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12957
  • Phil
    2013/10/6 0:53:18
    谢谢你,Steve
    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是一个周五的上午,放映厅里只有我一个人。电影院似乎忘记了这个人少的场次,以至于当电影开演之后我不得不跑出去提醒他们关掉大灯。

    这部电影最直观的问题便是电影里 1972-2001 这三十年的关于 Steve 的故事虽然可能跌宕起伏,可这并不是叙说 Steve 一生的最好时间跨度。从 1997 年重回 Apple 到 2011 年去世,Steve 一生的这最后十五年时间
    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是一个周五的上午,放映厅里只有我一个人。电影院似乎忘记了这个人少的场次,以至于当电影开演之后我不得不跑出去提醒他们关掉大灯。

    这部电影最直观的问题便是电影里 1972-2001 这三十年的关于 Steve 的故事虽然可能跌宕起伏,可这并不是叙说 Steve 一生的最好时间跨度。从 1997 年重回 Apple 到 2011 年去世,Steve 一生的这最后十五年时间里所做的可谓传奇:iMac, iPod, iPhone, MacBook Air, iPad, iTunes Store, App Store. 这些产品这些服务以惊人的速度从美国加州的发布会上出现到世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里。Apple 这个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的公司,却自己亲手结束了个人电脑时代——这些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了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不在于此。除了时间跨度的选题不佳,以及一些小的史实问题之外(比如 Apple 的名称来源其实是 Steve 当年经常去「思考人生」的一个苹果农庄;iPod 发布会被离奇的缩短和篡改以至于 Steve 甚至看起来像是一个推销保险的;),这部电影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把 Steve 神化成了一个有着「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永远都正确,而且反对 Steve 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形象的圣人。

    Steve 并不是这样的。

    从 1970 年代直到他去世,他的确有着不曾改变过的固执,以及那出了名的「现实扭曲力场」。他面对众人时所特有的气场——我每次回想起他做 keynote 的时候不经意间穿插进去的小片段都会再次被逗笑,比如六年前第一代 iPhone 推出时给 Starbucks 打电话说 "I'd like 4000 lattes to go please",后来投影片卡住的时候像个小孩儿一样很温馨地回忆起高中时和 Woz 一起恶作剧。

    不过他有时候可能真的像一个小孩儿。在第一次被 Apple 赶出门前,他掌管 LISA、Machintosh 项目的时候,他是个难以合作的团队领导者,是个一味追求完美效果而不管市场反应的人,他爱憎分明认死理以至于死心塌地地固执——当他的第一个女儿 Lisa 出生时,明明知道是自己的女儿却死活不认,最后还放弃探视权,完全不像一个负责任的父亲,这种在今天的眼光看来甚至可以用「中二」来形容的人,真的是电影里面那样永远「伟光正」的形象吗?

    Steve 在很久以后的一场给斯坦福的毕业生演讲里坦白,被自己所创立的公司开除,对他的改变至关重要,他的原话是: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Walter Isaacson 写的那本乔布斯传里,Steve 是一个很爱哭的人。我相信在刚离开 Apple 的那几个月里,他也一定哭过,这种痛苦甚至伴随了他多年。还好,在重头再来的日子里,他把 Pixar (玩具总动员!)变成了世界最一流的动画公司,他创办了 NeXT ——这家公司最终成为后来 Apple 很重要的技术资本。在这段痛苦的岁月里,他依然没有忘记他之前所热爱的所执念的,他还是那个 Steve Jobs,不过他也改变了,他不再是以前那个那么不负责任难以合作的人了。在工作上有没有改变我们很难确认,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当年连自己亲生女儿都不要了的男人,在这段岁月里遇到了 Laurene Powell 并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最后还把当年的那个女儿 Lisa 接回来抚养成人。

    我敢说,正是这一段痛苦的重生经历,才造就了之后的 Steve Jobs。

    所有 Steve Jobs 的 keynote 里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 iPad 2 发布会,那是他最后一次发布新硬件,7 个月之后他便去世了,这场发布会的最后最后,他似乎是在缓缓对众人道告别语一般地意味深长地说: "It's in Apple's DNA that technology alone is not enough — it's technology married with liberal arts, married with the humanities, that yields us the result that makes our heart sing."

    有人说 Apple 的哲学是极简主义,"Less is more",固然不错,可在我看来上面的这段话才是 Apple 40 年来的核心哲学。科技的迅猛发展,总是要普惠众生才有意义的。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于新科技是持一种面对陌生事物的怯诺甚至是恐惧的,因为新科技总是意味着人们需要去学习去适应新的事物。而很不凑巧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缺乏人文关怀的科技公司是把所有用户当成专业人士来看待的,以至于使用电脑、使用 PowerPoint 制作幻灯片都成为了一门手艺一门难以精通学问。科技本不该如此。所以当屡屡有新闻出来说 3 岁小孩能熟练操作 iPad,甚至连小狗都能无师自通玩 iPad 上的游戏的时候,我并不吃惊,because it just works.

    上面的那段话,以及当年的那段 "Crazy Ones" 广告独白,我都背得出来。我一直以为,相比 iPhone, iPad 那些产品,这两段话才是 Steve 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谢谢你,Steve。
    【详细】
    63142622
  • 思诺
    2018/12/28 23:51:16
    《印度暴徒》幽默之后的思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想给3.5的,不知道怎么弄……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让我理理… [印度暴徒] 严重剧透警告—————————— 首先,从整体来看,电影的画面制作,配乐节奏,以及演员剧情来看,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米叔的电影也算是个牌子了,这次的制作也算是中规中矩。 此片秉承了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想给3.5的,不知道怎么弄……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让我理理… [印度暴徒] 严重剧透警告—————————— 首先,从整体来看,电影的画面制作,配乐节奏,以及演员剧情来看,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米叔的电影也算是个牌子了,这次的制作也算是中规中矩。 此片秉承了印...  (展开)
    【详细】
    9856257
  • 战神大祭司
    2015/2/17 11:46:29
    包场看电影
       电影还算可以,当时放映厅就我自己在玩手机,然后突然说一句”玩手机的那个,说你呢“还真的吓了我一跳。
        就内容来说,几个独立的故事,在中国恐怖片之中还算是比较少的,其中第三个个故事尤为突出,个人觉得比较不错!而且第三个故事没有说是什么装神弄鬼,而是梦的预兆,这种设计还是不错的。画家的那个故事个人觉得比较差,有点模
       电影还算可以,当时放映厅就我自己在玩手机,然后突然说一句”玩手机的那个,说你呢“还真的吓了我一跳。
        就内容来说,几个独立的故事,在中国恐怖片之中还算是比较少的,其中第三个个故事尤为突出,个人觉得比较不错!而且第三个故事没有说是什么装神弄鬼,而是梦的预兆,这种设计还是不错的。画家的那个故事个人觉得比较差,有点模仿恐怖蜡像馆的意思。第一个故事我觉得也不错,不过就是那个凶器是假的,这个情节的设置比较牵强。总体来说,三颗星吧!
    【详细】
    7382256
  • 小路成林
    2022/10/2 0:26:40
    是没有人评?还是不让评?
    仅仅是做一个实验,看看豆瓣现在的开放与权威性还剩多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展开)
    仅仅是做一个实验,看看豆瓣现在的开放与权威性还剩多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展开)
    【详细】
    14680214
  • 花开聲韻
    2016/3/18 9:38:42
    还我的似水年华!!!好剧本+精湛演技才能吸引观众
    一颗星只给郝蕾,能把原著改的面目全非也真是有水平,不是不喜欢国产电影,而且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真的有待提高,没有情节、没有内容、没有主线,故事夜景没有介绍,那一条来自伊斯法罕的紫色奇异丝巾是贯穿整个故事主线,怎么样都得给一个特写吧?还有就是演员表演感觉好浮夸...  (展开)
    一颗星只给郝蕾,能把原著改的面目全非也真是有水平,不是不喜欢国产电影,而且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真的有待提高,没有情节、没有内容、没有主线,故事夜景没有介绍,那一条来自伊斯法罕的紫色奇异丝巾是贯穿整个故事主线,怎么样都得给一个特写吧?还有就是演员表演感觉好浮夸...  (展开)
    【详细】
    7816214
  • xiaoxiongdi
    2019/5/24 10:26:03
    生活的重音

    在杜皮约的《橡皮轮胎杀手》,他说:“无理由”(no reason)是电影最有力的风格。无理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当我们像认真地对付牛排那样,去解构一部电影,我们是否跳进了杜皮约说的那个有点哲学意味的陷阱?活着终究会死亡,笑太久会掉泪,告别的后面还是告别,你问为什么,可人生从没打算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杜皮约省掉了“寻找答案”的部分,他根本不屑答案,当我们绞尽脑汁构建起严谨、庞大的解释系统,就像

    在杜皮约的《橡皮轮胎杀手》,他说:“无理由”(no reason)是电影最有力的风格。无理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当我们像认真地对付牛排那样,去解构一部电影,我们是否跳进了杜皮约说的那个有点哲学意味的陷阱?活着终究会死亡,笑太久会掉泪,告别的后面还是告别,你问为什么,可人生从没打算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杜皮约省掉了“寻找答案”的部分,他根本不屑答案,当我们绞尽脑汁构建起严谨、庞大的解释系统,就像《鹿皮》里那位女性,一旦脱离了剧本,就会不知所措,杜皮约却风驰电掣地消解掉行为背后沉重的来由。

    《鹿皮》莽撞地开了个头。一个中年男人与一件鹿皮外套相遇后就此沦陷。他冒充鹿皮外套讲话,他说想要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鹿皮外套,他是鹿皮外套,鹿皮外套就是他。他为鹿皮大衣拍摄了不同镜头,粗糙又破碎,像他孤独的中年生活。电影里大量低角度仰拍,失衡的画面感,中年危机的重音,无处不在,四面楚歌。这些不规则的镜头角度,是我们窥探一个男人处境的通道。鹿皮外套成了这个男人生活的全部,他用它去武装自己,把自己的意识倾泻、投射在它身上,用尽暴力成全它“独一无二”的愿望...此刻再去区分人和物变得毫无意义,就像明确真实与虚妄的边界,都是徒劳无功的。

    就是这样一个无需任何技巧的故事。鹿皮外套成了中年男人的呢喃独白,渴望得到的,失手错过的,生命中的热情与厌倦,只有具象化了,才能张扬它的荒谬和怪诞。杜皮约用了很多镜像手法,在hotel里,中年男人对着镜子,凝视着自己的脸,鹿皮外套是远景,借由镜面,它嵌入了现实。这个故事的叙事张力隐藏于真实与虚假的交锋里。从男人开始录影时,反抗就开始了。剪辑师说,你需要再靠近一点。于是,这种反抗在暴力的加持下,升华成了很具体的手段。录影机里的画面跳出了虚诞,有了纪实的味道。中年男人以“真实衔接虚妄”的审视,实现了自我价值。打破了二者之间的神秘关系,这场游戏也走到了尽头。

    电影里的女性剪辑师很早就识破了中年男人身上的困境。也许从他点酒的那一刻,抑或是他神经质地反问“你们是不是在谈论我的外套”时。男人对鹿皮外套的执念,就是这一困境的写照。这种倾向性,是设限了的激情,把自我实现的希望寄托在固化的事物上。杜皮约设下了悬念的时空。拥有良好判断力的剪辑师没有拆穿,而是加入了“电影”,利用自己的剪辑师身份推动中年男人进一步去观察自己的生活。我们并不知道,剪辑师的真正意图。这层难以捉摸的奇遇,发生在神秘剪辑师和自傲中年男人之间的,两种元素,变成了电影最大的悬念。从这一角度看,杜皮约延展了我们对悬念的概念。它构建在真实与虚假的模糊地带,俯冲至日常生活,又似乎不具有常规性的思考。

    换句话说,在悬疑的框架下,“鹿皮外套”和“剪辑师”的功能很像,是中年男人生活中的火花(内在和外在意义上的),不断逼迫他去接近自己的处境。他的处境,像那部无法用褒义词、贬义词定义的即兴影片,充满了太多可能性,包含了太多不可预见的落差。他是我们每一个人,也许,不单单局限于中年人,年轻人,也是如此。心血来潮和斗志昂扬下的背后,是疲态,是沮丧,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逃得过生活夸张本质的摧残。一个多小时后,悬念在一场具有因果报应意味的死亡中得到降解。逃离了“刑法犯罪论”的悬念被赋予了日常概念,这才是杜皮约荒诞的本质啊!

    凶险的现实世界步步紧逼,多数人是跟中年男子一样,沉溺于自我营造的幻象,这是架空危机感的方式。与加缪的“拥抱破裂”之荒谬不同,杜皮约给这个世界叠加了太多私人修辞,他重述了一个非理性王国,随时都有可能化作泡沫。前者坦荡,后者不羁。

    【详细】
    101991502
  • 卖水
    2018/3/10 0:09:40
    让人迷惑的豆瓣评分,但别错过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刚看到这个豆瓣评分5.4分的时候,还是有点犹豫的,但是马特达蒙作为主角,主观上还是略微提升了一下预期的评分。下午标记完想看,晚上就能看了,这点很开心。 开始实验室(开头的配乐挺好听[https://music.163.com/song?id=5114005&amp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刚看到这个豆瓣评分5.4分的时候,还是有点犹豫的,但是马特达蒙作为主角,主观上还是略微提升了一下预期的评分。下午标记完想看,晚上就能看了,这点很开心。 开始实验室(开头的配乐挺好听[https://music.163.com/song?id=5114005&userid=98966791])的那个装置,我以为是...  (展开)
    【详细】
    921328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