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21995
  • 宁静致远
    2009/8/17 21:41:07
    看后小记
    终于看完了。孙膑最后的背影好凄凉,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不败英雄,离去时竟孤身一人,不过离开也是幸运之事,若不离去,战后必是招宫廷斗争残害。唉,再神话的人物,毕竟还是皇家的车卒......

    庞涓也算是了不起的大英雄,魏国的战神,可惜遇到了孙膑,正如司马懿遇到诸葛亮,感慨啊,一将功成万骨枯。

    钟离姐妹为了孙膑可谓尽心尽力,可叹事不如人愿啊!女人啊,一旦动了情,真是宁愿为所爱的
    终于看完了。孙膑最后的背影好凄凉,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不败英雄,离去时竟孤身一人,不过离开也是幸运之事,若不离去,战后必是招宫廷斗争残害。唉,再神话的人物,毕竟还是皇家的车卒......

    庞涓也算是了不起的大英雄,魏国的战神,可惜遇到了孙膑,正如司马懿遇到诸葛亮,感慨啊,一将功成万骨枯。

    钟离姐妹为了孙膑可谓尽心尽力,可叹事不如人愿啊!女人啊,一旦动了情,真是宁愿为所爱的人受伤,也不愿接受被爱着人的安慰。

    公孙阅、禽滑都是重情之人,都能言善变,才智过人,公孙还剑术高超,可惜啊,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指不定哪时候就被杀害了,可惜了一身本事。

    庞涓、孙膑真是大将风采,出乱不惊,有勇有谋;庞涓待手下人也很不错,也没见动怒,唯独对孙膑下损招,都是嫉妒惹得祸。

    邹忌这人让人觉得可怕,老奸巨猾,处事不动声色,而且总玩阴的,还玩的滴水不漏!太可怕了,不过他确实很有才能。

    孙膑曾被庞涓逼得四处奔波,碾转几个国家,因不是最高统帅,计谋的施行遇到很大的困难,多次险些丧命,可见再有谋略之人,如果谋略不能得到实施也不好使啊,“良鸟泽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遇不到好的领导再大的才能也不能得以施展啊

    这部片子拍摄简陋了点,但对三十六计的诠释还是较好的~
    【详细】
    2241566
  • Mindflix
    2021/3/19 12:14:20
    美国左翼运动的挽歌,1968年与2020年何其相似
    2020年美国大选的前20天,上映了一部直指当下的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影片讲述了1969年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场审判。本片由知名好莱坞编剧艾伦·索金自编自导,刚刚拿下金球奖最大编剧,并成为奥斯卡夺冠的大热门。 1. 真实比电影更戏剧 1968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  (
    2020年美国大选的前20天,上映了一部直指当下的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影片讲述了1969年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场审判。本片由知名好莱坞编剧艾伦·索金自编自导,刚刚拿下金球奖最大编剧,并成为奥斯卡夺冠的大热门。 1. 真实比电影更戏剧 1968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  (展开)
    【详细】
    13329224
  • 花开落年复年
    2017/9/13 10:44:29
    《狼图腾》:野性与文明的杂糅
    转载自《读者》。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交集,或许就是从图腾开始的——人类赋予自然使者自己眼中的意义,并将自己的信仰与敬畏都交给它。可以说,图腾代表着一种被社会化的自然现象。任何被赋予了图腾意义的自然事物,似乎都在人类文明中曾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他们是真的被膜拜还是成为某些人号令大多数的借口。总之,图腾,连接了社会性和自然性。

    在本片中,狼图腾仅仅是一个代表,其展现的恰好
    转载自《读者》。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交集,或许就是从图腾开始的——人类赋予自然使者自己眼中的意义,并将自己的信仰与敬畏都交给它。可以说,图腾代表着一种被社会化的自然现象。任何被赋予了图腾意义的自然事物,似乎都在人类文明中曾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他们是真的被膜拜还是成为某些人号令大多数的借口。总之,图腾,连接了社会性和自然性。

    在本片中,狼图腾仅仅是一个代表,其展现的恰好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类在社会性和自然性之间的选择,或者说,图腾已然成为这两者分裂的见证。

    影片中将狼群和人群的活动对立,激发矛盾的同时,让人更容易看清野性与文明的碰撞。作为万物灵长,人类总是自诩文明,是进步的。大自然的生物在人类看来无疑不是自己利用的对象,便是敌人。至少,非人类的动物,都懂得只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干扰另外的组群。他们在冥冥之中内心遵循着大自然的平衡法则。相反,人类却不。所以,影响生活的狼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敌人。然而,当人类如此自负的时候,恰恰反映出其内心的另一种落后的意识——贪婪。当那个蒙古族小伙子因为想得到一部收音机,将大雪湖的位置透露的时候,他的内心流露的是欲望;当公社的人将湖中所有的黄羊都拉走的时候,他们眼中的激动,是贪婪;当一片本不适宜被耕种的土地被抢占的时候,他们心中是理所应当的霸占;当无知的子弹射向优雅的天鹅,或许他们只是为了消遣……这一切,看似是所谓的文明,实则是地道和赤裸的野性。人类在用卑劣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求而毫无顾忌。

    相反,在自然法则的另一边,一个一直被文明社会的人类所鄙夷的狼的社会,却显得更加有序。他们遵循大自然的馈赠,不到万不得已并不向人类进攻。无奈禁不住人类一再掠夺食物、杀死幼崽甚至埋下各种陷阱。于是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了反击,极其聪明的报复。在几次狼军出动的时候,也都有牺牲。然而,他们却好似真的战士那样,听从指挥、运用智慧、胆识和勇气,完成了一次次偷袭。说实话,如果是两军交战,这样的一组誓死反击的军队恐怕足以令人胆寒。在人类一次次紧逼之下,观影者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同情心放在狼群一方,特别是看到最后的吉普车围捕的时候,更会有一种悲愤之情。狼的首领,为了自由,一个跳下山崖壮烈而死;一个发足狂奔,高傲而亡。之后,人类对于他们的敬意,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因为在其他城市,太多的人失去了理智,变得极其野性的去对待自己的同类。而那些高洁之士也如同向往自由不甘受辱的狼王一样,死的极其尊严。如此,在那些追逐者笑着的、疯狂的嘴角眉梢,我看的是一个个带着杀戮的疯狂的灵魂在叫嚣。有时候我甚至会想,那一颗颗射向狼群的子弹,似乎将太多文明社会中的礼义廉耻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都消灭了。

    当我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感觉导演用一种极其写意的方式在表达了不仅仅是人和狼的紧张关系,更表达了文明对野性的侵略——包裹着文明外衣的贪婪欲望对更为博大的自然属性的侵略。当我想到这一点时,发现图腾已然早已不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心中。因为如果我们真的信仰图腾,就应该对自然有起码的尊重和敬意。只可惜,现代的工业生产方式和几十亿人口的生存问题俨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故而,只好继续打着文明的旗号做着野蛮的事。
    【详细】
    88111348
  • 核桃牛奶控
    2010/7/30 14:24:13
    文戏和武戏不在一个时空
    开场近十分钟的打斗场面 吓我一跳 甄爷出品果然不是盖的 奇招频出啊要我眼瞪得一次比一次大

    打完了我就忍啊忍啊忍着没快进 待到忍无可忍时万幸又开打了 继续瞪眼

    文戏可以直接忽略了 那些镜头我看着眼花 剧情么马马虎虎吧 无结尾 部分港片通病

    武戏可以的 甄子丹和于荣光搭档或者对手均气场不凡 他俩一对眼就让我小心脏噗通噗通的 两个都是偶像

    不知
    开场近十分钟的打斗场面 吓我一跳 甄爷出品果然不是盖的 奇招频出啊要我眼瞪得一次比一次大

    打完了我就忍啊忍啊忍着没快进 待到忍无可忍时万幸又开打了 继续瞪眼

    文戏可以直接忽略了 那些镜头我看着眼花 剧情么马马虎虎吧 无结尾 部分港片通病

    武戏可以的 甄子丹和于荣光搭档或者对手均气场不凡 他俩一对眼就让我小心脏噗通噗通的 两个都是偶像

    不知是甄子丹有意还是无意的偏科 武戏时的镜头相当地华丽且流畅自如 怎么一到文戏就开始囧囧有神了呢 老是对着一个个大头拍近景你到底是想表达神马中心思想

    纯属吐槽 就这样
    【详细】
    3486289
  • eflysky
    2021/12/23 13:52:19
    我们曾经想要的|我们 “想要的”

    14085194
  • 山下猫
    2012/1/16 15:17:56
    港人港味
    片子整体一般,但是很有港味,主角积极向上,配角唧唧呱呱。安安那一家老小,为在餐桌前整未来新女婿,典型的香港家庭喜剧,后面’安安老爸一串“如果...那就...”多么典型,见过多次这种总有办法的乐观老爹,真乃社会之写照。

    看过此片,搜索之后才发觉原来曾在多部电影里见到罗素王的身影,大概是从面孔到表演都太西化,所以始终让人难以定位。

    乔宏和李香琴真是太逗了。

    片子整体一般,但是很有港味,主角积极向上,配角唧唧呱呱。安安那一家老小,为在餐桌前整未来新女婿,典型的香港家庭喜剧,后面’安安老爸一串“如果...那就...”多么典型,见过多次这种总有办法的乐观老爹,真乃社会之写照。

    看过此片,搜索之后才发觉原来曾在多部电影里见到罗素王的身影,大概是从面孔到表演都太西化,所以始终让人难以定位。

    乔宏和李香琴真是太逗了。

    此种港味如今难得一见啦。
    【详细】
    5271211
  • 舍予
    2019/3/7 11:03:03
    太多的不理解!因为故事已经失去逻辑

    到了第三季,看得好累。故事太牵强了,很多人的做法都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

    比如卡佳爸爸和伊戈尔怎么就突然成了朋友,虽然目前他们有同样的敌人费舍尔,但是卡佳爸爸杀死了伊戈尔的爸爸,两个人还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怎么感觉他们都不在乎了!

    另外那个警察头头做了那么多坏事,杀死了伊戈尔妈妈,又差点杀死卡佳爸爸,怎么还一幅正义的面孔,他的做人逻辑到底是怎样的?

    到了第三季,看得好累。故事太牵强了,很多人的做法都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

    比如卡佳爸爸和伊戈尔怎么就突然成了朋友,虽然目前他们有同样的敌人费舍尔,但是卡佳爸爸杀死了伊戈尔的爸爸,两个人还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怎么感觉他们都不在乎了!

    另外那个警察头头做了那么多坏事,杀死了伊戈尔妈妈,又差点杀死卡佳爸爸,怎么还一幅正义的面孔,他的做人逻辑到底是怎样的?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维卡,她刚刚生完孩子,应该母爱爆棚,人生的重点应该是照顾女儿,而且孩子爸爸已经死了,孩子已经不能再失去她了,这个时候她还要给伊戈尔挡枪眼,伊戈尔对她真得有那么重要吗,还是不理解。

    伊戈尔也有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首先不提他脚踏两只船了,这只能说他“渣”。他最怪的地方对复仇的态度,他明明就是报仇,非说要追求“公平正义”,然后用一副公平正义的面孔,把身边一大推人拉进了复仇的漩涡,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毁灭,最后他还亲手开枪杀死了费舍尔,如果他真的要的是公平正义,应该开枪打伤对方,而不是一枪毙命,何况最后一切已经真相大白,他们之间的恩怨,伊戈尔和其父亲并不是无辜的受害者。

    看来,这部戏的编剧已经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已经完全不顾及生活的逻辑和人性的逻辑,编剧为了突出爱情,完全抹杀了母性,而一个女人的母性才是最伟大的。有的时候编剧为了突出一种仇恨的戏剧效果,又放弃描述另外一种仇恨,实际上无论是杀母还是杀父,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这部戏最好改个名字,叫做《人性的毁灭》。我已无力吐槽,一部已经失去人性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大戏,不要再拍下去了。

    【详细】
    10027695
  • whosecat
    2009/2/19 16:54:12
    舞鞋?红伞?秋千架——《暖》的美丽与悲愁
    《暖》是由霍建起导演、秋实编剧,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一部电影,曾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暖》的剧情并不复杂:

        “井河与暖是儿时伙伴,井河暗恋暖,素生情萦,而暖对井河仅仅是在漫长友谊中萌发了些对爱情的浅层好感,举棋不定,同村的哑巴也喜欢暖的漂亮善良,却
    《暖》是由霍建起导演、秋实编剧,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一部电影,曾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暖》的剧情并不复杂:

        “井河与暖是儿时伙伴,井河暗恋暖,素生情萦,而暖对井河仅仅是在漫长友谊中萌发了些对爱情的浅层好感,举棋不定,同村的哑巴也喜欢暖的漂亮善良,却自知配不上。村里来了县城的京剧演出团,暖倾心于英俊的小武生,并将全部梦想寄托在小武生空口描绘的未来里,遥盼着幸福之外。小武生离开后无声无息,暖初尝先抛弃人再被人抛弃的痛苦,并在一次荡秋千时跌落,意外摔断了腿。暖回心转意善对井河,井河旧情不改,答应去城里念完大学后回来娶她,但整整十年,三封信,井河杳无音训,暖被身边哑巴无时不刻的细微关心感动,也难堪于残缺之身,最终嫁给了哑巴。”

           男主角井河的扮演者是郭小冬,女主角暖由李佳饰,两位新人。哑巴由日本籍演员香川照之担当,原创音乐为三宝,交响乐队用在农村题材里,算是别出心裁。拍摄地选址江西婺源,如霍建起导演农村题材影片的一贯基调,淳朴故事加秀丽风光。

    一.回忆映衬现实:冷暖色调的对比

       影片从头到尾充斥着徽派山村风光,不同的段落用色冷暖对比强烈。现实是冷色调的,不是昏暗的室内就是下雨或者入夜,难见几处阳光。场景破败冷清,人物经常处在高墙之间,显得渺小苍白。而回忆镜头大部分是暖色调,场景多为空旷的场地,农田,秋千附近等。就算是夜里也是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全村看戏,村民嫁娶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影片的色调是表现人物内心的重要手段。现实对于戏中人来说是无奈的,梦想破灭的,难以改变的,这种苍凉的心境自然体现在色调运用中。如:在暖家里井河询问暖相亲情况的一场戏,不但场景狭小,而且人物被布景分割为破碎的几块,显示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感情。再比如:暖和井河雨中分别的一段,人物在镜头最右端,墙的下三分之一处,显得非常小,体现人物对现实的无力感。而回忆对于暖来说是美好的,心高气傲的她年轻,有才华,刚刚遭遇爱情,未来大有希望。因此她的天地是开阔的,飞扬的,浪漫的。暖调的回忆,显得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恬静。无论是打谷场上丰收的人群,快乐的秋千,还是小武生给暖上妆时那种近乎金黄的晖光,都透出一种欢乐的希望之光。小武生给暖化妆的一段大概算是影片中最美的一幕,如梦似幻。这一段也是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她的幸福与憧憬在这一刻达到顶点,之后便是现实给予的重重打击。

    二.舞鞋·红伞·秋千架:象征与隐喻

    秋千是片中最重要的意象,它象征希望,梦想,与爱情。它几乎可以象征少女时代的暖所拥有的一切值得珍藏的东西,可是我们知道,它断了,于是暖的青春便被葬送了。

    1.命运的秋千

    影片开头第一个回忆镜头

    (场院上一派繁忙景象。一人在扬场。幼时的井河和暖在荡秋千。众小孩荡秋千,众人围观数数。村妇荡秋千。老人、小孩在看荡秋千。繁忙的场院。众人将麦桔挑上草垛。)

    井河旁白“记得暖问过我…… 秋千为什么叫秋千。在我们这里…… ……年年秋天要荡秋千…… 这是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惟一的娱乐方式,不知道已经荡了多少年……好象没人关心这个问题,包括我在内…… 可是暖…… 就常常会冒出一些……别人不会冒的念头。”

    多少年来的习俗从未有人疑问,但是暖问了。性格决定命运,暖总与别人想的不同,她的梦想,爱情,性格都那么独特,注定不会走千百年来村里女孩子走过的路。“一贯如此”的命运的秋千在暖这里断了,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宿命。

    2. 梦想的秋千

    井河和暖荡秋千

    暖:井河,你看见什么了?

    井河:我看见稻草堆的尖了……

    (随着秋千的起落有起伏:远处,哑巴正低头翻晒稻谷。)

    井河:哑巴在干活呢。

    (井河和暖荡秋千。)

    井河:暖,你看见什么了?

    暖:我看见北京了!我看见天安门了!

    从他们的互问互答中可以看出:井河是一个很朴实的人,,他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而暖不同,她有着比村里一般姑娘更好的条件,所以她心怀憧憬,她的眼里,更多的是这个小山村以外的东西。她向往着城里的生活,向往着走出去,秋千成全了她假想的飞翔,秋千承载着她的梦想。

    2.希望的秋千

    井河旁白:“那上我第一次接触到暖的身体,也是唯一的一次,我当时……不想再为这件事情和她争吵了,又没有别的办法,让她明白……自己的心情,改变我们之间别扭的状况。我知道我需要一点勇气……抱住她的勇气,否则我永远也别想取代她心中的小武生,秋千帮了我的忙……它成全了我的勇敢,掩盖了我的惊慌,夸大了我的力量。真想就这样永远地荡下去,那是一次真正的飞翔。”

    场景:暖笑着和井河荡秋千。 井河兴奋地松开双手,张开双臂。暖惊叫着。 荡秋千。 特写:断裂的秋千绳。秋千绳从环上脱落。井河和暖被抛起。断了的秋千来回摆动。 断了的秋千静止了,下雨了。 雨下个不停。

    在井河向暖表白完他的承诺以后,两个人的希望都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借助于秋千,井河宣泄着内心的狂喜,两人的世界分别充满着希望。镜头从不同视角,反复强调着他们荡秋千,让观众与他们一起累积情绪,这是影片的高潮,也是影片的转折点。那种喜悦的情绪达到最高点时,绳断了。此时,什么声音都没有,甚至都没有两人被摔在地上的场面,只用一个秋千的空镜头就结束了这个本来很惨烈的景象。然后,开始下雨,暖的世界开始发生改变。这次意外,把暖所有的希望都扯断了。之前所有的暖调,从这里开始就终止了。该场戏是一个转折点,暖命运的转折点、回忆的转折点、色调的转折点。

    4.爱情的秋千

    哑巴缓缓地走向秋千架,对着秋千打哑语:我爱你!之后哑巴疯狂地推动着秋千。

    哑巴也是片中的男主角之一,他一直默默地关注并喜爱着暖,但是他们当时的距离是这样大,所以他就只能对着暖荡过的秋千,疯狂地表达他对暖的爱慕。在这里秋千代表爱情,井河可以荡,暖可以荡,但是哑巴没有荡。因为此时他和暖之间的距离如此大,他的爱情是无望的。

    影片的回忆部分几乎是由秋千串联起来的,而在现实部分,则加入了更多的意象。比如皮鞋,比如红格子雨伞。

    皮鞋最开始被提及是在暖梦想参加县里比赛前夕——暖向父亲要皮鞋,被父亲打了一个耳光,这时井河答应暖送给一双,但是暖没有回应,而是委屈的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亲打暖的原因片中没有明说,但是事情其实很明显——因为暖不安分。井河想考大学同样是不安于现状,但那是志向远大,而暖对自身境遇改善的憧憬便该打,这是多么的不公平。但是在导演的镜头下,这也是山村淳朴民风的一种体现,是值得赞扬的美德。)皮鞋意象的真正出现是在井河去暖家里做客时,暖的小女儿穿着皮鞋走下楼来,被暖制止了(这是从电影叙事时间算的第一次。如果以故事自身推进来看,皮鞋第一次出现应该是暖等井河的信,哑巴送包裹给暖,暖没有找到信一怒之下把皮鞋扔到水里。)可以看出,暖收到井河的皮鞋后,没有穿,这些年也没有扔掉,而是保存起来。皮鞋象征的应该是暖走出山村的希望与能力。具体来说,皮鞋是对应着暖的舞蹈存在的。去县里比赛然后被剧团选中是暖梦想离开的途径,也是暖要皮鞋的缘由;而暖的残疾使她不再能够穿皮鞋,同时也宣告她这条途径的破灭。井河本来可以带暖离开的,他给暖买了第一双(应该也是唯一一双)皮鞋,但是由于暖的自尊与井河的怯懦,这希望也破灭了。

    红格子雨伞则是从井河再次出现在暖生活中时开始出现的。我们知道,暖从秋千上摔断腿之后,雨便开始下了,之后影片的基调就笼罩在一片阴霾惨淡中。雨,是暖悲凉处境的写照。而井河回来了,带来一把雨伞,一把暖色的“保护伞”。似乎井河是能够拯救暖从雨中逃离的人,哑巴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他在井河离开时试图让暖和女儿跟井河走。但事实上井河无法拯救暖,因为他的懦弱(片中给出的解释是出于对北京妻女的责任,但我们知道其实井河并非那么有责任感的男人,不然当年他就不会抛下给过承诺的暖,并且一去十年不敢回乡)这一点哑巴没有体察到,但暖是清楚的。她早已知道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伞是井河的,不是她的。因此她拒绝了井河的雨伞,接受了自己命运的暴雨。

    值得注意的是暖的小女儿对于皮鞋和伞的态度。历史,总是如此相似,她会自己偷拿母亲的皮鞋穿着玩,也很喜欢井河的雨伞。井河在片尾答应会来接她走……她继承了母亲对于远方的渴望,那么她是否会走上与母亲同样的道路呢?井河的承诺似乎暗示了些什么。她的未来究竟要如何度过,是否也会等待着她的“小武生”与“井河”,又是否会再次被辜负?答案几乎是一定的。只能依靠男性的女性,悲剧将一再重演,导演却将这作为男性的赎罪方式加以赞美。草率的将一个女子的幸福寄托在不负责的男子的“愧疚”与“施舍”上,导演对于女子自身诉求与自我实现的利未免过于漠视。

    3.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强势视角下的弱势群体

    为这篇文章查了很多资料,其中那些用词精致考究的影评总是会提到这些词汇——隐而不发、细腻、温情、感伤、朦胧、唯美、等待、幸运……

    前四个是形容影片风格的,中间两个是形容片中风光的,最后两个,是形容女主角的。是片子的自我风格太显眼,还是这山村风光太怡人,于是大家都一股脑的感伤细腻落寞忧郁起来,甩出一篇篇矫揉造作的小资文字,来感叹命运的弄人与爱情的虚幻,却没有人关心暖那沉重悲惨的命运。

    暖的美丽与悲愁,就这样被消解了。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与美丽的风景一起,被包装出售,然后在猎奇的眼光下被消费掉,最终消弭无声。为了消费者的胃口导演甚至很贴心的删除原著小说原本有力残酷的结尾,然后安放一个“其实暖也是幸运的”的虚伪结尾。我不知道如果让导演的女儿妹妹也这么幸运一把是不是导演还会有这么伤感悱恻故作姿态的抒情兴致?这种观赏行为与清末那些来“神秘的东方”观赏精巧的小脚的西方猎奇者有何不同。也许这悲剧的确有审美价值,但是你在欣赏时是否注意到它是发生在一个活生生的女子身上?(观赏三寸弓鞋时是否想到女子缠足的哭嚎与惨叫?)

    也许有人认为我言重了。那么,请仔细回想。

    剧情上,这是一个女孩子与三个男人的故事。女孩子首先被男子A抛弃。然后被男子B抛弃。最后嫁给了残疾人C。男子A杳无音讯。男子B逃避十年最后回来对女孩子的遭遇“怅惘”了一番口头答应会回来接女孩子的女儿到外面去(以此补偿女子)然后认为其实自己,女子,男子C都是幸运的(所以我们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不欠她的),放下良心包袱心满意足回北京接着当他的国家干部与妻女享受家庭欢乐去。

    从情节我们不难看出,这是讲述一个女孩子,如何被辜负了,然后被毁灭了。最终导演自然还是给了她一个结局——嫁给一个她不喜欢,也不能良好沟通的人。但是导演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局,暖也是幸运的——“我的忧虑,就是我的安慰,哑巴给予暖的,我并不具备。如此说来,暖是幸运的。”——而所谓的幸运又是什么呢?哑巴给暖的是什么?是单方面一厢情愿的“爱”,或者说照顾。从哑巴给暖吃糖的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哑巴是爱暖的——用一种简单粗暴几乎没有沟通的方式。的确,哑巴爱暖,并且哑巴很善良,那么暖就应该心满意足的嫁给他吗?就因为暖残疾了,所以她追求幸福与梦想的权利就被压缩成“有人要有人照顾就是幸运的”。而同样是残疾的哑巴,就应该得到自己爱的(暖)和梦想的生活(娶暖),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一件事。也许导演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是“暖起码还有哑巴,总比没有好”,但是因为处在灾难里的人还有最后一根稻草就说受灾的人是幸运的,这算什么逻辑。

    我们再来看看人物。小武生,他的负心与薄情注定他不可能完成导演挖掘人性复杂闪光点的企图,于是他便被导演摒弃了。可以说这个人物只是一个活动的道具而已,除了推进情节发展没有任何用处,并且用后即弃,再无交代。看过这一段给我的感觉就是暖很轻浮——因为没有给小武生任何性格刻画,只能让观众认为暖是看上了他漂亮的脸蛋和功夫。

    井河,我不得不说他给我的感觉就是虚伪和怯懦。当然他不是个坏人,不然不可能因为心里有愧而选择十年不回。但他也绝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不然也不会选择一条好走的人生之路而辜负暖。可以说,他是不敢背负责任的男人。他是爱暖的,但是是在暖健康美丽的条件下(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在他上大学而暖留下的情况下他会回来接暖),可是只能同欢乐不能共患难的爱也能称之为爱么?井河最终的承诺也是为了洗清自己的愧疚,说穿了,还是为了自己。但是对于暖来说,一切都没有改变,井河的所谓忏悔也不过是自欺欺人。最终暖还是接受了男权社会对于她身体与灵魂的双重毁灭(先被抛弃,然后被剥夺自己圆梦的能力,最后再次被抛弃——同时被剥夺圆梦的最后一点可能),认命地嫁给了哑巴。最后暖在雨里送井河那一段暖的心里该是怎样的百味陈杂,而导演的镜头完全没有刻画暖内心痛苦、宽恕、绝望或者其他可能有的情感的意图,只专注于一点:井河被原谅了,于是他得救了,不用再负疚了。这是多么典型的男性自我中心,似乎被毁灭的女性的的全部苦难还没有毁灭她的人那一点愧疚重要一样。

    哑巴,大概是这电影里唯一真正爱着暖的人了。因为他没有被诱惑的机会。这么说似乎并不公平,我们不能说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哑巴才会对暖好,但是生活在诱惑真空的爱总会缺乏一点说服力。哑巴很单纯,他也不是多么优秀的男人,但是起码他知道自己喜欢暖,所以要对她好。

    暖。在片子里暖其实是一个很被动的角色,事实上她对于自己的命运几乎没有做任何努力,这和她的性格(渴望走出去,对未来充满梦想)是不吻合的。如果说暖的两场恋爱就是她的努力,那么导演的两性观未免过于陈腐。同为乡村少年的井河知道努力学习考大学,暖就只知道逃学一心“凤凰攀高枝”,对比未免强烈了些。还有一个不能说服我的场景是:暖等待小武生等的那么痴情,一口咬定“他一定会来接我的”,后来却又对井河说“如果你考上大学我就嫁给你”,那么暖所坚持的到底是什么?是爱情么?显然不是,她等待的是一个离开家的机会,是远走高飞到外面去,为此她甚至可以以嫁人为手段。若果真是如此,暖为何又会因为一时赌气撕掉井河的信扔掉井河的皮鞋断送了自己离开山村的机会呢?因为残疾了配不上井河?这样说来暖是为井河着想并且自尊心很重的,这又与前面一心出去甚至“以嫁人为手段”不符了。这一价值表述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只要注意中国的报纸杂志及近几年出版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变化,即妇女人生价值取向的改变。最主要的表现为由原来要求自我发展变成了从婚姻中寻找出路。妇女的自我定位主要是按照男性的要求进行设计,如温柔美丽、善解人意,以男性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轴心,以她们所爱的男人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女人的成功典型不再是那些自立自强的“女强人”,这类“女强人”已成为一种失败的社会形象,尤其是出自男作者笔下的小说与电影中的“女强人”,个个都面目可憎,非常可笑”从这种审美趋向来看,暖的矛盾行为就可以解释了。在导演心中,自立自强从来就不是农村女子的奋斗手段,她们总是倾向于依靠男人,利用男人。但是依靠男人的暖也没有得到好的结局,这又为何?很简单,因为暖不够“安分”。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导演是想拍出一个农村女子怎样由于自己的性格弱点与命运弄人而被毁灭。所有人都不是元凶,所以这是一个哀而不伤的爱情祭歌。但事实上,导演以一个都市男性的强势视角俯视女主角——她是乡村的,又是女子所以必定是虚荣的,浅薄的,单纯到有些愚蠢的,不知自己努力一心依附别人的。她的不安分与无知造成了她的悲剧。但是她必定同时也有善良和可爱的一面,所以这悲剧才有审美价值。而那些男人,可以说导演是在用种种理由对他们为暖造成的伤害避而不谈甚至为其开脱(不能找到理由开脱的便被摒弃,如小武生)。其实井河可算是暖悲剧的最大诱因,但是导演不但为其找到种种与现实凑泊的理由,还在那著名的结尾处使他良心的十字架也一并卸载。对待男主角的懦弱薄情如此宽容,对女主角便那么苛刻甚至要用残疾来惩罚她的不安分。如此大的反差,也许可以看出霍建起导演作为都市的男性在描写山村女子时,那潜意识里存在的偏见与见识上的局限吧
    【详细】
    17046872
  • 凹凸
    2016/8/26 17:03:18
    “低配版景甜”的乡村爱情

    在看到这部电影前,我是持着一种矛盾的态度观望的。一方面,导演杨子(并不是黄圣依老公)之前的几部导演作品《对不起,我爱你》《恋爱三万英尺》《宅男总动员》在豆瓣的评分都只有3点几,怎么看都无法让人对这部《喊?山》抱有多大的期待。

    在看到这部电影前,我是持着一种矛盾的态度观望的。一方面,导演杨子(并不是黄圣依老公)之前的几部导演作品《对不起,我爱你》《恋爱三万英尺》《宅男总动员》在豆瓣的评分都只有3点几,怎么看都无法让人对这部《喊?山》抱有多大的期待。

    8060291
  • Zzzxueying
    2015/3/26 13:09:20
    河伯以为, 二十岁时的一切都会是永远

           大一刚开学一个月,我和一个同班的男生被安排在艾滋病宣传活动里讲解怎么正确使用安全套。找我俩是因为之前参加过学长学姐所组织的类似活动,别想歪了。

           搭档的男生主讲,我负责拿一只香蕉作为道具。男生很认真

           大一刚开学一个月,我和一个同班的男生被安排在艾滋病宣传活动里讲解怎么正确使用安全套。找我俩是因为之前参加过学长学姐所组织的类似活动,别想歪了。

           搭档的男生主讲,我负责拿一只香蕉作为道具。男生很认真地说着“先检查有没有过期…..有没有破损…..这样套上…..用右手的虎口不容易划破……”。

           由于那纯粹是一场科学健康的教育活动,所以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这样严肃的场合不允许笑场,而偏偏那香蕉又长的很喜庆,我只好将视线频频转移到观众里。

           全班同学自带小板凳,在白板面前围城了一个半圆,里外两层,男女各半。能通过衣服的花哨程度,看出来半圆的两头基本上都是女生,中间挤了一群黑压压的汉子。 有个戴眼的镜男生坐在这个半圆的中央,身子很瘦,但脸圆圆的,背挺的很直,手插在口袋里,从胳膊的形状就知道手里还握着手机。宅男基本上是手机不离手的。

           休息时间我去和他打招呼。走到他面前,我一屁股坐下。他在旁边的长刘海男生一起玩着手机,也不知道什么音乐从老版手机的劣质音箱里传出来,加上周围的嘈杂声,传入耳里如同金属板子震动的声音。但这俩人看的还挺投入,哈哈笑个不停。

           我先毫不矜持地说嗨我叫孙之遇。他看我一眼,笑着说我叫秋水。眼角挤出很深很深的鱼尾纹。这时,旁边一山东大汉说,这是我们寝室的老二,我们都叫二哥。我长哦了一声。二哥说,我给你听一首歌,可好玩了。

            叫什么名字啊,我问。

           大学自习曲,二哥说。

            我把前几句唱了出来。

           二哥和刘海男惊讶到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我脑海里浮现当时在蚊子姐家看《大学自习曲》的场景,蚊子点开flash,跟着小曲哼着。

           心里默念,你们跟老娘相比,太嫩了。

           二哥说那天的初次见面,是他五年流氓时代的开启。我一直觉得在耍流氓这一块,他才是我的、甚至全班人的导师。 这个想法得到了刘海男和老丁的一致赞同。



           解剖实验课上,大家被关在一栋小平房里。老师交代完,大家就开始自己在实验室里走动,拨弄病床上摆的各类肢体。二哥和他们寝室的人拿着胫骨和腓骨摆拍,被突然进来的老师训斥一顿,说对于尸体我们要尊重。老师说你们看啊,这副完整的骨架是有名字的。

          还在对骨骼里蝴蝶状的颈椎意犹未尽,和同学讨论要不要头一块回去穿成项链,课程很快进入到消化系统部分。从此解剖实验课进入了福尔马林时代。福尔马林气味刺鼻,陈年的更是。上了一次消化系统的实验课以后,我们全寝室都买了口罩。我们的实验老师约莫有60多岁了,习惯了多年不带口罩上课,看到我们都带着口罩来上课,用上海话数落我们“这些年轻人真是太娇气了”。无奈实验室的样本太多了,听老师的话只能被福尔马林熏得泪流满面。

           有了口罩的保护,终于不用在一次实验课中间跑出来花几分钟透气。但在有时搬起一只大脚掌的时候,还是会被腾起的福尔马林气体辣出眼泪。解剖床上的物件都是零散的,有时会带着奇怪的标志,例如脑后有弹孔的巨大头颅,发黑的肺,缺了阑尾的盲肠……

           面前一大团柔软的结构,拿起后竟然是中间对半切开,横切面皮厚,有浅色软骨包裹着一颗半透明的水滴状物。

          对面站着一个不认识的男生,戴着口罩,看了看疑惑的我,指了指他自己的膝盖。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卤猪蹄般的结构,是一个未成年人的膝盖。

           而旁边另外一件脏器更为奇怪,颜色深,想必已经当了很久的解剖教具;柔软而细小,想不出人身上哪会长出这么一块肉。

            我用手指了指那件不知名的脏器。对面的男生带着口罩,微微笑了笑。摘下口罩说,这是男性生殖器。

            也难怪我没意会到。不过,那男生长得挺好看。

            课后在解剖楼门口遇见刚下课的二哥和山东大汉。二哥带着邪恶的表情问,你今天看到什么了。

             我说,今天不是讲生殖系统嘛。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的那啥。

             二哥说,你咋知道是小孩的。

             很小啊,我说。

             二哥和那山东大汉对视一眼,接着倒吸一口凉气。

              

            在自习室读解剖的时候容易看到什么就摸什么。骨骼的突起,乳腺的小叶,头颈部的淋巴结……于是如果你在医学院看到一个妹子边翻着一本厚书边换着方式做小动作,那多半是在学解剖的妹子。如果你看见一男一女在医学院的小树林里相互抚摸,也暂且认为他们是在复习解剖考试吧。

           同一时间,同学们开始用各种器官来形容生活中所见到的场景。什么“你的被子掉地上了,看着跟腹腔大网膜一样”, “这棍子插地跟胸锁乳突肌似的”。有次,一个温柔师姐带她男朋友来玩,那会儿流行一种男式发型:头发向着前上方梳起,在额头上形成一个尖尖,用发胶固定。师姐看到我们,打招呼称,

           “这是我男朋友。”

           “哇,师姐你男朋友的发型好像膀胱。”

           师姐也是经历过系统解剖学的,自然淡定如常。只是她男朋友显得浑身不自在,恨不得立刻回去洗头。后来这种“膀胱头”真流行了好一阵,二哥和他的同党们倒是无所谓这种称呼,有时候还自己介绍今天用了多少发胶,塑了这个“憋了多少小时”的发型。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解剖课结束。学了生理,大家的注意力又从简单粗暴的人体结构转移到了各种生理活动上。

          老丁因为痛经请了一天的假。

          第二天,二哥见到老丁,问,你痛经好了吗。

          老丁说,还有一点。

          二哥关系地说道,那好好休息啊,避免剧烈运动,多喝热水。

           老丁嗯。

           二哥继续说,我妹子也痛经啊都是我照顾着,以后不懂就问我。
    老丁竖起大拇指,说找男朋友就要找你这样的。

           无怪医学院的男生,多半最后都变成了男闺蜜。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二哥给我看了他妹子的照片。

           那是一本相册,每一页上,与二哥一起合影的女孩子都不一样。二哥一一介绍:

          ”这个是高中的…..这个是高中毕业谈的……这个是大一……这个是我表妹……“
           
          妹子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小鸟依人。
           
          我问痛经的是哪一个。
          
          二哥说,你看是哪一个。
          
          我指了一个最瘦的。
     
          他说,就是这个。太瘦了,屁股太小,经血不畅容易痛。



           一次诊断实验,老师说今天讲的肝区和腹部检查,需要找个男生来协助,最好瘦一点。于是,在全班的期待的目光下,海南籍的一位男生脱下了衣服。老师示怎么诊断腹部炎症之后,说“同学们相互练习一下”。

         全班的女生都拥到了来不及合上衣服的海南男生周围,开始尝试用老师所教的“怎么摸肝区疼痛”“怎么判断阑尾炎”。那男生的脾气也出奇地好,任凭女生们在他瘦得深深凹陷的肚子上摸来摸去。剩下的男生两人一组,分散在教室的角落,一个人掀开衣服,供另一个人试验,一边又好笑又微微妒忌地说着“可怜的阿T”。

          二哥和我不在一个实验小班。我问,你们班出来献身的是谁。
         
          二哥拍拍胸脯,当然是我。一脸的自豪。
       
          此时的二哥应该想不到,三年后,他自己的婚礼上,还要被大家这么再摸一把。
         
          两年前,二哥大婚。半夜三更,大学班级群里传出好几张闹洞房的照片。看似在昏暗的灯光下,大红色的被褥上,围观群众和二嫂用专业或非专业的手法,给二哥做了个全身检查。

           以至于前几天微博上在热议闹洞房。有人说这种耍流氓般的民俗还是废除了好。我突然想起了二哥,还想起在场有同学说,看来我们大学学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就和耍流氓一样。



           大学五年里考过最低分的一门课是妇产科。只记得考试时怎么都背不出来默写性行为的几个时期那道大题。用二哥的话说,还是要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所以他在“女性经期注意事项”那道大题里得了满分。
         
          上到某重要的章节,不知是老师出于羞涩还是认为信息时代这些东西已经没有必要教了,讲得十分简单,形式也是照本宣科,读读课本上的章节,念念幻灯片上的文字。即使如此,在众多同学面前听情色小说般的内容,还是让人面红耳赤。

          讲到一半,年轻的老师在讲台上笑着说“看来我把同学们的头都讲得低下去了”。

          我环顾四周,大家也都在做同样的动作,红着脸相视一笑。课程的最后只有以更加直接的教学片结尾,有声有色。

           二哥找我拷课件。U盘还回来的时候,里面多了个临时文件。文件名为”满清十大酷刑.avi“。我问二哥这是什么电影。
            
          二哥说天啊,我不是删了吗,别随便乱看啊。

           这估计是二哥的激将法。我试了试,居然还能打开。

           看完后,我只了解到了一件事: 原来徐锦江的戏路挺广。

          我故意发短信狂吼二哥说你怎么能看这啊还装到我的U盘里,还来之前不会删干净啊。

           他说你们太肤浅了,我们寝室都是拿来复习考试的。

           我说,这未必太意味深长了。



           某次寝室夜聊 ,话题是小时候妈妈讲过的睡前故事。听了她们几个带着各地风俗的童话故事后,感叹每个人的童年真是不一样。曾经我让红姐给我讲一个哄我睡觉的故事,她说好啊。然后开始讲了。

            “当年裘法祖(好像有一说是吴孟超)还是学生的时候,主动帮老师干活。干什么活呢。医学院的标本在上课前都要先处理,把皮肤切开,肌肉分离,神经和血管挑明;有时需要在关键的地方切几刀,这样第二天学生们才能很快看清楚人身体的每个结构….

            “他每天晚上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待到很晚,和尸体作伴。所以,基本功很好,最后成了系统解剖学的专家。”

           讲完,全寝室大笑。

           我不知道一个6岁的孩子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的。在懂事之后,这个睡前故事一定会让我睡不着。

           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红姐以不同的身份被我崇拜:妈妈,老师,大学生,医学生,医生……而最后这个身份也是大多数人对于红姐的印象。前几天看锵锵,冯唐老师对于老年人患肿瘤的观点,居然和红姐说的一模一样。从此又加深了对红姐的崇拜。自从进了大学以后,因为专业的类似,和红姐的距离一度有所缩短。有时自习或者写习题遇到不懂的地方,一个短信发过去,红姐给的答案总是像教科书般地完整,有时还加上了案例,深入浅出,能让人霎那间顿悟“原来结肠造瘘是这么一回事”。

           红姐总是关心我在学校里有没有谈对象。由此我拿回家几个同学送的生日礼物。红姐说哎呀这么好看的相框,一定是人家男孩子对你有意思呀。

          于是我把在学校里大家一起讨论身体细节的片段讲给她听。她哈哈大笑说,和我们当年一样。

           红姐常说,“医生眼里没有性别之分,只有身体构造的不同。”。

           在心电图科实习之前,我还真没能深刻理解这句话。

           那天碰上一个单位体检,来做心电图的人一个接一个。一个姑娘躺好,我让她解开内衣,她说不行啊。
         
           我说,没办法啊,这几个电极必须贴着皮肤啊。
      
           姑娘面色通红。

           然后旁边传来一男声:“医生,您得等我先出去了。”

           后来我把这个故事也说给红姐听,她叹了一口气,说是啊你就是这么粗心。

           我问她男医生给女病人做心电图么?

           红姐说,做啊,这个不分男女。

           有个学期课程重,班上的同学相互传染着感冒,往往刚好又被别人的病毒传染,必须要最后把全班流行的几种病毒都得一遍才能彻底痊愈。

           感冒久了,心里不太舒服。红姐叫我去查查心电图。我想起来有个熟人当时在心电图科呢。于是微信问其是否转科了。
            
           他说没呢,你要来做心电图吗?我这几天都在,来了找我

           我回复说,呵呵不是我啊,我同学让我问的。

           红姐对此的评论是“你想太多了”。



           医学的带入感很强。总是今天讲什么病,大家就纷纷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包括精神疾患。一次外科课后,班上的男生圈子里突然流行了包皮环切手术。大约是几个人先起了头,其他人也惶惶不安地跟着去做了手术。

           手术修正阶段的男生会用一种很娘的姿势走路,据说是因为伤口擦到裤子上会痛,也可能是术后要带的阴茎环会刺激伤口。而同时间内需要禁欲,有可能还要服用些雌激素,不然阳物膨胀会让伤口裂开出血。

           二哥寝室里有个男生因为手术旷了次课。再见到他时,他竟然变得比以前还要白净。那天全班要一起做校车去南区做实验,他慢悠悠地走上校车,又缓缓迈着猫步找座位。

           我跟二哥说,这哥们儿是去做手术了还是被阉割了。
     
           二哥说,你不懂。

           对于这个问题,也和“倒吸一口凉气”一样的后知后觉。一年后在医院实习,亲眼目睹了手术过程,看起来麻醉褪去过后,是会挺疼的。

            山东大汉给夹着腿的男生让座,引起周围的人小声嬉笑。坐在旁边的女生问他:“你的病还没好?”

           说完,“腿男”的脸色变得通红,如同向心上人表白的大姑娘 。引起了半车人的笑声。

           女生意识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毕业好多年,现在班级QQ群里依然热闹。二哥时而发个段子,引来毫不避讳的男生们点赞,和羞涩的女生们潜水看贴。

          二哥说,当年讲段子,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理解;现在结婚的人多了,理解的人也多了。
     
           得次聚会机会,和二哥坐在一桌吃火锅。来了一个同学,当年和二哥一个寝室的,毕业后搞男男同性恋间艾滋病传播的研究。本科时接触得少,只有刚入学时的几面印象。如今在火锅桌上,当年青涩的小少年,话题一旦打开,比海鲜还生猛。
     
           我说二哥,你这导师当得不错啊。

           二哥摆摆手,说过奖了,大家都是自学成才。



            这几年接触的人多半是工科或者理科。理工科妹子的高冷自然不用多说,女博士又较真,玩笑不能开得太大。传说中WSN盛行的理工科,表面上猥琐的还真没见过多少。可每个理工男一身正气的外表下,又藏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脏。相比之下,医学院的男生流氓得很可爱。他们从不隐藏自己,他们能和女生一起聊月事,聊生孩子;他们对女朋友们都疼爱有加;他们在身体还调动激素时,就已经知道怎么应对即将到来的冲动。尽管野狼在哪都凶猛。以后要是养个女儿,还是首先考虑送医学院读书。

           转行之初还没意识到专业带来的认识差异。以为我这半吊子的医学生,还待在一个医学氛围浓厚的学校里,和一群流氓男女相伴。一次和一群理工科男女的聚会,玩游戏时不小心把某器官的大名直接说了出来。结果换来极为尴尬的时刻。一桌人先面露难色,继而捧腹大笑,换来我把头深深地迈到桌下,蒙在桌布里。

           黑暗中我想起了二哥,山东大汉,海南小伙子,大学室友,和红姐……想起了福尔马林里的器官和妇产科的教学片……想起来医学院里处处张扬的人性……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我是河伯,自以为是。

          换句话说,“二十岁的时候,以为一切都会是永远”。

    (故事纯属虚构)
    【详细】
    742511287
  • 金蔷薇
    2009/7/17 18:42:55
    张静初,如果能正常一点就好了
    张静初,如果能正常一点就好了
    文/金蔷薇
    不可否认,张静初一直很认真很努力。《芳香之旅》抑或《孔雀》,时代洪荒里一个女性压抑隐秘的欲望,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芳香之旅》里,为道德而扭曲的师傅把老式车开到街市上的疯狂迷茫,《孔雀》里那个姐姐带动自制的降落伞鼓风而行时眼神里的激越,下雨天垂着双手走过煤堆滑倒在地的倔强与不满,皆令人过目不忘。
    看到《红河》里有张静初,毫不犹豫下载来看。
    张静初,如果能正常一点就好了
    文/金蔷薇
    不可否认,张静初一直很认真很努力。《芳香之旅》抑或《孔雀》,时代洪荒里一个女性压抑隐秘的欲望,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芳香之旅》里,为道德而扭曲的师傅把老式车开到街市上的疯狂迷茫,《孔雀》里那个姐姐带动自制的降落伞鼓风而行时眼神里的激越,下雨天垂着双手走过煤堆滑倒在地的倔强与不满,皆令人过目不忘。
    看到《红河》里有张静初,毫不犹豫下载来看。可是,这一次却失望得很。故事太一般,一个有智障的越南少女,带着她的创伤记忆懵懂闯进了别人的生活,悲剧就此上演。几乎是看到沙巴老爷衔着个大烟斗,戒备森严地出场,就能猜出结局会是怎样。张静初,执拗得一成不变。当然,她的智障少女依然很逼真,眼神无辜而清澈,完全不谙世事。可是,看了她演的这么多作品,突然有强烈的失落:张静初,你为什么不能演一个正常点的角色?阴郁、神经质、歇斯底里、智障,我不知道下次她还要献给观众怎样性格残缺的角色。
    惯性是种令人生畏的东西。现在的张静初,就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界,狂热迷恋非正常的精神世界,白痴、人格分裂、妄想症……无奇不有。偏执于一种经验,必将导致极为明显的风格化。也许他们不可谓不优秀,张静初也不可谓不勤奋不刻苦,但一旦风格化,就容易原地打转,少有突破。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极其可怕的自我重复。
    观看《红河》,我不止一次赞叹画面拍摄一流,蕉林那段犹如青绿山水画。一边赞叹一边哀叹:完了,只赞画面不赞影片,基本上这片子算是废了。
    这个故事比起以往差在哪里呢?一个过于老套的爱情故事,比起以前那些有宏大时代背景支撑的故事,它显得过于渺小,纯粹的抒情,让它看上去矫揉造作。原来还是要有点时代做点缀,这故事才能好看,哪怕这时代仅仅是拿来做反讽的材料。那么,我们看影片,原来还是看重了这退远了的时代。《红河》借来一点异域风情,可惜不敌时代意识形态那样容易引起观众基于怀旧的好奇。看来,我们还是习惯于把问题推给时代,而不是留给自己。
    原来改变一种习惯,对于每一个人都十分困难。对张静初而言,我多希望她能分得一点汤唯的优雅,甚至我已不习惯她穿华服出席各种公众场合,神经质少女的角色印象太深刻了。如果再这么演下去,恐怕她会成为问题少女专业户。
    2009/05/17夜
    【详细】
    2146961
  • 陶者无缰
    2012/8/25 14:48:06
    此间翘楚
    在此以前,我以为《狮王争霸》是南派舞狮的经典;在此之前,我以为《男儿当自强》是窄巷大战的巅峰;在此之前,我坚信李连杰是最好的黄飞鸿。当然,路数不同,风格也不同,李连杰的黄飞鸿依然极好,从现代美学的角度来说;然后,从传统武学的角度,我可以想象当年徐克让他镜头里的黄飞鸿大打北方拳,刘师傅有多生气了。

    本片为1981年十大卖座华语电影,个人认为是刘家良最佳导演作品。

    刘师傅一
    在此以前,我以为《狮王争霸》是南派舞狮的经典;在此之前,我以为《男儿当自强》是窄巷大战的巅峰;在此之前,我坚信李连杰是最好的黄飞鸿。当然,路数不同,风格也不同,李连杰的黄飞鸿依然极好,从现代美学的角度来说;然后,从传统武学的角度,我可以想象当年徐克让他镜头里的黄飞鸿大打北方拳,刘师傅有多生气了。

    本片为1981年十大卖座华语电影,个人认为是刘家良最佳导演作品。

    刘师傅一贯主张的硬桥硬马真实功夫、拳拳到肉的武打路线,继续强烈地表现出华南文化与传统国术的根。从开头的南派舞狮禁忌(如嗅屁股、眨眼、起单脚等)、精彩的采青叠罗汉,到其后的连场打斗,无不体现出刘家良师父称雄一时的武打场面指导能力。也充分展现出各个实力打星的过人身手。

    当年麦德罗英俊的相貌、活泼的风格和灵动的腿法,据说迷倒了无数女Fans,而刘家辉那黄飞鸿-林世荣-刘湛一脉相传的扎实洪拳身手,更夯实了他武打巨星不可动摇的基础。惠英红是那么年轻,容貌娇艳,亭亭如玉,还有同样精彩的咏春桥手都是如今再不复多得的看点。

    全片最精彩的莫过于王龙威与刘家辉的陋巷对决。出身刚柔空手道的王龙威饰演北方武师。这位RP值爆低的著名反派再次充当大Boss,使的武功也是在各类功夫片中频频充当邪恶门派的翻子鹰爪门。不过这一次,他真的不坏。而那看似邪派武功的鹰爪,也叫岳家散手,是正宗少林象形拳法。于是又不禁想到《男儿当自强》里面使着一手堂堂正正四门棍法的甄子丹。同为大Boss,却同样对武学武德有着坚定的信仰,身在反派位置却没有丝毫猥琐,难怪导演要让他们用那些名门正派的功夫了。

    王龙威腿法诡谲多变,不但有弓步、马步、扑步、丁步、虚步,而且还有许多丰富多变的步法。如:滑步、击步、标步、震步、铲步、插步。步法变换中结合各种技击手法,有如飞梭走线,变化无穷,迎接不暇。一副鹰爪翻子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翻转灵活。简直不能想象这个肌肉并不突出的胖子身法这般灵活。其韧带之好、控腿能力之强都令我错愕。

    而扮演黄飞鸿的刘家辉更是令人乍舌。《少林五祖》《广东十虎与后五虎》等片里,一排动作演员完成的功夫,被他一个人充分展示了。还如一部国术教学片那么精准明确地告诉我们“六尺范围内,长桥大马”“四尺以内,沉肘落膊”“三尺之内,钳羊马、桥如铁”等等实战技巧。五形拳的展示也不输戚冠军。虎走刚猛、练筋骨体态;豹动迅猛,劲力之所达;鹤讲轻巧、明角度攻守;蛇主飘缠、气沉连绵;龙写神意、化刚柔。一时间整个银幕拳影、腿影翻飞,南北两派武术的精华就在结尾这短短十数分钟的巷战中异彩纷呈,完全令人目不交睫。

    简单一句,此片绝对是动作片中的翘楚。保守来说,也当位列华语武术电影的前五名。
    【详细】
    55601154
  • ww
    2020/3/30 22:23:33
    没有难度,制造难度也要上。

    当第三季上映的时候,即便无法完全回想起之前两季的情节,也迫不及待的开始熬夜追剧,因为前两季太精彩了。几乎是金融版的绝命毒师,男主借力打力在众多实力间游走,让人感到肾上腺激素在狂飙。

    但是看到后面感觉郁闷的想要吐血。被大家吐槽的最凶的就是女主弟弟失败的人设加上忽左忽右的态度,当领便当的时候,感觉整个弹幕都松了一口气。

    这部片子编辑才能下线了,除了女主弟弟一直作死,还有一

    当第三季上映的时候,即便无法完全回想起之前两季的情节,也迫不及待的开始熬夜追剧,因为前两季太精彩了。几乎是金融版的绝命毒师,男主借力打力在众多实力间游走,让人感到肾上腺激素在狂飙。

    但是看到后面感觉郁闷的想要吐血。被大家吐槽的最凶的就是女主弟弟失败的人设加上忽左忽右的态度,当领便当的时候,感觉整个弹幕都松了一口气。

    这部片子编辑才能下线了,除了女主弟弟一直作死,还有一些凭空诞生的游戏难度。

    难度1,红脖子一家完全在打酱油,本季的蛰伏也显得不够清晰。非常有才能的红脖子老太婆刚开始莽的一逼,别人说一下她的孩子,就用小刀捅别人的车子,却对女主抢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反应。后期直接让警察贩毒,公开杀夫的秘密,找小鲜肉。对红脖子的势力复苏铺垫太少,就因为王霸之气,所以大家都为她卖命?

    难度2,货运公司好好运货,拿赌场的分红,难道不香吗?却诞生那么多bug,完全不像黑帮,就像没有档次的流氓。专门派一个老大的儿子来和盟友斗狠,放货,抢钱,打盟友,完全没有意义,却最后连断子绝孙的仇也咽的下去。

    难度3,贩毒集团律师变身杀人狂,折腾来折腾去,随便杀人越货,儿女老公都不知道,还标榜合法收购,这样威逼利诱如果不犯法,在哪没有合法财产,非要和男女主折腾。

    难度4,还渲染超厉害的FBI。心理咨询师的笔记上写那么清楚谁来访问,最后人失踪了,就没人管了。fbi还有空再巴拿马账户上划过来划过去,串并案都做不了。

    主要是前两季势力清除太快,本土黑帮被贩毒集团杀灭,小流氓变成主角打手,货车黑帮沦为快递公司,政治集团远离是非中心,fbi素手无策,贩毒集团一家独大。现在的矛盾冲突就显得像小孩过家家。

    优点,毒枭杀马的情节特点很鲜明。优点2,男女主孩子终于不坑了。

    剧情:就如同男主带的绿帽子一样,大家都期待最后有个交代,但可能是文化原因,最后也没有任何交代。

    【详细】
    12455838
  • 健达脚气蛋
    2021/2/3 20:37:12
    你给了我美好的一天
    最美的镜头: 1.吉仑和威廉躲在休旅车的厕所里的对话 2.吉仑睡在有着玻璃床的床上,是在傍晚离开西班牙去往法国的交界。 3.吉仑和威廉在公交站雨棚里躲雨吵架,吉仑不服气冰淇淋店店主羞辱威廉和威廉争吵。 4.吉仑和威廉在树林里窝在睡袋里聊天。 5.吉仑和威廉在船上,威廉在听...  (展开
    最美的镜头: 1.吉仑和威廉躲在休旅车的厕所里的对话 2.吉仑睡在有着玻璃床的床上,是在傍晚离开西班牙去往法国的交界。 3.吉仑和威廉在公交站雨棚里躲雨吵架,吉仑不服气冰淇淋店店主羞辱威廉和威廉争吵。 4.吉仑和威廉在树林里窝在睡袋里聊天。 5.吉仑和威廉在船上,威廉在听...  (展开)
    【详细】
    13187222
  • sitemap