理,显然不是坚持不坚持的问题。而且两人所面对的困境也没有可以类比的性质。导演在这有点生拉硬凑的嫌疑,逻辑性思虑未够周全。如果感情戏还是点瑕疵的话,这则是个不算小的硬伤,故事没法相互交融,所以综观全片就少了一个实质性的升华与高潮。

     

     

    记得05年从本片的预告片惊艳亮相,就整天巴望着电影上映。后来着实有点小失望。不过凭良心说,“五月”称的上中规中矩。因为它与常态中台湾电影一样,叙事上一贯拖沓亢长,影像与细节精致而且颇具匠心

     

    台湾虽然与香港靠的不远,但电影丝毫没有沾染港片里那种骨子里散发出的草根气息,总是副文人腔调,故事讲的不温不火,没多少波折。即便偶尔想情节生动点,也很闷骚的样子,比如书店的约会,萱萱和阿磊都遇到个怪胎,阿磊的那个性向应该有点问题,仅仅也只轻笑置之,逗趣而已,乐而不淫,不要你大笑。

    但摄影则值得赞美。哈尔滨的冰天雪地里,我们看到了壮阔的北国风光,火树银花,高高的白桦树伫立在中央大街,覆盖着雪的索菲亚大教堂上飞翔的白鸽,人在这白茫茫的一片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黑点,那样渺小和无力,雪后万物萧条,更呈现出一种寂静辽远的成熟之美,宛若进入沉睡,等待迸发的时机。

    而台北的三义仿佛青春的写照,空山中飘落的油桐花,配合计算机技术的后期制作,绚烂之极,缤纷热烈,隐现在群山绿树之间的废弃车道,混合青草味,落叶,泥土,枯枝,和铁锈气息的空气,错落在乡间具有民俗风味的村舍,一丛丛茶树,少年和女孩在其中穿梭腾挪,隐约传来他们的细语和肆意的笑,长发扬起,多柔软的风,抬起头,耀眼的光迷得睁不开眼。

     

    所以即便故事不那么吸引人,但不能否认它有种炫目的美。萱萱在春风中行走,花树下清唱,谁也不会否认那是美的,因而不管是不是因为刘亦菲看这部电影,只要认真看完,都无法不被她的美所打动。就像东京日和里的中山美穗,逆着风走在街上,那种美,都脱俗出世,似乎只是不经意的给影像抓住云裳丽影。所以宁愿相信那次跟踪,只是出于耽美的小情怀,只是善意的希望美多停留一刻,不被打扰而已。谁也不能否认坐在街角嘲弄阿磊,嘴角掩不住笑意的萱萱很美,就是撅撅嘴,就是咯咯的笑,青春本不需要太多雕饰,不要多少演技,本真就够了。

    那一年,她16岁,这样的年纪出演这样的电影可谓正当时。那一年,还是青春期的我们又在想些什么,也许只是和女友躲在街角啃棒棒糖吧,呃,大概是这样
    【详细】
    16453386
  • betterlife
    2016/4/24 23:32:33
    掌握自己人生的才是真正的女王
    我以为,女王就是优雅与全力的代名词,其实我错了,从容淡定把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才是女王。
    感情是女性世界不能短缺的,女生聚会时候唯一能获得共鸣的话题唯有感情话题,其次是美容护肤减肥,我一直觉得,要是女性统治世界管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天下太平就能实现。
    《我是女王》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三位女性,情节都是她们的一段感情经历,看完之后不会引起观众很多的共鸣或者思考,但是对于一些深陷感情
    我以为,女王就是优雅与全力的代名词,其实我错了,从容淡定把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才是女王。
    感情是女性世界不能短缺的,女生聚会时候唯一能获得共鸣的话题唯有感情话题,其次是美容护肤减肥,我一直觉得,要是女性统治世界管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天下太平就能实现。
    《我是女王》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三位女性,情节都是她们的一段感情经历,看完之后不会引起观众很多的共鸣或者思考,但是对于一些深陷感情泥潭的女性来说,那是全新的观影感受。陈乔恩饰演的PR凯蒂,介入一位律师的感情六年,律师的正牌女友不求任何回报,并在律师父亲开刀住院期间细心照料老人,凯蒂因为律师与女友的来往感到愤怒,两人的对话都围绕那位从未在电影里正面出现过的重要人物开展,凯蒂对自己的身份认识不清还指责他人,看来投入感情的女性有一部分真的是智商自动降低,虽说凯蒂能为对律师的职业生涯有帮助,但是律师最重要的是职业道德,影片中凯蒂想通过人脉帮助律师开事务所,律师被反问:老总看重你,你还想走,没有道德!律师无言以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需要负无限责任,不同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这也是为何律师逻辑性强并且喜欢抠字眼,律师圈子不大,与东家争客户最后也不会有很好的结果。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也有被爱的权利,
    【详细】
    7866531
  • 大聪
    2022/2/12 10:06:03
    不是问题的问题

    或许为了求新求变吧,这次拿起导筒的是不知道暂时还是已经分家的科恩兄弟的乔尔·科恩指导,演员则请到了超强实力派丹泽尔·华盛顿,以及导演的老婆,也就是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这是一部形式大于故事的先锋性实验作品,4:3的构图,黑白美学硬光摄影质感,每一帧画面都透露着特立独行,去对撞流传经典的《麦克白》故事。

    或许为了求新求变吧,这次拿起导筒的是不知道暂时还是已经分家的科恩兄弟的乔尔·科恩指导,演员则请到了超强实力派丹泽尔·华盛顿,以及导演的老婆,也就是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这是一部形式大于故事的先锋性实验作品,4:3的构图,黑白美学硬光摄影质感,每一帧画面都透露着特立独行,去对撞流传经典的《麦克白》故事。

    当然这带来的不是问题的问题是,这部电影注定也是会成为在故事上没有新鲜感的配比,最终还会回到观众的选择上,如果你喜欢《麦克白》的故事,看他!如果你沉浸在摄影美学中,看他!反之亦然。

    【详细】
  • 14212306
  • Silent Lullaby
    2017/9/22 0:03:40
    三观不正地为Frank鸣不平
    看完12集,整个剧情的高潮无疑是Fiona的婚礼被Frank搅局。
    然后Frank千夫所指被丢进水里作为结尾的神来之笔。
    仔细想想。其实整个事件看下来,Frank事实上并没有做错多少。

    来整理下事件的始末:

    1. 起:Frank说要为Fiona的婚礼筹钱。作为父亲想参加女儿婚礼,这完全没错。
    2. 承:他一个重要的筹钱手段是去敲诈Derek家。De
    看完12集,整个剧情的高潮无疑是Fiona的婚礼被Frank搅局。
    然后Frank千夫所指被丢进水里作为结尾的神来之笔。
    仔细想想。其实整个事件看下来,Frank事实上并没有做错多少。

    来整理下事件的始末:

    1. 起:Frank说要为Fiona的婚礼筹钱。作为父亲想参加女儿婚礼,这完全没错。
    2. 承:他一个重要的筹钱手段是去敲诈Derek家。Derek作为孩子父亲又是跑路的怂货,做出补偿合情合理啊。况且现在孩子还嗷嗷待哺,父亲家不出力就算了,总该出点钱吧,毕竟是他的静子呢。找Derek要钱我觉得也没大错
    3. 转:Sean和Frank的争执和打架。Sean被Frank刺激到了自尊心再加上吸毒期间,其实我觉得Sean完全是反应过度。
    4.合:婚礼上揭露Sean。 Frank虽然是出于报复的目的揭露Sean,但是间接其实还是为Fiona做了好事,婚礼的一切白费也好过嫁给一个撒谎的瘾君子。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

    综上所述,看完最后一集挺为Frank鸣不平。
    Frank的确是个大混蛋,也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但偶尔他还是流露除了自己关心孩子的一面,比如在Debby临产前把Debby送回来,比如代替Carl去坐牢,比如想参加Fiona的婚礼。

    12集发生的事情,主要责任更多在Sean而不是Frank。大家把他丢进水里,恨不得他死。是因为大家被他的话揭穿了真相,把对Fiona婚礼不成的怒火(其实这是好事),和对操蛋生活的怒火,全都转嫁和发泄到Frank身上而已。

    别骂我三观不正,为Frank说话。
    多季看下来,留意就会发现,Frank其实是真心接受了身边人,没有阻止过任何一个人做自己。
    再混蛋再乱来,不管他做了什么去了哪里,最后他都会回家。
    【详细】
    882579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